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保土的灌溉方法

集水保土的灌溉方法

一、集水、保土的灌溉方法 浅谈细流沟灌(论文文献综述)

窦玉青[1](1983)在《集水、保土的灌溉方法 浅谈细流沟灌》文中研究指明 在灌溉农业区,迸一步加强以地面灌溉为主的灌水方式对实现农业稳产高产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对充分利用农村的劳力资源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着重谈地面灌溉中的细流沟灌问题。 一、细流沟灌的型式

苗晓靖[2](2007)在《持续高效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合泰安市实施的大汶河流域泰安研究区的小流域治理工程,以岱岳区徐家汶和新泰市金斗等重点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研究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新技术、新理论,综合分析研究区小流域治理现状,运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原理,遵循可持续发展规律,坚持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对流域的持续开发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应用沟壑纵剖面信息熵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提出了研究区沟壑侵蚀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对沟壑侵蚀理论及其分类方法进行了新的完善和补充。研究区沟壑侵蚀从总体上分为初期“V”型发展沟,为以溯源侵蚀为主,中期“U”型扩展沟,溯源侵蚀、下切侵蚀、侧面侵蚀同时剧烈发展,后期“(?)”型缓蚀沟三大类型,沟道上游段三维侵蚀仍然存在,中下游沟壑侵蚀已基本停止,沟道趋于稳定。(2)提出了典型小流域不同类型沟道的“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技术集成模式。即,初期“V”型发展沟的“坡上槽、台、梯,沟道锁、截、淤”模式;中期“U”型扩展沟的“坡上林、果、壕,沟道拦、蓄、造”模式;后期“(?)”型缓蚀沟的“坡上果、牧、棚,沟道封、栽、农”模式。不同的梯级治理开发模式和配置技术,在我国同类地区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3)建立了典型小流域节水灌溉高效栽培集成技术模式。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技术体系、节水技术体系、以及管理节水体系,改善农艺措施,有效利用现有水资源,增加对各类水资源的利用程度,降低输送过程中的水量损耗,抑制农田的无效蒸腾蒸发量,减少单位面积农田净耗水量,提高灌溉效率,提高作物的生产率,达到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4)通过在研究区不同小流域实施不同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综合治理措施,并在整个大汶河研究区进行广泛推广应用,治理开发总面积403.79km2,研究区的年蓄水量达到6045.82万m3,蓄水效率提高了24.69%;新增各项措施的保土量达到49.34万t,研究区的年保土量达到242.14万t,保土效率提高了20.38%。通过研究的开展大大改善了研究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吴东科[3](2014)在《灌溉和施肥对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苏伊士运河大学试验基地,以玉米为试验作物,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传统的沟灌、滴灌、涌泉细流沟灌)、施肥(液态有机肥(O:喷施量:208L/hm2)、高化肥(H: N399-P2O5160-K2O80kg/hm2)、中化肥(M:N319-P2O5128-K2O64kg/hm2)、低化肥(L:N239-P2O596-K2O48kg/hm2)﹞对玉米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进行4个玉米品种(C1:洛玉三号,C2:郑丹958,E1:Gize Trihypried352,E2:Individual hypried30n11)灌溉与施肥比较试验。取得了如下结论:(1)不同灌溉方式和施肥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水分的影响同一灌溉方式各施肥处理间的玉米株高由高到低依次是有机肥>中肥>低肥>高肥,其中有机肥较高肥有显着性增加。不同灌溉方式在拔节期有机肥处理玉米株高较高肥显着增加8.7%~16.5%,抽雄期显着性增加10.6%~15.2%,灌浆期显着性增加5.5%~7.9%,成熟期显着性增加5.5%~8.5%;在拔节期有机肥处理玉米叶面积较高肥显着增加13.1%~44.0%,抽雄期显着性增加19.1%~39.7%,灌浆期显着性增加16.2%~40.5%,成熟期显着性增加15.3%~40.7%。同一灌溉方式下各施肥处理间的玉米茎粗在各生育期内基本没有显着性差异。同一灌溉方式各施肥处理间玉米鲜重由高到低依次是有机肥>中肥>低肥>高肥,其中有机肥处理玉米鲜重较高肥有显着性增加。不同灌溉方式在拔节期有机肥处理玉米叶面积较高肥显着增加11.7%~32.3%,抽雄期显着性增加14.8%~23.4%,灌浆期显着性增加12.7%~24.7%,成熟期显着性增加13.9%~20.9%。不同灌溉方式下有机肥处理玉米产量较高肥、中肥和低肥有显着性提高,分别增加31.7%~61.2%、14.0%~25.6%、16.1%~30.9%,中肥和低肥处理玉米产量较高肥有显着性增加,分别增加9.1%~27.6%、5.0%~22.4%。不同灌溉方式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先增加后减少,在20-30cm处达到最大值,水平方向远离滴头或沟底的土壤含水量较低。对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表明,同一施肥处理2米间距涌泉细流沟灌和4米间距涌泉细流沟灌的水分利用效率较滴灌分别高9.1%~31.9%、14.1%~25.7%,较沟灌分别增加49.6%~65.2%、45.0%~58.3%,滴灌的水分利用效率较沟灌高17.7%~38.7%。同一灌溉方式各施肥处理间的水分利用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有机肥>中肥>低肥>高肥,有机肥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肥增加31.7%~60.2%,较中肥增加14.0%~25.6%,较低肥增加16.1%~30.9%,中肥和低肥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肥分别增加9.1%~27.6%、5.0%~23.3%。(2)不同灌溉方式和品种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同一灌溉方式各玉米品种间的株高除苗期由高到低依次是E1>E2>C2>C1,其中C1、C2和E2长势较差。不同灌溉方式下,在拔节期E1处理玉米株高较C1、C2和E2分别显着增加17.1%~19.1%、7.7%~12.3%、8.6%~19.5%,抽雄期分别显着性增加44.4%~51.2%、31.8%~35.5%、11.7%~14.9%,灌浆期分别显着性增加53.5%~55.2%、38.3%~40.1%,成熟期分别显着性增加56.2%~56.6%、37.6%~41.3%、19.5%~22.3%。同一灌溉方式下各玉米品种间的茎粗基本没有显着性差异。同一灌溉方式下各玉米品种间的叶面积除苗期和拔节期外由高到低依次是E1>E2>C2>C1。不同灌溉方式下E1处理玉米产量较C1、C2和E2有显着性的提高,分别增加77.5%~105.3%、69.4%~95.0%、54.2%~62.5%,E2处理玉米产量较C1和C2有显着性提高,分别增加15.1%~26.3%、9.8%~20.0%。

池宝亮[4](2005)在《旱地保水与种植一体化模式及提高WUE机制分析》文中提出北方旱农地区,如何把集水、用水与当地种植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农田水分生产效率(WUE),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重点研究了旱地高效用水技术中四种保水与种植一体化模式,通过大量田间试验,和相关土壤过程与作物生长、生产指标的测定,分析了四种保水与种植一体化模式的增产与提高农田水分生产效率(WUE)的机制。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 农田内部微集水种植模式:本试验研究中设计的4种集水种植方式,均可促进垄面降水向植株附近聚集叠加,具有明显的集水保墒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宽垄式>硬覆盖>膜内式>膜侧式。苗期雨后种植沟内聚集的降水依次是对照的2. 36倍、2. 07倍、1. 88倍和1. 69倍。不同集水方式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硬覆盖>宽垄式>膜内式>膜侧式,分别比对照增产27. 4%、20. 9%、13. 3%和7. 7%。与次相应,作物的水分生产效率依次较对照增加了0. 46、 0. 38、 0. 16和0. 06kg/m3。这一结果应是这种种植技术的集水、抑蒸和温度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相比之下,宽垄式集水方式表现出较高的增产增收效果,且易于实现机械化操作。2. 微孔膜覆盖种植模式:针对山西省旱地面积大,降水量少,小雨次数多(全年80%以上的降水过程是小于10mm的降水)的特点,较系统地研究开发了微孔膜及其应用技术;研制了与地膜吹塑机相配套的打孔部件,实现了微孔地膜的规模化生产,并在早地大田作物玉米和小麦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山西省太原、榆次和临汾等地试验表明,微孔膜覆盖确有纳雨补墒的功能,降雨确实能通过孔膜进入膜下土壤,较普通膜覆盖,土壤含水量一般可提高30%左右。士壤温度观测表明,微孔膜与普通膜的增温效应基本一致,两者的温度差别不会影响到作物的生育进程。随着塑膜覆盖度的增加,土壤中CO2浓度(CO2 μ mol.m-2. s-1) 显着增高;宽普膜最高,达49,是露地土壤CO2浓度的10倍之多;孔膜覆盖处理的CO2浓度较相应幅宽的普膜都低,相当于普膜的1/3-1/2,说明孔膜改善了覆盖土壤环境的通透性,宽孔膜和窄孔膜使CO2的透过率分别较普通地膜增加了43. 67%和23. 94%。孔膜处理要比相应幅宽的普膜处理的植株根活力高。3. 降水集流补充灌溉种植模式:通过对洪洞试验区不同下垫面的降水径流模拟研究,明确了不同下垫面产生降水径流的最低降水量、不同下垫面的径流量及径流量占降水量的百分数(集流效率)。田间试验重点探讨了小麦和玉米的补灌时期和补灌量及其产量效应和水分生产效率。由于旱地小麦缺水的单向性,无论在冬前,还是在拔节期,扬花期,补充灌溉均有增产效果,其增产效应的大小顺序为:拔节期补灌>扬花期补灌>冬前补灌。随着补灌量的增加,增产效应不断增大,本例中,补灌水量150m3/hm3,小麦增产6. 2-11. 1%;补灌300 m3/hm3,增产12. 9-39. 3%:补灌600m3/hm3,增产55. 8%。补灌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通过集水补灌有效地改善了地膜小麦的个体生长发育,株高与产量成正相关,单穗重、单株次生根、单株成穗明显优于未补灌处理,这是集水补灌增产的生物学基础。春玉米生育过程中缺水的对期和缺水程度主要取决于降雨的发生时期和数量。补充灌溉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及时供水,缓解时段干旱,而补灌水量不要求大。这一点与小麦的补灌方式明显不同。 4.点源根灌一稀穴密株种植模式:自行研制了一种可埋式地下灌水器一微孔渗头。它由刚性微粒物质组成,经胶结、模塑、固化等过程制成。并按照不同土壤类型,采泪不同粒径和密度组合,制作了不同型号的微孔渗头。 依据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与参数测定技术,借助月乃勺RUS一ZD软件,进行了地埋点源渗灌的土壤水运动轴对称三维数值模拟,采用土壤剖面含水率、土壤水湿润峰运移值、累积入渗量及入渗速率等指标的实测值与模拟值进行了验证,表明两者相对误差都小于10%,说明祈选参数具有较高的精度,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多种土壤条件的入渗情况.可为预测应用工作提供参考。 根据根层局部灌溉、亏缺灌溉和补充灌溉的节水思路,在研制点源根灌灌水器基础上,结合其特点,进一步探讨了大田作物的微灌设置方式,提出并实践了“稀穴密株种植技术”(俪de bunchwith cfose一grow planting)。从稀穴密株种植方式的农田生态因子、作物生长发育特征、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等方面较深入地论证了这种节水种植新技术的可行性应用点源根灌技术可为稀穴密株种植的作物进行高效补充灌溉。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补灌增产效果为每方水增产4.3一n.8公斤,玉米水分生产效率达1.69k乡扩:西瓜补灌增产效果为每方水增产45.5一120.9公斤。关键词:田间微集水,微孔地膜,补充灌溉,微孔渗头,点源根灌,稀穴密株趁植方式

张建国[5](2005)在《山西农业节水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山西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水资源(依据人均、公顷均水资源量)排序中列第29位,是严重的缺水省份。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和生态建设用水将会有大幅度增加,山西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解决山西缺水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节水。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节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山西农业节水模式,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对于实现山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同时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有重要促进作用。 本文采用系统综合分析、定性、定量分析与归纳演绎提炼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外农业节水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对山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评价,对山西农业节水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以农业节水基础理论为指导,在深入分析山西农业节水潜力和模式技术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基础上,结合各区域的具体情况,将现有农业节水技术进行优化组装、集成配套,构建了四种节水模式,并提出了各模式实施配套技术。主要结论如下: 1.按1998~2000年3年全省平均灌溉引水量42.89亿m3这一供水水平分析,预测到2010、2020、2030年,通过采取渠道防渗、田间工程建设、先进节水技术和农业节水等措施,山西相应年节约水量分别可达9.18亿m3、13.30亿m3、16.92亿m3。这对于保持二十一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农业节水模式是一种动态模式,随生产发展和水资源变化而改变。选择农业节水模式必须遵循适地性、效益性、持续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3.农业节水模式的技术体系一般由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程节水技术、农作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技术等四个子系统组成,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 4.根据山西地形地貌特点、水资源条件、灌溉设施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种植结构等情况,构建了四种农业节水模式,即自流灌区与泵站灌区节水改造农业节水模式,缺水井灌区有限灌溉农业节水模式,山丘区旱作农业节水模式和城市郊区高新农业节水模式。

赵永敢[6](2011)在《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是农作制的发展和延伸。随着资源不断被消耗,农业资源供需矛盾不断被激化,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我国西南地区人地矛盾加剧、工程型缺水突出、季节性干旱严重、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状,从光、温、水、耕地、肥料等农业资源特点出发,通过统计资料数据与文献资料数据,在分析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肥料资源三个方面的利用现状基础上,研究了该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的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探讨了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途径,并提出了适合该区发展的主导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西南地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作制符合农作制度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目前,该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50 hm2,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率低,尤其水利工程不足,季节性干旱多发;肥料施用“重化肥轻有机肥”,肥料利用率较低,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还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危害。总之,该区作物产量提高的同时农业资源成本也不断增加,农业结构高耗低效,经营模式粗放无序,种植模式良莠不齐,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农户种粮积极性也大幅下降,而节约型农作制以其低耗、高效、精细管理等特征,可以从制度上解决这些生产实际问题。(2)西南地区耕地、水和肥料资源节约潜力较大。从资源节约角度入手,通过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单位耕地产值,改造种地产田,以及盘活耕地资源等方面来挖掘耕地资源节约潜力;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提高田间灌溉效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以及完善灌渠输配系统等方面来挖掘水资源节约潜力;通过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单位耕地耗肥量,增施有机肥,充分利用有机肥资源等方面来挖掘肥料资源节约潜力。同时,该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应以节地为主,节肥为副,辅以节水。(3)西南地区节地农作制主要可采用以下四种发展途径:①提高耕地复种指数;②提升粮食单产;③中低产田改良,提升土地质量;④其他措施,主要包括土地修复工程,在沙地、干热河谷进行农业种植,复垦废弃矿山,以及发展立体农业技术等实现节地的目的。目前,适合该区发展的节地模式主要有冬闲田利用模式、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旱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种植模式和稻田新三熟模式等。(4)西南地区节肥农作制主要可采用以下四种发展途径:①减少化肥施用量。在某些化肥施用严重过量的区域,可在满足作物需求的基础上,减少每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②提高化肥利用率;③扩大有机肥源,加大有机肥施用力度,实行有机无机配施;④其他措施,包括利用生物梯化措施,大力发展冬季绿肥生产,用地养地结合,合理轮作、间套作,培肥地力等方式来提高土地质量,达到节肥高效的目的。该区适用的节肥模式主要有草田轮作模式、秸秆还田模式、“小麦/玉米/大豆”模式和旱地四熟种植模式等。(5)西南地区节水农作制有以下三种发展途径:①开源节流,充分利用水资源;②提高水分生产效率;③其他措施,主要可通过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和渠道防渗技术来节约水资源。目前,该区适用节水模式主要有集水农业模式、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模式、旱坡耕地集雨节灌抗旱模式和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模式等。(6)西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复杂多样,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因此,其农业发展应根据各地区的特点而因地制宜。各类型区不同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模式主要有:平原地区,应以多种资源节约模式为主,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资金换生产”,发展“水稻-马铃薯/油菜”模式、“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模式、冬闲田利用模式、稻田新三熟模式、马铃薯套种玉米二套二(三套三、四套四)模式和保护性耕作模式等;丘陵区应以多种资源综合管理措施为主,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技术换生产”,发展“小麦-玉米-马铃薯”模式、“小麦/玉米/大豆(甘薯)”模式、早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模式和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等:山区应以生态保护为主,发挥山区特点,兼顾多种经营,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和谐换发展”,可发展立体生态种植模式、旱坡耕地集雨节灌抗旱模式等。

付晓刚[7](2008)在《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以陕南白河县马利沟为例》文中提出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长期影响陕西南部山区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也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土石山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方面,农村生活及农业生产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强烈的水土流失又使得大量地表径流流失。如何充分地开发利用坡面径流资源已成为促进我国干旱土石山区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成为当今缺水国家和地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依托陕南地区坡面径流利用技术项目,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干旱土石山区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以水为中心的坡面径流集蓄的水土保持新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和适合于当地的坡面径流集散工程配置理论,对解决干旱、半干旱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等实际问题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本文也展开了干旱土石山区坡面集水工程储水体地址选择的有关讨论,对储水体选址的相关原则以及布置典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借鉴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理论,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分析评价的层次递阶模型,经过认真筛选和分析,提出了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类共11项评价指标的体系。分析计算出各指标对总目标即综合效益的权重,建立了综合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最后以项目区中的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为典型,对作者所提出的理论进行了验证,并对白河县水窖的修建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想法。

张凤华[8](2004)在《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演替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玛纳斯河流域绿洲为典型区域,通过区域调查分析、田间定位试验、数学模拟等方法,从生态环境、结构、功能及生产力方面系统研究绿洲农业生态系统50年来的演替过程,结合绿洲与外围山地、荒漠的耦合关系,提出该区域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 绿洲生态环境演替过程分析表明:水资源经历了地表水大规模开发→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水资源高效节约利用阶段,农田土壤的开发表现为大规模开垦→大面积弃耕→恢复重建→再开垦四个阶段。区域生态环境变迁主要表现为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人工绿洲替代荒漠、戈壁及荒漠替代绿洲的过程。绿洲耕地近年在不断扩大,但荒漠化面积也在增加,绿洲化与荒漠化始终是该区域演替的两个方面。绿洲小气候条件总体表现为增暖趋湿,蒸发量减少、年较差降低,风力减少,朝着适合农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方向演变。 绿洲农业结构不合理,单一化现象明显,但由于适合当地品种、种植模式、农田培肥、灌溉方式等特殊技术体系的协同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业结构不合理引起的隐患,使生产力及经济趋于不断上升。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数介于0.4527-0.5819之间,属中等偏低水平。稳定性强弱依次为:冲积平原绿洲→冲积洪积扇绿洲→干三角洲绿洲。 水土资源的开发始终是绿洲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及荒漠化弃耕地产生、恢复重建过程分析,提出新时期水土资源应打破传统的沿河道溯源发展而转向流域下游及尾闾部位开发。即在冲积扇及冲积平原区域,通过合理井灌井排、人工种植草场及机械化除盐等技术进行恢复盐渍化弃耕地为主来扩大耕地,避免重新开荒又撂荒局面的发展;在流域下游干三角洲及沙漠边缘区域,通过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发展特色作物,以节水垦荒来扩大耕地面积;河流尾闾湖滨平原通过跨区域引水工程发展林纸一体化。 从能量流、物质流及经济流角度研究了山地、绿洲、荒漠三者之间耦合效应。提出沙漠增温效应的观点,表明增温效应是导致绿洲热量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并对绿洲农业产生多方面影响,农业发展应发挥这种特殊资源并体现经济价值。山地与绿洲间通过4种模式的农牧结合能使系统整体经济增值,引发功能耦合放大。水土资源是联系山地、绿洲、荒漠的物质流纽带,在山盆系统中存在典型分异特征,农业开发应该遵循这种规律。 研究提出了山地、绿洲、荒漠三大系统的功能定位,分析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构建了水土开发模式,提出高效节水灌溉、保持水盐平衡、弃耕地植被恢复重建等关键技术。

宋云民[9](2007)在《毛乌素沙地主要树种水分特征及植被恢复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地处我国半干旱区多种生态过渡带,降水、风沙、土壤、气象等自然地理因子对农牧业生产及生态环境治理的制约性很大。本文采用野外调查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区域多年降水、蒸散、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主要防护林树种的水分生理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筛选了适合于不同植被类型建设的抗旱低耗水树种,提出了该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模式与相应的技术体系。主要结论如下:(1)毛乌素沙地降水量少,时空分布不均匀,大大减弱了降水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乌审旗23a(1981-2003)平均年降水量为340mm;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多年平均年降水的相对变率为13%-26%;主要降水季在6-8月份,暴雨出现频繁,沙基质土壤入渗率高,很少形成径流。乌审旗23a间平均年蒸散量为252mm,低于降水,年蒸散量的时空分布与降水类似,以7月份最大,1月份和12月份最小,呈“单峰”正态分布,与降水的年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沙地生态系统的脆弱及特殊的生态过渡性均削弱了水资源有效性。(2)对樟子松、新疆杨两种主要防护林乔木树种利用TDP进行树干液流的监测结果表明:在正常水分条件下,樟子松耗水量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在12:00-14:00h,受轻度干旱胁迫时峰值提前约2小时。从4月份起,樟子松耗水量逐渐增加,月耗水量7月份最高,此后有所减小。4月-9月总耗水量为1140.0mm,是同期降水量的3.56倍,日平均为6.25mm;新疆杨耗水量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在12:00-14:00h,受轻度干旱胁迫时,峰值提前约2小时,蒸腾耗水量降低46.67%。在中度和严重干旱胁迫下,耗水量大幅度降低。在主要生长季节(4-9月份),新疆杨单株总耗水量为5300.96L,是同期降水量的4.93倍,其中以6月份耗水量最大,为1073.82L,占整个生长期总耗水量的20.26%,平均日耗水量为34.64L。乔木防护林树种耗水量大,不宜在毛乌素沙区大面积发展。(3)对樟子松、新疆杨、油松、沙棘、旱柳、沙柳、乌柳、紫穗槐、杨柴、油蒿、沙地柏等11种防护林树种,运用Li-6400光合仪、便携式压力室仪对蒸腾、光合、水势等生理指标季节、日变化的测定表明:在主要生长季节内(5-8月),沙柳、乌柳及旱柳3树种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单峰型。生长季蒸腾速率平均值以乌柳最高,其次依次为沙柳和旱柳,除在相对干旱的5月份外,3树种在其它各月的平均蒸腾速率也均有上述类似规律,表明乌柳耗水特征明显。3树种Tr最大值均出现在8月,说明耗水特性受环境(大气与土壤水分环境)影响更大。沙柳Tr峰值的时间由5-7月的12:00h推迟到8月份的14:00h,旱柳由5、6月的12:00h推迟到7、8月的14:00h,而乌柳由5、6月的12:00h提前到7、8月的10:00h,峰值提前表明乌柳对环境变化更为灵敏。在主要生长季,紫穗槐、杨柴、油蒿、沙地柏等灌木树种蒸腾速率变化呈多峰型,其中紫穗槐在6、7月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10:OOh和16:OOh,在8、9月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2:OOh:油蒿在6月、7月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在10:OOh与14:00h;杨柴蒸腾的日变化波动较大,6月呈三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10:OOh、14:OOh、18:OOh,7月呈双峰型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10:OOh和16:OOh,8月和9月呈单峰型变化;沙地柏在6月呈双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12:OOh和16:OOh,在7、8、9三月,蒸腾速率呈单峰型变化。对各树种苗木光合、蒸腾、水势的综合对比分析表明:杨柴属于高光合、高蒸腾、水分利用低型树种,沙棘、乌柳和沙柳属于低耗水高、高光合、水分利用高型树种;柠条和紫穗槐属于光合、蒸腾、水分利用中等树种;旱柳属于光合中等、耗水低,水分利用高型树种;油蒿属于光合中等、耗水高、水分利用低型树种;针叶树种中,樟子松和油松属于光合相似、但樟子松比油松低耗水、水分利用效率高;沙地柏属于光合低、水分利用低型树种。(4)毛乌素沙地具有特殊的生态过渡性和独特的自然地理水文特征,因此植被恢复应该立足于当地的水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主要树种的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发展流动半流动沙地耐旱植被快速恢复模式,推动植被建设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封玲[10](2005)在《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干旱区是全球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区域,中国干旱与半干旱区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2.5%,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东起乌鲁木齐市、西至博乐阿拉山口的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是我国重点国土整治开发区之一。玛纳斯河流域位于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农业经济在新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农业开发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由于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在干旱区均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对玛纳斯河流域因大规模农业开发而引起的生态变迁的研究,是全面了解流域发展过程、研究干旱区生态环境演替的一个很好的个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玛纳斯河流域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第二部分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第三部分为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生态环境变迁影响因素分析;第五部分为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技术创新。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始于唐代,但真正的大规模开发则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是新疆建国后开垦的最大的人工绿洲,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主要是由建国以后大规模农业开发引起的。过去50年来,人工绿洲代替天然绿洲,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在绿洲范围内,风沙危害减弱,气候极大改善,这一成就在世界干旱区也是罕见的,是新疆近代农业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局部地区由于不合理或过度开发,也伴生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尾闾湖泊的干涸、草场退化、盐碱化问题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威胁着绿洲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主要从玛纳斯河流域水、土、植被及动物的变化来阐明农业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 水是干旱区绿洲存在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开发就是对水资源的开发。随着农业开垦的深入,尤其是解放后的大规模屯垦,河水几乎被完全截入绿洲用于农业生产,自然河道被人工渠网取代,改变了地表水自然分布格局,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益大大提高。但平原水库改变了河流携带物沉积过程,同时不合理的排灌方式提高了灌区地下水位,绿洲内部遭受次生盐渍化危害。河道、湖周及下游植被也因缺水衰亡,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

二、集水、保土的灌溉方法 浅谈细流沟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水、保土的灌溉方法 浅谈细流沟灌(论文提纲范文)

(2)持续高效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水土保持发展现状
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3 调查、研究方法
        2.3.1 林分生长状况调查与测定
        2.3.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3 土壤水文状况测定
        2.3.4 作物与经济林产量的测定
        2.3.5 林地土壤侵蚀量测定
        2.3.6 径流小区径流量和泥沙量的观测
        2.3.7 蓄水保土效益计算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典型小流域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治理技术集成与模式研究
        3.1.1 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布设的总体思路
        3.1.2 典型小流域沟壑发生发展特点及其分类
        3.1.3 典型小流域沟壑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模式与技术
    3.2 典型小流域节水灌溉高效栽培集成技术与模式研究
        3.2.1 典型小流域合理利用水资源技术体系
        3.2.2 典型小流域工程节水技术体系
        3.2.3 典型小流域农艺节水技术体系
        3.2.4 典型小流域管理节水技术体系
    3.3 研究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总体效益分析
        3.3.1 经济效益分析
        3.3.2 生态效益分析
        3.3.3 社会效益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致谢
附表

(3)灌溉和施肥对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埃及的农业与灌溉施肥技术的发展现状
        1.2.2 不同灌溉方式和施肥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地概况
        2.3.2 试验设计
        2.3.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灌溉方式和施肥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灌溉方式和施肥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3.2 灌溉方式和施肥对玉米茎粗的影响
    3.3 灌溉方式和施肥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3.4 灌溉方式和施肥对玉米鲜重的影响
    3.5 灌溉方式和施肥对玉米穗性状的影响
    3.6 灌溉方式和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7 灌溉方式和施肥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7.1 灌溉方式和施肥对土壤水分布的影响
        3.7.2 灌溉方式和施肥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8 讨论
    3.9 小结
第四章 灌溉方式和品种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4.1 灌溉方式和品种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4.2 灌溉方式和品种对玉米茎粗的影响
    4.3 灌溉方式和品种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4.4 灌溉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灌溉方式和施肥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5.2 灌溉方式和品种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旱地保水与种植一体化模式及提高WUE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旱地农业水分生产潜力与高效用水原理
        1.2.2 旱地节水技术的研究
        1.2.3 旱地作物种植技术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田微集水种植一体化模式
    2.1 农田微集水“沟垄系统”水分调控分析
        2.1.1 沟垄系统结构描述
        2.1.2 沟垄系统的功能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条件
        2.2.2 试验设计
        2.2.3 试验方法
        2.2.4 测定方法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集水方式的水分效应
        2.3.2 不同集水方式的温度效应
        2.3.3 不同集水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2.3.4 不同集水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3.5 不同集水方式对玉米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微孔膜覆盖种植技术模式
    3.1 降水资料分析
    3.2 新型微孔膜
        3.2.1 打孔机具的研制
        3.2.2 微孔膜质量检测结果
    3.3 试验材料和方法
        3.3.1 小麦微孔膜覆盖试验
        3.3.2 玉米微孔膜覆盖试验
        3.3.3 不同规格微孔膜覆盖试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处理的水分效应
        3.4.2 不同处理的增温效应
        3.4.3 对土壤通气状况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3.4.4 对作物生长发育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降雨集流补充灌溉与种植一体化模式
    4.1 研究区集雨集流条件
        4.1.1 降雨条件分析
        4.1.2 下垫面径流测定
    4.2 不同作物补充灌溉试验研究
        4.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作物集雨补灌模式讨论
        4.3.1 冬小麦集雨补灌模式
        4.3.2 春玉米集雨补灌模式
    4.4 小结
第五章 点源根灌试验与节水的理论分析
    5.1 根部灌水器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5.1.1 问题分析
        5.1.2 根部灌水器——微孔渗头的研制
        5.1.3 微孔渗头水力性能评价
    5.2 根部土壤点源灌水入渗室内实验研究
        5.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2 不同质地土壤点源入渗湿润体要素分析
        5.2.3 不同入渗条件下的水分入渗过程
    5.3 地下点源根灌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与验证
        5.3.1 数学模型
        5.3.2 模拟结果验证
    5.4 影响灌水入渗因素的模拟分析
        5.4.1 层次性土壤剖面
        5.4.2 变水头入渗过程
    5.5 小结
第六章 点源根灌与稀穴密株种植一体化模式
    6.1 稀穴密株种植方式
        6.1.1 试验条件
        6.1.2 试验设计
        6.1.3 调查测定方法
    6.2 稀穴密株种植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状况
        6.2.1 稀穴密株种植对玉米、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6.2.2 稀穴密株种植群体生态因子分析
        6.2.3 稀穴密株种植作物的生理特性分析
        6.2.4 稀穴密株种植对作物产量性状的影响
    6.3 稀穴密株种植与点源根灌结合的节水节本效果
        6.3.1 提高水分生产效率的节水效果
        6.3.2 减少根灌设备投入的节本效果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山西农业节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农业节水研究进展
        1.3.2 国外农业节水现状与发展趋势
        1.3.3 我国农业节水现状与发展趋势
    1.4 研究技术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山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1 自然地理和灌溉工程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灌溉工程发展概况
    2.2 水资源总量
    2.3 水资源特点
        2.3.1 水资源总量匮乏,人均、公顷均占有量低下
        2.3.2 降水年内、年际变化丰枯悬殊,且连续干旱
        2.3.3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2.3.4 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2.4.1 重点经济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2.4.2 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遭到破坏
        2.4.3 水质污染严重,水环境进一步恶化
        2.4.4 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
    2.5 农业用水概况
第三章 山西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3.1 山西农业节水的重大战略意义
        3.1.1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1.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3.1.3 二十一世纪粮食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3.1.4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
        3.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3.2 山西农业节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 山西农业节水现状
        3.2.2 山西农业节水存在主要问题
    3.3 山西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3.3.1 农业节水的理论基础
        3.3.2 二十一世纪初山西农业节水目标
        3.3.3 山西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第四章 山西农业节水模式探讨
    4.1 农业节水模式的概念、意义与选择原则
        4.1.1 农业节水模式的概念、意义
        4.1.2 农业节水模式的选择原则
    4.2 山西农业节水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4.2.1 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子系统
        4.2.2 工程节水技术子系统
        4.2.3 农作节水技术子系统
        4.2.4 管理节水技术子系统
    4.3 山西农业节水模式分析
        4.3.1 自流灌区与泵站灌区节水改造农业节水模式
        4.3.2 缺水井灌区有限灌溉农业节水模式
        4.3.3 山丘区旱作农业节水模式
        4.3.4 城市郊区高新农业节水模式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南地区农业资源特点与农作制演变特征
    2.1 西南地区农业资源特点
        2.1.1 光温资源特点
        2.1.2 水资源特点
        2.1.3 耕地资源特点
        2.1.4 肥料资源特点
    2.2 西南地区农作制演变特征
        2.2.1 农业生产高产化趋向明显
        2.2.2 农业生产资源成本向高耗方向演变
        2.2.3 农业结构由"以农为主"向"农牧结合"方向发展
        2.2.4 种植业结构由"以粮为主"向"粮经并重、追求效益"方向演变
        2.2.5 种植模式向多样化方向演变
        2.2.6 农业总体效益与农民收入向追求"高效益"方向演变
    2.3 小结
第三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
    3.1 节地农作制发展潜力
        3.1.1 耕地复种指数挖掘潜力
        3.1.2 单位耕地产值提高潜力
        3.1.3 中低产田改造潜力
        3.1.4 占补耕地盘活潜力
    3.2 节水农作制发展潜力
        3.2.1 水资源可利用潜力
        3.2.2 田间灌溉节水潜力
        3.2.3 水分生产效率节水潜力
        3.2.4 灌渠输配系统节水潜力
    3.3 节肥农作制发展潜力
        3.3.1 单位耕地耗肥节约潜力
        3.3.2 肥料高效利用节约潜力
        3.3.3 有机肥资源利用潜力
    3.4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的制约因素
        3.4.1 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3.4.2 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工程型缺水严重,季节性干旱多发
        3.4.3 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条件亟需改善
        3.4.4 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模式多样,农产品品质不高
        3.4.5 机械化生产滞后,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3.4.6 种植业效益低,农户积极性下降,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3.5 小结
第四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途径
    4.1 节地农作制发展途径
        4.1.1 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目的集约高产农业技术
        4.1.2 以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为重点的立体农业技术
        4.1.3 以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为核心的间套轮作模式
    4.2 节水农作制发展途径
        4.2.1 以保水保土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4.2.2 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的节灌与集雨补灌技术
        4.2.3 以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为重点的化学抗旱保水技术
    4.3 节肥农作制发展途径
        4.3.1 以作物残茬高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还田技术
        4.3.2 以肥料均衡施用为重点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
        4.3.3 以合理间套轮作为核心的生物梯化措施
        4.3.4 以提升土壤肥力为核心的冬季绿肥生产措施
    4.4 小结
第五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主导模式
    5.1 节地农作制主导模式
        5.1.1 冬闲田利用模式
        5.1.2 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
        5.1.3 旱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种植模式
        5.1.4 稻田新三熟制模式
        5.1.5 其它节地模式
    5.2 节水农作制主导模式
        5.2.1 集水农业模式
        5.2.2 保护性耕作模式
        5.2.3 两季田固定厢沟双免耕模式
        5.2.4 现代农业节灌技术模式
        5.2.5 其它节水模式
    5.3 节肥农作制主导模式
        5.3.1 草田轮作模式
        5.3.2 秸秆还田模式
        5.3.3 "小麦/玉米/大豆"模式
        5.3.4 旱地四熟种植模式
        5.3.5 其它节肥模式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7)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以陕南白河县马利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坡面径流集散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坡面径流集散利用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坡面径流集散利用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干旱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的指导思想分析
    2.1 以土为中心的水土保持指导思想
    2.2 以水为中心的水土保持指导思想
第三章 坡面径流集散工程区的来用水量计算方法介绍
    3.1 来水量分析计算
        3.1.1 基于适线法的年降水量的设计计算原理与方法
        3.1.2 设计年的降水量月分配计算
    3.2 需水量的计算
        3.2.1 生活需水量
        3.2.2 主要农作物灌溉需水量的计算分析
        3.2.3 年内各月需用水量分布及年需水量计算
第四章 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的优化配置计算方法
    4.1 坡面径流集散系统的组成
    4.2 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
    4.3 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
    4.4 逆时序法确定蓄水设施所必须具备的总容积
    4.5 某时段蓄水设施中可获得的总水量计算
    4.6 某时段蓄水设施的供水能力计算
    4.7 影响储水体数量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坡面集水工程储水体地址选择的有关问题
    5.1 窖址选择的四大原则
    5.2 选址时应注意的六大问题
    5.3 坡面集水工程储水体的布置典型
第六章 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6.1 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建原则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6.4 综合效益的评价结果表达式
    6.5 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七章 坡面径流集散工程在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的应用及其效益评价
    7.1 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概况
        7.1.1 马利沟小流域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状况
        7.1.2 马利沟小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
        7.1.3 水土流失概况
    7.2 坡面集水工程在白河县的产生背景
    7.3 白河县水窖的配置模式介绍
    7.4 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来用水量的过程分析
        7.4.1 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来水量计算
        7.4.2 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需水量计算
    7.5 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的优化配置
        7.5.1 系统优化设计
        7.5.2 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计算
    7.6 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
        7.6.1 计算各个群体指标对综合指标的权重
        7.6.2 效益评价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8)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演替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
        1.1.2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1.3 问题的提出
        1.1.4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演替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演替的研究
        1.2.2 生态演替的理论与水平
        1.2.3 生态系统演替的机制
        1.2.4 生态演替的研究方法
        1.2.5 农业生态系统演替的研究
    1.3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演替关系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玛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特征
    2.1 玛河流域地理特征
        2.1.1 地理位置及面积
        2.1.2 流域地貌特征
    2.2 绿洲农业的组成及特点
    2.3 绿洲生态环境
        2.3.1 气候条件
        2.3.2 植被分布特征
        2.3.3 土壤分布特征
        2.3.4 水文特征
    2.4 玛河流域绿洲农业经济
    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2.5.1 农业发展与生态危机并存
        2.5.2 农业结构单一化、增产效益不稳定
        2.5.3 区域资源优势发挥不足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玛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3.1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涵义及其评价原理
        3.1.1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内涵
        3.1.2 稳定性评价原理及原则
    3.2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与方法
        3.2.1 稳定性评价方法
        3.2.2 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3.2.3 数据库建立及隶属函数的确定
        3.2.4 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指标权重
    3.3 玛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3.3.1 区域稳定性评价
        3.3.2 不同区域稳定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玛河流域绿洲生态环境动态演替
    4.1 绿洲气候条件的演变过程
        4.1.1 气温的变化
        4.1.2 降水的变化
        4.1.3 玛纳斯河径流量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4.1.4 绿洲小气候的变化
    4.2 绿洲水资源结构及开发利用演变
        4.2.1 水资源结构及类型
        4.2.2 水资源利用现状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演变
    4.3 绿洲土壤资源特征与开垦演变
        4.3.1 绿洲土壤基本特性
        4.3.2 农田开垦后土壤环境的演变规律
        4.3.3 农田弃耕后土壤环境的演变规律
    4.4 玛河流域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4.4.1 历史时期绿洲生态环境
        4.4.2 军垦初期绿洲生态环境
        4.4.3 50年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玛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演替
    5.1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替
        5.1.1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5.1.2 绿洲产业结构演变
        5.1.3 农业经济结构演变
    5.2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5.2.1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5.2.2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5.2.3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
    5.3 横向区域功能对比分析
        5.3.1 三维功能指标的选取
        5.3.2 总体功能对比分析
    5.4 绿洲农业技术体系的演变
        5.4.1 作物品种的演替过程
        5.4.2 种植模式的演替过程
        5.4.3 养地技术的演变过程
        5.4.4 耕作制度的演变过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绿洲与山地、荒漠耦合生态效应
    6.1 山盆系统物质流-水土资源空间分异格局
        6.1.1 水资源的分异特征
        6.1.2 土壤的分异规律
    6.2 山盆系统能量流-沙漠增温效应
        6.2.1 沙漠增温效应的提出
        6.2.2 沙漠增温效应的分析
        6.2.3 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热量资源的影响
        6.2.4 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农业的影响
    6.3 山盆系统经济耦合效应-农牧结合模式
        6.3.1 山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6.3.2 山地-绿洲系统农牧结合原理
        6.3.3 山地-绿洲系统农牧结合模式
        6.3.4 山地-绿洲农牧结合机理及特点
    6.4 山地-绿洲-荒漠生态关联效应
        6.4.1 生态耦合及其功能放大
        6.4.2 山地、绿洲、荒漠三大系统的功能定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与关键技术
    7.1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7.1.1 深入挖掘优势资源,发展区域特色农业
        7.1.2 优化农业区域结构,推进产业化发展
        7.1.3 绿洲农业技术升级与体系构建
        7.1.4 发挥绿洲、山地、荒漠协调耦合效应
    7.2 绿洲农业水土开发新模式
        7.2.1 传统时期玛河流域农业水土溯源开发
        7.2.2 新时期玛河流域农业水土开发方向
        7.2.3 绿洲不同地貌部位水土资源开发模式
    7.3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7.3.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7.3.2 保持水盐平衡技术
        7.3.3 弃耕地植被恢复重建技术
第八章 结果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毛乌素沙地主要树种水分特征及植被恢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恢复的主要理论、技术
        1.2.1 植被恢复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1.2.2 国外植被恢复研究概况及特点
        1.2.3 国内植被恢复研究进展及特点
        1.2.4 植被恢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毛乌素沙地的生态过渡性
        1.3.1 毛乌素沙地的形成特点
        1.3.2 毛乌素沙地自然、地理及植被特征
        1.3.3 毛乌素沙地的生态过渡性
    1.4 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特征
        1.4.1 沙地土壤水分特征
        1.4.2 沙地水量平衡研究及蒸散耗水
    1.5 毛乌素沙地植被水分特征
        1.5.1 沙地植物水分的研究
        1.5.2 沙地植物蒸腾作用
    1.6 毛乌素沙地沙基质对植被的意义
        1.6.1 主要的基质类型
        1.6.2 沙基质的生态意义
    1.7 地下水对沙生植被景观的影响及其开发利用
        1.7.1 地下水对植被景观的意义
        1.7.2 荒漠化地区节水灌溉应用进展
    1.8 抗旱节水植被恢复技术
        1.8.1 沙地节水抗旱造林技术
        1.8.2 土壤集水、蓄水保墒和抗蒸发等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
        1.8.3 节水抗旱造林新技术及其应用
    1.9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内容
        1.9.1 研究思路
        1.9.2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社会、经济及生态植被状况
    2.1 位置与范围
    2.2 自然条件
    2.3 社会、经济状况
        2.3.1 农牧业生产现状
        2.3.2 社会经济状况
    2.4 生态环境状况
        2.4.1 植被景观状况
        2.4.2 水资源利用状况
3. 毛乌素沙地降水、蒸散时间分布格局及其对土地利用的意义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降水资源的时间变化
        3.2.2 蒸散量动态变化分析
        3.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蒸散量比较
    3.3 初步结论
4. 毛乌素沙地主要树种的蒸腾耗水特征
    4.1 樟子松蒸腾耗水特征与水分供求关系
        4.1.1 材料及方法
        4.1.2 结果与分析
        4.1.3 初步结论
    4.2 新疆杨蒸腾耗水特征与水分供求关系
        4.2.1 试验研究材料及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初步结论
    4.3 沙柳、乌柳及早柳蒸腾耗水变化规律
        4.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4.3.2 结果与分析
        4.3.3 初步结论
    4.4 主要灌木树种蒸腾耗水规律
        4.4.1 材料和方法
        4.4.2 结果与分析
        4.4.3 主要结论
5. 毛乌素沙地植被建设中抗旱高效节水树种选择
    5.1 试验材料
    5.2 研究内容及方法
        5.2.1 低耗水抗旱树种筛选
        5.2.2 枝条水势季节变化规律
        5.2.3 高光合、高产量抗旱树种筛选
        5.2.4 水分高效利用型树种筛选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低耗水抗旱树种筛选
        5.3.2 枝条水势季节变化规律——水势
        5.3.3 高光合、高产量抗旱树种筛选——光合速率
        5.3.4 水分高效利用型树种筛选——水分利用效率
    5.4 初步结论
        5.4.1 低耗水抗旱树种筛选
        5.4.2 枝条水势季节变化规律
        5.4.3 高光合、高产量抗旱树种筛选
        5.4.4 水分高效利用型树种筛选——水分利用效率
6. 流动半流动沙地耐旱植被快速恢复模式
    6.1 关键技术及集成模式
    6.2 模式特点
7.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10)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玛纳斯河流域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第一节 玛纳斯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玛纳斯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章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清代以前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清代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开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开发
    第四节 建国后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开发
第三章 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分配格局的改变及其生态效应
    第一节 地表水地域分配格局的改变及其生态效应
    第二节 地下水位的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第三节 农业开发对水质的影响
第四章 农业开发与土壤环境的演替
    第一节 农业开发与土壤类型的演变
    第二节 农业开发与土壤肥力的变化
    第三节 农业开发与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及改良
    第四节 农业开发与土壤沙漠化的发生
    第五节 农业开发与土壤污染
第五章 农业开发与动植物资源的变迁及其生态效应
    第一节 农业开发与森林的变迁及其生态效应
    第二节 农业开发与草地的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第三节 农业开发与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迁
第六章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自然与社会因素
    第二节 思想观念与政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制度与组织管理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水资源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五节 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技术创新
    第一节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集水、保土的灌溉方法 浅谈细流沟灌(论文参考文献)

  • [1]集水、保土的灌溉方法 浅谈细流沟灌[J]. 窦玉青. 灌溉排水, 1983(04)
  • [2]持续高效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综合治理技术研究[D]. 苗晓靖.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3)
  • [3]灌溉和施肥对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D]. 吴东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4]旱地保水与种植一体化模式及提高WUE机制分析[D]. 池宝亮.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 [5]山西农业节水模式研究[D]. 张建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6]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D]. 赵永敢. 西南大学, 2011(09)
  • [7]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以陕南白河县马利沟为例[D]. 付晓刚. 长安大学, 2008(08)
  • [8]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演替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凤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9]毛乌素沙地主要树种水分特征及植被恢复模式研究[D]. 宋云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1)
  • [10]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 封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标签:;  ;  ;  ;  ;  

集水保土的灌溉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