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昌市地震震害分析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黄志刚,李玮,廖原,邓俊双[1](2020)在《三重摩擦摆支座在多跨PC连续梁桥隔震中的研究》文中提出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对采用三重摩擦摆支座的多跨PC连续梁桥的隔震效果进行了研究。介绍三重摩擦摆支座的力学行为,进而结合一座8×30mPC连续梁桥,研究各种减隔震措施下的结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三重摩擦摆支座在桥梁减震中的有效性。
陈伟觉[2](2020)在《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区划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国家防御、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对策之一,是采取各项工程措施和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国土利用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的依据。目前地震区划图多采用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编制,简称PSHA区划图,其检验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借助我国1990版和2001版地震区划图设防建造的砖混和钢混结构房屋在随后发生的地震中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估值,与不设防相应值的比较,以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两个评价指标的组合,评价了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防震减灾效益。结果表明,在1990年~2000年、2001年~2015年的两个时间段内全国砖混结构和钢混结构两类房屋的抗震设防总投入分别为1299.77亿元和6654.61亿元;按区划图设防建造的两类房屋在实际发生的地震中造成经济损失共10497.16亿元,房屋破坏造成的地震死亡54506人、重伤171158人。与不设防的相应地震损失、伤亡人数相比,可知产生了经济效益18194亿元,减少死亡283260人、减少重伤1130642人。达到了按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两个指标组合评价的(1)级效益。为进一步考察、分析抗震设防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随设防标准的变化,全面高一度或低一度设防,分别评价了1990年~2015年间遭到地震破坏地区和全国的防震减灾效益。结果表明,全面降低一度设防,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均会有所下降,遭到地震破坏的地区降幅在14.72%至39.74%之间,全国(大陆地区)降幅在10.33%至41.19%之间。全面提高一度设防,抗震设防投入有所增加,遭到地震破坏地区相应的减灾效益更大,增幅在2.01%至55.20%之间,大多在10%左右;全国(大陆地区)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降幅在0.60%~39.19%,安全效益有所提升,增幅在1.95%~55.20%。本文的检验说明,我国地震区划图确实发挥了可观的防震减灾效益,今后采用相同或相似方法编制PSHA区划图可以适当提高风险水平。
舒荣星[3](2018)在《电网地震安全性与地震可恢复性评价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网是城市工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生产、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其他社会活动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电网在地震中遭受破坏导致无法维持正常供电时,还将会严重影响灾后的应急救援和快速重建,造成更大的损失。国内外关于电网设施或设备抗震的研究多集中在电网单体元件(设施、设备)的抗震能力、地震易损性、减隔震措施、灾害损失评估以及电网可靠性分析等方面,而电网在遭受地震时能否保持安全运行并持续供电,以及震后是否能够快速恢复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目前,我们仍不知道对电网在遭受地震动作用时保持安全运行的能力以及震后恢复能力的强弱如何进行评价。在电网设施或设备地震易损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地震时电网保持安全运行以及震后能否及时恢复的能力,是提高电网的地震安全性能和加快震后恢复进度的重要前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1)介绍了电网的组成以及电力设施的震害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安全性评价理论、可恢复性理论以及电网地震易损性、地震安全性和地震可恢复性的相关研究现状。(2)统计了汶川地震中电力设施地震易损性相关结果,对地震安全性的相关概念和涵义进行了阐释,分析了影响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地震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变电站、输电线路地震安全性指数。分别进行了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地震安全性等级划分方法研究,提出将变电站、输电线路的地震安全性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3)统计分析了汶川地震中电力设施易损性与震后恢复时间之间的关系。定义了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将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提出了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指数及其计算式,对汶川地震中102个变电站样本的可恢复性指数计算,建立了地震可恢复性等级与可恢复性指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了变电站可恢复性指数、烈度与恢复时间之间的关系,统计了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矩阵,提出了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快速评估模型。(4)估算了汶川地震中绵阳和德阳地区输电线路的震后恢复进度,绘制出对应的恢复进度图。将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提出了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指数,对阿坝、广元、绵阳等地共213条输电线路的可恢复性指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输电线路可恢复性指数与烈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汶川震害资料的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矩阵,提出了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快速评估模型。(5)以克拉玛依地区电网为例,分别计算了22座变电站、33条输电线路的地震安全性指数和地震可恢复性指数,对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各自的地震安全性等级和地震可恢复性等级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整体电网的地震安全性和可恢复性评价方法,并对克拉玛依地区整体电网的地震安全性等级和可恢复性等级进行了评价。
曾帆[4](2017)在《基于系统论的震后重建规划理论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全球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震害长期威胁着我国城乡人居安全,也阻碍着城乡发展建设。然而当前我国在应急城乡规划领域研究基础薄弱,现实状况亟待改善。因此,从城乡规划学科领域进行震害防御和城乡安全建设研究成为我国需要长期进行的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四川5.12汶川地震和4.20芦山地震两次震后重建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应急城乡规划实践经验,首创了大量符合灾区各地重建规律的规划技术,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总结,尚未形成针对震后重建的规划理论方法。理论研究的缺乏会导致实践的困惑,反映在我国当前应急城乡规划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规划编制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配套滞后等诸多方面。论文以四川两次地震震后重建规划实践过程及其经验为研究基础,从系统理论及方法角度对震后重建规划进行研究,建立了“问题提出——研究综述——系统分析——理论模型——案例实证”的技术路线。论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文献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初步构建了震后重建的规划理论方法和实施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论文从系统论角度回顾了震后重建规划全过程,认识到震后重建规划是在特定时空范畴内诸多要素的协同配合,是一个典型的系统问题。而震后特定时空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该系统并非一个简单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系统或称体系。而震后重建环境的动态变化性,使得要素与环境、系统与环境以及要素和系统之间都无时不刻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交互,这就决定了该系统并非一个封闭系统,而是开放系统。因此,论文将震后重建规划过程视为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进行研究。从系统性特征初步分析震后重建规划过程的构成要素,可发现组织管理和工程技术是其两大主要系统,属于典型的系统工程问题,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进行研究。而系统工程至今已经发展到了体系工程的高级阶段,因此需要运用体系工程方法论进行研究。(论文第一章、第二章)(2)论文运用全面系统干预(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TSI)方法论的系统隐喻工具(System Metaphor)构建了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隐喻判识模型。目的是通过该模型获得对体系内部构成及其特征属性的认识,以此围绕其隐喻及特征匹配相应的体系工程方法论及方法工具。本研究通过系统隐喻模型进一步解析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认识到震后重建体系的两个核心组成系统——组织系统和技术系统,以及其子系统和要素构成,兼具硬系统和软系统的双重特征,需要以硬系统结合软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因此,论文以体系工程为主导,建立了软硬系统整合的多元方法论来进行震后重建规划体系研究。(论文第三章)(3)在整合系统方法论的基础上,论文建立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集成的理论模型。首先,本研究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硬系统工程方法论重构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形成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的三维结构,据此建立了震后重建规划系统集成的概念模型。其次,本研究进一步对概念模型中的组织集成和技术集成两个主要维度进行逻辑细化,形成了震后重建规划的逻辑模型。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聚焦研究震后重建规划逻辑模型中的技术集成维度,系统梳理了生命周期、学科支撑和规划体系三类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的思维模型(ERTPM),提供了技术集成操作层面的基本思路和技术集成框架。而对于组织集成维度,论文借鉴了并行工程(CE)的原理及方法路径,建立了应急并行城乡规划管理模型(ECUPMM)。组织管理集成模型提供了技术集成的组织管理环境,是技术集成实现的组织路径。组织管理集成的结果是震后重建规划的组织系统构建,技术集成的结果是震后重建规划的技术系统,据此论文通过震后重建规划的逻辑步骤构筑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集成的综合集成框架。(论文第四章)(4)论文以四川汶川和芦山两次震后重建规划过程中的规划技术应用为实证研究基础,从实践中剥离出震后重建规划中涉及的专业技术,以我国学科分类标准为依据进行凝练表达,初步遴选出21项规划技术。本研究进一步通过Delphi法对规划关键技术进行重要性和相关性的统计分析,将震后重建规划的关键技术分为了震后重建规划的通用技术和专用技术两大类,其中专用技术又依据震后重建规划的编制类型,分为了安置规划专用技术、总体规划专用技术、专项规划专用技术和详细规划专用技术4类,提供了技术集成的模块单元。在此基础上,结合震后重建规划体系综合集成框架,论文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技术集成,建立了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集成的操作模型。具体到应用层面,则将技术操作模型细化为了安置规划技术集成方案,总体规划技术集成方案,专项规划技术集成方案,详细规划技术集成方案的具体指导应用。(论文第五章、第六章)本研究首次初步构建了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理论框架,形成了一系列方法模型和实施路径,希望能够为今后可能发生地震的灾区灾后重建所有效应用,为震后重建规划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邵峰[5](2017)在《江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村镇房屋抗震能力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历史震害表明,建筑物的破坏仍是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村镇房屋通常由于受到设计、施工、用材等因素制约,在遭受地震时损坏严重,“小震大灾”一度成为我国村镇地震灾害的突出特点。同时,我国大多数村镇处在地震区,有的位于高烈度区,江西更有部分地区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因此,对村镇房屋的抗震能力进行调查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研究江西村镇房屋的抗震性能,本文首先对江西的历史地震背景和村镇房屋的震害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对江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村镇房屋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实地调查;基于调查数据,总结分析了江西村镇房屋的结构特征、施工特点、构造措施等;通过专家评判、震害预测、数值模拟等多种方式,对江西村镇房屋的抗震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抗震建议,为江西村镇房屋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具体如下:(1)对江西历史地震背景及村镇房屋震害进行总结,分析了江西村镇房屋的震害特点、典型震害及震害原因。(2)对江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8个县(市)的村镇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实地调查,收集了房屋的建造年代、结构类型、施工质量、平立面布置、构造特点等基础数据,总结分析了江西村镇房屋的结构特征、施工特点、构造措施及存在的问题。(3)对典型砌体结构单体震害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论述了不同预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结合汶川地震中7栋砌体结构震例,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的震害预测结果,验证了预测方法的可靠性,为江西村镇房屋的抗震性能分析奠定了基础。(4)基于调查数据,对详细调查的363栋江西典型村镇房屋进行震害预测,对不同区域、不同结构类型的村镇房屋抗震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历史震害,分析了江西村镇房屋的抗震能力现状。(5)应用ABAQUS软件对江西村镇典型房屋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实际震害和震害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其在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为村镇房屋抗震设防提供了参考。
唐国华[6](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周强,邵峰,孙柏涛[7](2016)在《江西村镇房屋抗震能力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我国村镇房屋抗震能力普遍较差的现状,为进一步掌握江西辖区,特别是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村镇房屋抗震能力现状,对江西省辖区内多个城市中的8个县(市)24个乡镇72个自然村开展村镇房屋抗震能力调查,其中详细调查了363栋江西典型村镇房屋。本文首先总结了江西的地震背景及村镇房屋震害特点;然后,依据调查资料,并结合九江地震等历史震害,指出江西村镇房屋在抗震设计、构造、施工中存在的不足。给出了江西村镇房屋不同结构类型、不同地区的震害预测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类型及不同地区村镇房屋的抗震性能,总结了江西省既有村镇房屋的抗震能力现状;最后,针对江西村镇房屋,提出增强村镇房屋抗震性能的有效建议,本文研究可为村镇房屋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邹桂林[8](2016)在《液化土地基震害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在抗液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量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很多事实证明对于由饱和砂土或粉土等少粘性土壤组成的地基土,在周期性动荷载(地震或其他动荷载)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液化现象,引起地基失效,使建筑物或其他地面设施产生破坏,给人们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地震引起土壤液化往往是区域性的,一旦发生对现代城市的建筑物破坏力极大;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研究土壤液化现象和液化地基处理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引起饱和土液化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土的颗粒组成和密实度、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和地下水位的埋深等等因素。通过对液化土的判定,确定除土壤的液化等级和危害以及防治液化的措施。目前,对液化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在对它们进行最优化方法的选择时,不仅要施工单位具有可靠的技术施工水平,还要考虑城市建设规划与社会环境(包括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态环保环境)影响关系,最后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用层次综合分析法简单有效的进行了液化地基的处理方案的选择,通过工程实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能比较好的避免因个人决策者经验决策导致的损失
孔庆贤[9](2014)在《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城市震后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研究及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每次发生在城市和人口密集区域的地震,都会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并可能引发大面积的次生灾害以及更为广义的社会灾害,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造成沉重的灾难。将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和GIS引入到城市震后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中,实现了城市震后灾情的快速预测、动态模拟与辅助决策等功能,为今后开展城市震害预测和震后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一套可行可用的城市震后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提高城市防震减灾水平。本文在分析城市防震减灾现状基础上,进行了城市震后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总体设计,介绍了建立城市震后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所需的分析模型和决策模型。在模型中,笔者运用了遗传神经网络方法对建筑物震害与人员伤亡与无家可归人数进行了预测,取得较好的效果,推动了遗传进行神经网络等智能方法在地震研究上的应用。运用基于信息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分析了应急避难场所选址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采用关系数据库来管理城市防震减灾信息,在基础数据库建设中,详细分析了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过程。城市震后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的二次开发,采用的是以COM技术为主的集成二次开发方法(VisualC++,SuperMap Objects),系统建立在充分调研客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并对整个开发过程及开发方法介绍,并给出了部分实现程序。在本系统中可实现对基础地理数据、地震专题数据、文档数据、WEB界面的管理,并能实现震后人员的动态模拟疏散。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智能计算方法与GIS的深入结合可以为城市地震灾害模拟、城市灾情预测、城市震后灾情快速判断、城市震后信息处理和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理及抗震教育方面提供极大的支持。
周柏贾[10](2013)在《分布式虚拟仿真地震应急演练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毁灭性的大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基础设施损毁,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地震同时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大部分应急管理人员没有经历地震的切身经验。传统纸介质的桌面演练虽然组织灵活、经济实用,但不能提供相对真实的地震灾害场景和生动的应急背景。因此需要有一个能够模拟真实环境的系统来辅助各级地震应急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感受这种环境。本文对地震灾害场景仿真模拟、地震应急演练仿真想定、分布式地震应急演练系统等开展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摘要如下:本文首先针对国内外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演练与评估的发展现状以及分布式交互仿真、虚拟仿真演练想定、灾害场景仿真模拟的研究进展开展文献调研,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确立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其次通过对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新疆伽师-巴楚地震、江西九江地震开展现场调研和资料分析,总结特别重大地震、重大地震、较大地震、一般地震的典型地震灾害现场震害特征以及分析四个级别地震应急响应的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为本文地震灾害场景仿真模型的研究以及开发地震应急演练系统奠定基础。其次开展地震灾害场景典型仿真模型的研究。明确本文地震灾害场景模拟的研究范围,以地震烈度为桥梁来研究地震灾害影响的空间分布。总结不同类型地震的建筑物倒塌模式及其产生的空间进行分类。阐述演练系统所应用的次生灾害表现模型,同时提出虚拟地震灾害场景的优化方案。最后系统的论述了地震应急演练仿真想定的主要思想和方法,针对地震演练的需求,设计了地震应急演练虚拟仿真想定系统,阐述其中的虚拟仿真想定系统结构、功能组成、想定编辑过程以及想定编辑系统的具体实现。运用分布式虚拟仿真技术,选用高层体系结构利用HLA(High LevelArchitecture)作为系统的仿真技术框架,设计和实现地震应急救援虚拟仿真演练系统。本文详细描述了地震应急救援处置虚拟仿真演练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功能结构组成设计及各子系统的实现技术和功能。
二、南昌市地震震害分析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昌市地震震害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三重摩擦摆支座在多跨PC连续梁桥隔震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三重摩擦摆支座的力学特性及力学模型 |
2.1 三重摩擦摆支座 |
2.2 三重摩擦摆支座的力学模型 |
3 基于三重摩擦摆支座的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
3.1 分析模型 |
3.2 分析中采用的地震动 |
3.3 分析结果 |
4 结语 |
(2)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借助长期地震数据检验PSHA区划图 |
1.2.2 根据PSHA区划图颁布后发生的地震检验其可靠性 |
1.2.3 根据减灾效益检验地震区划图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防震减灾效益分析的基础数据 |
2.1 引言 |
2.2 防灾减灾效益分析的总体技术框架 |
2.3 两张PSHA区划图规定的各地抗震设防标准 |
2.4 两张PSHA区划图实施期间各地建造的房屋数据 |
2.4.1 两张PSHA区划图实施期间各地建造的房屋面积 |
2.4.2 各地钢混房屋和砖混房屋所占比例 |
2.4.3 两张区划图实施期间各地建造的两类房屋的建筑面积 |
2.5 各地按两张PSHA区划图建造房屋遭到的地震烈度 |
2.6 各地抗震设防的投入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各地设防烈度相关的地震易损性矩阵 |
3.1 引言 |
3.2 设防烈度相关的地震易损性矩阵研究 |
3.3 各地市两类建筑的地震易损性矩阵 |
3.3.1 各地砖混房屋设防烈度相关的易损性矩阵 |
3.3.2 各地钢混房屋设防烈度相关的易损性矩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设防效益 |
4.1 引言 |
4.2 各地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估计 |
4.2.1 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
4.2.2 各地按两张区划图建造的两类房屋在地震中的直接经济损失 |
4.3 两类房屋在地震中的间接经济损失 |
4.3.1 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 |
4.3.2 各地按两张区划图建造的两类房屋在地震中的间接经济损失 |
4.4 各地按两张区划图建造的两类房屋在地震中破坏导致的人员伤亡 |
4.4.1 各地伤亡率的影响因素 |
4.4.2 各地两类房屋破坏造成的地震人员伤亡 |
4.5 各地两个时间段建造的两类房屋的抗震设防效益 |
4.5.1 两张PSHA区划图的经济效益 |
4.5.2 按两张PSHA区划图设防可能减少的地震中人员伤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两张PSHA区划图设防效益的评价 |
5.1 引言 |
5.2 区划图抗震设防效益评价的双指标准则 |
5.3 本文计算结果与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的比较 |
5.4 遭到地震破坏地区的抗震设防效益评价 |
5.4.1 全面降低设防烈度一度的效益 |
5.4.2 全面提高设防烈度一度的效益 |
5.5 全国的PSHA区划图抗震设防效益评价 |
5.5.1 全面降低一度全国的设防效益 |
5.5.2 全面提高一度全国的设防效益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各地两个时间段内竣工两类房屋的总面积 |
附录2 各地不同时间段的设防烈度和遭遇地震烈度 |
附录3 各地两个时间段两类房屋的抗震设防投入 |
附录4 各地1990年-2000年建造房屋的地震经济损失 |
附录5 各地2001年-2015年建造房屋的地震经济损失 |
致谢 |
(3)电网地震安全性与地震可恢复性评价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电网地震安全性研究现状 |
1.2.1 电网组成及震害基本特点 |
1.2.2 安全性评价的起源与发展 |
1.2.3 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管理评估 |
1.2.4 电网地震安全性评价 |
1.3 电网地震可恢复性研究现状 |
1.3.1 可恢复性的起源与发展 |
1.3.2 电网地震可恢复性 |
1.4 各章节内容 |
第二章 电网地震安全性 |
2.1 引言 |
2.2 电力设施易损性统计 |
2.3 地震安全性的涵义 |
2.4 变电站地震安全性 |
2.4.1 地震安全性影响因素 |
2.4.2 建筑物地震安全性 |
2.4.3 高压电气设备地震安全性 |
2.4.4 变电站地震安全性指数 |
2.4.5 变电站地震安全性等级评价 |
2.4.6 GIS变电站地震安全性 |
2.5 输电线路地震安全性 |
2.6 绝对地震安全性讨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 |
3.1 引言 |
3.2 变电站恢复时间统计 |
3.3 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涵义 |
3.4 变电站可恢复性等级划分 |
3.5 变电站可恢复性指数 |
3.5.1 可恢复性指数与计算式 |
3.5.2 可恢复性指数与可恢复性等级的关系 |
3.5.3 三类设施对可恢复性的表征性分析 |
3.6 变电站可恢复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
3.6.1 可恢复性指数、恢复时间与烈度的关系 |
3.6.2 变电站可恢复性矩阵 |
3.6.3 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快速评估模型 |
3.7 GIS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 |
3.8 小结 |
第四章 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 |
4.1 引言 |
4.2 震后恢复时间分析 |
4.2.1 绵阳地区输电线路 |
4.2.2 德阳地区输电线路 |
4.3 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等级划分 |
4.4 输电线路可恢复性指数 |
4.5 输电线路可恢复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
4.5.1 可恢复性指数与烈度的关系 |
4.5.2 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矩阵 |
4.5.3 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快速评估模型 |
4.6 小结 |
第五章 克拉玛依地区电网算例 |
5.1 引言 |
5.2 变电站算例 |
5.2.1 地震安全性计算 |
5.2.2 地震可恢复性计算 |
5.3 输电线路算例 |
5.3.1 地震安全性计算 |
5.3.2 地震可恢复性计算 |
5.4 克拉玛依地区整体电网算例 |
5.4.1 电网地震安全性 |
5.4.2 电网地震可恢复性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基于系统论的震后重建规划理论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缘起: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核心研究概念界定 |
1.2.1 系统和体系的概念 |
1.2.2 集成的概念 |
1.2.3 集成与系统的辩证关系 |
1.2.4 系统工程和体系工程的概念 |
1.3 城乡规划系统工程研究综述 |
1.3.1 城乡规划系统规划研究综述 |
1.3.2 震后重建中的系统工程方法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论基础 |
2.1 系统理论概述 |
2.1.1 古代东西方系统思想启蒙 |
2.1.2 近代系统观的形成 |
2.1.3 现代东西方系统理论体系 |
2.2 SE和SoSE的特征分析 |
2.2.1 系统工程(SE)和体系工程(SoSE)的特征 |
2.2.2 SE和SoSE的特征比较分析 |
2.3 SE和SoSE的相关方法论及路径 |
2.3.1 Hall硬系统工程方法论(HSM) |
2.3.2 Checkland软系统方法论(SSM) |
2.3.3 多元系统方法论(Multi-Methodology) |
2.3.4 CE管理方法论 |
2.4 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性特征及匹配 |
2.4.1 常规城乡规划的系统性特征 |
2.4.2 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性特征 |
2.4.3 震后重建规划的SE和SoSE特征匹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震后重建规划体系解析及特征匹配 |
3.1 震后重建规划的体系构成 |
3.1.1 震后重建规划体系的基本构成 |
3.1.2 震后重建规划的对象系统 |
3.1.3 震后重建规划的运行系统 |
3.2 基于TSI方法论的震后重建规划系统隐喻判识模型 |
3.2.1 系统隐喻原理 |
3.2.2 系统隐喻判识模型 |
3.3 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隐喻及匹配分析 |
3.3.1 震后重建规划对象系统的隐喻分析 |
3.3.2 震后重建规划运行系统的隐喻分析 |
3.3.3 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隐喻挖掘 |
3.3.4 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隐喻及方法论匹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震后重建规划体系集成的理论模型 |
4.1 震后重建规划的体系建构 |
4.1.1 震后重建规划的体系结构 |
4.1.2 体系结构与系统方法论匹配 |
4.1.3 震后重建规划的体系构成 |
4.2 震后重建规划体系集成的概念模型 |
4.2.1 基于霍尔结构的概念模型 |
4.2.2 从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 |
4.2.3 震后重建规划的体系综合集成框架 |
4.3 震后重建规划的思维模型 |
4.3.1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基础 |
4.3.2 思维模型(ERTPM)的建构 |
4.3.3 思维模型(ERTPM)的应用 |
4.4 震后重建规划的管理模型 |
4.4.1 管理特征分析 |
4.4.2 并行规划管理模型(ECUPMM)的建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辨识及相关性分析 |
5.1 震后重建规划的关键技术辨识 |
5.1.1 震后重建规划的技术集成模型 |
5.1.2 技术集成基础 |
5.1.3 震后重建规划的关键技术集合 |
5.2 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的分析方法 |
5.2.1 Delphi方法简述 |
5.2.2 评价目的及方法 |
5.2.3 评分表设计及指标体系建构 |
5.3 基于Delphi法的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解析 |
5.3.1 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
5.3.2 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的相关性分析 |
5.4 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集成模块单元 |
5.4.1 通用技术与专用技术模块 |
5.4.2 专用技术模块分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震后重建规划技术集成及其应用研究 |
6.1 震后重建规划技术集成的操作模型 |
6.1.1 技术集成模型基础 |
6.1.2 建构原则 |
6.1.3 技术集成操作模型的建构 |
6.1.4 技术集成操作模型的应用 |
6.2 震后重建总体规划技术集成操作模型 |
6.2.1 总体规划技术集成行动方案 |
6.2.2 汶川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案例 |
6.3 震后重建专项规划技术集成操作模型 |
6.3.1 专项规划技术集成行动方案 |
6.3.2 都江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重建案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专家咨询调查表 |
附录2:专家咨询函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5)江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村镇房屋抗震能力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村镇房屋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村镇房屋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村镇房屋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江西历史地震背景及村镇房屋震害特点 |
2.1 引言 |
2.2 江西历史地震背景 |
2.3 江西村镇房屋震害特点 |
2.3.1 墙体破坏 |
2.3.2 楼板破坏 |
2.3.3 屋盖破坏 |
2.3.4 门窗洞口裂缝 |
2.3.5 连接处破坏 |
2.3.6 楼梯间墙面破坏 |
2.3.7 地基和基础破坏 |
2.3.8 圈梁和构造柱破坏 |
2.3.9 倒塌破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调查点概况及调查内容 |
3.1 引言 |
3.2 江西省震情监视跟踪工作方案 |
3.3 调查点概况 |
3.4 调查内容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西村镇房屋抗震能力现状分析 |
4.1 引言 |
4.2 江西村镇房屋概况 |
4.3 砌体结构单体震害预测方法 |
4.3.1 震害预测的意义 |
4.3.2 砌体结构单体震害预测方法的发展沿革 |
4.3.3 典型砌体结构单体震害预测方法论述 |
4.3.4 砌体结构抗倒能力评价方法 |
4.3.5 计算实例 |
4.4 既有房屋抗震能力现状分析 |
4.4.1 震害预测及结果分析 |
4.4.2 江西既有村镇房屋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西村镇典型砌体结构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软件的选取 |
5.3 房屋概况及震害调查 |
5.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4.1 砌体结构建模方法 |
5.4.2 实际结构模型化 |
5.4.3 模型单元类型的选择 |
5.4.4 材料模型的选取 |
5.4.5 材料强度 |
5.5 江西村镇典型房屋有限元分析 |
5.5.1 模型的模态分析 |
5.5.2 地震波的选取及荷载输入 |
5.5.3 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 |
5.5.4 常用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
1.1.1 鄱阳湖简介 |
1.1.2 鄱阳湖流域 |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
1.2.5 研究成果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鄱阳湖的成因 |
2.1.1 湖泊成因分类 |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
2.4.4 小结 |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
3.2.1 水旱灾害属性 |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
3.3.1 湿润指数 |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
4.1 前言 |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
4.2.1 彭蠡泽的变迁 |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
4.2.5 小结 |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
4.3.4 结束语 |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
4.4.4 结束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
5.2.1 流域降水 |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
5.2.5 小结 |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
5.4.2 入湖泥沙过程 |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
5.5.2 入湖污染负荷 |
5.5.3 湖区水流特征 |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江西村镇房屋抗震能力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江西地震背景及村镇房屋震害特点 |
2 调查点概况及调查内容 |
2.1 调查点概况 |
2.2 调查内容 |
3 调查结果分析 |
3.1 江西村镇房屋概况 |
3.2 既有房屋抗震能力现状分析 |
3.2.1 震害预测结果 |
3.2.2 江西既有村镇房屋存在的问题 |
(1)场地、地基及基础 |
(2)结构布局 |
(3)构造措施 |
(4)施工质量 |
(5)建筑材料 |
4 结论及建议 |
(8)液化土地基震害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在抗液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基液化在国外研究的现状 |
1.1.2 地基液化在国内研究的现状 |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2.1 本文研究目的 |
1.2.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液化土地基宏观震害的分析 |
2.1 液化土地基的宏观震害现象 |
2.2 液化土地基危害性的总结 |
2.3 引起宏观震害原因分析 |
2.3.1 土壤中土层结构性的影响 |
2.3.2 液化土的密实度影响 |
2.3.3 地下水位的影响 |
2.3.4 上部荷载的影响 |
2.3.5 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基液化的防治措施和地基处理方法介绍 |
3.1 液化地基的工程性质和液化的机理 |
3.1.1 饱和砂土和粉土的工程性质 |
3.1.1.1 砂土的工程性质 |
3.1.1.2 粉土的工程性质 |
3.1.2 液化土壤的液化机理 |
3.1.2.1 液化机理 |
3.1.2.2 影响土壤液化的因素 |
3.1.3 地基土的液化判别 |
3.1.3.1 液化判别 |
3.1.3.2 地基液化等级 |
3.2 土壤液化的防治措施概述 |
3.3 工程上地基液化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的介绍 |
3.3.1 筏板基础 |
3.3.2 桩基础 |
3.3.3 振冲法 |
3.3.4 排渗法 |
3.3.5 强夯法 |
3.3.6 挤密法 |
3.3.7 换填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层次分析法在地基土液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
4.1 层次分析法 |
4.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4.1.2 应用层次分析法要注意的问题 |
4.2 层次综合分析法解决液化地基处理在实际工程上的应用 |
4.2.1 工程实例一 |
4.2.2 工程实例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城市震后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震灾害概况 |
1.1.1 全球的地震灾害 |
1.1.2 我国的地震灾害 |
1.2 防震减灾研究现状 |
1.2.1 防震减灾的研究与发展 |
1.2.2 地理信息系统在防震减灾上的应用 |
1.2.3 某地区防震减灾的研究现状 |
1.3 智能算法与防震减灾 |
1.3.1 智能算法简介 |
1.3.2 智能算法在防震减灾上的应用 |
1.4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5 主要内容与安排 |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研究 |
2.1 地理信息平台选择 |
2.1.1 SuperMap GIS |
2.1.2 SuperMap Objects |
2.1.3 组件技术 |
2.2 智能算法研究 |
2.2.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2.2.2 遗传算法概述 |
2.2.3 改进遗传进化BP神经网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主要分析与决策模型研究 |
3.1 城市震害预测 |
3.1.1 建筑物震害预测 |
3.1.2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
3.1.3 人员伤亡与无家可归人员预测模型 |
3.2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选址 |
3.2.1 影响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的因素 |
3.2.2 基于信息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1.1 系统开发目的 |
4.1.2 系统研制目标 |
4.1.3 系统设计原则 |
4.1.4 系统业务需求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3 系统功能设计 |
4.3.1 系统管理与维护 |
4.3.2 电子地图显示 |
4.3.3 信息查询 |
4.3.4 信息更新 |
4.3.5 辅助决策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设计方法 |
4.4.2 数据库总体设计 |
4.4.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 |
4.4.4 地震专题信息数据库设计 |
4.5 安全设计 |
4.5.1 系统安全 |
4.5.2 数据安全 |
4.5.3 应用安全 |
4.6 部分程序实现 |
4.6.1 MATLAB程序的调用 |
4.6.2 建筑物震害预测神经网络程序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功能测试 |
5.1.1 测试用例设计阶段 |
5.1.2 测试用例执行阶段 |
5.1.3 测试用例实例 |
5.2 系统性能测试 |
5.3 系统测试结果 |
5.4 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及意义 |
6.1.1 本文主要工作 |
6.1.2 本文意义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分布式虚拟仿真地震应急演练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术语及定义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现状 |
1.2.2 应急演练与评估研究现状 |
1.2.3 分布式交互仿真的研究进展 |
1.2.4 虚拟仿真演练想定的研究进展 |
1.2.5 灾害场景仿真模拟的研究进展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震区灾害调查及应急处置过程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四川汶川地震概况 |
2.1.2 青海玉树地震概况 |
2.1.3 新疆伽师‐巴楚地震概况 |
2.1.4 江西九江地震概况 |
2.2 灾害现场破坏调查对象 |
2.2.1 汶川调查对象 |
2.2.2 玉树调查对象 |
2.2.3 伽师‐巴楚调查对象 |
2.2.4 九江调查对象 |
2.3 灾害现场破坏调查 |
2.3.1 房屋结构破坏调查 |
2.3.2 生命线和其他工程结构调查 |
2.3.3 结构震害评定标准 |
2.3.4 典型研究区震害特征分析 |
2.4 震区应急救援处置过程分析 |
2.4.1 地震应急处置阶段分析 |
2.4.2 应急指挥决策调查分析 |
2.4.3 资源调度决策调查分析 |
2.4.4 生命救援决策调查分析 |
2.4.5 医疗救护及卫生防疫决策调查分析 |
2.4.6 治安维护决策调查分析 |
2.4.7 灾民安置决策调查分析 |
2.4.8 基础设施决策调查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地震灾害场景典型仿真模型研究 |
3.1 建筑物破坏空间分布规律 |
3.1.1 地震影响场估计 |
3.1.2 砖混结构破坏分布模型 |
3.1.3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倒塌分布模型 |
3.2 倒塌建筑物破坏状态 |
3.3 次生灾害表现模型 |
3.3.1 扩散模型 |
3.3.2 火灾模型 |
3.3.3 水灾模型 |
3.3.4 危化品泄露模型 |
3.3.5 地质灾害模型 |
3.4 虚拟地震灾害场景优化 |
3.4.1 分细节度优化方案 |
3.4.2 场景建模优化 |
3.4.3 建筑物破坏模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地震应急演练仿真想定的研究与实现 |
4.1 地震应急演练虚拟仿真想定内容 |
4.2 地震应急演练虚拟仿真想定系统的结构 |
4.3 地震应急演练虚拟仿真想定系统的功能组成 |
4.4 地震应急演练仿真想定编辑过程 |
4.5 地震应急演练仿真想定编辑实现 |
4.6 小结 |
第五章 地震应急演练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5.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5.1.1 整体结构设计 |
5.1.2 功能结构组成设计 |
5.2 演练系统功能设计 |
5.3 虚拟仿真演练系统关键技术 |
5.3.1 想定加载与运行控制 |
5.3.2 三维场景渲染 |
5.3.3 动力学计算 |
5.3.4 系统关键通讯接口 |
5.4 系统界面设计 |
5.5 演练软件成果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
附录 B 获奖成果证书 |
附录 C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
附录 D 个人简介 |
四、南昌市地震震害分析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三重摩擦摆支座在多跨PC连续梁桥隔震中的研究[J]. 黄志刚,李玮,廖原,邓俊双. 公路, 2020(09)
- [2]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效益分析[D]. 陈伟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电网地震安全性与地震可恢复性评价理论研究[D]. 舒荣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8(04)
- [4]基于系统论的震后重建规划理论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D]. 曾帆.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9)
- [5]江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村镇房屋抗震能力调查与分析[D]. 邵峰. 南昌大学, 2017(02)
- [6]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 [7]江西村镇房屋抗震能力调查与分析[J]. 周强,邵峰,孙柏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6(06)
- [8]液化土地基震害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在抗液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 邹桂林. 南昌大学, 2016(04)
- [9]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城市震后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研究及实现[D]. 孔庆贤.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10]分布式虚拟仿真地震应急演练技术研究[D]. 周柏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