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不适,隐痛4个月,发热,间歇性抽筋1周——思考案例(84)

上腹不适,隐痛4个月,发热,间歇性抽筋1周——思考案例(84)

一、上腹部不适、隐痛4月,发热、间歇性绞痛1周──思考病例(84)(论文文献综述)

周汉高[1](1996)在《上腹部不适、隐痛4月,发热、间歇性绞痛1周─—思考病例(84)讨论部分》文中研究说明上腹部不适、隐痛4月,发热、间歇性绞痛1周──思考病例(84)讨论部分上海市北区市北医院周汉高病历摘要见1996年第1期第38页。临床讨论本病例有以下临床特点:①中年女性,已婚;②起病隐袭,病程长,症状逐渐加重;③以乏大、厌抽、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和...

曾子芸[2](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刘志刚[3](2010)在《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构建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2)依据该模式,通过大柴胡汤方证文献研究,初步明确该方应用指征、药物剂量及配伍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在导师已经提出观点及近年来中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2)以网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及图书馆馆藏为文献来源。网上数据库检索范围为1979年至2009年的期刊文献(部分期刊回溯至创刊)。还收集各类专着及日本汉方杂志中有关大柴胡汤医案及论述。利用MS Excel建立医案数据库。数据库字段包括医案来源、作者、组成、药物剂量、相似度、病名(中医、西医)、疾病类别、患者性别、年龄、症状和体征、舌苔及脉象等内容。采用SPSS 13.0, SPSS Clementine 8.1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及数据挖掘(Apriori算法)等方法。结果:(1)体质、疾病之间及它们与证候的形成都存在密切的联系。体质能够明显影响疾病的类型,而疾病对体质的形成及变化也存在显着作用。体质和疾病均是证候形成关键因素,决定着证候产生,类型及其转归。疾病和体质是证候的构成要素。应当对方剂、主治疾病及体质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体质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方证的内涵。(2)本研究共收集医案717例,经筛选后共入选医案557例。通过分析,主要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以下特点:大柴胡汤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及胆管疾病、胰腺疾病、肝脏疾病、胃及食管疾病,肠道疾病,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该方主治疾病范围非常广泛,但主要用于消化系统及感染性疾病。通过ArrowSmith闭合式文本挖掘方法研究发现大柴胡汤主治疾病可能与精神及其他应激、炎症及免疫反应、动力障碍、前列腺素和组胺有关。大柴胡汤方证体质:形体特征:体格发育较好,比较壮实,但不一定肥胖。肌肉丰满,比较坚紧。肤色偏黑,皮肤较干燥,脸色一般较佳。颈部粗短,上腹角偏宽,头围、肩宽、胸围较大。心理特征:性格外向,但情绪易激动、易生烦恼,且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多见。机能特点:肝机能和胃肠机能弱。神疲乏力,睡眠障碍,食欲不振,食后上腹胀,便秘倾向,小便黄而短。腹诊特点:主要表现在上腹及胸胁部,以紧张、抵抗及压痛为特征。其判断要点为:如患者的形体特点、机能特征及腹诊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特点,即可以诊断为大柴胡汤体质。如心理特征也符合,则可以认为是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大柴胡汤方证临床表现: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总体表现,消化及非消化系统表现的区别与联系,并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在不同疾病类别中的临床表现模式。在消化系统中,大柴胡汤方证总体表现为舌红、呕吐、口苦、恶心、腹痛、腹胀、胁痛、便秘等。很多患者还表现为嗳气、肩痛、头痛、失眠、头晕等。还有个别患者表现为乏力、神疲、便溏等。而在非消化系统疾病中,临床表现模式更加多样。总体表现为头痛、失眠、头晕、烦躁、苔黄或苔薄黄、舌红、便秘等。患者仍然会出现包括胁痛在内的症状群,如胁痛、肢冷、便秘、头晕、尿黄、目眩;胁痛、肩痛、腹胀、胸闷、暖气;胁痛、面红、返酸。少部分患者也会出现纳差、神疲、乏力等表现。大柴胡汤加味药物的配伍规律及应用指征。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加味药物归为以下几类:1、行气、消食、利胆、止痛药;2、活血、清热、泻下药;3、行气、化痰、清热药;4、行气、泻下药;5、清热解毒药;6、补气药等。非消化系统加味药物归为以下几类:1、活血药;2、平肝、化痰药;3、清热燥湿、攻下药;4、清气分热药;5、清热解毒、化痰药等等。大柴胡汤剂量应用规律,应用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大柴胡汤剂量可以归为4类。一是方中药物比例基本一致,方中各味药物剂量在10克左右,当以口苦、脉弦等为主时应用;二是以大黄为主,可达20g左右。当阳明热结较重,出现发热、舌红,而又以腹痛、苔黄、便秘为主要表现时用之;三是以芍药为主,可达30g左右。以上腹痛为主时,重用芍药缓急止痛;四是以柴胡为主,可达24g左右。以胸胁苦满为主时则重用柴胡以和解少阳。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的大柴胡汤经验性的临床判断标准为:1、患者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大体符合总体临床表现者;2、患者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符合总体临床表现,虽不符合主治疾病谱者;3、虽不符合大柴胡汤体质,但符合主治疾病,且符合典型临床表现者。在提出经验性诊断标准后,我们利用基于临床医案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探讨了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另外,还对大柴胡汤组成药物临床应用指征、方剂结构、剂型、煎服法,主治疾病间的关系等作简单讨论。结论:(1)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模式基本涵盖了中医方证的构成要素,能够比较全面反应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特点。本研究也从文献研究角度证明该研究模式是可行的。(2)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患者为大柴胡汤体质或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且临床表现符合该方临床表现特征时。可以认为是大柴胡汤典型方证。疾病急性期,可以用大柴胡汤控制病情恶化、缓解症状;疾病慢性期,可以用该方调理体质,预防疾病进展或复发;2、患者为大柴胡汤体质或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但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认为是大柴胡汤方证。可以用该方调理体质,预防疾病进展或复发;3、患者不是大柴胡汤体质,但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且临床表现典型时。可以在疾病急性期应用大柴胡汤,如症状缓解,应换用他方调理。如无效,应尽快调整治疗;4、患者非大柴胡汤体质,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即便属于该方主治疾病范围,也当忌用大柴胡汤。

黄波[4](2008)在《黄煌经方医学思想整理研究暨2004-2007临证病案分析》文中认为1目的对黄煌教授经方医学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阶段性总结。2方法与结果2.1黄煌教授经方医学学术思想概述根据随师期间的学习与领悟,结合黄教授着作、演讲等内容,对黄煌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整理。首先回顾了黄煌教授经方学术思想的演变过程,黄煌教授经方学术思想经历了启蒙时期、摸索时期和成就期。其间受早年师承的影响、史学研究的启迪,并在日本留学的过程中接受了日本汉方医学的影响,最终选定了以经方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医以来,黄煌教授一直秉承着务真求实,注重疗效,择善而从,与时俱进的治学态度。在经方的研究思路上,他重视史学的研究,认为只有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才能对古代遗留下来的学术经验作出正确的选择;他倡导方证相应,提出方证相应是仲景学说的精华,从方证药证入手是中医入门的捷径;他认为目前中医发展的困境在于缺少规范,他提倡中医学要从相对规范的部分也就是经方入手进行深入研究,主张医学术语的规范化,呼吁国家尽快对中医的临床诊疗技术进行必要的梳理,同时,能够提出一批让老百姓能够正确选择中医医疗服务的标准或参照指标;在临床工作中,他以“看人的病”与“看病的人”作为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指出必须将目光关注在“病的人”才能保持并发扬中医学的特色。黄煌教授的主要学术思想体现在“方证相应学说”和“经方体质学说”两方面。黄教授认为方证相应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方证”是指用方的证据。方证相应,就是方与证互相呼应。即有是证,用是方,无是证则不用是方。黄教授认为古代的方证的表述是不完全性的表述,一般使用自然语言,包括古代的方言等,并带有医家主观性的。我们必须立足临床,强调经方的现代应用,破译出经方的现代应用指征,要力求用完整的、用规范的语言,尽量要客观而有证据的表述。黄教授的方证相应学说以“方-病-人”三要素为主体,方主要是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病是指现代医学诊断明确的疾病,而人则是具备某种心理特征、生活背景、体质特征的个体。在经方体质学说中,黄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方人”、“药人”的概念,即直接以某方或某药冠名于体质,诊断即治疗,大大提高了临证用方的准确性,增强了用药处方的安全性。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黄煌教授还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经方诊断方法。他结合各类体质患者的体型体貌特征,重视整体望诊对用药的指导作用,继承并发扬了朱莘农先生的喉诊,实事求是看待传统“脉诊”和“舌诊”在临床中的价值,继承了张仲景并选择性地吸收了日本腹诊精华,他还结合门诊的实际情况独创了腿诊诊法,总结出腿部的不同表现对具体方证的指导意义。2.2黄煌教授临证病案分析下篇运用统计归纳的方法对黄煌教授2004.11-2007.10三年间临床病案进行了整理,总结了其常用经方的用药经验,分析了经方治疗常见病的思路,附篇展示了黄教授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的技艺并通过按语对其思路进行了剖析,以体现其学说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常用经方的整理方面,首先统计了每张方适用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分布规律等;其次通过统计临床应用中该方的患者的现代医学诊断,分析该方与现代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该方的疾病谱分布;通过对使用该方的患者所表现的常见症状的频次统计,归纳该方临床应用的主要指征及不同指征与不同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通过统计实际应用中合方情况及相关疾病谱,寻找不同方剂之间的联系;通过统计实际应用中药物的加减情况,体现了黄煌教授注重经方加减、讲究结构、进退有度的特色,力求达到丝丝入扣、精细绵密,达到方证相应的思想;通过统计在治疗不同疾病的过程中药物剂量的变化,寻找剂量与疾病、体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以上统计的基础上,提出每方比较规范的方证假说并对每方的体质要求和假说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力求清晰、客观、实用。同时对类似方剂进行了鉴别分析,最后结合临床疗效反馈,对每方的疗效进行了初步评估。此部分主要探讨了9张仲景方及1张黄教授自创方(四味健步汤)。在常见病的整理方面,以病为纲,从疾病简述、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用方经验、典型病案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疾病简述部分从现代医学角度对该病的特点、临床表现及经方治疗本病的特色和优势;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部分对黄煌教授治疗该病最常用的经方进行了频次统计,并对其常用合方及加味药物进行了阐述;用方经验部分总结了黄教授治疗该疾病的常用处方以及用药指征;典型病例部分选取代表性的临床病案以印证用药思路,反映学术特色。本章所讨论的疾病涉及到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慢性胃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肠道易激综合症、尿路感染、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失眠、恶性肿瘤、痛经、痤疮等13种。黄教授擅长用经方治疗那些现代医学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或明显治疗效果的疑难病。本文另外选取了临床疗效显着并能体现经方特色的35个疑难病例作为附篇,并以按语的形式进行剖析,以从个案的角度展现黄教授注重体质、强调方证相应的学术思想及其特色诊断方法的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3结论黄煌教授是一位有创新精神的现代经方临床家,他秉师承、研仲学、融中日、贯中西、汇古今,他继承了中医学中最具临床价值的部分——经方,吸收了日本汉方医学的研究成果,用现代医学的语言对经方的传统方证进行破译,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开创性地提出了以“方-病-人”为中心的“方证相应”学说和“方人药人”学说,并在方证的规范化、客观化上作出了初步的尝试。他注重临床,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常见病及疑难病的治疗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继承和研究。

梁心愿[5](2019)在《大柴胡汤基础方联合吉西他滨、替吉奥治疗Ⅲ、Ⅳ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使用大柴胡汤基础方联合吉西他滨、替吉奥对比单纯使用吉西他滨、替吉奥化疗方案治疗Ⅲ、Ⅳ期胰腺癌患者,旨在评估大柴胡汤联合吉西他滨、替吉奥方案治疗Ⅲ、Ⅳ期胰腺癌的疗效、症状缓解率和安全性,旨在为中医药治疗Ⅲ、Ⅳ期胰腺癌提供理论参考和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将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Ⅲ、Ⅳ期胰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均予维持水液电解质平衡、三级阶梯镇痛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对照组予第1、8天静脉吉西他滨,第114天口服替吉奥胶囊。从静脉给药及口服给药第一天算起,每3周(21天)为一个化疗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大柴胡汤免煎颗粒。观察2组患者实体瘤疗效、中医症候疗效、体力状况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并进行比较,监测一般情况如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及化疗相关毒副反应。评估大柴胡汤联合吉西他滨与替吉奥治疗Ⅲ、Ⅳ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对照组剔除/脱落4例,治疗组剔除/脱落3例,共71例患者完成观察。两组一般资料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体瘤疗效方面,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71%,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力状况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发生不同程度化疗毒副反应,治疗组发生例数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可减轻中晚期胰腺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体力状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大柴胡联合吉西他滨、替吉奥方案治疗Ⅲ、Ⅳ胰腺癌疗效优于单纯吉西他滨、替吉奥化疗方案,但无统计学差异。

李志明[6](2007)在《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或并发症。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其中致命性心律失常则是导致猝死的原因,这些是造成当今心血管疾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祖国医学虽无“心律失常”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症状、诊断、证侯治疗的描述却很多,散见于论述“心悸”、“怔忡”、“眩晕”、“疾脱脉”、“厥证”、“脱证”、“胸痹”等证的文献中。这些文献记载了中医学对心律失常独到认识及丰富的诊疗经验。建国以来,广大医学工作者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防治做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实践。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并已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且实践证明中医治疗本病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本论文收集1949~2006年与心律失常有关的中医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节,概要介绍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二至第七节,分别从辨证论治、单方复方、针灸推拿、气功、饮食、音乐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各种方法,其中既介绍一般治法和着名老中医的经验,也介绍不同医家对本病独到认识,从而从不同角度深化和丰富了心律失常的证治。第三部分为第八节,介绍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以中医治法为主,兼顾中西医结合研究,力求全面反映建国以来中医研究心律失常的水平。

雷瑗琳[7](2012)在《吉海旺教授学术思想总结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导师吉海旺教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德技双馨,桃李天下。导师存心仁爱,立志以医术活人,平素修身养性,宁静致远,宽待他人。自青年起悬壶济世,遍诊中医杂症,尤其擅长风湿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遵循古方古法,但反对教条的继承,汇通中、西医理论和方法,始终认为在疾病的诊疗中应将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中西合参。吉海旺教授擅于将脏腑辨证理论运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强调脾、肾两脏的功能对疾病发生、演变和预后的重要意义。结合中医理论,积极开展“治未病”工作。吉海旺教授推崇《黄帝内经》的脏腑辨证思想,在研究、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数十年临床实践和不断的总结、创新,形成了自己以“脾、肾为核心”、“脾、肾论治”的学术思想,提出以“脏腑为经,以气、血、精、津液为纬”的诊疗观点,认为脾、肾两脏对机体活动的重要作用,主要在于对气、血、精、津液功能的影响。在临证中,导师提倡依据疾病的表现,从脾、肾与气、血、精、津液失调中确定症结所在,辨证治疗。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痛风”、“历节病”范畴。在痛风的诊疗中,导师重视脾、肾功能对本病发病各个阶段病理因素的影响,选方施药,均从调理脾胃、顾护肾精出发,补虚、泻实有章有据、灵活恰当。导师认为脾肾亏虚是发病的基础,痰浊、热毒、血瘀是痛风不同阶段的病理因素。治疗采取病证结合的方法,将脏腑辨证和分期论治相结合,将本病按急性期发作期、间歇发作期、慢性稳定期及高尿酸血症分别辨证、立法、设方施治。导师提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归属“湿热瘀毒证”,邪热炽盛,痰浊瘀滞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机关键,痰浊、热毒、血瘀是重要的病理因素。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有攻邪存正之意,从泻火解毒、祛湿通络立法,创立了“息痛散”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有满意的疗效。论文旨在全面地学习和传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对导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进行系统性研究,并通过导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息痛散”的对比研究,为导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及运用“息痛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实验研究依据。方法:对导师的学术渊源和学术思想进行探讨、总结;收集导师治疗痛风病例150例,对导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对痛风各期病证、基础方及用药特点的统计分析,验证导师分期、分证辨治痛风的经验及用药规律;对导师经验方“息痛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进行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方法,设“息痛散”治疗组、痛风定组、双氯芬酸钠组,对各组治疗前后关节指数、中医证候以及实验指标进行对照分析,并对治疗后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①导师辨治痛风经验研究结果痛风各期病证规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脾虚湿阻证占83.3%;急性期发作期,湿热瘀毒证占80.7%;间歇发作期,阴虚血瘀证占57.1%;慢性期,脾肾亏虚,痰瘀痹阻证占56.2%,与其他证差异显着,P<0.05。处方研究结果显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治法健脾清热除湿,健脾化湿方为基础方(占60.5%);急性期治法泻火解毒、祛湿通络,息痛散为基础方(占80.7%);间歇发作期治法滋补肝肾、活血通络,解毒化瘀汤为基础方(占60%);慢性期治法益肾健脾、活血化痰,以风湿2号为基础方(占65%),与使用的其他方剂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特点研究,生石膏主要用于痛风急性期治疗(占86.5%),用量在50至70克之间(65%),P<0.05。②“息痛散”临床研究结果“息痛散”在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关节疼痛、减轻关节红肿、降低关节肿痛综合指数方面有显着疗效,与双氯芬酸钠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优于痛风定组(P<0.05);在降低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中医证候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2%;“息痛散”能有效降低炎性指标(ERS、CRP),与双氯芬酸钠组有无统计学差异(P>0.05),明显优于痛风定组(P<0.01)。治疗前后各组UA水平无显着降低;治疗组未出现副作用。结论:①推崇脏腑辨证、注重脾、肾辨治是导师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②脾虚湿阻证、湿热瘀毒证、阴虚血瘀证,脾肾亏虚,痰瘀痹阻证是导师治疗痛风不同期的代表病证;健脾化湿方、息痛散、解毒化瘀汤、风湿2号片分别是导师治疗痛风不同期的代表方剂。使用生石膏量大力专,是导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点。③导师的经验方“息痛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在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疼痛、减轻关节红肿程度方面与西药对照组相当,对包括改善发热、口干苦等中医证候方面有明显优势,并能有效降低炎症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未发现不良反应及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有效。推测本方可能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镇痛作用、有效改善炎症组织的微循环作用,其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论治。虽然目前从脾肾治疗痛风已取得一定疗效,但在降低尿酸水平、防止尿酸波动、预防复发以及中药剂型改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笔者认为注重肝、脾、肾同治可能会收到更理想的效果。从肝、脾、肾调治治疗是痛风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着基点。

李宜放[8](2012)在《王曦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晚期胃癌证治规律研究与生存评价》文中提出王曦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载,对脾胃病及肿瘤的研究有较深造诣。倡导“和法”治病的观点,对胃肠功能性疾病有独到的治疗方法和研究成果,运用“和法”理念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治疗肿瘤,走出了一条中医的创新之路。本论文在探析王曦星教授学术渊源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总结了导师“和法”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归纳了晚期胃癌证治规律,探讨了“和法”理念对晚期胃癌的生存影响。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王曦星教授学术渊源概述。1、梳理了导师“和法”理念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经验的形成历程,探求名医的成才之路。导师偶然的机会踏上从医之路,系统的院校学习与实践锤炼了他扎实的中医功底;熟读《内经》、《伤寒论》、《脾胃论》等中医经典形成了他重视脾胃、善用经方的诊治特点;广泛涉猎中医大师的学术经验开拓了他的临证思路;受中医文化的启迪他逐渐领悟了“和法”治病的实质;师承脾胃病名家萧汉玺使他对“和法”治疗脾胃病有了更深的体会,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对中医事业强烈的使命感使他把研究目标转向恶性肿瘤这一世界难题,又将多年对“和法”的感悟引入到肿瘤的治疗中。王曦星老师认为“抓机遇,读经典,学名家,勤实践,善思考,重创新”是名医的成才之路。2、通过总结历代中医典籍对“和法”的论述,分析其学术源流关系,以及导师对“和法”治病的继承与发展。《内经》理论体系贯穿“和法”的思想,奠定了“和法”的理论基础;《伤寒论》将“和法”内涵全面体现于临床实践,对“和法”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无已、张介宾、程钟龄、戴天章等后世医家有关“和法”的论述,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学“和法”的理论。目前,“和法”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妇科、儿科、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病证,但较少涉及治疗肿瘤;肿瘤的治疗多采用扶正或祛邪(化痰、祛瘀、解毒)等法,也较少涉及运用“和法”。王曦星老师独辟蹊径,将“和法”理念贯穿到疑难重病肿瘤的治疗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可谓对“和法”治病的继承与发展。第二部分王曦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1、从中国文化价值观对中医理论的影响、“和法”治疗肿瘤的内涵、运用“和法”治疗肿瘤的缘由、“和法”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和法”在常见肿瘤论治中的应用、以及常用“和法”方药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等六个方面较为系统地总结归纳了导师“和法”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①中医理论,体现“和谐”。中医理论体系的两个基本特点浓缩为两个字就是“和谐”。②“和法”之义,涵盖宽广。广义的“和”既是治法,也是目的,同时更是一种理念。③治疗肿瘤,“和法”确当。原因:肿瘤发病,诸般不和;病机复杂,唯“和”能调;中西医学,包容共进;以人为本,带瘤生存。④治疗原则,贯穿“和法”。具体体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病证合参,相得益彰;内外合治,彰显优势;中西合璧,综合治疗。⑤常见肿瘤,“和法”论治。举例:消化系统肿瘤脾胃不和、肝脾不调、肝胃不和、寒热不调;乳腺肿瘤肝脾不调;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阴阳失调等等。⑥“和法”方药,灵活运用。常用方药:逍遥散、四逆散、柴胡汤类、滋水清肝饮、半夏泻心汤等等。2、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用药特点等方面系统全面总结了导师对常见消化系统肿瘤及脾胃病的诊疗经验。六个常见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经验:①胃癌。胃癌本质是脾胃虚弱,治疗首重健脾,顾护胃气。②结直肠癌。结直肠癌亦属脾胃病范畴,治宜通调并举,注重气机通降,调理脾胃。③食管癌。食管癌基本病机为脾虚气滞、胃气上逆,故健脾疏肝、和胃降逆贯穿始终。④肝癌。肝癌多见肝脾不调及肝胆不和,治疗的关键在于疏肝健脾、调畅气机。⑤胆道癌。胆道癌发生的重要机制是肝胆湿热、胆胃不和,治疗重在疏利肝胆、健脾和胃。⑥胰腺癌。胰腺癌的发生与脾虚肝郁、肝胆不和密切相关,多从健脾疏肝、疏肝利胆论治。三个常见脾胃病的诊治经验:①放射性直肠炎。病名“肠澼”,病机毒伤肠络,治疗独重保留灌肠,研制专药肠瑞灌肠剂。②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病。NSAIDs相关性胃病病因为药毒犯胃,瘀热中阻,胃失和降,治当和胃降逆为主。③功能性消化不良。王老师力倡从肝论治消化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在胃,因在肝,以理气法为主辨治。第三部分晚期胃癌证治规律研究及基于“和法”理念治疗晚期胃癌的生存评价1.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王曦星教授辨治晚期胃癌的症—证—法—方—药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为中医辨证论治晚期胃癌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①王曦星教授辨治晚期胃癌的中医证型主要有五类:肝胃不和证(36.6%)、脾虚气滞证(27.7%)、痰毒瘀结证(22.7%)、寒热错杂证(7.9%)、肝胃阴虚证(4.9%)。②五个证型的辨证要点:肝胃不和证为胃脘胀痛、痛窜及两胁、脉弦细、嗳气泛酸、呕吐反胃;脾虚气滞证为身疲乏力、腹胀便溏、食少纳呆、呕吐痰涎;痰毒瘀结证为胸闷膈满、胃脘刺痛、大便色黑、心下痞硬、面色晦暗、恶心;寒热错杂证为便溏泻、胃脘痞满、脘腹冷痛、口舌生疮、苔黄;肝胃阴虚证为胃内灼热、嘈杂不舒、食后脘痛、舌质红或有裂纹。③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晚期胃癌病位证素主要在脾、胃、肝;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气滞、血瘀、痰、毒。④用药规律:王曦星教授治疗晚期胃癌排前10位的常用药物:茯苓、甘草、陈皮、党参、柴胡、黄芪、山慈菇、蛇舌草、白术、八月札。多以平性药为主。⑤常用方剂:肝胃不和证用四逆散加减;脾虚气滞证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痰毒瘀结证用小陷胸汤合温胆汤加减;寒热错杂证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肝胃阴虚证用一贯煎合四逆散加减。王曦星教授认为气虚、气滞、血瘀、痰、毒为晚期胃癌主要的病性因素,病位主要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基本病机是脾胃肝脏腑功能失调,脾虚贯穿疾病始终。治疗扶正祛邪并举,辨证辨病结合,重视健脾护胃,用药平和精准,善用经方合方,充分体现了“和”的思想。2、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观察基于“和法”辨治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探讨“和法”治疗对晚期胃癌的生存影响。收集符合晚期胃癌诊断,并具备化疗适应症的病例。中医组单纯服用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化疗联合中药治疗,西医组单纯进行化疗。所有中药均由王曦星教授统一辨证处方。应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法)计算三组生存率,应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方法进行三组生存率的比较,并绘制生存曲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三个月时采用EORTC QLQ-C30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及EORTC QLQ-STO22胃癌特异性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对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中药组(166例)、中西结合治疗组(83例)、西药组(63例)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56天(约15个月)、422天(约14个月)、324天(约11个月),三组生存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EORTC QLQ-C30及EORTC QLQ-STO22评价显示,治疗后三组功能子量表和总健康状况子量表评分,中医组明显高于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居中,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症状子量表评分均有下降,但中医组分值明显低于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居中,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中医“和法”治疗晚期胃癌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中医“和法”治疗晚期肿瘤具有巨大优势,为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客观依据。由上述总结研究可以看出:王曦星教授“和法”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内涵丰富,临床经验独到。治疗肿瘤贯穿广义之“和法”思维,具体运用的治则方药体现狭义之“和法”。“和法”治疗晚期胃癌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对临床治疗晚期肿瘤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高秀芳(Tananan Sangwanit)[9](2020)在《化湿理气止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对照分析,总结导师韩新民经验方化湿理气止痛汤加减治疗功能性腹痛邪滞肠络证的临床疗效,探讨韩师对本病的辨证思路及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辨证新思路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功能性腹痛患儿60例,入组患儿均符合功能性腹痛邪滞肠络证及罗马IV中非特异性功能性腹痛(即罗马Ⅲ中的小儿功能性腹痛,本研究称此病名)的诊断标准。将60例患儿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进行两组间的疗效比较与分析。治疗组给予导师韩新民教授自拟的化湿理气止痛汤(组成:苍术8g、厚朴6g、藿香10g、法半夏6g、陈皮6g、茯等10g、木香6g、枳壳8g、薏苡仁10g、延胡索6g。1剂/日,水煎服,分次温服,2~3次/日。随症加减:舌红、偏热者,加黄芩6g、马鞭草10g清热化湿;舌淡、偏寒者,加桂枝6g、白芍10g温阳止痛;嗳气泛恶,加苏梗10g、竹茹10g和胃降逆;大便偏干,加莱菔子10g、瓜萎仁10g、决明子10g导滞通便。)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分次温服,每日2~3次;对照组给予理气和胃口服液(药物组成:柴胡133g,醋香附133g,佛手133g,檀香33g,枳壳133g,川楝子133g,白芍330g,甘草67g,陈皮64g,加单糖浆161ml,口服液制剂要求制成10ml/支。)4~6岁每次5ml,6岁以上每次10ml,每日3次。两组均以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为基础治疗,4岁~6岁,2片/次,2次/日;7岁~12岁,2片/次,3次/日。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进行对照,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末、4周末分别记录病情。通过记录主症积分(脐腹疼痛时间、脐腹疼痛性质、脐腹疼痛程度)、次症积分(嗳气、纳食不香、情绪波动、大便不调)的变化,采用IBM SPSS 23软件分析数据及总结。结果:治疗后2周,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愈显率33.33%,痊愈率16.67%;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0例,有效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00%,愈显率13.33%,痊愈率13.33%。两组治疗后2周总有效率、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愈显率73.33%,痊愈率50.00%;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4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愈显率60.00%,痊愈率46.67%。治疗后4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导师经验方化湿理气止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邪滞肠络证疗效显着,针对由湿阻、食积、气滞的病因,治疗起效快,能够有效缩短病程,值得深入学习与推广应用。

郑华斌[10](2014)在《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分别观察针刺大肠合穴下合穴配伍、大肠俞募配伍、大肠合募俞配伍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和精神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为不同腧穴配伍治疗该病提供优化选穴方案和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方法:受试者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心)、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心)、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心)五个中心附属医院的门诊、住院患者,以及相关校园内公开招募的在校大学生患者。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符合试验标准的34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由中央随机系统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大肠合穴下合穴配伍组(试验A组)、大肠俞募配伍组(试验B组)、大肠合募俞配伍组(试验C组)和阳性药物洛哌丁胺对照组(试验D组)4个组。A组针刺曲池、上巨虚;B组针刺天枢、大肠俞;C组针刺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A组和B组穴位取双侧;C组穴位取单侧,左右两侧交替使用。针刺得气后,采用频率为20Hz的电针刺激30分钟,强度以受试者耐受为度。A、B、C三组受试者入组后,第1、2周每周均连续治疗五天,每天一次,休息两天后继续下一周治疗;第3、4周每周治疗三天,隔天一次,休息两天后继续下一周治疗,受试者共治疗16次。D组口服西药盐酸洛哌丁胺胶囊,2mg/次,每日3次,连续4周。研究周期共9周,包括基线期1周、治疗期4周和治疗后随访4周。指标观察在入组时、第2周、第4周和第8周分别进行检测。本研究主要评价指标为周排便次数,次要指标为粪便性状评分、正常排便维持时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之健康调查简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等。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正常排便维持时间,于试验入组时、第2周、第4周和第8周评价;SDS、SAS于入组时、第2周和第4周评价;SF-36于入组时和第4周评价。结果:1.各组完成和未完成试验的病例数无显着性差异,组间均衡性一致。各组受试者的一般情况、理化检查及各项主要疗效指标的基线比较,组间均衡性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2.各组第一次到第四次评估组内周排便次数均数变化,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各组四次评估组间周排便次数均数变化,合穴下合穴配伍组、合募俞配伍组与药物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俞募配伍组与药物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粪便性状评分,四次评估前后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四次评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第一次到第四次评估组内正常排便维持时间均数变化,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四次评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治疗前后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改善值,组间比较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各组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在部分维度上有统计学差异,且各组有统计学差异的维度有部分重合。4.各组第一次到第三次SAS和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别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第一次至第三次SAS评分,组内比较,合穴下合穴配伍组、俞募配伍组、合募俞配伍组三次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三次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第一次至第三次SDS评分,组内比较,合募俞配伍组三次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穴下合穴配伍组、俞募配伍组、药物组三次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合穴下合穴配伍组、俞募配伍组、合募俞配伍组与药物组均能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中,俞募配伍组与药物组疗效最好,合穴下合穴配伍组与合募俞配伍组疗效次之;三个针刺组均显示持续性效应,而药物组未显示持续性效应。2.合穴下合穴配伍组、俞募配伍组、合募俞配伍组及药物组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改善,各有侧重。3.合穴下合穴配伍组、俞募配伍组、合募俞配伍组均能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其中,合募俞配伍组的疗效最好,而药物组不能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二、上腹部不适、隐痛4月,发热、间歇性绞痛1周──思考病例(8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腹部不适、隐痛4月,发热、间歇性绞痛1周──思考病例(84)(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2.1.1 攻逐瘀血法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2.1.1.2 抵当汤证
        2.1.1.3 抵当丸证
        2.1.2 泻热逐水法
        2.1.2.1 大陷胸丸证
        2.1.2.2 大陷胸汤证
        2.1.3 三物白散证
        2.1.4 十枣汤证
        2.1.5 苦寒泻下法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2.1.5.2 小承气汤证
        2.1.5.3 大承气汤证
        2.1.6 麻子仁丸证
        2.1.7 蜜煎导证
        2.1.8 变治法
        2.1.8.1 大柴胡汤证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2.1.9 急下存阴法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2.2.1 攻下泻热法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2.2.1.4 谷疸证证治
        2.2.1.5 酒疸证证治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2.2.2 攻下行气法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2.2.3 峻下去积法
        2.2.4 攻下逐饮法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2.2.4.2 悬饮证证治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2.2.5 攻下逐瘀法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2.2.7 缓下润燥法
        2.2.8 温里攻下法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1.1 原文
        1.2 主证
        1.3 药物组成
        1.4 煎服法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1.5.2 蒸蒸发热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2 小承气汤论述
        2.1 条文
        2.2 主证
        2.3 药物组成
        2.4 煎服法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2.5.1 脉滑而疾
        2.5.2 腹大满不通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3 大承气汤论述
        3.1 原文
        3.2 主证
        3.3 药物组成
        3.4 煎服法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3.5.1.1.3 不能食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3.5.2.2 发热汗多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4 三承气汤总结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1 新加黄龙汤证
        2 宣白承气汤证
        3 导赤承气汤证
        4 牛黄承气汤证
        5 增液承气汤证
        6 护胃承气汤证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8 桃仁承气汤证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前言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4 结论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1 系统评价概述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1.3 Meta分析
        1.4 文献综述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2.1 系统评价方法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3 Meta分析概述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3.2 Meta分析的目的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4.1 确立研究课题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4.2.1 文献检索方法
        4.2.1.1 检索词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4.2.1.3 检索范围
        4.2.2 文献检索步骤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4.3.4 结果测量指标
        4.3.5 重复发表文献
        4.3.6 信息完整性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4.4.1 随机对照研究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4.4.2 观察性研究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6 典型医案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典型医案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4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附篇
致谢
个人简介

(3)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
    1 贯彻"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原则是中医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1.1 "病证结合"是现代中医临床实际的需求
        1.2 "方证相应"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
    2 方证研究源流及现状
        2.1 方证相应的概念
        2.1.1 方证相应的不同提法
        2.1.2 方证相应概念的内涵
        2.2 方证相应的源流
        2.3 方证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3.1 方证的病机概念
        2.3.2 方证的证据概念
    3. 构建"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
        3.1 研究思路
        3.1.1 以体质、主治疾病谱为要素重新构建"证"的研究内容
        3.1.2 体质
        3.1.3 主治疾病谱
        3.1.4 小结
        3.2 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3.2.1 研究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3.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的诊断及治疗特征
        3.3.1 诊断
        3.3.2 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现状
    1 大柴胡汤源流
    2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现状
        2.1 关于大柴胡汤方剂组成
        2.1.1 大柴胡汤中必有大黄
        2.1.2 大柴胡汤中必无大黄
        2.1.3 大黄可有可无说
        2.2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病机定位
        2.2.1 少阳阳明合病
        2.2.2 少阳病
        2.2.3 阳明病
        2.2.4 三阳合病
        2.2.5 太阴病
        2.2.6 少阴病
        2.2.7 矛盾说
        2.3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临床特征
        2.3.1 对于《伤寒杂病论》条文的总结
        2.3.2 大柴胡汤方剂主治
        2.3.3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
    3 大柴胡汤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1 大柴胡汤药理作用
        3.1.1 消化系统
        3.1.2 心血管系统
        3.1.3 调节代谢作用
        3.1.4 免疫调节作用
        3.1.5 血液系统
        3.1.6 内分泌系统
        3.1.7 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3.1.8 抗炎作用
        3.1.9 抗病原体
        3.1.10 抗过敏作用
        3.2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
        3.2.1 传染病
        3.2.2 呼吸系统疾病
        3.2.3 循环系统疾病
        3.2.4 消化系统疾病
        3.2.5 泌尿系统疾病
        3.2.6 生殖系统疾病
        3.2.7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3.2.8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3.2.9 神经系统疾病
        3.2.10 骨科疾病
        3.2.11 妇产科疾病
        3.2.12 皮肤病
        3.2.13 五官科疾病
        3.2.14 精神疾病
        3.2.15 发热性疾病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
    1 大柴胡汤方证特点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数据库建立
        1.1.3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一般情况
        1.2.2 大柴胡汤方证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及大柴胡汤证形成时间
        1.2.3 大柴胡汤病位、病机、病性
        1.2.4 大柴胡汤方证主要内容
        1.2.5 大柴胡汤药物配伍
    2 大柴胡汤剂量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药物剂量分析
        2.3 小结
    3 讨论
        3.1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病机
        3.2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
        3.2.1 关于大柴胡汤
        3.2.2 主治疾病谱
        3.2.3 体质
        3.2.4 临床表现特点
        3.2.5 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
        3.2.6 大柴胡汤应用流程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柴胡汤方证机制探索
附录2 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研究方法探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黄煌经方医学思想整理研究暨2004-2007临证病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上篇 黄煌教授经方学术思想
    第一章 黄煌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1.1 黄煌教授学术思想演变
        1.1.1 启蒙期
        1.1.2 摸索期
        1.1.3 成熟期
        1.2 治学态度
        1.2.1 务实求真,注重疗效
        1.2.2 择善而从,与时俱进
        1.3 研究思路
        1.3.1 重视史学研究
        1.3.2 倡导方证相应
        1.3.3 强调医学规范
        1.3.4 着眼于病的人
    第二章 黄煌教授主要学术思想内容
        2.1 方证相应学说
        2.1.1 方证相应学说的源流
        2.1.2 方证相应说的基本内容
        2.1.3 倡导方证相应学说的意义
        2.2 经方体质学说
        2.2.1 中医体质学说的源流
        2.2.2 《伤寒杂病论》中的体质学思想
        2.2.3 方人药人学说
        2.2.4 方人药人说的意义
        2.3 经方特色诊疗方法
        2.3.1 关于整体望诊
        2.3.2 关于喉诊
        2.3.3 关于舌诊
        2.3.4 关于脉诊
        3.3.5 关于腹诊
        2.3.6 关于腿诊
        2.3.7 经方诊疗流程
下篇 黄煌教授临证病案分析
    第一章 概述
        1.1 病案概况
        1.1.1 年龄分布特点
        1.1.2 病案处方分布
        1.1.3 病案疾病谱分布
        1.2 分析目的
    第二章 常用经方应用经验
        2.1 桂枝汤
        2.1.1 概况
        2.1.2 疾病谱
        2.1.3 症状特点分析
        2.1.4 症状讨论
        2.1.5 方证表述及理解
        2.1.6 本方的体质要求
        2.1.7 用药特点
        2.1.8 方证转化
        2.1.9 疗效评价
        2.2 葛根汤
        2.2.1 概况
        2.2.2 疾病谱
        2.2.3 症状特点分析
        2.2.4 症状讨论
        2.2.5 方证表述及理解
        2.2.6 本方的体质要求
        2.2.7 用药特点
        2.2.8 方证转化
        2.2.9 疗效评价
        2.3 小柴胡汤
        2.3.1 概况
        2.3.2 疾病谱
        2.3.3 症状特点分析
        2.3.4 方证表述及理解
        2.3.5 本方的体质要求
        2.3.6 用药特点
        2.3.7 方证转化
        2.3.8 疗效评价
        2.4 四逆散
        2.4.1 概况
        2.4.2 疾病谱
        2.4.3 症状特点分析
        2.4.4 方证表述及理解
        2.4.5 本方的体质要求
        2.4.6 用药特点
        2.4.7 方证转化
        2.4.8 疗效评价
        2.5 大柴胡汤
        2.5.1 概况
        2.5.2 疾病谱
        2.5.3 症状特点分析
        2.5.4 方证表述及理解
        2.5.5 本方的体质要求
        2.5.6 用药特点
        2.5.7 方证转化
        2.5.8 疗效评价
        2.6 半夏厚朴汤
        2.6.1 概况
        2.6.2 疾病谱
        2.6.3 症状特点分析
        2.6.4 方证表述及理解
        2.6.5 本方的体质要求
        2.6.6 用药特点
        2.6.7 方证转化
        2.6.8 疗效评价
        2.7 炙甘草汤
        2.7.1 概况
        2.7.2 疾病谱
        2.7.3 症状特点分析
        2.7.4 方证表述及理解
        2.7.5 本方的体质要求
        2.7.6 用药特点
        2.7.7 方证转化
        2.7.8 疗效评价
        2.8 黄芪桂枝五物汤
        2.8.1 概况
        2.8.2 疾病谱
        2.8.3 方证分析
        2.8.4 症状讨论
        2.8.5 方证表述及理解
        2.8.6 本方的体质要求
        2.8.7 用药特点
        2.8.8 方证转化
        2.8.9 本方疗效
        2.9 五苓散
        2.9.1 概况
        2.9.2 疾病谱
        2.9.3 症状特点分析
        2.9.4 方证表述及理解
        2.9.5 本方的体质
        2.9.6 用药特点
        2.9.7 方证转化
        2.9.8 本方疗效
        2.10 四味健步汤
        2.10.1 概况
        2.10.2 疾病谱
        2.10.3 症状特点分析
        2.10.4 方证归纳
        2.10.5 用药特点
        2.10.6 疗效评价
    第三章 常见病经验整理
        3.1 慢性支气管炎
        3.1.1 简述
        3.1.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1.3 用方经验
        3.1.4 典型病案
        3.2 高血压病
        3.2.1 简述
        3.2.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2.3 用方经验
        3.2.4 典型病案
        3.3 心脏瓣膜病
        3.3.1 简述
        3.3.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3.3 用方经验
        3.3.4 典型病案
        3.4 慢性胃炎
        3.4.1 简述:
        3.4.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4.3 用方经验
        3.4.4 典型病案
        3.5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3.5.1 简述
        3.5.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5.3 用方经验
        3.5.4 典型病案
        3.6 肠道易激综合征
        3.6.1 简述:
        3.6.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6.3 用方经验
        3.6.4 典型病案
        3.7 尿路感染
        3.7.1 简述
        3.7.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7.3 用方经验
        3.7.4 典型病案
        3.8 糖尿病
        3.8.1 简述
        2.8.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8.3 用方经验
        3.8.4 典型病案
        3.9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3.9.1 简述
        3.9.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9.3 用方经验
        3.9.4 典型病案
        3.10 失眠
        3.10.1 简述:
        3.10.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10.3 用方经验
        3.10.4 典型病案
        3.11 恶性肿瘤
        3.11.1 简述
        3.11.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11.3 用方经验
        3.11.4 典型病案
        3.12 痛经
        3.12.1 简述:
        3.12.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12.3 用方经验
        3.12.4 典型病案
        3.13 痤疮
        3.13.1 简述
        3.13.2 常用处方频次及加减法
        3.13.3 用方经验
        3.13.4 典型病案
    第四章 讨论
        4.1 用现代语言来解释方药的功效和主治
        4.2 重视药物的剂量和配伍
        4.3 注重经方的加减法
        4.4 探索经方的剂型
        4.5 善于拓展经方的应用范围
        4.6 注重经方的疗效评价
展望
参考书目
附录 黄煌教授临证疑难病案解析
    5.1 支气管哮喘案
    5.2 支气管扩张案
    5.3 顽固性胸痛案
    5.4 慢性心功能不全案
    5.5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案
    5.6 下肢深静脉血栓案
    5.7 不明原因腹部胀痛案
    5.8 结肠息肉术后大便乏力案
    5.9 输尿管结石案
    5.10 肾癌术后调理案
    5.11 高脂血症案
    5.12 急性痛风疼痛案
    5.13 干燥综合征案
    5.14 带状疱疹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案
    5.15 糖尿病肾病案
    5.16 神情恍惚嗜睡案
    5.17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
    5.18 老年脑梗后失眠案
    5.19 双相情感障碍案
    5.20 干燥综合征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案
    5.2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案
    5.22 溶血性贫血案
    5.23 口腔扁平苔藓案
    5.24 口腔粘膜白斑案
    5.25 慢性唇炎疼痛开裂案
    5.26 老外闭经案
    5.27 多囊卵巢综合征案
    5.28 慢性前列腺炎案
    5.29 疝气手术后下腹坠胀案
    5.30 混合痔术后盗汗尿频案
    5.31 肺淋巴管肌瘤病
    5.32 小儿过敏性紫癜案
    5.33 小儿多动综合征案
    5.34 小儿过敏性鼻炎案
    5.35 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案
作者简介
致谢

(5)大柴胡汤基础方联合吉西他滨、替吉奥治疗Ⅲ、Ⅳ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TNM分期
        1.2.3 中医辨病标准及症候表现
        1.2.4 纳入病例标准
        1.2.5 排除病例标准
        1.2.6 剔除病例标准
        1.2.7 脱落病例标准
        1.2.8 脱落病例处理
        1.2.9 安全性评价标准
        1.3 一般资料
    2 试验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方法
        2.4.1 疗效性观察指标
        2.4.1.1 实体瘤疗效指标
        2.4.1.2 中医症候评分疗效
        2.4.1.3 体力状况变化
        2.4.1.4 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
        2.4.2 安全性观察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完成情况
        3.2 疗效性结果
        3.2.1 实体瘤疗效
        3.2.2 中医症候疗效
        3.2.3 体力状况比较
        3.2.4 肿瘤标志物CA19-9 疗效比较
        3.3 安全性结果
第二部分 讨论
    1 Ⅲ、Ⅳ期胰腺癌的西医认识
    2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
    3 “胰”的中医认识
    4 Ⅲ、Ⅳ期胰腺癌的中医认识
    5 大柴胡汤立方依据
    6 大柴胡汤方义分析与组方用药特点
    7 试验结果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综述 Ⅲ、Ⅳ期胰腺癌的中医中药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观察表
附录 6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1.1 心律失常的病因
    1.2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1.3 心律失常的分类
        1.3.1 按心律失常速率分类
        1.3.2 起源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1.3.3 激动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1.4 诊断和鉴别诊断
        1.4.1 心律失常诊断概述
        1.4.2 几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诊断要点
    1.5 治疗
    1.6 预后
2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2.1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
        2.1.1 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的生理功能
        2.1.1.1 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2.1.1.2 心脏与其他脏腑的功能关系
        2.1.2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
        2.1.2.1 感受外邪
        2.1.2.2 情志所伤
        2.1.2.3 饮食失调
        2.1.2.4 房劳过度
        2.1.2.5 它病失养
        2.1.2.6 药物影响
        2.1.3 现代中医对心律失常病因病机认识举例
        2.1.3.1 本虚
        2.1.3.2 标实
        2.1.3.3 从肝、脾、肺三脏论述心律失常
    2.2 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
        2.2.1 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2.2.1.1 整体论治
        2.2.1.2 调理阴阳
        2.2.1.3 扶正祛邪
        2.2.1.4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2.2 心律失常的辨证要点
        2.2.2.1 辨惊悸、怔忡
        2.2.2.2 辨病变的虚实兼夹
        2.2.2.3 辨脏腑的虚损程度
        2.2.2.4 辨脉象
        2.2.3 心律失常的辨证分型论治
        2.2.3.1 虚证类
        2.2.3.2 实证类
    2.3 现代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举例
        2.3.1 中医辨证分型
        2.3.1.1 北京魏执真将心律失常分快速型和慢速型
        2.3.1.2 北京马胜兴等分标本论治
        2.3.1.3 北京徐承秋等将分三型论治
        2.3.1.4 山西原明忠等分三型论治
        2.3.1.5 广州陈镜合三型论治
        2.3.1.6 山东邵念方分六型论治
        2.3.1.7 上海丁学屏辨治八法
        2.3.1.8 湖南张自强将早搏分七型论治
        2.3.2 病证结合专方专药
        2.3.2.1 着眼于气、血、痰、瘀
        2.3.2.2 着眼于心肾
        2.3.2.3 着眼于心脾(胃)
        2.3.2.4 着眼于心肝
        2.3.2.5 温阳益气治病窦
        2.3.2.6 其他
    2.4 关于心律失常脉象的辨析
        2.4.1 迟脉
        2.4.1.1 祖国医学关于“迟脉”的记载
        2.4.1.2 “迟脉”的特征
        2.4.1.3 属于“迟脉”的心律失常
        2.4.1.4 “迟脉”辨析
        2.4.2 缓脉
        2.4.2.1 祖国医学关于“缓脉”的记载
        2.4.2.2 “缓脉”的特征
        2.4.2.3 可见“缓脉”的心律失常
        2.4.2.4 “缓脉”辨析
        2.4.3 数脉
        2.4.3.1 祖国医学关于“数脉”的记载
        2.4.3.2 “数脉”的特征
        2.4.3.3 表现为“数脉”的心律失常
        2.4.3.4 “数脉”辨析
        2.4.4 疾脉
        2.4.4.1 祖国医学关于“疾脉”的记载
        2.4.4.2 “疾脉”的特征
        2.4.4.3 表现为“疾脉”的心律失常
        2.4.4.4 “疾脉”辨析
        2.4.5 促脉
        2.4.5.1 祖国医学关于“促脉”的记载
        2.4.5.2 “促脉”的特征
        2.4.5.3 表现为“促脉”的心律失常
        2.4.5.4 “促脉”辨析
        2.4.6 结脉
        2.4.6.1 祖国医学关于“结脉”的记载
        2.4.6.2 “结脉”的特征
        2.4.6.3 表现为“结脉”的心律失常
        2.4.6.4 “结脉”辨析
        2.4.7 代脉
        2.4.7.1 祖国医学关于“代脉”的记载
        2.4.7.2 “代脉”的特征
        2.4.7.3 属于“代脉”的心律失常
        2.4.7.4 “代脉”辨析
        2.4.7.5 结、代辨析
        2.4.8 涩脉
        2.4.8.1 祖国医学关于“涩脉”的记载
        2.4.8.2 “涩脉”的特点
        2.4.8.3 表现为“涩脉”的心律失常
        2.4.8.4 “涩脉”辨析
    2.5 试论宗气与心律失常
        2.5.1 宗气的生成、运行及功能
        2.5.1.1 宗气的生成、运行
        2.5.1.2 宗气功能
        2.5.2 宗气与心肺
        2.5.3 着眼于心肺、宗气治疗心律失常
        2.5.3.1 升陷汤
        2.5.3.2 生脉散
        2.5.3.3 补益宗气以防治老年心律失常
3 现代中医专家治疗心律失常的特点及经验
    3.1 邓铁涛
    3.2 祝谌予
    3.3 陈可冀
    3.4 郭士魁
    3.5 岳美中
    3.6 施今墨
    3.7 赵冠英
    3.8 丁光迪
    3.9 傅宗翰
    3.10 奚凤霖
    3.11 周仲瑛
    3.12 朱良春
    3.13 华明珍
    3.14 严世芸
    3.15 姜春华
    3.16 黄文东
    3.17 朱锡祺
    3.18 何立人
    3.19 张伯臾
    3.20 陈泽霖
    3.21 周次清
    3.22 张珍玉
    3.23 万友生
    3.24 林钟香
    3.25 王键
    3.26 张国伦
    3.27 周宜轩
4 心律失常的单味药治疗
    4.1 苦参
    4.2 黄连
    4.3 青皮
    4.4 附子
    4.5 人参
    4.6 细辛
    4.7 延胡索
    4.8 葛根
    4.9 炙甘草
    4.10 冬虫夏草
    4.11 山豆根
    4.12 常山
    4.13 万年青
    4.14 山楂
5 心律失常的复方治疗
    5.1 古方化裁
        5.1.1 炙甘草汤
        5.1.2 生脉散
        5.1.3 温胆汤
        5.1.4 血府逐瘀汤
        5.1.5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5.1.6 苓桂术甘汤
        5.1.7 归脾汤
        5.1.8 补阳还五汤
        5.1.9 天王补心丹
        5.1.10 银翘散
        5.1.11 桃仁红花煎
        5.1.12 麻黄附子细辛汤
        5.1.13 桂枝附子汤加味
        5.1.14 参附汤
    5.2 自拟方
        5.2.1 缓慢性心律失常
        5.2.1.1 增率汤
        5.2.1.2 温阳复脉汤
        5.2.1.3 五参汤
        5.2.1.4 益心温肾快脉汤
        5.2.1.5 复脉养心汤
        5.2.1.6 缓率平汤
        5.2.1.7 定悸复脉汤
        5.2.1.8 病窦转复汤
        5.2.1.9 增脉汤
        5.2.1.10 加味参附桂甘汤
        5.2.2 快速性心律失常
        5.2.2.1 交泰丸
        5.2.2.2 稳脉汤
        5.2.2.3 霍参汤
        5.2.2.4 苦参消早汤
        5.2.2.5 振心复脉汤
        5.2.2.6 益心方
        5.2.2.7 宁心汤
        5.2.2.8 平心定率汤
    5.3 成方
        5.3.1 参附芪注射液
        5.3.2 稳心灵
        5.3.3 舒心平胶囊
        5.3.4 心律安胶囊1 号
6 心律失常的针灸与推拿治疗
    6.1 心律失常的针灸治疗
        6.1.1 毫针治疗
        6.1.1.1 辨证分型治疗
        6.1.1.2 针刺特定穴位
        6.1.2 其他针法治疗
        6.1.2.1 耳针
        6.1.2.2 腕踝针
        6.1.2.3 穴位注射
        6.1.2.4 磁性皮内针
        6.1.3 针灸综合疗法
    6.2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分析与评价
        6.2.1 各种针法治疗本病概况
        6.2.2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评价
        6.2.3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规律
        6.2.3.1 取穴
        6.2.3.2 毫针手法
        6.2.3.3 针刺频刺及疗程
    6.3 心律失常的推拿治疗
        6.3.1 推拿手法为主治疗心律失常
        6.3.1.1 按摩背俞穴治疗功能性心律失常
        6.3.1.2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功能性心律失常
        6.3.1.3 手法治疗颈心综合征
        6.3.1.4 颈部分区推拿治疗颈源性心律失常
        6.3.2 推拿和其他疗法综合运用治疗心律失常
        6.3.2.1 推拿结合水针治疗脊柱性心律失常
        6.3.2.2 推拿等综合治疗脊源性心律失常
        6.3.2.3 推拿牵引治疗颈椎病合并心律失常
7 心律失常的其他治疗及护理
    7.1 心律失常的食疗
        7.1.1 辨证施食
        7.1.1.1 心神不宁
        7.1.1.2 心血不足
        7.1.1.3 气阴不足
        7.1.1.4 心阳虚衰
        7.1.1.5 痰湿阻滞
        7.1.1.6 瘀血阻滞
        7.1.2 心律失常的素菜水果治疗
    7.2 心律失常的音乐疗法
        7.2.1 音乐疗法运用于心律失常简析
        7.2.1.1 心动过速
        7.2.1.2 心动过缓
        7.2.2 音乐治疗运用的一些注意事项
    7.3 心律失常的护理
        7.3.1 一般护理
        7.3.2 心理护理
        7.3.3 医疗体育
8 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8.1 舌象及理化指标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
        8.1.1 舌象客观性指标相关性研究
        8.1.2 理化指标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
        8.1.2.1 理学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8.1.2.2 心律失常与血液流变的关系
        8.1.2.3 心律失常与心电图的关系研究
    8.2 抗心律失常的方药研究
        8.2.1 炙甘草汤
        8.2.2 桃核承气汤
        8.2.3 血府逐瘀汤
        8.2.4 宁心复脉合剂
        8.2.5 甘草三参合剂
        8.2.6 心宝
    8.3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8.3.1 缓慢性心律失常中西医结合治疗
        8.3.2 病窦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
        8.3.3 室性早搏中西医结合治疗
        8.3.4 心动过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8.3.5 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8.3.6 心房纤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吉海旺教授学术思想总结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吉海旺教授学术思想渊源及探讨
    1. “脾、肾辨治”学术思想渊源
    2. 吉海旺教授对“脾、肾辨治”的认识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吉海旺教授学术思想总结
    1. 悬壶济世,仁德为本
    2. 勤奋求实,考证创新
    3. 脾、肾辨证,治疗杂症
    4. 从脾、肾辨治痛风
    5. 疾病可治可防,注重中医“治未病”
    6. 中、西合参,提倡病证结合的诊疗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吉海旺教授治疗痛风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息痛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痛风防治的体会和思考
    1. 中西医治疗痛风有待解决的问题
    2. 痛风防治的思考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1. 《黄帝内经》对本病的认识
        2. 继《黄帝内经》后历代各学术流派、医家的认识
        3. 当代医家对痛风的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1. 高尿酸血症机制探讨
        2. 痛风性关节炎机理研究
        3. 治疗方案及新型药物
        参考文献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8)王曦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晚期胃癌证治规律研究与生存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王曦星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第一章 王曦星教授从医经历及成才之路
    第二章 中医经典古籍对“和法”的论述及其源流关系
    第三章 王曦星教授对“和法”治病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王曦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第一章 王曦星教授“和法”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概述
    第二章 王曦星教授诊疗经验总结
        一、常见消化系统胖瘤诊疗经验总结
        二、临床常见脾胃病诊疗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王曦星教授治疗晚期胃癌的证治规律研究与生存评价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晚期胃癌中西医诊治概况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王曦星教授治疗晚期胃癌的证治规律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研究二 基于“和法”理念治疗晚期胃癌的生存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讨论
    创新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化湿理气止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小儿腹痛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及病机
        1.3 辨证与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研究概况
        2.1 定义
        2.2 罗马Ⅲ及罗马Ⅳ诊断标准
        2.3 现代医学对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儿童腹痛症状的研究
        2.4 现代医学对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与辨证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治疗方案
        3.2 观察指标
        3.3 疗效评定标准
        3.4 统计软件与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纳入数量
        4.2 基本情况分析及可比性
        4.3 疗效指标观察
    5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化湿理气止痛汤加减方药分析
        1.1 组方分析
        1.2 组方中单味药分析
    2 韩新民教授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经验
        2.1 病位在脾与肝,常涉及肺、肾
        2.2 病因病机
        2.3 治则治法
        2.4 方药加减
        2.5 经验小结
    3 临床典型医案
    4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腹渴型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
    2.针刺治疗腹渴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
    3.深入探讨不同配穴对于IBS-D的疗效,对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1 疾病的诊断标准和分型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剔除与脱落标准
        1.2.5 剔除及脱落病例处理
        1.2.6 研究病例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类型
    2.2 样本量的估算及计算依据
    2.3 随机方法
        2.3.1 随机顺序的生成
        2.3.2 随机编码流程的申请
        2.3.3 申请随机治疗分配程序
    2.4 盲法的设计和实施
    2.5 对照
    2.6 研究流程图
    2.7 治疗方案
        2.7.1 分组和选穴
        2.7.2 腧穴的定位和操作的标准
        2.7.3 针具和电针仪
        2.7.4 针刺基本操作的标准规程
        2.7.5 电针基本操作的标准规程
        2.7.6 观察周期
        2.7.7 药物组措施
        2.7.8 合并用药规定
        2.7.9 各中心操作者背景
    2.8 观察指标
        2.8.1 一般项目
        2.8.2 诊断学指标
        2.8.3 疗效指标
        2.8.4 安全性指标
        2.8.5 研究评价指标
    2.9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障
        2.9.1 试验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
        2.9.2 实验室指标质量控制
        2.9.3 保证依从性
        2.9.4 不良事件的处理
        2.9.5 质量监查
    2.10 数据录入与管理
        2.10.1 原始数据的定义
        2.10.2 数据的记录
        2.10.3 数据的核查
        2.10.4 数据的管理
    2.11 统计分析
        2.11.1 统计分析计划书
        2.11.2 分析数据集
        2.11.3 统计分析内容与方法
    2.13 伦理学原则
        2.13.1 伦理审查
        2.13.2 受益和风险
        2.13.3 知情同意
        2.13.4 受试者的医疗与保护
    2.14 临床试验注册
    2.15 总结和资料保存
        2.15.1 参加研究单位保存相关资料
        2.15.2 课题负责单位保存相关资料
        2.15.3 共同保存相关资料
3. 结果
    3.1 试验完成情况
    3.2 基线比较
        3.2.1 一般情况比较
        3.2.2 理化检查
        3.2.3 各疗效指标基线比较
    3.3 疗效指标分析
        3.3.1 主要指标
        3.3.2 次要指标
    3.4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分析
        3.4.1 组间比较
        3.4.2 组内比较
    3.5 精神心理因素分析
        3.5.1 焦虑自评量表
        3.5.2 抑郁自评量表
    3.6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
        1.2 中医病因和病机
        1.2.1 病因
        1.2.2 病机
        1.3 泄泻的中医治疗
        1.3.1 泄泻的中医治则
        1.3.2 泄泻的中药治疗
        1.3.3 泄泻的针灸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诊断标准
        2.3 病因与发病机制
        2.3.1 胃肠道动力异常
        2.3.2 内脏感觉异常和脑-肠轴相互作用
        2.3.3 心理、精神异常与社会因素
        2.3.4 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道感染
        2.3.5 遗传因素
        2.4 常规治疗
        2.4.1 健康宣教
        2.4.2 饮食治疗
        2.4.3 西药治疗
    3. 针灸治疗IBS的现状
        3.1 针灸临床治疗
        3.1.1 临床常用针灸疗法
        3.1.2 特殊针法
        3.2 针灸治疗机理
        3.2.1 调节肠道动力
        3.2.2 改善内脏高敏感性
        3.2.3 调节脑肠肽
        3.2.4 改善精神因素
    4. 关于本试验设计的选择
        4.1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4.1.1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
        4.1.2 多中心临床RCT的研究原则
        4.2 受试者选择
        4.3 配穴原则与穴位选取依据
        4.3.1 合穴与下合穴配伍
        4.3.2 俞募配伍
        4.3.3 合募俞配伍
        4.3.4 选穴依据
        4.4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4.5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4.5.1 抑郁自评量表
        4.5.2 焦虑自评量表
        4.5.3 健康调查简表
        4.6 关于电针仪的选用和辅助针刺点的选取
        4.7 临床试验注册
        4.8 统计方法的选择
    5. 关于本试验结果的讨论
        5.1 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腧穴配伍密切相关
        5.1.1 腧穴配伍是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5.1.2 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优势突出
        5.1.3 研究结果对针灸临床选穴、配穴的启示
        5.2 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持续性效应
        5.2.1 持续效应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特点
        5.2.2 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持续性效应
        5.2.3 研究针刺持续效应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5.3 不同干预手段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各有侧重
        5.3.1 针刺不同腧穴配伍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共同特征
        5.3.2 不同干预手段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异同
        5.4 针刺不同腧穴配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的改善
    6. 关于本试验的实施与质量控制
结论
特色与创新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SF-36量表
    附件三: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件四: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件五:课题相关资料
    附件六: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上腹部不适、隐痛4月,发热、间歇性绞痛1周──思考病例(84)(论文参考文献)

  • [1]上腹部不适、隐痛4月,发热、间歇性绞痛1周─—思考病例(84)讨论部分[J]. 周汉高. 新医学, 1996(04)
  • [2]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3]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D]. 刘志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2)
  • [4]黄煌经方医学思想整理研究暨2004-2007临证病案分析[D]. 黄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5)
  • [5]大柴胡汤基础方联合吉西他滨、替吉奥治疗Ⅲ、Ⅳ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D]. 梁心愿.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李志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7]吉海旺教授学术思想总结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D]. 雷瑗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1)
  • [8]王曦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晚期胃癌证治规律研究与生存评价[D]. 李宜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9]化湿理气止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观察[D]. 高秀芳(Tananan Sangwanit).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D]. 郑华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上腹不适,隐痛4个月,发热,间歇性抽筋1周——思考案例(8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