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及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潇,翟飞,杨海龙,邴欣,贾敏[1](2021)在《纳米酶生物传感器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纳米酶作为一种酶模拟物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等优势,可代替传统酶构建纳米酶生物传感器,操作的简便性使其成为传统检测方法的良好补充工具。该文首先简述纳米酶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其次概述近年来纳米酶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实例,最后对其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行总结与展望。
席兴军,陈益胜,郑丹,侯华铭,黄彩虹[2](2021)在《基于“高效薄层色谱法+”的食品分析技术:应用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基于"高效薄层色谱法+"分析策略的检测方法已经成为分析化学领域一个新的热点。与传统柱色谱的闭环工作原理不同,高效薄层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HPTLC)是一个去中心化、开放的分析系统,分离结束后,分离结果停留在色谱板上而非废液瓶中。这一独特的优势使得HPTLC的分离结果可以方便地与很多无法与传统柱色谱系统兼容的检测手段实现无障碍融合,因此HPTLC不仅是一种高效的色谱工具,还可以作为多种离线检测方法高效集成融合的分析平台,在分析通量、简便性、精密度和适用范围等方面达到了理想的平衡,随着分析应用多样化的需求不断上升,多种检测技术手段融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HPTLC+有望成为新一代多功能一体化食品分析方法体系的基础。本研究综述了近期以HPTLC为平台的多种综合联用检测工具在食品分析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随着多个与联用检测相关的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突破性进展,HPTLC实现了与几乎全部光谱、质谱和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的联用全覆盖,因此具有极佳的发展前景。
万娟,吴梅,韩松林[3](2021)在《食品分析中生物及生化分析方法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分析是现阶段对食品进行检测和评定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简述了食品分析中应用生物及生化分析方法的意义,并在食品分析的基本流程及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概述食品分析中应用的生物及生化分析方法,以期对食品分析方法的发展创新提供参考。
王炳志[4](2021)在《生物传感快速检测技术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生物传感器技术对医疗保健、环境和食品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和仿生设计的创新使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范围更广。本文对生物传感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便为目标分析物的现场检测提供依据。
张雯婧[5](2021)在《基于纳米酶和天然酶复合材料的级联反应体系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纳米酶被定义为具有酶活性的纳米材料,旨在解决天然酶和传统人工酶的局限性。过氧化物酶是通过催化过氧化物氧化底物的一类酶,结构多样且广泛分布于生物体中。随着纳米酶研究的发展,过氧化物酶纳米酶得到广泛的研究。在食品组分分析中,人们利用催化产生过氧化氢的天然氧化酶和模仿过氧化物酶的纳米酶进行级联催化,检测氧化酶底物,如葡萄糖等,具有高选择性。然而,级联反应扩散效率低,中间体不稳定,限制了催化性能。此外,由于天然氧化酶和纳米酶的工作pH不匹配,总是需要在不同的缓冲液中进行两个孵育过程,不仅使反应系统复杂化,而且延长了检测时间。金属有机框架(MOF)由于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和活性官能团,可作为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独立纳米酶催化剂。与此同时,其由于良好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高可修饰性而作为固定化酶的一类固体支持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以铜基MOF为基础,成功设计制备了三种天然氧化酶/纳米酶复合材料,并将复合材料用于级联反应,构建了对相应的分析物检测的新方法,并且成功应用于不同种类食品体系分析检测中。天然氧化酶/纳米酶复合材料中,铜基MOF材料表现出双重作用。一方面,其在中性条件下表现出稳定的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另一方面,由于其可靠的稳定性,被用作复合天然酶的固体载体。具体工作如下:1、铜基MOF材料的制备:利用自组装的方法,在室温下将具有刚性平面共轭结构的4,4’-联吡啶与铜(Ⅱ)配位结合形成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MOF纳米酶,并对其进行形貌和光谱表征。同时,探究了MOF纳米酶在中性条件下(pH=7)的催化机理。2、基于复合酶材料的葡萄糖检测新方法:在温和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酶(GOx)和Cu-MOF进行复合,形成GOx@MOF。在复合体系中,葡萄糖在氧气存在下被GOx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在MOF纳米酶的催化下,作为中间产物的过氧化氢立即转化为·OH,后者迅速氧化显色底物,产生比色信号,从而实现葡萄糖定量检测,检出限为2.67μM并成功的应用于饮料中。3、基于复合酶材料的胆碱检测新方法:将Cu-MOF与胆碱氧化酶(Ch Ox)复合,形成双酶复合物(Ch Ox@MOF),在氧气的存在下,复合酶催化胆碱使显色底物产生信号变化,从而实现胆碱定量检测,检出限为2μM并成功的应用于不同品牌的牛奶样品中胆碱的测定。4、基于复合酶材料的半乳糖检测新方法:将Cu-MOF与半乳糖氧化酶(GAOx)复合,形成双酶复合物(GAOx@MOF),在氧气的存在下,复合酶催化半乳糖使显色底物产生信号变化,从而实现半乳糖定量检测,检出限为6.67μM并成功的应用于牛奶中。
吴娜[6](2021)在《微生物漆酶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光学性质研究》文中指出漆酶(EC1.10.3.2)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底物特异性低,含有酚、羧酸、生物颜料、芳香胺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多种底物,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昆虫、真菌和细菌中。其分子结构含四个铜离子,分别为:I型铜离子,II型铜离子和两个III型铜离子。Cu2+参与漆酶的催化反应:T1-Cu接受底物的电子,然后转移到T2/T3Cu,最后将电子转移到氧。其中,一些非蓝色漆酶的结构与上述不同,黄色漆酶含有四个氧化态变化的铜离子,而白色漆酶含有一个铜离子,一个铁/锰离子和两个锌离子。由于漆酶反应温和稳定,副产物无毒,铜离子参与生化反应,以及其本身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所以可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而光学生物传感器具有分析速度快,高准确性和高灵敏度的优点,在环境污染物的预防和控制,生物医学诊断及食品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漆酶光学生物传感器展开研究。然而,其光学性质的变化机理尚不清楚,为了探索变化机理,本文对微生物漆酶的序列进行分析研究其结构,对双孢菇漆酶的光学性质进行表征,以增强其在生物检测中的信号,为基于漆酶的光学生物传感器构建奠定基础,使其在食品、环境及医学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首先,本课题以生物信息学为依托研究漆酶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通过对特征蓝色漆酶与非蓝色漆酶的序列进行分析,得出特征蓝色漆酶与非蓝色漆酶的糖基化位点、二硫键、磷酸化位点、信号肽、跨膜螺旋结构以及氨基酸含量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总体来看,表明漆酶不仅有单体形式,可能还有多聚体形式,易发生磷酸化,且大多数以糖蛋白形式存在,在细胞中的位置和序列结构中表现出多样性。其次,通过单因素实验(如:pH、缓冲液、离子等),对双孢菇漆酶生物催化反应中体现的光学性质进行系统的表征与分析,研究分析在生物催化反应中影响其光学性质的关键参数,并对相关参数(如:溶剂比例、底物浓度等)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增强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光学信号,使其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应用。实验结果表明:1.双孢菇漆酶反应在吸光度波长约400 nm时出现一个明显的吸收峰,在激发波长280 nm及发射波长340 nm周围出现强荧光信号,以上述结果为基础进行探究。2.双孢菇漆酶反应在磷酸钠缓冲液中比其在柠檬酸缓冲液中的吸光度强,且其荧光强度差异也比在柠檬酸钠缓冲液中明显。3.双孢菇漆酶反应在pH7时其吸光度最强,在pH 6时其荧光强度最强。4.双孢菇漆酶反应的吸光度随着乙醇浓度(0%、5%、10%、20%、50%)的增高而逐渐增强,在50%乙醇中的吸光度最强;荧光强度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且在50%乙醇中的荧光强度最强;其吸光度随着甘油浓度(0%、5%、10%、20%、50%)的增高,其吸光度先升高后降低,在5%甘油中吸光度最高;荧光强度随时间增长逐渐降低,且随甘油浓度的增高,其荧光强度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50%甘油中的荧光强度最强。5.双孢菇漆酶在不同浓度底物中催化反应产生的吸光度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其荧光强度在底物浓度为0.5 m M时,其荧光强度的差异比其他浓度的明显。6.不同底物对双孢菇漆酶反应光学性质的影响不同。7.不同金属离子对双孢菇漆酶反应光学性质的影响:Cu2+和Fe2+对双孢菇漆酶催化反应中吸光度和荧光强度有抑制作用,K+对其反应中吸光度和荧光强度有促进作用,Ca2+、Co2+和Ni2+对其反应吸光度有促进作用,而对荧光强度有抑制作用。最后,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固定化双孢菇漆酶,提高漆酶反应的稳定性以及实现漆酶的重复利用,为漆酶光学生物传感器的制作奠定基础。通过将固定化双孢菇漆酶与游离双孢菇漆酶进行对比发现,其反应产生的吸光度与荧光强度变强,且随着使用固定化双孢菇漆酶次数的增多,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该结果表明固定化漆酶有利于其反应产生光学信号的表征。
李恒超[7](2021)在《基于DNA银簇的牛奶中氯霉素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食用含有抗生素残留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人类患诸多疾病,如心血管衰竭、肠炎胃炎、肝肾功能损伤、过敏反应等。氯霉素(CAP)是目前最常见的残留抗生素之一,近几年的报道显示,CAP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检出率很高,因此需要发展快速高灵敏的检测方法增强对CAP的残留监测。以DNA为模板的银纳米簇(DNA-AgNCs)具有合成简便、波长可调、制备成本低等优点,基于DNA-AgNCs构建的各类传感器,具有多色检测、灵活信号输出等特点,近些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应用于化学分析、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疾病诊断、医学治疗等领域。本论文以CAP为检测对象,基于CAP适配体设计识别探针,使用DNA-AgNCs作为探针的信号输出方式,设计了三种CAP荧光检测方案,内容如下:(1)构建了基于CAP适配体自模板的“on-off”荧光检测方法。基于C-Ag-C介导CAP适配体形成发卡结构原理,以该发卡为模板开展DNA-AgNCs合成条件研究,优化了硝酸银与DNA浓度比、缓冲液类型、p H、反应时间等合成条件,得到量子产率为16.36%的DNA-AgNCs;进而基于CAP对该DNA-AgNCs的猝灭响应,建立了检测CAP的荧光方法,此方法设计简单,可在常温下实现对CAP的快速检测,在0.5-20 nmol/L的CAP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和CAP浓度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得到的线性方程为Y=0.02867X+0.15709,R2=0.997,最低检出限为0.052 nmol/L。(2)借助足点介导的链置换反应技术,建立了基于DNA三通结的“off-on”CAP检测方法。开展三通结探针设计研究,包括适配体互补数、三通结碱基臂长、AgNCs模板序列等,使用三通结探针合成了具有良好荧光量子产率(17.54%)的DNA-AgNCs,并对其进行了TEM表征;开展缓冲液类型、p H、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优化,建立了CAP的“off-on”荧光检测方法,在1-10 nmol/L的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和CAP浓度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得到的线性方程为Y=0.0484X+0.8523,R2=0.9981,最低检出限为0.89 nmol/L。(3)发展了基于dimer银簇及DNA三通结的双信号比率检测方法。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合成筛选得到了具有红色和黄色荧光发射的DNA-AgNCs,对其进行了TEM表征,其次通过电泳及荧光实验优化了三通结探针的碱基连接数量,进而优化了温度、银簇合成参数、硝酸银、硼氢化钠和DNA的浓度比、缓冲液类型、p H等反应条件,建立了比率型CAP荧光检测方法,在0.01-0.5 nmol/L的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和CAP浓度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得到的线性方程为Y=1.0543X+0.0867,R2=0.9887,最低检出限为9.8 pmol/L。
罗福丽[8](2021)在《基于金属氧化物纳米生物传感器的食品质量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食品质量事故频繁发生并造成严重的健康隐患,食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检测食品的化学成分是控制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一个关键环节。相较于目前大多数传统方法分析周期长、设备大型化、检测成本高,生物传感器因周期短、成本低、小巧便携、可检测物质多样化等优点在食品质量检测领域被广泛关注,其中如何研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抗干扰能力强的敏感元件是相关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无酶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传不仅具有类似生物酶的催化性能,还具备了可控的形貌和优异的化学、电学性质,是制备生物传感器敏感元件的潜在材料。本文结合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涉及的三种常见小分子,即葡萄糖、过氧化氢(H2O2)、三乙胺,从金属氧化物敏感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传感器件的制备等方面入手,构建了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H2O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三乙胺气体传感器,结合一系列表征测试研究了各传感器敏感材料对待测分子的催化机理。研究结果对于设计开发新型高性能生物传感器并服务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具体工作如下:1.以碳布作为电化学电极基底,通过水热及退火两步法在碳布上直接生长Cu Co2O4纳米线阵列(Cu Co2O4 NWs/CC),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结构、形貌、组成上的表征,构建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阻抗交流法、安培-时间曲线法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Cu Co2O4 NWs/CC对葡萄糖具有良好催化性能,有两段线性范围,在葡萄糖浓度为10μM~1 m M,灵敏度高至7164μA m M-1 cm-2,当葡萄糖浓度为1 m M~5 m M灵敏度为4402μA m M-1 cm-2,检测限为0.274μM(S/N=3),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葡萄酒、饮料中的葡萄糖含量检测。2.以泡沫铜作为电化学电极基底,通过水热法合成CF@Zn O纳米棒(CF@Zn O NRs),并通过XRD、SEM、XPS等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结构、形貌、组成上的表征,构建H2O2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两段线性范围,即在H2O2浓度为5μM~2 m M时,灵敏度高达98.7μA m M-1cm-2;在H2O2浓度为2 m M~5.5 m M时,灵敏度高达88.34μA m M-1 cm-2,检测限低至0.11μM(S/N=3),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重复性,在真实牛奶样品检测中表现良好,有望用于相关的乳制品质量安全检测。3.通过氧空位浓度调控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富氧空位材料,即h-MoO3/CuO空心纳米盒(h-MoO3/CuO HNBs),通过XRD、SEM、XPS等表征揭示了材料具有较高的氧空位浓度,较大的比表面积(444.41 m2/g)和大量平均孔径为3.8 nm的超细介孔异质结结构。气敏测试结果表明,该气体传感器在250℃的最佳工作温度下对50 ppm三乙胺气体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较高的选择性,其响应比纯CuO纳米盒(CuO NBs)高18倍,选择性提高6~23倍,检测限低至0.1 ppm。此研究在方法学上为合理地引入氧空位设计新型传感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进一步为检测鱼类腐败产生的三乙胺气体的生物传感器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韩雍[9](2021)在《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检测果蔬中的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文中研究指明苯并咪唑类(Benzimidazoles,BMZs)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常见的内吸杀菌剂,是当前果蔬生产中检出率最高,残留量最大的一类农药。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为代表的仪器分析法不能实时反映BMZs残留,检测时滞对果品安全存在隐患。纳米荧光检测技术以其快速灵敏的优势得到快速发展。有机荧光量子点(Quantum Dots,QDs)-碳点(Carbon Dots,CDs)已被用于食品营养功能成分和危害物的荧光检测,但是食品体系异常复杂,CDs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灵敏度、选择性都面临严峻挑战。基于各种杂化纳米材料(Hybrid nanocomposites)的比率荧光传感器(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sensor,RFS)的开发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制备功能化CDs,筛选具有BMZs灵敏响应的荧光CDs,用于构建CDs比率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BMZs农药残留多菌灵(MBC)和甲基硫菌灵(TM),探讨传感器识别机理和在食品基质的抗干扰机制,为CDs在食品检测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保障果蔬食品安全提供技术依据。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依据BMZs农药分子特性,以柠檬酸为碳源,选择含有苯环、长脂肪链、多氨基等配体,利用一锅煮水热法(180℃,2-4h)制备了多个功能化CDs:三乙烯四胺修饰的CDs(TETA-CDs)、铜掺杂三乙烯四胺修饰CDs(ETA-CDs/Cu)、半胱氨酸修饰的CDs(Cys-CDs)、1-(2-吡啶偶氮)-2-萘酚CDs(PAN-CDs)、5-氨基间苯二甲酸(AA-CDs)、二苯氨基脲修饰的CDs(SD-CDs)。开展CDs表征及CDs与BMZs分子结合性能评价,筛选对BMZs有荧光响应的CDs。结果表明,具有芳香环配体的CDs(PAN-CDs)对多菌灵(MBC)和甲基硫菌灵(TM)等相对惰性小分子BMZs农药残留具有荧光响应,为后期传感器构建提供基础。2.以PAN-CDs为基础,加入Cu2+,采用一锅煮-水热法制备Cu2+激发的双发射荧光碳点(PAN-CDs/Cu),用于构建灵敏检测TM的比率荧光传感器。结果表明,在TM浓度为0.10-20.00μmol/L范围内,PAN-CDs/Cu荧光发射的比率值(F416/F481)与TM浓度呈线性响应,检测限(LOD)达到2.90×10-6μmol/L,回收率为88.33-101.09%,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61-5.06%,该传感器在复杂基质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通过检测机理分析表明,TM可被CDs/Cu通过π-π堆积识别,通过金属离子配位螯合CDs/Cu的Cu2+,引起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xcited 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ESIPT)和配体-金属(Ligand-to-Metal)电荷转移的双发射CDs/Cu的同步荧光猝灭,实现了TM的选择性检测。3.以PAN-CDs为基础,利用DPA敏化Tb3+荧光,通过两者浓度比例混合实现多发射荧光,选择灵敏响应的双发射构建比率荧光传感器PAN-CDs&DPA-Tb灵敏检测MBC。该传感器的荧光比率(F363/F544)在MBC浓度0-0.091 mmol/L范围内呈线性响应,检测限为3.0×10-3μmol/L,回收率为92.22-106.0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0.14-1.69%,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复杂基质中BMZs农药残留的检测。通过检测机理分析表明,MBC与PAN-CDs&DPA-Tb通过π-π堆积识别,进而发生电子转移(ET)以及内滤效应(IFE)同时促进荧光响应,实现了该传感器的选择性灵敏检测MBC。4.前一章试验发现MBC的具有内滤作用,本章主要利用MBC自身荧光,结合对MBC响应的单发射Ui O-67,用于简便构建比率荧光传感器检测MBC。在MBC浓度为0-47.6μmol/L的范围内,Ui O-67传感器的比率荧光与MBC浓度相关系数为0.997,检出限(LOD)为3.0×10-3μmol/L,回收率为90.82-103.4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3%,表明该传感器在检测食品样品中的MBC残留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检测机理分析表明,基于传感器Ui O-67的BPDC残基和MBC苯环的π-π堆积是比率荧光传感器特异性识别MBC的主要因素,并导致Ui O-67依赖于电子转移(PET)的荧光猝灭,另外MBC自身荧光对Ui O-67通过内滤作用实现猝灭。上述三个检测方法均符合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要求的检测灵敏度,不同传感器对MBC和TM表现出不同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以铜离子(Cu2+)激发CDs比率荧光传感器对TM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LOD值达到2.90×10-6μmol/L,但是该传感器检测范围较窄,适合极低浓度的TM残留检测。铽(Tb3+)参比CDs比率荧光传感器和MBC耦合Ui O-67比率荧光传感器具有简单易实现的优点,对MBC显示出优良的选择性检测,优于现有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同时具有更大的检测浓度范围,适合于常规条件下的MBC快速检测。此外,因TM易转化为MBC,在实际应用中,以铽离子(Tb3+)参比CDs比率荧光传感器和MBC耦合Ui O-67比率荧光传感器对MBC检测意义远高于铜离子(Cu2+)激发CDs比率荧光传感器对TM的检测目的,因此,这荧光传感器更具有现实利用价值。
刘英男[10](2021)在《基于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四种动物源食品安全危害因子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等动物源食品在人们膳食中的比例逐渐增大,因此保障动物源食品质量安全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四种动物源食品安全危害因子(亚硝酸盐、盐酸克伦特罗、四环素和生物胺)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量子点的独特优势,建立了针对动物源食品危害因子的特异性荧光检测方法。(1)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蓝色荧光的碳量子点(CQDs)。利用亚硝酸根(NO2-)与亚铁离子(Fe2+)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三价铁离子(Fe3+)的荧光猝灭效应,开发了针对NO2-的“开-关”型荧光探针。其荧光猝灭值和NO2-浓度在10~400μM范围内线性相关(R2=0.996),检测限为0.48μM,且各类潜在的添加剂不会干扰检测信号。在香肠样品中NO2-的分析检测实验中,所构建探针的检测结果与离子色谱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针对肉制品中的非法添加物盐酸克伦特罗(CLB),构建了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吡啶钌(GQDs@[Ru(bpy)3]2+)的比率荧光探针。通过自下而上合成法制备的GQDs具有黄绿色荧光,且荧光可以通过重氮偶联反应被CLB猝灭。而具有红色荧光的[Ru(bpy)3]2+作为参比信号,其荧光几乎不受CLB影响。两种荧光团的强度比与CLB的浓度在0.05~40μM范围内线性相关,并伴有从黄色到红色的荧光变化,检测限为0.029μM。且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较高。(3)通过超声辅助液相剥离法制备了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锑烯量子点(AMQDs)。在酸性条件下,基于内滤效应,AMQDs的蓝色荧光可被四环素(TET)猝灭,同时由于溶剂对于TET固有荧光的增强效应,产生了醒目的红色荧光。两个发射峰强度比与TET浓度在0.1~150μM范围内线性相关,检测限为0.027μM。在碱性条件下,基于内滤效应和动态猝灭原理,AMQDs的荧光被猝灭,同时由于TET的分解,产生黄绿色荧光。两个荧光信号强度比与TET浓度在0.1~10μM和20~80μM范围内线性相关,检测限为0.074μM。在动物源食品的加标回收实验中,两种p H条件下的回收率均在90~110%之间,表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潜能。(4)由于许多荧光材料在固相容易发生聚集诱导猝灭现象,本研究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红色荧光量子点,其表现出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结合荧光素与胺类物质反应前后构象变化所引起的荧光增强效应,通过物理沉积法将量子点和荧光素共同修饰在滤膜上。在紫外光下,复合膜发出粉色荧光,当氨气存在时,荧光素由于构象变化绿色荧光增强,复合膜颜色从粉色转变为亮绿色。颜色变化可在1 min内完成,且重复利用性好。在虾以及螃蟹的生物胺检测实验中,三种不同温度下该复合膜均呈现良好的颜色响应,表明其可以用于动物源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
二、化学及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及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酶生物传感器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酶生物传感器检测原理 |
1.1 纳米酶作为信号标签 |
1.2 基于待测物对催化体系的调控作用 |
1.2.1 纳米酶催化底物影响信号输出 |
1.2.2 纳米酶催化产物影响信号输出 |
1.2.3 基于待测物与纳米酶的相互作用 |
1.3 纳米酶作为信号放大器 |
1.4 多功能纳米酶在检测中的应用 |
1.4.1 超顺磁性 |
1.4.2 荧光 |
1.4.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效应 |
2 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 |
2.1 农药 |
2.2 兽药 |
2.3 食源性致病菌 |
2.4 真菌毒素 |
2.5 有害金属离子 |
3 结论与展望 |
(2)基于“高效薄层色谱法+”的食品分析技术:应用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HPTLC+光密度法 |
2 HPTLC+质谱法 |
3 HPTLC+生物传感器 |
4 HPTLC+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5 HPTLC+图像分析 |
6 展望 |
(3)食品分析中生物及生化分析方法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食品分析对象 |
2 食品分析的基本流程和基本要求 |
2.1 食品分析的基本流程 |
2.2 食品分析的基本要求 |
2.3 食品分析中应用生物和生化法主要功能优势和不足 |
3 食品分析中应用的生物及生化分析方法 |
3.1 生物芯片技术 |
3.2 免疫分析技术 |
3.3 酶法分析技术 |
3.4 生物传感器 |
3.5 食品分析评价体系 |
4 结语 |
(4)生物传感快速检测技术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概述 |
1.1 生物传感器类型 |
1.1.1 基于酶的生物传感器 |
1.1.2 亲和力生物传感器 |
2 基于金纳米粒子的食品安全生物传感器研究应用 |
2.1 金纳米粒子在检测孔雀石绿中的应用 |
2.1.1 作为SERS探针检测MG |
2.1.2 通过固体衬底的SERS信号检测MG |
2.2 金纳米颗粒在检测三聚氰胺中的应用 |
2.2.1 在AuNPs上功能化以检测三聚氰胺 |
2.2.2 通过固体衬底的SERS信号检测三聚氰胺 |
3 结语 |
(5)基于纳米酶和天然酶复合材料的级联反应体系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酶及其构建 |
1.2.1 概述 |
1.2.2 纳米酶的分类 |
1.2.3 纳米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
1.3 酶的级联反应 |
1.3.1 概述 |
1.3.2 酶级联反应的起源和分类 |
1.3.3 级联反应的优势及面临挑战 |
1.3.4 酶复合材料在级联反应中的应用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过氧化物纳米酶的合成、表征及酶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3 过氧化物纳米酶的合成 |
2.2.4 过氧化物纳米酶的表征 |
2.2.5 比色法分析过氧化物纳米酶活性 |
2.2.6 过氧化物纳米酶在中性条件下催化机理研究 |
2.2.7 过氧化物纳米酶的动力学分析 |
2.2.8 过氧化物纳米酶稳定性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u-MOF纳米酶的形貌和表征 |
2.3.2 Cu-MOF在中性条件下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 |
2.3.3 Cu-MOF复合天然酶可行性研究 |
2.3.4 Cu-MOF纳米酶在中性条件下催化机理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复合酶材料在检测饮料中葡萄糖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3 GOx@MOF复合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
3.2.4 GOx@MOF复合酶检测葡萄糖 |
3.2.5 检测饮料中的葡萄糖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于GOx@MOF一步法级联检测葡萄糖方案设计 |
3.3.2 GOx@MOF复合材料的构建及表征 |
3.3.3 GOx@MOF在中性 pH下的级联催化活性 |
3.3.4 GOx@MOF集成复合材料的优化 |
3.3.5 葡萄糖的一步法级联检测 |
3.3.6 饮料中葡萄糖检测 |
3.4 小结 |
第4章 复合酶材料在检测牛奶中胆碱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3 ChOx@MOF复合酶的合成 |
4.2.4 ChOx@MOF复合材料检测胆碱 |
4.2.5 检测牛奶中的胆碱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基于ChOx@MOF一步法级联检测胆碱方案设计 |
4.3.2 ChOx@MOF在中性 pH下的级联催化活性 |
4.3.3 ChOx@MOF集成复合材料的优化 |
4.3.4 胆碱的一步法级联检测 |
4.3.5 牛奶中胆碱的检测 |
4.4 小结 |
第5章 复合酶材料在检测牛奶中半乳糖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3 GAOx@MOF复合酶的合成 |
5.2.4 半乳糖的检测 |
5.2.5 检测牛奶中的半乳糖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基于复合酶体系一步法级联检测半乳糖方案设计 |
5.3.2 GAOx M@OF复合材料的构建及表征 |
5.3.3 GAOx@MOF在中性 pH下的级联催化活性 |
5.3.4 GAOx@MOF集成复合材料的优化 |
5.3.5 半乳糖的一步法级联比色检测 |
5.3.6 牛奶中半乳糖的检测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微生物漆酶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光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生物传感器 |
1.1.1 生物传感器的概念 |
1.1.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与应用 |
1.2 光学生物传感器 |
1.2.1 光学生物传感器的概念 |
1.2.2 光学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1.2.3 光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3 漆酶 |
1.3.1 漆酶的概念 |
1.3.2 真菌漆酶的结构 |
1.3.3 漆酶的理化性质 |
1.3.4 漆酶的固定化 |
1.3.5 漆酶的应用 |
1.4 漆酶光学生物传感器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微生物漆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前言 |
2.2 分析软件 |
2.3 方法介绍 |
2.3.1 微生物漆酶系谱图 |
2.3.2 糖基化位点与Cu结合位点 |
2.3.3 特征蓝色漆酶与非蓝色漆酶的系统发育树 |
2.3.4 特征蓝色漆酶与非蓝色漆酶weblogo分析 |
2.3.5 特征蓝色漆酶与非蓝色漆酶氨基酸分析 |
2.3.6 特征蓝色漆酶与非蓝色漆酶磷酸化位点分析 |
2.3.7 特征蓝色漆酶与非蓝色漆酶糖基化位点与二硫键分析 |
2.3.8 特征蓝色漆酶与非蓝色漆酶信号肽与跨膜螺旋结构分析 |
2.4 结果分析 |
2.4.1 微生物漆酶系谱图 |
2.4.2 糖基化位点与Cu结合位点 |
2.4.3 特征蓝色漆酶与非蓝色漆酶的系统发育树 |
2.4.4 特征蓝色漆酶与非蓝色漆酶weblogo分析 |
2.4.5 特征蓝色漆酶与非蓝色漆酶氨基酸分析 |
2.4.6 特征蓝色漆酶与非蓝色漆酶磷酸化位点分析 |
2.4.7 特征蓝色漆酶与非蓝色漆酶糖基化位点与二硫键分析 |
2.4.8 特征蓝色漆酶与非蓝色漆酶信号肽与跨膜螺旋结构分析 |
2.5 讨论 |
第三章 双孢菇漆酶光学性质的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仪器 |
3.2.2 溶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双孢菇漆酶反应的光吸收图谱 |
3.3.2 双孢菇漆酶反应的荧光图谱 |
3.3.3 缓冲液对双孢菇漆酶反应中光学性质的影响 |
3.3.4 pH对双孢菇漆酶反应中光学性质的影响 |
3.3.5 不同溶剂对双孢菇漆酶反应中光学性质的影响 |
3.3.6 不同没食子酸(GA)的浓度对双孢菇漆酶反应中光学性质的影响 |
3.3.7 不同底物对双孢菇漆酶反应中光学性质的影响 |
3.3.8 不同金属离子对双孢菇漆酶反应中光学性质的影响 |
3.4 实验结果 |
3.4.1 双孢菇漆酶反应的光吸收图谱 |
3.4.2 双孢菇漆酶反应的荧光图谱 |
3.4.3 缓冲液对双孢菇漆酶反应中光学性质的影响 |
3.4.4 pH对双孢菇漆酶反应中光学性质的影响 |
3.4.5 不同溶剂对双孢菇漆酶反应中光学性质的影响 |
3.4.6 不同没食子酸(GA)的浓度对双孢菇漆酶反应中光学性质的影响 |
3.4.7 不同底物对双孢菇漆酶反应中光学性质的影响 |
3.4.8 不同金属离子对双孢菇漆酶反应中光学性质的影响 |
3.5 讨论 |
第四章 固定化双孢菇漆酶的光学特点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固定化双孢菇漆酶 |
4.3.2 固定化双孢菇漆酶吸光度与荧光的测定 |
4.4 实验结果 |
4.4.1 固定化双孢菇漆酶反应的吸光度与荧光强度测定 |
4.4.2 游离漆酶与固定化漆酶光学性质的比较 |
4.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基于DNA银簇的牛奶中氯霉素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氯霉素概述 |
1.1.1 氯霉素简介 |
1.1.2 氯霉素检测方法 |
1.2 核酸适配体概述 |
1.2.1 核酸适配体简介 |
1.2.2 核酸适配体传感器检测机理 |
1.2.3 基于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
1.3 DNA银纳米簇概述 |
1.3.1 DNA银纳米簇的性质及表征方法 |
1.3.2 DNA银纳米簇的合成方法 |
1.3.3 结构和序列对DNA银纳米簇的影响 |
1.3.4 DNA银纳米簇的检测应用 |
1.4 课题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氯霉素适配体自模板“on-off”快速荧光检测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DNA溶液配制 |
2.3.2 检测步骤 |
2.3.3 检测条件的优化 |
2.3.4 检测范围的确定 |
2.3.5 选择性测试 |
2.3.6 回收率测定 |
2.3.7 量子产率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可行性分析 |
2.4.2 检测方法的实验条件优化 |
2.4.3 检测方法的检测范围与线性 |
2.4.4 检测方法的选择性 |
2.4.5 检测方法的回收率 |
2.4.6 DNA- AgNCs的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
第三章 基于足点介导的链置换和三通结的“off-on”的氯霉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DNA溶液配制 |
3.3.2 检测步骤 |
3.3.3 可行性测定 |
3.3.4 检测条件的优化 |
3.3.5 检测范围的确定 |
3.3.6 选择性测试 |
3.3.7 回收率测定 |
3.3.8 琼脂糖凝胶电泳 |
3.3.9 透射电镜的表征 |
3.3.10 量子产率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检测方法的原理 |
3.4.2 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与电泳结果验证 |
3.4.3 TEM表征及粒径分析 |
3.4.4 检测方法的实验条件优化 |
3.4.5 检测方法的检测范围与线性 |
3.4.6 检测方法的选择性 |
3.4.7 检测方法的回收率 |
3.4.8 DNA- AgNCs的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
第四章 基于dimer银簇及三通结的双信号比率检测氯霉素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DNA溶液配制 |
4.3.2 检测步骤 |
4.3.3 检测条件的优化 |
4.3.4 检测范围的确定 |
4.3.5 选择性测试 |
4.3.6 回收率测定 |
4.3.7 琼脂糖凝胶电泳 |
4.3.8 透射电镜的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检测方法的原理 |
4.4.2 DNA模板的筛选 |
4.4.3 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与电泳结果验证 |
4.4.4 TEM表征及粒径分析 |
4.4.5 检测方法的实验条件优化 |
4.4.6 检测方法的检测范围与线性 |
4.4.7 检测方法的选择性 |
4.4.8 检测方法的回收率 |
主要结论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B:DNA模板筛选荧光光谱示意图 |
附录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基于金属氧化物纳米生物传感器的食品质量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品质量安全 |
1.1.1 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
1.1.2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 |
1.2 生物传感器概述 |
1.2.1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
1.2.2 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2.3 H_2O_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2.4 三乙胺气体传感器 |
1.3 金属氧化物纳米传感器 |
1.3.1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简介 |
1.3.2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构建 |
1.3.3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应用 |
1.4 本论文研究概况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4 传感器制备及性能评价 |
2.4.1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2.4.2 电化学传感器性能测试 |
2.4.3 气体传感器的制备 |
2.4.4 气体传感器性能测试 |
第三章 基于CuCo_2O_4纳米线/碳布无酶生物传感器的食源性葡萄糖检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电极材料制备 |
3.2.2 器件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极材料表征 |
3.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3 电催化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F@ZnO纳米棒无酶生物传感器的食源性H_2O_2检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电极材料制备 |
4.2.2 器件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电极材料表征 |
4.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3 电催化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h-MoO_3/CuO空心纳米盒气体传感器的水产品鲜度标志物三乙胺检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h-MoO_3模板的合成 |
5.2.2 h-MoO_3/CuO HNBs异质结的合成 |
5.2.3 CuO NBs的合成 |
5.2.4 气体传感器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敏感材料表征 |
5.3.2 气体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5.3.3 气体传感器的气敏机理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9)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检测果蔬中的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药残留概况 |
1.2 苯并咪唑类农药的应用 |
1.2.1 应用现状 |
1.2.2 潜在危害 |
1.3 苯并咪唑类农药的检测方法 |
1.3.1 常用检测方法 |
1.3.2 局限性及发展趋势 |
1.4 荧光量子点及其检测应用 |
1.4.1 荧光检测技术 |
1.4.2 荧光量子点概况 |
1.4.3 在检测领域的应用 |
1.4.4 在食品检测中的局限 |
1.5 碳点及其检测应用 |
1.5.1 光学性质 |
1.5.2 荧光响应机理 |
1.5.3 制备方法 |
1.5.4 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1.5.5 在食品检测中的局限 |
1.5.6 比率荧光检测技术及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苯并咪唑类农药选择性荧光响应碳点的制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碳点的制备 |
2.2.2 碳点的荧光响应 |
2.2.3 碳点的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碳点的荧光响应 |
2.3.2 碳点的表征 |
2.3.3 荧光响应碳点 |
2.4 小结 |
第三章 铜离子激发碳点的比率荧光法检测甲基硫菌灵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剂 |
3.1.2 碳点的制备 |
3.1.3 碳点的表征 |
3.1.4 检测模型构建 |
3.1.5 检测性能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碳点的表征 |
3.2.2 检测模型构建 |
3.2.3 检测性能 |
3.3 检测机制 |
3.4 小结 |
第四章 铽参比碳点比率荧光检测多菌灵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主要试剂 |
4.1.2 材料的制备 |
4.1.3 材料表征 |
4.1.4 检测模型构建 |
4.1.5 检测性能 |
4.1.6 实际样品检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材料表征 |
4.2.2 检测模型构建 |
4.2.3 实际样品检测 |
4.3 检测机制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多菌灵耦合Ui O-67 的比率荧光传感器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主要试剂 |
5.1.2 合成Ui O-67 |
5.1.3 材料表征 |
5.1.4 检测模型构建 |
5.1.5 检测性能 |
5.1.6 实际样品检测 |
5.2 结果分析 |
5.2.1 材料表征 |
5.2.2 检测模型构建 |
5.2.3 实际样品检测 |
5.3 检测机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6.3.1 碳点在食品检测中的优势和局限 |
6.3.2 碳点在食品检测中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基于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四种动物源食品安全危害因子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动物源食品安全概述 |
1.1.1 动物源食品简介 |
1.1.2 国内外动物源食品安全现状 |
1.2 动物源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及研究现状 |
1.2.1 亚硝酸盐 |
1.2.2 瘦肉精 |
1.2.3 抗生素 |
1.2.4 生物胺 |
1.3 荧光探针概述 |
1.3.1 荧光探针的结构 |
1.3.2 荧光探针的分类 |
1.3.3 荧光探针的识别机理 |
1.4 量子点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
1.4.1 量子点的概念 |
1.4.2 量子点的荧光特性 |
1.4.3 量子点的制备 |
1.4.4 量子点基荧光探针在食品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
1.5 立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的目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碳量子点的“开-关”型荧光探针用于亚硝酸盐的检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CQDs的合成 |
2.2.4 荧光检测NO_2~- |
2.2.5 实际样品中NO_2~-的测定及离子色谱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QDs的合成与表征 |
2.3.2 检测平台的构建 |
2.3.3 检测条件优化 |
2.3.4 NO_2~-的荧光检测 |
2.3.5 猝灭机制 |
2.3.6 特异性分析 |
2.3.7 NO_2~-检测的方法学验证及性能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比率荧光探针用于盐酸克伦特罗的检测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GQDs的合成 |
3.2.4 GQDs@[Ru(bpy)_3]~(2+)探针的构建 |
3.2.5 CLB的检测 |
3.2.6 实际样品中CLB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QDs的表征 |
3.3.2 GQDs@[Ru(bpy)_3]~(2+)探针的构建 |
3.3.3 荧光检测CLB |
3.3.4 检测机制 |
3.3.5 特异性分析 |
3.3.6 实际样品中CLB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锑烯量子点的比率荧光探针用于p H介导的四环素双通道检测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AMQDs的制备 |
4.2.3 表征 |
4.2.4 荧光检测TET |
4.2.5 实际样品中荧光检测TET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MQDs的表征 |
4.3.2 AMQDs的光致发光性能 |
4.3.3 检测条件优化 |
4.3.4 定量测定TET |
4.3.5 检测机制 |
4.3.6 特异性分析 |
4.3.7 实际样品中TET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量子点的比率荧光芯片用于生物胺的可视化检测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2.3 RQDs的合成 |
5.2.4 比率荧光滤膜的制备 |
5.2.5 氨气检测 |
5.2.6 水产品生物胺荧光检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RQDs的制备与表征 |
5.3.2 RQDs的光学特性 |
5.3.3 比率荧光响应膜的构建 |
5.3.4 氨气响应行为 |
5.3.5 实际样品中生物胺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化学及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酶生物传感器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赵文潇,翟飞,杨海龙,邴欣,贾敏.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
- [2]基于“高效薄层色谱法+”的食品分析技术:应用与展望[J]. 席兴军,陈益胜,郑丹,侯华铭,黄彩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 [3]食品分析中生物及生化分析方法运用研究[J]. 万娟,吴梅,韩松林. 食品安全导刊, 2021(32)
- [4]生物传感快速检测技术的探讨[J]. 王炳志. 食品安全导刊, 2021(23)
- [5]基于纳米酶和天然酶复合材料的级联反应体系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D]. 张雯婧. 吉林大学, 2021(01)
- [6]微生物漆酶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光学性质研究[D]. 吴娜. 山西大学, 2021(12)
- [7]基于DNA银簇的牛奶中氯霉素检测方法研究[D]. 李恒超. 江南大学, 2021(01)
- [8]基于金属氧化物纳米生物传感器的食品质量检测研究[D]. 罗福丽. 广西大学, 2021(12)
- [9]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检测果蔬中的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D]. 韩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基于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四种动物源食品安全危害因子检测方法研究[D]. 刘英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