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部分论述(论文文献综述)
孙明增[1](2016)在《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是党组织吸纳党员的标准和要求,是规范和约束党员行为的基本尺度。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它制定入党条件的目的,就是筛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先进分子。严格按照入党条件将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遵循。入党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90余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自身地位和任务的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严格入党条件,切实提高党员质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共入党条件的研究,不能充分展现入党条件变迁的整个过程。所以,本文把中共入党条件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入党条件变迁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因素、总结历史启示。本文总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入党条件提供了思想内核。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关注的焦点不同,因而入党条件问题在他们视野中所占的地位和分量也不相同。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入党条件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入党条件问题的一般原则。列宁则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相关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布尔什维克政党建设、苏俄革命和政权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入党条件的一套理论和策略,这为日后的无产阶级政党处理该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成为影响中国共产党制定、修改入党条件不可或缺的理论因素。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演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1921年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对入党条件作了基本规定。1921年7月,一大党纲明确规定,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做官就可入党。1923年6月,三大党章取消了党员不能跨党和做官的限制,为非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的组织,打开了大门。192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党章,对入党资格增加了“服从党的决议,参加在党的一定组织中工作并缴纳党费”以及“党员年龄须在十八岁以上”的内容。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党员标准出现“唯成分论”倾向。八七会议把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归咎为“党的指导机关的知识分子化”,因而确立了党员成分要工农化的政策。1929年11月,古田会议打破“唯成分论”倾向,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会议通过的决议案,提出入党的五条标准。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的任务随之发生改变,党的大门开始向社会各个阶层开放。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明确指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吸收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先进分子,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全国第一大党。第六章至第七章主要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变迁。早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已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始严格入党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广大解放区实行土地革命,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开始将存在剥削行为的人清除出党,重点在工人阶级中发展党员。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入党条件更加严格。1951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申请入党的对象不能存在剥削行为,必须是成分好的。1956年9月,八大党章明确规定“剥削他人劳动”者不得入党。“文化大革命”时期,入党条件“唯成分论”倾向死灰复燃。九大党章把上中农和中农排除在申请入党的对象之外。十大党章沿袭九大的规定,仍然强调“唯成分论”。而且实际发展党员工作中,另立党员标准,搞“突击入党”,使一些投机分子和坏分子混入党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员队伍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第八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变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在入党条件上逐渐恢复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的入党资格。1982年9月,十二大党章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入党资格,提出了党员的基本要求,并在党员义务中补充了“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的内容。2001年7月,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2002年11月,十六大党章在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纳入申请入党的对象。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党员工作,“党组织要严格把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政治合格”。截至2014年底,全国党员总数达到了8779.3万名。第九章是总结和启示。回顾中共入党条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知,中共入党条件的演变过程是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有益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性的启示。一方面,中共入党条件变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国际局势和中国国情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制定的政治路线。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入党条件应该重视社会成分,但不能“唯成分论”;入党条件应该同时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应该不断吸纳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王金双[2](2012)在《“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以“文史互证”的方法来研究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论文详细梳理了正面形象、反面形象、旧知识分子形象、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及另类目光下的另类形象的塑造过程,重点分析了这些人物形象本身的意义,并进而探讨了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命运的关系。由于国家意识形态对十七年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强力规约,造成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公式化与概念化。在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有的在党的教导下,在批判与改造中,走上了与工农兵结合的革命与建设之路。有的则未能经受住党与时代的考验,走上了反革命道路。当然,在“百花时代”,也出现了一些内涵较为丰富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敢于对社会与现实发出质疑与批判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精神。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从《我们夫妇之间》谈起,考察在对小说的批判背后所凸显的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关系的矛盾,导出知识分子及其形象与(小)资产阶级之间的“血肉联系”。历史文本中对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持续关注与批判注定了文学文本中知识分子形象被强力规约与改造的命运。第二章探讨了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正面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特点和规律,重点阐释了这一形象的成长过程及所具有的模式化意义。第三章考察了对反面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特点和规律,重点分析了在这一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性”与“家”的意识形态性质。第四章通过与历史文本的联系,分析了旧知识分子形象的改造理由、过程、结果,总结了对这一形象的改造模式,同时详细论述了文学文本中旧知识分子对“改造”的质疑与批判。第五章探讨了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模式,通过对历史文本中“又红又专”的培养目标与“上山下乡”的培养途径的提出与发展过程的考察,总结了文学文本中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成长规律单一化的原因。第六章考察了在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百花时代”对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另类”之处。分析了文学文本中知识分子对现实生活的“干预”、对爱情的“欲说还羞”的表达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命运之关系。
王东[3](2010)在《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构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对当时的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地位与作用和具体措施等问题花费了大量笔墨来加以研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知识分子是个历史的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知识分子内容的着作中,他们从唯物主义的视角,以生活来源、经济地位这把尺子作为划分阶级属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划分阶级的依据,只能是人们的经济地位,即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剥削关系,这是唯一合乎科学的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用这种阶级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是非常符合实际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知识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科学技术知识是生产力,而生产力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是依靠和发展掌握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因此说,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是巨大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问题提出以后,更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应用,指出在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和未来共和国的建设中必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队伍。坚决克服排斥知识分子的倾向,坚决反对把他们拒之门外。而要对他们进行客观的实际的分析,不看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是否复杂,更看重自己的现实表现。对转过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知识分子要采取团结教育政策加“盐酸”溶化他们。万不得已情况下,采取收买旧社会知识分子身份和威慑办法来为我方服务。这些方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是符合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对于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及作用方面,列宁更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留给后世的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知识分子的作用。他认为,没有进步的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就不会产生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也就不能组成先进的政党,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也就不能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提高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要建设共产主义,就必须掌握科学与技术,劳动者只有掌握了最新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才能真正成为发展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承担者,才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上,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是形成初步体系的,是具有开创性的历史贡献的。但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列宁的知识分子政策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混淆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政治归属问题,把他们确定为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给他们以不应有的政治待遇,伤害了一部分参加革命知识分子的心。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然后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再然后是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认识变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很重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也经历了曲折和失误,留下了深刻教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来没说过的话。改革开放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中国已经形成了普遍风气。江泽民全面贯彻邓小平的知识分子理论,提出了“四个尊重”。并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胡锦涛提出创新型人才理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做好当代的知识分子工作,推动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促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聪明和才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已经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李永进[4](2017)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话语表达,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性质、任务、前途、动力、步骤等问题的系统解释。这一话语创生于近代中国人追寻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语境之中,与“中体西用”和“维新变法”的改良话语、三民主义话语、苏式革命话语共同构成了救亡与复兴的话语谱系。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的建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演变历程。20世纪20、30年代,毛泽东完成了革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化,同时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十六字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概念和论断。经过抗战初期的国共三民主义之争,毛泽东开始建构属于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意识形态话语,进而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的基本框架。具体而言,毛泽东提出并阐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性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两步走”的革命战略、“三大法宝”的革命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形式等话语概念。在话语渊源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实践的话语总结,它直接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革命发展阶段论及殖民地国家革命理论,又借鉴了“唤起民众”、“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等三民主义的合理内核,还通过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元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西方话语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的转换,完成了对既有话语形态的扬弃与超越。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是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的统一体,也是话语建构与话语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得到了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等社会群体的接受与认同,成为中国革命的主流话语,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革命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然而,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非但没有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在当代中国话语建构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新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群众路线”等诸多概念,仍然是当代政治生活的高频用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政治内涵。除此之外,目前中学、大学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在很大程度沿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的分析框架和话语表达,在建构百年近代史知识体系的同时,也形塑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身份认同。
焦金波[5](2012)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卓有成效的推进,既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也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留下许多宝贵借鉴。研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等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意义,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等问题展开论述。第二章主要考察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需求,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抗日救亡,高度整合的社会,共产国际与中共关系在互动中改善,分别作为现实根据、历史依据、时代主题、组织基础、外部条件,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命题的提出。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就是人民群众对党的政策的广泛认同,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简约化。本章最后还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研究阐述了三点认识。第三章主要考察延安时期党的领导群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延安时期,党的领导群体日渐形成。其自身具备的特质,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需的主体资质。党的领导群体根据不同社会群体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展学习运动和整风运动,推动广大干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保证农民在民主政权中的地位,寓教于利,寓教于乐,满足农民利益诉求,增进农民对党领导的事业的认同。构建新的知识话语体系,推动知识分子深入社会实践,与工农结合,引导知识分子在学术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第四章主要考察延安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风前后延安知识分子经历了由启蒙者到现实中的被改造者,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潜在主体到大众化对象的身份变迁与角色转换。这是当时农民为主体的政治力量崛起和文化期待旺盛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使然,也是知识分子借助革命诉求弥补自身文化人格缺失的艰难的心路历程。经过身份变迁与角色转换,知识分子最终具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需资质。知识分子利用自身的文化知识优势,以出版机构为依托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以各类学校为阵地宣讲马克思主义,以学术团体为平台研究马克思主义,以文化艺术为载体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和“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做出了贡献,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和“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和研究,则推动了全党的理解和接受。第五章主要考察延安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延安时期,中共扩大政治宣传与加强理论建设的现实需要,报纸在传播中的强势地位,党对报纸宣传绩效的重视,使得延安报刊积极宣传延安整风,促进大生产运动,推进社会建设,普及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推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指导地位的最终确立,促进民主政权建设。准确的媒体性质与办报方针定位,密切联系群众的传播内容、风格与组织体系,议程设置的产品生产方式与显性方式与隐形路径并存的多元传播渠道,规避同质竞争的新闻生态环境优化策略,是延安报刊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第六章主要是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评价。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被广泛认同和信仰,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基本框架初步建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常态化向运动式畸变的萌芽,从工农与知识分子的双向结合到单向度的知识分子工农化,把翻译、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同教条主义的倾向,缺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学理分析,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缺陷与不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取向为前提,要以协调有序的组织体系为保障,要以与各社会思潮对话交锋为动力,要以与民族文化良性互动为依托。
章涛[6](2016)在《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建制运动,知识分子改造对当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有其特殊的研究意义。第一,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看,知识分子改造运动是毛泽东现实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构想中关键的一环,与当代中国前三十年的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建构紧密相关,也与八十年代中国二度现代性转型有直接联系。因此,改造虽然以政治运动的面目出现,但其承担的历史和思想内涵要远远大于革命的暴力规训,涉及的关于知识、意识形态的曲折想象,也远非"反智主义"可以概括;第二,从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来看,改造可以被视作某种"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一一它上承了现代知识分子自我启蒙、自我忏悔的内在要求,下启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精英的群体性失语。换句话说,改造运动的发生是知识分子主体与意识形态客体双重作用的结果,而它对当代知识分子在新时期后的主体重建具有延续性的影响。最后,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说,极端化的改造运动毫无疑问是应该被否定的,但如何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对"知识分子改造"进行知识性的梳理,而不是无视了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制度建设的基本需要与无可避免的矛盾,将对制度、革命和政治权力的反思简而化之地推向对整个社会体制乃至于意识形态的否定,则不但关系到我们今天是否能还原历史语境,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内部逻辑给出一个较为客观公允的结论的问题,也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把握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心灵史。基于此,本论文将从制度的建构,主体身份的认同,文本阐释三个角度,考察知识分子改造这一政治事件在"历史现场"与"文学想象"两个话语场中呈现的各异面貌。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从马恩原典和党关于知识分子管理、培养和批判的史料的互读中,对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理论资源及其历史误读做了耙梳。同时,也对这种误读所造成的种种悖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的阐释。最后,结合新时期的文艺政策,探讨了知识分子改造在"文革"后的"承继"与"变体"。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宏观角度,以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和当代"前三十年"为界,梳理知识分子在时代语境变迁下的不同文化人格状态与生存处境。同时,对运动的发生、发展和主要釆取的方法、模式作出必要的交代。第二章从制度的建构入手,探讨组织化的单位结构和意识形态化的批判体制对知识分子改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前者以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和社会地位等方式,为改造的顺利进行提供外部条件,而后者则通过与政治权力结合的方式,推行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审美范式与文化逻辑。但制度又是以人为根本的,或者说思想改造的悖谬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怀揣着不同目的进入"制度"的知识分子。因此,本章还以专节讨论了掌握话语权的"中心作家"在运动中的不同表现,以呈现历史本身的复杂面。第三章承接第二章的体制研究,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出发讨论作家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叙事立场的迁移。在"前三十年",知识分子大多全盘接受了意识形态的改造要求,自觉成为革命宣传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但是,这种身份认同的原因又是极其多样的,当个人的因素参杂进来时,就需要我们分别分析。八十年代以后,集权政治指挥下的破坏性改造被指认为"历史错误"而得到逐步纠正,归来者们随之通过叙述悲惨的改造经验,来重新建构启蒙者的言说身份,但在这一过程中,创作主体和主流话语又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同构关系。直到后现代主义兴起,知识分子越来越走向个体立场,他们所表现出了身份认同才真正趋于多元化。第四章和第五章转入对文本的具体考察,分别从知识分子形象建构与审美范型流变两个角度,讨论当代文学中改造题材的叙事流变。在这部分中,笔者没有从狭义的"形象分析"和"审美范式"角度阐释作品,而是力图在形象学、叙事学与思想史、文化史的中间建立起一套动态平衡的阐释机制,不只告诉读者有哪些形象和叙事手法,更要从这些表征性的符码背后找到不同时代话语留下的文化印记。结语一定程度上跳脱出"前三十年"意义上的"改造"概念,思考后现代语境中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和重归精神高地的可能性,并从专业化和道德化两方面提出了新的"自我提升"和"自我改造"要求。
孙延青[7](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郑璐[8](2012)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研究(1949-1956)》文中认为知识分子一词最早来源于俄国,随着时代的演进,知识分子的概念和意义被人不断进行阐释,一般认为知识分子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是知识水平高,表现在具有超出普通人平均水平的高学历;其次是劳动性质,知识分子一般都被认为是脑力劳动者;第三是职业领域,知识分子一般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工作,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形成精神成果来展现价值同时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三点可以被看作是定义知识分子外延上的基本标准。本文研究中的知识分子特指求学于清末民初,成名于民国时期,经历国共两党政权更替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养、以西方思想文化为主要意识的知识精英群体。这与建国初期从人的受教育程度出发,将当时受过小学教育的人统称为知识分子的提法具有明显的区别。本文共分为七大部分。在绪论部分,重点阐述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并对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如何定义作出界定。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是论文的总起,首先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进行介绍,知识分子问题在马恩的着作中尚未成为主要研究重点,而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过程中则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理论对前苏联知识分子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章“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回顾”。首先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进行描述,介绍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态度,最后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政策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得失,并作出评析。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及其影响”。首先介绍建国后知识分子群体的状态,分析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的原因,对运动的内容进行简要叙述,最后总结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所取得的成果。第四章“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批判及其后果”。对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进行阐述,结合当时知识分子的实际状况,找出知识分子在思想上与中共中央意识形态领域政策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先后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胡适“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并以批判胡风文艺思想及“胡风反革命集团”达到高潮。最后对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所产生的负面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整”。随着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完成,知识分子的智力作用在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下得到充分发挥,适应了世界科技革命发展新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为“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作出了突出贡献。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结合实际,对知识分子政策不断调整,先后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向科学进军”,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第六章“建国初期党对待知识分子问题的经验教训与启示”。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经验教训的分析归纳,客观评价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分析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等问题,正确区分和处理政治和学术的关系,冷静思考在当前如何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才能,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启示。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点: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分析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问题。无产阶级政党在取得政权后应及时调整思维模式,完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用团结、发展的思路来调动社会各种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在本国的建设实践过程中应从国情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不要盲目地照搬别国的经验和模式,避免教条主义错误。应客观看待和评价知识分子所受的资产阶级教育,肯定他们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具有的进步性。应充分估计和肯定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进步性,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二是要正确区分和处理政治和学术的关系。学术与政治应建立和谐共融的关系;要从法治化的角度审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允许公民有言论自由,从而保障学术研究的自由;要防止政治对学术的过度干预,避免学术研究政治化。三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实践历程告诉我们,坚持“双百”方针,是实现繁荣我国学术研究与文艺事业发展的正确选择。四是要充分认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知识分子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知识分子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周全华[9](1997)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毛泽东认为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中共11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定性为一场内乱。“文革”中的“教育革命”是什么性质呢?决议没有讲。有人认为是教育的大破坏,有人认为是失败的教育改革。要弄清它的性质,先要弄清“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实际做法又如何。方针与执行,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如1957年提出的培养目标和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两条方针几十年不变,但执行中的变化很大。所以研究者既要注意方针政策本身更应注重其实际执行,并从实际做法中归纳出这一时期实际执行的方针。而不为表面宣称的方针所惑。 “文革”中没有废弃1957—1958年教育方针,但是宣称这个由党的领袖提出的方针没有得到执行,各级领导执行的是一条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于是从左的方面重新解释教育方针,从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导出大学生“与工农兵划等号”。从“为政治服务”导出“专政工具”论。这样,“文革”期间的教育方针实际发生重大变化。 一般认为“教育革命”方针由三个文件构成,这就是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和七·三0指示。其中以五·七指示为思想指导。五·七指示提出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教育革命”的对象,(后来张春桥提为“全面专政”的对象)。“革命”的方式是由工农兵对之“改造”“再教育”。虽说人人皆须改造,但不言而明:知识分子改造与工农的自我改造有性质上的区别。本世纪初,以资本主义新学堂取代封建读经应试教育,以现代教育取代旧式教育,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但这场革命却是渐进的,洋学堂与旧私塾并存,新派教员与老先生和平共处,并未将私塾和塾师作革命斗争对象。 五·七指示明确说所提不是“新鲜意见”,“多年以来……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现在是要将过去的经验、即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不正规教育经验,来匡正社会主义现代正规教育之“偏”。革命年代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突出生产、突出实际应用是合理的,而以此指责社会主义时期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工农、脱离实际”则是偏颇的。时代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城市领导乡村,重视科学文化教育、重视知识分子是必然的。斯大林适时地完成了这一转变,提出“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干部决定一切”,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一些做法。中国由阶级斗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则较为艰难。这不能不影响到教育。“教育革命”实质是“革”现代教育的“命”,它从属于那条阻碍滞现代化进程的错误政治路线。 书稿以开首部分论述“教育革命”的缘起和真实含义,阐述它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它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又有自己的分支理论。中间几章分述:“教育革命”随“文化大革命”而发动,是其最要组成部分;分析解剖“教育革命”建立的新体制,指出这是一个对知识文化和知识分子“全面专政”、分裂知识分子与其他劳动人民关系的体制;叙述
陈俊[10](2013)在《土改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土改文学作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最主要的创作潮流,通过前后延伸,笔者发现土改文学对于“共和国文学”(即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具有发生学的意义。土改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直接母体,建国以后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文学叙事模式和政治美学形态都是土改文学中的局部模式的延续和扩展。土改文学不仅承继和强化了左翼文学的政治美学特征,而且在文本实践上实现了从“革命文学”到“工农兵文学”的创作转型。作为对土改文学研究中相关问题的思考,本论文引入“情感政治”作为研究的核心概念,因为“情感”在土改中和土改文学里都是一个重要符号。而土改文学在表述和构建这种“情感政治”方面,特征显着。论文中分散于各个章节的相关问题都与这个概念有关,也可以说都是这种“情感政治”的具体表现:如“翻身”叙事中阶级正义,感恩叙事,土改文学中“污名化”叙事,土改文学中“翻身情境”营造和叙述,土改文学中的“诉苦”叙事,土改文学构建的新政治情感——阶级情感,土改文学中妇女解放与政治、家庭和情感之间的关系,土改文学中知识分子心态和思想改造叙事,等等。在一定的意义上,这些问题,都是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情感政治”的文学表达。本论文总共六章。论文前三章类乎于对土改文学的整体统观。在这观照中始终以“情感”为核心来阐释土改文学的表达体系和文类特征。论文第一章试图在具体的历史和文学的语境中分析土改文学的生发原因和生成背景。梳理上改文学的阶段历程和发展面貌。在此过程中尝试界定土改文学的相关概念,并考察这种“政治式写作”的发展脉络,以及土改文学在文学史发展过程中的承续关系和阶段意义。论文二、三两章主要是阐释土改文学中的叙事特征和情节结构、情感政治、以及阶级话语构形中的情感逻辑。第二章主要阐释:翻身正义的阶级化建构中对地主、农民、和感恩对象的形塑和表现。翻身情境营造中各种互动形式的描述和情感的唤起和传递。土改文学中人物类型化塑造与“污名化”叙事特征,该特征是类型文化和阶级类分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学结构形态方面表现出三种结构形式:情节结构模式,主题团圆模式,逻辑对比模式。正典结构土改叙事确立了一种新的文学叙述形式,开创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许多美学范例;论文第三章考察一个外在于农民生活空间的政治力量是如何将农民动员起来并凝聚起相应的阶级意识?通过“劳动”话语、“土地”话语的陈述,“诉苦”归因和身份的阶级建构,在农民观念世界里置入一种新的情感政治,这种情感政治在思想动员和政治认同中发挥了重要的所用,由此考察并分析土改文学中诸如“苦难”、“阶级”“国家”等话语和主题的生成演变机制。论文后三章带有专题探讨的性质。因为在土改文学的总体形态之外有两个方面内容让人关注。一是大量关于妇女解放主题叙事;另一个是土改文学中知识分子身份想象和改造模式。论文第四、第五章是对这两个专题的思考和回应。近代以来,女性身体一直在文学里呈现出不同的政治隐喻。而毛泽东关于妇女压迫和解放的权威论述俨然成了土改文学妇女形象的理论依据,文学描述中体现了对这种妇女观迎合,也呈现了与此相偏离的某种丰富性;而土改实践对知识分子情感和心态的冲击很大,知识分子面对土改也表现了某种复杂性的情感反应,这些与文学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形塑存在着既一致又不同的表达,在互文性阅读背后,体现了此时的知识分子处境和党的政策背景有着复杂的关联。论文第六章,是探讨有关土改文学写作的限度与可能。有研究者在六十年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中观察土改叙事,发现对当代中国影响巨大的土改,在土改题材的文学写作上却时间短暂,而且少有杰作,与合作化等替他题材相比,成绩可谓乏善可陈。作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论文第六章试图在文学与历史的互动中来探讨这个问题的答案。论文结语部分既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也是内容和意义上的整体提升。试图把分散在前面各章节分散的零星提及的土改文学发生学的意义做一个整体概括和延伸,从而突显本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部分论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部分论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专门以入党条件为对象的研究 |
(二)关于发展党员工作的研究 |
(三)关于党员标准与发展对象的研究 |
(四)关于党员条件的研究 |
(五)关于党员成分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材料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表现必须符合共产主义 |
(二)制定入党条件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 |
(三)革命视角下各个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 |
(四)同其他民主党派合作和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问题 |
二、列宁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凡入党者必须对党思想上认同、物质上支持、组织上服从 |
(二)欢迎真正拥护共产主义的工人和劳动农民入党 |
(三)列宁对旧知识分子的政治定性和对策 |
(四)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同其他阶层联盟中的领导权 |
第二章 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即可入党 |
一、中共入党条件的影响因素 |
二、建党前夕几乎“清一色的知识分子” |
三、中共一大: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即可入党 |
四、从广州会议到西湖会议:“不跨党”逐渐取消 |
五、党员发展状况与入党条件中党员成分问题 |
第三章 有阶级觉悟且忠于革命者可以入党 |
一、取消不跨党限制,把优秀的国民党员吸收到我们党里来 |
二、吸收工农知识分子等劳动群众中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入党 |
三、吸收社会一切革命分子,扩大自己的党为群众的党 |
四、国共联合战线的危机和对工农等群众运动的压制 |
五、入党条件与党员发展状况 |
第四章 重点吸收工农等劳苦群众入党 |
一、将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因素归为“党的指导机关知识分子化” |
二、八七会议:党的灵魂和躯壳都要换 |
三、白区:党员要工农化,排斥、反对知识分子入党 |
四、苏区:吸收革命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入党,党员要从思想上入党 |
五、重点吸收工农等劳苦群众入党政策下党员队伍发展状况 |
第五章 愿为党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入党的主要条件 |
一、瓦窑堡会议: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都可加入共产党 |
二、党内关于民族革命领导权的争论与解决 |
三、抗战初期发展和壮大党组织任务下发展党员工作的多途径展开 |
四、大力发展党组织之后对党的审查和整顿 |
五、“团结、教育、改造”政策下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入党 |
六、党的七大正确处理了社会成分与党的性质关系:有成分但不唯成分论 |
第六章 入党积极分子要成分好且不能存在剥削行为 |
一、将地主、富农和流氓分子清除党内,重点吸收工人入党 |
二、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成分好,不能剥削他人劳动 |
三、中共八大:剥削他人劳动的人不能入党 |
四、反右派斗争扩大后,中共对知识分子的认识起变化 |
五、重新登记党员工作的十大标准 |
第七章 大量吸收造反派分子 |
一、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 |
二、“踢开党委闹革命”并酝酿“整党建党” |
三、整党建党的典型:“六厂二校”的“一学二批三吐四纳” |
四、“批林批孔”运动中的“突击入党”、“突击提干” |
第八章 恢复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入党资格 |
一、对知识分子进行重新定位和政策调整 |
二、大量吸收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入党 |
三、向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打开党的大门 |
四、十八大以来: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
第九章 总结与启示 |
一、中共入党条件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入党条件的认识构成入党条件的思想内核 |
(二)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动构成入党条件变迁的宏观背景 |
(三)中国国情是构成入党条件变迁的直接的客观因素 |
(四)党的政治路线成入党条件变迁的重要政治因素 |
二、中共入党条件的历史演变的启示 |
(一)入党条件应重视社会成分但不能“唯成分论” |
(二)入党条件要同时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 |
(三)吸纳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 |
二、 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 本文的基本思路、设想及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一章 与工农兵关系的自我想像 |
第一节 《我们夫妇之间》及其遭遇 |
一、 两种生活环境中的“夫妻”关系 |
二、 革命历史话语与个人生活话语的矛盾 |
第二节 批判的背后 |
一、 批判的缘起 |
二、 批判的目的 |
第三节 “小资”与知识分子的纠结 |
一、 知识分子与“小资”的“血肉联系” |
二、 知识分子的“小资”趣味及其命运 |
第二章 正面形象 |
第一节 无产阶级的革命者 |
一、 对党忠诚,革命信仰坚定 |
二、 对爱情及家庭生活的排拒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
一、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
二、 热爱祖国、献身艺术 |
第三节 正面形象的成长之路 |
一、 在革命战争中走向成熟 |
二、 革命知识分子的成长模式 |
三、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成长 |
第三章 反面形象 |
第一节 反革命形象 |
一、 革命中的特务和叛徒 |
二、 农村中的反动地主 |
第二节 不革命群像 |
一、 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
二、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个人主义者 |
第三节 “性”与“家”的意识形态性 |
一、 对情色的利用与追求 |
二、 对家庭生活的迷恋 |
三、 美丽是罪 |
第四章 旧知识分子及其改造 |
第一节 旧知识分子的改造理由 |
一、 何谓旧知识分子 |
二、 为何需要改造 |
第二节 旧知识分子的改造过程 |
一、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前进 |
二、 改造与前进的“动力” |
第三节 旧知识分子的改造结果 |
一、 从不问政治到关心政治 |
二、 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 |
三、 成为党的“知音” |
四、 改造中的质疑与批判 |
第五章 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 |
第一节 “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
一、 响应党的号召,扎根农村、边疆 |
二、 阶级立场鲜明,工作表现突出 |
三、 青年知识分子的幸福观 |
四、 “上山下乡”的难度 |
第二节 “红、专”理论与“下乡”运动 |
一、 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二、 “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
第六章 另类目光下的另类形象 |
第一节 “百花时代”的另类目光 |
一、 “时代的眼睛” |
二、 “双百方针”的提出 |
三、 “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 |
第二节 “百花时代”的爱情 |
一、 政治化的爱情 |
二、 对主流话语的逸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3)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 |
二、选择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内容框架,方法与创新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知识分子理论 |
一、知识分子的本质特性及其阶级属性 |
(一) 马克思所理解知识分子定义及本质特性 |
(二) 大部分脑力劳动者是雇佣劳动者 |
二、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及地位 |
(一) 科学是生产力,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
(二) 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需要大量知识与知识分子 |
三、恩格斯对夺取政权后关于知识分子政策的设想 |
(一) 知识分子要克服身上的弱点,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 |
(二) 夺权过程前后建立一支脑力劳动无产阶级队伍 |
四、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知识分子理论的评价的问题 |
第三章 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 |
一、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与地位 |
(一) 无产阶级政党是由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和先进工人建立起来的 |
(二) 要建设共产主义,就必须掌握科学技术 |
(三) 不利用资产阶级知识和知识分子是建不成社会主义 |
二、列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知识分子采取了具体的措施 |
(一) 在政治思想上引导、争取、利用、教育、改造知识分子 |
(二) 在工作上重视、信任知识分子 |
(三) 在生活上关心爱护知识分子 |
三、十月革命时期,部分知识分子反对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原因 |
(一) 政治上的分歧把我们分开了 |
(二) 苏维埃政权行为粗暴 |
(三) 苏维埃政权使知识分子处境恶化 |
(四) 《布列斯特条约》的签订成为直接导火索 |
(五) 苏俄民众的反文化倾向把知识分子推到革命的对立面 |
四、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
(一) 阶级属性的认识由雇佣劳动者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
(二) 用思想观点及世界观作为划分阶级属性的标准 |
五、关于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的评价问题 |
(一)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知识分子理论 |
(二) 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的历史局限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 |
一、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工人阶级 |
(一)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
(二)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
(三)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二、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与地位 |
(一) 没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
(二) 没有知识分子参加,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更是不可能的 |
(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三、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采取的具体措施 |
(一) 在政治思想上争取、吸收、团结、教育、改造、依靠知识分子 |
(二) 在工作中信任,大胆使用,在生活上关心照顾知识分子 |
(三) 在社会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四、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的评价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毛泽东政治话语研究评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海外毛泽东政治话语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话语 |
1.3.2 话语权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难点 |
第2章 从改良到革命:近代中国救亡与复兴的话语谱系 |
2.1 晚清西学东渐与儒学话语的近代困局 |
2.1.1 传统儒学话语的认同危机 |
2.1.2 西方近代观念的传入与新话语的勃兴 |
2.2 改良话语的兴起 |
2.2.1 “中体西用” |
2.2.2 “变法维新” |
2.3 三民主义话语的形成与嬗变 |
2.3.1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话语的建构 |
2.3.2 三民主义话语的蜕变与异化 |
2.4 苏式话语在中国革命的实践 |
2.4.1 苏式话语的形成 |
2.4.2 苏式话语初入中国 |
2.4.3 苏式话语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
2.4.4 苏式话语与中共党内的“左”倾错误 |
2.4.5 第五次反“围剿”与苏式话语的顿挫 |
第3章 毛泽东革命话语建构的内在理路与发展脉络 |
3.1 毛泽东革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化 |
3.1.1 “新民”与“民众的大联合” |
3.1.2 “阶级”、“无产阶级专政”与阶级分析法的使用 |
3.1.3 “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 |
3.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话语的创建 |
3.2.1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酝酿和提出 |
3.2.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3.2.3 遵义会议与毛泽东作为话语权威的崛起 |
3.3 从“工农武装割据”到“民族抗战”:毛泽东革命话语的转换 |
3.3.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话语的建构 |
3.3.2 毛泽东革命话语转换的哲学基础与基本命题 |
第4章 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的建构 |
4.1 国共三民主义之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的酝酿 |
4.1.1 抗战初期中共在三民主义旗帜下的革命宣传 |
4.1.2 国共关于三民主义的话语论争 |
4.1.3 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解构与重构 |
4.2 概念与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的建构 |
4.2.1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4.2.2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性质 |
4.2.3 “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
4.2.4 “两步走”的革命战略 |
4.2.5 “三大法宝”的革命经验 |
4.2.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的深化 |
4.2.7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 |
第5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的传播与接受 |
5.1 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在中共党内的传播与认同 |
5.1.1 话语学习与延安整风运动的起源 |
5.1.2 话语学习的组织部署 |
5.1.3 话语学习的个案考察 |
5.1.4 “毛泽东思想”的提出与话语认同的实现 |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在延安知识界的传播 |
5.2.1 整风运动与知识分子自我身份认同的转变 |
5.2.2 大生产运动与知识分子的话语习得 |
5.2.3 延安知识分子的话语转换 |
5.3 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在边区民众中的接受与认同 |
5.3.1 社会教育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的传播 |
5.3.2 新秧歌运动:民间曲艺中的革命话语 |
5.3.3 劳动英雄大会:政治仪式中的革命话语 |
第6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的结构特点与历史影响 |
6.1 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的结构特点 |
6.1.1 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统一 |
6.1.2 话语建构与话语实践的统一 |
6.2 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与当代中国主流话语的建构 |
6.2.1 对当代政治话语的建构:以《人民日报》为例 |
6.2.2 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与革命史叙事范式的最终确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需求是现实依据 |
二、前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是历史依据 |
三、抗日救亡是时代主题 |
四、高度整合的社会是组织基础 |
五、共产国际与中共关系在互动中改善是外部条件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提出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基本内涵 |
三、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研究的几点认识 |
第三章 延安时期党的领导群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一节 延安时期党的领导群体概况 |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群体的界定 |
二、党的第一代领导群体的形成 |
三、党的领导群体的特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资质的生成 |
第二节 党的领导群体与以干部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学习运动与以干部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二、整风运动与以干部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三节 党的领导群体与以农民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党的领导群体对农民在革命中作用的认识 |
二、以农民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始语境分析 |
三、以农民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 |
第四节 党的领导群体与以知识分子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政治取向与革命作用的判定 |
二、党的领导群体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
三、引导知识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 |
第四章 延安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一节 整风前后从化大众到大众化的身份角色转换 |
一、延安知识分子概况 |
二、整风前化大众的潜在主体与启蒙者的身份角色 |
三、整风中大众化对象的身份角色 |
四、整风前后知识分子身份变迁与角色转换的成因分析 |
五、身份角色转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资质的生成 |
第二节 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运用 |
一、以出版机构为依托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 |
二、以各类学校为阵地宣讲马克思主义 |
三、以学术团体为平台研究马克思主义 |
四、以文化艺术为载体传播马克思主义 |
第三节 延安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与普及 |
一、“中国化”命题的溯源 |
二、“中国化”命题性质从学术到政治的演进脉络 |
三、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学理论证与宣传普及 |
第四节 延安知识分子与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 |
一、知识分子与“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 |
二、知识分子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 |
三、知识分子与“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宣传 |
第五章 延安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一节 延安时期报刊媒介概述 |
一、陕甘宁边区报刊概况 |
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报刊概况 |
三、报刊媒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缘起 |
第二节 延安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 |
一、宣传延安整风 |
二、促进大生产运动 |
三、推进社会建设 |
四、普及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 |
五、推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最终确立 |
六、促进民主政权建设 |
第三节 延安报刊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
一、准确的媒体性质与办报方针定位 |
二、密切联系群众的传播内容、风格与组织体系 |
三、独特高效的产品生产与传播 |
四、规避同质竞争的新闻生态环境优化策略 |
第六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评价 |
第一节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成就 |
一、马克思主义被广泛认同和信仰 |
二、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
三、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壮大 |
四、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基本框架的初步建构 |
第二节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缺陷与不足 |
一、常态化向运动式畸变的萌芽 |
二、从工农与知识分子的双向结合到单向度的知识分子工农化 |
三、把翻译、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同教条主义的倾向 |
四、缺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学理分析 |
第三节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启示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取向为前提条件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协调有序的组织体系为实施保障 |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与各社会思潮对话交锋为发展动力 |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与民族文化良性互动为文化依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发生与反思 |
第一节 阶级话语的错位与知识分子的改造悖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梳理 |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思想溯源与历史发展 |
第一节 左翼作家的自我改造与延安文艺整风的发生 |
第二节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方法与形式 |
第二章 文学制度的建立与思想改造的展开 |
第一节 文学组织的建立与改造的外部保障 |
第二节 文学批评制度的建立与改造的内部操作 |
第三节 "中心作家"与改造的话语权 |
第三章 知识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创作立场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作家的身份认同 |
第二节 改造运动中政治身份的多重认同路径 |
第三节 新启蒙立场的生成与思想改造的余音 |
第四节 个体化的历史叙述与其内在矛盾 |
第四章 文化语境的变迁与文学形象的转向 |
第一节 改造叙事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 |
第二节 知识:难以消弭的"他者"想象 |
第三节 苦难:从革命的殉道者到权力的受难者 |
第四节 人民:历史主体的建构与退场 |
第五章 时代嬗变下改造叙事的审美重构 |
第一节 叙事的"去政治化"与日常生活的呈现 |
第二节 暴力的现代性诠释与审美的偏误 |
第三节 审父叙事与知识分子受难神话的解构 |
结语 未完成的知识分子"自我改造"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后现代时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
第二节 由文本到现实:另一种意义的"自我改造"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7)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
7.5 镇压反革命 |
第8章 “支前征粮” |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
第9章 “双减反霸” |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
10.1 土改的必要性 |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
12.1 建政特点 |
12.2 历史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2. 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 |
3. 研究现状述评 |
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5. 主要内容及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
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 |
1.2 列宁、斯大林的知识分子理论及其实践 |
第二章 建国初期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渊源 |
2.1 20世纪前半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 |
2.1.1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 |
2.1.2 “反帝反封建”是革命知识分子的主旋律 |
2.2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演变 |
2.2.1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
2.2.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
2.2.3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
2.3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评析 |
2.3.1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的评析 |
2.3.2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评析 |
2.3.3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评析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及其影响 |
3.1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状况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
3.1.1 心态复杂的知识分子群体 |
3.1.2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整 |
3.2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概述 |
3.2.1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原因 |
3.2.2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经过 |
3.3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评析 |
第四章 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批判及其后果 |
4.1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及对知识分子的影响 |
4.1.1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和出台 |
4.1.2 过渡时期总路线对知识分子的影响 |
4.2 意识形态领域政治批判的不断升级 |
4.2.1 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
4.2.2 对胡适“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 |
4.2.3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和升级 |
4.3 意识形态领域政治批判评析 |
4.3.1 意识形态领域政治批判运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
4.3.2 意识形态领域政治批判运动的负面作用 |
4.3.3 意识形态领域政治批判运动对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心理的影响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整 |
5.1 知识分子作用的凸显与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 |
5.1.1 世界科技革命发展新形势需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
5.1.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需要知识分子贡献力量 |
5.1.3 “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 |
5.1.4 “向科学进军”——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与科学发展十二年规划的出台 |
5.2 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进一步调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5.2.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2.2 “双百”方针的意义和作用 |
5.3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整评析 |
第六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在知识分子政策上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6.1 充分认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
6.1.1 知识分子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
6.1.2 知识分子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
6.1.3 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
6.2 正确认识和分析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
6.2.1 苏共关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定位问题的经验教训 |
6.2.2 建国后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认识的发展与变化 |
6.2.3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重新界定及其意义 |
6.3 正确区分和处理政治和学术的关系 |
6.3.1 关于处理政治与学术关系的一般原则 |
6.3.2 苏联及我国建国后在处理政治与学术关系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
6.3.3 坚持“双百”方针,繁荣学术与文艺 |
6.4 对新世纪知识分子问题的几点思考 |
6.4.1 新世纪的知识分子政策应体现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 |
6.4.2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
6.4.3 完善知识分子的管理体制,实现知识分子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 |
结语 |
7. 参考文献 |
8.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 致谢 |
10. 作者简介 |
(9)“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由来与含义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回顾 |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再提出 |
一、八届十中全会后全面开展"阶级斗争" |
二、毛泽东早年对传统教育的激烈批判 |
三、毛泽东频频指责教育工作 |
四、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教育革命" |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根据与内涵 |
一、"教育革命"的理论根据 |
二、"教育革命"理论从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
三、"教育革命"内涵--五七指示分析 |
第二章 "教育革命"全面展开 |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发动--"砸烂旧学校" |
一、停课闹革命 |
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
三、形形色色的教改方案 |
第二节 向新体制过渡--"搞好斗批改" |
一、工宣队进驻学校 |
二、"斗批改"总述 |
三、清队整党 |
四、精简下放 |
五、大批判与改革教育体制 |
第三章 "教育革命"新体制确立 |
第一节 三结合的新领导体制--所谓"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解决 |
一、叠床架屋突出"阶级斗争"的领导机构 |
二、工宣队状况 |
三、贫管会状况 |
四、解决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种种措施 |
1、在批判改造中使用 |
2、"掺砂"--三结合办法 |
3、劳动改造、工教对换、取消教师 |
第二节 开门办学的新教学体制--两个突出一个削弱 |
一、"三结合"之称名实不符 |
二、突出"阶级斗争主课" |
三、突出生产劳动课 |
1、厂、社、校挂勾办"学工""学农"基地 |
2、校办厂场 |
3、临时任务劳动 |
四、削弱"主学"文化课 |
1、开门办学 |
2、不考试、开卷考试、开门考试 |
3、突出政治、突出实用的课程与教材 |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新学制 |
一、单一结构的中等教育 |
二、自发转向职业劳动教育的普通中学 |
三、废除重点学校制度 |
四、盲目求短的大中小学学制 |
五、大学分散农村办学 |
六、政治夜校模式的群众业余教育 |
第四章 "教育革命"的种种"新生事物" |
第一节 工农兵大学生 |
一、概况 |
二、文化学习状况 |
三、生产劳动与专业实践 |
四、政治活动与专业实践 |
五、"上管改"状况 |
六、质量评估 |
第二节 "结合典型产品教学"与"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
一、"打破老三段,火烧三层楼" |
二、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
三、"边干边学" |
四、政治需要出"经验" |
五、文科"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
第三节 七·二一大学与五七学校 |
一、七·二一大学概况 |
二、七·二一大学学习状况 |
三、五七学校 |
第四节 "朝农经验"--向政训班与生产队看齐 |
一、朝阳农学院概况 |
二、对朝农的政治宣传 |
三、集左之大成的经验 |
1、办成政治大学 |
2、办成农场 |
3、"大学就是大家来学" |
4、"社来社去"与"划等号" |
5、"三上三下" |
6、"对着干" |
第五节 其他"新生事物"综述 |
一、下放农村小学公办教师 |
二、城市中小学下放工厂、街道办 |
三、同济大学"五七公社" |
四、中学"结合典型产品与战斗任务教学" |
第五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斗争 |
第一节 1972年调整与教育的复苏 |
一、周恩来发动教育调整 |
二、教育悄悄复苏 |
1、文化考查旋风 |
2、重整学校秩序 |
3、抓文化学习 |
4、调减生产劳动课 |
第二节 从批陈批林到批林批孔的转折 |
一、纠左与批右之争 |
二、"反潮流"与"反复辟回潮" |
三、批孔与批儒评法 |
四、批林批孔 |
第三节 插手教育做政治文章的一系列事件 |
一、张铁生答卷(1973.7.19.) |
二、考教授事件(1973.12) |
三、清华园三个月运动(1973.10) |
四、刘丽华谈话(1973.11.21.) |
五、黄帅来信和日记(1973.12.12.) |
六、马振抚中学事件(1974.1.25.) |
七、永乐中学事件(1974.3.) |
八、批判湘剧《园丁之歌》(1974.8.4.) |
第六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再次较量 |
第一节 1975年再次整顿教育 |
一、1975年的政治转机 |
二、教育的整顿 |
第二节 教育又成战场 |
一、风云突变 |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 |
三、"反击"的两次升级 |
四、教育界的"反击" |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严重后果 |
第七章 "教育革命"的终结与教育拨乱反正 |
第一节 推倒"两个估计" |
第二节 1977年恢复高考 |
一、恢复高考决策经过 |
二、12届考生同赴考堂盛况 |
三、招生录取情况 |
四、考后风波 |
第三节 教育的整顿与复兴 |
一、恢复招考研究生 |
二、1978年大学招生高峰 |
三、稳定与建设师资队伍 |
1、平反冤假错案 |
2、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
3、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
四、建设与改革学校各项制度 |
五、复兴高等教育 |
1、收回被占校舍 |
2、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
3、恢复与增设高校 |
六、复办重点学校 |
七、创办大学少年班 |
八、整顿与发展各类成人教育 |
九、清算左的教育思想 |
第八章 "教育革命"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不正规教育经验 |
第二节 从狭隘经验主义到实用主义、蒙昧主义 |
一、近世学风一变 |
二、狭隘经验主义的抬头与盛行 |
三、滑向实用主义与蒙昧主义 |
第三节 关于文化平均主义 |
一、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历史回顾 |
1、革命时期的两种方案:改良与革命 |
(1) 改良--普及平民教育的努力 |
(2) 革命--争取劳动者受教育权的斗争 |
2、革命后普及工农教育的努力 |
3、普及教育的两种方案:承认差别发展经济与文化平均主义 |
二、文化平均主义的源流与实践 |
1、认为脑体分工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不公正 |
2、幻想立即消灭脑体分工和脑体差别 |
3、消灭差别、造就"全面发展新人"、超阶段过渡的实验 |
4、用拉平的方法消灭脑体差别 |
5、大学不培养知识分子 |
6、取消考试竞争、文化学习大锅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土改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对象的提出、现状和意义 |
二 “情感政治”:土改文学研究的进入路径 |
第一章 土改文学的发生 |
第一节 土改文学的生成和流变 |
第二节 土改文学不同阶段的历史呈现 |
总结 土改历史与文学叙事 |
第二章 “翻身”与叙事(上)——土改文学的逻辑结构与叙事特征 |
第一节 以“翻身”为正义伦理的阶级化叙事 |
第二节 以“情感”为核心的互动叙事 |
第三节 以“类型”为特征的污名化叙事 |
第四节 以“大团圆”为结局的线性结构叙事 |
总结 “正典土改叙事”与新美学范式的确立 |
第三章 “翻身”与叙事(下)——土改文学中的“情感政治” |
第一节 情感:权力生成的人性依据 |
第二节 “劳动”的叙事意义 |
第三节 “土地”叙事与伦理 |
第四节 身份重构与阶级情感 |
第五节 故事“重述”与诉苦“归因” |
总结 情感修辞与乡村政治 |
第四章 拯救·家庭·情感——土改文学中的性别叙事 |
第一节 妇女解放话语之一:以“拯救”为逻辑 |
第二节 妇女解放话语之二:以“家庭”为窗口 |
第三节 妇女解放话语之三:以“情感”为视角 |
总结 妇女解放与性别政治 |
第五章 土改、知识分子与思想改造 |
第一节 土改实践与知识分子心态 |
第二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书写与想象 |
总结 知识分子改造模式的初步形成 |
第六章 土改文学写作的限度与可能 |
第一节 如何叙述怎样表达——以三篇土改小说为例 |
第二节 赵树理土改小说的局限和意义——从《邪不压正》谈起 |
第三节 “归队”与“逃离”:以沈从文、张爱玲的“土改书写”为中心 |
总结: “新人”成长与叙事困境 |
结论 土改文学的发生学意义 |
附录 土改文学作品编年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部分论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D]. 孙明增.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2]“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D]. 王金双. 南开大学, 2012(07)
- [3]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 王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07)
-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研究[D]. 李永进. 清华大学, 2017(02)
- [5]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焦金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6]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D]. 章涛. 浙江大学, 2016(07)
- [7]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8]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研究(1949-1956)[D]. 郑璐. 西北大学, 2012(11)
- [9]“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D]. 周全华. 中共中央党校, 1997(01)
- [10]土改文学研究[D]. 陈俊. 南京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