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我国历代政府对乌苏里江流域的管辖(论文文献综述)
罗继岩[1](2021)在《金代禁榷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总结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金代的禁榷制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金代的禁榷制度主要借鉴于唐、辽、宋三代,然而在真正的贯彻中又呈现出与历代不同的特点。在金以前的历代禁榷制度中多为盐铁并举,即盐、铁皆为禁榷商品中最重要的两部分,但是金代的禁榷制度中仅以榷盐为主,铁的禁榷仅存在于金初的地方经济体系中,在海陵确立禁榷制度后,铁的禁榷已经不复存在;唐宋时期盛行的榷茶制度在金代则受到严格的限制。在官商合营的榷盐与榷铜制度中,以政府定价来保证政府收益、限制物价和私人工商业的发展属于其首创。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崛起之后积极汲取汉地的制度文化以之完善自己的统治,并因时因地进行调整,形成适应自己发展的制度,这是难能可贵的。本文第一章对学界关于禁榷制度起源于春秋的管子“官山海”还是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营存在的争议进行了考证,得出“官山海”在春秋时确实存在并得到贯彻的结论,由此确定禁榷制度起源于春秋。同时,对不同时期、不同政权禁榷制度的演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从而梳理出金代以前禁榷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指出了不同时期诸政权采取禁榷制度的原因与目的。第二章在对金代禁榷制度的发展与演变的论述中,指出在金初地方的经济体系中已经存在部分商品的政府专卖,但并未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经济管理制度,金代作为国家层面的禁榷制度确立于海陵时期。本章还就世宗至宣宗时期禁榷制度的变革以及变革的原因进行了阐述,指出金朝中后期社会的动荡、政府财政的窘迫是促使金朝变革禁榷制度的重要原因。第三章对金代的榷盐制度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在官商合营的禁榷制度中,由政府制定禁榷商品的价格是金代的首创;同时还指出金代的禁榷制度中存在着民族歧视因素。第四章对金代铜、铁等矿产资源的禁榷进行了论述,指出金代的禁榷制度中铁的禁榷仅作为一种经济管理形式存在于金初,在《金史》所载酒、曲、茶、醋、香、矾、丹、锡、铁、盐的榷货十目之外,金、银、铜、碱亦在禁榷范围之内,并对金、银、铜、锡等矿产资源的分布进行了考证,同时分析了各类矿产资源禁榷的特点。第五章对金代关于生活物资类商品酒、茶、香、醋的禁榷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对酒、香的禁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章宗以后频繁调整禁榷制度是为了解决因动荡导致的国用不足问题。第六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金代禁榷制度的特点与影响进行了分析,把金代禁榷制度的基本特征呈现出来。结语部分对研究金代禁榷制度的史学价值与现实意义以及本文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研究的方向作出简单的表述。
周赫[2](2020)在《《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又名《浙江图书馆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是我国清末民初着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丁谦所编着的一套丛书。《丛书》卷帙浩繁,在北京图书馆2008年本中有787709字,分为4册,2集,31卷。《丛书》考证我国古代边疆区域的同时,还考证了域外地理,即向西延伸至大高加索山附近,向北延伸至贝加尔湖西北地区,向南延伸至南洋群岛及印度洋附近。《丛书》对我国古代多民族王朝边疆史地及域外地理作了一次系统的总结性考证,厘清了历代边疆史地上的诸多疏漏。本文针对《丛书》中的内容,从文献学的角度,运用综合研究法、归纳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丛书》中我国古代东北史地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证与研究,并将论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丛书》中东北史地研究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史料、研究内容与价值。第二部分为正文,在第一章中先梳理丁谦生平事迹及着述。将《地学杂志》与《丛书》中丁谦的着述进行对比,纠正了丁谦着述多存于《地学杂志》中的误区。再对《丛书》修撰过程中屡次更名的现象进行辨析。其次,探讨清末民初视阈下考据学、蒙古史、元史、边疆史、地学对《丛书》的影响,并介绍《丛书》流传中出现的5种版本,将不同的版本进行对比,进而对不同版本中的印刷及脱倒进行指误,对《丛书》成书之后学者们为其作叙和点校的情况加以概述,分析其复杂的编着方式,再对编着时出现的制图问题加以说明。再次,由于《丛书》中东北史地方面的内容分散在各卷之中,因此在这一部分中,对《丛书》中丁谦考证的东北史地范围进行划分,将《丛书》中丁谦摘出的史料,以及考证时参考和引用的文献情况进行说明,同时制定考证凡例,以便对《丛书》中东北史地考证进行再考证。最后,总结丁谦东北史地考证的价值与不足。第二、三、四章,即对《丛书》中丁谦所考证的东北史地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与再考证。在这一部分中,将丁谦考证的内容分为民族、建置、地名三类进行再考证,并按照朝代更迭的顺序排列。在考证民族时以族系分类,在考证建置时以各卷所考府、郡、县、城进行分类,在考证地名时以各卷中的山、水、地名分类。对分类后的内容再进行细致而客观的辨析,同时结合学界其他学者的观点和考古挖掘的成果,对丁谦的考证结论进行再考证,若有丁谦考证正确的问题则予以肯定,存在争议的观点则进行分析与探讨,存疑的问题则尽量解答。第四部分为结语,总结丁谦考证东北史地的偏重点,对《丛书》中东北史地的研究进行概括。
宋超[3](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黑龙江国有林区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林业生产区域。深入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讨这一思想在黑龙江国有林区的实践,有助于在国有林区这一特殊区域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有助于推进美丽林区的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智慧和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髓,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生态文明重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有力推动了美丽中国的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其具体内容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的生态法治观。黑龙江国有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是国家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基地。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推进国土绿化”、“东北虎回归山林”、“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等成绩;但是多年的开采砍伐之后,面对生产转型,伴随而来一系列挑战。只有抓住林区这一特殊区域生态建设中问题存在的主要矛盾,从严守绿水青山和林区生态保护红线、加快林区经济向绿色产业转型发展、合力绘就民生普惠福祉等生态实践策略措施入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才能开创美丽林区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陈逸超[4](2020)在《中蒙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克什肯口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塔克什肯镇,是自治区唯一一处全年开放的中蒙口岸。由于开关时间长,交通条件好,塔克什肯口岸的出口贸易一度非常发达:2014年,塔克什肯口岸的出口贸易额达到3.79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占蒙古国对华进口总额的21.44%,是名副其实的中蒙边境第二大口岸。然而从2015年开始,塔克什肯口岸的出口贸易迅速萎缩,当年口岸全年出口贸易额仅为上年的10%;在2018年,口岸全年出口贸易总额更是只有1279万美元,仅为2015年的三分之一强,在我国对蒙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到0.64%。如此覆巢之下,镇上的边民互市市场,一处由个体商户组成的颇具规模的日用工业品外贸批发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其出口额从2013年的6700万美元(占当年口岸出口贸易总额的22%)下降到2017年和2018年的3604.7万元(约合533.89万美元,占比31.08%)及3972.25万元(约合600.27万美元,占比46.9%);市场中边贸商人的人数也因收入下降而大幅减少:在2009年,镇上有430家从事出口边贸的商户,其中370多家商户来自外地;到了2019年,镇上的商户总数只有不到180家(边贸商约120家)。而这些商人的离开——他们普遍有着较强的边疆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常有意地监督外来人员的行迹和言论,并积极参与联防、“反恐处突”演练等活动,也使得塔克什肯边民互市在口岸所在地积聚“人力资源”,实现“边贸戍边”的功能遭到削弱。根据边贸商人们的说法,蒙古国债务危机、图格里克贬值、其它中蒙口岸及第三国对蒙商品输出规模的增长等因素是导致不景气,特别是蒙古国客户人数减少和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客户人数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反映的正是边民互市及其所售商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事实,其市场竞争力的下降则与经营活动变迁所导致的区位条件变化及边民互市较差的市场环境有关;此外,边民互市中的经营者们较薄弱的经济实力以及某些不良经营习惯和观念,如对购物者,特别是零售消费者的“势利心态”,也对边民互市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在笔者看来,鉴于边民互市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导致困境的原因的复杂性,若要进一步改善塔克什肯边民互市的发展条件,首先有必要加强对口岸及口岸所在地的行政管理资源的整合,减少以海关、边检为代表的各垂直管理部门与主管口岸工作的口岸管理委员会及地方政府间的职能错位和交叉,提升口岸规划发展及管理工作的统筹程度和协调性。在具体措施层面,上述各部门应以更加整体的视角,采取更为具体的措施,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提升人们参与互市的便利度,降低人们参与互市的中间成本,以及为经营者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供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可通过举办会展等方式拉近互市参与者之间的“互惠距离”,以此改善人们对塔克什肯边民互市市场的观感,让他们能够且愿意在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中实现消费的升级,从而使得塔克什肯口岸这个中蒙西部边境的大门,一带一路西通道的重要节点,成为得到国内外消费者认可的商品供应基地和物资流转中心。最后,通过田野调查,笔者也发现,世代居住在塔克什肯口岸所在地(原布尔根村)的当地边民对互市的参与度及从中获益的程度目前仍有待提升,故在边民互市之后的发展中,有必要加强对当地世居少数民族边民参与边民互市的支持力度。
康其[5](2019)在《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政区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国家行政区划建设特别是边疆民族区域行政区划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也是近现代中国国家版图与疆域形成的关键时期。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左右两翼旗与归绥道及所属诸厅的建置演变是这一区域极为重要的社会变革,是这一时期北部内边疆民族区域行政区划内地化、规范化、国家化的一个缩影。故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左右两翼旗与归绥道及所属诸厅建置演变的相关问题展开,以此来探讨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国家空间结构体系的安排。研究表明,基于其特殊的历史渊源、重要的地理区位以及社会经济变革等各种因素,入清以来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行政区划的建置沿革经历了极为复杂的变迁历程,并最终形成了“一地两治”与“插花地”这样特殊的行政区划格局,对清代漠南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治理与归化城土默特的地方社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文章整体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导论、正文以及结语。导论部分主要对土默特地区、学术史、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资料运用以及创新与不足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结语部分则对全文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文章的正文部分共有四章内容:第一章论述了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由土默特蒙古部游牧区到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两翼旗和归绥道及所属诸厅行政区划建置沿革的历史进程;第二章探究了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两翼旗与归绥道及所属诸厅变迁的制度渊源以及不断进行调适的多重因素;第三章分析了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左右两翼旗与归绥道及所属诸厅变迁对漠南蒙古地区和土默特地方社会的深远影响;第四章对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所形成特殊的行政区划格局作出客观评价。
陈燕[6](2019)在《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学不仅关乎过去,亦关联现在。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相承的“多元一统”民族国家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是历史中国贡献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常见现象,中国各民族在历史上的迁徙活动直接影响到近现代我国民族的形成和人口的地理分布。哈尼族先民历史迁徙是我国民族迁徙的一个组成部分,造就了哈尼族今天的分布格局和众多支系。本研究以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格局视野,借助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和历史层次分解方法,参照斯科特的“逃避统治”观点,运用历史文献、哈尼族口述史、田野调查等资料,以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关系为切入点,以边缘族群与自然地理关系、边缘族群与其他族群关系为补充,尝试从多维视角分析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历史,探寻其迁徙的动因、特点、影响及内中的各种微妙关系。元代,云南重新回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统治秩序之内。明代,通过明王朝的锐意经营,云南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结构出现历史性转折,汉族成为云南主体民族。清代,清王朝基于前朝基础全面推进对云南的开发,从腹地到边疆,云南内地化程度前所未有提高。清末,国际形势巨变,云南边疆危机出现。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与整合,元明清三朝一代比一代更为深入、强势,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一直处于中央王朝国家构建的“天下”图式之中。经过元明清时期的进一步迁徙,滇东北、川西南、六诏山地区已无哈尼族属,哈尼族先民的分布空间、分布重心向更低纬度、更暖气候地带倾斜,最终形成少部分散居于滇中北部、滇中、红河以东部分州县的山区,大部分聚居于云南南部,且延伸至境外的近现代宏观分布格局。短时段的“事件”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中时段的“局势”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长时段的“结构”——文化,才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动因。深层文化动因对表层直接动因、中层间接动因的牵制与影响,体现出哈尼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具有鲜明特点。第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第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第三,向边地迁徙。第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第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第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上述迁徙特点的形成,与地理、气候、民族、国家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密切相关。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所涉关系复杂,影响深远。迁徙导致哈尼分布空间变化,社会政治制度变迁,支系众多,习俗有异。在与其他族群的关系中,有民族迁徙齿轮效应,有矛盾争斗,有相互依赖,但最终演变为和谐共生的垂直民族分布带。在民族与国家关系上,迁徙导致哈尼族先民地理分布、社会文化的国家边缘化。但逃避国家的统治并非其迁徙和边缘化的动机,哈尼传统习惯与国家统治之间的文化冲突才是真正的内在根源。在王朝国家与边缘族群的相互形塑中,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及各民族共生死存亡、共命运荣辱的历史经历中,哈尼族先民的国家认同意识逐渐成形,哈尼族最终成长为中国西南边陲守护国家疆界、抵御外敌入侵的一道坚实屏障。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是在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宏观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不仅体现出哈尼族先民对居住空间选择与建构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从边缘族群镜面映照出王朝国家对边缘族群的形塑与凝聚,以及边缘族群对王朝国家的策略与认同,有助于从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的双向互动关系,更好地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和“多元一统”民族格局、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许富翔[7](2018)在《“清代文献(档案、家谱)整理与研究”研讨会会议综述》文中提出随着清史研究的发展,2018年6月26日至27日,由吉林师范大学满学研究院、《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举办的"清代文献(档案、家谱)整理与研究"研讨会在吉林省四平市召开。本次会议国内外学者共提交论文19篇,具体内容分为清代皇族与世家的研究、档案与满文文献的研究、边疆与开发及民族与宗教四个方面。本次学术会议有两大特色:重视并使用大量的档案与满文文献、多元的学术研究风格。
王哲[8](2017)在《东北传统豆酱制作工艺及酱文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农业文明古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历朝历代都将农业视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与支柱。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积淀了先进的耕种制度、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众多的生产、加工技术。传统发酵技术是源自中国的一种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食品、饮品的加工技术,在蒸熟的谷物中以“曲”为媒介发育形成。传统发酵技术被认为是中国膳食体系的支柱,广泛应用于大豆、小麦、稻米加工中,并形成了庞大的发酵食品家族。其中,豆酱及各类酱制品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制酱、食酱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酱文化。由于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及社会背景差异,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风格与内容的酱文化。本研究以此为契机,选定东北地区为地域范围,以豆酱为研究目标,广泛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文献、文物、技术流程,全面梳理其相互关系及技术发展和传播路线,系统地论述其起源、传统制作工艺及在制酱和食酱过程中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与各环节的相互作用,以及其最终形成的特色酱文化。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一方面发掘传统制作工艺承载的深层内涵;另一方面揭示其对人们日常生活文化的影响。并通过归纳总结,为当前传统工艺发展建言献策,以期提供全面、客观的可借鉴意见和启发性思路。主体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概况。自古以来,东北就形成了完整的地理单元,并且相对封闭独立。从地理区位的环境条件、历史变迁入手,展现东北地区的社会历史风貌。通过农业生产概况分析其作物种植结构分布,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的最主要产区,为东北豆酱的制作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通过对东北地区的饮食生活介绍,彰显豆酱作为调味品在人们日常饮食结构中的地位。第二部分包括两章,对东北豆酱的起源及其传统制作工艺展开论述。首先,从我国豆酱起源入手,对秦汉前的“醯”和“醢”与西汉后的“酱”进行比较研究,得出“酱”是西汉后酱制品的统称。文献记载中,东北地区最早的大豆发酵调味品出现不晚于唐代,而官方史料记载以大豆制成的酱出现不晚于宋金时期,说明东北豆酱是我国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制作技术角度来看,东北豆酱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制作原料大豆的种植,二是发酵工技术中关键环节“曲”的发明。同时,还需要一个契机使豆酱得以发明。其次,对东北地区传统制酱工艺进行研究。制酱工艺从其产生到成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其详细记载首次出现在《齐民要术》中,亦成为日后工艺流传的范本,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随后制酱工艺在唐代得到改进,主要体现在“曲”的制作上,改进后整个制酱流程更为简洁,制酱周期也大为缩短。制酱工艺在元代进行创新,主要体现在酱曲的制作采用了全新的“原料全部制曲法”。至明清时期基本稳定成型。东北地区至今仍沿用传统制作工艺,在制酱时间的选择上沿用了《齐民要术》中的规定;在制酱思想上延续唐代“农闲制曲,农忙制酱”的理念;在酱曲制作上采用原料全部制曲技术,形态上沿用元代的“团曲”法。通过文献法与田野调查法相结合,对制酱工艺进行展示,力求全面、具体、真实、生动地呈现制酱全部过程。在此基础上,从制酱时间选择、制曲工艺及制酱原料的选择三个方面对东北地区传统制酱工艺的独特性进行论述分析。第三部分是东北豆酱对人们饮食生活和民俗生活产生的影响。在饮食生活中的酱文化,是从豆酱的主要食用方法、对发酵蔬菜制品的影响以及对生活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生活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从地域环境、物产资源两个方面对东北地区丰富的酱文化成因进行了探讨。对东北地区民风民俗中所形成的酱文化,从岁时民俗、语言民俗、服饰民俗、宗教民俗四个方面分析。提示豆酱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从生产制作到食用以及其中相关的各要素,对东北地区文化生活都产生了诸多影响,并体现在生活日常的一处处小细节。第四部分是酱文化传播交流。东北地区制酱、食酱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酱文化,其影响范围并不仅仅局限在东北地区,还传播至朝鲜半岛及日本等东北亚地区国家。东北地区同朝鲜半岛接壤,朝鲜半岛同日本隔海相望,历史上在农业、文化及贸易等方面有着频繁的往来,基于此,本论文对可能推动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之间酱文化交流传播的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可能早在唐代东北的酱类发酵调味品就已经作为“文化使者”,传播至东北亚各国,并对其可能的传播路线进行分析。同时,对以上地区、国家中豆酱传统制作工艺、食用方法和在制作中的一些禁忌活动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佐证了东北地区同东北亚国家间的酱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不断的交流融合,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与东北亚地区的中转站,为文化的交流传播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第五部分是对传统制酱工艺在现代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探讨。东北豆酱是采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作而成,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属于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珍贵价值。本论文以时间为轴线,在纵向上选取“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阶段来全面分析其所具有的价值。但在目前工业化、城市化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影响下,东北地区传统豆酱制作工艺却面临逐步“消失”的危险。因此,本论文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到平衡点、注重经济利益、重视文化功能、提升大众认同感及多途径记录工艺,为包括东北豆酱传统制作工艺在内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形成保障。传统工艺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遗产资源,是宝贵的财富,多形成于农耕社会,是对过去历史生活岁月的再现,更是人类勤劳与智慧的体现。传统食品加工中发酵技术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豆酱、酱油等咸味发酵类调味品,是亚洲特色食品的典型代表,更在人类饮食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唐国华[9](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王世红[10](2015)在《“腹边互动”视野下秦汉时期边疆农业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集权国家的形成时期,在各民族融合过程中,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如何治理新开拓的边缘地区(边疆),成为王朝的要务。秦汉王朝一统伊始,根据同根同祖的文化本源,建立德治四夷的边疆治理之策,将中原与边疆视同为一体,是为"腹边互动","腹"是指文化、制度、生产力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边"是指新融入的文化、制度、生产力等相对落后于中原的边缘地带,中原之"腹"与边缘之"边"主要互动方式是设置郡县、移民、屯垦,通过诸种方式输出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维持了边疆的稳定。马大正研究员指出边疆具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含义,其中经济含义是指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边疆地区在经济区域类型和发展水平方面往往与内地有着较大的差别。正是因为这种不平衡性的存在,需要对边疆地区采取特别的扶持手段,帮助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而在传统农耕社会里,农业是主要的经济类型。表面而言,"腹边互动"是以中原的输出为主,但是其深层次所蕴含的却是民族的互动。因为中原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劳动力,在输出到边疆后,必定会面临边疆民众的选择,也就是边疆民众对中原制度、文化的理解、认同、接受、采纳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无法用行政的命令完成的,此之谓"腹边互动"。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安居方能乐业,中原(腹)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输入至新拓展的边缘地区(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生产的发展,满足了边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郡治的实施,使得"腹边"政令一统,同时郡治所在也成为梯度发展理论中的中心点;移民与屯垦,使得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相处,不同民族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增进了解,对彼此的习俗、技能产生认同,进而互相学习,这又为互婚提供了基础。因此,分析秦汉时期边疆的农北开发政策,研究开发的成果与绩效,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秦汉的边疆农业开发的政策,其中有些政策成为后世的珪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即便在当今也具有诸多意义。这也是本研究选题的原因和意义所在。本论文的内容与结构主要有四部分组成。一、秦汉时期腹边互动理论的构建与实施途径(第一章)。边疆开发并不是中原强加于边疆的,因为无论何种强加的结果都必然会引起被强加对象的反抗,所以本文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角度出发,将这种开发纳入到国家的形成层面,阐述边疆农业开发并不是中原王朝强加给周边边疆的,基于同根同祖的德治理论,中原王朝对边疆无偿的输出技术、文化等,目的是促进共同发展;而周边边疆民众对农业开发的赞同态度,表明开发也是周边边疆民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结果。二、秦汉时期中原(腹)输出的内在基础(第二章)。这一章从技术、农具、重农思想、气候等层面入手,将边疆农业开发置于当时社会整体系统之中,阐述中原(腹)输出对边疆农业开发的作用。三、秦汉时期诸边疆的农业开发状况(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这一部分详细分析秦汉时期王朝诸边疆的农业开发状况,主要包括北部边疆、西域、岭南边疆、西南边疆和东北边疆五个部分,涉及到边疆自然、民族、农业开发政策和边疆农业的发展状况等内容。四、秦汉时期边疆开发规律、实效等分析(第八章)。这一部分从边疆开发规律和绩效来分析,规律主要包括"重北轻南"和移民的规律;绩效主要包括边疆开发政策制定的依据及其特点、边疆农业开发的模式、边疆农业开发政策的实施效应、农业开发在边疆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目的是以古喻今,试图对当今的社会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谈我国历代政府对乌苏里江流域的管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我国历代政府对乌苏里江流域的管辖(论文提纲范文)
(1)金代禁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金代禁榷制度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春秋至隋朝时期的禁榷制度 |
一、禁榷制度的兴起——“官山海” |
二、汉代禁榷制度的发展 |
三、三国至隋代的禁榷制度 |
第二节 唐代的禁榷制度 |
一、唐代禁榷制度的确立 |
二、刘宴的盐法改革 |
三、唐代的榷酒制度 |
四、唐代榷茶制度的兴起 |
五、唐代对矿产的禁榷 |
第三节 辽、宋时期的禁榷制度 |
一、辽代禁榷制度的发展 |
二、宋朝禁榷制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金代禁榷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金初地方的商品专卖 |
一、金初商品专卖的出现及其原因 |
二、金初商品专卖的管理 |
第二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确立 |
一、金代禁榷制度确立前的政治变革 |
二、金代禁榷制度的确立 |
第三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发展与没落 |
一、金世宗时期禁榷制度的发展 |
二、金章宗时期禁榷制度的改革 |
三、金宣宗时期禁榷制度的没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代的榷盐制度 |
第一节 金代盐务机构与职官的设置 |
一、金代盐务机构的设置 |
二、金代盐务机构职官的设置 |
三、金代盐务机构职官的选任 |
第二节 金代榷盐制度下的盐业运营 |
一、金代食盐的运营模式 |
二、盐课的征收 |
第三节 金代对私盐的打击 |
一、私盐兴起的原因 |
二、政府对私盐的打击 |
三、打击私盐的机构 |
第四节 盐官的管理 |
一、对盐务机构职官执法的监管 |
二、金代盐官的考核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代铜铁等矿产资源的禁榷 |
第一节 金代的榷铁制度 |
一、金初对铁的禁榷 |
二、金熙宗以后对铁的禁榷 |
第二节 金、银、铜的禁榷 |
一、金代金、银产地的分布与禁榷 |
二、金代铜的禁榷 |
第三节 矾、锡、丹、碱的禁榷 |
一、金代矾、锡、丹的禁榷 |
二、金代碱的禁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代酒茶等生活物资的禁榷 |
第一节 金代酒、曲的禁榷制度 |
一、金初对酒的禁榷 |
二、金代榷酒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三、榷酒制度下的管理机构及职官 |
第二节 金代茶、醋、香的禁榷 |
一、金代茶叶的禁榷 |
二、醋与香的禁榷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代禁榷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一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特点 |
一、禁榷制度在政府的完全管控下运行 |
二、禁榷商品具有地域性和阶段性特点 |
三、禁榷商品表现为一家独大的局面 |
四、战争是促进金代禁榷制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
五、金代的禁榷制度呈现“歧视”与“体恤”的双重性 |
第二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影响 |
一、金代禁榷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
二、金代禁榷制度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内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史料 |
五、研究内容与价值 |
第一章 丁谦与《蓬莱轩地理学丛书》 |
第一节 丁谦及其着述 |
一、丁谦的生平 |
二、丁谦的着述 |
第二节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相关问题 |
一、清末民初考据学视阈下的《丛书》 |
二、版本流传 |
三、叙校情况 |
四、编着方式 |
第三节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史地问题 |
一、考证的范围 |
二、考证史料的筛选 |
三、参引的文献情况 |
四、考证凡例 |
五、《丛书》的文献学价值——以对东北史地的考据为中心 |
六、东北史地考证的不足 |
第二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民族的考证 |
第一节 两汉东北诸族考证 |
一、秽貊系诸族 |
二、肃慎系诸族 |
三、东胡系诸族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东北诸族考证 |
一、秽貊系诸族 |
二、肃慎系诸族 |
三、东胡系诸族 |
第三节 隋唐五代东北诸族考证 |
一、秽貊系诸族 |
二、肃慎系诸族 |
三、东胡系诸族 |
第四节 宋辽金东北诸族考证 |
一、肃慎系诸族 |
二、东胡系诸族 |
第五节 明代东北诸族考证 |
第三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建置的考证 |
第一节 两汉时期 |
一、《汉书朝鲜传地理考证》中郡县考证 |
二、《后汉书东夷传地理考证》中郡县考证 |
第二节 魏晋时期 |
一、《三国志乌桓、鲜卑、东夷传》中郡城县考证 |
二、《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府郡县考证 |
三、《宋书夷貊传地理考证》中郡考证 |
四、《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中郡城考证 |
五、《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中城县考证 |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 |
一、《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郡城考证 |
二、《新唐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中府城考证 |
三、《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地理考证》中州城考证 |
第四节 金朝时期 |
第四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地名的考证 |
第一节 两汉时期 |
一、《汉书朝鲜传地理考证》中的水名考证 |
二、《后汉书东夷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
第二节 魏晋时期 |
一、《三国志乌桓、鲜卑、东夷传》中的地名考证 |
二、《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的水名考证 |
三、《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 |
一、《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的地名考证 |
二、《新唐书突厥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
三、《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地名考证 |
第四节 《丛书》第二集中的东北水名考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表格索引 |
丁谦着述集补 |
一、高句丽国有二考 |
二、辽上京临潢府考 |
三、曹廷杰金上京会宁府考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黑龙江国有林区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1.2.2 黑龙江国有林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渊源和主要内容 |
2.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渊源 |
2.1.1 马克思与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2.1.3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
2.2.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
2.2.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
2.2.3 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 |
2.2.4 实行最严格生态环保制度的生态法治观 |
2.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
2.3.1 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
2.3.2 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 |
2.3.3 有力推动了美丽中国的建设 |
第三章 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建设概况 |
3.1 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资源及经营历程 |
3.1.1 黑龙江国有林区的经营历史 |
3.1.2 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资源现状 |
3.2 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
3.2.1 坚持不懈全力推进国土绿化七十余年 |
3.2.2 全面停伐后东北虎等野生动物回归山林 |
3.2.3 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成效 |
3.3 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天然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双下降 |
3.3.2 林区经济结构缺乏合理性 |
3.3.3 部分林区居民缺少林地红线意识 |
3.4 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超采模式 |
3.4.2 二、三产业经济向绿色发展过渡缓慢 |
3.4.3 林区落实生态保护制度不够严格 |
第四章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美丽林区建设 |
4.1 严守绿水青山和林区生态保护红线 |
4.1.1 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 |
4.1.2 严守现有林业资源的生态保护红线 |
4.1.3 修复林区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环境 |
4.2 加快林区经济向绿色产业转型发展 |
4.2.1 推动传统林业产品升级 |
4.2.2 培育和扩大林区绿色新产业 |
4.2.3 发展林区旅游产业 |
4.3 合力绘就美丽林区的民生普惠福祉 |
4.3.1 加强对林区居民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 |
4.3.2 落实林区生态移民中就业安置的政府职责 |
4.3.3 完善林区民生保障体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4)中蒙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我国古代的“边市”与当代“边民互市” |
二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 研究理论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塔克什肯口岸与塔克什肯镇 |
第一节 作为中蒙走廊的布尔根河沿岸 |
第二节 塔克什肯口岸 |
一 口岸概况 |
二 口岸运行情况 |
三 口岸发展规划 |
第三节 塔克什肯镇 |
一 塔克什肯镇概况 |
二 镇区重心的北移 |
三 现在的塔克什肯镇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概况 |
第一节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的基本情况 |
一 塔克什肯口岸的“边民互市” |
二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的发展 |
三 边民互市市场的建设 |
第二节 边民互市贸易的参与者 |
一 边民互市市场中的经营者 |
二 市场中的购物者和其他人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的主要发展困境 |
第一节 客户流失 |
第二节 市售商品综合竞争力不足 |
第三节 边民互市市场的经营活动存在无序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影响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的环境因素 |
一 蒙古国宏观经济的动荡 |
二 区位条件、市场环境对边民互市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经营者自身的局限性 |
一 经营者缺乏市场竞争力 |
二 负面经营心态对边民互市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的反思 |
第一节 当地政府及海关的努力 |
一 在口岸发展规划中更加重视出口边贸的发展 |
二 加强对边民互市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
三 改善购物者对边民互市市场的观感 |
第二节 促使边民互市经营者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
第三节 加强对世居边民参与互市的支持 |
一 加强对边民参与互市的引导和组织 |
二 明确塔克什肯镇在边贸中的竞争优势和特色加大边境金融机构对互市边民的支持力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思考 |
(一)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的结论 |
(二)对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政区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简介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运用 |
(五)研究目标、内容及关键问题 |
(六)研究特色与创新 |
一、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行政区划建置沿革 |
(一)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行政区划建置的历史背景 |
1.归化城土默特蒙古部的兴起与称雄漠南 |
2.归化城土默特蒙古部的衰落与降附后金 |
(二)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左右两翼旗行政区划的设置沿革 |
1.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两翼旗的设置 |
2.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两翼旗的沿革 |
(三)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厅道两级行政区划的建置沿革 |
1.厅的设立与山西归绥道的初步建置 |
2.厅的改制、析置与山西归绥道的后期沿革 |
(四)小结 |
二、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 |
(一)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行政区划变迁的制度渊源 |
1.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两翼旗变迁的制度渊源 |
2.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归绥道及所属诸厅变迁的制度渊源 |
(二)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左右两翼旗政区变迁的原因 |
1.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左右两翼旗设置的原因 |
2.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左右两翼旗演变的原因 |
(三)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厅道两级政区变迁的原因 |
1.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诸厅政区变迁的原因 |
2.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归绥道政区变迁的原因 |
(四)小结 |
三、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行政区划变迁的影响 |
(一)对漠南蒙古地区的影响 |
1.管控漠南蒙古中西部地区 |
2.稳固清代北部边疆民族区域 |
(二)对土默特地方社会的影响 |
1.对归化城土默特蒙古部落的影响 |
2.对归化城土默特区域社会的影响 |
3.对呼包地区行政区划格局的影响 |
(三)小结 |
四、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特殊行政区划格局的评价 |
(一)土默特地区特殊行政区划格局的形成与积极作用 |
1.“一地两治”行政区划格局的形成与积极作用 |
2.“插花地”行政区划格局的形成与积极作用 |
(二)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行政区划格局存在的问题 |
1.“一地两治”形成带来的弊端与消极影响 |
2.“插花地”形成带来的弊端与消极影响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问题 |
二、学术回顾与反思 |
(一) 哈尼族迁徙研究内容 |
(二) 哈尼族迁徙研究反思 |
三、涉及相关理论 |
(一) 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大一统”理论 |
(二) 历史时段理论 |
四、研究资料 |
(一) 历史文献 |
(二) 哈尼族迁徙史诗 |
(三) 族谱、传说、服饰、语言等其它资料 |
(四) 田野调查资料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相关说明 |
(一) 哈尼族族源“氐羌北来”说 |
(二) 斯科特“逃避统治”说 |
(三) 民族迁徙与移民 |
(四) 哈尼族先民 |
第一章 元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第一节 元代云南重回统一多民族国家 |
一、蒙古军征服大理国 |
二、元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
第二节 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一、元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
二、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第三节 元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
一、元军屠戮下罗盘甸哈尼族先民的迁逃 |
二、元军军事镇压下乌蒙山区哈尼族先民的迁离 |
三、元军开疆拓土下哈尼族先民的逃匿 |
第二章 明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第一节 明王朝对云南的经营与明代社会状况、民族结构的变化 |
一、明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
二、明代云南社会状况与民族结构的变化 |
第二节 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一、明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
二、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第三节 明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
一、民族结构变化下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二、川西南哈尼族先民的往南迁徙 |
第三章 清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第一节 清代云南内地化进一步推进、边疆危机出现 |
一、清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
二、清末云南边疆危机出现 |
第二节 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一、清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社会状况 |
二、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第三节 清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
一、改土归流下六诏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二、武装起义与暴力镇压下哀牢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三、国内和国际形势影响下哈尼族先民的境外迁徙 |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特点和影响 |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 |
一、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 |
二、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 |
三、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文化动因 |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特点 |
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 |
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 |
三、向边地迁徙 |
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 |
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 |
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 |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影响 |
一、迁徙对本民族的影响 |
二、迁徙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三、迁徙对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7)“清代文献(档案、家谱)整理与研究”研讨会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代皇族与世家的研究 |
二、档案与满文文献的研究 |
三、边疆与开发 |
四、民族与宗教 |
五、结语 |
(一) 重视并使用大量的档案与满文文献 |
(二) 多元的学术研究风格 |
(8)东北传统豆酱制作工艺及酱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三、主要内容体系 |
四、资料来源与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东北地区历史地理与农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环境条件 |
一、自然环境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概况 |
一、原始农业的产生及发展 |
二、传统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
三、农业生产的近代化 |
第三节 东北地区饮食概况 |
一、食物原料由“简”及“繁” |
二、饮食结构逐渐丰富,日趋合理 |
第二章 东北地区豆酱起源 |
第一节 豆酱的历史渊源 |
一、秦汉以前的酱 |
二、西汉以后的豆酱 |
第二节 东北地区豆酱的起源 |
一、豆酱发明所必备的条件 |
二、唐代的“栅城之豉” |
三、宋金时期“以豆为酱” |
第三章 东北地区豆酱的传统制作工艺 |
第一节 豆酱制作工艺的演变 |
一、北魏首次出现制酱工艺记载 |
二、唐代制酱技术获得突破 |
三、元代制酱技术发生革新 |
四、明清时期制酱技术趋于成熟 |
第二节 东北地区传统豆酱的制作 |
一、制大酱法 |
二、制盘酱法 |
三、其他种类豆酱的制作 |
四、传统酱油的制作 |
第三节 东北地区传统制酱工艺特征 |
一、传统工艺中历代制酱技术的体现 |
二、传统工艺独特性的表现 |
第四章 东北地区饮食生活中的酱文化 |
第一节 豆酱的食用方法 |
一、蘸食蔬菜 |
二、烹饪中调和五味 |
第二节 酱对蔬菜发酵制品的影响 |
一、各类酱渍菜的制作 |
二、东北地区酱菜的特点及其成因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中的酱文化 |
一、满族的酱文化 |
二、锡伯族的酱文化 |
三、朝鲜族的酱文化 |
第四节 东北地区酱文化成因分析 |
一、受地域因素影响 |
二、丰富的大豆资源 |
第五章 民风民俗中的酱文化 |
第一节 岁时民俗中的酱文化 |
第二节 语言民俗中的酱文化 |
一、民间故事中的酱文化 |
二、谚语中的酱文化 |
三、制酱中的禁忌活动 |
四、地名民俗中的酱文化 |
第三节 服饰民俗中的酱文化 |
一、酱文化对服饰中配饰的影响 |
二、颜色中的酱文化 |
第四节 民俗宗教中的酱文化 |
一、满族萨满教的神话 |
二、民间祭祀活动 |
第六章 东北地区酱文化同东北亚地区的传播交流 |
第一节 酱文化交流的背景 |
一、悠久的大豆栽培历史 |
二、相似的饮食消费习惯 |
三、同处于发酵饮食文化圈 |
第二节 东北亚酱文化的传播路线 |
一、唐代以“栅城”为中心传至朝鲜半岛地区 |
二、从我国东北地区传至日本的“黄酱”之路 |
第三节 东北亚地区酱文化异同比较 |
一、食用酱的种类 |
二、传统制酱工艺的异同 |
三、主要食用方法的异同 |
第四节 日韩酱文化现代发展对我国酱文化发展的启示 |
一、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酱文化 |
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
三、在现代拓宽其应用的广度 |
第七章 传统制酱工艺的发展和传承 |
第一节 东北传统制酱工艺的价值探讨 |
一、“过去时”价值 |
二、“现在时”价值 |
三、“将来时”价值 |
第二节 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一、受到工业化、城市化的冲击 |
二、在现代面临“消失”的危险 |
第三节 东北传统制酱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
一、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
二、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与经济利益相结合 |
三、深入研究,注重对其文化功能的保存 |
四、改变“匠人”思想,提升大众的认同与参与 |
五、通过多种途径,客观、完整地记录工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
1.1.1 鄱阳湖简介 |
1.1.2 鄱阳湖流域 |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
1.2.5 研究成果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鄱阳湖的成因 |
2.1.1 湖泊成因分类 |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
2.4.4 小结 |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
3.2.1 水旱灾害属性 |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
3.3.1 湿润指数 |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
4.1 前言 |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
4.2.1 彭蠡泽的变迁 |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
4.2.5 小结 |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
4.3.4 结束语 |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
4.4.4 结束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
5.2.1 流域降水 |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
5.2.5 小结 |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
5.4.2 入湖泥沙过程 |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
5.5.2 入湖污染负荷 |
5.5.3 湖区水流特征 |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腹边互动”视野下秦汉时期边疆农业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范围的界定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腹边互动”理论视角 |
第一节 对秦汉“腹边互动”的认知 |
第二节 “腹边互动”理论的构建与实践 |
一、同宗同祖体系的建立 |
二、华夏为天下“中”、“长兄”意象的构建 |
第三节 “腹边互动”的实践 |
一、孝悌之根据 |
二、德治的实践 |
第四节 “腹边互动”的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秦汉边疆开发的腹地支撑能力分析 |
第一节 “腹边互动”的气候条件分析 |
第二节 “腹边互动”耕作技术支撑 |
第三节 “腹边互动”的工具技术支撑 |
一、牛耕与铁器的推广 |
二、牛耕与铁器功效 |
三、秦汉各边疆地区铁制农具的考古发现与种类 |
第四节 “腹边互动”的政府支撑分析 |
一、统治者重农 |
二、农学的雏形出现 |
三、秦汉农官制度的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北疆的农业开发 |
第一节 北疆概况 |
一、北疆的概念及地理 |
二、北疆的农业考古 |
三、北疆与中原同一族源 |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北疆农业开发政策 |
一、移民 |
二、屯田 |
三、设置郡县 |
四、关市 |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北疆农业开发绩效 |
一、对赵信城粮食总量的推测~* |
二、秦汉时期北疆种植物 |
三、“腹边互动”下匈奴的农耕文化发展 |
四、奇兽入塞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腹边互动”下汉代西域的农业开发 |
第一节 西域概况 |
一、中原关于西域概念的形成 |
二、早已联通中原的西域农业 |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汉代西域的农业开发政策 |
一、设置西域都护,开始政治统治 |
二、移民 |
三、屯田 |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汉代西域的农业经济开发成就 |
一、“腹边互动”体系下工具与技术的互动 |
二、互动视野下西域农作物种植 |
三、乌孙的游牧经济 |
四、西域传入的物种及葡萄酒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岭南边疆农业开发 |
第一节 岭南概况 |
一、“五岭”的指属 |
二、岭南的农业考古 |
三、融合、分蘖期的秦汉时期岭南民族 |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岭南农业开发政策 |
一、统一开拓岭南边疆的认知 |
二、设置郡县 |
三、移民实岭南 |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岭南的农业开发成就 |
一、中原刺激下的耕种工具及耕作技术的发展 |
二、“腹边互动”下岭南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发展 |
三、“腹边互动”下岭南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内传 |
四、“腹边互动”下岭南农产品加工业 |
五、地方性专业物产志的出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西南边疆农业开发 |
第一节 西南概况 |
一、西南的农业考古 |
二、融合、分蘖过程中的汉代西南民族 |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西南农业的开发政策 |
一、设置郡县 |
二、羁縻统治 |
三、移民垦殖 |
四、军事屯田 |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西南农业的开发成就 |
一、西南农业整体概况 |
二、“腹边互动”下巴蜀农业的发展 |
三、“腹边互动”下汉民与技术流入 |
四、“腹边互动”下的西南水利的兴修 |
五、西南的粮食生产能力与对农业开发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东北边疆农业开发 |
第一节 东北概况 |
一、东北地理概况 |
二、东北的上古农业 |
三、嬗变中的东北民族 |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东北边疆农业开发政策 |
一、设置管理机构 |
二、移民 |
三、屯田 |
四、羁縻控制 |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东北农业开发成就 |
一、“腹边互动”下考古所见东北农业变化 |
二、“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东北边疆民族向农业经济演进 |
三、“腹边互动”下初步发展的东北民族农产品加工业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边疆开发的特点与作用 |
第一节 秦汉时期民族互动特点 |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移民作用 |
第三节 “腹边互动”政策制定的依据及其特点 |
第四节 “腹边互动”下农业开发区域差异 |
第五节 “腹边互动”开发政策的实施效应 |
第六节 农业开发在边疆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两汉历代农业诏书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四、谈我国历代政府对乌苏里江流域的管辖(论文参考文献)
- [1]金代禁榷制度研究[D]. 罗继岩. 吉林大学, 2021(01)
- [2]《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D]. 周赫.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黑龙江国有林区的实践研究[D]. 宋超.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中蒙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D]. 陈逸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5]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政区地理研究[D]. 康其.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6]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D]. 陈燕. 云南大学, 2019(09)
- [7]“清代文献(档案、家谱)整理与研究”研讨会会议综述[J]. 许富翔.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5)
- [8]东北传统豆酱制作工艺及酱文化发展研究[D]. 王哲.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 [10]“腹边互动”视野下秦汉时期边疆农业开发研究[D]. 王世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