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陵地区几个铜矿床中磁黄铁矿的成因和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楼金伟[1](2012)在《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文中研究说明包括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在内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是提供铜、钼、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矿床类型,因此也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理论成就丰硕。铜陵矿集区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成矿区带,同时也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尤其是矿床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地区,研究成果丰富,但也留有许多长期争议的关键地质问题。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发育,以中酸性岩为主。前人对该区侵入岩及其中的岩石包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区中生代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及成岩大地构造背景、成岩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特征,精确厘定了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准确划分了侵入岩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系列,并基于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区域岩浆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研究认为: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5~147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总体受基底断裂制约,沿近东西向呈带状分布,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主要呈岩枝、岩墙和岩脉状浅成侵入产出;岩石矿物成分变化较大,但多以斜长石为主,依据实际矿物成分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玢/斑)岩3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02含量中等,略偏酸性或基性,富碱富钠,高钾准铝质,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埃达克质岩石特征相似。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熔融,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并熔融下地壳形成埃达克质岩浆进而发生混合作用,可能是本区中酸性侵入岩浆形成的主要方式;岩浆演化可能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岩浆在地壳深部因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形成带状岩浆房,同时伴随结晶分异作用;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侵入体空间上相互穿插,时间上难分早晚;区域岩浆形成于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动力学背景之下,岩石圈地幔加厚后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到海西-印支期断裂坳陷及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在平面上主要沿近东西向基底断裂展布的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中部产出,集中分布于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凤凰山、沙滩脚等5个矿田。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志留系中-上统坟头组和茅山组至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地层及其附近岩体中,其中最主要赋矿层位是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白云岩和灰岩。矿化在垂向剖面上往往表现为上金(银)下铜(钼)以及上部浅成热液脉状矿化、中部矽卡岩型矿化和深部斑岩型矿化的分带现象。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斑岩型和脉型,其中矽卡岩型有裂隙式、接触带式、层间式、层控式等矿化形式,斑岩型矿床的最新发现为矿集区深部和边部找矿提供了有益启示。矿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而海西期沉积事件中是否有火山喷发或火山喷流(或喷气)沉积成矿作用以及其对成矿的贡献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甄别。本文针对矿集区矿床成因机制及铜多金属矿化的空间分带特征,选择狮子山矿田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矿集区及狮子山矿田虽以矽卡岩型矿化为特征,但后期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矿化非常强烈,以致大多数矿床早期矽卡岩矿物组合受晚期叠加热液的强烈改造而改变甚至部分消失,多数矿床矽卡岩型矿石不发育,或矽卡岩中的矿化并不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的成矿作用一般可以划分为(早+晚)硅酸盐(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早+晚)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铜多金属矿化主要集中于硫化物阶段,部分铜矿化亦发育于硅酸盐阶段,部分金矿化亦发育于碳酸盐阶段。矿田内主要矿床的原生包裹体主要为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略有差异,但富气相包裹体常与富液相包裹体共生。成矿流体盐度较高、温度中等、弱酸性至弱碱性,在相同的成矿阶段,如硫化物阶段,金或金(铜)矿床成矿温度一般较铜(金)矿床低,反映金的沉淀成矿温度略低。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在成矿热液流体演化过程中,共存于同一成矿流体中的铜和金由于其络合物类型和溶解度的差异及其对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作出的响应不同,使其在沉淀的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铜和金的时空分离;但与此同时,由于本区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的热液活动的多期叠加、成矿热液流体的连续性演化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波动性变化,往往又导致金矿化叠加在铜矿化之上,金矿化与铜矿化又表现出共生的现象。矿床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从成矿早阶段向晚阶段演化,大气降水混入不断增加。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虽然不能排除沉积铅的加入,但无疑沉积铅是次要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简单类比表明,冬瓜山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Sedex型矿床明显不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与VHMS型矿床不同,而它们均与斑岩型矿床基本一致;虽然区域沉积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但热力学计算显示成矿热液中的硫来源于区内高钾钙碱性岩浆熔体分异的热液流体,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硫的同位素证据。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可以认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为受统一的燕山期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斑岩-层控矽卡岩-浅成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杜轶伦[2](2013)在《安徽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矽卡岩成矿作用是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层控矽卡岩矿床是矽卡岩型矿床勘查和研究的重点对象,对其进行详细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区域成矿过程的认识,为丰富矽卡岩矿床成矿理论和进一步勘查矽卡岩型矿床补充新的科学依据。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层控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分布广泛,且其矿床特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中国东部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研究层控矽卡岩矿床成矿机制的理想地区。本文从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安徽铜陵地区冬瓜山和大团山两个典型层控矽卡岩矿床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成矿机制。控矿因素分析表明,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主要受控于矿胚层、岩浆活动、构造-岩性组合、有机质和蒸发岩-膏盐层等因素,其中,构造-岩性组合和岩浆活动是主要控制因素(必要条件),而矿胚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起到预富集作用,同样有机质、蒸发岩-膏盐层也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硫源,并起到吸附和还原作用。矿床地质、矿物学、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冬瓜山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是古生代海相沉积成矿作用和中生代岩浆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作用有机结合(复合)的产物;而大团山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是中生代岩浆-热液沿层间断裂交代-充填成矿作用的产物。综合以上资料,初步总结出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模型。在石炭纪中期,由海底喷流作用在区内形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或矿胚层,矿石成分以硫和铁为主;在印支期构造运动中,特别是褶皱变形中,沿碳酸盐岩与硅质岩(或粉砂岩)界面发生层间滑脱,在区内形成多个层间断裂带;至燕山期,区域构造伸展明显,壳幔交换频繁,导致大规模岩浆-热液活动,一方面岩浆期后热液沿泥盆系五通组砂岩与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间的层间滑脱构造运移,对石炭纪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体进行叠加改造,致使块状硫化物矿体进一步富集铜等成矿物质,最终形成大型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如冬瓜山铜矿);另一方面成矿热液沿不具有矿胚层的层间断裂交代-充填,形成中小型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如大团山铜矿)。
张乐骏[3](2011)在《安徽庐枞盆地成岩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位于扬子板块北缘,是我国最重要的陆内铜金铁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庐枞(庐江枞阳)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带中部的安徽省境内,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断拗区典型代表的庐枞盆地的成岩成矿作用特色显着,矿床类型复杂多样。盆地中发育有白垩纪的四个旋回的钾玄岩系列岩石和多个侵入岩体。随着2006年庐枞盆地泥河大型铁矿床的发现,人们对庐枞盆地的找矿潜力进行了重新评价,并将其作为深部找矿的重要靶区之一,这使得成岩成矿时代、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及成矿系统之间的演化关系等工作亟待进行。因此,本文选择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庐枞盆地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测试工作,综合运用多学科多方法,尤其是矿床学、蚀变岩石学、成岩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及高精度微区微量分析等手段对对庐枞盆地的成岩成矿作用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获得的主要认识和进展如下:庐枞盆地的侵入岩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其中包含了三种类型的岩石。早阶段的为二长、闪长岩类侵入体,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北部,形成时代为134Ma130Ma,与龙门院旋回和砖桥旋回的火山活动有关。晚期的侵入岩包括正长岩和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南部,形成时代为129Ma123Ma,与双庙旋回和浮山旋回的火山活动有关。本文对庐枞盆地内主要矿区内的侵入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显示,主要矿区内部侵入岩体的形成时代集中在134Ma129Ma之间。其中泥河矿区的闪长玢岩、二长斑岩、粗安斑岩、正长岩、正长细晶岩,大岭闪长玢岩,小岭粗安斑岩,大鲍庄闪长玢岩,井边安山斑岩,杨山闪长玢岩以及岳山粗安斑岩属于早阶段的侵入岩,与龙门院旋回和砖桥旋回的火山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泥河矿区的正长斑岩和马口矿区的石英正长斑岩属于晚阶段的侵入岩,与双庙旋回和浮山旋回的火山岩浆活动有关。对比表明,庐枞盆地主要矿区内的侵入岩的形成时间明显晚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断隆区与成矿有关的高钾钙碱性侵入岩体的形成时间,但与该区的其它火山岩盆地中的侵入岩浆活动的时代几乎相同。庐枞盆地内的侵入岩是区域第二期(135Ma127Ma)和第三期(126Ma123Ma)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庐枞盆地四个旋回的火山岩和两期三种类型侵入岩的岩浆具有同源性关系,其岩浆源区为成分接近EMI型富集地幔的交代地幔,交代地幔的形成与古板块的俯冲交代作用有关。岩浆演化经历了岩浆分异、分离结晶作用和同化混染作用,岩浆分异、分离结晶作用主要发生于岩浆房中,早期的龙门院旋回、砖桥旋回火山岩以及早期侵入岩的岩浆分异程度相对较低,而晚期的双庙旋回、浮山旋回火山岩和晚期侵入岩的岩浆分异程度较高,在岩浆演化、上升侵位(喷发)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陆壳同化混染作用。在早白垩世,庐枞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发生了从挤压向拉张过渡的构造背景向典型拉张的构造背景转变,转换的时间约为130Ma。盆地中早阶段的火山侵入岩浆活动(龙门院旋回和砖桥旋回火山岩和早期二长、闪长岩)发生于挤压拉张过渡的构造背景;而晚期火山侵入岩浆活动(双庙旋回和浮山旋回火山岩和晚期正长岩和晚期A型花岗岩)发生于典型的拉张构造背景。运用40Ar-39Ar定年方法对泥河铁矿床、龙桥铁矿床、马鞭山铁矿床、杨山铁矿床、马口铁矿床中的金云母以及井边铜金矿床内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进行分析测试得出,上述矿床的形成时代为134Ma127Ma之间。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我们还根据矿区内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岩浆岩的形成时代间接的约束约束了其它未进行精确定年矿床的形成时代,最终得到庐枞盆地内成矿作用演化的时间序列为:盘石岭铁矿床的形成时代最早,与砖桥旋回火山喷发活动的时间基本一致(134Ma),脉状铜矿床、热液铅锌矿床的形成时代约为133Ma132Ma,其时代与砖桥旋回末期的次火山岩或二长岩类侵入体的形成时代基本一致;盆地中玢岩型铁矿床(包括罗河、泥河、杨山、龙桥、大岭、小岭和大鲍庄)的形成时代基本一致,均为130Ma左右,是在较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式”形成的;矾山明矾石矿床形成时代与玢岩铁矿一致或略晚;形成时代最晚的是产于正长岩和A型花岗岩中的Fe-Cu-Au-U矿床,时代大约≤127Ma。本文对盆地中主要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描述,并对主要矿床的蚀变矿化期次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运用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探针(LA-ICP-MS)对主要矿床中的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黄铁矿、磁铁矿、辉石、石榴石、磷灰石和硬石膏)进行了元素组成分析。运用这些结果总结了不同矿物在不同成矿阶段和不同矿床中的元素富集规律,并与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初步探讨了元素富集变化规律对成矿流体演化和矿床成因的指示。例如,黄铁矿微量元素LA-ICP-MS面扫描图像显示,泥河铁矿床中形成于磁铁矿阶段的黄铁矿核富集Co,Ni,As和Se这一组元素,而形成于硫化物阶段的黄铁矿边除了含有上述元素之外,还富含Cu、Pb、Zn、Ag、Au和Tl等一些元素,指示了相应成矿阶段流体的性质。对磷灰石中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泥河铁矿床和马口铁矿床中的磷灰石与宁芜盆地陶村铁矿床中的磷灰石相似,而不同于Kiruna型矿床和IOCG型矿床中的磷灰石,这可能表明庐枞盆地中的铁矿床不属于Kiruna型矿床或IOCG型矿床。泥河铁矿床不同阶段的硬石膏具有不同的颜色,我们尝试性的运用LA-ICP-MS方法对其中的微量元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Ba、Na、Y和REE的含量从紫色硬石膏(磁铁矿阶段)到红色硬石膏(硫化物阶段)再到白色硬石膏(石英-方解石-硫化物阶段)急剧降低。泥河铁矿床的蚀变岩石从空间上可以分为上部浅色蚀变带(晚期),中部深色蚀变带(中期)和下部浅色蚀变带(早期)。蚀变岩石学研究表明,早期矿化蚀变阶段主要形成下部浅色蚀变带,所伴随的物质组分变化有Fe、Ca、Mg从原岩中析出,而有大量的Na从溶液中进入岩石;中期形成矽卡岩的阶段有大量的Fe、Ca、Mg及少量Si的带入,并富含F、P、CO2等挥发分;中期矿化蚀变的末期主要形成矿床中部的绿泥石-绿帘石带,没有明显的组分带入带出现象,主要为挥发份H2O、CO2起作用,使早期无水硅酸盐矿物(辉石、石榴子石)转变为含水硅酸盐矿物(绿泥石、绿帘石)和方解石、菱铁矿等。晚期矿化蚀变阶段主要形成上部浅色蚀变带,伴随有大量的Ca、Fe、S及Si的富集,形成硬石膏矿体及黄铁矿矿体。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从泥河铁矿床磁铁矿化阶段到硫化物阶段,温度逐渐降低,同时泥河铁矿床磁铁矿阶段的温度高于龙桥铁矿床。脉状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显示了中等温度特征,矾山明矾石矿床的流体属于浅成低温热液系统。H、O同位素组成表明泥河铁矿床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但体现了流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同位素交换反应,有地壳组分的加入;龙桥铁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但与地层水和大气降水发生了混合。脉状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显示了以更多比例的大气水加入。龙桥铁矿床C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晚期存在岩浆岩和沉积岩(东马鞍山组地层)的双交代作用。S同位素研究表明金属矿床的硫源主要为岩浆硫和含膏盐地层硫的混合。闪长玢岩是整个庐枞盆地中最为重要的成矿流体驱动器,成矿流体在闪长玢岩体的内部和向外运移过程中在不同的位置与围岩发生反应,与地下水发生混合,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性质随之改变,从而导致了成矿物质在不同的部位发生沉淀形成矿床。庐枞盆地的成矿流体系统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子系统中的“玢岩型铁矿”成矿流体系统相似。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盆地中的主要矿床进行了成因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关、相似地区和矿床进行了详细对比,建立了陆内环境下庐枞盆地的成矿模式,认为庐枞盆地的成岩成矿作用是一个连续而且成因上相互联系的过程,是与早白垩世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一个完整成矿系统演化作用的产物。庐枞盆地的成岩成矿作用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以致整个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系统演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受中国东部中生代燕山期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制约。早白垩世135Ma后,区域完全进入太平洋构造体制,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岩石圈拆沉、软流圈上升和地幔隆起作用加剧,区域伸展作用加强,在135Ma-123Ma之间形成了一系列火山岩盆地及其中的铁、铜多金属矿床及非金属。
郭维民,陆建军,章荣清,徐兆文[4](2010)在《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中磁黄铁矿矿石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层状硫化物矿床,磁黄铁矿为矿床中的主要硫化物矿物。该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在层状矿体上部,磁黄铁矿主要为块状构造,而层状矿体下部,磁黄铁矿多为层纹状、条带状构造,具有显着的沉积结构构造特征。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矿相学研究表明,层状矿体中磁黄铁矿矿石遭受了强烈的变质作用及热液交代作用。进变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主要为胶黄铁矿转变为黄铁矿以及进一步变质转变为磁黄铁矿、磁铁矿时形成的交代残留结构。退变质过程则以磁黄铁矿的退火、黄铁矿变斑晶的生长和单纯六方磁黄铁矿的形成为特征。岩浆热液对单纯六方磁黄铁矿的交代作用形成了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的交生结构。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层状矿体中的磁黄铁矿并不是岩浆热液成因,而主要为石炭纪同生沉积胶黄铁矿、黄铁矿在燕山期岩浆侵入所引起的热变质作用下脱硫所形成,并在热变质作用之后又受到岩浆热液的叠加交代。磁黄铁矿的结构特征显示冬瓜山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同生沉积、热变质、热液交代等多个阶段,支持其为同生沉积-叠加改造型矿床。
黄民智,唐绍华,黄许陈,张慎昭[5](1983)在《铜陵地区几个铜矿床中磁黄铁矿的成因和演化》文中认为 在复杂的Fe—S矿物系列中,磁黄铁矿是主要的矿物之一。它广泛分布在不同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硫化物矿床中。本世纪四十年代前后,国外已开始了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研究;六十年代以来,有关资料大增。不少研究者通过对人工合成的磁黄铁矿进行热力学和相平衡的实验研究,获得了磁黄铁矿矿物学、结晶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指出磁黄铁矿存在着六方相和单斜相两种结构型式,它们之间除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型式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其成分和超结构等又显示出一系列差异。在对比中发现天然产出的磁黄铁矿同样存在这两个相,其成分范围、形成温度及超结构型式与人工合成磁黄铁矿极相近似。磁黄铁
肖鑫[6](2019)在《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最重要的铜金多金属聚集地,矿区内以发育众多“广义矽卡岩型”铜金多金属矿床而闻名,是“层控矽卡岩型’”和“复合叠加成矿”理论的发源地。区内的铜金多金属矿床以矽卡岩型矿体为主,次为层状/似层状硫化物矿体,同时深部勘探揭示这些铜金多金属矿床深部存在斑岩矿化。然而目前有关该区成矿多样性的成因机理及其主控因素还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尤其是层状硫化物矿体的成矿物质来源与成因和斑岩-矽卡岩-层状硫化物之间的成因联系仍然存在争议。新桥矿床和冬瓜山矿床是铜陵矿集区内产出斑岩型-矽卡岩型-层状硫化物矿体的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选择该矿集区内的新桥和冬瓜山矿床开展系统的斑岩-矽卡岩成矿作用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的进展和认识:新桥和冬瓜山矿床的岩浆锆石、斑岩热液蚀变矿物(榍石和金红石)和矽卡岩矿物(石榴子石)的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成岩时代与斑岩-矽卡岩蚀变成矿时代一致,约为140Ma左右,为早白垩世典型的斑岩-矽卡岩型Cu-Au矿床。新桥和冬瓜山矿床发育不同类型的岩浆岩,主要类型为辉石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地质特征和岩浆岩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石英(二长)闪长岩为新桥和冬瓜山矿床的主要成矿岩浆岩。岩浆锆石Ti温度计计算得出辉石闪长岩的结晶温度较高为828℃,而成矿岩体石英(二长)闪长岩的结晶温度约为784℃。岩浆锆石的Ce/Nd、Ce4+/Ce3+和Eu异常特征指示石英(二长)闪长岩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和富含岩浆水特征。同时岩浆磷灰石成分表明石英(二长)闪长岩具有较高的SO3、Cl的含量和较低的F/Cl比值,而辉石闪长岩则显示相对高F特征和较高的F/Cl比值。新桥和冬瓜山矿床发育典型的斑岩和矽卡岩蚀变。其中斑岩蚀变主要为钾长石化(少量黑云母化)、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斑岩-矽卡岩热液蚀变阶段产出了大量与蚀变矿化相关的热液矿物(如磷灰石、榍石、金红石、磁铁矿、黄铁矿和石英),这些热液矿物的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特征对了解斑岩-矽卡岩矿化过程中岩浆-热液流体的成分和演化过程提供了直接证据。新桥和冬瓜山矿床钾化蚀变阶段发育磷灰石、金红石、榍石和石英等热液矿物,这些矿物的稳定存在和微量元素特征指示钾化阶段为中高温阶段,热液磷灰石和金红石的主微量元素特征指示钾化阶段流体中主要存在Cl-、F-、OH-、CO32-、PO42-、SO42-、REE3+和具有较高的fS2、fO2条件;并且热液榍石的HFSE和V元素变化和热液氟磷灰石的存在,指示早期钾化阶段的流体为富F且偏碱性流体。然而冬瓜山矿床钾化阶段存在榍石-磁铁矿/钛铁矿组合及相应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可能指示了冬瓜山矿床钾化阶段存在局部的氧逸度fO2变化。绢云母化阶段大量黄铁矿的沉淀指示该阶段流体具有较高的fS2,而该阶段的热液磷灰石极度亏损REE元素指示其可能有外界流体加入,导致流体温度降低且pH发生变化。青磐岩化阶段主要发育绿帘石、绿泥石和少量热液磷灰石/榍石,金属硫化物发育较少。冬瓜山矿床矽卡岩阶段产出热液磷灰石成分指示早阶段矽卡岩与钾化阶段具有相似的流体性质;而外矽卡岩带的热液磷灰石和榍石均存在明显的振荡环带结构指示存在流体振荡和较强的水岩作用,同时新桥矽卡岩阶段磁铁矿(尤其远端矽卡岩)富集Mg、Mn和Sn同样也指示矽卡岩阶段存在明显的流体交代和强烈的水岩反应。新桥和冬瓜山矿床的矽卡岩存在内外矽卡岩分带,内外矽卡岩带主要以石榴子石矽卡岩为主,其中内矽卡岩带主要以钙铝榴石为主,钙铝榴石的微量元素(REE、Eu)特征指示其主要形成于早阶段的岩浆热液高温流体,流体以中性为主且形成于近封闭环境;而外矽卡岩带的石榴子石Fe/Al成分变化较大,存在多阶段石榴子石且显示了复杂的矿物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表明外矽卡岩带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多阶段流体活动和存在流体振荡。新桥和冬瓜山矿床不仅发育斑岩-矽卡岩型矿体,而且层状/似层状硫化物矿体作为最主要矿体存在,然而关于层状矿体中胶状黄铁矿的成因依然存在争论。本论文研究发现,手标本尺度上胶状黄铁矿整体呈现了典型的热液脉状特征,并且存在穿切和交代矽卡岩矿物(如石榴子石和辉石)和金属矿物(磁铁矿、磁黄铁矿)现象。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胶状黄铁矿的原位S同位素与斑岩-矽卡岩蚀变矿化相似为岩浆热液来源,微量元素成分显示其与远端矽卡岩中黄铁矿的成分特征相似,而于区域泥盆至三叠系沉积岩中原生沉积黄铁矿和世界上典型的SEDEX型矿床中的黄铁矿均存在显着的差异。因此,胶状黄铁矿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皆指示其为热液成因,而非来源于原生或喷流沉积,且为矽卡岩演化过程中的产物,其形成于磁铁矿和磁黄铁矿之后并被后期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交代。上述特征表明了层状硫化物矿体为早白垩世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的一部分,岩浆热液流体在接触带与碳酸盐岩反应形成矽卡岩型矿体,而岩浆热液在远端泥盆-石炭系沉积间断面界面与上赋还原性碳酸盐岩发生水岩反应作用,通过歧化反应并且快速冷却结晶而形成了胶状黄铁矿,同时后期岩浆热液流体持续活动叠加于胶状黄铁矿之上共同组成了层状硫化物矿体,且石炭-泥盆系沉积间断面为流体通道。微量元素结果揭示层状硫化物矿体的成矿物质由岩浆热液流体和围岩共同制约,围岩提供了部分Cu、Au成矿物质,而主体则来源于与斑岩-矽卡岩蚀变矿化有关的岩浆热液。铜陵矿集区内同时还发育不同类型矽卡岩型矿化,本次工作发现成矿岩体的岩浆磷灰石的微量元素(如Eu/Eu*、Ce/Ce*、REE、Mn、Fe、Sr、Cu和Zn)能够判别不同斑岩-矽卡岩型矿化类型,例如矽卡岩型Pb-Zn矿化(姚家岭)相关的岩浆磷灰石主要富集Mn、Fe、Sr;与矽卡岩型Au矿化(朝山)有关的岩浆岩中磷灰石富集Cu和Zn;而斑岩-矽卡岩型Cu-Au矿化(新桥和冬瓜山)有关岩浆磷灰石的成分介于两者之间。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与岩浆弧环境斑岩型矿床地质特征存在一定差别和联系,尤其是在围岩的性质和矿化蚀变类型方面存在差别,而岩浆岩的类型和性质相似(均为中酸性岩浆岩且具有高氧逸度、富含挥发份、富水和高温特征)。通过对比发现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受碳酸盐岩地层影响因素较大,矽卡岩和层状硫化物的形成过程中围岩提供了部分的成矿物质,而陆缘弧斑岩矿床主要受控于俯冲背景及相关的岩浆作用。
刘一男[7](2019)在《安徽庐枞盆地铁矿床成矿系统和成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位于扬子板块北缘,是我国最重要的陆内铜金铁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庐枞盆地是成矿带内以陆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铁矿床为特色的矿集区,区内地质勘查研究历史悠久,参与人员众多,成果积累丰富。2013年以来,庐枞盆地深部勘探得重大突破,在罗河铁矿床主矿体以下600米又发现了新的厚大铁矿体;龙桥铁矿床、大鲍庄铁硫矿床,马口铁矿床、杨山铁矿床和何家大岭铁矿床的生产勘探也揭露了新的成矿地质现象,这些找矿新发现和新突破是庐枞已有成矿模式所无法解释的,也经典“玢岩矿床”成矿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庐枞盆地铁矿床成矿系统和成矿模式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次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勘查成果,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编录以及室内岩相学工作,结合全岩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全岩、单矿物)、同位素年代学、高精度矿物原位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测试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庐枞盆地内龙桥、罗河,大鲍庄、马口、杨山和何家大岭等铁硫矿床开展系统研究,阐明盆地不同类型铁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并将它们纳入同一成矿系统,建立庐枞盆地的成矿模式。通过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铁矿床对比,开展成矿带内成铁岩浆岩成矿专属性,膏盐层与铁成矿作用关系以及矿床中磷的来源的方面研究,并探讨铁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以及成矿带铁铜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性。论文获得的主要认识和进展如下:前人研究将龙桥铁矿床归为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认为矿区内正长岩是矿床成矿母岩。本次工作在龙桥铁矿床中新发现了闪长岩侵入体,确定其岩性为辉长闪长岩,其成岩时代为133.5±0.8Ma,稍早于矿床中已知的正长岩体。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辉长闪长岩与铁成矿作用关系密切,而正长岩为成矿期后破矿岩体。龙桥铁矿床中磁铁矿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靠近辉长闪长岩的磁铁矿具有较高的形成温度(Ti,V含量高)以及较低的水岩反应强度(Mg+Al+Si低),随着远离辉长闪长岩体,磁铁矿形成温度降低,水岩反应作用增强,地层组分加入增多。本文提出龙桥铁矿床属于层控矽卡岩型铁矿床,其中部分铁质可能来源于岩浆流体与赋矿围岩中沉积菱铁矿的水岩反应作用,但主要铁质来源仍为闪长质岩浆。罗河铁矿床总资源量约10亿吨,是成矿带内最大的铁矿床,其火山岩中“二层矿”特征具有鲜明的成矿特色,其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找矿勘探价值。本次工作通过对罗河铁矿床系统矿床学研究,确定矿床深部新发现矿体和浅部矿体的赋矿围岩均为强烈蚀变的砖桥组火山岩(粗安岩-辉石粗安岩),明确罗河铁矿床在成因上和深部隐伏闪长质岩浆活动有关。将罗河铁矿床的成矿作用划分为6个阶段,即碱性长石阶段(I)、透辉石-硬石膏-磁铁矿阶段(II)、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阶段(III)、硬石膏-黄铁矿阶段(IV)、石英-硫化物阶段(V)以及碳酸盐-硫酸盐阶段(VI)。通过榍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确定罗河铁矿床深部和浅部矿体中榍石的形成时代分别为130.0±0.8Ma和129.7±0.8Ma,形成时代相近。榍石微量元素特征指示成矿温度约700-800℃,成矿流体自深部向浅部氧逸度有所升高。两类榍石均具有岩浆榍石轻稀土富集的特征,Nd同位素特征均与赋矿围岩相似,表明深部和浅部矿体为同一成矿作用的产物。罗河铁矿床各阶段典型矿物SHRIMP原位S同位素特征表明,阶段II中黄铁矿的δ34S值为8.2-9.3‰;阶段III中黄铁矿的δ34S值为7.2-11.1‰,其中脉状黄铁矿(7.2-7.4‰)要低于浸染状黄铁矿(8.7-11.1‰);阶段IV黄铁矿的δ34S值为6.2—10.6‰;阶段V中黄铁矿的δ34S值为-2.5—-4.6‰。阶段II硬石膏δ34S值为16.1-17.7‰;阶段IV硬石膏δ34S值为18.3-19.2‰。阶段II,III,IV黄铁矿硫同位素相对稳定,与之共生的硬石膏值也变化较小,而阶段V中黄铁矿硫同位素则呈现出了突然变低的趋势。上述硫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系统从深部膏盐层持续获得硫酸盐补给,早期硫同位素分馏仅仅受到歧化反应控制,而到了晚期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导致黄铁矿δ34S值有所升高。罗河铁矿床各阶段典型矿物SHRIMP原位C-O同位素特征表明,阶段II成矿流体δ18Ofluid明显高于岩浆水,δ18Ofluid值在流体演化过程中有两次迅速降低,表明成矿过程中有两次岩浆-热液脉动作用并伴随后期大气水的加入,分别对应阶段IIb和阶段IV硬石膏的大量沉淀;C碳酸盐C-O同位素二元图,大多测试样品δ13C值在-5‰~0‰且δ13C与δ18Ofluid并无相关性,表明矿床流体中的碳源主要来自三叠系沉积地层,氧同位素的降低表明了大气水的加入。罗河铁矿床至少经历了两期深部流体脉动作用,第二次热液脉动温度明显降低,持续时间较短,后期大气降水的大量加入是导致磁铁矿转变为黄铁矿硬石膏组合的关键因素。矿床磁铁矿微量元素具有矽卡岩和IOA型矿床的双重特征。综上所述,罗河铁矿床既不同于典型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也与典型IOA矿床存在差异,在矿床浅部与斑岩型热液系统具有一定可比性,属于较为特殊的Fe-P-SO42-系统,这里我们暂时将其称之为“非典型”IOA矿床。大鲍庄硫铁矿床由赤铁矿体、黄铁矿体以及硬石膏矿体组成,均产于砖桥组凝灰质火山岩中,具有VMS型矿床的部分地质特征,但其成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次工作通过系统的矿床地质和黄铁矿SHRIMP原位S同位素和LA-ICP-MS分析,确定矿床中存在四类黄铁矿,不同类型黄铁矿δ34S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31.4‰~+10.5‰)。凝灰岩中的脉状黄铁矿(type I)δ34S为+9.9‰和+10.5‰;块状矿体中细粒环状或椭圆状黄铁矿(type II)δ34S为-9.2‰~-2.0‰;交代凝灰岩的黄铁矿(type III)δ34S为+3.1‰~+5.3‰;硬石膏胶结物中的自形大颗粒黄铁矿(type IV)δ34S为-29.7‰~-30.4‰;等粒状和板状硬石膏变化范围较窄,为+21.0‰~+21.7‰。Type I黄铁矿具有高Mn、Co、Ni、Zn,低As、Ti、Tl、Sb的特征;type II黄铁矿具有较高的Al、Ti、V、Cu、As、Sb、Te、Tl,而Mn、Zn和Se含量较低;type III黄铁矿具有较高的Mg,Al,V,Ti,且变化范围较大,具有较高的Se,以及较低的Cu,Te;Mn,Zn,As,Sb,Bi,Tl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是介于type I和type II之间;type IV大多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其他三类黄铁矿。上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深部初始高温流体含有大量地层硫的加入,type I黄铁矿显示出与罗河铁矿床相似的硫同位素特征;随后喷出的热液与湖水混合,形成沉积黄铁矿(type II),温度不超过300℃;未喷出的流体交代围岩形成浸染状或脉状黄铁矿(type III)。热液活动末期流体活动减弱,温度迅速下降,形成少量type IV黄铁矿。与典型VMS型矿床不同,大鲍庄矿床的硫来自于深部同化而并非海水的混合,属于火山湖喷流沉积型矿床。前人研究认为马口铁矿床正长岩中产出典型的磷灰石-透辉石-磁铁矿“三组合”,属于与正长岩有关的玢岩型铁矿床。本次工作通过系统的矿床学和矿物学和年代学研究工作,确定马口铁矿床成矿母岩为闪长岩,成岩时代为131.2±3.3Ma,石英正长岩体为后期破矿岩体。马口铁矿床成矿母岩的厘定,进一步明确了庐枞盆地铁矿床的岩浆岩成矿专属性。马口铁矿床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指示钠长石阶段热液性质接近岩浆水,黄铁矿硫同位素特征指示了矿床内的硫总体来自岩浆硫。在磁铁矿矿化过程中岩浆热液对三叠系地层的同化作用增强,随后从透辉石磁铁矿阶段到石英硫化物阶段,成矿流体中大气水的加入导致温度迅速下降。马口铁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矿体特征、矿物组合以及磁铁矿沉淀机制与“梅山式”玢岩铁矿相似。通过对庐枞盆地内不同类型铁矿床中磁铁矿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的系统对比研究,提出马口热液磁铁矿微量元素变化与典型IOA型矿床磁铁矿岩浆-热液模式相似,氧同位素接近正岩浆磁铁矿;龙桥矽卡岩型矿床磁铁矿微量元素变化趋势与Knipping et al(2015)提出Kiruna型铁矿床磁铁矿成分变化趋势完全不同,磁铁矿氧同位素明显高于岩浆水范围。罗河和杨山铁矿床磁铁矿微量元素变化趋势介于马口和龙桥之间,总体趋势指向IOCG,磁铁矿氧同位素值介于马口和龙桥之间,具有矽卡岩和IOA的双重(过渡)特征。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庐枞盆地内一系列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铁矿床属于同一成矿系统,成矿作用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矽卡岩型矿床强烈的水岩反应导致了磁铁矿成分变化趋势在Ti+V vs.Mn+Al图解上更偏向于横向变化。磁铁矿地球化学成分不可能受到严格的限制,与固定的界线相比,利用磁铁矿微量元素的演化趋势去判断矿床类型更为可靠。在对庐枞盆地成铁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对比,本次工作提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铁矿床具有闪长岩质岩浆岩成矿专属性,130Ma左右形成闪长质侵入岩是矽卡岩型及玢岩型铁矿成矿的必要条件,而正长岩类侵入岩形成稍晚,在部分矿区穿切铁矿体,与铁成矿作用无直接关系。庐枞盆地、宁芜盆地和鄂东南地区的成铁岩浆岩的成岩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岩浆源区为成分接近EMI型富集地幔的交代地幔,岩浆上升过程中受下地壳物质混染较少,更多保留了源区地幔的特征。庐枞盆地内不同类型铁矿床中磷灰石SHRIMP原位O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马口和龙桥铁矿床中辉长闪长岩内的岩浆磷灰石主要为富F、Cl磷灰石,马口热液磷灰石继承了岩浆磷灰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而罗河、泥河矿床热液磷灰石具有较高的SO3,指示了庐枞盆地铁成矿体系同化膏盐层具有选择性。岩浆可以大量同化石盐,但对于石膏的同化有限,石膏的加入主要是靠热液的溶解作用。这种同化机制的差异造成了庐枞盆地内岩体侵位深度不同的矿床其矿物组合以及磷灰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通过与宿松变质磷灰石特征对比,表明无论是岩体侵位还是热液成矿过程都没有同化已知的基底变质富磷地层。庐枞火山岩盆地中的大多数铁矿床成矿流体在深部与三叠系沉积地层发生了水岩反应,后沿断裂运移到火山岩中形成大量Na-Ca质蚀变,由于矽卡岩矿物发育、CO2逸度较高等因素导致磷灰石发育少于南美。蚀变特征、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以及流体氧同位素指示盆地内铁矿床应属于矽卡岩-IOA的过渡部分,与岩浆-热液IOCG矿床中的早期Na-Ca质蚀变相似。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庐枞盆地铁矿床的综合成矿模式,主要可分为产于三叠系沉积地层中的矽卡岩型铁矿床(龙桥);产于岩体和火山岩接触带的IOA型铁矿床(马口);产于巨厚火山岩中的矽卡岩-IOA型铁矿床(罗河、泥河、杨山);产于中低温氧化条件下的赤铁矿矿床(大岭)以及产于砖桥旋回晚期凝灰岩中的喷流沉积型黄铁矿矿床(大鲍庄)。虽然各个矿床赋存部位有所差异,但均与闪长质岩浆有关,盆地内的铁成矿过程连续而且成因上具有相互联系,是与早白垩世岩浆热液在不同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的产物。在区域构造和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为扬子板块和大别造山带之间的前陆盆地系统,庐枞盆地作在前陆系统中应属于地势较低的前缘带,可能为古板块的碰撞缝合部位,其成岩成矿作用受中国东部中生代燕山期地质动力学背景的制约。源区岩浆在152Ma开始活化,至135Ma后,由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应力方向有所改变,区域伸展作用加强,构造活化作用导致局部缝合带活化,在135Ma-123Ma之间形成了一系列火山岩盆地及其中以铁为主的矿床。通过对成矿带内成铜岩浆岩和成铁岩浆岩的对比研究,初步提出“深部岩浆演化决定矿种,浅部地层性质决定矿床类型”,并建立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源区构造“双活化”成矿模式。
刘忠法[8](2014)在《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认为摘要:冬瓜山铜(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一个争议性大、颇受关注的科学问题,针对该问题,通过认真阅读前人工作成果,开展细致的野外观察和调查以及系统的室内测试分析,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主要如下:(1)依据宏观矿体(脉)间的穿插关系及显微镜下矿物共生组合、矿物间的交代关系,重新划分了成矿期次。认为在冬瓜山矿区主要存在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化类型。(2)详细分析了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岩浆来源、成岩环境及岩浆成岩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岩浆主要来源于深部,岩体属于Ⅰ型花岗岩类。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分离结晶和同化混染作用(AFC),岩浆的分离结晶和与地壳的同化混染是岩体形成的主要机制。(3)采用EPMA口LA-ICP-MS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产出类型的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及磁铁矿的标型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产出类型的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及磁铁矿的形成均与岩浆热液有关。各类型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形成于相同的成矿流体体系,磁铁矿表现为矽卡岩型成因。(4)按照成矿阶段的早晚,对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均一温度、盐度、密度、压力及气液相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流体的成矿过程。在矽卡岩阶段及退化蚀变成矿阶段都存在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Ⅰ型)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Ⅱ型),且各类型包裹体均一温度相同、均一方式不同,说明以上两个阶段均发生了流体不混溶作用。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到石英-碳酸盐阶段,初始高温、不均一流体转变为均一流体,温度、盐度、密度及压力逐渐降低。(5)对比研究了层状矿体、纹层状矿层、斑岩型矿体及矽卡岩型矿体的H、O、S、Pb同位素组成,并将冬瓜山铜(金)矿床与铜陵矿集区内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冬瓜山矿床不同类型矿体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成矿后期有大气降水加入;硫源均为岩浆硫,且与区域上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一致,铅同位素特征表明,不同类型矿体铅的来源主要为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幔源铅。(6)总结了关键控矿因素,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建立了成矿模式。燕山期岩浆活动为冬瓜山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源、流体源和热源,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参与了成矿,近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北东向青山背斜、石炭系地层内的层间滑脱构造及接触带控制了矿体的定位。认为冬瓜山铜(金)矿床是受岩浆活动、地层岩性及不同类型构造联合控制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图64个,表33个,参考文献343篇
瞿泓滢[9](2010)在《安徽铜陵凤凰山矽卡岩型铜矿床成矿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矽卡岩型铜矿田。矿田内构造活动、岩浆作用及成矿作用复杂。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活动(基底形成阶段)—稳定(盖层)—再活动(板内变形)3个发展演化阶段。中三叠世以后,板内变形阶段引发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本文以凤凰山铜矿床为代表,主要采用SHRIMP锆石U-Pb同位素精确定年,辉钼矿Re-Os同位素精确定年,岩体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冰点温度以及拉曼成分分析,氢、氧、碳、硫、铅等同位素组成在空间上的三维成矿流体演化趋势,结合区域成矿背景的研究,运用现代成岩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理论,探索矿田岩浆作用及岩浆演化、成岩与成矿关系、成矿流体的时空演化、成矿物理化学场与矿床矿体定位的时空祸合。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创新性认识:1.凤凰山铜矿床辉铝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41.1±1.4 Ma,形成于早白垩世,属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与相关热液上侵定位的产物。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型。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上,长江中下游Cu-Au-Fe-Mo矿床系统形成时正处于地球动力学调整期,即中生代第二期大规模成矿期,地球动力学背景为构造体制大转折,凤凰山铜矿床亦处于中生代第二期大规模成矿期内。2. SHRIMP锆石U-Pb同位素精确定年,石英二长闪长岩样品测年获得年龄数据139.4±1.2 Ma;花岗闪长岩样品测年获得年龄数据为141.04±1.1 Ma,形成于晚侏罗世,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燕山晚期,和铜陵矿集区主要成矿岩体的形成时代一致。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密度等因素制约,石英二长闪长岩晚于花岗闪长岩而形成,与矽卡岩型矿床有关的成矿主岩体可能为花岗闪长岩。凤凰山矽卡岩型铜矿床与岩体为同期产物,并且在时间上存在很短的时差,成岩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同位素组成表明幔源岩浆分异的深部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岩体侵位和岩石圈整体加厚产生伸展作用,软流圈地幔与上覆地壳减压熔融产生玄武岩浆底侵作用,二者密切相关。3.凤凰山铜矿床侵入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根据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侵入岩以富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为主。其岩浆来源属于幔壳混合型,原始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碱性玄武岩区,并且与地壳物质混染。岩体成岩过程以混合作用为主,外来物质可能是在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加入的,也可能是在岩浆上侵过程中加入的。该矿床与新屋里岩体有着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是控制区内铜矿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体。铜矿体稍晚于岩浆岩侵入事件形成。矿体分布于岩体与大理岩内矽卡岩带上。成矿热液以岩浆期后热液为主,并经历了从高温矽卡岩阶段到中低温热液阶段的复合型成矿作用。4.石榴石、透辉石、石英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分别集中于3个区,其流体包裹体的温度和盐度区间代表着成矿流体演化的3个不同阶段。成矿流体经历了从高温度、高盐度向低温度、低盐度的持续演化过程,与成矿作用阶段基本对应,降温、流体沸腾是导致流体中巨量铜元素卸载的主要因素。5.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可能在成矿晚期混有少量大气降水。硫同位素值集中于1.8‰~2.9‰,具岩浆来源的特征,为幔源硫,表明硫来自地幔。铅同位素组成显示该区铅具有岩浆热液物质来源特征,表明成矿期流体中的铅来自上地幔。
梁建锋[10](2012)在《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冬瓜山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安徽铜陵矿集区狮子山矿田深部,构造上处于铜陵顺安复式向斜青山次级背斜的核部及其与包村后山–青山EW向基底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是一个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的大型铜金矿床。鉴于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重要的经济价值,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围绕其成因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一直未能有统一的认识,主要是对是否存在石炭纪同生沉积成矿作用,或石炭纪同生沉积和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在矿床形成过程中的贡献存在有分歧。因此,进一步认识和厘定该区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基于此,在全面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和冬瓜山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本文选取矿床中的主要矿石矿物黄铁矿开展较为深入的岩相观察研究,并运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理论及LA–ICP MS测试技术,分析了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冬瓜山矿床成矿金属元素和成矿流体的来源及矿床成因。岩相学观察和研究表明,冬瓜山矿床黄铁矿可分为胶状黄铁矿和粒状黄铁矿两种类型,其中胶状黄铁矿具有纹层状和皮壳状结构,部分沿后期石英方解石脉交代重结晶形成细粒黄铁矿,粒状黄铁矿呈自形–半自形中–细粒结构,常与磁黄铁矿共生在一起。分析结果及数据投图显示,胶状黄铁矿与粒状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不同,前者贫Co富Ni、Cu、Pb,后者富Co贫Ni、Cu、Pb,在Co Ni含量关系图中胶状黄铁矿主要分布于沉积区和沉积改造区,粒状黄铁矿主要分布于岩浆区和热液区;两类黄铁矿中∑REE均较低,但胶状黄铁矿略高于粒状黄铁矿。据此认为,胶状黄铁矿主要为海底同生沉积形成,但不排除有岩浆成因的可能;粒状黄铁矿有燕山期含矿岩浆热液结晶和胶状黄铁矿重结晶两种成因;磁黄铁矿为燕山期岩浆热液形成。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冬瓜山矿床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纪,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期含矿岩浆热液,热液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晚古生代石炭纪海底沉积灰岩主要为成矿物质的运移与沉淀提供了有利的围岩条件及赋存空间,同时可能形成有较少含铜金等成矿金属元素的同生沉积黄铁矿层;矿床上部的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与深部的斑岩型矿体应属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冬瓜山矿床应为一个与燕山期的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的大型层控矽卡岩-斑岩型铜金矿床。
二、铜陵地区几个铜矿床中磁黄铁矿的成因和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陵地区几个铜矿床中磁黄铁矿的成因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选题依据 |
1.2 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工作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
1.3.1 完成工作量 |
1.3.2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深部结构特征 |
2.1.3 区域构造演化 |
2.2 铜陵矿集区 |
2.2.1 地壳结构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地层 |
2.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第三章 矿集区岩浆岩与岩浆作用 |
3.1 岩浆岩研究现状 |
3.2 岩浆岩时空分布 |
3.2.1 岩体空间分布 |
3.2.2 岩石形成年龄 |
3.3 岩浆岩矿物组成和岩石化学特征 |
3.3.1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及岩石种属 |
3.3.2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及岩石系列 |
3.4 岩浆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微量元素 |
3.4.2 稀土元素 |
3.5 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3.5.1 Sr-Nd同位素 |
3.5.2 O同位素 |
3.5.3 Pb同位素 |
3.6 深部岩浆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 |
3.6.1 岩浆起源 |
3.6.2 岩浆演化 |
3.6.3 成岩大地构造背景 |
3.6.4 成岩动力学过程 |
3.7 小结 |
第四章 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 |
4.1 矿床时空分布 |
4.1.1 矿床空间分布 |
4.1.2 矿床时间分布 |
4.2 矿床成因类型 |
4.3 矿田地质特征 |
4.3.1 铜官山矿田 |
4.3.2 狮子山矿田 |
4.3.3 新桥矿田 |
4.3.4 凤凰山矿田 |
4.3.5 沙滩角矿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质 |
5.1 矿田地质概况 |
5.1.1 地层 |
5.1.2 构造 |
5.1.3 岩浆岩 |
5.1.4 矿床 |
5.2 矿床地质特征 |
5.2.1 包村金(铜)矿床 |
5.2.2 朝山金矿床 |
5.2.3 鸡冠石银(金)矿床 |
5.2.4 东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5 西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6 老鸦岭铜(钼)矿床 |
5.2.7 大团山铜(金)矿床 |
5.2.8 花树坡铜(金)矿床 |
5.2.9 胡村铜(钼)矿床 |
5.2.10 冬瓜山铜(金)矿床 |
5.3 小结 |
第六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1.1 流体包裹体样品采集和实验 |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4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1.5 成矿流体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6.1.6 铜和金的络合物形式及相关热力学计算 |
6.1.7 铜和金迁移和沉淀的热力学分析 |
6.1.8 小结 |
6.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2.1 氢-氧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2.3 铅同位素 |
6.2.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2)安徽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3 典型矿床剖析 |
3.1 冬瓜山铜矿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床地质 |
3.1.3 矿物学 |
3.1.4 地球化学 |
3.1.5 成矿流体 |
3.1.6 矿床成因 |
3.2 大团山铜矿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床地质 |
3.2.3 矿物学 |
3.2.4 地球化学 |
3.2.5 成矿流体 |
3.2.6 矿床成因 |
4 控矿因素分析 |
4.1 沉积地层及其控矿作用 |
4.1.1 沉积地层岩石学特征 |
4.1.2 沉积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4.1.3 沉积地层的控矿作用 |
4.2 岩浆岩及其控矿作用 |
4.2.1 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 |
4.2.2 岩浆岩岩石学特征 |
4.2.3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4 岩浆岩的控矿作用 |
4.3 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
4.3.1 构造的基本特征 |
4.3.2 构造的控矿作用 |
4.4 控矿规律 |
5 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模型 |
5.1 古生代海相沉积成矿作用 |
5.1.1 海相沉积与矿化特征 |
5.1.2 古生代海相沉积成矿作用 |
5.2 中生代壳幔混源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
5.2.1 中生代幔源岩浆作用 |
5.2.2 中生代壳幔混源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
5.3 区域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成矿作用模型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个人情况简介 |
二、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三、化学分析结果表 |
(3)安徽庐枞盆地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4 论文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断裂构造 |
2.2.2 褶皱构造 |
2.2.3 火山构造 |
2.3 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次火山岩 |
2.3.3 侵入岩 |
2.4 区域壳幔结构及地质演化 |
2.4.1 区域壳幔结构 |
2.4.2 区域地质演化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样品处理及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
3.1 样品的处理 |
3.1.1 光薄片、单矿物的分选及样品靶的制备 |
3.1.2 全岩粉末样品的制备 |
3.2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
3.2.1 主量、微量元素分析 |
3.2.3 全岩 Rb-Sr、Sm-Nd 和 Pb 同位素分析 |
3.2.4 锆石 LA-ICP MS 定年 |
3.2.5 锆石 Lu-Hf 同位素分析 |
3.2.6 PIMA 和 XRD 分析 |
3.2.7 矿物 EPMA 分析和 LA-ICP-MS 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3.2.8 40Ar-39Ar 定年 |
3.2.9 稳定同位素(H、O 和 S)分析 |
3.2.10 流体包裹体分析 |
第四章 岩浆作用的时空格架 |
4.1 火山岩的时空分布 |
4.2 侵入岩的时空分布 |
4.3 主要矿区内岩浆岩的形成时代 |
4.3.1 样品特征 |
4.3.2 定年结果 |
4.4 岩浆岩的时空格架 |
4.5 区域岩浆岩的形成时代对比 |
第五章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
5.1 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1.1 主量元素特征 |
5.1.2 微量元素特征 |
5.1.3 Sr-Nd-Pb 同位素特征 |
5.1.4 锆石 Lu-Hf 同位素特征 |
5.1.5 岩浆岩中标型矿物的化学组成特征 |
5.2 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主量元素特征 |
5.2.2 微量元素特征 |
5.2.3 Sr-Nd-Pb 同位素特征 |
5.2.4 锆石 Lu-Hf 同位素特征 |
5.3 岩浆岩的成因及演化 |
5.3.1 岩浆源区 |
5.3.2 岩浆演化 |
5.3.3 构造背景及成岩模式 |
第六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6.1 泥河铁矿床 |
6.2 罗河铁矿床 |
6.3 龙桥铁矿床 |
6.4 马鞭山铁矿床 |
6.5 杨山铁矿床 |
6.6 马口铁矿床 |
6.7 岳山铅锌矿床 |
6.8 井边铜矿床 |
6.9 矾山明矾石矿床 |
6.10 何家大岭铁矿床 |
6.11 何家小岭硫铁矿床 |
6.12 大鲍庄硫铁矿床 |
6.13 其它矿床 |
第七章 成矿时代 |
7.1 成矿时代 |
7.2 成岩-成矿作用的时空格架 |
7.3 区域成矿作用时代对比 |
第八章 矿物及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 |
8.1 黄铁矿 |
8.2 磁铁矿 |
8.3 磷灰石 |
8.4 石榴子石 |
8.5 辉石 |
8.6 硬石膏 |
8.7 蚀变岩石学研究 |
第九章 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 |
9.1 流体包裹体研究 |
9.1.1 流体包裹体类型 |
9.1.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9.1.3 流体包裹体的气相和液相成分 |
9.1.4 流体压力计算 |
9.2 同位素研究 |
9.2.1 C、H、O 同位素研究 |
9.2.2 S 同位素研究 |
9.2.3 Pb 同位素研究 |
9.3 流体演化 |
第十章 成矿模式及构造背景 |
10.1 矿床成因分析 |
10.1.1 控矿要素 |
10.1.2 矿床成因 |
10.2 成矿作用对比 |
10.2.1 与断拗区成矿作用对比 |
10.2.2 与断隆区成矿作用对比 |
10.2.3 与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对比 |
10.2.4 与斑岩成矿系统的对比 |
10.2.5 与 IOCG 型矿床对比 |
10.3 成矿模式 |
10.4 构造背景 |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11.1 主要结论 |
11.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经历及已发表论文 |
附表 |
(4)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中磁黄铁矿矿石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地质特征 |
2 实验方法 |
3 层状矿体中磁黄铁矿的结构特征 |
3.1 进变质结构 |
3.2 退变质结构 |
3.3 磁黄铁矿的交生结构 |
4 磁黄铁矿的成因及意义 |
(6)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斑岩Cu矿床研究现状 |
1.2.1 斑岩矿床分类与定义 |
1.2.2 斑岩Cu矿床时空分布特点 |
1.2.3 斑岩矿床的产出背景和保存 |
1.2.4 斑岩矿床成矿机制和控制因素 |
1.2.5 矿物地球化学对斑岩矿床勘查的新认识 |
1.3 与斑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铜矿床研究进展 |
1.4 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5 存在问题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 完成工作量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概述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地层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矿产 |
2.2 铜陵矿集区地质概述 |
2.2.1 构造 |
2.2.2 地层 |
2.2.3 岩浆岩 |
2.2.4 矿产 |
第三章 典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新桥矿床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体特征和矿化类型 |
3.1.5 围岩蚀变 |
3.1.6 热液脉体类型及特征成矿阶段 |
3.1.7 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
3.2 冬瓜山矿床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2.4 矿化特征 |
3.2.5 围岩蚀变 |
3.2.6 热液脉体类型及特征 |
3.2.7 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
第四章 岩浆和热液作用时限 |
4.1 样品特征 |
4.1.1 新桥矿床 |
4.1.2 冬瓜山矿床 |
4.2 分析方法 |
4.3 测试结果 |
4.3.1 新桥矿床 |
4.3.2 冬瓜山矿床 |
4.4 岩浆岩和热液矿化蚀变时限 |
4.4.1 新桥岩浆岩侵位顺序 |
4.4.2 斑岩蚀变与矽卡岩的形成时代 |
4.4.3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完整的岩浆-热液活动时限 |
第五章 岩浆岩性质和成矿差异判别 |
5.1 岩浆岩样品特征 |
5.2 分析方法 |
5.3 岩浆岩副矿物特征 |
5.3.1 锆石矿物学特征和CL特征 |
5.3.2 磷灰石矿物学特征和CL特征 |
5.3.3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5.3.4 磷灰石主量元素特征 |
5.3.5 磷灰石微量元素特征 |
5.4 讨论 |
5.4.1 新桥矿床岩浆岩性质和成矿条件 |
5.4.2 岩浆岩的含矿性对比 |
5.4.3 区域岩浆岩含矿性指示 |
第六章 石榴子石对矽卡岩形成过程的约束 |
6.1 新桥矿床矽卡岩的形成作用 |
6.1.1 新桥矽卡岩分带及特征 |
6.1.2 样品特征和分析方法 |
6.1.3 分析结果 |
6.1.4 讨论 |
6.2 冬瓜山矿床矽卡岩的形成作用 |
6.2.1 冬瓜山矽卡岩分带及特征 |
6.2.2 样品特征及测试方法 |
6.2.3 成分特征 |
6.2.4 讨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岩浆-热液成矿的精细演化过程 |
7.1 引言 |
7.2 新桥矿床岩浆-热液演化过程 |
7.2.1 矿物学特征 |
7.2.2 成分特征 |
7.2.3 讨论 |
7.3 冬瓜山矿床岩浆-热液演化过程 |
7.3.1 矿物学特征 |
7.3.2 成分特征 |
7.3.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层状硫化物矿体成因及来源 |
8.1 引言 |
8.2 层状硫化物矿体地质特征 |
8.3 黄铁矿样品及岩相学特征 |
8.3.1 分析样品特征 |
8.3.2 黄铁矿岩相学特征 |
8.4 黄铁矿成分特征 |
8.4.1 FE-SEM分析结果 |
8.4.2 LA-ICP-MS微量元素成分 |
8.4.3 SHRIMP原位S同位素成分 |
8.5 讨论 |
8.5.1 胶状黄铁矿的生成顺序和形成时代约束 |
8.5.2 胶状黄铁矿成因 |
8.5.3 胶状黄铁矿S的来源 |
8.5.4 层状硫化物矿体的形成机制及成矿物质来源指示 |
第九章 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矿床成矿模式 |
9.1 与俯冲环境斑岩型铜矿床的对比 |
9.1.1 安第斯斑岩型铜矿床成矿作用 |
9.1.2 陆内斑岩-矽卡岩Cu矿与陆缘弧斑岩Cu矿成矿作用差异 |
9.2 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矿床成矿作用 |
9.2.1 成矿地质背景 |
9.2.2 控矿要素 |
9.2.3 岩浆过程和热液成矿过程 |
9.3 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成矿模式 |
第十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论文缩写代号 |
附录2 论文数据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附件 |
(7)安徽庐枞盆地铁矿床成矿系统和成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实物工作量 |
1.5 研究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断裂构造 |
2.2.2 褶皱构造 |
2.2.3 火山机构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地质演化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龙桥铁矿床 |
3.1 矿床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体特征及矿石结构构造 |
3.1.5 围岩蚀变及成矿期次 |
3.2 辉长闪长岩岩石学和年代学特征 |
3.2.1 岩石学特征 |
3.2.2 定年结果 |
3.3 辉长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 |
3.3.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3.3.2 Sr-Nd-Pb同位素特征 |
3.3.3 岩体磷灰石地球化学特征 |
3.4 磁铁矿地球化学特征 |
3.4.1 磁铁矿矿石全岩分析 |
3.4.2 磁铁矿原位微量元素特征 |
3.4.3 磁铁矿SHRIMP原位O同位素特征 |
3.5 矿床成因 |
3.6 关于矿床类型指示图解的启示 |
第四章 罗河铁矿床 |
4.1 矿床地质特征 |
4.2 成矿年龄 |
4.2.1 样品特征 |
4.2.2 榍石LA-ICP-MS定年结果 |
4.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3.1 蚀变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2 榍石主微量元素特征 |
4.3.3 榍石Nd同位素特征 |
4.3.4 磁铁矿原位微量元素特征 |
4.3.5 硬石膏及黄铁矿S同位素特征 |
4.3.6 矿床典型矿物SHRIMP原位C-O同位素特征 |
4.4 矿床成因 |
第五章 大鲍庄黄铁矿床 |
5.1 地质特征 |
5.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2.1 黄铁矿S同位素特征 |
5.2.2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5.3 矿床成因 |
第六章 马口铁矿床 |
6.1 马口铁矿床区域填图 |
6.2 矿化和矿物特征 |
6.3 马口成矿岩体年龄 |
6.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4.1 矿床岩浆岩全岩分析 |
6.4.2 全岩Sr-Nd-Pb同位素特征 |
6.4.3 磁铁矿原位微量元素特征 |
6.4.4 钠长石、磁铁矿和磷灰石SHRIMP原位O同位素特征 |
6.4.5 黄铁矿SHRIMP原位S同位素特征 |
6.5 矿床成因 |
第七章 杨山铁矿床 |
7.1 杨山地质特征 |
7.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7.2.1 磁铁矿原位微量元素特征 |
7.2.2 磁铁矿SHRIMP原位O同位素特征 |
7.3 矿床成因 |
7.4 磁铁矿出溶对微量元素测试的影响 |
第八章 何家大岭铁矿床 |
8.1 地质特征 |
8.1.1 地层 |
8.1.2 构造 |
8.1.3 岩浆岩 |
8.1.4 矿体特征 |
8.1.5 矿石特征 |
8.1.6 围岩蚀变 |
8.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8.2.1 赤铁矿原位微量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
8.2.2 赤铁矿O同位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
8.2.3 黄铁矿S同位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
8.3 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 |
第九章 成矿作用和成矿模式 |
9.1 成矿物质来源 |
9.1.1 成矿岩浆岩专属性 |
9.1.2 矿床中的钠化蚀变岩与正长岩 |
9.1.3 泥河铁矿床赋矿围岩岩性 |
9.1.4 蚀变矿化物质来源 |
9.2 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作用过程 |
9.2.1 水岩反应对流体性质的影响 |
9.2.2 成矿过程 |
9.3 成矿模式 |
9.4 与铜矿化岩浆专属性的对比 |
9.5 地质动力学背景 |
9.5.1 前陆盆地系统 |
9.5.2 “双活化”作用对铁成矿作用的影响 |
9.5.3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铁铜成矿特色的原因 |
第十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附录1 样品制备及分析方法 |
(8)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0 绪论 |
0.1 论文的选题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0.2.2 铜陵矿集区研究现状 |
0.2.3 冬瓜山矿区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0.5 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
1 区域成矿背景 |
1.1 大地构造背景 |
1.2 区域地质背景 |
1.2.1 区域地层 |
1.2.2 区域构造 |
1.2.3 区域岩浆岩 |
1.3 大地构造演化 |
2 矿床地质特征 |
2.1 矿区地质特征 |
2.1.1 矿区地层 |
2.1.2 矿区构造 |
2.1.3 矿区岩浆岩 |
2.2 矿体地质特征 |
2.2.1 层状主矿体 |
2.2.2 斑岩型矿体 |
2.3 矿石特征 |
2.4 蚀变类型及分带规律 |
2.5 成矿期次 |
3 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岩体地质特征 |
3.2 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特征 |
3.2.1 岩石学特征 |
3.2.2 岩石化学特征 |
3.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3.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3.5 成岩机制 |
3.5.1 岩浆起源 |
3.5.2 成岩环境 |
3.5.3 岩浆的成岩作用过程 |
3.5.4 成岩机制探讨 |
4 矿物学特征 |
4.1 样品选择及制备 |
4.2 分析测试技术 |
4.2.1 电子探针(EPMA)分析 |
4.2.2 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 |
4.3 测试结果及讨论 |
4.3.1 黄铁矿 |
4.3.2 磁黄铁矿 |
4.3.3 黄铜矿 |
4.3.4 磁铁矿 |
5 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5.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3.1 研究方法与测试结果 |
5.3.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5.3.3 包裹体均一温度 |
5.3.4 群体包裹体成分 |
5.3.5 流体的不混溶性 |
5.3.6 成矿流体密度和压力 |
5.4 H、O同位素地球化学 |
5.4.1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5.4.2 测试结果 |
5.4.3 成矿流体来源 |
5.4.4 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
5.5 S、Pb同位素地球化学 |
5.5.1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5.5.2 测试结果 |
5.5.3 成矿物质来源 |
5.6 成矿过程 |
6 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 |
6.1 成矿地质条件 |
6.1.1 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
6.1.2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
6.1.3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
6.2 关键控矿因素分析 |
7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7.1 矿床成因 |
7.2 成矿模式 |
7.2.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7.2.2 成矿模式 |
8 结论 |
8.1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2 尚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安徽铜陵凤凰山矽卡岩型铜矿床成矿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1.4 研究成果 |
第二章 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
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2 区域深部地质特征 |
2.3 地层及其赋矿特征 |
2.4 大地构造演化 |
2.5 区域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
2.6 区域岩浆岩及其控矿特征 |
2.7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第三章 矿田地质特征 |
3.1 地层岩性与分布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成矿条件与富集因素 |
3.5 矿体地质特征 |
第四章 岩浆岩成岩地球化学 |
4.1 岩体地质特征 |
4.2 岩体的蚀变作用 |
4.3 岩浆岩岩石学特征 |
4.4 岩浆岩岩石化学特征 |
4.5 岩浆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6 岩浆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7 岩浆岩成因机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5.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概述 |
5.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方法及结果 |
5.4 流体包裹体成份 |
5.5 成矿流体性质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
6.1 碳、氢、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及结果 |
6.2 硫、铅同位素分析方法及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质年代学 |
7.1 采样及测试方法 |
7.2 分析结果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凤凰山铜矿床成矿机制 |
8.1 成岩机制探讨 |
8.2 成矿流体 |
8.3 成岩成矿关系 |
8.4 矿床模型 |
8.5 成矿地质演化和铜矿富集规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前言 |
1.1 铜陵矿集区研究历史与现状 |
1.1.1 矿集区概况 |
1.1.2 研究历史 |
1.1.3 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工作量与研究成果 |
1.4.1 论文工作量 |
1.4.2 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微量元素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
2.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概论 |
2.1.1 微量元素的定义及性质 |
2.1.2 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
2.2 微量元素在岩石学上的应用 |
2.3 微量元素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
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 |
3.1 深部构造 |
3.2 大地构造及演化 |
3.3 铜陵地区大地构造与地层 |
3.4 铜陵地区岩浆岩与成矿作用 |
第四章 冬瓜山矿床地质特征 |
4.1 地层 |
4.2 构造 |
4.3 岩浆岩 |
4.4 矿体特征 |
4.5 矿物组构与蚀变矿化 |
第五章 冬瓜山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1 黄铁矿特征 |
5.2 测试方法与实验结果 |
5.2.1 实验测试方法 |
5.2.2 实验步骤 |
5.2.3 实验结果 |
5.3 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
5.3.1 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
5.3.2 黄铁矿的成因 |
5.3.3 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冬瓜山矿床成因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铜陵地区几个铜矿床中磁黄铁矿的成因和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D]. 楼金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5)
- [2]安徽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型研究[D]. 杜轶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3]安徽庐枞盆地成岩成矿作用研究[D]. 张乐骏. 合肥工业大学, 2011(10)
- [4]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中磁黄铁矿矿石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 郭维民,陆建军,章荣清,徐兆文. 矿床地质, 2010(03)
- [5]铜陵地区几个铜矿床中磁黄铁矿的成因和演化[J]. 黄民智,唐绍华,黄许陈,张慎昭.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3(01)
- [6]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肖鑫.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7]安徽庐枞盆地铁矿床成矿系统和成矿模式研究[D]. 刘一男.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8]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 刘忠法. 中南大学, 2014(02)
- [9]安徽铜陵凤凰山矽卡岩型铜矿床成矿过程研究[D]. 瞿泓滢.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0(05)
- [10]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D]. 梁建锋.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