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闭口闪点自动测定仪试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大连石油七厂[1](1976)在《闭口闪点自动测定仪试制成功》文中研究表明 在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的推动下,我厂检查科职工在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经过11天的连续奋战,试制成功了闭口闪点自动测定仪。闭口闪点自动测定仪系按照 GB261-64方法的升温速度,开盖点火等程序设计制造的。将一定量的油样注入仪器油杯中,启动电源开始加热并搅拌,使温度均匀上升,由二次记录仪表在记录纸上画出升温曲线。当
李波[2](2013)在《棉籽油生物柴油制备工艺及燃烧排放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棉籽油和甲醇为原料,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考察反应条件对脂肪酸甲酯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测定生物柴油组成和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主要理化性能及燃烧排放性能,以便选择配比适当、性能良好的混合燃料,为棉籽油的充分利用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采用碱催化法制备棉籽油生物柴油,借助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优化反应条件。利用GC-MS定性分析了生物柴油组分,以国标方法测定了混合燃料的各项理化性能指标,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考察了混合燃料的燃烧排放性能。结果:1.测定了棉籽油的酸值和皂化值,并计算其平均分子量。棉籽油的酸值为0.25mg KOH/g,皂化值为199.68mg KOH/g,平均分子量为843.9。由于其酸值较低,适合以碱催化法进行酯交换反应。2.采用碱催化法合成棉籽油生物柴油。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反应条件,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为6:1,催化剂(KOH)用量为油重的1.0%,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50min。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催化剂用量对脂肪酸甲酯产率的影响最大。3.采用GC-MS法对棉籽油生物柴油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共分离出35种组分,其中23种为脂肪酸甲酯。该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甲酯和棕榈酸甲酯,其中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为27.37%,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为72.63%。4.以不同掺混比的棉籽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国标方法测定了混合燃料的各项理化特性指标,研究结果显示:生物柴油的密度、运动粘度、表面张力、闪点、酸值等都明显高于0#柴油的,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的增大,混合燃料的上述几项性能指标也随之升高。棉籽油生物柴油主要理化特性值:密度(20℃)889.8kg·m3,运动黏度(40℃)4.92mm2·s-1,闪点(闭口)165℃,酸值0.58mgKOH·g-1,铜片腐蚀性1级。5.发动机试验表明:通过外特性分析,随着棉籽油生物柴油掺混比的增加,混合燃料在柴油机上应用的动力性能逐渐下降,燃油消耗率逐渐上升;尾气中的CO、碳烟含量逐渐降低,NOx、CO2含量逐步升高,HC在掺混比例小时比柴油低,掺混比高时比柴油高。通过负荷特性分析,在低转速和高转速下,随着负荷的增加,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燃油消耗率较柴油有所升高;NOx排放有所升高,烟度有所降低,低转速下降低更明显。结论:1.利用碱催化法合成了棉籽油生物柴油,借助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2.利用GC-MS法对棉籽油生物柴油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从组成上来看,棉籽油生物柴油可作为替代燃料。3.测定了不同掺混比棉籽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密度、运动粘度、闪点、酸值等主要理化特性。自制的棉籽油生物柴油符合国家生物柴油标准,掺混比低于50%的混合燃料有较好的理化性能。4.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测定了混合燃料的燃烧排放性能,棉籽油生物柴油与柴油的掺混比控制在10%为宜。
王密密[3](2014)在《两步法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文中研究说明面对着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人类不断地寻找一种可循环使用且对环境友好的新能源。随着石油储藏量的急剧下降和化石燃料的价格不断上涨,人们试图用生物柴油替代化石柴油。在我国,地沟油一直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利用不当不仅会污染环境也会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如何将地沟油转变为生物柴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地沟油为原料,对原料进行了预处理,主要包括除杂、除胶、除色和除水。采用两步法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首先选用自制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催化酯化反应,旨在使原料中游离的脂肪酸转化成脂肪酸甲酯,并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对酯化反应优化应条件,得出适宜的酯化条件是醇油摩尔比为20:1、催化剂加入量为6wt%、反应温度为70oC和反应时间为3h,在此优化条件下转化率达到95%以上;其次采用固体碱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反应,得到700oC下煅烧的Ca(CH3COO)2的催化效果较好,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对酯交换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醇油摩尔比为5:1、催化剂用量为1.5wt%、反应温度为65oC和反应时间为2h是适宜的酯交换反应条件。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主要指由油脂(主要是动物油脂、植物油脂和废弃油脂等)与甲醇反应得到甲酯。本文对采取两步法制备的生物柴油进行了组分分析和性能测试。组分分析表明制备的生物柴油含有大量的甲酯,其中十四碳以上的脂肪酸甲酯有25种,总的相对含量为97.75%;性能测试结果分析表明其密度、粘度、燃点、闪点、馏程和冷滤点等均在国内外生物柴油标准范围内。
张洪[4](2016)在《准噶尔盆地环烷基原油监控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烷基原油是生产特殊工艺用油及高等级沥青的宝贵资源,储量只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2%左右。中国是世界上低凝原油生产的四个主产地之一,准噶尔盆是中国低凝原油的主要产区。随着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环烷基原油的深度开发地持续进行,盆地环烷稠油性质变化对环烷基原油的加工带来了严重影响,致使产品不同合格出厂、效益大幅度下降:一是环烷基原油产品的低凝品质变差;二是稠油劣质化,高附加值产品收率大幅度降低、性质变差、原油酸值波动大。针对原油低凝品质的问题,本文探究了环烷基原油低凝品质表征技术和控制技术:提出了以特定馏分凝点替代原油凝点来考察原油低凝品质的方法,确立了石蜡基原油掺入环烷基原油的限值不高于2wt%。在环烷基稠油的开发过程中,应尽量做到与石蜡基原油的分离,控制石蜡基原油的调合比例在2wt%以内,最大限度地保证环烷基稠油的纯正度,进而实现对环烷基稠油低凝品质的可靠控制。通过对环烷基稠油特性的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加工环烷基稠油尤其是超稠油时,渣油收率会大幅升高,而减压渣油中脱沥青油的收率会大幅下降。因脱沥青油是BS光亮油的生产原料,这就意味着高附加值产品馏分的收率也会大幅下降,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分析,超稠油的酸值过高及分析方法的局限是引起环烷基原油酸值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油田注剂的驱油措施并不是主要因素。指示剂法不适宜测定深色油品的酸值,克石化应使用电位滴定法代替指示剂法测定原油酸值。针对准噶尔盆地超高酸的原油酸值的测定,需进一步开发适宜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准噶尔盆地各区块的稠油性质和产品分布,提出了用密度分类替代黏度分类将稠油细分为三类:普通稠油、特稠油和超稠油,以便于与国际通用的原油贸易分类标准接轨。利用密度分类将噶尔盆地超稠油降价处理,可按国际原油定价机制降价10%左右,由此降低克石化的原油加工成本。通过建立监控体系来控制进厂稠油的低凝品质、确定原油的分类定价。
白炯烨[5](2019)在《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制轻质燃料油工艺及设备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缺少石油和天然气,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大力发展“煤制油”以寻找新的石油替代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炼焦技术水平的提高,大量的煤焦油作为副产物产出,将煤焦油加氢制得较合格的轻质燃料油不仅可以降低石油的进口量,还可以提高煤焦油的经济利用价值,降低焦油燃烧对空气的污染。本文首先综述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煤焦油加氢技术,并对各个工艺的特点进行了归纳以及对其优劣进行了分析总结。其次对固定床加氢设备进行模拟计算,以期得到催化剂床层间的温度轴向变化规律。同时,对冷氢量进行校核计算,并与实际值对比分析发现冷氢用量存在资源浪费现象。最后,结合工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整改措施进行分析。文章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针对煤焦油深加工企业所用技术的对比分析,总结得到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根据生产实际讨论了温度、压力、氢油体积比、空速等对加氢过程的影响:其中高温、高压有助于提高硫氮脱除率,产品的氢碳比增高,油品颜色出现明显改善,还会明显抑制生焦反应速率,使装置的运转周期延长;氢油比增加使得催化剂表面积炭率降低;空速决定了反应器的体积、反应物在催化剂床层的停留时间及催化剂的用量,且一般来说,低空速下油品的加氢深度较高。(2)对工业固定床进行模拟计算,将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反应动力学模型与反应的热效应相结合,得到七段催化剂床层的温升变化,其中温度变化依次呈现梯级上升,但由斜率变化可以看出反应速率逐渐降低,通过与实际床层出入口温度对比发现误差在2℃左右。在冷氢量的计算中,模型所得冷氢添加量为57220.8 Nm3/h,低于现有生产过程中总的冷氢量7.5×104 Nm3/h。(3)对目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高压换热器泄露主要由于原料中有机硫氮等杂原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具有腐蚀性的NH4Cl和NH4HS。此外,加氢低分气去制氢回收技改技术,可增加成品油产量;加氢分馏系统汽提蒸汽技改,不仅可提高能源利用率,也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加氢凝结水增加板式换热器,可减少能源浪费。
任立瑞[6](2019)在《助剂对静电超低容量油剂电导率、荷质比与沉积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助剂的筛选及各项质量指标的测定获得6个合格的静电超低容量油剂配方。测定电导率、荷质比并分析与助剂种类、用量的关系。通过沉积量的测定,探讨与电导率、荷质比之间的相关性,并对静电效应进行评价。测定不同施药因素下叶片的沉积量,观察靶标叶片的超微结构,分析对沉积量的影响,并开展防治瓜蚜的室内药效试验。通过测定电导率、荷质比发现:当溶剂为电导率较小的多元醇混合酯(HDBE)时,电导率随助溶剂用量的增加显着提高;当溶剂为电导率较大的改性氨基乙醇酯(NCC)时,电导率随助溶剂用量的增加增幅较小,差异不明显。试验证明静电超低容量油剂的电导率是由配方各组分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效成分和溶剂对荷质比影响不显着。但随助溶剂的改变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变化规律与电导率相似。通过静电喷雾对靶沉积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沉积量随配方的改变表现出与电导率、荷质比相同的变化规律,即当溶剂为HDBE时,三者随助溶剂用量的增加呈显着递增趋势,当溶剂为NCC时,三者随助溶剂用量的增加增幅减小。因此可以用电导率替代荷质比表征静电喷雾荷电效果。S200#为对照溶剂,以HDBE、NCC配制的静电超低容量油剂的沉积量提高数倍,其在叶片正背面沉积量之比在1.172.11之间,具有良好的静电效应,故有望采用环境友好的HDBE、NCC代替S200#成为静电喷雾的优良溶剂。在不同温湿度、植株高度和生长期条件下进行静电喷雾,测定对靶沉积量,探究静电喷雾最佳工作条件。试验表明温度对沉积量影响不大,在2030℃内沉积量最高。沉积量随空气湿度(20100%)的增加而显着降低。此外黄瓜植株上部的叶片沉积量要显着高于下部。电镜扫描结果表明,叶面表皮毛密度越小,表皮细胞越平滑,叶片越容易润湿,沉积量越高。以瓜蚜为防治对象,对不同施药量的阿维菌素B1a和呋虫胺两种静电超低容量油剂进行室内生物活性评价。在相同剂量下,静电喷雾药效显着高于常规喷雾。在静电喷雾剂量减半的处理下,与常规喷雾处理药效相当,表明静电喷雾可节省用药量50%。
王红岩[7](2011)在《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催化剂及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焦油是煤热解过程不可避免的副产物。随着我国经济及煤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煤焦油的产量也快速增长,使煤焦油的深加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产业。由煤焦油催化加氢制成的清洁燃料油作为新的替补能源对缓解我国日趋紧张的石油供应更是具有战略意义。随热解工艺不同煤焦油组成、理化性质差异很大,利用途径也完全不同。中低温煤焦油,由于其成分集中度很低,主要研究方向是加氢制燃料油。故本论文选定中低温煤焦油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发焦油加氢制清洁燃料油的专用催化剂、搭建煤焦油加氢反应装置及加氢工艺条件优化,以期在较缓和的条件下制备出可为汽柴油机提供动力的清洁燃料油。本论文用浸渍法合成了以改性高岭土和γ-A1203为载体,以Ni、Mo、Co、W等为活性金属的系列催化剂,并利用XRD、BET、SEM、TG-DTA和ED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以甲苯、萘、正辛烷等为模型化合物考察催化剂的加氢饱和、开环和断链活性。搭建了一套煤焦油加氢小试实验装置并试车成功。该装置主体为两段固定床反应器,目标产品为汽油和柴油。首先筛选出对煤焦油加氢活性最佳的催化剂级配方案,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压力和空速等工艺条件对加氢产品性质的影响,结合加氢反应动力学计算结果,确定煤焦油加氢制清洁燃料油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压力6-8 MPa,一反温度360℃,二反温度380℃,空速0.4-0.8 h-1,氢油比1600。
常鹏[8](2017)在《催化油浆溶剂精制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催化油浆主要由饱和分、芳香分和少量的胶质沥青质组成,一般作为劣质残渣燃料油的调和组分使用,经济效益低。为将催化油浆变废为宝,提高其使用价值,本文对其进行了溶剂精制实验研究。以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兰州炼化催化油浆为原料,以糠醛为萃取剂,研究了萃取温度(60℃、75℃和90℃)和剂油质量比(1:1、2:1和3:1)对萃取实验的影响。通过分析萃取油收率、萃取(余)油组成和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等,确定单级萃取时,最佳萃取温度为60℃,最佳剂油质量比为1:1。以协作单位提供的稀释-过滤兰州炼化催化油浆为原料,以糠醛作萃取剂,考察了理论塔板数为5块,萃取温度为60℃,剂油质量比分别为2:1和3:1条件下的连续逆流萃取实验。通过对比萃取(余)油组成,确定连续逆流萃取实验最佳剂油质量比为2:1。对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制得的萃余油和萃取油进行了产品分析,结果表明:萃余油产品各项指标完全达到船用燃料油RME180指标,可以作为其优质调和组分使用;萃取油经溶剂脱沥青后,可用作橡胶填充油的调和组分。考察了以正戊烷为溶剂时,糠醛萃取油的脱沥青效果。结果表明,在剂油质量比为10:1的条件下,萃取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可从23.45%降至4.1%;考察了在以脱沥青油为原料,萃取温度为30℃的条件下,萃取剂种类(糠醛、二甲亚砜、复配A、复配B和复配C)和剂油质量比(0.5:1、1:1和2:1)对萃取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沥青油在萃取温度为30℃,糠醛作萃取剂,剂油质量比为1:1的条件下,制得的萃余油中PCAs含量可降至最低值21.63%。
覃金珠[9](2010)在《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工业生产中,常需要对物料进行间接加热,有机热载体由于其高温低压的最大特性被逐渐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由于我国有机热载体加热技术还不成熟,常发生安全事故。合理设计、选择、安装及协调好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的各主要设备,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以及节能降耗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各主要设备在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及常见事故进行分析,同时考虑节能因素,对各设备的设计与安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中,膨胀槽是事故发生较多的设备,主要是由于其设计容积的不合理造成的。通过对其作用进行分析,认为膨胀槽的容积除了应满足规程要求的1.3倍调节容积之外,还要加上气体容积及由于气体排出引起液相热载体液面升高的容积;同时还应考虑及比较冷油置换所需有机热载体的总量。膨胀槽的容积应取两者中的最大值。循环泵是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中能耗最大的设备之一,通过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模拟,找出流体在泵内部流场的分布规律。分析比较了不同种类有机热载体在同一入口流速下及同一种类有机热载体在不同入口流速下,其在泵内的压力场及速度场的分布。认为流体自身的密度、粘度及流量对泵的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在高温情况下,由于粘度较小,密度对泵的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更换循环泵或是流量改变的情况下,需要对循环泵进行校核调节,以达到生产需要及节能目的。通过对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认为相对于其他热媒加热系统,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的经济效益更为显着,其在节能、环保、安全、生产效益方面的贡献更为突出,其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刘军锋[10](2013)在《第三代生物柴油的开发研究》文中认为生物柴油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生产方法是将原料油脂和短链醇在催化剂的催化下,转化合成生物柴油(如脂肪酸甲酯/脂肪酸乙酯)。生物柴油已在各国广泛生产和应用,2008年全球生物柴油产量已达到1400万吨,近几年生物柴油产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目前,原料成本高、生产工艺较复杂是生物柴油生产工艺中主要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微生物直接发酵生产生物柴油,建立一种高效的、可替代石化柴油和现有生物柴油生产的新技术、新路线显得日益迫切。本论文分别从长链生物柴油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发酵条件优化,中链脂肪酸乙酯的合成、中链脂肪酸及其乙酯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构建了产长链生物柴油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通过重组质粒的构建、转化和重组子筛选,导入质粒YEp352-PLC的重组酿酒酵母表达了大小约为42KDa的重组蛋白,脂肪酶的比活力为12.12U/mg,胞内油脂中长链脂肪酸含量超过92%。发酵培养96h,提取的重组酿酒酵母油脂中脂肪酸乙酯产量约为3.7mg/g (DCW)。2.为了提高重组酿酒酵母脂肪酸乙酯产量,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酿酒酵母产油脂发酵条件。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重组酿酒酵母油脂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倍左右,达到14.55%。3.通过均匀设计优化了酿酒酵母联产油脂和乙醇的发酵条件。考察了通气量、搅拌速率和葡萄糖流加对酿酒酵母产油脂和乙醇的影响,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两个相关性在90%的方程。分析表明,搅拌速率对酿酒酵母产油脂和乙醇的影响大于其它两个因素。通过计算得到产油脂、产乙醇、联产油脂和乙醇的最优条件,并得以实验验证。4.优化了酿酒酵母工程菌产脂肪酸乙酯的发酵条件。在酿酒酵母产油脂发酵条件的基础上,3次添加反应体系体积4%的乙醇效果最佳,所得到的FAEEs量达到11.4mg/g (DCW)。5.开发了利用樟树籽油合成中链生物柴油的合成工艺。首先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樟树籽油的提取条件,油脂提取率达到90%以上,樟树籽油中脂肪酸组成以癸酸(53.4%)和月桂酸(38.7%)为主,中链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含量的94%。其次采用固定化脂肪酶Candida sp.99-125催化樟树籽油合成生物柴油(脂肪酸乙酯),优化后的合成工艺条件为:水含量10%(wt),酶用量15%(wt),油/醇摩尔比1:3.2,9次流加乙醇(间隔时间2.67h),反应温度40-C,摇床转速170rpm,反应24h,脂肪酸乙酯产率达93.5%。6.构建了产中链脂肪酸的基因工程菌。克隆樟树硫酯酶基因ccFatB并转入大肠杆菌表达。重组大肠杆菌发酵培养产物中,肉豆蔻酸产量为52mg/L,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0.6%。7.构建了产中链生物柴油的基因工程菌。克隆不动杆菌酰基转移基因atfA和ccFatB,构建了双基因表达载体pETDuet-ccFatB-atfA,转入大肠杆菌表达。基因工程菌利用外源流加4%的乙醇在胞内合成脂肪酸乙酯,肉豆蔻酸乙酯产量约为2.1mg/L,占乙酯总量的10%。
二、闭口闪点自动测定仪试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闭口闪点自动测定仪试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2)棉籽油生物柴油制备工艺及燃烧排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的意义 |
1.3 生物柴油研究综述 |
1.3.1 生物柴油的定义及优势 |
1.3.2 国外生物柴油应用现状 |
1.3.3 国内生物柴油应用现状 |
1.3.4 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 |
1.4 棉籽油生产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分析 |
1.4.1 原料分析 |
1.4.2 适用性分析 |
1.4.3 经济性分析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棉籽油理化特性测定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1.2 溶液的配制 |
2.1.3 酸值的测定 |
2.1.4 皂化值的测定 |
2.1.5 棉籽油平均分子量的计算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 |
第三章 棉籽油生物柴油的制备 |
3.1 酯交换反应 |
3.2 碱催化酯交换反应 |
3.2.1 反应机理 |
3.2.2 催化特点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3.3.2 实验流程图及主要实验装置图 |
3.3.3 实验方法 |
3.4 各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 |
3.4.1 醇油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 |
3.4.2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
3.4.3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3.4.4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3.5 正交试验 |
3.6 结果与分析 |
3.6.1 醇油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 |
3.6.2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
3.6.3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3.6.4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3.6.5 正交试验结果 |
3.7 放大实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棉籽油生物柴油组成成分分析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4.1.2 样品制备 |
4.1.3 GC-MS 实验条件 |
4.1.4 定性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 |
第五章 棉籽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理化指标测定 |
5.1 混合燃料的配制 |
5.2 密度测定 |
5.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结果与分析 |
5.3 运动粘度测定 |
5.3.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5.3.2 实验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4 表面张力测定 |
5.4.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5.4.2 实验方法 |
5.4.3 结果与分析 |
5.5 闪点测定 |
5.5.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5.5.2 实验方法 |
5.5.3 结果与分析 |
5.6 低温流动性测定 |
5.6.1 凝点测定 |
5.6.2 浊点测定 |
5.6.3 结果与分析 |
5.7 腐蚀性指标测定 |
5.7.1 酸值测定 |
5.7.2 铜片腐蚀性测定 |
5.7.3 结果与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棉籽油生物柴油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
6.1 发动机试验目的 |
6.2 试验用柴油机及台架系统 |
6.3 试验方案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外特性分析 |
6.4.2 燃料负荷特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3)两步法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生物柴油 |
1.2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
1.3 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及发展趋势 |
1.4 地沟油的概念及现状 |
1.5 国内外地沟油的综合利用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及试剂 |
2.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 检测方法 |
2.4 原料及预处理方法 |
2.5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2.6 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预酯化过程 |
2.7 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酯交换过程 |
2.8 生物柴油的性能测试 |
3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
3.1 XRD 表征结果 |
3.2 FTIR 表征结果 |
3.3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SEM) |
3.4 BET 表征结果 |
3.5 小结 |
4 WCO 预酯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及结果分析 |
4.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预酯化后样品 GC/MS 分析 |
4.4 小结 |
5 WCO 酯交换过程的影响因素及结果分析 |
5.1 酯交换过程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
5.2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 生物柴油进行 GC/MS 分析 |
5.5 小结 |
6 生物柴油的燃料性能分析 |
6.1 WCO 的 GC/MS 分析 |
6.2 热值 |
6.3 闪点和燃点 |
6.4 冷滤点和铜腐蚀性 |
6.5 密度 |
6.6 粘度 |
6.7 pH 值 |
6.8 含水量 |
6.9 馏程 |
6.10 小结 |
7 结论、建议和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准噶尔盆地环烷基原油监控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原油分类 |
1.1.1 原油基属分类 |
1.1.2 原油贸易分类 |
1.2 准噶尔盆地环烷基原油基本情况介绍 |
1.3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加工环烷基原油情况介绍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分析方法 |
2.1 试验分析方法 |
2.1.1 密度的测定 |
2.1.2 水分的测定 |
2.1.3 凝点的测定 |
2.1.4 倾点的测定 |
2.1.5 用指示剂法测定酸值 |
2.1.6 用电位滴定法测酸值 |
2.2 试验用的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1 试验用的仪器 |
2.2.2 试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剂 |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环烷基原油低凝品质研究 |
3.1 准噶尔盆地环烷基原油低凝品质表征技术 |
3.1.1 准噶尔盆地环烷基原油及馏分油低凝品质相关性分析 |
3.1.2 液体凝固机理与凝固过程 |
3.1.3 环烷基原油凝点/倾点不能表征其低凝品质的原因分析 |
3.2 石蜡基原油对环烷基原油低凝品质影响程度分析 |
3.2.1 石蜡基原油不同掺入比对环烷基原油电器绝缘油馏分性质的影响 |
3.2.2 石蜡基原油不同掺入比对环烷基原油冷冻机油馏分性质的影响 |
3.2.3 石蜡基原油的掺入对环烷基原油低凝品质的敏感原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准噶尔盆地超稠油的按质论价研究 |
4.1 准噶尔盆地稠油性质变化 |
4.1.1 运动黏度分类标准 |
4.1.2 主要原油分类及性质变化 |
4.1.3 润滑油馏分性质对比 |
4.1.4 减压渣油性质对比 |
4.2 环烷基稠油性质变化对加工的影响 |
4.2.1 采用直馏工艺试制高等级道路沥青考察 |
4.2.2 丙烷脱沥青-调合工艺考察 |
4.2.3 减压渣油轻质化技术分析 |
4.3 准噶尔盆地环烷基原油酸值变化的原因分析 |
4.3.1 酸值分析方法在原油分析的选用 |
4.3.2 酸值分析方法在环烷基原油馏分油分析的选用 |
4.3.3 针对环烷基原油样品酸值重复性分析 |
4.3.4 环烷基原油润滑油馏分油酸值变化考察 |
4.3.5 酸值变化其他可能原因分析 |
4.4 准噶尔盆地超稠油的降档降价分析 |
4.4.1 国际市场原油定价情况 |
4.4.2 我国原油定价机制 |
4.4.3 原油性质与原油价格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准噶尔盆地环烷基原油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5.1 监测内容 |
5.1.2 各馏分分析项目的确定 |
5.1.3 分级分析分类表 |
5.2 应用情况 |
5.2.1 环烷基原油低凝品质波动影响生产 |
5.2.2 原油性质波动调查 |
5.2.3 环烷基原油低凝品质控制 |
5.2.4 超稠油降档降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5)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制轻质燃料油工艺及设备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焦油的性质和用途 |
1.1.1 煤焦油的物化性质 |
1.1.2 煤焦油国内外利用概况 |
1.2 煤焦油加氢制燃料油技术简介 |
1.2.1 煤焦油加氢制燃料油技术现状 |
1.2.2 煤焦油加氢制燃料油技术路线选定 |
1.2.3 本研究延迟焦化-加氢技术方案简述 |
1.3 加氢催化剂概况及煤焦油加氢催化剂 |
1.3.1 加氢精制催化剂 |
1.3.2 加氢裂化催化剂 |
1.3.3 煤焦油加氢催化剂 |
1.4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的背景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低温煤焦油制轻质燃料油工艺方法 |
2.1 中低温煤焦油原料 |
2.1.1 煤焦油性质组成分析 |
2.1.2 氢气 |
2.2 中低温煤焦油各加氢工艺的特点 |
2.2.1 煤焦油脱酚后加氢工艺 |
2.2.2 煤焦油脱沥青后加氢工艺 |
2.2.3 煤焦油加氢裂化—加氢改质工艺 |
2.2.4 煤焦油延迟焦化-加氢工艺 |
2.2.5 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工艺 |
2.2.6 煤焦油悬浮床加氢 |
2.3 加氢工艺路线对比分析 |
2.4 延迟焦化-加氢工艺流程介绍 |
2.4.1 工艺说明 |
2.4.2 工艺流程图 |
第三章 加氢工艺及设备优化 |
3.1 主要设备及参数 |
3.1.1 原料油反冲洗过滤器 |
3.1.2 聚结脱水器 |
3.1.3 固定床反应器 |
3.1.4 高压换热器 |
3.1.5 高压空冷器 |
3.1.6 冷高压分离器 |
3.2 工业固定床反应器优化设计 |
3.2.1 动力学模型建立 |
3.2.2 热力学模型建立 |
3.2.3 冷氢量计算 |
3.2.4 温升曲线结果分析 |
3.2.5 冷氢量结果分析 |
3.2.6 产物硫氮结果分析 |
3.3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工艺影响因素 |
3.3.1 反应温度 |
3.3.2 反应压力 |
3.3.3 氢油体积比 |
3.3.4 空速 |
3.3.5 在实际生产中的因素控制 |
3.4 产品规格及性质 |
3.4.1 主要产品规格 |
3.4.2 副产品规格 |
3.5 产品分析仪器介绍 |
3.6 主要节能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技术改进 |
4.1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生产情况简介 |
4.2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及解决办法 |
4.2.1 高压换热器内漏现象 |
4.2.2 高压换热器内漏原因分析 |
4.2.3 改造措施 |
4.2.4 改造后效果分析 |
4.3 主要的技改介绍 |
4.3.1 加氢低分气去制氢回收技改 |
4.3.2 加氢分馏系统汽提蒸汽技改 |
4.3.3 加氢凝结水增加板式换热器技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助剂对静电超低容量油剂电导率、荷质比与沉积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静电喷雾技术发展概况 |
1.1.1 静电喷雾的原理与特点 |
1.1.2 静电作用下的液滴雾化研究 |
1.1.3 雾滴荷电效果的研究 |
1.1.4 雾滴运行及沉降过程的研究 |
1.1.5 静电喷雾技术的研究发展 |
1.1.6 静电喷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1.7 静电超低容量油剂的发展与应用 |
1.2 阿维菌素与呋虫胺简介 |
1.3 瓜蚜的简介 |
1.4 论文设计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助剂对静电超低容量油剂电导率和荷质比的影响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供试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静电超低容量油剂的配制 |
2.2.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
2.2.3 质量指标、电导率和荷质比的测定方法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静电超低容量油剂的筛选 |
2.3.2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与分析 |
2.3.3 质量指标测定结果与分析 |
2.3.4 助剂对电导率的影响 |
2.3.5 助剂对荷质比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导率、荷质比和沉积量三者相关性分析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供试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静电喷雾方法 |
3.2.2 叶面积的测定 |
3.2.3 沉积量的测定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沉积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3.3.2 静电超低容量油剂电导率与沉积量相关性研究 |
3.3.3 荷质比与沉积量相关性研究 |
3.3.4 电导率、荷质比及沉积量三者相关系研究 |
3.3.5 静电效应的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施药因素对沉积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供试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不同温度下沉积量的测定 |
4.2.2 不同湿度下沉积量的测定 |
4.2.3 不同植株高度沉积量的测定 |
4.2.4 不同生长期沉积量的测定 |
4.2.5 黄瓜和番茄叶片超微结构观察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温度对沉积量的影响 |
4.3.2 湿度对沉积量的影响 |
4.3.3 植株高度对沉积量的影响 |
4.3.4 不同生长期对沉积量的影响 |
4.3.5 黄瓜和番茄叶片超微结构对沉积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静电超低容量油剂的室内药效评价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供试材料 |
5.1.2 供试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施药时间及方法 |
5.2.3 调查方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助剂对静电超低容量油剂电导率和荷质比的影响 |
6.2 电导率、荷质比与沉积量三者相关性分析 |
6.3 不同施药因素对沉积量的影响 |
6.4 阿维菌素B1a及呋虫胺静电超低容量油剂的生物活性评价 |
6.5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催化剂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煤焦油及其国内外利用概况 |
1.2.1 煤焦油的来源 |
1.2.2 煤焦油的组成和物理性质 |
1.2.3 煤焦油国内外利用概况 |
1.3 煤焦油加氢制燃料油技术简介 |
1.3.1 煤焦油加氢制燃料油技术现状 |
1.3.2 煤焦油加氢制燃料油技术路线 |
1.4 加氢催化剂概况及煤焦油加氢催化剂 |
1.4.1 加氢精制催化剂 |
1.4.2 加氢裂化催化剂 |
1.4.3 煤焦油加氢催化剂 |
1.5 加氢反应原理 |
1.5.1 煤焦油加氢反应原理 |
1.5.2 加氢精制技术原理 |
1.5.2.1 加氢饱和反应 |
1.5.2.2 加氢脱硫反应 |
1.5.2.3 加氢脱氮反应 |
1.5.2.4 加氢脱氧反应 |
1.5.3 加氢裂化技术原理 |
1.5.3.1 烷烃的加氢裂化反应 |
1.5.3.2 环烷烃的加氢裂化反应 |
1.5.3.3 芳烃的加氢裂化反应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思路 |
1.6.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原料选择及预处理 |
2.1 原料选择 |
2.2 原料的预处理 |
2.2.1 煤焦油的均合 |
2.2.2 煤焦油脱水 |
2.2.3 煤焦油脱盐 |
2.2.4 煤焦油脱沥青 |
第3章 催化剂制备及表征 |
3.1 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 |
3.1.1 原料及化学试剂 |
3.1.2 催化剂制备及还原装置所用仪器 |
3.1.3 催化剂表征手段 |
3.2 催化剂制备方案 |
3.3 改性高岭土载体的加氢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3.3.1 高岭土载体的改性处理 |
3.3.2 以改性高岭土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 |
3.3.3 以改性高岭土为载体的催化剂表征 |
3.4 γ-A1_20_3 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
3.4.1 XRD 表征 |
3.4.2 ICP-AES 分析 |
3.4.3 XPS 测试 |
3.4.4 BET 测试 |
第4章 模型化合物加氢及催化剂筛选 |
4.1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 |
4.2 以甲苯为模型化合物的加氢实验 |
4.2.1 以Ni/Kaolin(20wt%)的催化剂进行条件实验 |
4.2.2 以改性高岭土为载体的催化剂活性评价 |
4.2.3 以γ-A1_20_3 为载体的催化剂活性评价 |
4.3 以正辛烷为模型化合物的加氢实验 |
第5章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工艺条件优化及产品性能测试 |
5.1 煤焦油加氢工艺流程及仪器设备 |
5.1.1 煤焦油加氢工艺流程 |
5.1.2 煤焦油加氢实验装置 |
5.2 煤焦油加氢制清洁燃料油工艺条件 |
5.2.1 催化剂装填方式 |
5.2.2 催化剂器内湿法硫化 |
5.2.3 煤焦油加氢制清洁燃料油工艺条件 |
5.2.4 停车方案 |
5.3 煤焦油加氢产品分析方法 |
5.3.1 馏分组成 |
5.3.2 辛烷值/十六烷值 |
5.3.3 密度/粘度 |
5.3.4 氧化安定性 |
5.3.5 腐蚀性 |
5.4 煤焦油加氢催化剂评价和工艺条件优化 |
5.4.1 商业催化剂和自制催化剂加氢效果对比 |
5.4.2 自制催化剂2 催化加氢效果考察 |
5.4.3 煤焦油加氢制清洁燃料油工艺条件优化 |
5.4.3.1 压力对煤焦油加氢产品性质的影响 |
5.4.3.2 空速对煤焦油加氢产品性质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焦油加氢制清洁燃料油物料衡算及动力学计算 |
6.1 物料衡算 |
6.2 动力学模型建立 |
6.3 加氢工艺条件优化 |
6.3.1 空速影响 |
6.3.2 氢油比的影响 |
6.3.3 氢分压的影响 |
6.4 经济效益分析 |
6.4.1 分析依据 |
6.4.2 经济效益分析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催化油浆溶剂精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催化油浆的性质 |
1.3 催化油浆的处理工艺 |
1.3.1 催化油浆减压蒸馏工艺 |
1.3.2 催化油浆加氢精制工艺 |
1.3.3 催化裂化-溶剂脱沥青联合工艺 |
1.3.4 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组合工艺 |
1.3.5 催化油浆溶剂精制工艺 |
1.4 催化油浆的应用领域 |
1.4.1 作为FCC进料进行回炼 |
1.4.2 生产芳烃橡胶填充油 |
1.4.3 生产沥青改性剂 |
1.4.4 用作溶剂脱沥青强化剂 |
1.4.5 用作生产针状焦的原料 |
1.4.6 用作制备碳素纤维材料的原料 |
1.4.7 用作制备炭黑的原料 |
1.4.8 生产导热油 |
1.4.9 生产石油芳烃增塑剂 |
1.4.10 制备石油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催化油浆单级萃取实验 |
2.1 单级萃取实验原料及性质 |
2.1.1 兰州炼化催化油浆的性质 |
2.1.2 糠醛的基本性质 |
2.2 实验装置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装置图 |
2.3 实验操作步骤 |
2.3.1 催化油浆单级萃取实验 |
2.3.2 萃取相和萃余相溶剂回收实验 |
2.3.3 萃余(取)油四组分分析 |
2.4 实验分析方法及实验结果 |
2.4.1 萃取剂的选择 |
2.4.2 萃取温度对单级萃取实验的影响 |
2.4.3 剂油质量比对单级萃取实验的影响 |
2.5 催化油浆萃取所得萃余油和萃取油其他部分性质 |
2.5.1 密度 |
2.5.2 残炭值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催化油浆连续萃取及产品分析 |
3.1 连续萃取实验原料及其性质 |
3.1.1 稀释-过滤催化油浆组成 |
3.1.2 稀释-过滤催化油浆其它性质 |
3.2 实验仪器设备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装置 |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3.1 连续逆流填料萃取塔操作步骤 |
3.3.2 运动粘度测定方法 |
3.3.3 闪点测定方法 |
3.3.4 灰分测定方法 |
3.3.5 水分测定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连续萃取稳态分析 |
3.4.2 连续萃取剂油质量比的确定 |
3.4.3 萃余油产品分析 |
3.4.4 萃取油产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糠醛萃取油制备环保芳烃油实验研究 |
4.1 实验装置及试剂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1 糠醛萃取油溶剂脱沥青 |
4.2.2 萃余油中PCAs含量检测 |
4.3 糠醛萃取油直接单级萃取 |
4.3.1 萃取剂的选择 |
4.3.2 萃取温度的确定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4 二次萃取实验方案 |
4.4 糠醛萃取油脱沥青实验研究 |
4.4.1 脱沥青油收率 |
4.4.2 脱沥青油组成分析及PCAs含量测定 |
4.5 脱沥青油单级萃取产品中PCAs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
4.5.1 萃余油PCAs含量的测定 |
4.5.2 萃取油PCAs含量的计算 |
4.6 萃取剂及萃取温度的确定 |
4.6.1 萃取温度的选择 |
4.6.2 萃取剂的筛选 |
4.7 以糠醛作萃取剂为例研究脱沥青油二次萃取 |
4.7.1 实验平行性验证 |
4.7.2 剂油质量比对萃取实验的影响 |
4.8 实验方案确定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热载体加热技术发展概述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机热载体加热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2.1 有机热载体种类及其选择 |
2.1.1 有机热载体种类 |
2.1.2 有机热载体的选择 |
2.1.2.1 有机热载体的性能指标 |
2.1.2.2 有机热载体的变质原因分析 |
2.1.2.3 有机热载体的选择 |
2.2 有机热载体加热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2.2.1 有机热载体加热技术应用概述 |
2.2.2 有机热载体在我国工业发展中的应用实例 |
第三章 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工业流程分析研究 |
3.1 常用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 |
3.1.1 常用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简介 |
3.1.2 常用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选择比较分析 |
3.2 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 |
3.2.1 膨胀槽 |
3.2.1.1 膨胀槽的分类及常见事故 |
3.2.1.2 膨胀槽在系统中所起作用分析 |
3.2.1.3 膨胀槽设计方法改进 |
3.2.2 油气分离器 |
3.2.2.1 油气分离器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3.2.2.2 油气分离器的设计方法 |
3.2.2.3 油气分离器的安装 |
3.2.3 过滤器 |
3.2.3.1 过滤器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
3.2.3.2 过滤器类型 |
3.2.3.3 过滤器的并联安装与维护 |
3.2.4 储油槽 |
3.2.4.1 储油槽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分析 |
3.2.4.2 储油槽的设计方法 |
3.2.4.3 储油槽的安装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循环泵的数值模拟 |
4.1 循环泵的作用原理 |
4.2 循环泵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及常见问题 |
4.3 循环泵的选择方法 |
4.3.1 循环泵流量的计算 |
4.3.2 循环泵扬程的计算 |
4.3.3 循环泵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 |
4.4 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循环泵的数值模拟 |
4.4.1 循环泵的主要组成部分 |
4.4.2 循环离心泵模型的建立 |
4.4.3 循环泵计算模型及求解 |
4.4.4 同一流速下不同种类有机热载体的模拟 |
4.4.5 同一有机热载体在不同流速下的模拟 |
4.5 循环泵的调节 |
4.6 循环泵在加热系统中注意事项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的经济效益研究 |
5.1 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与蒸汽加热系统经济效益研究 |
5.1.1 节能效益 |
5.1.2 环保效益 |
5.1.3 安全效益 |
5.1.4 生产效益 |
5.2 不同燃料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经济效益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第三代生物柴油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柴油概述 |
1.1.1 生物柴油主要理化性质 |
1.1.2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
1.1.3 生物柴油发展历程 |
1.2 真核生物油脂的代谢机理 |
1.2.1 产油微生物及微生物油脂 |
1.2.2 微生物产油脂培养条件优化方法 |
1.2.3 真核生物油脂代谢调控机理 |
1.3 原核生物油脂代谢调控 |
1.3.1 原核细胞的油脂代谢 |
1.3.2 原核细胞的油脂代谢工程 |
1.4 中链脂肪酸及其乙酯 |
1.4.1 中链脂肪酸 |
1.4.2 中链脂肪酸合成涉及的酶类 |
1.4.3 中链脂肪酸乙酯 |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产长链生物柴油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与质粒 |
2.2.2 工具酶和试剂 |
2.2.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酿酒酵母基因组DNA的提取 |
2.4.2 假丝酵母基因组DNA的提取 |
2.4.3 基因的扩增 |
2.4.4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4.5 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片段 |
2.4.6 扩增基因与测序载体的连接 |
2.4.7 重组质粒的电转化 |
2.4.8 阳性克隆的筛选 |
2.4.9 目的基因片段的验证和序列分析 |
2.4.10 重叠延伸PCR |
2.4.11 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的连接 |
2.4.12 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4.13 重组质粒的转化 |
2.4.14 重组酿酒酵母的筛选 |
2.4.15 表达蛋白的SDS-PAGE分析 |
2.4.16 脂肪酶活性测定 |
2.4.17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4.18 FAEEs的分析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酿酒酵母基因组DNA提取 |
2.5.2 基因片段的扩增 |
2.5.3 测序载体的构建 |
2.5.4 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2.5.5 重组质粒pYES2-Lip2的鉴定 |
2.5.6 重组质粒YEp352-PLC的鉴定 |
2.5.7 重组蛋白的SDS-PAGE分析 |
2.5.8 重组酵母的生长与脂肪酶酶活变化 |
2.5.9 酿酒酵母油脂成分分析 |
2.5.10 重组酵母菌中FAEEs含量的测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产生物柴油条件的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种 |
3.2.2 试剂 |
3.2.3 培养基及发酵培养条件 |
3.3 实验仪器 |
3.4 实验方法 |
3.4.1 油脂提取方法 |
3.4.2 乙醇测定方法 |
3.4.3 重组酵母细胞催化酯化反应 |
3.4.4 重组酵母细胞的发酵培养 |
3.4.5 GC-MS测定脂肪酸乙酯含量 |
3.4.6 响应面法 |
3.4.7 均匀设计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产油脂发酵条件的优化 |
3.5.1.1 影响酵母产油脂的单因素试验 |
3.5.1.2 影响酵母产油脂主要因素的筛选 |
3.5.1.3 最陡爬坡试验设计及结果 |
3.5.1.4 响应面设计优化产油脂发酵条件 |
3.5.2 酿酒酵母联产油脂和乙醇的发酵条件优化 |
3.5.2.1 均匀设计实验结果 |
3.5.2.2 葡萄糖流加、通气量、搅拌转速对油脂产量的影响 |
3.5.2.3 葡萄糖流加、通气量、搅拌转速对乙醇产量的影响 |
3.5.2.4 产油脂与乙醇关系的分析 |
3.5.2.5 产油脂和乙醇最优条件的验证 |
3.5.3 酿酒酵母产FAEEs的条件优化 |
3.5.3.1 以酿酒酵母细胞粉末为催化剂合成生物柴油 |
3.5.3.2 细胞粉末用量对FAEEs产量的影响 |
3.5.3.3 重组酿酒酵母胞内直接合成生物柴油的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链脂肪酸乙酯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微波萃取法 |
4.3.2 樟树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
4.3.3 酶法合成脂肪酸乙酯反应条件 |
4.3.4 FAEEs产率测定 |
4.3.5 FAEEs主要理化性质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CSO提取条件的优化 |
4.4.1.1 正交试验 |
4.4.1.2 验证试验及多次提取 |
4.4.2 CSO成分分析 |
4.4.3 脂肪酶用量对FAEEs产率的影响 |
4.4.4 水含量对FAEEs产率的影响 |
4.4.5 油醇摩尔比对FAEEs产率的影响 |
4.4.6 乙醇流加次数对FAEEs产率的影响 |
4.4.7 mcFAEEs合成条件的优化 |
4.4.8 固定化脂肪酶的使用寿命 |
4.4.9 FAEEs的主要理化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链脂肪酸及其乙酯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菌株与质粒 |
5.2.2 工具酶和试剂 |
5.2.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5.3 仪器设备 |
5.4 实验方法 |
5.4.1 ccFatB的克隆 |
5.4.2 不动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5.4.3 酰基转移酶基因atfA的克隆 |
5.4.4 重组载体pETDuet-ccFatB的构建 |
5.4.5 双基因重组载体pETDuet-ccFatB-atfA的构建 |
5.4.6 重组质粒的转化 |
5.4.7 重组菌的发酵培养与脂肪酸的提取 |
5.4.8 重组菌的发酵培养与产物FAEEs的提取 |
5.4.9 GC-MS分析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ccFatB序列的优化 |
5.5.2 樟树硫酯酶基因的克隆 |
5.5.3 不动杆菌中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 |
5.5.4 重组质粒pETDuet-ccFatB的构建 |
5.5.5 重组质粒pETDuet-ccFatB-atfA的构建 |
5.5.6 重组E.coli所产脂肪酸组分分析 |
5.5.7 重组E.coli中FAEEs的分析 |
5.5.8 乙醇流加对重组菌产脂肪酸及FAEEs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四、闭口闪点自动测定仪试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闭口闪点自动测定仪试制成功[J]. 大连石油七厂.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76(01)
- [2]棉籽油生物柴油制备工艺及燃烧排放特性研究[D]. 李波.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3]两步法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D]. 王密密.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
- [4]准噶尔盆地环烷基原油监控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D]. 张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5]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制轻质燃料油工艺及设备优化[D]. 白炯烨. 西北大学, 2019(12)
- [6]助剂对静电超低容量油剂电导率、荷质比与沉积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D]. 任立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9)
- [7]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催化剂及工艺研究[D]. 王红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8]催化油浆溶剂精制工艺研究[D]. 常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9]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 覃金珠. 湖南工业大学, 2010(02)
- [10]第三代生物柴油的开发研究[D]. 刘军锋. 北京化工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