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多糖对肿瘤及荷瘤小鼠的药理作用

肉苁蓉多糖对肿瘤及荷瘤小鼠的药理作用

一、肉苁蓉多糖对肿瘤和荷瘤小鼠的药理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旭东[1](2021)在《人工授粉与剪枝打顶对肉苁蓉种子质量与产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为中药“大芸”的基原植物,专属寄生于藜科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的根部,是我国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肉苁蓉研究工作的日渐深入,肉苁蓉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为满足市场供需,推广肉苁蓉进行规模化栽培显得尤为重要,而提高肉苁蓉的种子产量和质量则是进行肉苁蓉人工栽培成功的关键。长期以来,关于肉苁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栽培、药材产量、质量和活性成分等方面,而对肉苁蓉种子的深入研究则鲜有报道。本试验采用人工介入措施对荒漠肉苁蓉花蕾进行处理,并通过测定肉苁蓉种子基本特征、内含物、生理生化等指标,旨在探明人工授粉和剪枝打顶措施对肉苁蓉种子及梭梭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为肉苁蓉种子的高产优质培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肉苁蓉规模化、规范化栽培提供优质种源。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有:1、人工授粉可明显提高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并能得到苁蓉花序下部的优质种子,同时延长肉苁蓉种植年限可提高肉苁蓉种子抗性和产量,由于肉苁蓉为异花授粉植物,同株异花授粉获得种子质量较差不建议用于生产。2、50%喷雾授粉处理的肉苁蓉结实率高达81.42%,单果数、单果重和种子形态上要明显大于其它处理,单株产量达到了8.987g,大中粒种子占比高达71%,且促进肉苁蓉株高和花序长生长26.75%和27.78%;同时50%喷雾授粉处理能提高下部种子蛋白质含量,可以提高肉苁蓉种子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并且能显着降低种子中丙二醛的含量,提高种子中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着提高肉苁蓉种子的抗逆性来应对恶劣的生存环境。3、初花期50%剪枝打顶处理结实率达到75%,千粒重、单果种子数、单果种子重都明显高于对照,单株产量达到6.432g,所有处理中粒以上种子比例要高于对照组20%左右,种子净率均达到89.26%以上,且能明显促进梭梭株高、茎粗、冠幅、光合枝的生长;初花期剪枝打顶组种子抗逆性强于对照组,上部种子抗逆性低于下部种子。4、现蕾期和初花期对肉苁蓉进行打顶处理能不同程度提高结果率,只进行剪枝处理对肉苁蓉的结果率作用不太明显,且过多的剪枝会降低结实率;50%剪枝打顶处理能把物质能量更多的转移至肉苁蓉花序的发育上。在肉苁蓉盛花期前进行剪枝打顶有助于种子的生长发育,能提升种子质量,在盛花期进行剪枝打顶反而会降低种子质量。剪枝打顶协同处理能明显提高肉苁蓉种子中蛋白质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剪枝程度越高,可溶性糖含量就越低,而且能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水平,从而提高种子抗逆性。

许伟,丁聚贤,谢兴文,李鼎鹏,李宁,柳博,苏积亮,李建国,宋学文[2](2021)在《肉苁蓉对化疗耐药骨肉瘤细胞的逆转作用及MRP1、P53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索肉苁蓉含药血清对人骨肉瘤化疗耐药MG-63细胞的逆转作用及对多药耐药蛋白1(MRP1)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肉苁蓉水溶液灌胃SD大鼠获得高、中、低剂量组的含药血清及空白组血清。贴壁培养法培养MG-63细胞,MTT法检测药物干预前MTX的IC50值,将MG-63细胞分为高剂量组(A)、中剂量组(B)、低剂量组(C)、空白组(N),采用IC50浓度的MTX分别干预各组贴壁细胞,24 h后A、B、C组加入相应的肉苁蓉含药血清,空白组加入对照组血清,持续干预至盐水组细胞在IC50浓度的MTX中稳定生长各组停止干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对MTX的耐药倍数,流式细胞仪检测MRP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干预后A、B、C、N四组细胞耐药指数(RI)依次为:1.80、2.55、2.84、3.74;肉苁蓉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细胞MRP1的表达均下调,与空白组相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相比较于空白组,药物干预后各组P53蛋白表率达均下调,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肉苁蓉能有效逆转化疗耐药骨肉瘤MG-63细胞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RP1及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艾拉旦·麦麦提艾力[3](2021)在《管花肉苁蓉中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管花肉苁蓉药渣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考察不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对管花肉苁蓉水提物中多糖的脱色,脱蛋白作用,筛选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并建立脱色工艺。DEAE-650M填料分离管花肉苁蓉水提物中各多糖组分,比较各组分抗氧化活性及体外免疫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采用静态吸附法筛选出具有最佳分离效果的树脂,结合动态洗脱法,研究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得出最佳分离工艺。根据各多糖分子所携带基团的差异,用DEAE-650M填料分离出中性多糖,酸性多糖,并研究多糖对管花肉苁蓉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以及对金属离子还原能力,并与阳性对照药物(Vc)进行对照;研究各多糖干预对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水平,对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分泌量的变化。结果:热浸提法提取管花肉苁蓉药渣中多糖的最佳条件: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50;此条件下的多糖提取率为5.68%。筛选结果发现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管花肉苁蓉水提物的脱色和除蛋白效果较好,脱色的最佳工艺:上样浓度25mg/ml,吸附时间12h,最佳流速1.2BV/h。抗氧化实验发现,管花肉苁蓉多糖对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铜离子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在体外免疫活性研究实验中发现,分离纯化后的各多糖组分都具有一定的调节免疫活性的能力,其中酸性多糖CT2调节能力较强。结论:热水浸提多糖的方法简便易行,节能环保,成本低,且多糖化学不易被破坏;AB-8大孔吸附树脂对新疆管花肉苁蓉水提物中的多糖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易操作,安全且可重复利用。DEAE-650M离子交换柱填料亦适合用于管花肉苁蓉多糖的分离纯化,分离纯化后的管花肉苁蓉多糖与粗多糖相比,具有更强的抗炎活性,抗氧化活性,便于在新疆管花肉苁蓉多糖的制备中推广使用并为研制出管花肉苁蓉多糖产品奠定基础。

姚辛敏,周晓洁,周妍妍[4](2021)在《肉苁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化学成分多样,含有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糖类、挥发性成分等。其药理作用丰富,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抗痴呆、抗疲劳、润肠通便等多种药理作用。系统地总结肉苁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有利于为肉苁蓉的临床应用和药学研究提供参考。

随家宁,李芳婵,郭勇秀,蒋林[5](2021)在《肉苁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肉苁蓉为沙生名贵的滋补中药材,具药用和食用价值。主要化学成分有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及其苷类、木脂素及其苷类、多糖等,其中苯乙醇苷类为主要药效物质。该文对肉苁蓉化学成分进行总结,阐述肉苁蓉的药理作用,从亲缘性及特有性、传统药效、新的药效、传统药性、代谢转化、可测性,分析可作为其质量标志物的成分,为肉苁蓉的临床用药提供更精准明确的依据,制定更加科学的质量标准。

李帅[6](2020)在《中医肾藏藏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关于精,中医学有禀承父母的先天之精、出生后获得的后天之精、主持生育的生殖之精、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脏腑所藏的脏腑之精等多种类型,但肾所藏的精显然还对肾藏的生殖、生长发育、气化和主水等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关于精的来源、分布、性状、功能、与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等,古代文献和《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都做了详细描述,但就是没有给出精的物质实体,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中医学的传统认识,并与西医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提出了调节之精概念,并给出了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目的:基于中医学关于肾藏和精的传统认识,提出调节之精的概念及功能,采用中西医学对照的方法,获得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方法:从《素问》、《灵枢》等中医经典着作中获得有关肾藏和精的描述。从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获得精的定义和特征属性、肾藏的生理功能。提出调节之精的概念,并就其功能从古籍文献描述和中医临床用药进行了论证。基于中、西医学研究对象(都是研究人体)和研究目的(为了维护人的健康和对人体功能的完备认识)的一致性,选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生理学》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生理学》第八版和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医学免疫学》第二版作为主要研究资料,查阅与人体调节功能有关的西医学认识,发现调节之精与激素、细胞因子具有高度一致性,从而给出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是激素和细胞因子。创新点:提出调节之精概念,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是激素和细胞因子,调节之精具有调节生长发育、生殖、泌尿、气化、造血和免疫的功能。

张子依[7](2020)在《紫甘薯多糖的制备及结构初步分析》文中认为多糖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抗氧化、抗病毒、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其作用机理通常与多糖的结构有着紧密的关系。由于多糖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因此人们对多糖的结构、活性、构效关系方面还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甘薯属旋花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本草纲目》中记载,甘薯性平、味甘、无毒、益气力、健脾胃、补虚乏、强肾阴。紫色甘薯作为甘薯中的一种特殊品种,是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培育出的一种甘薯新品种,已有较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以紫甘薯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分离纯化得到紫甘薯多糖,并对其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初步考察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为后续探究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提供有力的依据。紫甘薯粗多糖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20:1、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小时、提取次数1次以及醇沉浓度75%,在此提取条件下获得紫甘薯粗多糖,提取率为6.1%,多糖含量为45.61%。紫甘薯粗多糖进一步经Sevag法脱蛋白、硅藻土吸附法除色素,得到了多糖含糖量为69.12%的紫甘薯多糖(PSPP)。PSPP经纤维素DEAE-52层析柱纯化,得到了两种多糖(PSPP-Ⅰ、PSSP-Ⅱ)。本文选用得率较多的组分PSPP-Ⅰ进行Sephacryl S-300层析柱纯化,得到了一种紫甘薯多糖(PSPP-Ⅰa),多糖含量为97.65%。本文对PSPP-Ⅰa进行了理化性质及初级结构的鉴定,通过一系列化学显色实验与GPC确定PSPP-Ⅰa是均一性多糖,通过IR、拉曼、HPLC、甲基化、GC-MS及NMR分析表明紫甘薯多糖PSPP-Ⅰa的分子量为15000Da,含有α-糖苷键,糖链的连接方式为[Glcp(1→]、[→4)Glcp(1→]以及少量[→4,6)Galp(1→],摩尔占比为0.4:1:0.1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DSC-TGA对热力学特性、刚果红实验、圆二色谱、XRD、粒度及电位分析实验对紫甘薯多糖PSPP-Ⅰa的高级结构进行解析,发现多糖在200℃内稳定性较好,仅在30-90℃之间有6.1%由于结晶水蒸发而引发的失重现象;PSPP-Ⅰa的空间螺旋结构不具有三股螺旋结构,可能为单/双股螺旋结构,并以无定形态存在;紫甘薯多糖PSPP-Ⅰa的分散系数(PDI)值为0.47,PSPP-Ⅰa的平均粒径(Z-Ave)为230.2nm,且分布较为均匀,组分单一。通过SEM与AFM对PSPP-Ⅰa的表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发现在扫描电镜低倍下观察主要为不规则的片状,柱状以及椭圆状结构,高倍镜下观察发现多糖表面略微凹凸不平,部分球状结构中心有贯穿的孔洞,其中部分球状结构的形成与其含有支链淀粉有关;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到多糖链呈柔性缠绕的链状,并且有不规则的环状、网状结构。利用MTT法检测紫甘薯多糖对LOVO、HepG2、MCF-7、SCG-7901和HCG-27五种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终实验结果表明,紫甘薯多糖PSPP-Ⅰa可以对肝癌细胞HepG2、结肠癌细胞LOVO、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6.7%、40.6%、34.9%,对胃癌细胞SCG-7901以及胃癌细胞HCG-27细胞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丁聚贤[8](2020)在《肉苁蓉对化疗耐药骨肉瘤(MG-63)细胞的逆转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肉苁蓉含药血清对人骨肉瘤MG-63/MTX耐药细胞的逆转作用,初步探索肉苁蓉逆转MG-63/MTX耐药细胞机制。方法:通过肉苁蓉及盐水灌胃SD大鼠获得高、中、低剂量组的肉苁蓉含药血清及对照组血清,贴壁培养法培养MG-63细胞,MTT法检测药物干预前MTX的IC50值,将MG-63细胞分为四组,高剂量组(A)、中剂量组(B)、低剂量组(C)、空白组(N),采用IC50浓度的MTX分别干预各组贴壁细胞,24小时后换液并加入不同浓度的肉苁蓉含药血清及对照组含药血清,持续干预并换液至对照组细胞加入IC50浓度的MTX仍稳定生长后各组停止干预。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比色法检测各组肉苁蓉含药血清干预后的IC50及RI,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MRP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显微镜下观察到MG-63细胞贴壁生长,体积中等,细胞多梭形,偶见不规则形,核较大,核仁清晰。药物干预后的A、B、C、N组细胞较原始MG-63体积增长,呈长梭形、不规则形,伪足增多,生长状态减慢;(2)MTX干预后A、B、C、N四组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4.60±0.14)ug/ml、(6.32±0.30)ug/ml、(7.04±0.14)u g/ml、(9.28±0.18)ug/ml,耐药指数(RI)依次为:1.80、2.55、2.84、3.74;(3)肉苁蓉含药血清干预后A、B、C、N四组细胞凋亡率依次为(39.30±1.85)%、(29.33±1.65)%、(24.33±0.91)%、(18.23±1.51)%,A组>B组>C>组>N组,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4)干预后A、B、C、N四组MRP1蛋白的表达分别为(8.47±0.91)%、(13.80±1.2)%、(28.97±1.2)%、(39.77±1.81)%,A组<B组<C组<N组,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5)相比较N组,A、B、C各组P53蛋白表达均下调,A组<B组<C组<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苁蓉能逆转人骨肉瘤MG-63细胞对MTX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肉苁蓉促进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下调MRP1及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项清芳[9](2020)在《富硒灰树花多糖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及在大鼠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多糖和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多糖是其主要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和降血脂等生物活性。富硒灰树花多糖是一种有机硒化合物,兼具多糖和硒的双重生物活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从富硒灰树花子实体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的富硒灰树花多糖(Se-GFP)具有较好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可以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活性和抗氧化活性,而目前对Se-GFP在体外吸收和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通过建立结肠癌细胞(Caco-2)单层培养模型,研究Se-GFP在体外的转运和摄取;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通过还原胺化反应对Se-GFP进行荧光标记,进行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本研究可为多糖类化合物的吸收和代谢动力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基础,具有较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Caco-2单层细胞培养模型,从富硒灰树花中多糖和硒两个方面研究富硒灰树花多糖(Se-GFP)的转运与摄取。结果表明,富硒灰树花多糖Se-GFP在Caco-2细胞中的转运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型,在肠腔侧(AP侧)比基底侧(BL侧)更容易转运,表观通透系数(Papp值)和转运率测定结果表明,Se-GFP是一种中等吸收的生物大分子,主要通过与内吞作用相同的途径穿透Caco-2细胞;Se-GFP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型,AP侧的摄取率显着高于BL侧;Se-GFP的摄取可能是一种大胞饮途径,是从细胞质到细胞核过程的积累;硒含量测定表明,有机硒Se-GFP较无机硒对照组(亚硒酸钠)更容易被吸收。(2)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对富硒灰树花多糖(Se-GFP)进行荧光标记,研究荧光标记富硒灰树花多糖(Se-GFP-FITC)在生物样品中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富硒灰树花多糖通过还原胺化反应连接上氨基,获得多糖-酪胺化合物(Se-GFP-Tyr);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对胺化后的多糖-酪胺化合物(Se-GFP-Tyr)进行荧光标记,获得荧光标记富硒灰树花多糖(Se-GFP-FITC),FITC的取代度为0.96%。Se-GFP-FITC纯化组分较为均一,峰型对称,分子量基本无变化,且没有游离的荧光素存在,表明富硒灰树花多糖荧光标记成功;体外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Se-GFP-FITC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大鼠空白血浆和尿液等体外介质中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见,荧光标记富硒灰树花多糖可用于后续实验研究。(3)采用荧光定量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荧光标记富硒灰树花多糖(Se-GFP-FITC)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非房室模型拟合大鼠体内Se-GFP-FITC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结果表明,Se-GFP-FITC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t1/2)为16.92 h,达峰迟缓,且达到最大血药浓度所需时间(Tmax)、平均滞留时间(MRT)、表观分布容积(V)、清除率(CL)和t1/2值均与给药剂量无关,其中最大血药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面积(AUC(0-∞))分别与各剂量组成正相关,表明Se-GFP-FITC在大鼠体内呈线性代谢动力学特征;组织分布实验表明灌胃1 h后,Se-GFP-FITC能分布到大部分组织中,肠道中浓度最高,其次为胃和肝脏,灌胃24 h后Se-GFP-FITC在肝组织中的浓度最高,其次为肾、肌肉、肠道、胃和脑;排泄实验结果表明,大鼠经单次灌胃72 h后有83.87%的Se-GFP-FITC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且大多数是以粪便的形式排出。可见,该方法适用于Se-GFP-FITC大鼠体内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综上所述,本文基于Caco-2细胞对富硒灰树花多糖Se-GFP在体外吸收进行研究,对还原胺化后的富硒灰树花多糖进行异硫氰酸荧光标记,研究荧光标记富硒灰树花多糖(Se-GFP-FITC)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可为多糖类化合物的吸收以及代谢动力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基础。

邓楠,申雅娟,丁辉,宋新波,张丽娟[10](2020)在《肉苁蓉多糖类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肉苁蓉是一种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的传统补益中药,其中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现代的药理研究表明,肉苁蓉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活性、抗衰老、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保护神经、抗肝损伤、抗病毒、抗肿瘤、影响肠道菌群等诸多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和保健类食品方面。此外,由于肉苁蓉多糖的组成多样性,对其生物活性也有一定影响。故该文综述了肉苁蓉多糖的药理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二、肉苁蓉多糖对肿瘤和荷瘤小鼠的药理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肉苁蓉多糖对肿瘤和荷瘤小鼠的药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授粉与剪枝打顶对肉苁蓉种子质量与产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中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1 肉苁蓉研究进展
        1.1.1 肉苁蓉概述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肉苁蓉种子的研究
    1.2 目的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试验地概况
    2.2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路线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4 测定指标和方法
        2.4.1 肉苁蓉株高、花序长的测定
        2.4.2 种子净度的测定
        2.4.3 千粒重的测定
        2.4.4 种子分级
        2.4.5 形态比较
        2.4.6 种子萌发测定
        2.4.7 MDA、SOD、POD、CAT含量测定
        2.4.8 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4.9 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2.4.10 梭梭株高、光合枝长测定
        2.4.11 梭梭茎粗、冠幅测定
        2.4.1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人工授粉对肉苁蓉种子质量、产量及生理生化指标、内含物含量的影响研究
    3.1 结果与分析
        3.1.1 人工授粉对肉苁蓉花序上下部种子基本特征的影响
        3.1.2 人工授粉对肉苁蓉花序上下部种子内含物的影响
        3.1.3 人工授粉对肉苁蓉种子抗逆性的影响
    3.2 小结
第四章 喷雾授粉对肉苁蓉种子质量、产量及生理生化指标、内含物含量的影响研究
    4.1 结果与分析
        4.1.1 喷雾授粉对肉苁蓉种子基本特征及其质量、产量的关系研究
        4.1.2 喷雾授粉对肉苁蓉种子内含物含量的影响研究
        4.1.3 喷雾授粉对肉苁蓉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4.2 小结
第五章 初花期剪枝打顶对肉苁蓉-梭梭复合体系的影响研究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初花期剪枝打顶对肉苁蓉种子基本特征及其质量、产量的关系研究
        5.1.2 初花期剪枝打顶对肉苁蓉种子内含物含量的影响研究
        5.1.3 初花期剪枝打顶对肉苁蓉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5.1.4 初花期剪枝打顶对梭梭树生长指标的影响研究
    5.2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花期剪枝打顶对肉苁蓉-梭梭复合体系的影响研究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不同花期剪枝打顶对肉苁蓉种子基本特征及其质量、产量的关系研究
        6.1.2 不同花期剪枝打顶对肉苁蓉种子内含物含量的影响研究
        6.1.3 不同花期剪枝打顶对肉苁蓉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6.1.4 不同花期剪枝打顶对梭梭生长指标的影响研究
        6.1.5 不同花期剪枝打顶对寄主梭梭树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6.2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肉苁蓉对化疗耐药骨肉瘤细胞的逆转作用及MRP1、P53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1.1 细胞株
    1.2 动物
    1.3 试剂
    1.4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制备含药血清
    2.2 药物干预前MTT法测定MTX对MG-63细胞的IC50
    2.3 分组干预及细胞耐药诱导
    2.4 MTT法检测药物干预后MG-63细胞对MTX的耐药指数
    2.5 流式细胞仪检测肉苁蓉对化疗MG-63耐药细胞MRP1的表达
    2.6 蛋白印迹法检测肉苁蓉对化疗MG-63耐药细胞P53蛋白的表达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各组细胞MTX药敏测定
    3.2 各组细胞MRP1蛋白的表达结果
    3.3 各组细胞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4 讨论

(3)管花肉苁蓉中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和方法
    1.新疆管花肉苁蓉药渣中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1.1 仪器材料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2.新疆管花肉苁蓉中多糖的分离纯化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3 讨论
    3.管花肉苁蓉中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2 方法与结果
        3.3 讨论
    4.管花肉苁蓉多糖对巨噬细胞 RAW264.7 免疫活性作用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肉苁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4)肉苁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肉苁蓉的化学成分
    1.1 苯乙醇苷类
    1.2 木脂素及其苷类
    1.3 糖类
    1.4 挥发性成分
    1.5 其他
2 肉苁蓉的药理作用
    2.1 抗衰老作用
    2.2 抗痴呆作用
    2.3 抗疲劳作用
    2.4 缺血保护作用
    2.5 抗骨质疏松作用
    2.6 润肠通便作用
    2.7 免疫调节作用
    2.8 肝脏保护作用
    2.9 改善生殖作用
    2.10 其他
3 结论与讨论

(5)肉苁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苯乙醇苷类
    1.2 环烯醚萜及其苷类
    1.3 木脂素及其苷类
    1.4 糖类
    1.5 其他
2 药理作用
    2.1 保肝
    2.2 改善肠胃功能
    2.3 抗骨质疏松
    2.4 保护神经系统
    2.5 改善肺损伤
    2.6 抗疲劳
    2.7 免疫调节
    2.8 其他
3 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3.1 基于亲缘性及成分特有性的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3.2 基于传统功效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3.3 基于新的功效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3.4 基于传统药性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3.5 基于代谢转化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3.6 基于成分可测性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4 结论

(6)中医肾藏藏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关于肾藏和精的认识
    1. 关于肾藏的认识
        1.1 肾藏生理功能的文献描述
        1.2 肾藏生理功能的现代研究
    2. 关于精的认识
        2.1. 关于精的古代认识
        2.2 关于精的现代认识
        2.3 中医精的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关于调节功能的研究
    1. 中医对调节功能的认识
        1.1 中医理论中的调节
        1.2 治法中的调节
        1.3 方剂中调节中的调节
        1.4 中药的调节
    2. 生物医学对调节功能的认识
        2.1 调节功能概述
        2.2 激素和细胞因子
第三部分 激素和细胞因子的中医功能分类
    1. 调节生长发育的激素和细胞因子
        1.1 筛选标准
        1.2 调节生长发育的激素
        1.3 调节生长发育的细胞因子
    2. 调节生殖的激素
        2.1 筛选标准
        2.2 直接调节作用
        2.3 间接调节作用
    3. 调节泌尿的激素
        3.1 筛选标准
        3.2 直接调控
        3.3 间接调控
    4. 调节气化的激素
        4.1 筛选标准
        4.2 直接作用
        4.3 间接作用
    5. 调节造血的激素和细胞因子
        5.1 筛选标准
        5.2 调节造血的激素
        5.3 调节造血的细胞因子
    6. 调节免疫的激素和细胞因子
        6.1 筛选标准
        6.2 调节免疫的激素
        6.3 调节免疫的细胞因子
第四部分 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
    1. 调节之精
        1.1 调节之精的提出
        1.2 调节之精的含义和功能
        1.3 调节之精功能异常的症状表现
        1.4 调节之精的补充说明
    2. 调节之精功能的立论依据
        2.1 理论依据
        2.2 实践依据
    3. 激素和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3.1 激素
        3.2 细胞因子
    4. 激素和细胞因子与调节之精的对比
第五部分 调节 之精的应用举例
    1. 侏儒症
    2. 卵巢早衰
    3. 支气管哮喘
    4. 前列腺增生
    5. 肾性贫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紫甘薯多糖的制备及结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紫甘薯的研究现状
        1.1.1 紫甘薯概述
        1.1.2 紫甘薯成分研究
        1.1.3 紫甘薯的保健作用
    1.2 多糖结构研究进展
        1.2.1 多糖的概述
        1.2.2 多糖的提取
        1.2.3 多糖的分离纯化
        1.2.4 多糖初级结构分析
        1.2.5 多糖高级结构分析
    1.3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紫甘薯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2.3 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紫甘薯粗多糖的制备
        2.3.2 紫甘薯粗多糖蛋白含量测定
        2.3.3 紫甘薯粗多糖除色素
        2.3.4 紫甘薯粗多糖除蛋白
        2.3.5 紫甘薯多糖紫外光谱扫描
        2.3.6 紫甘薯粗多糖含量测定
        2.3.7 DEAE-52 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
        2.3.8 Sephacryl S-300 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
        2.3.9 紫甘薯多糖PSPP-Ⅰa理化性质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紫外光谱分析
        2.4.2 紫甘薯多糖分离纯化
        2.4.3 多糖含量测定
        2.4.4 紫甘薯多糖PSPP-Ⅰa的理化性质
    2.5 本章小结
3 紫甘薯多糖的初级结构解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2.3 主要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的能谱分析
        3.3.2 红外光谱检测
        3.3.3 拉曼光谱检测
        3.3.4 纯度分析及分子量测定
        3.3.5 样品的甲基化
        3.3.6 核磁共振(NMR)分析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EDS图谱分析
        3.4.2 红外光谱分析
        3.4.3 拉曼光谱分析
        3.4.4 纯度及分子量测定结果
        3.4.5 甲基化结果
        3.4.6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紫甘薯多糖的高级结构解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2.3 主要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刚果红实验
        4.3.2 热特性测定实验
        4.3.3 粒径及电位测定实验
        4.3.4 X-射线衍射(XRD)测定实验
        4.3.5 圆二色谱(CD)扫描测定实验
        4.3.6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测
        4.3.7 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刚果红实验结果
        4.4.2 热特性实验结果
        4.4.3 粒径及电位实验结果
        4.4.4 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
        4.4.5 圆二色谱实验结果
        4.4.6 扫描电镜实验结果
        4.4.7 原子力显微镜实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紫甘薯多糖对肿瘤细胞的增殖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试剂
        5.2.3 肿瘤细胞系
        5.2.4 试剂配制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培养
        5.3.2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5.4 实验结果
        5.4.1 紫甘薯多糖PSPP-Ⅰa对人乳腺癌MCF-7 细胞增殖的影响
        5.4.2 紫甘薯多糖PSPP-Ⅰa对人胃癌SCG-7901 细胞增殖的影响
        5.4.3 紫甘薯多糖PSPP-Ⅰa对人胃癌HCG-27 细胞增殖的影响
        5.4.4 紫甘薯多糖PSPP-Ⅰa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
        5.4.5 紫甘薯多糖PSPP-Ⅰa对人肝癌HepG2 细胞增殖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讨论
    6.1 紫甘薯多糖的制备
    6.2 紫甘薯多糖的初级结构鉴定
    6.3 紫甘薯多糖的高级结构鉴定
    6.4 紫甘薯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肉苁蓉对化疗耐药骨肉瘤(MG-63)细胞的逆转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实验研究
    2.1 技术路线图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药物
        2.2.2 实验大鼠
        2.2.3 实验试剂
        2.2.4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制备不同剂量肉苁蓉含药血清
        2.3.2 MG-63 细胞的培养
        2.3.3 肉苁蓉含药血清干预前MTT法检测MTX半数抑制浓度(IC50 值)
        2.3.4 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药物干预
        2.3.5 肉苁蓉含药血清干预后MTX药敏的测定
        2.3.6 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
        2.3.7 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G-63 细胞MRP1 的表达
        2.3.8 WB法检测MG-63 细胞P53 蛋白的表达
    2.4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3.1 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3.2 各组细胞MTX药敏测定
    3.3 各组MG-63 凋亡结果
    3.4 各组细胞MRP1 蛋白的表达结果
    3.5 P53 蛋白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
讨论分析
    4.1 中药肉苁蓉抗肿瘤的研究
    4.2 OS化疗耐药机制及逆转方式
        4.2.1 化疗在OS治疗中的应用
        4.2.2 介导骨肉瘤化疗耐药产生的机制
        4.2.3 逆转骨肉瘤化疗耐药性的研究
    4.3 P糖蛋白与骨肉瘤
        4.3.1 P-gp与肿瘤的关系
        4.3.2 P53 蛋白在OS化疗耐药中的作用
    4.4 MRP1 与骨肉瘤相关性
        4.4.1 MRP与肿瘤的关系
        4.4.2 MRP1 在骨肉瘤化疗耐药中的作用
    4.5 小结
结语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存在问题
    5.4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逆转骨肉瘤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课题
    参加的学术会议
    获奖情况

(9)富硒灰树花多糖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及在大鼠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糖的肠道上皮细胞吸收研究进展
        1.1.1 肠道概述
        1.1.2 肠道吸收屏障结构
        1.1.3 肠上皮细胞物质吸收转运途径
        1.1.4 Caco-2 细胞模型概述
        1.1.5 多糖在Caco-2 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研究
    1.2 多糖的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1.2.1 多糖的代谢动力学研究概况
        1.2.2 多糖的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
    1.3 富硒灰树花多糖的研究进展
        1.3.1 富硒灰树花多糖的结构
        1.3.2 富硒灰树花多糖的生物活性
        1.3.3 富硒灰树花多糖的吸收和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富硒灰树花多糖在Caco-2 细胞模型中转运和摄取的研究
    2.1 仪器、材料与试剂
        2.1.1 仪器
        2.1.2 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Caco-2 细胞的培养
        2.2.2 富硒灰树花多糖对Caco-2 细胞活力的影响
        2.2.3 Caco-2 细胞吸收模型的建立
        2.2.4 Caco-2 细胞吸收模型的评估
        2.2.5 多糖和硒含量的测定
        2.2.6 Caco-2 细胞的双向跨膜转运实验
        2.2.7 Caco-2 细胞的摄取实验
        2.2.8 数据处理和分析
    2.3 结果和讨论
        2.3.1 富硒灰树花多糖对Caco-2 细胞活力的影响
        2.3.2 Caco-2 细胞吸收模型的评估
        2.3.3 转运实验结果
        2.3.4 摄取实验结果
        2.3.5 富硒灰树花多糖在转运和摄取过程中硒含量的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富硒灰树花多糖的荧光标记及在生物样品中的稳定性研究
    3.1 仪器、材料与试剂
        3.1.1 仪器
        3.1.2 材料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富硒灰树花多糖荧光标记物的制备
        3.2.2 Se-GFP-FITC的分析
        3.2.3 Se-GFP-FITC的体外稳定性研究
    3.3 结果和讨论
        3.3.1 Se-GFP-FITC的荧光标记结果
        3.3.2 Se-GFP-FITC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3.3 Se-GFP-FITC的荧光光谱分析
        3.3.4 Se-GFP-FITC中 FITC的取代度
        3.3.5 Se-GFP-FITC的纯度分析
        3.3.6 Se-GFP-FITC的红外光谱分析
        3.3.7 Se-GFP-FITC的分子量分析
        3.3.8 Se-GFP-FITC的体外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富硒灰树花多糖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4.1 仪器、材料与试剂
        4.1.1 仪器
        4.1.2 材料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溶液的配制
        4.2.2 Se-GFP-FITC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4.2.3 Se-GFP-FITC在大鼠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
    4.3 结果和讨论
        4.3.1 血浆中Se-GFP-FITC浓度的测定
        4.3.2 尿液中Se-GFP-FITC浓度的测定
        4.3.3 粪便中Se-GFP-FITC浓度的测定
        4.3.4 组织样品中Se-GFP-FITC浓度的测定
        4.3.5 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
        4.3.6 组织分布
        4.3.7 排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肉苁蓉多糖类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肉苁蓉多糖的研究
3 肉苁蓉多糖的药理作用
    3.1 调节免疫活性
        3.1.1 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
        3.1.2 增强吞噬细胞活性
    3.2 抗衰老
        3.2.1 抗氧化
        3.2.2 抗疲劳
        3.2.3 改善呼吸系统退行性变化
    3.3 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3.4 保护神经
    3.5 抗肝损伤
    3.6 抗病毒、抗肿瘤
    3.7 影响肠道菌群
    3.8 其他作用
4 总结与展望

四、肉苁蓉多糖对肿瘤和荷瘤小鼠的药理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授粉与剪枝打顶对肉苁蓉种子质量与产量的影响研究[D]. 马旭东.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肉苁蓉对化疗耐药骨肉瘤细胞的逆转作用及MRP1、P53表达的影响[J]. 许伟,丁聚贤,谢兴文,李鼎鹏,李宁,柳博,苏积亮,李建国,宋学文. 时珍国医国药, 2021(03)
  • [3]管花肉苁蓉中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D]. 艾拉旦·麦麦提艾力.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4]肉苁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姚辛敏,周晓洁,周妍妍. 中医药学报, 2021(02)
  • [5]肉苁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 随家宁,李芳婵,郭勇秀,蒋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1)
  • [6]中医肾藏藏调节之精的生物学基础研究[D]. 李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紫甘薯多糖的制备及结构初步分析[D]. 张子依.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8]肉苁蓉对化疗耐药骨肉瘤(MG-63)细胞的逆转作用及机制研究[D]. 丁聚贤.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9]富硒灰树花多糖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及在大鼠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D]. 项清芳. 江苏大学, 2020(02)
  • [10]肉苁蓉多糖类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邓楠,申雅娟,丁辉,宋新波,张丽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6)

标签:;  ;  ;  ;  ;  

肉苁蓉多糖对肿瘤及荷瘤小鼠的药理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