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蚕业考察团至山西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谢玮[1](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王娟花[2](2019)在《斯坦因中亚考察中的南疆地理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各国探险家带着不同的目的来到南疆地区进行考察探险活动。其中,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作为南疆探险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强盗行径致使我国大批文物流失海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抛开政治目的,斯坦因对南疆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记载仍有可取之处。本文以斯坦因着作为主要资料来源,以传统史料进行印证和补充,主要探讨斯坦因对南疆地区的地理认知,并试图分析其与中国传统认知以及其他探险家的认知差异,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斯坦因的中亚探险是建立在多方基础之上的。其中,斯坦因之前的英国探险家为其提供了直接经验和基本信息,增强了其考察信心;其他国家探险家对各领域的探索,激发了其探险动力;中国的历史记载为其提供重要参考,深化了其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对斯坦因南疆地区地理认知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自然地理认知和人文地理认知。自然地理方面包括对气候、地貌、河湖、以及植被的认知。人文地理方面包括对城镇、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历史遗址的认知。文章综合运用文献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图表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斯坦因的南疆地理认知。首先,揭示出其地理认知明确的目的性、准确性、全面性以及溯古性的特点。其次,总结出由于中西方文化、社会背景以及地理学理论的不同,斯坦因的认知与中国传统认知存在认知深度与角度的差异;由于个人知识背景、各国社会背景不同,斯坦因的认知与其他探险家存在认知侧重点、方式与角度的差异。再次,揭示出斯坦因的探险活动对我国造成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作此研究,一方面希望对地理学史的发展有所贡献。另一方面,希望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之下,深化对南疆地区的了解,为该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高小强[3](2017)在《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民居是指按照传统方式建造的具有地域性或民族性特征,供家庭或家族居住使用的民间建筑。随着农村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样式的简单应用,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逐渐消失,民居的趋同性逐渐代替了差异性,以致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传统民居作为历史沧桑的见证,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对于研究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和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可为今天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甘青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貌形态复杂,民族多样,传统民居类型也呈现多样化。以往的研究多从建筑学、民俗学、美术学等角度,以现存典型民居作为个案研究,整个区域的民居类型及地理分布不甚明确。本文以整个甘青地区的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侧重清至民国时期,在空间上以现今行政区划为基础,将甘青地区分为河西、陇中、甘南、陇南、陇东、河湟、柴达木、青南八大区域。在研究方法上,借助历史文献、当代文献、考察资料中对甘青地区传统民居的记载,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入手,结合建筑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对每个区域各区县的传统民居进行逐一复原;其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各区域传统民居的结构特征、类型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依据建筑材料、建筑形制、屋顶形式、居住主体等要素,抽取具有中观、宏观地理显示度的民居类型,按照地理区划原则划分传统民居文化区,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历史时期,甘青地区的主体民居有帐房、碉房、窑洞、板屋四大基本类型。帐房是游牧民族的主要民居形式,随着少数民族由游牧转向定居,出现了帐房和各种房屋并存的局面。碉房由汉代的“邛笼”发展而来,形似碉堡,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主要分布在青南高原的班玛、玉树等地。陇南白龙江流域曾是羌族的生活地,在宕昌、武都、舟曲等地至今仍存在与碉房形制相似的“羌楼”。窑洞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六盘山是窑洞和房屋民居的一条人文分界线。陇山以西、渭河上游地区,早期林木茂盛,居民多修建板屋。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墙板屋开始出现。明代后期,土木瓦房开始成为当地的主体民居。2.甘青地区曾作为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争夺的前沿阵地,为防范边患,在官方倡导下,河西、河湟、陇中、陇东等地修建了大量堡寨,形成了堡寨聚落。但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堡寨的防御性功能减弱,变成村堡或废弃。但这种防御性堡寨影响深远,民国时期,由于地方社会不稳定,村民自发组织修建集体堡寨,作为临时居所。堡寨也影响到传统民居的形制,河西地区在嘉峪关以东民众多夯筑高大宽厚的土墙,在院落内修建墩、角楼等附属建筑用于了望,形成堡寨式民居。青海东部河湟地区的“庄窠”民居也是堡寨式民居的变体。陇东、陇中的有些地方则在院内大门的一侧修建小高房,用于了望,防御功能明显。3.传统民居的建造通常受到自然环境、建筑材料和技术、社会环境、移民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遵循“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原则,不同人群都尽可能地利用自然条件,营造适合自身的人居环境。人群的迁移和交往可引起文化特性的传播,从而影响到民居的形制和建筑特征。甘青地区“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同一区域传统民居的外部特征虽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受历史文化、建筑民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民居在建造流程、内部布局和装饰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独具特色的民居风格。4.以建筑材料和形制作为主要分类指标,传统单幢类民居的类型可分为窑洞、土房屋、碉房、帐房四大基本民居类型。其中窑洞可分为靠山窑、地坑窑和箍窑;土房屋可分为土木平房、土木石瓦房、土木板瓦房、土木茅草房和土木瓦房;碉房分为石碉房和羌楼;帐房分为帐篷、蒙古包和毡房;此基础上还可以继续细分,但民居类型划分参照的指标很难统一,且随着民居类别的增多,会出现交叉重复叠加区,各类民居的分布边界就会越来越模糊。按照地理区划原则对甘青地区的传统民居分为农耕窑房区和游牧帐房区两大区。
王世红[4](2015)在《“腹边互动”视野下秦汉时期边疆农业开发研究》文中提出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集权国家的形成时期,在各民族融合过程中,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如何治理新开拓的边缘地区(边疆),成为王朝的要务。秦汉王朝一统伊始,根据同根同祖的文化本源,建立德治四夷的边疆治理之策,将中原与边疆视同为一体,是为"腹边互动","腹"是指文化、制度、生产力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边"是指新融入的文化、制度、生产力等相对落后于中原的边缘地带,中原之"腹"与边缘之"边"主要互动方式是设置郡县、移民、屯垦,通过诸种方式输出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维持了边疆的稳定。马大正研究员指出边疆具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含义,其中经济含义是指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边疆地区在经济区域类型和发展水平方面往往与内地有着较大的差别。正是因为这种不平衡性的存在,需要对边疆地区采取特别的扶持手段,帮助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而在传统农耕社会里,农业是主要的经济类型。表面而言,"腹边互动"是以中原的输出为主,但是其深层次所蕴含的却是民族的互动。因为中原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劳动力,在输出到边疆后,必定会面临边疆民众的选择,也就是边疆民众对中原制度、文化的理解、认同、接受、采纳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无法用行政的命令完成的,此之谓"腹边互动"。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安居方能乐业,中原(腹)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输入至新拓展的边缘地区(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生产的发展,满足了边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郡治的实施,使得"腹边"政令一统,同时郡治所在也成为梯度发展理论中的中心点;移民与屯垦,使得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相处,不同民族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增进了解,对彼此的习俗、技能产生认同,进而互相学习,这又为互婚提供了基础。因此,分析秦汉时期边疆的农北开发政策,研究开发的成果与绩效,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秦汉的边疆农业开发的政策,其中有些政策成为后世的珪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即便在当今也具有诸多意义。这也是本研究选题的原因和意义所在。本论文的内容与结构主要有四部分组成。一、秦汉时期腹边互动理论的构建与实施途径(第一章)。边疆开发并不是中原强加于边疆的,因为无论何种强加的结果都必然会引起被强加对象的反抗,所以本文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角度出发,将这种开发纳入到国家的形成层面,阐述边疆农业开发并不是中原王朝强加给周边边疆的,基于同根同祖的德治理论,中原王朝对边疆无偿的输出技术、文化等,目的是促进共同发展;而周边边疆民众对农业开发的赞同态度,表明开发也是周边边疆民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结果。二、秦汉时期中原(腹)输出的内在基础(第二章)。这一章从技术、农具、重农思想、气候等层面入手,将边疆农业开发置于当时社会整体系统之中,阐述中原(腹)输出对边疆农业开发的作用。三、秦汉时期诸边疆的农业开发状况(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这一部分详细分析秦汉时期王朝诸边疆的农业开发状况,主要包括北部边疆、西域、岭南边疆、西南边疆和东北边疆五个部分,涉及到边疆自然、民族、农业开发政策和边疆农业的发展状况等内容。四、秦汉时期边疆开发规律、实效等分析(第八章)。这一部分从边疆开发规律和绩效来分析,规律主要包括"重北轻南"和移民的规律;绩效主要包括边疆开发政策制定的依据及其特点、边疆农业开发的模式、边疆农业开发政策的实施效应、农业开发在边疆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目的是以古喻今,试图对当今的社会提供一定的借鉴。
程俊[5](2014)在《归绥地区回民研究(1632-1937)》文中指出本文是继《呼和浩特回族史》之后对呼和浩特地区回民历史的系统研究,有别于前者侧重于民国及建国后的研究,本文综合利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土默特都统衙门档案、内蒙古和兄弟省份地方文献、《清实录》、《清会典》、《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清史稿》等史料、清近代国内外私人笔记、游记和回忆录和伊斯兰史料集以及学界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田野访查,试图对入清以来至1937年被日侵占前夕归绥地区回民的社会组织、经济形式、民族认同的形成等方面做一相对系统的研究。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及创新和突破以及拟利用之基本史料。正文共分为5章。前两章分阶段对清初至1937年间归绥地区回民寺坊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第一章着重阐述了回民寺坊建立的历史背景,以及清初至雍正年间回民在归化城的活动及其寺坊的建立情况。并对康雍年间来到归绥地区的回民其来源和在归化城的活动情况进行了考证,说明至晚在康熙年间,就已经有来自天山南北、青海、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回民在归绥地区活动了。第二章对清代中后期和民国前期(1911-1937年)回民的来源及其活动特点进行了探讨。(1)在乾隆年间,归绥地区回民聚居点纷纷建立,回民分片聚居的基本格局形成,这为建国后市辖回民自治城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同治至清末,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地区等地的大量回民避乱入迁,直接导致归绥地区回民人口的增加和清真寺的扩建和寺坊的扩大。(3)通过实地考察《同治八年助款钱粮碑》,充实了该时期回民在归绥地区活动的史料。(4)民国前期(1912-1937年),随着“五族共和”、“民族平等”等思想的传入,归绥地区回民文化运动日趋活跃,特别是归绥市回民俱进会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该地区清真寺的扩建、伊斯兰文化的发展和回族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三章系统剖析了归绥地区回民的社会组织制度。(1)对归绥地区第一个清真寺即现在的呼和浩特市清真大寺的创建年代进行了考证,以确定该地区回民寺坊始建于清初至康熙三十二年间(1632-1693年)。(2)梳理了清真大寺与其他大寺间的关系、新旧教派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归绥地区新教回民宗教信仰上的地区特征;(3)系统阐述了归绥地区教坊制的历史脉络,分析了以教坊制为基础,以清真寺为中心,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回民内部在清真寺的庶务与宗教管理、宗教的传承等方面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在此节中,作者引用了新的第一手资料《费翁碑记》对于归绥地区寺坊的历史研究,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4)勾勒出在归绥地区各教坊紧密联系尚未建立前,回民在以地域和行业为纽带的行社体系中的活动,并分析了清末民初回民驼运发展带动下,该地区第一个回民社团“绥远回教俱进会”的成立过程及其在该地区的活动和影响。第四章从经济角度对本地区回民所从事的各行业和职业的兴衰、归绥地区回民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1)梳理了归绥地区回民各行业的历史脉络;(2)引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土左旗档案馆的资料以及本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清代前期的各行业发展史进行了填充。(3)从民族心理文化、地区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对归绥地区回民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剖析,得出如下结论:归绥地区回民经济在深受伊斯兰文化内核影响的同时,具有鲜明的地区和时代烙印,主要表现为:回民经济浓郁的草原特色,对商路地理条件的高度依赖及其殖民地经济特点。第五章则对归绥地区回民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做了梳理。第一节,探讨了归绥地区土默特都统衙门、将军衙署和道厅衙署的行政建置沿革及其对归绥地区的基层治理,并分析了归绥地区基层治理的弊端。后者使归绥地方政府无法实现对基层地方的有效控制,从而为归绥回民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第二节,分阶段探讨了清代回民与政府间的关系。第三节,宏观梳理了1912-1937年间中央政权与回族之间的关系,概述了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的民族政策。在此基础上,对归绥地区回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归绥地区回民为争取本民族生存和发展权利而进行的努力做了整理。结语部分在五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清近代归绥地区回民作为整体生存和发展的特点。概括了本文的主旨,还对本文的进展与突破、局限与不足作了评估,提出了今后研究的计划与展望。
王荣华[6](2014)在《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时间为经,以西北五省和主要领域为纬,主要论述在战前与战时各省在交通、水利、移民垦殖及工业四个开发呼声最高,成效最为显着,对西北地区影响最巨的经济开发活动。本研究力图以危机的视角,通过文本来考察和分析经济开发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和特点,探究其未臻理想的原因。本研究所论述的危机包含西北地区内部危机与外部危机及其互相交织的各种危机。战前西北最严重的内部危机是1928-1933年大旱灾,但此一时期尤其是1931年以前,国民政府对西北的政策以救济旱灾为主,而少有实际举措。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外患日益严重,国家危机逐渐明朗化并日渐加深,为了应对此一危机,国民政府提出了“开发西北”的口号,出现了第一次开发热潮。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临的危机更加严峻。为了救亡图存,早日取得战争胜利,恢复统治区域,国民政府只能在战争状态对控制下的西南与西北予以有限度的开发建设。战争初期的工厂内迁为后方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进入相持阶段后,对外军事压力稍有纾缓,而此时国共合作出现裂痕,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扎根的西北地区的注意力迅速上升。滇缅路被切断后,西北国际通道重要性增加,西北的政治地位再次被提升。在国民政府的努力下,新疆问题也得到解决,开发亦属必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忙于战后复员与接收,对于西北经济建设无暇顾及,内战风云急起,各项经济举措及计划只能让位于“更大的”政治,无形中大大放缓了建设的步伐或停顿下来。本文认为,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是一项国民政府主导下的时间较长、范围广阔、门类众多、成效较大、影响深远的活动。从目的性而言,并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而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对西北地区而言,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过度强调军事性掩盖了开发的经济性,亦折射出军事性对经济性的妨碍与消解。就时间而言,是近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一过程未因战争而中断,成果更为显着。就开发领域来说,在传统模式中注入了新的时代因素,虽然规模有限,但开创性不容忽视,并且这些领域都是步入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西北经济开发未能取得当时人们期许的更大成效,其原因有如下诸端:第一缺乏一个民主、高效的政府及和平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来保证开发活动有序、顺利地进行,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第二,西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无交通区位优势,经济情势要想在短期内有根本改观殊不可能;第三,国民政府及西北各地方政府无力投巨资进行这一需巨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活动;第四,虽然制定了各种计划,但缺乏统一的领导机关和系统的机构来指导开发;第五,极强的军事性妨碍了经济开发的效果;第六,各级各类教育落后,专业人才缺乏;第七,国民政府兼顾西南与西北开发,而开发西北与开发西南相比,并不占优。国民政府时期乃至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轨迹显示出,西北乃至后发展地区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其背后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在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危机越严重,西北地位的重要性上升越快,则越能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随之开发的力度也越大,取得的开发成果也越丰富。反之则越小,以至于无。交织在一起的重重危机促成了经济开发活动,即所谓“危机下的转机”。西北及后发展地区没有持续地被中央政府重视甚至被长期漠视,没有持续的政策支持,因此得不到持续的发展,这是导致西北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一旦被重视,则会极大地推动这一地区的快速发展。
任宝磊[7](2013)在《新疆地区的突厥遗存与突厥史地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欧亚草原地带兴盛一时的古代游牧民族,突厥人及其建立的游牧帝国不但深刻影响了当时亚洲内陆历史发展的进程,亦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后世中、西亚地区的种族、文化格局。在其活跃于史的近四个世纪的时间里,同时代的中国、波斯、拜占庭、阿拉伯史家们从不同的视角记录了大量与突厥有关的史事;在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销声匿迹千百年后,他们留下的碑刻、石人、墓葬、岩画、居址等遗存依然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草原山谷之间,向后人无声的诉说着他们的沧桑往事。本文汲取百余年来突厥历史研究之成果,综合运用最新的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结合笔者在新疆地区的实地调查经验,对突厥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史地问题作出考释。在古突厥的发祥、勃兴之地这一问题上,本文认为,突厥起源传说中的高昌北山即今吐鲁番与吉木萨尔之间的博格达山,所谓突厥先祖隐匿的“突厥窟”,应在今吉木萨尔南山的水西沟、新地沟一带。这一时期,突厥先祖习得了金属冶炼技术,为后世的强大奠定了基础。但此时具备典型特征的突厥考古学文化很可能尚未形成。各方面的迹象表明,突厥人以傲然卓立的石人像与绵延排列的杀人石为标识的独特丧葬文化,很可能肇始于他们由高昌北山迁居阿尔泰山南麓之后。6世纪中叶,由于突厥汗国的兴起和柔然的灭亡。突厥考古学文化伴随着突厥人的对外征服迅速扩张到东起兴安岭、西抵阿姆河的广阔地域,整个欧亚草原东部迎来了突厥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的新时代。突厥文化对包括铁勒、黠戛斯、契丹、高昌以及唐朝在内的周边部族和地区产生了诸多影响。但也要注意到,在突厥汗国内部,文化多元性依然存在。突厥汗国的分裂始于583年爆发的内战,但经过近二十年的混战后直至603年方形成为东、西突厥汗国以阿尔泰山为界分立对峙的局面。在史家素有分歧的西突厥早期王庭地望这一问题上,经过对小洪那海突厥可汗陵园及其周边突厥遗存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排除空格斯河谷说和裕勒都斯河谷说,而将其锁定在今伊犁地区昭苏县南的特克斯河谷,其中又尤以阿克牙孜沟口西侧的山前坡地和阿腾套山南麓的阿克达拉乡一带最值得怀疑。与此特克斯河谷的西突厥早期王庭相对,曾经一度存在的西突厥“北庭”的重要地位长久以来一直被学界所忽视。本文认为,该北庭位于今新疆塔城一带,塔城东之吾尔喀夏尔山即史籍所云“乌镞曷山”,额敏河即“多逻斯川”,塔城一带不但是射匮可汗的北庭所在地,亦是西突厥分裂后北庭咄陆可汗的设庭之所,同样亦是阿史那贺鲁的根据地,苏定方破阿史那贺鲁于阴山一役和后突厥军破突骑施可汗娑葛一役都发生于这一地区。继射匮为可汗的统叶护时代,西突厥虽然迎来了其最为鼎盛的时代,但统叶护可汗将王庭西迁至中亚碎叶川却打破了汗国内部经济利益分配上的微妙平衡。西突厥的内战分裂自有其政治权力层面的原因,但其背后的经济动因亦是不能不考虑到的现实因素。汗国分裂后,碎叶一带的南庭和塔城一带的北庭作为对峙的两个统治中心各自发挥着作用。直到阿史那贺鲁叛唐后统治了大部分西突厥地区,他仍以这两个地区作为统治中心,同时亦在两地之间的双河设牙,似乎意在兼顾汗国东、西部之平衡。双河之地望,本文考证应位于伊犁河北今哈萨克斯坦的阿勒坦额墨尔(Altyn-Emel)。此外,本文还对西突厥汗国灭亡前,其辖境内的十四个突厥部落的驻牧地重新加以一一考证,对代西突厥而兴的突骑施、葛逻禄时代的统治中心碎叶、弓月城进行了说明。整体而言,在突骑施、葛逻禄活跃的两百年时间里,西突厥地区的文化面貌变化不大,到了9世纪中叶后随着回鹘西迁和喀喇汗王朝的兴起,尤其是10世纪后喀喇汗王朝奉伊斯兰教为国教,西突厥地区的文化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转型。原来盛行一时的以石人墓为代表的古突厥文化就此逐渐消亡,转而被伊斯兰化的突厥文化所取代。
郑国诜[8](2013)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物流发展必须与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循环低碳转型相结合,发挥物流在破解生态系统退化和资源环境约束难题、协调区域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探讨区域物流发展,对如何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区域物流实践、实现区域物流的绿色循环低碳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创造国际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提高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以马克思物质变换和流通理论、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应用文献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明确研究方向,指出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是区域物流的发展趋势。论文从内涵、表现形态、系统结构、特征与功能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型物流进行了理论探讨;指出我国物流发展已经历了四个阶段,现在正处于为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积蓄力量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发展呈现压缩性、跨越性特点。论文结合实际并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物流年鉴》等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经验,论文首先介绍了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政策与措施,接着分析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成效,最后阐述发达国家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结合我国实际设定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并为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与生态文明经济互促发展打好基础,论文阐述了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基本发展模式和建立在基本模式基础上的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与生态文明经济互促发展模式。为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模式的有效运行,论文对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协调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我国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保障措施。
贾亚洲[9](2013)在《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型桑园的生境条件与水肥利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北生态型桑园是在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桑树林地资源,分布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绥德、清涧、吴堡、子洲、米脂、佳县、横山、子长、延川等县,截至2011年底已陆续发展到4.19万hm2。陕北生态型桑园的规模化栽植,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目的,以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不养蚕或少养蚕,打破了栽桑养蚕的传统格局。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生态型桑树生长不良。政府的退耕补贴保障了农户的土地收益,稳住了生态型桑园的面积,但生态桑的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生态桑的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但经济效益总体低下,生态桑的存续利用问题严峻。本研究在了解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和“东桑西移”工程建设及蚕桑波折历史的基础上,从陕北蚕桑生产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环境条件对桑树生存生长的限制和影响,揭示了桑树生境条件与生态效能的关系,总结并提出了陕北生态型桑园水肥利用的技术推广模式。本研究认为,陕北生态型桑园的规模化栽植,是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利好的产物,是“东桑西移”工程助推的结果;陕北丘陵沟壑区光热条件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生产优质蚕茧,但桑树的生长期短,生物产量低,蚕茧生产的总体效益不高;陕北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土壤养分年年流失,水肥条件限制了桑树的生长势和经济效能;生态型桑园间作紫花苜蓿,植被覆盖度高,但桑树与苜蓿争水争肥,土壤干化问题突出。桑树的生态作用是桑树的自然属性,桑树根深叶茂是其生态功能和经济效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陕北生态型桑园的经济利用面积小,生态林政策补偿是退耕地的主要收入来源;生态桑不适用生态林的抚育措施,应当采取经济林管护措施培育树势,向桑树经济林发展。(2)陕北生态桑具有规模种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兴建微型水利设施,有效拦蓄雨水,推广坡面集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改善土壤水分亏缺状况,保证桑树正常生长。(3)桑草间作桑园应积极实施绿肥压青技术,宜轮作饲草用谷子等禾本科牧草,将有机养料转化为土壤有效养分,发挥培肥土壤的效能。
冯尕才[10](2012)在《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认为,历史是由一系列文明和环境之间的挑战与应战构成的。历史时期,西北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因为其地处内陆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森林大量退化或消失,到了民国时期森林资源已经相当贫乏。在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仍然发生着巨大的变迁。变迁的主要特征是民国前期局部地区森林有恢复和增长趋势,但就整个民国时期来说,森林资源却呈急剧流失的态势。森林资源减少的原因,是民间和军队燃料消耗、各类用材消耗、毁林开荒、军事消耗、自然灾害等,其社会背景则是西北地区文化、教育、经济的落后。森林资源的极度流失,导致燃料和用材短缺、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扩大、气候恶化、自然风景资源消失、经济文化衰落等一系列后果,严重制约着西北地区社会的进步,构成对西北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极大挑战。与此同时,中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西北地区又面临着支持抗战和建设大后方的挑战。对此种种挑战,西北各省奋起回应,在政治家、林学家、农学家、当地民众以及其他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推动下,积极采取措施,实施天然林保护,开展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教育,进行林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等工作,推进了西北地区的林业建设,揭开了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的序幕,同时也承担起了支持抗战和建设国家坚固大后方基地的重任。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以历史学研究方法为主,区域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为辅的多种研究方法,分引言、上篇、下篇三个部分,对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变迁和林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做了比较系统研究。引言阐述了“民国时期西北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这个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总结了目前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并对一些概念作了界定。上篇“挑战——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的流失及其后果”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了民国时期西北森林的分布和变迁,第二章论述了森林资源的流失形态,第三章总结了西北地区森林资源流失的后果,分析了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流失严重的社会背景。前三章主要论述了由于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的流失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对西北各族人民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构成了挑战,也在日本侵略、民族危亡的关头西北地区能否有力地支持抗战提出了挑战。下篇“应战——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建设”,共分七章。阐述了在上述挑战下,西北地区各省所采取的种种应战措施。第四章阐述了在民国各届政府的推动下,西北各省林业管理机构的成立,为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第五章论述了林业机关、团体和个人对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进行考察,进行本地区林业建设规划。第六章探索了西北地区政府和民间都采取措施,在艰难环境中开展天然林保护工作。第七章介绍了西北各省区为了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纷纷开辟苗圃,进行苗木培育工作。植树造林是改善西北生态环境的核心举措,第八章探讨了西北地区各省植树造林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其得失进行了总结和评价。第九章通过对西北地区林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探讨,指出民国时期是西北地区林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第十章论述了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树木引种、杂交育种、林木抚育、森林经理等林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等工作。第十一章论述了国内着名林学家在科学救国思想的指引下,在西北地区进行艰苦的林业建设工作,为西北地区人民树立了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第十二章为“结论和展望”,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的经验教训和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今后林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蚕业考察团至山西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蚕业考察团至山西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课题的来源 |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
六、小结 |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斯坦因中亚考察中的南疆地理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资料来源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概念界定 |
五、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斯坦因中亚考察及地理认知的基础 |
第一节 近代英国人中亚探险为斯坦因奠定的信息基础 |
第二节 近代他国探险为斯坦因奠定的动力基础 |
第三节 我国历史时期西域地理认知为斯坦因奠定的历史基础 |
第二章 斯坦因南疆地区自然地理认知 |
第一节 千差万别、复杂多变的气候认知 |
第二节 冰川林立、沙漠广布的地貌认知 |
第三节 水量匮乏、供不应求的河湖认知 |
第四节 稀疏零落、种类单一的植被认知 |
第三章 斯坦因南疆地区人文地理认知 |
第一节 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城镇认知 |
第二节 单一凋敝、发展缓慢的经济认知 |
第三节 历史继承、中西差异的文化认知 |
第四节 星罗棋布、无以复加的遗址认知 |
第四章 斯坦因南疆地区地理认知特点及影响 |
第一节 认知的特点 |
第二节 认知差异及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斯坦因中亚探险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关于传统民居的相关研究 |
(二) 甘肃传统民居的相关研究 |
(三) 青海传统民居 |
三、研究对象 |
四、基本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甘青传统民居形成的自然基础与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自然基础 |
一、地貌 |
二、气候 |
三、水文 |
四、建筑材料 |
第二节 历史演变 |
一、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
二、隋唐宋元时期 |
三、明清民国时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河西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河西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
第二节 嘉峪关以东的堡寨式民居 |
一、堡寨式民居的形成与发展 |
二、堡寨式民居内部特点 |
三、影响堡寨式民居的因素 |
第三节 嘉峪关以西的低院落民居 |
一、低院落民居的形成与特点 |
二、影响低院落民居的因素 |
第四节 河西地区游牧民族的帐房民居 |
一、藏族、裕固族的帐篷 |
二、蒙古族的蒙古包 |
三、哈萨克族的毡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陇中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陇中地区各县域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
一、兰州市的传统民居 |
二、白银市的传统民居 |
三、平凉市(庄浪县、静宁县)的传统民居 |
四、定西市的传统民居 |
五、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传统民居 |
第二节 陇中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
一、堡寨 |
二、土木平房 |
三、高房子 |
四、窑洞 |
五、土木茅草房 |
六、土木瓦房 |
七、土木楼房 |
第三节 影响陇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因素 |
一、天然林木 |
二、人工造林 |
三、水资源 |
四、宗教信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南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甘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分布 |
一、帐篷 |
二、碉房 |
三、板屋 |
四、窝棚 |
五、土木楼房 |
第二节 甘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 |
一、因地制宜:依坡而建的合院式二层楼房 |
二、土平屋顶:多功能的生产生活平台 |
三、就地取材:“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石)” |
四、风俗习惯的影响:民居内部格局的差异 |
五、宗教的影响:居“经幡”之中和“神山”之下 |
六、生产方式的差异:定居与游牧文化“共生” |
七、定居者的追忆:“浪帐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陇南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陇南地区各县域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
一、天水市的传统民居 |
二、陇南市的传统民居(附:舟曲县) |
第二节 陇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
一、板屋 |
二、土木瓦房 |
三、土木楼房 |
四、羌楼 |
五、窑洞 |
六、土木石板房 |
七、土木茅草屋 |
第三节 影响陇南传统民居的因素 |
一、地形因素 |
二、气候因素 |
三、建筑材料 |
四、经济因素 |
五、传统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陇东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陇东地区的传统民居概况 |
第二节 陇东地区窑洞的类型及分布 |
一、靠崖式窑洞(靠山窑) |
二、下沉式窑洞(地坑窑) |
三、坡崖式和下沉式相结合窑(半明半暗窑) |
四、箍窑(砌筑式窑) |
五、窑洞的选址 |
六、窑洞的形制及布局结构 |
七、影响窑洞民居的因素 |
第三节 陇东地区其他形制的民居 |
一、防御性民居 |
二、合院式房屋民居 |
三、华亭县——陇东窑洞和陇中房屋的分界区 |
四、影响合院式房屋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河湟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
一、湟水流域西部地区的传统民居 |
二、湟水流域东部地区的传统民居 |
三、黄河流域区的传统民居 |
四、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分布 |
第二节 合院式土木平房——庄窠 |
一、庄窠释义 |
二、庄窠的建造流程 |
三、庄窠的内外布局 |
四、土木平屋 |
五、影响庄窠的因素 |
第三节 土木二层平顶楼房——篱笆楼 |
一、篱笆楼的建筑特点与营造技艺 |
二、篱笆楼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柴达木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的传统民居 |
一、蒙古包 |
二、帐篷 |
三、庄窠 |
四、影响柴达木盆地传统民居的因素 |
第二节 海南台地区的传统民居 |
一、帐篷 |
二、蒙古包 |
三、庄窠 |
第三节 环青海湖及海北祁连山地区的传统民居 |
一、环青海湖地区的传统民居 |
二、海北祁连山区的传统民居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青南高原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青南高原的帐房民居 |
一、帐篷 |
二、蒙古包 |
第二节 青南高原的碉房民居 |
一、碉房与碉楼名实辨析 |
二、碉房的选址及分布 |
三、碉房的外部特征与内部构造 |
四、影响碉房的因素 |
五、土屋民居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甘青传统民居的分类与区划 |
第一节 甘青传统民居的分类 |
一、甘青传统民居类型划分的讨论 |
二、甘青传统民居的综合分类 |
第二节 甘青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
一、传统民居区划的基本原则 |
二、传统民居的区划指标 |
三、甘青传统民居地理区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腹边互动”视野下秦汉时期边疆农业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范围的界定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腹边互动”理论视角 |
第一节 对秦汉“腹边互动”的认知 |
第二节 “腹边互动”理论的构建与实践 |
一、同宗同祖体系的建立 |
二、华夏为天下“中”、“长兄”意象的构建 |
第三节 “腹边互动”的实践 |
一、孝悌之根据 |
二、德治的实践 |
第四节 “腹边互动”的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秦汉边疆开发的腹地支撑能力分析 |
第一节 “腹边互动”的气候条件分析 |
第二节 “腹边互动”耕作技术支撑 |
第三节 “腹边互动”的工具技术支撑 |
一、牛耕与铁器的推广 |
二、牛耕与铁器功效 |
三、秦汉各边疆地区铁制农具的考古发现与种类 |
第四节 “腹边互动”的政府支撑分析 |
一、统治者重农 |
二、农学的雏形出现 |
三、秦汉农官制度的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北疆的农业开发 |
第一节 北疆概况 |
一、北疆的概念及地理 |
二、北疆的农业考古 |
三、北疆与中原同一族源 |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北疆农业开发政策 |
一、移民 |
二、屯田 |
三、设置郡县 |
四、关市 |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北疆农业开发绩效 |
一、对赵信城粮食总量的推测~* |
二、秦汉时期北疆种植物 |
三、“腹边互动”下匈奴的农耕文化发展 |
四、奇兽入塞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腹边互动”下汉代西域的农业开发 |
第一节 西域概况 |
一、中原关于西域概念的形成 |
二、早已联通中原的西域农业 |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汉代西域的农业开发政策 |
一、设置西域都护,开始政治统治 |
二、移民 |
三、屯田 |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汉代西域的农业经济开发成就 |
一、“腹边互动”体系下工具与技术的互动 |
二、互动视野下西域农作物种植 |
三、乌孙的游牧经济 |
四、西域传入的物种及葡萄酒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岭南边疆农业开发 |
第一节 岭南概况 |
一、“五岭”的指属 |
二、岭南的农业考古 |
三、融合、分蘖期的秦汉时期岭南民族 |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岭南农业开发政策 |
一、统一开拓岭南边疆的认知 |
二、设置郡县 |
三、移民实岭南 |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岭南的农业开发成就 |
一、中原刺激下的耕种工具及耕作技术的发展 |
二、“腹边互动”下岭南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发展 |
三、“腹边互动”下岭南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内传 |
四、“腹边互动”下岭南农产品加工业 |
五、地方性专业物产志的出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西南边疆农业开发 |
第一节 西南概况 |
一、西南的农业考古 |
二、融合、分蘖过程中的汉代西南民族 |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西南农业的开发政策 |
一、设置郡县 |
二、羁縻统治 |
三、移民垦殖 |
四、军事屯田 |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西南农业的开发成就 |
一、西南农业整体概况 |
二、“腹边互动”下巴蜀农业的发展 |
三、“腹边互动”下汉民与技术流入 |
四、“腹边互动”下的西南水利的兴修 |
五、西南的粮食生产能力与对农业开发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东北边疆农业开发 |
第一节 东北概况 |
一、东北地理概况 |
二、东北的上古农业 |
三、嬗变中的东北民族 |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东北边疆农业开发政策 |
一、设置管理机构 |
二、移民 |
三、屯田 |
四、羁縻控制 |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东北农业开发成就 |
一、“腹边互动”下考古所见东北农业变化 |
二、“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东北边疆民族向农业经济演进 |
三、“腹边互动”下初步发展的东北民族农产品加工业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边疆开发的特点与作用 |
第一节 秦汉时期民族互动特点 |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移民作用 |
第三节 “腹边互动”政策制定的依据及其特点 |
第四节 “腹边互动”下农业开发区域差异 |
第五节 “腹边互动”开发政策的实施效应 |
第六节 农业开发在边疆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两汉历代农业诏书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5)归绥地区回民研究(163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归绥地区回民寺坊的初步建立 |
1.1 回民寺坊建立的历史背景 |
1.1.1 清初清廷对归化城的经营 |
1.1.2 归化城商业的发展 |
1.2 清前期回民在归化城的活动(1632-1735) |
1.2.1 天山南北的回民 |
1.2.2 青海的回民 |
1.2.3 山西的回民 |
1.2.4 甘肃、陕西和宁夏的回民 |
1.3 归化城的扩建和回民寺坊的初步发展 |
1.3.1 归化城的扩建和回民寺坊的初建 |
1.3.2 回民寺坊的初步发展 |
二、归绥地区回民寺坊的发展 |
2.1 清中后期回民诸寺坊的形成 |
2.1.1 乾隆时期回民聚居格局的形成 |
2.1.2 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的回民的迁入 |
2.1.3 同治光绪宣统时回民的活动 |
2.2 民国归绥回民的活动(1912-1937) |
2.2.1 归绥地区的城市与社会观念的渐变 |
2.2.2 来绥回民的来源及其活动特点 |
三、归绥地区回民寺坊的组织结构 |
3.1 清真大寺的创立及寺际关系 |
3.1.1 清真大寺创建时代考 |
3.1.2 清真寺寺际关系 |
3.2 教坊制的形成及组织制度 |
3.2.1 教坊制的形成 |
3.2.2 教坊制的组织制度 |
3.2.3 清真寺经堂教育制度 |
3.3 回民的行社和社团组织 |
3.3.1 回民的行社 |
3.3.2 回民俱进会绥远省分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
四、归绥地区回民的生计 |
4.1 回民的生计 |
4.1.1 牙纪业 |
4.1.2 归绥回民的长途贩运业 |
4.1.3 回民饮食业 |
4.1.4 畜产品加工业 |
4.1.5 其他 |
4.2 归绥地区回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
4.2.1 伊斯兰文化对回族经济的影响 |
4.2.2 边地多元文化对回民经济的促进和挑战 |
4.2.3 社会语境对回民经济的影响 |
五、归绥地区回民与政府间关系 |
5.1 清代归绥地方的基层管理制度 |
5.1.1 归化城都统衙门的沿革及其基层治理 |
5.1.2 绥远城将军衙门的设置及其沿革 |
5.1.3 道厅体制的建立 |
5.1.4 归绥地方基层治理的弊端 |
5.2 清代回民与政府间关系 |
5.2.1 清前期回民与政府间关系 |
5.2.2 从“马中吉马广文”案看地方对回民的态度 |
5.2.3 同治年间绥远城将军对回民的态度 |
5.3 民国归绥地方对回民的治理 |
5.3.1 民国时期政府与回族间的宏观关系 |
5.3.2 归绥地区行政建置沿革与基层治理 |
5.3.3 回民与政府间关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区域的界定 |
二、资料状况与研究现状 |
三、论文创新之处 |
四、本文研究路径 |
第一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北社会 |
第一节 西北自然概况和资源蕴藏 |
一、西北自然概况 |
二、西北资源蕴藏 |
第二节 民国以来纷乱扰攘的西北政局 |
一、濒临战区、更替频繁的陕西政局 |
二、民元后甘肃政局的变迁 |
三、宁夏、青海独立设省 |
四、政变阴影下的新疆政局 |
第三节 西北经济社会概况 |
一、自然条件较差,各种灾害频繁 |
二、交通落后,工商业不发达 |
三、苛捐杂税繁重,摊派严重,高利贷盛行 |
四、鸦片的毒害 |
五、教育落后,风气闭塞 |
小结 |
第二章 危机袭来时的经济开发(1927.4-1937.7) |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经济开发 |
第二节 救济旱灾而非开发经济(1927.4-1931.9) |
第三节 “甜蜜的事业”:民间的主张、声势与活动 |
一、开发主张 |
二、浩大的声势 |
三、毕竟是民间:软弱无力的活动 |
第四节 一箭多雕: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经济的动机与姿态 |
一、30年代初的国内外形势 |
二、官方开发西北的言论、主张与举措 |
三、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经济动因分析 |
第五节 西北经济开发的主要成果 |
一、交通 |
二、农田水利 |
三、移民垦殖 |
四、工业 |
小结 |
第三章 危机高涨下的战时经济开发(1937.7-1945.8) |
第一节 抗战全面爆发,危机空前高涨 |
一、抗战经济损失概况 |
二、危机再次催生经济开发热潮 |
第二节 工厂内迁:西北工业的春天 |
第三节 战时主要建设成就 |
一、交通 |
二、农田水利 |
三、移民垦殖 |
四、工业 |
第四节 战后经济开发的余波 |
小结 |
第四章 评价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是经济开发,还是政治开发?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征引文献 |
一、档案资料 |
二、着作 |
三、报刊 |
四、文史资料 |
五、英文资料 |
表格索引 |
后记 |
(7)新疆地区的突厥遗存与突厥史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突厥研究简述 |
一、基于语言学的研究 |
二、基于考古学的研究 |
三、基于史料学的研究 |
第二节 本文研究课题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及框架 |
三、研究对象及范畴 |
第二章 历史时期古突厥人的活动及其遗存 |
第一节 突厥民族与突厥汗国简史 |
第二节 突厥遗存的主要类型 |
一、丧葬遗存 |
二、居住遗迹 |
三、岩画 |
第三章 从高昌北山到于都斤山——突厥的勃兴 |
第一节 高昌北山时期 |
一、突厥起源诸传说 |
二、高昌北山之地望 |
第二节 金山之阳时期 |
一、突厥与柔然 |
二、突厥石人墓文化之起源 |
第三节 于都斤山时期 |
第四章 西突厥汗国的形成与早期王庭 |
第一节 西突厥汗国的形成过程 |
一、内战前的突厥汗国 |
二、内战始末与西突厥汗国之形成 |
第二节 西突厥早期王庭 |
一、史料辨析与前人研究 |
二、考古发现与实地调查 |
第五章 王庭变迁与西突厥之兴衰 |
第一节 西突厥北庭之设立 |
一、西突厥北庭之地望 |
二、西突厥北庭设立之功用 |
第二节 王庭西移与西突厥之分裂 |
一、统叶护时期王庭的西移 |
二、西突厥分裂的经济原因 |
三、分裂时代的南、北庭 |
第三节 阿史那贺鲁时代的西突厥 |
一、多逻斯川考 |
二、阿史那贺鲁牙庭考 |
三、阿史那贺鲁时代西突厥各部的驻牧地 |
第六章 公元8世纪后的西突厥地区 |
第一节 突骑施的兴起及其统治中心 |
第二节 西突厥地区文化的转型 |
结语 |
附表:新疆地区突厥石人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五、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物质变换和流通理论 |
一、 物质变换的内涵 |
二、 马克思流通理论 |
三、 物质变换断裂的思想 |
四、 马克思物质变换和流通理论对发展物流的启示 |
第二节 现代物流理论 |
一、 物流概念演变及其实践进展 |
二、 物流一体化理论 |
三、 供应链管理理论 |
四、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一、 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 |
二、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
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战略举措 |
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
第四节 生态文明理论 |
一、 生态文明的内涵 |
二、 生态文明观 |
三、 生态文明的微观基础 |
四、 生态文明对物流发展的要求 |
第二章 区域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
第一节 区域物流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分析 |
一、 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 |
二、 物流资源整合的水平不断提高 |
三、 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受关注 |
四、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成趋势 |
第二节 生态文明型物流诠释 |
一、 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内涵 |
二、 生态文明型物流的表现形态 |
三、 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系统结构 |
四、 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特征与功能 |
第三节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是区域物流的发展趋势 |
一、 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客观要求 |
二、 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外部原因 |
三、 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拉动力 |
四、 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内部动力 |
第三章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相对滞后 |
二、 区域物流运行态势离生态文明型物流要求差距较大 |
三、 区域物流从而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差异较明显 |
四、 企业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积极性还不高 |
第二节 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
二、 认知、态度与行动存在差距 |
三、 制约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其他因素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政策与措施 |
一、 美国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政策与措施 |
二、 日本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政策与措施 |
三、 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政策与措施 |
四、 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成效分析 |
一、 美国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成效 |
二、 日本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成效 |
三、 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成效 |
第三节 发达国家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强化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 |
二、 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
三、 提高区域物流设施的配套性 |
四、 设置适当的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阶段性发展目标 |
五、 生态文明经济与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互促发展 |
第五章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基本发展模式 |
一、 区域物流减量化模式 |
二、 区域物流循环化模式 |
三、 区域物流绿色化模式 |
四、 区域物流低碳化模式 |
第二节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与生态文明经济互促发展模式 |
一、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与生态文明经济的联系 |
二、 发展生态文明经济,带动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 |
三、 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助推区域生态文明的产业优化升级 |
第六章 协调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 |
第一节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分析 |
一、 企业的利益关系分析 |
二、 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分析 |
三、 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关系分析 |
四、 消费者与政府的利益关系分析 |
五、 其他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协调 |
一、 微观层面的利益关系协调 |
二、 宏观层面的利益关系协调 |
第七章 我国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一、 强化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生态法制建设 |
二、 构建和完善生态行政机制 |
三、 构建和完善生态治理的社会机制 |
四、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五、 建立并落实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促进政策 |
第二节 完善规划建设及其执行体系 |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建设及其落实 |
二、 物流信息网络规划建设 |
三、 三部门互动平台规划建设 |
四、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与生态文明经济互促发展规划 |
第三节 构筑科技支撑体系 |
一、 生态化基础技术体系研发 |
二、 生态化物流技术体系构建 |
第四节 构造宣传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 |
一、 加大生态文明型物流观念的宣传教育力度 |
二、 加强对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研究,培养促进其发展的人才 |
第五节 探讨国际竞争与合作机制 |
一、 国家层面的竞争与合作 |
二、 企业层面的竞争与合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 主要结论 |
二、 不足与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型桑园的生境条件与水肥利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环境与生态建设概况 |
2.1 陕北自然环境概况 |
2.2 陕北退耕还林(草)工程及退耕地栽桑概况 |
2.3 陕北地区“东桑西移”工程实施概况 |
第三章 桑树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桑的发展态势 |
3.1 桑树的生态功能与应用前景 |
3.2 生态桑的发展态势 |
3.2.1 桑树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 |
3.2.2 在经济树种中桑树的生态效益最大 |
3.2.3 在生态树种中桑树的经济效益最高 |
3.2.4 陕北生态型桑园的发展面积 |
第四章 陕北生态桑的生境条件 |
4.1 桑树的适应性与抗逆性 |
4.1.1 桑树对地势与土壤的适应性 |
4.1.2 桑树对水分的需求及抗旱性 |
4.1.3 桑树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 |
4.2 陕北生态桑的自然环境条件 |
4.2.1 陕北蚕桑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
4.2.2 蚕桑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
4.3 陕北生态桑的经济支撑条件 |
4.3.1 以蚕桑产业为基础,发展形势严峻 |
4.3.2 生态桑发展的机遇好,土地收益有保障 |
4.3.3 陕北生态桑的规模大,集中连片,资源优势明显 |
4.4 陕北生态桑的技术支撑条件 |
4.4.1 有 30 余年的栽桑经验和技术研发成果 |
4.4.2 有涵盖技术传播的产业化运营机制和正在恢复重建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
第五章 陕北生态型桑园的水肥利用模式 |
5.1 陕北生态桑的水肥资源特征 |
5.1.1 水资源紧缺,雨水是坡耕地的唯一水源 |
5.1.2 土壤养分年年流失,土壤肥力严重衰减 |
5.1.3 雨热同季,降雨集中在桑树旺盛生长期 |
5.1.4 桑草间作,苜蓿既作饲草又作绿肥 |
5.2 生态型桑园的蓄水保墒增产增收经营模式 |
5.2.1 以抗旱耐瘠品种改良实生桑为特征的增产方式 |
5.2.2 以水土保持与经济利用为特征的栽植型式 |
5.2.3 以生态养成和少耕免耕为特征的间作套种模式 |
5.2.4 以生态养护并采养结合为特征的收获方式 |
5.3 陕北生态型桑园水肥利用的新途径 |
5.3.1 兴建微型水利工程,提高雨水利用率 |
5.3.2 广辟肥源,提高桑园的肥培水平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陕北生态桑打破了栽桑养蚕的传统格局,奠定了桑树生态产业的发展基础 |
6.1.2 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陕北生态桑更适合培育成桑树经济林 |
6.1.3 陕北生态型桑园蚕茧生产的效益低,退耕地桑树后续产业亟待开发 |
6.1.4 生态型桑园土壤水分亏缺严重,需配套建设集雨灌溉设施 |
6.1.5 生态型桑园桑草争水争肥,桑园宜套种禾本科牧草 |
6.2 讨论 |
6.2.1 生态型桑园的土地流转问题 |
6.2.2 生态型桑园的技术配套问题 |
6.2.3 陕北桑园的土层干化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0.引言 |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0.3.1. 研究范围 |
0.3.2. 研究方法 |
上篇 挑战——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的流失及其后果 |
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概况和森林变迁 |
1.1. 陕西省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
1.1.1. 森林分布及面积 |
1.1.2. 森林权属 |
1.1.3. 森林变迁 |
1.2. 甘肃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
1.2.1. 森林分布及面积 |
1.2.2. 森林权属 |
1.2.3. 森林变迁 |
1.3. 宁夏省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
1.3.1. 森林面积及分布 |
1.3.2. 森林权属 |
1.3.3. 森林变迁 |
1.4. 青海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
1.4.1. 森林面积及分布 |
1.4.2. 森林权属 |
1.4.3. 森林变迁 |
1.5. 新疆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
1.5.1. 森林面积及分布 |
1.5.2. 森林权属 |
1.5.3. 森林变迁 |
1.6. 本章小结 |
2. 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流失形态 |
2.1 燃料消耗 |
2.1.1. 民间柴炭消耗 |
2.1.2. 军队柴炭消耗 |
2.1.3. 工矿业、手工业燃料 |
2.2. 房屋建筑用材消耗 |
2.2.1. 战争破坏 |
2.2.2. 灾害破坏 |
2.2.3. 重建与扩建 |
2.3. 开荒毁林 |
2.3.1. 政府开荒政策 |
2.3.2. 山区垦荒 |
2.3.3. 烧荒 |
2.4. 交通设施消耗 |
2.5. 邮电设施消耗 |
2.6. 加工制造业消耗 |
2.7. 军事消耗 |
2.8. 掠夺式砍伐方式 |
2.9. 木材利用方式落后 |
2.10. 本章小结 |
3. 西北森林资源流失后果 |
3.1. 木材短缺 |
3.2. 燃料缺乏 |
3.3. 林产品减少 |
3.4. 物种减少 |
3.5. 水土流失的加剧 |
3.5.1. 水土流失对山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
3.5.2. 水土流失造对下游地区的危害 |
3.6. 泥石流、滑坡频发 |
3.7. 沙漠化严重 |
3.7.1. 河西走廊的沙漠化 |
3.7.2. 陕西、宁夏北部的沙漠化 |
3.8. 旱灾频仍 |
3.9. 风景资源的消失 |
3.9.1. 白龙江林区风景 |
3.9.2. 洮河、大夏河林区风景 |
3.9.3. 天山林区风景 |
3.9.4. 居延海荒漠地带风景 |
3.10. 社会的衰落 |
3.11. 本章小结 |
下篇 应战——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建设 |
4.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林业机构的设立 |
4.1. 陕西省林业机构 |
4.2. 甘肃省林业机构 |
4.3. 青海省林业机构 |
4.4. 宁夏省林业机构 |
4.5. 新疆省林业机构 |
4.6. 陕甘宁边区林业机构 |
4.7. 本章小结 |
5.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考察 |
5.1. 西方人在西北地区与森林有关的考察 |
5.2. 国内的西北森林考察 |
5.2.1 西部森林调查 |
5.2.2. 西北水土保持考察 |
5.2.3. 小陇山森林调查及其报告 |
5.2.4. 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及其报告 |
5.2.5. 甘肃南部森林调查 |
5.2.6. 其他森林调查 |
5.3. 本章小结 |
6.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保护 |
6.1. 政府的森林保护措施 |
6.1.1. 陕西省的森林保护 |
6.1.2. 甘肃省的森林保护 |
6.1.3. 宁夏省的森林保护 |
6.1.4. 青海省的森林保护 |
6.1.5. 新疆省的森林保护 |
6.1.6. 陕甘宁边区的森林保护 |
6.2. 民间森林保护 |
6.2.1. 祁连山森林保护 |
6.2.2. 宗教森林保护 |
6.3. 本章小结 |
7.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苗圃建设和育苗工作 |
7.1. 陕西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
7.2. 甘肃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
7.3. 宁夏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
7.3.1. 县苗圃建设和育苗 |
7.3.2. 各林场建设和育苗 |
7.4. 青海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
7.5. 新疆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
7.6. 本章小结 |
8.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植树造林 |
8.1. 陕西省的植树造林 |
8.2. 甘肃省的植树造林 |
8.2.1. 兰州中山林植树 |
8.2.2. 水土保持林 |
8.2.3. 治沙造林 |
8.2.4. 对甘肃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
8.3. 宁夏省的植树造林 |
8.3.1. 宁夏植树方法 |
8.3.2. 抗战前宁夏的植树造林 |
8.3.3. 抗战开始后宁夏的植树造林 |
8.3.4. 对宁夏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
8.4. 青海省的植树造林 |
8.4.1. 关于植树造林的规定 |
8.4.2. 各界造林成绩 |
8.4.3. 造林所用的树苗 |
8.4.4. 植树地点和树种 |
8.4.5. 关于青海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
8.5. 新疆省的植树造林 |
8.5.1 民国前期新疆省的植树造林 |
8.5.2. 抗战前后新疆省的植树造林 |
8.5.3. 关于新疆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
8.6. 陕甘宁边区的植树造林 |
8.7. 本章小结 |
9.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教育 |
9.1. 陕西省的林业教育 |
9.1.1. 初等林业教育 |
9.1.2. 高等林业教育 |
9.2. 甘肃省的林业教育 |
9.2.1. 甘肃的初、中等林业教育 |
9.2.2. 甘肃的高等林业教育 |
9.3. 宁夏省的林业教育 |
9.4. 青海省的林业教育 |
9.5. 新疆省的林业教育 |
9.6. 陕甘宁边区的林业教育 |
9.7. 本章小结 |
10.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科学研究 |
10.1. 树木引种 |
10.2. 杂交育种 |
10.3. 林木抚育 |
10.4. 森林经理科学技术 |
10.5. 建造水土保持林的探索 |
10.6. 树木学研究 |
10.7. 本章小结 |
1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林业工作者的精神 |
11.1.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救国思想 |
11.1.1. 完成林业科学本土化的历史使命 |
11.1.2. 担负抗战建国重任,振兴大后方林业 |
11.1.3. 生产国防用材,支持抗战事业 |
11.2. 艰苦卓绝的开拓精神 |
11.3. 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 |
11.4. 民国时期在西北地区工作过的林业工作者 |
11.5. 本章小结 |
12. 结论和展望 |
12.1. 发展和振兴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是西北地区的客观要求 |
12.2. 发展和振兴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是世界潮流 |
12.3. 发展和振兴林业,是中华民族和西北人民的优秀传统 |
12.4. 发展和振兴林业,要重视挖掘和继承历史上先进的林业思想和方法 |
12.5. 发展和振兴林业,在西北地区任重而道远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蚕业考察团至山西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2]斯坦因中亚考察中的南疆地理认知研究[D]. 王娟花.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3]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高小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4]“腹边互动”视野下秦汉时期边疆农业开发研究[D]. 王世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5]归绥地区回民研究(1632-1937)[D]. 程俊. 内蒙古大学, 2014(10)
- [6]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D]. 王荣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7]新疆地区的突厥遗存与突厥史地研究[D]. 任宝磊. 西北大学, 2013(06)
- [8]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研究[D]. 郑国诜.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1)
- [9]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型桑园的生境条件与水肥利用模式研究[D]. 贾亚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10]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D]. 冯尕才.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