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合式喷油泵的喷油定时与喷油规律的检查和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韩世来[1](1983)在《组合式喷油泵的喷油定时与喷油规律的检查和调整》文中指出本文讨论和介绍了组合式喷油泵喷油定时和喷油规律的检查和调整的方法;并进一步说明了喷油规律检查和调整的重要意义。通常只进行喷油泵定时的测量和调整,常常忽视对喷油泵喷油规律的检查和调整,使喷油规律发生变化,耗油率增加。因此要使柴油机工作状态良好,应采用本文所述“三线一针两齐,先规后时”的调整方法,使“规”与“时”都符合要求。
范立云[2](2008)在《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开发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柴油机电控化是现代柴油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电控喷射系统作为现代柴油机的中枢调节装置,已成为行业内竞相开发的核心课题。因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符合国情的电控高压喷射系统对提高我国柴油机的自主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柴油机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成都威特电喷有限公司的“威泵”产品开发过程进行了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性能研究。采用实验分析和AMESim软件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喷射压力、循环喷油量、喷油规律等高压喷射特性和高低压系统的压力、温度、循环喷油量耦合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进行燃油喷射系统的改进方案优化,并且成功匹配发动机达到国Ⅲ排放法规要求。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进行了决定燃油喷射系统能否成功匹配发动机的高压喷射特性研究。在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喷射压力map、喷射温度map和循环喷油量map的基础上,对显着影响喷射特性的喷射压力、循环喷油量、喷油持续期和供油系数的5大燃油系统参数的响应、以及与各种喷射特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燃油喷射系统是一个多参数相互作用的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系统的高度复杂性导致了产品开发初期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发生。将导致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原因划分为三种形式:1)使用寿命周期内系统性能参数变化引起的循环喷油量变化;2)大批量生产中由于制造精度产生的个体之间的循环喷油量不一致;3)由于复杂的液力系统作用引起的燃油喷射系统的单缸循环喷油量波动和不同缸循环喷油量波动。利用实验设计中相关性分析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对前两种原因中影响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关键参数的量化指标进行了分析,为该系统性能的稳定和标定map的一致性提供了保障。其次,考虑到燃油喷射系统是高低压耦合的整体系统,分析了低压系统参数对喷射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高低压耦合动态喷射特性的研究。为设计出高压喷射特性对低压系统敏感性低的系统,进而解决第三种循环喷油量波动提供了指导依据。实验揭示了高低压系统压力、温度和循环喷油量各种特性耦合现象以及强耦合引起的不正常喷射现象。为了消除这种不正常现象,提出采用加阻尼出油阀和改进低压供油压力的解耦方法,并且通过AMESim仿真模型优化了阻尼出油阀结构参数和低压系统参数,降低了高压喷射系统对低压系统的敏感性,解决了第三种循环喷油量波动问题。对低压系统进行变参数的研究表明:回油阀工作压力对吸油充分程度影响比输油泵流量敏感,并且不同低压油路对压力波动衰减、相邻缸喷射特性影响也不同。另外,为了深入分析系统特性,利用现代控制理论进行了燃油喷射系统的线性分析。系统矩阵特征值的分析表明:燃油喷射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时变、不稳定的系统;系统高压部分模态分析表明:高压喷射过程中大幅值模态出现在燃油系统泵体腔内和高压油管内,喷油器部分的模态小,满足理想喷射规律的要求。系统低压部分模态分析显示:模态的特征频率都在1000Hz以上,对低压系统各缸吸油位置的压力波动影响小,通过高低压系统解耦后的燃油喷射系统低压部分的共振频率模态对高压喷射特性没有影响。最后,为了验证所开发的燃油喷射系统的可行性,将解耦优化后的系统进行了发动机匹配标定。国Ⅲ十三点工况排放测试结果为:NOx为4.8g/kW·h,PM为0.08g/kW·h,满足了国Ⅲ排放法规要求。为了进一步降低高低压系统强耦合特性,针对低压系统的吸油油路特点,提出了新型低压吸油油路结构,并在AMESim环境中建立模型,证明了其方案的可行性。为了实现理想的喷油规律,提出了实现靴形喷油规律的新型控制电流和双柱塞系统两种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证明了其实现靴形喷油规律的可行性。
刘二喜[3](2017)在《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电控单元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燃烧边界条件控制的低温燃烧”是新一代内燃机燃烧技术典型特征,亦是解决内燃机排放与经济问题有效途径。经多年研究,苏万华团队提出了一种以低温燃烧与高密度-低温燃烧“混合”应用的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方案。此燃烧系统通过进气充量、进气门关闭定时及EGR率耦合作用,配合喷油策略灵活调整,实现全工况范围内低温燃烧路径控制与高效清洁燃烧过程,而电控技术是实现燃烧过程控制最有效手段。因此,本文以多可变技术协同控制中问题为导向,以科学、系统研究为核心,以多控制变量高效清洁燃烧为目的,采用Freescale公司MPC5554微处理器,在多控制变量协同控制,扩展电控单元(ECU)软硬件功能,提高控制精度需求及实现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得到主要结论有:为通过提高喷油量控制精度来降低燃烧循环变动,特别针对喷油器驱动电路与喷油一致性进行设计研究。进行RD续流方式与可变续流方式对驱动性能影响对比研究,发现可变续流驱动电流关闭阶段缩短30us,其喷油量循环变动在大油量时减少0.36%,在小油量时减少2.86%。可变续流驱动在电流关闭阶段利用电磁阀线圈释放电磁能向Boost电源充电,缩短Boost电源恢复时间,降低驱动能耗与电路温升。可变续流驱动最高温度仅有37℃,比RD续流减小127℃。最终设计组合式多缸双电源可变续流驱动电路,研究降低电路噪声的优化方案。与上一代电控单元相比,新电控单元中等负荷下燃烧循环变动下降0.5%,NOx与soot的最优排放降幅分别可达3.5%与4%。为提高瞬态工况喷油定时控制精度与减少CPU逻辑负荷,分析上一代电控单元基于CPU中断喷油正时算法在急加速工况造成较大喷油定时偏差原因,设计基于eTPU角度时钟喷油正时算法。新算法可在不使用CPU中断前提下判断发动机相位与实现能灵活调制、切换不同喷油模式多脉冲燃油喷射策略,可保证在瞬态工况下最大喷油定时偏差不超过0.02℃A。同时,设计废气再循环(EGR)控制系统、进气门延时关闭(RIVCT)控制系统、可变几何截面增压器(VGT)控制系统及稳、瞬态控制策略。并为软件系统移植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依据电控单元各任务特性进行组合划分与优先级分配,以进一步提高软件系统可靠稳定性。利用新电控单元在稳态工况下进行了高增压、RIVCT、EGR与两次喷射协同作用对燃烧影响试验研究。研究发现,高增压柴油机中高转速中等负荷下开启RIVCT后,NOx与soot折中排放大幅降低,有效热效率因泵气损失减小而提升,soot对EGR敏感性增强,适当减少EGR率才能找到NOx与soot的最优折中排放;采用两次喷射后,合适后喷比例与定时可大幅减少soot排放,同时1900rpm较1600rpm最优排放的后喷比例较小且定时较早,故中等负荷中高转速过渡略缩减后喷比例与提早后喷定时可降低NOx与soot生成。在1600rpm恒转工况下采用先不变后逐渐增大VGT开度策略与保持RIVCT开启条件下,进行两次喷射与EGR阀延迟开启时刻对加载过程性能耦合影响试验研究。研究发现,两次喷射虽不利于扭矩响应,但有利于降低烟度峰值,其中主喷定时主要决定扭矩响应特性,对烟度峰值影响较弱,而后喷定时则相反,且后喷比例也是决定扭矩响应与烟度峰值重要参数;EGR阀延迟开启时刻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扭矩响应,且过早开启不利于烟度峰值控制,过晚开启不利于NOx排放控制。最终通过国Ⅳ法规测试方法验证新电控单元瞬态控制性能与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排放水平:在ELR测试条件下,各转速扭矩响应皆在1s以内,且烟度峰值不超过0.4m-1;在ETC测试条件下,扭矩响应相关系数R2为0.99,PM与NOx加权平均值分别为0.0235g/kWh与3.46g/kWh,均可满足法规测试要求。
李维[4](2007)在《16V280ZJ型柴油机双弹簧喷油器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保护环境、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被日益重视,排放法规亦日趋严格。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主要有CO、HC、NOx和颗粒。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之间,以及它们与其它柴油机性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关系。所以降低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此外,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大公害。人们对低噪声车辆的需求呼声日益提高,而柴油机是它的主要噪声源。因此,在保持和改进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噪声的任务也已迫切地摆在内燃机工程师的面前。从国外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采用双弹簧喷油器不失为一个经济、有效、且具有较佳综合性能指标的措施,并且国内具备大批量生产的可行性和现实性。采用双弹簧喷油器可以有效控制针阀的第一级升程和第一级弹簧的开启压力,从而降低初期喷油率,实现初期缓慢、中期急速、后期快断的喷油方式,即先缓后急,从而降低燃烧噪声并减少NOx排放;在低速低负荷时,只需第一级升程就能满足使用的要求,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柴油机的低速稳定性,降低低速及部分负荷、尤其是怠速工况时的燃烧噪声。通过对16V280ZJ型柴油机单弹簧喷油器结构的改进,尤其在弹簧腔、调压弹簧、限块等诸多部件进行了设计和创新,使16V280ZJ型柴油机双弹簧喷油器保证了与现有柴油机单弹簧喷油器良好的互换性,从而便于在现场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利用GT—FUEL软件对单、双弹簧喷油器进行模拟仿真,并使用GT—POWER软件对燃油在气缸内燃烧状况进行模拟,通过仿真结果的对比表明对双弹簧喷油器的设计达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姚崇[5](2012)在《船用柴油机电控单体泵系统性能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柴油机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推动了柴油机技术的发展。采用电子控制技术是提高柴油机性能的主要技术手段,已经成为船舶柴油机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其中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作为现代柴油机核心部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柴油机的性能。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对现有柴油机燃油系统改造或升级容易、对油品质量要求低等优点,是对我国机械喷油式柴油机升级改造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针对船用柴油机燃油系统的特点,设计了船用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重点针对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的喷油特性和其高速电磁阀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发了电控系统。在TBD234V8柴油机上配机试验表明,在改善柴油机经济性和提高调速性能的前提下,排放性能达到了IMO TierⅡ排放要求。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高速电磁阀是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的关键部件,其驱动能力和响应速度等性能决定了喷油控制的灵活性。本文针对船用电控单体泵高速电磁阀特性分析难题,在Ansoft环境下建立了三维静态和瞬态磁场数值仿真模型,采用多物理场建模仿真分析及响应面中央合成试验设计分析方法,得出了全工况平面内关键因素及交互作用对高速电磁阀性能的影响规律和程度,揭示了静态电磁力及瞬态响应时间不但与一次作用因素有关,而且受二次因素复杂的交互作用影响,为高速电磁阀优化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2、电控单体泵的喷油性能及循环喷油量波动是影响柴油机高效清洁燃烧和稳定工作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实验分析和AMESim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影响系统喷油性能的关键因素,揭示了全工况范围内关键因素对喷油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得出了影响因素一次及二次交互作用对喷油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全工况范围内的循环喷油量波动量化分析,揭示了各影响因素变动对循环喷油量波动变化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影响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关键参数。为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循环喷油量稳定性控制提供理论指导。3、采用硬件模块化、软件分层封装及基于标定参数的数据架构设计方法,开发了船用柴油机电控单体泵系统控制单元,实现了电控单体泵柴油机实时、在线优化控制与匹配标定。并先后在油泵试验台和TBD234V8船用柴油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柴油机经济性和调速性能的前提下,E3和D2工况NOX排放分别为7.02g/kW h、7.05g/kW h,达到了IMO TierⅡ排放要求。
李云强[6](2009)在《两气门WP10国III、国IV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文中指出随着柴油机排放法规限值日趋严格及柴油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开发满足中国III、国IV号排放标准的柴油机已成为目前我国柴油机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根据我国柴油机产业技术现状和市场需求,在现有两气门柴油机的基础上研究满足国III排放标准的燃烧技术以及满足国IV标准的柴油机燃烧和后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采用德国博世第二代电控高压共轨系统EDC7,在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WD615(单缸两气门)增压中冷柴油机基础上,研究开发了满足中国III阶段排放标准的两气门电控柴油机。在此基础上,采用博世DeNOx2 SCR控制系统,匹配国际先进的SCR后处理器,研究开发了满足中国IV阶段排放标准的柴油机。1.对比分析了不同电控系统的优缺点,确定在两气门WP10国III柴油机上选用博世公司的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并在EFS高压共轨试验台上对影响燃烧的主要部件-电控喷油器的喷油规律进行测试和研究。2.对影响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原WD615国II柴油机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配置优化,优化活塞环以降低机油消耗,进而降低颗粒排放。优化燃烧室,改善燃烧室内气流运动分布规律的同时,改善扩散燃烧减少颗粒排放。对不同喷油器和增压器进行优化,选出了最佳配置。3.在确定发动机最佳配置的基础上,通过燃烧分析手段,对不同喷射压力、提前角以及多次喷射的发动机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为改善发动机性能,降低发动机排放提供燃烧方面的理论支持。4.研究了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控制策略,通过优化喷油压力、定时、预喷、后喷等参数,对发动机的性能进行全面的燃烧开发和标定,使柴油机达到国III排放标准,测试结果为:NOx=4 .80g/kW.h,PM=0.08g /kW.h ,CO=0.45g/kW.h,HC=0.30g/kW.h,ELR烟度:0.46 m-l。5.通过研究分析确定采用SCR技术路线达到中国IV、V阶段最佳方案,根据两气门WP10柴油机实际情况,优化设计了SCR系统,研究了SCR对NOx的催化转化的历程,并通过对柴油机的SCR稳态温度、尿素喷射量、稳态及瞬态的开发标定,使两气门WP10柴油机达到国IV排放标准,测试结果ESC循环:NOx =2.91g/kW.h,PM=0.014g /kW.h,CO=0.38g/kW.h,HC=0.054g/kW.h,ELR烟度:0.042 m-l,ETC循环:NOx=2.83g/kW.h,PM=0.017g /kW.h,CO=0.094g/kW.h,HC=0.129g/kW.h。
马建民[7](2008)在《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ECU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能源问题已经十分紧迫,随着市场供应的不足和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逐渐演变成“能源危机”;加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迫使柴油机朝着低污染、低油耗和高比功率的方向发展。而喷油系统是柴油机的心脏,能源短缺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20世纪末内燃机行业的三大突破进展之一的高压共轨电控柴油机,能够实现理想的喷油规律,被认为是解决节能和环保双重压力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高压共轨系统一般分为三部分:传感器、ECU和执行器,而ECU的研究与设计又是难点与重点,所以本文对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核心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电控单元(ECU)进行设计。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Bosch公司的高压共轨系统,然后论述本电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控制策略设计,其中硬件系统设计分为MCU模块设计、输入电路模块设计、输出驱动模块设计和通信模块设计,在输入电路模块中利用Cadence和MultiSim电路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最优化处理;在软件系统设计方面介绍了OSEK/VDX标准、电控系统“V”型开发方案、系统软件结构,设计了电控系统的底层软件架构,并给出了底层软件中GPI、GPO、ADC、PWM和SPI等模块的详细设计方案。在控制策略方面,详细分析了轨压控制策略,喷油量、喷油定时和喷油速率的控制策略,并设计了最小系统的控制策略。硬件试验分析表明所设计的硬件电路能在所搭建的线束实验台上可靠地运行;软件测试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底层软件系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郝利君,葛蕴珊,赵长禄,孙业保,侯惠苗[8](1999)在《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装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提出未来柴油机的燃油喷射装置需不断提高喷油压力、优化喷油定时和喷油规律, 机械控制式喷油系统已很难完成这种复杂的调节和控制, 采用电子控制技术是燃油喷射装置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阐述了直喷式柴油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的现状和产品发展.目前世界上各大公司都在开发喷油压力高于100 MPa 的高压电控喷油系统. 电子控制泵喷嘴系统由于具有很高的喷射压力, 可实现喷油正时、喷油量和喷射速率的最优控制, 尤为各国青睐
王冬[9](2005)在《内燃机车燃用重柴油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能源短缺是当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近年石油资源的开采有保持或下降的趋势。随着铁路事业和汽车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明显增加,导致我国的石油进口以每年8%~9%在增长,2004年石油进口突破1.2亿吨;另一方面,由于长年开采,我国油田的油质逐年下降,所供油品十六烷值降低,并且杂质含量等指标逐年增高。面对石油资源的紧迫形势,如何使我国内燃机车从燃用轻质柴油向燃用重柴油方向过度,开展机车柴油机燃用重柴油的研究就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对重柴油在机车柴油机上应用的可行性和意义加以论证。我国内燃机车柴油机大部分是中速柴油机,在中速柴油机上燃用重柴油已得到国内外内燃机工作者的认可,由于重质油和轻质油的价格差的存在,机车柴油机燃用重柴油会大大缩减铁路运输的燃料费用,降低运用成本。 重柴油的粘度和杂质含量比轻柴油高,因此,在机车柴油机上不能直接使用,在机车柴油机上燃用重柴油必须进行严格的净化处理,考虑实际工作条件,净化处理需在燃油上车前完成。本文针对机车用油的实际,设计了适用于重柴油净化的处理装置,以保证符合要求的燃油加到机车上。由于粘度的增高,必须保证燃油进入喷油泵以前粘度达到要求。为此,本文针对机车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机车柴油机冷却水作为热源来加热燃油,从而控制燃油粘度的方案。针对燃用重柴油的实际,需对柴油机喷射元件,如:喷油泵柱塞偶件间隙、出油阀弹簧刚度、喷油器针阀升程、及喷射参数,如:喷油提前角、喷油定时等均需作出调整,本文论述了具体的调整方法和依据。最后,针对燃用重柴油滞燃期的变化,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龚英利[10](2009)在《基于EGR和低温燃烧概念的柴油机燃烧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柴油机排放法规日趋严格,根据我国国情,在现有两气门柴油机的基础上研究满足低排放标准的排放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EGR技术是降低柴油机NOx排放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增压柴油机由于进气压力高,在高负荷时进气中引入EGR比较困难。因此,本文研究开发了文丘里混合器和单向阀EGR系统。基于低温燃烧概念,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在产品柴油机上采用大流量EGR实现低温燃烧,从而降低碳烟和NOx排放的控制策略。通过采用机械式喷油泵加EGR系统使两气门产品柴油机达到低排放法规的要求。利用试验和模拟计算研究了低温燃烧过程。模拟计算了不同负荷和EGR率条件下缸内燃烧状况,对Φ-T图做了补充。结果表明,在1800/rmin,10%负荷,EGR率高于61%时,由于高EGR率大幅度降低了氧气浓度而导致的低温燃烧使得碳烟排放量降低。在25%负荷时,进一步降低EGR气体温度可以使燃烧过程向低温燃烧区域移动,远离碳烟生成区,实现低温燃烧。提出燃烧室设计要与EGR技术相适应的观点。设计了能够适应大流量EGR的新燃烧室。研究表明,在新燃烧室凹坑内外均能形成最合适的混合气分布,避免了过浓的混合气区域,燃烧较充分,放热率较高,碳烟排放减少,从而可以较大幅度的增加EGR率,降低N0x排放。研究开发出新型环缝式EGR文丘里混合器,不仅能够引入足够的EGR气体流量,而且能够使EGR气流与进气混合均匀,在最大限度的降低NOx的同时,烟度增加最少。在两气门非道路用柴油机上采用环缝式文丘里混合器EGR系统加机械泵,可以达到美国Tier 3排放标准要求。其NOx比排放量为3.258g/kW.h,比原机降低45%,PM比排放量为0.265g/kW.h。为满足两气门车用柴油机达到欧Ⅲ排放标准的要求,开发设计了带单向阀的EGR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1740r/min,100%负荷时,该单向阀EGR系统可以实现的EGR率为14%,并且在进气系统内不需要附加任何类型的节流装置。检测试验表明,采用机械泵+单向阀EGR系统可以使两气门车用柴油机达到欧Ⅲ排放标准的限值要求, NOx比排放量为4.77 g/kW.h, PM比排放量为0.067 g/kW.h。
二、组合式喷油泵的喷油定时与喷油规律的检查和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合式喷油泵的喷油定时与喷油规律的检查和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2)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开发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的发展概况 |
1.1.1 位置控制式电控喷油系统 |
1.1.2 时间控制的脉动式电控喷油系统 |
1.1.3 压力时间控制的共轨式电控喷油系统 |
1.2 研究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性能的意义及目标 |
1.2.1 新型电控柴油机喷油系统的应用前景 |
1.2.2 新型电控柴油机喷油系统的喷射特性及研究目标 |
1.3 柴油机喷油系统模拟计算的发展概况 |
1.3.1 柴油机喷油系统计算模型的发展 |
1.3.2 柴油机喷油系统数值算法的发展 |
1.4 本论文工作的内容 |
2 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研究方法 |
2.1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
2.1.1 机械液力部分 |
2.1.2 电子控制部分 |
2.2 实验装置与仿真模型的建立 |
2.2.1 实验装置 |
2.2.2 仿真模型 |
2.2.3 AMESim数值模型的验证和标定 |
2.3 本章小结 |
3 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高压喷射特性研究 |
3.1 高压喷射特性实验研究 |
3.1.1 喷油定时特性 |
3.1.2 喷油压力特性 |
3.1.3 喷射温度特性 |
3.1.4 循环喷油量特性 |
3.1.5 生产一致性及寿命周期内性能稳定性 |
3.2 喷射系统特性参数分析 |
3.2.1 喷射特性的响应 |
3.2.2 喷射特性的相关性 |
3.3 循环喷油量波动量化分析 |
3.3.1 寿命周期内循环喷油量波动 |
3.3.2 制造精度引起的循环喷油量波动 |
3.4 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的线性分析 |
3.4.1 稳定性 |
3.4.2 模态 |
3.5 本章小结 |
4 高低压耦合动态喷射特性的研究 |
4.1 高低压耦合实验研究 |
4.1.1 低压压力动态特性 |
4.1.2 低压燃油温度动态特性 |
4.1.3 循环喷油量特性 |
4.2 高低压系统的解耦分析 |
4.2.1 高低压系统强耦合引起的问题 |
4.2.2 高低压系统的解耦方法 |
4.2.3 解耦方法验证 |
4.3 低压油路的参数研究 |
4.3.1 输油泵流量的影响 |
4.3.2 回油阀参数的影响 |
4.3.3 低压油路结构的影响 |
4.4 高低压耦合系统的线性分析 |
4.4.1 稳定性 |
4.4.2 模态 |
4.5 本章小结 |
5 发动机系统标定与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改进方案提出 |
5.1 发动机系统匹配标定 |
5.2 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改进方案提出 |
5.2.1 低压吸油油路的改进方案 |
5.2.2 喷油规律的改进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
致谢 |
(3)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电控单元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柴油机电控技术 |
1.1.1 国外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现状 |
1.1.2 国内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现状 |
1.2 燃油喷射策略 |
1.2.1 喷射压力技术 |
1.2.2 喷油定时技术 |
1.2.3 喷油规律技术 |
1.3 柴油机燃烧循环变动 |
1.3.1 喷油量循环变动 |
1.3.2 喷油器驱动电路 |
1.3.3 喷油正时算法 |
1.4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 |
1.4.1 低温燃烧理论 |
1.4.2 高密度-低温燃烧理论 |
1.4.3 混合燃烧控制策略 |
1.4.4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控制需求 |
1.5 本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 |
2.1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总体研究方案 |
2.2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组成与功能 |
2.2.1 燃油喷射系统 |
2.2.2 废气再循环系统 |
2.2.3 进气门延时关闭系统 |
2.2.4 可调两级增压器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电控单元硬件设计研究 |
3.1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电控单元硬件功能与模块化设计 |
3.1.1 信号输入模块 |
3.1.2 微处理器模块 |
3.1.3 电源管理模块 |
3.1.4 功率驱动模块 |
3.1.5 通信模块 |
3.2 喷油器驱动电路与喷油一致性研究 |
3.2.1 喷油器电磁阀开启特性与关闭特性 |
3.2.2 不同续流方式喷油器驱动电路设计研究 |
3.2.3 双电源喷油器驱动电路设计及电路噪声优化方案 |
3.2.4 六缸喷油器驱动电路设计方案 |
3.2.5 喷油驱动电路优化后对发动机燃烧性能影响 |
3.3 电控单元硬件设计与可靠性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电控单元软件设计研究 |
4.1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电控单元软件功能与模块化设计 |
4.2 喷油正时算法与定时控制精度研究 |
4.2.1 基于CPU中断喷油正时算法定时控制精度研究 |
4.2.2 基于eTPU角度时钟喷油正时算法设计研究 |
4.2.3 多脉冲喷射策略测试与试验研究 |
4.2.4 新正时算法对瞬态工况喷油定时控制精度影响 |
4.3 电控EGR阀控制系统设计 |
4.4 RIVCT控制系统设计 |
4.5 VGT控制系统设计 |
4.6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稳态工况控制策略设计研究 |
4.7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瞬态工况控制策略设计研究 |
4.7.1 发动机启动策略设计研究 |
4.7.2 瞬态工况轨压控制策略设计研究 |
4.7.3 运行工况划分及切换算法设计研究 |
4.7.4 瞬态工况控制算法设计研究 |
4.8 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设计研究 |
4.8.1 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移植 |
4.8.2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电控单元任务时序与划分 |
4.8.3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电控单元任务优先级分配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控制策略试验研究 |
5.1 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试验装置介绍 |
5.2 稳态工况控制策略试验研究 |
5.2.1 RIVCT对两级增压柴油机中高转速中等负荷燃烧影响试验研究 |
5.2.2 两次喷射对中高转速中等负荷燃烧影响试验研究 |
5.3 瞬态工况控制策略试验研究 |
5.3.1 突加载工况两次喷射策略试验研究 |
5.3.2 突加载工况EGR阀延时开启策略试验研究 |
5.4 电控单元瞬态控制性能验证 |
5.4.1 ELR试验循环测试结果 |
5.4.2 ETC试验循环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七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16V280ZJ型柴油机双弹簧喷油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历史及现状 |
1.2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1 课题来源 |
1.2.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
1.1 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
1.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简介 |
1.3 喷油器的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柴油机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 |
2.1 柴油机污染物概述 |
2.2 NOx的生成机理及控制措施 |
2.3 碳烟的生成机理及控制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6V280ZJ型双弹簧喷油器的结构设计 |
3.1 16V280ZJ型柴油机概况 |
3.2 16V280ZJ型柴油机的现状及完善 |
3.3 16V280ZJ型柴油机双弹簧喷油器的设计 |
3.4 16V280ZJ型柴油机双弹簧喷油器的实验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T模拟仿真计算 |
4.1 GT软件简介 |
4.2 16V280ZJ型柴油机单、双弹簧喷油器喷射模型的建立 |
4.3 16V280ZJ型单、双弹簧喷油器仿真计算结果(FUEL模块) |
4.4 16V280ZJ型柴油机单、双弹簧喷油器燃烧模型的建立 |
4.5 16V280ZJ型单、双弹簧喷油器仿真计算结果(POWER模块)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船用柴油机电控单体泵系统性能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船用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发展历程 |
1.1.1 位置控制式电控喷油系统 |
1.1.2 时间控制脉动式电控喷油系统 |
1.1.3 时间控制共轨式电控喷油系统 |
1.1.4 国内电控喷油系统应用现状 |
1.2 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概况 |
1.2.1 电控单体泵系统特点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意义与工作内容 |
1.3.1 本文研究意义 |
1.3.2 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船用电控单体泵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1 系统总体结构 |
2.1.2 电控单体泵结构 |
2.1.3 工作原理 |
2.2 系统设计目标 |
2.3 电控单体泵喷油性能参数设计 |
2.4 控制单元设计 |
2.4.1 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
2.4.2 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
2.5 标定单元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用电控单体泵系统高速电磁阀性能研究 |
3.1 高速电磁阀仿真建模 |
3.1.1 仿真建模环境 |
3.1.2 数学模型 |
3.1.3 高速电磁阀仿真模型 |
3.2 高速电磁阀仿真模型试验验证 |
3.2.1 试验测试装置 |
3.2.2 仿真模型验证 |
3.3 静态电磁力影响因素研究 |
3.3.1 静态电磁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2 全工作面电磁力影响特性分析 |
3.4 动态响应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
3.4.1 动态响应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3.4.2 动态响应特性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船用电控单体泵系统喷油性能研究 |
4.1 |
4.1.1 AMESim 仿真环境 |
4.1.2 数学模型 |
4.1.3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 电控单体泵仿真模型试验验证 |
4.2.1 试验测试装置 |
4.2.2 仿真模型验证 |
4.3 喷油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4.3.1 喷油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喷油性能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4.4 循环喷油量波动特性研究 |
4.4.1 循环喷油量波动分析 |
4.4.2 循环喷油量量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匹配与试验研究 |
5.1 试验部件 |
5.2 系统喷油性能试验与分析 |
5.2.1 试验条件 |
5.2.2 喷油压力特性 |
5.2.3 循环喷油量特性 |
5.2.4 喷油速率特性 |
5.2.5 喷油延迟特性 |
5.3 系统配机试验性能与分析 |
5.3.1 试验条件 |
5.3.2 调速性能试验 |
5.3.3 排放特性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两气门WP10国III、国IV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柴油机主要排放物的生成及危害 |
1.2.1 碳氢化合物(HC) |
1.2.2 一氧化碳(CO) |
1.2.3 微粒(PM) |
1.2.4 氮氧化合物(NOx) |
1.3 控制柴油机排放的迫切性和难点 |
1.3.1 控制柴油机排放的迫切性及法规 |
1.3.2 柴油机排放控制难点 |
1.4 降低柴油机排放的主要技术 |
1.4.1 推迟喷油提前角 |
1.4.2 增压及增压中冷 |
1.4.3 可变进气涡流及多气门技术 |
1.4.4 可变喷嘴截面涡轮增压 |
1.4.5 废气再循环技术 |
1.4.6 废气后处理技术 |
1.4.7 改善燃料的品质 |
1.4.8 减少柴油机润滑油消耗 |
1.4.9 电控高压喷射 |
1.4.10 新燃烧技术 |
1.5 开发两气门 WP10 低排放柴油机的可行性 |
1.5.1 开发两气门WP10低排放柴油机的必要性 |
1.5.2 开发两气门WP10低排放柴油机的可行性 |
1.6 本课题的引出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选型及匹配研究 |
2.1 引言 |
2.2 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发展 |
2.2.1 位置控制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
2.2.2 时间控制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
2.2.3 压力-时间控制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
2.3 两气门WP10国III、国IV柴油机选择高压共轨的原因 |
2.3.1 各种电控燃油系统的性能对比 |
2.3.2 电控燃油系统在潍柴的试验情况 |
2.4 两气门 WP10 柴油机选择博世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原因 |
2.4.1 几种典型的高压共轨系统 |
2.4.2 两气门WP10柴油机选择博世高压共轨系统的原因 |
2.5 博世电控高压共轨系统选型与匹配研究 |
2.5.1 电控喷油器匹配研究试验台 |
2.5.2 电控喷油器喷射规律及流量标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气门WP10国III 柴油机配置优化 |
3.1 引言 |
3.2 柴油机主要零部件优化 |
3.2.1 活塞燃烧室优化 |
3.2.2 活塞环优化 |
3.2.3 增压器优化 |
3.2.4 喷油器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气门WP10国III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 |
4.1 引言 |
4.2 试验循环定义及试验设备 |
4.2.1 试验循环定义 |
4.2.2 试验设备 |
4.3 燃油喷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热力学分析 |
4.3.1 喷油压力与提前角的影响 |
4.3.2 预喷与后喷的影响 |
4.4 两气门WP10 开发标定 |
4.4.1 喷射压力与喷油定时 |
4.4.2 预喷与后喷标定 |
4.4.3 ESC 排放区标定 |
4.4.4 ELR烟度及自由加速烟度标定 |
4.4.5 非排放区标定 |
4.4.6 机油含碳量研究 |
4.4.7 两气门WP10国III柴油机试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气门WP10国IV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 |
5.1 引言 |
5.2 降低柴油机PM和NOx的排气后处理技术 |
5.2.1 降低 PM 的后处理技术 |
5.2.2 降低NOx的后处理技术 |
5.2.3 PM 与 NOx 同时去除的技术 |
5.3 柴油机达国 IV 排放标准的技术路线 |
5.3.1 EGR技术路线 |
5.3.2 SCR技术路线 |
5.3.3 SCR 技术路线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国 IV 技术路线 |
5.4 两气门WP10国IV柴油机SCR系统选型匹配研究 |
5.4.1 催化剂及载体选型匹配研究 |
5.4.2 国内尿素水溶液的适应性研究 |
5.5 两气门WP10国IV柴油机技术指标 |
5.5.1 机体强化满足更高爆发压力的需要 |
5.5.2 降低标定转速满足新一代重型载货车的需要 |
5.6 两气门WP10 国IV 柴油机开发标定 |
5.6.1 原机(裸机)标定 |
5.6.2 DCU SCR后稳态温度场及尿素喷射量MAP的标定 |
5.6.3 带SCR的柴油机ESC标定 |
5.6.4 带SCR的柴油机ETC标定 |
5.6.5 NH_3泄漏试验 |
5.6.6 带SCR的柴油机ELR标定 |
5.6.7 两气门WP10国IV柴油机试验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ECU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柴油机的发展概述 |
1.2.1 柴油机的发展史 |
1.2.2 电控柴油机发展情况 |
1.3 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1.3.1 国外发展情况及现状 |
1.3.2 国内发展情况及现状 |
1.4 本文工作 |
第2章 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2.1 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的组成 |
2.2 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的技术特点 |
2.3 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主要传感器和执行器 |
2.3.1 转速传感器 |
2.3.2 凸轮轴相位传感器 |
2.3.3 空气流量传感器 |
2.3.4 轨压传感器 |
2.3.5 宽带型氧含量(λ)传感器 |
2.3.6 高压油泵组件 |
2.3.7 喷油器 |
2.3.8 共轨总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控制理论 |
3.1 开环控制 |
3.2 闭环控制 |
3.3 PID 控制 |
3.4 模糊控制 |
3.5 自适应控制 |
3.6 自适应模糊PID 原理 |
3.7 神经网络控制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控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4.1 硬件系统概述 |
4.2 MCU 电路模块 |
4.3 电源管理模块 |
4.3.1 电源管理概述 |
4.3.2 ECU 电源信号 |
4.3.3 电源芯片选型 |
4.3.4 电源电路设计 |
4.4 输入电路模块 |
4.4.1 模拟输入信号 |
4.4.2 开关量输入信号 |
4.4.3 频率输入信号 |
4.5 输出电路模块 |
4.5.1 电压提升模块 |
4.5.2 电压切换模块和喷油器驱动模块 |
4.5.3 共轨压力调节电磁阀和EGR 阀等的驱动模块 |
4.6 通信电路模块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控系统的底层软件设计 |
5.1 OSEK/VDX 规范概述 |
5.2 系统“V”型开发方案 |
5.3 系统软件架构 |
5.4 底层驱动软件系统架构 |
5.5 GPI 底层模块 |
5.6 GPO 底层模块 |
5.7 ADC 底层模块 |
5.8 PWM 底层模块 |
5.9 SPI 底层模块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共轨系统部分控制策略的研究与设计 |
6.1 轨压的控制策略 |
6.2 喷油的控制策略 |
6.2.1 喷油量控制策略 |
6.2.2 喷油定时控制策略 |
6.2.3 喷油速率控制策略 |
6.3 最小系统的控制策略 |
6.3.1 MCU 的参数初始化模块 |
6.3.2 工况的判别模块 |
6.3.3 起动模块 |
6.3.4 怠速工况 |
6.3.5 转速计算模块 |
6.3.6 气缸识别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电控系统实验及调试 |
7.1 曲轴转速实验 |
7.2 喷油驱动实验 |
7.3 线束试验台实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工作总结 |
8.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装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电子控制是柴油机燃油喷射装置发展的必然趋势 |
2.1 柴油机燃油喷射装置的理想喷油特性 |
2.2 柴油机燃油喷射装置采用电子控制技术的必要性 |
3 柴油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的应用及发展 |
3.1 国外柴油机燃油喷射装置电子控制技术 |
3.1.1 电控直列式喷油泵 |
3.1.2 电控单体泵系统 |
3.1.3 电控分配泵 |
3.1.4 电控泵喷嘴系统 |
3.1.4.1 机械驱动式电控泵喷嘴系统 |
3.1.4.2 电控蓄压式泵喷嘴系统 |
3.2 国内柴油机燃油喷射装置电子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4 结 论 |
(9)内燃机车燃用重柴油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内燃机车的发展及机车柴油机用油的现状 |
1.2 课题的可行性论证 |
1.3 课题的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燃油供给系统及燃油净化 |
2.1 机车燃油系统简介 |
2.1.1 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及组成 |
2.1.2 燃油喷射系统 |
2.2 燃用重柴油时的地面净化处理 |
2.2.1 燃料的特性 |
2.2.2 机车用重柴油的净化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低质燃油对喷射特性的影响 |
3.1 柴油机的喷射过程 |
3.1.1 喷射过程的重要性 |
3.1.2 喷油过程的参数 |
3.1.3 喷油速率和喷油规律 |
3.2 燃油粘度和喷射性能的关系 |
3.3 燃油粘度与喷雾性能的关系 |
3.4 20号重柴油的喷射试验研究结果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低质燃油滞燃期的计算 |
4.1 柴油机的滞燃期及其影响因素 |
4.1.1 滞燃期的含义 |
4.4.2 影响滞燃期的因素 |
4.2 滞燃期的计算及比较分析 |
4.2.1 计算滞燃期的各种公式 |
4.2.2 重柴油滞燃期的计算 |
4.3 滞燃期对燃烧过程和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4.3.1 滞燃期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4.3.2 滞燃期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4.3.3 滞燃期对烟度和排气温度的影响 |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录 |
(10)基于EGR和低温燃烧概念的柴油机燃烧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柴油机排放法规日益严格 |
1.2.1 道路车辆柴油机排放法规 |
1.2.2 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法规 |
1.3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
1.3.1 柴油机排放控制前处理技术 |
1.3.2 柴油机排放控制缸内净化技术 |
1.3.3 柴油机排放控制后处理技术 |
1.4 柴油机废气再循环技术 |
1.4.1 柴油机 EGR 技术发展概况 |
1.4.2 几种典型的 EGR 系统 |
1.4.3 EGR 技术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1.4.4 EGR 对柴油机新燃烧方式的影响 |
1.4.5 柴油机上应用 EGR 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
1.4.6 采用 EGR 技术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
1.4.7 EGR 技术发展趋势 |
1.5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的选择 |
1.5.1 达到国Ⅲ(欧Ⅲ)排放标准的关键技术 |
1.5.2 达到国Ⅳ/Ⅴ(欧Ⅳ/Ⅴ)排放标准的关键技术 |
1.5.3 达到欧Ⅵ排放标准关键技术展望 |
1.6 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 |
1.6.1 满足 Tier 3 排放标准主要技术手段 |
1.6.2 满足 Tier 4 排放标准主要技术手段 |
1.7 柴油机新燃烧概念 |
1.7.1 柴油机新燃烧概念分类 |
1.7.2 柴油机新燃烧方式的研究现状 |
1.7.3 新燃烧方式柴油机产业化技术趋势 |
1.8 开发满足低排放法规两气门机械泵柴油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1.8.1 开发满足低排放法规两气门柴油机的必要性 |
1.8.2 开发满足低排放法规两气门柴油机的可行性 |
1.9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开发的总体方案、试验方法和模拟计算方法 |
2.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2 试验台架系统及试验设备 |
2.3 直喷柴油机多维数值模拟计算基础及计算模型 |
2.3.1 引言 |
2.3.2 气相湍流流动模型 |
2.3.3 柴油机喷雾子模型 |
2.3.4 柴油机燃烧子模型 |
2.3.5 NO_x 生成模型 |
2.3.6 微粒生成和氧化模型 |
2.4 直喷式柴油机多维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的标定 |
2.4.1 几何模型 |
2.4.2 网格划分 |
2.4.3 计算初始参数的确定 |
2.4.4 计算模型的建立 |
2.4.5 计算模型的标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用EGR 实现低温燃烧机理的研究 |
3.1 低温燃烧理论分析 |
3.1.1 Φ-T 图上的低温燃烧概念 |
3.1.2 低温燃烧特征分析 |
3.1.3 降低NOX 和soot 排放实现低温燃烧的途径 |
3.2 低温燃烧技术在降低产品柴油机排放中的应用 |
3.2.1 燃烧概念、排放控制措施和EGR 系统 |
3.2.2 EGR 策略 |
3.2.3 燃烧过程相关参数的定义 |
3.3 进气压力不变时EGR 对燃烧过程和排放的影响 |
3.3.1 EGR 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3.3.2 EGR 对排放的影响 |
3.3.3 EGR 率对燃油消耗率的影响 |
3.4 EGR 率相同时燃空当量比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3.5 产品发动机实际运行状态的模拟计算分析 |
3.5.1 EGR 气体温度对燃烧的影响 |
3.5.2 将低温燃烧的工作范围扩展到较大负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与EGR 匹配的柴油机燃烧室的开发研究 |
4.1 直喷柴油机燃烧室优化的必要性及发展概况 |
4.2 燃烧室的开发目标及参数定义 |
4.3 两气门柴油机燃烧室的设计要点 |
4.3.1 燃烧室的形状选择 |
4.3.2 燃烧室设计的构想 |
4.3.3 燃烧室的设计 |
4.4 燃烧室形状对燃烧及排放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4.4.1 燃烧室计算网格的划分 |
4.4.2 计算参数 |
4.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3.1 燃烧室形状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 |
4.4.3.2 燃烧室形状对缸内温度和排放的影响 |
4.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增压柴油机EGR 系统结构设计 |
5.1 EGR 降低柴油机NOx 排放的机理 |
5.2 增压柴油机应用EGR 技术的难点 |
5.3 增压柴油机EGR 系统结构分析 |
5.3.1 增压柴油机EGR 系统结构方案 |
5.3.2 带文丘里混合器的EGR 系统 |
5.4 EGR 系统的控制 |
5.4.1 EGR 率控制原则 |
5.4.2 EGR 控制方式 |
5.5 EGR 阀种类选取 |
5.5.1 EGR 阀的种类 |
5.5.2 EGR 阀的布置 |
5.6 EGR 冷却系统的种类和选取 |
5.6.1 EGR 冷却的作用 |
5.6.2 EGR 冷却方式 |
5.6.3 EGR 冷却器的要求 |
5.6.4 EGR 冷却器的结构及材料 |
5.7 EGR 混合器的设计 |
5.7.1 EGR 气体引入进气系统的方式 |
5.7.2 EGR 的均匀度 |
5.7.3 EGR 文丘里混合器的设计原则 |
5.7.4 EGR 文丘里混合器几何尺寸的确定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采用EGR 技术满足低排放法规的试验研究 |
6.1 并联式文丘里混合器EGR 系统试验结果及分析 |
6.1.1 发电用柴油机满足美国Tier 3 排放法规的排放控制策略 |
6.1.2 并联式文丘里混合器EGR 系统流动特性 |
6.1.3 EGR 对进气量的影响 |
6.1.4 EGR 率对燃油消耗率和排放的影响 |
6.1.5 满足Tire 3 排放标准的试验研究 |
6.2 串联式文丘里混合器EGR 系统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1 工程机械用柴油机满足美国Tier 3 排放法规的控制策略 |
6.2.2 满足Tire 3 排放标准工程机械用柴油机的开发 |
6.3 单向阀EGR 系统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1 满足欧Ⅲ排放法规的控制措施 |
6.3.2 NOx 排放的控制策略、进排气压力特点和最高EGR 率 |
6.3.3 喷油提前角对排放的影响 |
6.3.4 泵、嘴端压力对排放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组合式喷油泵的喷油定时与喷油规律的检查和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组合式喷油泵的喷油定时与喷油规律的检查和调整[J]. 韩世来. 大连海运学院学报, 1983(S1)
- [2]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开发与性能研究[D]. 范立云.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3]多可变控制柴油机燃烧系统电控单元的设计研究[D]. 刘二喜. 天津大学, 2017(06)
- [4]16V280ZJ型柴油机双弹簧喷油器的研制[D]. 李维. 大连交通大学, 2007(06)
- [5]船用柴油机电控单体泵系统性能研究与开发[D]. 姚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4)
- [6]两气门WP10国III、国IV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D]. 李云强. 天津大学, 2009(12)
- [7]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ECU的研究与设计[D]. 马建民.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6)
- [8]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装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郝利君,葛蕴珊,赵长禄,孙业保,侯惠苗. 兵工学报(坦克装甲车与发动机分册), 1999(02)
- [9]内燃机车燃用重柴油的应用研究[D]. 王冬. 大连交通大学, 2005(02)
- [10]基于EGR和低温燃烧概念的柴油机燃烧过程研究[D]. 龚英利. 天津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