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义马潭庄组和义马组孢粉组合

河南义马潭庄组和义马组孢粉组合

一、河南义马谭庄组和义马组的孢粉组合(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涛,王敏,杜远生[1](2014)在《中生代济源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及其对秦岭、太行山隆升作用的响应》文中提出中生代是济源盆地形成并发展的重要时期。秦岭造山带在晚三叠世造山以及太行山在中侏罗世隆升对济源盆地的沉积格局产生了显着影响,这段时间,盆地始终处在一个盆山相互作用的阶段,将盆地与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联系起来,有利于更好的认识这一构造沉积响应过程。本文通过对济源盆地中生代地层、沉积及其充填特征的研究,将盆地中生界划分为4个构造层序:TS1、TS2、TS3、TS4,其中TS1充填了下三叠统刘家沟组、和尚沟组和中三叠统二马营组、油房庄组,它是在扬子、秦岭及华北板块汇聚的背景下形成的内陆克拉通型层序。TS2、TS3分别充填了上三叠统椿树腰组、谭庄组和下侏罗统鞍腰组(义马组)、中侏罗统杨树庄组,它们都具有前陆盆地型充填特征,分别响应的是秦岭造山带造山作用沿洛南—栾川断裂以及三门峡—鲁山—舞阳断裂发生的逆冲推覆作用。TS4充填的是中侏罗统马凹组,受太行山隆升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厚层的磨拉石堆积。在此基础上,可将济源盆地盆山系统演化归为3个阶段:早—中三叠世大陆基底隆升与内陆克拉通型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秦岭造山与前陆盆地,中侏罗世晚期太行山隆升与山间盆地。显然,济源盆地响应了秦岭造山及太行山隆升,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造山表现为两次逆冲推覆作用,而太行山主体隆升应在中侏罗世晚期,标志着华北克拉通破坏进入高峰期。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2](2017)在《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文中提出以古生物学和沉积学资料为主,结合地球化学和植物化石气孔器参数等资料系统分析了中国侏罗纪的气候特征、气候分区及其演变过程。侏罗纪时期的气温明显比现代为高,但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都经历了强烈的变化,可划分为早侏罗世早中期、晚期,中侏罗世早、晚期以及晚侏罗世等5个演化阶段,各阶段气候分区特征明显。其中,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可划分为5个气候区,自北而南依次为黑龙江东部乌苏里温凉气候区、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以及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其中,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最大,占据了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总体升温并趋于干旱化,依然可以划分为5个气候区,但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由于南界的大幅度向北移而大为缩小,范围最广的是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气温较早侏罗世晚期明显下降,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南界向南推移,基本恢复到了早侏罗世早中期的范围,东南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卡洛维期)又复升温趋干,气候区界线再度北移,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再次大幅度缩小到燕辽及东北地区,热带-亚热带半潮湿-半干旱气候区范围扩大至整个华北与西北地区,南方则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晚侏罗世气温进一步升高,暖温带潮湿气候区退缩至东北一隅,除滇、藏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外,其他广大地区均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且多地出现荒漠化。

王从风[3](1983)在《河南义马谭庄组和义马组的孢粉组合》文中提出 陆相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地层的划分,是一个长期有争议的问题。多年来,上三叠统和下侏罗统发现了许多化石,对两系的划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是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的孢粉,目前仍报道的很少。笔者对河南义马地区的两个钻孔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孢粉分析工作(2001孔和804孔),通过研究,总结了两个明显不同的孢粉组合:上三叠统谭庄组Punctatisporites-Apiculatisporis-Chordosporites组合和中一下侏罗统义马组的Cythid-

杨世蓉[4](1994)在《河南义马地区晚三叠世—侏罗纪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重点讨论了谭庄组上段孢粉组合(包括1新种和1新组合);简要描述了侏罗纪义马组砾岩段孢粉组合。谭庄组上段的孢粉组合主要以具双气囊的松柏类花粉为优势(占孢粉总数的65%),同时又具许多晚三叠世的常见分子和孑遗分子Aratrisporites,Cuneisporites,Taeniasporites。该组合可与中国北方及欧洲晚三叠世孢粉组合进行对比。义马组砾岩段的孢粉组合系首次发现,以蕨类孢子为主(占孢粉总数62.9%),裸子植物花粉次之(占孢粉总数37%)。其中常见的类型为Classopollis,其时代为早侏罗世。

于明德[5](2012)在《洛伊凹陷三叠纪构造体制变迁及其油气运聚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洛阳-伊川凹陷(洛伊凹陷)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境内,是在华北地块基础上继承性发育的中新生代小型山间叠合凹陷,整体呈近NW向展布的“T”字形态,东西长约120km,南北宽约20-80km,面积约5800km2;区域上处于中国中东部秦岭-大别造山带东北缘、华北板块西南缘,是中国大陆“南北划分、东西连接”的枢纽地带;正是由于洛伊凹陷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相接处的北缘,为太行造山带与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之间构造运动产生的多应力汇聚部位,造成其多期次构造变迁和不均衡的后期改造,且凹陷勘探目的层三叠纪沉积地层均遭受不同程度剥蚀,研究其构造演化历史难度颇大,影响了区内的油气勘探进程。为此,本课题研究以构造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和油气盆地分析学为理论依据,运用人机连作工作站及2DMove等先进软件与计算机技术,将地质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宏观构造与微观地质分析、石油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有机结合,以断裂-褶皱构造、剥蚀厚度与平衡剖面分析及构造运动学研究为主线,综合应用地质露头、钻探成果、二维地震等,把剥蚀厚度恢复、平衡剖面编制、古构造重塑与分析等技术充分应用于区内三叠系不同尺度构造解析和动力学分析、剖面地层缩短研究及古构造面貌分析、断裂-褶皱变动、古构造面貌演化与油气运聚响应的变化研究之中,深入系统地开展了区内现今断裂-褶皱构造组合样式、形成期次与变形特征、发育圈闭类型与特点、构造变形力学机制、三叠系各层系剥蚀与动态平衡应变特点等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三叠纪断裂-褶皱变动在区内烃源岩分布、储集层形成与改造、各类圈闭的发育与分布、油气的生成与运聚等响应特点探讨,取得如下成果认识。(1)据钻井、地质露头、古生物和地震解释成果,在研究区内主地层单元间识别出11个不整合面、6个主要构造层,新发现对区内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的上古生界与三叠系之间的不整合面,在初步查明三叠系纵横向分布特点基础上,将洛伊凹陷细分为“三鼻五次凹一推覆”的基本构造格局,系统分析了不同区带因压扭-走滑作用形成的控凹、控带、控源和控藏等主要断裂的展布与级序及形成机制,以及以北西-北西西向持续活动的主断裂和仅后期活动具切割或改造作用的北东东-近东西向辅助断裂等。(2)依据纵横向断裂-褶皱特点,总结了其发育的挤压构造、反转构造、逆牵引构造和走滑构造等四大类7种组合样式,分析了现今各层系构造变形的“北东分带、北西分区”特点、NNE-SSW向挤压主应力的力学形成机制和应变力学特点,以及因此形成的西南缘逆冲推覆强烈变形带、中部中等变形带和北部弱变形区带等3个构造变形带;根据发现落实的圈闭形态与成因,把区内圈闭划分为构造类圈闭、地层类圈闭、岩性类圈闭、复合类圈闭等4大类型和背斜型、断背斜型构造等10个亚类,分析了各类圈闭沿区内构造带、断裂、不整合面和地层剥蚀线等分带性分布的规律,以及在不同层系继承性、上下叠置的特点等,提出上三叠统自生自储式致密砂岩类构造-复合类型圈闭是主要的油气勘探方向。(3)根据“点-线-面”上剥蚀厚度恢复研究认为,上三叠统是区内抬升剥蚀范围和厚度最大的层系,其最大剥蚀厚度3600m左右,一般1600-2000m左右,总剥蚀趋势由周缘向凹陷中带呈明显“环带状”由大到小变化。(4)典型剖面平衡复原认为,三叠纪绝大多数断裂具同生断裂性质,晚古生代-燕山期之前地层快速缩短期主要集中在晚三叠世椿树腰期-谭庄期,地层挤压缩短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为辅,从西北到东南、由西南到东北主应力时空变化为典型“剪刀差式”变化;各时期平衡联合剖面的平衡应变分析认为,区内动态演化特征可分为海西晚期挤压类大型逆冲推覆与局部拉张同生阶段、印支早期快速强烈挤压-反转构造形成阶段、中三叠世弱挤压同生变形阶段、晚三叠世不均衡整体坳陷与冲断伴生阶段、燕山期强烈逆冲推覆差异隆升剥蚀与喜山期不均衡拉张裂陷等5个阶段;并以此重塑了海西晚期上古生界沉积后遭受不均衡显着抬升和剥蚀而形成的“三凸两凹”格局,刻画了早-中三叠世“凸者变低、凹者转深”变化特点,再现了晚三叠世三鲁断裂和宜伊断裂持续挤压后在其深盘所形成的椿树腰期的类前陆初期坳陷型深坳带,以及谭庄期更大级别的类前陆坳陷型沉积和随之以不同幅度出现的3个水下鼻状凸起在区内的不断变化特点。(5)据古构造面貌与断裂褶皱的关系,论述了三叠纪各时期持续性发育的断裂与水下古凸起对古沟谷与古水流的延伸与迁移的控制作用,深入分析了持续挤压环境下稳定类前陆坳陷对上三叠统巨厚浅湖-深湖相优质主力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与改造作用,提出了持续性发育的断裂-褶皱对区内发育的不同类型圈闭具控制作用,而且水下古凸起与走滑断裂的持续性发育不但控制着区内致密砂岩的有利储集层分布,也为构造-裂缝性储集层的形成与改造创造了良好条件。根据谭庄组-椿树腰组油气运聚流体势的差异、油气运聚“分割槽”的变化和沿着小型鼻状运移梁油气的“汇聚状”运聚特点,分析了断裂对油气优势运聚“高速通道”的形成与改善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因此而形成的T1井区上三叠统“六低”型致密砂岩复合型圈闭的源内近距离运聚成藏特点。(6)在各项成果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洛伊凹陷寻村-鸦岭等继承性发育的大型构造-复合类圈闭、义马-宜阳-伊川北等各种岩性圈闭与地层型圈闭和中-下三叠统致密砂岩等3大油气勘探领域,以及三叠系的继承-再生型、改造-保存型、改造-残存型和改造-破坏型等4大类油气保存单元和近期最有利油气勘探区带寻村-鸦岭鼻状构造带等。

张小浩[6](2007)在《洛伊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文中认为洛阳—伊川盆地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叠合多旋回陆相沉积盆地,其形成主要经历了前中生代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早中生代坳陷盆地、晚中生代前渊盆地和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等演化阶段,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多期次叠合,多构造作用的特点。洛阳—伊川盆地勘探开发近50年来,在上三叠统谭庄组中具有良好的油气显示,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方法以及受盆地地表条件复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仍是一个勘探程度较弱的盆地。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思想,采用露头区野外地质与盆地地震、钻井、测井资料密切结合,多种测试方法互检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盆山耦合关系及其所控制的地球动力学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域和盆地地质结构构造特征,确定了中生代盆地的叠合改造性质,并重新划分区域构造单元和盆地构造单元,深入研究了洛阳—伊川盆地自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确定了成盆作用和构造改造作用的四大构造层和五期不同方式、方向的构造演化过程;建立了不同构造阶段的构造组合和样式及与构造相关的沉积充填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研究盆地中新生代油气地质特征,认为本区发育下二叠统区域主力烃源岩、上三叠统区域非主力烃源岩,两套烃源岩质量均较好,并具备二次生烃条件;认为本区发育古生界、上古生界—三叠系和新生界三大构造层、两个不整合界面分隔、不同岩性储集层叠置组合和构造裂隙型储集层的复式储集体系,其中构造裂隙型储集层储集性能较好;依据油气成藏条件和保存条件分析,认为洛阳凹陷北部深凹带、宜阳凹陷内石陵—宜阳褶断带以及伊川凹陷伊川宽阔背斜带为较有利含油气区,有利的构造圈闭是洛阳凹陷翟镇背斜和伊川凹陷的石门逆冲断层下盘的宽缓背斜。

杨磊[7](2008)在《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延安期原始盆地恢复》文中研究表明中生代鄂尔多斯盆地为叠加在早、晚古生代华北克拉通大型盆地之上,历经多期不同形式改造的残留克拉通内盆地。有关该盆地中生代原始沉积面貌的探讨,长期以来深受关注但认识不一。侏罗纪延安组沉积期是盆地发展演化的重要阶段,为油、气、煤等矿产形成转化的主要时期,但研究程度较弱。本文在广泛吸收和客观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整体、动态、综合”的三项原则和改造型盆地研究理论为指导,从今鄂尔多斯盆地及周邻地区残存沉积建造和盆地构造演化特征两方面实际出发,通过系统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分析、物源综合分析、边缘相的识别、地震剖面解释、沉积速率对比和裂变径迹测年等综合研究方法,取得对原始盆地沉积面貌的认识。受后期强烈而不均匀的剥蚀改造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与周邻地区同期地层的分布和厚度发生了较大的改观:在今盆地本部,延安组大范围整体分布,主体厚度在160~300m之间,呈东薄西厚和南薄北厚的特征;在盆地周邻的山西、河南、内蒙古及宁夏贺兰山、六盘山等地区均有同期可对比的地层零星分布。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孢粉、古植物和双壳类等化石,划分其时代属于中侏罗世早期。根据岩性颜色、标志层分布、沉积旋回及煤层发育特征将延安组划分为4段10个油层组,除东部露头区外盆地内大部分地区只发育延10~延4层,盆地周邻地区同期地层同样可以与延安组进行分段式岩性及古生物对比。通过对盆地内大量岩心、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和钻、测井资料分析解释并结合岩矿鉴定、粒度分析等多种方法,识别出了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主要以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浅湖相沉积体系为主,盆地边缘局部发育有冲积扇沉积体系。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富县期至延安期经历了由填补、区域沉降-沉积到缓慢抬升的演化过程,相应的沉积体系划分为富县期至延10期的冲积扇-河流沉积体系,延9~延6期的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以及延4+5期的交织河-湖泊沉积体系。对周邻地区同期地层的沉积相分析表明,义马地区义马组以冲积扇、河流、湖泊相发育为特征,济源地区杨树庄组发育滨、浅湖沉积体系。山西地区大同至宁武一线大同组自北向南由含煤的河流-三角洲相为主的沉积序列变为不含煤或含煤性差的湖泊相为主的沉积序列。汝箕沟煤田延安组的岩性、岩相、含煤性及地层的分段性与盆地西缘完全有可比性。石拐地区五当沟组自身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冲积扇-河流-滨浅湖-深湖相的沉积旋回。通过沉积相、古水流、轻、重矿物含量、石英阴极发光和稀土元素含量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延安期存在多个物源区,而西部、西北部又为盆地的主要物源区。从古流向平面分布看,山西地区大同组古流向皆以指向今盆地东部延安及其以东地区为主,显示与今盆地东部露头具统一汇水中心。贺兰山汝箕沟煤田延安组古流向亦指向盆地本部,与盆地西缘的石沟驿古流向一致。河南义马盆地义马组、内蒙古石拐盆地五当沟组古流向均具有指向今鄂尔多斯盆地内部的趋势。首次采用了最新的测井和露头资料,系统的编制了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组和延安组各层段厚度等值线图和底面构造图,发现现今残余地层厚度在古河道发育区明显增厚。通过采用Surfer8软件的三维建模技术,真实直观的重塑了富县组和延安组各层段底面的构造面貌,以及六条古河道的河谷阶地和分布位置,盆地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西倾单斜的构造格局,东北缘和南缘微微翘起。综合分析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延安期的原始沉积边界大致为:向东在今太行山脉以西,包括了大同、宁武、义马和济源盆地。西北边界为贺兰山西侧的贺兰山西缘断裂带;西南边界为六盘山西侧的六盘山西缘断裂带。北部边界位于黄河断裂以南的乌兰格尔-罕台川一线,即伊盟隆起的北部一带。南部边界大致位于陇县-千阳-麟游-彬县-旬邑-宜君一线,即渭河盆地以北。

康明[8](1988)在《河南义马中生代含煤地层》文中研究指明 义马地区位于河南洛阳市与三门峡市之间。以义马市为中心,东起新安,西至渑池,南自洛宁,北到黄河的广大地区内,广泛分布有中生代含煤地层,而在义马、渑池一带出露

崔炜霞,翁霞,南科为,朱红卫,曾光艳,涂黎,张帆[9](2018)在《河南伊川盆地晚三叠世大孢子化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南伊川盆地屯2井、屯3井谭庄组、椿树腰组产以Hughesisporites gibbosus,Triletes vulgaris占优势的大孢子化石组合。该组合面貌显示其赋存地层的时代为晚三叠世,层位或可与新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的黄山街组对比。大孢子化石组合的发现对整个洛阳-伊川地区探井地层划分、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黄迪颖[10](2019)在《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认为中国侏罗系以陆相沉积为主,青藏地区、华南南部、东北局部发育了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侏罗系地层划分分歧较大,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结论很不一致.侏罗纪时期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塔里木板块已拼接,形成古中国大陆的雏形.燕山运动对中国东部及北方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形成重要的区域性不整合面.三叠-侏罗系界线(201.3Ma)在中国大致位于准噶尔盆地郝家沟组和八道湾组之间,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和自流井组之间.古大别山以北的中国东部及中部地区普遍缺乏早侏罗世早期沉积,暗示三叠纪晚期中国东部存在明显的隆升,形成广阔的山地及高原.早侏罗世中晚期华北北缘发育了一套磨拉石-火山岩-煤系地层,在京西盆地以杏石口组-南大岭组-窑坡组为代表.永丰阶和硫磺沟阶界线的时代和标志不清.大约在170Ma燕山运动开始影响中国,170~135Ma中国构造体制由近东西向的特提斯构造域或古亚洲洋构造域向北北东向的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变.中侏罗世中期燕山运动(A1幕)以海房沟组或龙门组底部的一套同造山砾岩为代表,在燕辽地区形成了另一套磨拉石-火山岩-煤系地层,其底面大致相当于石河子阶的底界.玛纳斯阶的底界为中国北方一个区域性不整合面(约161Ma,燕山运动火山幕, A2幕).侏罗纪的燕山运动很可能与西伯利亚板块向南俯冲造成蒙古-鄂霍茨克洋关闭有关.约在161~153Ma发生了髫髻山期大规模火山活动. 153Ma约为土城子组的底界,中国侏罗系陆相第5阶的底界应稍早于此,以头屯河组顶部的升温事件及生物组合的改变为标志,估计为155Ma.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约145.0Ma)在燕辽地区应位于土城子组一段的上部,在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安定组上部,准噶尔盆地位于齐古组上部,四川盆地位于遂宁组上部.中国陆相侏罗系整体特征是由早中侏罗世温暖湿润的成煤环境向晚侏罗世后期炎热干旱的红层转变.伴随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产生和发展在中侏罗世发育了燕辽生物群,广布于中国古昆仑山-古秦岭-古大别山以北地区,在晚侏罗世早期达到鼎盛,并随着干热气候的到来而逐渐消亡并南迁.

二、河南义马谭庄组和义马组的孢粉组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义马谭庄组和义马组的孢粉组合(论文提纲范文)

(1)中生代济源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及其对秦岭、太行山隆升作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地层
3 构造层序
    3. 1 构造层序TS1
    3. 2 构造层序TS2
    3. 3 构造层序TS3
    3. 4 构造层序TS4
4 盆山系统演化
    4. 1 大陆基底隆升与克拉通内陆坳陷盆地
    4. 2 秦岭造山带造山与前陆盆地
    4. 3 太行山隆升与山间盆地
5 结论

(2)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层对比
2 本文应用的主要资料
    2.1 古生物资料
        2.1.1 植物
        2.1.2 孢粉
        2.1.3 非海相双壳类
        2.1.4 非海相介形类
        2.1.5 海相生物
    2.2 气候敏感沉积物
3 中国侏罗纪气候演化阶段与气候分区
    3.1 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
        3.1.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1.2 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
        3.1.3 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1.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2 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
        3.2.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2.2 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2.3 西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2.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3 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
        3.3.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3.2 东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3.3 西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3.4 西藏—滇西热带-亚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4 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Bathonian)—卡洛维期(Callovian))
        3.4.1 东北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4.2 北方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4.3 南方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4.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5 晚侏罗世
        3.5.1 东北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5.2 中部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5.3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4 问题讨论及主要结论

(5)洛伊凹陷三叠纪构造体制变迁及其油气运聚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前言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进展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点
    五、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六、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1章 豫西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第1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地球物理场特征
    第2节 东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对华北板块南缘的作用
第2章 沉积地层与构造层的划分
    第1节 地层与沉积特征
    第2节 主要地层单元间的不整合界面
    第3节 主要构造层的对比与划分
第3章 凹陷中的断裂与构造变形特点
    第1节 三叠系构造单元划分
    第2节 主要断裂及其与褶皱的组合样式
    第3节 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第4节 洛伊地区主要圈闭发育特征
第4章 地层剥蚀研究与古构造面貌恢复
    第1节 三叠系剥蚀厚度恢复及剥蚀特点
    第2节 平衡剖面的编制与各区块平衡缩短分析
    第3节 区内断裂-构造平衡应变的运动学特点
    第4节 洛伊凹陷三叠纪古构造面貌的重塑与分析
第5章 断裂-构造变迁对三叠系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第1节 对区内烃源岩分布与有效储集空间的控制作用
    第2节 对区内不同类型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
    第3节 构造演化对区内油气运聚与保存的控制
    第4节 油气勘探领域与有利区带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6)洛伊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沉积盆地分析研究现状及进展
    0.3 洛伊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0.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0.5 主要工作量
第1章 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构造演化
    1.1 大地构造背景
    1.2 秦岭-大别造山带及邻区地质特征及形成演化
第2章 洛阳-伊川盆地地层及沉积体系
    2.1 洛阳-伊川盆地前中新生界地层
    2.2 洛阳-伊川盆地中新生界地层
    2.3 洛阳-伊川盆地中新生代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类型
第3章 三门峡-硖石-九店逆冲推覆断层带
    3.1 逆冲推覆断层带展布
    3.2 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3.3 逆冲推覆构造演化
第4章 洛阳-伊川盆地构造特征
    4.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4.2 区域构造特征
    4.3 洛阳-伊川盆地构造特征
    4.4 洛阳-伊川盆地构造样式分析
第5章 洛阳-伊川地区构造演化及其与秦岭造山带的关系
    5.1 构造层划分、构造事件及其性质的确定
    5.2 洛阳-伊川地区构造演化特征
    5.3 洛阳-伊川盆地与秦岭造山带的耦合关系分析
第6章 洛阳-伊川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控制
    6.1 烃源岩特征
    6.2 储集层特征
    6.3 盆地油气保存条件与生储盖组合
    6.4 洛阳-伊川盆地构造演化对油气控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延安期原始盆地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完成的工作量
    五、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 盆地发育演化特征
    第三节 盆地后期改造特征
第二章 鄂尔多斯盆地及周邻地区地层分布特征
    第一节 今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分布与划分
    第二节 盆地周邻地区地层分布与划分
第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沉积特征
    第一节 沉积岩石学特征
    第二节 沉积体系类型
    第三节 岩相古地理及其演化特征
    第四节 原盆地保存状况
第四章 盆地周邻地区同期地层沉积特征
    第一节 盆地东部地区
    第二节 盆地西部地区
    第三节 盆地北部地区
第五章 物源综合分析
    第一节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节 区域沉积学分析
    第三节 古水流分析
    第四节 岩石学、矿物学分析
    第五节 沉积地球化学分析
第六章 鄂尔多斯盆地早-中侏罗世构造演化特征
    第一节 沉积地层的展布格架
    第二节 现今地层的构造面貌
第七章 原始盆地沉积边界的恢复
    第一节 盆地东部边界
    第二节 盆地西部边界
    第三节 盆地北部边界
    第四节 盆地南部边界
    第五节 原始盆地沉积边界
第八章 主要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河南伊川盆地晚三叠世大孢子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化石面貌
2 时代探讨
3 结论

(10)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中国侏罗系研究简史
3 中国陆相侏罗系地层框架
    3.1 永丰阶
    3.2 硫磺沟阶
    3.3 石河子阶
    3.4 玛纳斯阶
    3.5 侏罗系第5阶
    3.6 海相侏罗系
4 中国侏罗系地层对比
    4.1 中国陆相三叠-侏罗系界线
    4.2 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
    4.3 燕辽地区侏罗纪地层对比
    4.4 华北和华南侏罗纪地层对比
5 中国侏罗系生物地层
    5.1 叶肢介
    5.2 介形类
    5.3 双壳类
    5.4 植物
    5.5 孢粉
    5.6 菊石
6 侏罗纪燕山运动
7 中国中生代的东部高原和高山
8 燕辽生物群
9 存在问题和工作展望

四、河南义马谭庄组和义马组的孢粉组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生代济源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及其对秦岭、太行山隆升作用的响应[J]. 杨文涛,王敏,杜远生. 地质论评, 2014(02)
  • [2]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J].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 地学前缘, 2017(01)
  • [3]河南义马谭庄组和义马组的孢粉组合[J]. 王从风. 地层学杂志, 1983(04)
  • [4]河南义马地区晚三叠世—侏罗纪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J]. 杨世蓉. 古生物学报, 1994(06)
  • [5]洛伊凹陷三叠纪构造体制变迁及其油气运聚响应[D]. 于明德. 吉林大学, 2012(09)
  • [6]洛伊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D]. 张小浩. 西北大学, 2007(04)
  • [7]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延安期原始盆地恢复[D]. 杨磊. 西北大学, 2008(08)
  • [8]河南义马中生代含煤地层[J]. 康明. 地层学杂志, 1988(02)
  • [9]河南伊川盆地晚三叠世大孢子化石[J]. 崔炜霞,翁霞,南科为,朱红卫,曾光艳,涂黎,张帆.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8(03)
  • [10]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黄迪颖.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标签:;  ;  ;  ;  ;  

河南义马潭庄组和义马组孢粉组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