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压器类文献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张镇勇[1](2020)在《智能电网中面向错误数据注入攻击的移动目标防御研究》文中指出智能电网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为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广域感知和自动智能操作,智能电网引入了大量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然而,随着智能电网的通信网络逐步与开放网络Internet的互连互通(如国家电网提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概念),潜在的网络攻击对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威胁。在智能电网中,由传感设备和通信网络构成的电力监控系统可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其中,状态估计是获取准确可靠的电网运行数据的基础。但是,由于状态估计依赖从现场侧上传给控制中心的测量值,在远程通信过程中,测量值可被潜伏在通信网络中的攻击者所篡改,导致状态估计结果出错,影响系统操作员对当前电网真实运行状态的判定,进而扰乱电网的实时调控。因此,亟需围绕智能电网状态估计的安全性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攻击者角度分析智能电网状态估计所面临的威胁,进而设计主动防御策略—移动目标防御(Moving Target Defense,MTD)以增强状态估计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工作及贡献如下:·本文设计了零参数信息错误数据注入攻击(Zero-Parameter-Information 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s,ZFDIA)。与传统错误数据注入(False Data Injection,FDI)攻击不同,ZFDIA的设计仅需攻击者获知输电网络的拓扑信息,而无需任何输电线路的参数信息。·本文分析了MTD的完备性和局限性。经证明,若所构造的MTD具有完备性,则防御系统必须满足:输电网络中的输电线路条数不能少于系统状态数量n的两倍;且超过n条输电线路的参数被扰动,而这些被扰动输电线路可覆盖输电网络中的所有节点。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输电线路参数扰动比值对隐蔽性FDI攻击空间的影响,进而提出MTD的优化部署方案。·本文分析了MTD构造与FDI攻击检测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尽可能地减少可被攻击者篡改的测量值数量,本文设计了启发式算法以计算近似最优的MTD部署方案。进一步地,本文在时间尺度上协同设计连续多个输电线路扰动方案,以提升MTD在检测FDI攻击方面的性能。·本文设计了最小成本MTD。首先,本文提出k-secure指标来量化MTD的保护等级,与现有指标相比,该指标可准确反映MTD在抵御FDI攻击方面的性能。进一步地,在给定被保护节点的情形下,本文提出快速算法以求解MTD的最优部署方案,以最小化设备成本。另外,为满足防御系统不同的设计需求,本文提出两种策略以实现激活MTD所需的系统操作成本为零。·本文证明了 MTD的隐蔽性与系统拓扑、输电线路参数扰动比值及攻击者知识密切相关。从攻击者角度,本文证明了,仅当攻击者获知部分系统知识时,其才能检测出MTD。从防御者角度,本文联合设计MTD与测量值保护策略以实现具有隐蔽性的MTD,该隐蔽性MTD不受系统潮流变化、攻击者知识和输电线路参数扰动比值的影响,且可增强MTD抵御FDI攻击的能力。
刘晓[2](2016)在《含分布式光伏电源配电网的故障自愈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虽然南京配网中的分布式光伏电源在数量与规模上都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但由于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进程比较缓慢,含光伏电源的有源馈线仍需依靠传统方式(电流保护、重合闸等)实现自愈。另一方面,由于现行的配网自动化自愈技术在设计时未考虑多源馈线的特殊性,因此其在有源馈线上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论证,所以为了满足光伏用户对馈线自愈功能的实际需要、保证自动化自愈在含光伏电源馈线上的有效性,需要电网管理部门对光伏电源并网后的配网自愈技术展开专业性的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内部构造和发电控制方式,并分析了光伏电源作为逆变型电流源的稳态输出特性和故障响应特性。接着,本文以南京配网中的实际馈线为样本,通过电路模型与RSCAD仿真工具,分析了光伏电源在不同条件下对馈线短路电流所产生的分流效应与助增效应,同时还分析了多台光伏电源并网时,馈线不同区域短路电流的变化规律。以上述分析为基础,本文从南京配网自愈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出发,首先分析了光伏电源并网后,传统自愈设备及自愈方法可能出现的灵敏度降低、非同步重合等问题,并为每类设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以保证现阶段的自愈设备能适应光伏电源接入后的变化。之后,本文结合南京配网现行的自愈算法,逐步分析了光伏电源可能对故障定位、隔离、非故障区域复供电三个关键环节所造成的影响,得出光伏电源接入原故障定位算法易产生误判的结论。尤此,本文以构建馈线的有向图拓扑模型为起点,从运算量、容错性和可行性三个方面对常用的四类定位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在故障前预先生成诊断参数矩阵、在故障时带入各终端点汇流值的电流热区算法,还提出了在隔离与复送电环节加入防非计划性孤岛、防渗透率越限校验步骤的调整措施,最终得出了新的自愈流程作以适应南京配网未来的发展需求。
岑咏华[3](2010)在《面向领域中文文本信息的潜在语义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自然语言为特征的领域文本信息不断喷涌,这些文本信息是进行科学研究、企业竞争情报研究的宝贵知识源泉,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文本型数据至关重要。中文文本信息在这些年亦是飞速增长。然而较之于那些通过空格分隔语义单元的语种信息来说,中文文本信息缺乏在计算机化信息处理方面的天然便利,处理工作困难重重。这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中文文本信息进行预处理,以正确地识别和理解中文文本信息中的语义单元(即词语单元),包括如何进行语义单元的自动切分(即分词),如何对切分的歧义进行有效消解,如何智能化地识别和提取文本中所包含的新的命名实体、概念、术语等。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传统中文文本信息处理对文本中所包含的内容特征的识别和理解能力不足。再者,现有文本信息处理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基于“文档词语映射”来建立信息组织模型,例如将文档表示成词语的向量。词语间的独立性假设在这些模型中广泛使用。尽管这个假设使得信息组织、检索和处理模型的设计变得简单,但语言中词语间的严格独立性显然不成立。更具体地,自然语言中存在某些内在的、潜在的语义结构,这种语义结构支配着词语的使用、出现和文档的构成。文档的语义是由词语组成的,而词语又要放到文档中去理解,其中存在着一种“词语-文档”双重概率关系。文档可被视为以词语为维度的空间中的点,一个包含语义的文档出现在这种空间中,其分布绝对不是随机的,而是服从某种语义结构;词语也可视为以文档为维度的空间中的点,一个词语出现在某个文档中也同其它出现在该文档中的词语有密切的关系,其分布同样服从某种语义结构。然而,因为自然语言中词语使用的不一致性以及文档主题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存在,支配自然语言中词语使用和文档构成的语义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被“噪音”所干扰和掩藏。传统信息处理方式忽略了这种语义结构的存在,因而无法更有效地形成对文档、词语等知识单元的正确表示。更为理想的信息处理方式是考虑文本信息中所包含的语义单元(特征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文档、概念本身、作者、机构等知识单元的语义表示和信息处理。这里特征词语之间的语义关联,可以是形式化的关联,如包含、隶属、等同、同义、反义等,抑或是本体(Ontology)意义上的概念的属性、函数、公理、实例等语义特征,还可以是超乎这种形式化、很难准确定性却又客观存在的潜在关联。而不管是哪一种,都是智能化领域文本信息处理应该去揭示的。进一步地,传统文本信息处理的高维稀疏文档表示模型也为大规模特定领域的文本信息检索、聚类、分类、相似测度等典型应用工作的效率、准确率和召回率都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试图研究一套全流程、自动化的机制(包括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来解决传统面向领域的文本信息处理和文本挖掘的语义缺失问题。具体的,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中文领域文本粗分词与词性标注主要研究了面向中文领域文本信息深度处理和潜在语义分析的粗分词与词性标注等预处理的方法:(1)首先基于对中科院计算所ICTCLAS分词系统的词典结构和最短路径算法的改进,研究并实现一种有效的中文粗分词系统;(2)在此基础上,基于隐性马尔科夫模型,针对粗分词结果进行词性标注,并根据各种不同粗分词结果的词性标注概率优选最佳词语切分方案。2)中文领域术语的边界标注与识别提取分析面向中文文本信息处理的领域术语界定、识别和提取方面的实际需求和特征,在比较众多模型(如隐性马尔科夫模型、最大熵模型、条件随机场模型等)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了一套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的领域概念识别和提取方案,根据领域概念的位置特征、语法特征(主要为词性特征)、独立成词概率概率、语境概率特征、领域语言规则特征等选定模型所需的条件特征集合,构造各特征的势函数,确定各特征的权重,设计模型的算法,实现了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的领域中文术语识别和提取系统。3)面向潜在语义分析的术语权重模型研究主要研究了两个方面的问题:(1)基于术语区域分类的领域术语甄选:在领域文本信息预处理的基础上,借助于若干对比领域语料,测度术语的领域相关性、领域间一致性、领域内部一致性和术语新奇性,进而将术语划分到通用词语、领域一般术语、主题术语、新奇术语等四个术语区域中,基于分类思想对具有特定领域意义的术语进行甄选。(2)术语文档权重模型研究:在领域术语甄选的基础,研究一种包括术语局部权重、术语全局权重,文档全局权重及归一除数等四个部分的术语综合权重方案,测度术语在不同文档中的权重进而对文档予以正确表示,构建术语文档权重矩阵,为面向领域文本信息处理的潜在语义分析或主题加权采样提供支撑。4)基于矩阵分解的潜在语义分析研究主要研究了以下几种基于矩阵分解的潜在语义分析方法:(1)基于矩阵分解的潜在语义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LSA的基本思想、等价特征值问题、Lanczos迭代算法及其理论解释;基于半离散分解(SDD)的LSA的基本思想,整数规划原理以及实现SDD的迭代方法。(2)基于Σ调整的潜在语义分析方法——μ-SVD/SDD方法:作为本课题的创新研究之一,提出并研究一种基于Σ调整的潜在语义分析方法——μ-SVD/SDD方法,通过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获取SVD/SDD分解结果中对角矩阵Σ的分配调整向量,以改进传统基于SVD/SDD方法将Σ的对角元素作为潜在维度的重要性时对对角元素向量进行同指数分配的思想缺陷和精度不足问题。(3)基于稀疏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NMF)方法:作为本课题的探索性研究之一,本部分在对NMF的基本思想、损失函数、乘性迭代规则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基础上,考虑领域文本信息处理对于矩阵分解结果的稀疏性要求,研究了稀疏约束下的NMF分解算法。5)基于主题模型的潜在语义分析研究作为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本部分将在对概率潜在语义分析模型、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相关主题模型、弹珠机分配模型、基于中式餐厅处理分布的层次主题模型等的原理、模型学习、瓶颈问题的理论分析以及对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相关主题模型、弹珠机分配模型等应用于潜在语义分析的实验分析基础上,提出并研究一种基于加权采样的层次主题模型(WS-HTM)的理论框架,以解决已有主题模型在采样和学习效率、主题层次路径、精度等方面的不足。6)潜在语义分析在领域中文文本信息处理的应用研究对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领域文本信息处理的典型应用问题进行了方法设计,包括:设计了面向潜在语义分析的大规模稀疏矩阵的文件存储和内存装载机制;重点研究了基于压缩编码过滤和语义倒排的领域文本信息检索方法;阐述了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领域知识单元关联挖掘的基本方案;研究了一种基于二分k-Means的高效领域文本信息聚类方法,分析了潜在语义(主题)维度与聚类意义上的类目之间的等价性问题;研究了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领域文本信息可视化的途径并重点就基于力导算法的领域知识单元网络化语义关联自适应可视化进行了方法设计。论文在进行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同时,通过实验和对比,对论文所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相关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论文在领域中文文本信息处理的每一个流程上所研究的方法和理论较之于传统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可参考性。
朱立勋[4](2013)在《大型变压器主绝缘分析和电场计算软件开发》文中认为在大型电力变压器的设计过程中,绝缘结构的设计是设计的难点也是重点之一。运行经验表明,变压器绝缘结构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在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减小主绝缘的距离可以大大缩小变压器的体积,节约制造成本,运行时可以减少损耗,对变压器的生产和运行都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因此,研究大型变压器的电场分析方法,开发面向工程实际的电场计算软件,对指导变压器设计和制造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计算考虑材料非线性的换流变压器极性反转瞬态电场的方法,即利用ANSYS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结合瞬态分析的重启动功能,编写电场计算程序。然后针对一台型号为ZZDFPZ-297600/500的±500kV的实际换流变压器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同材料线性的极性反转电场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一些结论。本文还开发了面向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基于有限元的变压器电场计算和绝缘可靠性分析软件。该软件通过Visual Basic6.0编程工具,利用AutoCAD的二次开发功能编写程序实现计算模型的自动生成,利用OpenGL工具包实现了直观、形象的后处理图形显示,并与利用Fortran77语言编写的有限元计算程序进行连接,开发了一个完整的有限元电场计算软件。利用软件对一台换流变压器和一台电力变压器进行了实例仿真,并同Ansoft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开发的软件的正确性。
王睿智[5](2020)在《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电网自治优化运行》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但目前接入技术交直流变换环节多、效率低,另外配电网互联互济和柔性调控能力不足,限制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消纳。利用双向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构建交直流混合系统,减少变换环节,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互联互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为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和高效利用,本文提出了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日前鲁棒优化调度模型,日内则建立了滚动优化模型及能够快速求解该模型的改进有效集算法,并利用PSCAD软件实现了网络的实时仿真运行。在日前优化调度阶段,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构建了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三端口线性稳态模型,并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性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利用线性对偶理论,消除优化模型中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变量,以方便调用求解软件实现日前优化模型的有效求解,根据模型求解得到的优化调度值,设置网络中对应下垂控制节点的控制参数实现自治运行。在日内实时运行阶段,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针对大量电力电子装置接入引起的网络惯性低、受不平衡功率影响较大等问题,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建立求解控制增量的滚动优化模型,并提出能够快速求解该模型的改进有效集算法,通过设置不同的计算场景,比较不同场景下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及求解时间,从而验证了所提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最后,针对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流子网,在日内所提调度策略下,利用PSCAD软件平台搭建交流子网模型,并在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情况下,通过PSCAD实现交流子网的实时仿真运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日内调度策略的有效性。
本刊编辑部[6](1970)在《变压器类文献索引》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更好地为行业广大革命职工服务,提供文献线索,本刊从第一期起将陆续介绍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和调压器专业方面的国内外期刊文章、书籍、资料、标准以及国外专利的文献题录;以供读者查阅。题录左上角为题录年度序号,右上角为题录文献索取号,即一机部变压器研究所技术图书馆馆藏号,未注明文种者,均为中文。读者如需用某文献,可凭介绍信写明索取号,到研究所借阅或复制。本刊报导《变压器类文献索引》是初步尝试,可能存在许多不当的地方,欢迎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种衍民[7](2009)在《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改进研究》文中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一定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价值观、道德规范和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前身为衡阳变压器厂,有着50多年输变电制造经验,2000年特变电工重组了衡阳变压器厂,之后企业的各项经营数据超常规增长,企业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充分调查了解特变电工衡变公司重组前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特变电工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的作用,以及存在的优势和缺陷,在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之上,提炼了特变电工衡变公司的企业文化,重点对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等予以完善,在原有四特文化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诚信可靠、以人为本的理念,认为企业文化是管理的另外一支无形的手。为确保企业文化改进能够有效进行,本文提出通过组织机构的调整、制度的健全、财务保障等方法,提倡以人为本,对公司的薪酬制度进行了完善,按照H型通道给提供了更多的发展通道,着重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为重视企业文化,体现以德(文化)治企、以法(制度)治企,要求充分发挥管理者表率作用。通过对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的研究,希望可以对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在重组或快速发展时更好的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同时在当前环境下改进企业文化更有利于特变电工衡变公司后期的快速健康发展。
黎淑翎[8](2020)在《《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逾三十年的法制化进程中,关于控规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控规的地位和角色、控规的管控技术等问题的探讨和反思从未停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中,在促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在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的背景下,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管控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是一项重要的议题。美国的区划实践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其管控技术在全球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的地区得到推广,可见其适应力和有效性。我国控规的管控技术和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区划,同时又依据本土化的认知和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工具。从对控规管控技术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区划中部分关键指标或未引入控规,或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被误读,或在控规中执行不同的控制功能,这些差异往往对指标的管控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重新全面探究和审视区划的管控工具和技术逻辑,对完善控规管控技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区划是美国地方政府普遍执行的开发控制制度,具有丰富的多元性。作为美国第一个实施综合区划的城市,纽约市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纽约发展的成就足以证明其区划技术的有效性和适应性。《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是纽约区划的重要转折和现行区划的基础,引入了“一张图”的综合分区体系,综合修订了法规文本结构,创新使用了容积率、开敞空间率、用途组、奖励区划等技术工具,对研究现代区划管控技术工具和逻辑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和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全文翻译《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为基础,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和技术工具,辨析指标和规则的含义,全面审视和探究纽约区划控制的技术逻辑,理解其管控理念、原则和目标、规制尺度、管控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探索指标的赋值逻辑,挖掘区划管控技术的原理,结合我国规划管控技术的问题,以期超越“简单模仿”、超越制度的差异而为完善我国规划管控技术提供具有适应性的创新建议。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形成历史、特点、立法目的、管控范畴、规制尺度、分区体系和文本结构,为分析和理解该法的技术工具提供背景、框架和理念的基础资料;同时通过阐明法规形成的背景及其技术工具创新所应对的发展需求,论述研究《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管控技术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四项基本的管控内容:用途、体位(bulk)、标牌、停车。每一章的论述遵循基本的结构:阐明该项管控内容的目标或理念变迁;分析管控框架和规制尺度;解释具体技术工具中指标和规则的含义;探讨管控的技术逻辑,包括“目标—规制尺度—指标和规则”的关系、各项技术工具(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指标的赋值逻辑;结合我国相关管控实践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善的建议和思路。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七章,以比较的视角分析了规制型开发控制体系的特点,阐明纽约区划的“自我实施”特征及由此决定的法规形式特点,解释《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实施与裁量机制,为完善我国控规的裁量机制提供借鉴经验。本文基于对一部完整的典型地方区划法规的多维度、系统性综合分析,探析了“一张图”综合区划中规划和管控目标、规制尺度、技术工具、指标体系和数值之间的关联性和传导机制,以比较的视角为我国完善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技术工具提供完善建议。
彭远明[9](2008)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档案文献遗产作为研究对象,以档案文献遗产的利用和普遍性价值体现为研究目标,以我国特定遗产名录为资源整合的范围,以普遍意义的遗产运行为保护利用的指向,从其形成的不同历史时期、选用的多元化载体材料、使用的丰富社会领域、以及变化的多样性方式与途径等方面对档案文献遗产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的和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既关注于档案的遗产属性的内涵挖掘,也论证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操作规程,同时还结合档案的管理体制和学科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档案利用的集成方式、遗产保护的系统性模式,并试图构建起方法论指导下的档案文献遗产利用与保护科学体系与方式,以充实和完善在新价值观指导下的档案保护学科新体系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知识领域。档案文献遗产作为在国际化背景下产生档案新的概念,是信息时代档案学科的新发展,是档案理论由过去对档案利用的简单方式,重管轻用的传统思维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利用途径和资源价值扩大的社会新需求。增强了对档案价值和作用发挥的新认识,促进了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知识范畴的拓宽,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而产生、丰富和充实。这些新发展表现在载体保管、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作用发挥等方面有了新的内涵,在管理模式、利用途径,以及社会各领域广泛的信息交流与价值共享的过程的更新内容,以及对其保护与利用合理性的新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档案文献遗产的产生与社会需求的价值新取向,从档案文献遗产的种类与形式、保护与利用的新途径与方式,以及资源整合新方略等方面进行了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新取向研究。充分阐述了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的必要性与社会需求,剖析了缺乏规范性保障和技术支撑的现行遗产资源利用的问题,从档案文献遗产的历史形成阶段对遗产资源及其价值进行认真的分析,结合材料学、地域学、环境学的分析,疏理了档案文献遗产整合模式的构建方案与模式——资源的的协调和统筹兼顾的共享利用模式,实现档案文献遗产资源整合的基本途径和程序。其次,研究了档案文献遗产资源整合与实现方式,从我国遗产管理、保护与利用现状出发,阐述了遗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利用方式,分析了保管与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按照载体形式,分门别类地剖析了纸质类和非纸类档案文献遗产的资源状况,提出了遗产资源信息的整合策略和资源的的协调和统筹兼顾的共享利用模式,制订出整合遗产内容和遗产利用区域的低成本,便捷式专题式整合方案。第三,系统地分析档案文献遗产利用方式的新需求,利用的倾向性问题,以及档案现有状况与档案利用需求的矛盾,探讨了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特征与信息运行特点,以困境分析的角度揭示档案利用集成服务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按照内涵、体系与目标等要求,提出了档案文献遗产信息集成服务的实现方式。第四,根据档案文献遗产损害的多种表现,分析了载体材料与记录内容变化途径与老化变质方式,结合社会政治因素、保管操作规程、环境条件制约、材料自身运动等,档案材料的保护条件与因素分析,进行了社会作用效能的动因分析。并按照不同档案遗产材料的变化特征,对纸质类、照片类磁带类、其它材料类,以及数字遗产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的技术分析与机理理讨论,得出了遗产变化的制约因素和规律性特征。第六章的技术分析最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制订出保护与利用档案文献遗产的基本方案,其内容包括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顶层设计思想、宏观指导的遗产管理模式研究、遗产的技术保障与环境控制、遗产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实践操作的模式、方法论在保护与利用档案文献遗产中的目标与解决方案。并结国际宪章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了国家管理需求的总体实现模式、国家政策、公众化对策的实现模式。本文从世界遗产的角度,透视我国档案文献具有的遗产内涵与外延,从其来源原则进行结构的总体层次分布,深入研究其社会价值与功能。以其形成的年代进行纵向的文化价值的分析,分门别类地疏理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来源、形式和种类。创新性地对档案文献遗产内容与范围进行合理的界定与论述,按照社会需求进行资源整合,构建基于新价值观的档案文献遗产整体性、系统性资源模式。在全面认识与把握档案文献遗产的现状与流通模式基础上,解析方法论指导的目标、模式,从体系架构的复杂性、技术支撑的条件与因素、以及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架构具有我国特点的遗产保护与利用体系,改进现有的服务途径与保护方式,使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更加科学、合理、有效。讨论档案文献遗产的标准评选与支持理论,分步骤开展保护与利用的方式论,形成具有示范性作用的模式与机制,抢救受损和濒临毁灭的档案文献遗产,建立与健全应对机制,指导和规范全国的文献遗产管理与保护。创新性研究文献遗产的发展及其出现的新形式——数字遗产的基本形式与利用方式和信息时代和数字技术条件下的数字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式。拓展数字遗产形成、利用与保护的探索,确保数字遗产的的有效利用的安全稳定与长期存取。根据国家层面的管理需求,实现信息化条件下层次化管理与科学的保护与利用,制订全民性投入的对策和国家宏观策略,为科学地保护与利用我国档案文献遗产提供有价值的方法与途径。
王在忠,吴美玉[10](1988)在《化工产品和石油产品中的元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了1982—1987年6月我国化工产品和石油产品中元素分析的概况,内容包括无机化工产品、有机及高分子化工产品、石油产品及标准等。参考文献623篇。
二、变压器类文献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压器类文献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电网中面向错误数据注入攻击的移动目标防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智能电网安全 |
1.1.2 状态估计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安全威胁 |
1.1.3 状态估计安全性研究的问题和挑战 |
1.2 研究现状 |
1.2.1 针对状态估计的FDI攻击 |
1.2.2 针对FDI攻击的防御策略 |
1.2.3 移动目标防御方法 |
1.2.4 现有工作的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2 智能电网的攻击和防御模型 |
2.1 智能电网结构及其面临的威胁 |
2.1.1 智能电网信息侧 |
2.1.2 智能电网物理侧 |
2.2 电网模型 |
2.2.1 拓扑模型 |
2.2.2 潮流模型 |
2.2.3 状态估计 |
2.3 错误数据注入攻击 |
2.3.1 针对AC状态估计的FDI攻击 |
2.3.2 针对DC状态估计的FDI攻击 |
2.4 移动目标防御 |
2.4.1 AC模型下的MTD |
2.4.2 DC模型下的MTD |
2.5 本章小结 |
3 零参数信息FDI攻击的设计与防御 |
3.1 背景简介 |
3.2 相关工作 |
3.2.1 全信息FDI攻击 |
3.2.2 部分信息FDI攻击 |
3.3 系统模型与FDI攻击 |
3.3.1 系统模型 |
3.3.2 全信息FDI攻击 |
3.3.3 部分信息FDI攻击 |
3.4 零参数信息FDI攻击ZFDIA |
3.4.1 割线 |
3.4.2 攻击度为1的节点 |
3.4.3 攻击度为1的超级节点 |
3.4.4 攻击仅与割线相连的节点和超级节点 |
3.5 ZFDIA防御策略 |
3.5.1 消除割线威胁 |
3.5.2 输电线路参数扰动策略 |
3.6 仿真结果 |
3.6.1 以6-bus电力系统为例 |
3.6.2 IEEE标准的电力测试系统 |
3.6.3 AC状态估计对ZFDIA的检测 |
3.6.4 防御策略的性能评估 |
3.7 讨论 |
3.7.1 零注入功率节点 |
3.7.2 输电线路上电力流的大小限制 |
3.8 本章小结 |
4 移动目标防御的完备性分析和扰动参数优化 |
4.1 背景简介 |
4.2 威胁模型 |
4.2.1 符号含义 |
4.2.2 攻击者假设 |
4.3 问题描述 |
4.4 MTD的完备性和成本分析 |
4.4.1 MTD对隐蔽性攻击空间的影响 |
4.4.2 完备性分析 |
4.4.3 参数扰动比值对隐蔽性攻击空间维数的影响 |
4.4.4 MTD的扰动参数优化 |
4.5 仿真实验 |
4.5.1 MTD的有效性评估 |
4.5.2 参数扰动比值与隐蔽性攻击空间维数之间的关系 |
4.5.3 MTD扰动参数的优化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5 移动目标防御的攻击检测性能优化 |
5.1 背景简介 |
5.2 系统模型 |
5.2.1 状态估计 |
5.2.2 威胁模型 |
5.3 MTD构造与FDI攻击检测之间的内在关系 |
5.3.1 充分条件 |
5.3.2 必要条件 |
5.4 优化D-FACTS设备的部署方案 |
5.4.1 优化问题建模 |
5.4.2 启发式求解算法 |
5.5 连续多个输电线路扰动方案的协同设计 |
5.5.1 协同设计方法 |
5.5.2 D-FACTS设备的优化部署 |
5.6 仿真结果 |
5.6.1 MTD在检测FDI攻击方面的性能评估 |
5.6.2 D-FACTS设备的优化部署 |
5.6.3 协同设计方法的性能评估 |
5.7 本章小结 |
6 最小成本移动目标防御的分析与设计 |
6.1 背景简介 |
6.2 系统模型和IFDI攻击 |
6.2.1 系统模型 |
6.2.2 IFDI攻击 |
6.3 k-secure MTD |
6.3.1 保护节点 |
6.3.2 k-secure指标 |
6.3.3 联合矩阵秩指标的局限性 |
6.4 最小成本MTD |
6.4.1 最小化设备成本 |
6.4.2 零操作成本 |
6.5 扩展到AC模型 |
6.5.1 AC模型下的k-secure MTD |
6.5.2 AC模型下的最小成本MTD |
6.6 仿真结果 |
6.6.1 IFDI攻击的影响 |
6.6.2 设备成本的评估 |
6.6.3 零操作成本MTD的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7 移动目标防御的隐蔽性分析与设计 |
7.1 背景简介 |
7.2 系统模型 |
7.2.1 威胁模型 |
7.2.2 移动目标防御的可用性 |
7.3 问题描述 |
7.3.1 攻击者分类 |
7.3.2 相关工作的局限性 |
7.4 隐蔽性分析 |
7.4.1 输电线路分类 |
7.4.2 可用性与隐蔽性分析 |
7.4.3 部分知识攻击者下MTD的隐蔽性 |
7.4.4 全知识攻击者下MTD的隐蔽性 |
7.5 改进型隐蔽性MTD |
7.6 仿真结果 |
7.6.1 可用性与隐蔽性的评估 |
7.6.2 改进型隐蔽性MTD的性能评估 |
7.7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2)含分布式光伏电源配电网的故障自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光伏电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1 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历史 |
1.2.2 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普及程度 |
1.3 配网故障自愈技术的发展概况 |
1.3.1 配网馈线的主要接线模式及简化拓扑模型 |
1.3.2 配网自愈技术的实现条件 |
1.3.3 配网自愈技术的主要类型 |
1.4 含小容量分布式电源配网的自愈方式研究现状 |
1.5 课题进展的意义及开展的工作 |
第二章 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构成与控制方式 |
2.1 光伏发电的原理与光伏系统的构成 |
2.1.1 光伏电池的电气特性 |
2.1.2 影响光伏电池输出功率的主要因素 |
2.1.3 光伏阵列的结构与特性 |
2.1.4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
2.2 光伏电源的并网运行控制策略与数学模型 |
2.2.1 并网光伏电源的发电控制策略 |
2.2.2 光伏电源的并网运行控制模型 |
2.3 实际配网中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功率变化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光伏电源对配网短路电流的影响 |
3.1 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在配网故障时的输出特性 |
3.1.1 分布式光伏电源在馈线中的接入方式 |
3.1.2 分布式光伏电源在电网异常时的输出控制方式 |
3.2 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后配网短路电流的变化规律 |
3.2.1 故障点位于T接点上游时光伏电源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
3.2.2 故障点位于T接点下游时光伏电源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
3.2.3 相邻线路故障时光伏电源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
3.2.4 两相短路故障时光伏电源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
3.2.5 含光伏电源的配电线路故障仿真算例 |
3.2.5.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2.5.2 三相短路故障时的仿真结果 |
3.2.5.3 两相短路故障时的仿真结果 |
3.2.6 含多台光伏电源线路的故障情况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分布式光伏电源配网的自愈技术 |
4.1 南京地区配网馈线自愈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 |
4.2 分布式光伏电源对传统自愈技术的影响与适应措施 |
4.2.1 分布式光伏电源对电流保护有效性的影响及适应措施 |
4.2.1.1 分布式电源对本线路电流保护有效性的影响 |
4.2.1.2 相邻线路故障时分布式电源对电流保护有效性的影响 |
4.2.1.3 含分布式电源馈线的电流保护调整措施 |
4.2.2 分布式光伏电源对重合闸与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设备的影响及调整措施 |
4.2.3 分布式光伏电源对其他故障处理设备的影响 |
4.2.3.1 分布式光伏电源对跌落式熔断器的影响 |
4.2.3.2 分布式光伏电源对故障指示器的影响 |
4.3 分布式光伏电源对自动化自愈技术的影响 |
4.3.1 南京配网自动化系统现行的自愈算法 |
4.3.1.1 馈线拓扑数据预处理 |
4.3.1.2 故障区域的定位与隔离 |
4.3.1.3 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 |
4.3.2 光伏电源对现行自愈算法的影响及调整措施 |
4.3.2.1 光伏电源对故障定位算法正确性的影响 |
4.3.2.2 光伏电源对故障隔离算法有效性的影响 |
4.3.2.3 光伏电源对非故障区复供电算法的影响 |
4.4 含光伏电源配网的故障定位规则与算法 |
4.4.1 基于有向图的配网拓扑模型 |
4.4.2 基于功率方向规则的故障定位算法 |
4.4.3 基于电流热区规则的故障定位算法 |
4.4.4 适用于南京配网的有源馈线故障定位算法 |
4.5 适用于南京地区配网的自动化自愈算法 |
4.5.1 算法描述与流程图 |
4.5.2 配网仿真算例 |
4.5.2.1 拓扑数据预处理 |
4.5.2.2 故障定位与隔离 |
4.5.2.3 非故障区复供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3)面向领域中文文本信息的潜在语义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引出 |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
1.3 论文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中文文本信息处理 |
2.2 中文词语切分预处理 |
2.3 中文领域术语的识别与提取 |
2.3.1 基于语言规则的术语识别与提取 |
2.3.2 基于统计的术语识别与提取 |
2.3.3 基于机器学习的术语识别与提取 |
2.3.4 中文领域术语识别与提取方法总结 |
2.4 形式化规范语义知识库构建 |
2.5 潜在语义或主题结构挖掘 |
2.5.1 基于词语共现的浅层语义分析 |
2.5.2 基于矩阵分解的潜在语义分析 |
2.5.3 基于主题模型的潜在语义分析 |
2.6 总结 |
第3章 领域中文文本粗分词与词性标注 |
3.1 基于多重哈希和改进最短路径算法的中文粗分词方案 |
3.1.1 多重哈希结构词典设计 |
3.1.2 全切分与全切分有向图构建 |
3.1.3 基于全切分有向图的改进K-最短路径搜索 |
3.1.4 系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2 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粗切分语义单元的词性标注 |
3.2.1 隐马尔科夫模型概述 |
3.2.2 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词性标注系统的总体框架 |
3.2.3 模型参数训练 |
3.2.4 词性标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文领域术语的边界标注与识别提取 |
4.1 条件随机场(CRF)模型原理 |
4.1.1 基本思想 |
4.1.2 特征选择 |
4.1.3 模型训练 |
4.2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中文领域术语识别与提取 |
4.2.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4.2.2 预处理与原始特征赋值 |
4.2.3 特征函数设计与获取 |
4.2.4 模型参数估计 |
4.2.5 模型应用——术语边界标注 |
4.3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4.3.1 训练用语料选择 |
4.3.2 测试用语料选择 |
4.3.3 特征模板设计 |
4.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潜在语义分析的术语权重模型 |
5.1 术语领域权重模型与面向领域的术语甄选 |
5.1.1 术语的术语性 |
5.1.2 术语领域相关性 |
5.1.3 术语领域一致性 |
5.1.4 术语新奇性 |
5.1.5 基于区域分类的领域术语甄选 |
5.2 术语文档权重模型 |
5.2.1 术语文档权重模型概述 |
5.2.2 术语局部权重 |
5.2.3 术语全局权重 |
5.2.4 文档全局权重 |
5.3 实验分析 |
5.3.1 术语领域权重模型与领域术语甄选的实验分析 |
5.3.2 不同组合术语文档权重模型的实验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基于矩阵分解的潜在语义分析 |
6.1 潜在语义分析概述 |
6.1.1 传统文本信息检索与处理存在的问题 |
6.1.2 潜在语义分析(LSA)的内涵 |
6.2 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潜在语义分析 |
6.2.1 SVD的基本思想 |
6.2.2 与SVD等价的特征值问题 |
6.2.3 SVD迭代算法 |
6.2.4 基于SVD的潜在语义分析分析的理论解释 |
6.2.5 基于Σ调整的潜在语义分析方法——μ-SVD |
6.3 基于半离散矩阵分解(SDD)的潜在语义分析 |
6.3.1 SDD的基本思想 |
6.3.2 k-SDD的计算 |
6.4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MF)的潜在语义分析 |
6.4.1 NMF的基本思想 |
6.4.2 NMF的概率模型与辅助约束 |
6.4.3 稀疏性约束下的NMF |
6.5 实验分析 |
6.5.1 应用LSA与不应用LSA的实验对比分析 |
6.5.2 基于Σ调整的LSA——μ-SVD实验分析 |
6.5.3 不同损失函数定义下的NMF算法实验对比分析 |
6.5.4 基于NMF与k-Means的文本聚类实验对比分析 |
6.5.5 NMF方法与SVD方法的实验对比分析 |
6.5.6 稀疏性约束下的NMF实验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节 |
第7章 基于主题模型的潜在语义分析 |
7.1 概率潜在语义分析(PLSA)模型 |
7.1.1 PLSA模型的基本思想 |
7.1.2 基于期望最大化(EM)算法的模型拟合 |
7.1.3 改进的模型拟合方法——退火期望最大化算法 |
7.1.4 PLSA与LSA的关系 |
7.2 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模型 |
7.2.1 LDA模型的基本思想 |
7.2.2 基于变分算法的模型推理 |
7.2.3 基于Gibbs采样的模型推理 |
7.3 相关主题模型(CTM) |
7.3.1 CTM的基本思想 |
7.3.2 基于变分算法的模型推理 |
7.4 层次主题模型(hLDA) |
7.4.1 中式餐厅处理(CRP)分布 |
7.4.2 hLDA模型的基本思想 |
7.4.3 非参数hLDA |
7.4.4 模型推理 |
7.5 弹珠机分配模型(PAM) |
7.5.1 PAM的基本思想 |
7.5.2 模型推理 |
7.5.3 PAM与hLDA比较 |
7.6 实验分析 |
7.6.1 基于LDA模型的潜在语义分析实验 |
7.6.2 基于CTM模型的潜在语义分析实验 |
7.6.3 基于PAM模型的层次潜在主题挖掘实验 |
7.7 一种加权采样层次主题模型(WS-HTM)的理论框架设计 |
7.8 本章小节 |
第8章 潜在语义分析在领域文本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
8.1 面向潜在语义分析的大规模稀疏矩阵实现 |
8.2 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领域文本信息检索 |
8.2.1 压缩编码过滤 |
8.2.2 语义倒排索引构建 |
8.3 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领域知识单元关联挖掘 |
8.4 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领域文本信息聚类 |
8.4.1 一种基于二分k-Means的高效率文本聚类方法 |
8.4.2 潜在语义(主题)与聚类类目的等价性分析 |
8.5 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领域文本信息可视化 |
8.5.1 基于潜在语义降维和坐标轴定位的可视化 |
8.5.2 基于层次化主题模型的潜在主题可视化 |
8.5.3 基于力导算法的领域知识单元网络化语义关联自适应可视化 |
8.6 本章小节 |
第9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4)大型变压器主绝缘分析和电场计算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换流变压器电场特性研究现状 |
1.2.2 电力变压器电场软件开发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换流变压器暂态电场的分析方法 |
2.1 换流变压器电场分布的特殊性 |
2.2 考虑复合介质的极性反转电场数学模型 |
2.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2 瞬态电场的边值问题 |
2.3 考虑材料非线性的极性反转电场计算方法 |
2.3.1 非线性场强的迭代公式 |
2.3.2 计算方法 |
2.3.3 温度场与电场的耦合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端部极性反转电场分析 |
3.1 计算模型 |
3.2 边界条件和激励电压的加载 |
3.3 换流变压器绕组端部极性反转电场分析 |
3.3.1 材料线性极性反转电场分析 |
3.3.2 材料非线性极性反转电场分析 |
3.3.3 材料特性对极性反转电场分布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型变压器电场计算和分析软件的开发设计 |
4.1 软件的设计思想和主要功能 |
4.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1 AutoCAD 在 VB 中的二次开发 |
4.2.2 模型的建立 |
4.3 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
4.3.1 场域剖分方法的选择 |
4.3.2 确定边界条件和加载激励 |
4.3.3 Triangle 剖分 |
4.4 有限元计算 |
4.5 有限元分析后处理 |
4.5.1 OpenGL 绘图工具 |
4.5.2 等位线图的绘制 |
4.5.3 电位云图的绘制 |
4.5.4 场强云图的绘制 |
4.6 绝缘的可靠性分析 |
4.7 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界面组成 |
4.7.1 软件界面的组成 |
4.7.2 软件的运行条件 |
4.7.3 软件的运行 |
4.7.4 模型的建立 |
4.7.5 有限元计算 |
4.7.6 后处理显示与绝缘可靠性分析 |
4.8 软件的实例与验证 |
4.8.1 电力变压器的仿真实例与验证 |
4.8.2 换流变压器的仿真实例与验证 |
4.9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电网自治优化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ET的拓扑结构及其控制策略 |
1.2.2 配电网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含PET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性鲁棒优化调度 |
2.1 引言 |
2.2 含PET的交直流配电网线性模型 |
2.2.1 PET非线性稳态模型 |
2.2.2 PET非线性模型线性化 |
2.2.3 交流潮流方程线性化 |
2.2.4 直流潮流方程线性化 |
2.3 线性鲁棒优化调度模型 |
2.3.1 目标函数 |
2.3.2 配网侧约束条件 |
2.3.3 可控资源侧约束条件 |
2.3.4 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 |
2.3.5 不确定性模型向确定性模型的转化 |
2.4 算例分析 |
2.4.1 潮流线性化精确性分析 |
2.4.2 鲁棒优化调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改进有效集快速求解的实时优化调度 |
3.1 引言 |
3.2 有效集介绍 |
3.3 实时优化调度模型 |
3.3.1 实时调度目标函数 |
3.3.2 功率守恒等式约束条件 |
3.3.3 可控资源出力不等式约束条件 |
3.4 改进有效集算法介绍 |
3.4.1 有效集算法基础 |
3.4.2 改进有效集算法求解流程 |
3.5 算例分析 |
3.5.1 网络储备充足 |
3.5.2 储备达到极限 |
3.5.3 网络储备不足 |
3.5.4 不同的计算平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SCAD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PSCAD模拟仿真 |
4.2.1 可再生能源出力持续减小 |
4.2.2 可再生能源出力持续增加 |
4.2.3 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企业文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企业文化定义 |
1.2.2 企业文化的内容 |
1.2.3 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和功能 |
1.2.4 企业文化再造、改进及建设 |
1.2.5 企业文化研究理论依据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
2.1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的发展回顾 |
2.1.1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的由来 |
2.1.2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的发展成就 |
2.1.3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的发展战略 |
2.2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回顾 |
2.2.1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母公司企业文化特色 |
2.2.2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理念 |
2.2.3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 |
2.3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发展的目标 |
2.3.1 企业发展对企业文化的需求 |
2.3.2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发展的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 |
第3章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调研及问题分析 |
3.1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调查设计 |
3.1.1 文献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
3.1.2 问卷调查的原则与方案 |
3.1.3 访谈调查的方案 |
3.2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调查结果统计 |
3.2.1 文献调查结果统计 |
3.2.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3.2.3 访谈调查结果总结 |
3.3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3.1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主要问题 |
3.3.2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问题产生的成因 |
第4章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改进方案设计 |
4.1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系统的改进 |
4.1.1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改进 |
4.1.2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机制改进 |
4.1.3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考核系统改进 |
4.2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支撑系统的改进 |
4.2.1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业务流程改进 |
4.2.2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管理流程改进 |
4.2.3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团队素质与结构改进 |
第5章 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企业文化改进方案实施的配套措施 |
5.1 组织与人事 |
5.1.1 组织机构的改善 |
5.1.2 人员管理的改进 |
5.2 管理者表率 |
5.2.1 管理者要有正确的经营管理思路和传播经营管理思路的能力 |
5.2.2 要有优良的作风、善于与员工开展各种沟通和成为践行企业文化的表率 |
5.3 财务保证 |
5.3.1 良好的经营业绩支撑 |
5.3.2 良好的客户结构 |
5.3.3 严格的财务管控和专项资金支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企业文化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8)《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形成与法制化 |
1.1.2 我国控规与美国区划的渊源关系 |
1.1.3 美国区划、纽约区划及其《1961区划决议案》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区划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区划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和文献研究 |
1.5.2 比较研究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
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形成的历史背景 |
2.1.1 美国第一部综合区划:《1916纽约建筑分区决议案》 |
2.1.2 管制理念的转变:从被动阻止妨害到主动增进公共福祉 |
2.1.3 纽约再区划:1940年代-1960年综合修正的推进 |
2.1.4 框架内的持续演变:《1961纽约区划决议案》的修正与完善: |
2.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特点 |
2.2.1 对《1916纽约市建筑分区决议案》的检讨 |
2.2.2 综合修正应对的发展需求 |
2.2.3 综合修正的原则和特点 |
2.2.4 综合修正通过前的争议 |
2.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
2.3.1 立法目的 |
2.3.2 管控范畴 |
2.3.3 规制尺度 |
2.4 综合分区与规则体系 |
2.4.1 1916的独立分区体系 |
2.4.2 1961的综合分区体系 |
2.4.3 现行的叠加分区体系 |
2.5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文本与使用 |
2.5.1 文本结构 |
2.5.2 索引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途管制 |
3.1 “用途”概念的复杂性 |
3.1.1 用途的多维含义 |
3.1.2 使用活动的空间性与尺度特征 |
3.1.3 使用活动随时间而变化 |
3.1.4 用途管制的两种含义 |
3.2 美国区划用途分区管制的起源 |
3.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用途管制框架 |
3.3.1 用途管制的目标与技术工具 |
3.3.2 用途的许可形式 |
3.4 纽约区划用途管制的规制尺度 |
3.4.1 以分区为规制尺度 |
3.4.2 用途分区模式的比较 |
3.5 用途管制的核心工具:用途组 |
3.5.1 分类和分组的多维度 |
3.5.2 差异化、定量化的分组标准 |
3.5.3 “分类—分组—分区”的逻辑框架 |
3.6 用途管制的其他技术工具 |
3.6.1 辅助用途 |
3.6.2 释放标准 |
3.6.3 混合利用的支持工具 |
3.7 区划用途管制的延伸:占用执照 |
3.7.1 占用执照的制度框架 |
3.7.2 占用执照的规制尺度和核心工具 |
3.7.3 制度特点与经验 |
3.8 对我国用途管制的借鉴 |
3.8.1 “用地分类”的管制方法 |
3.8.2 混合用地的用途兼容性规定 |
3.8.3 建筑使用的管理制度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体位规则 |
4.1 关键指标释义 |
4.1.1 体位 |
4.1.2 楼板面积 |
4.1.3 容积率 |
4.1.4 密度规则 |
4.1.5 院规则 |
4.1.6 高度与退缩要求 |
4.2 体位规则的框架 |
4.2.1 总体目标 |
4.2.2 以建筑和分区用途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
4.3 体位规则的规制尺度 |
4.3.1 以区划地块为规制尺度 |
4.3.2 以地块与街道关系为基础的规则细化 |
4.4 容积率调控工具 |
4.4.1 开发权转移的雏形 |
4.4.2 奖励区划 |
4.4.3 容积率调控工具的适用性 |
4.5 居住区指标关联性分析 |
4.5.1 核心指标:开敞空间率 |
4.5.2 空间密度与人口密度的关联性分析 |
4.5.3 开敞空间率与容积率的关联性分析 |
4.6 现行纽约区划的体位规则变化 |
4.6.1 开敞空间率和容积率关联控制产生的问题 |
4.6.2 新增的体位控制方法 |
4.7 对我国控规指标的借鉴 |
4.7.1 基于分区目标建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
4.7.2 加强控制指标的关联性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标牌管控 |
5.1 美国区划的标牌管控 |
5.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标牌管控指标 |
5.2.1 “标牌”的定义 |
5.2.2 标牌的分类 |
5.2.3 标牌与分区 |
5.2.4 标牌的管控要素 |
5.2.5 不一致的标牌与折旧 |
5.3 标牌管控的方法和原则 |
5.4 对我国标牌管控的借鉴 |
5.4.1 我国标牌管控的整体情况 |
5.4.2 以上海为例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停车管理 |
6.1 纽约区划停车管理的理念变化 |
6.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停车管理规则 |
6.2.1 停车管理的目标与框架 |
6.2.2 分类与分区结合的指标体系 |
6.2.3 停车配建要求的修改和豁免 |
6.2.4 停车配建的上限要求 |
6.2.5 片区停车共享 |
6.3 多重矛盾下综合停车配建指标的基本逻辑与影响因素 |
6.4 对我国停车配建指标的借鉴 |
6.4.1 对我国停车分区管控技术的思考 |
6.4.2 停车指标差别化要素的对比 |
6.4.3 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停车配建指标的改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施与裁量 |
7.1 区划法规的特点 |
7.1.1 规制型体系的特征和问题 |
7.1.2 区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
7.1.3 “自我实施”所需的制度特点 |
7.1.4 违法与处罚 |
7.1.5 法律语言 |
7.1.6 区划的适应性 |
7.2 特殊情况的预设 |
7.2.1 特别规定 |
7.2.2 修订或修改 |
7.2.3 免除 |
7.2.4 例外 |
7.2.5 必要性与问题 |
7.3 裁量机制 |
7.3.1 施行机构 |
7.3.2 裁量机制的必要性 |
7.3.3 裁量型的特殊规则 |
7.3.4 变通 |
7.3.5 特别许可 |
7.3.6 区划修正 |
7.3.7 多层级的裁量机制 |
7.4 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裁量机制的借鉴 |
7.4.1 我国控规裁量机制的两个层面 |
7.4.2 构建多层次的控规裁量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比较借鉴 |
8.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可借鉴性 |
8.2.2 对我国规划管理的借鉴 |
8.3 创新与特色 |
8.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专用术语概念 |
附录2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中高密度居住区) |
附录3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区域规则范围) |
附录4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意图区) |
附录5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商业叠加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9)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档案文献遗产的产生与社会需求 |
二、档案文献遗产的新价值取向 |
三、研究领域回顾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新取向研究 |
1.1 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分析 |
1.1.1 档案本义阐释 |
1.1.2 档案的遗产价值分析 |
1.2 档案文献遗产的种类与形式 |
1.2.1 来源与隶属 |
1.2.2 其他的分类方式 |
1.2.3 档案文献遗产的产生 |
1.2.4 档案文献遗产的作用与价值 |
1.2.5 特指性档案文献遗产的特点 |
1.3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途径与方式 |
1.3.1 利用方式透析——遗产利用的新途径 |
1.3.2 保存利用档案文献遗产的方式与问题 |
1.3.3 问题与困难的动因分析 |
1.4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思想 |
1.4.1 保护与利用档案的传统方法及方法论思想 |
1.4.2 价值取向后的变化与方法论思想的必然性需求 |
1.4.3 现阶段档案文献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思想 |
1.5 档案文献遗产价值取向的新方略 |
1.5.1 档案文献遗产价值新取向的基本策略 |
1.5.2 档案文献遗产的资源整合 |
1.5.3 多元化的利用方式 |
1.5.4 层次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
1.5.5 保护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
第二章 档案文献遗产资源的整合研究 |
2.1 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的必要性与社会需求 |
2.1.1 遗产资源建设的意义和社会需求 |
2.1.2 遗产资源的典型性特点 |
2.1.3 遗产资源整合的现状 |
2.1.4 现行遗产资源利用方式的问题——缺乏技术保护的支持和保障 |
2.1.5 遗产资源建设是社会需求和新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
2.2 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及其价值分析 |
2.2.1 汉代以前之遗产的价值分析 |
2.2.2 唐、宋时期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分析 |
2.2.3 元朝时期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分析 |
2.2.4 明代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分析 |
2.2.5 清代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分析 |
2.2.6 近现代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分析 |
2.3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整体性分析 |
2.3.1 材料学分析 |
2.3.2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地域学分析 |
2.3.3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环境学分析 |
2.4 整合模式构建研究 |
2.4.1 资源整合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
2.4.2 档案文献遗产整合的基本策略与目标 |
2.4.3 遗产整合的构件与要素 |
2.4.4 遗产资源信息整合的方式——资源的的协调和统筹兼顾的共享利用模式 |
2.4.5 整合的内容与模块 |
第三章 档案文献遗产的资源整合与实现研究 |
3.1 我国遗产管理、保护与利用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
3.1.1 遗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保管方式分析 |
3.1.2 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方式 |
3.1.3 主要问题分析 |
3.2 纸质类档案文献遗产的资源状况分析 |
3.2.1 纸质类遗产资源的总体情况 |
3.2.2 纸质类遗产的资源分析 |
3.2.3 纸质类遗产的主要形式 |
3.3 非纸类遗产的整合与资源建设研究 |
3.3.1 总体情况 |
3.3.2 非纸类档案文献遗产的资源分析 |
3.4 档案文献遗产资源的整合策略 |
3.4.1 遗产资源信息的整合策略 |
3.4.2 遗产信息的资源整合方式——资源的的协调和统筹兼顾的共享利用模式 |
3.5 档案文献遗产资源整合的实现 |
3.5.1 按照遗产的内容和涉及领域进行整合,专题式实现其价值 |
3.5.2 按照遗产利用的区域进行整合,降低成本,便捷地实现其价值 |
第四章 档案文献遗产利用的新途径及集成服务模式研究 |
4.1 档案文献遗产利用方式的新需求分析 |
4.1.1 档案文献遗产的利用需求与方式 |
4.1.2 档案文献遗产利用的倾向性问题 |
4.1.3 档案现有状况与档案利用需求的矛盾 |
4.2 档案文献遗产利用的信息模式研究 |
4.2.1 信息运行与档案文献遗产 |
4.2.2 遗产资源开发与信息处理的研究 |
4.2.3 信息化对档案文献遗产价值的推动 |
4.2.4 信息化条件下档案文献遗产利用模式特征 |
4.3 档案文献遗产利用的困境分析 |
4.3.1 主要困境分析 |
4.3.2 档案文献遗产利用新途径带来的主要问题 |
4.3.3 加强档案利用集成服务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4.4 档案文献遗产信息集成服务研究的理论基础 |
4.4.1 档案文献遗产信息集成服务的涵义 |
4.4.2 档案文献遗产信息集成的内容体系 |
4.4.3 遗产信息集成服务与传统档案服务的比较分析 |
4.5 档案文献遗产信息集成服务的实现方式 |
4.5.1 档案文献遗产信息集成服务的实现形式 |
4.5.2 档案文献遗产信息集成服务模式的实施 |
第五章 档案文献遗产的总体变化分析 |
5.1 档案文献遗产的损害表现 |
5.1.1 材料的残破与不全 |
5.1.2 外观的改变与污损 |
5.1.3 字迹(信息)难以辨别和内容图像模糊不清 |
5.1.4 腐蚀与灼烤、干热的损坏 |
5.1.5 其他变化 |
5.1.6 出土文献载体材料的老化 |
5.2 老化变质的途径与方式 |
5.2.1 材料自身的运动变化与老化变质 |
5.2.2 保管不善的条件加速老化作用 |
5.2.3 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而出现的变化 |
5.2.4 不规范的操作规程和不科学的管理方式与手段 |
5.2.5 特殊时期档案文献遗产的损害与破坏 |
5.3 保护档案材料的因素与缘由分析 |
5.3.1 社会政治因素的破坏 |
5.3.2 人为的损伤与不规范操作的破坏 |
5.3.3 环境条件的优劣——档案保护的自然因素 |
5.3.4 档案材料的质地粗劣和自然老化 |
5.3.5 其他影响因素 |
5.3.6 纸质类遗产的破坏及其表现 |
5.4 制约条件、变化规律与动因分析 |
5.4.1 保护工作的进展与问题 |
5.4.2 制约遗产社会作用与效能的动因分析 |
5.5 基本保护方略 |
5.5.1 保护的基本方法 |
5.5.2 保护学科的发展趋向研究 |
第六章 档案遗产材料变化的技术分析 |
6.1 纸质类档案遗产变化的技术分析 |
6.1.1 纸张载体的变化 |
6.1.2 字迹材料的变化 |
6.2 照片类档案遗产变化的技术分析 |
6.2.1 照片档案材料性能的变化 |
6.2.2 照片档案(遗产)影像的变化 |
6.3 磁带类档案遗产变化的技术分析 |
6.3.1 录音磁带的变化 |
6.3.2 录像磁带的变化 |
6.3.3 磁盘材料的变化 |
6.4 其它材料类档案遗产变化的技术分析 |
6.4.1 简牍(竹木)类遗产变化的技术分析 |
6.4.2 缣帛类遗产变化的技术分析 |
6.4.3 金属类遗产的变化 |
6.5 数字遗产变化的技术分析 |
6.5.1 信息内容的变化 |
6.5.2 信息读取环境的不稳定变化 |
6.5.3 数字遗产的信息安全 |
第七章 保护与利用档案文献遗产的方法论研究 |
7.1 方法论指导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作用与意义 |
7.1.1 方法论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及其在管理学科的运用 |
7.1.2 方法论在指导保护与利用档案文献遗产的作用与重要性 |
7.2 方法论指导思想的主要模式分析 |
7.2.1 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顶层设计思想 |
7.2.2 宏观指导的遗产管理模式研究 |
7.2.3 遗产的技术保障与环境控制 |
7.2.4 遗产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实践操作的模式 |
7.2.5 方法论在保护与利用档案文献遗产中的目标与解决方案探析 |
7.2.6 国际宪章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
7.3 国家层面的管理需求与实现模式 |
7.3.1 国家层面的管理需求 |
7.3.2 档案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总体实现模式 |
7.3.3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国家政策 |
7.3.4 国家实施的公众化对策 |
附录1 层次分析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变压器类文献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电网中面向错误数据注入攻击的移动目标防御研究[D]. 张镇勇. 浙江大学, 2020(12)
- [2]含分布式光伏电源配电网的故障自愈技术研究[D]. 刘晓. 东南大学, 2016(02)
- [3]面向领域中文文本信息的潜在语义分析研究[D]. 岑咏华. 南京大学, 2010(05)
- [4]大型变压器主绝缘分析和电场计算软件开发[D]. 朱立勋. 沈阳工业大学, 2013(07)
- [5]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电网自治优化运行[D]. 王睿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6]变压器类文献索引[J]. 本刊编辑部. 变压器, 1970(01)
- [7]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改进研究[D]. 种衍民. 湖南大学, 2009(03)
- [8]《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D]. 黎淑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9]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研究[D]. 彭远明. 复旦大学, 2008(03)
- [10]化工产品和石油产品中的元素分析[J]. 王在忠,吴美玉. 分析试验室, 1988(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