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邓宇[1](2022)在《后发国家探索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优劣势表现与路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受历史、社会结构以及要素禀赋等多重复杂因素影响,存在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准确理解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动态演进过程和内在逻辑关系极其重要。对此,发展经济学不仅应呼应和回答后发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的结构性问题,而且应重点研究后发国家不同阶段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变化问题。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经过艰辛探索与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为其他后发国家技术创新、制度变革等具体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结合前期研究,围绕中国三次比较有影响力的关于后发优势、后发劣势的争论,总结提炼中国的成功经验,提出后发国家应聚焦科技自主创新与制度改革,以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后发国家内生性增长,进而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尽快补齐短板,加快探索适合国情特色、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本文建议立足后发国家的成败案例和不同模式,深化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比较研究,构建新的发展经济学范式与实证研究体系。
赵秋运,王勇[2](2018)在《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溯源与进展——庆祝林毅夫教授回国从教30周年》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这是中国发展中了不起的成就和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未曾有过的奇迹。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这些现象的重要性越发凸显。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并强调应该以理论创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国际上第三波发展经济学思潮,由林毅夫首倡的新结构经济学即为这种自主理论创新的尝试。文章旨在对新结构经济学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追溯,并对新结构经济学当前理论与实践的主要进展作基本介绍。首先,文章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孕育与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进行详细解读与理论溯源,系统阐述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其次,文章介绍了新结构经济学作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波思潮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前两波思潮的区别,以及数次相关的学术争论。再次,文章重点介绍了新结构经济学是基于中国本土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的自主理论创新,而且与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具有不同的分析视角与观点。最后,文章讨论了新结构经济学"知成一体,以成证知"的理念,介绍其在政策实践上具体的新框架与新主张。总之,文章能够帮助理论界加深对新结构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关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背景,也为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寒[3](2016)在《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后发优势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不断进步,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问题,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与日趋渐进的经济增长需求产生诸多矛盾,二氧化碳排放加剧影响经济增长的效益与质量。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国际制造业企业分工随之逐渐深化,这也加快了低碳技术知识的全球性扩散。在全球工业化进程中,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利用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比例不断增加,对全球生态环境及气候条件造成了严重危害。此种严峻情势下,以低碳技术为主的绿色节能减排型生产技术开发成为不可或缺的工业条件。而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如何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以便于自我发展,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理论、低碳创新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对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系统进行了架构,区分了内系统和外系统并从系统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角度进行了系统整体论的阐释,进而从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的技术能力动因、要素禀赋动因、和政府政策动因,以及对经济、社会价值和生态理论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在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后发战略,应该从政府的宏观调控战略、低碳市场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最后以汽车制造业为案例来进行实证研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即稳定经济增长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制定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并促进产业融合;鼓励低碳技术引进和创新;强化低碳文化价值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郭熙保[4](2012)在《中国经济为何增长这样快——来自后发优势的视角》文中提出过去50年是个创造经济奇迹的时代。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创造了又一个经济奇迹。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后发优势的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就是后进国家相对于先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客观有利条件,后发优势具有相对性、客观性、潜在性和递减性的特征。按要素分,后发优势有五种类型:资本、技术、劳动、制度和结构,改革开放使五种后发优势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汇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一种追赶型增长,由于后发优势具有递减性,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比过去30年大幅放缓。但后发优势仍然存在,因此,中国经济还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率。
陈一博[5](2010)在《中国从世界制造中心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制造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多次变迁。英国、德国、美国、日本都曾经或仍然充当着这“两个中心”的角色。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尽管有些学者认为世界工厂并不等同于世界制造中心,但我们认为狭义上的世界制造中心与世界工厂的内涵实际上是一致的。虽然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制造中心,但是中国的制造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为主,处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发达国家控制着核心技术和品牌,处于价值链的高端。通过劳动力比较优势获取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所获得的利润回报是非常微薄的。随着“刘易斯拐点”的日益临近,中国必须实现产业升级,从生产加工的价值链低端向掌握核心技术的价值链高端攀升,从世界制造中心向世界技术创新中心转变,向世界制造中心与世界技术创新中心融合的方向努力。本文通过对英、德、美、日四个世界制造中心与技术创新中心转换过程的分析,探索“两个中心”在世界范围内变迁的共同规律,剖析大多数新兴经济体未能成长为新一代世界技术创新中心的原因,提出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开发”三阶段后发国家最优技术进步路径假说。认为后发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最优路径是从以技术引进为主的第一阶段,逐步过渡到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的第二阶段,再过渡到以自主开发为主的第三阶段。这三个阶段构成了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的最优路径。通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美国、英国、日本3个国家1890-1992年的数据和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巴西、墨西哥10个国家1975-200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后发国家最优技术进步路径假说。经过实证检验,本文认为中国目前应当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着力点,充分利用技术后发优势,加快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从世界制造中心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的过程中,中国应当加速完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培育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追踪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趋势,把握技术范式变革带来的机遇;融合国际研发力量,把握研发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最终实现世界制造中心与技术创新中心在中国的融合。
聂华林,杨坚[6](2009)在《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理论的发展与融合》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理论曾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两者在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来源、所涉范围及作用机理的认识上存在差异。二战后,在以日本为首的新经济体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两种理论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了内生化和动态化的趋势,而后发优势理论也从过去的纯理论探讨转向实证检验和模型论证。在重点考察、比较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新进展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理论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相互印证和相互融合的新趋势。
郭天威[7](2009)在《后发视角下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出于对东亚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明显起落原因的考察,本文对后发理论的历史与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整合,构建了一套用于分析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模型。然后运用这一框架模型详尽的分析了东亚经济发展的具体历史实践,从而得出结论,东亚经济能够实现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其进行了后发目标明确的多种短期制度安排,有效的发挥了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形成了后发态势的良性互动。同时,本文又指出,正是由于东亚经济体为了实现高速追赶而进行的各种短期制度选择,才导致了后发劣势在某些层面形成系统性积累与爆发,从而带来东亚经济的明显起落。本文采用理论推演和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后发理论应用于对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后发劣势系统性积累与爆发”的思路,而且对后发特性的非同步性和多层次性进行了首次具体阐述,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和拓展了后发理论的研究。
刘振华[8](2008)在《技术后发优势实现渠道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利用“技术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增长和赶超是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事实却与预料相隔甚远,大多数发展中国际并未能通过“技术后发优势”实现如新增长理论预料的“经济赶超”。技术后发优势实现的关键是如何发挥技术后发优势的有效性,即技术的吸收、转化及自主创新能力,一些发展中国家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和引进了先进科技,但却未能充分地吸收、转化和创新。在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下,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有效的渠道去实现本国的后发优势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以技术后发优势渠道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后发优势实现的机理入手,指出技术后发优势实现的关键是通过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达到技术创新,从而最终实现技术后发优势。在后发国家实现技术后发优势的过程中,自身的技术能力的提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后发国家自身的要素禀赋,基础技术水平以及R&D能力等障碍因素等。通过分析上述影响因素,最后引申到技术后发优势实现的渠道上来,本文首先比较了各种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渠道的差异性以及影响因素,然后阐述后发国家盲目的进行技术引进从而陷入“技术引进陷阱”的原因,并指出在技术差距动态变化过程中,如何调节技术的后发优势的实现渠道的动态转化,对我国能否实现后发优势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最后将韩国和日本在发挥技术后发优势时所采用渠道的经验与中国的现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发展中国家在选取技术后发优势渠道起到借鉴作用。
何斌[9](2008)在《对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思考》文中指出文章通过对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对比阐述,说明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共生和互动关系,以及制度创新应与技术创新同步进行,并且为怎样规避后发劣势和发挥后发优势提出了几点建议。
赵宇新,耿玉德[10](2007)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辩证关系及战略选择分析》文中指出"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二者不仅具有差异性,更主要的是二者还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统一性。深入分析二者之间辩证关系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扬长避短,有效地在动态中发挥其比较优势。
二、关于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后发国家探索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优劣势表现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问题提出与基本概念 |
(一)问题提出 |
(二)基本概念 |
二、后发国家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转型的经验 |
(一)通过技术模仿和学习推动工业化进程 |
(二)启动市场经济以推动经济体制转型 |
(三)融入全球化发展进程实现追赶目标 |
(四)通过自主创新谋求更加独立的发展道路 |
三、后发国家经济转型中出现的后发劣势问题剖析 |
(一)经济对外依存度偏高,缺乏经济自主性 |
(二)内生性增长动能不足,经济增速趋于放缓 |
(三)结构性改革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有所失衡 |
(四)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后发国家自主创新遭遇瓶颈 |
(五)盲目照抄照搬发达国家模式,脱离本国实际 |
四、后发国家探索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路径选择 |
(一)坚持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 |
(二)稳步推进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三)扎实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实现产业链价值链提升 |
(四)重视经济社会与生态均衡发展,促进民生福祉建设 |
(五)强化国情特色研究,构建发展经济学的本土学派 |
五、结论与展望 |
(3)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后发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概述 |
2.1.1 全球价值链的演进 |
2.1.2 全球价值链治理 |
2.1.3 全球价值链升级 |
2.1.4 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 |
2.2 低碳创新理论概述 |
2.2.1 低碳技术创新内涵 |
2.2.2 低碳创新机制 |
2.2.3 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意义 |
2.2.4 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作用 |
2.3 后发优势理论概述 |
2.3.1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内涵 |
2.3.2 后发优势的类型 |
2.3.3 后发优势的特征 |
2.3.4 后发优势与增长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系统分析 |
3.1 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系统 |
3.1.1 制造业企业内在关联系统的低碳创新 |
3.1.2 制造业企业外在关联系统的低碳创新 |
3.1.3 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企业内外系统的依存和作用 |
3.2 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的影响因素 |
3.2.1 技术能力 |
3.2.2 要素禀赋 |
3.2.3 政府政策 |
3.3 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低碳技术创新价值分析 |
3.3.1 经济价值 |
3.3.2 生态价值 |
3.3.3 社会价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球价值链下我国低碳创新后发劣势及实证分析 |
4.1 国际制造业企业现状中的不平等因素分析 |
4.1.1 国际分工体系下跨国公司对先进技术的垄断 |
4.1.2 国际贸易体系下的不平等 |
4.2 我国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的后发劣势 |
4.2.1 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
4.2.2 我国产业政策的缺陷 |
4.3 我国汽车产业实证分析 |
4.3.1 我国汽车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背景介绍 |
4.3.2 我国汽车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后发优势分析 |
4.3.3 我国汽车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与低碳创新的实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后发战略及对策 |
5.1 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后发优势战略 |
5.1.1 政府的宏观调控战略 |
5.1.2 低碳市场战略 |
5.1.3 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
5.2 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后发优势对策 |
5.2.1 稳定经济增长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5.2.2 制定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战略 |
5.2.3 调整产业结构并促进产业融合 |
5.2.4 鼓励低碳技术引进和创新 |
5.2.5 强化低碳文化价值观 |
5.2.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从世界制造中心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四、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概念界定 |
一、世界制造中心及相关概念 |
二、世界技术创新中心及相关概念 |
三、世界制造中心与世界技术创新中心的关系 |
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国际产业转移与世界制造中心变迁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的研究 |
第二章 世界制造中心与技术创新中心变迁的历史分析 |
第一节 英国:第一个世界制造中心与技术创新中心 |
一、背景与条件 |
二、英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的过程 |
三、英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的主要特征 |
四、英国被后进国家赶超的原因 |
第二节 德国:第二个世界制造中心与技术创新中心 |
一、背景与条件 |
二、德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的过程 |
三、德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的主要特征 |
四、德国实现技术和经济赶超的原因 |
第三节 美国:第三个世界制造中心与技术创新中心 |
一、背景与条件 |
二、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的过程 |
三、美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的主要特征 |
四、美国能够长期保持世界技术创新中心地位的原因 |
第四节 日本:第四个世界制造中心与技术创新中心 |
一、背景与条件 |
二、日本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的过程 |
三、日本作为世界制造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的主要特征 |
四、日本实现技术和经济赶超的原因 |
第五节 第四代工业化经济体的表现 |
一、第四代工业化经济体的发展概况 |
二、韩国:重点产业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 |
三、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的比较 |
四、对日韩模式的剖析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从世界制造中心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的障碍与机遇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一、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居世界前列 |
二、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 |
三、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获取国际竞争力 |
四、中国制造业粗放式发展给资源、能源与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
五、已经拥有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 |
第二节 中国从世界制造中心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的主要障碍 |
一、技术引进遭遇重重限制,技术后发优势的利用难度加大 |
二、发达国家之间形成“强强联合”的技术创新联盟,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控制 |
三、国际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对中国的优秀企业蓄意并购 |
四、中国将经历高成本的工业化,制造业的利润空间受挤压 |
第三节 中国从世界制造中心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的机遇 |
一、技术范式变革带来的机会 |
二、研发全球化带来的机会 |
三、规模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为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成长提供战略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的路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还是自主开发? |
第一节 最优技术进步路径的理论依据:后发优势理论 |
一、后发优势理论研究述评 |
二、后发优势还是后发劣势? |
三、后发优势的实现条件 |
四、实现后发优势需要克服的障碍 |
第二节 后发国家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 |
一、关于技术进步路径的争论 |
二、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的选择:一个简单的两阶段模型 |
三、“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开发”:三阶段模型 |
第三节 三个阶段的转换条件与“后发陷阱” |
一、三个阶段的转换条件 |
二、后发陷阱之一:“简单引进”陷阱 |
三、后发陷阱之二:“简单模仿”陷阱 |
小结 |
第五章 最优技术进步路径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实证检验的技术路线 |
一、实证检验的方法——Malmquist 指数法 |
二、Malmquist 指数法的理论模型 |
三、检验最优技术进步路径的技术路线 |
第二节 实证检验 |
一、数据的选取 |
二、资本存量K 的估算 |
三、实证检验 |
第三节 对实证检验结果的解读 |
一、日本的数据验证了三阶段最优技术进步路径 |
二、英、美、日三个世界技术创新中心的转换过程 |
三、韩国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 |
四、各新兴经济体对技术后发优势的利用 |
五、对中国数据的检验结果——消化吸收再创新过于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从世界制造中心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的产业突破方向 |
第一节 过程产业: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的突破方向 |
一、过程产业及其技术经济特征 |
二、过程产业应当作为中国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的突破方向 |
三、选择过程产业作为突破方向的可行性 |
四、过程产业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的路径——消化吸收再创新 |
第二节 模块化产业:跟踪世界技术创新前沿 |
一、模块化产业及其技术经济特征 |
二、在模块化产业领域成为技术创新中心的困难与障碍 |
三、中国在模块化产业中应当采取跟踪策略 |
四、模块化产业实现技术突破的方式——自主开发 |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本文提出了后发国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开发”三阶段最优技术进步路径假说 |
二、实证检验证明了上述假说 |
三、技术后发优势的利用是后发国家成长为新一代技术创新中心的关键 |
四、中国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的着力点在于消化吸收再创新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着力点,加快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
二、加速完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培育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 |
三、追踪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趋势,把握技术范式变革带来的机遇 |
四、融合国际研发力量,把握研发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
五、以过程为产业突破方向,率先在过程产业领域成为技术创新中心 |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
附表 1975-2005 年各国的 GDP、就业人数和资本存量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科研活动 |
致谢 |
(6)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理论的发展与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理论 |
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
2.传统后发优势理论。 |
3.传统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理论的比较。 |
二、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理论的新发展 |
1.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展。 |
2.后发优势理论的新发展。 |
三、比较优势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的融合 |
1.后发优势“共生性”的新古典理论说明。 |
2.后发劣势和比较优势陷阱的相互影响和解释。 |
3.从政府主导或市场主导的一元论向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主导论转变。 |
(7)后发视角下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本选题及相关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与评析 |
1.2.1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2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与评析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框架与主要内容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章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一般理论 |
2.1 对已有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理论的回顾与评析 |
2.1.1 对后发优势理论的回顾与评析 |
2.1.2 对后发劣势理论的回顾与评析 |
2.2 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作用机制 |
2.2.1 后发优势的作用机制 |
2.2.2 后发劣势的作用机制 |
2.3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特征与作用条件 |
2.3.1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特征 |
2.3.2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作用条件 |
第3章 后发视角下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模型的构建 |
3.1 模型构建的主要思路 |
3.2 后发优势的演化模型 |
3.2.1 短期后发优势演化模型 |
3.2.2 中期后发优势演化模型 |
3.2.3 长期后发优势演化模型 |
3.3 后发劣势的演化模型 |
3.3.1 中期后发劣势积累模型 |
3.3.2 长期后发劣势积累模型 |
3.3.3 后发劣势的系统性积累与爆发 |
3.4 两种模型的叠加与综合 |
3.4.1 中期后发态势良性互动模型 |
3.4.2 长期后发态势良性互动模型 |
3.4.3 中期后发劣势积累爆发模型 |
3.4.4 长期后发劣势积累爆发模型 |
3.4.5 后发经济体发展模式动力转换模型 |
第4章 后发视角下东亚经济体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本章总的分析思路和展开方式 |
4.2 后发视角下的东亚经济体发展路径分析(以日本为例) |
4.2.1 后发的准备 |
4.2.2 经济高速增长 |
4.2.3 经济低速增长 |
4.2.4 低迷和缓慢复苏 |
4.3 后发视角下的东亚经济体危机演进分析 |
4.3.1 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与危机的后发理论分析 |
4.3.2 亚洲金融危机的后发理论分析 |
4.3.3 全球经济危机中的东亚经济 |
第5章 中国的后发态势与对策建议 |
5.1 中国具有的后发优势 |
5.1.1 技术层面的后发优势 |
5.1.2 结构层面的后发优势 |
5.1.3 制度层面的后发优势 |
5.1.4 资本收益层面的后发优势 |
5.1.5 人力资源的后发优势 |
5.2 中国存在的后发劣势 |
5.2.1 技术模仿创新的后发劣势 |
5.2.2 产业结构发展的后发劣势 |
5.2.3 制度引进、模仿与演进的后发劣势 |
5.3 对策建议 |
5.3.1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互结合 |
5.3.2 结构规划与结构优化相互促进 |
5.3.3 制度模仿与制度创新相互推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8)技术后发优势实现渠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技术后发优势的理论研究 |
1.3.2 “以市场换技术”为什么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
1.3.3 关于后发优势及后发劣势的理论研究 |
1.3.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技术后发优势的一般分析 |
2.1 技术后发优势的界定 |
2.1.1 技术后发优势的内涵 |
2.1.2 技术后发优势的特征 |
2.2 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机理 |
2.2.1 调整不同阶段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渠道 |
2.2.2 构造技术后发优势实现渠道的技术学习能力 |
2.2.3 完善技术后发优势实现渠道的转化机制 |
2.3 技术后发优势不是必然实现技术跨越 |
第3章 技术后发优势实现渠道分析 |
3.1 技术后发优势实现渠道分类 |
3.1.1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与技术后发优势 |
3.1.2 外国直接投资与技术后发优势 |
3.1.3 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后发优势 |
3.1.4 非市场渠道的技术转移与技术后发优势 |
3.2 技术后发优势实现渠道差异性分析 |
3.2.1 不同实现渠道特点与所需的学习适应能力的比较 |
3.2.2 不同的渠道所产生溢出效应不同 |
3.3 技术后发优势的制约因素 |
3.3.1 教育水平及学习、创新能力与后发优势的实现 |
3.3.2 后发优势的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
3.4 后发国家实现技术后发优势渠道选择 |
第4章 日韩实现技术后发优势的渠道及对中国的启示 |
4.1 日本、韩国实现技术后发优势经验总结 |
4.1.1 日本、韩国不同阶段实现技术后发优势渠道选择 |
4.1.2 通过模仿创新提高学习能力 |
4.1.3 加强研发投入提升学习、创新能力 |
4.1.4 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学习能力 |
4.2 日韩经验对中国实现技术后发优势渠道选择的启示 |
4.2.1 中国现阶段技术后发优势实现渠道选择问题 |
4.2.2 中国目前现阶段主要状况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3 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辩证关系及战略选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后发优势”理论 |
二、关于“后发劣势”理论 |
三、“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辩证关系 |
四、“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动态转化过程中发展战略的选择 |
四、关于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发国家探索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优劣势表现与路径选择[J]. 邓宇. 西南金融, 2022(01)
- [2]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溯源与进展——庆祝林毅夫教授回国从教30周年[J]. 赵秋运,王勇. 财经研究, 2018(09)
- [3]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企业低碳创新后发优势的研究[D]. 高寒.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03)
- [4]中国经济为何增长这样快——来自后发优势的视角[J]. 郭熙保. 发展经济学研究, 2012(00)
- [5]中国从世界制造中心向技术创新中心转变的路径研究[D]. 陈一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6]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理论的发展与融合[J]. 聂华林,杨坚. 学术交流, 2009(06)
- [7]后发视角下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郭天威. 吉林大学, 2009(08)
- [8]技术后发优势实现渠道分析[D]. 刘振华. 湖南大学, 2008(01)
- [9]对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思考[J]. 何斌.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1)
- [10]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辩证关系及战略选择分析[J]. 赵宇新,耿玉德. 商业研究,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