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概论续第6期

农业概论续第6期

一、农业浅说续第六号(论文文献综述)

周博[1](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指出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著,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刘洋[2](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著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林凤翔[3](2017)在《民国岭南《农事(双)月刊》述评》文中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曾经创造了诸多辉煌的成就,但近代以来逐渐落后了。鸦片战争的爆发,面对山河飘零,国家穷困的落后局面,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提倡“农业救国”,努力尝试多种方式,以求改良日渐凋敝但赖以为支柱的农业。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传教士来到中国,意识到推广先进农业便于他们在华传教,因此一些传教士开始将一些现代农业技术带到中国。辛亥革命以后,一批高等农科学校的建立也有在华传教士的协助,他们希望中国的广大农村也能接触到基督教,而农业极好的载体。岭南大学农科就是其中的一个生动范例。由岭南大学农科发展起来的岭南农科大学于民国十一(1922)年成立,为了便于岭南农科的推广和宣传,一批涉农刊物(有英文版和中文版)陆续问世,《农事月刊》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岭南大学收归国有以后,经费日趋紧张,改为《农事双月刊》。农科大学也改组为岭南大学农学院,后来伴随着抗战期间的辗转,《农事(双)月刊》的曲折经历勾勒出国人对发展我国先进农业的艰辛历程。岭南大学农科在我国农业期刊发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索,同样在农业期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岭南大学农科没有成立专门的刊物出版机构之前,都是将涉农方面的研究零散地印刷或者投寄,不利于成果的推广和自身影响力的传播。《农事(双)月刊》创办后,只要语言是中文,面向国内发售。宗旨为提倡农业科技,倡导农业技术改良,内容分为调查、新闻、著作、文艺、农歌、林业、园艺、行情等,及其他涉农事件或者时令行情均有刊载。一月一号,一年为一卷。民国十五年七月(1926年7月),因为经费所限,《农事月刊》更名为《农事双月刊》,改为隔月一册,增加每号篇幅内容。后因经费捉襟见肘和人员凋零,期刊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7月停刊,后来广大读者的诉求下,两度复刊,甚至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一度复刊,可大致窥见该期刊的影响力。本文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农事(双)月刊》进行全景分析,期间也会展现出岭南大学农科的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了《农事(双)月刊》的创刊背景和创刊宗旨以对该刊物有个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梳理了《农事(双)月刊》的发展演变及更新,探讨其艰难的办刊历程及如何根据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以更好地服务时代的需要;第三部分分析了《农事(双)月刊》的办刊风格及其影响力,探讨其作为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农业科技刊物所具有的影响力;第四部分考察了《农事(双)月刊》的部分文章摘录及涉及人物分析;第五部分探讨了《农事(双)月刊》反映的社会信息;第六部分总结了《农事(双)月刊》的价值和主要历史意义,包括对当时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指导当时的农业部门制定政策,解决农业问题及农民生活之改造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农业教育的贡献四个方面。总之,《农事(双)月刊》在岭南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校史上、在华南地区高等农业农业发展和教育史上,乃至在中国近现代高等农业发展史、科研史、教育史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民国时期的农业技术和民众生活等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陈佳丽[4](2018)在《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文中指出知识是时间延续的问题,它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中进行传承;知识的流通并非单向度传递,它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传播;知识拥有不同的面貌,新旧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每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媒介都可能为知识传承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介或许能为看待历史提供新的思考与视野。通过媒介,能将此处与彼处相连接形成社会,将过往与当下相连接形成延续。于是媒介如何将新知识传递扩展到更宽广的空间,便被赋予了新意义。熟悉并认同陌生的知识或许是关于传播的问题。西方卫生知识与其他知识不同,社会变革使它上升至关乎社会文明、国家兴盛、种族存亡的层面,进而完成由外来知识到常识准则的演变。从卫生史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多关注卫生的政治性,或卫生是非对错的讨论。但值得思考的是,如若将西方卫生知识放置到传播过程中去探讨,便会发现其他值得讨论的问题。当有悖于传统知识体系的西方卫生知识传入时,媒介扮演了什么角色?时人因何理由、经由何种媒介接受了这种陌生的知识?其中是否存在争论?知识的传播者如何使它被信任?本文的主旨便是讨论近代中国媒介环境的变化与西方卫生知识生产流通之间的关系。全文按时间顺序铺成,以不同的媒介环境为分期,探寻每个社会阶段媒介对西方卫生知识传播产生的影响。将西方卫生知识的传播过程放在政治变革和技术发展的整体背景中去看待,阐述新知识经过何种媒介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进而探究媒介与知识、媒介与社会等诸多层面的关系。根据媒介学理论对媒介的解释,每一章节阐述不同的媒介形态对知识的影响。具体分为译著对明清时期西方卫生知识输入的作用、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的建立、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的塑造、新式出版环境对西方卫生知识的普及四个阶段。依托史料,从媒介环境的视野揭示作为外来知识的西方卫生知识逐步成为国人常识的过程。通过具体论述可以发现,不同的媒介形态呈现出西方卫生知识不同的面貌,它表现为处方和就医环境、政治观点、新政实践、行为准则……耶稣会士翻译的译著使知识局限在特定阶层,内容以西方古典医学知识为基础;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使知识摆脱空间限制和阶层局限流传开来,内容集中在用水、环境与防疫方面;现代报刊呈现了知识精英将西方卫生与民族、文明、国家相关联的过程,传统知识改造与西方知识认同同步;教科书等出版物和视觉媒介将知识精英与政府机构挑选的知识普及给民众,最终成为国民认知的现代卫生常识。总体而言,每一种新的媒介都会带来新的环境。将媒介的政治经济属性与知识的社会属性相连接,便会发现不同知识间此消彼长。当媒介史、知识史与社会变革等时空背景在一起时,媒介形态演变与叠加所带来的变化,使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过程更为清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媒介史的视角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生产流通的过程。第一,通过对大量报刊、书籍等史料的爬梳,展现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实际上是知识、媒介、社会等因素多重交织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选择、融合、遗失的相互关系;第二,从媒介与知识普及的角度出发,看待历史情景中的媒介实践,丰富健康传播史相关研究。

刘莲花[5](2013)在《民初《申报(1912-1916)》教育广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查阅和分析1912年至1916年《申报》中的教育广告,来了解民国建立之初的教育情况,特别是非正规教育的情况。民国初期,中国大地经历了一场巨大变革,从专制走向民主共和。政治的变革所带来的观念更新和社会转型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这在《申报》的教育广告中有明显的反映。通过分析《申报》(1912-1916)中登载的教育广告发现:当时的教育广告可谓是浩如烟海,短短五年竟有八百多则(主要是非正规教育广告)。当时教育机构的创立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西方语言和先进技术、让百姓得以维持生计。从分类上看,种类多,有女学、军事、实业技术、个人教授等等。其中,贯穿整个时期的普及教育以及随之的教育经费解决办法是本文的重点。为了更好地阐述研究成果,笔者将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是为四章:第一个部分,主要统计和分析了这五年《申报》教育广告的数量、广告的版面分布情况,概括了当时的主要办学目的以及学习科目的情况,并且探讨了当时的战争对教育的一些影响。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这一时期的教育广告以及教育广告所反映的教育信息的整体把握。第二部分是对在《申报》刊登教育广告的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分类,按照教学内容、从学者、教学时间和创办者等四个维度来分类,每一类都对其所涉及的学校或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对学生的要求、主要的学习科目以及收费情况做了介绍,有些分类还对典型的学校做了例举。在各分类中,有些内容是重叠的,或者在后面的章节做了详述的,在这一个部分就只是一笔带过,不做详述。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了从教育广告反映出的民国初期普及教育和教育平民化的表现,主要从教育扩张、免费教育、灵活的教学时间以及函授教学方式这些方面来阐述。这些都是民国初期学校扩张以及创办公益慈善学校风行的体现。第四部分探讨的是从教育广告得知的当时教育机构的教育收费情况以及办学者获得经费的一些途径。教育经费问题是教育的关键,这部分先分析了各类学校的收费情况,特别是学费得收取情况。在分析后发现,民初有诸多非正规学校不收学费,他们也不能像正规学校那样得到政府的拨款,那他们是如何筹集经费的呢?经研究发现,这些学校的办学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用用“以教养教”、“演剧筹款”、“举办展览”以及向社会募捐等多种方式苦苦筹集维持学校运转的经费。

邹俊娟[6](2017)在《《民报》中的哲学世界》文中提出现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和发展,对于中国哲学的传播媒体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变化。现代报刊与20世纪中国哲学家、中国哲学发展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推动了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和传统更新。因此,现代报刊成为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文本。《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20世纪第一个十年最有影响力的时政—思想性报刊之一,它与20世纪中国哲学的开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民报》的撰稿人当中,集中了一大批革命派的思想家和宣传家,如孙中山、朱执信、陈天华、胡汉民、汪精卫等;也集中了一批投身革命的有学问的经学家,如章太炎、刘师培等。这一思想群体在《民报》上阐发“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大问题时,不仅直接涉及到政治哲学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历史观与文化观问题,甚至上升到认识论与本体论的高度,章太炎就是在《民报》上建立了自己的本体论哲学体系。因此,本文以《民报》作为哲学研究对象,提炼并探析《民报》中的哲学世界,力图通过这一研究,从一个独特的视域深入理解和把握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哲学的开展,展现《民报》与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密切关系。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考察《民报》对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20世纪第一个十年,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民族国家构建问题,引起了中国人的极大关注和探讨。《民报》对于现代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广泛而深入。孙中山形成了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国家理论;陈天华形成了反帝、反专制的民主革命主张;章太炎在批判代议制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建国理论。汪精卫提出了鲜明的排满建国主张。《民报》对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引起了《新民丛报》主笔梁启超的驳斥,双方进而围绕“排满建国”还是“合满建国”、民主共和在中国是否可行,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这一论战,不仅使革命派的民族国家理论得以修正,而且更加深入人心。《民报》对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推动了 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形成,启迪了后来的思想家、革命家对民族国家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二章主要考察《民报》对革命问题的探讨。“革命”是20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时代主旋律。革命派思想家在宣传革命时,激活了古代革命观念的合理内涵,又融入西方现代革命理论,形成了现代革命观念,孙中山在《民报》上,形成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使中国现代革命观念层层深化、逐渐丰富充实起来。陈天华对“国民革命”与“英雄革命”进行了区分,体现出对现代革命的性质、目标、前途比较清楚、深刻的理解;朱执信对“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进行了辨析,体现出现代革命对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的追求;章太炎对“革命”与“道德”关系的阐释,体现出现代革命异于古代革命的价值追求。《民报》对革命的宣传和思考,标志着中国人在革命观念上的转变和飞跃,实现了中国革命观念由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第三章主要考察《民报》对民生主义的探讨。孙中山在《民报》上第一次把民生主义鲜明的表达出来。它是孙中山对于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的独特思考,它以平均地权为内涵,体现了革命派对平等的追求。孙中山主张,中国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进行社会革命,将资本主义社会问题防患于未然。这引发了《新民丛报》主笔梁启超与《民报》撰稿人,围绕民生主义展开激烈的论战。通过论战,革命派进一步阐明了社会革命必行、可行、能行。由于孙中山将民生主义视为社会主义,他在宣传社会主义时,尤其推崇马克思主义,由此形成了《民报》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的译介和传播。这一传播,较之前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前进了一大步。《民报》对民生问题探讨,是革命派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建设的初步思考。这一思考为后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和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考察《民报》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探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在看待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出现了取法西学与“保存国粹”的并存、互立的新特点。《民报》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探讨就显示了这一新特点。孙中山在《民报》上提出了“取法乎上”的,主张引入西方的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民报》撰稿人积极宣扬西方政治学说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理性地面对西学的冲击,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保存国粹”的主张。由此,《民报》也成为“保存国粹”主张的宣传阵地。《民报》上取法西学与保存国粹主张的并存,共同推动了 20世纪初年中西文化观的演进,共同影响了“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的争论,共同实现了中西文化观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第五章主要考察《民报》对历史观问题的探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形成了改良派的渐进进化观、革命派的激进进化观、无政府主义的互助进化观。革命派的激进进化观在《民报》中得到了集中的阐扬。《民报》撰稿人将进化视作“公理”,以进化言说革命的正当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强调“人力”在革命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主张发挥众人的革命意志,加速进化的进程。在革命派宣扬激进进化的同时,章太炎开始对直线向上的进化产生质疑,提出了独树一帜的“俱分进化论”。他以“俱分进化论”为理论根据,批判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重建革命道德,认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革命派的激进进化观适合救亡危机的时代要求,但也存在弊端。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不仅对这一弊端进行了反思和修正,而且在中国科学主义思潮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开启了 20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潮。《民报》对进化问题的探讨,将20世纪第一个十年间的进化观念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第六章主要考察《民报》与章太炎的“真如”本体论。《民报》对“中国向何处去”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这一标志就是,章太炎在《民报》上建立起了“真如”本体论。“真如”本体论是章太炎以唯识宗的“八识”、“三性”、“四分”作为理论基础构建起来的。这一本体论将宇宙视为非有,提出世界皆是意志的表彰,主张“真如”变现世界万物。“真如”本体论高扬人的主体性,提倡“依自不依他”的革命道德原则。章太炎力图以此重塑国民道德,重建近代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但是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时代效果。探求其中的原因,与他构建的“真如”本体论的内在矛盾和缺陷有着密切的关系。“真如”本体论,启发着后来的思想家,沿着这一思路继续探索,它是20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民报》哲学问题的研究,可见《民报》作为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文本,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民报》中的哲学探讨推动了 20世纪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显现了现代报刊与20世纪哲学开展的密切联系,展现了学术视域与政治视域之间的内在张力。这对深化20世纪中国哲学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谢仁敏[7](2010)在《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是一篇尝试“文学低潮期”研究的探索性论文,分析样本是宣统朝小说界,核心任务是勾勒“低潮期”小说界的运行状况及其演变轨迹,考察彼时的小说界为何陷入“低潮”,又如何为酝酿“高潮”作预前准备。论文主要分四大板块:导论——中国本土小说研究编(1—7章)——海外华文小说研究专编(末章)——附录。此外,若干章添设“附论”,为该章话题的延伸。导论,主要阐释基本研究思路,厘清基本概念,概述宣统朝小说界运行轨迹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例如,某些文学常规在宣统朝如何“走样变形”、评判晚清小说适用的价值标准、海外华文小说的独特参照价值等。“附论”包括前人研究评述、未来研究走向以及选题缘由,最后提出关于“文学低潮期”研究的命题。第1章,通过数理分析和文献考察得出结论:从宣统朝开始,晚清小说迅猛发展的势头被遏制,陷入一个约为时五年的“低潮期”。其原因是政局动荡、小说内部机制失衡,两者导致“小说界经济危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本章重点是对中国小说史上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进行考察,论证该命题成立的可能性。“附论”则进一步延伸,提出影响小说演变的“第三种力”命题,并以此考察《域外小说集》传播失利的原因,提出最新的看法。第2章,提出将三大小说载体区别对待、相互比照的命题并阐释其意义,讨论低潮期中单行本、期刊、日报三大载体小说的博弈、调适以及各自发展模式的最终确立。第3章,通过数理分析发现肇始于宣统朝前夜的一个特殊现象——翻译小说与自撰小说比例出现逆转,从小说发展驱动力角度切入,考察两者易位的深层原因,并勾勒其渐变过程。第4章,勾画晚清小说理论界的“三派一群”格局,重点讨论其在低潮朝如何演进和调适。大致情况是“社会派”勉力支撑场面,但疲态渐显;“美学派”几乎集体失语;“现代派”理论前卫新颖,但收效甚微;“消闲群”寻求“正当性”之呼声日高,但理论建设乏善可陈。第5章,考察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小说界经济危机”(低潮期)对作家生活、心理造成之冲击甚大,部分作家选择离开,部分选择留守。论文重点考察留守群体的文学选择及其生存状态,最后以陆士谔为样本进行个案考察。“附论”是关于陆士谔的一组考辨文字。第6、7章,作品研究专题。论文将宣统朝小说作品大致归纳为四大类型:旧小说、“新消闲小说”、“时闻小说”和“先锋实验”小说。论述各个类型作品的特征,重点考察其在低潮期中如何加速演变、调适及其未来走向,并将之置于传统旧小说与“五四”时期小说(包括新、旧小说)的历史坐标中,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大致描述。第8章,海外华文小说专编。论文将晚清华文小说大致划为四大板块:中国本土、东洋、南洋、北美。本章以中国本土为参照中心,通过联系和比照,重点勾描后三者小说界的发展历程、文史地位及其作品特征,并考察当时境况下各板块小说“本土性”的生成有无可能。附录,含统计表和“宣统朝小说编年”(合作),将披露一批最新的统计数据和新发掘的近代华文小说文献。

占佳聪[8](2020)在《民初江苏“新教育”思想传播研究 ——以《教育研究》(1913-1916)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传播的先驱,《教育研究》是研究民国初期江苏地区教育发展情况的重要刊物之一。从1913年创刊至1916年停刊,《教育研究》秉持着“前所编著,不能得教育之真谛,意在征求教育界之新经验、新学理”的宗旨,进行着“新教育”思想的传播推广和各项“新教育”改革实践探索,适应了当时教育发展的需求,为“新教育”思想的传播做出了贡献,推动了民初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文对民初“新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的诞生的研究,展现了民初“新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和教育刊物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认为“新教育”思想的诞生与传播是历史必然,《教育研究》在江苏地区的诞生是大势所趋。这种必然性来自于当时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变化、思想文化基础等因素;对《教育研究》中“新教育”思想传播内容的研究,从“新民”培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新式教育体系建构思想、新式教学方法改革思想、西方教育新潮和本土新教育活动的宣介五个方面的传播内容分别展开论述;对《教育研究》“新教育”思想传播方式的研究,揭示了其传播形式的丰富性,展现在精心策划栏目、合理设置传播议题、创新编排版式、广告端正新颖等方面;对《教育研究》“新教育”思想的传播效果的研究,认为《教育研究》的办刊是一次由旧入新的尝试,具有开启民智的宣传启蒙意义,在培育“新民”、教育救国、促进教育实用化和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方面有进步意义。而《教育研究》的“新教育”思想传播的不足体现在系统科学性不足,导致传播影响力有限,偏向保守功利,导致教育改革不彻底不全面。但总体而言,《教育研究》对当下教育期刊的建设与当前教育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与启示。

姬凌辉[9](2015)在《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除了物质与制度方面的引入外,还有隐而不彰的知识与理论的交流,中国近代细菌学说史即是其中重要一环,对中国近代细菌学引入概况的探讨也是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知识与制度转型的题中之义。鸦片战争以前,中西医学仅仅是通过极少数耶稣会士互相交流,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条约口岸的逐渐建立和传教士医学传教行为的逐渐合法化和内地化,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最先走向世界的一批国人在日记中对显微镜、细菌均有零散记载,细菌由此渐入国人视野。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沿海地区的报刊、杂志等知识传播媒介和翻译馆、医学院校、书院等知识传授机构是细菌学知识的主要引介载体。1894年广东和香港发生的鼠疫检验了时人的防疫手段和观念。虽然鼠疫杆菌的发现消解了鼠疫的神秘感,但是在当时有限的医疗条件下,中西医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和病情,这反映出细菌学说形成初期尚未能影响当时的医疗技术。清末十年,教会创办的医学院校和留日学生对细菌学说译介所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时国人对细菌学知识的认识从单一走向复合。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让东北成为了当时国际医学专家的实验场,东北鼠疫的防治与肺鼠疫杆菌的发现均具有国际性。瘟疫除了带给普通民众死亡的恐惧感之外,还带动了细菌学知识的传播和推广。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对细菌学的认识已经从腺鼠疫杆菌、肺鼠疫杆等菌种扩大到对细菌的性质、分类、培养、作用等知识的系统把握,并呈现出由专业知识走向工农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趋势。1917—1918年华北地区暴发了严重的腺鼠疫,虽然有东北鼠疫的防疫经验可资借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防疫工作窒碍难行。1919年中央防疫处正式成立,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完整建制、系统运作的中央级卫生防疫机构。从组织结构上来看,中央防疫处从最初的“一处三科”演变为“一处二室三科”。虽然它在1919年全国性霍乱中仅能维持京畿一带的防疫工作,但是随着人事和职能的日益完善,其影响渐及全国。总之,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历经晚清政府、民初北洋军阀集团、南京国民政府等不同历史时期,其大体随清末民初历次重大疫情不断变动,与当时的国家与社会变迁亦有内在关联,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从知识引介到制度构建的“在地化”过程,在中国大地上画出一张从通商口岸到东北三省,从东北三省到晋绥直隶,从晋绥直隶再到全国各地的文化版图。

张莹[10](2019)在《中国早期电池知识和技术的引进(1855-1949)》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电池工业是全球新能源研发领域的热门之一,创造新型电池是电子电器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电池生产技术既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社会文化形态的表现。电池的发明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其核心技术是干电池和蓄电池制造。电池商业化生产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之后开始向世界各地扩展。19世纪末电池传入中国时它的应用范围并不广泛。如今,电池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国防、工业、交通等各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现有的研究所成果来看,学界从物理学史及电力工业史两个角度对晚清民国时期的电池有部分的研究,但对电池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技术应用及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有欠缺。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考察了晚清民国期间电池知识和技术的传入及发展,剖析了电池的传入、传播及应用对近代中国民众的生活、社会文化及民族电池工业等方面形成的影响。第一,本文通过搜集和整理晚清民国时期与电池知识有关的期刊、报纸及物理学著作等文字资料,考察了电池知识在中国的传入即传播过程。本文认为晚清时期电池知识首先作为电学知识传入我国,物理学译著介绍了电池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情况,推动了晚清社会对电池的了解和认可;民国时期,电池专著、电机学校及电化学实验室的出现促进了民国社会对电池制造技术的研究。第二,本文通过整理民国时期与电池制造技术相关的历史档案和图片等资料,考察了晚清民国时期电池制造技术传入中国的过程。本文认为,20世纪初期至中期,电池制造技术传入中国并逐渐实现本土化。在此期间,电池制造技术的传入及发展以民营企业和官办企业为载体,经历了进口产品、仿制外货、研究试验三个阶段。第三,在上述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了电池在中国的传入和传播过程,阐述了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电池制造业加速了中国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的发展。电池的应用延长了部分行业的工作时间,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电池衍生出来的电子、电器等产品为大众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农业浅说续第六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浅说续第六号(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2)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
    0.4 方法与创新
    0.5 概念释名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1.5.1 远大的目标
        1.5.2 合理的原则
        1.5.3 体制化的方向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2.5.2 实证主义方法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3.1.2 晋城医学馆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3.4.2 加入近代学制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6.1 编辑出版期刊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6.2.1 办刊宗旨
        6.2.2 栏目设置
        6.2.3 文章主题
        6.2.4 作者倾向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著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6.5.1 转变交流思想
        6.5.2 初建引文规范
        6.5.3 丰富交流途径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7.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民国岭南《农事(双)月刊》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2 岭南农科大学成立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脉络
    2.1 晚清以降兴农思潮和兴学举措的影响
    2.2 清末民初近代农业教育的发展
    2.3 岭南大学的形成历程
3 《农事(双)月刊》的创刊概略
    3.1 《农事(双)月刊》创刊历史背景
    3.2 《农事(双)月刊》主要创办人
4 《农事(双)月刊》简介
    4.1 从《农事(双)月刊》办刊宗旨和目的
    4.2 《农事(双)月刊》在当时的意义
5 《农事(双)月刊》的发展演变及更新
    5.1 《农事(双)月刊》发展概述
    5.2 《农事(双)月刊》各期出版动态
    5.3 《农事(双)月刊》的更新
6 《农事(双)月刊》办刊风格和著述分析
    6.1 《农事(双)月刊》办刊风格
    6.2 《农事(双)月刊》的发行状况
        6.2.1 《农事(双)月刊》行文风格
        6.2.2 《农事(双)月刊》涉及的人物
        6.2.3 《农事(双)月刊》重要章节解读
    6.3 《农事(双)月刊》体例格式
        6.3.1《农事(双)月刊》栏目设置
        6.3.2 《农事(双)月刊》载文风格和封面设计
7 《农事(双)月刊》的价值与历史意义
    7.1 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引进
        7.1.1 开启民智,唤醒农民觉悟
        7.1.2 直接指导农民的生产
    7.2 为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提供借鉴和指导
    7.3 对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贡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1924年—1925年之农科学生名单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清单

(4)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媒介与知识
        1.1.2 理解媒介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卫生含义内涵研究
        1.2.2 关于卫生叙事方式研究
        1.2.3 关于卫生传播媒介研究
        1.2.4 关于卫生研究路径研究
        1.2.5 结论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1.3.1 研究限定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视角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2 明清译著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入华
    2.1 偏隅一方的知识
        2.1.1 中国传统卫生知识
        2.1.2 西方卫生知识演变
    2.2 暗流涌动的知识
        2.2.1 耶稣会士:译著传教
        2.2.2 中国文人:不变应之
    2.3 小结
3 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建立(1840-1898)
    3.1 本章概说
    3.2 建立知识的机构
        3.2.1 医院诊所:新空间新体验
        3.2.2 书馆学会:新机构新启蒙
    3.3 迁移知识的报馆
        3.3.1 外文报刊:引入新知的模板
        3.3.2 中文报刊:传播新知的效仿
    3.4 小结
4 现代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之塑造(1898-1911)
    4.1 本章概说
    4.2 再造知识的报刊
        4.2.1 报刊之新景象
        4.2.2 报刊中的卫生
        4.2.3 知识之新呈现
    4.3 小结
5 媒介新环境与现代卫生知识之普及(1911-1937)
    5.1 本章概说
    5.2 出版界:卫生知识的销售
        5.2.1 教科书:普及卫生常识
        5.2.2 .卫生广告:萌生知识经济
    5.3 学术界:卫生知识的分类
        5.3.1 学科教学:改变课程设置
        5.3.2 专业期刊:提升学术意识
        5.3.3 工具丛书:重建卫生图谱
    5.4 读者与民众:卫生知识的获得
        5.4.1 可视可听:卫生的形象化
        5.4.2 信任与否:遗失传统卫生
    5.5 小结
6 结论
    6.1 转型呈现:知识、社会、媒介多重交织的过程
    6.2 卫生释义:选择、融合、遗失相互作用的结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874年-1907年[上海]《万国公报》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二 1876年-1892年《格致汇编》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三 1864 年-1885年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CONSULAR GAZETTE(1870-1941)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四 1904年-1919年《东方杂志》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五 其他报刊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六 1903年-1911年《北洋官报》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目录

(5)民初《申报(1912-1916)》教育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申报》(1912—1916)教育广告及内容概况
    第一节 广告数量
        一、年份数量变化图(下图)
        二、各月份数量变化图
        三、为何教育广告如此之多
    第二节 版面分布以及广告类型
        一、版面分布
        二、广告类型
    第三节 办学目的
        一、为北伐军后方勤务培养人才
        二、为养成合格的共和国公民做准备
        三、让人们获得维持生计所需的工作技能
        四、改良我国旧医疗
        五、实业救国,培养各类专门人才
        六、提倡国文
        七、为留学做准备
        八、充实女子生活
    第四节 学习科目分析
    第五节 时局的影响
        一、应时势而设的新学校
        二、对正常教学的影响及其应对
第二章 刊登广告的教育机构分类
    第一节 按教学内容分类
        一、外国语言类学校
        二、商业金融类学校
        三、手工艺类学校
        四、缝绣学校
        五、医学教育
        六、戏剧学校
        七、图画美术类学校
        八、农业学校
        九、打字教学
        十、法律类学校
        十一、体操学校
    第二节 按从学者分类
        一、女学类学校
        二、工场工徒类教育
    第三节 按教学时间分类
        一、短时讲学
        二、夜学
        三、暑期补习科
    第四节 按创办者分类
        一、部门设立传习所
        二、个人教授
        三、公司招聘实习生
第三章 从广告看民初的普及教育及教育平民化表现
    第一节 学校扩张
        一、扩充学额、添聘教员
        二、增设科目
        三、扩建校舍
    第二节 免费教育
        一、免费学校
        二、义务教学班
        三、函授免学费只收讲义费、邮费
        四、对家贫者减免学费
    第三节 灵活的教学时间
        一、夜学
        二、暑假补习科
        三、周末教学
        四、个人暑假教授
    第四节 推广函授教学
        一、函授教学的优势
        二、主要函授教育机构
        三、函授学习科目
        四、入学资格
        五、学习期限、学费
第四章 从广告看民初学校收费及教育经费的筹措
    第一节 民国初期教育机构收取学杂费情况分析
        一、收费种类及形式
        二、学费统计分析
        三、学费随物价上涨而增加
        四、将学费的收取与学生品行报告结合起来
    第二节 借助社会力量苦筹经费
        一、以教养教
        二、假座戏台演戏以票资充经费
        三、接受社会赞助及捐款
        四、学校设置专人向社会募款
        五、举办各种内容丰富的展览会
        一、举办开幕大会
        二、举办成绩展览会
        三、举办书画展览会
        四、举办菊花会
小结
    一、对教育广告分析的总结
    二、对现今教育的启示
附录:《申报(1912—1921)》刊载教育广告原文
参考文献
后记

(6)《民报》中的哲学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走进《民报》的哲学世界
    一、《民报》何以成为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文本
    二、从思想史到哲学史:《民报》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五、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民报》对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基本理论
        一、民族、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
        二、现代性:民族国家起源的动力
        三、西方早期民族国家理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演变
        一、“中国中心”论的舍弃
        二、主权意识的萌发
        三、现代国家观念的初步形成
        四、变更国体的初步尝试
    第三节 《民报》对民族国家的理论构建
        一、孙中山的民族国家理论
        二、陈天华的民族国家思想
        三、章太炎的民族国家理论
        四、汪精卫的民族国家理论
    第四节 围绕民族国家构建展开的论争
        一、“排满建国”还是“合满建国”
        二、“民主共和”是否可行
    小结
    表1: 《民报》介绍和探讨民族国家问题的主要篇目
第二章 《民报》对革命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中国古今革命观念的流变
        一、激活古代革命观念
        二、超越古代革命观念
    第二节 《民报》与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完整提出
        一、《民报》中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基本内容
        二、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提出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民报》对革命观念的深入阐释
        一、民族革命的宣传与古代革命观念的继承
        二、区分“国民革命”与“英雄革命”
        三、辨析“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
        四、对“革命”与“道德”关系的阐释
    小结
    表2-1:《民报》介绍和探讨革命问题的主要文章
    表2-2:《民报》介绍中外革命人物和革命场景的图画
第三章 《民报》对民生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民生主义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一、民生主义的提出
        二、民生主义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民报》对民生主义的阐扬
        一、对民生主义内涵的阐发
        二、革命派与立宪派围绕民生主义展开的论争
    第三节 《民报》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评介
        二、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评介
        三、关于《资本论》的评介
        四、关于阶级斗争的评介
        五、关于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评介
        六、关于社会主义学说的评介
    小结
    表3-1:《民报》介绍和探讨民生主义的主要文章
    表3-2:《民报》宣传和译介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文章
第四章 《民报》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探讨
    第一节 中国近代中西文化观的流变
        一、从“西学中源”说到“师夷长技”说
        二、从“中体西用”到“中西会通”
        三、取法西学与“保存国粹”的并存与互立
    第二节 《民报》取法西学的主张
        一、《民报》对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推崇
        二、《民报》对卢梭民权思想的译介
    第三节 《民报》保存国粹的主张及其论争
        一、国粹派的形成及其主张
        二、《民报》对“保存国粹”的阐扬
    小结
    表4-1:《民报》译介西学的主要文章
    表4-2:《民报》宣扬保存国粹的主要文章
第五章 《民报》对历史观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进化观念的多元演进
        一、改良派的渐进进化观
        二、无政府主义的互助进化观
    第二节 《民报》中革命派的激进进化观
        一、以进化言说革命
        二、以“人力”推动进化的进程
    第三节 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
        一、由接受“物竞天择”向“俱分进化”的转折
        二、俱分进化: 对进化的省思与批判
        三、基于俱分进化论的思想求索及归宿
    小结
    表5: 章太炎在《民报》上阐释俱分进化论的主要文章
第六章 《民报》与章太炎的“真如”本体论
    第一节 章太炎《民报》时期的哲学思想转向
        一、早期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二、向无神论新宗教的转向
    第二节 “真如”本体论的构建
        一、“真如”本体论的构建
        二、立足于“真如”本体的哲学批判
    第三节 “真如”哲学本体论的特征与内在矛盾
        一、高扬主体性原则
        二、“真如”本体论的内在矛盾和缺陷
    小结
    表6: 章太炎在《民报》上阐释“真如”本体论的主要文章
结语 从《民报》看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
    一、《民报》的哲学探讨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二、近现代报刊与20世纪中国哲学的密切联系
    三、政治视域与20世纪中国哲学的内在张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7)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附论 前人研究简评与若干问题的思考
第一章 宣统小说界:陷入低潮
    第一节 低潮来袭
    第二节 政局动荡冲击
    第三节 小说内部机制失衡
    第四节 "小说界经济危机"
    附论 试论推动晚清小说演进的"第三种力"
第二章 单行本·期刊·日报: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与确立
    第一节 不同载体对小说市场的回应
    第二节 载体差异与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
第三章 翻译·自撰:形势大逆转
    第一节 翻译小说驱动力的逐年消解
    第二节 改造翻译小说的尝试
    第三节 自撰小说驱动力的逐年增长
第四章 理论界嬗变:多声合奏,合而不和
    第一节 力撑场面的"社会派"
    第二节 旗偃鼓息的"美学派"
    第三节 蓄势潜行的"现代派"
    第四节 风头渐劲的"消闲群"
第五章 小说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
    第一节 作家的生存策略及其文学选择
    第二节 典型个案:"小说大家"陆士谔
    附论 陆士谔著作考辨及其他
第六章 旧小说复兴与新小说调适
    第一节 "革命"尚未成功:旧小说卷土重来
    第二节 启蒙与娱乐杂交:"新消闲小说"的勃兴
第七章 新文学因子的孕育与萌蘖
    第一节 新闻与小说联姻:"时闻小说"的渐兴及其意义
    第二节 艰难的"先锋实验":新小说的新选择
第八章 晚清海外华文小说研究
    第一节 东洋板块
    第二节 南洋板块
    第三节 北美板块
结语
附录一:中国近代小说发表量年度分布表
附录二:近代以"小说"命名的部分报刊
附录三:晚清中文报刊相关统计表
附录四:晚清出版机构小说出版量统计表
附录五:晚清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统计表
附录六:晚清报刊小说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七:宣统朝小说编年
    上编 中国本土
        《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北京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北京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北京醒世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渤海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沧浪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长春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大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大同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帝国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法政浅说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法政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改良婚嫁会月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广粹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广东劝业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桂林官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国民白话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国民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国事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汉口中西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杭州商业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吉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晋阳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菊济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两日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疁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民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南越报》附张与小说相关编年
        《女学生》与小说相关编年
        《七十二行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浅说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绍兴医药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时事新报月刊》与小说相关编年
        《顺天时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四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天铎》与小说相关编年
        《天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天趣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通问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图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图画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图画新闻》与小说相关编年
        《吴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厦门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笑林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新世界画册》与小说相关编年
        《新中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醒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学生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羊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医学世界》与小说相关编年
        《医学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约翰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浙江白话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浙江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正宗爱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中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中华民国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中外实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中西医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下编 海外
        《槟城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华字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南洋总汇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星洲晨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中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中兴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参考文献
后记

(8)民初江苏“新教育”思想传播研究 ——以《教育研究》(1913-1916)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及意义
第一章 民初的“新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的诞生
    第一节 “新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与教育刊物的蓬勃发展
        一、大势所趋,江苏先行
        二、教育改革,办刊先行
    第二节 “新教育”思想内涵与传播动因
        一、“新教育”的含义
        二、“新教育”思想的流传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诞生
        一、江苏省教育会与《教育研究》的诞生
        二、《教育研究》的出版发行与办刊人群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研究》“新教育”思想的传播内容
    第一节 “新民”培育思想
        一、“新民”的含义
        二、培育“新民”的原因
        三、典型“新民”教育思想
    第二节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风起
        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传播
    第三节 新式教育体系建构思想
        一、新式基础教育体系构建思想
        二、新式师范和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思想
    第四节 新式教学方法改革思想
        一、新式学科教学法
        二、其它新式教学法
    第五节 对西方教育新潮与本土新教育活动的宣介
        一、对西方新教育思潮的介绍
        二、对本土新教育实践的宣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育研究》“新教育”思想的传播方式
    第一节 精心策划的栏目
        一、栏目整体建构灵活多样
        二、高度重视特色栏目策划
    第二节 合理设置的议题
        一、新式教育思想议题的普及传播
        二、最新教育时事言论的宣传报道
    第三节 创新编排的版式
        一、版式整体设计简洁大方
        二、版式细节设计巧妙别致
    第四节 端正新颖的广告
        一、广告类型有限、版式端正
        二、广告策略新颖、内容恰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研究》“新教育”思想的传播效果
    第一节 《教育研究》“新教育”思想传播的作用
        一、宣传启蒙、开启民智、培育“新民”、教育救国
        二、以凝聚人才促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三、以立足实际达成教育的实用化效果
    第二节 《教育研究》“新教育”思想传播的不足
        一、办刊的系统科学性不够,导致传播的影响力有限
        二、偏于保守功利的价值取向,导致教育改革不彻底不全面
    第三节 《教育研究》“新教育”思想传播的启示
        一、具有进步性的由旧入新的尝试
        二、对当代教育期刊建设及教育发展的镜鉴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趣
    二、研究现状
        (一) 医疗史的兴起
        (二) 细菌学说史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选题价值及主要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选题价值
        (三) 主要内容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医学概况与早期出洋国人的观察
    一、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公共卫生学
    二、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医学
        (一) 温病学说的形塑和发展
        (二) 医事制度、医学教育与分科
    三、如蝎如蟹:使西日记中的观察
    四、小结
第二章 甲午战争前后细菌概念的引介与通商口岸防疫的改进
    一、19世纪中后期通商口岸传教士对细菌概念的引介
        (一) 通商口岸医学传教士对细菌概念的译介
        (二) 通商口岸非医学传教士对卫生知识的译介
    二、避疫·检疫·治疫:1894年香港鼠疫与鼠疫杆菌
        (一) 1894年香港鼠疫与港口检疫的推行
        (二) “气”与“细菌”:中西医抗击鼠疫的不同方法
    三、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时期细菌学知识的传授与东北鼠疫的防疫实践
    一、清末教会医学院校对细菌学的传授和留学生的译介
        (一) 教会医学校的细菌学教育
        (二) 留学生对细菌学的译介——以留日学生为中心
    二、细菌学与宣统鼠疫期间东北的卫生防疫
        (一) 鼠疫、报刊与知识:《盛京时报》中的细菌学
        (二) 《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议报告》中的细菌学
    三、小结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细菌学知识的推广与晋绥鼠疫的防控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细菌知识的推广
        (一) 细菌学专业知识的译介
        (二) 细菌学知识与生产、生活之关系
    二、1917-1918年鼠疫的防治与新文化运动时期防疫观
        (一) 1917-1918年鼠疫防控与交通遮断
        (二) 清洁与消毒:以《大公报》为中心
    三、小结
第五章 中央防疫处的设置与细菌学知识传播和实践的一体化
    一、中央防疫处的设立及沿革
    二、中央防疫处防治传染病与细菌学知识的应用
        (一) 上海与京畿:1919年霍乱防治的两个面相
        (二) 预防传染病与接种疫苗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硕士)
致谢

(10)中国早期电池知识和技术的引进(185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介绍
        1.1.1 电池的发明
        1.1.2 电池的发展与应用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电池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2.1 晚清物理学著作中的电池知识
    2.2 民国时期的电池专著
    2.3 民国期刊中的电池知识
        2.3.1 电池常识介绍
        2.3.2 干电池专业试验
        2.3.3 新闻特写
    2.4 电池知识传播的特点
        2.4.1 传播内容丰富
        2.4.2 传播载体多元化
        2.4.3 传播来源多样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国时期干电池的制造技术
    3.1 民国时期干电池工业发展概况
    3.2 民国时期私营干电池制造厂-汇明电池厂
        3.2.1 干电池制造设备
        3.2.2 干电池制造原料及配方
        3.2.3 干电池产品推销
    3.3 民国时期外资干电池制造厂-美国永备电池厂
    3.4 民国政府工厂的干电池制造技术-中央工业试验所
        3.4.1 中央工业试验所的创建
        3.4.2 中央工业试验所干电池制造配方试验
        3.4.3 中央工业试验干电池制造原料试验
        3.4.4 干电池标准制定及检验方法
        3.4.5 干电池新配方的发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池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4.1 电池对近代中国人生活的改变
    4.2 电池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1911-1949 年干电池的专题报告
附录2 1911-1949 年蓄电池的专题报告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农业浅说续第六号(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3]民国岭南《农事(双)月刊》述评[D]. 林凤翔.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D]. 陈佳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5]民初《申报(1912-1916)》教育广告研究[D]. 刘莲花.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6]《民报》中的哲学世界[D]. 邹俊娟. 武汉大学, 2017(06)
  • [7]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D]. 谢仁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8]民初江苏“新教育”思想传播研究 ——以《教育研究》(1913-1916)为例[D]. 占佳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9]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D]. 姬凌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10]中国早期电池知识和技术的引进(1855-1949)[D]. 张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农业概论续第6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