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实解放思想 实现陕西振兴(论文文献综述)
张世定[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于德[2](2019)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问题是一个历史性命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古今中外、东西南北,概莫能外。反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和共同任务;消除贫困,始终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和美好愿望。中国作为世界大家庭一员,是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也是贫困人口规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反贫困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高度关注、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的大事要事难事,也是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在长期反贫困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中,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调整反贫困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反贫困新模式,逐步加大反贫困投入力度,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彰显制度体制优势、减贫脱贫成效明显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得累计近7亿人口实现减贫脱贫并即将建成惠及近14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世界公认的反贫困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从治国理政的政治高度突出扶贫工作,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高度落实扶贫工作,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高度推进扶贫工作,鲜明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督战,通过一系列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工作要求等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精准扶贫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形成了思想深邃、逻辑缜密、体系严整、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开展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南和行动指针。鉴于此,本文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主题,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视角,对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反贫困理论,深入开展研究,系统进行总结,不断丰富完善,以彰显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内生性、系统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因而本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5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背景、贫困相关核心概念梳理、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重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和哲学维度”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具有强烈的内生性、系统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实践性,这既归因于其对古今中外反贫困思想理论的借鉴、继承、创新和发展,也归功于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长期实践积累和其他国家地区反贫困政策措施的重要启示,更源于这一思想内在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基本观点和思维方法,具有着深刻的哲学维度,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光芒。第二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以2013年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为逻辑起点,逐步展开为“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七个强化”等扶贫开发基本方略,具体细化为一系列精准扶贫配套政策措施,工作落实为一个个精准扶贫重要时间节点安排和目标任务要求,全面展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刻思考、精深谋划和强力推动,赋予了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的鲜明内涵和主要特征。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中涵盖的精准扶贫、内源式扶贫、合力扶贫、制度扶贫等理念思路,科学回答了扶贫工作实践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大现实问题,全面把握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主要特点,深刻揭示了我国贫困治理基本规律,深刻彰显出人民性、现实性、全面性、精准性和创新性等鲜明特征。第三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特点和理论创新”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我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指南,具有显着的实践特点和鲜明的理论特色。在实践特点方面,主要包括“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从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认识精准扶贫、“大农业大农合大农政”——从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趋势实施精准扶贫、“一二三产融合”——从现代化经济规律的现实要求推进精准扶贫、“小康路上一个都能少”——从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对待精准扶贫、“五级书记抓扶贫”——从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落实精准扶贫;在理论创新方面,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彰显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化思想、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深化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第四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新命题”部分。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引的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在理论上实现了创新性新发展、在实践上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但与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和人民的期待而言,仍面临诸多新难题新任务新要求,这也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未来要解决的时代新命题。主要包括研究宣传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深化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精准对接脱贫攻坚新问题、完善针对性解决方案,系统谋划未来新课题、拓展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等三个主要方面,因而2020后的精准扶贫工作必须树立新理念、推出新举措、开拓新局面。第五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展什么样的扶贫开发工作、怎样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发展、是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思想宣言,必将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进一步深化人民利益至上执政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指引下,中国政府在贫困治理实践中,建立健全和丰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多方协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贫困治理体系。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历经脱贫攻坚工作实践的全面系统检验淬炼,取得了贫困治理的开创性、历史性伟大成就,为世界反贫困战略、国际减贫脱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发挥了中国作用。结语部分对本课题论文进行了简明、扼要、系统的梳理总结,概要阐述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生成发展逻辑、理论实践特点、鲜明时代价值和重要研究意义,并前瞻性展望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发展动态。
朱尉[3](2018)在《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优良传统,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节点对青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从而构成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它深刻回答了党对青年本质及特点的科学认识,对青年历史作用和现实影响的全面认识;回答了中国青年运动如何开展以及青年发展的方向;回答了青年工作为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如何培养青年等一系列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回答了青年工作的体制机制、具体措施等宏观微观性问题。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年群体的主体利益及发展的理论关照,为当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从青年工作的一般理论出发,分析青年观及青年思想的基本框架,在此框架下全面总结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解析其内部的基本逻辑和结构特征,从总体上系统把握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体系。在分析的过程中强调整体观,即在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上强调整体逻辑;在青年观的思想内涵、哲学基础、认识论、方法论的联系与比较中强调宏观整体的一致;在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强调成长经历、文化积淀、实践经验与自身思考的整体连通。具体而言,从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根本传承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整体推进的双重维度审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从观念与方法论的双重维度揭示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生成逻辑;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维度挖掘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文化积淀;从自身成长与执政实践的双重维度呈现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实践特征。最后总结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品格与实践价值,并从学理上建构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不断丰富与发展的理论空间。通过对青年概念的历史梳理及不同学科视野对青年概念的解读,发现不同学科解读的视角和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单一向度无法解释青年工作的全部问题,从而明确必须以多学科协同的理念构建青年工作的理论范畴、基本规律和思维逻辑。第一章先后对青年、青年思想、青年观、青年工作等概念进行内涵界定,提出青年工作的理论框架,为后文进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分析奠定基础。同时明确了本文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第二章在构建青年工作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体系,分析了目前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存在形态,从逻辑起点、逻辑基础、理论支撑、思想统领、核心要义、本质特征、工作原则、根本方法等范畴解析青年工作思想的内部逻辑,具有了科学性、战略性、系统性、整体性、政治性、规律性等鲜明的理论品格。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本体论价值论与实践论的统一、全面发展与首先发展的统一、个体与整体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等分析中把握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结构特征。第三章主要论证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从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接续传承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整体推进。从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推进中可以看到,不变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内核、把青年发展与国家命运相连的行动逻辑;变的是青年工作越来越突出青年主体性、青年教育越来越强化德育的重要性、青年工作越来越强调系统协同思想、青年发展在国家发展事务中的序列位次越来越高、教育与政治双向互动的关系越来越清晰。第四章主要讨论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文化来源。从知青岁月起,习近平就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一直到当下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都体现在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中。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他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了青年立德修身的价值准则,找到了青年笃行实践的社会意义,找到了青年知行合一的发展路径,找到了青年理想信念养成的精神动力,找到了青年坚持创新的时代要求。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注重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要求广大青年在世界交往与文化交流中做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明。第五章主要从习近平的成长实践中梳理青年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习近平的成长经历与执政实践为其青年工作思想提供了大量的经验积累与思考资源。从陕北七年的知青岁月到正定宁德的基层实践,从浙江上海的地方主政到进入中央的国家实践,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生成,在实践中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的中国特色青年理论体系。第六章在总结指导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主要着力点,以及在实践中推动青年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李元勋[4](2019)在《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文中提出脱胎于“政社合一”人民公社体制的村民自治,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萌发起来的,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力量介入高位推动的中国特色的基层直接民主形式,是乡村治理的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及有效方式,是基层群众自治在农村的民主实践和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之初,这种发韧于农村的由村民创造的民主改革实践,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国家逐步通过立法形式对这种民主形式进行了制度化设计,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使之上升为制度化的基层民主形式和在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上运行。同时又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亿万农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治理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状况的变迁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村民自治的实现形式甚至文字表述都会发生某些变化。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实现了从村民自治向乡村治理话语体系的转变。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十八大后要求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特别是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自治、德治、法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便成为重要的政策话语,实现了从自治到共治的转变。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与具体实践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概括出了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由绪论和正文五章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及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并梳理了本论文的理论渊源。第一章是村民自治的萌生。本章对村民自治产生前的乡村治理作了梳理与分析;对其产生的背景作了深度剖析,这些背景主要包括宽松的政治环境、包产到户的推行、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变化等因素。梳理了村民自治兴起的过程,从建立第一个村委会到在全国的普及,村民自治组织在广大农村得以全面建立。第二章是村民自治的发展。本章对村民自治活动的发动和村民自治的发展作了论述,这一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为起点的,主要是开始建章立制,推进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与村民自治相关的一些规章制度得以完善、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和选举模式的创新。第三章是村民自治的深化。1998年《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村民自治实践全面推行,进行了世纪之交“真枪实弹”的选举;在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背景下,村民自治面临新挑战,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开展与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建设逐步规范和选举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第四章是村民自治的提升。在这一时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以村民自治为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的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实践场域,开启了对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开始了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求广大基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各地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开始了对基层民主协商的探索与实践。在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背景下,针对“三农”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开启了对“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第五章是村民自治的成效和历史经验。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经过40年的发展,成效显着,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加强,各项民主机制体制逐步完善,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基本得以实现。通过考察村民自治40年的进程得出了最基本的经验: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理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坚持问题导向,循序渐进推动制度革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发展道路。
张元如[5](2020)在《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摆脱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夙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作为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形成了关于精准扶贫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更立足国内外贫困治理的现实背景不断创新完善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旨在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类的全面解放,是指导新时代下脱贫攻坚的行动指南,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武器。本文主要分为四章阐述。第一章是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论述了它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继承、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扶危济困思想的吸收、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反贫困思想的直接借鉴。第二章详细论述了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发展。第一部分为形成背景,其国际背景为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分化和全球贫困治理仍面临艰巨挑战,其国内背景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和新时代脱贫攻坚面临的现实困境。第二部分结合习近平的扶贫经历详细阐述精准扶贫体系的形成过程,梁家河七年知青时期是摆脱贫困的初心所在、河北正定时期农村改革探索脱贫之路、福建宁德时期探索摆脱贫困的“宁德模式”、浙江任职时期创新扶贫开发的“浙江路径”和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精准扶贫体系的形成。第三章着重分析其主要内容。从整体出发深入分析精准扶贫“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怎么退”的四个核心问题,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关键前提,精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核心保证,精准施策和帮扶是中心环节,精准退出是目的和归宿。第四章为习近平关于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特征和意义。一方面,阐明其鲜明特征在于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人民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精准性和全面性的统一、内源性和外源性的统一。另一方面,论述其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丰富创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生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从实践层面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对贫困治理、乡村振兴及全球绝对贫困治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顾超[6](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魏唯一[7](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周媛也[8](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龙头,而解决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着力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作出“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庄严承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献计献策。首先,本研究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基础,遵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追溯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渊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回顾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然后,用规范分析法、质性分析法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进行具体研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和科学观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和过程,归纳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再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质性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对搜集整理的大量关于当前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的多维举措。党在带领人民脱贫攻坚的这场战斗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骤降、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展现出新特点:重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着重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清晰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着力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注重权责清晰与规划整合式扶贫。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罗菊芳[9](2019)在《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布,让人们立足现实、勾勒未来的同时,不禁回溯往事。近代以来,遭遇了商品经济冲击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承受着自然经济解体和传统文化衰落的苦果,出现了混乱、无序、愚昧、迷茫的景象。陕甘宁边区政府所辖区域以农村为主,早期的文盲率高达95%左右,这对建设与巩固革命根据地、宣传革命文化极为不利,亦给抗战救国造成了障碍。面对现状,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自觉地承担起了复兴乡村、解放劳苦大众的重任,采取多种形式,普遍地实施社会教育。其中,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西北地区农村办冬学或冬书房进行补习教育的传统,将冬学确立为一种学制。冬学能有效地缓解生产劳作与接受教育之间的矛盾,是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方式。实践证明,它是扫盲的利器,是普及教育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教人识字、解放大众思想,缓解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保障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了他们的信赖与拥护。由是,才能广泛动员群众,集中人力和物力,踊跃投身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洪流中,使革命文化的星星之火在边区终成燎原之势。新时代下,社会主要矛盾已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在于解决此矛盾。陕甘宁边区时期,先辈们一笔一划书写的办教育的心得,为当今振兴乡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财富。这段尘封在历史中的过往,应该被后人铭记,这既是缅怀革命先辈们的辛勤耕耘,更要藉以反思和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农村建设之路。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内外关于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中冬学教育的研究现状,从研究选题、研究目的、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重点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次采用历史研究法,根据已掌握史料,从宏观上对冬学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从微观上对冬学的组织管理、实施过程进行深度剖析,详析冬学的社会作用、办学经验及其意义。实践证明,边区冬学教育有着蓬勃的生命力,自1936年至1950年,十几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可谓硕果累累,逐渐降低的文盲率和愈加开明的观念悄然塑造着边区农村风貌。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冬学教育,在边区广大民众中践行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也贯彻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实施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毋庸置疑,立足群众的自愿和需求,因地制宜办教育,方能有效提高民众的政治觉悟和民族意识,夯实边区建设和发展的民众基础。立足当下来看,冬学教育正是“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先声,它的办学模式能为振兴乡村的国民教育提供镜鉴,从而搭建起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密切联系的桥梁。本研究共分六章内容,系统地呈现出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研究过程和结论:一是绪论。论述了选题缘由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内容。二是历史背景。分析了平民教育思潮、工农补习教育、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战时教育政策、以群众教育变革乡村社会的理念等因素对冬学教育的影响。三是历史演进。以时间为序,将边区冬学教育分为初兴、发展、改革、新发展四个阶段,详述了根据社会形势变化及冬学自身的发展,在边区各地开展冬学教育的过程。四是组织管理。在开展冬学教育过程中,上至边区教育厅,下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组织机构,分工明确,在行政管理、制度建设、学校内部运作等方面,将会议、报告、巡视等制度贯彻其中。五是实施过程。边区冬学实际运行状况反映着其办学成效。在全边区举办冬学,事务繁杂,任务紧迫,但各项具体工作都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得到了落实。六是社会作用、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边区冬学不仅在扫盲和普及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重塑了良好的乡村社会风貌,使新民主主义教育得到了贯彻和实施。同时,它坚持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满足群众需要的基本准则,受到广大农民群众欢迎,也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教育效果,对当今开展农村建设和农民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辛志军[10](2018)在《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条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经过无数艰难曲折,探索到的一条被事实所证明的成功的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凝心聚力、艰苦奋斗的精神纽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打开的国门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西方社会思潮和社会不良思想对青年大学生不断地产生着冲击,形成着多样化的影响,这务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警惕和防范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生力军,赢得青年就是赢得了未来,赢得了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也就赢得了这条道路继续发展所需要的人力和智力的支持,也就赢得了中国光辉灿烂的明天。大力推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是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的历史性重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如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当代大学生的凝聚作用,如何赢得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多学科辨析,根据党的十八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定义,结合十九大报告新思想新理念新精神,概括出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应包括历史选择的认同教育、目标引领的认同教育、党领导地位的认同教育、基本国情的认同教育、中心任务的认同教育、发展布局的认同教育和发展路径的认同教育等七个方面的内容。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进行了调研,利用SPSS 15.0 FOR WINDOWS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对陕西15所院校的1860余份调查问卷分别从历史观、对资本主义认识、对社会主义认识,以及对两条道路的比较认识进行统计分析,把握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影响道路认同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辨析。本文进一步对当代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的原则、特点和需要处理好的关系等基本要求展开了学理分析,对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今天百年来,在高等学校开展的道路认同教育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成功经验,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学生开展道路认同教育的状况、内容、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其可以借鉴之处。根据以上研究,本文最终提出应通过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网络育人和环体育人等途径促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树立道路自信,为提高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实效性途径进行了探索。
二、切实解放思想 实现陕西振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切实解放思想 实现陕西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背景 |
三、贫困相关核心概念梳理 |
四、研究意义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六、研究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七、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和哲学维度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精准扶贫思想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贫困问题研究 |
二、精准扶贫思想之源—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反贫困思想 |
三、精准扶贫思想之根—中华传统文化扶危济困价值理念 |
四、精准扶贫思想之鉴—西方反贫困理论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现实基础 |
一、习近平个人实践经历 |
二、中国特色扶贫道路 |
三、世界反贫困探索 |
四、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现实需求 |
第三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维度 |
一、从发展传承性审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逻辑 |
二、从人民主体性审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逻辑 |
三、从联系普遍性审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整体逻辑 |
第二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涵 |
一、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
二、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 |
三、精准扶贫的基本原则 |
四、精准扶贫的策略方法 |
五、精准扶贫的运行机制 |
六、精准扶贫的组织保障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一、彰显人民性 |
二、注重现实性 |
三、体现全面性 |
四、强化精准性 |
五、富有创新性 |
第三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特点和理论创新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特点 |
一、“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从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认识精准扶贫 |
二、“大农业大农合大农政”—从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趋势实施精准扶贫 |
三、“一二三产融合”—从现代化经济规律的现实要求推进精准扶贫 |
四、“小康路上一个都能少”—从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对待精准扶贫 |
五、“五级书记抓扶贫”—从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落实精准扶贫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创新 |
一、彰显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 |
二、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化思想 |
三、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四、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 |
五、深化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
第四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新命题 |
第一节 着力解决精准扶贫新命题 |
一、研究宣传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深化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
二、精准对接脱贫攻坚新问题,完善针对性解决方案 |
三、系统谋划未来新课题,拓展中国特色扶贫道路 |
第二节 树立践行精准扶贫新理念 |
一、注重创新引领,激发人才科技发展动力 |
二、注重协调引领,形成有机联动发展态势 |
三、注重绿色引领,彰显生态文明发展方向 |
四、注重开放引领,构建内外连通发展格局 |
五、注重共享引领,打造全体共有发展平台 |
第三节 推出完善精准扶贫新举措 |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二、建立健全反贫困保障体系 |
三、强化教育反贫困战略地位 |
第五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发展 |
四、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指导思想 |
五、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思想宣言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价值 |
一、深化人民利益至上执政理念 |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促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四、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第三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世界意义 |
一、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贫困治理提供理论借鉴 |
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贫困治理提供路径模式 |
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贫困治理提供支持帮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与重要文献 |
二、研究专着 |
三、中文期刊 |
四、外文期刊 |
五、网页资料 |
六、报纸 |
七、硕博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3)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述评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视域 |
一、青年的基本内涵 |
(一) 青年概念的由来与演变 |
(二) 不同学科视野中的青年 |
二、青年思想与青年观 |
(一) 青年思想的内涵 |
(二) 青年观的演进 |
三、青年学与青年工作 |
(一) 青年学的发展构想 |
(二) 青年工作的理论架构 |
四、多学科协同的研究理论视域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二) 吸收社会学相关理论的思想 |
(三) 借鉴心理学理论的相关成果 |
(四) 应用青年文化的相关理论 |
(五) 多学科协同的研究路径 |
第二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体系 |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
(二) 推动青年首先发展,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
(三)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
(四) “以青年为本、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多方协同深化改革 |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部逻辑 |
(一) 逻辑起点与逻辑基础 |
(二) 理论支撑与思想统领 |
(三) 核心要义与本质特征 |
(四) 工作原则与基本动力 |
三、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品格 |
(一) 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创新发展体现科学性和战略性 |
(二) 坚持青年主体性的核心思想体现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 |
(三) 构建中国特色青年工作理论体系坚持系统性和整体性 |
(四) 青年工作强调坚持政治性,把握规律性 |
四、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结构特征 |
(一) 坚持本体论、价值论与实践论的统一 |
(二) 强调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三) 兼顾全面发展与首先发展的统一 |
(四) 强调个体与整体、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
第三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接续传承 |
(一)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接续传承 |
(二) 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方法论的接续传承 |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整体推进 |
(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形成与发展逻辑 |
(二) 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整体推进 |
第四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文化底蕴 |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
(一) 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思想源泉 |
(二) 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青年发展路径的文化支撑 |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
三、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
第五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实践生成 |
一、“从迷惘彷徨到坚定自信”的知青实践:群众思想和学习思想的朴素萌芽 |
二、“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基层实践:调查研究和基层实践思想的主体践行 |
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地方主政: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思想初具雏形 |
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国家治理:科学化、系统化思想理论体系基本成型 |
第六章 在实践中不断落实与发展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
(一) 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实现青年全面发展 |
(二) 深化共青团改革,提高共青团的思想引领能力 |
(三) 加强青年工作的制度设计,提升青年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
(四) 指导中国特色青年运动实践,提升青年的国际影响力 |
(五) 推动青年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激发青年的社会影响力 |
二、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主要着力点 |
(一) 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
(二) 在坚持党管青年原则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
(三) 在推动青年首先发展理念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
(四) 在推进共青团改革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
(五) 在构建青年工作格局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
三、在实践中不断推动青年工作创新发展 |
(一) 在加强理论创新中提升中国特色青年理论的科学化水平 |
(二) 在强化制度建设中推动青年发展理念落细落实 |
(三) 在强化机制配套上全面体现青年主体性 |
(四) 在完善政策体系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
(五) 在提升服务水平中强化青年工作的实效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 |
六、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章 村民自治的萌生 |
一、1949-1978 年乡村治理的简要回顾 |
(一)农民协会和乡—村政权组织 |
(二)合作化时期的乡村治理 |
(三)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乡村治理 |
二、村民自治产生的背景 |
(一)宽松的政治环境 |
(二)包产到户的推行 |
(三)农村管理出现组织真空与公共权力缺位 |
(四)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变化 |
三、村民自治组织的逐步建立 |
(一)人民公社体制改革与第一个村委会的成立 |
(二)由点到面建立村民委员会 |
(三)民主选举的初步探索:“海选” |
第二章 村民自治的发展 |
一、村民自治制度化的初步探索 |
(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 |
(二)“莱西会议”促进村级组织的健全 |
(三)初步建章立制 |
(四)民主选举的进一步探索 |
二、开展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 |
(一)推进达标示范活动的急迫性 |
(二)开展达标示范活动的进程 |
(三)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的成效 |
三、村民自治制度化的推进 |
(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完善 |
(二)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 |
(三)选举模式的创新 |
第三章 村民自治的深化 |
一、村民自治的全面实践 |
(一)《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 |
(二)世纪之交“真枪实弹”的选举 |
(三)依法罢免民选村官 |
(四)民主选举中暴露的问题 |
二、制度化建设的逐步完善 |
(一)从国家到地方对制度的逐步规范 |
(二)民主选举的进一步规范与超越 |
(三)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推进与创新 |
三、新农村建设战略下的村民自治实践 |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自治的挑战 |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开展 |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
第四章 村民自治的提升 |
一、基层协商民主的探索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协商民主的诉求 |
(二)基层协商民主理论的提出 |
(三)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 |
二、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 |
(一)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背景 |
(二)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实践 |
(三)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成效 |
三、“自治、德治、法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探索 |
(一)治理有效提出的背景 |
(二)打造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
(三)“三治合一”治理模式的实践 |
第五章 村民自治的成效与历史经验 |
一、村民自治的成效 |
(一)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推动着中国政治发展 |
(二)村民自治的法制保障不断完善 |
(三)民主实践不断规范 |
(四)村民民主参与意识、法制观念增强 |
二、村民自治的历史经验 |
(一)党的领导是村民自治发展最根本的政治保障 |
(二)依法治理是村民自治发展的法理基础 |
(三)充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 |
(四)顺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村民自治发展的动力 |
(五)推进村民自治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5)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 创新与难点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二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第二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扶危济困思想 |
一 扶危济困符合“仁爱”思想的价值定位 |
二 扶危济困内含“富民、利民”的价值旨向 |
三 扶危济困彰显“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反贫困思想 |
一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制度反贫困思想 |
二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
三 江泽民的依靠发展反贫困思想 |
四 胡锦涛的科学发展反贫困思想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过程 |
一 梁家河七年知青时期—摆脱贫困的初心所在 |
二 河北正定时期—农村改革探索脱贫之路 |
三 福建宁德时期—探索摆脱贫困的“宁德模式” |
四 浙江任职时期—创新扶贫开发的“浙江路径” |
五十八 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精准扶贫体系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关键前提—“扶持谁” |
一 坚持调查研究识别贫困群众 |
二 发扬基层民主精准认定“真贫” |
三 辩证分析致贫原因找准“穷根” |
第二节 精准扶贫的核心保证—“谁来扶” |
一 因村精准选派第一书记 |
二 培养过硬扶贫干部队伍 |
三 构建扶贫责任体系确保“真扶贫” |
第三节 精准扶贫的中心环节—“怎么扶” |
一 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开展“造血式”扶贫 |
二 注重精神扶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
三 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策精准保障 |
四 构建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
第四节 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怎么退” |
一 坚守精准退出的底线思维,保证脱贫质量 |
二 强化精准退出的问题意识,正确对待返贫 |
三 完善精准退出的制度机制,严保“真脱贫”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特征和意义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 |
一 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
二 人民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
三 精准性和全面性的统一 |
四 内源性和外源性的统一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一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
二 丰富创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
三 生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
一 为实现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指引 |
二 为国内相对贫困治理及乡村振兴积累经验 |
三 为全球绝对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综合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村落 |
1.3.2 历史文化名村 |
1.3.3 传统村落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
1.4.3 目前存在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
2.2.1 市域分布 |
2.2.2 区际分布 |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2.4.1 自然环境因素 |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
2.4.3 人口分布格局 |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
2.5.1 历史文化型 |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
2.5.3 交通枢纽型 |
2.5.4 军事寨堡型 |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
3.4.1 历史价值评估 |
3.4.2 文化价值评估 |
3.4.3 艺术价值评估 |
3.4.4 科学价值评估 |
3.4.5 社会价值评估 |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
3.5 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4 小结 |
下编田野调查 |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
1.1 渭南市 |
1.2 咸阳市 |
1.3 铜川市 |
1.4 宝鸡市 |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
2.1 榆林市 |
2.2 延安市 |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
3.1 安康市 |
3.2 汉中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
一、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
二、消除贫困必须首先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
第二节 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
一、全体劳动群众成为被剥削的对象是贫困化的根源 |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存在贫困的根本原因 |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贫困要靠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
一、近代中国人民深陷屈辱与贫困的历史原因 |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解决近代中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 |
三、中央苏区依靠工农群众反贫困的历史功绩 |
四、新中国的建立成为中国反贫困事业的转折点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探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指引党的反贫困事业 |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反贫困事业迈上新台阶 |
三、“三面红旗”运动失误的深刻教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扶贫理论与实践探索 |
一、体制改革带动扶贫探索阶段:1978-1985 年 |
二、开发式扶贫方针形成与摸索阶段:1986-1993 年 |
三、扶贫框架构建发展阶段:1994-2000 年 |
四、稳固扶贫成果并持续推进阶段:2001-2011 年 |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科学理论:精准扶贫理论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在探索与实践中形成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 |
一、战略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脱贫攻坚 |
二、根本要求:全面实施“精准扶贫” |
三、实现路径:切实做好“五个一批” |
四、运行机制:党委负责,齐抓共管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中国扶贫事业的科学指南 |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就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打赢脱贫攻坚战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多维举措 |
一、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 |
二、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 |
三、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 |
四、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 |
一、贫困发生率逐年大幅下降 |
二、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 |
三、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新特点 |
一、着眼绿色:保护和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
二、着眼长远: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 |
三、着眼兜底: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 |
四、着眼少数: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 |
五、着眼协同:统筹部门分工与规划整合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
一、严肃党内作风建设,夯实精准扶贫政治基础 |
二、建设好农村党支部,筑牢基层扶贫战斗堡垒 |
三、强化党员法治意识,保证扶贫政策依法推进 |
第二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
二、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
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
第三节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 |
一、因时制宜创新扶贫方略 |
二、因地制宜把握精准要义 |
三、因人制宜落实精准扶贫 |
第四节 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
一、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一体推进 |
二、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驾齐驱 |
三、脱贫摘帽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 |
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齐头并进 |
五、精准扶贫与社会治理齐抓共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9)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一) 关于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研究 |
(二) 关于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研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陕甘宁边区 |
(二) 社会教育 |
(三) 冬学教育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
一、平民教育思潮与工农补习教育的影响 |
二、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革命道路的实践 |
三、抗战救国背景下中央苏区的教育政策及其实施 |
四、以乡村教育变革乡村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兴起(1936年初——1937年8月) |
(一) 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开展 |
(二) 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历史传统和现实需求 |
(三) 冬学运动与新文字教育的首次结合 |
二、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发展(1937年9月——1942年12月) |
(一) 边府教育厅领导各分区属县全面开展冬学运动 |
(二) 新文字教育与冬学的再次结合 |
三、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改革(1943年初——1946年6月) |
(一) 大生产运动后的经济繁荣对教育提出新要求 |
(二) 整风运动及边区文教大会推动冬学全方位改革 |
四、冬学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新发展(1946年7月—1950年1月) |
(一) 冬学直接为人民解放战争服务 |
(二) 战后冬学教育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冬学的组织管理 |
一、边区冬学的行政组织 |
(一) 边区政府教育厅统一领导 |
(二) 各级教育部门直接领导 |
(三) 县区乡冬学委员会具体实施 |
二、边区冬学的行政管理 |
(一) 集体领导制度 |
(二) 计划报告制度 |
(三) 巡视辅导制度 |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实施过程 |
一、组织动员与设校选址 |
(一) 组织动员 |
(二) 设校选址 |
二、学校招生与留生问题 |
(一) 群众入学心理与招生 |
(二) 学生状况与留生 |
三、教员遴选与经费收支 |
(一) 教职员选拔与培训 |
(二) 经费来源与支出 |
四、课程与教学管理 |
(一) 课程设置和教材类型 |
(二) 教学法和管理法 |
五、学生的社会活动与自我管理 |
(一) 冬学学生的自我管理 |
(二) 冬学学生的社会活动 |
六、考核奖惩与毕业安置 |
(一) 学校和学员测验与奖惩 |
(二) 教员评价与奖罚 |
(三) 冬学结束与学员毕业 |
第六章 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社会作用、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 |
一、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社会作用 |
(一) 冬学教育极大地加速了扫除文盲与普及教育的进程 |
(二) 冬学教育促进了边区农村社会面貌的重塑和改造 |
(三) 冬学教育在实践中贯彻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 |
二、陕甘宁边区因地制宜办冬学的历史经验 |
(一) 因地制宜办冬学的根本要求是立足于群众的自愿和需要 |
(二) 冬学教育的推行有效地增强了边区民众的政治觉悟和民族意识 |
(三) 冬学教育的普及有益于夯实边区建设和发展的民众基础 |
三、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
(一) 冬学教育是“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先声 |
(二) 冬学教育的模式为振兴乡村的国民教育提供了镜鉴 |
(三) 冬学教育搭建起了近现代农村教育与农村建设的桥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历史的感悟 |
1.1.2 现实的感召 |
1.1.3 新时代的要求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认同”的研究 |
1.3.2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 |
1.3.3 关于大学生与道路认同的研究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域下的道路认同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道路认同 |
2.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道路认同 |
2.1.3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道路认同 |
2.1.4 历史唯物主义观与道路认同 |
2.2 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基本范畴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基本规律 |
2.3 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2.3.1 客观认知:道路认同教育的起点 |
2.3.2 情感共鸣:道路认同教育的重点 |
2.3.3 思维想象:道路认同教育的深化 |
2.3.4 理性选择:道路认同教育的内化 |
2.3.5 意志行为:道路认同教育的升华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内容 |
3.1 历史选择的认同教育 |
3.1.1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
3.1.2 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
3.2 目标指引的认同教育 |
3.2.1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3.2.2 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
3.2.3 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 |
3.2.4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 |
3.3 党领导地位的认同教育 |
3.3.1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合法性 |
3.3.2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 |
3.3.3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性保障执政的长期性 |
3.4 基本国情的认同教育 |
3.5 中心任务的认同教育 |
3.5.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
3.5.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容 |
3.5.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途径 |
3.5.4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
3.6 发展布局的认同教育 |
3.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
3.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3.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3.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 |
3.6.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道路 |
3.7 发展路径的认同教育 |
3.7.1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
3.7.2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现实状况 |
4.1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调查设计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4.1.3 问卷发放和统计 |
4.2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的实证调研分析 |
4.2.1 社会主义发展史观分析 |
4.2.2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道路比较分析 |
4.2.3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
4.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的主流 |
4.3.1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4.3.2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 |
4.3.3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4.3.4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
4.4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道路发展历程认知欠缺 |
4.4.2 社会主义理论内涵认知不准确 |
4.4.3 社会主义制度认知不清晰 |
4.4.4 社会主义比较性优势认知不足 |
4.4.5 部分学生价值观认知受西方影响较重 |
4.5 调研分析结论 |
4.6 影响当代大学生道路认同的主要因素 |
4.6.1 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
4.6.2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挫折 |
4.6.3 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 |
4.6.4 价值多元化的博弈 |
4.6.5 社会思潮的冲击 |
4.6.6 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 |
4.6.7 家庭教育因素与个人心理因素 |
第5章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
5.1 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
5.1.1 正确导向原则 |
5.1.2 实事求是原则 |
5.1.3 以人为本原则 |
5.1.4 灌输引导原则 |
5.1.5 全面渗透原则 |
5.1.6 多层推进原则 |
5.1.7 激励驱动原则 |
5.1.8 以身示范原则 |
5.2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基本特点 |
5.2.1 社会性 |
5.2.2 计划性 |
5.2.3 引导性 |
5.2.4 渐进性 |
5.2.5 复杂性 |
5.2.6 实践性 |
5.3 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所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
5.3.1 理论与现实相联系 |
5.3.2 主导与多样相协调 |
5.3.3 灌输与说服相配合 |
5.3.4 课堂与实践相贯通 |
5.3.5 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 |
5.3.6 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第6章 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历史沿革与成功经验 |
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道路的选择与认同教育 |
6.1.1 革命初期与大革命时期 |
6.1.2 土地革命时期 |
6.1.3 抗日战争时期 |
6.1.4 解放战争时期 |
6.2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6.2.1 从建国至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 |
6.2.2 社会主义改造后至改革开放前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6.3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6.3.1 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3.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3.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4 道路认同教育的成功经验 |
6.4.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6.4.2 坚持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 |
6.4.3 坚持加强思想建设为根本保障 |
6.4.4 坚持实践需要为逻辑起点 |
6.4.5 坚持以人为本为育人理念 |
6.4.6 坚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核心骨干 |
第7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认同教育及其启示 |
7.1 美、英、德、新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1 美国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2 英国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3 德国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4 新加坡的道路认同教育 |
7.2 美、英、德、新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1 美国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2 英国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3 德国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4 新加坡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3 美、英、德、新道路认同教育的启示 |
7.3.1 引进“政治社会化”合理内核 |
7.3.2 开展广泛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
7.3.3 加强隐性教育和渗透教育的力度 |
7.3.4 打造合力教育系统网络 |
7.3.5 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
7.3.6 重视社会实践的成长功能 |
第8章 增强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
8.1 课程育人:推动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时代化 |
8.1.1 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8.1.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
8.1.3 抓好课程思政教学工作 |
8.2 实践育人:实现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多维化 |
8.2.1 推广实践体验促进自我教育 |
8.2.2 提高社会实践质量 |
8.2.3 加强党团建设和红色教育 |
8.2.4 丰富教育实践的方法 |
8.3 管理育人:强化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责任制 |
8.3.1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 |
8.3.2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
8.3.3 加强全体教职工思想建设 |
8.4 网络育人:推进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信息化 |
8.4.1 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 |
8.4.2 强化网络教育主阵地 |
8.4.3 净化网络环境 |
8.5 环体育人:构建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长效机制 |
8.5.1 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社会环境 |
8.5.2 营造“三位一体”的道路认同教育架构 |
8.5.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切实解放思想 实现陕西振兴(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2]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D]. 于德.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研究[D]. 朱尉.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D]. 李元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5]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研究[D]. 张元如.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7]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媛也.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研究[D]. 罗菊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D]. 辛志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