一、本报评出二000年度十大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丁伟[1](2015)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时代背景前提条件下,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3月正式创建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首先开办英文一科,这是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门函授学校,它不仅正式拉开了中国近代函授教育的序幕,亦成为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的嚆矢。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函授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在上海一地及全国范围之内,始终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在长达数十年的函授教育办学生涯中,这三所函授学校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在中国函授教育史、中国早期远程教育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述三所私立专门函授学校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先后开设了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不同门类专业,均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成绩。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函授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中,其英文科创办时间较早、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持续时间较长、毕业学员人数较多、办学声誉较为显着,因此这三所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相当突出,格外引人瞩目。商务印书馆最早从欧美引进的这种不受地域限制、打破时空藩篱的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从1915年至1946年期间,近代民营出版机构为民国社会工、商、学、政界等各个领域培养了多达6万多人的具有由"普通英语语言+一般社会用途英语+商业用途英语"知识、技能构成的多元化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据统计,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的英文科学员广泛分布在全国22个省及5个院辖市行政区域范围之内。函授学员遍布中国各地的众多行业领域,他们凭借自己所具备的英语语言优势,为推动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仅仅从在读学员人数和学员分布情况的角度来衡量,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已经相当突出了。更为可贵的是,商务、中华、开明将起源、发轫于欧美国家的这种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函授教育引入到中国的英语教育领域之际,都没有简单地完全照搬欧美的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着特征的学历函授教育体制。在近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考察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而是对此进行了合理的扬弃和本土化的创新。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始终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的双轨教学体制,以中等教育为主体、兼顾高等教育,彰显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动态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努力做到办学体制、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以期更好的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如果将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历史轨迹连成一体,可以发现,后者与前者相比,既有借鉴与传承,又有超越与创新,其英语函授教育体制呈现出了更加灵活多变、更加富有弹性、更加具有本土色彩的显着特点。这三大民营出版重镇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在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史上演绎了光彩夺目的篇章,有力促进了英语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进程。晚清以降,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所体现出来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实用性、民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这也是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诞生,并取得一定的发展,这一重大教育事件本身就是中国教育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有效缓解了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为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开辟了另外一条接受系统的学历教育、提升文化素质的校外新途径。毫无疑问,仅仅从英语函授教育自身发展的层面而言,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所从事的这种迥别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开放式英语远程教育事业,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就已经起到了重要推手的作用。在民国初期,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并没有被各级政府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可和接受。此后,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所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示范和推动下,上海市教育局在1931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在1943年7月分别颁布、实施了专门针对函授学校的管理法规。至此,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经过25年的曲折发展,终于在国家教育管理制度系统之内,占有了一席之地,最终进入了民国各省市的公立师范院校,与普通学校并行同时发展,得以被大力推广和普及。可以这么说,函授教育制度在民国社会能够得以发展和普及,民营出版机构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对此功不可没。民营出版机构充分凭借其自身拥有的高素质人才智力资源和丰富的纸质媒介资源,开办了长达数十年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大力推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而且在经营出版事业的若干层面上也有效推动了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不仅为数以万计的在职人员提供极有针对性的英语函授教育,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职业人士的英语素质,加快西学在华传播的历程;而且还为社会各界培养、输入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有力促进了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近代民营出版机构长期开办英语函授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其中蕴含着某种教育规律,这些教育规律对当今的高等外语函授教育、函授教育及成人教育事业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办理英语函授教育,进而推动自身出版事业的发展,这对当今的出版文化事业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孙浩宁[2](2013)在《新中国体制下的“人民美术”出版研究 ——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2-1966)为例》文中指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是新中国美术出版史上一座标志性的丰碑。本文以新中国建国之初的政治文化及历史语境为依托,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为研究对象,探讨美术出版社作为新国家形象塑造者、新文化价值体系传播者的形成过程、生产机制、传播方式以及在消失的“日常”中找寻自己的个性抒发的现实路径,以此剖析新中国美术出版体制与中国现代设计发展历程之间的关联及互动关系。本文首先讨论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体制的构建过程,国家话语以及来自不同历史、政治背景的创作者和出版机构整合归一为新中国美术体制的建构过程;然后讨论作为新中国出版体制重镇的上海人美出版社工作机制及出版创作活动的展开;在接下来的讨论中重点梳理了上海私人画室传统、新华书店发行体系以及上海城市的国际文化传播角色等因素对其传播及出版活动的现实影响;最后,通过对创作者个人及其日常生活情境的分析,讨论作为创作个体的作者“个人意识”如何渗入作品并在主流出版体制之下实现其个性抒发的现实空间。本文是对1952-1966年期间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展开的个案研究。本研究将其作为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的历史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加以考察,并将其置于广阔的历史逻辑中对照分析。本文认为,五、六十年代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是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及新文化出版体制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性的历史节点,在这个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意识和高度专业化的创新集体中,一代设计师和出版策划者实践着新中国国家形象的集体想象,实践着新中国现代设计的叙事话语与审美形式的最初拓展;与此同时,他们的出版活动也延续着民国时期上海出版在现代文明探索、民族身份认同以及国民现代性塑造中的早期实践,书写了上世纪中期新中国出版史上不可忽略的篇章。
司开玲[3](2011)在《知识与权力:农民环境抗争的人类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环境话语合法性的增强,农村的环境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暴露:成百的“癌症村”,各种各样因为铅污染而导致的“中毒的村庄”。在这些有关环境的新闻中,充满着人与人之问的冲突: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冲突、农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冲突等。人类学家Timura将这种环境冲突视为一种“连接体”:它将不同的群体凝聚到一起,共同参与问题的进一步界定和精炼化。然而,根据东村和王庄的田野,这种“共同参与”并非平等的发生。相反,它们是农民进行积极抗争的艰苦过程,是农民的环境抗争与国家话语相整合的过程。在农民进行环境抗争的过程中,他们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在学理上,笔者选取“知识与权力”作为切入点,对这种限制进行分析。首先,在农民的环境抗争过程中,如何证明自身遭遇到的污染是个迫切的问题,而且对污染的证明将关系到他们环境权益的维护程度。在这里,笔者将“知识”划分为村民的感官体验和地方政府的“审判性真理”。“审判性真理”(Juridical Truth)由福柯提出,指那些判断何为真实的知识体系,它与权力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知识形式。在传统社会,那些拥有社会力帚的证人证言被认为是“审判性真理”,在处理纠纷中具有优先的合法性。然而,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监控技术的发展,“审判性真理”转变为由监控而产生的一系列文件、报告等。这种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农民环境抗争的语境中,它意味着农民对于污染的感官体验难以被认可。相反,那些由现代治理所生产出来的知识形式,比如环境检测报告、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等,在环境诉讼中具有优先的合法性。这种优先性体现了现代治理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还表现在权力对于科学的操作:地方政府以“科学”的名义对农民环境抗争的合法性进行否定。吊诡的是,权力对科学的操作过程中还表现出了一种“相对主义”的倾向,即环境监测、检测报告如何呈现取决于地方政府保护对象的边界如何确定。其次,权力的压制与反抗之间相生相克。企业与地方政府的不断压制,加剧了抗争精英在反抗中的道义感。一方面,农民环境抗争的过程是他们不断搜集证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不断学习对合法知识的运用,比如利用数码相机对企业的污染过程进行照相、录像等记录,对村庄里的癌症患病人数或者是儿童铅中毒的人数进行初步的统计,或者突破地方政府的干预到其它地区的环境检测站、医院等寻求污水检测、血铅检验等证据。另一方面,农民环境抗争过程也是他们对地方事务的不断公开、揭露的过程。为此,他们通过积极的上访、制造群体性事件等方式,寻求上级政府和公共舆论的关注,从而对企业和地方政府施加压力。在知识/权力的视角之下,农民在环境抗争中的困境并不仅仅来源于那些“看得见”的政治压制,更重要的是来源于那些“看不见”的知识生成。单从农民环境抗争的角度来说,这些知识生成包括根本意义上的对自然的“客观化”。这种“客观化”的技术表现为环境治理中的环境监测、检测,即将环境要素中的空气、水、土壤等划分为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等层级。与此类似的,人口的癌症发病率、铅中毒人数等也被划分为正常、非正常。由这种追求“客观化”而生成的知识越来越脱离普通人的生活体验,相反,它们转变成为专业技术人员的“专有知识”——这些由权力所生产出的“专有知识”保障了政治经济的顺利运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关于自身所遭遇的污染与受害的感官表达越来越无力。为了更为有效的认识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认真地对待普特南所提出的“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他认为人们一直所认为的“价值判断是主观的”这个命题是缺乏依据的.事实上,事实与价值之间相互依赖在这样的脉络之下农民对污染的体验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承认和尊重!
毛菥[4](2011)在《基于文本分析技术的新闻阅读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在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精彩的新闻资讯的同时,也让用户寻找感兴趣的信息变得更为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阅读平台应运而生。新闻阅读平台通过聚焦爬虫收集不同新闻网站上的新闻内容,并对新闻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提取出最有价值的内容展现给用户,使用户阅读新闻的体验更加快捷方便。本文围绕新闻阅读平台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如下工作:通过分析新闻特性,建立新闻时间衰减模型与新闻虚拟图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互增强的新闻排序算法:采用自底向上的聚类方法获取新闻事件,再根据信息互增强原理对新闻源、新闻事件与新闻文章三者的重要度进行迭代计算。在传统谱聚类算法的基础上,由多次聚类计算之间的相似性引入聚类时间平滑的概念,并结合新闻网页中的相关链接与标签信息,建立相关链接约束模型及标签约束模型,对谱聚类目标函数进行扩展修改,提出了一种约束性时间平滑新闻谱聚类算法,可以通过矩阵特征值分解的方法求得聚类的近似最优解。设计并实现了新闻阅读平台Eagle NewsReader,该系统从28个新闻源抓取了超过140万篇新闻文章,对新闻进行分析处理之后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新闻阅读服务。本文提出的基于信息互增强的新闻排序算法和约束性时间平滑新闻谱聚类算法都在该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耿磊[5](2010)在《安徽省新闻奖嬗变研究 ——以1985-2008年度一等奖作品(报刊类)为样本》文中研究说明安徽新闻奖是经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由安徽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省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其评选始于1984年,至今已举办26届。作为安徽省年度新闻作品最高奖,是对安徽省一年中新闻报道实绩的检阅,同时也是折射安徽新闻发展情况最好的一面镜子。为了保证研究的典型性和可操作性,本文选择对1985-2008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报刊类)进行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将非定量的文献资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因为1984年度安徽新闻奖只评出了优秀作品,并未分出一二、三等奖,而2009年度安徽新闻奖评选结果在本文写作阶段,还没有公开通报,所以无样本资料可取。另外,由于没有查询到2000年度和2002年度的一等奖获奖目录以及相关数据,本文不将这两年的数据列入讨论范围。即本文探讨的是22年中的安徽新闻奖,共计有效样本数365件。安徽新闻奖评选主要是依据中国新闻奖评奖办法,并结合本省实际情况执行,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为安徽省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宣传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依然存在着宣传色彩浓厚、地域分布不均、舆论监督力度不够、相关学术研究严重缺失等问题。本文的预期目标是通过对安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体裁、题材、倾向性、分布区域、行政层级进行数据统计和多层次文本分析,得出历年安徽新闻奖作品在形式和内涵上的变化、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新闻理念的发展变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陈志强[6](2001)在《尊重读者 自揭“家丑”──内江日报公布新闻报道十大差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本报评出二000年度十大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报评出二000年度十大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及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理论及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结构 |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办学历史背景与办学条件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办学主观条件 |
第三节 办学客观条件 |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办学经历 |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起(1915年—1918年) |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发展(1919年—1931年) |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盛(1932年—1937年) |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衰落(1938年—1946年) |
第三章 英语函授教育的办学特点、效果及问题 |
第一节 办学特点的总结 |
第二节 显着的办学效果 |
第三节 存在的办学问题 |
第四章 主要历史作用、启示 |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近代函授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推动民国社会的进步 |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现代启示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新中国体制下的“人民美术”出版研究 ——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2-1966)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体制的演进 |
第一节 美术出版“专业化” |
第二节 “异质同构”期(1949-1952) |
一 美术工场 |
二 华东画报 |
第三节 从“华东”到“上海”(1952-1955) |
一 “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建立 |
二 “人民”在新中国美术出版社中的位置 |
三 “上海”的地方性转化 |
第四节 从“正统”到“多样”(1956-1966) |
第二章 从“私营”到“国营” |
第一节 1949年以前的上海私营美术出版社 |
第二节 私营美术出版社社会主义改造 |
一 私营连环画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 私营画片出版社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公私合营体制的建立 |
第三章 选题、审查与创作 |
第一节 计划与创作 |
一 创作任务的制定 |
二 创作题材的计划 |
第二节 审查制度 |
一 三审制 |
二 送审 |
第三节 编室结构与创作 |
一 创作编室的建立 |
二 编室与创作方式 |
第四章 出版中的教育与培训 |
第一节 上海的私人画室 |
一 土山湾画馆与上海私人画室传统 |
二 出版社与解放后的私人画室 |
第二节 作为培训机构的出版社 |
一 年画、连环画创作培训班 |
二 社中“画室” |
第三节 对“外”教学 |
第五章 出版中的传播与交流 |
第一节 新华书店传播体系的建立与创作 |
一 流通体系的建立 |
二 出版发行与创作 |
三 发行覆盖与创作 |
第二节 期刊的尝试 |
第三节 莱比锡的新面孔 |
第六章 体制、日常生活与艺术家的创造性 |
第一节 体制与创作者的日常生活 |
一 体制下的艺术家 |
二 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家 |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创作自由 |
一 对“红旗拳头枪”的批判 |
二 在哪创作? |
三 读者趣味的考量 |
四 体制的“内”与“外” |
第三节 稿酬与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编室结构及人员名单图 |
附录二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大事记(1949-1966) |
附录三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49-1966)人员访谈录 |
1. 姜维朴访谈(节选) |
2. 黎鲁访谈(节选) |
3. 蒲增华采访 |
4. 沈家琳采访 |
5. 王义采访(节选) |
6. 李家璧访谈 |
7. 尹福康采访 |
致谢 |
(3)知识与权力:农民环境抗争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自然的客观化 |
第二节 知识与权力 |
第三节 农民反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三章 铅污染的基本事实 |
第一节 铅污染的问题建构 |
第二节 典型事件的示范效应 |
第三节 铅污染中的“数字游戏” |
第四节 无声的铅作业工人 |
第四章 证据的力量 |
第一节 他们为什么要反抗 |
第二节 春明的“秋菊之路” |
第三节 “我不是第二个秋菊” |
第五章 "审判性真理"视角下的“证据秀” |
第一节 东村概况 |
第二节 媒体的“证据秀” |
第三节 庭审的“证据秀” |
第四节 “审判性真理”及其在环境冲突研究中的意义 |
第六章 权力与科学 |
第一节 作为中介性对象的环境科学 |
第二节 地方环保官员与“门槛态” |
第三节 权力与科学中的“相对主义”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农民观照下的“地方保护主义” |
第二节 农民环境抗争中的知识与权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文本分析技术的新闻阅读平台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文主要工作 |
1.3 本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新闻阅读平台关键技术综述 |
2.1 新闻阅读平台相关研究工作 |
2.2 文本分析技术综述 |
2.2.1 排序算法综述 |
2.2.2 聚类算法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信息互增强的新闻排序算法 |
3.1 新闻排序问题描述 |
3.2 问题建模 |
3.2.1 新闻特性分析 |
3.2.2 新闻时间衰减模型 |
3.2.3 新闻虚拟图模型 |
3.3 新闻排序算法设计 |
3.3.1 新闻事件生成算法 |
3.3.2 基于信息互增强的新闻排序算法 |
3.3.3 时间敏感的新闻排序算法 |
3.4 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约束性时间平滑新闻谱聚类算法 |
4.1 新闻聚类问题描述 |
4.2 新闻聚类算法设计 |
4.2.1 时间平滑模型 |
4.2.2 相关链接约束模型 |
4.2.3 标签约束模型 |
4.2.4 约束性时间平滑新闻谱聚类算法 |
4.3 实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闻阅读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5.1 Eagle NewsReader系统简介 |
5.2 Eagle NewsReader总体设计 |
5.2.1 系统结构 |
5.2.2 开发与运行环境 |
5.2.3 数据存储设计 |
5.3 系统缓存设计 |
5.4 新闻排序与聚类算法的应用 |
5.4.1 基于信息互增强的新闻排序算法应用 |
5.4.2 约束性时间平滑新闻谱聚类算法应用 |
5.5 系统展示与效果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安徽省新闻奖嬗变研究 ——以1985-2008年度一等奖作品(报刊类)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安徽新闻奖概述 |
1.1 安徽新闻奖概况 |
1.2 操作机制 |
1.3 评奖标准和要求 |
1.4 与普利策新闻奖的简单比较 |
第二章 安徽新闻奖作品文本分析 |
2.1 文本分析概况 |
2.2 文本体裁构成分析 |
2.2.1 体裁统计概况 |
2.2.2 具体建构指标分析 |
2.3 文本题材分析 |
2.3.1 题材构成数量分析 |
2.3.2 具体建构指标比重分析 |
2.4 作品倾向性分析 |
2.5 获奖媒体的区域构成分析 |
2.6 获奖媒体行政层级构成分析 |
2.7 个案分析:安徽日报 |
2.7.1 安徽日报的获奖情况 |
2.7.2 1985-1989、1995-1999、2004-2008安徽日报获奖作品版面位置比较 |
第三章 经验与存在问题 |
3.1 经验 |
3.1.1 "官"视角向"民"视角的转变 |
3.1.2 打造精品新闻 |
3.1.3 对安徽和谐媒介生态的构建作用 |
3.2 问题 |
3.2.1 宣传色彩较浓,宣传技巧待加强 |
3.2.2 舆论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
3.2.3 相关学术研究严重缺失 |
3.3 建议 |
3.3.1 提高舆论监督作品比例 |
3.3.2 协办不"唯亲" |
3.3.3 建立新闻精品生产的有效机制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本报评出二000年度十大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D]. 丁伟. 浙江大学, 2015(07)
- [2]新中国体制下的“人民美术”出版研究 ——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2-1966)为例[D]. 孙浩宁. 中央美术学院, 2013(10)
- [3]知识与权力:农民环境抗争的人类学研究[D]. 司开玲. 南京大学, 2011(12)
- [4]基于文本分析技术的新闻阅读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毛菥. 浙江大学, 2011(07)
- [5]安徽省新闻奖嬗变研究 ——以1985-2008年度一等奖作品(报刊类)为样本[D]. 耿磊. 安徽大学, 2010(11)
- [6]尊重读者 自揭“家丑”──内江日报公布新闻报道十大差错[J]. 陈志强. 新闻界, 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