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使用经验交流会在武汉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王达,赵国隆,左汝强,孙建华,周红军,张林霞,李艺[1](2019)在《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文中提出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我国的探矿工程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70年来,通过几代探矿人的坚持不懈和努力奋斗,目前我国地质钻探技术水平基本与世界同步,在许多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些钻探技术、装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从整个地质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维度上回顾我国探矿工程7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矿工程创建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探矿工程技术稳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探矿工程扩大服务领域阶段(大致为20世纪最后15年);钻探工程技术全面、深入发展,逐步进入世界一流的阶段(21世纪以来)。分别对这4个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阐明了70年来探矿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为我国成为至今世界上唯一制造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展望了在深地探测、大洋钻探、极地钻探、水合物及干热岩等新型资源勘查、环境工程等领域以及智能化等方面钻探工程的发展前景。
张娜[2](2017)在《创新生态情景下湖北制造业中小企业定位与融合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当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爆发,世界竞争趋势正逐渐产生实质性变化。国家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系化、动态化,由过去技术竞争、人才竞争、资本竞争、产业竞争等单一竞争要素逐渐向复杂生态竞争转变,国家、区域、组织间的竞争成为了生态间的竞争。大型企业纷纷构建自有生态圈,试图通过生态系统的力量与竞争对手展开角逐。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往往因自身规模小、资金匮乏、渠道有限等不具备构建自己独立生态的能力。因此,如何在新一轮创新生态中帮扶制造业中小企业融入创新生态,找到合适的生存发展方式对区域经济推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湖北省制造业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学和产业生态学理论出发,首先研究制造业创新生态的提出背景、概念及构成,认为制造业创新生态是一种由创新载体联结创新主体运用创新手段创建有利于制造业创新的生态,能够孕育先进个体和优势种群、能够促进种群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能够进行自我演化等。其次,在此基础上指出湖北省制造业创新生态的形成阶段,并从生态物种、生态位个体、生态环境等角度指出其六大基础特征。再次,从分布密度、成长速度、产出效率、运营效率四个方面总结湖北省制造业中小企业特征,并指出其发展瓶颈。紧接着,从宏观的战略层面和微观的个体层面分别对湖北省中小企业进行定位,战略定位包含经济、技术、社会、环境四个方面,个体定位包含行业定位、产业链定位、集群定位,并在个体定位上选取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中小企业为例,运用突变级数法对市场、资本、技术、运营四个维度的生态位进行评价,以辅助研究中小企业在创新生态中的定位。最后,在制造业中小企业融入创新生态的路径上提出互补性融合、共生性融合、拓展性融合及伴生性融合四大策略,并予以实际案例说明。
唐平[3](2017)在《信阳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空前复杂的局面,城市的发展焦虑不言而喻。对城市进行科学定位,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已成了每一个城市的当务之急。在做城市规划之前,必须充分研究城市如何定位,制定好城市发展战略。只有这些大的方向确定以后,城市规划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持之有据。本论文以信阳市城市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查阅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等方法,对信阳市城市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基于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从战略角度分析了信阳市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主要以湖北鄂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为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以上分析研究,提出信阳市城市定位和信阳市城市发展战略路径选择。论文选题的目的在于在“新常态”下试图转变观念和思路,准确把握大势,找准城市定位,调整好城市发展战略,寻找梳理整合显性和潜藏着的巨大资源,并加以科学利用,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形成独有优势和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符合信阳城市发展规律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本论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把法制和精神信仰建设,转变社会行为方式,建立高效科学规范的行政运行机制,纳入了信阳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这是信阳市城市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很多城市在实施城市发展战略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是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战略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
刘渝阳[4](2013)在《内陆与沿海省区供需互补性变化及其对区际贸易影响研究 ——基于市场化改革进程时期1992-2010》文中研究说明区域间的供需互补是开展区际贸易的重要前提,区际贸易的合理结构与充分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国内产业空间布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深刻影响。1992年被称为我国市场经济“元年”,本文通过深入考察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我国区际供需互补经济关系,并利用大量数据实证证明和分析,借此洞悉我国内陆与沿海之间产业和贸易发展趋势,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隐患治理提供现实依据,也对推动流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理论分析工具是产业区位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国际(区际)贸易理论。区位理论发端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ohann·Tnunen)创立的“农业区位理论”。其后,出现了工业区位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市场区位理论,反梯度推进理论等。国际(区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贸易理论等几个阶段。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区际贸易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具有相同的理论内核,许多国际贸易理论可以直接用于解释和分析区际贸易现象。上述两大理论体系都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和贸易发展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分为三个层次,共六章:第一层次(第1、2章)为研究思路立论基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立题基础,产业区位选择理论和贸易理论的发展状况,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研究思路与方法,总体框架与内容安排等。同时,对区域供需互补性的相关概念,FDI在我国的区位选择和制造业区位选择,以及我国贸易贸易的研究状况做了分析评述,找到论文研究的着眼点,为立论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二层次(第3、4章)为主体研究部分。主要在总结影响供需互补性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区域供需互补性形成的历史累积与经济制度基础、自然资源基础、社会经济基础、地区产业专业化基础等四大基础。通过设定需求满足度的计算方式和评价尺度,分别使用绝对需求满足度指标和相对需求满足度指标,既从行业层面又从产品层面,对区域间供需互补性及其变化的行业特征进行分析,又对东、中、西三大区域和典型省区之间的供需互补性及其变化的产品特征进行分析。第三层次(第5、6章)为问题与建议部分。通过上述分析指出供需互补性增强带来的四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促进各省区形成差异化的贸易产品结构;二是既节省土地资源占用又增加农产品贸易供给;三是强化区际贸易竞争提升能源产业生产效率;四是推动贸易规模持续增长和流通业更快发展。区域供需互补性增强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是巨量大宗货物远距离运输,导致运力紧张和高能耗高排放问题;二是巨量低值货物的远距离运输,加上经营管理方面的缺陷,使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水平长期显着偏高;三是区域间垂直型供需互补性增强导致内陆省区贸易逆差逐年上升,不利于区际贸易的良性发展。然后从产业转移、向西开放、中西部增长极的发展等角度展望我国区际贸易未来发展,并提出相关建议。论文具有以下创新点:1、本文揭示了形成区域供需互补性的四大基础性因素,进一步完善了供需互补性的理论框架。前期相关研究中,对区域供需互补性形成基础的认识往往集中在历史因素、自然资源因素和社会资源因素的分析,而对基于规模收益的地区产业专业化所导致的供需互补性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分析认为,区域间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禀赋差异,必须经过“产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转换,才能形成有效的供给和需求。因此,经济体制度、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专业化水平,是形成有效供给和需求的基础性因素。受其诱导和影响,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驱使下,产业、企业及其产能向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省区集中,导致其供给能力显着增强,与供给缺口显着省区构成显着供需互补性。2、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多个维度和层面分析研究了区域间供需互补性问题。既使用了相对需求满足度指标,又使用绝对需求满足度指标;既从区域和省域两个维度,又从行业中观和产品微观两个层面,对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区域间供需互补性变化,进行了计量分析。对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供需互补性变动也有所涉及。多维视角的分析使结论更具说服力。3、前期研究国内贸易的相关文献在强调推动区际贸易时,更多关注区际贸易中存在的市场分割、西部贸易逆差和不等价交换问题,而对于我国区际贸易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高物流费用水平、高能耗与排放水平等一些列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这一问题在本文中得到弥补。本研究指出,内陆与沿海省区间供需互补性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进一步增强促进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节约资源占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了流通产业持久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物流成本水平居高不下,能耗和排放量大幅增长,内陆省区贸易逆差逐年上升等负面影响。由此,本文就促进区际贸易发展,消除负面影响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培育发展大型区际流通企业,带动区际贸易发展;二是鼓励内陆省区延伸原料加工业产业链,改善和提升输出产品结构;三是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内陆省区基础能源行业,加快发展增强供给能力;四是在完善内陆省区交通运输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能综合物流体系,降低物流能耗和排放;五是推动区际产业转移,加快内陆重点经济区加工制造发展,促进东中西部供需互补性向水平分工型层面移动。区域供需互补性的研究是多维度多层次的,由于统计数据和资料收集等方面的困难以及笔者理论素养、研究能力和认识上的局限,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做进一步深入研究。一是行业层面的分析中行业划分过粗,时间过短。行业层面供需互补性的分析中,由于统计资料的局限,采用的是《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中的42部门划分类型,无法完整获取139部门的省级数据,行业划分较粗,而且仅使用了2002-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分析的论证效力。二是缺乏对需求满足度的计量分析。尽管本文对需求满足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和分析,但如何将区域经济发展数据与需求满足度数据结合起来计量分析,还未找到一个完善的计量方法。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姜霞[5](2013)在《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转移是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它能够带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迅速崛起,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产业转移有利于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升产业承接地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全球配置更加活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是在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和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下,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困境,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寻求新的投资机遇和开拓新的市场。随着第四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我国广大内陆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中西部各省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争项目、拉客源、抢商机,争夺产业承接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柱,如何认识本地区产业承接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正确进行产业定位,采取有效措施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湖北省经济发展中非常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集中于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取向上。论文首先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做了相应梳理,总结归纳了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国内产业转移的规模进行定量测度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和现状,采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分析法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配置等路径问题。最后结合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提出了湖北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比较优势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理论进行分析,为全文的展开论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围绕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趋势和规模测度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分析,同时以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具体产业进行测度。第三章分析论述了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首先以梯度理论为基础,对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进行实证分析。其次从产业结构特征、工业发展现状、产业分布特征和产业梯度地位四个方面对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展开论述,并针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和具体优势进行研究,从而对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做到总体把握。第四章主要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首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研究,其次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主要围绕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研究。首先论述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和方法,其次,利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对湖北省38个工业行业的产业对接情况、优势产业分布、产业竞争实力和产业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从产业转移趋势、湖北省产业竞争优势、产业梯度地位和产业效率四个方面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做了详细探讨。最后结合湖北省“十二五”规划发展产业、促进中部崛起的主要发展产业和湖北省优势产业等参考标准,综合归纳出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产业选择。第六章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问题。首先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其次,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并从承接载体层面和不同梯度城市发展层面重点研究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布局问题。第七章通过分析东南亚国家、河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和政策亮点,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为湖北省制定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第八章重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进行研究。结合湖北省产业承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从继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加大承接载体建设、创新产业承接方式、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加强产业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建议。
赖继年[6](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提出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王苎萱[7](2011)在《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海洋经济资源蕴含着巨大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载体和平台,缺乏将经济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提高相关效率的桥梁纽带。而面对中日、中韩、中越相关渔业协定生效后,大批转产转业渔民的就业、生存压力日益增大的严峻现实,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相继提出以渔港及其所在乡镇为依托,建设渔港经济区,这对于当前拓展转产转业渔民的发展空间、构建渔业产业化平台、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具有深远意义,更是加快海洋经济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鉴于产业集群拥有高强度知识流动和信息交换、良好的竞争、合作与创新精神、专业化市场和稳定的分工协作等显着特点,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发展渔港经济区有利于形成规模化优势、差异化优势,以及相关产业的“提升效应”优势。而如何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建设好渔港经济区,构筑配置海洋资源的载体和平台,把海洋资源潜力转化为海洋经济发展动力,就成为当前决策者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本论文对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在剖析渔港、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当前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产业集群所具备的独特优势,提出渔港经济区建设产业集群的必要性;其次,依托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探讨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模式、空间布局架构,选择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构筑完善的区内外联系网络和顺畅的经济区产业价值链;再次,运用问卷调查法,结合因子分析法等探析影响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建设的外部因素,为选择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建设战略和对策做准备;然后,借鉴国外渔港和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并运用管理学中的SWOT矩阵分析方法,提出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总体发展规划要点和发展战略;最后从政府、企业、文化培植等方面给出具体可促进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拓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并重、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并重、长期分析与短期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系统的研究方法,根据产业经济学、管理学、渔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对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分析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的全新视角,集群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思维方式。研究产业集群的各类文献数量多,涉及范围广,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用产业集群的理论具体分析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形势的文献。本文的创新之处正在于,首次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建立了我国渔港经济区的模式和内容,构建了产业集群与渔港地区经济、社会共同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框架,并依托产业集群理论,分析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衍生途径,提出了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和可供相关决策者和管理者参考的对策措施。此外,本文首次用因子分析法,并结合问卷调查对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将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分析归纳出影响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六大因素,并得出其重要性的排序结果。
乔雯[8](2008)在《中国与日韩两国的农业经贸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与其近邻日本和韩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农业经贸交流历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日韩两国在农业贸易、投资、科教及渔业等诸多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日韩两国不仅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两大重要市场,也是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重要来源。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与日韩两国的农业经贸关系面临着新形势,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贸易摩擦的频率明显增加、日韩对华农业投资快速升温、日韩两国农产品进口壁垒增高等。因此,研究新形势下中国与日韩两国的农业经贸关系十分必要。本文坚持描述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历史研究、对比分析、归纳分析、统计指数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法,分析了中国与日韩两国农业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揭示了农业经贸关系的变动态势,剖析了影响农业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中国与日韩两国农业贸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中国与日韩两国农业的竞争性与互补性。中日韩三国在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物质投入水平、农业生产结构、生产率、农户收入水平及食物消费等方面的相似与差异决定了中国与日韩两国农业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共存。其中,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出口农产品的相似度较大,在世界深加工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除农业资源和农业科技优势互补外,中国与日韩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也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指数分析显示,中国与日韩两国之间不仅形成了很紧密的农产品贸易联系,而且在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上存在显着差异,即中国在水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日韩两国在食品、调味品、树胶树脂等中间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2.中国与日韩两国农业贸易的增长与结构变动。分析表明,(1)中国对日韩两国的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主要得益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对日韩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推动类型在加入WTO前后发生了变化,即在入世前一个时期,对日韩两国农产品出口增长都属于竞争力效应推动型,但入世以来的5年间,对日农产品出口的增长主要由竞争力效应与需求效应共同推动,对韩农产品出口的增长主要由需求效应推动;(2)中国对日出口以水产品和园艺产品为主,对韩出口则以水产品、园艺产品和谷物产品为主;在出口水产品中,对日出口以鱼制品和甲壳软体制品为主,对韩出口以鲜活冷藏冷冻的鱼和甲壳软体为主:对日韩出口水果和肉类产品中,深加工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对日韩出口蔬菜以调理加工类、保鲜类和冷冻类为主,且冷冻蔬菜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进口结构方面,我国从日本进口以水产品和杂项食品为主,且这两类产品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从韩国进口以水产品和食糖为主,且水产品取代食糖成为进口的第一大类别;(3)我国对日韩两国的农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整体趋于恶化,但对日韩农产品出口数量指数都持续快速攀升,说明对日韩农产品出口利益的增加主要依靠数量扩张。对农业生产资料贸易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分析表明,中、日、韩三国不仅在世界农资产品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且三国之间互为重要的农资产品贸易伙伴:中日、中韩双边农资贸易在入世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农资产品贸易逆差规模也随之扩大:我国对日出口农资产品以农机、饲料和化肥为主,进口以农机产品为主:对韩出口农资产品以农机与饲料为主,进口则以农机与农膜为主;技术差距是造成上述贸易格局的重要原因。3.日韩对华农业直接投资的特点、诱因与效应。分析表明,(1)日韩对华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食品与饮料制造业;投资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投资主体是大中型食品企业和综合商社;投资动机由追求资源逐步转向市场开拓。(2)日韩两国农业比较优势的丧失与边际产业的转移、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工资水平低廉、我国极其优惠的农业引资政策以及双边经贸联系日趋紧密,是日韩两国企业来华投资农业的主要诱因;(3)日韩对华农业投资会显着地促进农业GDP的增长,人均农业FDI(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带动人均农业GDP增加0.051个百分点,此外,还会产生技术外溢、产业结构和政策调整效应;日本对华农业投资与双边农产品贸易间存在互补关系,有利于促进中国进口日本农产品的增长。但是,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与日本农业投资之间不存在长期和短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4.影响农业经贸关系发展的国际与国别因素。分析表明,《农业协定》有关承诺的履行有利于促进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对日韩出口的快速增长;《SPS协定》和《TRIPS协定》在短期会对我国农产品对日韩出口产生负面效应,但从中长期看,有利于出口结构改善、产品质量提升。从国别因素看,我国对日韩出口农产品所具有的生产成本与价格优势、中日韩三国政府农产品出口促进力度的增强,是导致中国与日韩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不高、出口公共信息服务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相对落后、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无序竞争行为已成为制约我国对日韩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增长的主要障碍。5.中国与日韩两国农业贸易的前景展望。本文简要探讨了新一轮农业谈判、双边与区域贸易开放对中国与日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以及供求水平和贸易互补性对中国与日韩两国农业生产资料贸易的影响,认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贸易格局会保持相对稳定,但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将对双边农业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湖北省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使用经验交流会在武汉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使用经验交流会在武汉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矿工程创建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
1.1 创建探矿工程队伍 |
1.2 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
1.3 发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情报工作 |
1.3.1 科学研究工作 |
1.3.2 科技情报工作 |
1.3.2.1 创办专业杂志 |
1.3.2.2 创建学术组织 |
1.3.2.3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
1.4 在引进的基础上研发国产钻探装备 |
1.5 初步建立管理体系,建章立制 |
1.5.1 操作规程 |
1.5.2 管理办法 |
1.5.3 定额 |
1.5.4 技术标准 |
1.6 小结 |
2 探矿工程技术稳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
2.1 以绳索取心为主体的多工艺钻探技术逐步完善 |
2.1.1 以金刚石钻探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起步 |
2.1.2 以绳索取心钻进为主的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技术成为地质岩心钻探主体 |
2.1.3 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
2.1.4 受控定向钻进技术研究应用成果斐然 |
2.2 以反循环为主体的多工艺空气钻探技术体系获推广应用 |
2.3 以低密度为主体的护孔、堵漏、保矿技术体系形成 |
2.4 以坑道机械化为主体的新奥法掘进技术体系得到推广应用 |
2.5 水文水井钻探、高温地热钻井技术体系初步形成 |
2.6 地质钻探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
2.7 地质勘查宏观协调和行业管理得到加强 |
2.8 科研能力及国际交流得以加强 |
2.9 小结 |
3 探矿工程扩大服务领域阶段(大致为20世纪最后15年) |
3.1 贯彻地矿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取得显着经济效益 |
3.2 工程勘察钻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
3.3 工程施工钻探技术与设备快速发展 |
3.3.1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
3.3.2 基坑支护与地基处理设备 |
3.3.3 非开挖管线铺设技术与设备 |
3.3.4 其他特殊工程 |
3.4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初显神威 |
3.5 坑探工程技术进步,服务领域拓宽 |
3.6 对接井施工技术解决盐岩采矿技术难题 |
3.7 建筑装修薄壁工程钻技术 |
3.8 地质钻探技术稳中求进 |
3.9 小结 |
4 钻探工程技术全面、深入发展,逐步进入世界一流的阶段(21世纪以来) |
4.1 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大变革 |
4.2 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深部钻探工程 |
4.3 钻探工程在地热、铀矿等新型能源资源勘探开发中一展身手 |
4.4 页岩气勘探开发依托钻井技术进步取得突破 |
4.5 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迈入世界领先水平 |
4.6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
4.6.1 前期准备工作 |
4.6.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 |
4.6.3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 |
4.6.4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 |
4.6.5 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 |
4.6.6 极地钻探工程 |
4.7 积极开展大洋钻探 |
4.8 积极开展绿色勘查钻探技术研究 |
4.9 探矿工程专业标准体系逐步成熟并完善 |
4.10 钻探技术在矿山救援等特种工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
5 展望 |
(2)创新生态情景下湖北制造业中小企业定位与融合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业生态系统 |
1.2.2 中小企业生态位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湖北省制造业创新生态内涵、阶段与特征 |
2.1 制造业创新生态的概念与构成 |
2.1.1 制造业创新生态的提出 |
2.1.2 制造业创新生态的概念 |
2.1.3 制造业创新生态的构成 |
2.2 湖北省制造业创新生态的形成阶段 |
2.2.1 基于小范围生态的萌芽阶段 |
2.2.2 基于政府意志主导的初期阶段 |
2.3 湖北省制造业创新生态的基础特征 |
2.3.1 物种——门类齐全层次清晰 |
2.3.2 个体——成长迅猛潜力巨大 |
2.3.3 种群——特色明显优势显着 |
2.3.4 网络——松散联结共生效率低 |
2.3.5 环境——持续改善支撑还不足 |
2.3.6 系统——开放性弱通达性不均 |
第3章 湖北省制造业中小企业现状 |
3.1 湖北省制造业中小企业概况 |
3.2 湖北省制造业中小企业特征 |
3.2.1 分布密度特征 |
3.2.2 成长速度特征 |
3.2.3 产出效率特征 |
3.2.4 运营效率特征 |
3.3 湖北省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瓶颈 |
3.3.1 创新瓶颈 |
3.3.2 资本瓶颈 |
3.3.3 人力瓶颈 |
第4章 湖北省制造业中小企业定位 |
4.1 定位框架 |
4.2 战略定位 |
4.2.1 经济定位:经济发展的引擎 |
4.2.2 技术定位:技术创新的先导 |
4.2.3 社会定位:社会稳定的基石 |
4.2.4 环境定位:循环经济的主力 |
4.3 个体定位 |
4.3.1 样本企业选取 |
4.3.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3.3 指标选取依据与解释 |
4.3.4 样本数据处理 |
4.3.5 结果分析 |
第5章 湖北制造业中小企业融入创新生态的路径策略 |
5.1 互补性融合 |
5.1.1 融合对象——资源型中小企业 |
5.1.2 资源耦合模式 |
5.1.3 短板协同模式 |
5.2 共生性融合 |
5.2.1 融合对象——功能型中小企业 |
5.2.2 价值链嵌入模式 |
5.2.3 集群追随模式 |
5.3 拓展性融合 |
5.3.1 融合对象——跟创型中小企业 |
5.3.2 后发优势模式 |
5.4 伴生性融合 |
5.4.1 融合对象——寄生型中小企业 |
5.4.2 产品延伸模式 |
5.4.3 市场外扩模式 |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附录A |
附录B |
(3)信阳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发展理论回顾 |
2.2.2 有关区域发展理论概述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
2.3.2 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
2.3.3 世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新趋势 |
第3章 信阳市城市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
3.1 信阳市城市发展现状 |
3.1.0 城市基本概况 |
3.1.1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3.1.2 市域空间结构 |
3.1.3 产业发展与布局 |
3.1.4 旅游发展与布局 |
3.2 信阳市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三农问题”突出 |
3.2.2 物流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
3.2.3 城市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
3.2.4 一些思想观念和操作方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
第4章 湖北鄂州城市发展战略的经验和借鉴 |
4.1 湖北省鄂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的经验 |
4.1.1 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
4.1.2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
4.1.3 城市产业发展战略 |
4.1.4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战略 |
4.1.5 城市旅游与生态发展战略 |
4.2 鄂州等其他城市发展战略的借鉴与启示 |
4.2.1 把信阳打造成中国中部生态休闲养生度假之都 |
4.2.2 依城市定位制定城市发展战略 |
第5章 城市定位及城市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
5.1 信阳市城市定位——中国中部生态休闲养生度假之都 |
5.2 信阳市城市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
5.2.1 加强顶层设计 |
5.2.2 建立高效科学规范的行政运行机制 |
5.2.3 调整行政区划 |
5.2.4 打造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生态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场所 |
5.2.5 打造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城市 |
5.2.6 大力发展茶产业 |
5.2.7 加强出山店水库管理区规划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内陆与沿海省区供需互补性变化及其对区际贸易影响研究 ——基于市场化改革进程时期1992-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总体框架与内容安排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经济区 |
1.4.2 区际贸易 |
1.4.3 需求满足度 |
1.4.4 沿海省区与内陆省区 |
1.5 创新点与本文的不足 |
1.5.1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理论分析工具与研究文献综述 |
2.1 产业区位理论 |
2.1.1 古典区位理论 |
2.1.2 近代区位理论 |
2.1.3 新古典区位理论 |
2.1.4 当代区位理论 |
2.1.5 梯度推移理论 |
2.2 我国产业区位的最新研究进展 |
2.2.1 FDI在我国的区位选择 |
2.2.2 制造业的区位选择 |
2.3 区际贸易相关理论回顾 |
2.3.1 古典贸易理论 |
2.3.2 要素禀赋理论 |
2.3.3 新贸易理论 |
2.3.4 新经济地理贸易理论 |
2.4 我国区际贸易的近期研究进展 |
2.4.1 区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2.4.2 对东西部区际贸易利益的研究 |
2.4.3 对区际贸易壁垒的研究 |
2.4.4 对区际贸易流量的估算研究 |
3. 我国区域间供需互补性的形成基础 |
3.1 历史累积与经济制度基础 |
3.2 自然资源基础 |
3.2.1 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自然资源因素分布 |
3.2.2 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区域产业发展 |
3.3 社会经济基础 |
3.3.1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
3.3.2 区际生产要素成本水平 |
3.3.3 交通、物流、信息基础设施 |
3.3.4 投资软环境发育水平 |
3.3.5 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区域产业发展 |
3.4 地区产业专业化基础 |
3.4.1 产业专业化与供需互补性的关系 |
3.4.2 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地区产业专业化的变化趋势 |
3.4.3 产品区域集中度的变化 |
4. 内陆与沿海及重点省区间的供求互补性变动分析 |
4.1 需求满足度计算与评价尺度 |
4.1.1 需求满足度计算 |
4.1.2 评价尺度 |
4.1.3 行业和产品分类 |
4.2 区际供需互补性实证分析:行业层面 |
4.2.1 区际供需互补性的变动态势 |
4.2.2 供需互补性的行业特征分析 |
4.3 区际供需互补性实证分析:产品层面 |
4.3.1 区际产品供需互补性变动分析 |
4.3.2 典型省区产品供需互补性变动分析 |
5. 供需互补性增强的成效及问题 |
5.1 产生的成效 |
5.1.1 促进各省区形成差异化的贸易产品结构 |
5.1.2 既节省土地占用又增加农产品贸易供给 |
5.1.3 强化区际贸易竞争提升能源产业生产效率 |
5.1.4 推动贸易规模持续增长和流通业更快发展 |
5.2 需要解决的问题 |
5.2.1 导致运力紧张和高能耗高排放问题 |
5.2.2 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水平居高不下 |
5.2.3 区际贸易逆差与发展差距不断增大 |
6. 结论、建议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发展内陆深加工业改变贸易商品结构 |
6.2.2 鼓励民间投资增强区际贸易供给能力 |
6.2.3 完善综合物流体系提高贸易运输效率 |
6.2.4 助推内陆增长极促进区际贸易健康发展 |
6.3 展望 |
6.3.1 新一轮西部开发将提升内陆在区际贸易中的产品结构 |
6.3.2 沿边开放和向西开放将改变内陆的贸易区位劣势 |
6.3.3 建设内陆增长极将推动东中西部产业内贸易快速增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认为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二节 梯度转移理论 |
第三节 产业集群理论 |
第四节 产业区位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实证测度 |
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二节 国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
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现阶段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三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
一、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方法 |
二、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
第三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湖北省经济梯度分析 |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 |
二、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 |
第二节 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 |
一、产业结构特征 |
二、工业发展状况 |
三、产业分布特征 |
四、产业梯度分析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 |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
二、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湖北省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
三、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
四、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
五、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四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
一、日趋雄厚的经济基础 |
二、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 |
三、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 |
四、突出的综合资源优势 |
五、较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
六、强大的人才科技优势 |
七、不断完善的投资服务环境 |
第四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
二、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 |
三、外商投资方式逐渐趋于合理化 |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来源地比较集中 |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结构日渐合理 |
六、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不够合理 |
七、承接产业转移逐渐向沿海地区倾斜 |
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产业承接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问题 |
一、产业承接的区域竞争压力巨大 |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 |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
四、产业承接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
五、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强 |
六、招商引资平台不够健全 |
第五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 |
一、产业梯度标准 |
二、竞争优势标准 |
三、产业协调标准 |
四、产业效率标准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及实证分析 |
一、基于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选择路径 |
二、基于产业竞争力的产业选择路径 |
三、基于产业梯度地位的产业选择路径 |
四、基于产业效率的产业选择路径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 |
一、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产业对比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 |
第六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空间配置路径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产业承接区位选择的因素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 |
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 |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原则 |
三、产业错位发展原则 |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路径 |
一、围绕承接载体层面进行的重点空间布局 |
二、围绕不同梯度城市进行的空间布局 |
第七章 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东亚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主要经验 |
一、契合国际产业调整的动向,及时进行产业定位 |
二、加强产业支持和政策引导,推动国际产业承接 |
三、注重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不断进行技术升级 |
四、重视发展聚集优势,强化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
五、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二节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
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三节 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湖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
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四节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二、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五节 国内外产业承接的经验总结和启示 |
一、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
二、不断完善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体系 |
三、大力开展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式 |
四、加强产业园区承接载体建设 |
五、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
第八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 |
第一节 继续完善产业承接政策体系 |
一、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
二、制定科学的产业承接规划 |
三、不断加大政策创新 |
第二节 全力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
一、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二、强化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 |
三、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
四、不断提高产业队伍素质 |
第三节 推动产业承接方式创新 |
一、不断创新产业承接方式 |
二、创新引资方式扩大招商引资 |
三、努力提高产业承接质量 |
第四节 加强产业承接载体建设 |
一、加强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
二、加强城市群载体建设 |
三、加强制造业生产基地建设 |
第五节 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 |
一、制定和完善产业配套规划 |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配套 |
三、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
第六节 打造良好的产业承接环境 |
一、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
二、大力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 |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
四、完善监管体系保护生态环境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海军留英教育 |
二、 其他留英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
二、 留英学生统计 |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
一、 经济学与法学 |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
一、 社会评价 |
二、 政府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7)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集群理论方面 |
1.2.2 我国渔港和渔港经济区建设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相关基础概念与发展现状 |
2.1 渔港概念、功能及发展历程 |
2.1.1 渔港概念 |
2.1.2 渔港的功能与作用 |
2.1.3 我国渔港发展历程 |
2.2 渔港经济区内涵及发展特征 |
2.2.1 渔港经济区内涵界定 |
2.2.2 渔港经济区发展特征 |
2.3 产业集群概念及发展现状 |
2.3.1 产业集群概念 |
2.3.2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3 渔港经济区存在的问题及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的优势 |
3.1 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现状概述 |
3.2 我国渔港经济区存在问题剖析与基本建议 |
3.2.1 我国渔港经济区存在问题剖析 |
3.2.2 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的基本建议 |
3.3 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与优势所在 |
3.3.1 规模化优势 |
3.3.2 差异化优势 |
3.3.3 相关产业“提升效应”优势 |
4 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形成与衍生途径 |
4.1 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4.1.1 传统产业拓展模式 |
4.1.2 专业的水产品市场拉动模式 |
4.1.3 外商投资促动模式 |
4.1.4 转型渔人码头模式 |
4.2 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空间布局架构 |
4.3 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主导产业确定 |
4.4 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联系网络建立 |
4.5 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价值链构筑方式探讨 |
4.5.1 价值链,产业价值链与产业集群价值链 |
4.5.2 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价值链构成及特征 |
4.5.3 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价值链的构筑方式 |
5 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问卷调查 |
5.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 因子分析 |
5.4 描述性分析 |
5.4.1 市场因素 |
5.4.2 要素禀赋 |
5.4.3 企业管理与文化 |
5.4.4 创新氛围 |
5.4.5 外部支持环境 |
5.4.6 发展机遇 |
6 国外经验 |
6.1 日本和韩国渔港经济的发展经验 |
6.1.1 日本渔港经济的发展经验 |
6.1.2 韩国渔港经济的发展经验 |
6.2 美国和荷兰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 |
6.2.1 美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 |
6.2.2 荷兰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 |
7 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建设战略选择 |
7.1 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总体发展规划制定 |
7.1.1 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
7.1.2 发展原则 |
7.2 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
7.2.1 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SWOT 分析 |
7.2.2 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战略选择 |
8 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对策与建议 |
8.1 把促进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和升级确定为建设渔业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 |
8.2 结合各地情况做好相关具体规划并有效实施 |
8.3 发挥政府对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
8.4 加强企业自身以及与相关支持主体的合作与创新,并注重产业集群文化因素的培植 |
8.5 实施国际化运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与日韩两国的农业经贸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数据来源与说明 |
(一) 数据来源 |
(二) 数据说明 |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可能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
一、地缘经济学理论 |
二、国家相互依存理论 |
三、比较优势理论 |
四、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
五、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一)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二)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第二章 中国与日韩两国农业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一、中日农业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一) 中日农业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 |
(二) 中日农业经贸关系的现状 |
二、中韩农业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一) 中韩农业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 |
(二) 中韩农业经贸关系的现状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与日韩两国农业的竞争性与互补性 |
一、中日韩三国农业发展现状比较 |
(一)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与水平比较 |
(二) 农业物质投入水平比较 |
(三) 农业生产结构比较 |
(四) 农业生产率水平比较 |
(五) 农户收入水平比较 |
二、中日韩三国农业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
(一) 农业生产结构的相似与差异 |
(二) 食物消费的相似与差异 |
(三) 出口农产品的相似度 |
三、中日韩三国农业的互补性分析 |
(一) 农业资源优势的互补性 |
(二) 农业科技优势的互补性 |
(三) 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与日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流量、结构与贸易条件变动 |
一、中国对日韩农产品贸易增长分析 |
(一) 中日韩三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概况 |
(二) 中国对日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增长态势 |
(三) 中国对日韩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成因: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 |
二、中国对日韩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动分析 |
(一) 中日韩三国的农产品贸易结构现状 |
(二) 中国对日韩出口农产品结构的变动趋势 |
(三) 中国对日韩出口农产品集中度分析 |
(四) 中国从日韩进口农产品结构的变动趋势 |
(五) 中国进出口日韩农产品结构变动与要素密集度 |
三、中国对日韩农产品贸易条件变动分析 |
(一) 概念诠释 |
(二) 中国对日韩农产品贸易条件指数的测算 |
(三) 中国对日韩出口蔬菜数量与价格变动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与日韩两国的农资产品贸易:规模、结构与成因 |
一、中日韩三国在世界农资产品贸易中的地位 |
(一) 化肥、农药、农膜进出口贸易 |
(二) 农作物种子进出口贸易 |
(三) 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 |
二、中国与日韩两国农资产品贸易发展态势分析 |
(一) 中日农资产品贸易额增长 |
(二) 中韩农资产品贸易额增长 |
三、中国对日韩进出口农资产品结构及其变动分析 |
(一) 中国对日进出口农资商品结构 |
(二) 中国对韩进出口农资商品结构 |
四、中日韩农资产品贸易格局与我国技术差距 |
(一) 中国在种子科技上差距明显 |
(二) 中国在农膜及其原料生产技术上的差距 |
(三) 中国在农机制造技术上的差距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日韩对华农业直接投资:特点、诱因与效应 |
一、日韩对华农业直接投资的发展 |
(一) 日韩对华农业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二) 日韩对华农业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
二、日韩对华农业直接投资的诱因分析 |
三、日韩对华农业投资的效应评价 |
(一)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
(二) 日韩对华农业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 |
(三) 日韩对华农业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 |
(四) 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调整效应 |
(五) 日韩对华农业与食品加工业投资的典型案例 |
四、日本对华农业直接投资与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 分析方法与样本数据 |
(二) 计量检验 |
(三) 结果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影响中国与日韩两国农业经贸关系的因素分析 |
一、国际多边协议对三国农业贸易政策的影响 |
(一) 《农业协定》对中日韩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影响 |
(二) 《SPS协定》的影响-以肯定列表制度为例 |
(三) 《保障措施协定》的影响 |
(四) 《TRIPS协定》的影响 |
二、影响中国与日韩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国别因素 |
(一) 农产品生产成本与价格 |
(二)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三) 相关与支持产业 |
(四) 出口企业无序竞争行为 |
(五) 出口促进政策 |
三、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前景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中国与日韩两国农业贸易前景展望 |
(一) 农产品贸易发展前景 |
(二) 农资产品贸易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计算贸易条件时选取的75种农产品(HS4位编码) |
附录二:农机产品的分类标准 |
附录三:格兰杰因果检验使用的中日农产品贸易数据 |
附录四:1992-2006年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额 |
附录五:1992-2006年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额 |
附录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湖北省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使用经验交流会在武汉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J]. 王达,赵国隆,左汝强,孙建华,周红军,张林霞,李艺.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9(09)
- [2]创新生态情景下湖北制造业中小企业定位与融合发展策略[D]. 张娜.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3]信阳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D]. 唐平. 天津大学, 2017(06)
- [4]内陆与沿海省区供需互补性变化及其对区际贸易影响研究 ——基于市场化改革进程时期1992-2010[D]. 刘渝阳.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5]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D]. 姜霞. 武汉大学, 2013(10)
- [6]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7]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王苎萱.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6)
- [8]中国与日韩两国的农业经贸关系研究[D]. 乔雯.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