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早稻新组合试验示范简报

杂交早稻新组合试验示范简报

一、杂交早稻新组合试验示范简报(论文文献综述)

李晏军[1](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提出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夏如兵[2](2009)在《中国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长期以来,水稻总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的首位。因此,水稻生产在中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中历来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水稻生产如能大幅度增长,中国的粮食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育种技术的进步是水稻增产的主要途径。近代三十多年育种技术的进步,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水稻育种科技和水稻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育种技术的进步是整个近代农业不多的科技成果中成效最为卓着者,其中又以水稻育种成绩最为突出。因此,系统总结近代水稻育种科技的成就和不足,分析其发展动因和历史价值,有助于理清20世纪水稻育种科技的完整发展轨迹,把握育种科技的发展规律,揭示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化的动力与条件,为今后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第一章依据水稻育种研究机构的设置、遗传育种理论研究和育种技术的进步性、选育良种的数量和良种推广情况,将近代水稻育种科技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萌芽时期(19世纪末-1919):尽管近代农业科技已初步传入中国,新型的农业试验场和农业学校已经出现,近代意义上的农业改良开始起步,但西方遗传育种理论尚未在中国传播,科学的育种制度尚未建立,有成绩的专业育种机构和专业育种人才尚未出现,用近代科技选育的水稻良种尚未育成。2、初创时期(1919-1930):随着外国育种家来华指导和中国留学生的学成归国,国外先进的育种理论和技术系统地传入中国,纯系育种法逐步推广,杂交育种技术也开始运用到水稻育种实践中,中国稻作育种初步走上有计划、有目的、有程序的轨道。以中央大学农学院和中山大学农学院为代表的农业院校是中国近代水稻育种的策源地和育种中心。此期育成的良种数量寥寥无几,在生产上获得大面积推广的水稻良种,仅有中央大学农学院的中大帽子头一个品种。3、独立发展时期(1930-1949):1930年代,以中央农业实验所和全国稻麦改进所为代表的专业育种机构纷纷设立,中国的育种学家普遍掌握了近代育种理论和方法,具备了独立研发的能力,从此中国育种科技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水稻育种的主要收获期,水稻育种的各项重要成就主要形成于这一阶段,近代选育的300余个水稻良种,90%以上育成于1930-1945年。第二章重点介绍几所近代主要水稻育种机构。农业院校是近代水稻育种的开创者,其中以中央大学农学院和中山大学农学院成绩最为突出。三十年代成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标志着全国农业科研的统一,中农所荟萃了中国水稻育种界半数以上的精英,成为此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领导力量,而且对南方各省的水稻育种机构和良种选育工作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三章分析了近代水稻育种理论研究与技术的发展。在理论研究方面,从20世纪初几乎一片空白到30年代与国际遗传育种界接轨,中国学者围绕水稻育种,在水稻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细胞学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有的研究成果(如赵连芳对连锁遗传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育种技术上,西方每一项新技术几乎都能在短期内被中国育种家学习、掌握,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适应性改造。不仅品种检定和纯系育种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近代最重要的育种技术,先进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技术也逐步在育种工作中得到试验和运用。近代水稻育种技术在理论和方法上均与传统技术有霄壤之别。第四章对近代各育种机构的育种成就和良种推广进行了系统总结。在近代育种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育种学家克服种种困难,在短短的三十年中,育成300多个水稻新品种。仅从新育成的良种数量来看,水稻育种的成就超过了其它任何作物。这些品种主要育成于1930年以后,大多是检定种和纯系,也包括丁颖等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育成的第一代杂交品种。中山大学农学院、浙江稻麦改良场、江西农业院、湖南第一、第二农事试验场、四川稻麦改进所及中央农业实验所是近代最重要的育种机构。近代良种除中大帽子头曾于抗战前推广20余万亩外,其余良种主要推广于抗战爆发后。其中推广速度最快、面积最大、适应区域最广的是南特号,从1938年开始示范推广,到1947年仅江西、福建、湖南三省推广面积即达270余万亩,江西一省1938-1947年累计推广南特号超过1100万亩。从各省良种推广情况看,湖南、江西、广东等省推广成效最为显着。据农林部农业推广委员会历年全国粮食增产报告,1941至1946年,江西、湖南、四川、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河北、浙江、福建、安徽、陕西等12省累计推广水稻良种达2789万多亩。水稻育种科技的进步对近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第五章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首先,良种在上述水稻地区的推广增加了水稻单产和总产,改善了品质,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对水稻种植制度和分布区域产生了一定影响。近代改良稻种的单产平均比农家品种增加约50斤,增产率达10%以上。1941至1946年四川等12省因推广水稻良种共约增产稻谷近1324万担,平均年增产稻谷221万担。其次,良种推广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后方各省的农业开发。再次,近代的育种科技进步还为现代水稻育种科技和水稻生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统计了近代育成的水稻良种在1950年以后的推广情况,其中年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有25个品种,南特号等8品种年推广面积更达1000万亩以上,在五、六十年代的水稻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除在水稻生产上直接利用近代品种外,利用近代育种材料作为育种亲源而育成的品种在50年代以后的水稻生产上亦占有很高的比例,如以南特号为基础即衍生8辈258个品种。此外,近代各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出大批水稻育种人才,他们成为50年代以后中国水稻育种的中坚力量。可以说,没有近代育种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就不会在60年代出现以矮秆良种为标志的绿色革命。本文第六章主要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与农业发展的诱致性变迁理论,探讨了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条件。首先,动力来自近代科技的不断突破,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在近代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次,从中国近代的资源禀赋和社会需求来看,社会亟需能减缓人口和土地压力的新技术,同时,政府又无力对农业生产进行大量投资,这些因素诱发了节约土地、增加产量而且无须巨大投入的育种技术的优先发展。在近代社会的农业技术创新中,政府尽管在科研投资上捉襟见肘,但在制度上进行了必要的近代化变革,制定相关法规,设置新型的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抗战时期政府推行的粮食增产等措施导致强制性技术变迁的发生。此外,作为一类全新的技术,中国近代育种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本土化改造。这种对先进技术的本土化改造也成为中国水稻育种界长期的传统,是中国水稻育种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结语部分分析了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的特点。首先,与传统技术相比,近代水稻育种最显着的特征是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化。近代育种技术的发展与科学密不可分,它以遗传学等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在科学研究与试验的基础上,有明确的育种目标,经过科学、严谨的田间试验和数理统计程序;拥有专业的科研机构与专职的科研人员也是近代育种科学化的重要体现;近代育种科技的科学性还表现为科技组织和管理的科学性。因此,近代水稻育种不仅规模大、周期短、见效快,而且能根据生产的需要育成具有各种优良特性的新品种。其次,政府在水稻育种科技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代三十年中育成的水稻新品种主要由政府所属科研机构选育;从良种推广来看,各地推广工作亦多由政府农业行政部门推动,特别是抗战期间,在战火纷飞的情况下,水稻育种和良种推广工作之所以能在后方取得快速进展,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措施。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变迁对当今农业科技的发展具有以下的启发意义: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必须经过本土化改造,才能适应当地的条件,转化为适用技术;政府对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的支持是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技术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面向社会需求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

湖北省农牧业厅粮油处[3](1990)在《杂交早稻新组合试验示范简报》文中指出 近年来,全国先后育成了一批早熟、优势显着的杂交早籼组合,为杂交早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了加快筛选适合我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良组合,我们除了积极参与长江流域组织的杂交早稻协作攻关外,在省内开展了大量的筛选试验和生产示范工作。现将近两年试验示范情况综合简报如下。

吴朝晖[4](2008)在《超级杂交中籼稻高产生理生态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从生态和栽培方面研究促进超级稻高产的理论和技术,本人于2004~2007年在海南三亚、湖南长沙等地,以超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培九、两优0293、GD-1S/Rb207等为材料,进行了超级稻生态适应性、栽培模式、施肥水平等试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了一批高产超级杂交稻组合,如Y优173、88S/金18、YHH-5、88S/R24-6、广湘24S/R28-3-2、8两优45、T64S/0293等。其共同特点是有效穗数较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中上。超级稻的理想栽培方式为宽窄行、垄栽。垄栽主要通过促进分蘖、减小剑叶叶角等达到提高产量目的。强分蘖能力组合(如两优0293)密度以120000穴/hm2左右为宜,而弱分蘖能力组合(如GD-1S/RB207)密度应以150000穴/hm2左右为宜。(2)为使超级稻产量达到12t/hm2左右,长沙地区适宜施氮量为225kg/hm2,海南地区适宜施氮量为300kg/hm2,且基肥与追肥比例为5:5~6:4。(3)功能叶特性受施氮量影响:剑叶随施氮量增加而变长:变宽,剑叶叶角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的变化趋势;叶片SPAD值随施肥水平上升与密度变小而增大;叶片光合速率随施氮水平提高而显着增加。(4)适量施氮促进根系生长、下扎及根系活力增强,过量施氮有抑制作用:施氮量明显影响根系的分层分布与幼穗分化期根系IAA与ABA的分泌量,施氮水平间呈现N2>N1>N3>N4趋势,而密度对根系分布及其激素分泌影响甚微。(5)在施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穗肥比例可防止根叶早衰;孕穗期增施钾肥,防止早衰的效果更明显;将单施穗肥改为施穗肥+粒肥,再结合根外施肥,能显着延长功能叶寿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超级杂交稻产量。(6)密度和施肥对超级稻具有明显互作效应:产量与有效穗数以N3M3(中肥密植)最高;千粒重不受密度影响,但随施氮量增大而显着下降;施氮水平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是,在较低施氮水平下表现为对穗数的影响,但在较高施氮水平下主要表现为对每穗粒数的影响。(7)根际微生物数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显着,且受到密度的影响;水稻根际微生物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变化在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有差异;各种微生物的活性在经过一季作物后的改变表现不一致,而总微生物活性的下降幅度与施氮量和密度有关,微生物活性随N、P、K施用量增加而降低;水稻分蘖期解磷细菌量因施菌肥而明显增加,解钾细菌数量随生育时期的推进而增多,但不受钾肥影响。

于林惠[5](2011)在《机插粳稻群体特征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针对机插粳稻发展中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展了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培育壮秧关键技术试验、基本苗定量试验、穗肥氮素比例试验、氮素基肥与分蘖肥比例试验等专题试验,并结合大面积机插粳稻调查和高产示范方调查等,分析了机插粳稻群体特性和高产限制因子,同时对机插粳稻高产定量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以常规粳稻5356为试验材料,设机直播、机抛、小苗机插、人工手栽四种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特性以及氮素吸收的影响,并通过生产成本调查研究,比较了几种种植方式间的经济差异。结果表明,机插方式产量显着高于其它几种种植方式,且有效穗数较高,群体结构合理,群体透光率较高,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强,此外机插较人工手栽明显节约了生产成本。结果表明,机插具有明显的省工节本、高产稳产优势,适应性广的特点。2008年选择江苏武进区邹区、漕桥和前黄各1个百亩连片超高产示范片,品种分别为武香粳9号和武运粳7号。2009年在如东进行了宁粳3号百亩连片超高产示范。另外试验选取四个点作实地调查,考测地点分别为高邮市(沿运地区)、淮安市宝应湖农场(沿淮地区)、兴化市(里下河地区)和大丰市方强农场(沿海地区),供试品种为苏中地区机插稻主栽品种淮稻7号、武育粳3号、镇稻9424和扬粳9538。调查分析目前江苏机插稻常规产量条件下机插稻产量限制因子。结果表明:颖花量大小是产量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大面积机插稻穗数不足是影响机插稻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稳定机插稻产量的基础是建立足穗的水稻群体。培育均衡性群体,促大穗、保证足够的颖花量是机插水稻进一步产量挖潜的主要方向。为明确影响机插育秧秧苗素质的因素,本文以镇稻6217为材料,研究分析了机插稻育秧中的播种量、秧田水分管理及施用旱秧壮秧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较低时,秧苗个体性状优势明显,但盘根性差,不利于起秧机插;播量过高时,秧苗素质弱,不利于机插后的返青活棵。水分运筹中,旱育较水育更有利于健壮秧的形成,同时有助于延长秧龄、增加秧龄弹性。施用旱秧壮秧剂在短期内可起到培肥的效果,但用量不宜超过1%。在前人关于水稻基本苗计算研究基础上,选择常规粳稻宁粳3号和杂交粳稻常优1号为材料,设置机插不同单穴苗数试验,对机插水稻基本苗计算的定量参数进行了获取研究,并将所得参数输入机插水稻设计栽培系统设计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机插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的分蘖缺位有所不同,机插常规粳稻分蘖缺位bn=1.5叶,机插杂交粳稻分蘖缺位bn=0.5叶;单穴移栽苗数对a值影响显着,其中常规粳稻3苗处理、杂交粳稻2苗处理产量表现较好,因此确定常规粳稻矫正系数a=1.5,杂交粳稻a=1.0;两种类型水稻的分蘖发生率r表现一致,均为0.8左右。将参数值输入机插水稻栽培设计系统比较高产方产量构成与群体质量指标对其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与设计值的偏差均在5%以内,验证了机插水稻基本苗计算参数的可靠性。以2008-2009年江苏武进区漕桥(品种为武香粳9号)和前黄(品种为武运粳7号)等2个百亩连片机插粳稻高产示范方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机插粳稻养分吸收分配特征,并对高产精确定量施肥参数进行确定。结果表明,高产机插粳稻产量的80%左右来自抽穗后的光合产物;叶片的转运率较高,而茎鞘抽穗后呈表观输入;机插粳稻对氮的吸收量随着产量升高而增加,增加量主要来自抽穗后对氮的吸收量的显着提高:随着产量提高,抽穗至成熟期氮积累量和积累比例均上升,磷钾吸收量上升,而比例却有下降的趋势;机插粳稻叶片的氮素转运率较高,而茎鞘抽穗后呈表观输入,氮素的转运贡献率主要来自叶片;成熟期氮收获指数在0.510-0.610之间,磷收获指数在0.75左右,钾收获指数接近0.20;高产机插粳稻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为2.0-2.1 kg/hm2,氮磷钾比例为2:0.9:1.4。2008年在江苏丹阳进行了机插粳稻氮素总量不变条件下,基蘖肥与穗肥比例、氮素基肥与蘖肥比例等2个试验,研究氮素运筹对机插粳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施氮量下,适当提高穗肥比例,可以增加穗粒数和总颖花量而提高产量;提高穗肥比例有助于提高中后期的氮素积累,提高各个时期的氮素利用率;在适宜施氮和穗肥比例一定下,降低基肥和分蘖肥的比例可以提高有效穗和总颖花量而提高产量。提高分蘖肥的比例有助于提高中期的氮素积累,提高各个时期的氮素利用率。

聂元元,毛凌华,李永辉,颜满莲,谢红卫,颜龙安,蔡耀辉[6](2014)在《三系杂交晚稻荣优225示范推广的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荣优225是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合作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稻组合,2009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连续4 a成为江西省主推品种和超级稻推广品种。总结了荣优225自2009年审定以来在各地示范推广的表现,分析了荣优225快速推广的主要原因和发展前景。

关俊霞[7](2007)在《南方农户水稻生产的投入产出及技术需求分析 ——来自四省的农户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产是水稻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技术采用的主体。研究农产的水稻生产行为和技术需求的方向,不仅可以了解当前我国南方水稻发展的现状,同时也为水稻技术今后的发展指出方向。本研究通过对南方303个农户水稻生产行为和技术需求的调查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 2005年调查点农户早稻、中稻和晚稻的单产是5289公斤/公顷、6995公斤/公顷和5280公斤/公顷。调查点劳动力投入比全国平均水平少90个/公顷;化肥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化肥费用较高;调查点农药费用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0-450元/公顷,同时物质费用的支出比较高。地区间的投入产出存在一定的差别,监利县和清镇市的水稻单产水平较高,各项投入相对较低,铜陵县的水稻单产水平较低,各项投入相对较高。(2)南方农产水稻产出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显示:水稻种植面积和耕地质量对产出的影响非常显着;农户不同水稻品种的采用对产出的影响差别较大,要注意研发和推广适合当地自然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农业化学品中氮肥投入过多,磷肥和钾肥投入不足,施肥结构不合理;农药投入过多,农药支出对产出的影响不显着。在农业化学品的使用上,78%、75%和69%的调查农产认为过量和不合理的使用造成了土壤板结、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变差,剧毒农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危害着人类的健康。(3)栽培管理技术、土壤条件的差别是造成水稻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品种和种子质量、生产投入的差别也对产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分别有48%、40%和25%的调查农产认为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生产成本高和农业技术尤其是现代化的栽培和田间管理技术的缺乏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4)农产的农业技术需求应该受到重视,尤其是以新品种、病虫害防治和省工技术为代表的农业新技术应该得到推广和扩散,同时新农药化肥和新农具也应该因地制宜的研究和推广。在新品种的性状调查中,51%、34%、15%的农产把产量、品质和抗性排在品种性状需求的首位。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优化农产水稻的生产行为,更好的满足农户农业技术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姜达炳[8](1990)在《杂交早稻新组合在湖北试验示范简报》文中提出为了加快杂交早稻新组合的推广应用,1988~1989年,湖北省参加了长江流域5省组织的杂交早稻协作攻关,还自行组织了大量的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较为适合湖北省大面积种植的组合为。威优1126、威优48—2、常优48—2、汕优10—35;可以搭配种植的为线优49、常优49。

彭雪明[9](2009)在《硅肥对超级早稻产量形成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喜硅作物。前人就硅肥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有关硅肥对超级稻,尤其是超级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甚少,而硅肥对超级早稻氮利用效率与茎叶形态及抗倒伏性状的影响研究未见报道。为此,以超级早稻组合陆两优996为材料,于2008~2009年研究了硅肥对超级早稻产量形成、氮利用效率与茎叶形态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硅肥使超级早稻增产1.27%~5.53%,原因主要在于硅肥可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提高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硅肥在与氮肥配合施用条件下增产效果更好,且硅肥在氮肥运筹(基肥:蘖肥:穗肥:粒肥)6:2:1:1方式下的增产幅度高于4:2:3:1方式。(2)硅肥有利于提高超级早稻氮累积量、氮肥利用率、氮肥效率、氮素吸收效率、氮收获指数与氮素利用效率,而使氮生理效率略有减小。(3)硅肥与氮肥在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氮肥效率与茎秆直径等方面均存在互作增效效应。氮肥与硅肥配合施用是提高超级早稻产量与氮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4)硅肥有利于提高单茎叶面积、减小剑叶叶角、增大茎秆直径,显着提高茎秆抗倒力,单茎抗倒力提高0.042~0.056 N。在叶片形态(长度、宽度、叶夹角等)上,硅肥的效应与氮肥运筹方式有关,且不同叶位间也存在差异。

周文新[10](2006)在《不同类型再生稻生育特性及源库关系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围绕再生稻的源库特性,于2004~2005年通过品种比较、留桩高度、扦插和分期播种等4个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组合)再生稻源库特性差异、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特性的影响、不同节位再生稻源库特性差异以及同期抽穗再生季与主季源库特性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再生季产量以培两优210(2004年)和培两优E32(2005年)最高;两季总产居前3位的,2004年是培两优981、培两优210和培杂双七,2005年是培两优E32、培两优981和汕优63。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长沙地区再生培植的是培两优E32,其次是培两优981、汕优63、培两优210与培杂双七,其中培两优210是理想的低桩再生稻品种。再生稻米质略好于头季稻,但稍劣于同期抽穗的主季稻,亦即再生稻米质介于早稻与晚稻之间。2.杂交稻与常规稻(父本)在诸多方面具有明显差异:与父本比较,杂交稻头季LAI、上三叶着生角度、根系活力及产量较高,头季生育期较短而再生季较长,再生苗萌发较快,最大LAI出现时期较早;头季与再生季粒叶比均表现杂交稻大于父本趋势,而比叶重表现相反。3.适宜再生培植的品种(组合)应具有如下特征:生育期适中,株型紧凑;根系活力高,LAI较大,叶绿素含量高,穗粒数较多、千粒重较高,粒叶比适中,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适中,但经济系数大;光合速率在灌浆前期较低,而在灌浆中后期大;倒一节间大维管束数目多,倒三节间大维管束面积大;齐穗期枝梗过氧化氢酶活性高;成熟期茎鞘残留光合产物较多,且主要贮藏在倒二以下节间。4.留桩高度显着影响再生稻的源库特性。随留桩高度下降,再生稻株高、穗长与穗粒数增加,而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下降。低桩再生稻受库的限制程度较高桩再生稻稍大,各高度下再生稻源库关系均属源限制型;茎鞘可溶性糖含量一般随留桩高度下降而下降,茎鞘淀粉转运率一般中高桩高于低桩;留桩越高,腋芽内源GA3与IAA含量越低,低位芽更低;留桩高度降低导致腋芽GA3与IAA含量迅速增加,表明留桩高度通过影响内源激素含量来影响腋芽萌发。5.再生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在源库特性上具有显着差异。与主季稻相比,再生稻结实率略高,千粒重略低,比叶重增大,粒叶比提高1倍以上。以主季稻各性状值为1,则再生季LAI与单茎叶面积为1/8~1/5,单株干物重为1/4~2/5,穗粒数与产量为1/3左右。再生季光合速率较高,作物生长率较小,而净同化率较主季提高2~5倍。剑叶光合产物,主季稻约2/3分配到穗部,约1/4残留在茎鞘中;而再生季4/5以上分配到穗部,残留在茎鞘中的比例较主季大大降低;再生季茎鞘淀粉转运率低于主季,而可溶性糖转运率高于主季。在源库关系上,主季稻属增库增产型,而再生季属增源增产型,但增库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6.母体条件下,随节位下降,再生稻株高、单茎叶面积、穗长、穗粒数增大,结实率与粒叶比下降。与母体条件相比,离体条件下株高、穗长、穗粒数增大,且不同节位间的差异较大。母体与离体条件下腋芽内源激素含量有差异;与留桩40 cm相比,腋芽GA3含量与高位芽IAA含量在扦插后9 d提高;离体条件下GA3与IAA含量高位芽大于低位芽,而母体条件下多以低位芽较高;扦插后9 d~15 d,腋芽CTK含量迅速降低,但一直表现低位芽大于高位芽趋势。

二、杂交早稻新组合试验示范简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早稻新组合试验示范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 历史文献法
        (二) 历史逻辑法
        (三) 统计分析法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1.5 科研激励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1.5 超级稻推广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1.3 国际培训概况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2.3 饥饿的启迪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一) 专着类
    (二) 论文类
    (三) 学位论文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致谢

(2)中国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水稻育种科技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近代水稻育种科技萌芽时期(19世纪末-1919)
    第二节 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初创时期(1919-1930)
    第三节 近代水稻育种科技独立发展时期(1930-1949)
第二章 近代重要水稻育种机构
    第一节 高等农业院校的水稻育种机构
    第二节 农事机关内设的水稻育种机构
第三章 近代水稻育种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近代水稻育种基础理论研究
    第二节 近代的水稻品种检定
    第三节 纯系育种在中国近代的发展
    第四节 近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
    第五节 抗虫育种与抗病育种
    第六节 其它育种方法的初步研究
第四章 近代水稻育种成就与良种推广
    第一节 育种成就
    第二节 良种推广
    第三节 近代重要水稻良种
第五章 近代水稻品种改良的作用与影响
    第一节 促进了水稻生产
    第二节 推动区域农业开发
    第三节 对现代水稻育种的深远影响
第六章 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的动力与条件
    第一节 技术推动:遗传育种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突破
    第二节 资源禀赋与需求拉动:水稻育种科技的诱致性技术变迁
    第三节 强制性技术变迁: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的主要路径
    第四节 制度变迁与近代水稻育种科技的发展
    第五节 国际转移与技术扩散:水稻育种科技的中外交流
结语
    一、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的特点
    二、近代水稻育种科技的局限与不足
    三、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的历史启示
附录 近代水稻改良品种一览表
参考文献
    一、近代文献
    二、现代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超级杂交中籼稻高产生理生态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目的与意义
    2 水稻高产研究进展
        2.1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的历史及进展
        2.1.1 水稻高产育种的历史
        2.1.2 水稻高产育种现状
        2.1.3 高产育种的发展
        2.2 超高产水稻栽培研究的来源及进展
        2.2.1 超高产水稻栽培研究的来源
        2.2.2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新理念
        2.2.3 超高产栽培现状
        2.2.4 超级稻的栽培与调控途径
        2.2.5 湖南省一季稻种植现状
        2.3 水稻氮肥施用现状及超级杂交稻科学施氮研究进展
        2.3.1 目前水稻生产施肥现状
        2.3.2 湖南一季水稻(中籼稻)施肥现状
    3 论文主要内容、技术路线
第二章 超级杂交稻两种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2005年湖南长沙基点超级杂交中籼稻品比
        1.1.2 2006年湖南长沙基点超级杂交中籼稻品比
        1.1.3 2007年湖南长沙基点超级杂交中籼稻品比
        1.1.4 2006-2007年海南三亚基点的超级杂交中籼稻品比
        1.2 试验地点
        1.2.1 湖南长沙
        1.2.2 海南三亚
        1.3 试验方法
        1.4 观察记载项目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品种综合性状的表现、显着性检验及多重比较分析
        2.2 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性分析
        2.3 产量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
        2.4 品种综合性状的聚类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参试组合产量比较情况
        3.2 参试组合各项性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变异系数分析
        3.3 参试组合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诸因子的相关分析
        3.4 聚类分析
第三章 栽植方式对超级杂交稻的影响及分析
    1 栽插及中耕方式对超级杂交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灰色关联度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供试材料和地点
        1.1.2 试验设计
        1.1.3 试验的实施
        1.1.4 观察、测定项目及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分蘖动态
        1.2.2 叶面积指数(LAI)
        1.2.3 干物质积累
        1.2.4 齐穗期维管束数
        1.2.5 不同处理的光合作用特性
        1.2.6 不同处理的经济性状
        1.2.7 不同栽培方式、密度、中耕方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1.2.8 农艺性状与实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1.3 讨论
    2 不同垄栽对超级杂交稻根系、剑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长发育进程及分蘖动态
        2.2.2 垄栽模式对根系伤流的影响
        2.2.3 垄栽模式对根层分布的影响
        2.2.4 栽培模式对剑叶张角的影响
        2.2.5 栽培模式对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2.2.6 栽培模式对顶叶完全叶SPAD值的影响
        2.2.7 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
        2.3 小结与讨论
    3 不同密度对超级杂交中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测定项目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2 密度对叶面积的影响
        3.2.3 分蘖后期密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2.4 不同处理对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施氮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分蘖动态
        1.2.2 株型调查
        1.2.3 叶片开张角
        1.2.4 根系测量
        1.2.5 农艺性状
        1.2.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发育进程及分蘖动态
        2.2 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
        2.3 施氮对生长期叶面积动态及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4 施N对根系伤流的影响
        2.5 施N对根层分布的影响超高产水稻根系的发育形态
        2.6 各层次根系对形成超高产的贡献
        2.7 施 N对剑叶张角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氮肥管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3.2 氮肥管理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3.3 氮肥管理对水稻剑叶生长的影响
第五章 超级杂交中稻优化施氮模式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1.1 2005年氮肥施用量试验
        1.1.2 2006年试验设计
        1.1.3 2007年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
        1.3 氮效率计算公式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高产施氮模式
        2.1.1 施氮量
        2.1.2 氮肥运筹
        2.1.3 施肥方式
        2.2 水稻优质施氮模式的研究
        2.2.1 施氮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2.2 氮肥运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3 水稻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施氮模式
        2.3.1 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2.3.2 氮肥运筹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2.3.3 施肥方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2.4 不同施氮水平产量经济效益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超级杂交中稻抗衰老与调控补偿栽培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1.3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1.4 叶片绿叶面积变化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蘖动态
        2.2 产量及构成
        2.3 叶面积和功能叶光合功能期
        2.3.1 灌浆结实期叶面积指数(LAI)变化
        2.3.2 灌浆结实期单株高效叶面积变化
        2.3.3 高效叶叶绿素含量及功能叶光合期变化
    3 讨论
        3.1 合理的肥料运筹可以延缓衰老
        3.2 穗肥的施用原则
        3.3 根外追肥对于防早衰
        3.4 库源关系与衰老
    4 结论
第七章 综合处理对超级杂交水稻某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 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处理对超级杂交水稻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地点
        1.1.2 供试品种
        1.1.3 试验设计
        1.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1.5 数据处理
        1.2 结果与分析
        1.2.1 不同处理对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2.2 不同处理的群体结构特点
        1.2.3 不同处理对叶的影响
        1.2.4 不同处理对根系的影响
        1.2.5 不同处理不同时期植株NPK的含量
        1.2.6 不同处理不同时期植株根际微生物的含量
        1.3 小结与讨论
    2 固氮解钾等微生物量的变化与超级杂交稻产量的关系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大田实验区
        2.1.2 大田实验设计
        2.1.3 取样与测定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和讨论
        2.2.1 不同生长时期和黄熟期乳熟期对微生物总活性的影响
        2.2.2 好氧自生固氮菌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的变化
        2.2.3 厌氧自生固氮菌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的变化
        2.2.4 分蘖期解磷细菌量在不同施肥水平和密度条件下的比较
        2.2.5 施菌与不施菌条件下解钾细菌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间的变化
        2.2.6 施菌肥与不施菌肥条件下水稻产量的变化
        2.3 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
    1 两个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超级杂交水稻生态适应性研究
        1.1 参试组合产量比较情况
        1.2 参试组合生育期、经济性状等变异系数分析
        1.3 参试组合生育期、经济性状等相关分析
        1.4 聚类分析
    2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的栽插方式研究
        2.1 栽插方式对生长动态的影响
        2.2 栽插方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3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估
        2.4 栽插方式对经济形状的影响
    3 不同垄栽模式对超级杂交稻根系、剑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3.1 垄栽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3.2 垄栽模式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3.3 垄栽模式对水稻剑叶生长的影响
    4 不同密度对超级杂交中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5 施氮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5.1 氮肥管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5.2 氮肥管理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5.3 氮肥管理对水稻剑叶生长的影响
    6 超级杂交中稻优化施氮模式研究
        6.1 对产量的影响
        6.2 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6.3 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6.4 优化施氮模式
    7 超级杂交中稻抗衰老与调控补偿栽培研究
        7.1 合理的肥料运筹可以延缓衰老
        7.2 穗肥的施用原则
        7.3 根外追肥对于防早衰
    8 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处理对超级杂交水稻的影响
        8.1 施肥和密度水平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8.2 对生长动态的影响
        8.3 对生理特性的影响
        8.4 对水稻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9 固氮解钾等微生物量的变化与超级杂交稻产量的关系研究
        9.1 施肥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9.2 菌肥对产量的影响
第九章 全文创新之处
    1 首次在超级杂交稻栽培方式的综合比较中,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
    2 首次在田间条件下,研究超级杂交稻的根际微生态
    3 首次明确提出了超级杂交水稻在长沙和三亚的适宜施氮量
    4 对超级杂交水稻生态适应性参试组合进行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成果着作与课题

(5)机插粳稻群体特征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栽培方式的现状分析
    2 机插秧水稻的研究应用历程
        2.1 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机械化生产概况
        2.2 我国机插水稻的研究应用历程
        2.3 新型水稻插秧机的应用与发展
        2.4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应用与发展
    3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研究进展
        3.1 高产水稻穗粒结构特点
        3.2 水稻干物质积累研究进展
    4 水稻高产氮肥运筹研究进展
        4.1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2 氮肥运筹对水稻氮素的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4.3 机插水稻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5 机插水稻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改进及研究现状
        5.1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研究现状
        5.2 栽插密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1 通过对水稻不同种植方式(人工手栽稻、机直播、抛秧、机插秧)的对比分析,明确机插稻的优势
        6.2 通过不同产量水平机插水稻调查研究,明确机插水稻产量限制因子和高产机插水稻群体特征
        6.3 明确机插水稻培育壮秧的影响因素
        6.4 明确机插高产精确定量施氮参数,以及高产氮肥运筹
        6.5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基本苗定量
    7 技术方案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栽培方式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方法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不同种植方式对茎蘖消长动态及成穗率的影响
        2.3 不同种植方式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4 不同种植方式对氮素吸收特性的影响
        2.5 不同种植方式对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2.6 不同种植方式的生产成本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机插粳稻产量限制因子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 通径分析模型与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调查点及高产方产量及穗粒结构比较
        2.2 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比较
        2.3 点上调查方及高产方产量结构通径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3.1 机插常规粳稻高产栽培的限制因子
        3.2 穗数成为主要限制因子的原因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影响因素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土壤情况
        1.2 供试品种及落谷情况
        1.3 试验设计
        1.4 考察、测定项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2 管水方式与机插秧苗素质
        2.3 旱秧壮秧剂及其用量与秧苗素质
    5 小结与讨论
        5.1 适宜播量是确保培育机插健壮秧苗的的关键前提
        5.2 合理的肥水运筹是培育机插健壮秧苗重要措施
        5.3 有关延长秧龄、增加秧龄弹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机插水稻适宜基本苗计算定量参数的获取与验证
    1 水稻机插栽培设计系统基本苗计算定量参数的获取
        1.1 基本苗定量参数获取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1.2 基本苗定量参数获取的试验结果
    2 水稻机插栽培设计系统基本苗计算定量参数的验证
        2.1 基本苗定量参数验证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2.2 基本苗定量参数验证试验结果
    3 讨论
        3.1 机插水稻适宜基本苗计算定量参数的获得
        3.2 机插水稻设计栽培系统的特点评价及基本苗计算参数的验证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机插粳稻养分吸收分配特征与精确施肥参数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插粳稻示范方不同产量等级干物质积累动态比较
        2.2 机插粳稻示范方不同产量等级氮磷钾积累动态比较
        2.3 机插粳稻示范方不同产量等级氮磷钾分配比较
        2.4 机插粳稻百公斤籽粒养分需求量
        2.5 机插粳稻土壤养分供应特点
    3 讨论
        3.1 机插常规粳稻高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3.2 机插常规粳稻高产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特征
        3.3 机插常规粳稻高产氮素定量参数研究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氮肥运筹对机插粳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肥运筹对机插粳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氮肥运筹对机插粳稻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2.3 氮肥运筹对机插粳稻不同阶段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4 氮肥运筹对机插粳稻氮素积累量、利用率和百公斤籽粒需氮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穗肥比例对江苏机插粳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2 基肥与分蘖肥比例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 机插粳稻群体特性
        1.2 机插粳稻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深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6)三系杂交晚稻荣优225示范推广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荣优225的品比和区试表现
2荣优225的示范与推广表现
3荣优225快速推广的成功经验
    3. 1加强政府部门对荣优225示范项目的支持和指导
    3. 2科企联合,以示范促推广
    3. 3制定并示范实施切合农户实际的技术路线
    3. 4媒体宣传与示范推广相结合,逐步扩大荣优225知名度
4荣优225的发展前景

(7)南方农户水稻生产的投入产出及技术需求分析 ——来自四省的农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参考文献
2 农户经济、水稻生产和农户技术采用研究回顾
    2.1 农户经济理论研究回顾
    2.2 农户水稻生产的研究现状
    2.3 农户技术采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 调查地区基本情况描述
    3.1 数据来源
        3.1.1 调查地点和选点依据
        3.1.2 调查内容
    3.2 样本点的基本情况
        3.2.1 样本省的基本情况
        3.2.2 样本县的基本情况
        3.2.3 样本户的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4 南方农户水稻生产的实证分析
    4.1 南方农户水稻生产的投入产出水平
        4.1.1 水稻单产水平
        4.1.2 化肥用量和结构
        4.1.3 农药用量和费用
        4.1.4 物质费用
        4.1.5 劳动力投入和机械资本
    4.2 农户水稻产出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4.2.1 贫富等级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4.2.2 土地等级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4.2.3 不同品种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4.3 农户水稻产出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4.3.1 模型选择
        4.3.2 变量的选择
        4.3.3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参考文献
5 农户对水稻生产的认知
    5.1 农户对水稻单产及差异的认知
        5.1.1 农户对水稻单产水平的认知
        5.1.2 水稻单产差异的因素分析
    5.2 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分析
        5.2.1 不同地区的农户对农业限制因素的认知
        5.2.2 不同等级的农户对农业限制因素的认知
    5.3 农业化学品使用影响的分析
        5.3.1 农业化学品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5.3.2 农户对农业化学品使用影响的认知
        5.3.3 农技部门对农业化学品使用影响的认识
    参考文献
6 农户的农业技术需求分析
    6.1 农户家庭特征与技术需求分析
        6.1.1 不同地区农户的技术需求
        6.1.2 不同等级农户的技术需求
        6.1.3 耕地面积不同的农户的技术需求
        6.1.4 户主年龄不同的农户的技术需求
        6.1.5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农户技术需求
    6.2 农户水稻品种性状的选择
    6.3 农业技术的供给情况分析
        6.3.1 农技站的技术供给现状
        6.3.2 农户对农技站的满意度调查
        6.3.3 农业技术推广的限制因素
    参考文献
7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硅肥对超级早稻产量形成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1 水稻超高产研究的重要性
        2.2 我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
        2.2.1 我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立项背景
        2.2.2 我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
        2.3 我国超级稻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
        2.3.1 超级稻栽培研究进展
        2.3.2 超级稻栽培研究展望
        2.4 硅对水稻的影响研究
    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硅肥对超级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1.1 2008年试验
        1.1.2 2009年试验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硅肥对超级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1.1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硅肥的产量效应
        2.1.2 不同施氮量下硅肥的产量效应
        2.2 硅肥对超级早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2.3 硅肥对超级早稻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3.1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硅肥对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3.2 不同施氮量下硅肥对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讨论
        3.2 小结
第三章 硅肥对超级早稻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硅肥对超级早稻各器官含氮量的影响
        2.2 硅肥对超级早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2.1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硅肥对超级早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2.2 不同施氮量下硅肥对超级早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3 硅肥对超级早稻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2.3.1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硅肥对超级早稻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2.3.2 不同施氮量下硅肥对超级早稻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讨论
        3.2 小结
第四章 硅肥对超级早稻茎叶形态与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硅肥对超级早稻功能叶长度与宽度的影响
        2.2 硅肥对超级早稻功能叶夹角的影响
        2.3 硅肥对超级早稻单茎叶面积的影响
        2.3.1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硅肥对单茎叶面积的影响
        2.3.2 不同施氮量下硅肥对单茎叶面积的影响
        2.4 硅肥对超级早稻茎秆直径的影响
        2.4.1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硅肥对茎秆直径的影响
        2.4.2 不同施氮量下硅肥对茎秆直径的影响
        2.5 硅肥对超级早稻茎秆抗倒力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讨论
        3.2 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 本文主要结论
    2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不同类型再生稻生育特性及源库关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水稻源库关系研究现状
        2.2 再生稻研究现状
        2.3 再生稻源库关系研究现状与展望
    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材料与方法
    1 田间试验设计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1.2 试验材料
        1.2.1 不同品种(组合)再生稻源库特性的比较研究
        1.2.2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特性的影响研究
        1.2.3 不同节位再生稻源库特性的比较研究
        1.2.4 再生稻和主季稻源库关系的比较研究
        1.3 试验设计
        1.3.1 不同品种(组合)再生稻源库特性的比较研究
        1.3.2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特性的影响研究
        1.3.3 不同节位再生稻源库特性的比较研究
        1.3.4 再生稻和主季稻源库关系的比较研究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 经济性状及产量
        2.2 源的形态和生理指标
        2.3 流的形态和生理指标
        2.4 其他生理指标
    3 计算方法
结果与分析
    1 不同品种再生稻源库特性差异
        1.1 产量及其构成(库特性)
        1.1.1 2004年各品种(组合)产量及其构成
        1.1.2 2005年各品种(组合)产量及其构成
        1.2 再生率
        1.3 生育特性
        1.3.1 生育进程
        1.3.2 株高与穗长
        1.3.3 头季稻上三叶着生角度
        1.4 源特性
        1.4.1 叶面积指数(LAI)
        1.4.2 干物质积累
        1.4.3 作物生长率与净同化率
        1.4.4 光合速率
        1.4.5 伤流量
        1.4.6 叶绿素相对含量
        1.5 流特性
        1.5.1 节间大维管束数
        1.5.2 枝梗过氧化氢酶活性
        1.5.3 光合产物的分配
        1.5.4 茎鞘与叶片碳水化合物转运
        1.6 源库关系
        1.6.1 粒叶比
        1.6.2 比叶重
        1.7 米质分析
        1.8 小结
        1.8.1 产量、品质与再生率
        1.8.2 再生季高产的生理基础
        1.8.3 再生稻品种的选择
        1.8.4 杂交组合与父本的差异
        1.8.5 营养器官碳水化合物转运
    2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特性的影响
        2.1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产量与产量构成的影响
        2.2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关系的影响
        2.2.1 留桩高度对源特性的影响
        2.2.2 留桩高度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2.3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物质运转能力的影响
        2.3.1 过氧化氢酶活性
        2.3.2 碳水化合物转运
        2.4 小结
    3 不同节位再生稻源库特性比较
        3.1 母体条件下不同节位再生稻源库特性
        3.1.1 株高与穗长
        3.1.2 产量性状
        3.1.3 源特性
        3.1.4 碳水化合物转运
        3.1.5 源库关系
        3.1.6 内源激素含量
        3.2 离体条件下不同节位再生稻源库特性
        3.2.1 存活率与再生率
        3.2.2 农艺性状
        3.2.3 内源激素含量
        3.3 小结
    4 再生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源库关系比较
        4.1 产量与产量构成(库特性)比较
        4.2 源特性比较
        4.2.1 株高与穗长
        4.2.2 叶面积与干物重
        4.2.3 光合速率与生长速率
        4.3 流特性比较
        4.3.1 枝梗过氧化氢酶活性
        4.3.2 物质分配与转运
        4.4 源库关系比较
        4.5 米质分析
        4.6 小结
讨论与结论
    1 各品种(组合)再生利用综合评价
    2 再生季高产生理基础与再生稻品种选择
        2.1 再生季高产生理基础
        2.2 再生稻品种的选择
    3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关系的影响及低桩再生稻的利用
    4 再生季与主季源库特性差异
    5 不同节位再生稻源库特性比较的方法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主要工作业绩

四、杂交早稻新组合试验示范简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2]中国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研究[D]. 夏如兵.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3]杂交早稻新组合试验示范简报[J]. 湖北省农牧业厅粮油处. 湖北农业科学, 1990(01)
  • [4]超级杂交中籼稻高产生理生态及其调控研究[D]. 吴朝晖. 中南大学, 2008(02)
  • [5]机插粳稻群体特征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D]. 于林惠.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6]三系杂交晚稻荣优225示范推广的现状与展望[J]. 聂元元,毛凌华,李永辉,颜满莲,谢红卫,颜龙安,蔡耀辉. 杂交水稻, 2014(02)
  • [7]南方农户水稻生产的投入产出及技术需求分析 ——来自四省的农户调查[D]. 关俊霞.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8]杂交早稻新组合在湖北试验示范简报[J]. 姜达炳. 杂交水稻, 1990(01)
  • [9]硅肥对超级早稻产量形成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 彭雪明.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 [10]不同类型再生稻生育特性及源库关系比较研究[D]. 周文新. 湖南农业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杂交早稻新组合试验示范简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