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随父辈的足迹——访李葆华同志(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1](2019)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家庭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史人物群体研究当今已经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对于深化和扩展中共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党史人物群体研究的一个重要子领域,革命家庭研究,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新方向。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其研究现状尚未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分析。本文意在通过对相关学术着作和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和整理,并加以初步分析,以冀深化对革命家庭的相关研究。
陈静[2](1993)在《追随父辈的足迹——访李葆华同志》文中指出 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夕一个秋日的下午,我们如约来到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长子、中顾委委员李葆华同志的家中。走进客厅,只见正北的墙壁上悬挂着大钊同志的手书字幅:"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字幅中央是大钊同志的画像,画像下方的茶几上摆放着的一簇淡紫色盛开的菊花,使得客厅在庄重典雅中透出一股勃勃的生机。父亲的教诲
崔京宪[3](2020)在《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作人与李光洙作为中韩两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生活在几乎相同的时代,有很多相同相似的经历。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历程。另外,在东亚内部,中韩两国同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又遭受日本侵略,韩国还被日本强行吞并。在这样的东亚国际环境中,尽管周作人、李光洙所属国家不同,然而两人的文化心理却有许多相同感受,在个人经历和文学思想上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将两位文学家的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即可以从中看出两位文学家成长的国情背景,也可以比较出两位文学家文学思想上的相同与不同,探讨他们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独特的人生经历,找到两人文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他们共同经历了传统社会的巨变,在西力东渐的时代背景,使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影响了他们文学道路的选择。周作人自小饱读中国传统诗书,受到了良好的中国国学等传统文化教育,他在江南水师学堂里还受到新式教育,接触过西方文学。其后又曾东渡日本留学,接触了大量日本文学以及西方文学,颇有心得收获。归国后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因其提倡“人的文学”以及发表大量优美的散文而成名。后服务于日伪政权,留下历史污点,晚景悲凉,在贫寒和凄苦中渡过余生。李光洙从小在家跟父亲学习古汉文,也在私塾堂学习相关内容。因他个人身体病弱、家境贫困及父母的早亡,使他较早懂得了人生贫苦重病及死亡的意义。他曾两次到日本留学,这为他奠定了作为一位作家的文化基础。“情的文学”成为其文学的基本思想,因发表大量启蒙性与大众性的文学作品而成名。后期他走向亲日附逆之路,给人生留下了历史污点。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思想是两位文学家之间的重要可比性之一,这些共同的可比性是我们研究比较两位文学家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二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在文学思想上的认识以及影响。两人分别都是本国现代文学思想的先驱之一。他们都很熟悉传统文化之中的古典文学,同时,他们又对传统文化之中的封建思想大加排斥,因此,在他们的文学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思想。他们又都深受西方和日本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学思想。值得一谈的是,他们在各自国家传播和介绍新文学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通过相关作品体会到他们文学思想上的闪光之处。“人的文学”是周作人文学思想的核心,在他文学里面充满了人道主义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情的文学”是李光洙理想主义启蒙文学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通过崇尚个性解放与独立人格的理想主义思想来体现真善美的文学价值主张。第三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博爱与人道主义文学思想。他们都非常赞赏基督教的博爱、献身精神。尽管两人在具体内容的认知上略有差别,但在对基督教精神方面的认识大体相同。体现在以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等观念在文学思想上的运用。第四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个人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思想。他们文学的不同特质表现在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上。周作人在自己园地里的文学,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李光洙的民族园地以民族改造为标识的文学,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为此采用对比式、反比式的研究方法来比较周作人的个人主义文学思想与李光洙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第五部分,主要讨论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价值维度。主要围绕着作者与时代、文学与时代维度,文学与社会维度,作家内在的艺术表现维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此来展开其文学价值维度的发现与认识。巨变的时代催生出了新的文学命题,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文学形式与新的文学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捷足先登,抓住时代主题,从而使他们在各自国家的新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及新文学的先驱者。他们都以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现文学内在的艺术价值。周作人的文学代表为散文,李光洙的文学代表为小说,都展现了文言一致,新文体,国语的民族式样,创作上的融合性与独创性。虽然在文学形式上风格不同,但是在文学思想上却有着相似的内在文学价值。以上所介绍的五大部分的内容,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中之平行研究方法中的相同相异、互补互衬、相反相成等比较特点来展开讨论,站在更加广阔的东亚甚至全球的视野中去评价、论述作家与时代、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作家与文学艺术内在表现等文学价值维度,解读两位卓越的文学家及其文学的价值。
佘正松[4](2005)在《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文中研究表明边塞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流派,源远流长,影响深巨,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局限于作家作品或唐代时空,缺乏对其产生、成长之发展“史”的研究,故本文力图解决这一问题,乃撰《中国边塞诗史》(先秦至隋唐)。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约40余万字。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就边塞、边塞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边塞诗的起源和发展,其社会价值、研究状况,以及相关的诸多理论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为综合研究扫清理论障碍。 正文共三编,第一编以原始歌谣、《诗经》及《楚辞》等其他文献中所收录或引述的先秦边塞之作为对象,追溯先秦边塞诗从萌芽到成型的发展脉络,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对后世边塞诗的重大影响,既表其筚路蓝缕之功,又具正本清源之效。第二编以秦汉、魏晋六朝的民间乐府和北朝民歌、大量的文人乐府为主要对象,考察并展示边塞诗在魏晋六朝由“缘事”向“缘情”转变,民间乐府向文人乐府过渡,作者众多,作品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成长过程,以明其承上启下之地位,起衰中立之功效。第三编分初、盛、中晚三章,展示边塞诗在长期自身发展的雄厚基础上,与唐代特定的时代风云相际会,厚积薄发,到达顶峰的盛况,以及由盛转衰的不同变化,以期从“史”的角度勾勒其盛衰起伏之因由,为现实提供有用之借鉴。 总体而言,本文主要有以下特色: 1、以盛唐边塞诗为座标或重点,下及中晚唐,上溯至先秦两汉,以明边塞诗发展之源流,以探其变迁之轨迹,以呈其底蕴之深厚,以拓其研究之视野。长期
二、追随父辈的足迹——访李葆华同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追随父辈的足迹——访李葆华同志(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革命家庭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父子关系构成的革命家庭研究 |
(一)陈独秀家庭研究 |
1.关于陈独秀对子女的教育 |
2.关于陈独秀父子的工作关系与亲情关系 |
3.关于描绘陈独秀父子情深方面 |
(二)李大钊家庭研究 |
1.李葆华研究 |
2.李大钊对子女共产主义信念的培育研究 |
3.李大钊革命家庭参加实际斗争情况研究 |
4.李大钊革命家风的传承研究 |
5.李大钊与赵纫兰研究 |
二、兄弟关系构成的革命家庭研究 |
(一)林家三兄弟研究 |
1.林氏三兄弟总体研究 |
2.林家三兄弟个体研究 |
(二)方志敏和方志纯兄弟研究 |
1.方家兄弟走上革命道路研究 |
2.方家兄弟的清贫家风研究 |
(三)沈雁冰(茅盾)和沈泽民兄弟研究 |
三、婚姻关系构成的革命家庭研究 |
四、复合型的革命家庭研究 |
(一)毛泽东家庭研究 |
1.杨开慧研究 |
2.毛泽民研究 |
3.毛泽覃研究 |
4.毛泽建研究 |
5.毛岸英研究 |
6.毛楚雄研究 |
(二)蔡和森、李富春家庭研究 |
1.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的总体研究 |
2.革命家庭成员研究 |
(三)谢觉哉、王定国家庭研究 |
(四)其他复合型家庭研究 |
五、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家庭研究的几点思考 |
(一)关于革命家庭形成的原因 |
(二)关于革命家庭研究现状的不足及思考 |
(2)追随父辈的足迹——访李葆华同志(论文提纲范文)
父亲的教诲 |
父亲牺牲以后 |
红旗飘满京城 |
(3)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
1.2.2 李光洙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人生经历与文学道路 |
2.1 不同国情背景与人生经历 |
2.1.1 早年经历与文学萌芽 |
2.1.2 留学经历与文学创作 |
2.2 文学思想的取向与转折 |
2.2.1 时代弄潮儿与落伍者 |
2.2.2 命运安排与文学转折 |
2.3 文学人生的非凡经历 |
2.3.1 相似的文学人生 |
2.3.2 相异的文学人生 |
第3章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 |
3.1 人道与启蒙的文学思想 |
3.1.1 “人的文学”思想 |
3.1.2 “情的文学”思想 |
3.1.3 “人”与“情”文学的融通 |
3.2 理想主义文学与新文明的憧憬 |
3.2.1 理想主义文学的传播与介绍 |
3.2.2 构建“人的生活”的理想文学 |
3.2.3 向往“新文明生活”的文学表现 |
3.3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的异同与呼应 |
3.3.1 东亚新文学上的互补互衬 |
3.3.2 新文明理想的相同相异 |
第4章 博爱的文学与人道的文学 |
4.1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体认 |
4.1.1 基督教的认识路径及体认 |
4.1.2 寻找“自己信仰”的文学追求 |
4.2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文学表现 |
4.2.1 文学与宗教的关联 |
4.2.2 《圣经》文学的借鉴 |
4.3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似与异同 |
4.3.1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同相似 |
4.3.2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背相异 |
第5章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 |
5.1 个人与民族相纠葛的文学 |
5.1.1 “为个人”与“为民族”的文学 |
5.1.2 “个人”与“民族”的文学表现 |
5.2 “宽容”与“平常”的文学 |
5.2.1 “个人自由”与“民族改造” |
5.2.2 超然性与平常性的文学表现 |
5.3 文学个人取向与民族取向的对比 |
5.3.1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相生相克 |
5.3.2 宽容文学与平常文学的相反相成 |
第6章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 |
6.1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时代维度 |
6.1.1 时代催生新文学命题 |
6.1.2 时代塑造新文学先驱 |
6.2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社会维度 |
6.2.1 文学反映社会风貌 |
6.2.2 文学担当社会启蒙功能 |
6.3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内在价值维度 |
6.3.1 新文体与国语表达的民族式样 |
6.3.2 文学艺术表现的融合性与独特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边塞、边塞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
二、边塞诗的起源和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
三、边塞诗研究的社会价值 |
四、边塞诗研究发展简述 |
第一编 远古弓马之声—边塞诗的萌芽与成型 |
第一章 初民之歌:萌芽中的边塞诗 |
第二章 先秦雄音:成型中的边塞诗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先秦边塞诗的内容(上) |
第三节 先秦边塞诗的内容(下) |
第四节 《诗经》以外的边塞诗 |
第五节 先秦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
第六节 先秦边塞诗的地位和影响 |
第二编 写实与拟代交错的抒情空间—边塞诗的转型与成长 |
第一章 真实的征战生活记录:秦汉边塞诗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秦汉边塞诗的内容 |
第三节 蔡琰和她的边塞诗 |
第四节 汉代边塞诗的特色和影响 |
第二章 实录与拟代的交织:魏晋南北朝边塞诗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曹操、曹丕与曹植 |
第三节 其他魏晋边塞诗作者 |
第四节 宋、齐、梁主要边塞诗作家 |
第五节 陈代边塞诗人 |
第六节 北朝边塞诗人 |
第三章 魏晋六朝宫廷与民间曲辞中的边塞诗 |
第一节 魏鼓吹曲辞 |
第二节 吴鼓吹曲辞 |
第三节 北朝民歌中的边塞诗 |
第三编 大漠绝域中投射出的盛世华章—边塞诗的成熟与鼎盛 |
第一章 盛世壮歌的前奏—隋代边塞诗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杨广 虞世基 |
第三节 杨素 卢思道 薛道衡 |
第二章 走向江山和塞漠的青春之歌—初唐边塞诗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李世民、虞世南等人的唐初边塞创作 |
第三节 “初唐四杰”之边塞诗创作 |
第四节 “海内文宗”陈子昂及其他诗人的边塞诗 |
第三章 巨星璀璨,光耀千古的盛唐边塞诗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王维、王昌龄的边塞诗 |
第三节 高适的边塞诗 |
第四节 岑参的边塞诗 |
第五节 崔颢、李颀的边塞诗 |
第六节 常建、王翰、王之涣的边塞诗 |
第七节 李白、杜甫的边塞诗 |
第四章 洪钟大吕的余响—中晚唐边塞诗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刘长卿、戎昱的边塞诗 |
第三节 卢纶、戴叔伦的边塞诗 |
第四节 李益、耿湋、张仲素的边塞诗 |
第五节 王建、张籍的边塞诗 |
第六节 马戴、于濆、许棠等晚唐诗人的边塞诗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主要成果 |
声明 |
后记 |
四、追随父辈的足迹——访李葆华同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革命家庭研究述评[J]. 张凯.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9(05)
- [2]追随父辈的足迹——访李葆华同志[J]. 陈静. 北京党史, 1993(01)
- [3]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D]. 崔京宪. 辽宁大学, 2020(01)
- [4]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 佘正松. 四川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