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裂解法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噬菌体裂解法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一、噬菌体裂解法对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0)在《RQ-PCR检测对肺结核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Q-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Deoxyribonucleic acid,TB-DNA),观察其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着重探讨其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共122例,将其分为两组,包括肺结核组61例,非结核组61例,其中肺结核组包括结核性胸腔积液组25例,非结核组包括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31例。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并在入院48小时内行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收集胸水标本,或获取深部痰标本,或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获取肺泡灌洗液标本,采用RQ-PCR技术检测标本中TB-DNA;对于存在胸腔积液的患者同时行胸水常规、生化、ADA、外周血T-SPOT等检查。采用Shapiro-Wilk(W检验)、t检验、Man Whitney U检验、?2检验进行相关统计分析,以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分别统计入组患者TB-DNA的阳性率及阴性率;分别统计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三种诊断方法单项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以及串联联合检测(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三种诊断方法结果均为阳性,则视串联联合检测结果为阳性)和并联联合检测(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三种诊断方法任何一种结果为阳性,则视并联联合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1.肺结核组和非结核组TB-DNA阳性率分别为65.57%、0.00%,肺结核组TBDN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TB-DNA阳性率分别为24.00%、0.00%,结核性胸腔积液组TB-DN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阳性率分别为56.00%、3.23%,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含量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为50.00(31.75-64.00)U/L,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含量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为6.30(4.10-13.00)U/L,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Z=-5.447,P=0.000<0.01)。3.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T-SPOT阳性率分别为96.00%、25.8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T-SPO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4.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单项检测结果:TB-DN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4.00%、100.00%、100.00%和62.00%;AD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00%、96.77%、93.33%和73.17%;T-SPO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0%、74.19%、75.00%和95.83%。5.外周血T-SPOT检测灵敏度高于胸腔积液ADA,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6.750,P<0.05);胸腔积液ADA检测灵敏度高于胸腔积液TB-DNA,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4.083,P<0.05)。胸腔积液TB-DNA检测特异度高于外周血T-SPOT,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6.125,P<0.05);胸腔积液ADA检测特异度高于外周血T-SPOT,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4.000,P<0.05);胸腔积液TB-DNA检测与胸腔积液ADA检测的特异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0.000,P>0.05)。6.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三种诊断方法行串联联合检测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高达100.00%、100.00%和100.00%,灵敏度为16.00%;行并联联合检测时,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分别高达100.00%、100.00%,特异度为70.97%,阴性预测值为73.53%。7.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胸水白细胞计数、胸水总蛋白、ADA、LDH含量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胸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胸水CEA含量明显低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8.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外周血血沉、肝功总蛋白含量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外周血FIB含量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外周血CRP、PCT、D-二聚体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胸腔积液TB-DNA与胸腔积液ADA或外周血T-SPOT进行2种诊断方法串联(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胸腔积液TB-DNA+外周血T-SPOT)或3种诊断方法串联(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联合检测具有很高的特异度,可以更好的降低临床误诊率。2.胸腔积液TB-DNA与胸腔积液ADA或外周血T-SPOT进行2种诊断方法并联(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胸腔积液TB-DNA+外周血T-SPOT)或3种诊断方法并联(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更好的降低临床漏诊率。3.RQ-PCR检测胸腔积液TB-DN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特异度,但灵敏度低,成本相对较高,建议临床工作中与其他指标联合使用。

胡琴雪[2](2020)在《老年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区别,以期提高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认识和诊疗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诊断的成人肺结核(肺实质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Excel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体征、病程、合并症、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呼吸介入诊断检查(电子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肺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结果、抗结核治疗副反应等资料进行登记,根据年龄分组为老年组(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18≤年龄<60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呼吸介入诊断检查、病理组织学和抗结核治疗副反应的差异。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χ2)检验对上述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共有621例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性别年龄:男性424例,占总人数68.28%,女性197例,占31.72%,男女比例为2.15:1。非老年组(18≤年龄<60岁)401例,占64.57%,男性251例,女性150例,平均年龄为51.37±13.41岁;老年组(年龄≥60岁)220例,占35.43%,男性173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为68.30±6.30岁,两组患者均以男性发病多见,且两组患者发病的性别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2、临床症状及体征:老年组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较非老年组更为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老年组患者盗汗、胸痛症状较老年组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咯血、发热、乏力、消瘦、潮热、纳差、胸闷等症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肺部体征干湿啰音所占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3、病程:两组患者病程从2+小时到40+年不等,两组患者病程均以1月1年者所占比例最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患者中病程<1月者较老年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中病程>1年者较非老年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合并症:老年组患者伴有合并症者占90.00%,明显多于非老年组54.36%,差异显着(χ2=81.581,P<0.001),老年组患者同时合并两种及以上合并症者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124,P<0.001)。5、实验室检查:老年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率(NEU-R)升高、血红蛋白(HB)降低、C-反应蛋白(CRP)升高、降钙素原(PCT)升高以及血清白蛋白(ALB)降低较非老年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UE)、血小板(PLT)等指标的改变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阳性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Gene X-pert阳性率及TB-DNA阳性率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老年组患者痰菌阳性率(47.57%)高于非老年组(3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6、影像学检查:非老年组患者中胸部影像学检查完善率为99.25%(398/401),病灶呈多肺区分布的患者为57.03%(227/398),其次分别为仅累及右上肺者48例(12.06%)、右下肺者45例(11.31%)、右中肺者13例(3.27%)、左上肺者32例(8.04%)、左下肺为主者33例(8.29%);老年组患者胸部影像学检查完善率为99.55%(219/220),病灶以多肺区分布为主,占75.34%(165/219),其次分别为仅累及左上肺16例(7.31%)、左下肺6例(2.74%)、右上肺16例(7.31%)、右下肺11例(5.02%)、右中肺者5例(2.28%)。老年组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较非老年组广泛,病灶多呈多肺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两组患者病灶单肺区分布的对比中,病灶仅累积左下肺及右下肺者老年组较非老年组少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部位仅累及左上肺、右上肺、右中肺的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形态均以斑点状、结节状、斑片状、索条状高密度影、空洞影、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粘连等为主,其次还可表现为肺实变、肺不张、多发钙化、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肿块影、肺毁损、干酪性肺炎的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呼吸内镜表现:非老年组中完善支气管镜者86例,占该组总人数21.45%,老年组完善支气管镜者38例,占该组总人数17.27%,支气管镜下表现主要为支气管狭窄、黏膜充血肥厚或糜烂、黏膜表面坏死物或分泌物附着,两组患者支气管镜下表现无明显差异(P>0.05),病理活检均以肉芽肿性炎、干酪样坏死、黏膜慢性炎、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完善内科胸腔镜检查者各为21例,内科胸腔镜下表现以散在结节、大量粘连带形成、胸膜增厚、充血为主要表现,且两组患者内科胸腔镜下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以肉芽肿性炎、干酪样坏死、纤维组织增生渗出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经皮穿刺肺活检:两组患者中经皮穿刺肺活检者共12例,非老年组7例,其中6例患者痰菌阴性、1例患者为无症状者;老年组经皮穿刺肺活检者5例,3例患者为菌阴肺结核、2例患者未获取痰标本进行痰涂片镜检。两组患者肺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均提示结核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性炎、干酪样坏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非老年组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68%(100/306),肝功能损害11.00%(11/100),胃肠道反应11.00%(11/100),过敏反应7.00%(7/100),关节疼痛及神经系统损害各1.00%(1/100),尿酸升高69.00%(69/100)。老年组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44.38%(71/160),肝功能损害22.54%(16/71),胃肠道反应19.72%(14/71),过敏反应5.63%(4/71),关节疼痛及神经系统损害各1例,各占比1.41%,尿酸升高者49.29%(35/71)。老年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6,P=0.013)。且老年组患者肝功能损害较非老年组更为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老年组尿酸升高较老年组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关节疼痛、神经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肺结核患者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基础疾病多、病程长、胸部影像学表现多样、病灶分布广泛、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率低等特点。2、老年肺结核患者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在支气管镜、胸腔镜的镜下表现及病检结果方面无明显差异。3、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较非老年肺结核患者更易发生,故在治疗时,也要注意因人施治,提高临床治愈率,同时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位沙[3](2019)在《结核分枝杆菌脂肪酰CoA合成酶FadD13与巨噬细胞的互作》文中提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结核病(Tuberculosis)的胞内致病菌,其在人体内的宿主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Mtb和宿主之间蛋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在感染和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Mtb强毒株H37Rv和弱毒株H37Ra分别刺激巨噬细胞,提取巨噬细胞全蛋白与Mtb全蛋白芯片相互作用,筛选出了283个差异蛋白,这些差异蛋白可能与Mtb的毒性相关。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筛选到的差异蛋白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蛋白在细胞组成上主要聚集于细胞壁相关蛋白,在代谢路径上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嘌呤代谢相关。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相关的文献调研,本研究选取了5个分泌蛋白进行初步的功能研究,发现FadD13可以使过表达该蛋白的耻垢分枝杆菌菌体聚集,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平板计数结果显示巨噬细胞对FadD13耻垢过表达菌株的吞噬减少。分枝杆菌的聚集对菌体进入巨噬细胞及吞噬体的成熟有很大影响,FadD13可能通过调节Mtb的聚集从而影响其毒力。Mtb FadD13与细胞壁中分枝菌酸的合成有关,是一个潜在的抗结核的药物靶点,但其在Mtb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FadD13在Mtb侵染巨噬细胞过程中的功能。结果显示,在Mtb侵染巨噬细胞的过程中,FadD13会促进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8和IL-6的分泌。共定位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表明,在巨噬细胞中与FadD13相互作用的蛋白是真核翻译延伸因子eEF1A1,并且FadD13通过与eEF1A1结合抑制巨噬细胞中eEF1A1的降解,从而增加巨噬细胞里eEF1A1的量。敲降eEF1A1的巨噬细胞经H37Rv侵染,FadD13促进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功能消失。此外,ΔfadD13突变株降低了巨噬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50和p65的表达量,这一结果与用H37Rv感染eEF1A1敲降的巨噬细胞,检测细胞中p50和p65表达情况的结果一致。总而言之,在Mtb侵染巨噬细胞的过程中,FadD13通过与宿主的eEF1A1结合,增强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因此,FadD13对Mtb的感染和免疫有重要作用。此外,本研究利用H37Rv FadD13敲除株和野生株分别侵染巨噬细胞,发现FadD13敲除株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锐减,说明FadD13可以促进Mtb在细胞内的存活。将FadD13蛋白加入巨噬细胞培养基中会诱导巨噬细胞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并降低细胞活性,FM1-43染色显示FadD13可以使细胞膜破损。以上结果表明,Mtb分泌的FadD13可能通过破坏细胞膜而发挥其毒力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Mtb全蛋白芯片筛选出283个差异蛋白,这对系统的研究Mtb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其中一个蛋白FadD13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为Mtb侵染机制的阐明及抗结核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陆伟桃[4](2018)在《痰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痰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联合检测对痰菌阴性肺结核诊断价值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痰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TB-PhaB)、痰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TB-DNA)联合检测对诊断痰菌阴性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93例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均接受痰结核分支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痰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检测,记录二者联合检查诊断结果并将其与病理诊断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93例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经不同方法检查完成率均为100.00%,分析可知痰结核分支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联合痰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对疾病确诊率为94.62%,病理诊断为100.00%;痰结核分支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联合痰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敏感性为94.62%。结论应用痰结核分支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痰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法联合诊断肺结核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检出率,有利于尽快确诊患者病情并提供对症救治,对保障其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均具有积极意义。

任宁宁[5](2018)在《结核分枝杆菌RD区诊断标识抗原的筛选及卡介苗突变体库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所引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16年的全球结核病的发病例约为1040万,死亡约130万例。结核病已经成为了单一病原菌致死疾病的首位。近来,WHO制定了“消灭结核病策略”,最终目标在2035年消灭结核病。众所周知,早期的诊断和适当治疗可以预防大多数人死于结核病。因此,亟待需要开发一种高效的结核病诊断方法。基于血清学诊断技术而建立起来的间接ELISA检测、操作简单迅速,且以WHO倡导的无痰样本为检测对象,是结核病诊断技术的研发热点。然而,目前并没有较为理想的商品化ELISA诊断试剂盒,特别是针对肺外结核(EPTB)及早期痰涂片阴性肺结核(PTB-SN)的诊断。因此,开发新的诊断方法潜在策略之一就是筛选新的抗原候选物。本实验从牛分枝杆菌(M.bovis)、卡介苗相对结核分枝杆菌(M.tb)基因组的差异区域入手,对差异区(RD)的129个开放阅读框(ORFs)分别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与纯化,利用临床肺结核(PTB)及肺外结核(EPTB)样本对RD蛋白进行筛选,以期筛选出针对不同类型结核病的新型诊断标识;同时,构建BCG突变体库,从突变库中筛选生物膜成膜能力加强的突变体。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RD区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对RD区的129个基因分别进行克隆,选择p ET-32a作为融合载体,经过酶切、连接和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78个重组质粒,涉及到除RD12区域外的其他15个RD区的基因。经过IPTG诱导,获得68个表达的蛋白。根据功能注释,数量较多的前5类蛋白为:假想蛋白、噬菌体蛋白、膜/跨膜蛋白、分泌型蛋白、转录调控蛋白。最后对蛋白进行纯化,其中有7个蛋白是可溶性表达,它们分别为Rv0222、Rv0311、Rv1766、Rv1767、Rv1976c、Rv2660c和Rv3120;其他均为非可溶性表达。(2)RD蛋白的初步筛选临床PTB、EPTB标准阳性血清的确定:从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收集有明显临床症状并确诊的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病人血清,经过实验室建立的人IFN-γ体外2018释放法(IGRA)及TB-DOT商品化试剂盒对临床结核病人血清做进一步检测,选择6份双阳性血清,每3份进行等量混合作为标准阳性血清。标准阴性血清的确定:来自本校的志愿者样本,经过PPD皮试、IGRA法及TB-DOT商品化试剂盒检测,选择6份3种方法检测均阴性的血清,每3份进行等量混合作为标准阴性血清。以OD630阳性血清/OD630阴性血清(P/N)≥2作为初筛标准,用i ELISA方法对68个蛋白分别进行筛选,得到29个蛋白与标准阳性血清有特异性识别反应。其中肺结核组阳性血清筛选到19个抗原,包括Rv3872、Rv3874、Rv3875及Rv1981c等,所在区域分布在RD1-RD4、RD6、RD8、RD10-RD11、RD13、RD15-RD16;肺外结核阳性血清筛选到14个抗原,如Rv3872、Rv1577c、Rv1508c及Rv1514c等,所在区域分布在RD1-RD4、RD6、RD8、RD10、RD13-RD14、RD16。而Rv3872(RD1)、Rv0222(RD4)、Rv0309(RD8)和Rv3403c(RD16)四种抗原被以上2种结核病阳性血清共同筛选到。(3)潜在标识抗原的复筛经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在PTB组,Rv0222与Rv3403c显示出最高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247(95%CI,0.7496-0.8997)和0.8223(95%CI,0.7431-0.9015),对应ESAT6/CFP10的AUC值为0.7468(95%CI,0.6576-0.8360)。即Rv0222和Rv3403c在肺结核涂片阳性组(PTB-SP)中表现出最高的诊断能力(83.3%/80%,79.1%/80%),而Rv3403c在PTB-SN中表现出最高的诊断能力(敏感性:70%,特异性:80%)。在EPTB组,Rv0222展示出最高的诊断价值(AUC:0.7706,敏感性:70%,特异性:82.5%),对应ESAT6/CFP10的AUC值为0.7394(95%CI,0.6092-0.8695),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70%。且联合Rv0222与Rv3403c蛋白能提高PTB-SN患者的检出率,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6%和72.5%。(4)Rv0222与Rv3403c蛋白的免疫学评估Rv0222与Rv3403c蛋白免疫小鼠后,小鼠血清中抗Rv0222的抗体总Ig G效价为211×100,同时也测得Ig G1与Ig G2a亚型的效价为212×100与210×100;检测抗Rv3403c总抗体Ig G效价为212×100,Ig G1与Ig G2a亚型的效价同样为212×100与210×100。PBS免疫组并未检测到抗体滴度。分离的脾淋巴细胞经Rv0222和Rv3403c刺激后,蛋白免疫组与PBS免疫组的刺激指数有差异(p<0.05)。且蛋白免疫组的细胞上清中IFN-γ与TNF-α的浓度高于PBS免疫组,差异极显着(p<0.01和p<0.001)。(5)卡介苗生物膜相关突变体库的构建用Myco Mar T7转座子系统获得了3170株卡介苗突变体文库,随机挑取1000株突变体进行PCR鉴定,有960株扩增出目的条带,预估转导效率高达96%。进而对鉴定成功的突变体转接到Sauton液体培养基进行成膜能力的初步筛选,其中148株突变体成膜能力较BCG增强。综上所述,来自RD4区的Rv0222和RD16区的Rv3403c均具有潜在的结核病抗体诊断能力,特别在难以诊断的肺外结核、早期的涂阴肺结核的检测灵敏度高于其他候选抗原。且这2个抗原免疫小鼠后,均能诱导高滴度的总Ig G、Ig G1与Ig G2a抗体产生和高浓度IFN-γ和TNF-α的分泌,表明这两个蛋白在小鼠体内能诱导Th1/Th2混合型免疫应答。其中,未知功能蛋白Rv3403c的相关结果为首次报道。此外,构建了卡介苗生物膜相关的突变体文库,为后期研究分枝杆菌生物膜与疫苗的相关性提供了基础。

段绯[6](2018)在《不同支气管冲洗液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对结核分枝杆菌给予不同支气管冲洗液检测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该辖区收治的60例菌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支气镜检查。分别进行结核菌培养、支气管冲洗液涂片、噬菌体生物扩增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菌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结核菌培养检测阳性率为56.67%,支气管冲洗液涂片检测阳性率为30.00%,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阳性率为15.00%,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率为33.33%,结核菌培养检测的阳性率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方法 (χ2=14.483 1,6.451 6,11.005 2,9.167 2,P<0.05)。结论结核菌培养是临床诊断菌阴肺结核的金标准,支气管冲洗液涂片、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对菌阴肺结核的阳性率相对较高,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的阳性率相对较低。

郑立恒[7](2016)在《涂阴肺结核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结核性胸水改良抗酸染色法的建立与应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传统抗酸染色法的基础上利用玻片离心沉淀仪对其进行改良,建立改良抗酸染色法,并评价其在涂阴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收集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标本经4%Na OH按一定比例消化后,利用玻片离心沉淀仪收集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待玻片(实验前经多聚赖氨酸处理)干燥后,进行抗酸染色,建立改良抗酸染色法;(2)对收集到的灌洗液标本进行改良罗氏培养、直接涂片法、离心涂片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对培养阳性患者的所有灌洗液标本用Gene Xpert?MTB/RIF系统进行检测,以罗氏培养作为金标准,通过比较不同方法间的差异,探讨改良抗酸染色法在涂阴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379例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其中32例被剔除,被剔除者中5例因诊断不明、15例因资料丢失、12例因标本培养污染而退出分析。最后347例患者中,74例患者改良罗氏培养阳性,基于74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直接涂片法、离心涂片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敏感性分别为16.2%(95%CI:12.3,20.0)(n=12/74)、37.8%(95%CI:32.7,42.9)(n=28/74)、87.8%(95%CI:84.4,91.2)(n=65/74),改良抗酸染色法较直接涂片法和离心涂片法阳性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涂片法、离心涂片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的特异性分别为100%(n=273/273)、100%(n=273/273)和99.6%(n=272/273)。Gene Xpert?MTB/RIF系统74例培养阳性患者中,阳性67例,阳性率90.5%。74例灌洗液培养阳性患者中共收集到106份标本,基于此106份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改良罗氏培养法、直接涂片法、离心涂片法、Gene Xpert?MTB/RIF系统和改良抗酸染色法阳性率分别为76.4%(81/106)、13.2%(14/106)、34%(48/106)、93.4%(99/106)和91.5%(97/106)。改良抗酸染色法与Gene Xpert?MTB/RIF系统的阳性率相近,但远高于直接涂片法和离心涂片法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06份标本同时进行三种抗酸染色,每张染色玻片于油镜下观察300个视野,直接涂片法和离心涂片法的阳性视野数分别为34.4±54.0和38.2±36.8,而改良抗酸染色法的阳性视野数为69.0±67.8,远高于其它两种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利用玻片离心沉淀仪成功建立了涂阴肺结核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改良抗酸染色法;(2)改良抗酸染色法明显提高了涂阴肺结核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较大;(3)改良抗酸染色法简便、快速、经济、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背景结核病是单一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国约有50%的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性胸膜炎约占所有类型结核病5%,占肺结核病的10%20%,其发病率大约为1.25%,据估算为160万人,青壮年是易感人群,39岁以下的患者占73%,其中约10%30%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有胸腔积液出现,是临床上第二大常见的肺外结核病。结核性胸膜炎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则可能造成胸膜增厚、粘连,甚至可引起肺功能下降而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及时诊治非常重要。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结核病和恶性肿瘤侵及胸膜是出现胸腔积液的两大主要原因,发生率分别为49.6%与29.6%。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和培养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金标准”,但结核性胸水离心涂片法阳性率极低,培养所需时间长,一般在4 w8 w;PPD试验检测结果不易区分是否卡介苗接种、MTB潜伏感染及NTM感染;胸膜活检有创伤性,患者依从性差,诊断的敏感性和阳性率较低,操作耗时费力。结核性胸膜炎早期诊断困难,而诊断和治疗的延迟会导致死亡率的增加。因此,寻求对结核性胸膜炎快速、高效的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治工作中仍然是一个挑战。目前亟需研究新的检查方法以提高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水平。近几年,应用玻片离心沉淀仪的改良抗酸染色技术大大提高了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效率,其原理为首先应用玻片离心沉淀仪浓缩脑脊液中的细胞和结核分枝杆菌,然后进行固定细胞和破坏细胞膜蛋白,再行抗酸染色。由于其浓缩原理较离心沉淀法好,避免了菌的浮力和转移损失的问题,加之收集的菌沉淀面积小,染色后可以同时观察细胞内外的结核分枝杆菌,所以阳性率较离心涂片法提高了将近80%。因此,我们推测玻片离心沉淀仪亦可应用于结核性胸水的诊断,有可能在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建立结核性胸水的改良抗酸染色法,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目的:在传统抗酸染色的基础上利用玻片离心沉淀仪进行改良,建立胸水改良抗酸染色法,并评价其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于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胸水患者,共纳入实验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84例(胸水ADA>45U/L),对照组恶性胸水患者43例。建立改良抗酸染色法,对所有胸水分别进行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培养法、Gene Xpert?MTB/RIF系统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将改良抗酸染色法的结果与其它方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价其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共纳入18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标本,5例被剔除的患者中其中1例是由于资料丢失,4例是由于培养污染。最后179例患者中,98例未经过抗结核治疗,81例已经开始抗结核治疗。纳入恶性胸水患者43例,其中3例由于培养污染被剔除。(1)未治疗组和治疗组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比较:98例未治疗组,离心涂片法、改良抗酸染色法、BACTEC 960培养法和Gene Xpert?MTB/RIF系统阳性率分别为2.04%(2/98)、33.67%(33/98)、20.41%(20/98)和15.31%(15/98),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较其它三种方法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例已治疗组,离心涂片法、改良抗酸染色法、BACTEC960培养法和Gene Xpert?MTB/RIF系统阳性率分别为1.23%(1/81)、25.93%(21/81)、13.58%(11/81)和8.64%(7/81),改良抗酸染色法较其它三种方法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未治疗组中同种方法间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四种方法敏感性、特异性比较: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离心涂片法、改良抗酸染色法、BACTEC 960培养法和Gene Xpert?MTB/RIF系统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1.68%(95%CI:0.00,3.38)、30.17%(95%CI:24.09,36.25)、17.32%(95%CI:12.31,22.33)和12.29%(95%CI:7.94,16.64),特异性分别为100%(40/40)、100%(40/40)、100%(40/40)和97.50%(39/40)。改良抗酸染色法较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培养法和Gene Xpert?MTB/RIF系统敏感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改良抗酸染色法同份单次检测与重复检测检出率比较:实验组179例标本,第一次检测抗酸杆菌阳性为52例,第二次检测抗酸杆菌阳性为53例,第三次检测抗酸杆菌阳性为54例,阳性率分别为29.05%、29.61%和30.17%,三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胸水中结核分枝杆菌含量检测结果:在Gene Xpert?MTB/RIF系统阳性的22份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含量极低(CT>28)20份,含量低(22<CT<28)2份。结论:(1)利用玻片离心沉淀仪成功建立了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改良抗酸染色法;(2)结核性胸水中结核分枝杆菌浓度极低,改良抗酸染色法可明显提高结核性胸水的阳性率,比BACTEC 960培养法和Xpert MTB/RIF系统均高,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较大;(3)改良抗酸染色法简便、快速、经济、高效,可作为早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检查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胡彦,刘洁,杜昌廷,胡代玉[8](2016)在《痰噬菌体生物扩增法联合胶体金法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评价痰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与胶体金法联合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64例肺结核患者和67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分别采用痰PhaB法和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比较痰PhaB法、胶体金法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痰PhaB法与胶体金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82.14%(299/364)]高于痰PhaB法、胶体金法单独检测,但特异度[86.57%(58/67)]却有所下降。联合检测对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为99.07%(107/108),明显高于胶体金法72.22%(7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75,P<0.001);联合检测对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为75.00%(192/256),明显高于痰PhaB法54.69%(140/256)、胶体金法60.16%(154/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167,P<0.001;χ2=12.872,P<0.001)。结论痰PhaB法对肺结核诊断提供新的检测途径,其与胶体金法联合检测更利于肺结核尤其是涂片阴性肺结核的准确诊断。

林健球,谢仁岐[9](2015)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噬菌体裂解法对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联合刷检、活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噬菌体裂解法对痰菌阴性肺结核(SNPTB)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SNPTB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予纤支镜刷检联合刷检、活检及BALF噬菌体裂解法检查,以任意一项阳性为检测阳性;对照组予传统痰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核菌素试验(PPD)、血结核抗体检测,以任意一项阳性为检测阳性。对比两组诊断效果,并对比实验组三种检测方案独立阳性率。结果实验组阳性检出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刷检阳性率66.0%、活检阳性率61.9%,均明显低于BALF噬菌体裂解法阳性检出率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5)。结论多种纤支镜检测方案联合,对SNPTB的诊断效果极佳;这些检测方案中,又以BALF噬菌体裂解法诊断价值最高。

胡永芳,刘家秀[10](2015)在《几种不同方法检测痰中抗酸杆菌结果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几种不同方法检测痰中抗酸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病例组385例和对照组80例痰标本均采用直接涂片法、液基夹层杯离心集菌涂片(夹层杯法)、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 B法)、Bac T/Alert 3D全自动系统分离培养法(简称3D培养法)检测,对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中夹层杯法和Pha B法各有一例假阳性;病例组中3D培养法检出率56.1%为最高,但耗时长,费用高,操作繁琐;Pha B法检出率53.2%,快速且可作药敏试验;夹层杯法检出率40.0%,操作简便、安全、快速;直接涂片法检出率20.5%为最低,但价廉。以3D培养法结果为标准,直接涂片法、夹层杯法、Pha B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33.8%、95.9%、61.0%;66.7%、94.1%、78.7%;89.8%、94.0%、91.4%。结论夹层杯法和Pha B法可作为直接涂片法和培养法的重要补充或是互补的方法,既可提高检出率又可作药敏试验,且快速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和用药指导,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二、噬菌体裂解法对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噬菌体裂解法对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RQ-PCR检测对肺结核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1 病原学诊断方法
        1.1.1 涂片与染色
        1.1.2 培养与分离
    1.2 免疫学诊断方法
        1.2.1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1.2.2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1.3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
    1.4 生化指标诊断方法
        1.4.1 腺苷脱氨酶
        1.4.2 白细胞介素-27
    1.5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1.6 结语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或胸腔积液的采集和处理
    1.3 测定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或胸腔积液中TB-DNA含量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1 肺结核组
        2.2.2 非结核组
    2.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2.3 临床资料收集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
    3.2 入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核酸(TB-DNA)检测结果
    3.3 不同性质胸腔积液ADA检测结果
    3.4 不同性质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T-SPOT检测结果
    3.5 三种方法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真实性评价和收益性评价
    3.6 三种诊断方法灵敏度、特异度比较
    3.7 三种诊断方法联合的价值比较及分析
    3.8 不同性质胸腔积液相关化验数值比较及分析
    3.9 不同性质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相关化验数值比较及分析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技术路线图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老年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3)结核分枝杆菌脂肪酰CoA合成酶FadD13与巨噬细胞的互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结核病
        1.1.1 结核病流行病学
        1.1.2 结核分枝杆菌
        1.1.3 结核病的发病与传染
        1.1.4 结核病的检测预防和诊治
        1.1.4.1 结核病的检测
        1.1.4.2 结核病的预防和诊治
    1.2 宿主免疫
        1.2.1 免疫细胞
        1.2.2 巨噬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杀伤作用
        1.2.2.1 细胞自噬
        1.2.2.2 细胞凋亡
        1.2.2.3 细胞坏死
        1.2.3 Mtb抵抗巨噬细胞杀伤作用的主要策略
        1.2.3.1 抑制吞噬体的成熟
        1.2.3.2 Mtb破坏吞噬体膜进入细胞质
        1.2.3.3 控制宿主细胞的死亡
    1.3 结核分枝杆菌全蛋白芯片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所用细胞
        2.1.2 实验菌株与质粒
        2.1.3 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的培养和分化
        2.2.1.1 THP-1细胞的培养和分化
        2.2.1.2 RAW264.7细胞的培养
        2.2.1.3 HEK293T细胞的培养
        2.2.2 细菌的培养和计数
        2.2.2.1 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和计数
        2.2.2.2 耻垢分枝杆菌的培养和计数
        2.2.3 THP-1巨噬细胞全蛋白与结核分枝杆菌全蛋白芯片相互作用
        2.2.3.1 H37Ra与 H37Rv侵染THP-1 巨噬细胞及巨噬细胞全蛋白的提取
        2.2.3.2 巨噬细胞全蛋白的生物素标记
        2.2.3.3 THP-1 巨噬细胞全蛋白与Mtb全蛋白芯片杂交
        2.2.3.4 芯片杂交结果数据分析与差异蛋白的筛选
        2.2.4 Mtb功能蛋白的筛选
        2.2.4.1 耻垢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2.2.4.2 耻垢过表达菌株在巨噬细胞内的生长
        2.2.4.3 巨噬细胞对FadD13过表达菌株吞噬能力检测
        2.2.4.4 荧光显微镜观察FadD13过表达菌株的聚集
        2.2.5 FadD13与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
        2.2.5.1 FadD13基因敲除
        2.2.5.2 FadD13蛋白纯化
        2.2.5.3 FadD13 敲除株、过表达株、FadD13 蛋白侵染THP-1 巨噬细胞
        2.2.5.4 巨噬细胞里与FadD13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
        2.2.5.5 eEF1A1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
        2.2.5.6 FadD13相关信号通路的筛选
        2.2.5.7 FadD13对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
        2.2.5.8 FadD13对NF-κB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2.5.9 eEF1A1对NF-κB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2.6 FadD13蛋白与细胞膜的关系
        2.2.6.1 FadD13与细胞膜破损的关系
        2.2.6.2 FadD13与巨噬细胞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3 结果与分析
    3.1 THP-1最适分化条件的筛选
        3.1.1 细胞形态检测
        3.1.2 细胞贴壁率检测
        3.1.3 细胞吞噬率检测
        3.1.4 细胞因子检测
    3.2 THP-1 全蛋白与Mtb全蛋白芯片互作结果分析
        3.2.1 THP-1 全蛋白与Mtb全蛋白芯片互作实验设计
        3.2.2 THP-1 全蛋白与Mtb全蛋白芯片互作结果分析
        3.2.3 对283个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FadD13促进菌体聚集,减少巨噬细胞对菌体的吞噬
        3.3.1 5个Mtb蛋白的耻垢过表达株在巨噬细胞内的生长
        3.3.2 FadD13促进菌体聚集,降低巨噬细胞对菌体的吞噬率
    3.4 FadD13诱导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3.4.1 H37Rv FadD13 无痕敲除株的构建
        3.4.2 FadD13蛋白的纯化
        3.4.3 FadD13对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3.4.4 巨噬细胞里FadD13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3.4.4.1 FadD13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3.4.4.2 FadD13与eEF1A1 的相互作用
        3.4.5 FadD13 对巨噬细胞内eEF1A1 浓度的影响
        3.4.6 eEF1A1对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3.4.6.1 巨噬细胞内eEF1A1的敲降
        3.4.6.2 eEF1A1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
        3.4.7 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相关信号通路的筛选
        3.4.8 FadD13对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
        3.4.9 FadD13 对细胞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FadD13蛋白与细胞膜的关系
        3.5.1 FadD13 促进Mtb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
        3.5.2 FadD13导致巨噬细胞细胞膜破损
        3.5.3 FadD13与巨噬细胞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4 讨论
    4.1 THP-1细胞最适分化条件的筛选
    4.2 THP-1 全蛋白与Mtb全蛋白芯片互作分析
    4.3 FadD13可以促进耻垢分枝杆菌菌体聚集,减少巨噬细胞对菌体的吞噬
    4.4 FadD13诱导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4.4.1 FadD13促进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4.4.2 FadD13 与巨噬细胞里eEF1A1 的相互作用
        4.4.3 FadD13对eEF1A1 在细胞内浓度的影响
        4.4.4 eEF1A1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
        4.4.5 FadD13、eEF1A1、促炎性细胞因子与NF-κB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
    4.5 FadD13蛋白与细胞膜的关系
        4.5.1 FadD13 促进Mtb在巨噬细胞里存活
        4.5.2 FadD13与细胞膜破损的关系
        4.5.3 FadD13与鼠巨噬细胞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4.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本研究所用的仪器设备
    2 实验试剂
    3 培养基和SDS-PAGE、Western blot和基因敲除相关溶液
    4 作者简历
致谢

(4)痰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痰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联合检测对痰菌阴性肺结核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1.2.2 检查方法
        1.2.2. 1 痰结核分支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
        1.2.2. 2 痰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分析
    2.2 敏感性
3 讨论

(5)结核分枝杆菌RD区诊断标识抗原的筛选及卡介苗突变体库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Abbreviation)
1 文献综述
    1.1 结核病的概述
        1.1.1 结核病的流行及危害
        1.1.2 结核病的类型
    1.2 结核病的病原学
        1.2.1 结核分枝杆菌
        1.2.2 牛分枝杆菌
        1.2.3 其他
    1.3 结核病的诊断
        1.3.1 影像学诊断
        1.3.2 细菌学检测
        1.3.3 分子生物学检测
        1.3.4 免疫学检测
    1.4 机体抗结核免疫
        1.4.1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4.2 B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1.5 结核疫苗的研究进展
        1.5.1 卡介苗免疫
        1.5.2 结核疫苗在临床中的应用
    1.6 生物膜研究进展
        1.6.1 生物膜的形成
        1.6.2 分枝杆菌生物膜
        1.6.3 生物膜相关的疫苗
    1.7 目的与意义
2 结核分枝杆菌RD区诊断标识的筛选及其应用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菌种与载体
        2.2.2 主要试剂
        2.2.3 培养基与抗生素配制
        2.2.4 主要缓冲液与相关试剂配制
        2.2.5 主要仪器
        2.2.6 引物设计与合成
    2.3 实验方法
        2.3.1 重组质粒的构建
        2.3.2 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2.3.3 临床样本的收集
        2.3.4 RD区蛋白的初步筛选
        2.3.5 候选蛋白的复筛
        2.3.6 潜在抗原反应原性的验证
        2.3.7 统计学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RD区基因的克隆
        2.4.2 重组质粒的构建
        2.4.3 RD区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2.4.4 临床样本的收集
        2.4.5 蛋白的初步筛选
        2.4.6 潜在蛋白在临床血清中的验证
        2.4.7 Rv0222与Rv3403c蛋白的westernblotting分析
        2.4.8 Rv0222与Rv3403c蛋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
        2.4.9 不同蛋白的联合诊断分析
    2.5 讨论
        2.5.1 RD区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2.5.2 初筛所用标准血清的确定
        2.5.3 潜在抗原的筛选
        2.5.4 Rv0222与Rv3403c抗原的诊断特性
        2.5.5 抗原联合的诊断特性
3.Rv0222与Rv3403c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菌株
        3.2.2 主要材料、试剂及试剂盒
        3.2.3 培养基的配制
        3.2.4 主要缓冲液
        3.2.5 实验动物
        3.2.6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对Rv0222与Rv3403c抗原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
        3.3.2 Rv0222与Rv3403c蛋白的表达、纯化
        3.3.3 Rv0222与Rv3403c蛋白内毒素的去除
        3.3.4 Rv0222与Rv3403c蛋白诱导小鼠的免疫反应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对Rv0222与Rv3403c抗原的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
        3.4.2 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内毒素的测定
        3.4.3 蛋白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
        3.4.4 蛋白引起的细胞免疫的反应
    3.5 讨论
        3.5.1 T细胞表位的预测
        3.5.2 蛋白内毒素的去除
        3.5.3 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
4 卡介苗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在生物膜相关基因筛选中的初步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菌株与细胞
        4.2.2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3 培养基及抗生素的配制
        4.2.4 其他缓冲液的配置
        4.2.5 主要仪器
        4.2.6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4.3 实验方法
        4.3.1 卡介苗的随机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
        4.3.2 成膜突变株的筛选
    4.4 结果与分析
        4.4.1 BCG随机突变体库的构建
        4.4.2 BCG突变体成膜能力的初步筛选
    4.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文章

(6)不同支气管冲洗液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测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阳性检测结果
    2.2 不同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7)涂阴肺结核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结核性胸水改良抗酸染色法的建立与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涂阴肺结核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改良抗酸染色法的建立与应用评价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设计
        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1 改良抗酸染色法的建立
        2 临床资料
        3 五种检测方法MTB检出结果
        4 直接涂片法、离心涂片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AFB检出数量
        5 五种方法检出MTB阳性率比较
        6 直接涂片法、离心涂片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 95%可信区间
        7 直接涂片法、离心涂片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AFB阳性视野数
    第四章 讨论
        1 涂阴肺结核诊断
        2 Gene Xpert? MTB/RIF系统
        3 应用玻片离心沉淀仪的改良抗酸染色法原理与优势
        4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诊断肺结核临床应用
        5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改良抗酸染色法诊断效率评价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结核性胸水改良抗酸染色法的建立与应用评价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设计
        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1 改良抗酸染色法的建立
        2 临床资料
        3 未接受治疗者中四种方法检测MTB阳性率比较
        4 接受治疗者中四种方法检测MTB阳性率比较
        5 四种方法敏感性、特异性比较
        6 改良抗酸染色法单次检测与重复检测检出率比较
        7 胸水中MTB含量检测结果
    第四章 讨论
        1 结核性胸水的诊断
        2 改良抗酸染色
        3 Gene Xpert? MTB/RIF系统
        4 改良抗酸染色法与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 培养法、Gene Xpert? MTB/RIF技术比较的优势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综述结核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个人简历

(8)痰噬菌体生物扩增法联合胶体金法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噬菌体裂解法对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纤支镜检测与常规检测方案对比
    2.2 纤支镜刷检、活检、BALF噬菌体裂解法检测结果对比
    2.3 纤支镜所致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分析
3 讨论

(10)几种不同方法检测痰中抗酸杆菌结果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四、噬菌体裂解法对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RQ-PCR检测对肺结核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D]. 张倩.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2]老年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研究[D]. 胡琴雪.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 [3]结核分枝杆菌脂肪酰CoA合成酶FadD13与巨噬细胞的互作[D]. 位沙.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4]痰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痰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联合检测对痰菌阴性肺结核诊断价值分析[J]. 陆伟桃. 中国医药科学, 2018(17)
  • [5]结核分枝杆菌RD区诊断标识抗原的筛选及卡介苗突变体库的构建[D]. 任宁宁.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6]不同支气管冲洗液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 段绯. 系统医学, 2018(03)
  • [7]涂阴肺结核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结核性胸水改良抗酸染色法的建立与应用评价[D]. 郑立恒.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2016(02)
  • [8]痰噬菌体生物扩增法联合胶体金法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 胡彦,刘洁,杜昌廷,胡代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03)
  • [9]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噬菌体裂解法对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研究[J]. 林健球,谢仁岐. 中国实用医药, 2015(22)
  • [10]几种不同方法检测痰中抗酸杆菌结果比较分析[J]. 胡永芳,刘家秀. 临床肺科杂志, 2015(03)

标签:;  ;  ;  ;  ;  

噬菌体裂解法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