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全光网络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全光网络技术

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全光网络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玉,徐云斌,汤瑞,赵鑫,张海懿[1](2021)在《全光网络技术、标准、应用现状及展望》文中提出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的部署和产业整体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速了光纤通信网络的发展和应用。阐述了基于波长通路交叉的全光网络关键技术进展、标准化现状和现网部署应用情况,并对全光网络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崔秀国,贾伟,马军棋,王超凯,黄康勇,李祥[2](2021)在《全光网络技术发展与演进》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网络业务发展趋势和全光网发展现状,分析了全光网的架构和关键特征,提出了未来全光网的发展方向,包括自动化、智能化、高可靠和城域延伸趋势;同时,研究了支撑全光网演进的基础关键技术,包括光层调度技术、光层数字化技术和电层调度技术,其中光电协同运作可以充分满足低时延、大带宽和安全可靠的网络需求。随着WSS成本的快速显着降低,ROADM将从骨干网络逐渐走向城域边缘网络,实现全光网的广泛部署。

徐虎[3](2021)在《5G建设中的WDM技术的应用设计与实践》文中提出本文重点介绍了WDM(波分复用)技术以及在5G建设中的运用,5G基站、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千兆光网络都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传输链路的光纤化趋近100%,下一代智能光接入网架构将向50G PON演进,全光网络正在迈向端到端的泛在化全光网络。网络传送侧,全光节点ROADM向城域网拓展,网络干线传输交换节点的全光化,正在向城域接入网拓展,网络用户侧正在向工业互联网拓展,因此,大力推广WDM波分技术在5G网络建设的拓展运用,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加强网络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充分降低光缆资源的沉淀率,确保网络可靠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实现网络运营智能化,丰富5G应用前景,是发展5G互联网产业的有效途径。

张栋梁[4](2021)在《光纤有线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所谓"光纤有线通信技术",即一类脱胎于光通信技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类通信技术。在信息时代下,光纤有线通信技术已然成为了国家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一类重要资源技术。作为有线通信技术的一类,光纤有线通信技术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信号干扰小等一系列优势,但相对地,其在供电难度、质地方面也仍然存在些许不足,消除其弊病并令其得以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通信行业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现为促进光纤有线通信技术发展并令其更加契合现代社会需求,文章将对现代通信工程现状光纤有线通信技术进行概述、对其特征与及光纤有线通信在通信工程中应用的主要技术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光纤有线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究,以此为广大通信行业从业者提供理论参考。

韩文国,延凤平,冯亭,程丹,李挺,白卓娅,秦齐,杨丹丹,张鲁娜,郭颖,王伟,关彪,张璇[5](2021)在《基于光纤Bragg光栅F-P滤波器及复合双环腔滤波器的单纵模掺铥光纤激光器》文中研究表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Bragg光栅Fabry-Pérot (F-P)窄带滤波器和复合双环腔滤波器的单纵模掺铥光纤激光器。通过对复合双环腔进行数值仿真并实验制作,结合光纤Bragg光栅F-P滤波器的窄带滤波特性,实现了光纤激光器的单纵模选取。激光器输出波长为1 941.56 nm,光信噪比为55.8 dB,70 min内的波长和功率波动分别小于0.019 nm和1.464 dB。由自制的基于非平衡迈克尔逊干涉仪线宽测试系统测量了所提出的掺铥光纤激光器输出单纵模激光的频率噪声特性,并用β线方法由频率噪声谱估计了不同测量时间下的激光线宽,2 ms测量时间下的典型激光线宽值为14.194 kHz。

余晖冬,龚昊龑,胡紫云[6](2021)在《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前景》文中提出当今信息社会,光纤通信由于其传输容量大,成本相对低廉,信号稳定的优势,在信息传输网络中发挥着绝对主力的作用。对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技术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首先分析了光纤通信在现在通信领域的作用,然后就其发展历程、现阶段技术研究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前景分别作了介绍。

高思远[7](2021)在《空间全光网络波长需求量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全光网络是以波长路由光交换技术和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的卫星通信网络,相比于微波通信,激光通信具有高速度、高保密性以及高容量等特点,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卫星通信需求,因此采用空间激光通信技术作为传输手段是卫星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低轨道卫星(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LEO)全光网络中,卫星承载资源有限,所以网络的波长需求量将会受到严格的约束,波长需求量过低时会导致网络的资源利用率低,服务性能下降,过高时会导致网络产生时延和阻塞,因此网络的波长需求量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参数,也是以后对空间全光网络进行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设计空间全光网络的波长需求量算法,所做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空间全光网络的特性。以NELS星座为例,首先对网络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网络传输时延产生的原因以及业务模型的建立过程,最后对网络的负载特性进行了建模分析,为后续算法的仿真提供理论基础。2)提出了最小化链路代价波长路由算法。选取多普勒波长漂移量、链路传输时延以及链路剩余波长数为影响因素,引入波长竞争度函数,建立了星间链路代价模型,基于此链路代价模型,提出了最小化链路代价波长路由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动态性能。3)提出了混合业务波长分配机制。根据不同的业务请求所对应的服务质量需求不同,将业务请求进行分类,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不同的波长集合,以此作为波长分配机制的分配原则。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机制,混合业务波长分配机制能够有效的提高波长利用率,降低网络阻塞率。4)提出了空间全光网络的波长需求量算法。基于最小化链路代价波长路由算法和混合业务波长分配机制,给出了波长需求量算法的实现流程,并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准确的得到网络中的实时波长需求量,降低业务的阻塞率和等待时延,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和负载率,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意义是为未来空间全光网络的波长需求问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徐贵勇[8](2021)在《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增益饱和特性及波长转换技术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纤通信是为当今电信网络的最终用户提供宽带服务的驱动力之一,能够覆盖更大的地理区域,光纤被用作传输介质,与传统双绞线电缆的铜线相比,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光纤的线径细、重量轻、原料丰富,有利于资源利用,正是这些优点是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轻松。为了支持不断增长的互联网流量和多媒体通信服务,未来的光接入网系统将具有超高传输速度和超大容量的特点。目前接入网面临着光网络不透明、频谱效率低、带宽严重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利用易集成的半导体光放大器为波长转换提供一种透明光网络方案;利用高阶调制方案替代传统的直接调制来提高频谱效率;利用相干检测技术接收高阶调制信号并为‘λ-to-the-user’提供一种可行性方案,从而缓解目前带宽严重不足的问题。全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基于迭代算法的稳态模型。以半导体光放大器(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SOA)宽带理论模型为基础,在考虑载流子浓度和放大自发辐射噪声变化的情况下,对In P-In Ga As P均匀掩埋的半导体光放大器建立了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实时更新其载流子浓度、放大自发辐射噪声、受激辐射等参数,最终通过该稳态模型得到了在一定偏置电流、输入功率下,器件的增益和噪声指数。2、利用SOA来实现快速波长转换。在前期建立的SOA宽带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波长转换中SOA四波混频的理论模型,并对该理论在10 Gb/s传输速率下进行全光波长转换的理论验证实验,并针对某一信道实现波长转换;然后进一步搭建了4×10Gb/s的双向传输系统,通过观察其在多信道下的传输误码率和眼图来分析系统的传输性能。3、实现差分相移键控(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DPSK)高阶调制的相干检测。首先讨论了光调制的工作原理,对基于强度调制和相位调制下的几种新型调制格式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对比几种调制格式的优劣。然后利用DPSK调制和解调方案,在40 Gb/s传输速率下对平衡检测和相干检测方案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相干检测在误码率、接收机灵敏度等方面的优势。

冯寒冰[9](2021)在《全光判决器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对信息传输速度及传输容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光网络以全光交换技术和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顺应了当下大容量高速度通信传输系统的发展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全光判决是全光交换中的重要环节,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全光层的光交叉连接、路由选择、波长选择和自愈保护等方面。随着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通信速度迅速提升,这就需要更快的全光判决速度。全光判决器采用光控光判决,具有高速、稳定、大容量、避免光电转换等诸多优势,成为全光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实验和仿真,设计了两种能够实现全光判决的方案。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重点阐述了基于EDFA环形腔激光器的全光判决器工作原理和EDFA环形腔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同时研究了 Sagnac干涉仪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介绍了各种不同结构的Sagnac干涉仪型全光判决器,并分别推导了它们的判决阈值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在环内非对称地插入光放大器的非线性Sagnac干涉仪型全光判决器的判决特性。提出了基于EDFA环形腔激光器的全光判决器、基于EDFA和非线性效应的Sagnac全光判决器两种可行方案。(2)利用EDFA的增益特性设计基于EDFA环形腔激光器的全光判决器并加以实验验证。搭建含EDFA的环形腔激光器,研究环形腔激光器的起振条件和输出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搭建全光判决器,并通过调节环腔中的可调衰减器实现全光判决器的阈值可调,分别通过调节泵浦光和信号光功率得出该判决器的判决规律,探究影响判决阈值的主要因素。(3)利用克尔效应设计基于EDFA和非线性效应的Sagnac全光判决器并加以仿真验证,研究了连续信号光和脉冲信号光在Sagnac环中的传输特性。搭建了基于EDFA和非线性效应的Sagnac全光判决器,分别以连续光和脉冲光作为信号光探究该判决器的判决规律,研究了受激布里渊散射、放大器增益变化等因素对判决结果的影响。

王心怡[10](2021)在《基于数据分析的弹性光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网络流量呈爆炸性增长,光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可以灵活分配频谱资源的弹性光网络应运而生。在弹性光网络中,资源分配问题是重要议题之一,但当前的资源分配方式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流量,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另外,光网络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进行综合评价。网络综合评价不仅可以反映网络的运行状态,还可以给网络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本文以弹性光网络的资源分配问题和网络综合评价为核心方向进行研究,通过网络流量预测来提前获得业务信息,优化网络资源配置,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通过结合主客观来进行网络综合评价,将本文提出的资源分配算法应用于其中来验证有效性。主要的工作和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预测和链路状态的资源分配算法。其中构造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流量模型,提升了网络流量预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算法以时变业务为前提,通过对流量信息的预测并结合当前的链路状态来进行选择性的资源预留。通过建立模型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能够降低网络阻塞率,并且相应地改善业务重分配数。(2)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重要性的网络抗毁性能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节点重要性和最短路径数来建立网络抗毁性能评价指标,以此来反映网络的抗毁性能的优劣程度,其中节点重要度以PageRank算法为基础来求解。通过不同网络拓扑的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能够正确反映网络的抗毁性能。(3)通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两种主客观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网络性能综合评价方法。将整个网络的性能分为基础性能指标和抗毁性能指标来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通过对不同的算法进行仿真得到各项指标的结果来验证其有效性。其中包括本文提出的资源分配算法,仿真结果显示,评价的结果能准确判断网络的状态,能够对网络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全光网络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全光网络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全光网络技术、标准、应用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全光网络关键技术进展
    1.1 光域技术
        1.1.1 光交换(交叉)技术
        1.1.2 全光节点结构
    1.2 管控技术
2 全光网络标准化现状
    2.1 国际标准化
    2.2 国内标准化
3 全光网络应用现状
4 未来发展展望
5 结束语

(2)全光网络技术发展与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网络业务发展趋势和全光网发展现状
2 全光网发展演进
    2.1 全光网架构和关键特征
    2.2 全光网未来发展趋势
        2.2.1 网络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
        2.2.2 更高可靠性网络能力
3 全光网关键技术及发展
    3.1 光层调度技术
        3.1.1 WSS技术介绍
        3.1.2 WSS技术演进
        3.1.3 WSS交换引擎
        3.1.4 WSS快速切换
        3.1.5 WSS未来发展趋势
    3.2 光层数字化技术
    3.3 电层调度技术
4 结束语

(3)5G建设中的WDM技术的应用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2、WDM波分技术的发展背景及市场现状
3、无源波分复用系统组网拓扑结构
4、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5、设计准则
6、WDM技术的应用场景分析
    6.1地铁或者轻轨隧道建设场景
    6.2 5G前传网络建设场景
    6.3千兆光网络建设场景
    6.4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场景
7、5G前传链路测试
8、结束语

(4)光纤有线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现代通信工程现状
2 光纤有线通信技术概述
3 光纤有线通信技术特征
    3.1 频带宽且容量大
    3.2 抗干扰能力强
    3.3 材料损耗低其易维护
4 光纤有线通信在通信工程中应用的主要技术
    4.1 光纤接入技术
    4.2 波分复用技术
    4.3 复用技术
    4.4 光节点技术
    4.5 光纤色散补偿技术
5 光纤有线通信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5.1 网络建设应用
    5.2 市话通信应用
    5.3 传媒领域应用
6 结语

(5)基于光纤Bragg光栅F-P滤波器及复合双环腔滤波器的单纵模掺铥光纤激光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单纵模掺铥光纤激光器实验装置
    2.1 实验结构
    2.2 光栅特性
    2.3 复合双环腔结构特性
3 激光器输出特性
4 激光线宽测量
    4.1 线宽测量系统结构
    4.2 线宽测量结果
5 结 论

(6)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2 光纤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3 光纤通信面临的挑战
    3.1 超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
        (1)增加光源带宽。
        (2)增加发射功率。
    3.2 低损耗和低时延光纤
    3.3 空分复用相关技术
4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展望
    (1)智能化。
    (2)集成化。
    (3)全光网络通信。
    (4)光弧子通信。
5 结束语

(7)空间全光网络波长需求量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空间全光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空间全光网络结构及性能分析
    2.1 NELS星座介绍
    2.2 空间卫星全光网络结构分析
        2.2.1 空间卫星全光网络组网方式
        2.2.2 星上路由设备
        2.2.3 星间链路分布
    2.3 空间卫星全光网络传输时延特性分析
        2.3.1 空间卫星全光网络传输时延的产生
        2.3.2 业务模型
        2.3.3 业务输入模块实现过程
        2.3.4 网络仿真实现过程
    2.4 空间卫星全光网络负载性能建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最小化链路代价波长路由算法
    3.1 路由与波长分配问题概述
    3.2 星间链路代价的理论建模
        3.2.1 多普勒漂移链路代价模型
        3.2.2 链路传输时延代价模型
        3.2.3 链路剩余波长数代价模型
        3.2.4 星间链路代价模型
    3.3 最小化链路代价波长路由算法
        3.3.1 算法目标
        3.3.2 算法描述
        3.3.3 算法实现流程
    3.4 仿真及结果分析
        3.4.1 仿真参数设置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间全光网络波长需求量算法
    4.1 波长需求量问题概述
    4.2 混合业务波长分配机制
        4.2.1 波长分配机制分类
        4.2.2 混合业务波长分配机制
        4.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3 空间全光网络波长需求量算法
        4.3.1 算法目标
        4.3.2 算法描述
        4.3.3 算法实现流程
        4.3.4 仿真及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增益饱和特性及波长转换技术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新型调制格式
        1.2.2 全光网络波长转换技术的研究概况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迭代算法的半导体光放大器模型构建
    2.1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2 半导体光放大器基础理论方程
        2.2.1 常用的半导体光放大器模型介绍
        2.2.2 半导体光放大器材料模型介绍
        2.2.3 半导体光放大器行波方程
        2.2.4 半导体光放大器载流子密度速率方程
    2.3 半导体光放大器模型的增益饱和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用SOA-FWM效应波长转换的单纤双向传输研究
    3.1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四波混频的波长转换研究
        3.1.1 半导体光放大器四波混频的理论基础
        3.1.2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四波混频波长转换的仿真研究
        3.1.3 波长转换结果与分析
    3.2 基于波长转换的单纤双向光纤通信系统
        3.2.1 单纤双向传输系统
        3.2.2 基于波长转换的单ONU单纤双向传输性能分析
        3.2.3 基于波长转换的多ONU4×10 Gb/s单纤双向传输性能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PSK编码原理及40 Gb/s DPSK系统仿真
    4.1 光调制原理
        4.1.1 基于强度调制的新型光调制格式
        4.1.2 基于相位调制的新型光调制格式
    4.2 40Gb/s DPSK信号调制
        4.2.1 NRZ-DPSK信号的产生
        4.2.2 RZ-DPSK 信号和CSRZ-DPSK 信号的产生
    4.3 40Gb/s DPSK信号解调研究
        4.3.1 DPSK信号的平衡检测接收性能研究
        4.3.2 DPSK信号的相干接收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和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全光判决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光判决器概况
        1.2.1 光判决器的性能指标
        1.2.2 几种新型光判决器的特点
    1.3 全光判决器的研究现状
        1.3.1 M-Z型全光判决器
        1.3.2 非线性耦合器型全光判决器
        1.3.3 基于超快非线性干涉仪(UNI)的光判决器
        1.3.4 基于电吸收调制器(EAM)的光判决器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第二章 全光判决器的结构与原理
    2.1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理论
        2.1.1 掺铒光纤放大器基本结构和放大原理
        2.1.2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增益特性
    2.2 基于EDFA环形腔激光器的全光判决器
        2.2.1 EDFA环形腔激光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2.2.2 基于环形腔激光器的光判决器工作原理
    2.3 基于EDFA和非线性效应的Sagnac全光判决器
        2.3.1 Sagnac干涉仪结构和工作原理
        2.3.2 基于非线性的Sagnac干涉仪全光判决器
        2.3.3 基于EDFA和非线性效应的Sagnac全光判决器工作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EDFA环形腔激光器的全光判决器实验研究
    3.1 实验参数设置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EDFA和非线性效应的Sagnac全光判决器仿真研究
    4.1 连续光输入下的传输和全光判决特性
        4.1.1 连续光输入下的传输特性
        4.1.2 连续光输入下的全光判决特性
    4.2 脉冲光输入下的传输和全光判决特性
        4.2.1 脉冲光输入下的传输特性
        4.2.2 脉冲光输入下的全光判决特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
致谢

(10)基于数据分析的弹性光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神经网络的流量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资源分配技术研究现状
        1.2.3 网络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
    2.1 流量预测方法与原理
        2.1.1 流量特征
        2.1.2 神经网络流量预测原理
        2.1.3 注意力机制在神经网络领域的应用
        2.1.4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流量预测模型
    2.2 网络流量预测模型建模与评估
        2.2.1 模型的建立
        2.2.2 预测结果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流量预测和链路状态的资源分配算法
    3.1 弹性光网络概述
        3.1.1 弹性光网络基本原理
        3.1.2 弹性光网络架构
    3.2 路由与频谱分配问题
        3.2.1 RSA概述
        3.2.2 路由选择问题
        3.2.3 频谱分配问题
    3.3 基于预测和链路状态的资源分配算法
        3.3.1 问题描述
        3.3.2 数学模型
        3.3.3 基于预测和链路状态的资源分配算法
        3.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性能综合评价技术研究
    4.1 网络性能综合评价技术研究
        4.1.1 评价指标和等级
        4.1.2 综合权重的计算
    4.2 网络抗毁性能研究
        4.2.1 基于节点重要性的网络抗毁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4.2.2 节点重要度计算方法介绍
    4.3 网络性能综合评价技术仿真结果与分析
        4.3.1 指标体系建立
        4.3.2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光网络智能仿真平台
    5.1 平台设计与应用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全光网络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光网络技术、标准、应用现状及展望[J]. 赵文玉,徐云斌,汤瑞,赵鑫,张海懿.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12)
  • [2]全光网络技术发展与演进[J]. 崔秀国,贾伟,马军棋,王超凯,黄康勇,李祥.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12)
  • [3]5G建设中的WDM技术的应用设计与实践[J]. 徐虎. 现代传输, 2021(06)
  • [4]光纤有线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张栋梁. 长江信息通信, 2021(09)
  • [5]基于光纤Bragg光栅F-P滤波器及复合双环腔滤波器的单纵模掺铥光纤激光器[J]. 韩文国,延凤平,冯亭,程丹,李挺,白卓娅,秦齐,杨丹丹,张鲁娜,郭颖,王伟,关彪,张璇. 发光学报, 2021(09)
  • [6]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前景[J]. 余晖冬,龚昊龑,胡紫云. 数字通信世界, 2021(06)
  • [7]空间全光网络波长需求量算法研究[D]. 高思远.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8]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增益饱和特性及波长转换技术的理论研究[D]. 徐贵勇. 江南大学, 2021(01)
  • [9]全光判决器的设计[D]. 冯寒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10]基于数据分析的弹性光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 王心怡.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全光网络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