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用聚酰胺热熔胶的制备

鞋用聚酰胺热熔胶的制备

一、鞋用聚酰胺热熔型胶粘剂的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严永聪[1](2021)在《聚氨酯热熔胶洗釜液的再生工艺设计》文中研究指明N-甲基吡咯烷酮(NMP)由于其热稳定性高、沸点高、挥发低和溶解能力强等优点,在石化、锂电池、高分子聚合物合成等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其对聚氨酯溶解能力强,对设备腐蚀性小,低毒等优点被用作聚氨酯胶黏剂合成反应釜的清洗液,在清洗过程中NMP消耗量大,且NMP价格昂贵,清洗后的需要重新回收利用以节约生产成本。本文根据NMP现有的回收工艺,对含有聚氨酯热熔胶的清洗液废液,为解决精馏塔堵塞,NMP回收率低,分离能耗大等问题,采用先在废液中加入水并进行搅拌,脱除废液中聚氨酯固体,确定水添加量与废液质量比为1:2,搅拌温度为25℃,选用折叶开启式叶轮作为搅拌桨,在300r/min下搅拌20min。但搅拌过程中存在固体大量团聚的问题,通过在水中加入适量乙醇来避免此问题,且不会降低固体去除效果。将加入10%wt乙醇溶液后得到的固液悬浮物过滤分离出滤液后进行减压精馏,在高真空度下降低精馏温度能够减低NMP水解率,同时减少能耗,精馏过程中只需除去轻组分乙醇和水即可以回收NMP。塔顶得到的馏出液还可以再次加入至清洗液废液中,降低了乙醇和水的消耗成本。经过在55℃~85℃下减压精馏,得到含水量为0.25%的回收清洗液。本文运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年产50000吨聚氨酯热熔胶剂产生的反应釜清洗液废液进行回收工艺中的精馏模拟,热力学方法选择Wilson活度系数模型。在简捷模拟计算得到的初始条件下,利用严格精馏计算和灵敏度分析工具考察了塔内的理论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参数对塔顶、塔釜组成和能耗的影响,最终得到优化后的精馏塔操作参数。经过精馏后得到NMP纯度为96.48%,含水量为0.05%的清洗液回收液。本文在精馏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对回收工艺中的物料和能量进行衡算,再对回收工艺中设备进行计算与选型。对精馏塔进行了详细的设备计算和流体力学校核,并对工艺中储罐、换热器、泵、过滤器等设备进行了选型。在设备计算选型后,对回收工艺进行了初步技术经济估算,最终在采用该回收工艺后,相较于将废液直接售卖约可增加5079.5135万元/年的经济效益。

周文雅[2](2020)在《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丙烯酸酯类热熔胶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胶粘剂,该种热熔胶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和剪切强度,其抗氧化性和耐候性均良好。本文基于丙烯酸酯类热熔胶发展现状以及浸蜡纸箱粘接和废纸回收中胶粘物质去除等问题,进行了大量实验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乙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可再分散丙烯酸酯热熔胶。石蜡复合乳化剂Op-10与Span-80的比值为0.55/0.45时,石蜡乳液可后续复合乳液的制备。当LMA、正十二烷基硫醇(NDM)和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的含量分别为9%、0.8%以及0.3%时,反应转化率可达95.59%,聚合物热性能和粘结强度优异。加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松香继续改善热熔胶的熔融流动性和粘附性,DOP与松香含量分别为基体聚合物质量的7.5%和6%时,可再分散丙烯酸酯热熔胶热稳定性优异,熔融黏度低,粘结强度高,再分散效果良好,应用于纸制品粘接和纸箱封箱时,可以减少纸制品回收时胶粘剂难于处理等问题,实现纸制品的高效回收。(2)以VAc、MMA、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可用于浸蜡纸箱封箱的低温热熔胶。当石蜡乳液含量为10%时,复合乳液较为稳定,聚合物熔融流动性适宜。MMA含量为5.2%时,反应转化率较高,聚合物剥离强度可达55N/25mm,剪切强度较高。加入DOP改善对热熔胶粘结强度和熔融黏度,DOP含量为基体聚合物质量的10%时,所制备的低温热熔胶综合性能优良,可应用于浸蜡纸箱的封箱粘接。低温热熔胶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应用时避免蜡纸箱钉合造成箱内物品损坏。(3)绘制了两种热熔胶的工艺流程图,并分别进行物料衡算和成本核算,根据与市售热熔胶比较,本实验制备的两种低温热熔胶价格合理,综合性能优异,具有市场竞争力。

王丹蓉[3](2020)在《酚改性氰酸酯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酚A型氰酸酯作为一种新型的热固性树脂,相比传统的电子粘接材料,它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辐射性、阻燃性、介电性和较小的吸水性,在电子元器件的粘接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普通的氰酸酯胶黏剂固化温度高,限制了其在电子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为了在较低的固化温度条件下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氰酸酯,本课题利用微量(1 wt%)不同结构的酚类化合物作为改性剂,分别与双酚A型氰酸酯共混聚合,制备了一系列改性氰酸酯共聚物。为了研究酚羟基含量对氰酸酯性能的影响,不同羟基数量的酚类化合物(如苯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间苯三酚)分别与氰酸酯进行共混,制备了四种改性氰酸酯胶黏剂。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改性的氰酸酯,所有改性氰酸酯的固化放热峰温度(TP)降低了16°C35°C,分析表明,氰酸酯的固化温度主要受到酚羟基的数量与反应活性的共同影响。在相同的固化工艺条件下,改性氰酸酯具备更好的介电性能,介电损耗值(Df)在0.00270.0028之间,介电常数(Dk)在2.712.72之间;动态力学分析(DMA)表明,氰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最低值为287°C,最高值为296.4°C,分别是未改性氰酸酯的95%与98%;此外,拉伸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羟基含量的酚类化合物都能增强氰酸酯的粘接性能。为了研究酚类化合物结构中的苯环位阻对氰酸酯性能的影响,本课题利用了不同位阻的单官能团酚(如苯酚、β-萘酚以及1-蒽酚)分别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DSC与FT-IR的结果表明,单官能团的羟基酚可以降低氰酸酯树脂的固化温度,增强氰酸酯的固化效率,三种改性氰酸酯的最大放热峰温度均在200°C左右。DMA的测试结果表明,由1-蒽酚改性后的氰酸酯的耐热性最好,对应Tg值为291.7°C。介电与拉伸剪切强度测试表明,单官能团的酚类化合物均可以增强氰酸酯树脂的介电性能与粘接性能。对不同氰酸酯体系的综合性能进行对比发现,对苯二酚对氰酸酯树脂的改性效果最好,改性后的氰酸酯具有更好的固化条件、热稳定性、耐热性与粘接性能。

朱镜柏[4](2020)在《端环氧基超支化聚合物改性明胶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胶黏剂的使用量快速增加。目前市售鞋用胶因苯类,醛类等助剂的加入,在施涂时会释放甲醛,危害人体健康。同时,明胶(GE)作为一种在制革废革屑中广泛存在的天然生物质材料,无三股螺旋结构,容易实现结构改性。但是由于明胶链上存在大量的亲水基团,导致未经改性的明胶胶黏剂在粘接过程中耐水性和机械性能较差,实用性受到限制。同时,超支化聚合物(HBPs)独特的物理结构(分支点较多、分子链缠结较少)致使其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和相对低的黏度。因此,利用超支化聚合物交联改性明胶,能够改善明胶胶黏剂的性能。基于此,本研究以皮革废料中提取的GE为原料,合成的端环氧基超支化聚合物为交联剂,制备得到三种不同代数的超支化聚合物改性工业明胶(GE/EHPAE)鞋或箱包用胶黏剂。本论文研究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以二乙醇胺(DEA)、丙烯酸甲酯(MA)和1,1,1-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原料,经准一步法分别合成1~3代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HPAE)。之后使用环氧氯丙烷(ECH)对端羟基进行接枝改性后制得1~3代端环氧基超支化聚合物(EHPAE-Ⅰ、EHPAE-Ⅱ和EHPAE-Ⅲ)。由于环氧值可用于表示羟基的环氧化程度,故以其为考核指标,对EHPAE的三代产物的最优制备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FT-IR、1H-NMR和TG分析表明:端羟基超支化分子上的羟基已被环氧基取代,成功合成预期产物。(2)以皮革废革屑中提取的GE为原料,再分别以制得的1~3代EHPAE交联改性GE,制得三种新型改性胶黏剂:GE/EHPAE-Ⅰ、GE/EHPAE-Ⅱ和GE/EHPAE-Ⅲ。将胶黏剂施涂于牛皮革表面,并以剪切强度和T-剥离强度为考核指标,对胶黏剂的制备条件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FT-IR光谱和TG分析可证明环氧基与氨基成功发生了交联反应,胶黏剂的热稳定性提高。SEM和AFM分析表明:由于胶黏剂分子内部交联网络结构的形成,新型胶黏剂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密。同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测定后发现:GE/EHPAE-Ⅲ胶黏剂的综合性能最优,其剪切强度为2.248 MPa,T-剥离强度为3.379 N/mm,相比于未改性的GE胶黏剂(剪切强度为0.902 MPa,T-剥离强度为0.822 N/mm)性能得到显着提升,可满足一般鞋或箱包用胶黏剂的使用要求。同时,与三种市售胶黏剂和几种常用交联剂改性明胶制得的胶黏剂相比,GE/EHPAE-Ⅲ胶黏剂的粘接性能和耐水性更佳,应用性能更好。(3)为了考察合成胶黏剂的实际使用价值,将GE/EHPAE-Ⅲ胶黏剂与工厂中常用的粉胶、万能胶和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在牛皮革、超纤基布、尼龙等基材表面进行粘接测试,研究结果表明:GE/EHPAE-Ⅲ胶黏剂的粘接性能高于企业现用的粉胶,可基本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但经实际测试后发现本研究制得的胶黏剂存在固化时间长、胶黏强度低等缺陷。因此为了提高胶黏剂的使用性能,将GE/EHPAE-Ⅲ胶黏剂与上述三种胶进行复配实验,结果证明复配后胶黏剂的粘接性能提高程度较大,固化时间明显缩短。最后,由于明胶可与甲醛结合这一特殊性能,将GE/EHPAE-Ⅲ胶黏剂与酚醛树脂胶黏剂进行复配,并对复配后产物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和去除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GE/EHPAE-Ⅲ胶黏剂自身无甲醛释放,且其在与酚醛胶黏剂复配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甲醛去除效果,复配前后游离甲醛含量由0.2111g/kg降至0.0634g/kg,甲醛去除率可达69.98%,而且GE/EHPAE-Ⅲ胶黏剂制备过程环保、使用过程中安全无毒,对人体健康无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合成的三种改性胶黏剂(GE/EHPAE-Ⅰ、GE/EHPAE-Ⅱ和GE/EHPAE-Ⅲ)的粘接性能、耐水性和耐热性均优于未改性的GE胶黏剂,同时,其既在使用过程中无甲醛等有害气体的释放,也具有较好的除醛效果。这三种改性胶黏剂不仅绿色环保,溶剂用量较少,还可以提高明胶类胶黏剂的粘接性能。另一方面,本课题通过改性废弃皮革明胶制备胶黏剂,实现了皮革废料的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

孙明芬[5](2019)在《单组份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对环保法规的日趋完善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溶剂型聚氨酯(PU)胶粘剂将逐渐淡出市场,而环境友好型的聚氨酯粉末胶粘剂(PPA)因便于运输、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备受青睐,逐渐推广到制鞋业、木材加工业和包装业等行业,是胶粘剂领域的前瞻性产品,受到国内外相关行业的极大关注。本论文以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PDA3000)为软段,以二异氰酸酯(IPDI、HDI)、1,4-丁二醇(BDO)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硬段,合成聚氨酯预聚体。通过溶液聚合法将预聚体分散造粒,实现合成与造粒为一体,一步法制备单组份聚氨酯粉末胶粘剂。考察了软硬段比例对聚氨酯预聚体分散造粒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段质量比为3.0:1时预聚体的分散性最好,粒径在100180目之间。基于溶液聚合原理,研究了聚氨酯预聚体在不良溶剂作用下分散造粒的过程。本论文将聚氨酯预聚体在四种不同分散介质中分散造粒,结果表明,制得的预聚体在液体石蜡(A)中分散性较差,在自制分散液(D)中的分散效果最佳,其分散制备的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初期剥离强度为58.0 N·cm-1,后期剥离强度为94.0 N·cm-1。不同的溶剂分散制备的粉末胶熔化温度在5457℃左右,热分解温度Ti,T50%和Tmax相差不大。本论文讨论了预聚体中和条件及HDI/IPDI复配对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和的预聚体经分散制备的聚氨酯粉末胶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胶粘强度。HDI/IPDI复配后制备的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熔化温度和施胶温度较低,当HDI与IPDI用量的摩尔比数值为1:1时,胶粘性相对较高,初期T型剥离强度为38.8 N·cm-1,后期T型剥离强度为46.0 N·cm-1。本论文通过GPC、DSC及TG等技术表征了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分子量、结晶性和耐热性等性能,并着重分析了中和预聚体R总值对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预聚体R总增大,分散液的封端和扩链使粉末胶的分子量增大,结晶性增强,T型剥离强度升高,热稳定性增强。此外,随着预聚体R总值增大,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熔化温度和施胶温度升高,贮存稳定性下降。预聚体的R总值为1.011.17时,制备的聚氨酯粉末胶熔化温度温度和施胶温度较低,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R总为1.171.30中和的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样品,施胶温度为85100℃,热稳定性好,初期T型剥离强度为70.4104.0N·cm-1,后期T型剥离强度可达124.4163.2 N·cm-1,满足市场对鞋用胶粘剂T型剥离强度的要求(3040 N·cm-1),其综合性能优于未中和IPDI型和IPDI/HDI复配型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样品。

田仪长[6](2019)在《含聚碳化二亚胺的高固含量聚酯型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己二酸型聚酯多元醇合成的聚氨酯分散体(PUD)广泛用于胶粘剂、涂料领域,如水性鞋用胶粘剂、汽车、家具胶粘剂、皮革、纺织涂料等。己二酸型聚酯多元醇结构中的酯基易水解,影响聚氨酯分散体稳定性,导致乳液成膜后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差、硬度低、耐热性不佳等缺点。目前采用较多的手段是有两类:一是对聚酯多元醇进行改性或者加入混合型多元醇以弥补聚酯多元醇的不足,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聚酯耐水解性差的问题;二是直接外添加抗水解剂,然而这些产品在国内的价格较高,且需要额外添加对PUD体系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为原料合成聚碳化二亚胺(PCDI),再以自制的PC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AS-Na)、异佛尔酮二胺(IPDA)等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了固含量在50%以上的高固含量、低粘度聚氨酯分散体(PUD)。本文通过动态光散射粒径分布ζ电位测定仪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变量对高固含量聚氨酯分散体粘度、粒径、粒径分布、耐水性解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CDI的添加量和聚合度的增加,分散体的平均粒径增加,黏度降低,粒径呈现更加显着的二元分布;随着亲水集团含量的增加,分散体的平均粒径减小,黏度增加,粒径分布变窄。透射电镜(TEM)表征显示分散体胶粒呈现大小不一的球形结构,分散体中的小胶粒处于大胶粒之间的空隙中,保证了分散体具有高固含量和良好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体系的黏度。在聚氨酯合成阶段添加PCDI能显着改善聚酯型聚氨酯的耐水解性能,PCDI的最佳添加量为3wt%,PCDI的最佳聚合度为4。对样品胶膜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力学性能、邵氏硬度、热重分析(TG)、耐水性和耐乙醇性等测试。PUD胶膜的力学性能和邵氏硬度表征表明,随着PCDI添加量的增加,胶膜水解后拉伸强度减弱的幅度逐渐下降;当PCDI的添加量相同时,随着亲水基团含量的增加,水解前后胶膜拉伸强度随之增大的,硬度也相应增加。PUD胶膜的耐水性和耐乙醇性能测试表明,PUD胶膜的吸水率在6%-10%之间,说明其耐水性能良好。随着亲水含量的增加,PUD胶膜的吸水率和吸乙醇率增加。PUD胶膜的热性能测试表明,PUD胶膜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90℃,450℃时基本完全分解,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吕传鑫[7](2019)在《氨基甲酸酯合成聚醚型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甲氧羰基化法自制了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利用MDC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酯交换反应制备了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合成弹性体的最佳合成工艺,并对最佳工艺下合成的弹性体进行了性能的表征;利用MDC和PTMG酯交换制备聚氨酯预聚体,对以环氧树脂(E-44)为基体的胶黏剂进行改性,研究了缩聚时间、E-44用量和固化剂种类对胶黏剂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碳酸二甲酯(DMC)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为原料,制备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并对聚合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温度为160℃,醋酸铅催化且用量为MDA质量的6%,DMC与MDA的最佳摩尔比为20:1,反应时间为2h;在此工艺下,MDA的转化率达到100%,MDC的收率达到96.6%。(2)以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原料,利用酯交换法合成了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弹性体,并对聚合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佳预聚温度为145℃,预聚时间为1h,缩聚温度为190℃,缩聚时间为3h,辛酸亚锡催化,催化剂用量为总原料质量的0.2%,PTMG与MDC的摩尔比为1:1;在此工艺下,产物特性粘数为87.31mL·g-1,邵氏硬度为81.28HA,拉伸强度为3.65MPa,数均分子量为5.25×104,重均分子量为1.16×10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21。(3)以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原料,在辛酸亚锡催化下制备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再与环氧树脂(E-44)反应制备胶黏剂;并对缩聚时间、E-44用量和固化剂种类对胶黏剂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用己二胺固化时,聚氨酯采用2h的缩聚工艺,合成的胶黏剂具有更好的粘结效果和力学性能;E-44用量的增加可以大幅度加强胶黏剂的粘结强度;采用加成聚合型固化反应机理,用间苯二甲胺固化,获得的胶黏剂拥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刘洋,岳聪,崔瑞珂[8](2018)在《鞋用胶黏材料及其运用技术概述》文中指出主要介绍了我国鞋用胶黏剂的发展概况,对我国鞋用胶黏剂的分类以及主要品种的结构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概述,从配方设计和粘接工艺两方面分析了鞋用胶黏剂的运用技术,并对鞋用胶黏剂的发展做出预期。

孙莉[9](2018)在《新型PUR热熔胶的制备及其湿固化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聚酯/聚醚二元醇、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通过本体聚合法制备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PUR热熔胶),考察原料种类和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PUR热熔胶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制备PUR热熔胶的适宜工艺条件:358K、50Pa和2h,聚已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聚氧化丙烯二醇(PPG)摩尔比为6:4,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摩尔比为2,催化剂用量为0.8wt%,扩链剂用量为1.Owt%。以对甲苯磺酸(PTSA)为催化剂,经季戊四醇和丙烯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PEDA,并用HPLC、FT-IR、1HNMR对所得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通过研究酯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推导出了动力学模型,并以全局优化-遗传算法程序确定酯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通过将PTSA负载在硅胶上制备负载型催化剂(PTSA-硅胶),并且使用PTSA-硅胶作为催化剂通过直接酯化合成PEDA。以PEDA为改性剂,制备了一系列PEDA含量不同的PUR热熔胶(α=0~10wt%),通过动态力学分析、TGA和力学测试,研究PEDA对PUR热熔胶流变性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α值的增加,PUR热熔胶保持牛顿流体特性的区间增加,其粘度η*,剪切模量G’,熔融粘度η和拉伸强度都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PEDA加入量为7wt%时,PUR热熔胶的开放时间、粘接强度、熔融粘度等性能最为优异;但当α值大于7wt%时,所得产品因其固化时间太短,不能满足工业化PUR热熔胶的施工要求。以两种聚酯二元醇,一种聚醚二元醇,MDI和PEDA为主要原料,通过本体聚合法合成了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HMPUR)。通过热重分析(TG)可知,HMPUR样品的三个特征裂解温度为553K,723K和873K。在此基础上,运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研究PUR热熔胶的热降解行为,获得其在上述三个特征温度下裂解产物的定性和定量数据。提出了裂解反应的机理,通过在线质谱鉴定识别出20多种特征挥发性热解产物。通过对热解产物的分析,验证了上述HMPUR热解反应机理的合理性。在不同温度(283K、293K、303K、313K)和8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对厚度为2.0mm的HMPUR薄膜进行湿固化动力学实验,通过监测薄膜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以考察HMPUR的湿固化进程。通过理论分析,提出湿固化反应机理,并就反应对湿固化过程的影响情况提出三种可能的反应动力学假设:(i)快速反应;(ii)零级反应;(iii)一级反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个非稳态湿固化动力学模型,并分别对上述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基于一级反应的湿固化动力学模型的平均相对偏差最小,可用于描述PUR薄膜的湿固化行为。基于该模型,预测了不同时间的HMPUR膜中水的浓度分布,并定义θ时刻水的扩散深度(x*),计算了五个特定湿固化时间(102s,103s,104s,105s和106s)所对应的水的扩散深度值。结果显示,湿固化时间大于105s时,x*数值几乎保持恒定(1.082~1.606mm),表明本文关于非稳态动力学模型的假设是合理的。根据Arrhenius方程,得到反应活化能(Ek)和扩散活化能(ED)分别为9.52kJ/mol和28.45kJ/mol,表明温度对扩散过程的影响比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大。

凡宇[10](2018)在《基于水性PU/PA、PUA热转印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热熔胶需要在加热状态下进行涂布,由于温度高而不适用于热敏基材的粘接,而水性热转印胶具有厚度薄、施工简单、受热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热转印到织物上面。水性聚氨酯(WPU)粘合剂具有环境友好、耐寒性、耐燃、无毒等优点,但其耐水性和柔韧性较差。本实验通过用丙烯酸(PA)对聚氨酯(PU)进行复合改性,制备水性PU/PA共混乳液粘合剂,核壳结构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PUA)粘合剂,这些改性粘合剂不但具有聚氨酯的性能,还兼具丙烯酸的耐水性、柔韧性等,同时其制备的热转印胶可以快速热转印到织物上。本论文首先研究了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扩链剂,三乙胺为中和剂,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去离子水为分散剂合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WPU)乳液。并着重探究了体系中的异氰酸根指数(R值)的大小、DMPA的占比、中和度的高低对于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当R为1.3、DMPA质量占比为5%、体系中和度为95%时,可以得到稳定的水性PU乳液,且此时乳液性能和胶膜的力学性能较好。本论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PA为核,PU为壳的核壳结构的水性PUA。实验表明,当R值为1.6、DMPA的含量在5%左右、PA含量为30%、PA单体中MMA/BA(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的比为60:40时,可以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水性PUA乳液。TEM测试表明,水性PUA乳液具有核壳结构。本文在水性PA占水性PU/PA共混体系比为40%,水性PA的Tg为-20℃,增粘剂为4%,70-80℃烘烤30min,胶膜表面涂膜一层聚酰胺蜡粉,热压30s等一系列条件下,制备性能优良的热转印胶。分别在合成的水性PUA乳液和市场产品U42(WPU)中加入4%增粘剂,70-80℃烘烤30min,热压30s的条件下,制备热转印胶。通过实验对三种热转印胶粘剂的耐水性、粘结性、白度、柔软性和甲醛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共混水性PU/PA热转印胶的综合性能优于单一组分的水性PU粘合剂,而水性PUA的各项性能要优于共混水性PU/PA粘合剂。同时产品的热转印工艺简单,产品甲醛含量极低,绿色环保,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价值。

二、鞋用聚酰胺热熔型胶粘剂的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鞋用聚酰胺热熔型胶粘剂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聚氨酯热熔胶洗釜液的再生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聚氨酯胶粘剂简介
    1.2 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简介
        1.2.1 PUR热熔胶生产工艺
    1.3 聚氨酯热熔胶反应釜的清洗
        1.3.1 粘釜原因及其危害
        1.3.2 工业清洗方法
        1.3.3 化学清洗技术
    1.4 N-甲基吡咯烷酮
        1.4.1 NMP的性质
        1.4.2 NMP的应用
        1.4.3 NMP的回收现状
    1.5 Aspen Plus简介
    1.6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1.6.3 创新点
第2章 废液中热熔胶的脱除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步骤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沉淀量的影响因素
    2.3 加入混合溶剂除胶
    2.4 加入絮凝剂和交联剂除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N-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
        3.1.2 分析方法
        3.1.3 实验步骤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蒸馏实验真空度的影响
        3.2.2 精馏分离效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回收液清洗能力试验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洗净率的测试
        4.1.4 实验步骤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含水量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4.2.2 清洗温度对洗净率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Aspen Plus流程模拟
    5.1 热力学方法的选取及物性模拟
    5.2 闪蒸流程模拟
    5.3 连续精馏流程模拟
        5.3.1 简捷法精馏设计计算
        5.3.2 精馏塔严格计算
        5.3.3 灵敏度分析
    5.4 物料衡算
        5.4.1 除胶过程中的物料衡算
        5.4.2 精馏的物料衡算
    5.5 能量衡算
        5.5.1 冷凝器负荷
        5.5.2 再沸器负荷
        5.5.3 公用工程消耗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艺计算及设备选型
    6.1 精馏塔工艺设计
        6.1.1 精馏塔选型
    6.2 浮阀塔的工艺设计
        6.2.1 精馏塔塔径计算
        6.2.2 塔高的计算
        6.2.3 塔板结构设计
    6.3 浮阀塔的流体力学校核
        6.3.1 塔板压降校核
        6.3.2 漏液校核
        6.3.3 液沫夹带校核
        6.3.4 溢流液泛校核
        6.3.5 塔板负荷性能图
    6.4 换热器的选型
        6.4.1 塔顶冷凝器
        6.4.2 塔釜再沸器
    6.5 搅拌容器及储罐的选型
        6.5.1 搅拌容器
        6.5.2 储罐
    6.6 泵的选型
    6.7 过滤器的选型
    6.8 设备总览表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技术经济初步估算
    7.1 NMP回收成本费用估算
        7.1.1 精馏塔设备费用
        7.1.2 设备费用表
        7.1.3 设备折旧
        7.1.4 流动资金
        7.1.5 生产成本
        7.1.6 总生产成本费用
    7.2 税费及收入
    7.3 利润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

(2)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热熔胶的概述
    1.2 热熔胶的研究进展
        1.2.1 聚氨酯(PU)热熔胶
        1.2.2 聚酰胺(PA)热熔胶
        1.2.3 乙烯类热熔胶
        1.2.4 热塑性橡胶类(SIS、SBS)热熔胶
        1.2.5 聚酯(PET)热熔胶
    1.3 丙烯酸酯热熔胶的研究进展
    1.4 乳液聚合反应
    1.5 纸制品回收中的胶粘剂问题
    1.6 浸蜡纸箱的粘接问题
    1.7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1.7.1 本课题研究意义
        1.7.2 本课题研究内容
2 可再分散丙烯酸酯热熔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石蜡乳液的制备
        2.2.4 可再分散丙烯酸酯热熔胶的制备
    2.3 测试与表征
        2.3.1 石蜡乳液稳定性测试
        2.3.2 熔融温度的测定
        2.3.3 粘接强度的测定
        2.3.4 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
        2.3.5 熔融黏度的测定
        2.3.6 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
        2.3.7 热熔胶分散性能测试
        2.3.8 反应转化率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复合乳化剂配比对石蜡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2.4.2 洗涤次数对聚合物分散效果的影响
        2.4.3 LMA对聚合物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4.4 NDM对聚合物分子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4.5 NBMA对聚合物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4.6 DOP对热熔胶热性能和粘结强度的影响
        2.4.7 松香对热熔胶粘接强度的影响
        2.4.8 可再分散热熔胶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3 低温热熔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石蜡乳液的制备
        3.2.4 低温热熔胶的制备
    3.3 测试与表征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3.3.2 复合乳液粒径分析(DLS)
        3.3.3 乳液稳定性分析
        3.3.4 熔融温度的测定
        3.3.5 粘接强度的测定
        3.3.6 热熔胶热性能测试
        3.3.7 熔融黏度的测定
        3.3.8 反应转化率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石蜡乳液对乳液及聚合物熔融流动性的影响
        3.4.2 MMA含量对聚合物热性能和剥离强度的影响
        3.4.3 DOP含量对热熔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
        3.4.4 聚合物结构表征与热熔胶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物料衡算
    4.1 物料衡算的概述
    4.2 可再分散丙烯酸酯热熔胶的物料衡算
        4.2.1 可再分散丙烯酸酯热熔胶的工艺流程图
        4.2.2 物料衡算
    4.3 低温热熔胶的物料衡算
        4.3.1 低温热熔胶的工艺流程图
        4.3.2 物料衡算
    4.4 热熔胶参数对比
5 结论
    5.1 结论
    5.2 本实验创新性
    5.3 论文的不足之处
6 展望
7 参考文献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 致谢

(3)酚改性氰酸酯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传统电子工业用胶黏剂研究现状
        1.2.1 酚醛树脂
        1.2.2 环氧树脂
        1.2.3 硅橡胶
        1.2.4 聚氨酯树脂
        1.2.5 聚酰亚胺树脂
    1.3 氰酸酯
        1.3.1 氰酸酯树脂的定义与合成
        1.3.2 氰酸酯胶黏剂的性能特点
    1.4 低温固化氰酸酯胶黏剂的研究现状
        1.4.1 过渡金属改性氰酸酯的研究进展
        1.4.2 紫外光激活高效催化剂改性氰酸酯的研究进展
        1.4.3 活性氢化合物改性氰酸酯的研究进展
    1.5 课题的提出与目的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
    1.7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2 不同羟基数量的酚类对氰酸酯树脂性能影响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材料
        2.2.2 实验所需设备
        2.2.3 制备方案
        2.2.4 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DSC结果分析
        2.3.2 固化反应的FT-IR分析
        2.3.3 热稳定性分析
        2.3.4 耐热性分析
        2.3.5 不同酚类改性的氰酸酯固化物的介电性能
        2.3.6 改性氰酸酯胶粘剂的粘接性能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位阻的酚类对氰酸酯树脂性能影响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步骤
        3.2.4 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SC结果分析
        3.3.2 固化反应的FT-IR分析
        3.3.3 氰酸酯聚合物热稳定性分析
        3.3.4 氰酸酯聚合物耐热性分析
        3.3.5 氰酸酯聚合物介电性能
        3.3.6 氰酸酯聚合物粘接性能
    3.4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端环氧基超支化聚合物改性明胶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引言
    1.1 胶黏剂的研究与应用
        1.1.1 合成高分子胶黏剂的类别及研究进展
        1.1.2 天然高分子胶黏剂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1.2 鞋或箱包用胶黏剂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3 制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及危害
    1.4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与发展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不同代数端环氧基超支化聚合物EHPAE制备及其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2 不同代数EHPAE的制备及其合成原理
        2.1.3 HPAE、EHPAE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表征与有关指标的检测
    2.2 结果与讨论
        2.2.1 EHPAE合成条件的优化
        2.2.2 不同代HPAE和EHPAE的结构表征与有关指标的检测
    2.3 本章小结
3 不同代EHPAE改性GE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2 明胶改性胶黏剂的制备及其反应原理
        3.1.3 GE/EHPAE胶黏剂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3.2 结果与讨论
        3.2.1 GE/EHPAE胶黏剂制备工艺单因素优化实验
        3.2.2 GE/EHPAE胶黏剂合成正交试验
        3.2.3 GE/EHPAE胶黏剂结构表征
        3.2.4 GE/EHPAE胶黏剂的性能研究
        3.2.5 不同种交联剂改性明胶胶黏剂的性能测定
    3.3 本章小结
4 明胶改性胶黏剂与工厂用胶性能对比、复配及其除醛效果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1.2 不同种胶黏剂的复配实验及其GE/EHPAE胶黏剂的除醛实验
        4.1.3 GE/EHPAE-Ⅲ胶黏剂复配和与含醛胶复配条件优化
        4.1.4 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自制胶黏剂与市售胶复配实验
        4.2.2 GE/EHPAE-Ⅲ胶黏剂的除醛性能测定
    4.3 本章小结
5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2.1 绿色环保理念的实施
        5.2.2 新型生物质改性胶黏剂新思路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单组份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氨酯胶粘剂概述
        1.1.1 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
        1.1.2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1.1.3 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
        1.1.4 聚氨酯粉末胶粘剂
    1.2 影响PU胶粘剂性能的因素
        1.2.1 合成工艺
        1.2.2 异氰酸根指数(R值)
        1.2.3 软硬段比例
        1.2.4 中和
    1.3 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1.3.1 机械研磨法
        1.3.2 乳液冷冻干燥法
        1.3.3 溶液聚合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2 单组份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制备
        2.2.1 实验步骤
        2.2.2 反应方程式
        2.2.3 实验装置图
    2.3 测试与表征
        2.3.1 聚氨酯预聚体粘度测试
        2.3.2 熔化温度测试
        2.3.3 施胶温度测试
        2.3.4 剥离强度测试
        2.3.5 差热-热重同步(DTG)测试
        2.3.6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
        2.3.7 X射线衍射(XRD)测试
        2.3.8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
        2.3.9 红外光谱(FTIR)表征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前言
    3.2 可分散造粒的聚氨酯预聚体制备
    3.3 分散原理及分散介质的选择
        3.3.1 分散原理
        3.3.2 分散介质选择
        3.3.3 溶剂对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3.4 R值对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3.4.1 R总值对聚氨酯预聚体性能的影响
        3.4.2 R总值对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熔化温度和施胶温度的影响
        3.4.3 R总值对聚氨酯粉末胶胶粘性的影响
        3.4.4 R总值对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热稳定性的影响
        3.4.5 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结晶度及分子量
        3.4.6 红外光谱分析
    3.5 HDI/IPDI复配对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3.5.1 HDI/IPDI复配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熔化温度及剥离强度
        3.5.2 HDI/IPDI复配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3.6 聚氨酯粉末胶粘剂样品图
第四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4.1 论文总结
    4.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含聚碳化二亚胺的高固含量聚酯型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聚碳化二亚胺的研究进展
        1.2.1 聚碳化二亚胺的合成
        1.2.2 聚碳化二亚胺的改性
        1.2.3 碳化二亚胺的应用
    1.3 聚酯型聚氨酯分散体改性的研究进展
        1.3.1 聚酯多元醇的分类
        1.3.2 聚酯型聚氨酯分散体耐水解性改性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聚碳化二亚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药品
        2.1.2 聚碳化二亚胺的合成
    2.2 聚碳化二亚胺的表征
        2.2.1 PCDI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2.2.2 PCDI的聚合度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CDI的红外光谱分析
        2.3.2 不同类型的异氰酸酯原料对PCDI的聚合度的影响
        2.3.3 催化剂用量对PCDI的聚合度的影响
        2.3.4 聚合反应时间对PCDI的聚合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聚碳化二亚胺的高固含量聚酯型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及乳液性能的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3 聚氨酯分散体乳液性能的表征
        3.3.1 固含量测定
        3.3.2 平均粒径、粒径分布以及ζ电位的测定
        3.3.3 粘度测试
        3.3.4 透射电镜TEM
        3.3.5 耐热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UD的固含量、外观和贮存稳定性
        3.4.2 PUD的平均粒径、粘度和ζ电位
        3.4.3 亲水基团对ζ电位的影响
        3.4.4 PUD的平均粒径、黏度及粒径分布
        3.4.5 PUD的透射电镜TEM
        3.4.6 PUD的耐热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聚碳化二亚胺的高固含量聚酯型聚氨酯分散体膜性能的表征
    4.1 分析与测试
        4.1.1 红外光谱分析(Infrared Spectroscopy)
        4.1.2 拉伸性能测试(Tensile Strength Test)
        4.1.3 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y)
        4.1.4 邵氏硬度(Shore Hardness)
        4.1.5 耐水性和耐醇性能测试(Water& Ethanol Resistance)
    4.2 结果与讨论
        4.2.1 PUD胶膜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4.2.2 PUD胶膜的力学性能
        4.2.3 PUD胶膜的热重(TGA)分析
        4.2.4 PUD胶膜的耐水性和耐乙醇性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后续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氨基甲酸酯合成聚醚型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氨酯概述
        1.1.1 聚氨酯的原料
        1.1.2 聚氨酯的合成的主要反应
        1.1.3 聚氨酯的合成方法
        1.1.4 聚氨酯的合成路线
        1.1.5 聚氨酯的市场现状
    1.2 聚氨酯弹性体
        1.2.1 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
        1.2.2 聚氨酯弹性体的应用
    1.3 聚氨酯胶黏剂
        1.3.1 聚氨酯胶黏剂的组成
        1.3.2 聚氨酯胶黏剂的粘结机理
        1.3.3 聚氨酯胶黏剂的优点
        1.3.4 聚氨酯胶黏剂的应用
    1.4 选题目的和意义
    1.5 实验方案
第二章 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及型号
        2.2.3 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与处理
        2.2.4 分析与测试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反应温度对原料转化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
        2.3.2 催化剂种类对原料转化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
        2.3.3 催化剂用量对原料转化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
        2.3.4 DMC与 MDA的摩尔比对原料转化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
        2.3.5 反应时间对原料转化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
        2.3.6 MDC的红外光谱
        2.3.7 MDC的核磁谱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及型号
        3.2.3 弹性体的合成
        3.2.4 测试与分析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预聚温度对合成产物性能的影响
        3.3.2 预聚时间对合成产物性能的影响
        3.3.3 缩聚温度对合成产物性能的影响
        3.3.4 缩聚时间对合成产物性能的影响
        3.3.5 催化剂种类对合成产物性能的影响
        3.3.6 催化剂用量对合成产物性能的影响
        3.3.7 PTMG与 MDC的摩尔比对合成产物性能的影响
    3.4 性能的表征
        3.4.1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3.4.2 热性能分析
        3.4.3 红外光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及型号
        4.2.3 胶黏剂及其测试试样的制备
        4.2.4 测试与分析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拉伸强度与剪切强度分析
        4.3.2 热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鞋用胶黏材料及其运用技术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概念及分类
3 鞋用胶黏剂的结构原理及性能特点
    3.1 氯丁橡胶胶黏剂
    3.2 聚氨酯胶黏剂
    3.3 聚酰胺类胶黏剂
    3.4 SBS胶黏剂
    3.5 EVA热熔胶
    3.6 天然橡胶胶黏剂
4 鞋用胶黏剂的运用技术
    4.1 基本性能要求
    4.2 配方设计
    4.3 粘接工艺
5 结束语

(9)新型PUR热熔胶的制备及其湿固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聚氨酯胶黏剂的分类
    1.2 聚氨酯胶黏剂的原理
    1.3 湿固化聚氨酯(PUR)热熔胶
    1.4 PUR热熔胶的合成
        1.4.1 多元醇
        1.4.2 异氰酸酯
        1.4.3 催化剂
        1.4.4 添加剂
    1.5 PUR热熔胶的改性
        1.5.1 硅烷偶联剂改性
        1.5.2 丙烯酸酯类改性
    1.6 PUR热熔胶的特点和应用
        1.6.1 使用特点
        1.6.2 应用范围
    1.7 课题背景及意义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PUR热熔胶的合成机理
    2.2 PUR热熔胶的湿固化机理
    2.3 PUR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2.3.1 实验原料
        2.3.2 实验仪器
        2.3.3 PUR热熔胶的制备
    2.4 PUR热熔胶的性能测试
        2.4.1 FT-IR表征
        2.4.2 剩余异氰酸酯基(-NCO)含量测定
        2.4.3 熔融粘度测定
        2.4.4 开放时间测定
        2.4.5 粘接强度测定
        2.4.6 胶膜柔韧性测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FT-IR图谱分析
        2.5.2 聚酯/聚醚二元醇种类及摩尔比的影响
        2.5.3 异氰酸酯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2.5.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2.5.5 反应时间的影响
        2.5.6 反应温度的影响
        2.5.7 添加剂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改性研究
    3.1 改性剂PEDA的合成及动力学研究
        3.1.1 实验原料和制备方法
        3.1.2 分析方法
        3.1.3 反应机理
        3.1.4 动力学模型
        3.1.5 结果与讨论
        3.1.6 小结
    3.2 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3.2.1 实验原料和制备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2.3 小结
    3.3 具有高初粘力聚氨酯热熔胶的合成及表征
        3.3.1 PEDA改性PUR热熔胶的制备
        3.3.2 改性PUR热熔胶的性能测试
        3.3.3 结果与讨论
        3.3.4 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UR热熔胶热裂解行为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HMPUR的制备
        4.2.2 FT-IR表征
        4.2.3 热重分析
        4.2.4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T-IR表征结果
        4.3.2 热分析
        4.3.3 HMPUR的热解反应类型
        4.3.4 热解产物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PUR热熔胶的湿固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PUR热熔胶预聚体样品的制备
        5.2.3 PUR热熔胶膜中水分子的饱和浓度测定
        5.2.4 PUR热熔胶湿固化动力学实验
    5.3 PUR热熔胶的湿固化机理和粘接机理
        5.3.1 湿固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
        5.3.2 PUR热熔胶的粘接机理
    5.4 PUR热熔胶湿固化动力学模型
    5.5 结果与讨论
        5.5.1 HMPUR中水分子的饱和浓度
        5.5.2 湿固化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5.5.3 有关PUR热熔胶膜湿固化过程的进一步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10)基于水性PU/PA、PUA热转印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WPU胶粘剂的合成
    1.3 WPU胶粘剂分子中软硬段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1.4 PU胶粘剂的现状及研究
        1.4.1 溶剂型PU胶粘剂
        1.4.2 水性PU胶粘剂
    1.5 水性PU胶粘剂的改性
        1.5.1 丙烯酸改性
        1.5.1.1 共混改性
        1.5.1.2 交联改性
        1.5.1.3 核壳结构复合改性
        1.5.2 环氧树脂改性
        1.5.3 有机硅改性
        1.5.4 助剂改性
        1.5.5 纳米无机粒子改性
    1.6 本课题的目的、研究内容
        1.6.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WPU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1 WPU合成原料的选择
    2.2 实验原料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装置图
    2.5 WPU胶膜的制备
    2.6 测试与表征方法
        2.6.1 -NCO基团含量的测定
        2.6.2 乳液粒径的测定
        2.6.3 乳液粘度的测定
        2.6.4 乳液存储稳定性测试
        2.6.5 涂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试
        2.6.6 红外光谱测试(FT-IR)
        2.6.7 热重测试(TG)
    2.7 WPU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7.1 WPU乳液的合成
        2.7.2 R值对WPU乳液和胶膜性能的影响研究
        2.7.3 亲水扩链剂添加量对乳液和胶膜性能的影响
        2.7.4 中和度对乳液性能和胶膜性能的影响
    2.8 表征
        2.8.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2.8.2 热重分析(TG)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核壳结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测试方法
        3.4.1 红外光谱测试(FT-IR)
        3.4.2 热重测试(TG)
        3.4.3 透射电镜测试(TEM)
        3.4.4 差式扫描量热测试(DSC)
    3.5 水性PUA乳液合成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5.1 R值对水性PUA乳液性能的影响
        3.5.2 DMPA的用量对水性PUA乳液性能的影响
        3.5.3 聚氨酯丙烯酸用量比(PU/AC)对WPUA乳液性能的影响
        3.5.4 丙烯酸软硬单体对水性PUA乳液性能和胶膜性能的影响
    3.6 乳液或胶膜表征
        3.6.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3.6.2 热重分析(TG)
        3.6.3 透射电镜分析(TEM)
        3.6.4 差式量热扫描分析(DSC)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性PU/PA乳液共混改性与核壳结构WPUA乳液的热转印胶应用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水性PU/PA共混乳液制备热转印胶
        4.2.3 核壳结构水性PUA乳液制备转印胶
        4.2.4 热转印胶的施工工艺
    4.3 性能测试
        4.3.1 邵氏硬度(胶膜的柔软性)
        4.3.2 耐水性能
        4.3.3 手感
        4.3.4 胶膜吸水率
        4.3.5 热转印胶白度
        4.3.6 甲醛含量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水性丙烯酸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对共混乳液的转印胶性能影响
        4.4.2 水性丙烯酸占总质量的比例(B表示)对共混乳液的转印胶性能影响
        4.4.3 增粘剂对WPUA与共混水性PU/PA乳液的热转印胶性能影响
        4.4.4 烘烤温度对几种乳液的热转印胶性能的影响
        4.4.5 热压时间对几种乳液的热转印胶性能的影响
        4.4.6 聚酰胺蜡粉对胶膜的影响
        4.4.7 甲醛含量的测定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四、鞋用聚酰胺热熔型胶粘剂的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聚氨酯热熔胶洗釜液的再生工艺设计[D]. 严永聪.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2]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周文雅.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3]酚改性氰酸酯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丹蓉.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4]端环氧基超支化聚合物改性明胶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朱镜柏. 陕西科技大学, 2020
  • [5]单组份聚氨酯粉末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孙明芬. 吉林大学, 2019(11)
  • [6]含聚碳化二亚胺的高固含量聚酯型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田仪长.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氨基甲酸酯合成聚醚型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研究[D]. 吕传鑫.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8]鞋用胶黏材料及其运用技术概述[J]. 刘洋,岳聪,崔瑞珂. 西部皮革, 2018(23)
  • [9]新型PUR热熔胶的制备及其湿固化机理研究[D]. 孙莉.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 [10]基于水性PU/PA、PUA热转印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凡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鞋用聚酰胺热熔胶的制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