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古代巴、蜀民族及其与西南民族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刘长东[1](2012)在《落下闳的族属之源暨浑天说、浑天仪所起源的族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落下闳为巴人之源出赤狄支系皋落氏者,汉代浑天仪由落下闳始造,浑天仪所本理论为浑天说,而由落下闳的族属及其郡望学统、战国测星和西汉改历的史实、浑天思想的神话来源等观之,浑天说、浑天仪或非先秦华夏之族的旧学古器,而极可能起源于四夷中的狄、巴之族。
段渝[2](2003)在《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研究七十年》文中研究指明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地区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从 2 0世纪 30年代至今 ,学术界对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的研究已有 70年了。 70年间尤其是近 2 0年来 ,由于考古新发现的不断推动 ,使学术界对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 ,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族属、地域和迁徙 ,政治、经济和社会形态 ,文明起源与形成 ,文化交流与传播 ,巴蜀文字和符号 ,宗教 ,艺术 ,科技等等。同时 ,在若干问题上还存在着相当的分歧。本文从学术史的视角 ,对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研究的学术背景、内涵、主要成果与分歧予以了分析论述 ,并对其未来走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杨华,何怀红[3](2014)在《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兴起及深入(下)》文中研究表明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开展前后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年1949年),此阶段由于考古发现资料很少,故研究者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学方面着手研究,老一辈的史学大师吴致华、顾颉刚、徐中舒、董作宾、童书业、卫聚贤等对巴、蜀民族的由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概念,这是巴蜀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高潮;第二阶段(1950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发掘工作,据广元宝轮院、巴县冬笋坝、涪陵小田溪几处战国时期墓葬的发掘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提出了"巴文化"概念,进而认为这些战国时期的墓葬资料当属"晚期巴文化遗存",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峡东部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时期人类居住遗址,对其文化性质,专家们分析认为应属"早期巴文化遗存",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研究着作和研究论文,此乃巴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高潮;第三阶段(1980年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发掘出了大批巴人遗址和墓群,对巴文化起源由过去判断是在夏商时期的认识又向前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建立起了一批巴文化学术研究的组织,举办了多次巴文化研究的学术活动,创办了一些巴文化研究刊物,这一时期为巴文化学术研究活动的最高峰。文章对巴文化研究活动兴起与深入前后80余年研究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概况。
蒋孟[4](2013)在《巴族地区青铜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巴族,是曾存在于我国三峡地区的一个古老族群。巴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崇巫尚武、骁勇善战、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步演变为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地域性文化——巴文化。本文以探讨巴族代表性青铜器物综合性研究为基础,通过以艺术学、考古学等多学科为辅的角度对迄今发现的巴族地区青铜器进行分类研究,从巴族青铜器的背景与工艺、器类与形制、纹饰与图语、精神与内涵四个方面对中国巴族青铜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阐释。本文尝试构建巴族地区青铜艺术的研究体系,了解巴族青铜器艺术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探讨巴族地区青铜器的艺术精神及其内涵并寻找巴族地区青铜器与巴人生活的联系及潜在规律。从而研究巴人生活区域多元造物文化的相互关系,为后续的相关学科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关于本文研究的空间维度,从考古角度来讲,历史时期有过较长时段的稳定的巴人活动的区域均可称之为巴地。远古时期巴族发源于巫山、大巴山一带,后逐渐迁徙扩散。于夏商之际在汉水流域建立部落性群体“巴方”,在清江流域形成“巴氏”廪君蛮。经春秋战国时期的疆土扩展与部族融合,建立了以今渝中为中心,地跨川东南、鄂西湘西、黔东北的巴国。因此本文所指的巴地就是先秦时期西起鄂西,东到川东,北达陕南,南及湘黔之地。关于本文研究的时间维度,本文所分析的是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巴族地区青铜器,战国至两汉时期古代巴文化最为鼎盛繁荣的时期,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段的巴族青铜器物特征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巴族青铜艺术的特点与内蕴。通过对大量出土器物的对比和分析,加上文献史料的佐证,可梳理出巴族青铜器的演化及发展。从中国青铜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巴族青铜器只是整个青铜文明中的一小部分,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艺术内涵与文化特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蒙默[5](1983)在《试论古代巴、蜀民族及其与西南民族的关系》文中认为 古代巴蜀地区的民族问题,是巴蜀史研究中一个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有说巴蜀是藏缅族,有说是苗瑶族;有说蜀为氐而巴为苗,也有说巴为僚而蜀为氐;更有另立巴族、蜀族之名者。真可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笔者对上述诸观点都感到未能惬意,谨愿在这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向读者请教。
杨华[6](2015)在《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兴起及深入》文中提出巴文化研究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距今已历80余年,而关于巴文化最早的研究,却是从"巴蜀文化"开始的。其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及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鄂西和三峡地区发掘出的堆积如山的文物资料表现出与四川地区先秦文化遗存的一定差异,不得不使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者逐渐从过去笼统称谓的"巴蜀文化"旧概念中将"巴文化"分离出来,从而复原出它的本来面目。
曾超[7](2005)在《巴人尚武精神研究》文中指出一、选题价值 巴人是中国古代深有影响的民族,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与丰富均有着极大的贡献。巴人尚武精神作为巴人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在巴人民族精神体系中占有至为突出和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巴人尚武精神的研究,有助于: (一) 深入认识中华民族及中华民族精神。长期以来,人们更多注意的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及其价值的研究,对巴人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巴人对中华民族的特殊贡献,特别是巴人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卓越价值关注不多。因此,对巴人、巴文化及其民族精神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中华民族及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 (二) 深入认识巴人及其文化精神。巴人是一个对中华民族有过卓越贡献的古代民族,它积极从事统一战争,创建中原封建政权,巩固统一王朝,勋业昭着:它披荆棘,辟草莱,建家园,积极进行经济开发,成果显着;它的巴渝舞、竹枝词、白虎文化、跳丧等,文化灿烂;它的尚武精神、开放精神、德性精神、巫教观念等,突出显眼。因此,对巴人尚武精神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系统全面深入地认识巴人的文化及其民族精神。 (三) 弥补巴文化研究的不足。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学术界注意到巴文化以来,学者们经过近八十年的辛勤探索,巴文化研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可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巴人的称谓、族属、起源、迁徙,巴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巴人的政权、疆域、民族构成,巴人的文化交流与交往等,而对巴人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等则研究较少。巴人尚武精神研究旨在于通过对巴人的尚武精神作深入细致的考察,系统全面的探索,弥补巴人民族精神研究不足。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借助对巴文化显着特征的总体把握,抽象出巴人的民族文化精神体系,考察巴人尚武精神在此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以巴人的尚武精神为切入点和主线,考察巴人尚武精神的文化表征,探讨这些表征与巴人尚武精神的因缘关系;对巴人的尚武精神进行价值评估,总结出它对巴人本身、对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深入剖析巴人尚武精神的成因。 (二) 研究方法 充分利用固有的巴文化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宗教学、考古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对巴人的尚武民族精神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三、基本观点和创新突破 (一) 基本观点 1、巴人民族精神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庞大体系,生存观念、尚武精神、爱国风范、巫教精神、德性精神和开放精神在巴文化中均有极为充分的显示。在这个体系中,尚武精神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如果说生存观念是巴人民族精神的原点,那么尚武精神就是保证巴人生存的手段;巫教精神则是弥补巴人信仰的不足,是对巴人尚武精神调剂的补充;爱国风范、德性精神、开放精神则更是直接与其尚武精神紧密联系。尚武精神是巴人生命发展的神经中枢,是融会巴人民族精神的红线。 2、巴人尚武精神的重要文化表征就是武文化的发达。尚武不仅是巴人文化至为显着的特质,而且还融会贯通于巴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精神等领域。其中,政权建设是巴人的尚武精神的政治保障,大迁徙和频繁的军事活动则不仅是巴人的尚武精神的流动轨迹和线性展示,而且强化了巴人对尚武精神的培育;白虎崇拜则是巴人尚武精神的意识流露与集聚,并使之成为白虎武神崇拜;巴渝歌舞、跳丧等则不仅使巴人尚武精神得以传承,更使其艺术化、习俗化、大众化。 3、历史上,巴人尚武精神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发展与巩固,对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强化均有极为重大的贡献。现在,只要我们对巴人的尚武精神进行离析、调适和转化,不仅对我们进行国防教育,护卫国家安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增强和提高国民素质亦有重大意义,更对我们积极促进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 (二)新的创解 l、对巴人尚武精神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探索,如巴人尚武精神在民族精神中的地位、巴人尚武精神的成因与表现内容、巴人尚武精神的传承与演变、巴人尚武精神的重大价值等。实际上,是以巴人尚武精神为主线,揭示了内涵至为丰富巴人文化史。 2、突破以前巴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以巴人尚武精神为主线,对巴人精神研究进行充分的研究,弥补巴人民族文化精神研究的不足。 3、考察巴人尚武精神的成因,揭示巴人尚武精神研究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发展与巩固,对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强化的卓越贡献,对提高国民素质、强化国防教育、促进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价值。关键词巴人,尚武,尚武精神,地位,文化表征,成因
段渝[8](2019)在《七十年来的巴蜀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借助于大量考古新材料的面世,巴蜀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在巴蜀的族属、地域、古蜀先民的迁徙,巴蜀的社会经济,巴蜀古代文明,巴蜀与中原和周边文化的关系,巴蜀文字以及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在有些问题上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巴蜀文化的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巴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巴蜀文化与中原文明及周边文明的关系、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的关系方面还有待深入。
杨鑫[9](2017)在《晋唐巴蜀僚人与区域社会研究》文中提出僚人是我国古代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在巴蜀地区(今川渝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和较为深远的历史影响。巴蜀僚人由南中北上的夜郎、濮及巴蜀本地的濮、僰、賨等族构成。在西晋末成汉时期大批入蜀以后,僚人遍布巴蜀大地各处,数量达数百万之巨。大量僚人的到来与广布巴蜀各地,使其深深介入晋唐巴蜀社会。在行政管理上,历朝对其实行羁縻统治,加封其酋帅爵位官职、增设州郡县加以专门管理,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僚郡”的设立。此外,地方政府还将僚人纳入军队系统、并服徭役。但由于很多时候管理无度,导致僚人叛乱频繁,虽然地方政府有招抚措施,但更多采用武力镇压,又多掠卖僚人为奴的行为,导致了民族关系的恶化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在民间层面,民族关系则在僚人与各族错居杂处、通婚往来中有良性的发展。僚人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吸收以汉人为代表的各族文化,其自身特有的原始民族文化逐渐消退,僚人中的绝大多数融合进了周边各族之中,少部分发展为元明时期的都掌蛮,最后形成现在仡佬族一部分。在巴蜀地方经济方面,僚人的到来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地区荒地的开垦,提供了相当规模的农业租税。而在汉人等掌握先进农耕技术群体的影响下,农业的进步也同时体现在僚人自身农业生产方式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向内地农业生产模式转变上。此外,僚人也在渔猎、手工业、商业等方面丰富了地方经济门类、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总之,巴蜀僚人的存在虽然是政府的一大不稳定因素,导致地方社会出现一些消极面;但其对晋唐时期巴蜀地区地方行政、军事、经济开发、民族融合等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
赵晨韵[10](2020)在《成汉的政权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汉为两晋时期以賨人李氏为首的六郡流民于巴蜀建立的割据政权,为两晋时期南方唯一少数民族割据政权。西晋元康年间,秦、雍二州相继爆发氐人齐万年叛乱与大旱,兵祸天灾相连,大量秦雍二州百姓被迫成为流民,陆续迁徙至巴蜀就食。流民中颇具威望的賨人李氏兄弟被时任益州刺史的赵廞任命收合流民,形成一支流民军。后因侨旧矛盾激化,双方决裂,李特率兵在益州绵竹一带建立了流民军政府,为成汉雏形。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李特之子李雄在蜀地天师道首领范长生的支持下称帝,定国号为“成”。咸康四年(公元338年),李雄堂弟李寿废李雄之子李期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成汉为最早建立的十六国之一,深受两晋局势影响同时也对时局与西南历史造成了深远影响,在两晋十六国时期具有重要地位。成汉作为十六国之一,能在巴蜀割据长达四十余年之久,与其进行的政权建设有密切关系。成汉政权存在诸多的复杂关系,如六郡流民与巴蜀士民的侨旧关系、成汉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成汉与两晋政府及其余割据政权的关系以及成汉政权与天师道的关系等。成汉进行政权建设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复杂关系,故成汉政权建设既沿袭蜀汉及魏晋制度,也根据实际进行了创新。因内外局势变化,大成国时期与大汉国时期的政权建设也有所不同。大成国早期努力调节各矛盾的政权建设使其能屹立于巴蜀,而大汉国后期失衡的政权建设则加速了成汉的灭亡。成汉的政权建设为后世治理西南地区提供了许多经验,也对时局与西南历史造成了深远影响。
二、试论古代巴、蜀民族及其与西南民族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古代巴、蜀民族及其与西南民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4)巴族地区青铜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源起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巴”与巴人 |
1.4.2 巴族与巴地 |
1.4.3 巴族的现代遗存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烁石镂金——巴族地区青铜器的背景与工艺 |
2.1 巴族地区青铜器产生的背景 |
2.2 巴蜀青铜文明的差异及其原因 |
2.2.1 地域性的差异 |
2.2.2 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 |
2.2.3 巴蜀青铜器物的差异 |
2.3 巴族青铜工艺 |
2.3.1 巴族的青铜铸造业 |
2.3.2 巴族青铜技术与工艺 |
第3章 格物致用——巴族地区青铜器的类型与形制 |
3.1 兵器——神灵庇佑的武士亡灵 |
3.1.1 剑 |
3.1.2 戈 |
3.1.3 矛 |
3.1.4 钺 |
3.2 容器——贯穿千年的舌尖文化 |
3.2.1 釜 |
3.2.2 洗 |
3.3 乐器——没有旋律的神秘乐章 |
3.3.1 虎钮錞于 |
3.3.2 钟 |
3.3.3 钲 |
第4章 文以载道——巴族地区青铜器的纹饰与图语 |
4.1 纹饰——凝固在兵器上的精灵 |
4.1.1 虎纹 |
4.1.2 鸟纹 |
4.1.3 螳螂纹 |
4.2 符号与图语——若隐若现的远古话语 |
4.2.1 巴族符号 |
4.2.2 巴族图语 |
第5章 器以藏礼——巴族地区青铜艺术的精神与内涵 |
5.1 巫——巴族地区青铜艺术的源头 |
5.1.1 巴巫文化的起源 |
5.1.2 巴族青铜艺术中的巫文化体现 |
5.1.3 青铜艺术余晖——巫文化的传承 |
5.2 舞——巴族地区青铜艺术的精粹 |
5.2.1 祭祀功能 |
5.2.2 军事功能 |
5.2.3 娱乐功能 |
5.3 武——巴族地区青铜艺术的内核 |
5.3.1 重视兵器制造 |
5.3.2 铸虎于器 |
5.3.3 青铜兵器陪葬 |
结语 |
创新点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之论文 |
后记 |
(5)试论古代巴、蜀民族及其与西南民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巴族”、“蜀族”商 |
二、巴、蜀古代居民的族属 |
三、巴、蜀民族与西南民族的关系 |
(7)巴人尚武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巴人民族精神体系及其核心 |
第一节 巴人发展的源流与巴文化的时空定位 |
一、巴人的源与流 |
二、巴文化的含义与选定 |
第二节 巴人文化的显着特征 |
一、巴人文化特征的学术归纳 |
二、巴人文化的显着特征 |
第三节 巴人民族精神体系 |
一、生存观念 |
二、爱国风范 |
三、巫教精神 |
四、天人合一观念 |
五、开放精神 |
第四节 巴人尚武民族精神的地位 |
一、尚武:巴人文化的显着特质 |
二、尚武:巴人文化的发展红线 |
第二章 巴人尚武精神的文化表征(上) |
第一节 民族政权:巴人尚武精神的实体成果 |
一、帮助中原王朝建立大一统王朝 |
二、创建民族政权 |
三、参与其它政权的建立 |
第二节 大迁徙:巴人尚武精神的线形展示 |
一、巴人发源地的争鸣与选定 |
二、巴人的大迁徙 |
三、巴人大迁徙的原因及特点 |
第三章 巴人尚武精神的文化表征(中) |
第一节 巴人军事集团的形成与构成 |
一、巴人形成问题的争鸣与选定 |
二、巴人先民军事集团的形成 |
三、巴人军事集团的形成 |
四、巴人军事集团的构成 |
第二节 巴人的主要军事活动 |
一、助黄帝逐鹿中原 |
二、助启攻益帝位之争 |
三、五姓之争,廪君主盟 |
四、巴蛇吞象,廪君称尊 |
五、巴方抗强殷 |
六、牧野兴师,前歌后舞 |
七、争衡列国 |
八、白虎为害 |
九、平定三秦 |
十、讨伐羌乱 |
十一、反汉斗争 |
十二、李雄开国 |
十三、江淮大乱 |
第三节 巴人的军事体制 |
第四节 巴人的兵器工业 |
一、巴人兵器的发现与出土 |
二、巴人兵器的种类 |
三、巴人兵器的显着特征 |
四、巴人兵器工业的特点 |
第五节 巴人的军事技能 |
一、射术 |
二、剑术 |
三、水战 |
第六节 巴人主要的军事人物 |
一、廪君 |
二、盐神 |
三、鳖灵 |
四、巴蔓子 |
五、范目 |
六、田强 |
七、相单程 |
八、覃儿健 |
九、李特 |
第四章 巴人尚武精神的文化表征(下) |
第一节 巴歌渝舞:巴人尚武精神的艺术再现 |
一、巴歌 |
二、巴舞 |
三、巴乐 |
第二节 白虎崇拜:巴人尚武精神的意识凝聚 |
一、虎武关系 |
二、巴人的白虎崇拜 |
三、巴人的白虎观念 |
四、白虎文化精神 |
第五章 巴人尚武精神的价值与功能 |
第一节 巴人尚武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互补价值 |
第二节 巴人尚武精神的民族价值 |
第三节 巴人尚武精神的现代价值 |
第六章 巴人尚武精神的成因 |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制约 |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低下 |
第三节 民族政策的影响 |
第四节 部落兵制的久存 |
第五节 多元文化的激荡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七十年来的巴蜀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巴蜀考古的新发现 |
二、巴蜀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 |
(一)巴蜀的族属、地域和迁徙研究 |
(二)巴蜀社会经济研究 |
(三)巴蜀古代文明研究 |
(四)巴蜀文化与中原和周边文化关系研究 |
(五)巴蜀文字研究 |
(六)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研究 |
三、巴蜀文化研究展望 |
(一)巴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
(二)巴蜀文化与中原文明和周边文明的关系 |
(三)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的关系 |
(9)晋唐巴蜀僚人与区域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巴蜀僚人的构成与分布 |
一、巴蜀僚人的构成 |
二、晋唐巴蜀僚人的分布 |
第二章 晋唐巴蜀僚人对地方行政的影响 |
一、僚人影响下的巴蜀地方行政建置的变化 |
二、晋唐国家对巴蜀僚人的管理 |
第三章 晋唐巴蜀僚人对区域民族关系的影响 |
一、晋唐巴蜀僚人的频繁叛乱 |
二、晋唐巴蜀僚人与区域民族的关系 |
第四章 晋唐巴蜀僚人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
一、晋唐巴蜀僚人与区域农业的发展 |
二、晋唐巴蜀僚人与其他经济门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成汉的政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流民运动与流民军政府政权建设 |
第一节 賨人的历史 |
一、賨人的历史 |
二、賨人李氏的发展 |
第二节 六郡流民运动与流民军政府的建立 |
一、六郡流民入巴蜀与流民运动 |
二、流民军政府的建立 |
第三节 流民军政府的政治整合 |
一、与西晋政府的战争 |
二、侨旧矛盾与合作 |
三、流民军政府内部矛盾 |
小结 |
第二章 大成国时期的政权建设 |
第一节 大成国的初创与侨旧矛盾的调节 |
一、大成国的建立 |
二、大成国时期的侨旧矛盾与调节 |
第二节 巴蜀宗教传统与大成国的政教建设 |
一、巴蜀宗教传统 |
二、大成国的政教建设 |
第三节 大成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
一、大成国境内的民族关系与政策 |
二、大成国的对外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大汉国时期的政权建设 |
第一节 大汉国时期的侨旧矛盾与调解方案 |
一、李寿夺权与巴蜀士人地位上升 |
二、侨旧矛盾的激化与大汉国的灭亡 |
三、大汉国儒学风尚 |
第二节 大汉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
一、大汉国境内的民族关系与政策 |
二、大汉国的对外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成汉的兴衰与历史影响 |
第一节 大成国的兴盛与原因探析 |
一、西晋末年及东晋初期动荡的社会环境 |
二、大成国折中式的政权建设方案 |
第二节 内外交困的大汉国及其衰亡原因 |
一、东晋中期社会局势的变化 |
二、大汉国政权建设方案的调整与失衡 |
第三节 成汉政权的历史影响 |
一、西南民族关系 |
二、西南地方管理 |
三、巴蜀文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试论古代巴、蜀民族及其与西南民族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落下闳的族属之源暨浑天说、浑天仪所起源的族属[J]. 刘长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 [2]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研究七十年[J]. 段渝. 中华文化论坛, 2003(03)
- [3]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兴起及深入(下)[J]. 杨华,何怀红.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4]巴族地区青铜艺术研究[D]. 蒋孟.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2)
- [5]试论古代巴、蜀民族及其与西南民族的关系[J]. 蒙默. 贵州民族研究, 1983(04)
- [6]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兴起及深入[J]. 杨华. 三峡文化研究, 2015(00)
- [7]巴人尚武精神研究[D]. 曾超.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8]七十年来的巴蜀文化研究[J]. 段渝. 中华文化论坛, 2019(05)
- [9]晋唐巴蜀僚人与区域社会研究[D]. 杨鑫. 西华师范大学, 2017(02)
- [10]成汉的政权建设研究[D]. 赵晨韵.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