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理为基础,依托支农增效

以管理为基础,依托支农增效

一、以管理为基础靠支农增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徐慧敏[1](2017)在《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金融联系愈加的紧密。对于我国金融行业来说,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经过一定时期的缓冲期后,伴随着金融衍生品及其工具的不断创新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持续冲击,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经历了“重组、引资和公开发行上市”三部曲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和内部管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商业银行也提出或者明确了自身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在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以及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形势面前,银行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要求我国的银行纷纷进行发展战略研究,通过完善具有其独特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规划获得竞争优势并创造价值。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期间发展规划的颁布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推行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导向,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其自身的内部要素发生了变化,推动了其发展战略的改变。适时的调整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的发展战略,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使之更好的服务“三农”,将不仅有利于中国农业银行自身发展,同时也将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身处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有对其发展战略进行充分的研究,进行适时的调整,因此,对于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发展战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PEST理论对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进行外部宏观环境分析、运用SWOT理论对其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情况对其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通过探讨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发展战略的执行力现状,发现发展战略执行力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原因,进一步明确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的发展战略应顺应改革潮流,紧跟国家政策和金融形势,体现其独特的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同时,笔者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对银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有更深刻直接的感受,使笔者在本文撰写过程中对研究角度的选取、战略的分析更有针对性。

陈愉[2](2016)在《长春发展农商银行LS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农村金融方面起到主力军的作用,长春发展农商银行作为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下辖的分支,更是承担着重要角色,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春发展农商银行LS支行自成立以来,虽然业务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也长期存在着不良贷款。截止2015年9月,LS支行涉农贷款2000万,表内表外不良贷款1000万,占贷款总额的50%。一般而言,农村信贷风险主要出于三大原因,一是客观因素,如自然灾害,家庭发生意外,借款人重大疾病等原因;二是主观因素,即信用环境风气不良,使很多借款人故意赖债,走逃,不愿还款;三是客户经理自身问题,与借款人内外勾结,或是故意为不符合条件的贷户发放贷款,或是超额放贷等等。贷款不能按时归还,信贷风险逐渐加大,一定会危害银行的正常运行以及健康发展。因此,对于任何一个银行来说,信贷风险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银行未来的发展情况。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银行贷款风险控制不到位,就有可能导致贷款本息无法收回甚至是成为不良贷款成为损失。说的轻一点,就是银行的资金受到损失,说的严重点可能会导致银行破产。加强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无论是贷前、贷中还是贷后,要从各方面进行科学的预测,不仅能够规范银行的贷款流程,还能够确保银行资金不受到威胁,提升贷款回收率。只有确立了清晰、科学的信贷风险管理措施、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办法,才能取得最佳的管理绩效。本文通过对长春发展农商银行LS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探讨,对现今国内各银行的农村信贷风险的形成进行研究,对现存的信贷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存在信贷风险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在今后能够控制住风险,让LS支行的信贷业务发展的更好,能够使更多的贷款业务不损失,为今后该行的业务发展能够起到推力作用。

鞠斌[3](2016)在《Q村镇银行管理模式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村镇银行是承载着各界的期盼发展起来,而它的创立,无疑是整个金融界的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无论是在它的独创性上,还是在它协调经济发展的能力上,都是十分值得骄傲和学习的。按照典型的市场定位的相关理论,我们不难通过具体村镇银行实例以及相应的调研分析方法来对其各自的特点进行对比以及归纳,从而最终就Q村镇银行的状况及其与其他银行的区别入手,得到其可以提高发展的空间以及管理方法,最终使其能够长期持续稳健发展。本文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首先介绍了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现有理论,并且就一些较为重要的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再由国内外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到符合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规律以及特性的各种优势管理方案,并针对这些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下面就本课题的主要对象Q村镇银行进行了深度的剖析,而剖析的重点则是落在了下面五个地方,包括:法人治理、科技服务、管理方式、业务发展、人才引进,这些部分的内容都各有优缺点,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优缺点归纳出来,将研究重点放在那些可以进步提高的缺点上;最后,针对主要分析过程,对Q村镇银行管理模式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的核心是在监管部门和村镇银行自身两方面对完善Q村镇银行管理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提炼观点,对论文进行总结。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首先村镇银行管理模式多种多样,各自不同的情况下它们又能找到自己发展的道路与方法,最终都能够很好地满足特定阶段的管理需要。所以说,这些组织形式之间是没有绝对性高低之分的。最主要的四种管理模式是管理部式、集团公司式、分支机构式、共同管理式,它们各自之间存在关联又不尽相同。各类方式下的村镇银行发起行,只要能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按照监管要求,提高风险抵御能力,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村镇银行就有长久发展的能力,就一定能做细、做强。(2)单纯的通过村镇银行数量的扩张难以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一是村镇银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由民间资本的进入,盈利属性制约了其支农功能的发挥;二是村镇银行自身发展的好坏、成败有待时间的进一步检验。(3)通过对村镇银行管理模式的分析,集团公司式将会是普遍想要采用的管理模式,采用集团公司式可以使村镇银行最大限度的实现经营专业化、发展规模化,有利于对村镇银行进行集中管理,通过规模实现效益。(4)通过对Q村镇银行类集团公司式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对其发展现状的对比和阐述,发现类集团公司式管理模式有三大优势:一是客户保证主发起行利益的最大化,维持对村镇银行的绝对管理;二是是实现各村镇银行法人地位的最佳方式,能够实现每个股东的最大利益;三是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提升村镇银行的知名度,以及社会公众、广大客户对村镇银行的认同,促进业务的发展。(5)最后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Q村镇银行的管理模式肯定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有两大层面、六大方面的内容急需解决提高。一是监督层面要建立沟通机制和完善管理体系;二是村镇银行自身层面要完善公司治理;加快信息科技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创新业务拓展方式。为村镇银行的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平台。

潘苏彦[4](2016)在《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大型公立医院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医学科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重大活动保障、指导和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方面起着骨干作用,2009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幕开启,公立医院改革特别是大型公立医院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被认为是改革深水区中的深水区,是新医改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志之一。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城市,社会资本开始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公立医院是高知识、高技术、高人力密集型的复杂的高风险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它集合了诸多现代高知识人才、高技术成果和高度分工协作的知识团队,为维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全天候医疗卫生服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大型公立医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品牌,是医院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当前公立医院外部面临改制重组试点、多元办医导致竞争加剧,内部具有知识管理、创新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内在需求的情况下,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管理,科学地评估品牌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从医疗服务的特性出发,以大型公立医院为样本,从品牌建设和品牌价值评估层面出发,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文献研究、深入访谈、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将医院的品牌价值凝聚为品牌建设、医疗服务、科研教育和财务资产四个维度。通过对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围绕四个维度提炼出13个二级指标和97个可操作指标,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最终形成由医院知名度、医疗服务质量、科研发展潜力三个方面1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aga-ahp)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以北京部分大型公立医院为对象,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开展了品牌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以公益性为核心,紧紧围绕大型公立医院属性和职责进行品牌定位是大型公立医院更好地实现其任务和使命的有效途径。(2)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评估可以从品牌建设、医疗服务、科研教育和财务资产四个维度入手,医院知名度、医疗服务质量、科研发展潜力是构建大型公立医院牌价值的核心。(3)ahp和aga-ahp两种方法在评估方面各具优势,ahp方法操作简单,aga-ahp方法指标权重一致性要求容易得到满足,不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打分实验。所以,对于同一评价对象,进行多种评价方法的评估结果对比是检验评估结果稳健性的方法,可以甄别出品牌价值较大的医院。(4)从ahp和aga-ahp两种权重确定方法来看,专科声誉、患者满意度、门诊数量和高端人才数量是权重占比都较高的指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朝阳医院和安贞医院排名均在前三名,主要原因在于二者在重点实验室数量和病床使用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说明医疗服务质量、高端人才、科教水平、同行认可和患者满意是构成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最核心的要素。本论文的创新点包括:(1)以大型公立医院为对象,从理论层面提出了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大型公立医院应围绕品牌建设、医疗服务、科研教育和财务资产四个维度进行品牌定位,完善了当前我国医院品牌价值理论研究内容;(2)在对大型公立医院属性和职责及医疗服务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品牌建设、医疗服务、科研教育和财务资产四个维度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最终遴选出由医院知名度、医疗服务质量、科研发展潜力三个方面1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特别是首次将科研发展潜力纳入指标体系,符合大型公立医院实际,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代表性。(3)分别运用AHP方法和AGA-AHP方法对本研究构建的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权重确定,并对北京部分市属大型公立医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得出了各医院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对两种方法下的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4)对医院品牌价值货币化思路进行了示例尝试,对医院品牌建设和品牌战略管理提出针对性建议。

李剑歌[5](2010)在《汉中市新农村建设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农村经济社会实现由传统农业村庄向现代农业生产社区的转型,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完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经阶段,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是由于国情区别,甚至是国家区域发展不均衡、文化背景和生产条件差异等因素影响,试图以一种统一模式完成这一转变是不现实的。中央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就是尊重各地干部群众首创精神,发挥各个地方在建设新农村问题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通过对汉中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开展实证研究,力图从多个角度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总结和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新农村建设理论体系,进而对其他条件相似地区产生借鉴和示范意义。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二章节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及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情况;第三章节对汉中农业农村发展简史、现状和新农村建设总体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结了成功经验,分析了存在问题,通过对全市新农村建设俯瞰,为样本点调研奠定基础;第四章节选择了两个新农村建设较为成功的乡村进行案例分析。一是通过生态资源深度开发,将扶贫重点村变为全县富裕村的西乡县樱桃沟;二是通过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变养猪专业户聚集村为养猪专业村,从而走上一条产业关联发展、延伸耦合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的西乡县五丰村。最后,在第五章节将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经验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汉中市新农村建设提出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赵元[6](2008)在《以科技为支撑 加快甘肃节水灌溉的发展进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北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无灌溉即无农业,半干旱地区降雨量虽可以从事旱作农业,但由于降水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农业仍高度依赖于灌溉。目前,西北地区耕地总面积2.71亿亩,人均2.95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07亿亩,人均1.16亩,

徐小玲[7](2007)在《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全球变化的加剧,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显着增强,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实践需要互动双赢。作为典型的生态敏感区和特殊的生态功能区,三江源地区是影响全国甚至世界生态安全的“生态阀”,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滞后的地区,生态恶化形势严峻,生态难民逐年增多,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展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研究,探讨该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人类活动的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动机制、互动模式、产业政策等问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应用实测数据、实地入户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运用Excel、SPSS软件和图表分析法、多元回归方法、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判别函数、问卷调查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变化特征,模拟径流量变化并分析其人为影响程度,评价各县的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及三者之间的互动程度并判别其互动关系类型,探讨经济与生态互动机制、互动发展模式。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有意义的结论:(1)近47年来三江源地区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蒸发量呈微弱减少趋势,不同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趋势不同。平均升温率为0.0195℃/a,升温0.7℃。冷季和暖季分别升温0.8℃和0.5℃,冷季升温贡献率达61.54%。气温由外向内递减。降水量平均递减率为0.4449mm/a,减少28.8mm。干季降水量平均递增率为0.3436mm/a,湿季降水量平均递减率为0.459mm/a。湿季降水减少贡献率达92.55%。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蒸发量平均递减率为0.635mm/a。干湿季蒸发量平均递减率分别为0.6471mm/a和0.3815mm/a,湿季蒸发减少贡献率70.15%。蒸发量在长江、澜沧江源区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黄河源区由北向南递减。近47年气候趋于暖湿,90年代以来气候趋于暖干,近5年来气候趋于暖湿。(2)根据径流量累积曲线,1982年以前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较小。用多元线性回归模拟径流量,1958~1982年黄河沿和吉迈年径流量模型分别为y=87.6827+0.0129x1+3.2988x2-0.0615x3、y=164.8666+0.076x1+4.6895x2-0.116x3(x1、x2、x3分别为源区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气温、蒸发量),唐乃亥、直门达月径流量模型分别为y=44.969+2.4826x1-0.059x2-0.2293x3、y=13.634+1.0854x1+0.0965x2-0.1203x3(x1、x2、x3分别为兴海/玉树县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1983年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具有增大趋势,吉迈和唐乃亥人为影响程度都低于50%,黄河沿多数年份人为影响程度为50%~80%,表明黄河源区影响径流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在东部是自然因素,西部是人为因素,即径流量的人为影响存在西强东弱的区域差异,越靠近源头地区经流量的人为影响越强烈。(3)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三江源地区各县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脆弱度从外围向中部增强,贫困程度长江、澜沧江源区由西南向东北减弱,黄河源区由中部向周围增强,人类活动强度长江、澜沧江源区由东南向西北减弱,黄河源区由东北向西南减弱。玛多、称多、曲麻莱3县属极度脆弱型(脆弱度0.8~1.0),治多、甘德、玛沁3县属强度脆弱型(0.6~0.8),泽库、达日、杂多3县为中度脆弱型(0.4~0.6),同德、久治、河南、兴海、班玛5县为轻度脆弱型(0.1~0.4),玉树、囊谦2县为微度脆弱型(-0.2~0.1)。杂多1县属极度贫困型(贫困程度0.5~0.6),达日、治多、称多、泽库4县属强度贫困型(0.4~0.5),甘德、曲麻莱2县属中度贫困型(0.3~0.4),囊谦、同德、河南、兴海、班玛5县属轻度贫困型(0.2~0.3),久治、玉树、玛多、玛沁4县属微度贫困型(-0.6~0.2)。同德、玛沁、泽库、兴海4县属人类活动极强型(活动强度1.4~0.8),河南、班玛、玉树3县属人类活动很强型(0.8~0.5),甘德、久治、囊谦3县属人类活动较强型(0.5~0.4),称多、玛多、达日3县属人类活动较弱型(0.4~0.2),曲麻莱、杂多、治多3县属人类活动微弱型(0.2~-0.1)。(4)初步探讨了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关系等有关理论问题,提出了互动发展观、互动链、互动圈、互动网、平衡互动等新概念。从多角度对互动类型作了划分,对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路径、阶段、动力、条件、途径等互动结构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其中两者的互动途径主要包括产业互动、制度互动和投入互动。(5)根据三江源地区各县生态脆弱度与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程度判别函数Cxy=(x+y)/(x2+y2)1/2(x、y分别为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呈较强的负向互动关系。生态脆弱性与贫困性的互动关系类型,玛沁、玛多2县属脆弱不协调型,囊谦1县属贫困不协调型,其他13县属极不协调型;人类活动强度与贫困性的互动关系类型,玛沁、玛多2县属人为干扰贫困型,治多1县属自然贫困型,其他13县属人为加剧贫困型;生态脆弱性与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关系类型,囊谦1县属人为干扰脆弱型,治多1县属自然脆弱型,其余14县属人为加剧脆弱型。(6)三江源地区需要建立起产业置换与生态置换机制、社会化投融资与多元经营机制、生态补偿与利益驱动机制、信息技术传递和公众参与机制、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区域互动与创新机制等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动机制。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制度政策创新+区域互动+生态工程+社会协调+产业置换”三江源模式为:以政府体制调整和制度政策与组织管理机制创新以及科学的规划设计为互动节点,以生态产业为互动纽带,通过社会化投融资和系列政策支持,加强与西宁、拉萨、格尔木的区域合作互动,形成以该区为中心、以3市为顶点的三角形互动网络,实施生态移民、生态补偿、生态购买等系列生态工程,实现生态资本产权化和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加强后续产业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小城镇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信息技术传递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置换和产业生态化改造,发展区域特色生态产业,由区域互动与投入互动到制度互动再到产业互动,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7)依托长江、黄河、澜沧江沿线、唐蕃古道旅游专线(214国道)和世界屋脊汽车探险旅游线(109国道),加强沿线小城镇建设,培育空间或产业增长极,形成“三江两线”交叉型经济发展格局。开发地区特色优势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业,以中藏药材业、畜产品加工业、特色种植业、草业、绿色食品业、水产养殖业为代表的特色生物产业,以民族手工业、民族商贸业、民族文化业为代表的民族产业,以矿产、沼气、水电、太阳能、风能开发为代表的生态能源业,建立起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创新点:(1)三江源地区原本是人类影响较弱的区域,但近年来人为影响加剧,本文通过模拟黄河源区天然径流量,评价其人为影响程度,认为东部人为影响程度低于50%,西部人为影响程度一般在50%~80%。(2)通过对互动结构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互动发展观、互动链、互动圈、互动网、平衡互动等新概念。(3)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的区域环境与发展水平的系统分析,评价了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与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度,并判别三者间的互动关系类型,认为该区生态与经济及人类活动间存在较强的负向互动关系,急需建立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机制和互动模式。(4)通过区域结构分析,根据环状分布特点以及周边三大城市的三角形辐射环境,提出了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三江源模式与“三江两线”交叉型特色生态经济的发展格局。

肇东市人民政府[8](2007)在《精心谋划 强力推进 不断提升节水灌溉规模和效益》文中认为肇东是农业大市,耕地总面积为349万亩,其中旱田面积31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9%,是典型旱作农业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和亩均占有量仅为全省平均数的22%和23%。水资源紧缺造成的旱灾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最大瓶颈。为此,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节水灌溉提升到市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途径,以资金投入为支撑,以基础建设为重点,以规模效益为牵动,以管理服务为保障,大举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实现了农业生产与节水灌溉互促共进,节水与增收得到较好统一,投入与产出良性互动,

刘艳[9](2007)在《农地使用权流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农村社会面临着与世界其他国家工业化时期同样的发展滞后问题,尤其是在支撑农业发展的土地、资本及劳动力各要素的流动呈现出结构性扭曲:稀缺的土地与资本要素快速外流、众多的农业人口及劳动力要素缓慢外流。这种结构性扭曲现象表明我国人地紧张关系的基本国情不仅没有通过持续稳定的国民经济增长得到缓解,反而有进一步恶化的态势。这种负面效应提示我们:必须在坚持土地公有权和稳定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推动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从而催生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又一基本内容:“搞活土地使用权”,促进农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在现代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文的主体框架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包括导言和第一章,第二部分为农地内部流转,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章,第三部分为农地外部流转,包括第七章。第一章,农地使用权流转相关文献回顾。制度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变量被引起注意并被用于经济学的分析,是在哈耶克(1974)、布坎南(1986)、科斯(1991)、诺斯(1993)、维克里(1994)等一批非主流派经济学或新制度经济学家获取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他们指出有效率的制度及其供给能够促进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产权制度的出现和产权的界定决定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产权是一组权利束,是由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构成的。不同的产权交易及其分割,反映出不同的权利组合,从而使交易费用和预期收益产生巨大的差异。因此,明晰产权、完善权能是现代产权经济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对国内外农地使用权流转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和梳理。因此,本章是全文分析的理论支点。第二章,农地使用权流转的背景分析。以调查研究资料和典型案例为基础,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地流转发生的背景,阐明了我国农地流转发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一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改革历程说明了农地流转发生的基本制度背景。二是从我国农户的农地经营现状说明了农地流转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三是从我国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说明了农地流转是农民的自我选择的结果。四是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说明了农地流转发生的经济背景。第三章,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条件和特点。通过对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形式、原则、条件和特点等的系统分析,说明农地流转的前提条件是,只有非农产业高度发达,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并通过流转获得更多的收益或者至少放弃土地不危及生存时,使转出土地和转入土地者的福利至少没有降低,从而形成帕累托改进时,才能够推动土地流转的健康有序发展。并归纳出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五大特点。第四章,影响农地使用权流转因素的定性分析。本章在对大量调查资料进行筛选、归纳、计算和总结的基础上,着重以具有代表三大经济地带的东部浙江省、中部湖北省和西部四川省样本户的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本户参与农地使用权流转的表象,总结出相应的定理并得出相应的推论。农地使用权流转不畅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户的收入水平及其来源是影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决定因素。它包括不同收入水平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农业收入水平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和非农收入水平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由此得出两个定理和一个推论:定理1.农户从农业获得的收入水平越高,越有意愿转入土地;农户从农业获得的收入水平越低,越有意愿转出土地。定理2.农户从非农产业获得的收入水平越高,越有意愿转出土地;农户从非农产业获得的收入水平越低,越有意愿转入土地。推理1.农户的投资行为并不完全取决于他从农业或非农产业获得收入水平的高低,他的优势能力、投资偏好和过去的经验等对农户的投资行为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农户从农业和非农业所获得的收入水平都很高时,从农业获得的收入越容易,农户越有意愿转入土地;从非农业获得的收入越容易,农户越有意愿转出土地。本文将农户的长期投资划分为“与特定地块不相连的长期投资”和“与特定地块相连的长期投资”两类,并分别考察了影响这两类长期投资的决定因素,发现他们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土地的小调整对于这两类长期投资的影响明显不同:“减人减地”使减地农户的长期投资大幅度下降,但对农户的农家肥使用量并没有什么影响;而“增人增地”对于增地农户的任何长期投资都没有什么影响。农地产权制度残缺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之一,但是仅仅认识到这一点是不全面的,“产权主体的确定要符合客体的技术和经济特征,资本所有权的清晰是决定(企业)效率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是企业所有权的合理的制度安排”。即便有了明晰的农地产权,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所限,我们也不能期望在仍然主要是农业大国的现代中国农地流转达到很高的水平,政府应消除阻碍农地流转的制度障碍而非设计一套制度安排。乡土中国农民对于土地的执着感情和乡村社会固有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呈现明显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农地流转市场是一个信息不畅、充满风险、买方有限的市场,也决定了农地流转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不可能达到较高的程度和水平。第五章,影响农地使用权流转因素的定量分析。本章主要采用SPSS和Excel两种统计分析软件,对大量的农户问卷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对一些已有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借助于统计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农地流转的多种因素进行筛选,以提取主要影响因素;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农地流转影响的程度大小,揭示农地流转中的主要矛盾。第六章,促进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路的建议。本章针对影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因素,提出如下促进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路和建议:①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②健全农地流转的宏观调控机制。③健全农地流转的微观调节机制。④健全农地流转的中介机构。⑤搞好农地流转的配套改革和社会化服务。第七章,农地向非农地流转。中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的典型特征是政府垄断:政府禁止土地所有权市场、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土地征用成为国家获得非农建设用地的主要手段。这一制度安排在短期内确保了政府作为土地征用者的利益。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只要有政府对经济关系介入的强制性存在,社会福利损失和社会成本增加是必然存在的,所以如果要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及使用者的经济福利,就必须使政府失去“经济人”和“行政人”的双重身份,即政府对集体土地所有者与土地需求者之间的交易行为“只管理,不介入”,这样才能使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达到最佳,社会福利达到最优。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关系是“市场从属于干预”,而治理寻租也“不必削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为前提”。所以,在对待集体土地市场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政府管理是必须的,但是不能介入经济关系,并且应该引入竞争机制。使得这种制度性寻租的租金在竞争条件下得以消散。近些年来,为了破解“三农”难题,国家竭尽了各种办法来增加农民收入,但令人不解的是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的城镇化,在征用土地过程中却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在使部分农民增收的同时,却又无端地“制造”了新的贫困群体——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民作为一个利益群体,虽然人数众多,但谈判能力较弱,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组织资源的极度缺乏使我国农民在与各利益集团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当农民土地权利受到侵害时,他们不仅无法与政府进行有效的谈判,而且被排除在土地征用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之外,取消农民的话语权。

张孝成[10](2002)在《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是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及规范发展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实证研究:通过系统探讨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比较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活动,揭示了发展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依据;通过考察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历史,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产生、发展、现状及其运作不规范的问题、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发展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组织模式、功能作用、经营机制、业绩评价、监管机制、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组织模式改造、资金筹措运用、业务范围调整、监管体系设计、法律制度规范、发展趋势预测的构想和政策建议。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本论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政策设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及其金融活动一直存在于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运行过程之中。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千年农业和农业金融发展的过程,不难发现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曲折漫长、历史悠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中国农业金融活动是按照指令性计划进行的,具有行政化、政策化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变革在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再到建立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逐步深化的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金融业务不断发展,原专业银行也由单纯“经营政策性业务”到“兼营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直至1994年“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由新成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并在运行中调整、改革、发展。 2、发展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有充分的理论依据。(1)中国农业的弱质地位没有显着改变和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支持与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发展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重要理论依据;(2)中国农村市场发育不足、机制不健全(而不是市场充分发育后出现的所谓“市场失灵”)导致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信息和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发展具有信息生产和资金供给优势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明智选择;(3)多种金融机构分散承担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状况已成为农村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瓶颈”制约,发展专司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的金融机构是中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 3、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主要问题是运作不规范。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运作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但在广大农村却没有分支机构,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二是资产负债失衡。总量方面,资金来源与其所承担的任务所需资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也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筹资功能不健全,且在期限结构上存在突出矛盾;三是不良资产比例居高不下,危及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潜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四是贷款业务范围偏窄,功能发挥受限,严重缺乏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林业、治沙以及农业科技改良等方面的中长期贷款,这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支持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很不相称;五是利益补偿不足,弱化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自我积累能力;六是外部环境不佳。农业政策性金融不仅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道德风险,与财政、中央银 在止硬衣咐公付盾舟乏片贝q广行、农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的关系也没有理顺。究其原因,外部在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反复不定、对农业扶持和保护的力度不够;内部在于制度上的缺陷所致:一是缺乏管理和运营的法律制度;二是在于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营成果的计算和组织管理比较困难;三是由于农业政策性金融要代替商业金融对存在外部性的农业进行投资,这种业务在中国本来就是商业金融尽力回避的困难工作;四是特殊的政策性制度设计导致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资产风险大;五是自主经营权落实不够。 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嫁接”是构造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模式的现实选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完善业务功能的同时需要在农村地区增设分支机构,但设置成本很大;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中国唯一遍布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但它“群龙无首”;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服务对象又是相近或相同的。有鉴于此,将农村信用合作社纳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管辖范围,形成“上官下民”或“上虚下实”模式是现实的选择,是最节约交易费用的组织机构模式,也能解决农村信用合作社“群龙无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基层无腿”的双重难题。 5、建立主要以财政为中介的多元化农业政策性资金筹措机制,切断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与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联系。(1)由财政部提供担保,集中统一发行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可面向国内,也可面向国外,?

二、以管理为基础靠支农增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管理为基础靠支农增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企业战略管理内涵与特征
        2.1.1 企业战略管理内涵
        2.1.2 企业战略管理特征
    2.2 战略管理的内容
    2.3 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第三章 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战略环境分析
    3.1 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简介
    3.2 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内部环境分析
        3.2.1 人力资源管理
        3.2.2 市场营销
        3.2.3 组织运营管理
        3.2.4 内部风险控制
        3.2.5 经营业务范围
    3.3 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外部环境分析
        3.3.1 政治环境
        3.3.2 经济环境
        3.3.3 社会环境
        3.3.4 技术环境
        3.3.5 政策法规环境
    3.4 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3.4.1 优势分析
        3.4.2 劣势分析
        3.4.3 机遇分析
        3.4.4 威胁分析
        3.4.5 分析结果定位
第四章 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4.1 战略目标
        4.1.1 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中有进
        4.1.2 主要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保持稳中有升
        4.1.3 重点领域的改革得以深入推进
        4.1.4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4.1.5 集团协同能力明显增强
        4.1.6 践行社会责任的形象进一步提升
    4.2 发展原则
        4.2.1 以客户为中心
        4.2.2 全面金融服务
        4.2.3 轻资本经营
        4.2.4 全面管理
    4.3 战略选择
        4.3.1 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
        4.3.2 坚持重点发展城市金融
        4.3.3 坚持城乡协同发展
    4.4 战略实施
        4.4.1 突出做好“三农”重点领域金融服务
        4.4.2 创新“三农”金融服务模式
        4.4.3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4.4.4 着力提升对新经济的服务能力
        4.4.5 深化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改革
        4.4.6 持续深化人力资源改革
        4.4.7 加强智能制造转型
        4.4.8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4.5 严控战略实施风险
    4.6 战略执行力的保障及提升
        4.6.1 充分发挥战略规划管理部门的执行力
        4.6.2 充分发挥战略执行机制的系统性
        4.6.3 充分发挥绩效考核作用
        4.6.4 强化企业文化的保障作用
        4.6.5 注重执行力的树立和培养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本文的局限性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长春发展农商银行LS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农村信贷风险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农村信贷风险的涵义
    2.2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2.3 国内关于农村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
    2.4 国外关于农村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LS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风险分析
    3.1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LS支行简介
    3.2 LS支行信贷业务的基本情况
    3.3 LS支行风险管理体系
    3.4 LS支行信贷风险分析
    3.5 LS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LS支行信贷业务风险案例分析
    4.1 贷款风险机制不健全导致的风险案例分析
    4.2 客户经营不善导致的信贷风险案例分析
    4.3 客户经理不尽职导致信贷风险案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LS支行改善信贷风险管理的方案及配套措施
    5.1 LS支行改善信贷风险管理的方案
    5.2 LS支行改善信贷风险管理的配套措施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Q村镇银行管理模式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述评
        1.2.1 国外综述
        1.2.2 国内综述
        1.2.3 简单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村镇银行管理模式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村镇银行
        2.1.2 管理模式
        2.1.3 准入门槛
        2.1.4 市场定位
        2.1.5 治理结构
        2.1.6 发起人制度和产权结构
    2.2 相关理论
        2.2.1 不完全竞争理论
        2.2.2 普惠金融理论
        2.2.3 市场失灵理论
        2.2.4 金融约束理论
        2.2.5 有效银行监管理论
    2.3 村镇银行管理模式的比较
        2.3.1 村镇银行管理模式的演进
        2.3.2 村镇银行管理部式
        2.3.3 控股(集团)公司式
        2.3.4 分支机构管理式
        2.3.5 股东共同管理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
    3.1 国外经验
        3.1.1 孟加拉的格莱珉银行
        3.1.2 美国富国银行
        3.1.3 国外经验的比较
    3.2 国内经验
        3.2.1 包商银行
        3.2.2 中国银行
        3.2.3 上海农商银行
        3.2.4 九台农商银行
        3.2.5 国内经验的比较
    3.3 对山东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Q村镇银行管理模式分析
    4.1 发展历程与现状
        4.1.1 发展历程
        4.1.2 发展现状
    4.2 取得成绩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法人治理不完善
        4.3.2 科技服务不到位
        4.3.3 管理方式落后
        4.3.4 业务发展缓慢
        4.3.5 人才引进受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完善Q村镇银行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5.1 监督层面
        5.1.1 建立沟通机制
        5.1.2 完善管理体系
        5.1.3 强化基础管理
    5.2 村镇银行层面
        5.2.1 完善公司治理
        5.2.2 加快信息科技建设
        5.2.3 完善激励机制
        5.2.4 创新业务拓展方式
        5.2.5 拓宽人才引进途径
    5.3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研究前瞻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前瞻
参考文献
致谢

(4)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我国公立医院概况
    1.1.2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1.1.3 国家改革新时期公立医院发展的新需要
    1.1.4 新时期公立医院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1.2 国内外医院品牌及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机构品牌价值研究综述
2.1 企业品牌价值研究综述
    2.1.1 企业品牌及理论发展经历
    2.1.2 企业品牌价值评估
2.2 公益非营利组织品牌价值研究综述
    2.2.1 公立非营利组织品牌理论
    2.2.2 公立非营利组织品牌价值评估
2.3 医院品牌价值研究综述
    2.3.1 医院品牌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2.3.2 医院品牌评估类型
2.4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价值评估理论基础
3.1 竞争战略(优势)理论
3.2 服务理论与服务品牌化
3.3 核心能力理论
3.4 平衡计分卡理论 第4章 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的形成与构成要素
4.1 医院的起源及发展沿革
4.2 大型公立医院的属性、职能及服务特点
    4.2.1 公立医院的属性
    4.2.2 公立医院的分级与基本职能
4.3 医疗服务的特点
4.4 公立医院品牌涵盖的要素
4.5 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与品牌价值评估
    4.5.1 大型公立医院基本职能
    4.5.2 大型公立医院品牌特点
    4.5.3 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评估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5.1 指标体系设计基本原则
    5.1.1 科学性与普遍性原则
    5.1.2 实用性与合理性原则
    5.1.3 系统性与全面性原则
    5.1.4 动态性和可比性原则
5.2 指标设计与遴选
5.3 各层级指标测评方法
5.4 指标相关性分析
    5.4.1 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
    5.4.2 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估建模
6.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局限性
6.2 模糊综合评价法
6.3 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
    6.3.1 AGA-AHP方法的计算步骤
    6.3.2 AGA-AHP方法的理论分析
6.4 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应用研究-北京部分市属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评估
7.1 定性研究-北京部分市属大型公立医院调研结果
    7.1.1 北京市属大型公立医院概况
    7.1.2 品牌建设和公益活动调研情况
    7.1.3 医疗服务质量和人才队伍调研情况
    7.1.4 科研和教学水平调研情况
    7.1.5 财务资产状况
7.2 定量研究-北京部分市属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评估结果与分析
    7.2.1 指标数据归一化
    7.2.2 北京部分市属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评估结果与分析
    7.2.3 医院品牌价值测算思路尝试示例
7.3 主要结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启示
8.1 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8.1.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8.1.2 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
    8.1.3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8.2 政策启示
    8.2.1 品牌建设是大型公立医院更好地实现其任务和使命的有效途径
    8.2.2 医疗服务特性决定了医疗质量是医院品牌的基石
    8.2.3 人才与科技创新能力是支撑医院优势品牌的不竭源泉
    8.2.4 良好的患者体验是医院品牌长久不衰的必要保证
    8.2.5 医院文化是支撑医院品牌建设的强大基因
    8.2.6 创新传播是保持医院品牌持久力的有效手段
8.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5)汉中市新农村建设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毛泽东新村建设构想
        1.2.2 晏阳初定县实验
        1.2.3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1.2.4 卢作孚北碚试验
        1.2.5 陶行知晓庄实验
        1.2.6 费孝通的农村建设思想及实践
        1.2.7 中国当代新农村建设理论体系的成熟
        1.2.8 国外新农村建设理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2.1 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
        2.1.1 部门理论
        2.1.2 输出基础理论
        2.1.3 区域发展的倒"U"字型假说
        2.1.4 增长极理论
        2.1.5 核心—外围理论
    2.2 国内新农村建设实践
        2.2.1 南海经验
        2.2.2 武义经验
        2.2.3 常平经验
        2.2.4 湘西经验
        2.2.5 恩施经验
        2.2.6 赣州经验
        2.2.7 九联模式
        2.2.8 仪陇经验
    2.3 国内新农村建设实践主要特点
    2.4 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
        2.4.1 德国巴伐利亚新农村试验
        2.4.2 韩国新乡村运动
        2.4.3 日本国民经济倍增计划
        2.4.4 印度克拉拉邦人民科学运动
    2.5 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主要特点
第三章 汉中市新农村建设现状
    3.1 汉中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3.1.1 汉中农业简史
        3.1.2 汉中农业现状
    3.2 汉中市新农村建设实施情况
        3.2.1 新农村建设政策贯彻落实情况
        3.2.2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情况
        3.2.3 民生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3.2.4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情况
        3.2.5 新农村建设保障措施
    3.3 汉中新农村建设经验
        3.3.1 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核心
        3.3.2 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管理民主为保障
        3.3.3 新农村建设必须改变基层党委工作方式
        3.3.4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3.3.5 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3.3.6 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投入机制
        3.3.7 新农村建设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3.3.8 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塑造新型农民
        3.3.9 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3.4 汉中新农村建设中的不足和问题
        3.4.1 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贫困面大
        3.4.2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3.4.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第四章 汉中市新农村建设成功案例的分析
    4.1 樱桃沟新农村建设的历程与启示
        4.1.1 新农村建设前的景况
        4.1.2 新农村建设巨大成就
        4.1.3 新农村建设具体措施
        4.1.4 启示
        4.1.5 樱桃沟景区下一步发展建议
    4.2 五丰村新农村建设历程与启示
        4.2.1 五丰村新农村建设成就
        4.2.2 具体措施
        4.2.3 启示
第五章 推进汉中新农村建设政策建议
    5.1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5.1.1 加大扶持政策力度
        5.1.2 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1.3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5.1.4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5.1.5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
    5.2 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5.2.1 加强村庄建设规划
        5.2.2 狠抓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5.2.3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
        5.2.4 教育、卫生、文化、商贸流通资源向农村倾斜
        5.2.5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5.3 加快培育现代化新型农民
        5.3.1 强化农民思想道德建设
        5.3.2 培养农村产业发展骨干力量
        5.3.3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养
    5.4 健全新农村建设保障机制
        5.4.1 加速城镇化进程
        5.4.2 加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5.4.3 加大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5.4.4 调动社会资源建设新农村积极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以科技为支撑 加快甘肃节水灌溉的发展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与途径
    (一)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二) 工程节水技术是节水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
    (三) 农艺节水技术是以蓄水保墒
    (四) 管理节水技术是一切节水措施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五) 完善机制是节水灌溉发展的保障。
二、节水灌溉技术的主攻方向是分区发展, 提高用水效率
    (一) 渠灌区。
    (二) 井渠结合灌区。
    (三) 纯井灌区。
    (四) 提水灌区。
三、目前实施节水灌溉遇到的困难
    (一) 水资源意识淡薄。
    (二) 灌水不科学。
    (三) 节水新技术的推广受到现有农业体制的挑战。
    (四) 现有灌区的相当一部分工程
    (五) 水资源的水权不明晰, 水价偏
四、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策略和主要目标任务
    (一) 为使我省节水灌溉又好又快
    (二) 因地制宜, 开展多种形式的节
    (三) 研究推广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节水新途径。
    (四) 建立用水供水的管理体制和

(7)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有关课题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三江源地区概况
    1.5 三江源地区生态工程建设
2 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程度分析
    2.1 气候变化
    2.2 水文变化
    2.3 主要生态问题
    2.4 生态恶化原因分析
    2.5 生态脆弱度评价
3 三江源地区贫困程度及人类活动强度评价
    3.1 经济发展
    3.2 入户调查分析
    3.3 贫困原因分析
    3.4 贫困程度评价
    3.5 人类活动强度评价
4 三江源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机制研究
    4.1 生态与经济互动理论研究
    4.2 生态与经济及人类活动的互动度评价
    4.3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机制
5 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三江源模式研究
    5.1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战略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模式
    5.3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对策
    5.4 生态移民对策与后续产业开发
    5.5 建立特色生态经济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农地使用权流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0.2 相关概念的界定
    0.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0.3.1 研究思路
        0.3.2 论文结构
    0.4 创新与不足
        0.4.1 创新之处
        0.4.2 不足之处
1 农地使用权流转相关文献回顾
    1.1 国外研究概况
        1.1.1 制度变迁和创新理论
        1.1.2 产权经济学理论
        1.1.3 有关农地市场的研究
    1.2 国内研究概况
        1.2.1 有关制度变迁和创新的研究
        1.2.2 有关农地产权的研究
        1.2.3 有关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研究
    1.3 比较与启示
        1.3.1 国外主流理论在中国的适应性问题
        1.3.2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2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地制度变革
        2.1.1 诱发和试错阶段(1978年秋至1984年底)
        2.1.2 稳步推行阶段(1985—1991年)
        2.1.3 创新阶段(1992—2001年)
        2.1.4 建设完善阶段(2001年至今)
    2.2 农户的农地经营现状
        2.2.1 被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
        2.2.2 农户的农地经营规模
        2.2.3 农户的农地经营效益
    2.3 农户家庭基本情况
        2.3.1 农户家庭人口情况
        2.3.2 农户家庭收支情况
    2.4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3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条件与特点
    3.1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及主要形式
        3.1.1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涵义
        3.1.2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
        3.1.3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3.2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则和前提条件
        3.2.1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则
        3.2.2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前提条件
    3.3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动因
        3.3.1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特点
        3.3.2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动因
4 影响农地使用权流转因素的定性分析
    4.1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
        4.1.1 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
        4.1.2 不同地区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
    4.2 农户收入水平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4.2.1 不同收入水平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4.2.2 农业收入水平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4.2.3 非农收入水平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4.3 地权稳定性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4.3.1 影响土地调整的因素
        4.3.2 地权稳定性对农地投资的影响
        4.3.3 地权稳定性对土地租赁市场的影响
    4.4 交易成本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4.4.1 土地流转的交易价格扭曲
        4.4.2 由农户自己寻找转包对象,面临较大的信息成本
        4.4.3 由农户私下完成交易,面临较大的谈判成本
        4.4.4 由农户自发实现流转,面临较大的履约成本
    4.5 参与流转土地的供求状况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4.5.1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土地有效供给不足
        4.5.2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土地有效需求匮乏
    4.6 区域差异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4.6.1 土地对农户的功能差异
        4.6.2 非农产业对农地的需求差异
        4.6.3 法律政策环境差异
        4.6.4 思想观念的差异
5 影响农地使用权流转因素的定量分析
    5.1 主成分分析
        5.1.1 主成分分析的一般数学模型
        5.1.2 影响因素选取及数据来源
        5.1.3 标准化处理
        5.1.4 结果分析
    5.2 灰关联分析
        5.2.1 模型及变量设置
        5.2.2 灰关联度计算
        5.2.3 结果分析
6 促进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路和建议
    6.1 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
        6.1.1 建立公平自由的劳动用工制度
        6.1.2 改革户籍制度
        6.1.3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6.1.4 拓宽视野,扩展劳务输出范围
        6.1.5 控制农村人口规模,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6.2 健全农地流转的宏观调控机制
        6.2.1 农地流转国家宏观调控的内容
        6.2.2 农地流转国家宏观调控应遵循的原则
        6.2.3 农地流转国家宏观调控应采取的措施
    6.3 健全农地流转的微观调节机制
        6.3.1 培育和发展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
        6.3.2 建立和完善农地流转的价格机制
    6.4 健全农地流转的中介机构
        6.4.1 建立中介机构的必要性
        6.4.2 中介机构的职能
    6.5 搞好农地流转的配套改革和社会化服务
        6.5.1 明确农户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并赋予法律保护
        6.5.2 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6.5.3 农地使用权流转中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6.5.4 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7 农地向非农地流转
    7.1 现行的征地制度框架
        7.1.1 现行征地制度的制度环境
        7.1.2 现行征地制度的制度安排
        7.1.3 现行征地制度的制度悖论
        7.1.4 现行征地制度的利益损益分析
        7.1.5 对现行征地制度的简要评价
    7.2 土地征用中的政府利益驱动
        7.2.1 什么是“公共利益”
        7.2.2 农地转用中的土地增值收益
        7.2.3 地方政府:土地征用垄断的最大获利者
    7.3 农民成为政府征地的最大受害者
        7.3.1 补偿标准过低侵害了农民利益
        7.3.2 征地程序混乱损害了农民利益
        7.3.3 农民缺乏维护自身利益的土地权力基础和组织保障
        7.3.4 失地农民的加速扩大丧失了农民利益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10)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引言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
    1.5 研究的数据资料
第2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框架
    2.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概念界定
        2.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概念
        2.1.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特征
    2.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2.2.1 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政策性金融
        2.2.2 信息经济理论与农业政策性金融
        2.2.3 农业弱质地位与农业政策性金融
        2.2.4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政策性金融
        2.2.5 市场机制与农业政策性金融
        2.2.6 金融抑制与农业政策性金融
    2.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济金融功能
        2.3.1 一般性经济金融功能
        2.3.2 特有的经济金融功能
    2.4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营目标
        2.4.1 农业政策性金融经营目标的类型
        2.4.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营目标
    2.5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营原则
    2.6 发展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假设
第3章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比较分析
    3.1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3.2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组织结构的比较分析
    3.3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金融活动的比较分析
        3.3.1 几个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
        3.3.2 几个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
    3.4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性质和职能的比较分析
    3.5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利率与利益补偿的比较分析
    3.6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第4章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历程和问题分析
    4.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分析
        4.1.1 原始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4.1.2 传统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4.1.3 改革中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4.1.4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历程
    4.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运作不规范的问题分析
        4.2.1 机构设置不全
        4.2.2 资产负债失衡
        4.2.3 潜在的风险大
        4.2.4 功能发挥受限
        4.2.5 利益补偿不足
        4.2.6 外部环境不佳
第5章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分析
    5.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5.1.1 外部原因
        5.1.2 内部原因
    5.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产生的影响分析
        5.2.1 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5.2.2 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5.2.3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5.2.4 对商业金融的影响
第6章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组织模式
    6.1 组织结构与有效管理
    6.2 组织结构的设计原理
        6.2.1 纵向层次结构设计
        6.2.2 横向部门结构设计
    6.3 组织模式的选择分析
        6.3.1 组织模式的类型
        6.3.2 组织模式的选择
    6.4 组织模式的构建设想
        6.4.1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政策性特征
        6.4.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模式构建
第7章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营机制
    7.1 资金筹措机制
    7.2 贷款投放机制
        7.2.1 小额农贷运作机制
        7.2.2 项目贷款选评机制
        7.2.3 收购贷款管理机制
    7.3 业绩评价机制
        7.3.1 定量指标考核
        7.3.2 定性分析评价
第8章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监管机制
    8.1 内部监管机制
        8.1.1 自我约束
        8.1.2 内部监督
    8.2 外部监管机制
        8.2.1 政府的监管
        8.2.2 部门的监管
        8.2.3 监事会监管
        8.2.4 社会的约束
    8.3 监管体系设计
第9章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战略
    9.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区域发展战略
        9.1.1 农业政策性金融区域发展战略的经济基础
        9.1.2 贫困地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战略
        9.1.3 农业主产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战略
        9.1.4 大中城市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战略
        9.1.5 沿海开放地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战略
    9.2 农业经济国际化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9.2.1 农业经济国际化与中国农业政策调整
        9.2.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金融政策调整
    9.3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趋势预测
        9.3.1 完善经营机制阶段
        9.3.2 业务迅速发展阶段
        9.3.3 商业化发展阶段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10.1 研究结论
    10.2 政策运用
        10.2.1 改造组织机构
        10.2.2 调整业务范围
        10.2.3 健全运营机制
        10.2.4 优化市场环境
        10.2.5 规范法律制度
        10.2.6 完善监管措施
    10.3 还需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以管理为基础靠支农增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发展战略研究[D]. 徐慧敏.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7(03)
  • [2]长春发展农商银行LS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陈愉. 吉林大学, 2016(03)
  • [3]Q村镇银行管理模式案例分析[D]. 鞠斌. 山东财经大学, 2016(10)
  • [4]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 潘苏彦.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7)
  • [5]汉中市新农村建设实证分析[D]. 李剑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1)
  • [6]以科技为支撑 加快甘肃节水灌溉的发展进程[J]. 赵元. 发展, 2008(05)
  • [7]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 徐小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2)
  • [8]精心谋划 强力推进 不断提升节水灌溉规模和效益[J]. 肇东市人民政府. 水利天地, 2007(05)
  • [9]农地使用权流转研究[D]. 刘艳.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6)
  • [10]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及实证研究[D]. 张孝成. 西南农业大学, 2002(01)

标签:;  ;  ;  ;  ;  

以管理为基础,依托支农增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