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型的同轴型宽频带保护放电器(论文文献综述)
天线开关管一组[1](1967)在《一种新型的同轴型宽频带保护放电器》文中提出 前言近几年来,人们在研制同轴型气体放电天线开关管方面开展了不少工作。但都是利用“谐振升压”,提高放电区电场强度,从而降低放电器的漏过功率。因此,这些管子的频带还是比较窄的,一般不超过30%。除非使用机械调节,增加其频率范围。但这对使用来
邹爱民[2](2011)在《低频段脉冲探地雷达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地雷达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广泛应用于工程、环境等无损探测。目前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的探地雷达系统均为超宽带脉冲体制,仪器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本文以隧道地质预报这一应用为背景,开展了低频段脉冲探地雷达相关技术研究工作。给出了一种仪器总体设计方案,由超宽带收发天线、超宽带脉冲源模块、采集与控制模块、上位机等组成,实现了超宽带脉冲电磁波的产生、辐射、接收、数据采集、处理成像等功能。在超宽带脉冲产生方面,通过选择合适的雪崩三极管及电路结构实现了用较少数量的雪崩三极管产生较大幅度的纳秒级窄脉冲,这样的工作方式可增强雪崩电路的稳定性。基于此思想,设计了单级雪崩三极管串行级联电路。获得的纳秒级窄脉冲的幅度、频谱、重复频率等指标满足隧道地质预报对脉冲探地雷达的基本要求。脉冲源电路与应用于超宽带雷达系统中的脉冲源的对比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脉冲源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针对平面对称阵子类超宽带天线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指出了平面蝶形天线在较高的频点上方向图变异问题,并与平面半椭圆天线做了对比,分析了其本质原因,指出了其最佳的脉冲辐射方向。提出了两种方法来实现超宽带脉冲源电路与平面蝶形天线系统的匹配:集总阻感加载方法和射频变压器匹配法。实测结果证明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实现平面对称振子天线的定向辐射特性,对振子的边缘形状做了优化设计,并提出了屏蔽式四分之一椭圆天线(SQEA)的概念。仿真结果表明,此天线具有良好的阻抗带宽,时域脉冲辐射失真小,前后比可达35dB,能有效屏蔽非目标方向的辐射。超宽带脉冲通过空间辐射和电路系统的反射,对同步系统中的时钟信号形成了强烈的干扰,对此设计了基于光耦器件和瞬态抑制器件的干扰抑制电路,提高了系统同步精度。基于Windows环境,设计了上位机软件,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A-scan、B-scan显示成像、存储及系统控制等功能。
曹懋[3](2011)在《某型号射频连接器射频高压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射频连接器是一种用于射频同轴电缆、组件以及系统之间连接的接口元件,以实现射频信号的传递,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重要元件。射频高压是射频连接器四大射频参数之一(电压驻波比、插入损耗、射频泄漏、射频高压),是判断射频连接器在射频高压状态下能否避免击穿,保持正常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射频连接器质量水平的重要参数。美军标MIL-C-39012系列标准和我国军标GJB681A-2002《射频同轴连接器总规范》都把射频高压作为射频连接器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国内的射频连接器射频高压试验装置较少。据了解,电子部第二十三研究所曾研制过一台频率5MHz,试验电压范围0~1000V射频高压试验装置。但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防科技的迅速发展,新型的射频连接器不断涌现,技术指标不断的提高,该设备已经很难满足相关射频连接器射频高压的试验要求,对N型、L27型、L29型等以上中型射频连接器的射频高压测试就难以进行。所以研制新的能够满足射频连接器发展需求的射频高压试验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对射频连接器射频高压的试验原理进行了分析,并且在此理论的基础上研制出一台频率在5MHz7MHz,射频电压03500V连续可调的,能够满足美军标MIL-PRF-39012系列标准和国军标GJB681-2002《射频同轴连接器总规范》射频高压试验装置。并且对研制完成的试验装置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结论证明该射频高压试验装置能够满足相关标准的试验要求。之后,将射频电压和射频频率的测试值与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TEK公司进行了比对,比对结果为满意。最后,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量值溯源的要求和途径编制了该装置的校准方法。
张仲山,李传应[4](1994)在《野战核爆探测系统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高技术战争条件下野战核爆探测系统电磁兼容技术问题,在阐明电磁环境及其危害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其可采用的5种传统的和5种发展中的电磁兼容技术.而后以光电途径核爆探测系统的电缆为例进行了电磁兼容设计.文后还指明了其注意点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郭建飞[5](2013)在《车辆电控系统电磁防护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车辆电控系统的电子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带来操控性能和驾乘感受的巨大提升。然而,由于越来越多地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控制芯片,使得车辆电控系统的电磁敏感性大大提高,在复杂强电磁环境中的机动性和安全性也大大降低。目前民用车辆多是基于电磁兼容的标准设计,在复杂强电磁环境下不具备基本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在面临恐怖电磁袭击等威胁时更是不堪一击。基于这种现实,针对民用车辆电控系统开展电磁防护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典型电磁脉冲及传统电磁防护技术,分析了车辆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磁脉冲对车辆电控系统的耦合作用途径和损伤机理,根据电控系统电子元器件的敏感性和损伤阈值分析了电控系统电子设备的电磁敏感性,确定了电磁防护对象。然后重点以传统电磁防护技术为依据,从工程应用角度深入研究民用车辆电控系统电磁防护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主要创新性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车辆电控系统整体电磁防护方案。基于法拉第笼电磁屏蔽原理,从电控系统整体层面上将屏蔽、滤波和接地等传统电磁防护技术进行融合,提出构建车辆电控系统整体防护结构的一般原则,以车辆电控系统为对象设计了整体电磁防护方案,并利用软件仿真的手段对该防护方案的整体防护效能做了验证,结果表明整体电磁防护结构可以简化电磁防护工程实施难度,提高系统整体防护效能。2.提出基于高功率微波限幅器的车辆电控系统防护方法。结合车辆电控系统内部信号特点,以高性能PIN二极管为核心设计并研制了专用于车辆电控系统的高功率微波限幅器,并设计两个高功率微波试验对限幅器的防护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专用高功率微波限幅器具有良好的性能,对电磁脉冲的抑制能力明显,提升了电磁防护的针对性和可靠性。3.提出了车辆电控系统电磁防护集成化的思想,设计并研制出车辆电控系统集成化电磁防护电路。阐述了集成化电磁防护的思想以及电磁防护集成的意义,结合车辆电控系统结构特点,将滤波、限幅和脉冲吸收等多种电磁防护手段集成在一个防护电路中,并通过标准化接插口与线束连接,实现了对电控单元和线束的综合防护。大大提升了车辆电控系统的标准化防护水平,提高了防护措施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和实践价值。上述工作为民用车辆电磁防护问题提供了参考方案,为电控系统电磁防护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对于提升车辆在复杂强电磁环境中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葛津津[6](2016)在《脉冲探地雷达前端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地下管线的监测,隧道工程透水塌方的预警,公路路面路基的质量检测,战争遗留地雷的排除,军事隐藏目标的侦测等等,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对地下未知的情况进行探测,脉冲探地雷达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关于探地雷达前端的选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就脉冲探地雷达技术的基础理论做了详细的论述。分别从电磁场的基本理论,介质的电性参数,脉冲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探测原理、技术指标等方面,对探地雷达系统的相关理论做了阐释。对探地雷达子系统的设计指标做了详细分析。其次,高幅度时域脉冲信号源及探地雷达天线是脉冲探地雷达前端子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对其做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做了相关的验证性实验。对基于雪崩晶体管的脉冲产生电路做了介绍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与分析,最后设计并测试了单级雪崩晶体管脉冲信号源及多级MARX级联脉冲信号源。另外,本文在分析并归纳多种探地雷达天线的性能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半圆形天线臂电阻加载背腔天线,并就天线的驻波系数、辐射性能、时域脉冲的拖尾幅度等方面,与传统的三角形天线臂电阻加载背腔天线做了详细的仿真及测试对比,验证了改进后的天线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对整个探地雷达系统的探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为了验证上述设计的脉冲信号源和天线的实际工作性能,本文对其实施了联合的验证性实验,对埋藏金属目标进行了成功探测,并利用雷达成像技术对目标进行了成像,目标清晰可辨,有力地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脉冲信号源及天线的优越性能及实用价值,作为探地雷达前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胜任其角色。本文设计并研制了脉冲幅度为64.1V,脉冲宽度为1.5ns的单级雪崩晶体管脉冲信号源以及脉冲幅度为156.2V,脉冲宽度为1.6ns的MARX级联脉冲信号源。同时设计并改进了探地雷达天线,在天线臂形状上创新使得整个天线性能得到显着的提升,并且最终通过脉冲源及天线的联合实验,实现了脉冲探地雷达前端子系统的综合测试,验证了本文所做研究的工程应用价值。
王燕芩[7](2012)在《电气化牵引回流对信号控制系统的干扰分析及防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铁路运输中,采用电力牵引可以较大地提高运输能力,能够显着地节约能源而且无环境污染,它是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但电力牵引也给铁路信号设备带来了较大的强电干扰,若没有较先进的铁路信号设备与之配套,则电气化铁路的优势不能充分地发挥。也就是说,先进的信号设备若不能有效的防止和排除电力牵引的种种干扰,就不能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在单相工频25kV交流制电力牵引区段的接触网周围空气间产生了连续分布的交变磁场,而电力牵引的供电回路是以接触网和钢轨作为工作导线的非对称制供电回路。同时,钢轨对大地的绝缘程度极低,回归的牵引电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电流沿钢轨流通,第二部分电流沿大地流通,这样,在铁路沿线设置的各种信号设备上,会产生对大地的电位和纵电动势,同时各种信号电路内会导致感应电流出现。因此,这种电磁的影响会对沿线的信号设备及其维修直接产生干扰。电气化铁路对信号系统的影响有传导、感应和辐射三种形式,其中,传导性干扰最为严重,主要表现为不平衡牵引电流对轨道电路和机车信号等信号设备的影响和地电位升的影响。论文在对电气化铁道对信号系统引起的干扰影响进行简要描述后,对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制式以及影响铁路信号设备的牵引电流干扰源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传导性干扰机理以及在不同供电方式下沿线轨流分布模型,确定钢轨回流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平衡电流的形成及干扰机理,搭建了牵引供电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对脉冲电流进行仿真测试。根据产生不平衡电流的众多因素,对轨道电路防护钢轨不平衡电流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最后,为了防止电气化铁路给信号设备带来的强电干扰,为使信号设备更好的适应于电力牵引方式,本文基于VC++平台,设计了牵引电流综合分析系统,在对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系统设计实现了对铁路线路牵引电流数据采集存储后的还原、波形显示以及数据详细分析,能够实时反映现场的牵引电流动态情况,为铁路系统信号设备的抗干扰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找到能够有效抑制或解决信号系统的干扰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龚文博[8](2016)在《超宽带超声波传感器在局部放电检测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JPFYX压电薄膜(以下文中以新型压电薄膜代替),是属于高分子聚合材料,它有抗氧化、抗化学腐蚀、抗辐射、抗高温、抗气候变化等基本性能,还具有热电性、介电性、压电性等特殊性能,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利用其优异的性能制作传感器等设备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它的压电特性是本文制作超宽频超声波传感器的主要依据,并且其压电特性相对于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具有更高的压电系数,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的制作。本文利用其优异的压电特性,研制出基于新型压电薄膜的超宽带超声波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局部放电检测中。首先本文从理论上研究清楚新型压电薄膜具有优异压电性的原理并研究了超声波在单层界面或者多层界面的折反射情况和最终透射出来的超声波的声压声强的变化情况。其次,基于超声波折反射的研究,确定了传感器的保护层、耦合层和背衬材料的选取以及传感器内部结构设计。并结合材料的声阻抗和超声波在多层界面折反射的研究,理论上验证了材料选取的合理性。再者,在准备好传感器各种材料后,成功完成传感器的研制工作,同时也研究了与传感器配套的前置放大器的理论原理,并成功完成前置放大器的研制工作。在完成传感器和放大器的硬件研制工作后,本文成功检测了传感器和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等基本性能,结果显示超宽频超声波传感器本体带宽为20kHz-1MHz,此频带内的相移不超过50°,且频率越高相移越少。放大器本体的带宽超过传感器的带宽范围,且在20kHz-1MHz内相移不超过10°。最后,介绍了时频域谱图分类的原理,将传感器所测的3种超声波信号数据与时频域谱图分类相结合,完成T-F谱图的制作,从完成的T-F谱图中,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局部放电的分类。在检测数据时,通过使用自己所研制的超声波传感器、放大器、借来的滤波器和示波器组成检测系统,记录了 SF6气体中针板放电、SF6气体中沿面放电和背景噪声3种超声波信号。
童颙[9](2006)在《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硬件集成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大坝安全监测中,构建自动化监测系统是近年来发展的趋势。然而,与工业生产自动化领域日渐成熟的硬件集成技术相比,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中的硬件集成技术还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在大坝处于恶劣环境和现场条件简陋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和电子技术等构建高效的自动化监测系统,提高其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准确监测大坝的安全性态,对保障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有着积极意义。 本文在分析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应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硬件集成技术做了重点研究,涉及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1)综合分析集中式、分布式和网络集成式结构在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劣,根据实际的工程需要构建系统的最优结构及功能。 (2)在分析国外先进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的基础上,如美国Geomation公司的2380 MCU,Geokon公司的GK4500AL渗压计等,对硬件集成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3)结合实际工程,利用硬件集成技术将MCU、渗压计和光纤通讯设备构成监测系统的硬件部分,利用Geonet组态软件编制针对大坝渗流监测的采集程序和对MCU的诊断程序,对系统数据精度、传输速率、传输误差率等做进一步分析。 (4)针对已经投入运行的监测系统出现的一些问题,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可扩展性。
戴湘武[10](2007)在《摩托车发动机点火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动机点火性能是影响摩托车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关键因素。当前能量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各大中城市纷纷开展的限摩、禁摩运动更是为我国摩托车行业敲响警钟,改善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已成为摩托车产业发展当务之急。传统的点火系统性能参数测试设备越来越不能满足高性能摩托车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需求。本文从摩托车行业背景出发,在分析了摩托车点火系统工作原理、点火性能参数特性以及传统点火性能测试设备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的摩托车发动机点火性能自动测试系统。自动测试系统综合运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自动测试技术。本文主要从点火性能参数的测试原理、自动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机械运转平台设计、信号采集模块设计、信号处理以及自动测试系统应用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述。着重介绍了小波阈值滤波在点火电压信号降噪处理上的应用,以及利用Visual C++与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实现点火电压信号的降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分析的摩托车发动机点火性能自动测试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实时性强、测试精度高、抗干扰强的特点,较好地满足了发动机点火性能测试的要求。
二、一种新型的同轴型宽频带保护放电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的同轴型宽频带保护放电器(论文提纲范文)
(2)低频段脉冲探地雷达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探地雷达应用现状和隧道地质预报实践 |
1.2.1 探地雷达应用现状 |
1.2.2 探地雷达用于隧道地质预报实践 |
1.3 脉冲探地雷达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 |
1.3.1 探地雷达体制分类 |
1.3.2 脉冲探地雷达系统关键技术 |
1.3.3 窄脉冲产生及超宽带脉冲天线技术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脉冲探地雷达技术原理 |
2.1 脉冲探地雷达电磁理论基础 |
2.1.1 电磁场基本方程 |
2.1.2 地下常见介质的电性质 |
2.1.3 介质的电特性对电磁波的影响 |
2.1.4 电磁波在介质界面处的传播 |
2.2 纳秒级窄脉冲信号的波谱特征 |
2.2.1 单极性高斯纳秒脉冲信号及其幅度谱 |
2.2.2 双极性高斯纳秒脉冲信号及其幅度谱 |
2.2.3 脉冲探地雷达的最优子波 |
2.3 脉冲探地雷达探测原理及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
2.3.1 脉冲探地雷达探测原理及测量方法 |
2.3.2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
2.4 探测技术参数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频段脉冲探地雷达仪器总体设计 |
3.1 仪器性能指标及参数设计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3 采集与控制模块 |
3.3.1 数字存储示波卡在探地雷达信号采集中的应用 |
3.3.2 同步控制及监测 |
3.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3.4.1 DSO50212 采集软件 |
3.4.2 MSP430 软件设计 |
3.4.3 上位机主控程序 |
3.5 同步信号的干扰抑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雪崩三极管的纳秒脉冲产生技术 |
4.1 现有超宽带窄脉冲产生技术及特点 |
4.2 雪崩三极管原理及基本应用电路 |
4.2.1 雪崩三极管的雪崩效应 |
4.2.2 雪崩三极管基本电路及原理 |
4.3 单级雪崩三极管串行级联窄脉冲产生电路 |
4.3.1 雪崩三极管的选择与测试 |
4.3.2 直流高压电源模块 |
4.3.3 单级雪崩三极管串行级联电路 |
4.3.4 脉冲稳定性评价及对比 |
4.4 具有平衡输出结构的脉冲产生电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宽带平面蝶形天线的设计及匹配 |
5.1 脉冲探地雷达系统中超宽带天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
5.2 平面蝶形天线的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
5.2.1 平面蝶形天线的结构 |
5.2.2 平面蝶形天线的性能与臂长的关系 |
5.2.3 平面蝶形天线的性能与臂宽的关系 |
5.3 平面蝶形天线的辐射峰值方向分裂问题研究 |
5.3.1 平面蝶形天线辐射峰值方向分裂问题 |
5.3.2 最佳辐射方向及时域方法验证 |
5.4 蝶形天线与脉冲源的一种快速匹配方法 |
5.4.1 集总电阻加载分析 |
5.4.2 蝶形天线与纳秒脉冲源的快速匹配 |
5.5 蝶形天线的巴仑匹配 |
5.5.1 JTX-2-10T+型射频变压器 |
5.5.2 JTX-2-10T+型射频变压器用做宽带巴仑匹配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宽带对称振子类天线的定向性能研究 |
6.1 平面对称振子类天线定向性能的获得 |
6.2 屏蔽式四分之一椭圆天线—SQEA |
6.2.1 平面四分之一椭圆天线 |
6.2.2 屏蔽背腔的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7.1.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7.1.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3)某型号射频连接器射频高压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射频连接器概况 |
1.1 射频连接器简介 |
1.1.1 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发展现状 |
1.1.2 射频连接器的发展趋势 |
1.2 射频连接器有关标准介绍 |
1.2.1 MIL-C-39012 |
1.2.2 射频连接器国际标准情况简介 |
1.2.3 我国射频连接器标准简介 |
1.3 本课题工作概况 |
第二章 射频高压试验原理 |
2.1 射频高压的定义 |
2.2 射频高压的击穿原理 |
2.3 射频高压的试验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射频高压试验装置的设计原理 |
3.1 射频电源 |
3.2 高频变压器 |
3.3 调压器 |
3.3.1 自耦调压器 |
3.3.2 动圈式调压器 |
3.3.3 电动发电机组 |
3.4 射频电压的测量方法 |
3.4.1 球隙法测量 |
3.4.2 静电压表法 |
3.4.3 峰值电压表法测量 |
3.4.4 分压器法测量 |
3.5 谐振回路 |
3.5.1 串联谐振回路 |
3.5.2 并联谐振回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频高压试验装置的实施 |
4.1 研制目标 |
4.1.1 射频连接器射频耐压标准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 |
4.1.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2 射频连接器射频耐压标准装置的设计方案 |
4.2.1 整机工作原理和方框图 |
4.3 高频振荡器的设计 |
4.3.1 高频振荡电路的选择 |
4.3.2 振荡频率的选择 |
4.3.3 高频振荡器的电压稳定性 |
4.4 可调直流高压电源的设计 |
4.5 射频电压测量 |
4.6 射频电流的测量 |
4.6.1 罗氏线圈 |
4.6.2 罗氏线圈的等效电路分析 |
4.6.3 罗氏线圈的设计 |
4.7 射频频率的测量 |
4.7.1 ICM7216D 简介 |
4.7.2 ICM7216D 的内部电路及工作原理 |
4.7.3 频率计原理图 |
4.8 时间控制电路 |
4.9 输出电压表电路 |
4.10 频偏(失效)检测电路 |
4.10.1 电压-频率变换器 |
4.10.2 比较器 |
4.11 屏流、栅流测试电路 |
4.12 射频高压试验装置的安全性设计 |
4.12.1 抑制电磁干扰 |
4.12.2 消除寄生干扰 |
4.12.3 自动报警系统 |
4.13 试运行情况以及注意事项 |
4.13.1 注意事项 |
4.1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及比对试验 |
5.1 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 |
5.2 产生测量不确定度的原因和数学模型 |
5.2.1 测量中可能导致不确定度的来源 |
5.2.2 数学模型 |
5.2.3 输入量 |
5.2.4 射频高压试验装置的数学模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来源 |
5.3 A 类不确定度评定 |
5.3.1 基本方法 |
5.3.2 射频高压试验装置的A 类不确定度评定 |
5.4 B 类不确定度评定 |
5.4.1 基本方法 |
5.4.2 射频高压试验装置的B 类不确定度评定 |
5.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5.5.1 输入量彼此独立时的合成不确定度 |
5.5.2 输入量彼此相关时的合成不确定度 |
5.5.3 射频高压试验装置的合成不确定度 |
5.6 扩展不确定度 |
5.6.1 射频高压试验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 |
5.7 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 |
5.7.1 比对方案概述 |
5.7.2 方案的实施 |
5.7.3 比对数据处理方法 |
5.7.4 比对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射频高压试验装置的校准 |
6.1 量值溯源的途径与要求 |
6.2 射频高压试验装置的校准方法 |
6.2.1 适用范围 |
6.2.2 计量性能要求 |
6.2.3 校准条件 |
6.2.4 校准方法 |
6.3 校准结果的处理 |
6.4 校准周期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与标记(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5)车辆电控系统电磁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磁环境现状 |
1.2.2 车辆电磁防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典型强电磁脉冲及防护技术 |
2.1 典型强电磁脉冲及其特性分析 |
2.1.1 核电磁脉冲及其特性 |
2.1.2 高功率微波及定向能车阻系统 |
2.2 电磁防护技术简介 |
2.2.1 电磁屏蔽技术 |
2.2.2 滤波吸收技术 |
2.2.3 接地和搭接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辆电控系统构成及电磁脉冲耦合作用机理分析 |
3.1 车辆电控系统基本构成 |
3.1.1 电子控制单元(ECU) |
3.1.2 传感器和执行器 |
3.2 电磁脉冲在车辆电控系统耦合作用机理分析 |
3.2.1 电磁脉冲耦合途径分析 |
3.2.2 电磁脉冲对电控系统损伤机理分析 |
3.3 车辆电控系统电磁敏感性分析 |
3.3.1 电子器件敏感性及损伤阈值 |
3.3.2 电控系统电子设备电磁敏感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辆电控系统整体电磁防护技术研究 |
4.1 法拉第笼应用及其意义 |
4.1.1 法拉第笼的概念和应用 |
4.1.2 整体电磁防护结构的意义 |
4.2 整体电磁防护结构设计一般原则 |
4.3 车辆整体电磁防护结构设计 |
4.3.1 总体方案设计 |
4.3.2 车体外层法电磁防护结构设计 |
4.3.3 电控系统整体电磁防护结构设计 |
4.4 整体电磁防护结构防护效能验证 |
4.4.1 仿真模型建立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辆电控系统高功率微波限幅技术研究 |
5.1 微波限幅器概述 |
5.1.1 限幅器概念及其分类 |
5.1.2 PIN 二极管限幅器 |
5.2 车辆电控系统高功率微波限幅器设计 |
5.2.1 高功率微波限幅器设计方案 |
5.2.2 高功率微波限幅器研制 |
5.3 高功率微波限幅器防护效能实验验证 |
5.3.1 限幅器对于基本元器件的防护效果试验 |
5.3.2 限幅器抑制强电磁脉冲干扰的能力实验 |
5.3.3 实验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车辆电控系统电磁防护集成化研究 |
6.1 电磁防护集成化的作用及意义 |
6.2 集成化电磁防护电路研制 |
6.2.1 集成化电磁防护电路方案设计 |
6.2.2 电磁防护电路 PCB 板设计和制作 |
6.2.3 集成防护电路外壳和接口设计 |
6.2.4 集成防护电路接地和搭铁设计 |
6.3 集成化电磁防护电路防护效能验证 |
6.3.1 集成防护电路连续波验证实验 |
6.3.2 集成防护电路高能脉冲验证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致谢 |
(6)脉冲探地雷达前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探地雷达设备研究现状 |
1.2.2 探地雷达天线研究现状 |
1.2.3 探地雷达脉冲信号源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二章 脉冲探地雷达技术基础 |
2.1 脉冲探地雷达电磁理论基础 |
2.1.1 电磁场基本方程 |
2.1.2 媒质的本构关系 |
2.1.3 相速与群速 |
2.2 介质的电性质与电磁波传播参数 |
2.2.1 介质电性参数与电磁波传播参量的关系 |
2.2.2 介质电特性对电磁波的影响 |
2.3 脉冲探地雷达系统基本原理 |
2.3.1 探地雷达系统概述 |
2.3.2 探地雷达探测原理 |
2.3.3 探地雷达主要技术指标 |
2.4 探地雷达前端子系统分析 |
2.4.1 脉冲的时域波形 |
2.4.2 脉冲的频域分析 |
2.4.3 天线带宽与探测深度的影响分析 |
2.4.4 脉冲信号源与探地雷达天线的综合分析与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幅度时域脉冲源的研究与设计 |
3.1 基于雪崩晶体管的脉冲产生技术 |
3.1.1 脉冲产生电路原理 |
3.1.2 脉冲信号源性能指标 |
3.1.3 脉冲产生电路重要参数的仿真与分析 |
3.2 脉冲源的综合设计 |
3.2.1 器件的选择 |
3.2.2 PCB板的制作 |
3.3 脉冲产生电路的测试 |
3.3.1 测试平台的搭建 |
3.3.2 单级雪崩晶体管电路 |
3.3.3 多级雪崩晶体管MARX级联电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探地雷达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
4.1 探地雷达天线概述 |
4.1.1 天线的主要特性参量 |
4.1.2 天线带宽的展宽 |
4.1.3 常用探地雷达天线 |
4.2 蝶形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
4.2.1 碟形天线概述 |
4.2.2 电阻加载的蝶形天线的设计与仿真 |
4.2.3 改进型电阻加载的蝶形天线 |
4.3 背腔式电阻加载蝶形天线 |
4.3.1 电阻加载的蝶形天线背腔设计 |
4.3.2 背腔式电阻加载蝶形天线的时域仿真与分析 |
4.4 天线的测试 |
4.4.1 电阻加载的蝶形天线测试 |
4.4.2 背腔式电阻加载蝶形天线测试 |
4.4.3 背腔式电阻加载蝶形天线辐射特性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探地雷达前端综合实验 |
5.1 脉冲源与天线综合实验 |
5.2 金属目标探测实验 |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电气化牵引回流对信号控制系统的干扰分析及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电气化铁道概述 |
1.1.2 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组成 |
1.1.3 铁路信号设备抗干扰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电气化铁道干扰源 |
2.1 电力牵引的供电方式 |
2.2 牵引电流对信号设备的干扰 |
2.2.1 传导性干扰 |
2.2.2 感应耦合 |
2.2.3 辐射影响 |
2.3 干扰信号进入信号系统的途径 |
2.4 信号控制系统防电气化干扰的措施 |
2.4.1 信号系统抑制干扰信号的工程防护措施 |
2.4.2 牵引供电系统减少干扰信号的措施 |
2.4.3 信号设备采取的技术防护措施 |
3 轨道电路传导性干扰分析 |
3.1 电气化铁道牵引回流分布理论分析 |
3.1.1 牵引电流感应计算理论 |
3.1.2 牵引回流分布数学模型 |
3.1.3 电路参数计算 |
3.1.4 模型的求解 |
3.2 各种供电方式下牵引回流模型 |
3.2.1 直接供电方式 |
3.2.2 BT供电方式 |
3.2.3 AT供电方式 |
3.3 钢轨中牵引电流的干扰分析 |
3.3.1 扼流变压器工作原理 |
3.3.2 牵引电流干扰分析 |
3.3.3 横向不平衡 |
3.3.4 纵向不平衡 |
3.4 不平衡电流的形成及干扰影响 |
3.4.1 产生不平衡电流的原因 |
3.4.2 对机车信号的影响 |
3.4.3 冲击电流干扰 |
4 轨道电路对钢轨不平衡电流的防护 |
4.1 减小干扰信号的防护措施 |
4.1.1 减小干扰信号的基本方法 |
4.1.2 轨道电路抗干扰措施的目的 |
4.2 对牵引电流及其谐波防护 |
4.2.1 提高信干比防护 |
4.2.2 频率与制式防护 |
4.3 升弓冲击电流的干扰防护 |
4.4 保证牵引电流通路顺畅 |
4.5 其它抗干扰措施 |
5 牵引电流综合分析系统设计 |
5.1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5.2 系统功能需求及设计思路 |
5.2.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5.2.2 系统数据分析处理模块设计 |
5.2.3 系统界面及主要介绍 |
5.3 系统功能实现 |
5.3.1 数据检索 |
5.3.2 电流数据的频域分析 |
5.3.3 轨道不平衡系数的动态分析 |
5.3.4 系统的功能特点 |
5.4 电气化区段干扰实例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超宽带超声波传感器在局部放电检测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新型压电薄膜概述 |
1.2 超声波传感器简介 |
1.3 JPFYX压电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超声波法测局部放电简介和研究现状 |
1.4.1 超声波法检测局部放电简介 |
1.4.2 超声波法检测局部放电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新型压电薄膜及特性研究 |
2.1 新型压电薄膜的结构 |
2.2 新型压电薄膜制作 |
2.3 新型压电薄膜的压电方程 |
2.4 新型压电薄膜的静态响应和动态响应特性 |
2.4.1 新型压电薄膜静态响应特性 |
2.4.2 新型压电薄膜动态响应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声波多层界面内传播研究 |
3.1 声波的折反射基本知识 |
3.2 多层界面对超声波的影响 |
3.2.1 4层界面 |
3.2.2 3层界面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感器及其后置放大电路的设计制作 |
4.1 超声波压电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
4.2 传感器设计与制作 |
4.2.1 设计原理 |
4.2.2 传感器的制作 |
4.3 新型压电薄膜测量电路的原理 |
4.3.1 新型压电薄膜等效电路及内阻抗的计算 |
4.3.2 放大电路简介 |
4.4 放大器的制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波传感器的性能测试和应用 |
5.1 传感器性能测试 |
5.1.1 新型压电薄膜带宽测试 |
5.1.2 超声传感器带宽和相移测试 |
5.2 电压放电器的性能测试 |
5.3 超声波传感器在局部放电分离分类中的应用 |
5.3.1 时频域谱图分离分类方法简介 |
5.3.2 局部放电的超声波检测实验 |
5.3.3 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硬件集成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结构 |
1.2.2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硬件技术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 |
2.1 集中式结构 |
2.2 分布式结构 |
2.3 网络集成式结构 |
2.4 三种结构的综合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硬件集成技术的研究 |
3.1 传感器技术 |
3.1.1 变形类监测仪器 |
3.1.2 渗流类监测仪器 |
3.1.3 应力应变类监测仪器 |
3.2 数据采集与测控技术 |
3.2.1 频率测量与激励 |
3.2.2 电压测量 |
3.2.3 电能转换和电能管理 |
3.3 数据通信技术 |
3.3.1 光纤通信 |
3.3.2 纠错算法 |
3.4 抗干扰技术 |
3.4.1 屏蔽 |
3.4.2 接地 |
3.4.3 滤波 |
3.4.4 过电压保护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卧虎山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研制 |
4.1 工程概况 |
4.2 监测系统目标与功能 |
4.3 监测系统设备选型 |
4.3.1 渗压计的选型依据 |
4.3.2 测控单元的选型依据 |
4.3.3 通讯方式的选择 |
4.4 监测系统结构设计 |
4.5 监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测控 |
4.5.1 振弦式仪器的激励与测量 |
4.5.2 组态软件 |
4.6 监测系统中的数据通信 |
4.6.1 监控层通信网络的构建 |
4.6.2 管理层通信网络的构建 |
4.7 监测系统中的抗干扰措施 |
4.7.1 抗电磁干扰 |
4.7.2 抗雷电干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比较 |
5.1 系统优化的原因 |
5.2 基于现场总线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
5.2.1 PROFIBUS总线网络模型 |
5.2.2 基于PROFIBUS的监控级网络设计 |
5.2.3 PROFIBUS监测系统与原系统的比较 |
5.3 无线通信网络的设计 |
5.3.1 无线通信网络概述 |
5.3.2 无线通信网络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摩托车发动机点火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与国外摩托车行业的差距 |
1.1.2 我国摩托车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
1.2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及点火系统性能参数 |
1.2.1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
1.2.2 摩托车发动机点火系统及其性能参数 |
1.2.3 汽油机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
1.3 发动机点火性能测试现状 |
1.4 小波分析及其在自动测试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自动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信号分析与处理概述 |
2.1.1 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 |
2.1.2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体系 |
2.2 待测试信号分析 |
2.3 自动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1 自动测试系统体系结构 |
2.3.2 自动测试总体方案设计原则 |
2.3.3 自动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三章 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及实现 |
3.1 机械运转平台设计 |
3.1.1 机械运转台架驱动装置设计开发 |
3.1.2 磁电机万能连接装置的设计开发 |
3.1.3 三针放电器 |
3.2 高速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3.2.1 点火电压、点火电流信号调理电路 |
3.2.2 数字示波器概述 |
3.2.3 测试系统接口总线的选择 |
3.3 普通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3.3.1 信号调理电路 |
3.3.2 数据采集卡 |
3.4 点火提前角的测量 |
3.5 工控机 |
第四章 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开发 |
4.1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设计的要求及关键技术 |
4.1.1 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要求 |
4.1.2 软件设计的关键技术 |
4.2 自动测试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
4.3 测试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
4.3.1 应用软件体系结构 |
4.3.2 数据结构设计 |
4.3.3 测试应用软件的主要流程 |
4.3.4 测试应用软件的界面设计 |
第五章 小波变换在点火信号去噪中的应用 |
5.1 点火信号去噪方法及比较 |
5.2 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 |
5.2.1 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e Wavelet Transform, CWT) |
5.2.2 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 |
5.2.3 多分辨率分析(Multi-resolution Analysis, MRA) |
5.3 小波去噪的方法及其去噪性能的比较 |
5.3.1 常用的三种小波去噪算法 |
5.3.2 小波去噪算法比较 |
5.4 点火信号小波阈值去噪的应用 |
5.5 点火信号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实现 |
5.5.1 MATLAB 编译器及VC 环境设置 |
5.5.2 生成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动态链接库 |
5.5.3 软件系统的实现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一种新型的同轴型宽频带保护放电器(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新型的同轴型宽频带保护放电器[J]. 天线开关管一组. 电子管技术, 1967(03)
- [2]低频段脉冲探地雷达技术研究[D]. 邹爱民. 吉林大学, 2011(05)
- [3]某型号射频连接器射频高压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 曹懋.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4]野战核爆探测系统电磁兼容技术研究[A]. 张仲山,李传应. 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三), 1994
- [5]车辆电控系统电磁防护技术研究[D]. 郭建飞. 吉林大学, 2013(08)
- [6]脉冲探地雷达前端的研究与设计[D]. 葛津津.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7]电气化牵引回流对信号控制系统的干扰分析及防护研究[D]. 王燕芩. 兰州交通大学, 2012(01)
- [8]超宽带超声波传感器在局部放电检测中的运用[D]. 龚文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04)
- [9]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硬件集成的研究与应用[D]. 童颙. 河海大学, 2006(06)
- [10]摩托车发动机点火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D]. 戴湘武. 天津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