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数学运算的辩证法

第2讲数学运算的辩证法

一、第二讲 数学运算的辩证法(论文文献综述)

邓艳梅[1](2020)在《中小学数学螺旋式上升内容的比较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教材编排有两种常用的方式,分别是直线式和螺旋式,一直以来,这两种方式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中受到争议.有的人认为采用直线式编排更为合理,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在每个阶段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有的人认为采用螺旋式更为合理,却没有考虑到有的内容是不需要多次重复出现的,有的内容尽管需要重复出现,但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重复,而是需要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上升.为了避免出现前面两个极端,思考什么样的内容适合直线式,什么样的内容适合螺旋式,在教材编排中如何充分去体现这两种编排方式的效果,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以后,螺旋式被广泛的运用到了数学教材的编写当中,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几乎没有人完整的对当前教材中按螺旋式上升方式编排的内容进行研究,因此这也是本文选题的原因,以数学人教A版为例,罗列中小学数学中按螺旋式上升方式编排的内容,指出这些内容在哪些学段进行了螺旋,每一次螺旋中呈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比较前后螺旋中的知识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是否有所上升,分析这样的编排是否合理.研究结果表明:(1)真正适合和体现知识的螺旋式上升的内容有14处,分别是长(正)方体、球、长(正)方形、圆、梯形、平移、坐标系、函数、直线、圆的位置关系、不等式、抛物线、双曲线、面和指数幂.(2)应该采用螺旋式上升方式编排,但在编排过程中并没有完全体现知识的螺旋式上升,需要进一步修改的内容有11处,分别是圆柱(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角、垂直、三视图、扇形、根式、方差、距离和平行.(3)教材按螺旋式上升方式编排,而实际需要按直线式编排的内容有9处,分别是轴对称图形、旋转、集合、统计图表、平均数、概率、中位(众)数、简单随机抽样和命题.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些建议或许对今后的数学教材改革提供思考的方向.

苏日娜[2](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认为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刘潇[3](2018)在《从翻译的主体间性析西南财经大学教学大纲英译》文中认为翻译活动中存在作者、译者和读者等不同的主体,各主体之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翻译的主体间性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所主张的主次关系,转向平等互补关系。教学大纲英译作为中国高校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翻译需求激增。教学大纲英译的过程,将教师(作者)、译者和读者(学生)等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此文本类型的翻译体现出典型的主体间性特征,翻译是否能实现各主体间的有效沟通,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本报告是一篇关于西南财经大学六门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数学分析I、中外文学经典选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下)、一元微积分、统计学)英译的实践报告。该项目受上述课程任课教师委托,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遇到三方面的翻译困难,即名词术语、书名和汉语无主句的英译。笔者从中国高校对外宣传的大背景出发,以主体间性为理论指导,运用观察法和描述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上述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翻译策略。笔者在翻译过程中旨在建立上述各主体间的平等对话,以实现教学大纲内容的有效转换。实践中,笔者针对名词术语英译提出了结合语言语境原则、针对中文书名英译采取了“约定俗成”原则、针对汉语无主句英译采用了补充主语、使用形式主语“it”和使用祈使句等翻译策略。本报告的研究对象仅为西南财经大学六门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的英译,因此所涵盖的大纲量少,还不足以在国内高校教学大纲英译方面具有典型代表性,但本报告总结的翻译方案和翻译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教学大纲英译提供思路。

艾士薇[4](2012)在《阿兰·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兰·巴迪欧是20世纪法国最具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他是继德里达之后又一个走向世界哲学舞台的法国哲学家。巴迪欧的原创性哲学以数学为基础,其事件哲学在20世纪晚期哲学乃至新世纪的哲学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考察巴迪欧建立在其事件哲学基础之上的“非美学”思想,主要探讨“非美学”思想体系的建构,包括其形成背景、基本特征、哲学基础及其艺术批评实践等方面。除绪论、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这六章总体上又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问题篇、理论篇和实践篇。绪论部分交代了问题的源起,对本文选题的原因作了理论上的澄清。然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作出介绍和界定,首先介绍巴迪欧的四副面孔,即作为数学家、哲学家、作家、批评家的四重身份,其次重点对巴迪欧的“非美学”概念的译名问题进行系统的清理,指出“非美学”译名的合理性和“反美学”、“内美学”等译名的不准确性。再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巴迪欧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意义。本文的第一部分是问题篇,主要探讨“非美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特征。通过第一章中对“反美学”的反思和第二章对三种传统美学方案的辨析,第三章中正式提出巴迪欧的“非美学”思想及其方案,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阐述。第一章主要围绕“反美学”的问题,探讨后现代语境中当代美学的困境及其出路。在盛行解构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后现代语境中,真理危机日趋严重,“反美学”由此出现。“反美学”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其一是现代派的反美学,以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审丑为主要特征;其二是后现代的反美学,主要表现为跨学科的大众文化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等方面。巴迪欧并不赞同后现代语境中解构真理的行动,他明确反对朗西埃式的反美学,相信真理的存在,坚守艺术的独立品格,因此他在后现代语境中提出了“非美学”新方案。第二章主要辨析传统的三种美学方案。巴迪欧在《非美学手册》中以艺术与真理的关系为突破口,将传统的美学分为三种方案,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既有美学史的重新书写,其“重述美学史”的意义不容低估。巴迪欧认为,艺术与真理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即艺术可以把握真理与艺术不能把握真理。就艺术可以掌握真理来说,主要体现为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浪漫式美学方案,在这种美学方案中,真理内在于艺术,但这种真理是普遍性的,凌驾于艺术之上,它自主地选择是否以及在何种艺术中敞开。在巴迪欧所提出的分类原则和例证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深化了浪漫式美学方案的辨析,认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标举“道理”、“存在”与“原型”。就艺术不能把握真理来说,主要分为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教诲式美学方案与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式美学方案。巴迪欧认为,教诲式美学方案主张艺术不能把握真理,它只能展现真理的效应,起到教育民众的作用。关于艺术如何表现真理效应,笔者立足巴迪欧的论述并加以深化,将教诲式美学方案分为直白型与隐晦型。古典式美学方案认为,虽然艺术不能把握真理,但它没必要一定去寻求真理,艺术主要起疏泄情绪、净化心灵的作用。本章重点辨析了在巴迪欧观点之上延伸出来的卡塔西斯、精神分析和中国化的古典式美学方案。巴迪欧通过归纳以上三种传统美学方案有效地总结了艺术与真理的关系,然而在这三种传统美学方案中艺术都不具有独立性,而且它们在当前已经饱和,无法解释当下的艺术创作。于是“非美学”应运而生。第三章主要阐述“非美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并揭示它对传统美学方案和反美学的超越性。“非美学”方案强调艺术对于哲学的独立性,主张艺术是真理的生产者,反对传统的美学思辩,倡导在具有独立艺术品格的作品中探寻“内哲学效应”。在这种巴迪欧自谓的第四种美学方案中,艺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它不再是真理的附庸,而是哲学的前提。此时艺术可以把握真理,真理内在于艺术,而且艺术所生产的真理具有独特性。在真理与艺术的关系上,“非美学”方案兼具真理的“内在性”和“独特性”,而浪漫式方案中,真理具有内在性却不具有独特性;教诲式方案中,真理具有独特性但没有内在性;古典式方案中,真理既不具有内在性也不具有独特性。由此体现了“非美学”的超越性。本文的第二部分是理论篇。这一部分主要深入探究巴迪欧“非美学”的哲学基础,即巴迪欧的真理观与主体观,分别对应于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主要探讨巴迪欧的真理观。第一节首先探讨作为本体论的数学,因为巴迪欧的真理观与数学密不可分。巴迪欧的哲学是以现代数学作为基石的,他认为数学是本体论,是作为存在之存在的科学。巴迪欧的真理观主要是源于康托尔和保罗·科恩的集合理论,他以集合理论为基础来理解所有的现象与状态。巴迪欧认为作为存在身份的存在是无法被表现的,为此他提出了情境的概念,情境是表现出来的多样性,也是一种表现出来的存在,其中包含了多元、计为一的制度或结构。情境通常被理解为事件发生的场所。巴迪欧还通过集合与幂集的区别,将情境分为情境(结构)与情境状态两种类型,他将这些来自数学集合的概念,放到哲学的系统和范畴中进行思考。第二节探讨巴迪欧的事件哲学以及真理与事件的关系。在巴迪欧看来,并不是每一件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事件,而事件主要存在于事件场所,事件场所部分处于情境中。巴迪欧将特殊的、不稳定的和非常规的多元称为事件场所。他还将存在分为常态、赘生物与奇点三种类型,并认为奇点反对赘生物和常态,是历史存在的本质属性,尤其是事件场所的本质属性。事件场所与情境中的奇点,即独特的多元密不可分。但不是所有的情境中都能够有事件场所,巴迪欧将情境分为自然情境、中立情境和历史情境三种类型,只有在不稳定的历史情境中,事件才有可能显现。事件由其所在的事件场所与自身共同构成,它是不可在情境中显现的元素,但又超越了情境中的运算方式,虽不能被计为一,但也不能归为零,它呈现出一种“超一”的姿态,与情境相关却超越了情境,而这一切构成了具有独特性质的事件。在巴迪欧看来,事件是真理的起点。真理是被假设完整的脱殊忠诚程序所积极调查的那些项的再集合。真理是情境的无穷子集,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踪迹。真理是难以察觉的,它不会落到百科全书的任何限定词下。他借用拉康的术语认为,真理在知识里凿洞。巴迪欧强调真理是整个情境的真理,是情境之存在的真理。第三节探讨真理的生产程序。巴迪欧认为真理的生产程序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政治、艺术、科学和爱。他认为艺术真理具有内在性和独特性,它最终是一个艺术程序,一个艺术配置,一种脱殊的多元,无法被命名。艺术真理由艺术事件所引发,但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能成为事件。第五章主要探讨巴迪欧的主体观。巴迪欧认为存在着两种传统的主体观,即唯心主体观与唯物主体观。与唯物主义主体范式将主体简化为身体不同,唯心主义主体范式将主体与身体彻底地分离开来。巴迪欧认为唯心主体观重视死亡中生命的体验,而唯物主体观注重生命中死亡的体验,前者等同于宗教般的牺牲,后者属于世俗的享受。巴迪欧认为当今世界就是享受与牺牲之间的战争,但都指向死亡,所以他提出了第三种主体范式。在新的主体范式之下,主体与身体之间具有同一性,既不可分也不可约,两者结合在一起,却又保持着彼此的特殊性,巴迪欧给出的是主体化的身体,这一新的身体作为两者的结合体而出现。巴迪欧提倡的是忠诚主体,他反对模糊主体和反作用主体。他认为主体是超出情境的配置,但是主体与身体的结合,使它仍旧可以显现在情境中。巴迪欧理解的主体处于真理生成的轨道之中,它居于事件与真理之间,所以主体必须是忠诚的,它要对事件忠诚。巴迪欧认为主体具有瞬时性和持续性,他以此将主体分为了主体化与主体进程。主体化具有破坏性和暂时性,它通常标志着主体在情境中出现的时刻,与介入相联系,并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焦虑和勇气,主要表现为起义和暴动。主体进程是破坏后的重新组合,它是持久的,目的在于对当时情境的重组,通向的是超我与公正。超我是恐怖的主体进程,具有保守性。在巴迪欧看来,焦虑和勇气、超我与公正,四者之间的排列组合可构成不同的主体类型及其功能。本文的第三部分是实践篇,即第六章,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巴迪欧的“非美学”艺术批评实践。首先概述巴迪欧对当代艺术的认识。在巴迪欧心中,艺术是通过感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普遍性,与金钱、权力以及全球化所造成的强制性普遍性不同,艺术真理与科学、政治和爱生产的真理也不同,它带有感性的特质。艺术真理是理念在感性中的突然发生。艺术新的普遍性是在感性中理念突然发生的新形式的创造。艺术是一种真正的可能性,具有创造、反抗和解放的力量。巴迪欧希望建立一种新的艺术主体,它既不是“享受”也不是“牺牲”,艺术主体所通向的是一种创造,而不是死亡。艺术的主体不是艺术家,艺术的主体存在就是艺术作品。巴迪欧认为当代艺术是一种“帝国艺术”,主要呈现为“浪漫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混合物”。在概述巴迪欧的艺术观之后,以马拉美诗歌和瓦格纳音乐为个案,具体探讨巴迪欧的诗歌批评和音乐批评的实践形态。巴迪欧的诗歌批评策略分为三步:首先将诗歌从常规的诗学即既定情境中拉出来;其次将诗歌以散文的形式进行动态的描述;最后从散文状态回归诗歌之中,体味其中的真意。他认为马拉美诗歌是一个艺术事件,在其文本的空无之处成就了事件场所,走向了真理的生产之途。巴迪欧对瓦格纳音乐的解读与尼采、阿多诺、拉库-拉巴特截然不同,他不认为瓦格纳音乐与法西斯主义或文化工业有关,相反他认为瓦格纳音乐是伟大艺术,是能够生产真理的艺术事件,体现了一个新的艺术主体的忠诚。结语部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作为一位柏拉图主义者,巴迪欧常被人误解为传统与守旧,但他并非传统的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实现了对柏拉图的回归与超越。其次,朗西埃认为巴迪欧是一位扭曲的现代主义者,实际上巴迪欧是一位后现代之后的思想家,实现了对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超越。最后阐明巴迪欧思想的意义和前景,他几乎完成了尼采、福柯、德里达等人晚年未曾完成的哲学和美学的双重重构使命。

薛舒[5](1976)在《第二讲 导函数(上)》文中认为马克思的《数学手稿》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改造微积分学的光辉典范。认真学习《手稿》,对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数学的教学改革,指导数学的历史、理论和现状的研究,从而牢固地占领自然科学阵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刊开辟了"《数学手稿》讲座"专栏。请薛舒同志将他们在我校数学系所作的学习《数学手稿》的辅导报告整理出来,从本期起陆续发表。欢迎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和指正。

彭刚[6](2017)在《职前教师数学观发展研究:数学史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数学教学的研究焦点发生了重要转变,由传统的聚焦于教师与学生的行为转移到考察教师与学生所具有的知识以及数学观。许多研究表明,个体持有的数学观影响着个体的数学教学或者数学学习。本研究的对象是职前教师,主要限定于师范院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以及学科教学(数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研究的目的则是探究如何利用数学史来发展职前教师的数学观。本研究将理论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了起来。在理论探讨部分,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对职前教师的数学世界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职前教师数学观的内涵,以及构建了考察职前教师数学观的一个理论框架;在实证研究部分,根据之前所得到的理论框架,通过设计研究的方法,对利用数学史来发展职前教师数学观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在本研究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设计研究。其中,设计研究的目的是丰富职前教师的数学世界、发展职前教师的数学观,设计的对象则是《数学发展史》课程的整体定位、课程理念以及内容选择。本研究中的设计研究共进行了两轮,每一轮均有如下四个阶段:调研与准备阶段、开发与设计阶段、执行与操作阶段、分析与评价阶段,最后得到了职前教师数学观的发展路径以及促进职前教师数学观发展的机制。通过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一、《数学发展史》这一课程选择从初等数学到大学数学作为反思讨论的主要内容,提供关于这些内容的主客观性知识,并兼顾数学史的丰富性以及数学家的深刻性,则该课程可以丰富职前教师的数学世界、促进职前教师数学观的发展。二、《数学发展史》这一课程促进职前教师数学观的发展的内在机制是:该课程在丰富职前教师关于数学的主客观性知识基础上,提升了他们对于数学的认识,从而促进了职前教师数学观的发展。本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一、提出了职前教师数学世界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职前教师的数学观以及构建了考察职前教师数学观的一个理论框架。二、得到了利用数学史来发展职前教师数学观的发展路径,包括《数学发展史》这一课程的整体定位、课程理念和内容选择。三、得到了《数学发展史》这一课程促进职前教师数学观发展的内在机制。

陶兰[7](2020)在《余介石数学教育思想之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是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涌现出了很多数学教育人才,他们在国家命运坎坷、时局动荡的年代,依旧不畏艰难困苦,兢兢业业,为我国的现代数学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数学家、珠算家、科普作家余介石(1901—1968)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在民国时期编写数学教科书、数学科普着作、研究教学法,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45年的教育生涯,使他形成了丰富的数学教育思想。余介石先生的数学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中学数学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对我国当今数学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分别以余介石编写的数学教科书、数学科普着作以及有关教学法的书籍为第一手研究资料,挖掘余介石的数学教育思想。其中数学教科书体现的数学教育思想主要有:以学生为本;渗透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注重练习的实际应用性;体现各分科间的融合。数学科普着作体现的数学教育思想主要有:重视数学史;从反面入手,激发兴趣;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沟通中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数学教学思想主要有:提倡启发式教学法;注重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强调方法的传授;因材施教。通过挖掘余介石的数学教育思想,以期为当今的数学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并学习民国数学家优秀的品质,对余介石先生有更清晰的认识。本文的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首次从数学教育思想的角度对余介石编写的数学教科书、数学科普着作以及有关教学法书籍进行了研究。(2)通过对余介石主持编写的数学科普读物的研究和分析,详细阐述了余介石对我国数学知识的传播和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3)依据余介石编写的有关教学法书籍,挖掘了余介石的数学教学思想,为现行数学教学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秦援晋[8](2010)在《文化金融学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文化眼光检讨人的金融行为和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力图探索一种当前全球金融界急需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并就金融法律与制度的重构提出思路。以往研究金融的视角,主要有三个,即从金融运行规律的视角、从金融技术的视角和从金融监管的视角。过去以上视角上的研究,甚有成绩;但对金融的观察,如果限于以上视角,却显得不够。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由全球金融自由化管道所传播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昭示了另一个视角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化伦理的视角。本文即从这个视角切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文化金融学体系。要真正弄清个人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局限于金融学之内的知识是难成其功的。本文认为,对金融进行人性的、历史的、当前情势的三维焦点的考察,首先形成个性化的文化见识,才可能成就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学术领域:文化金融学。所以,文章从对“人”的探讨开始,构成全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个部分中,通过质疑“经济人”概念的简约性和虚构性,揭示了人作为伦理本位的本质特征。这与当前经济学的前沿性理念:活动于市场上的人绝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人,具有内在的相通。由此出发,作者采用现实与历史的照应、欧美与中国的对比这个比较文化学研究方法,对金融的事实秩序和金融的价值秩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揭示文化对金融的价值秩序的塑型作用。那么,支撑金融价值秩序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呢?文章提出了正义、诚信、节制、责任这四个基本的文化元素,它们如水中之盐一样支持着金融的伦理、法律和制度。文章从金融历史与现实关联性视角,选取了富有意义的案例,指出:但凡文化元素缺失,则金融必定陷入病态,或按美欧学术界的习惯概念,称为“恶金融”,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当代的格林斯潘时期与十八世纪法国“约翰.罗”体系时期就有着惊人的相似,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都曾专门研究过这个着名的约翰.罗体系,当今一些美国学者特意又把约翰.罗体系重述出来,以便于与格林斯潘时期作对比。本文也在相关之处专门研究了约翰.罗的案例,以及其它历史案例,指出:金融中的关键文化元素,即正义性的缺失,是“恶金融”之源;也是当今我们身处其中的金融危机之源。是为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接以上的哲学的与历史的视野相结合的分析,按照分析的结论,文章转入对二十世纪金融的文化批评。二十世纪金融中的着名事件和制度巨变,都没有即身而终,在全球化时代,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文章便自然而然地就这些问题进行伦理文化上的阐释。是为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以上的人性、历史、当代情势的三维聚焦的分析,作者对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文化批评,就金融文化重构初步提出了设想,而其核心是,重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本文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流行的实证分析,也不同于由现成的概念出发的规范分析;它更接近于马克思的方法:为了免受现实中繁茂芜杂的事实存在的干扰,依靠抽象思维能力把复杂的现实形态还原为最初的简单形态进行分析,这个简单形态既是逻辑的起点又是历史的起点,从这种简单形态出发又一步步回到现实形态,并对现实做出结论。文章在相关之处特意批评了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把事实与价值割裂为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多年来的金融研究是有不利影响的,表现在把金融研究局限于所谓的事实判断,而把价值判断开除了;可是离开了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也就走到形下学的纯技巧之路上去了。也正因如此,那些直接服务于工商业资金循环的信贷风险分析技术与那些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技术,便不分价值序列地排列在一起。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巨量的现金流从产业链上漏出,进入虚拟金融,狂热地参加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博利,对此却没有一个系统性价值理论可以进行有力的价值追问。本文初步探索得到的金融文化学原理,对于认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有其价值,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关于重建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的思考,也将有助于人们探索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走向。

张留华[9](2011)在《数学、指号学与实用主义 ——皮尔士哲学的逻辑面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摆脱现有中文文献仅从实用主义涉足皮尔士哲学的局限性,以“作为指号学,是哲学而非数学”的逻辑观念为基调,全面梳理皮尔士广义逻辑科学的内涵及外延,并试图通过逻辑这把钥匙层层解开皮尔士哲学在实用主义论争及当代各哲学分支根本问题上的独创性及相关性。与当代标准数理逻辑相比,皮尔士在逻辑代数、存在图等工作中独立发展了堪与弗雷格、罗素等人相媲美的一阶逻辑思想,但他在现代逻辑上的视野要宽阔得多。虽然皮尔士本人卷入到当时布尔代数的改进热潮当中,但他强调自己研究逻辑代数的动机不在于数学而在于逻辑学,即推理及思想分析上。在一种自然的科学分类法中,逻辑学服从于经验实在,属于广义实证科学中的通视科学。逻辑学关注应然而非实然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逻辑学就与数学一样完全无关于经验事实;相反,逻辑推理从一开始就被迫诉诸一些共同的基本生活经验。皮尔士从深入细致的逻辑史研究出发,认为逻辑学在古希腊和中世纪那里一直承担而且现代也应继续承担“探究真理的工具”这一角色,从而他把广义上的逻辑科学等同于指号学。任何思想都是通过指号进行的,指号是推理得以开展的唯一载体,对于各类指号及其功能的分析凝结着我们对于推理本身或探究工作的思考。指号学作为哲学分部下现象学之后、形而上学之前的一种规范科学,大致可以分为理论语法(包括非心理主义意义上的认识论)、批判论(包括通常所谓的逻辑学)和方法论(包括能够加快真理探究进程的各种“修辞”策略);而实用主义作为一种能够使我们的观念更加明晰的科学定义方法,则明显属于指号学方法论分部下的一种“逻辑命题”。皮尔士把实用主义看作是有关外展推理的逻辑学,并倡导一种同时包括外展、演绎、归纳等三种基本推理形式在内的、可广泛应用于任何科学探究的“实践逻辑”。正如存在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心理学、人类学等一样,皮尔士的新逻辑学就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逻辑学:它不同于数学意义上的逻辑学即数理逻辑,也不同于作为某种专门技艺的逻辑。与其他逻辑学家相比,可能同样是考察推理问题,但皮尔士的关注总能表达出某种更为一般、更具总体性的东西。正如今天人们说“分析哲学”时越来越意识到它并非只是哲学上推陈出新的另一个分支或派别而可能是整个哲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新路线、新追求,同样皮尔士所带给我们的“作为哲学的逻辑科学”并不是要取消或否定历史上已有的某种逻辑研究,它重点是为我们增添一种新的关注点,为我们展现原来很少出现或现已多被遗忘的整体视野。放在此种广义逻辑学语境下来看,皮尔士实用主义与其他版本实用主义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一种基于连续统逻辑的联系主义哲学,其中包含了皮尔士逻辑在经院实在论、懊悔的可错论、客观唯心论以及自然主义等方面的深刻内蕴。整体来看,皮尔士在一百年前所规划的“哲学逻辑”是更多接近于当前英美及欧陆哲学前沿(而非十九世纪或二十世纪初期哲学主流)思想倾向的一幅图景:它具有非革命的进化特征,非二分法的连续性特征,反相对主义的多样性特征,反基础主义的客观性特征。

林忠民[10](1976)在《统计数学基础讲座》文中指出 前言统计数学在近代数学中占据十分显着的地位。目前,它在我国,已被应用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许多部门以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去年九月,在苏州市召开的全国性《概率统计会议》,提出了在我国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应用统计数学的任务。为了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掌握统计数学的一些原理和方法,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我国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特开设本讲座。本讲座准备对统计数学的两个基础分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作通俗性的介绍,内容大致安排如下:

二、第二讲 数学运算的辩证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讲 数学运算的辩证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数学螺旋式上升内容的比较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认知发展理论
        1.2.2 课程内容编排理论
    1.3 研究的对象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有关概念的界定
        2.1.1 螺旋式上升
        2.1.2 螺旋式上升课程
    2.2 数学中螺旋式上升内容编排的研究
    2.3 数学中螺旋式上升教学的研究
3 几何中螺旋式上升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3.1 采用并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内容
    3.2 采用但未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内容
    3.3 不宜采用螺旋式上升编排的内容
4 代数中螺旋式上升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4.1 采用并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内容
    4.2 采用但未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内容
    4.3 不宜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内容
5 统计与概率中螺旋式上升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5.1 采用但未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内容
    5.2 不宜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内容
6 总结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2.2 第一阶段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2.3 第二阶段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2.4 第三阶段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3.3.1 张申府生平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3.5 小结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4.1.2 《现代逻辑》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4.2.1 金岳霖生平
        4.2.2 《逻辑》及其影响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5.3.1 理论研究成果
        5.3.2 应用研究成果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从翻译的主体间性析西南财经大学教学大纲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1.3 Methodology of the Research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1 Definin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2.1.2 A Paradigm Shift of Translation Research
    2.2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subjectivity of Translation
    2.3 Previous Studies on College Syllabus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Preparation beforeTranslation
    3.1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Texts
    3.2 Collection of the Parallel Texts
    3.3 Creation of a Glossary of Terms
    3.4 Collection of Book Title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Noun Term Translation and Linguistic Context
        4.1.1 NounTerm Translation in Syllabus Terms
        4.1.2 Noun Term Translation in Discipline Terms
    4.2 Book Title Translation and the Established Principle
    4.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Zero-subject Sentence
        4.3.1 Subject Supplement
        4.3.2 Supplement of the dummy subject “it”
        4.3.3 Application of “Imperative Sentenc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5.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Bibliography
Appendix I A glossary of Syllabus Terms
Appendix Ⅱ A Glossary of Discipline Terms
Appendix Ⅲ Source Text
Appendix Ⅳ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阿兰·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对象:巴迪欧及其“非美学”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后现代语境中的“真理”危机
    第一节 后现代的两种范式:解构与重构
    第二节 解构主义与真理危机
    第三节 相对主义与真理危机
        一、标准的相对主义
        二、认知的相对主义
    第四节 真理危机与“反美学”
第二章 巴迪欧论三种传统美学方案
    第一节 教诲式美学方案分析
        一、直白型的教诲式美学方案
        二、隐晦型的教诲式美学方案
    第二节 浪漫式美学方案分析
        一、标举“道理”的浪漫式美学方案
        二、标举‘‘存在”的浪漫式美学方案
        三、标举“原型”的浪漫式美学方案
    第三节 古典式美学方案分析
        一、卡塔西斯的古典式美学方案
        二、精神分析的古典式美学方案
        三、中国化的古典式美学方案
第三章 “非美学”及其对传统美学方案的超越
    第一节 “非美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非美学”方案的超越性
第四章 艺术与真理的生产
    第一节 作为本体论的数学与真理
        一、本体论与情境
        二、哲学视域中的集合理论
    第二节 真理与事件
        一、巴迪欧的事件哲学
        二、事件与真理
    第三节 真理的生产程序
        一、作为真理生产程序的艺术
        二、作为真理生产程序的政治、科学与爱
第五章 艺术与主体的生产
    第一节 第三种主体观
        一、两种传统的主体观
        二、第三种主体观
        三、艺术的主体
    第二节 主体化与主体进程
        一、主体化
        二、主体进程
        三、主体化与主体进程
第六章 “非美学”的批评实践
    第一节 巴迪欧论当代艺术
    第二节 诗歌批评——以马拉美为中心
        一、巴迪欧的诗学
        二、作为艺术事件的马拉美诗歌
    第三节 音乐批评——以瓦格纳为中心
        一、尼采、阿多诺论瓦格纳
        二、巴迪欧论瓦格纳
结语
参考书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职前教师数学观发展研究:数学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为什么关注数学信念
        1.1.2 为什么关注职前教师的数学信念
        1.1.3 为什么关注数学史的视角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数学信念
        2.1.1 信念
        2.1.2 数学信念
        2.1.3 数学信念的转变
        2.1.4 小结
    2.2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2.2.1 HPM概述
        2.2.2 数学史的教育意义
        2.2.3 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数学史
        2.2.4 小结
    2.3 设计研究概述
        2.3.1 设计研究的缘起
        2.3.2 设计研究的内涵与特征
        2.3.3 设计研究与其他研究方法的比较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数学观的界定
    3.2 职前教师的数学观
        3.2.1 职前教师数学观的界定
        3.2.2 职前教师数学观的考察
    3.3 小结
第4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4.1 研究问题的重述
    4.2 研究方法的选择
    4.3 研究设计
        4.3.1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研究参与者
        4.3.1.1 学校
        4.3.1.2 教师
        4.3.1.3 学生
        4.3.1.4 研究小组成员
        4.3.2 研究工具
        4.3.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4 研究的效度、信度和伦理
    4.5 研究的局限
第5章 促进职前教师数学观发展的设计研究
    5.1 引言
    5.2 设计研究的整体思路
        5.2.1 设计的目的
        5.2.2 设计的对象
        5.2.3 实施的流程
    5.3 设计研究的具体过程
        5.3.1 调研与准备阶段
        5.3.2 开发与设计阶段
        5.3.3 执行与操作阶段
        5.3.4 分析与评价阶段
        5.3.5 设计研究的第二轮
        5.3.5.1 第二轮的"调研与准备"
        5.3.5.2 第二轮的"开发与设计"
        5.3.5.3 第二轮的"执行与操作"
        5.3.5.4 第二轮的"分析与评价"
    5.4 设计研究的结果
    5.5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启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数学发展史》课程内容示例
附录2 《数学发展史》课程期末学生反馈调查表
附录3 数学观测试问卷1
附录4 《博士热爱的算式》中的数学元素
附录5 数学观测试问卷2
后记

(7)余介石数学教育思想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历史研究法
        1.4.3 个案研究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余介石简介及其学术活动
    2.1 余介石生平简介
        2.1.1 为数学教育奉献的一生
        2.1.2 为珠算的振兴呕心沥血
        2.1.3 高尚的人品,严谨的学风
    2.2 余介石论着简介
        2.2.1 余介石编写的数学教科书
        2.2.2 余介石出版的着作
        2.2.3 余介石发表的论文
    2.3 余介石学术活动
        2.3.1 余介石与中等算学研究会
        2.3.2 余介石与《中等算学月刊》
第3章 余介石的数学教育思想
    3.1 数学教科书中所体现的数学教育思想
        3.1.1 以学生为本
        3.1.2 渗透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3.1.3 注重练习的实际应用性
        3.1.4 体现各分科间的融合
    3.2 数学科普着作中所体现的数学教育思想
        3.2.1 重视数学史的融入
        3.2.2 从反面入手,激发兴趣
        3.2.3 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3.2.4 沟通中等数学与高等数学
    3.3 数学教学思想
        3.3.1 提倡启发式教学法
        3.3.2 注重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3.3.3 强调方法的传授
        3.3.4 因材施教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文化金融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确定选题的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对金融学的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1.1.3 笔者的文化定见与思想来源
    1.2 以往三种研究视角的述评
        1.2.1 从金融的内在运动规律的视角
        1.2.2 从金融技术的视角
        1.2.3 从金融监管的视角
    1.3 文化金融学的若干规定性
        1.3.1 文化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径
第2章 作为伦理主体的人
    2.1 "我思,故我在"
        2.1.1 人对人本身的好奇心
        2.1.2 人对环境世界的好奇心
    2.2 渗原理
        2.2.1 什么是互渗原理
        2.2.2 恩格斯之前对互渗原理的认知
        2.2.3 恩格斯与恩格斯之后的认知
    2.3 人性的内核
        2.3.1 对人性内核认识的简史
        2.3.2 善意志
    2.4 天演与伦理
        2.4.1 被搁置的善
        2.4.2 达尔文主义困境
    2.5 权利意识模型分析
        2.5.1 鲁滨逊·克罗索模型
        2.5.2 "孤立国"模型
        2.5.3 金融的心理学本质是"增值期待"
第3章 金融的事实秩序与价值秩序
    3.1 社会秩序是怎样形成的
    3.2 金融秩序原理引论
    3.3 对金融的事实观照
        3.3.1 实质金融的秩序
        3.3.2 虚拟金融的秩序
    3.4 对金融的价值观照
        3.4.1 由"适中"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3.4.2 由"德性"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第4章 金融四大文化元素的哲学阐释
    4.1 必要的说明
    4.2 义理论的两种形态
        4.2.1 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4.2.2 非理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4.3 金融行为中的正义
        4.3.1 个体金融行为的正义
        4.3.2 国家金融行为的正义
    4.4 金融制度中的正义
        4.4.1 信用制度的正义
        4.4.2 货币制度的正义
        4.4.3 银行制度的正义
    4.5 正义所涵盖的诚信、节制、责任
        4.5.1 正义与其他美德
        4.5.2 金融与诚信
        4.5.3 金融与节制
        4.5.4 金融与责任
第5章 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文化批评
    5.1 美国式资本主义与金融市场
        5.1.1 资本市场对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5.1.2 美国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
        5.1.3 汉密尔顿与麦迪逊-杰斐逊之争
        5.1.4 汉-杰之争对美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历史的分析
    5.2 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之文化批评
        5.2.1 热情的工作和坚定的信心催生金融创新,带来经济繁荣
        5.2.2 诚信缺失、投机肆虐导致繁荣的瑕疵
        5.2.3 泛滥的流动性和投资欣快症放大股市泡沫
        5.2.4 所有的经济繁荣都会到顶并以逐渐衰退结束
        5.2.5 "黑色星期四":信任不复存在
        5.2.6 美国的大萧条通过债务链条传递到欧洲,形成世界性危机
        5.2.7 政府要承担起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责任
    5.3 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文化批评
        5.3.1 日本泡沫经济概述
        5.3.2 本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
        5.3.3 官定利率的提高刺破经济泡沫
        5.3.4 追求资产升值的短期暴利带来了整个国家经济的长期萧条
        5.3.5 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政策原因
        5.3.6 日本泡沫经济中的黑金政治:非正义的政府行为
        5.3.7 日本版的金融危机及其启示
        5.3.8 泡沫经济后遗症:日本国民如何重找自信
        5.3.9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5.3.10 汲取日本教训,中国莫重蹈日本覆辙
    5.4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5.4.1 亚洲金融危机概述
        5.4.2 东亚经济的成就与潜在的问题
        5.4.3 失败的泰铢与无节制的国外借贷
        5.4.4 以投机正义论为理据的金融大鳄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5.4.5 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
        5.4.6 缺乏世界责任意识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5.4.7 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中国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5.5 关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5.5.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机概述
        5.5.2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应对本轮危机负责
        5.5.3 监管机构要为金融危机负责
        5.5.4 投机正义论毁了华尔街,也威胁到美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5.5.5 金融中间商的非诚信与金融衍生工具的无节制
        5.5.6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分析
        5.5.7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与警示
        5.5.8 对美国版救市方案的文化金融学批评
        5.5.9 美国金融霸权——辉煌渐行渐远
结束语
附录:方法论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9)数学、指号学与实用主义 ——皮尔士哲学的逻辑面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文献缩写代码
导论
总论
    第一章 皮尔士的逻辑与哲学:一种理论框架
        第一节 皮尔士论科学
        第二节 一种自然的科学分类法
        第三节 逻辑作为科学分类法中的一门哲学科学
        第四节 几点评论:逻辑与哲学的诸种牵连
    第二章 数学及其逻辑:皮尔士在现代逻辑中的地位
        第一节 皮尔士的数学观念
        第二节 从数学到逻辑学
        第三节 逻辑代数
        第四节 图式逻辑
        第五节 皮尔士心中的现代逻辑
    第三章 指号学:皮尔士的广义逻辑学
        第一节 从历史上看指号学
        第二节 指号学作为逻辑学
        第三节 指号分类法及其在逻辑上的应用
        第四节 指号学的分部与逻辑学的拓展
        第五节 从指号学说开:重新理解反心理主义
    第四章 实用主义:皮尔士的一个逻辑准则
        第一节 实用主义准则的提出
        第二节 实用主义的指号学解读
        第三节 实用主义与推理意图
        第四节 实用主义的证明
        第五节 实用主义与其近邻:晚年的辩护
分论
    第五章 外展推理及研究经济论:逻辑学的实践向度
        第一节 论证三分法
        第二节 论外展作为一种独立的推理方式
        第三节 科学探究中的经济问题
        第四节 逻辑方法的实践向度
    第六章 连续统及联系主义哲学:逻辑学的未决难题
        第一节 连续性及其问题
        第二节 皮尔士对康托连续统的逻辑批判
        第三节 皮尔士的联系主义哲学
        第四节 皮尔士连续统逻辑的方法论意义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第二讲 数学运算的辩证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数学螺旋式上升内容的比较与分析[D]. 邓艳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从翻译的主体间性析西南财经大学教学大纲英译[D]. 刘潇.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2)
  • [4]阿兰·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D]. 艾士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1)
  • [5]第二讲 导函数(上)[J]. 薛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6(Z1)
  • [6]职前教师数学观发展研究:数学史的视角[D]. 彭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余介石数学教育思想之研究[D]. 陶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文化金融学初探[D]. 秦援晋. 辽宁大学, 2010(10)
  • [9]数学、指号学与实用主义 ——皮尔士哲学的逻辑面向[D]. 张留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10]统计数学基础讲座[J]. 林忠民. 福建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6(01)

标签:;  ;  ;  ;  ;  

第2讲数学运算的辩证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