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紫叶雄性不育遗传分析及两用GMS

水稻紫叶雄性不育遗传分析及两用GMS

一、水稻紫色叶及两用核不育系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世龙,马庆,王阳,林昕,杨蕴力,葛梦妍,顾宸瑞,刘桂丰[1](2019)在《紫叶桦与裂叶桦杂交子代的种子活力及叶片性状分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了研究紫叶桦和裂叶桦叶片目标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基因型,筛选优良杂交组合,为种子园营建奠定基础。[方法]本试验以紫叶桦、裂叶桦以及白桦和欧洲白桦为杂交亲本,分别设计了不同杂交组合进行杂交制种。针对各杂交组合的种子千粒质量、种子活力以及杂种子代的生长量等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研究各组合子代叶片目标性状的分离比例及规律,采用X2法对该分离比例进行可靠性检测,进而验证亲本基因型的推测。[结果]分析表明,杂交组合间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苗高、地径等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着(P<0.01),紫叶桦的杂种种子千粒质量及活力性状的变异系数较高,达到66%~78%,其它性状及裂叶桦的杂种子代各性状变异系数为19%~47%,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在76%以上。综合种子千粒质量、种子活力、苗木生长以及叶片目标性状分离情况,选出LCK×Z1、Z4×1-28和LY×LCK 3个优良杂交亲本组合。根据紫叶桦的杂种子代全部呈现紫叶与绿叶2种类型,确定其为杂合基因型,紫叶为显性性状;又依据其子代紫叶与绿叶比例的9∶7、1∶1、1∶3、3∶5四种类型,确认紫叶由2对基因控制,属于互补作用,基因型为PB。根据裂叶桦的多个杂交组合中,仅与来自同一家系正常叶的半同胞个体(LCK)杂交才产生裂叶子代的现象,确定裂叶为隐性性状,该子代中裂叶与正常叶的分离比例为1∶3,推断该性状也为2对基因控制,属于叠加效应,裂叶桦的基因型为ddbb。卡方检验结果支持上述基因型及表型的推测。[结论]本研究确定紫叶性状为显性、裂叶性状为隐性,紫叶桦和裂叶桦的基因型分别为PB、ddbb,选出LCK×Z1、Z4×1-28和LY×LCK分别为紫叶桦和裂叶桦种子园营建时的优良杂交亲本组合。

夏九成[2](2006)在《水稻白化突变体和云南软米的超微结构观察及相关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文中指出Ⅰ 水稻叶色突变(叶绿素突变)在水稻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根据叶色的的突变表型可将叶色突变体分为白化,黄化,浅绿,白翠,绿白,黄绿和条纹等8种类型。另外根据突变是否会导致死亡,可将叶色突变体分为致死型和非致死型。在非致死型突变体中主要有花斑叶突变体,部分程度失绿突变体和受温度与发育调控的叶色突变体。本研究中所研究的材料259就是一份受温度和发育进程共同控制的叶色突变体。经观察该突变体的白化表型出现在苗期(三叶期前),平均气温低于24℃的条件下。水稻苗期低温白化突变是水稻在发育早期对低温胁迫的一种适应性。 本研究利用便携式叶绿素测量仪测定了突变体在白化时期,复绿后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并用同为籼稻的9311作为对照。结果发现突变体在白化时的叶绿素含量低平均含量仅为1.2(SPAD)。而当突变体恢复正常后其叶绿素含量(23.6)接近对照9311的水平(25.3)。说明突变体的突变表型不会对植株的后期生长产生太大的影响。 用透射电镜观察突变体的叶绿体在不同表型下的结构变化,9311作为对照。结果发现突变体在白化时的叶绿体不能正常发育仅有囊泡状结构。而复绿后其叶绿体的结构也将恢复正常,与9311的正常叶绿体结构一致。由此进一步从微观结构上说明在白化时期,突变体的叶绿体结构发生了改变。 通过与9311,花B,太粳588和台湾香糯等不同遗传背景的材料做正反交实验。并观察后代的表现,经观察各个组合F1代的苗期在低温情况下均表现正常,而F2代的苗期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则会发生白化苗与正常绿苗的分离,经x2检验均符合3:1的分离比例,正常绿苗对白化苗显性,符合孟德尔的单基因遗传。说明该突变体受一个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将该基因命名为al-12。另外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将该基因定位在第8染色体上,两侧最近的SSR标记RM5068和RM3702分别距基因0.5-1.1cM和4.9cM。 根据基因定位的结果,在距目的基因两侧最近的SSR标记RM3702和RM5068之间的所有contigs中寻找与突变表型(低温,白化)极其相关的CDS序列最后找到了两个候选序列:细胞色素P450推测序列(putative cytochromosome P450,CYP)和冷激蛋白推测序列(putative cold shock protein,CSP)。根据这两个序列设计了三对引物,以白化突变体和9311在二叶期的叶片总RNA逆转录产物为模板,分别进行PCR扩增。其中出现了在突变体259和对照9311间有表达

杜伟莉[3](2002)在《粘、易、偏型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基因定位及育性恢复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选用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ms(kot)-90-110,ms(var)-90-110,ms(ven)-90-110为基本材料,采用单体分析和缺四体分析两种方法对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进行了育性基因定位。同时选用一批生产上正在推广的小麦品种(系)与上述三种不育系进行了广泛的测交,以研究其育性恢复性能。结果表明: (1)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不育性彻底,易恢复性强,恢复源广泛,不育系及F1无单倍体产生,高恢复度亲本F1育性变异幅度小,变异系数低,恢复度与变异系数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其保持系和恢复系均为目前一些栽培小麦品种。 (2)不同恢复系对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的恢复度表现不同,且各不育胞质类型间差异显着,表明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的易恢复性与恢复系核基因组成和不育系核基因组成有关。研究后认为恢复系97-9-14、T6=3和河北矮5号属主效恢复基因+微效可育基因类型,T6-3和河北矮5号的微效可育基因为两对,97-9-14的为一对;恢复系972376为主效恢复基因+育性抑制基因;偏型不育系的不育胞质内存在的不育位点多寡可能与粘、易型不同。 (3)中国春和Chris小麦的旧染色体上存在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的主效恢复基因,1B染色体外不再有主效恢复基因存在,但不能排除1B染色体外存在微效恢复基因和育性修饰基因的可能性。由三类不育系恢保关系的相似性推断三个主效恢复基因可能存在等位性。 (4)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杂种F1代1B(rfv1)雌、雄配子的传递率均低于50%,且卡方测验均达极显着水平,分析后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不育系的异源细胞质效应、恢复系基因组成方式、不育系核型三者相互间及共同的互作作用引起的,恢复系组成与特定不育胞质类型的互作效应对雌、雄配子传递率降低影响最大。

陈善福,舒庆尧,吴殿星,崔海瑞,夏英武[4](1999)在《利用γ射线辐照诱发水稻龙特甫B叶色突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60Co-γ射线直接辐照龙特甫B干种子,诱发获得了多种类型叶色突变体。M2 代按苗计,白化、黄化和条纹三种叶色突变体的频率依次为0.347% ,0.041% 和0.031% 。对M2 代黄化和条纹两类突变群体的生长发育动态研究发现,其平均叶片数和分蘖数与对照有较大的差异。但有一些黄化和条纹突变体在三叶期后即可转为绿色,其叶片数和分蘖数与对照相近。在用这些叶色突变体与龙特甫A 杂交、回交后的M 4BC1 群体中,分离出正常绿色和带有叶色标记的两类不育株,二者之比接近1∶1。根据苗期和成株期的叶色特征,这些突变系分为 6 种类型。对M 4 突变系的株高、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及相应的 M4BC1 植株的株高和单株穗数进行了考察,发现转绿型突变系及其相应的M4BC1 带叶色标记植株的农艺性状与相应的对照相仿。

吴殿星,舒庆尧,夏英武,郑涛,刘贵付[5](1996)在《一个新的水稻转绿型白化突变系W25的叶色特征及遗传》文中指出一个新的水稻转绿型白化突变系W25的叶色特征及遗传*吴殿星1舒庆尧1夏英武1郑涛2刘贵付1**(1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29;2浙江余杭市种子公司,余杭311100)Leafcolorcharacterandgeneticso...

谭协和,鹿占黔,孙延璋,肖乾一,陈祖国,苏天锡,陈运华,赵高凤,王梅[6](1996)在《具紫叶标记的籼型两用核不育系“紫标S系”的选育》文中研究指明紫标S系是杂交育成的具紫叶隐性遗传标记的、不育起点温度低的籼型两用核不育系。在日长14小时/天,日均温24℃左右(19~27℃变温)人控条件下,以及在贵州贵定(北纬26°35’,海拔1006米)自然光温条件下,不育期的花粉不育度99.9%以上。套袋自实率为零。不育度达99.5%以上的不育株率为100%。不育期41天以上。育性转换明显。可育期自实率为21.4%~54.1%。农艺、异交性状优良。具有制种安全、易繁殖、易除杂等实用价值。

刘贵富,吴跃进,许霞,舒庆尧,夏英武[7](1996)在《诱发温度敏感型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发的温敏核不育水稻叶色突变体中,发现有4个突变体的叶色表达与温度有关。突变体W4、W11在高温(30~35℃)叶片呈白色,在低温下(20~25℃)表现为黄色或浅黄色。35℃时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0.0219和0.0536mg/g鲜重,而在25℃时分别上升到0.2410和0.3431mg/g鲜重,增长幅度达10倍左右。相反,突变体W17和W25在低温下表现为白色,高温下转为浅绿色。在25℃时叶绿素含量分别只有0.0813和0.0172mg/g鲜重,在35℃时分别上升到1.0570和1.1367mg/g鲜重,增长幅度高达90倍以上。在此温度范围内,对照2177S的叶绿素含量在同一数量级内变化。在生长过程中,上述突变体的叶片均可转换成黄绿色或绿色,并开花结实。在25℃下生长到3.5叶期时,W4和W11的叶绿素含量已接近2177S的水平,分别达到对照的88.6%和81.1%。但W25在20℃及以下温度生长时,叶片始终呈白色,不发生转换,从而表现出条件致死的特性。

舒庆尧,刘贵付,夏英武[8](1996)在《温敏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用 ̄(60)Coγ射线诱发的温敏核不育水稻叶色突变体中,发现有4个突变体的叶色表达与温度有关。突变体W_4、W_11在高温(30~35℃)下叶片呈白色,在低温(20~25℃)下表现为黄色或浅黄色。35℃时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0.0219和0.0536mg/g鲜重,而在25℃时分别上升到0.2410和0.3431mg/g鲜重,增长幅度达10倍左右。相反,突变体W_17和W_25在低温下表现为白色,高温下转为浅绿色。在25℃时叶绿素含量分别只有0.0813和0.0172mg/g鲜重,在35℃时分别上升到1.0570和1.1367mg/g鲜重,增长幅度高达90倍以上。在此温度范围内,对照2177S的叶绿素含量在同一数量级内变化,在生长过程中,上述突变体的叶片均可转换成黄绿色或绿色,并开花结实,在25℃下生长到3.5叶期时,W_4和W_11的叶绿素含量已接近2177S的水平,分别达对照的86.6%和81.1%。但W_25在20℃及以下温度生长时,叶片始终呈白色,不发生转换,从而表现出条件致死的特性。

谢戎,朱发云,何光华,邓锡洪,左永树,杨正林,吴丽君[9](1995)在《水稻两用系温敏叶绿素自然突变体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 1973年石明松从一季晚粳农垦 58户发现‘恍敏核小育水稻”以来,以光(温)敏核不育系作为主要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已成为I以习杂交水稻研究的新领域‘””。大量研究表明,现有的舢型两用系的育性表达与转换主要受温度控制*一”。因此,舢型两用系选育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不育临界温度等于或低于23tL’,’]从江流域多数地区盛夏低于23C低温天气30年才有一次「‘’,但若将制种花期提早,或遇极端低温大气,仍可造成两用系不育性部份恢复,影响制种纯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选育带有遗传标记性状的两用系引起育种家们的关注*’。 笔者从武汉大学引进的吾可用系89025提纯株系中,发现 个仰叨口卜、叶鞘间段尖绿的温敏叶绿素自然突变体,编号11035。本文主要报导该突变体的选疗及对该突变性状表达条件和遗传的初步研究结果。1 突变体的来源 199O年在沪州从89025大群体。1。选280个单株,将其柏hHff往砌南加代收种,19叮年吞水稻专辑 谢 戎等:水陷两用系温敏叶绿素臼然伶凹乍川口l研11n 在沪州将这280个诛系分两期播种;其中,编号为正1035的沐系在仙个抓!洲次育均好,将K梢 桩带往海南秋繁收种,同年12月将秋繁的稻桩种子就地撇帅冬繁,发现【们mki低温天气)., 口!一、叶鞘出现问段失绿

任光俊,李青茂,彭兴富,陆贤军[10](1993)在《水稻紫色叶及两用核不育系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文中指出在成都生态条件下,选用不育期较长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8902-393S 和 KS-14分别与紫色叶水稻品种马来红和菲律宾紫稻杂交,配制4个组合。观察 F1、F2代的叶色与花粉育性表现。结果表明:F1代均为绿色叶可育杂种;F2代,绿叶:紫叶为3:1或13:3;可育:不育为15:1或13:3;紫色叶基因与两用核不育基因表现为独立遗传。根据育种目标,在 F2中选择了一些农艺性状较优良的紫叶核不育株。

二、水稻紫色叶及两用核不育系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紫色叶及两用核不育系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紫叶桦与裂叶桦杂交子代的种子活力及叶片性状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交配设计
    1.2 研究方法
        1.2.1 各杂交组合种子千粒质量及发芽性状的测定
        1.2.2 各杂交组合苗期叶色及叶型性状调查及分析方法
        1.2.3 各杂交组合子代苗高和地径调查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交子代性状表现及差异显着性分析
    2.2 不同杂交子代种子千粒质量、种子活力及苗木性状的多重比较
    2.3 杂交亲本基因型的确定
3 讨论
4 结论

(2)水稻白化突变体和云南软米的超微结构观察及相关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水稻白化突变体259的超微结构与基因定位
    一 文献综述
        1.1 叶绿素突变导致的叶色变化
        1.2 非致死型突变体和致死型突变体
        1.3 其它光合作用突变类型
        1.4 叶绿素突变的遗传基础
        1.5 叶绿素突变体的来源
        1.6 利用叶绿素突变体从细胞与分子水平上对叶绿体发育过程的研究(叶色突变的分子机制)
        1.6.1 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
        1.6.2 核基因在叶绿体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1.6.2.1 核质互作导致失绿
        1.6.2.2 核基因以间接方式引发失绿突变
        1.6.3 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叶绿体类囊体膜的发育
        1.7 环境条件对叶绿体的影响
        1.8 叶绿素突变体的研究趋势及应用前景
        1.8.1 叶绿素突变体的研究趋势
        1.8.2 叶色突变体的应用前景
        1.8.2.1 叶色变异作为标记性状
        1.8.2.2 遗传改良的育种材料
        1.8.2.3 叶色突变体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8.2.4 叶色突变体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1.9 水稻的叶绿素突变体研究概况
        1.10 基因定位方法简述
        1.10.1 标记基因法
        1.10.2 初级三体分析法
        1.10.3 相互易位系,代换系法
        1.10.4 DNA分子标记法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三 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白化突变体259的表型特征
        3.2 水稻白化突变体259的叶绿素含量测定
        3.3 水稻白化突变体259的叶绿体显微观察
        3.4 水稻白化突变体259的遗传分析
        3.5 水稻白化突变体259的基因定位
        3.6 水稻白化突变体259的RT-PCR分析
    四 讨论
        4.1 水稻白化突变体259的突变表型及其来源
        4.2 水稻白化突变体259的细胞学研究
        4.3 水稻白化突变体259的生理生化研究
        4.4 水稻白化突变体259的遗传机制
        4.4 水稻白化突变体259在生产育种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 云南软米毫目吕的超微结构与基因初步定位
    一 文献综述
        1.1 杂交水稻稻米品质现状
        1.2 稻米品质的遗传研究进展
        1.2.1 传统的遗传研究手段
        1.2.2 借助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技术来研究与品质有关的质量性状基因和数量性状基因
        1.2.2.1 质量性状基因分析
        1.2.2.2 数量性状的QTL分析
        1.2.2.3 稻米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1.2.3 借助其他物理方法来研究稻米的品质,如电子显微镜,近红外仪
        1.2.4 低直链淀粉水稻的选育进展
        1.3 研究展望
        1.3.1 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的创建,鉴定,筛选和利用
        1.3.2 阐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的分子机理
        1.3.3 加强Wx非等位的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的育种利用
        1.3.4 复合型优质专用水稻品种的选育
        1.4 目的与意义
    二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田间试验
        2.3 室内分析
        2.3.1 DNA的提取
        2.3.2 PCR扩增反应及扩增产物的检测
        2.3.3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及部分品种的稻米综合指标测定
        2.3.4 水稻胚乳淀粉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2.3.5 基因定位
    三 结果与分析
        3.1 软米毫目吕的Wx基因型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3.2 毫目吕与其他Wx基因类型水稻品种的胚乳微观结构分析
        3.3 亲本及杂交后代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与分析
        3.4 软米直链淀粉含量控制基因DU-C1的定位
    四 讨论
        4.1 Wx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及与软米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
        4.2 直链淀粉含量,胚乳微观结构和稻米品质的关系
        4.3 软米杂种的品质表现及其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4.4 软米直链淀粉含量基因与其它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基因的关系
        4.5 软米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利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论文发表情况)

(3)粘、易、偏型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基因定位及育性恢复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研究进展
        1. 小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发现
        2.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2.1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创制
        2.2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效应
        2.3 粘类小麦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
        2.4 粘类小麦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遗传
        2.5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杂种优势表现
        3. 粘类不育系目前存在问题与展望
    二、 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1.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模型
        2. 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研究
        2.1 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2.2 小麦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3. 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
        3.1 叶绿体DNA(ctDNA)及其产物与CMS研究
        3.2 线粒体DNA(mtDNA)及其产物与CMS研究
        3.3 用于雄性不育机理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三、 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研究及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
        1. 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研究
        1.1 显性假说(Dominance Hypothesis)
        1.2 超显性假说(Overdominance Hypothesis)
        1.3 基因组互补与杂种优势
        1.4 基因网络系统假说
        1.5 遗传振动合成学说
        1.6 基因表达差异与杂种优势
        1.7 染色体倍数与杂种优势
        2.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
        2.1 人工去雄
        2.2 自交不亲和性的利用
        2.3 标记性状的利用
        2.4 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2.5 雌性不育性的利用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一. 粘、易、偏型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研究
    二、 粘、易、偏型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基因定位
    三、 粘、易、偏型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配子传递率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利用γ射线辐照诱发水稻龙特甫B叶色突变(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2 方 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色突变体的种类及突变频率
    2.2 M2代叶色突变体的初步观察
    2.3 叶色突变的遗传特性
    2.4 M4叶色突变系类型及其农艺性状分析
    2.5 M4BC1正常绿色和带有叶色标记不育系的株高及单株穗数的比较与分析
3 讨 论

四、水稻紫色叶及两用核不育系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紫叶桦与裂叶桦杂交子代的种子活力及叶片性状分离[J]. 田世龙,马庆,王阳,林昕,杨蕴力,葛梦妍,顾宸瑞,刘桂丰. 林业科学研究, 2019(03)
  • [2]水稻白化突变体和云南软米的超微结构观察及相关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D]. 夏九成.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3]粘、易、偏型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基因定位及育性恢复性能的研究[D]. 杜伟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2)
  • [4]利用γ射线辐照诱发水稻龙特甫B叶色突变[J]. 陈善福,舒庆尧,吴殿星,崔海瑞,夏英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999(06)
  • [5]一个新的水稻转绿型白化突变系W25的叶色特征及遗传[J]. 吴殿星,舒庆尧,夏英武,郑涛,刘贵付. 浙江农业学报, 1996(06)
  • [6]具紫叶标记的籼型两用核不育系“紫标S系”的选育[J]. 谭协和,鹿占黔,孙延璋,肖乾一,陈祖国,苏天锡,陈运华,赵高凤,王梅. 西南农业学报, 1996(02)
  • [7]诱发温度敏感型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研究[J]. 刘贵富,吴跃进,许霞,舒庆尧,夏英武. 安徽农业科学, 1996(01)
  • [8]温敏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研究[J]. 舒庆尧,刘贵付,夏英武. 核农学报, 1996(01)
  • [9]水稻两用系温敏叶绿素自然突变体的初步研究[J]. 谢戎,朱发云,何光华,邓锡洪,左永树,杨正林,吴丽君. 西南农业学报, 1995(S1)
  • [10]水稻紫色叶及两用核不育系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J]. 任光俊,李青茂,彭兴富,陆贤军.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S3)

标签:;  ;  ;  ;  ;  

水稻紫叶雄性不育遗传分析及两用GMS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