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省科技期刊出版成绩显着——14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受省级奖励(论文文献综述)
郭晓亮[1](2018)在《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北联大是抗战期间高等教育联大模式的典型代表,立足西北使高等教育由点扩展到面并不断向纵深推进。西北联大承袭了中国最早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集四所工学院之大成,包括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战后未复员的北平大学工学院、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以及中英合创的私立焦作工学院。这些历史悠久、素有渊源且特色突出的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资源汇入西北联大,使其工学院不仅成为规模最大的学院,而且通过四个阶段、两轮整合优化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在力求全面的学科建设上,还是在紧密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上,抑或在精英教育的办学特色上,西北联大工程教育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为此,运用期刊文献分析法、统计归纳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在全面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时间演进为主线,纵横结合、点面结合,探讨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来源、传承与发展,尤其是“二源兼济”“四源合流”的两轮整合过程,并以学科建设为线索对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整合优化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选择西北联大之辗转播迁、西北联大科技学术期刊、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两院院士对工程教育之回忆等视角,多维度地论述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自平津、扎根西北传承繁衍的过程及其历史贡献,从而挖掘出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科技品格和兴学强国的联大精神,以资今日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西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战时特殊阶段的典型代表,其传承与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特色突出,源于平津,滋育西北,繁衍全国。(2)继西北联大第一轮初步整合后,以国立西北工学院为载体实现了我国华北、东北、中原三大区域,国立、私立两种体制,各具特色的四大工学院的第二轮整合,从而实现了我国战时高等工程教育规模最大的一次优化配置。(3)形成了73名教授副教授、208名教职员工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教授90%以上具有留学经历,培养出土木、矿冶、机械、电机、化工、纺织、水利、航空、工业管理九大学科2 222名毕业生,首开矿冶学科、北方工业管理学科、工科研究所和西北工科研究生教育之先河,水利、航空、纺织等学科亦在全国领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4)与西北工业实践密切结合,完善了通专并重、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开拓了冶金物理化学等9个新兴工程技术学科,开展了安康砂金调查、佛坪县铁矿调查等十多次科学考察,成为第一轮西北大开发的先声,完成了“八惠渠”建设等数十项重大工程及发明创造,后继院校师生中走出魏寿昆、师昌绪、高景德等89位两院院士,将多个领域推进到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5)传承了北洋大学的国际办学起点,发展了精英教育模式,形成了以李仪祉“教育家眼界需注射于世界”和李书田“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尤其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等为代表的立足西北、融汇世界的高远抱负,丰富了战时工程教育思想,为世界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战时教育模式提供了成功案例。研究结论认为:(1)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来源与整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主要进行了两轮整合,即1931-09-18“九一八”事变后至1937-09-09西安临大建立前的西北联大工程教育内迁阶段,1937-09-10西安临大建立起至1938-07-06工、农两院分立前的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整合阶段,1938-07-07东工、焦工汇入西工并由联大分立起至1945-08-14抗战胜利前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工程教育整合阶段,以及1945-08-15抗战胜利后至1949-09-30建国前的迁回复校与继续发展阶段。(2)西北联大传承了中国最早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是近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布局的重要转折,使高等工程教育由沿海向内陆移布,由点扩展到面,由边缘向纵深推进,从而改变了原来西北地区几乎没有高等工程教育的局面,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充实与发展。(3)西北联大工程教育通过传承整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作出了多项重大科技贡献,保存和光大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文脉,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和双一流建设积累了教育基础和人力资本,实现了工程学术的优化提高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传承至今的优良科技传统。(4)兴学强国的联大精神与独具特色的战时工程教育思想,是西北联大工程教育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兴学强国精神在各后继院校间激荡、内化,从而形成了特有的工程精神与科技品格,独特而丰富的战时工程教育思想使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整合发展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使命感。虽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仍存在一定局限,但总体而言其成绩值得肯定、经验值得借鉴。
聂佳[2](2017)在《基于知识发现的藏医药防治高原病用药规律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高山及高原地区(海拔3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均低,人体对此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全或失调而引发的综合征,即称高原病(又称高山病)。在我国,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高原病时刻威胁着这些地区的原住民以及进入这些地区的其他人群,进而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如何防治高原病就成为我国高原生命科学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其中自成体系的藏医药文化正是我国民族医药园圃中绽放的一支奇葩。可以说,世界上少有像藏族这样熟悉高原、热爱高原、适应高原的族群,他们“因地制宜”地孕育出的藏医药文化,“天生”地包含着防治高原病的丰富资源,是贡献给世界的一笔极宝贵的财富。然而稍显遗憾的是,虽然藏医药在高原病防治方面独具优势,但其用药特点及配伍原则等尚缺乏系统的整理、挖掘,藏药作用高原病的机制也还不够清晰、具体;虽然记载藏族医者的临床经验、心得体会的书籍文献不断产出,但是学科发展的脉动仅靠传统手工检索的方法已不能准确捕捉。如何从纷繁浩瀚的文献信息中提取对高原病研究有用的知识,是个重要的课题。文献计量学、知识可视化、数据挖掘等方法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本研究聚焦于高原病,以有效的知识发现为目标,联合应用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方法,针对高原病构建多维的文献研究模式;通过分析国内外高原病研究的现状,发现其热点与趋势,探索藏医药治疗高原病的用药规律,揭示藏药作用高原病的机制,凸显藏医药防治高原病的优势。目的:(1)通过对国内外高原病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及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整理高原病研究领域发展主体线索,展示其代表研究单位及学科领军人物,剖析知识领域构造,发现该研究领域热点,预测发展趋向,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数据参考。(2)通过对藏医药高原病类方的系统分析,挖掘藏医药治疗高原病的代表药物、用药模式、核心组合等,发现藏医药防治高原病的用药规律及配伍机制,为临床诊疗、药物筛选提供依据。(3)以数据挖掘得到的藏医药防治高原病高频基础组合方三果汤散为例,预测三果汤散作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关键靶点及显着通路,为藏医药防治高原病机制的知识发现提供新思路。方法:(1)基于SCI、CNKI数据库的高原病研究文献,应用词频分析法、共现分析法从年代、作者、来源机构等方面对国内外高原病领域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发现主要研究团体、领军人物;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3.8R1绘制国内外高原病研究知识图谱,通过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识别出国内外高原病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发展趋势。(2)以“高原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山症”、“高原不适”、“慢性高原病”、“高原血压异常”、“多血”、“血隆”、“查培”等相关术语为关键词、主题词,搜索《藏药方剂辞典》《民族药成方制剂》《基础藏药学》和四川藏药成方制剂数据库等满足纳入标准的高原病方剂,并参考《藏医学》《中国药典》《中华本草·藏药卷》《晶珠本草》《中国藏药材大全》《中国民族药辞典》等标准规范,建立藏医药防治高原病类方数据库,输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关联规则、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频次统计、组方规律、新方组合等分析,探求藏医药防治高原病的用药特点。(3)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诃子、余甘子2味单味药的化学成分,利用PharmMapper进行靶点的预测分析,将得到的潜在靶点导入MAS 3.0数据库进行靶点注释与分析,结合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分析,最后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诃子-余甘子的“成分-靶点”、“靶点-通路”网络图,对诃子-余甘子治疗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疗效机制进行预测,为三果汤散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4)以诃子-余甘子组合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三果汤散指纹图谱、血清药化研究及TCMSP数据库的口服利用度和类药性分析功能,筛选出三果汤散化合物中的有效成分群,针对HAPC发病机制,通过ChemMapper服务器进行靶点的预测分析。运用相关数据库,将预测的靶点进行注释与通路分析。利用CKK-8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细胞学实验验证分析。结果:(1)基于文献计量知识图谱分析得出:(1)国际高原病研究文献分析:2011—2017年1月,美国、英国、中国、瑞士是高原病研究的主体国家,高原病研究共涉及59个研究方向,内容以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生理等为主,基金资助论文所占份额较多,且以公立基金为主。研究热点为:“高海拔”、“缺氧”、“肺动脉高压”、“基因表达”等。(2)国内高原病研究文献分析:2006—2016年,国内高原病研究主要涉及31个研究方向,包括内分泌、军事医学、心血管等学科。共现频次前两位作者为崔建华、崔森,中心性最高的是高钰琪。基金资助文献的比例大于50%,以国家级和省级基金为主。研究热点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海拔”、“急性高原病”、“慢性高原病”、“细胞凋亡”、“高原缺氧”、“肺动脉高压”等。(2)通过数据挖掘研究,共收录藏医药防治高原病方剂531首,治疗的常见症状有失眠、浮肿、耳鸣、头痛等;方中总共涉及539味药,总药频次为6138次,其中药用频次≥50的有诃子、肉豆蔻、木香、红花等33味,其中诃子使用频次最高,余甘子、毛诃子使用频次也在100次以上,使用频次排名靠前;高原病方剂中药味以辛味药为主,占43.834%;用于高原病的常用药物组合14个,以“木香-诃子”使用频次最高,以聚类算法分析,常用组合有:丁香-石灰华、虎耳草-降香、藏紫草-甘青青兰、鸭嘴花-降香、沉香-马钱子等。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13个,包括:大蒜-藏茴香-阿魏、碱花-寒水石-硼砂、木香-沉香-丁香-肉豆蔻、木香-广枣-沉香-肉豆蔻等。候选新方为:(1)大蒜,藏茴香,阿魏,木香,广枣,沉香,肉豆蔻。(2)木瓜,大米,酸藤果,小米辣,大托叶云实。(3)大黄,碱花,寒水石,硼砂。(4)荜茇,石榴子,肉桂,白豆蔻。(5)手参,黄精,天冬,喜马拉雅紫茉莉,蒺藜。(3)通过分析预测得到“诃子-余甘子”组合含有的24个化学成分,涉及261个作用靶点,筛选到117个靶点和59条通路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相关,其中MAP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AR(雄激素受体)、ADH1C(醇脱氢酶1C)、ADH5(三级醇脱氢酶)、MET(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关键靶点,以视黄醇代谢通路(Retinol metabolism)为代表的细胞繁殖通路、代谢通路作用具有优势。(4)将三果汤散指纹图谱及血清药化实验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共预测得到三果汤散潜在靶点193个和70条信号通路,内有24个靶点和25条通路与HAPC有关,其中MAPK1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RAC1(RAS相关的肉毒杆菌毒素底物1)、MAPK1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2)、AKT1(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能为关键靶点,VEGF signaling pathway(VEGF信号通路)、Fc epsilon RI signaling pathway(FcεRI信号通路)、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通路作用显着。三果汤散提取物可以抑制高红症细胞(模拟造模后的K562细胞)增殖,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空白组上清液中VEGF的浓度最高,在实验组VEGF浓度较在空白组中明显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欧美国家在高原病研究领域处于优势,国内外高原病科研投入呈上升趋势;藏医药优势未凸显;高原病研究方向分布不均衡;国内外高原病研究热点略有不同,二者均关注高原病病理研究外,国际还关注高原病基因层面研究,国内以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高原病为研究热点。我国应以欧美国家为标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和人员培养,加强机构合作与国际交流,探索符合国情的高原病研究方针与政策;继续深化以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为代表的国内热点的研究,特别应加强藏医药防治高原病研究,利用自身优势形成研究特色。(2)藏医治疗高原病的用药规律为:主要以诃子为代表的三果汤散为基本来源方,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常配伍养心安神、温中行气、健脾和胃、温肾壮阳、活血祛瘀等高频组合类药物。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清热解毒、收敛养血为主要用药倾向。(3)诃子-余甘子组合通过作用MAPK1、AR、ADH1C、ADH5、MET、EGF等关键靶点,影响细胞增殖、内分泌代谢、炎症反应等过程,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协同发挥疗效。此研究可为三果汤散作用HAPC的机制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4)研究结果表明,三果汤散中多元酚、黄酮类和萜类等主要有效成分通过参与细胞增殖、氧化反应、内分泌代谢、炎症反应等过程,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低氧应激能力,从而多靶点、多通路协同发挥抗HAPC的作用,以此论证了课题前期研究结果,也为藏医药防治高原病机制的知识发现提供了新思路。创新点:(1)研究思路新颖——首次运用高原病多维文献研究的整体观本研究首次将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数据挖掘技术、网络药理学方法有效地整合,用于高原病研究趋势、藏医药防治高原病用药规律及机制的知识发现,力求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可为高原病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2)首次将网络药理学方法引入藏药成方三果汤散防治高原病机制研究本研究紧跟国际前沿,选择成熟度较高的网络药理学方法作为研究技术手段,对化合物-靶点-疾病进行网络分析,整体研究一种多靶或与多种疾病间复杂网状关系,重点探索藏药复方干预高原病分子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首次将这一新技术手段引入到藏药成方三果汤散及其代表药物组合研究中,研究手段先进,有利于知识发现,具有较强的创新性。(3)机制研究实例药物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本研究在藏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数据挖掘发现藏医药治疗高原病用药规律,总结选用高原病的基础组合方——三果汤散。该方既是《四部医典》经典方,使用历史悠久,也是藏医放血疗法前的必用方,选择三果汤散作为藏医药防治高原病机制的研究模式药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刘倩文[3](2015)在《周尧与中国现代昆虫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周尧(1912--200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着名昆虫学家,中国昆虫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昆虫分类、农业害虫防治等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时空统一"的进化分类理论,并对盾蚧总科,头喙亚目和蛾类害虫等20多个昆虫类群进行研究,编着出版了一系列的专着和教材;在小麦吸浆虫等农业害虫方面提出了许多独特的防治措施。晚年的周尧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蝴蝶的研究,他首次拟定了中国蝴蝶族、属、种、亚种的中文名称,为蝴蝶中文名称的统一和系统化奠定了基础。他还拓宽了中国昆虫学史的研究,历时20多年着成《中国昆虫学史》,被欧美国家誉为"不朽的着作"。除了在昆虫学方面有显着成就外,周尧还开拓了学术园地:创办了昆虫研究所、昆虫博物馆、天则出版社、昆虫学术期刊,发起成立了昆虫趣味会和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设立了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这些昆虫学事业推动了我国昆虫学学科的发展与壮大,周尧也因此成为我国现代昆虫学事业的奠基者。由于成绩突出,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1985年获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1995年获亚洲农业发展基金会"亚洲农业杰出人士"称号并授予荣誉称号,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技进步奖"。周尧的科学成就斐然,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其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精深广博的专业素养外,周尧的科学素养还表现在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术独立与学术平等的科学思想,和开拓创新、执着追求、严谨求实、勤奋不懈的科学精神上。周尧的科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挖掘其科学思想,有助于对其科学成就作出哲学思考。而科学精神则给了他研究中的动力,支撑着他在科学探索征途中不断突破,成就了雕虫大业。周尧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文史修养、艺术修养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由于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周尧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在文学领域也有着很深的造诣,这为他从事科学与人文交叉融合的科技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艺术领域他也有着很多成就,他的昆虫绘图把科学和艺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堪称一件件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修养使得在他进行研究时能够开阔视野。爱国、乐群、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文精神更是他能够取得杰出学术成就的重要支撑,使他即使经历许多政治运动,身心备受摧残,也从未放弃对科学事业的追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中国早期昆虫学家,周尧执教达70年之久,为国家培养了三代昆虫学人才,形成了脉络清晰、风格鲜明的学术谱系。他的弟子们传承了他开创的事业,也将他的思想与精神传递给后代,使得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在以周尧为中心的学术谱系中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力。
邹乐华[4](2014)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文中提出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多次战争的惨败客观上迫使中国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威力以及自己的落后。由此,中国开始了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开始了近代化进程。中国的近代化除了需要引进西方的科学以外,引进、消化和应用西方工程技术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工程师学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学界已经开始关注。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之做进一步探究。本文在中国工程师学会发行的专业刊物、专着、会务报告基础上,结合民国时期相关档案、会员传记及回忆录、重要刊物、文章等文献,立足于当时的历史背景,通过系统考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专着、文章等,论证中国工程师学会在领导与组织工程师群体、推进工程教育的发展、促进工程学术的交流与研究、推进工程技术的应用与进步等方面的重要贡献,探讨中国工程师学会工作的基本特点和理念,分析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为西方工程科技在中国的本土化、近代工程事业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对中国工程师学会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从“工业化”、“工程科技人员的培养”、“政治环境”等方面力图重现中国工程师学会创立时的社会背景;按中华工程师学会时期、中国工程学会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时期三个阶段梳理学会历史沿革;揭示学会由“分”走向“联合”,由小逐步壮大,由关注自身的发展到注重国家经济、国防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再到参与经济建设实践的历史发展趋势。这是研究得以深入的切入点和立足点。第二章首先考察了中国工程师学会的三个组织系统,即分会系统、专门工程学会系统及法定委员会系统,这三个系统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有机组织体系。指出学会的组织体系有利于将各地、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工程科技人员联络起来,是学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了学会社会功能的发挥。本章还通过“工程师信条”元素的研究,探析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培养职业精神与认同感方面的诸多建树。以求在此基础上全面认识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工程界中的组织与领导地位。第三章讨论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工程教育方面的开拓性工作。指出中国工程师学会把对国内工程教育状况的考察及全国工程教育会的召开作为推进工程教育的重要起点,并进一步对有关工程的课程、教材的编写做了大量客观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精辟见解。论文还考察了学会在大学课程教育标准的起草、工程教科书的编辑、奖学金的设立、学校教育的改进等方面的工作,论证中国工程师学会在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教育体制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第四章以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工程科技交流方面所做的重要工作为研究对象。文章指出:工程名词的统一,为科技交流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中国工程师学会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于此同时,论文还通过考察学会在发行刊物、举行学术年会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并特别以中国工程师学会开展的对黄河问题的实验及理论研究为案例,分析了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创建科技交流体系、推进工程科技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最后本文考察了中国工程师学会在抗战时期的科技交流工作,论证了中国工程师学会是民国时期工程科技交流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第五章分别从“工程材料试验“、“工业标准化制定与实施”、“实业计划之研究”、“大型实地科技考察”等四个方面考察学会在推进工程技术应用与进步方面所做的重要工作,探讨其工作蕴含的历史意义,凸现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关键作用。结论部分主要是在全文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工程师学会科研工作中所体现“合作精神”、“务实作风”等主要特点,进而客观评价中国工程师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屈湘玲[5](2012)在《前景与路径: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观察》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就一直处于进行时,从1978年算起,已走过三十多个春秋。期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思考期(1978-1992),第二阶段的探索期(1993-2002),第三阶段的实践期(2002—至今),到了2010年,文化体制改革更是被推入了如火如荼时期。期刊,文化阵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被体制改革的不可逆挡之势推向市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务院分别下文就期刊体制改革出台了相关的意见与政策。2009年4月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针对期刊的改制特别指出:制定经营性报刊转制方案,推动经营性报刊出版单位逐步实行转制。这表明,期刊的转制也将拉开序幕。位于中国版图中部的湖南文化大省,其科技期刊数量为122种,占全国科技期刊的2.56%(到2007年底,我国大陆的科技期刊已经达到约5100种),涉及行业众多、主办单位复杂,用专家的话概括就是小、散、弱。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牵一发势必动全身,故湖南省科技期刊的改制得到业内业外人士的一致关注。本文从湖南省科技期刊的历史与现状入手,分析了湖南省科技期刊在中国乃至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并借鉴国外科技社团的运作模式,提出了湖南省科技期刊在改制中的路径观察与思考。
张璐[6](2012)在《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文献计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休闲观光农业是上世纪八十年末期才在我国兴起的新型交叉产业,从深圳首届“荔枝节”开始算起,至今仅有不到30年的历史。随着社会对三农问题的的日趋关注,以及进入21世纪,政府把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提上议事日程,休闲观光农业的建设持续升温。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许多相关问题具有较大争议,学科整合任务艰巨。在项目操作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回过头总结与反思,将实践反之于理论,摸清现状、找准盲点、明确不足,最后找出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统计学方法对1986年到2010年中国知网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休闲观光农业类的4313篇论文进行了全面分析。从文章数量、年代分布、着者信息、期刊来源、基金概况等多方面进行计量分析,在此研究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计量法作了有益的补充。通过分析观光农业这一专题领域文献的发生、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国内观光农业研究现状与进程,总结了其科研群体基本动态,了解了研究的特色、重点与薄弱所在,关注了热点领域并探讨了相关发展趋势。为从事观光农业规划设计、项目管理、教学科研的社会工作者快速了解国内观光农业研究现状与动态提供参考,并为有关政府决策部门、理论研究工作者提供有关信息导向。研究表明:休闲观光农业论文数量呈现随时间增长趋势,尤其是近十年间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但是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时期。休闲观光农业的研究涉及面广,与诸多学科拥有一定交集,休闲观光农业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最为热门,而人文、信息方面研究最为薄弱。休闲观光农业研究领域的作者群颇具规模,高校作者为其领军人物,但欠缺长期稳定深入研究的科研团队,同时向东南沿海地区聚集的地域分布特征明显。论文期刊来源主要以农业类为主,基础科学类期期刊略次。论文基金支撑明显不足,来源以省级为主。
何建国[7](2011)在《领袖着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文中研究表明孙中山在致力于革命事业的过程中博览群书、笔耕不辍。他长期对中西新旧之学的汲取成为其革命思想的源头,并逐渐沉淀、物化为文本,形成丰厚的着述,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在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因其是乱党的首领、讨伐的对象,他的着作涉嫌“邪说”、“赤化”及妨碍治安等只能秘密出版。孙中山逝世后,他所创立的中国国民党逐步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他本人也由往日被通缉的要犯而成为中华民国的国父。同时,中国国民党通过一系列的决议使孙中山的思想逐渐由个体而群体进而被确立为一个时代的思想——中华民国最高根本法,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中国国民党为了实现建构意识形态这一目标,把孙中山的着作奉为“圣经”,对其大量编辑,并且逐步建立了集印刷、出版、发行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推广体系。不仅把孙中山的原着改编成多种形式出版,而且还编印出版对其原着的阐述性着作。此外,还将孙中山着作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对孙中山着作的编辑、出版与推广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一项施政内容。抗战爆发后,中国国民党宣传部、三青团以“摊派”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征印《总理遗教》、征印《三民主义》百万册的运动。在政府的倡导下,孙中山着作成为图书市场中一个醒目的、具有巨大号召力的符号。因此在官方之外,民间机构顺势而为,迎合政府的意图,也大量出版孙中山的着作。官民交互之下的孙中山着作出版经历了从秘密到公开,从民间主导到官方主导,从拒绝承印到主动承印再到被动捐印的过程。孙中山着作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出版所呈现的基本特点是出版机构多,持续时间长,版本种类繁、形式内容异。与此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充分施展国家权力,借助国家力量,通过编印书刊、散发传单、演讲宣传、艺术宣传、社会教育、读书运动、张贴标语、呼喊口号及现代媒介等各种渠道来宣传孙中山的学说。特别是在教育界、学术界开展一系列对孙中山学说的植入与推广活动。它们或者以中性的和暗示性的语言,欲使其等同于普遍真理;或者向全社会导读孙中山的着作,提供当局所认可的“有用之学”,试图“说服”全体国民接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信仰三民主义。它不仅在“加工”知识,而且也在“加工”人。在政治家、教育家、出版家及名流学者等社会各个阶层的合力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所推广的意识形态逐步扩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日常生活与政治有机交叠,成为普通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许多值得关注并令人深思的问题。首先,孙中山生前精心修订的《三民主义》,竟然在日后的出版过程中错误百出,乃至鱼目混珠。国民党中宣部对孙中山着作的发行,也逐步由全部承担出版费用过渡到部分承担,最后发展为不承担费用。其次,国民党内部对孙中山着作众说纷纭的解读,不断赋予其“新”的意义。同时,对孙中山着作的阅读逐渐从个体走向了集体,从自主性转变为强制性,从主动演变为被动,从积极发展为消极。再者,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在经费、组织、宣传技能以及具体宣传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孙中山的着作在历史的时空中,被不断地扭曲和利用,简约为一种象征、一种仪式、一种符号等一系列的“他者”。南京国民政府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意识形态,在使主义学术化的同时,也在使主义符号化、工具化、商品化。更为关键的是,孙中山的宏伟蓝图在现实的具体实践中没有落实到位,这种背驰使得中国国民党试图通过宣传孙中山的学说来“启蒙”大众,实现信仰三民主义的愿望,在实际的施政中却是在消解着这一构想。人们在对学说认知、期待实现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反启蒙”的立场。孙中山着作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张力,导致以统一思想为出发点的意识形态宣传,事与愿违地收获了思想混乱,言论庞杂,以致于根本无法形成统一的思想,最终使国民党所宣传的三民主义变成了一个抽象名词。孙中山着作所背书的政府信用在文本与实践的巨大反差中丧失殆尽,使广大民众丧失了对三民主义的信仰。纵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它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向特定的政治目标,是官方话语对大众话语的精神改造。它既是中国国民党再造知识权威的过程,也是建构意识形态的过程,同时还是解构意识形态的过程。
张礼永[8](2011)在《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 ——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组织之探析》文中认为近代中国经过几番磨难,终于深刻地体会到新式教育的重要。教育行政者有感于教育的落后,故而从清末的“预备立宪”开始,到辛亥以后的“五族共和”,以及北伐后的“定都南京”,都将“教育普及”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只是中央政府愿虽宏,力却薄,且贫困至极,又不可能走“先富后教”的道路,只好借助民间的力量,但是千余年来民众未曾有过团体生活的训练,不能全部交由民间,故而只能走官倡民助的“第三条道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建立新式学堂,树立现代学制,没有丝毫的经验能够传承,也不能依靠一两位学者的个人见解,故而需要众人商议,群策群力,这就使得中国的教育研究,从最初就不是学者的业务,而是众人的事务,这就产生了中国式的教育会,与西方的不一样,这是当时教育研究组织的第一类。随着新式学校的逐渐发展,教育上出现了一些急需要解决、但是行政机关一时无力解决的问题,如职业教育问题、儿童教育问题、民众教育问题等,故而出现了指向于各种问题的各式教育社,它们是当时教育研究组织的第二类。到了一定的阶段,教育学术落后的问题开始突显出来,并且成为教育继续发展的障碍,故而又出现了新一类的教育研究组织,即教育学会。从地方型的教育会,到事业型的教育社,再到学术型的教育学会,由此构成了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组织的基本形态。它们是“第三条道路”的主要力量,三者随着新式教育发展逐渐出现:民国前期(辛亥革命后至北伐战争前),立足于地方的教育会,因中央及省级教育行政的萎缩,而联合组成全国性的教育会联合会,并和后起的教育社密切联系,在军阀混战的空隙中,直接指导了20年代的教育改革,实为本国民间教育研究运动的一个高峰。民国后期(北伐战争后至解放前),执政的国民党鉴于此前民众运动风起云涌,感受到了有“威胁”,故而对于社会组织加强了控制,地方的教育会面临着被停摆的困境,其后经过整顿才得以恢复,但元气已伤,不复此前光景。教育社当时亦受波折,随着社会环境的逐渐稳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类别、数量、人员诸方面均有进步。此后,它们与教育学会又联合组成了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在抗战的艰苦环境中,继续坚持着教育的研究,展现了我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三级教育研究组织自身也有所变化,如从自然人变成了社团法人,从会长制转向了委员制,就教育研究而言,从民间代议的形式,转向了民间合议等等。走中国式的“第三条道路”来发展教育,原本为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却有意料之外的收获,那就是符合国情,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至于走这条道路所经受的种种波折,以及道路本身的起起伏伏、疙疙瘩瘩,则可能是学习所免不了的学费。今日之中国,依然还很不富裕,普及教育的追求也未更改,教育学术研究水平依然需要加以提高,历史的经验值得加以关注。
李阳[9](2011)在《当代文学生产机制转型初探 ——以《上海文学》1980年代的文学实践为线索》文中认为当代文学的面貌,在“十七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这三个历史时段,呈现出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在作品内容、作者构成、文学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有所表现。世界上大概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学,像中国当代文学这样,在短短半个世纪里面,就经历了如此复杂的演变。对于这种独特的文学现象,若从既定的文学观念出发进行解释,很容易陷入价值判断的论战中去,因而无助于理解每一种文学形态产生的历史动力,以及不同形态的文学之间的历史关联。为了获得历史分析的支撑,很多学者倾向于采用知识谱系学的研究方法,清理文学观念的演变轨迹。1980年代是前后两种文学形态相互转换的时期,当人们为了绘制当代文学地图而探究历史的“断裂”与“延续”这个问题时,1980年代总会成为讨论的焦点和入口。因此,以知识谱系学的方式“重返80年代”的研究文章,就逐渐地多了起来。不过,本文认为,1980年代文学生产的基本特征,在于体制、知识、实践三者之间的转换。用知识谱系学的方法解释这种文学现象,存在很多限制。相比之下,文化研究在这个领域里虽然尚处起步阶段,却已打开了一个研究空间。如果我们进一步从文学期刊的角度,考察1980年代知识分子的文学实践,包括它的目的、条件、依据、成员构成等方面,我们将会对文学创作、文学观念、文学政策、文学体制、文坛形势等诸多层面的复杂关联,有更多的了解。本文将这些层面的错综复杂的关联,概括为文学生产机制(或文学生产方式),又将这些层面的变化给文学生产造成的影响,称为文学生产机制的演变。本文将以《上海文学》1980年代的文学实践为主要的考察对象,探讨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演变过程。在进入这个话题之前,本文首先概述了十七年文学生产方式的基本形态。本文认为,当代文学的生产是以文学体制为核心的,而当代文学体制的建制过程,经历了三次分工:文化生产单位与其他生产单位的分工、作家协会和新闻出版署的分工,以及作协体制内部的分工。本文将形成于三次计划分工的文学体制,称为“计划-专业文学体制”。作协刊物正是这三次分工的产物。这些分工的目的,在于加强党对作家的领导,进而通过统一的发行系统,将政党意志自上而下地传播到全国各地。但是,它也聚拢了大批持有纯文学观的知识分子,并再生产了脱离革命实践的专业化的工作方式,所以,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也就作为一种文学体制自我修复的手段而发生了。与此同时,计划-专业文学体制本身也随之调整,它在大跃进期间,演变为一种由各级党委直接主导、各种媒体协同工作、专家和群众互动写作、最终目标在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行政化的文学体制”。在此,知识分子实际上直接参与到了宣传部系统对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即为基层的典型评选、资源配置、人事任免,提供意义标准。于是,文学生产不再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而是以主体的生产为中心。本文将这些包括文学体制在内的、相互配合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体制网络,称为主体生产机制。社会主义总体性正是形成于此,而人们对资源配置、人事任免等方面的公正性的关注,也同时被生产出来了。正因为这样,新时期文学才会从民主问题开始。以上是本文《导言》讨论的内容。本文的第一章,从作者队伍、栏目设置等方面入手,着重讨论了文坛早春时节《上海文学》的体制条件,即由“行政化的文学体制”、“计划-专业文学体制”,以及文革时期形成的写作组式的“文学体制”,三者混杂而成。《上海文学》借助这种体制条件,发表了《为文艺正名》等一系列评论员文章,形成了民主的办刊立场,并且在中央与地方、官员与群众、“文学”与“政治”之间,构筑了一个新的文学公共空间。从这个角度看,1980年代的文化政治与十七年和文革时期存在着复杂的关联。第二章讨论了刊物在文坛早春时期推重的问题小说。问题小说处理的问题,其实是以往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力图书写,但又因为“行政化的文学体制”的限制而无法处理的那些人民内部矛盾。表面上看,问题小说违背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但是它的写作目的、价值依据,却又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关系密切。因此,两者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构的。问题小说的出现,意味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产生了自我更新的需要。这种更新寻求的是总体性的重建,然而,在当时的文坛形势和体制条件下,这个目标没有实现的条件。第三章从《上海文学》的编辑思想,及其嵌入变迁中的文学体制和文坛形势的方式为入口,重新概述了“85新潮”的发生过程和政治意味,并进而指出了编辑思想和刊物实践的生产性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寻根文学与问题小说、八五新潮与民主诉求,存在着一脉相承的一面,前者是后者在体制和形势挤压下扭曲的表达形式。但是,由于刊物实践过分陷入对抗性的文化政治,也由于日益强化的专业作协体制的限制,刊物实践的出发点,即社会主义意义系统的重建问题,逐渐在对抗性的文学实践中遗失了。成名成家的欲望,反而受到了无形的鼓励。第四章讨论了《上海文学》在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应对经营的困难,作者队伍的溃败与读者群的消散。从刊物的不懈努力和它遇到的那些无法逾越的障碍,可以看到文学曾经具备过哪些空间,以及这些空间的消失过程和原因。本章着力讨论的话题之一,是双轨制给文学生产带来的影响。双轨制的两套体制侧面之间的差异,释放了单个体制的内部矛盾,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逃逸,或以批判的姿态,从体制的张力间获得利益。当本文的结语回到本文的起点,回到“文学介入现实的能力”这个话题,我们携带了更多关于体制的自觉。1980年代的文学实践,是与“一体化”文学体制的瓦解相伴而行的。虽然期刊实践通过推动新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冲击着文学政策,进而触发文学体制的变革,但它的成功里面,已经种下了失败的种子。“一体化”文学体制的瓦解,意味着这种文学实践的体制条件永远消失了。在不具备实践条件的状况下,如若再缺乏体制的自觉,那么恢复文学介入现实的能力提法,就只能是一个伪命题。或许将这个问题换一个表述将更具建设性:对于当代中国文学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继续推动体制的价值化和价值的体制化。
李新[10](2010)在《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发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古语有云“牧以畜为体,畜以饲为天”,饲料对于牲畜的重要作用正如食物之于人类,不可轻忽。营养物质在“土壤—植物—动物—人”之食物链中的流向与转移,不但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现代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快速和高效转移与回流。动物营养学正是一门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因此,动物营养学不但是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也是生命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回顾总结其百年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中国驯养动物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积累了许多畜禽饲养方面的经验,其中不乏饲料选择与如何喂养的内容,这在古代农书中多有涉及。然而,那只是建筑在长期生产实践基础上的经验积累,并非以科学试验为依据,所以还称不上动物营养科学。回顾我国动物营养科学史,大体上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如今已然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到1949年的肇始与奠基阶段;第二阶段,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曲折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的转折与蓬勃发展阶段。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我们的祖国正处于内忧与外患并存之际,晚清以来的衰颓局面未见好转,频繁的战争和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民生凋敝,国家经济几近破产;就是在危机之中,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出来,也由此备受重视。而较之中国传统的基于感性经验的畜牧饲养方式,西方利用科学试验得来的现代技术,对于增产增收效果更好,动物营养科学恰是近现代科学畜牧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于是这门科学开始在中国扎根发芽并成长起来。虽然当时此方面的科研教育机构乃至学会组织等还大都蕴含在大畜牧之中,但无疑已作为大畜牧科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被提及,甚至专门成立这方面的专门系组从事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对于科学畜养风气的形成颇有助益,同时也为此后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研究、管理经验,为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受国内政治经济大背景的影响,我国动物营养科学虽走了些弯路,但也有曲折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终于迎来它发展的春天,开始了蓬勃发展的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专业正式设立并发展完善,1980年成立了专业学会,1989年本专业学术刊物创刊发行,至此,一个学科独立的三个标志已经全部具备。30多年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在养殖业及饲料工业上的普遍应用,使得我国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国人民膳食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在诸多因素的影响推动下,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经过百年发展,终于取得了现在来之不易的成绩;同时它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将会使人们对动物营养科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对于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来讲既是挑战也是希望。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正经历着从常量到微量,从静态到动态,从整体到组织,从表观到内涵,从单因子对比到多因子互作的深入发展。由描述为主的科学向控制科学转变,由“分析时代”进入“系统时代”已然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整体趋势,中国自不能例外。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动物营养科学还是要根据国情,在继承传统,重视当下,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本身就具有世界意义!论文正是以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之后分别从组织机构、相关书刊、人才队伍以及科研内容和成果等方面对中国动物营养学在20世纪前、后50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进而对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一章总结了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二、甘肃省科技期刊出版成绩显着——14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受省级奖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省科技期刊出版成绩显着——14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受省级奖励(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与西北联大之重要意义 |
1.1.2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重要地位与目前研究的不足 |
1.1.3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精神财富及其现实意义 |
1.1.4 西北联大后继院校对相关研究的日渐重视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战时高等教育及高校内迁的研究 |
1.2.2 关于西北联大及其工程教育源流院校的研究 |
1.2.3 关于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研究 |
1.2.4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特色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行文说明 |
第二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源:特色突出的四大工学院 |
2.1 抗战期间高等教育大迁徙与西北联大概况 |
2.2“良风所播,直迄今兹”:第一所现代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 |
2.3“培养韧作人才,完成建设事业”:战后未复员的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 |
2.4“沈阳设校,经始维艰”: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 |
2.5“远仿欧美之成规,近应社会之需要”:中英合创的私立焦作工学院 |
第三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第一轮整合:二源兼济“尽瘁此临时教育事业” |
3.1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来源与整合发展的四个阶段 |
3.2 西安临大工学院之二源兼济:北洋与平工 |
3.2.1 学科布局与师资队伍 |
3.2.2 救亡教育与学术讲演 |
3.2.3 立足西北与初步整合 |
3.3 西北联大工学院之传承移布:“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 |
3.3.1 行军秦岭移布陕南 |
3.3.2 扎根城固并序连黉 |
3.3.3 弦歌不辍播火西北 |
第四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第二轮整合:四源合流“奠定西北工程教育基础” |
4.1 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的考察视角 |
4.2 特色突出、素有渊源的优质教育资源:“联辉合耀,文化开秦陇” |
4.3 兼容并纳的学科布局:“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 |
4.4 通专并重、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学扎实学深透”“推广应用于工业” |
4.5 阵容严整、眼界开阔的师资力量:“知为先,行为重” |
4.6 目标式培养培植真才:“全部延聘,供不应求” |
4.7 强有力的行政保障:“责任綦重,筹思而力行” |
第五章 西北联大之工程学术与社会服务:“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 |
5.1 来之不易的图书与仪器设备:“经行千里,历时兼旬” |
5.2 注重学以致用:“使与学校课程相辅而进” |
5.3 作出重大科学贡献:“阐明自然界各种力量”“驾驭而利用之” |
5.4 结合实际开展科学研究:“自力更生,复兴民族” |
5.5 立足地方推进社会服务:加紧“内地之建设与开发”“科学化之推行” |
第六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播迁:以“经始维艰”之东北大学为例 |
6.1 建校初衷与“九一八”后迁校北平 |
6.2 迁校西安与工学院并入西北联大 |
6.3 改为国立暂迁开封、归聚西安与学生护校运动 |
6.4 再迁三台与战后复校沈阳、长春 |
6.5 东北大学辗转播迁的历史原因 |
6.5.1 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
6.5.2 国民党为维护政治统治推行的党化教育 |
6.5.3 抗战形势的发展与保存高等教育火种的需要 |
6.5.4 学生运动的风起云涌 |
6.6 小结 |
第七章 西北联大科技学术期刊:“科学之昌明与工业之进展,尤非赖此不为功” |
7.1 西北联大工科来源院校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
7.1.1 国立北平大学 |
7.1.2 国立北洋大学 |
7.1.3 东北大学 |
7.1.4 私立焦作工学院 |
7.2 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及其子体院校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
7.2.1《西安临大校刊》与《西北联大校刊》 |
7.2.2 国立西北大学 |
7.2.3 国立西北农学院 |
7.2.4 国立西北医学院 |
7.2.5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
7.3 国立西北工学院主要科技学术期刊及其科学传播 |
7.3.1 国立西北工学院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
7.3.2 国立西北工学院月刊 |
7.3.3 西工友声 |
7.3.4 纺织通讯 |
7.3.5 机工通讯 |
7.3.6 办刊特点及科学传播 |
7.4 小结——兼与西南联大期刊比较 |
第八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上)——工科教授之世界视野:“取人之长而不盲从,存己之长而有鉴别” |
8.1 西北联大工科教授留学简况 |
8.2“教育事业,实国家民族灵魂之寄托”“取人之长而不盲从,存己之长而有鉴别”的教育思想 |
8.3“教者能熟习渊博,能揣度国情与时间”“训练脑筋之悟性,有推绎之能力”的教学方式 |
8.4“冷静细密的头脑,平稳踏实的脚膀”“所以增加熟练,所以补专门教育与职业学校教育之不足”的培养目标 |
8.5“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一观他人之现代文明,又焉敢不鞠躬尽瘁”的爱国情怀 |
8.6 小结 |
第九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中)——长校人李书田:“内求生存之自给,外御强暴之侵凌” |
9.1 救国抱负:“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尤其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 |
9.2 战时教育:“内求生存之自给,外御强暴之侵凌”,工程教育当“出其工程学术以解决之”“出其所造就者以担当之”“设计创置并厘定运用之方” |
9.3 树志模式:“深厚的科学基础”“实际的工程技术”“组织与管理能力”“创业与刻苦的志气”“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的兴趣”之“五端方针” |
9.4 精英教育:“重质不重量,教学谨严,风格独存”“北洋功课旧以森严闻世,望门墙者愈多,良风所播,直迄今兹” |
9.5 学科建设:“有大学之日,就有工程科系”,战时“学术救国之思潮,愈益发舒” |
9.6 播火西部:“教育事业,实国家民族灵魂之寄托”“仍本北洋过去重质不重量,‘实事求是’之精神,选拔优秀培植真才” |
9.7 小结 |
第十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下)——工程教育代表人物:“嘉言之发抒,懿行之习现” |
10.1“民族性之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之造就”:胡庶华与战时教育 |
10.1.1 战时与平时:“战时要有平时的镇静,平时要有战时的紧张” |
10.1.2 联大精神:“经长途之跋涉,受生活之辛苦”“正人心,厚风俗”.193 |
10.1.3 国防与教育:“群策群力,实行全国总动员”“执挺可以制敌,投戈可以讲艺” |
10.1.4 小结 |
10.2“有志气,抓机遇”“以为祖国培养英才为己任”:魏寿昆与科学救国 |
10.2.1 辗转西北:“心甘情愿,乐此不疲” |
10.2.2 严谨治学:“分辨是非,提纲携领”“互为因果,循环联系” |
10.2.3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责无旁贷” |
10.2.4 小结 |
第十一章 两院院士忆联大:“卧薪尝胆,分秒必争”“爱国是一种永不衰减的动力” |
11.1 西北联大及其主要工科后继院校两院院士概况 |
11.2 联大学脉,传承西北:“坚持工程教育的战略地位不动摇” |
11.3 联大校风,源远流长:“实事求是,贵在探索” |
11.4 爱国精神,化育学人:“无穷的爱国心、无穷的救亡图存思想” |
11.5 学科创新,砥柱中流:“创新是奋斗的核心,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
11.6 小结 |
第十二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传承整合与联大精神:教育长征,薪火相传 |
12.1“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传承中国最早的工程学术与高等工程教育 |
12.2“尤负西北文化重责”:共享交流整合,由点及面形成西北高等工程教育基本格局 |
12.3“集四大工程学府之精粹”:立足实际构建并完善学科体系,形成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 |
12.4“治学严谨,驰誉海内”:秉承从严治学理念,形成勤奋求实学风 |
12.5“出其工程学术以解决之,出其所造就者以担当之”:致力于工程技术救国,积极服务国家生产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基于知识发现的藏医药防治高原病用药规律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引言 |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国内外高原病研究热点与趋势的文献计量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 |
1 数据源、方法 |
1.1 数据源 |
1.2 数据采集 |
1.3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国际高原病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分析 |
2.2 国际高原病研究文献的深度特征分析 |
2.3 国内高原病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分析 |
2.4 国内高原病研究文献的深度特征分析 |
3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藏医药治疗高原病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方剂来源 |
1.2 数据处理与统计 |
2 结果 |
2.1 统计分析 |
2.2 基于方剂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
2.3 基于熵聚类分析方剂组方规律 |
2.4 高原病方药物高频组合深入分析举隅 |
2.5 高原病方中常见症状用药规律分析举隅 |
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以三果汤散为例的藏药治疗高原病机制的知识发现 |
1 方法学初探——诃子、余甘子组合的作用机制研究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小结与讨论 |
2 三果汤散防治HAPC的作用机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3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1 研究结果与总结 |
2 讨论 |
2.1 特色与创新 |
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一 文献计量学在传统医药领域的运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数据挖掘技术在传统医药领域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周尧与中国现代昆虫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依据及意义 |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一章 周尧的学术成长背景和成长历程 |
第一节 周尧的学术成长背景 |
第二节 周尧的学术成长历程 |
第二章 周尧的昆虫学研究成就 |
第一节 昆虫分类学研究 |
第二节 《中国蝶类志》与蝴蝶分类研究 |
第三节 小麦吸浆虫研究 |
第四节 中国昆虫学史新学科的创立 |
第三章 周尧开创的昆虫学事业 |
第一节 昆虫学教育 |
第二节 创建昆虫研究所、昆虫博物馆 |
第三节 创办昆虫学术期刊和天则出版社 |
第四章 周尧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
第一节 周尧的科学思想 |
第二节 周尧的科学精神 |
第三节 周尧的人文素养 |
第五章 周尧的学术传承与影响 |
第一节 人的传承 |
第二节 学术的传承 |
第三节 思想与精神的传承 |
第四节 学术机构与学术资源的传承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就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4)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研究价值之分析 |
二、史料概况 |
三、学术史回顾及分析 |
1、中国工程师学会整体的相关研究。 |
2、中国工程师学会具体工作的研究 |
3、其他研究 |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发展历程 |
1.1 中国工程师学会产生的历史背景 |
1.1.1 中国工业化 |
1.1.2 工程人才的培养与积聚 |
1.1.3 社会思潮与政治环境 |
1.2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发展历程 |
1.2.1 中华工程师学会时期(1912-1930) |
1.2.2 中国工程学会时期(1918-1930) |
1.2.3 中国工程师学会阶段(1932-1949) |
1.3 小结 |
第二章 推进工程师共同体的形成 |
2.1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组织形式 |
2.1.1 发展分会:联络各地工程科技人员 |
2.1.2 联合各专门工程学会:整合各专业工程人才 |
2.1.3 设立法定委员会:按实际问题联合人才 |
2.2 工程师群体职业精神的形成 |
2.2.1 制定工程师信条 |
2.2.2 创设工程师节 |
2.2.3 维护工程师群体的利益 |
第三章 推动工程教育的发展 |
3.1 促进工程教育问题之研究 |
3.1.1 举行工程教育研究会 |
3.1.2 工程教育问题的探究 |
3.2 改进工程教育的其他举措 |
3.2.1 参与工程课程标准的起草 |
3.2.2 倡导举办工程学校 |
3.2.3 创设工程教育奖励 |
第四章 促进工程学术的研究与交流 |
4.1 工程名词的统一:工程学术研究与交流基础 |
4.1.1 专门的工程名词编译机构之成立 |
4.1.2、工程名词统一准则之拟定 |
4.1.3 工程名词编译与审定工作之开展 |
4.1.4 中国工程师学会工程名词统一工作之意义 |
4.2《工程》?《工程周刊》:工程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
4.2.1《工程》 |
4.2.2《工程周刊》 |
4.2.3 个案:“黄河问题”之讨论 |
4.3 年会:工程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渠道 |
4.3.1 中国工程师学会年会之概况 |
4.3.2 年会特点之分析 |
4.3.3 各界之评价 |
4.4 个案:抗战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学会的科技交流工作 |
4.4.1 中国工程师学会科技交流之开展 |
4.4.2 科技交流工作之贡献 |
4.4.3 取得成就的原因之浅析 |
第五章 推进工程技术的应用与进步 |
5.1 工程材料之试验 |
5.1.1 工程材料试验机构之成立 |
5.1.2 具体工作之开展 |
5.1.3 材料试验工作的历史意义 |
5.2 工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
5.2.1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宣传工作 |
5.2.2 协助与编制工业标准 |
5.2.3 协助推进工程标准的实施 |
5.2.4 中国工程标准协进会的工作 |
5.3 《实业计划》之研究 |
5.3.1 具体工作之开展 |
5.3.2、历史意义 |
5.4 大型科技考察:以广西考察为中心 |
5.4.1 广西考察团的成立 |
5.4.2 考察之经过 |
5.4.3 考察情形及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中国工程师学会工作的重要特点 |
6.1.1 合作精神 |
6.1.2 务实作风 |
6.1.3 远见卓识 |
6.1.4 高度的责任感 |
6.2 中国工程师学会在近代化进程中的贡献 |
附录 |
中华工程师学会章程 |
中国工程学会总章 |
中国工程师学会章程 |
参考文献要目 |
一、中国工程师学会出版物、章程、报告 |
二、档案 |
三、与论文研究相关的着作 |
四、与论文研究相关的学术文章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前景与路径: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
第二章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概况 |
第二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现状 |
一、技术类期刊 |
二、医学类期刊 |
三、学术类期刊 |
四、科普类期刊 |
五、综合类期刊 |
第三章 湖南省科技期刊方阵的比较优势与不足 |
第一节 在中国科技期刊中所占位置分析 |
第二节 与国际同行业期刊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相关科技期刊样本对比分析 |
一、技术类期刊《电池》与相关期刊对比分析 |
二、医学类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与相关期刊对比分析 |
三、学术类期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与相关期刊对比分析 |
第四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优势、不足及原因 |
第四章 湖南省科技期刊改革前景与路径 |
第一节 体制变革是首要 |
一、亚洲部分国家传媒体制变革实践 |
二、国外科技社团的运行与发展 |
三、国内传媒体制变革创新实践 |
四、湖南科技期刊的变革与方向 |
第二节 人才引进是关键 |
一、人才资源现状 |
二、人才资源需求 |
第三节 质量管理是保障 |
一、拥有质量自源头开始 |
二、提升质量从审稿入手 |
三、保证质量于编辑落实 |
第四节 市场运作是后盾 |
一、引入期刊“绿色营销理念” |
二、推出以读者为中心的“蓝海战略” |
第五节 OA出版是趋势 |
一、OA科技期刊介绍 |
二、OA科技期刊的特征、优势 |
三、OA科技期刊现状 |
四、营造特色OA模式科技期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文献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1.2 论文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统计基准 |
1.2.4 技术路线 |
1.2.5 研究步骤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计量学概述 |
2.1.1 文献计量学研究背景 |
2.1.2 文献计量在其他学科中引入情况 |
2.2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研究概述 |
2.2.1 休闲观光农业研究背景 |
2.2.2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分类与特点 |
2.2.3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意义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论文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定量统计与分析 |
3.1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研究论文数量与年代分布 |
3.1.1 论文数量的年代分布 |
3.1.2 行业发展时期划分 |
3.1.3 数量增长曲线分析与趋势预测 |
3.2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研究论文作者的定量统计分布 |
3.2.1 作者合着统计 |
3.2.2 第一作者统计——洛特卡定律的应用 |
3.2.3 高产作者统计 |
3.2.4 活跃作者群统计 |
3.2.5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研究论文作者机构分析 |
3.3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研究论文期刊来源统计 |
3.3.1 期刊数量与年代分布统计 |
3.3.2 布拉德福定律的应用与统计 |
3.3.3 核心期刊学科门类与统计 |
3.4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研究论文基金项目类型及分布 |
3.5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研究论文学科分布统计 |
3.6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研究论文关键词统计 |
3.6.1 关键词数量年代变化情况统计 |
3.6.2 关键词集中领域与热点统计 |
3.7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研究论文主题与内容统计 |
3.7.1 规划设计层面的研究进展 |
3.7.2 经营管理层面的研究进展 |
3.7.3 发展前景层面的研究进展 |
3.7.4 各省会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
3.8 小结与讨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论文内容分析的地区比较 |
4.1 各省(市区)地方政府的近年主要政策支持情况对比 |
4.1.1 东北地区(黑、吉、辽) |
4.1.2 华北地区(京、津、冀、晋、蒙) |
4.1.3 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 |
4.1.4 华东地区(沪、苏、浙、皖、鲁、闽) |
4.1.5 华南地区(粤、桂、琼) |
4.1.6 华中地区(鄂、湘、豫、赣) |
4.1.7 西南地区(渝、川、滇、黔、藏) |
4.2 休闲观光农业论文内容研究——各省(市区)园区类型、模式、布局 |
4.2.1 东北地区(黑、吉、辽) |
4.2.2 华北地区(京、津、冀、晋、蒙) |
4.2.3 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 |
4.2.4 华东地区(沪、苏、浙、皖、鲁、闽) |
4.2.5 华南地区(粤、桂、琼) |
4.2.6 华中地区(鄂、湘、豫、赣) |
4.2.7 西南地区(渝、川、滇、黔、藏) |
4.3 休闲观光农业论文内容研究——各省(市区)发展的优势、劣势、问题及对策 |
4.3.1 东北地区(黑、吉、辽) |
4.3.2 华北地区(京、津、冀、晋、蒙) |
4.3.3 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 |
4.3.4 华东地区(沪、苏、浙、皖、鲁、闽) |
4.3.5 华南地区(粤、桂、琼) |
4.3.6 华中地区(鄂、湘、豫、赣) |
4.3.7 西南地区(渝、川、滇、黔、藏) |
4.4 小结与讨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主要结果与讨论 |
5.1 主要结果 |
5.2 讨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领袖着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说明 |
二、几个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范围的说明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框架及资料 |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一章 读书与着述:孙中山着作的形成 |
第一节 孙中山的阅读世界 |
一、学生时代的读书生活 |
二、在英国伦敦的读书生活 |
三、在日本旅居的读书生活 |
四、晚年的读书生活 |
五、孙中山的读书习惯与特点 |
六、孙中山的藏书 |
第二节 《建国方略》的成书 |
一、《孙文学说》成书考 |
二、《实业计划》成书考 |
三、《民权初步》的成书 |
第三节 《三民主义》的成书 |
一、三民主义的名称由来 |
二、《三民主义》的成书 |
第四节 孙中山的其他着作 |
一、《总理遗嘱》与《建国大纲》 |
二、其他着作的成书 |
第二章 邪说与圣经:孙中山着作走向神圣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孙中山地位与形象的演变 |
一、"逆首"、"孙汶"与"孙大炮" |
二、"中山"与"国父" |
第二节 孙中山着作走向神圣 |
一、恭诵总理遗嘱 |
二、胡适与孙中山着作 |
第三节 孙中山思想由个人到群体到时代 |
一、孙中山思想由个人到群体的确立 |
二、孙中山思想由群体到时代的确立 |
第三章 编辑与发行:中国国民党官方对孙中山着作的出版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出版 |
一、孙中山着作的编译 |
二、孙中山着作的印刷与出版 |
三、孙中山着作的发行 |
第二节 征印总理遗教 |
一、征印总理遗教的缘起 |
二、征印工作的开展 |
三、征印工作的余波 |
第四章 形式与摊派:《三民主义》百万册运动 |
第一节 征印运动的缘起 |
一、抗战时期的三民主义青年团 |
二、征印运动的发起 |
第二节 征印的过程与结果 |
一、征印运动的组织与宣传动员 |
二、版本的选择 |
三、各地的征印情况 |
四、收复区的征印情况 |
五、印刷与发行 |
六、征印结果 |
第三节 征印成果探析 |
一、三青团组织的松懈 |
二、征印与摊派 |
第五章 特色与差异:不同场域中的孙中山着作出版 |
第一节 官方视域下的孙中山着作 |
一、《三民主义》版本摭议 |
二、《总理全集》的编纂 |
第二节 文化市场中的孙中山着作 |
一、孙中山着作的秘密出版 |
二、孙中山与消费市场 |
三、民间机构对孙中山着作全集本的出版 |
四、主义商品化 |
第六章 学术与政治: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孙中山着作研究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党义研究会 |
一、党义研究会的成立 |
二、党义研究会的成果 |
第二节 学术团体的建立与研究工作的开展 |
一、国民党对研究孙中山着作的重视 |
二、学术团体的建立 |
第三节 孙中山着作的研究成果 |
一、主义学术化 |
二、主义学术化成果探析 |
第七章 型塑与建构:孙中山着作与三民主义教育 |
第一节 从党化教育到三民主义教育 |
一、党化教育的缘起 |
二、党化教育在广东 |
三、三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
第二节 课程的设置与教科书的编纂及审查 |
一、课程设置 |
二、教科书的编纂 |
三、教科书的审查 |
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开展与效果 |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
二、课堂教学的效果探析 |
第八章 推广与宣传:孙中山着作的传播 |
第一节 孙中山着作的传播者 |
一、孙中山本人对其学说的宣传 |
二、国民党政要对孙中山学说的宣传 |
三、基层国民党党员对孙中山学说的宣传 |
四、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宣传 |
五、国际友人对三民主义的宣传 |
第二节 孙中山着作的推广与宣传 |
一、建立宣传机构,培养宣传人才 |
二、宣传书刊的编印 |
三、传单的散发 |
四、宣传品的审查 |
五、演讲宣传 |
六、社会教育宣传 |
七、叛变人员现身说法 |
八、艺术宣传 |
九、读书运动 |
第三节 宣传工作的缺陷与弊端 |
一、经费的短缺 |
二、宣传工作执行的缺陷 |
三、宣传技能的低劣 |
四、渠道的阻塞与宣传的变异 |
第九章 阅读与信仰:孙中山着作的符号化 |
第一节 孙中山着作的阅读群体 |
一、青年、学者对孙中山着作的阅读 |
二、国民党政要对孙中山着作的阅读 |
三、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及党员的阅读 |
四、孙中山着作的阅读态度 |
第二节 孙中山学说的信仰状况 |
一、社会各界对孙中山学说的了解程度 |
二、社会各界对孙中山学说的信仰 |
第三节 孙中山着作的符号化 |
一、孙中山着作的工具化 |
二、孙中山着作的标语化与口号化 |
结语 |
附录 |
孙中山着作出版大事记 |
总理遗教、总裁言论认印薄及缴费收据印制使用办法 |
中央宣传部奖励翻印总理遗教办法 |
中国国民党历任宣传部部长一览表 |
南京国民政府历任教育部部长一览表 |
各级党部中山室筹设办法 |
改善专科以上学校三民主义课程办法 |
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推行"三民主义一万册运动"实施办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 ——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组织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告别"鸡肋"的教育组织之研究 |
一、本项研究的缘起 |
二、相关研究之发达 |
三、既有研究之不足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教育组织再认识:中国探索教育建设之路 |
一、从"教育政论"走向"教育新政" |
二、谋求新式教育在中国之普及 |
三、贫困之国不可能"先富后教" |
四、贫困之国宜选"第三条道路" |
第三节 以教育研究推动教育普及的实现 |
一、教育研究从学者事业到众人事务 |
二、教育研究合众人之力的取向 |
三、官办的教育研究组织之不良 |
四、民治的教育研究组织之得力 |
第一章 教育会:地方自治制下教育事业的推动者 |
第一节 教育会的"前三阶" |
一、努力兴学的各地学务会 |
二、补助行政的奏定教育会 |
三、改行研究的部定教育会 |
第二节 各省教育会的事业 |
一、教育会与地方自治 |
二、教育会与地方教育 |
三、教育会的权力漩涡 |
第三节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
一、教育研究的民间代议 |
二、"双十节"的集议及议案 |
三、全教联的建树与冒进 |
四、全教联的消退与再议 |
五、全教联的毁誉共存 |
第四节 教育会的"后三段" |
一、教育协会的兴起及冲击 |
二、教育会的恢复与调整 |
三、成为法人的教育会 |
第二章 教育社:以推进教育事业为中心任务 |
第一节 教育的"目的之会" |
一、地方之会与目的之会 |
二、联合而成与扩充而来 |
三、教育研究的民间合议 |
第二节 业有专攻的教育社 |
一、传播"新教育"的共进社 |
二、改进中国教育的改进社 |
三、发展职业教育的职教社 |
四、推动儿童教育的儿教社 |
五、促进社会教育的社教社 |
第三节 教育社的事业 |
一、对内的交流与向外的传播 |
二、实现和未克实现的教育丛书 |
三、拓宽了教育实验的范围 |
四、与国际教育组织的交流 |
第四节 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 |
一、应对第七届世界教育会议之产物 |
二、由联合办事处至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 |
三、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之解散 |
第三章 教育学会:以开展教育学术研究为重点 |
第一节 中国教育学会成立考 |
一、别有隐情的成立 |
二、三重的成立动机 |
三、教育学者的自由结合 |
第二节 教育学会的定位及事业 |
一、中国教育研究的中心 |
二、教育学会的七项任务 |
三、教育学会与教育部的关系 |
四、教育学会与编译馆的合作 |
五、构建中国的教育专业组织 |
第三节 中国教育学会的终结 |
一、两支教育大军的会师 |
二、又一次的教育七团体 |
三、中国教育工会的兴起 |
结论 |
第一节 民治教育研究组织发展的趋势及特征 |
一、作为社会组织之一员有五点变化 |
二、作为教育组织之一类有五点变化 |
三、教育研究组织自身亦有五点变化 |
第二节 教育研究意识的觉醒与规范之追求 |
一、教育合群之道心智为上 |
二、追求教育研究的规范性 |
第三节 教育研究组织与教育行政机关的距离 |
一、辅助机关与咨询机关之间 |
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之中 |
第四节 教育建设需契合本国国情的缩影之一 |
一、贫困之国的权宜之计 |
二、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当代文学生产机制转型初探 ——以《上海文学》1980年代的文学实践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重绘当代文学体制 |
第一节 "重返80年代"的问题与方法 |
第二节 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制 |
第三节 计划-专业文学体制的内在矛盾——对知识分子改造运动的一个解释 |
第四节 改革:专业作协体制的行政化 |
第一章 文化政治的"起点"及其体制条件 |
第一节 文学体制的转换 |
第二节 混杂交错的体制状态及其话语形式——《上海文学》评论员文章的产生 |
第三节 新的文学公共空间的形成——《上海文学》的民主诉求与办刊方式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总体性的瓦解与重建的尝试 |
第一节 主体生产:瓦解在基层政治与革命理想之间 |
第二节 修复总体性的尝试——打捞被历史淹没的工人阶级文化 |
第三章 被形势透穿的形式与体制错动下的文化政治——《上海文学》与"85新潮"的发生 |
第一节 形式的意味 |
第二节 在形式背后:体制的"重建"与形势的激变 |
第三节 体制矛盾的表达方式:形势的激化与形式导火线 |
第四节 《棋王》的形式与寻根的意味 |
第五节 1985:《上海文学》的改版与"新潮小说"的发生 |
第四章 文学体制改革与文化政治的衰落 |
第一节 《上海文学》转制与编辑权的分解 |
第二节 读者意识的产生与周介人的追问 |
第三节 作家队伍的溃散 |
第四节 双轨制下的"文学体制"——从"新市民小说"谈起 |
结束语 |
附录 |
附录一:彭新琪访谈录 |
附录二:赵自访谈录 |
附录三:小说作者职业统计详表 |
附录四:附表1-4 |
参考书目 |
后记 |
(10)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畜牧业发展概况与家畜饲养管理经验 |
一、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
二、中国古代在家畜饲喂方面的主要技术 |
三、中国古代家畜饲喂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及传统畜牧业面临的危机 |
一、鸦片战争以来的战乱影响了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
二、国外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被引介到中国 |
三、中国传统饲养方式的延续与面临的危机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现代畜牧业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
三、动物营养学日益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力量 |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
一、相关科研机构的建立 |
二、相关教育机构的建立 |
三、相关学会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相关学术着作与刊物 |
一、相关刊物的刊行 |
二、相关书籍的出版 |
第三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先驱人物及其贡献 |
一、陈宰均先生—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奠基者 |
二、王栋先生—通研植物动物生产的畜牧大家 |
三、许振英先生—为祖国工作六十年的动物营养科学先驱 |
第四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内容和成果 |
一、动物营养及营养生理研究 |
二、科学饲养方式与传统习惯饲养方式效果比较研究 |
三、国内各种常见廉价饲料的畜禽肥育效果研究 |
四、不同饲料饲用效能比较及替代试验研究 |
五、中外不同品种家畜比较饲养试验研究 |
第三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
一、1978年以前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学会组织 |
二、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学会组织和科研机构等的独立设置 |
三、畜牧教育资源的调整重组和动物营养专业的设置 |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重要书刊的出版和刊行 |
一、动物营养学重要书籍的出版 |
二、动物营养学相关刊物的刊行 |
第三节 动物营养学人才队伍 |
一、成名于此时的几位主要动物营养学大家 |
二、几支重要的动物营养学研究队伍 |
第四节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 |
一、1949~1978年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二、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三、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四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分析及社会影响 |
第一节 中国落后的畜牧业亟待改进 |
一、中国畜牧业落后情形日显 |
二、国外先进动物营养科技的直接影响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动物营养学发展 |
一、国家政策因素的重要影响 |
二、科技投入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发展空间拓展 |
一、粮食有余和畜牧业的大发展 |
二、饲料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急需动物营养学的跟进 |
第四节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对我国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影响 |
一、动物营养科学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养殖观念和养殖方式 |
二、动物营养科学直接影响着饲料工业的发展 |
第五节 动物营养科学在改善人民膳食的同时影响着农业结构 |
一、动物营养科学为提高人民的膳食水平做出了贡献 |
二、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六节 动物营养科学与畜牧业污染 |
一、现代化畜牧业的污染问题 |
二、动物营养在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上的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和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历史进程及经验总结 |
一、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
二、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动物营养相关问题及需求 |
一、缓解饲料资源紧缺需要动物营养学发挥作用 |
二、解决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动物营养学方法加以调控 |
三、改善畜产品品质依赖动物营养新技术新产品 |
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动物营养研究改变传统观念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趋势 |
一、研究领域和视野的扩展与目标思路的调整转变 |
二、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
三、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与实践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甘肃省科技期刊出版成绩显着——14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受省级奖励(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D]. 郭晓亮. 西北大学, 2018(01)
- [2]基于知识发现的藏医药防治高原病用药规律及机制研究[D]. 聂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1)
- [3]周尧与中国现代昆虫学发展研究[D]. 刘倩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4]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D]. 邹乐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4)
- [5]前景与路径: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观察[D]. 屈湘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2)
- [6]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文献计量学研究[D]. 张璐.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4)
- [7]领袖着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 何建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8]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 ——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组织之探析[D]. 张礼永.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9]当代文学生产机制转型初探 ——以《上海文学》1980年代的文学实践为线索[D]. 李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10]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D]. 李新.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