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亚经济圈与文化新格局的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惠[1](2020)在《辽代朝贡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朝享国二百余年,《辽史·百官志》载其属国达七十八个,能在建立如此庞大帝国的基础上巩固统治,其原因绝不仅仅在于辽朝(契丹)强悍的军事力量,还在于其建立了有效的控御四方的朝贡制度。秦汉时期,为了加强对边疆民族的统治,朝贡制度开始萌芽。及至隋唐,朝贡制度已基本成熟,辽朝在前代的基础上,将传统的羁縻统治形式转变为将属国、属部纳入行政建置的统辖形式,使得朝贡制度更加稳固,同时密切了对周边民族和政权的监控及管理,稳定了辽朝的边疆秩序。辽代朝贡制度的建构经历了契丹兴起之初力量薄弱的被动朝贡,到逐渐掌握朝贡的主动权,最终成为实力强大、四方来朝的宗主国这一漫长的过程。契丹建国后,为加强对新征服部族的管理,初步建立起朝贡制度,最终在圣宗时朝贡制度基本完备,成为辽朝重建东亚秩序的重要助力。契丹本“性无检束”,为周边政权所鄙夷。为使朝贡制度更好地发挥申明其统治合法性及正统性的作用,辽朝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朝贡礼仪,包括健全朝贡事务机构和朝贡仪物等。朝贡事务机构基本仿照唐宋官制,其中包括:主管机构、接待系统、礼宾系统、地方管理机构等,各机构相互配合,共同确保朝贡制度及朝贡礼仪的施行。契丹兴起于松漠,本不注重礼仪,但建国后,随着封建化的不断加深及对中原文化的不断吸收,对儒家文化及中原礼仪越来越重视。因此,辽朝仿照中原,对朝贡的服饰、辇辂、乐章等都进行了规范,以突出等级差别,显示辽朝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辽代的朝贡制度呈现蕃汉结合、重威辅恩、礼仪不完备等特点。终辽之世,朝贡制度对稳固辽朝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利于辽朝在“正统”之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推动了中国古代对边疆治理体系的完备,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
李连祺,姜振军[2](2020)在《当前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的转变及发展走向》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出现峰回路转的变化,俄罗斯关于朝鲜半岛的政策发生不少重要变化,从以往反应式外交转变为积极参与的战略主动,并希望通过多方协商机制使俄罗斯成为在东北亚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国。具体政策转变主要包括:通过增加军事影响力确保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对俄罗斯有利的势力均衡、建立与朝韩的紧密经济合作关系。同时俄罗斯在朝鲜半岛议题上争取的国家利益出现了重大转变,希望成为与各方皆可合作的对象。当中国与俄罗斯对国家定位出现相同思考时,国家利益的优先级与互动关系也将随之变化,进而形成中俄联手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战略合作,建构区域冲突的政治协商机制,摆脱美国单边主义驾驭,将朝鲜半岛局势引入和平轨道。
丁伟航[3](2020)在《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对区域制度和区域治理的研究在国际关系理论中一直都占有一席之地。区域作为沟通国家和全球的桥梁,这一桥梁的实质性作用是“建构”。而区域和国家、区域和全球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相互建构的。国家作为行动者通过国际互动建构区域性社会结构,区域性社会结构反过来也约束并建构着国家的利益和认同。区域可以理解为一种由观念建构的制度化结构。观念往往是行动的理由,而非行动的原因,由于存在这一理由,所以因果性因素才会产生具体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类“前提理由”,同样的“因素”就无法产生同样的因果性效应。因此,强调观念或共有观念在建构区域制度中的作用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是本文的核心。为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本文主要采用了以社会学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方法,强调主体间性和社会事实等概念。此外,考虑到建构主义的理论局限,还借鉴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等方法。为深入剖析这一过程,研究选取了危机管理、共同利益、国际协调和集体意向四个变量,并就这四个变量间的建构或因果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证。其中,与“危机管理”相关的概念如“临界点、决定性事件、外部刺激、共同威胁与共同命运”等;“国际协调”一般包括“国际谈判、多边会议”等;与“集体意向”相关的概念如“主体间性、共有观念、集体承诺、集体理性与互信”等。基于这四个变量,本文提出以下假设:1.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主要发生在由霍布斯无政府文化向洛克式无政府文化和康德式无政府文化转化的过程中,也可以理解为从“对抗性”共识走向“竞争性”或“合作性”共识,这一过程是国际实践与互动建构的结果。2.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就某一问题达成合作的集体意向,才能进一步建构区域制度性事实。3.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是指在区域国际社会中,各国基于共同利益和危机管理的需要,通过国际协调建构集体意向;在达成集体意向后,继续经国际协调建构为国际制度,国际协调贯穿整个制度化进程。4.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一般从小规模的成员国为代表的次区域共识开始,逐渐由核心扩散至边缘。或曰,次区域性国际制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扩展为区域/跨区域性国际制度。为便于观察区域共识的制度化进程,以及四个变量在不同案例中的异同,我们在充分综述各类区域性/全球性国际制度案例的基础上,将依据“次区域–区域/跨区域–全球”分三个维度。首先,在“跨区域”扩展至“全球”这一维度,我们分别选取了“欧洲协调–国际联盟–联合国”和“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这两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在“次区域”扩展至“区域”这一维度,我们重点以“法德煤钢联营–西欧联盟–欧共体–欧洲联盟”这一典型的区域制度化进程为样本。第三,在“次区域”维度,分别选取了三个制度化空间较大的案例,即维谢格拉德集团,上合组织和“东盟+”制度群。这三个维度不仅用于验证研究变量和假设,还将为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提供多种可能性。通过对变量的论证和案例的考察,得出结论如下:首先,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之一般经验基本上是与研究假定一致的。其中,共同利益是区域共识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危机管理为区域共识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为制度化进程提供了机遇;国际协调是区域共识的形成与制度化之必要途径;集体意向是制度化的初始状态。若要实现制度化,各行为主体间必须先形成集体意向。其次,区域共识是区域社会在三种无政府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间转换的产物,是国家互动建构的结果,是区域内国家间共有的观念结构;区域共识是国家间在相互依赖条件下形成的共识,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区域共识的制度化。第三,关于区域共识的制度化,还有以下影响因素如区域大国、行为体的数目、功能外溢、相互依赖程度等。最后,区域层面比全球层面更容易达成共识,也更容易制度化。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有助于丰富区域主义理论,有助于更好地保障“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的国际制度建设,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制度化建设提供制度“接口”。
颜祥楠[4](2020)在《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当代城市发展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城市规划中越来越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应用,现在城市面貌日趋雷同,为此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地方文化的研究。长春是从一个封建边疆城市到现在东北亚的中心城市,这其中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与历史文脉成为了长春发展成大都市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长春市城市规划历史中所存在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影响予以研究,对长春市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战略价值。论文首先通过对长春市的基础概况和相关发展理念以及历史沿革进行分析,探讨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脉络;再通过对城市规划历史中文化分期的演变特征分析,并且对长春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提出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在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总结长春在国家以及省市的发展机遇。其次,分析长春城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的影响;挖掘文化对城市发展的理论价值,探讨西方文化对长春市的影响,其次再与其他城市的文化发展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最后是探索长春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前景,包括长春市规划文化促进城市发展的引领原则,再对长春市文化基因的空间表征进行大胆的构想,最后指出文化在今后城市规划发展的综合性建议。
马晨光[5](2019)在《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同时也是国家推进城镇化、实施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作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将引领区域经济的多极增长。产业与空间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引擎和重要载体,其相互作用的效应必将影响城市群的生长与协同发展。中国城市群发展不均衡,多数尚未成熟,特别是诸如哈长城市群这类跨省级行政区域城市群,普遍存在着协同机制薄弱、发展路径各异、产业协作困难、地方利益至上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城市群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导向、哈长城市群拓展新空间的切实需求、城市产业转型与振兴的发展要求等研究背景,以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为研究切入点,挖掘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系统的作用机理、揭示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格局、提出适宜哈长城市群未来空间生长的模式及规划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协同测度—模式选择—实现路径”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城市群空间生长、产业发展、产业与空间关联性、测度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研究,共同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基础。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生长基本组织模式、一般特征、制约与促进因素,以及产业集聚扩散的形成机制与动力要素,进而研究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关联性,对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梳理,为产业与空间的相关协同发展测度及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特征解析”——哈长城市群空间与产业要素演化特征的“形”的分析,哈长城市群具有较好的发展支撑基础,但尚处于雏形发育与快速发展之间的阶段,属于城市群发育的初级水平,且核心城市处在集聚为主的发育阶段。通过多样本大数据,分析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用地、经济规模与基本公共服务、交通联系与国家调控政策、资源利用与主体功能区划等空间要素的演化特征,以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企业数量与优势产业、科技创新与外向程度、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等产业要素的演化特征。为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提供基础数据与要素支持,并为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提供“基本轮廓”判断和修正依据。“协同测度”——基于系统耦合的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从“形”深入到“质”,研究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水平。首先,通过产业与空间的系统耦合机理分析发现二者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以此构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和基本测度模型。遵循“目标统领—原则导向—框架指引—逐层完善”的总体思路,构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体系,涵盖产业与空间2个子系统、涉及8个要素和26个指标单元。将哈长城市群划分为105个区县(县级市)级空间作为研究单元,从时空双重维度对产业与空间发展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得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并进行时序变化、空间分异和演化格局的分析,进而探究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和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为空间生长模式适宜性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模式选择”——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遵循“格局判读—机制指引—原则匹配—导向修正”的技术路线,从“形”和“质”的双重基础、在可预见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首先,根据“状态—机理—行为—格局”的链式循环过程对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格局进行判读;其次,分析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推阻机制,作为空间生长模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和方向指引;再次,在选择原则的匹配和目标导向的修正下,进行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提出内优外联的双核引领、集聚组合的次级稳定、精明收缩的边缘培育、区带统筹的轴向拓展、异类等值的分区管控等空间生长模式,并分析其价值内涵和各模式在空间构成要素、空间结构、空间生长时序等方面的协同关系。“实现路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实施与规划策略,根据引申讨论和空间生长模式选择,着眼于对缓解“核心—边缘”空间结构锁定效应、实现“产业—空间”规模效应与协同能力、破解内生动力推动区域与城市发展难题、推进不同主体功能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等路径的探索,从总体路径构建和分模式生长策略制定等多个维度,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空间生长模式实施与规划策略,保障哈长城市群的长远建设以及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研究以《“东北振兴”背景下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及其空间绩效评价》《收缩城市的时空间演化机制与规划应对研究——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支撑,面向特殊发展时期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和产业转型问题,通过产业与空间要素演变特征和系统间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发现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缺陷,在可预见的时空范围内选择适宜的空间生长模式。以期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支撑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框架与技术方法,在实践层面上,提升城市群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刘文红[6](2019)在《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恐龙化石资源大国,恐龙文化的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当今恐龙文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对于恐龙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也逐渐提上日程。2016年5月30日,在延吉市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东南侧山坡的施工地发现了恐龙化石,经初步鉴定,延吉龙山恐龙化石距今约为9000万至1亿年前的早白垩纪晚期至晚白垩纪早期年代,化石的属种丰富,生存年代罕见,极具科研价值和开发价值。对于延吉市文化的增添,文化多元性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助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现存的恐龙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我国对于恐龙文化资源的保护主要具体在两个方面:将恐龙化石资源作为物质文化展出和保护对象,建立博物馆、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对地区恐龙文化宣传和文化旅游做出贡献;其次将恐龙精神文化作为地区文化经济拓展的对象,建设各种恐龙文化旅游设施,发展恐龙文化相关的服务业,积极进行恐龙文化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恐龙文化产业,推出相关的影视、书籍、游戏等作品,对地区文化多元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延吉市恐龙化石生存年代为白垩纪,实为国内罕见;化石属种丰富,研究价值高;各种化石种类繁多,便于复合研究;地质剖面清晰完整,重构地质层理。从外部来讲,化石出土点位于市中心,全球难寻;地区文化独特,旅游资源众多;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政府支持到位。这些都标志着延吉恐龙文化资源的兴起和应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做出以下建议: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实行立法监督和专项专研,实现产业对接,建设恐龙地质公园和古生物化石申遗,发展恐龙文化产业和恐龙文化旅游。
路玮孝[7](2019)在《推进东北亚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合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风云变幻。各种国际合作组织层出不穷,尤其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改善双边和多边关系,积极带头组建或参与加入经济一体化组织,加强相互间经贸合作,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世界范围内无障碍流通,以便获取更多发展红利。东北亚区域各国间亦不断加强外交、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合作,相互间依存度不断上升,形成了具有现实规模、活力、机遇与未来潜力的区域影响力。但相较于西欧、北美区域,东北亚区域的经贸合作整合度、依存度、影响力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多数合作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与其拥有的巨大潜力和地位不相匹配,经贸合作潜力还有待于深度挖掘,这不仅制约了区域内国家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东北亚区域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各国纷纷响应,现在已不仅成为中国周边外交和经济合作战略性举措,还成为促进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有效平台与载体。“一带一路”倡议范围广、水平高、层次深,合作机制开放包容,为东北亚区域各国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选项,必将为东北亚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合作注入新活力。目前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多针对沿线的亚欧腹地国家,对东北亚区域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一带一路”倡议初始规划仅包含东北亚的蒙古国和俄罗斯,东北亚的日韩朝等国并未被直接纳入合作范畴,限制了“一带一路”的向东北亚拓展,也影响了日韩等国的融入合作与对接。但不可否认的是,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互通、互补,实现两者融合既有可行性,又有必要性,意义非凡。“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战略,与东北亚区域出现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动向形成良性互动,通过推进东北亚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合作,无疑将促进该区域经贸合作量的提升、质的飞跃,进而有利于推进政治和外交等相互信任进程。本文从区域合作经典理论和方式类型入手,结合当前东北亚区域最新变化及“一带一路”合作最新态势,聚焦东北亚融入“一带一路”合作战略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立足于探究目前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现状、合作模式及其面临的问题挑战,指出东北亚区域各国战略融入及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契合点和互补性,梳理出东北亚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合作的最佳路径选择,并为我国如何主动作为,努力推进东北亚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合作、构筑东北亚经济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柳多恩[8](2019)在《韩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发展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湄公河地区有五个国家,即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和泰国,湄公河穿越这些国家,该流域面积795,000平方公里,约为韩国面积的10倍。湄公河地区国家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建立了多个区域合作机制。韩国近些年来也积极参与湄公河地区的发展,但是起步较晚,目前面临一些问题。研究韩国参与这一地区发展,有助于韩国在该区域扩展市场和拓展外交空间。本文运用地区主义理论来研究韩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发展。本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是:首先,研究湄公河地区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合作机制,阐明该地区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以及现存的合作机制。其次,论述韩国参与湄公河地区的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从历史和现状两个维度说明韩国如何与该地区互动,并介绍韩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发展的政策框架,主要韩国对湄公河地区政策机构这部分主要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到现在韩国对湄公河地区政策。在机构方面,主要介绍对外经济合作基金(EDCF)和韩国国际合作署(KOICA)。规划部分,主要介绍韩国对东南亚“新南方政策”,并进而研究韩国在贸易、投资、发展援助方面对湄公河地区发展进程的参与。第三,提出韩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发展的成效与问题。论文认为,在域外大国纷纷参与湄公河地区发展的背景下,韩国对湄公河地区发展的参与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为了实现“新南方政策”,韩国需要更加具体的行动计划。其次,要考虑到近年来湄公河地区发展呈广域化,综合推进的趋势,经济走廊建设就是典型代表。第三,与湄公河地区的合作应朝着改善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缩小发展差距,支持该地区国家产业化,筹备工业革命及培养人才等方向发展。第四,这种合作应该朝着降低进驻当地的韩国企业成本,加速东盟经济一体化,进而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做出贡献的方向发展。第五,韩国新南方政策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类似,所以要注意这两个合作倡议的衔接。第六,韩国政府需要考虑在合作过程中是在东盟所有国家全部展开,还是先指定国家后依次扩大。第七,无偿援助和有偿贷款,多数的合作基金,基础设施基金等,因此需要综合利用这些资金进行营销的战略。
张玉[9](2019)在《基于自然地域分异的山东省区域发展格局演变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区域发展实质上就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复合系统,是一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协同增效的过程。当前中国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进程。区域各子系统发展格局的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地理学的角度看,一个区域自然空间格局的形成都是基于自然地域分异规律,而后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格局的演变与最初的自然空间格局密切相关。全面客观的分析区域的发展格局,有利于促进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本研究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引言主要阐述了区域发展格局研究背景与意义,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确立了论文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概括和界定了相关概念,并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依据山东省自然空间格局划分,重点阐述了不同自然空间格局下的自然环境状况及在全国的地位;第四章从县域尺度分析了山东省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各子系统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在全国的地位;第五章构建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格局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第六章分析了不同阶段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形成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实施成效和问题;第七章基于山东省区位优势和区际联系,提出了区域发展格局的优化建议;第八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概括了研究结果、创新点,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研究内容,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分析和总结了山东省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发展格局中单要素空间演变特点。经济子系统要素空间演变特点:2000-2016年山东省各县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自然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削弱。经济密度由双集聚点向多集聚点转变。经济重心出现向东南方向的大幅度移动。社会子系统要素空间演变特点:2000-2016年山东省各县域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集聚点空间分布不完全一致。人口重心出现向西南方向的小幅度移动。各县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部分县域单元城镇化趋于稳定。县域城乡人均收入比值较大区域集中在鲁中南、鲁东和鲁北滨海地区。生态环境子系统要素空间演变特点:2000-2016年山东省各县域空气质量状况普遍下降,总体呈现鲁东>鲁北滨海>鲁西北>鲁西南>鲁中南。水环境遭受污染程度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水生态系统面临一定威胁,森林生态系统较为脆弱。(2)分析和总结了山东省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发展格局在全国中的地位。经济子系统在全国的地位:经济规模大,但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创新投入水平持续增加,但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第三产业占比不足,经济大而不强;多年外贸依存度相对稳定,但低于沿海主要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社会子系统在全国的地位:城镇化率增长迅速,但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城乡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贫富差距较大。生态环境子系统在全国的地位:能源消费量高于沿海发达省份,消费结构不合理;主要污染物排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沿海发达省份还有差距;主要生态环境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3)分析和总结了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格局特点。山东省各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各子系统发展状况差异明显,并出现地域特征。2000年山东省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在空间分布不一致,出现明显的“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特征,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呈现“中间高、南北低”的特征。2008年各县域社会发展指数普遍降低,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高水平区县域数量不断减少。到2016年,三个子系统发展指数变动呈现多极化状态,社会发展指数普遍出现回升,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低水平区县域数量不断下降。2000-2016年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热点和冷点县域数量减少,次热点和次冷点县域数量增加。区域可持续发展冷热点分布格局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基本吻合。(4)分析和总结了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发展格局形成的实施成效与问题。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效果显着,推动各大板块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同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指数都是下降的,区域间的指数值差距也在拉大,说明区域内部和区际之间的发展差距都在扩大。区域之间发展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发达区域没有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区域各子系统和综合发展水平的演变过程基本遵循缪尔达尔(G.Mydral)的区域循环积累因果原理,经济发展状况理想的区域,各方面的变化具有因果积累性,且是上升的。而对于相对落后战略规划区各方面变化的因果积累性则是下降的。(5)在对山东省不同尺度区位优势和区际联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区域发展格局优化方案。将山东省区域发展格局优化划分为4个大区和9个亚区,4个大区是鲁东海洋经济发展区、鲁中开放创新合作区、鲁西北协调融合发展区、鲁南生态经济发展区。未来鲁东海洋经济发展区依托海洋资源优势以优化提升为主,明确面向世界的发展定位,提升国际竞争力。鲁中开放创新合作区争取国家级战略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鲁西北协调融合发展区加强与京津冀协调发展区、环渤海地区合作,区域内部注重生态功能脆弱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优化。鲁南生态经济发展区注重向南、向西的跨省域交流合作,区域内部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同时避免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恶化,缩小与其他区域的发展差距。研究存在以下创新之处:突破对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分析的本底空间基础由行政区划范围到自然地理环境的本底条件分析,由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代替区域发展格局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格局三个子系统;运用了地理学研究的“时间+界面”、“过程+格局”的研究视角,着眼于不同尺度、不同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坚持单要素定量求证比较和多要素综合集成定量分析结合。由于资料获取限制等原因,研究在演变时序延长、评价指标构建以及空间格局优化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未来研究要不断延伸研究时间序列,深入探讨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增加对自然要素、制度文化要素的相关指标,增强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
谭业庭,谭虹霖[10](2018)在《论环渤海城市群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文中认为环渤海地区在中国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环渤海城市群应着眼于环渤海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建立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协调机制,构建"一核两翼"的海洋文化建设新格局,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建立健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打造海洋文化软实力品牌,提高环渤海城市群海洋文化传播力。系统地对环渤海城市群海洋文化软实力内涵及建设途径进行探讨,对于在新时代充分利用好海洋文化资源,提高区域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东北亚经济圈与文化新格局的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北亚经济圈与文化新格局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辽代朝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范围 |
(四)研究方法 |
(五)特色与不足 |
第一章 辽代朝贡制度建构的分期与特点 |
第一节 契丹建国前的被动朝贡 |
第二节 建国初期对朝贡制度的建构 |
第三节 朝贡制度的渐趋成熟与完备 |
一、穆宗、景宗时期的“草原本位政策” |
二、圣宗时期的积极进取和制度完备 |
第四节 辽朝的衰亡与朝贡体系的崩溃 |
一、重熙增币与朝贡制度的衰弱 |
二、朝贡体系的瓦解与辽朝灭亡 |
第二章 辽代朝贡制度的亲疏关系及朝贡频次 |
第一节 辽代朝贡制度的朝贡主体 |
一、属国和属部 |
二、绝域之国 |
三、兄弟之国 |
第二节 辽代朝贡制度的朝贡活动 |
一、常态朝贡活动 |
二、非常态朝贡活动 |
三、主要部族朝贡频率及贡物种类 |
第三章 辽代朝贡礼仪的完善 |
第一节 辽代朝贡制度的事务机构 |
一、主管机构 |
二、接待系统 |
三、礼宾系统 |
四、地方机构 |
第二节 辽代朝贡制度的仪物 |
一、朝贡服制 |
二、朝贡辇辂 |
三、朝贡乐器及乐章 |
第四章 辽代朝贡制度的民族特色及其对边疆的建构 |
第一节 辽代朝贡制度的特点 |
一、蕃汉结合,特色鲜明 |
二、重威辅恩,讨逆抚顺 |
三、效唐取晋,礼仪犹阙 |
第二节 辽代朝贡制度的功能 |
一、维护辽朝统治的稳定 |
二、辽朝正统地位的标志 |
三、对边疆统辖制度的建构 |
四、促进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当前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的转变及发展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政策的转变 |
(一)国际格局变动对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转变的影响 |
(二)俄罗斯当前对朝鲜半岛的政策特点 |
1.通过增加军事影响力确保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
2.实现对俄罗斯有利的势力均衡 |
3.建立与朝韩的紧密经济合作关系 |
二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议题的国家利益 |
(一)国家定位 |
(二)国家能力 |
三 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的未来发展 |
1.俄罗斯提高半岛议题发言权 |
2.运用新朝鲜半岛政策争取经济合作利益 |
3.俄罗斯朝鲜半岛战略的限制 |
结 语 |
(3)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渊源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阐释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研究 |
二、区域主义理论的研究 |
三、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变量综述与选择 |
四、区域共识制度化的案例综述与选择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 |
一、概念诠释与描述性推论 |
二、比较案例分析与因果推论 |
三、过程追踪与历史制度分析 |
第一章 区域共识的形成 |
第一节 共识的内涵 |
一、观念与共享观念 |
二、意向与集体意向 |
三、语言与共同承诺 |
四、认同与集体认同 |
第二节 共识的建构 |
一、利益与共识 |
二、危机与共识 |
三、交往与共识 |
第三节 区域共识的建构 |
一、共同利益与区域共识 |
二、危机管理与区域共识 |
三、国际互动与区域共识 |
第二章 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一般规律 |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化 |
一、制度的构成 |
二、制度化动因 |
第二节 国际制度及其制度化 |
一、国际安全共识的制度化 |
二、国际经济共识的制度化 |
三、国际环境共识的制度化 |
第三节 区域制度及其制度化 |
一、制度化:动态的社会实践过程 |
二、区域共识的制度化变量与假设 |
第三章 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主要变量 |
第一节 共同利益 |
一、利益协调需要制度保障 |
二、共同利益促进制度合作 |
三、利益扩大推动再制度化 |
第二节 危机管理 |
一、危机化解需要制度安排 |
二、危机管理依靠制度协调 |
三、危机管理迫使制度合作 |
第三节 国际协调 |
一、国际协调奠定制度基础 |
二、国际协调促进制度合作 |
三、国际协调推进制度建设 |
第四节 集体意向 |
一、集体意向决定集体行动 |
二、集体意向建构社会实在 |
三、集体意向建构制度事实 |
第四章 国际共识的制度化案例:全球与区域 |
第一节 全球性国际共识的制度化:从跨区域到全球 |
一、国际安全“共识”:从欧洲协调、国际联盟到联合国 |
二、国际经济“共识”:从七国集团到二十国集团 |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共识的制度化:从次区域到区域 |
一、西欧联合:从思想理念到煤钢共同体 |
二、欧洲联合:从“三大共同体”到欧盟的成立 |
第三节 全球和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关系 |
第五章 国际共识的制度化案例:次区域与区域 |
第一节 “维谢格拉德集团”共识的制度化 |
一、危机管理:东欧剧变推动中欧制度合作 |
二、共同利益:集体安全需要中欧制度安排 |
三、国际协调:维谢格拉德会晤与“V4+N”会晤机制 |
四、集体意向:共同加入欧盟与加强中欧身份 |
五、维谢格拉德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
第二节 “上合组织”共识的制度化 |
一、危机管理:反恐国际合作启动共识的制度化 |
二、共同利益:能源与安全利益奠定制度化基础 |
三、国际协调:从“双边”上海峰会到“多边”杜尚别会晤 |
四、集体意向:《上合宣言》与《打击三股势力公约》 |
五、上合组织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
第三节 “东盟+”共识的制度化 |
一、危机管理:内忧外患推动共识的制度化 |
二、共同利益:利益范围扩大助力制度合作 |
三、国际协调:从邦胜聚会到东亚峰会 |
四、集体意向:从《东盟宣言》到《东盟宪章》 |
五、“东盟+”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
第四节 区域共识制度化的“接口”:“扩员”与“+N”模式 |
结论 |
一、区域共识制度化的一般经验 |
二、区域共识制度化的理论限定与局限 |
三、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其他变量与假定 |
四、中国等新兴国家引领的区域共识制度化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4)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当代城市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规划史研究 |
1.3.2 城市文化研究 |
1.4 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的对象 |
1.4.2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5.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基础及其分期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文化 |
2.1.2 城市文化 |
2.1.3 城市规划历史 |
2.1.4 城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 |
2.1.5 当代城市 |
2.1.6 文化发展脉络 |
2.2 城市规划历史和城市文化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城市历史理论 |
2.2.2 城市文化理论 |
2.2.3 城市发展理论 |
2.3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分期研究 |
2.3.1 地理概况 |
2.3.2 历史沿革 |
2.3.3 研究分期 |
2.4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脉络 |
2.4.1 边疆集镇时期建设规划的文化(1800-1898) |
2.4.2 外来侵占时期城市发展建设规划的文化(1898-1949) |
2.4.3 建国后发展时期建设规划的文化(1949-至今)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梳理及其发展机遇 |
3.1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梳理 |
3.1.1 长春市历史文化遗存挖掘梳理 |
3.1.2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特征 |
3.1.3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的局限性 |
3.2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影响因素 |
3.2.1 地理因素 |
3.2.2 政治因素 |
3.2.3 社会因素 |
3.3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表象存在的问题 |
3.3.1 雷同仿袭现象 |
3.3.2 长官意志及僵化教条化表现 |
3.3.3 盲目崇洋媚外现象 |
3.3.4 粗放、外向不精专的品格现象 |
3.4 长春市城市发展的机遇 |
3.4.1 国家发展政策层面的机遇 |
3.4.2 长春市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定位层面机遇 |
3.4.3 长春市在“一主六双”战略下的主体功能区新的发展机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1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价值分析 |
4.1.1 历史研究价值分析 |
4.1.2 多元文化价值分析 |
4.1.3 警示作用价值分析 |
4.1.4 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4.2 西方文化对长春城市发展的影响 |
4.2.1 古典文化 |
4.2.2 工业文化 |
4.2.3 理性文化 |
4.2.4 现代科技 |
4.3 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比较案例分析 |
4.3.1 国外:西班牙毕尔巴鄂市 |
4.3.2 国内:青岛市与哈尔滨市 |
4.4 文化对长春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4.4.1 可持续利用 |
4.4.2 提升长春企业竞争力 |
4.4.3 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层次的提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探索 |
5.1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城市发展引领促进的原则 |
5.1.1 地理环境 |
5.1.2 与时俱进演变 |
5.1.3 科学性规划 |
5.1.4 人本观念 |
5.2 长春市规划文化对城市发展的规划实践策略 |
5.2.1 发展战略 |
5.2.2 宏观格局引导 |
5.2.3 中观文化结构控制 |
5.2.4 微观文化场景塑造 |
5.3 长春市规划文化对未来发展的引领建议 |
5.3.1 科学规划挖掘城市文化内涵 |
5.3.2 规划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
5.3.3 规划中要做到文化的兼容并蓄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导向 |
1.1.2 哈长城市群拓展新空间的切实需求 |
1.1.3 城市产业转型与振兴的发展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哈长城市群 |
1.3.2 城市群空间生长 |
1.3.3 协同发展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城市群空间发展与生长 |
2.1.1 城市群空间发展理论 |
2.1.2 城市群空间生长的组织模式 |
2.1.3 城市群空间生长的一般特征 |
2.1.4 城市群空间的生长动力与促进因素 |
2.2 产业发展与集聚扩散 |
2.2.1 产业发展理论 |
2.2.2 产业集聚扩散的形成机制 |
2.2.3 产业集聚扩散的动力要素 |
2.3 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关联性 |
2.3.1 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
2.3.2 产业阶段与空间要素的演化模式 |
2.3.3 产业优化与空间演进的作用机理 |
2.3.4 产业组织与空间生长的趋势判断 |
2.4 协同发展测度体系与技术方法 |
2.4.1 协同理论与复杂系统的关系 |
2.4.2 协同发展测度体系的构建路径 |
2.4.3 协同发展的测度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与产业要素的演化 |
3.1 哈长城市群基础概况 |
3.1.1 哈长城市群历史演进过程 |
3.1.2 哈长城市群发展基础 |
3.2 哈长城市群发育水平分析 |
3.2.1 哈长城市群发育阶段识别 |
3.2.2 哈长城市群发育水平的类比分析 |
3.2.3 核心城市发育水平的类比分析 |
3.3 哈长城市群空间要素演化特征分析 |
3.3.1 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用地 |
3.3.2 经济规模与基本公共服务 |
3.3.3 交通联系与国家调控政策 |
3.3.4 资源利用与主体功能区划 |
3.4 哈长城市群产业要素演化特征分析 |
3.4.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
3.4.2 企业数量与优势产业 |
3.4.3 科技创新与外向程度 |
3.4.4 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 |
4.1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的理论构建 |
4.1.1 产业与空间的系统耦合机理 |
4.1.2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 |
4.1.3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测度模型 |
4.2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的目标原则与层次框架 |
4.2.2 多维指针集成及要素层构建 |
4.2.3 指标层构建与内涵解析 |
4.3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测度 |
4.3.1 研究单元选取 |
4.3.2 数据来源与校正 |
4.3.3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4 主客观结合确定指标权重 |
4.3.5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
4.4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
4.4.1 协同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 |
4.4.2 协同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
4.4.3 协同发展水平的演化格局 |
4.5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及差异成因 |
4.5.1 群域发育水平与外向能力相对滞后 |
4.5.2 产业分工与地域合作程度有待优化 |
4.5.3 城市间扩张与收缩并存的发展分异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
5.1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格局判读 |
5.1.1 哈长城市群的全域空间生长格局 |
5.1.2 哈长城市群的局域空间生长格局 |
5.2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推阻机制 |
5.2.1 空间禀赋的先导与规制 |
5.2.2 产业组织的联动与传导 |
5.2.3 交通联系的支撑与促动 |
5.2.4 行政边界的异化与疏导 |
5.2.5 政策制度的引导与调控 |
5.3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思路 |
5.3.1 空间生长模式的判据原则 |
5.3.2 空间生长模式的目标导向 |
5.3.3 空间生长模式的选择路线 |
5.4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
5.4.1 内优外联的双核引领模式 |
5.4.2 集聚组合的次级稳定模式 |
5.4.3 精明收缩的边缘培育模式 |
5.4.4 区带统筹的轴向拓展模式 |
5.4.5 异类等值的分区管控模式 |
5.5 空间生长模式的关系与价值内涵 |
5.5.1 各空间生长模式之间的协同关系 |
5.5.2 空间生长模式的价值内涵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实施策略 |
6.1 空间生长路径总构 |
6.1.1 重点培育与适度平衡 |
6.1.2 群域外向型网络构建 |
6.1.3 群域多级中心融合 |
6.1.4 一体化与差异化发展 |
6.2 核心城市内优外联的生长策略 |
6.2.1 都市区核心圈层的优化生长重点 |
6.2.2 都市区外围圈层的拓展生长重点 |
6.2.3 两核相向生长的示范区建设重点 |
6.3 次级中心集聚组合的合作策略 |
6.3.1 组合城市合作互补式发展路径 |
6.3.2 城郊组团型组合城市的合作策略 |
6.3.3 跨越生长型组合城市的合作策略 |
6.4 边缘地区精明收缩的培育策略 |
6.4.1 精明收缩的空间培育路径 |
6.4.2 产业转型与新生的精确化引导 |
6.4.3 产业集群与融合的精细化培育 |
6.4.4 空间储备与生长的精明化管控 |
6.5 生长轴带沿线拓展的统筹策略 |
6.5.1 交通联系通道的轴带统筹 |
6.5.2 产业集聚融合的体系统筹 |
6.5.3 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统筹 |
6.6 各功能区异类等值的要素调配策略 |
6.6.1 产业要素的调控与配置 |
6.6.2 空间要素的调控与配置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理论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特征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法律法规的颁布 |
2.2.3 恐龙化石资源保护原则 |
第三章 恐龙文化类型特征分析 |
3.1 中国恐龙化石产地分布 |
3.2 恐龙文化类型体系建立 |
3.2.1 恐龙物质文化 |
3.2.2 恐龙精神文化 |
3.3 我国恐龙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和借鉴之处 |
第四章 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特征及评价 |
4.1 延吉市恐龙文化相关的物质特征 |
4.1.1 恐龙化石类型 |
4.1.2 延吉市地质特征 |
4.2 恐龙遗址位置特征 |
4.2.1 延吉市地理位置独特性 |
4.2.2 化石遗址所在地独特性:城区内 |
4.2.3 交通流线组织 |
4.2.4 旅游资源的联动性 |
4.2.5 “一带一路”节点 |
4.3 延吉市龙文化基础概述 |
4.3.1 “恐龙”的命名起源 |
4.3.2 延吉市朝鲜族龙文化基础 |
4.4 恐龙化石资源效应 |
4.4.1 恐龙化石的经济效应 |
4.4.2 恐龙化石的社会效应 |
4.4.3 恐龙化石的科学效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
5.1 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大众认知度调查 |
5.1.1 问卷基本信息分析 |
5.1.2 恐龙文化认知度分析 |
5.1.3 延吉龙山恐龙认知度分析 |
5.1.4 延吉龙山恐龙化石文化开发倾向度分析 |
5.2 延吉市已经进行的保护开发项目 |
5.2.1 龙兴延吉博物馆 |
5.2.2 延吉恐龙王国金豆欢乐园 |
5.2.3 延吉恐龙文化资源研究相关部门的成立 |
5.3 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规划 |
5.3.1 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社会认知 |
5.3.2 通过立法和有效监督给予支撑和保护 |
5.3.3 延吉恐龙文化资源可行性保护与开发措施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推进东北亚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合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文献综述 |
1.4.1 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研究综述 |
1.4.2 推进东北亚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合作的研究综述 |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区域经贸合作相关理论及模式 |
2.1 区域经贸合作相关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
2.1.3 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理论 |
2.1.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5 “雁形模式”理论 |
2.2 区域经贸合作类型 |
2.2.1 自由贸易区 |
2.2.2 关税同盟 |
2.2.3 共同市场 |
2.2.4 经济联盟 |
2.2.5 完全经济一体化 |
第3章 东北亚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合作的现实意义 |
3.1 融入“一带一路”合作的必要性 |
3.1.1 促进区域和平发展 |
3.1.2 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
3.1.3 提高区域政治互信 |
3.1.4 深化区域人文交流 |
3.1.5 共同抵御域外风险 |
3.2 融入“一带一路”合作的可行性 |
3.2.1 经贸合作优势明显 |
3.2.2 经贸合作基础扎实 |
3.2.3 合作发展潜力巨大 |
3.2.4 各国发展共同意愿 |
第4章 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合作平台与现状 |
4.1.1 经贸合作现状 |
4.1.2 其他领域合作 |
4.1.3 已有合作平台 |
4.1.4 在建合作平台 |
4.2 合作存在问题 |
4.2.1 区域安全局势严峻 |
4.2.2 各国发展水平不一 |
4.2.3 缺乏制度性的框架 |
4.2.4 域外因素影响干扰 |
第5章 推进东北亚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合作 |
5.1 东北亚区域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分析 |
5.1.1 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战略与对接动向 |
5.1.2 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与对接动向 |
5.1.3 韩国“朝鲜半岛新经济地图”政策与对接动向 |
5.1.4 朝鲜改革开放新变化与对接动向 |
5.1.5 蒙古“发展之路”战略与对接动向 |
5.2 促进东北亚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合作的对策建议 |
5.2.1 构筑东北亚合作共赢新机制 |
5.2.2 提速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步伐 |
5.2.3 夯实大图们江倡议多边基础 |
5.2.4 推广第三方市场合作新模式 |
5.2.5 推动朝鲜融入和平开放进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8)韩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理论和方法 |
四、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湄公河地区合作的历史、现状和合作机制 |
第一节 湄公河地区合作历史 |
第二节 湄公河地区发展现状 |
一、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 |
二、贸易投资方面 |
三、旅游合作方面 |
四、农业合作领域 |
五、非传统安全合作领域 |
第三节 湄公河地区的主要合作机制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GMS) |
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LMC) |
三、湄公河委员会 |
四、伊洛瓦底江—湄南河及湄公河流域经济合作战略 |
五、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 |
第四节 与其他国家的现状 |
一、中国在湄公河地区影响 |
二、日本在湄公河地区影响 |
三、美国在湄公河地区影响 |
四、澳大利亚在湄公河地区的影响 |
第二章 韩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合作的历史和现状 |
第一节 韩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合作的历史 |
一、韩国和东盟 |
二、10+3 |
三、双边关系 |
第二节 政策框架 |
一、韩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发展的政策及机构 |
二、韩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发展的规划 |
三、韩国在湄公河地区的利益 |
第三节 合作内容 |
一、贸易现况 |
二、投资方面 |
三、政府开发援助(ODA) |
第三章 韩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
第一节 成效 |
一、韩国政府的成效 |
二、政府开发援助(ODA)的成效 |
三、韩国的投资 |
四、推行一年的“新南方政策”成果丰硕 |
第二节 韩国参与湄公河地区的问题 |
一、区域合作产生的问题 |
二、韩国ODA产生的问题 |
三、“新南方政策”产生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自然地域分异的山东省区域发展格局演变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然地域分异相关研究 |
1.2.2 区域发展格局相关研究 |
1.2.3 区域发展战略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自然地域分异 |
2.1.2 地理本性 |
2.1.3 区域发展格局 |
2.1.4 区域发展战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自然地域分异理论 |
2.2.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3 山东省自然空间的形成基础与格局划分 |
3.1 基于自然地域分异的山东省自然空间格局形成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水文气象 |
3.1.3 土壤植被 |
3.2 山东省自然空间的格局划分 |
3.2.1 鲁东地区 |
3.2.2 鲁中南地区 |
3.2.3 鲁西南地区 |
3.2.4 鲁西北地区 |
3.2.5 鲁北滨海地区 |
3.3 山东省自然空间格局在全国的地位 |
4 山东省区域各子系统发展格局演变分析 |
4.1 山东省经济发展格局演变分析 |
4.1.1 山东省经济结构空间演变分析 |
4.1.2 山东省经济规模空间演变分析 |
4.1.3 山东省资产投资空间演变分析 |
4.2 山东省社会发展格局演变分析 |
4.2.1 山东省人口规模空间演变分析 |
4.2.2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空间演变分析 |
4.2.3 山东省城乡人均收入比空间演变分析 |
4.3 山东省生态环境发展格局演变分析 |
4.3.1 山东省主要资源分布状况分析 |
4.3.2 山东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
4.3.3 山东省生态系统状况分析 |
4.4 山东省区域各子系统发展格局在全国的地位 |
4.4.1 山东省经济发展格局在全国的地位 |
4.4.2 山东省社会发展格局在全国的地位 |
4.4.3 山东省生态环境发展格局在全国的地位 |
5 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格局演变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指标体系 |
5.1.1 模型构建 |
5.1.1.1 熵权TOPSIS法 |
5.1.1.2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
5.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 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格局评价 |
5.2.1 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布局分析 |
5.2.2 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5.3 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3.1 自然因素 |
5.3.1.1 地形地貌 |
5.3.1.2 资源禀赋 |
5.3.1.3 区位条件 |
5.3.2 经济因素 |
5.3.2.1 经济效益 |
5.3.2.2 经济开放程度 |
5.3.3 社会因素 |
5.3.3.1 基础设施 |
5.3.3.2 人口劳动力 |
5.3.4 政策制度与文化因素 |
5.3.4.1 政策制度因素 |
5.3.4.2 地域文化 |
6 基于区域发展战略的山东省不同发展阶段形成的空间格局分析 |
6.1 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历程 |
6.2 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形成的空间格局分析 |
6.2.1 “三大都市圈”战略实施形成的空间格局分析 |
6.2.1.1 “三大都市圈”区域各子系统发展格局分析 |
6.2.1.2 “三大都市圈”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分析 |
6.2.1.3 “三大都市圈”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成效与问题分析 |
6.2.2 “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实施形成的空间格局分析 |
6.2.2.1 “一体两翼”区域各子系统发展格局分析 |
6.2.2.2 “一体两翼”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分析 |
6.2.2.3 “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成效与问题分析 |
6.2.3 “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实施形成的空间格局分析 |
6.2.3.1 “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各子系统发展格局分析 |
6.2.3.2 “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分析 |
6.2.3.3 “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成效与问题分析 |
7 山东省区域发展格局优化分析 |
7.1 基于不同尺度的山东省区位优势分析 |
7.1.1 亚太视角下的山东 |
7.1.2 全国视角下的山东 |
7.1.3 环渤海地区视角下的山东 |
7.2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引领下山东省区域发展格局分析 |
7.2.1 山东省与国家整体格局的互动关系 |
7.2.2 山东省与相邻省份区域发展格局的协作关系 |
7.3 山东省区域发展格局优化的对策建议 |
7.3.1 山东省区域发展格局优化基本依据与原则 |
7.3.1.1 山东省区域发展格局优化基本依据 |
7.3.1.2 山东省区域发展格局优化基本原则 |
7.3.2 山东省区域发展格局优化方案 |
7.3.3 未来不同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
7.3.3.1 鲁东海洋经济发展区 |
7.3.3.2 鲁中开放创新合作区 |
7.3.3.3 鲁西北协调融合发展区 |
7.3.3.4 鲁南生态经济发展区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东北亚经济圈与文化新格局的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辽代朝贡制度研究[D]. 胡晓惠.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2]当前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的转变及发展走向[J]. 李连祺,姜振军.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20(03)
- [3]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D]. 丁伟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4]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当代城市发展影响研究[D]. 颜祥楠.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7)
- [5]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D]. 马晨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12)
- [6]延吉市恐龙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D]. 刘文红. 延边大学, 2019(01)
- [7]推进东北亚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合作的研究[D]. 路玮孝.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9(09)
- [8]韩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发展政策研究[D]. 柳多恩. 云南大学, 2019(03)
- [9]基于自然地域分异的山东省区域发展格局演变与优化研究[D]. 张玉.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论环渤海城市群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J]. 谭业庭,谭虹霖. 东方论坛,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