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等”的几种常见英译(论文文献综述)
许天虎[1](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付璐[2](2020)在《《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人类健康需要依靠多种医学体系的相互融合与发展。然而东西方医学的跨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医在西传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阻碍。在此背景下,回溯中西医学交流的历史脉络、挖掘其影响因素,或可为当今医学交流的相关政策制定、模式构建等提供一些史学意义上的启示。本文选择《本草纲目》传欧史作为研究切入点,原因在于此书在欧洲的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且评价较高,是中医西传的一个较为典型和成功的案例。对《本草纲目》传欧史加以阐述和解析,或可加深人们对东西方医学交流的历史脉络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为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医学交流提供某些历史借鉴。《本草纲目》系中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纂的一部本草学巨着,于1593年刻成、1596年发行,最迟在1604年传入日本,之后相继传入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并于17世纪末传入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18-19世纪期间,诸多欧洲学者对《本草纲目》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翻译、引用、研究及评价。20世纪以来,《本草纲目》进一步引起了国际的重视,如1953年,莫斯科大学将李时珍像镶嵌在该校大礼堂;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本书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18年,在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本草纲目》成书44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学者围绕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学术成就及影响,举办了多场国际性学术会议和纪念活动。《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贯穿17-21世纪,跨越了欧洲多国,其流传时间较长、范围较广、影响较大且在不同时期的流传特点不同,故值得对其传欧过程进行研究。本文以《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目录调查、网络调查以及实地考察3种方式,收集17世纪至今的多种专着、论文、信件、手稿、政策文件、照片、画册、标本等珍贵资料;采用传统文献学、史学研究方法,系统梳理本书从17世纪至今在欧洲多国的流传过程及欧洲读者对本书的收集、翻译、引用、研究和评价;此外,本文运用接受理论作为核心理论指导,挖掘影响欧洲读者接受本书的动力及阻力因素;同时,借鉴知识社会史的研究框架,从知识的收集、分析、传播及应用四个阶段探讨了《本草纲目》传欧的全过程。关于《本草纲目》在欧洲的版本流传,本文考察了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梵蒂冈、比利时、奥地利8国17家藏书机构所藏《本草纲目》的不同版本22种38部,对其馆藏地、书号、版本信息及特征进行论述。特别是法国所藏3种《本草纲目》彩绘本,本文对其药图来源进行考证后,认为彩绘本所绘816幅药图系参考《本草纲目》钱蔚起刻本所附药图上色而成,并在个别细节处进行了增补、删减和修饰。关于《本草纲目》在欧洲的译本流传,本文阐述了 4种英文、法文译本的主要内容、体例以及翻译特点。其中,18世纪由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所编写的手稿“《本草纲目》中水、火、土、金石诸部药物”,为目前已知最早的一种《本草纲目》法文节译本;由法国27位传教士联合供稿、并由杜赫德所编纂的《中华帝国全志》一书,专设一章翻译《本草纲目》的前言部分及16种药物,该书在欧洲流传甚广,对《本草纲目》传欧影响较大。20世纪英国学者伊博恩联合北京博物学会诸位学者编纂的8种着作,涉猎《本草纲目》所载植物、矿物及动物药,内容全面。至21世纪,由中国学者罗希文所译《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BencaoGangmu)》,是世界上首部、亦是目前唯一的《本草纲目》英文全译本,从内容到体例还原度都非常较高。关于《本草纲目》的欧洲接受史,本文将其分为“传入与翻译期”“研究与评价期”“文化印象构建期”三个时期:在17-18世纪,欧洲的《本草纲目》接受者主要为来华传教士,他们在中国收集此书的文本、图像与相关药物标本,并将部分文本内容译成西文传到欧洲。至19世纪,《本草纲目》的接受者以药理学家、化学家、植物学家、生物学家等学者为主,他们对《本草纲目》所载药物标本进行化验分析,从化学、药理学角度阐释这些中国药物,并与欧洲当地的植物进行对照研究。20世纪以来,西方对《本草纲目》的接受形式趋于多样化,如通过雕塑、动画等形式向国际展示李时珍及中草药文化形象,特别是《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本草纲目》欧洲接受史的梳理,可以认为:影响欧洲读者接受本书的动力主要来自“新鲜(猎奇)”和“实用(需求)”,而阻力则主要来自“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此外,本文在“《本草纲目》传欧之疑误考”一章中厘清了《本草纲目》传欧研究中的3个常见争议性问题:一是波兰传教士卜弥格关于中药的两种着作《中国植物志》《单味药》皆非《本草纲目》的外文节译本,但卜弥格在《单味药》中引用过《本草纲目》丹砂及龙骨的条文。二是法国汉学家雷慕沙的博士毕业论文并非以《本草纲目》为研究对象,但他年轻时很可能在奥布瓦修道院见过《本草纲目》彩绘本,并为了阅读彩色植物图旁的汉文去学习汉语,终成为一位着名汉学家。三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其三大着作《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及《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中共出现8处“古代中国百科全书”的表述,8条相关引文中有5条可能引自《本草纲目》,主要为对家鸡和金鱼相关资料的引述。其余3条可能来自《中国纪要》转引《齐民要术》对养羊法的记载。达尔文可能误认为此8条引文出自同一种“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即《本草纲目》。最后,本文从知识社会史的视角出发,将《本草纲目》知识的传欧过程分为收集、分析、传播、应用四个阶段:从知识收集来看,欧洲人通过购买、赠送、掠夺等方式,收集了《本草纲目》的多种版本及相关的药物标本;随后对《本草纲目》中的知识进行了筛选、翻译、引用、研究;通过论着、会议、展览等传播方式,将《本草纲目》的相关知识展示给其他欧洲学者;同时从资源获取、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等角度实现了知识的应用。有关本文的创新点,笔者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讨:新材料:本文收集、补充了一些前人论述中未载的史料。如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央图书馆、法国第戎市立图书馆等藏书机构的《本草纲目》明清版本、相关绘本、剪贴画册、学者手稿等多种珍贵文献资料。特别是收集了 5种与《本草纲目》相关的药图绘本及剪贴画册。其中的3种彩绘《本草纲目》药图,迄今学界知之不多,尤其珍贵。本文将其中的图像与《本草纲目》多种版本的药图逐幅进行对比,详细分析其绘图特点,进一步从社会文化角度探讨了欧洲学者获取《本草纲目》药图的背景及意义,弥补了现有研究关于《本草纲目》图像传欧的某些缺失。对前人虽有提及、但未做深入研究的资料,本文进一步探究其特点与价值。如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本草纲目》“金石部”法文译稿、法国汉学家毕瓯及化学家布朗涅尔对《本草纲目》所载药物的化验分析、英国药理学家汉伯里对《本草纲目》的研究等,都是前人相关研究中鲜少涉及或研究较浅的珍贵资料。本文详细分析了上述欧洲学者论着的成书背景、体例、内容、特点及其对《本草纲目》传欧的意义,拓展了现有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新观点:对《本草纲目》西传研究中存在的某些争议性问题,本文在详细考证后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波兰传教士卜弥格的着作是否为最早的《本草纲目》西文节译本?”“法国汉学家雷慕沙的毕业论文是否为欧洲史上最早的以《本草纲目》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是否盛赞《本草纲目》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本文综合多位学者的论述,追本溯源,厘清了既往研究中的某些讹误,并基于文献证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视角:本文在研究视角与方法学上亦有所创新。本文在传统的文献学、史学研究方法基础上,引入接受理论及知识社会史的研究框架,试图从社会史、文化史角度,深入探讨《本草纲目》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将来的东西方医学交流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借鉴。
余承法[3](2013)在《全译求化机制论》文中认为全译求化机制论,以考察全译及其属性为起点,以解读钱钟书的“化(境)”为切入点,以小句中枢说和小句中枢全译说为理论基点,以汉英对比为参照点,以几个大型语料库和自建的全译语料库中为支撑点,尝试建立完整、客观、可操作、能验证的全译求化机制体系。全文遵循“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述充分、解释充分)的研究要求,按照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和“语—思—文”大三角)的研究思路,通过论证全译的本质——化,揭示全译的核心——求化,探究全译求化的关键——求化机制,着重阐述7种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类型及其组合能力和概率,挖掘57种组合机制在实际运用中的倾向性规律。全译求化机制体系的建立,将丰富钱钟书的“化境”翻译思想,推动全译理论的深入研究,深化翻译共性问题的探讨,指导译学方法论建设,为全译实践、全译教学(包括外语专业的汉外互译教学和对外汉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译文评估、机器翻译提供理论帮助和语料支撑。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四章为正文,第二章为第三、四章作铺垫,第三章为全文的核心,第四章为次重点,第五章为结论。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对国内“化(境)”研究、国内外全译转换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意义,并对整个研究框架作出说明。第二章阐述全译的本质及核心。先从全译的定义入手,在阐明全译活动的主体、客体、工具、目的和属性之后,指出全译求似律决定全译行为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即:语用价值第一、语里意义第二、语表形式第三。然后考察全译微观活动的三个阶段,即:原语理解、语际转化、译语表达,提出全译活动操作于以小句为中轴,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和语篇为脉络的全译单位体系。通过“化”的文字学原解、哲学通解、美学专解和钱钟书自解,赋予译学新解,详论“化”体现为全译本质的五大特征,进而指出全译的核心是求化,求化的关键是建立求化机制体系。第三章考察全译求化7种单一机制。全译求化单一机制的建立和运用必须遵循全译的三大原则,以完整再现原文的语用价值和准确传达其语里意义为目的,力图改变或保留原文的语表形式。全章七节在逐一考察7种求化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之后,以语料库中的全译事实为依据,着重阐述每种机制及其次类的操作过程和方式。等化机制的运用理据主要是:原语和译语具有极强的文化互文性和兼容性,原语和译语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思维方式,原语和译语的表达顺序与思维顺序同构,符合语言表达中的像似性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对形等义同值,多操作于小句及以下语言单位,主要包括五种类型:词等化、短语等化、小句等化、复句等化和句群等化。繁化机制的理据在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英语言文字系统的差异,后者又体现在:运用语言形式的差异,传达语里意义的差异,反映语用价值的差异。等化机制的操作原则是繁形不添义不增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增添,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繁化、词繁化、短语繁化和小句繁化。简化机制的理据跟繁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方式相反,其操作原则是简形不损义不贬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删减,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简化、词简化、短语简化和小句简化。移化机制是因译语结构和表达规范之需而对原语单位进行位置移动,其操作原则是移形不易意不变值,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原形移化即零翻译,主要是指原语中词和缩略语的移化;有形移化即移位,其理据是中西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导致两种语言在语序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包括语素移位、词移位、成分移位、复句的分句移位四个次类;无形移化即引中,运用理据在于:人类思维的相通,人类语言的共性,原语和译语的词语处于相同或近似的语言环境,译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包括四个次类:专业化引申、普通化引申、具体化引申和抽象化引中。换化机制是应语值再现和语里传达之需而进行的双语语表形式的互相交换,操作原则是换形不改意不动值,按照双语单位互换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可分为六种类型:词类换化、成分换化、句类换化、动静换化、正反换化和主被换化。每种换化类型的内涵、外延和理据不同,在次级类型上有所不同,有时存在交叉或重叠,如词类换化和成分换化、动静换化和主被换化。分化机制的理据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及其体现在句法结构上的区别、汉民族与英美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转换的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分形不断义不损值,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和拆分的策略,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词分化、短语分化、小句分化和复句分化。合化机制的理据与分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手段相反,原则是合形不漏义不变值,采取化零为整的手段和融合的策略,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短语合化、小句合化、复句合化和句群合化。第四章考察全译求化组合机制。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通过对四篇公共演讲稿口译实例的调查和统计,逐一阐述57种组合机制的具体操作。通过统计与分析发现:1)五类组合机制按照类型数量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20种)>二合机制=四合机制(15种)>五合机制(6种)>六合机制(1种),按照运用频率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148例)>四合机制(122例)>二合机制(73例)>五合机制(53例)>六合机制(18例)。可见,机制组合的数量越多,要求越高,难度越大,频率就低;2)由于每种单一机制的运用频率和组合能力不同,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有别,各种组合机制在相应类别中的运用频率呈现不平衡性。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全文的五个基本观点,指出现存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荣立宇[4](2013)在《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仓央嘉措(1683-1706/1746),藏传佛教第六代达赖喇嘛,藏地杰出的抒情诗人。他创作的诗歌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在藏地家弦户诵,历300年而不衰。1930年,于道泉教授将仓央嘉措诗歌同时翻译成汉、英两种文字,开仓央嘉措诗歌汉、英全译之先河,同时也构成了其域内外文本旅行的滥觞。这犹如一条主河在某一点分出两脉不同的支流,各自冲积成不同的景观,衍生出别样的风景。截止2012年,仓央嘉措诗歌的跨语际旅行己走到第82个年头。在此期间,先后问世的汉语译本有21个之多,英语译本也多达15个,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21世纪初,仓央嘉措诗歌更是在汉语文化圈中掀起一股热潮,带动了影视、出版、文化、艺术、旅游等多方面事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仓央嘉措的经典作家地位。本论文以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英语文化圈中的翻译与传播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它们汉、英翻译的译介脉络,各个译本之间的生成、参考关系,译文生成的外部影响因素(如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藏学发展概况),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英文化中的传播、影响、接受情况,主要汉、英译本的特色及相关的文学翻译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仓央嘉措诗歌汉、英译介的统计学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各自的特征并且对仓央嘉措诗歌的复译进行反思;对藏语诗歌汉、英翻译在语言、诗律方面的可比性进行讨论,对翻译的跨语种对比进行探索性的尝试。挖掘翻译现象背后隐藏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其中涉及到重译、复译、学术性翻译、创意翻译等问题。最后还特别讨论了交集理论观照下的翻译问题,分析了诗歌翻译与创作的复杂关系。本研究发现,仓央嘉措诗歌的域内外传播表现出不同的脉络特征,其汉译与1930年以来中国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关联密切,其英译则与海外藏学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诸多译本(包括汉、英语译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译本与创意翻译产生的译本,不同特色的译本又折射出译者不同的身份特征,即前者对应学者型译者,而后者指向诗人型译者。事实上,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翻译与创意翻译分别代表了译者不同的诗学追求。鉴于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中“信”与“雅”的自然分流,学术翻译与创意翻译作为两种策略在它们之间必然形成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接下来,仓央嘉措诗歌汉、英翻译的比较研究凸现了许多翻译问题。例如,汉语翻译领域很多译本缺乏特色,部分译者版权意识淡漠,直接来源于藏语的译本相对较少,一些译者率尔操觚,相关翻译批评缺席,值得注意。与之相对,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比较规范,大多数译本直接从藏文译出,即使是转译,译本的特色也十分鲜明。对比藏、汉、英三种语言(音节、音调)及其诗学(韵律、节奏与诗歌体式)特征,藏汉之间在语言、诗学方面的相似性便显露出来(与藏英在语言、诗歌方面相比较而言)。尽管音韵、节奏、音节发音等方面的因素常被视为不可译,但鉴于上述相似性的存在,藏、汉语之间诗歌体式的再现会更加逼真,译入语读者的接受会比较自然,译入语诗学规范的满足也近于浑然天成。本研究首次将交集理论引入翻译研究,赋予交集理论新的涵义,试图用这个理论解释仓央嘉措诗歌汉、英翻译中具有普适意义的翻译现象。从规范拘谨的学术性翻译到自由创造的创意性翻译,翻译与创作的概念分界渐次变得不再明显,译文本也由源文本的互文本渐次过渡成为承文本。事实上,对字翻译、学术翻译、创意翻译、临界翻译等类型分别处于从源语文本到译入语创作这一连续统的不同位置,它们之间呈现出渐次过渡的倾向。从严谨的对字翻译到极端的临界翻译,存在一个幅度很大的学术翻译与创意翻译的逐渐演变区域,由此构成文学翻译的丰富的创造性空间。本文指出对字翻译与学术翻译的单调性,创意翻译与临界翻译的丰富性,而诗歌翻译的丰富性无疑更加契合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和语言临界点所展示的无限可能性。
唐革亮[5](201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政治语篇主要涉及国家或政党的方针政策与态度立场,是政治话语的主要表现形式,政治语篇的对外翻译直接影响到对外政治话语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汉语政治语篇的翻译研究以中央重要政治文献的英译为主,资深译员、外宣工作者、翻译研究者围绕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体会、原则目标和策略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多种层面和维度的探讨。但是,已有研究往往以宏观论述或个案分析为主,描述性和解释性不足,对汉英语言的结构差异关注较多,忽视了翻译中的选择对目标语语篇意义的建构作用。名词化具有重新识解经验的概念功能,能够将由动词识解的过程意义、形容词识解的属性意义等重新识解为事物,是主要的语法隐喻资源,在科技语篇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alliday,1994;1998a)。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同样存在大量名词化表达,如“现代化”modernizatio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党的建设”Party building等。然而,学界对于此类语篇中名词化表达的翻译方法及语篇建构功能却鲜有系统研究,一些翻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答,诸如如何翻译源语语篇中的名词化,如何翻译为目标语语篇中的名词化,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动因与功能等。鉴于此,研究政治语篇翻译中的名词化现象具有一定必要性,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名词化的使用情况和翻译方法,还可以揭示名词化对政治语篇及政治话语的建构作用。本研究主要在观察名词化分布的基础之上总结并概括政治语篇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发现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探究其背后的理据,阐释其在意义及社会层面的建构功能,从而为翻译实践及教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本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表达具有何种分布与特征?呈现何种翻译模式和规律?(2)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如何翻译?(3)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探究,本研究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及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提出的“对等-转移”渐变体思想(Matthiessen,2014)为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建立了描写框架。此外,本研究还以“翻译再实例化”(de Souza,2010;Yang,2015)模型为基础,对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阐释框架。对名词化翻译实例的观察,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方法,对名词化的分布及翻译策略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本研究自建的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由47篇十八大以来的重要党政文献及其官方译文组成,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环境等多种话题,平行语料库总容量接近100万字词。本研究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1)名词化现象在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大量分布。从频数来看,英语译文中名词化的使用高于汉语原文,但使用频率相当,说明目标语语篇与源语语篇的隐喻度在整体上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了文体风格的对等。此外,汉英不同名词化类型在语篇中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汉语以转类型名词化为主,英语则以派生型名词化居多,主要受汉英语言的类型因素影响。其中,政治语篇英译文中,派生词缀-tion/-sion、-ment、-ance/-ence、-ty、-ing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汉语原文中能产性较高的词缀为“-性”、“-率”、“-力”、“-化”、“-主义”,与英语的接触以及社会的发展是现代汉语派生名词化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汉语政治语篇中的高频转类词为“发展”、“建设”、“工作”、“改革”和“安全”,高频转类名词化结构为“NP+VP”结构,在没有形式标记的限制下,汉语存在大量兼类及活用的转类名词化。英语转类型名词化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居多,政治语篇英译文中出现的高频转类词为reform、work、support、use、control,这些词以名词性用法为主,表明其在共时层面的隐喻性有所削弱。短语层面的名词化结构“NP的VP”和“V-ing of”在整体上具有名词性,结构的组成成分具有一定临场性,且相对词汇层面的名词化保留了更多过程意义。(2)名词化翻译策略可概括为对等翻译和转移翻译两种,对等翻译还原了原文的名词化表达式,而转移翻译则改变了原文的识解方式,对目标语语篇意义进行重新建构。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将汉语名词化结构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是译者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比例达到47.7%,一方面说明了汉英名词化结构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译者在翻译政治语篇时倾向于保留原文中隐喻式表达,以实现语篇在意义识解方式上的对等。本研究发现名词化对等翻译包括“系统型”和“实例型”两种具体类型,前者为两种语言之间高度对应的名词化,如“重要性”importance、“全球化”globalization,后者为译者根据语境选择的临时性对等,如“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但是,并非所有的汉语名词化表达都适宜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例如“化”字格和数式短语等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有时并不具备系统型对等项或不宜进行异化翻译,译者则需要采用转移翻译策略。基于名词化自身的概念功能,本研究认为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在对外政治话语建构中具有凝练中国概念、中国道路和核心价值表述的作用。(3)转移翻译策略还可进一步分为隐喻化转移和去隐喻化转移两种具体类型。隐喻化转移翻译将原文中的非名词化表达翻译为译文中的名词化,去隐喻化转移翻译则将原文中的名词化表达翻译为其他非隐喻化结构,两者可以通过与同级其他词组转换、升级为小句、降级为零对应的翻译方法实现。其中,隐喻化转移翻译在政治语篇翻译中更为常见,比例约为去隐喻化转移翻译的三倍,说明英语的名词化选择更加丰富,在政治语篇建构中发挥了更多积极作用。对具体译例的质化分析表明语言系统因素、语篇类型因素、情景语境因素和文化语境因素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对译者的选择产生主要影响,译者通过识解方式的转换使目标语语篇符合目标语语言系统的表达规范,顺应目标语语境,从而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在政治语篇翻译中起到了重构原文信息和结构、简化译文表达、概括原文及译文上下文语义内容、释义原文复杂语义的功能,增加了目标语语篇的可读性,从而有助于对外政治话语能见度的提升。本研究在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体裁选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名词化翻译研究,发现了政治语篇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分析了其背后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并从更深的意义层面阐释了其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建构功能。本研究对翻译实践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能够提高译者的建构意识和主体意识,同时还从语言使用层面揭示了对外政治话语的表达方式与方法,为话语体系研究作以补充。
彭亚婷[6](2019)在《《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的成语编选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形式简短却意蕴丰富。许多外国学习者对汉语成语较为感兴趣,但由于成语的独特性,他们学习成语时往往会面临更大的困难。教材是师生双方的教与学所依据的主要材料,对教材中成语的编选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教材自身的建设,也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合理规划,使教材更好的为师生服务。本课题以《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的成语为研究对象,从成语收录和编排的角度出发,对教材中的成语进行全面地分析与评价,以便进一步完善教材中成语的编选及促进成语教学的进步。本文对教材中成语的数量及分布进行详细地考察,并将教材中的成语与已受普遍认可的各类等级大纲中的成语进行对比分析,再考察教材中的成语在相关语料库中的呈现情况,以便更全面地分析教材在成语收录上的优缺点。除了考察教材中成语的收录情况外,成语的编排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笔者从成语的重现、释义及练习这三方面对教材中的成语进行考察研究,分析教材在成语编排上的得与失。外国学习者和汉语教师是本套教材的使用者,笔者针对二者分别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教材中成语的编选及其教学情况进行更切实的探讨。对教材进行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有效地利用该教材进行课堂教学,笔者根据以上分析,为教材中成语的编选提出具体建议,也为综合教师更好地教授教材中的成语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教材的改进以及使用本套教材的师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朱义华[7](2013)在《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 ——基于哲学视野的反思》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显着增强,大国政治威望的稳步提升,外国政府与民众对中国的关注兴趣与热情也与日俱增,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作为我国目前外宣工作中必不可缺的载体与主要实现形式,外宣翻译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成功与否和国家形象的建构,其重要性亦不言而喻。从本质上来说,外宣翻译具有翻译与传播的双重属性,指的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地域的信息共享与思想交流活动,一种意识形态的国际旅行与传播实践,一种国家形象在国际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性选择与自我建构方式。而外宣翻译研究则相应具备了跨学科、多维度、宽进路的特征,对其之探讨就必须具有相当的包容性、系统性与综合性。这也是本研究之所以选择哲学探索进路的主要缘由。本研究从学科培育的角度出发,以哲学话语体系为理论依据,借鉴前人对译学研究的哲学探讨,基于信息传播的七大要素(即传播主体、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场合与传播效果),按照“三贴近”原则的要求,主要采用定性的描写性研究方法对外宣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尝试建构出了包括外宣翻译研究本体论、认识论、目的论、方法论、价值论与批评观在内的外宣翻译研究理论体系,从而为全面、系统地从事外宣翻译研究架构了颇为科学合理的探索平台。在该体系中,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这是因为:一方面对外宣翻译本质属性、研究对象、特点规律与学科归属的明确与认识是开展外宣翻译研究的基础,也是进而确立外宣翻译研究独立分支学科地位的前提,而这些恰恰是本体论与认识论需要解答的问题;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外宣翻译作为对外宣传的主要载体与实现形式,最终是为了实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近中国的外宣目标与效果,如何来实现?这就需要方法论提供相应的研究方法与实践技巧加以解决。诚然,在外宣翻译研究理论话语体系的搭建中,还需要运用外宣翻译的实际语料来进行分析论证,从而确保了外宣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外宣翻译工作实践的具体开展也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与价值。本研究由九大章节组成,其中第三到第八章为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分别围绕外宣翻译与外宣翻译研究两条主线来展开建构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讨论。本研究各章节既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与自含性,又彼此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组成了本研究从绪论与文献综述到主体再到结论的完整研究框架。第一章为本研究的绪论,主要分析了本研究围绕外宣翻译而展开的背景与动因,本研究拟研究的对象与范围、本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研究的方法与目标以及本研究的框架结构与主要内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外宣翻译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可能之探索进路,并以哲学理论体系为理论依托,建构了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从而为本研究主体部分的展开创造了条件。第三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本体论,主要探讨了外宣翻译与外宣翻译研究的的本质属性或曰本体论解读,涵盖了外宣翻译研究中所涉的主要概念与术语,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的本质,并从翻译学与传播学视角分析了外宣翻译研究的双重学科属性。第四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认识论,首先从术语概念、表现形态、研究对象、特点要求、原则标准等角度介绍了对外宣翻译的全面认识,接着从语言、文化、政治等宏观维度来解读如何认识外宣翻译及其研究,分别考察了语言符号、文化观念与政治意识形态对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的影响。第五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目的论,既探讨了我国对外宣传翻译工作的宏观目标或曰终极目的,又从外宣翻译三大价值主体出发逐一分析了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的价值追求与具体目的。第六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方法论,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了外宣翻译研究之理论切入视角与外宣翻译实践之具体应对策略与变通技巧。第七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价值论,首先探讨了外宣翻译之整体价值追求,然后基于外宣翻译在信息传播、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与外宣翻译研究对学科建设与外宣人才培养上的可能作用回答了两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外宣翻译的作用何在?其研究的意义又何在?第八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批评观,基于翻译批评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外宣翻译具体实例分析为手段,着重探讨了外宣翻译批评话语体系中的指导原则与评判标准。第九章为本研究的结论,首先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论点、学术价值与创新之处,同时也指出了其缺陷与不足,提出了有待深入探讨之论题,并就外宣翻译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以说,外宣翻译研究体系的建构探索是朝改观外宣翻译研究有“实”无“名”的学科现状,大力推进外宣人才的培养,切实提升外宣翻译的成效这一方向而所迈出的基础性一步。本研究的最大贡献与创新之处在于站在学科发展的角度,借鉴哲学话语体系来探索建构涵盖本体论、认识论、目的论、方法论、价值论与批评观在内的外宣翻译研究理论体系。与此同时,本研究也竭力实现在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内部有所创新与突破。比如,在本体论探讨中创新地从词源学角度对“外宣”与“翻译”以及它们在词源上的本质联系进行了探索;在认识论上将隐藏在外宣翻译及其研究背后诸如语言差异、文化习俗、政治意识形态等的隐形推手进行了一一发掘;在目的论上将国家外宣的整体目标与行业与地方外宣的具体目标以及传播主体的特殊目标相结合来讨论;在方法论上既照顾了传统上微观翻译技巧的探讨,也创新地将理论探索进路纳入方法论体系之中;在价值论中创新地探索了外宣翻译研究的学科贡献与对人才培养的实用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外宣翻译的直接效用与经济价值;而在批评观中本研究则尝试搭建了以评价原则为主体的外宣翻译批评话语体系。如此等等,进一步拓展了外宣翻译的研究思路,从而对现有的外宣翻译研究起到了充实、补充的作用。诚然,本研究对外宣翻译研究体系的建构探索仅仅是从学科培育与哲学理论视角出发来回顾、反思、总结外宣翻译研究方方面面的一次尝试与努力,抑或是对笔者多年的外宣翻译理论学习和翻译实战经验的一次全面总结与整体检阅。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学者不吝赐教。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引起学界研究外宣翻译的广泛关注与兴趣,为开展外宣翻译研究与指导外宣翻译实践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理论模型与方法论指导体系,从而为外宣翻译学科大厦的建设增砖添瓦。
陈奇敏[8](2012)在《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观照》文中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既有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文学载体,又融入了浪漫主义诗风的影响,并在唐代取得了巅峰成就。在中西交流日盛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于2007年推出了许渊冲英译的《唐诗三百首》,旨在帮助西方读者认识和了解唐诗之美,弘扬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拉近民族心理距离。在国内古诗英译领域,许渊冲先生堪称贡献最大、同时最具争议的人物。他在古诗英译的实践和理论层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古诗英译实践和理论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储备酝酿期、发展高峰期和改进完善期。国外学者针对许渊冲古诗英译的研究还相当零散、不成体系,且由于评论者的专业背景、个人审美和文学倾向各不相同,其观点也褒贬各异、主观随性。而国内学者则从不同的角度对许渊冲古诗英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针对许渊冲古诗英译的文论,近几年在数量和质量上突飞猛进,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方法更加科学,但仍存在一些主观随意的感悟式点评,质量良莠不齐、观点褒贬不一。国内研究的常见局限性在于:理论视野不够开阔,批评标准比较单一,观点论证不够严密。笔者针对许渊冲研究现状中的局限与不足,对许渊冲英译《唐诗三百首》一书进行了描写性个案研究,归纳分析译作的特点及译者的策略抉择,重构译本所遵循的翻译规范;同时考察其翻译规范的形成原因和运作效果,力图公正客观地评价译者及其译诗,为古诗英译的实践与批评提供些微有益的观照。本文采用了对比、描写、分析、推导等系列研究方法,重构许渊冲唐诗译本中隐含的翻译规范。为提高分析的效度与信度,本文尽量使客观描写与逻辑论证相结合,统筹对文化历史语境的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兼顾文本分析中的人文判断和科学论证。此外,在检验译本翻译规范的运作效果时,本文借鉴了比较权威的实证调查结果,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规范”这一概念本属于社会学范畴,是某一文化群体共同遵守的引导正确社会行为的观念或指令。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翻译规范研究逐渐从零散走向系统、从规定走向描写。系统开展翻译规范研究的学者首推以色列籍译论家——图里。通过对希伯来翻译文学进行大量而系统的考察,图里提出了规范运作于整个翻译过程的论断。图里认为,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通常受到三类规范的制约: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初始规范决定译者对翻译的总体倾向,指译者首先须在源语文本规范与目标语文化规范之间做出基本选择;预备规范影响翻译政策和翻译的直接性;操作规范支配着翻译过程中所作的各种实际抉择,指导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使用的翻译技巧。在翻译规范研究中,研究者应以目标语文化为取向,关注译文中的常规性“迁移现象”,并根据译者的抉择倾向,重构译者所遵循的翻译规范。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本文确立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笔者同时认识到,图里的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而笔者根据实际研究情景,适时调整主体理论的应用方式并发掘其它理论的多元互补价值。笔者遵循图里对翻译规范的分类,采用描写性研究方法,分别考察了许译《唐诗三百首》所遵循的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许译唐诗的预备规范顺应了国家的翻译政策,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需求,涵盖了直接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英美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典籍文化的译介,总体表现出开放的接受态度;而中国也以空前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推出中国文化精粹。中西文化背景共同营造了开放有利的翻译环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依据国家的翻译政策制定了适宜的翻译目的,所选翻译材料兼顾了弘扬民族文化精粹和激发目标读者兴趣的需求。中国译界认同并偏爱直接翻译方式,翻译发起方根据翻译能力和创作倾向选择了合适的翻译人选,使直接翻译能够顺利进行,文化交流能够增加深度。许译唐诗的操作规范隐含于译者在文本微观层面所选择的翻译策略之中。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许译唐诗中的主要翻译问题可归为内容和形式两大类,主要位于十个层面,即:体裁之选择、建行之形式、音韵之表现、节奏之安排、标点之处理、语句之衔接、语义模糊之处理、意象之传递、文化专名之翻译、数词之翻译。而译者灵活处理这十个语言微观层面的各种翻译问题,其操作规范受到源语和目标语文化的双重影响,在不同的翻译语境下有不同的体现形式。译者以传达原作的主要形式特点和整体意境为目的,使译诗的体裁、建行形式、音韵特征和意象尽量贴近原作,并在此基础上适度融合英语诗歌的诗学特征,在最大程度上争取译诗的表述地道、逻辑清楚、语义明晰,呈现给读者带有唐诗韵味的格律译诗。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译者灵活使用了增添、省略、转换、合并、切分、反译等翻译技巧,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许译唐诗的初始规范体现为宏观的译者翻译倾向和译诗面貌特征。许渊冲对于唐诗的本质风格要素十分重视,在翻译中尽量保留传译,以展现唐诗的特色和魅力,从而表现出靠近源语文化系统的翻译整体倾向。这种选择倾向是由译者的终极翻译目的决定的,即:让唐诗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精粹的国际影响力。然而在具体操作策略中,如标点、衔接、选词、句法等关联主题意义理解的细节方面,译者又兼顾了目标语语文化规范,比较均衡地处理了两种文化规范的制约作用。回顾总结许译唐诗的特殊文化语境,本文认为译本隐含的翻译规范体现了双重社会文化因素、尤其是源语文化因素对译者的影响,具体而言,其形成主要受到政治经济发展格局、翻译目的、主流诗学、主流翻译观念和译者主体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考察目标读者对译本的接受态度,可以认为,译本所遵循的翻译规范运作效果良好,许译唐诗的质量得到了目标读者的基本肯定,部分实现了跨文化交流的预期效果,为唐诗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提出,要使中国的古诗英译事业蓬勃发展,翻译实践者、批评研究者和出版发行方仍需共同努力,克服局限、发挥优势,切实提高中西跨文化交流的效果。本文从翻译规范角度对许渊冲唐诗英译进行了描写性研究,开拓了古诗英译领域的研究新视角。同时本文丰富了描写性翻译研究的成果,探索了翻译规范理论的实际应用模式,对翻译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此外,本研究以国内典型译者的典型译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应用推广价值,期望能给古诗英译爱好者以理论及方法上的启迪。本论文只是关于许译唐诗的初步研究,还存在理论视野不够开阔、探讨不够全面深入、数据不够直接充足等研究局限,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会进一步拓宽视野、改进方法、深化研究,力求发掘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熊欣[9](2013)在《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中国菜名英译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菜肴名称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和对外传播中的英译原则、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之重要性,随着近些年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和相关学术机构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这种跨语言和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仅仅只是涉及语符之间的转换,而且关乎到文化之间的交融。虽然说语言承载着文化,但是,中国餐饮业的海外发展和壮大作为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涵括的菜肴名称英译就不再是纯文学意义上的文本翻译行为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应属于外宣性质意义上的一种对外传播活动,甚或可以说得上是一种完全的对外经济活动,因为菜名的英译质量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中国餐饮业在海外发展的规模和效益,从而反刍国内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这就需要在菜肴名称的英译活动中运用必要的增译和凸显等翻译手法,确保译名能充分体现出菜肴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中国的民族文化是否能够在菜肴名称(尤其是对于那些纯写意型的菜名)英译过程中向译语受众充分传播,成为了衡量众多译名适切与否的一个核心要素。当然,中国菜名英译活动中,无论是从文化层面的考量还是从经济角度的权衡,都必须以语符意义(非语符的表层语义)的切近传递为归依。因此释译方法(解释、说明和补充等译法)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译语受众更好地获取原语的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菜肴名称的英译活动不仅承担着语符意义的切近传递和民族文化的最大传播,同时还担当着汉语的世界推广这一重任。音译和零翻译常常被认为是对原语意义和原语文化最本真的传递和传播,它可以完全确保译文的“不失真”或“等值”。在文学作品的对外传播英译中,常常被广泛使用,并已取得了可喜成就,使许多富含中国文化特色的汉语词汇以其最本原的拉丁字母拼音拼写形式进入到了译语(英语)语言,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可和推广。饮食,国计民生也。适切的中国菜肴名称的英译名,可以使译语受众更为贴切地了解到译出语的语言和文化魅力,在不造成理解中产生歧义和不增加译语受众接受困难的前提下,如果能辅以视觉非语言的图示,适当的音译将更加有助于原语语言和文化的世界传播。跨文化交际翻译学强调了译文对译语受众与原文对原语受众所产生的等效性。就菜名的跨文化交际翻译来看,既有其文学性和文化性,也有其知识性和专业性,更有其经济性和传播性,它涉及了翻译学的每一个层面,单纯地使用某一种翻译理论或翻译方法以穷尽该实用翻译领域的方方面面是有失偏颇的。故而,在菜名的英译实践中,将中国菜肴名称按照传统的区分办法分为写实型和写意型(含实意兼顾型)两大类,结合西方菜名的表述形式和突出特点,采取写实性菜名直译,写意型(含实意兼顾型)菜名音译加释译的方法进行英译。某种程度上来说,翻译就是另外一种形式上的创造,对于那些已经约定俗成之菜肴音译名直接沿用,而对于某些中国特色鲜明的菜肴名称,译者应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采取借用、谐音等手段,勇于创新,从节约的原则和品牌树立的原则出发,创造出易于为广大译语受众所能接受和传播的,如Gobelive(狗不理)、Longkudo(龙虎斗)等菜肴的经典译名。本课题的研究将从以下八个方面对中国菜肴名称的跨文化交际英译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试图找出其中的某些共性,区别其个性,进而使菜名的跨文化交际英译译名达到效度和信度的最佳近似。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第一章: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本章主要讲述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产生的背景及差异的表现:饮食观念、社会文化内涵、原料结构和种类、菜肴名称命名特征、菜单设计、烹饪方式和刀工上。第二章: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菜名译名规范——本章内容主要分析菜肴译名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提出菜肴名称译名规范的必要性、译名规范的原则、方法与内容,并在本章第四部分专门给出了几个具体菜肴译名的分析。第三章:菜名英译的目的与原则——本章主要就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原则与方法,分析菜名英译的目的定位及菜名英译的基本原则,并专门探讨了经济原则下的菜名英译。第四章:菜名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适应论——本章首先分析传播与翻译的概念,然后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菜名英译和跨文化交际适应论下的菜名英译:复合型菜名英译适应、写实型菜名直译适应、写意型菜名音译适应。第五章:菜肴制作的刀工及烹饪方法的英译——首先分析了刀工的英译(含与菜形密切相关的刀工英译和与菜形无关的刀工英译);其次,对中、西烹饪方法词的语义进行了对比及英译探讨(通过探讨火候、刀工与烹饪方法等分析了烹饪方法的英译)。第六章:菜名翻译中的跨文化策略——本章首先对释译、变译、音译、图示及翻译中的取义角度的转换等翻译策略和技巧进行了探讨,提出菜名英译中通过归化和异化的英译手段以达到菜肴译名的信度与效度;同时分别探讨了写意型菜名和纯写实型菜名的相关翻译策略。第七章:菜名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药膳名称英译——本章主要分析了中西食补观念的差异、药膳发展的历史及理论依据和药膳的功效与名称构成,提出了药膳名称英译的原则及方法及药膳译名的结构模式和处理方法。第八章:中国菜肴名称中的修辞特色及英译——主要探讨了暗喻型菜名、借喻型菜名、象征型菜名、典故型菜名和夸张型菜名等的英译问题。结束语部分指出了本研究中某些英译方法的局限,再次提出音译方法在菜肴名称英译中的重要作用,就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后学提出希冀。
张春芳[10](2012)在《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摘要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摘要不仅能使作者清楚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有助于审稿人审稿,帮助读者迅速判断文献的主要内容并决定是否有必要阅读全文,还能为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提供便利。英文摘要在国际间进行知识传播以及学术交流与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三十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摘要写作进行了研究,对提高期刊摘要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尚无从翻译视角对学术论文摘要进行系统研究。目的:针对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框架,制定学术论文摘要英译原则,探讨摘要翻译策略,构建摘要翻译模式,以期帮助中国作者掌握摘要写作和翻译规则,提高摘要写译质量,促进学术交流。方法:(1)采用文献法,概括和分析国内外学术论文摘要研究现状以及英译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分析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摘要翻译的指导作用。(2)随机选取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收录的影响因子大于1.0的90种中文期刊,医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各30种,文章发表于2010年1月到2011年9月,从写作规范、宏观结构和语言运用三大方面对其研究型论文英文摘要质量进行调研,并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然后,基于目的论以及国际标准ISO214-1976(E)和国家标准GB6447-86,探讨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原则;从摘要的宏观结构和语言特征入手,探讨其翻译策略;建构学术论文摘要翻译模式,为译者提供较为清晰的翻译思路。结果:(1)国内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写作规范方面的问题、体裁结构要素不全和语步混乱以及语言运用上存在的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不足。(2)功能翻译理论可用于指导学术论文摘要英译。(3)确立了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原则。目的论的“三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是摘要翻译应遵循的“总则”。基于ISO214-1976(E)和GB6447-86有关摘要写作的规范和要求总结而成的“九原则”是摘要翻译遵循的基本原则,即体现摘要的体裁性特点、规范、客观、完整、准确、一致、简洁、正式以及与时共进原则。(4)制定了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策略。基于语步的选词选句策略用于各语步典型词汇和句型翻译;语序调整策略用于定语翻译和状语从句翻译;词类转译策略用于连动式谓语句的英译(确定一个动词,其余动词转换成非谓语动词或介词);时态、语态和人称的选择应以实现摘要各语步的功能为目的以及衔接策略用于语篇翻译,以符合英文表达习惯。(5)构建了一个基于“五步骤”的学术论文摘要语篇翻译模式。该模式由五个“步骤”组成:明确“翻译纲要”、做好译前六项准备工作、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双文本”分析、文本翻译、润色、加工以及对照摘要质量评价表审核译文。结论:功能翻译理论为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目的论的“总则”和基于两“标准”的“九项基本原则”对摘要翻译起到了规范作用;翻译策略有其各自的适用层面;“五步骤”翻译模式能够为译者提供清晰的“图式”。研究局限: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分析不够透彻;选取的样本数量有限。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语篇体裁意识,另一方面可将功能翻译理论引入到学术写作教学中。此外,本研究探讨了关键词的标引和翻译原则。英译关键词应遵循规范性原则、简洁性原则、准确性和一致性原则。
二、“等等”的几种常见英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等等”的几种常见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1)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2.1 研究理论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中医药” |
2.1.2 “中医药文化” |
2.1.3 “降噪” |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
3.2.1 宏观“噪音”源 |
3.2.2 宏观“降噪”策略 |
3.2.3 微观“噪音”源 |
3.2.4 微观“降噪”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
5.1.1 翻译的本质 |
5.1.2 可译性问题 |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
5.2.1 创新 |
5.2.2 局限 |
5.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中医西传”研究现状 |
“《本草纲目》传欧”研究现状 |
1 前言 |
1.1 研究范围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材料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性 |
2 《本草纲目》在欧洲的版本流传 |
2.1 法国藏本 |
2.1.1 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 |
2.1.2 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央图书馆所藏 |
2.1.3 法国第戎市立图书馆所藏 |
2.1.4 法兰西公学院亚洲协会图书馆所藏 |
2.2 英国藏本 |
2.2.1 大英博物馆所藏 |
2.2.2 Wellcome医学史研究所图书馆所藏 |
2.2.3 剑桥大学图书馆所藏 |
2.2.4 曼彻斯特大学约翰·赖兰兹图书馆所藏 |
2.3 德国藏本 |
2.3.1 柏林国立图书馆所藏 |
2.3.2 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所藏 |
2.4 西班牙藏本 |
2.4.1 西班牙国家图书馆塞万提斯阅览室所藏 |
2.4.2 西班牙巴厘阿多里德市菲律宾奥斯定会图书馆所藏 |
2.5 俄罗斯藏本 |
2.5.1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图书馆所藏 |
2.5.2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 |
2.6 梵蒂冈藏本 |
2.7 比利时藏本 |
2.8 奥地利藏本 |
2.9 小结 |
3 《本草纲目》在欧洲的译本流传 |
3.1 《本草纲目》节译本 |
3.1.1 范德蒙德的金石部药物译稿 |
3.1.2 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 |
3.1.3 伊博恩的研究译着 |
3.2 《本草纲目》全译本 |
3.3 小结 |
4 《本草纲目》欧洲接受史 |
4.1 传入与翻译期(17-18世纪) |
4.1.1 踏上欧洲土地(17世纪) |
4.1.2 翻译的出现(18世纪) |
4.2 研究与评价期(19世纪) |
4.2.1 博物学图鉴的收集(17-19世纪) |
4.2.2 中国药物的鉴定与研究 |
4.2.3 《本草纲目》及中国科学的评价 |
4.3 文化印象构建期(20-21世纪) |
4.3.1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译本 |
4.3.2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研究 |
4.3.3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印象 |
4.4 小结 |
5 《本草纲目》传欧之疑误考辨 |
5.1 卜弥格与《本草纲目》——最早的“《本草纲目》译本”之争 |
5.2 雷慕沙与《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学位论文”之争 |
5.3 达尔文与《本草纲目》——“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由来 |
5.4 小结 |
6 《本草纲目》传欧之讨论:以知识社会史的视角 |
6.1 《本草纲目》的知识收集 |
6.2 《本草纲目》的知识分析 |
6.3 《本草纲目》的知识传播 |
6.4 《本草纲目》的知识应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欧洲相关藏书机构及资料来源 |
附录2: 欧洲藏书机构所藏《本草纲目》明清版本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全译求化机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主要内容 |
二、重点难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全译本质“化”论 |
第一节 全译的概述 |
一、全译定义 |
二、全译原则 |
三、全译过程 |
四、全译单位 |
第二节 全译的本质 |
一、“化”之文字学原解 |
二、“化”之哲学通解 |
三、“化”之美学专解 |
四、“化”之钱钟书自解 |
五、“化”之译学新解 |
第三节 全译的核心 |
一、全译核心之“化” |
二、求化关键之机制体系 |
第三章 全译求化单一机制论 |
第一节 等化机制 |
一、等化机制的界定 |
二、等化机制的理据 |
三、等化机制的限制 |
四、等化机制的类型 |
五、等化机制的价值 |
第二节 繁化机制 |
一、繁化机制的界定 |
二、繁化机制的理据 |
三、繁化机制的类型 |
第三节 简化机制 |
一、简化机制的界定 |
二、简化机制的理据 |
三、简化机制的类型 |
第四节 移化机制 |
一、移化机制的界定 |
二、移化机制的理据 |
三、移化机制的类型 |
第五节 换化机制 |
一、换化机制的界定 |
二、换化机制的理据 |
三、换化机制的类型 |
第六节 分化机制 |
一、分化机制的界定 |
二、分化机制的理据 |
三、分化机制的类型 |
第七节 合化机制 |
一、合化机制的界定 |
二、合化机制的理据 |
三、合化机制的类型 |
第四章 全译求化组合机制论 |
第一节 机制的间性关系 |
一、两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二、多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二合机制 |
一、繁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二、简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三、移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四、换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五、分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第三节 多合机制 |
一、三合机制 |
二、四合机制 |
三、五合机制 |
四、六合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前瞻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全译的本质是化 |
二、全译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求化机制 |
三、单一机制的运用具有倾向性 |
四、组合机制的运用存在失衡性 |
五、全译求化机制是一个完整体系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领域有待开拓 |
二、研究方法仍需创新 |
三、研究对象还可细化 |
四、研究语料仍可扩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1.1.1 身世之谜 |
1.1.2 作品之谜 |
第二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的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的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五节 文章基本结构 |
第二章 仓央嘉措诗歌源语文本研究 |
第一节 藏语诗歌传统与仓央嘉措诗歌 |
2.1.1 藏语文学中的诗歌传统 |
2.1.2 “谐”体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仓央嘉措诗歌 |
第二节 《诗镜》及其对仓央嘉措诗歌的影响 |
2.2.1 《诗镜》概况 |
2.2.2 《诗镜》对仓央嘉措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主题思想 |
2.3.1 情歌、道歌抑或政治抒情诗 |
2.3.2 开放的阐释与封闭的阐释 |
2.3.3 仓央嘉措诗歌的初步分类 |
第四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艺术风格 |
2.4.1 诗歌体式 |
2.4.2 诗歌意象 |
2.4.3 诗歌修辞 |
2.4.4 诗歌语汇 |
第五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数量及版本 |
2.5.1 仓央嘉措诗歌的数量 |
2.5.2 仓央嘉措诗歌的藏文版本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译与传播 |
第一节 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概述 |
3.1.1 越出越多的汉语译本 |
3.1.2 仓央嘉措诗歌汉译版本关系 |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的译介 |
3.2.1 三十年代的汉语译本 |
3.2.2 建国初期的仓央嘉措诗歌汉语译本 |
3.2.3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期的仓央嘉措诗歌汉译 |
3.2.4 新世纪初年的汉语译本 |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的传播 |
3.3.1 仓央嘉措真诗的传播与伪作的流布 |
3.3.2 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相关书籍的出版 |
3.3.3 以仓央嘉措本事及诗歌为主题的文艺创作 |
3.3.4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传播的经典化 |
3.3.5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传播的流俗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仓央嘉措诗歌的英译与流布 |
第一节 仓央嘉措诗歌外译概述 |
4.1.1 英译概况 |
4.1.2 其它语种的译本 |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4.2.1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的滥觞(1906-1930年) |
4.2.2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全译本的问世(1930-1969年) |
4.2.3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本类型的多样化(1969-至今) |
4.2.4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与海外藏学的关联 |
4.2.5 仓央嘉措诗歌与英语诗歌创作 |
第三节 英语主流诗学与仓央嘉措诗歌英译——基于韵律的考察 |
4.3.1 英语诗歌韵律的变迁 |
4.3.2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本用韵情况考察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仓央嘉措诗歌主要译本研究 |
第一节 于道泉藏、汉、英对照译本 |
5.1.1 译诗体制的新颖独造 |
5.1.2 赵元任记音的文化学意义 |
5.1.3 于道泉译本的客观评价 |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主要汉语译本 |
5.2.1 诗人创意性的发挥:曾缄译诗 |
5.2.2 三台体诗歌对译:毛继祖译诗 |
5.2.3 参差格律体译诗:龙冬译本 |
5.2.4 马辉以译诗为名的当代诗歌创作 |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主要英语译本 |
5.3.1 古典英语译诗的尝试:泰霖译本 |
5.3.2 “音节对应”的英译:威廉姆斯译本 |
5.3.3 五音步英语格律体译诗:邓肯译本 |
5.3.4 诗人惠格姆的创意英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翻译模式与理论问题探讨 |
第一节 仓央嘉措诗歌翻译的统计学特征 |
6.1.1 从频率看仓央嘉措诗歌翻译 |
6.1.2 从译者看仓央嘉措诗歌翻译 |
6.1.3 从译本看仓央嘉措诗歌翻译 |
6.1.4 重译与复译的理论探讨 |
6.1.5 小结 |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英翻译比较 |
6.2.1 语言方面的探讨 |
6.2.2 格律方面的探讨 |
6.2.3 小结 |
第三节 交集理论与翻译问题 |
6.3.1 交集与交集理论 |
6.3.2 杂合创作:以《十诫诗》的创作为例 |
6.3.3 创意翻译、创作以及伪译 |
6.3.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仓央嘉措大事年表 |
附录2 仓央嘉措诗歌敬语使用情况统计(于道泉本) |
附录3 仓央嘉措诗歌源语版本收录概况 |
附录4 仓央嘉措诗歌期刊刊载情况 |
附录5 近年来(2003-2012)国内出版的仓央嘉措相关书籍 |
附录6 仓央嘉措“伪诗”期刊刊载情况 |
附录7 于道泉与索伦森译诗顺序对照 |
附录8 藏文拉丁字母转写方案 |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主要成果 |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意义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名词化研究回顾 |
2.1.1 名词化的本体研究 |
2.1.2 名词化的应用及实用研究 |
2.2 政治语篇翻译研究回顾 |
2.2.1 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与批评 |
2.2.2 政治语篇翻译的原则与目标 |
2.2.3 政治语篇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
2.3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回顾 |
2.3.1 功能语言学对翻译核心问题的阐释 |
2.3.2 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观 |
3.1.1 功能观 |
3.1.2 建构观 |
3.1.3 进化观 |
3.1.4 社会符号观 |
3.2 功能视角下名词化的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
3.2.1 名词化对经验的重新识解 |
3.2.2 种族发生视角下翻译过程的再实例化模型 |
3.2.3 翻译对等与转移的语法隐喻理据 |
3.2.4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1.1 分析模式与步骤 |
4.1.2 名词化的界定与识别 |
4.2 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
4.2.1 平行语料库的发展与应用 |
4.2.2 语料库的构成 |
4.2.3 语料的预处理 |
4.2.4 语料的检索与抽样 |
4.3 本研究使用的参照语料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的分布与类型 |
5.1 汉英名词化及其翻译策略分布 |
5.1.1 汉英名词化的分布特征 |
5.1.2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的分布特征 |
5.2 汉英派生型名词化 |
5.2.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派生名词化 |
5.2.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派生名词化 |
5.3 汉英转类型名词化 |
5.3.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转类名词化 |
5.3.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转类名词化 |
5.4 汉英短语型名词化 |
5.4.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NP的VP”结构 |
5.4.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V-ingof”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 |
6.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的类型 |
6.1.1 系统型对等 |
6.1.2 实例型对等 |
6.2 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的翻译 |
6.2.1 汉语“化”字格的翻译 |
6.2.2 汉语数式短语的翻译 |
6.3 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
6.3.1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概念表述 |
6.3.2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道路表述 |
6.3.3 名词化所凝练的核心价值表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 |
7.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类型 |
7.1.1 隐喻化转移 |
7.1.2 去隐喻化转移 |
7.2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
7.2.1 语言系统因素 |
7.2.2 语篇类型因素 |
7.2.3 情景语境因素 |
7.2.4 文化语境因素 |
7.3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功能 |
7.3.1 重构功能 |
7.3.2 简化功能 |
7.3.3 概括功能 |
7.3.4 释义功能 |
7.4 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2 贡献及创新点 |
8.3 研究启示 |
8.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的成语编选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成语的收录情况及分析 |
2.1 教材中成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
2.2 教材中的成语与《等级大纲》、《等级划分》中成语的对应情况 |
2.3 教材中的成语在《使用调查》、CCL语料库中的呈现情况 |
2.4 小结 |
3 《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成语的编排情况及分析 |
3.1 教材中成语的重现情况 |
3.2 教材中成语的释义 |
3.3 教材中成语练习题的设置 |
3.4 小结 |
4 《发展汉语》综合中成语编选及教学情况调查 |
4.1 问卷调查设计说明 |
4.2 留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 综合课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4.4 小结 |
5 关于教材中成语编选及教学的建议 |
5.1 关于《发展汉语》综合中成语编选的建议 |
5.2 关于《发展汉语》综合中成语教学的建议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7)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 ——基于哲学视野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动因 |
1.2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1.3 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1.4 研究的方法与目标 |
1.5 研究的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外宣翻译研究之现状与不足 |
2.1.1 国内外宣翻译之研究现状 |
2.1.2 国外外宣翻译之研究现状 |
2.1.3 现有外宣翻译研究之不足 |
2.1.4 外宣翻译研究之可能进路 |
2.2 外宣翻译研究之理论架构 |
2.2.1 翻译研究之哲学探索进路 |
2.2.2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哲学架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本体论 |
3.1 外宣翻译及其本质属性 |
3.1.1 宣传与翻译之词源学关联 |
3.1.1.1 宣传的词源学解读 |
3.1.1.2 翻译的词源学解读 |
3.1.1.3 宣传与翻译之词源学关联 |
3.1.2 对外宣传及其本质属性 |
3.1.2.1 宣传及其本质属性 |
3.1.2.2 对外宣传及其本质属性 |
3.1.2.3 外宣与内宣之别 |
3.1.3 外宣翻译及其本质属性 |
3.1.3.1 翻译及其本质属性 |
3.1.3.2 外宣翻译及其本质属性 |
3.2 外宣翻译研究及其学科属性 |
3.2.1 外宣翻译研究之本体论思考 |
3.2.2 外宣翻译研究的学科属性 |
3.2.2.1 外宣翻译研究的翻译学属性 |
3.2.2.2 外宣翻译研究的传播学属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认识论 |
4.1 外宣翻译术语之辨 |
4.1.1 外宣翻译与对外宣传 |
4.1.2 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 |
4.1.3 对外宣传与对外报道 |
4.1.4 对外宣传与国际传播 |
4.1.5 对外宣传与国际新闻 |
4.1.6 对外宣传与中译外 |
4.2 外宣翻译形态之辨 |
4.3 外宣翻译之研究对象 |
4.3.1 外宣翻译之主体 |
4.3.1.1 外宣翻译之政府主体 |
4.3.1.2 外宣翻译之译者主体 |
4.3.1.3 外宣翻译之审稿主体 |
4.3.1.4 外宣翻译之传媒主体 |
4.3.1.5 外宣翻译之其他主体 |
4.3.2 外宣翻译之目的 |
4.3.3 外宣翻译之客体 |
4.3.3.1 外宣翻译客体之政治文献 |
4.3.3.2 外宣翻译客体之新闻语篇 |
4.3.3.3 外宣翻译客体之公示语 |
4.3.3.4 外宣翻译客体之专业文献 |
4.3.3.5 外宣翻译客体之文化典籍 |
4.3.3.6 外宣翻译客体之多模态演艺作品 |
4.3.4 外宣翻译之媒介 |
4.3.5 外宣翻译之受众 |
4.3.6 外宣翻译之情境 |
4.3.7 外宣翻译之效果 |
4.4 外宣翻译之特点与要求 |
4.4.1 外宣翻译之特点 |
4.4.1.1 政治敏感性与严肃性 |
4.4.1.2 文体正式性与庄重性 |
4.4.1.3 内容准确性与灵活性 |
4.4.1.4 基调积极性与正面性 |
4.4.1.5 中国民族性与特色性 |
4.4.2 外宣翻译之要求 |
4.5 外宣翻译之原则与标准 |
4.5.1 外宣翻译之原则 |
4.5.1.1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树立科学态度 |
4.5.1.2 以正确立场为方向,维护国家利益 |
4.5.1.3 以服务受众为宗旨,注意内外有别 |
4.5.1.4 以交流互动为契机,输出文化资本 |
4.5.2 外宣翻译之标准 |
4.6 外宣翻译与外宣翻译研究之认识维度 |
4.6.1 语言维 |
4.6.2 文化维 |
4.6.3 政治维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目的论 |
5.1 外宣翻译与外宣翻译研究之整体目标 |
5.1.1 整体目标之历史阐述 |
5.1.2 整体目标之今日表达 |
5.1.3 整体目标之内部关系 |
5.2 外宣翻译之目的 |
5.2.1 外宣翻译主体之目的 |
5.2.2 外宣译者之目的 |
5.2.2.1 外宣译者之“知之”目的 |
5.2.2.2 外宣译者之“告之”目的 |
5.2.2.3 外宣译者之“好之”目的 |
5.2.2.4 外宣译者之“乐之”目的 |
5.2.3 外宣受众之目的 |
5.3 外宣翻译研究之目的 |
5.3.1 外宣翻译研究之理论型目的 |
5.3.2 外宣翻译研究之实用型目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方法论 |
6.1 外宣翻译之理论研究方法 |
6.1.1 传播学视野 |
6.1.2 功能论(目的论)视野 |
6.1.3 关联理论视野 |
6.1.4 其他研究视野 |
6.1.4.1 修辞认同视野 |
6.1.4.2 建构主义视野 |
6.1.4.3 生态译学观视野 |
6.2 外宣翻译之实践操作方法 |
6.2.1 外宣翻译之宏观翻译策略 |
6.2.1.1 归化与异化策略 |
6.2.1.2 变通策略 |
6.2.2 外宣翻译之具体应对技巧 |
6.2.2.1 增译 |
6.2.2.2 减译 |
6.2.2.3 编译 |
6.2.2.4 其他译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价值论 |
7.1 外宣翻译之整体价值追求 |
7.2 外宣翻译之价值 |
7.2.1 外宣翻译之信息价值 |
7.2.2 外宣翻译之政治价值 |
7.2.3 外宣翻译之经济价值 |
7.2.4 外宣翻译之社会文化价值 |
7.3 外宣翻译研究之价值 |
7.3.1 翻译质量提升价值 |
7.3.2 学科建设价值 |
7.3.3 人才培养价值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批评观 |
8.1 翻译批评概说 |
8.1.1 翻译批评的定义 |
8.1.2 翻译批评的作用 |
8.1.3 翻译批评的原则 |
8.2 外宣翻译批评 |
8.2.1 外宣翻译批评的特殊性 |
8.2.2 外宣翻译批评的原则 |
8.2.2.1 传播效果原则 |
8.2.2.2 政治准确性原则 |
8.2.2.3 文化传真原则 |
8.2.2.4 跨文化交流原则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本研究总结 |
9.2 本研究的价值与创新 |
9.3 本研究之缺陷与不足 |
9.4 外宣翻译研究之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许渊冲古诗英译回顾及文献综述 |
2.1 许渊冲古诗英译:实践及理论 |
2.1.1 古诗英译的储备酝酿期 |
2.1.2 古诗英译的发展高峰期 |
2.1.3 古诗英译的改进完善期 |
2.2 许渊冲古诗英译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翻译规范 |
3.1 翻译规范:溯源和发展 |
3.1.1 规范的定义及特征 |
3.1.2 翻译规范的研究进程 |
3.1.2.1 规定性翻译规范研究 |
3.1.2.2 描写性翻译规范研究 |
3.2 图里翻译规范理论 |
3.2.1 理论成因 |
3.2.2 理论主要内容 |
3.2.2.1 问题的提出 |
3.2.2.2 翻译规范的研究内容 |
3.2.2.3 翻译规范的重构 |
3.2.2.4 翻译规范的研究指向 |
3.2.3 翻译规范研究的贡献及局限 |
第四章 英译《唐诗三百首》之翻译规范重构 |
4.1 预备规范的重构 |
4.1.1 古诗英译的历史文化背景 |
4.1.2 时代特征与许译唐诗的预备规范 |
4.1.2.1 古诗英译与今日英美文化 |
4.1.2.2 古诗英译与今日中国 |
4.1.2.3 许译唐诗及其预备规范 |
4.2 操作规范的重构 |
4.2.1 翻译问题的确立:例诗分析 |
4.2.1.1 原诗与译诗之对比分析 |
4.2.1.2 翻译问题之分类 |
4.2.2 形式选择及操作规范 |
4.2.2.1 体裁之选择 |
4.2.2.2 建行之方式 |
4.2.2.3 音韵之表现 |
4.2.2.4 节奏之安排 |
4.2.2.5 标点之运用 |
4.2.2.6 语句之衔接 |
4.2.3 内容传译及操作规范 |
4.2.3.1 语义模糊之处理 |
4.2.3.2 意象之传递 |
4.2.3.3 文化专名之翻译 |
4.2.3.4 数词之翻译 |
4.3 初始规范的重构 |
第五章 对译本规范的文化反思 |
5.1 译本规范之成因探析 |
5.1.1 政治、经济发展格局 |
5.1.2 翻译目的 |
5.1.3 主流诗学观念 |
5.1.4 主流翻译观念 |
5.1.5 译者主体因素 |
5.2 译本规范之运作效果 |
5.3 对古诗英译实践之文化反思 |
5.3.1 翻译实践层面 |
5.3.2 批评研究层面 |
5.3.3 出版发行层面 |
第六章 结语 |
6.1 观点总结 |
6.2 论文局限和研究展望 |
附录(一):十字以上唐诗题目及其译文对比 |
附录(二):原诗“风”之意象英译情况 |
附录(三)文化专名及其翻译抽样调查 |
参考书目 |
(9)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中国菜名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
2 理论框架及文献综述 |
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4 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 |
1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
1.1 饮食文化差异产生的背景 |
1.2 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
1.2.1 饮食观念的差异 |
1.2.2 社会文化内涵差异 |
1.2.3 原料结构和种类的差异 |
1.2.4 菜肴名称命名特征的差异 |
1.2.5 烹饪方式和刀工上的差异 |
1.2.6 菜单设计的差异 |
1.3 小结 |
2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菜名译名规范 |
2.1 菜肴译名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
2.1.1 译名研究的现状 |
2.1.2 译名研究中的问题与不足 |
2.2 菜名译名现状及译名规范的必要性 |
2.2.1 译名使用的无序性 |
2.2.2 生硬直译性 |
2.2.3 译名中的文化亏损与意象错位 |
2.2.4 译名规范的必要性 |
2.3 译名规范的原则、方法与内容 |
2.3.1 译名规范的原则与方法 |
2.3.1.1 音译的原则 |
2.3.1.2 音译加释译的方法 |
2.3.1.3 沿袭的方法 |
2.3.2 规范的内容 |
2.3.2.1 特色词的规范 |
2.3.2.2 译名中的语词及结构规范 |
2.3.2.3 佐料等的规范 |
2.4 具体菜肴名称译名分析 |
2.5 小结 |
3 菜名英译的目的与原则 |
3.1 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
3.2 菜名英译的目的定位 |
3.3 菜名英译的基本原则 |
3.3.1 语义切近原则 |
3.3.2 文化传播原则 |
3.3.3 经济发展原则 |
3.3.4 美学原则 |
3.3.5 创新原则 |
3.3.6 简洁原则 |
3.3.7 品牌树立原则 |
3.4 经济原则下的菜名英译 |
3.5 小结 |
4 菜名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适应论 |
4.1 传播与翻译 |
4.2 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菜名英译 |
4.3 跨文化交际适应论下的菜名英译 |
4.3.1 写意型菜名音译适应 |
4.3.2 写实型菜名直译适应 |
4.3.2.1 译名语序适应目标语语法 |
4.3.2.2 烹调方法增译 |
4.3.3 复合型菜名英译适应 |
5 菜肴制作的刀工及烹饪方法的英译 |
5.1 刀工的英译 |
5.1.1 与菜形无关的刀工英译 |
5.1.2 与菜形密切相关的刀工英译 |
5.2 烹饪方法的英译 |
5.2.1 火候、刀工与烹饪方法 |
5.2.2 中、西烹饪方法词的语义对比及英译 |
6 菜名翻译中的跨文化策略 |
6.1 释译 |
6.1.1 释译的内容 |
6.1.2 释译的结构 |
6.2 变译 |
6.3 音译 |
6.3.1 音译理论及音译产生的背景 |
6.3.2 音译的定义及作用 |
6.3.3 音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6.3.4 音译中存在的问题 |
6.4 归化与异化 VS 信度与效度 |
6.4.1 翻译生态学下的“信”与“效” |
6.4.2 菜肴译名的“忠实”与“有效” |
6.4.3 归化与异化的基本定义及特征 |
6.4.4 菜名英译中归化与异化的应用及问题 |
6.4.5 归化和异化在菜名英译中的辩证统一 |
6.5 写意型菜名的翻译策略 |
6.5.1 文化禁忌的处理 |
6.5.2 典故的处理 |
6.5.3 历史文化信息的处理 |
6.5.4 共通文化的处理 |
6.5.5 比喻型菜名的处理 |
6.6 取义角度的转换 |
6.7 图示的策略 |
6.8 纯写实型菜名的英译 |
7 菜名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药膳名称英译 |
7.1 中西食补观念的差异 |
7.2 药膳发展的历史及理论依据 |
7.3 药膳的功效与名称构成 |
7.4 药膳名称英译的原则及方法 |
7.4.1 译名的简约性 |
7.4.2 译名的有效性 |
7.4.3 植物药材的“野生性”处理 |
7.4.4 动物药材的“圈养性”处理 |
7.4.5 忌讳词的处理 |
7.5 药膳译名的结构模式及处理方法 |
小结 |
8 中国菜肴名称中的修辞特色及英译 |
8.1 暗喻型菜名的英译 |
8.2 借喻型菜名的英译 |
8.3 象征型菜名的英译 |
8.4 夸张型菜名的英译 |
8.5 典故型菜名的英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10)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表格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外学术论文摘要写译研究综述 |
2.1 摘要的概念界定 |
2.2 摘要的起源和发展 |
2.3 摘要的类型和结构 |
2.4 国内外学术论文摘要写译研究现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功能翻译理论研究综述 |
3.1 功能主义的来源 |
3.1.1 语言功能 |
3.1.2 语言功能的定义和分类 |
3.2 功能翻译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3.2.1 文本类型理论 |
3.2.2 翻译“目的论” |
3.2.3 翻译行为理论 |
3.2.4 “功能加忠诚”理论 |
3.3 功能翻译理论研究现状 |
3.4 功能翻译理论对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的启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 |
4.1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写作规范方面 |
4.1.2 体裁结构要素不全和语步混乱 |
4.1.3 语言运用方面 |
4.2 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原则 |
4.2.1 从“标准”的角度对比分析中英文摘要的特点 |
4.2.1.1 国际标准 ISO 214-1976(E)和国家标准 GB 6447-86 简介 |
4.2.1.2 两“标准”的“规则”实质上确认了摘要的文体特征、语篇特征和体裁特征 |
4.2.1.3 中英文摘要写作“规则”异同及原因分析 |
4.2.2 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原则的具体内容 |
4.3 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策略 |
4.3.1 小标题和各语步标志性词句的翻译 |
4.3.1.1 结构式摘要小标题的翻译 |
4.3.1.2 各语步标志性词语和典型句型的翻译 |
4.3.2 句法层面的翻译 |
4.3.2.1 调整定语语序 |
4.3.2.2 调整状语语序 |
4.3.2.3 连动式谓语句的英译 |
4.3.2.4 时态的选择 |
4.3.2.5 语态的选择 |
4.3.2.6 第一人称代词的选择 |
4.3.3 语篇层面的翻译 |
4.3.3.1 英汉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语篇衔接对比 |
4.3.3.2 语篇衔接差异对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的启示 |
4.3.4 巧记英文摘要各语步高频词及常用句式 |
4.3.4.1 英文摘要各语步高频词统计 |
4.3.4.2 英文摘要各语步的典型句式 |
4.4 小结 |
第五章 学术论文摘要“五步骤”翻译模式 |
5.1 明确“翻译纲要” |
5.1.1 英文摘要文本的预期功能 |
5.1.2 英文摘要文本的受众 |
5.1.3 英文摘要文本的传播媒介、使用的时间和场所 |
5.1.4 摘要写作和翻译的动机 |
5.2 摘要译前准备工作 |
5.2.1 厘清中文摘要的写作顺序和编写方法 |
5.2.2 通读摘要写作相关“标准”或“规范”,掌握写作规则 |
5.2.3 区分摘要类型,把握其宏观结构及适用的文章类型 |
5.2.4 甄别摘要优劣 |
5.2.5 了解并熟悉拟投期刊摘要写作要求和规范 |
5.2.6 设计摘要质量评价表 |
5.2.6.1 国外摘要质量评价方法回顾 |
5.2.6.2 本研究设计的摘要质量评价表 |
5.3 “双文本”分析 |
5.3.1 “文本分析”和“平行文本”模式对比 |
5.3.2 “双文本”分析模式在摘要翻译中的运用 |
5.3.2.1 “文本分析”模式在摘要翻译中的应用 |
5.3.2.2 “平行文本”对照模式在摘要翻译中的应用 |
5.4 文本翻译、修改与润色 |
5.5 译文检查 |
5.6 摘要英译实例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学术论文关键词的英译 |
6.1 关键词的来源和功能 |
6.2 关键词标引的原则和方法 |
6.3 关键词的英译原则和方法 |
6.3.1 规范性原则 |
6.3.2 简洁性原则 |
6.3.3 准确性和一致性原则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回顾与结论 |
7.2 本研究对学术写作教学的启示 |
7.3 提高学术论文摘要质量的建议 |
7.4 本研究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Summary |
附录 1 国际标准 ISO 214-1976(E)(英文) |
附录 2 国际标准 ISO 214-1976(E)(中译文) |
附录 3 国家标准《文摘编写规则》(GB 6447-1986) |
四、“等等”的几种常见英译(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2]《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D]. 付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全译求化机制论[D]. 余承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4]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D]. 荣立宇. 南开大学, 2013(07)
-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D]. 唐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6]《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的成语编选及教学策略研究[D]. 彭亚婷.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 ——基于哲学视野的反思[D]. 朱义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8]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观照[D]. 陈奇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9]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中国菜名英译研究[D]. 熊欣.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4)
- [10]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研究[D]. 张春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