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病毒制剂的分子作用靶点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潘力,罗瑞,王涛,罗玉子,孙元,仇华吉[1](2022)在《非洲猪瘟病毒研究进展:组学视角》文中认为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致死率可高达100%的猪烈性传染病。ASF的传播方式复杂多样,目前无商品化疫苗可用,仅能依靠检疫结合扑杀进行防控,严重威胁全球养猪及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阻碍ASF疫苗研发的主要因素是ASFV的基因型众多、结构复杂,以及对ASFV致病和免疫逃逸机制的认识不足。本文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层面多角度综述ASFV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和免疫逃逸机制,以期揭开ASF这个"杀手"的神秘面纱,为ASFV的致病机制研究和ASF的防控提供参考。
刘晨薇,汤永民[2](2021)在《血液肿瘤儿童微小病毒B19感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小病毒B19是一种小型单链DNA病毒,是目前为止已知能够感染并引起人类疾病的两种细小病毒科成员之一,会引起广泛的临床症状。B19病毒感染是血液肿瘤患者贫血和血细胞减少的重要原因,而漏诊通常会导致化疗的延误。本文就微小病毒B19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疫苗开发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舒蓉[3](2021)在《树豆叶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于霖淼[4](2021)在《甘草多糖提取动力学、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是甘肃省地区重要的中草药材,大量研究证实甘草多糖(Glycyrrhiza uralensis polysaccharides,GP)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肿瘤作用,颇具研究意义。为了深入研究甘草多糖的生物活性,设计一种更为高效的提取方法,本文采用超声辅助提取乌拉尔甘草多糖并建立多糖提取动力学模型,分析GP的结构特征和理化特性;甘草多糖已被证实具有良好抗病毒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活性;通过研究可知甘草多糖具有较好的抗BVDV效果,目前多糖微囊化被广泛研究并应用,因而在此基础上制备甘草多糖微囊(Glycyrrhiza uralensis polysaccharides microcapsules,GPM)研究其在大鼠创面组织愈合的效果,以证实甘草多糖微囊化的可行性。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分析超声辅助提取最佳条件,该最佳提取条件(温度为80℃、提取持续时间为140分钟、料液比为1:11)下可溶性多糖的产率为22.31±0.07%。根据菲克第二定律建立GP提取过程模型方程,并进行热力学分析可知超声辅助提取甘草多糖过程是不可逆的吸热过程。通过HPLC-DAD-ELSD、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镜(FT-IR)、圆二色(CD)测定、采用热重分析/差热分析(TGA/DTA)进行热分析以测定GP理化特性,可知GP是一种具有磷酸和硫酸盐离子基团的非还原糖蛋白聚合物、具有螺旋片状结构、较高的热稳定性。研究GP溶液质量浓度、pH、不同离子种类及浓度、温度对GP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发现,GP的吸光度随温度显着增加,并在pH5.5时有最大值,然后随着pH从6.0增加至13.0而下降;GP的表观粘度随GP溶液的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温度超过60℃时GP溶液的粘度急剧下降,最小粘度为0.14Pa·s,且伴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加,GP溶液的表观粘度显着降低;GP溶液的表观粘度随着Na+、K+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Ca2+和Zn2+的加入显着降低,并表现出浓度依赖性。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甘草多糖的表征结构和形态特征,可知GP分子为不规则球型颗粒状,呈螺旋结构,FT-IR分析可知GP是α-D-吡喃糖。(2)通过病毒梯度和病毒增长值检测、CCK-8细胞毒性试验、qRT-PCR测定BVDV和MDBK细胞中的相关mRNA表达,并使用IRF-1、IRF-3在MDBK细胞中调节活性作为对BVDV影响的指标,以研究GP的抗病毒性。结果表明,利巴韦林(RBV)和GP均具有良好的抗BVDV活性;GP可显着抑制IRF-1的基因表达(##p<0.01),GP浓度在200μg/m L时基因表达倍数降低到最小值;GP和RBV都可以促进IRF-3的表达,通过上调IRF-3信号介导的IFN-α的产生,可对BVDV产生抗病毒活性。得出结论,GP对BVDV病毒的预防效果更好。(3)根据优化工艺选择出GPM最佳配制组合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壳聚糖浓度0.3%、GP浓度0.6g/m L、氯化钙浓度3%,此组合最大载药率和包埋率分别为42.8%±0.74%和59.92±0.68%。GPM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溶胀率随时间从10分钟到30分钟呈线性增加,36分钟达到溶胀平衡。通过TEM、SEM图像可知,GPM表现出良好的分散特性和相对致密的结构,表面形貌平坦,与混合物分离良好,可有效地将可溶性多糖分子包裹在载体中,避免药物泄漏,以保证药物载体系统的储存;其三维网状结构,有利于细胞粘附、增殖和组织生长;具有少量短链分支的层状GPM有松散而柔软的纤维结构和干燥的表面。用FT-IR研究了GPM的特征峰,结果表明GPM含有多个羟基(-OH)基团、C-H、C=O和C-O-C、O-Si。XRD曲线显示GPM在15.20°、20.16°、22.25°有三个较GP更为尖锐的峰,可认为是GPM受到物理研磨和制备微囊所加入化学物质的影响,从相对有序的晶体结构转变为无序结构。用TG/DSC光谱法分析了GPM的失重和热力学过程,表明GPM可能质地松散、表面粗糙、热稳定性差。通过物理性能测定可知,GPM显示出较小的硬度(2.0±0.157)、中等粘度(0.0372±0.00599)和弹性(0.18±0.0258),可作为理想的生物医学材料。(4)进行血常规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分析发现,GPM组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体积(HCT)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GP可减轻伤口炎症。通过对SD大鼠损伤模型中肉芽组织变化的观察可知,GPM组的肉芽组织表现为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明显增生,胶原纤维排列最粗,其微血管计数略高于阿魏酸组,推测是甘草多糖在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其他组比较,GPM组羟脯氨酸含量显着增加(p<0.05),VEGF和miRNA-21的基因的相对表达显着增加(p<0.01),说明GP可以调控该基因。免疫印迹结果中,GPM组肉芽组织中p-STAT3的表达高于其他组,说明了甘草多糖可以激活STAT3的蛋白质表达,进一步调控VEGF和miRNA-21的基因表达,从而诱导新血管化的形式。以上研究结果表明GPM在治愈大鼠损伤组织具有显着效果。
赵江艳[5](2021)在《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与保护效力评价》文中认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于2013年首次在中国东部长三角地区出现,至今共导致五波人感染事件。其中,第五波流行造成的感染人数最多,并且出现了高致病性变异病毒,对养殖业也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568例实验室确诊的人感染H7N9亚型AIV的病例,616例死亡,死亡率高达40%,对公共卫生构成了重大威胁。H7N9亚型AIV已被证明具有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潜力,因此研制高效的抗病毒制剂对于防控H7N9亚型禽流感的大流行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由于疫苗的免疫压力以及流感病毒频繁的基因重配,H7N9亚型AIV在基因水平与抗原性上已发生了显着变异,且病毒已经很好地适应了鸭子这一流感病毒的“天然储库”,为病毒继续变异提供了条件。因此,研究病毒的抗原表位特征对于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与抗病毒制剂的研制及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近年来,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Monoclonal antibody,mAb)制剂已成为人重大病毒性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病毒抗原性研究的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对H7N9亚型AIV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特异性单抗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小鼠模型中对H7N9病毒感染的保护效力进行评价,鉴定了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并选择其中1株广谱反应性单抗建立了重组抗体表达的方法。本研究筛选了 1株对H7N9亚型AIV具有较强中和活性的单抗,在小鼠模型中对H7N9病毒的致死性感染具有较高的保护效力;鉴定了 HA蛋白中3个新的抗原表位,其中识别HA茎部保守表位的单抗对group 1和group 2的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具有很广的交叉反应谱;测定了该广谱反应性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建立了亚类转换重组抗体的表达方法,实现了单抗亚类由IgG1至IgG2a的转换,为后续抗体保护效力的优化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为H7N9亚型AIV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了候选单抗,为深入理解H7N9 HA蛋白的抗原表位特征提供了新的信息。1.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鉴定前期研究制备了 4 株针对 H7N9 病毒(A/chicken/Guangdong/GD15/2016,GD15)HA蛋白的单抗(1A1 1D7、1B10 1D1、4B7 4D5、5D3 1B5),为了系统评估它们的生物学活性,测定了抗体对GD15株的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活性、病毒中和活性(Virus neutralization,VN)以及与HA蛋白的结合特性。结果显示,4株单抗与HA蛋白的反应性均较强,能够有效识别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重组HA蛋白以及H7N9病毒感染MDCK细胞中表达的HA蛋白。其中,4B7 4D5对H7N9病毒具有较强的HI与VN活性,HI效价为8 log2,VN效价为1:5120。4B7 4D5仅与H7亚型AIV反应,具有较强的亚型特异性。另外3株单抗既没有HI活性,也没有VN活性,但对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具有交叉反应性:1A1 1D7、1B10 1D1与H7、H15亚型反应,而5D3 1B5则与group 1和group 2中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具有广谱反应性。因此,对H7N9亚型AIV HA蛋白特异性单抗的生物学活性及交叉反应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后续抗体的表位筛选与体内效力评价奠定了基础。2.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保护效力评价本研究基于BALB/c小鼠模型,采用被动免疫的方式评估4株单抗针对H7N9病毒感染的保护效力。选用1株经小鼠体内连续传11代的H7N9鼠适应株(JTC4 M11)为攻毒株。首先,进行预防性保护试验评价抗体保护性,结果表明,未免疫小鼠于JTC4 M11感染后短时间内出现体重迅速下降,表现严重的临床症状,于攻毒后14天内全部死亡;1A1 1D7和5D3 1B5的各剂量均不能提供保护,而1B10 1D1(10、20、30 mg/kg)和4B7 4D5(5、10、20、30mg/kg)均能够对H7N9病毒感染提供100%的保护率。虽然1B10 1D1处理的小鼠在H7N9病毒感染后不死亡,但是肺脏与鼻甲骨的病毒分离率较高,肺脏表现明显的炎性损伤;而4B7 4D5处理组的病毒分离率显着低于对照和1B101D1处理组,肺脏病理损伤轻微,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接着评价4B7 4D5对H7N9病毒感染小鼠的治疗保护性效果,结果显示,高剂量的4B7 4D5(30 mg/kg)在感染后12 h可提供对H7N9病毒攻击100%的保护;但是在感染后24h施用抗体,相同剂量的单抗仅能提供40%的保护率。以上结果说明,4B7 4D5在预防性与早期(12 h)治疗性保护试验中能够提供针对H7N9病毒感染的高效保护,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3.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鉴定解析HA蛋白的抗原表位特征是了解H7N9亚型AIV抗原变异的关键,也是研制疫苗与抗病毒单抗制剂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3株单抗(1B10 1D1、4B7 4D5、5D3 1B5)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多肽的ELISA、噬菌体表面展示随机多肽文库筛选以及免疫逃逸筛选的方法鉴定了 HA蛋白中3个新的抗原表位,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表位的保守性与空间定位。用免疫逃逸方法鉴定中和单抗4B7 4D5识别的抗原表位,发现筛选的免疫逃逸株与4B7 4D5的HI滴度相较母本病毒(GD15)下降8倍,HA基因含有G151R/E与I335V突变。用定点突变方法向HA蛋白引入G151E与I335V的突变,仅含有G151E突变的重组H7N9病毒与4B7 4D5的HI及VN反应性显着降低,说明4B7 4D5识别表位的关键氨基酸为HA蛋白G151位点。此外,用基于多肽的ELISA与噬菌体表面展示随机多肽文库筛选,鉴定5D3 1B5识别的表位是位于HA茎部的431W-433Y-437L基序,1B10 1D1则识别位于HA头部的220Q-225S-227G基序。将鉴定的抗原表位进行突变均显着降低H7N9病毒与对应单抗的反应性。抗原保守性与定位分析表明,4B7 4D5识别的G151位点位于HA头部抗原位点A(Antigenic site A)中,在H7亚型AIV中高度保守;1B10 1D1识别的表位位于HA头部受体结合位点附近220-loop中,在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之间变异性较大;而5D3 1B5针对的表位位于HA茎部C-螺旋区,在不同亚型病毒之间高度保守。因此,本研究鉴定了 HA蛋白中3个新的抗原表位,其中2个位于头部,1个位于茎部,为认识H7N9亚型AIV HA蛋白的抗原表位特征提供了新的信息。4.5D3 1B5亚类转换嵌合抗体表达的初步研究5D3 1B5对group 1和group 2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具有很广的交叉反应谱,但是该抗体为IgG1亚类,且不具有VN活性,对H7N9病毒感染没有保护效力。研究表明,非中和抗体能够通过可结晶片段(Fragment crystalizable,Fc)依赖的免疫效应提供保护,而抗体与免疫效应细胞表面Fc受体(Fc receptor,FcR)的亲和力是其保护力的重要决定因素。鼠源IgG2a亚类与FcR的亲和力最高,而IgG1亚类与FcR的亲和力最低。因此,本研究拟将5D3 1B5的亚类转换为IgG2a,旨在提升抗体的保护效力。首先,测定了 5D3 1B5重链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of the heavy chain,VH)与轻链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of the light chain,VL)的编码基因序列,定位了可变区中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并分析了其与HA蛋白的分子对接特性。其次,将VH与VL基因克隆至已含有鼠源IgG2a恒定区的表达载体中,构建了嵌合抗体的表达载体。质粒共转染至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用ELISA、IFA与免疫印迹鉴定了抗体的表达,且抗体亚类由IgG1转变为IgG2a,嵌合抗体与H7N9 HA蛋白的反应性与母本抗体(5D3 1B5)相同。本研究建立了鼠源重组抗体的表达方法,实现了抗体亚类由IgG1向IgG2a的转换,为后续抗体效力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李武建[6](2021)在《Bif-1a、Bif-1c对狂犬病病毒在神经细胞中复制的影响》文中指出狂犬病(Rabies)是一种致死性,进行性神经系统传染病。一般情况下,该病毒首先感染周围神经系统,在病毒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出现临床症状,一旦病情恶化,其致死率几乎100%。狂犬病病毒能够感染所有温血动物,使其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在亚洲和非洲的狂犬病流行国家中平均每年有数万人感染狂犬病病毒。虽然采取严格且合理的监管制度及诊断技术,并在暴露前后注射疫苗及免疫球蛋白可以起到遏制狂犬病发生的作用,但狂犬病一旦发病几无存活,研制有效的狂犬病治疗药物十分必要。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RABV的感染特性及致病机制研究,以为筛选出新型治疗药物及靶点提供理论依据。细胞自噬(Autophagy)是大部分真核细胞中存在的一种进化上保守的物质降解过程。自噬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包括发育、衰老、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及传染病等。大量研究表明,细胞自噬与很多病毒致病机制有关,例如,内质网(ER)跨膜蛋白SHISA5能够与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结合,从而导致其自噬降解并抑制病毒复制;然而在胎儿神经干细胞中共表达寨卡病毒(ZIKV)非结构蛋白NS4A、NS4B能够降低AKT的磷酸化继而抑制m TOR的活化,诱导自噬的发生并促进病毒复制。在NA细胞中,狂犬病病毒(RABV)结构蛋白P能够与BECN1结合降低CASP2,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诱导不完整自噬。但是哪些因素能够导致或影响自噬发生,自噬对狂犬病致病机制有哪些影响尚不清楚。1.RABV感染对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Bif-1蛋白表达的影响。分离并培养14-16d的小鼠胎鼠大脑皮质原代神经元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原代神经元细胞。将RABV以MOI=0.1剂量感染原代神经元细胞,每隔12h收取病毒上清液及总蛋白样品,使用DFA、Western Blot、RT-q PCR、TCID50测定检测RABV在原代神经元细胞中的复制情况。将RABV以MOI=0.1剂量感染原代神经元细胞,并设置未感染组作为空白对照,每隔12h收取细胞总蛋白样品,利用Western Blot检测RABV感染原代神经元细胞后Bif-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了RABV感染小鼠大脑皮质原代神经元细胞模型;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RT-PCR结果显示RABV能够感染原代神经元细胞,并进行复制;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RABV感染组Bif-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该结果提示Bif-1蛋白可能参与某些RABV感染过程。2.过表达Bif-1a、Bif-1c对RABV在不同神经细胞中复制的影响。将过表达重组腺病毒Ad5-Bif-1a、Ad5-Bif-1c及对照组重组腺病毒Ad5-e GFP分别以MOI=0.1、1、5感染NA细胞;分别以MOI=10、30、50感染原代神经元细胞摸索最佳感染MOI值。将重组腺病毒以最佳感染浓度分别感染NA细胞及原代神经元细胞12h后,将RABV以MOI=0.1接种于细胞,在感染24h、48h、72h后提取细胞总RNA并收取细胞上清液,采用RT-q PCR、TCID50测定的方法检测细胞中病毒基因组RNA及上清中子代病毒的产量。结果表明:在NA细胞及原代神经元细胞中,重组腺病毒介导的Bif-1a、Bif-1c过表达对RABV复制的影响不同;且在原代神经元细胞中过表达Bif-1a有利于RABV CVS-11的体外复制,过表达Bif-1c抑制了RABV CVS-11的体外复制。3.RABV诱导原代神经元细胞自噬、细胞凋亡的初步探索。将RABV以MOI=10的剂量感染原代神经元细胞,每隔12h收取总蛋白样品,Western blot检测自噬关键蛋白LC3II、p62的表达水平;并利用透射电镜检测RABV感染后自噬小体的变化。将RABV以MOI=5的剂量感染原代神经元细胞,每隔12h收取总蛋白样品,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关键蛋白Act caspase-3、Act caspase-9、PARP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RABV感染原代神经元细胞可诱导其细胞凋亡;当将RABV以MOI=10的剂量感染细胞时,无明显LC3 I向LC3 II的转化过程;与对照组相比,RABV感染组细胞崩解、无明显的自噬小体。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自主建立的RABV感染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模型,从宿主蛋白与病毒相互作用的角度,在细胞水平上分析了Bif-1a、Bif-1c蛋白与RABV复制的关系,并对RABV诱导的原代神经元细胞自噬、细胞凋亡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Bif-1c对原代神经元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作为抗RABV药物研发的潜在靶点。
赵浩[7](2021)在《CDC6调节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胶质瘤(Glioma)是神经外科临床诊疗工作中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主要的肿瘤类型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在组织学上分类为低级别肿瘤以及高级别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特定的病理特征对胶质瘤进行分级,其中包括核不典型性、有丝分裂活性、血管增生、坏死、增殖潜能、临床病程和治疗结果。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最常见的Ⅳ级胶质瘤和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病率为每10万人年3-8例,平均诊断年龄为64岁;原发性GBM占所有非继发性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恶性肿瘤的80%左右。相比来说,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1.5倍左右,白人的发病率约为黑人的3倍。对于新诊断的GBM患者,目前即使进行标准治疗方案,包括最大限度安全切除,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然后维持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有12-18个月。同时,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诊断时的Karnofsky功能状态量表、组织学以及分子标记物。其中,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与病患的预后正相关,而WHO肿瘤分级与预后呈负相关。将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2的突变与1p/19q编码是否缺失结合应用之后,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更加精细化,所谓的低级别和高级别肿瘤的概念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内涵。然而,相同级别和分类的肿瘤在得到了程序化的综合治理后,患者的临床结局和副反应却不尽相同。这提示我们仍需要在胶质瘤的研究中探索更有指导意义的作用位点。本次研究中,我们讨论了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6,CDC6)在胶质瘤中的功能和致癌特性。CDC6主要在细胞的DNA复制过程发挥作用,是细胞复制起始不可或缺的关键蛋白。人类CDC6基因被定位于染色体17q21.3。主要负责编码一个AAA+ATPase,该AAA+ATPase与复制起点识别复合物(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ORC)结合,并有助于募集微染色体维持(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MCM)复合物。在形成这种复合物并随后与调节因子和复制叉成分结合后,双链DNA复制过程得以启动。CDC6蛋白缺失的细胞无法进行DNA合成,通过RNA干扰抑制CDC6的表达后,可使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并且诱导细胞进入凋亡程序。CDC6-siRNA转染的细胞S期CDC6表达明显下调,导致DNA复制效率低下,并阻止了新起点的激活。目前认为,CDC6能够通过激活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Ataxia Telangiectasia and Rad3-related Protein Kinase,ATR)继而触发了检查点激酶1(Checkpoint kinase 1,CHK1),后者涉及到人类细胞分裂周期的S-M检查点机制,以维持DNA复制进程正常规律的进行。因而,CDC6能够稳定和介导细胞的检查点反应的激活过程,从而也保证在DNA正常复制结束前阻止有丝分裂的进行。反之,CDC6的缺失不能激活CHK1激酶,并影响到有丝分裂,导致异常的染色体分离和细胞复制的效率下降。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CDC6还具有转录调节因子和染色质重塑等作用。其中,CDC6蛋白的稳定被认为与活化的MAPK以及AKT信号通路有关。AKT信号通路的活化在诸多肿瘤的研究中观察到。既往的许多实验中都已经观察到,对比正常胶质细胞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PI3K和AKT基因有明显的扩增;AKT信号通路被认为是许多细胞过程的关键通路,在各类上游调控因子的参与下,涉及了包括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在内的大多数细胞进程。其中包括了下游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家族蛋白的表达。MMP-2和MMP-9主要参与了细胞间基质的Ⅳ型胶原的降解,因而被认为是调控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和转移能力的关键酶。所以,MMPs的表达的改变能够影响胶质瘤干细胞以及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因而,对CDC6的探讨同样是研究AKT-MMP通路的上游调节因子的重要方向之一。鉴于CDC6在多种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及重要作用,近年来针对其上游转录调控因子的甄别已有相关研究报道。文献显示,CDC6受到许多对人类癌症发展至关重要的基因座的表达的影响;其中,叉头盒蛋白P1(Forkhead Box Protein P1,FOXP1)和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均是可能影响CDC6表达的上游转录调节因子。FOX家族成员是一组特定的DNA结合蛋白,其特征性标志是都具有相对保守的FOX结构域。FOXP1是FOX家族的成员之一,能够干扰转录调控和DNA修复过程,参与了调节多种人类癌症的肿瘤发生,并且参与了免疫应答反应、器官发育过程和癌症发病以及进展等诸多过程。在对前列腺癌的研究中发现,在CDC6启动子5’-TGTTTGTT-3’中存在一个潜在的FOX顺式调控结合基序。FOXP1的沉默能够明显降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效率;而FOXP1的表达的升高往往与胶质母细胞瘤病患的较低生存率显着相关。同样,CDC6在上游启动子区域内雄激素受体(AR)结合了相应的位点之后有序表达,参与了调控DNA复制和检查点机制。CDC6的转录可以受雄激素受体(AR)或E2F单独或双重联合调控。在前列腺癌细胞(PCa)中,CDC6基因的表达是以雄激素受体依赖的方式调节的,转录激活是由AR和CDC6启动子中的特定顺式调控区相结合介导的。此外,AR作为复制前复合物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与CDC6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驱动前列腺癌细胞从G1期进展到S期。总而言之,胶质瘤的发生、进展和恶化是肿瘤细胞生成、增殖、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改变的结果,也是造成不同级别胶质瘤的差异的原因,继而导致病人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际选择的诊疗方案和患者的临床结局迥然不同。而CDC6既是细胞复制周期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同样也参与了细胞的转录调节过程的控制;已知CDC6的过表达促进了细胞恶性变,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增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CDC6的表达抑制则出现了相反的结果。遗憾的是,CDC6分子在胶质瘤细胞中的影响和临床意义以及其具体调控机制仍存有很多未知。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DC6表达与脑胶质瘤形成、发展及病人预后的关系;并对CDC6参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等恶性进展的作用机制做深入的探讨;同时对影响CDC6表达的可能的上游转录调节因子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1.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提供的167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样本和相应的202例癌旁组织基因型表达的mRNA 数据集(GTEx,https://commonfund.nih.gov/GTEx/)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CDC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变化,并探究CDC6在胶质瘤中的生成、发展中的价值,以及与死亡天数(也称为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初次治疗后新发的天数(Days to Neoplasm,D2N)、初始治疗后的症状再进展天数(Days to Progression,D2P)和初次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天数(Days to Recurrence,D2R)等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然后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CDC6表达、年龄、性别、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及复发情况等多因素对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2.选用星形细胞HA1800和胶质瘤细胞系U118和U87作为体外细胞模型,应用RT-PCR、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来进行检测以验证数据库的研究结论;再通过转染CDC6-siRNA,构建表达CDC6降低的U118和U87细胞株。利用CCK8实验体系检测CDC6敲低后U118和U87细胞增殖力的变化。使用Transwell实验体系探究CDC6表达下调U1 18和U87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然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深入探究CDC6在U118和U87细胞中发生、发展中所涉及的信号途径。3.通过 Jaspar(http://jaspar.genereg.net/)网站预测了 FOXP1 和 AR 在 CDC6 启动子区域或许存在各自的结合位点,利用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检测FOXP1和AR在U118和U87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在给予针对性的FOXP1-siRNA和AR-siRNA进行干扰之后,构建表达FOXP1和AR分别降低的U1 18和U87细胞模型。CCK8实验体系和Transwell实验体系观察U118和U87细胞模型的增殖和侵袭力的变化,然后,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U118和U87细胞模型中CDC6表达情况。结果:1.CDC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数据库后发现,与正常脑组织相比,GBM肿瘤组织中CDC6水平明显升高;继而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证实了 GBM肿瘤组织对比正常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系中CDC6的表达存在显着差异。Kaplan-Meier分析表明CDC6高表达对GBM总生存率(OS)和症状再进展天数(D2P)有负面影响,但对初次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天数(D2R)没有影响。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DC6是GBM预后的独立标志基因,而且CDC6的mRNA表达与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联合检测能够较为敏感的预测治疗后3年的OS和D2P。2.CDC6在胶质瘤中的功能学实验:CCK8实体系的验结果表明,CDC6敲低后U118和U87细胞的增殖显着下降(P<0.001);Transwell细胞实验体系证实了CDC6敲低的U118和U87细胞对比对照组,其侵袭明显受抑制(P<0.001)。接下来的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CDC6敲低后可以通过抑制AKT的磷酸化来减少侵袭蛋白MMP-2、MMP-9的表达,从而降低U118和U87细胞的侵袭力;CDC6敲低后通过抑制ATR-CHK1通路中的ATR和CHK1蛋白的磷酸化来降低GBM细胞的增殖能力。3.CDC6的上游调控机制: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证实了 FOXP1和AR的蛋白表达水平,与CDC6相似,在U118和U87细胞中明显高于正常胶质细胞;在给予针对性的FOXP1-siRNA和AR-siRNA进行干扰之后,FOXP1和AR的表达量明显下降,伴随出现了 U118和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行为均受到了显着的抑制;同时实验组GBM细胞的CDC6表达也显着的低于正常对照组。因而,我们推测AR和FOXP1可能是通过调控CDC6来影响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行为。结论及意义:1.CDC6在胶质瘤增殖和侵袭过程中有促进作用,并且与患者的预后负相关;2.CDC6通过调控ATR-CHK1途径和AKT-MMP途径干扰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3.AR和FOXP1可能是影响CDC6的上游转录调节因子。本研究首次揭示了 CDC6在胶质瘤进展和预后中参与的作用以及可能的相关机理和影响因素,为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母梦瑶[8](2021)在《东北虎β、γ和β-γ干扰素蛋白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干扰素(Interferon,IFN)拥有广谱抗病毒、调控免疫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防治病毒性疾患时随处可见它的身影。不同干扰素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和抗原特性。为方便归纳与应用,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对其进行了分类。其中β干扰素(IFN-β)是I型干扰素的重要成员,主要作用是参与机体对病毒进行抵抗。γ干扰素(IFN-γ)是唯一的Ⅱ型干扰素,其抵抗病毒的作用与I型相比较略弱,它可以促使受病毒感染的细胞表达对应抗原,免疫系统因此可成功识别并杀伤受到感染的细胞,从而对机体发挥保护作用。目前,关于东北虎干扰素的相关研究还很少,对IFN-β和IFN-γ的功能研究还未知。另外,将IFN-β、IFN-γ连接融合后的抗病毒效果还无从知晓。本研究针对单个干扰素,采用重叠延伸 PCR(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SOE-PCR)技术,将东北虎IFN-β、IFN-γ(PtIFN-β、PtIFN-γ)基因融合。随后进行原核表达。最后利用细胞系进行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并与单个PtIFN-β、PtIFN-γ重组蛋白比较强弱。为今后获得活性强且具有叠加抗病毒活性的干扰素制剂提供理论及物质依托。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从GenBank上查询到已经被发表的PtIFN-β、PtIFN-γ基因序列,参照并设计引物。模板为东北虎外周血DNA以及其淋巴细胞提取所得cDNA,成功扩增出无信号肽的PtIFN-β、PtIFN-γ成熟肽基因。通过SOE-PCR方法对PtIFN-β、PtIFN-γ两部分融合。三种基因分别连接到pET32a(+)载体上,构建得到PtIFN-β、PtIFN-γ和PtIFNβ-γ的原核表达载体。2.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对各个重组质粒进行原核表达。纯化所得蛋白用到镍亲和层析法。另外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蛋白需要用梯度透析法复性。最后使用SDS-PAGE以及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分析鉴定。一系列结果证明,本研究成功诱导表达得到了相应大小目的蛋白。3.使用纯化后的目的蛋白,以背部注射的方式免疫家兔。经过三次免疫后,心脏抽取血液并将血清分离,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三种抗体的效价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血清中 PtIFN-β、PtIFN-γ 及 PtIFNβ-γ 抗体效价均达到了 1:102400。4.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在VSV/F81、AIV/F81及CDV/F81系统上检测PtIFN-β、PtIFN-γ和PtIFNβ-γ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PtIFN-β、PtIFN-γ和PtIFNβ-γ蛋白均有抗VSV、AIV和CDV活性,达到103~105 U/mg,由高到低的排序为:PtIFNβ-γ>PtIFN-βPtIFN-γ。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探究在各重组干扰素蛋白作用下,抗病毒相关通路JAK-STAT的激活情况,以及抗病毒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在JAK抑制剂的使用下,进一步证实了 PtIFN-β、PtIFN-γ和PtIFNβ-γ蛋白通过经典途径发挥抗病毒作用。本研究首次利用大肠杆菌成功表达重组蛋白PtIFN-β、PtIFN-γ和PtIFNβ-γ,并发现它们能够通过JAK-STAT通路抑制VSV、AIV和CDV的复制,且PtIFNβ-γ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最强。这为东北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更佳的条件和方法,为东北虎干扰素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任和[9](2021)在《祛湿解毒方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运用祛湿解毒方联合保妇康栓对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比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改善情况、HPV转阴率、宫颈液基细胞学(TCT)等的变化,明确联合用药清除HR-HP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通过与单一保妇康栓治疗做对比,探讨其是否更具治疗优势,从而为中医药干预疾病进展开辟新思路,有助于其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至南京市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感染患者60例,将所收集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保妇康栓纳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祛湿解毒方口服治疗,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的中医症候评分、HPV转阴率、TCT液基细胞学的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前下降,且治疗组的有效率(86.66%)高于对照组(53.33%),经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5)。(2)HPV转阴情况:治疗后,两组均可促使HR-HPV转阴,联合用药组的转阴率为80%,保妇康栓组治疗后转阴率为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5)。(3)宫颈液基细胞学:治疗后,两组宫颈液基细胞学均有改善,治疗组治愈、有效、无效人数分别为17、11、2,对照组治愈、有效、无效人数为16、9、5,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5)。(4)临床总疗效:依据中医症候评分以及HR-HPV转阴情况将临床总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显着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5)。结论:祛湿解毒方联合保妇康栓对于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感染患者有确切疗效,可显着降低中医症候积分,缓解临床症状,促使HR-HPV转阴,改善宫颈细胞学情况,于疾病早期扭转宫颈病变,防治其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变。
刘宇婷,李国新,王斌[10](2021)在《疱疹病毒与内质网应激》文中研究表明内质网是分泌型蛋白和膜蛋白折叠及翻译后修饰的主要场所。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宿主细胞内环境的改变可使细胞或病毒的未折叠和/或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中大量聚集,使内质网处于生理功能紊乱的应激状态。为了缓解这种应激压力,细胞会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并通过一系列分子的信号转导维持内质网稳态;同时病毒也会通过对UPR的精密调控营造有利于其复制与增殖的细胞内环境。疱疹病毒是一类有囊膜的DNA病毒,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其表面大量的糖基化囊膜蛋白的合成及成熟依赖于内质网,并由此诱发内质网应激。现将对疱疹病毒感染与内质网应激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总结归纳。
二、抗病毒制剂的分子作用靶点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病毒制剂的分子作用靶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非洲猪瘟病毒研究进展:组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多组学分析技术 |
1.1 基因组学 |
1.2 转录组学 |
1.3 蛋白质组学 |
1.4 代谢组学 |
1.5 其它组学及辅助技术 |
2 多组学分析在非洲猪瘟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
2.1 基因组学揭示ASFV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
2.2 转录组学揭示了ASFV基因组的复杂转录与调控网络 |
2.3 蛋白质组学揭示ASFV基因组编码蛋白的功能 |
2.4 代谢组学证实ASFV生命活动的影响 |
2.5 多组学联合分析阐述ASFV复制过程中的深层机制 |
3 总结与展望 |
(2)血液肿瘤儿童微小病毒B19感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B19病毒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
2 B19病毒在血液病儿童中感染的临床状况及其对原发病治疗的影响 |
3 血液病儿童输血感染B19病毒的风险 |
4 血液病儿童B19病毒感染的诊断 |
5 B19病毒感染患儿的治疗 |
5.1 丙种球蛋白 |
5.2 抗病毒药物 |
6 B19病毒疫苗的研发 |
7 B19病毒感染者的预后 |
8 总结 |
(4)甘草多糖提取动力学、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甘草研究进展 |
1.1.1 甘草概述 |
1.1.2 甘草有效成分及应用 |
1.2 甘草多糖研究进展 |
1.2.1 甘草多糖的提取 |
1.2.2 甘草多糖的分离纯化 |
1.2.3 提取多糖动力学研究进展 |
1.2.4 甘草多糖抗氧化、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
1.3 药用植物活性微囊化研究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声辅助提取甘草多糖及其理化特性、结构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乌拉尔甘草的预处理 |
2.2.2 乌拉尔甘草多糖的提取工艺 |
2.2.3 提取乌拉尔甘草多糖的单因素试验 |
2.2.4 超声辅助提取乌拉尔甘草多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2.5 乌拉尔甘草多糖热力学参数分析 |
2.2.6 HPLC-DAD-ELSD法分离分析GP |
2.2.7 圆二色性(CD)测定 |
2.2.8 热分析 |
2.2.9 GP的流变测定 |
2.2.10 GP的结构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乌拉尔甘草多糖的提取单因素试验 |
2.3.2 最优提取模型的建立及统计分析 |
2.3.3 不同因素对GP产率的影响 |
2.3.4 预测模型的验证 |
2.3.5 GP提取动力学模型 |
2.3.6 热力学分析 |
2.3.7 GP理化性质的分析 |
2.3.8 GP的热稳定性、耐酸碱性和流变性能分析 |
2.3.9 GP的结构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甘草多糖的抗病毒性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材料 |
3.1.2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病毒梯度和病毒增长值检测 |
3.2.2 CCK-8 细胞毒性试验 |
3.2.3 实时定量PCR检测基因在细胞中的相对表达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P对 MDBK细胞抗BVDV活性的影响 |
3.3.2 抗病毒作用对激活免疫系统的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甘草多糖微囊的制备、表征检测及其应用于小鼠创面的效果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材料 |
4.1.2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GPM和胶原蛋白海绵的制备 |
4.2.2 GPM的结构特征分析 |
4.2.3 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PM的制备、理化性质和结构测定 |
4.3.2 血常规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 |
4.3.3 伤口愈合活性评价及组织学分析 |
4.3.4 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分析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与保护效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 |
1.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
1.1 流行现状 |
1.2 HA蛋白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 |
1.3 H7N9亚型禽流感的防治现状 |
2.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
2.1 中和性HA单抗的研究进展 |
2.2 非中和性HA的单抗研究进展 |
2.3 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进展 |
3.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
3.1 单抗技术筛选的H7N9 HA抗原表位 |
3.2 免疫血清筛选的抗原表位 |
3.3 生信分析预测表位 |
3.4 抗原表位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鉴定 |
1 实验材料 |
1.1 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单抗的纯化及其亚类鉴定 |
2.2 单抗的血凝抑制活性鉴定 |
2.3 单抗的病毒中和活性鉴定 |
2.4 单抗的HA蛋白结合活性鉴定 |
2.5 单抗与H7N9病毒感染细胞的反应性鉴定 |
2.6 单抗的广谱反应性鉴定 |
3 实验结果 |
3.1 单抗的生物学特征鉴定 |
3.2 单抗的HA结合活性鉴定 |
3.3 单抗与病毒感染细胞的反应性鉴定 |
3.4 单抗的广谱反应性鉴定 |
4 讨论 |
第二章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保护效力评价 |
1 实验材料 |
1.1 细胞、质粒和毒株 |
1.2 鸡胚及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H7N9病毒JTC4 M11株对小鼠最小攻毒剂量的测定 |
2.2 小鼠预防性保护试验 |
2.3 小鼠治疗性保护试验 |
3 实验结果 |
3.1 JTC4 M11对小鼠的最小攻毒剂量测定 |
3.2 小鼠预防性保护试验 |
3.3 小鼠治疗性保护试验 |
4 讨论 |
第三章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表位鉴定 |
1 实验材料 |
1.1 细胞、质粒和毒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分子生物学软件 |
2 实验方法 |
2.1 基于多肽的ELISA筛选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 |
2.2 噬菌体表面展示随机多肽文库筛选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 |
2.3 基于免疫逃逸株筛选的方法鉴定4B7 4D5的抗原表位 |
2.4 抗原表位的自然突变率分析 |
2.5 抗原表位的保守性及其在HA蛋白中的定位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基于多肽的ELISA筛选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 |
3.2 噬菌体表面展示随机多肽文库筛选单抗的抗原表位 |
3.3 免疫逃逸株筛选的方法鉴定4B7 4D5识别的抗原表位 |
3.4 表位的保守性及其在HA蛋白中的定位 |
3.5 H7N9 HA氨基酸位点自然突变率分析 |
4 讨论 |
第四章 5D3 1B5亚类转换嵌合抗体表达的初步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质粒与细胞 |
1.2 主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5D3 1B5抗体可变区基因序列的测定 |
2.2 亚类转换嵌合抗体表达质粒的构建 |
2.3 亚类转换嵌合抗体的真核表达 |
2.4 亚类转换嵌合抗体的浓缩 |
2.5 亚类转换嵌合抗体的鉴定 |
2.6 抗体可变区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5D3 1B5抗体可变区基因序列的测定 |
3.2 亚类转换嵌合抗体表达质粒的构建 |
3.3 亚类转换嵌合抗体的真核表达 |
3.4 5D3 1B5抗体可变区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Bif-1a、Bif-1c对狂犬病病毒在神经细胞中复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表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狂犬病防控研究概述 |
1.1 狂犬病现状 |
1.2 狂犬病病原学 |
1.3 狂犬病病毒的传播机制 |
1.4 狂犬病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
1.4.1 RABV的免疫逃逸 |
1.4.2 狂犬病病毒与神经元损伤 |
1.5 狂犬病的预防及治疗 |
第二章 BIF-1 蛋白概述 |
2.1 BIF-1 蛋白与内吞蛋白家族 |
2.2 BIF-1 蛋白与细胞凋亡 |
2.3 BIF-1 蛋白与细胞自噬 |
2.4 BIF-1 蛋白与神经性疾病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RABV感染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对BIF-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质粒、病毒及实验动物 |
1.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1.1.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1.1.4 小鼠脑原代神经元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
1.1.5 狂犬病病毒感染及鉴定 |
1.1.6 直接免疫荧光观察RABV增殖情况 |
1.1.7 病毒RNA、细胞总RNA及蛋白样品的处理 |
1.1.8 反转录实验 |
1.1.9 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
1.1.10 狂犬病病毒TCID_(50)测定 |
1.1.11 BCA法测蛋白浓度 |
1.1.12 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检测RABV-N蛋白表达水平 |
1.1.13 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检测Bif-1 表达水平 |
1.2 实验结果 |
1.2.1 狂犬病病毒感染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 |
1.2.2 狂犬病病毒在神经元细胞中的复制 |
1.2.3 Bif-1 目的蛋白的表达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1.4.1 成功建立了RABV CVS-11 感染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模型 |
1.4.2 RABV CVS-11 感染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后,Bif-1 蛋白的表达量降低 |
第二章 不同神经细胞BIF-1A、BIF-1C过表达对RABV复制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细胞、质粒、毒株与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1.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1.4 Bif-1a/c过表达腺病毒的构建及拯救 |
2.1.5 重组腺病毒TCID_(50)滴度检测 |
2.1.6 重组腺病毒感染细胞MOI的摸索 |
2.1.7 细胞接毒 |
2.1.8 病毒RNA、细胞总RNA及蛋白样品的处理 |
2.1.9 蛋白浓度测定 |
2.1.10 Western blot |
2.1.11 待检样品的采集 |
2.1.12 染料法荧光定量PCR |
2.1.13 狂犬病病毒TCID_(50)的测定 |
2.2 实验结果 |
2.2.1 重组腺病毒TCID_(50)滴度检测 |
2.2.2 重组腺病毒感染细胞MOI的摸索 |
2.2.3 Bif-1a、Bif-1c过表达对RABV复制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2.4.1 过表达Bif-1a、Bif-1c对 RABV在不同神经细胞中复制的影响不同 |
2.4.2 原代神经元细胞过表达 Bif-1c抑制了 RABV 的体外复制;过表达 Bif-1a促进了 RABV 的体外复制 |
第三章 RABV诱导原代神经元细胞自噬、凋亡的初步探索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毒株与动物 |
4.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4.1.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1.4 细胞接毒 |
4.1.5 蛋白样品处理 |
4.1.6 蛋白浓度测定 |
4.1.7 Western blot |
4.1.6 透射电镜检测 |
4.2 实验结果 |
4.2.1 RABV感染对原代神经元细胞自噬的影响 |
4.2.2 RABV感染对原代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4.4.1 将RABV以 MOI=5 的剂量感染原代神经元细胞可诱导其细胞凋亡 |
4.4.2 将RABV以 MOI=10 的剂量感染原代神经元细胞后未观察到明显的自噬现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CDC6调节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名称及缩略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CDC6的生物学特性及在肿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
外文论文 |
(8)东北虎β、γ和β-γ干扰素蛋白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干扰素的发现及分类 |
1.2.1 干扰素的发现 |
1.2.2 干扰素的分类 |
1.3 干扰素的分子结构 |
1.4 干扰素的信号传导 |
1.5 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 |
1.5.1 抗病毒活性 |
1.5.2 抗肿瘤和抗增殖活性 |
1.5.3 免疫调节活性 |
1.6 基因工程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
1.7 重组融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
1.7.1 干扰素融合蛋白研究现状 |
1.7.2 重叠延伸PCR技术 |
1.8 东北虎概况及研究进展 |
1.8.1 东北虎概况 |
1.8.2 东北虎研究进展 |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细胞、病毒及实验动物 |
2.1.2 质粒、载体及菌株 |
2.1.3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2.1.4 主要试验仪器 |
2.2 东北虎及家猫IFN-β、IFN-γ基因的克隆 |
2.2.1 东北虎及家猫基因组的提取 |
2.2.2 东北虎及家猫IFN-β、IFN-γ基因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3 东北虎及家猫IFN-β、IFN-γ基因的扩增 |
2.3 东北虎IFN-β、IFN-γ基因的序列分析 |
2.3.1 进化分析 |
2.3.2 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
2.3.3 信号肽预测分析 |
2.3.4 跨膜区分析 |
2.3.5 疏水性分析 |
2.3.6 二级结构预测 |
2.3.7 3D结构预测 |
2.4 东北虎及家猫干扰素基因的原核表达 |
2.4.1 东北虎及家猫IFN-β、IFN-γ成熟肽基因的克隆 |
2.4.2 东北虎IFNβ-γ融合基因的克隆 |
2.4.3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4 原核表达、纯化及复性 |
2.5 兔抗东北虎IFN-β、IFN-γ及IFNβ-γ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2.5.1 兔抗东北虎IFN-β、IFN-γ及IFNβ-γ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2.5.2 兔抗东北虎IFN-β、IFN-γ及IFNβ-γ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检测 |
2.5.3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 |
2.6 东北虎及家猫干扰素基因的抗病毒活性分析 |
2.6.1 猫肾细胞的复苏及培养 |
2.6.2 病毒的培养 |
2.6.3 病毒TCID_(50)的测定 |
2.6.4 东北虎及家猫干扰素基因的抗病毒活性测定及比较 |
2.6.5 东北虎IFN-β、IFN-γ及IFNβ-γ的抗病毒活性的中和试验 |
2.6.6 东北虎IFN-β、IFN-γ及IFNβ-γ对抗病毒蛋白转录及表达的影响 |
2.7 东北虎重组干扰素的理化性质分析 |
2.7.1 胰酶敏感性分析 |
2.7.2 酸碱敏感性分析 |
2.7.3 温度敏感性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东北虎及家猫IFN-β、IFN-γ基因的克隆 |
3.1.1 东北虎及家猫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培养 |
3.1.2 东北虎及家猫IFN-β、IFN-γ基因的扩增 |
3.2 东北虎IFN-β、IFN-γ基因的序列分析 |
3.2.1 进化关系 |
3.2.2 氨基酸同源性对比 |
3.2.3 信号肽预测 |
3.2.4 跨膜区预测 |
3.2.5 疏水性预测 |
3.2.6 二级结构预测 |
3.2.7 3D结构预测 |
3.3 东北虎及家猫干扰素基因的原核表达 |
3.3.1 东北虎及家猫干扰素成熟肽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2 东北虎及家猫干扰素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3.4 抗东北虎IFN-β、IFN-γ及IFNβ-γ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
3.4.1 多克隆抗体的效价检测 |
3.4.2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 |
3.5 东北虎及家猫干扰素之间抗病毒活性比较 |
3.5.1 VSV、AIV、CDV病毒TCID_(50)的测定 |
3.5.2 东北虎及家猫干扰素抗VSV、AIV、CDV活性的比较 |
3.5.3 东北虎IFN-β、IFN-γ及IFNβ-γ的抗病毒活性的中和试验 |
3.5.4 东北虎IFN-β、IFN-γ及IFNβ-γ对抗病毒蛋白转录及表达的影响 |
3.6 东北虎IFN-β、IFN-γ及IFNβ-γ理化性质分析 |
3.6.1 东北虎IFN-β、IFN-γ及IFNβ-IFNγ胰酶敏感性分析 |
3.6.2 东北虎IFN-β、IFN-γ及IFNβ-γ酸碱敏感性分析 |
3.6.3 东北虎IFN-β、IFN-γ及IFNβ-γ温度敏感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东北虎及家猫IFN-β、IFN-γ基因的克隆 |
4.2 东北虎IFN-β、IFN-γ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 东北虎IFN-β、IFN-γ、IFNβ-γ及家猫干扰素基因的原核表达 |
4.4 东北虎IFN-β、IFN-γ、IFNβ-γ及家猫干扰素基因的抗病毒活性分析及比较 |
4.5 东北虎IFN-β、IFN-γ及IFNβ-γ对JAK-STAT通路的激活 |
4.6 东北虎IFN-β、IFN-γ及IFNβ-γ的理化性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祛湿解毒方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传统医学对宫颈HR-HPV感染的认识 |
1.1 中医古籍中有关宫颈HR-HPV感染的记载 |
1.2 传统医学对宫颈HR-HPV感染病因病机的探究 |
1.3 当代医家对宫颈HR-HPV感染病因病机的补充 |
1.4 传统医学对宫颈HR-HPV感染的治疗 |
2.现代医学对宫颈HR-HPV感染的认识 |
2.1 HPV病毒结构及致癌机理 |
2.2 宫颈HPV感染的流行病 |
2.3 宫颈HPV感染的易感因素 |
2.4 宫颈HPV感染的防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病例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1.4 标本采集与检测 |
2.研究内容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临床疗效比较 |
3.3 安全性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立题依据 |
2.“祛湿解毒方”的组方分析 |
3.药理研究 |
4.保妇康栓的作用机制 |
5.结果分析 |
5.1 对改善中医症候的作用 |
5.2 对宫颈液基细胞学的改善作用 |
5.3 对宫颈HR-HPV转阴的作用 |
5.4 小结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疱疹病毒与内质网应激(论文提纲范文)
1 疱疹病毒感染与内质网应激 |
1.1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 |
1.2 伪狂犬病毒(PRV) |
1.3 马立克病毒(MDV) |
1.4 鸭瘟病毒(DEV) |
1.5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 |
1.6 其他疱疹病毒 |
2 结语与展望 |
四、抗病毒制剂的分子作用靶点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非洲猪瘟病毒研究进展:组学视角[J]. 潘力,罗瑞,王涛,罗玉子,孙元,仇华吉. 病毒学报, 2022(01)
- [2]血液肿瘤儿童微小病毒B19感染的研究[J]. 刘晨薇,汤永民. 医学信息, 2021(19)
- [3]树豆叶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 舒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甘草多糖提取动力学、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D]. 于霖淼.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5]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与保护效力评价[D]. 赵江艳. 扬州大学, 2021
- [6]Bif-1a、Bif-1c对狂犬病病毒在神经细胞中复制的影响[D]. 李武建. 吉林大学, 2021(01)
- [7]CDC6调节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赵浩. 山东大学, 2021(11)
- [8]东北虎β、γ和β-γ干扰素蛋白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研究[D]. 母梦瑶.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9]祛湿解毒方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D]. 任和.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疱疹病毒与内质网应激[J]. 刘宇婷,李国新,王斌. 生物工程学报,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