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滇西蓝片岩中的角闪石(论文文献综述)
孙载波,周家喜,周坤,赵枫,李小军,赵江泰,吴嘉林,陈光艳[1](2021)在《三江南段景洪大勐龙地区基性高压变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三江南段景洪大勐龙地区新发现的退变榴辉岩和蓝片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原岩性质及锆石U-Pb定年的综合研究。大勐龙地区退变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白云钠长石英片岩、白云母片岩和斜长角闪(片)岩中,其原岩为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弱亏损、重稀土平坦型的分布特征,不具有Nb、Ta、Ti的亏损,与典型的N-MORB(正常型洋中脊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表明其原岩可能来源于亏损的地幔区,形成于洋中脊环境;变质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30.3±1.7Ma,可能代表榴辉岩峰期的变质时代。蓝片岩的原岩为亚碱性拉斑玄武岩,具有较高Ti玄武岩的特征(TiO2含量2.55%~2.88%,均大于2%),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小,比典型的N-MORB稀土总量偏高,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无明显负Eu异常,地球化学性质与N-MORB类似。结合以往区域研究成果,进一步确定研究区退变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原岩属于典型N-MORB型,该项研究不仅在昌宁-孟连缝合带的南段发现典型的特提斯洋壳残片,而且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滇西地区特提斯洋消减-闭合的动力学背景及其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王慧宁[2](2020)在《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文中提出古特提斯是地球演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古特提斯构造域形成演化的系统研究对于深入探讨东南亚古大陆重建和理解地球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东南缘三江地区中部的昌宁-孟连造山带是一条重要的古特提斯洋-陆俯冲增生型造山带。该带位于亲冈瓦纳古陆的保山-腾冲地块和亲印支-扬子陆块的兰坪-思茅地块之间,代表古特提斯主洋盆的残迹,记录了自大洋打开和扩张、经洋壳闭合和板片俯冲消减、直到折返-抬升等一系列完整的造山带演化过程。以往众多研究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向北可与青藏高原北缘的龙木错-双湖缝合带相连,向南则经过泰国东南部,一直延伸至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本文以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围岩变沉积岩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成因矿物学、相平衡模拟、岩石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和多种矿物联合定年等综合研究,并结合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区域性对比,准确限定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原岩成因、年代格架、变质演化P-T-t轨迹的样式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率先发现含硬柱石榴辉岩和含硬柱石蓝片岩,确定榴辉岩和蓝片岩的赋存状态和展布特征,限定古特提斯主缝合带在三江地区的延伸分布规律,揭示古特提斯洋的俯冲-折返演化历史和俯冲隧道折返机制,构建古特提斯构造演化模式。研究区榴辉岩呈南-北向长达200 km、东-西向宽约50 km的狭长带状分布,自北向南主要出露于勐库、根恨河、邦丙-丫口、黑河、谦迈和景洪等地区。岩石类型和矿物组合十分复杂,既包括低温型榴辉岩,如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Grt+Omp+Ph+Lws+Amp+Pl+Rt/Ilm/Ttn+Qz)、硬柱滑石多硅白云母榴辉岩(Grt+Omp+Lws+Tlc+Ph+Amp+Rt+Qz)、多硅白云母/滑石/绿帘石蓝闪榴辉岩(Grt+Omp+Gln+Aln/Ep±Ph±Tlc+Pg+Rt+Qz),也包括中温型榴辉岩,如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Grt+Omp+Ky+Dol+Mgs+Rt+Pg+Aln/Ep+Qz),多硅白云母榴辉岩(Grt+Omp+Ph+Rt+Qz)和退变榴辉岩(Grt+Amp+Pl+Rt/Ilm/Ttn+Qz±Ky±Ph)。蓝片岩的空间展布规律与榴辉岩相似,自北向南主要分布于耿马和章驮、南榔-粟义-安康-小黑江、惠民、西定和布朗山等地区。研究发现,栗允新寨和新寨地区的蓝片岩以保存大量硬柱石为特征,包括绿帘镁钠闪石片岩(Mrbk+Ep/Aln+Chl+Ab+Ttn+Ph+Hem+Lws+Aug-Aeg+Qz)和石榴蓝闪片岩(Grt+Fgl+Ttn+Lws+Omp+Ph+Qz±Stp)。硬柱石是洋壳冷俯冲的标志性矿物,含硬柱石榴辉岩和含硬柱石蓝片岩共存于同一造山带中的现象极其罕见,昌宁-孟连造山带为国内继北祁连造山带和西南天山造山带之后第三处完好保存含硬柱石的榴辉岩和蓝片岩的洋-陆俯冲造山带,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为典型的冷俯冲增生型造山带。在榴辉岩和蓝片岩内,硬柱石呈单颗粒细小包体赋存于石榴子石和钠质闪石(镁钠闪石和铁蓝闪石)中,硬柱石的完好保存指示不同俯冲深度的高压-超高压岩石经历了快速俯冲和快速折返的演化过程。变沉积岩系在昌宁-孟连造山带中广泛分布,岩石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钠长石英多硅白云母片岩、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硬绿泥钠云多硅白云母片岩和绿泥蓝闪钠长片岩等。典型的变沉积岩普遍保存了高压变质矿物组合,以发育多硅白云母为特点,其它特征高压矿物包括石榴子石、蓝晶石、硬绿泥石、钠云母和蓝闪石等。综上所述,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系共同组成南-北向延伸规模长达400 km,宽约50 km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十分复杂,显示出与OIB、E-MORB和N-MORB相似的地球化学属性,?Nd(t)值多为正(0.267.89),少部分为负(-5.45-0.04)。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和绿帘镁钠闪石片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类似于OIB,?Nd(t)分别为-0.352.98和2.294.40。部分退变榴辉岩的元素配分模式与N-MORB相近,?Nd(t)为7.89;另一部分(退变)榴辉岩和石榴蓝闪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则与E-MORB相似,?Nd(t)分别为-4.344.78和-5.454.10,表明它们的原岩应形成于洋岛-海山的环境或者来源于富集或亏损的洋中脊岩石圈地幔,且部分原岩成分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染。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m-Nd同位素比值与古特提斯主洋盆内蛇绿岩套和洋岛-海山的(变)基性岩十分相似,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基性岩的原岩应归属古特提斯洋壳。大量岩浆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研究区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原岩年龄跨度较宽,为451-250 Ma。其中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记录了451 Ma的最老原岩时代,而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和石榴蓝闪片岩的原岩时代最年轻,为256-250 Ma,菱镁矿蓝晶榴辉岩和退变榴辉岩的原岩时代变化于二者之间,为317-262 Ma左右。这些变基性岩的原岩时代均与研究区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时代相对应。变沉积岩系的原岩主要为成分成熟度较低的(亚)长石砂岩和硬砂岩类,沉积物源以长英质成分为主。各类变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一致,主要集中于1150-850 Ma和600-450 Ma,相应的年龄峰值分别为950 Ma和550 Ma,最小的年龄峰值限定最老沉积时限约为428 Ma。变沉积岩的源区物质组成十分复杂,主要为兰坪-思茅地块的前寒武纪基底和新元古代泛非期的火成岩,少量与原特提斯洋俯冲或古特提斯洋初始拉张过程相关的火山沉积。昌宁-孟连造山带中变沉积岩的原岩应归属兰坪-思茅地块的早古生代沉积地层,并受到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变质演化显示了十分一致的顺时针P-T轨迹。俯冲进变质过程的P-T轨迹均沿着低的地温梯度(5-10℃/km)演化,以普遍出现硬柱石为标志;退变质阶段多为近等温降压或降温降压,以钠钙质闪石(蓝透闪石和冻蓝闪石)、钙质闪石(阳起石和韭闪石等)、透辉石、绿帘石、钠云母和钠长石等低压矿物相的出现为特征。然而,它们的峰期变质P-T条件和峰期矿物组合存在显着差别,其中,绿帘镁钠闪石片岩(Lws+Mrbk+Aug-Aeg+Ph+Aln+Ttn±Chl+Qz)和石榴蓝闪片岩(Grt+Fgl+Omp+Ph+Lws+Rt/Ilm+Qz)记录了硬柱石蓝片岩相峰期矿物组合,峰期P-T条件明显不同,分别为12.4-16.8 kbar和350-406℃,和19.5-22.6 kbar和490-510℃,对应于50-70km的俯冲深度;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和多硅白云母/滑石蓝闪榴辉岩的峰期矿物组合(Grt+Omp+Gln+Ph+Aln±Tlc+Rt+Qz)与石榴蓝闪片岩接近,记录了更高的峰期变质P-T条件(23-26 kbar和520-610℃),对应于低温/高压硬柱石榴辉岩相,俯冲深度达75-80 km;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的峰期变质矿物组合(Grt+Omp+Ky+Ph+Dol+Mgs+Rt+Qz)以基本无含水矿物为特征,峰期P-T条件(675-754℃和29-32 kbar)达到中温/超高压蓝晶石榴辉岩相的范围,记录了最大俯冲深度90-95 km。变沉积岩系的峰期温压条件与榴辉岩和蓝片岩存在一定差异。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的峰期矿物组合为Grt+Ph+Ky±Jd+Qz,为典型榴辉岩相组合,峰期温压条件为600-750℃和19-30 kbar;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则记录了蓝片岩相至榴辉岩相的峰期温压条件(392-553℃和18.8-21.6 kbar);绿泥蓝闪钠长片岩的峰期温压条件为430-520℃和9-11 kbar,峰期矿物组合为Gln+Ab+Ph+Ttn+Qz。大量变质锆石U-Pb年龄和多硅白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综合研究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中榴辉岩和变沉积岩的变质时代分别为246-227 Ma和238-231 Ma。其中,原岩年龄最老的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450 Ma)记录了最老的变质年龄246-245 Ma,而原岩年龄最新的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256-250 Ma)则记录了较新的高压变质时代235 Ma。由此可见,不同时代的古特提斯洋壳在246-227 Ma之间发生连续的俯冲消减,早期进变质俯冲时代约为250 Ma,板片沿着低的地温梯度(5-10℃/km)和4.5-6.0 km/myr的俯冲速率发生冷的快速俯冲,石榴蓝闪片岩和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的原岩时代与变质时代如此接近,表明新生洋壳在形成后随之被古老洋壳强烈拖拽并进入俯冲通道,俯冲至50-80 km的深度,形成硬柱石蓝片岩和低温型榴辉岩;洋壳板片在234 Ma进一步俯冲至90-95 km的最大深度,形成超高压变质的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在新三叠世(227-225 Ma),高压-超高压岩石发生快速折返,折返速率约为3.2-4.2 km/my左右;在新三叠世末期(222-207 Ma),这些岩石最终折返-抬升至浅地表,部分经历了强烈的退变质作用的改造。昌宁-孟连造山带变沉积岩系的高压变质时代与榴辉岩和蓝片岩相近,表明兰坪-思茅地块陆相沉积岩系曾普遍卷入到古特提斯俯冲-造山事件,这进一步充分表明在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位于俯冲带上盘的变沉积岩系由于受到构造剥蚀作用而被携带进入俯冲带内,并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随后与榴辉岩和蓝片岩一起折返-抬升。高压-超高压变基性岩的折返过程不仅受到巨量变沉积岩系的浮力作用的影响,而且与隧道流作用密切相关。昌宁-孟连造山带俯冲板片的物质来源复杂,既包括年龄跨度达200 Ma的古老洋壳和新生洋壳,也包括上盘的变沉积岩系。这些岩石峰期变质温压条件和变质演化P-T轨迹的差异性体现出俯冲板块边界复杂的俯冲-折返演化过程,如俯冲洋壳与上覆板片局部耦合或板底垫托作用等;部分高压矿物(如石榴子石和铁蓝闪石)发育的震荡型成分环带指示俯冲带内多期俯冲-折返过程,体现出俯冲板片在隧道环流的驱使下的循环运动;近等温减压或降温降压而无明显高温叠加的退变质过程表明俯冲板片的快速折返受隧道流作用的影响,这些特征均与俯冲隧道折返模式的特点非常吻合。由此可见,在昌宁-孟连造山带中,俯冲至不同深度的新-老古特提斯洋壳板片和被俯冲洋壳刮削下来的变沉积岩随隧道流发生强烈的机械混合,在隧道回流的作用下快速折返-抬升并发生构造叠置。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和蓝片岩的野外产状、矿物组合特征、高压-超高压变质时代和地球化学属性均与龙木错-双湖榴辉岩和蓝片岩十分相似,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和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在空间上可以相连,共同组成了古特提斯主缝合带,该缝合带自青藏高原北缘可持续延伸到三江地区的昌宁-孟连一带,延伸规模至少达2000 km。青藏高原这一古特提斯主缝合线的准确限定,为深入探讨俯冲带深部动力学过程和古特提斯复杂的构造演变机理提供了重要制约。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和变质演化的精细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汇聚板块边界洋-陆俯冲带热力学结构、流体活动与元素迁移以及壳-幔物质循环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刘桂春[3](2020)在《滇西南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和形成时代》文中指出三江特提斯域由多条蛇绿混杂岩带、(微)陆块和岩浆弧带组成,记录了从早古生代以来原特提斯洋至新生代新特提斯洋发展演化旋回。虽然很多地质学家认为滇西南地区可能存在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但缺乏原特提斯洋存在的蛇绿混杂岩等直接证据。因此,地质学家对冈瓦纳大陆北缘板(地)块,如喜马拉雅、拉萨、南羌塘、保山、腾冲、Sibumasu和印支板块、华南板块等古生代岩浆岩事件、造山运动及变质事件等认识不同。近些年来,在东(南)亚地区发现越来越多的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记录,可以证明在早古生代时期沿冈瓦纳大陆北缘存在原特提斯洋。西藏中部地区也先后发现了与原特提斯洋有关的早古生代蛇绿岩组合,为研究原特提斯洋提供有力证据。最近,笔者在滇西南地区发现了一条较完整的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为证实滇西南地区原特提斯洋的形成提供有力证据。研究区位于滇西南地区,该区以昌宁–孟连结合带为界,东侧为思茅板块,属印支板块北缘,具有扬子地体亲缘性;西侧为保山板块,属sibumasu板块北缘,具有冈瓦纳大陆的属性。早古生代时期,这些陆块分别位于东冈瓦纳大陆北缘边部和“Asian Hun superterane”联合大陆内,保存了原特提斯洋演化的相关信息,是恢复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的重要研究地区。本文依托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选取滇西南地区云县蚂蚁堆、双江湾河和银厂河、澜沧谦迈、景洪大勐龙蛇绿混杂岩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其系统地进行岩石学、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结合野外实际岩石-构造剖面、区域岩石组合等资料,探讨各蛇绿混杂岩的沉积–岩浆岩岩石组合序列、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来源、形成构造背景,确定其蛇绿混杂岩类型,进而反演滇西南地区原特提斯洋演化历程。取得的进展如下:(1)滇西南原特提斯蛇绿混杂岩带沿云县–双江–澜沧–勐海一线南北向断续分布,北部进入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强烈挤压的北澜沧江带内,向南延至缅甸境内。按照地理分布两端位置将其定名为云县–勐海蛇绿混杂岩带。该蛇绿混杂岩带位于昌宁–孟连结合带东部,与代表古特提斯洋的铜厂街–牛井山蛇绿混杂岩带近平行展布。云县–勐海蛇绿混杂岩带主要包括蚂蚁堆、大勐龙洋脊型蛇绿混杂岩、银厂河洋岛型蛇绿混杂岩、湾河洋内弧蛇绿混杂岩和谦迈岛弧前缘蛇绿混杂岩等块体,这些蛇绿混杂岩由原特提斯洋盆不同岩石组合序列组成,包括洋盆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洋岛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洋内弧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和弧前盆地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2)蚂蚁堆、湾河、银厂河和大勐龙等蛇绿混杂岩内岩浆岩分别给出锆石U-Pb年龄为458-447 Ma、461-458 Ma、462-455 Ma、507-492 Ma和481 Ma。蚂蚁堆和大勐龙等蛇绿混杂岩内基性岩浆岩地球化学相似,都具有低-中钾、高Ti拉斑质特征,具有相对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蛛网图,并具有非常高的锆石εHf(t)和全岩εNd(t)值,表明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判断蚂蚁堆和大勐龙蛇绿混杂岩代表了云县–勐海洋洋脊-洋壳蛇绿混杂岩组合,证明滇西南地区存在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盆。银厂河蛇绿混杂岩中基性岩浆岩具有低-中钾、高Ti碱性和拉斑质玄武岩特征,具有相对富集LREEs和LILEs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蛛网曲线,其锆石εHf(t)值为-3.2–-1.2,,而全岩εNd(t)值显示极高正值,代表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湾河蛇绿混杂岩中基性岩具有拉斑质性质,略富集LREEs特征,并亏损Nb和Ti等元素,锆石εHf(t)值显示不明显负值,而全岩εNd(t)值显示极高正值。综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判断银厂河蛇绿混杂岩和湾河蛇绿混杂岩代表了云县–勐海洋洋岛和与洋内俯冲有关的洋内弧蛇绿岩组合。谦迈混杂岩具有基性、中性、酸性岩浆岩组合,其地球化学特征与岛弧岩浆岩相似,基性岩具有高Sr低Y、高Mg O和Nb特征,中酸性岩具有高Mg#、Sr和低Al2O3、Y特征。都表现为LREEs和LILEs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特征,并且Nb、Ta、Sr和Eu等元素明显亏损,其基性岩浆来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富集地幔,中酸性岩石是由于基性岩浆上涌或俯冲作用产生的热流导致下地壳重熔混合的结果。综合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可以判断谦迈混杂岩代表俯冲带附近岛弧前缘拉张环境形成的蛇绿岩组合,是云县–勐海洋早古生代早期向东冈瓦纳大陆北缘强烈俯冲的结果。(3)结合本文原特提斯洋残留蛇绿混杂岩和滇西(南)地区的早古生代岩浆事件,重建滇西南原特提斯洋,云县–勐海洋演化历程:云县–勐海洋在前寒武纪就已经形成大洋,经历了拉张至成熟阶段;早寒武世开始向冈瓦纳大陆北缘陆块下俯冲,至518 Ma开始向东冈瓦纳北缘强烈俯冲,这种强烈俯冲作用一直持续到中奥陶世(481 Ma),在480 Ma-440 Ma期间进入向东冈瓦纳北缘和“Asian Hun superterane”板块边缘双向俯冲阶段,该阶段是原特提斯洋衰退阶段,云县–勐海洋两侧都形成消减俯冲带;推测440 Ma以后云县–勐海洋进入残余洋盆阶段,在残留洋盆边部还存有持续向思茅板块俯冲作用,局部形成弧后盆地。(4)云县–勐海一带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向北与藏中冈马措–双湖一带早古生代蛇绿岩带相接,推测是同一条蛇绿混杂岩带,代表了原特提斯洋东南缘主洋盆洋壳残余。东冈瓦纳大陆北缘板块岩浆岩事件记录支持不同地区原特提斯洋俯冲造山具有跨时性。新元古代晚期,原特提斯洋已经开始在东冈瓦纳北部土耳其、伊朗等地开始俯冲消减,中寒武世就已经闭合;而原特提斯东南缘藏中至滇西南早寒武世才开始发生俯冲消减,并且在滇西南地区俯冲消减作用一直持续至中志留世时期。
陈俊成[4](2020)在《滇西临沧花岗岩基内零星出露变质岩系的时代及构造属性》文中认为临沧花岗岩基是西南三江地区着名的复式岩基,在其内部零星出露以片岩为主的一套副变质岩系,前人命名为中元古界大勐龙岩群,认为其与中元古界澜沧岩群一起构成“临沧地体”的基底。近年来调查研究发现澜沧岩群原始时代属于早古生代,其不是基底岩石,而零星分布于临沧花岗岩基之上的片岩时代和构造属性还未得到较好约束。本论文对临沧花岗岩基中零星分布的片岩开展了岩石学、碎屑锆石U-Pb定年等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已经发表的高精度锆石U-Pb年代学数据和地球化学数据,对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构造属性等进行了讨论。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本文对临沧花岗岩基内前人所划“大勐龙岩群”的二云母石英片岩(D1645-TW1)和长石云母石英片岩(17MN21-1)开展高精度U-Pb锆石测年。其中二云母石英片岩(D1645-TW1)锆石年龄分布在517-2699Ma,最年轻的一组年龄为517-550 Ma;长石云母石英片岩(17MN21-1)锆石年龄分布在451-2672Ma,最年轻的一组年龄为451-477 Ma。该结果指示临沧花岗岩基之上前人所划“大勐龙岩群”不是中元古代的基底岩石。(2)通过岩性、锆石U-Pb年龄等综合对比,认为临沧花岗岩基内零星出露的片岩可以与西侧的澜沧岩群对比,原始是早古生代特提斯俯冲增生杂岩,现今零星出露的片岩是被临沧花岗岩基侵位破坏后的残余。(3)综合收集临沧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并将其与澜沧岩群变质年龄对比,发现两者年龄近似一致,结合临沧花岗岩具有强烈的上地壳地球化学性质,认为澜沧岩群很可能是临沧花岗岩母岩,中三叠世后碰撞背景下软流圈上涌带来的热量导致了澜沧岩群早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的部分熔融。
赵天宇[5](2019)在《滇西南地区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碎屑锆石U-Pb年代学与花岗岩组合记录》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中国云南省(滇)西南部的三江特提斯缝合带。三江特提斯缝合带发育多条蛇绿岩带、众多微陆块和一些岩浆岛弧,因此,滇西南部地区的三江特提斯构造带记录了从古生代到新生代不同时期特提斯洋的形成和闭合过程,这其中包括原特提斯洋、古特提斯洋和新特提斯洋三个演化阶段。近些年来,在喜马拉雅、拉萨、南羌塘地体、保山、Sibumasu、印支板块和华南板块发现了早古生代地层不整合现象、变质事件以及大量早古生代岩浆岩。对于这次早古生代构造事件,有以下两种观点:(1)认为在早古生代时期冈瓦纳大陆北缘为被动大陆边缘,早古生代构造事件是泛非造山运动或晚泛非运动的产物,是与冈瓦纳大陆的聚合相关的造山运动;(2)认为在早古生代时期冈瓦纳大陆北缘为活动大陆边缘,早古生代构造事件是在泛非造山运动结束后,冈瓦纳大陆周缘的早古生代造山事件,是由原特提斯俯冲形成安第斯型造山运动。研究表明,滇西南地区以昌宁-孟连结合带为主要的界线,具有亲扬子地体属性的思茅板块位于昌宁-孟连结合带的东侧,而具有冈瓦纳大陆的亲缘性的保山板块位于位于昌宁-孟连结合带的西侧。在早古生代期间,这些微陆块位于东冈瓦纳大陆北缘,因此保存了冈瓦纳超大陆形成时期的相关信息,是恢复东冈瓦纳大陆北缘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研究地区。本次研究选取滇西南地区昌宁-孟连构造带两侧的沉积碎屑岩和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研究,以探讨滇西南地区早古生代沉积岩物质来源、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形成构造背景,探讨思茅板块早古生代岩浆岩年龄、岩石成因以及形成构造背景,探讨滇西南地区早古生代构造背景及其演化模式,并结合以上数据重建了早古生代冈瓦纳大陆边缘各个微陆块的古地理位置及构造演化模式。本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1、对滇西南勐统群、孟定街群和澜沧群碎屑岩样品中碎屑锆石进行了激光U-Pb测年和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勐统群碎屑锆石主要年龄峰值为562 Ma、970 Ma、1122 Ma和2382 Ma,样品εHf(t)值在-25.8到+28.3之间,勐统群最年轻的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558±15 Ma(n=5),最年轻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487 Ma;孟定街群碎屑锆石的主要年龄峰值分别为552 Ma、962 Ma、1170 Ma和1606 Ma,孟定街群最年轻的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552±5 Ma(n=12),最年轻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482 Ma;澜沧群碎屑锆石的主要年龄峰值分别为565 Ma、968 Ma和1173 Ma,样品εHf(t)值在-22.9到+16.1之间,澜沧群样品中锆石最年轻的加权平均年龄为521±4 Ma(n=6),样品中最年轻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455Ma。因此滇西南勐统群、孟定街群和澜沧群最早沉积时代应为晚寒武世-中奥陶世,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元古宙地层。2、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及Hf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滇西南勐统群、孟定街群和澜沧群具有相似的物源区,具有东冈瓦纳大陆亲缘性。澜沧群(澜沧地体)具有与保山板块相似的物源供给,在早古生代时靠近保山板块或为保山板块的一部分,而不属于思茅板块的西部边缘;保山板块和澜沧群(澜沧地体)位于印度东北部与澳大利亚西北部之间的过渡地带,并同时接收两个板块的碎屑物源供给。3、勐统群、孟定街群和澜沧群碎屑岩具有高Si O2和Al2O3含量,低K和Na含量,样品成熟度较高,主要来自石英岩和长英质火成岩物源区,轻微富集轻稀土元素,具有平坦的重稀土元素配分图,它们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4、本研究在滇西南临沧花岗岩体内部及周围地区识别出三个早古生代岩体,分别为寒武纪谦迈奥长花岗岩(496-484 Ma)、布朗山奥陶纪A型花岗岩(481-478 Ma)以及蚂蚁堆S型花岗岩及其基性包体(463-459 Ma)。谦迈奥长花岗岩具有低K和高Na的特征,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中等的负Eu异常和无Eu异常,形成于高温低压的俯冲环境,与形成于岛弧环境的富Na花岗岩相似;蚂蚁堆S型花岗岩类似于环太平洋构造环境下形成的S型花岗岩,由地幔提供的热导致弧后盆地沉积物熔融形成,这可能与原特提斯洋向东俯冲及板片断离引起的软流圈上涌有关;布朗山A型花岗岩具有高K和铁质,平坦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和强烈的负Eu异常特征,布朗山A型花岗岩母岩浆应源于地壳物质,地幔物质贡献较少,布朗山A型花岗岩形成与俯冲洋壳撤回,导致从俯冲洋壳上方的地幔楔产生的岩浆上涌的弧后盆地构造环境有关。5、重新厘定了滇西南地区早古生代岩浆事件的时空格架,重塑了滇西南地区早古生代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本研究认为在滇西南地区寒武纪到志留纪原特提斯洋存在双向俯冲作用,在早泥盆世,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在原特提斯弧后盆地基础上发展起来。6、总结了冈瓦纳大陆北缘各个微陆块的构造、岩浆和变质记录,重塑了冈瓦纳大陆北缘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1)在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等地区,原特提斯洋在570 Ma左右或更早向冈瓦纳俯冲,这一俯冲时间一直持续到530Ma左右;(2)在西藏喜马拉雅地区原特提斯洋向南俯冲在510 Ma左右或更早,俯冲时间一直持续到470 Ma左右,晚志留世,南北羌塘碰撞,原特提斯洋闭合;(3)在滇西南地区,寒武纪到志留纪时期,原特提斯洋存在双向俯冲。
王慧宁,刘福来,冀磊,田忠华,许王,刘利双[6](2019)在《昌宁-孟连杂岩带澜沧岩群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三江地区昌宁-孟连杂岩带中的澜沧岩群内出露多种类型变沉积岩,主要包括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石榴云母片岩、硬绿泥石白云母片岩和绿泥蓝闪钠长片岩等。系统的岩相学观察、矿物化学和相平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变沉积岩保存了不同的变质演化历史。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记录了自中温榴辉岩相降温降压至角闪岩相的退变质过程,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蓝晶石+多硅白云母+硬玉,变质温压条件为600~750℃和19~30kbar。通过石榴子石的XPrp和XGrs,和多硅白云母的Si值限定石榴云母片岩的峰期矿物组合包括石榴子石+多硅白云母+绿辉石+硬柱石+钠云母,峰期温压条件为430~475℃和17~19.5kbar。硬绿泥石白云母片岩矿物组成包括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钠云母,然而峰期矿物组合则以多硅白云母+钠云母+纤柱石为特征,通过多硅白云母的Si值限定峰期温压条件约为300~330℃和17~19kbar。石榴云母片岩和硬绿泥石白云母片岩较为一致地记录了从峰期硬柱石蓝片岩相升温降压至绿帘石蓝片岩相的退变质过程。绿泥蓝闪钠长片岩主要通过变质反应和成因矿物学特征大致估算其温压条件约为430~520℃和9~11kbar。岩石地球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变沉积岩的平均化学成分与大陆岛弧、活动大陆边缘和上地壳沉积物成分较为接近,其原岩主要为一套成熟度较差的泥砂质岩类和少量的中基性火山岩。该泥砂质原岩的沉积物源以中酸性岩浆岩为主,存在不同程度古老沉积物的加入。构造判别图解表明,研究区样品主要形成于大陆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变质作用特征和原岩地球化学属性综合分析表明,昌宁-孟连杂岩带内大面积分布的澜沧岩群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俯冲-消减过程,表现出多样的变质演化P-T轨迹的特征,表明澜沧岩群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
王泉[7](2019)在《西藏南羌塘中部亚丹地区增生杂岩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位于南羌塘中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龙木措-双湖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研究区广泛分布印支期增生造山作用形成的增生杂岩,前人对增生杂岩的物质组成、形成演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研究,但是,对于增生杂岩的精细构造变形解剖及增生杂岩的表露过程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文选择增生杂岩发育典型的亚丹地区进行精细的物质组成、构造变形等解剖研究,其目的是查明增生杂岩的物质组成、构造变形样式和变形序列,探讨古特提斯形成、演化。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和增生造山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解析理论和方法,将增生杂岩物质组成-岩浆活动-构造变形-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紧密结合,研究了亚丹地区增生杂岩构造变形及大地构造意义。通过大比例尺填图和构造剖面研究,认为增生杂岩主要经历了三期的构造变形事件,第一期变形(D1)发生在晚三叠世,与古特提斯洋的俯冲消减有关,形成了透入型的剪切型面理S1,彻底置换面理S0,受右行剪切作用,岩块与浅变质基质呈韧性断层接触,塑造了整个地区E-W向的构造形迹。第二期(D2)与南北羌塘的碰撞有关,在N-S向的水平挤压作用下,形成纵弯褶皱作用,使得未卷入俯冲的中二叠世龙格组灰岩发生面理置换,增生杂岩则形成了较为透入的面理S2。受新生代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影响发育第三期(D3)构造变形事件,D3陆续多期的构造变形事件,研究区受到其中一期E-W向挤压作用的影响,在部分地区叠加形成了大尺度上的构造穹窿和小尺度上的皱纹线理。未卷入俯冲的中二叠世龙格组灰岩与增生杂岩之间为典型的拆离断层接触。在增生杂岩石中的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中获得了224Ma的白云母40Ar-39Ar年龄,指示了折返剥露的时代。其碎屑锆石750850Ma峰值年龄频谱指示了南羌塘地块为冈瓦纳大陆北缘。对石榴子石生长环带研究表明折返过程中存在局部的停滞甚至再俯冲。锆石U-Pb测年获得增生杂岩内中侏罗世斜长角闪岩岩块,其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具有OIB性质,受到强烈地壳混染作用,受班公湖-怒江洋的俯冲时板片回卷的影响而产生,并于南羌塘板块整体挤压局部伸展的环境下出露地表,与增生杂岩一同卷入后期变形。
李静,孙载波,黄亮,徐桂香,田素梅,邓仁宏,周坤[8](2017)在《滇西勐库退变质榴辉岩的P-T-t轨迹及地质意义》文中提出滇西双江县勐库地区的退变质榴辉岩经历了多期退变质作用的改造,早期的平衡共生矿物组合难觅踪迹。应用传统的石榴石-单斜辉石(GC)温度计、石榴石-单斜辉石-多硅白云母(GCP)压力计进行变质作用的PT条件估算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本文应用魏春景等(2009)依据MORB成分计算的PT视剖面图上多硅白云母、石榴石、绿辉石的成分随体系中PT条件的变化情况,估算了进变质的P=2.002.30GPa,T=420460℃,相当于硬柱石蓝片岩相—硬柱石-蓝闪石榴辉岩相;峰期变质的P=3.354.46GPa,T=530610℃,相当于硬柱石榴辉岩相;早期退变质的P=2.002.50GPa,T=470540℃,相当于硬柱石-蓝闪石榴辉岩相;中期退变质的P=0.951.43GPa,T=700750℃,相当于角闪石榴辉岩相-高压麻粒岩相。晚期退变质作用以出现大量的闪石类矿物为特征,可划分为3个阶段,并显示了持续的降温、降压过程。结合区域地壳演化进程,本文详细讨论了上述P-T-t轨迹的地质意义。
王舫,刘福来,冀磊,刘平华,蔡佳,田忠华,刘利双[9](2016)在《澜沧江杂岩带小黑江-上允地区蓝片岩的成因及变质演化》文中认为通过对澜沧江杂岩带小黑江-上允地区蓝片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成因矿物学以及相平衡模拟的综合研究,阐述蓝片岩的原岩以及变质演化过程。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蓝片岩具有一致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弱Eu正或负异常,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与OIB相似,其原岩可能为OIB型玄武岩。详细矿物学研究表明,本区蓝片岩记录了俯冲峰期蓝片岩相变质和峰期后绿片岩相变质两个变质阶段,其矿物组合分别为蓝闪石+钠长石+多硅白云母+绿泥石+绿帘石和蓝闪石+钠长石±阳起石+绿泥石+绿帘石。通过Na2O-Ca O-Fe O-MgO-Al2O3-SiO2-H2O-O体系相平衡计算,得到两个阶段的压力范围分别约为0.95 GPa和0.40 GPa。
梁晓[10](2013)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段的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文中提出龙木错-双湖缝合带是青藏高原内部一条极为重要的印支期构造带,分隔了两侧的北羌塘地块和南羌塘增生杂岩带,并保留着古、中、新特提斯洋演化的重要信息。1:5万、1:1万地质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缝合带以南为三叠纪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形成的增生杂岩带,区域上与藏东的聂荣、嘉玉桥、吉塘变质杂岩系,以及滇川西部的云岭、昌宁-孟连变质杂岩系相连,构成了青藏高原及周缘印支期的巨型增生造山带。增生杂岩主要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变形(D1)与三叠纪古特提斯洋沿海沟发生的俯冲消减作用相关,为右行剪切下的塑性流变,塑造了增生杂岩的总体构造样式,形成了区域上的E-W及N-S向构造带,发育透入性的面理S1时代为244-202Ma。200Ma左右,古特提斯洋闭合,俯冲-增生事件结束,第二期挤压变形(D2)引起了强烈的纵向构造置换,发育纵弯褶皱和小型逆冲断层,形成了区域性的轴面褶劈理S2,指示增生杂岩早侏罗世被剥露到浅构造层次所经历的一期水平收缩变形。第三期变形(D3)表现为浅-表构造层次形成的中常-开阔型纵弯褶皱,指示羌塘盆地上新世发生的一次NW-SE向收缩变形,轴面劈理S3具有非透入性特点,变质作用微弱。侏罗纪以后,南、北羌塘对接成为统一地块,北羌塘地块在燕山晚期及新生代经历了中、新特提斯洋闭合引起的浅-表层次板内变形。燕山晚期形成的NW-SE向逆冲断层带、褶皱及相关断裂叠加在印支期的纵弯褶皱之上。新生代以来羌塘盆地存在两个变形体制的转折,构造变形可分为三个阶段:Ⅰ幕(50-40Ma至8-4Ma),最大主应力轴N-S向近水平,最小主应力轴近垂直,地壳发生南北向大规模水平缩短,近东西向纵弯褶皱和逆冲断层造成了羌塘盆地地壳的持续加厚。Ⅱ幕(8-4Ma至86.9Ka),最大主应力轴仍为近N-S向,但中间应力轴垂直地表。地壳厚度剧烈增加后重力作用凸显,E-W向被动伸展形成了共轭状的走滑断裂系和拉分盆地。羌塘盆地向东逃逸,次生有南北向的纵弯褶皱,河流冲积层的水平收缩与下部固体地壳走滑变形存在不耦合滑脱面。Ⅲ幕(更新世至今),应力场发生了反转,最大主应力垂直地面,N-S向挤压应力退缩为中间主应力,羌塘盆地发生E-W向的主动伸展,形成共轭状正断层。
二、滇西蓝片岩中的角闪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西蓝片岩中的角闪石(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南段景洪大勐龙地区基性高压变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退变榴辉岩、蓝片岩的野外产出特征及岩石学特征 |
3 分析方法 |
4 分析结果 |
4.1 地球化学 |
4.1.1 退变榴辉岩 |
4.1.2 蓝片岩 |
4.2 锆石U-Pb年龄 |
5 讨论 |
5.1 原岩性质和构造环境 |
5.1.1退变榴辉岩 |
5.1.2 蓝片岩 |
5.2 昌宁-孟连缝合带内高压变质岩构造背景对比 |
6 结论 |
(2)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及分析测试方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三江杂岩带 |
2.2 昌宁-孟连造山带 |
第三章 榴辉岩、蓝片岩及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 |
3.1 榴辉岩 |
3.2 蓝片岩 |
3.3 变沉积岩 |
3.4 小结 |
第四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变质P-T条件及相平衡模拟 |
4.1 榴辉岩 |
4.2 蓝片岩 |
4.3 变沉积岩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 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 全岩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3 榴辉岩和蓝片岩全岩Sm-Nd同位素特征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年代学特征 |
6.1 岩浆锆石年代学 |
6.2 碎屑锆石年代学 |
6.3 变质锆石年代学 |
6.4 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 |
6.5 小结 |
第七章 昌宁-孟连造山带古特提斯构造演化 |
7.1 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延伸规律 |
7.2 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变质演化P-T-t轨迹及其对洋-陆俯冲-造山的意义 |
7.3 昌宁-孟连造山带俯冲隧道折返机制及古特提斯构造演化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3)滇西南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和形成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进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滇西(南)地区地质格架 |
2.2 保山板块 |
2.3 昌宁–孟连结合带 |
2.4 澜沧地体 |
2.5 云县–勐海蛇绿混杂岩带 |
2.6 临沧花岗岩基 |
2.7 思茅板块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锆石挑选及阴极发光分析 |
3.2 锆石LA-ICP-MS U–Pb分析及微量元素分析 |
3.3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3.4 全岩主量元素及微量分析 |
3.5 全岩Sr–Nd同位素元素分析 |
第四章 滇西南地区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分布及物质组成 |
4.1 早古生代蛇绿岩带分布 |
4.2 早古生代蛇绿岩物质组成 |
4.2.1 蚂蚁堆蛇绿混杂岩 |
4.2.2 湾河蛇绿混杂岩 |
4.2.3 谦迈混杂岩 |
4.2.4 大勐龙蛇绿混杂岩 |
第五章 滇西南原特提斯蛇绿混杂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 |
5.1 蚂蚁堆蛇绿混杂岩 |
5.1.1 样品采集 |
5.1.2 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 |
5.1.3 全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 |
5.1.4 岩石成因 |
5.1.5 大地构造背景 |
5.2 湾河蛇绿混杂岩 |
5.2.1 勐库芒那河地区湾河蛇绿混杂岩 |
5.2.2 银厂河地区湾河蛇绿混杂岩 |
5.3 谦迈混杂岩带 |
5.3.1 样品采集 |
5.3.2 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 |
5.3.3 全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 |
5.3.4 岩石成因 |
5.3.5 大地构造背景 |
5.4 大勐龙蛇绿混杂岩 |
5.4.1 样品采集 |
5.4.2 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 |
5.4.3 全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 |
5.4.4 岩石成因 |
5.4.5 大地构造背景 |
第六章 滇西南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盆重建及演化 |
6.1 滇西南早古生代古地理位置 |
6.1.1 早古生代东冈瓦纳大陆北缘古地理格局 |
6.1.2 保山板块古地理位置 |
6.1.3 澜沧地体古地理位置 |
6.1.4 思茅板块古地理位置 |
6.2 滇西南原特提洋盆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 |
6.2.1 云县–勐海原特提斯洋盆沉积-岩浆序列 |
6.2.2 澜沧–保山原特提斯弧盆沉积-岩浆岩组合序列 |
6.2.3 思茅板块西缘原特提斯 |
6.3 滇西南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盆演化模式 |
6.3.1 云县–勐海洋初始洋盆发展–成熟阶段 |
6.3.2 云县–勐海洋衰退阶段 |
6.3.3 云县–勐海洋残余阶段 |
6.4 东冈瓦纳大陆北缘岩浆事件对比 |
6.4.1 原特提斯主洋盆分布探讨 |
6.4.2 东冈瓦纳北缘原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事件 |
6.4.3 印支与华南板块内与原特提斯洋演化有关的岩浆事件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4)滇西临沧花岗岩基内零星出露变质岩系的时代及构造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区基本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临沧花岗岩 |
1.3.2 基底岩系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1.1 临沧-澜沧地层小区 |
2.1.2 南澜沧江构造-地层分区 |
2.2 区域地质构造 |
2.2.1 区域构造划分 |
2.2.2 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
2.2.3 基底发展史 |
2.3 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变质岩 |
2.4.1 变质单元区划 |
2.4.2 岩石类型及特征 |
2.4.2.1 区域变质作用 |
2.4.2.2 动力变质作用 |
第3章 变质岩系剖面列述及岩石学特征 |
3.1 剖面列述 |
3.2 岩石学特征 |
第4章 变质岩系的年代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制备及分析方法 |
4.2 锆石U-Pb定年 |
4.3 变质岩系的时代限定 |
第5章 变质岩系的成因及构造属性 |
5.1 变质岩系与澜沧岩群的关系 |
5.1.1 原岩恢复 |
5.1.2 成岩时代 |
5.1.3 物源区特征 |
5.1.4 构造环境 |
5.2 变质岩系的成因 |
5.3 变质岩系的构造属性 |
5.4 澜沧岩群中高压变质岩与临沧花岗岩的关系 |
5.4.1 时代对比 |
5.4.2 物质来源及其动力学背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滇西南地区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碎屑锆石U-Pb年代学与花岗岩组合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
1.3.1 利用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确定滇西澜沧群、勐统群和孟定街群的沉积时限,同时结合碎屑锆石年龄对比揭示保山板块及澜沧群的构造属性 |
1.3.2 利用花岗岩的岩石组合、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属性探讨不同时代花岗岩形成的构造背景,进而揭示滇西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取得的主要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滇西南地区地质格架 |
2.2 昌宁-孟连缝合带 |
2.3 保山板块 |
2.4 思茅板块 |
2.5 澜沧地体 |
2.6 云县-澜沧蛇绿混杂岩 |
2.7 临沧花岗岩基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锆石挑选及阴极发光分析 |
3.2 锆石LA-ICP-MS U-Pb分析及微量元素分析 |
3.3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3.4 全岩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 |
第四章 滇西南地区早古生代地层的时代与物源分析: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
4.1 地质背景、样品采集及岩相学 |
4.2 锆石阴极发光、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组成 |
4.2.1 勐统群 |
4.2.2 孟定街群 |
4.2.3 澜沧群 |
4.3 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勐统群 |
4.3.2 孟定街群 |
4.3.3 澜沧群 |
4.4 沉积地层形成时代 |
4.4.1 勐统群形成时代 |
4.4.2 孟定街群形成时代 |
4.4.3 澜沧群形成时代 |
4.5 滇西南地区早古生代碎屑沉积岩构造属性和物源分析 |
4.5.1 澜沧群(澜沧地体)构造属性 |
4.5.2 物源分析 |
4.5.3 物源区成分特征及构造背景 |
第五章 滇西南地区早古生代岩浆作用记录 |
5.1 临沧花岗岩中早古生代花岗岩识别 |
5.1.1 谦迈岩体 |
5.1.2 蚂蚁堆岩体 |
5.2 奥陶纪布朗山岩体 |
5.2.1 地质背景、样品采集及岩相学 |
5.2.2 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 |
5.2.3 布朗山花岗岩全岩地球化学 |
5.2.4 布朗山花岗岩岩石成因 |
5.3 滇西南早古生代岩浆构造性质 |
5.3.1 临沧花岗岩中早古生代花岗岩构造属性 |
5.3.2 布朗山早古生代花岗岩构造属性 |
第六章 滇西南早古生代构造属性 |
6.1 保山板块及澜沧地体早古生代在冈瓦纳大陆的位置 |
6.2 冈瓦纳北缘早古生代古地理重建 |
6.3 滇西南早古生代构造演化模式 |
6.4 冈瓦纳大陆北缘早古生代造山运动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昌宁-孟连杂岩带澜沧岩群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实验测试方法 |
3 岩石学特征 |
3.1 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 |
3.2 石榴云母片岩 |
3.3 硬绿泥石白云母片岩和钠长白云母 (石英) 片岩 |
3.4 绿泥蓝闪钠长片岩 |
4 矿物化学特征 |
4.1 石榴子石 |
4.2 白云母 |
4.3 角闪石 |
4.4 十字石和硬绿泥石 |
5 地球化学特征 |
5.1 主量元素特征 |
5.2 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
6 变质P-T条件估算 |
6.1 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 |
6.2 石榴云母片岩 |
6.3 硬绿泥石白云母片岩 |
6.4 绿泥蓝闪钠长片岩 |
7 讨论 |
7.1 变质作用特征 |
7.2 原岩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 |
7.2.1 源区物质组成及风化沉积特征 |
7.2.2 原岩构造环境 |
7.3 变质演化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8 结论 |
(7)西藏南羌塘中部亚丹地区增生杂岩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1.2 研究现状 |
1.3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与特色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青藏高原概况 |
2.2 荣玛乡地质概况 |
3 研究区的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侵入岩 |
3.3 构造 |
4 增生杂岩的变形特征 |
4.1 增生杂岩构造样式 |
4.2 弱变质基质的构造变形 |
4.3 高压变质岩基质的构造变形 |
4.4 岩块的构造变形 |
4.5 小结 |
4.6 变形序列 |
5 增生杂岩原岩恢复及大地构造背景 |
5.1 地球化学测试方法 |
5.2 原岩恢复及构造环境 |
6 增生杂岩的地球化学 |
6.1 锆石U-Pb-Hf |
6.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6.3 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 |
6.4 同位素数据讨论 |
7 讨论 |
7.1 增生杂岩的构造意义 |
7.2 增生杂岩物源对比 |
7.3 增生杂岩的演化过程 |
7.4 南羌塘前寒武演化的启示 |
7.5 高压变质岩俯冲折返过程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滇西勐库退变质榴辉岩的P-T-t轨迹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概况 |
3 采样和测试 |
4 退变质榴辉岩矿物共生组合特征 |
4.1 峰期变质矿物组合及成分 |
4.2 早期退变质矿物组合及成分 |
4.3 中期退变质矿物组合及成分 |
4.4 晚期退变质矿物组合 |
5 变质作用P-T-t轨迹模拟及其意义 |
5.1 关于多硅白云母讨论 |
5.2 P-T视剖面图及其应用 |
5.3 各阶段变质作用的P-T条件估算 |
5.4 P-T-t轨迹及其地质意义 |
6 结论 |
(10)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段的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完成的工作量 |
1.2.1 研究的思路方法 |
1.2.2 完成的工作量 |
1.3 增生型造山带研究进展 |
1.4 龙木错—双湖缝合带研究现状 |
1.4.1 基础地质研究现状 |
1.4.2 大地构造背景研究现状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演化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构造演化 |
2.2 地层 |
2.2.1 羌南增生杂岩带 |
2.2.2 羌北扬子型地层区 |
2.2.3 新生界 |
2.3 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3.3 脉岩 |
2.4 变质岩 |
2.5 区域构造格架 |
3. 南羌塘增生杂岩带构造变形 |
3.1 增生杂岩的构造样式 |
3.1.2 蓝岭高压变质杂岩 |
3.1.3 角木日蛇绿杂岩 |
3.1.4 塔石山浅变质碎屑岩 |
3.1.5 塔石山下古生界浅变质岩系 |
3.1.6 玛依岗日浅变质复理石 |
3.1.7 中二叠统碳酸盐岩 |
3.1.8 中奥陶世玄武岩—三叠纪结晶灰岩 |
3.2 变形变质作用的关系 |
3.2.1 变形变质序列 |
3.2.2 变形、变质作用的定量化 |
3.2.3 变质变形作用的年代 |
4. 北羌塘地块变形 |
4.1 上二叠统-中三叠统变形样式 |
4.1.1 叠加褶皱构造特征 |
4.1.2 褶皱及相关断裂的构造特征 |
4.1.3 逆冲断层带构造特征 |
4.1.4 逆冲断层的形成时代 |
4.2 褶皱与逆冲断层的关系 |
4.3 新生代构造层变形 |
4.3.1 中新统-下上新统的构造变形 |
4.3.2 更新世以来的变形 |
5. 龙木错—双湖缝合带构造演化 |
5.1 增生杂岩的大地构造意义 |
5.1.1 变质核杂岩模式的质疑 |
5.1.2 龙木错—双湖缝合带的东西向延伸 |
5.2 印支期增生杂岩的形成过程 |
5.2.1 增生杂岩的演化模式 |
5.2.2 古特提斯洋的俯冲极性 |
5.3 燕山晚期构造变形 |
5.4 新生代构造阶段划分 |
6.增生杂岩的俯冲—折返过程 |
6.1 年代学证据 |
6.2 矿物学证据 |
6.3 构造样式的证据 |
6.4 俯冲—折返的 P-T-t 过程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滇西蓝片岩中的角闪石(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南段景洪大勐龙地区基性高压变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孙载波,周家喜,周坤,赵枫,李小军,赵江泰,吴嘉林,陈光艳. 岩石学报, 2021(02)
- [2]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D]. 王慧宁.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3]滇西南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和形成时代[D]. 刘桂春.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滇西临沧花岗岩基内零星出露变质岩系的时代及构造属性[D]. 陈俊成.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滇西南地区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碎屑锆石U-Pb年代学与花岗岩组合记录[D]. 赵天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昌宁-孟连杂岩带澜沧岩群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启示[J]. 王慧宁,刘福来,冀磊,田忠华,许王,刘利双. 岩石学报, 2019(06)
- [7]西藏南羌塘中部亚丹地区增生杂岩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研究[D]. 王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滇西勐库退变质榴辉岩的P-T-t轨迹及地质意义[J]. 李静,孙载波,黄亮,徐桂香,田素梅,邓仁宏,周坤. 岩石学报, 2017(07)
- [9]澜沧江杂岩带小黑江-上允地区蓝片岩的成因及变质演化[J]. 王舫,刘福来,冀磊,刘平华,蔡佳,田忠华,刘利双.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6(05)
- [10]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段的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D]. 梁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