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集资问题的透视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陆君谋[1](1994)在《社会集资问题的透视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社会集资问题的透视与对策陆君谋社会集资是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特别是在国家实行宏观控制,紧缩银根的情况下,社会资金供求矛盾异常突出,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全国范围内的社会“集资热”愈演愈烈,影响了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如何正确发挥...
吕旭峰[2](2011)在《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代,教育捐赠已成为具有多重价值和意蕴的、须给予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教育捐赠问题跨越多个学科领域。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教育的社会资本是教育的社会关系和网络结构资源,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为教育捐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从文化学视角来看,教育捐赠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捐赠制度演进的初始条件与逻辑起点;从教育学视角来看,教育捐赠为教育筹集资金,并进一步促进教育更加注重自身内涵发展,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和服务社会,从而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乃至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教育作为制度性的准公共产品,从经济学的角度证明了教育捐赠的可行性。教育捐赠作为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形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节贫富分化程度、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整体和谐;从伦理学的视角看,教育捐赠的意蕴已经超出经济学领域,逐渐延伸向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层面,教育捐赠行为是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教育捐赠宣扬了尊师重教、爱国主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客观上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公民道德的培育。同时,教育捐赠作为一种伦理行为,捐赠的当事人在捐赠过程中又应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教育捐赠使捐赠者获得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崇高感,给他们带来最高层次的心理满足。在人生价值实现、回馈与报答的心理驱动下,人们会更多地将捐赠投向教育事业上来。在中外教育的发展中,教育捐赠行为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今中外的教育捐赠发展历史证明,教育捐赠与地域文化、社会政治等关系密切。由于文化传统以及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的不同,教育捐赠的内核和形式呈现出不同的表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与特点。但是,教育经费的来源逐渐趋向多元化是目前各国教育经费来源的历史走向与共同趋势。从教育捐赠的动力机制来审视,强烈的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是我国教育捐赠的主要动因;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教育捐赠的社会文化基础;儒家文化关于完善人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激励作用引导人们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进行教育捐赠。从跨文化学的视角出发,美国传统的宗教文明以及深厚的慈善捐赠文化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基本动因;对教育捐赠减免税收的相关优惠制度和配套政策是美国教育捐赠的直接动因;美国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大学校友捐赠文化,校友情结是校友为母校捐赠的内在动因;社会文化强调不遗留过多的物质财富也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动因之一;教育捐赠行为背后的本根动机是利他主义。国外教育捐赠体制和机制已经相对成熟。从国家层面来讲,许多国家政府的政策导向鼓励和引导个人和企业进行教育捐赠,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为教育捐赠提供了高位强有力的政策性支撑。从学校本身募集教育捐赠的相关行为来看,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捐赠,并有很多积极有效的做法:校长率先士卒参与募捐工作,提高了学校对教育捐赠的重视程度;建立了专业化的捐赠管理机构和较为完善的筹资与运作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捐赠管理制度;制定战略性的筹款目标与详尽的筹款计划;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教育捐赠基金运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激发捐资者的积极性;密切与(潜在)捐赠者的联系,巩固与捐赠者的忠诚友好关系,等等。其中的有益经验可资借鉴。近年来,我国新时期的慈善捐赠环境开始逐步形成,捐赠事业发展迅速,教育捐赠已经起步。国家积极鼓励社会集资、捐资助学,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逐步引导教育捐赠的开展,中央财政对中央级高校设立了捐赠配比资金,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教育捐赠。国内很多学校也逐步认识到教育捐赠的重要性,重视教育捐赠在学校多元化经费来源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争取社会各界的最大支持视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校友工作和筹资工作提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总体而言,教育筹资工作逐渐从许多高校的战略边缘向中心工作转移,成为高校深入改革、重点加强、积极推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些学校逐步建立了进行教育募捐的社团组织和筹资机构,对教育捐赠管理也作了许多实践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一些教育基金开始独立进行捐赠基金的管理与运作。然而,由于我国教育捐赠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资金筹措机制呈现出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教育捐赠要在规模和范围上有所发展,应由国家单一拨款向多渠道筹集经费的形式转变。从宏观层面来说,要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步转变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关于教育捐赠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捐赠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督,做好执法监督、行政管理、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要发挥政府政策的杠杆作用,促使政府政策导向化,提高政府资金效益,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向教育领域。同时,要制定鼓励社会各界向教育事业捐赠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教育捐赠的相关税收政策,为教育捐赠提供税收激励机制。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立专门的筹资管理部门,加强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水准、有文化素养、热心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团队,形成专职、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各类人才汇集、优势互补的教育筹资、教育基金管理与运作的强有力队伍。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做好发展联络工作,拓宽学校的筹资渠道。加强我国教育捐赠文化建设,构建适合我国教育捐赠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氛围,建立有效激励社会捐赠的制度体系,已是应当提上日程的问题。我们要在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借鉴西方有益的捐赠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诚信、透明、高效的筹措高等教育社会捐赠的有机体系。
陆君谋[3](1993)在《社会集资问题的透视与对策》文中认为 (一)社会集资的形式与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集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手段,目前有如下形式:1、发行债券。发行债券一般有:一是向本地区发行;二是跨地区发行。不论是那一种都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解决投资项目资金不足的困难。这种集资方式保本付息,且利率比存款利率高,对群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2、入股集资。这主要是机关单位、企业为解决职工福利或安排子女就业问题,而动员本单位职工入股,联办经济实体或经商的一种集资形式。3、以劳带资。企业招职工,须事先交纳一定数额的款项后方能进厂务工。一般无息,本金在工厂投产实现利润中分期分批偿还。如果工人提前离厂原集资的资金不退还,归厂所有。4、联营集资。主要是一些乡镇为上新项目而开展集资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长期性投资,
王献玲[4](2005)在《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文中指出民办教师在新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长达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安贫乐教,艰辛奉献,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扫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研究中国民办教师历史,一为传承其风范精神,二为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激励、鉴戒当今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秉此总纲,言三十万,由绪论、正文八章、结语共十部分构成。 绪论:界定了民办教师的概念,阐述了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待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论述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从清末到民国,因经费困难,师资匮乏,国家推行义务教育步履维艰,有名无实;而稍后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色区域实行群众路线,走群众办学的道路,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些教训和经验对新中国建立后“穷国如何办大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第二章:阐述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与国家财力不足的矛盾,号召群众办学,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于是,民办教师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从1949年到1951年是民办教师的出现阶段;1952年到1956年是初步整顿阶段;1957年到1966年是跌宕发展阶段;1967年至1977年是急速膨胀阶段。 第三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文革”结束后,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从1978年到1993年这15年,对民办教师队伍进行了规范建设。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健全民办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民办教师素质,改善民办教师待遇,民办教师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第四章:讲述民办教师的光辉业绩。在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撑起了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半边天,担负着农村扫盲教育的主要工作,同时在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五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生存。民办教师的奉献与他们应得到的社会回报存在着极大的反差。民办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如耕教矛盾,待遇低,与公办教师同工不同酬,生活极端穷困,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办教师队伍的建设,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六章:讲述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时国民经济已有很大的发展,已有能力增加教育投入,于是,从1994年到2000年,党和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 第七章:主要阐述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不少经济落后地区由于领导重视教育,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落到实处,民办教师问题解决得很好,这说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领导重视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八章:主要阐述代课教师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吸收新的民办教师的门关死之后,代课教师开始出现,并逐步壮大。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老、少、边、山、穷”的农村穷困地区,承担着这里的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他们对中国教育如同当年的民办教师一样,作出了同样的贡献,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代课教师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本部分提出了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若干思考。 结语部分:主要阐述民办教师问题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反思。长期以来民办教师队伍生存的艰难,管理上的紊乱,农村办学条件的极端简陋,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取这些教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战略地位,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建设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
宗树兴[5](2010)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文中指出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中国义务教育才真正走上了法制化之途。在随后的近20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克服了难以置信的困难,终于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1986《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就是以《义务教育法》的提出、酝酿、形成、制定、执行和修订的过程为对象进行梳理,对这一立法和实施过程给以历史性描述和研究。此举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解决当今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教育法治的整体建设并丰富教育史和教育法学学科内涵。本论文主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义务教育立法的原因和演化过程;二是义务教育立法如何影响了义务教育进程,即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依照时间顺序,以《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准备、立法过程、执行过程为线索,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描述和分析党政机构、社会团体、个体等对这一立法活动的贡献,着重梳理了各个阶段与义务教育立法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演变过程。论文(不含前言)分为五个部分:第一,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第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第三,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第四,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第五,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本研究在方法设计上遵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历史法,以史料为基础,突出了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首先,把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现象之一来分析研究,它由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实现和承载。其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置于集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历史演化、法制环境、个人和团体影响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社会现象(法律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构成论框架,避免孤立地叙述这一立法和实施现象。再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紧密地与义务教育的发展结合起来,去找寻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与义务教育事业的关系,即从义务教育立法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相互激荡、回应的角度去把握这一立法现象。1986年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研究,既考虑了我国义务教育立法的独特性:是中国的教育立法而非他国;是教育立法,遵循教育规律而非其他领域规律;又注意了法理学分析与国际比较研究。在这种共性与特性的互动中,寻找这一教育立法和实施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从而对现实发挥借鉴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86年《义务教育法》立法是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之后,在总结义务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制的。该法创制前,我国普及教育事业经历了发展混乱和无法可依以及人治造成的低迷时期,从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义务教育立法和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我国初等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得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走上了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立法的过程既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需要。在执法实践中,我国又逐步完善和修订这一法律,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保护和促进公民义务教育权利实现的作用。在立法过程中,尽量做到了立法程序完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思广益、民主参与的精神,但也存在立法之前的调查研究不够,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法律主要制定者的不妥,议案草拟和审议过程中缺乏底层的参与者,配套条款公布的不及时,监督机制的缺失等问题。在立法内容上,《义务教育法》体现了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立法内容具有前瞻性、原则性和简约性。存在的问题是立法的重心过低,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权力约束表现为单向性。在执法过程中,《义务教育法》调动了地方办学积极性,推动了义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费问题成为困扰义务教育诸多方面实施效果的主要障碍,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和统筹层次低成为《义务教育法》实施质量的障碍。综合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订立、实施与修改完善过程以及对该法的分析,并比较中外义务教育法制化路径,对于未来包括《义务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制建设,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要突出全国人大立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采用人大立法;尽量提升教育立法的层次,并从数量上减少、重要性方面降低行政部门《意见》、《规定》、《纲要》等低层次法规的作用;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尽可能地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人大代表提供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舞台;逐步培养人们,特别是基层民众参与教育立法的意识,并创设其参与机制;要完善立法前的科学调查,完善草案的审议程序和法案的监督程序;适当借鉴欧美国家的立法思路,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立足现实,注意责、权、利的平衡。以便创制更为完备的义务教育法律,保护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钱敏[6](2009)在《非正规金融演化路径与监管对策研究 ——以温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农业、农村、农民及与此相关的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关键性瓶颈之一。在此过程中,民间融资日渐成为“三农”及民营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重要来源,其对支持农业、农村和中小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非正规金融理论认为,非正规金融是金融抑制和金融约束的产物,会随着金融深化的进程而自然消亡。而我国非正规金融市场却随着金融深化的进程,不断变换其形态,发展态势时起时落。以农村为主要根据地的非正规金融在支持着民营中小企业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对社会产生巨大震荡。客观地讲,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民间金融体系相对不完整也不合理。非正规金融作为我国民间金融的主体组成部分,其法律地位和组织形式阻碍了非正规金融的运营效率和正常发展,所以如何在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和国家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进行有效监管、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已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笔者通过对民营经济较为发达,民间金融培育较为充分的温州的非正规金融的变迁分析,以治理结构、利率、组织架构、风险控制体系、经营模式、与主流金融的关系等一揽子要素为衡量指标,归纳出温州非正规金融的基本演化模式。同时,以此与我国有着类似传统文化背景的台湾、韩国和日本的非正规金融发展路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非正规金融的演进是有共性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承认和接纳非正规金融是可行的,引导和发展非正规金融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而对民营经济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现状,各级政府对非正规金融的管理和引导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当前我国的非正规金融转型的关键时期,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任务紧迫,需有一个总体性的对策措施。从温州看,规范民间融资引导非正规金融发展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是一个比较适合的模式,但需完善其试点办法和机制。
张剑[7](2011)在《民间金融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温州为例》文中指出温州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其民间金融规模庞大。多年来,温州民间金融在推动温州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腾飞,扩大社会融资渠道,弥补正规金融不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民间金融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民间金融市场风险时有发生。因此人们开始认识到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呼吁应尽快使民间金融合法化并加以规范引导。本文以温州民间金融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揭示民间金融对温州经济发展的贡献和作用,同时通过分析温州民间金融的影响因素,发现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推动温州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使温州民间金融在温州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全文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温州民间金融的概况进行介绍,包括温州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形成发展过程与各种运作形式。第三部分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探讨民间金融对于温州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民间金融促进民间投资,民间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反过来进一步繁荣民间金融市场。第四部分从货币政策、民间市场发展状况、政府部门的态度三个角度分析温州民间金融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针对温州民间金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推动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包括:(1)温州是一个典型的依靠民间资本发展的地区,民间金融促进民间投资的发展,民间投资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是并存的,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民间市场本身的资金需求、风险水平、交易双方密切程度等,是影响温州民间金融的主要因素。同时,作为参与者与管理者,地方政府的行为对民间金融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温州民间金融发展面临转型中的困境,相对而言开始走向衰弱。缺乏合法地位的保障是目前民间金融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使其不能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大效用。提出的对策建议是:(1)国家应该通过立法给予民间金融合法地位,从制度上防范和化解民间金融的潜在风险。(2)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继续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不断引向深入。(3)政府应拓宽投资渠道,培育公平市场竞争体系,为民间金融提供新的投资机会,改善投资环境。(4)政府应提供良好的服务,引导民间金融良性、自主发展,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与直接参与。
孙明慧[8](2017)在《共享发展视阈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反思》文中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制度安排,直接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而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978年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确立了基本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了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但是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劳动报酬与资本所得比例失衡、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失衡,再加上非市场性因素参与收入分配过程,使得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不公越来越突出。2013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几部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尺度和评判标准。在共享发展视阈下,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应更加关注收入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的公平与公正,更加关注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和普惠性,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因此,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深刻反思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综合运用了社会学、管理学和哲学相关理论,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和研究。现将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概括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综合评述了国外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归纳了论文整体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共享发展思想及其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系。首先,对“共享发展”进行内涵解读,界定了“共享发展”的概念,概括了“共享发展”的特征,指出了“共享发展”的判定标准,总结了“共享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共享发展”的思想源流进行追溯,归纳和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享发展”思想。最后,论述了共享发展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第3章,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透视。首先,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打破平均主义推进按劳分配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阶段、推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阶段。其次,总结了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全体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各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基本确立、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不断优化、政府再分配调节框架初步形成。最后,分析了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分配结构仍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欠缺、全面共享尚未实现。第4章,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本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的成因。第一,制度改革方案设计存在偏误。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在设计上重“效率”轻“公平”、重“城市”轻“农村”、重“资本”轻“劳动”、重“GDP增长”轻“民生改善”。第二,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效果不佳。在初次分配中,生产要素所得比例失衡;在再分配中,政府的调控力度不够;第三次分配中,社会力量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足。第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羁绊众多。这些羁绊有来自既得利益群体的多重阻挠,既有根深蒂固的行业垄断难以动摇,也有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进程缓慢,还有政府职能定位不清和责任缺失。第四,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关配套的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主要包括现有产权存在制度性缺陷、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共享发展监管体制尚未建立、社会治理体制建设与创新不足。正是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才使得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难以向纵深推进,而且还严重影响共享发展目标的实现。第5章,国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借鉴。本章主要概括了瑞典、美国、日本三个典型国家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得到的启示是: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规范和调控作用必不可少;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公平合理的工资制度是提高劳动者收入的保证;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调节政策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前提。这些经验和启示为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6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共享发展的对策建议。实现共享发展,推动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是:第一,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主要包括落实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强化国有资本的收益分享机制、健全由市场决定的生产要素报酬机制、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第二,加快健全再分配和三次分配调节机制。主要包括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供给、继续深化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贯彻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政策、完善社会慈善捐赠和救助机制。第三,建立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具体包括改革农村现有基本经营机制、创新农村居民就业创业机制、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第四,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要改进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构筑群众的多层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共享发展的监管体制和加强收入分配领域的立法和执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只有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共享发展日益成为改善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原则和需要。因此,共享发展是如何看待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绩效的评判标准,更是衡量分配制度是否合理、完善的根本性原则和尺度。共享发展理念下,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分配结构仍不合理、公平正义欠缺的问题,就必须对分配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收入分配调节机制、行业垄断、政府调控责任,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结构,遵循共享发展理念和原则进行再调整、再改革、再完善,以此形成规范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促进共享发展目标的实现。
叶晶[9](2013)在《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重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以来,民间金融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日趋显着,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民间金融在我国金融体制中的地位却无比尴尬,一方面,我国民间金融的总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在促进经济的发展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另一方面,民间金融一直处于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它游离于国家监管的视线之外,并对国家金融政策的实施产生各种影响。更重要的是,以非公有制为主的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支持是少之又少的,其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民间金融来进行融资的。因此,对于如此数量庞大又不可或缺的民间金融资本,不能对其数量、运动方向、动作风险进行预测是十分危险的。本文从我国近两年来金融领域内着名的“吴英”案入手,对民间金融法律监管制度进行了三个部分的论述,第一部分从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历史出发,对民间金融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还详细介绍了民间金融的外延,最后对民间金融在我国历经磨难却依然快速发展的原因做了简单探讨,从多方面肯定了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第二部分则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指出目前在我国,民间金融缺乏法律上的合法地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也不甚明了,致使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也模糊不清,而且民间金融的监管主体也不明确,对其也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管措施,第三部分则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该部分首先提出了完善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思路,紧接着又提出了重构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包括确立我国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规范民间金融的运作程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信用评级机制等相关的制度保障。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试图为民间金融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的的法律监管框架,并通过对法律制度化构建,使民间金融的风险控制在一个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民间金融的相关制度进行研究,对民间金融进行科学的引导,使民间金融资本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张莉,侯德鑫,栾海铱[10](2013)在《我国民间金融合法化路径展望》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金融日益活跃、规模逐渐扩大,但一直处于压抑性立法状态,使其应有的效率不能发挥、行为得不到必要的规制,迫切需要立法调整。民间金融合法化、扶持民间金融的发展并进行有效的规制,使民间金融成为有效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持,应该是我国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社会集资问题的透视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集资问题的透视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许要教育捐赠研究的理论支撑 |
(二) 教育捐赠的外部动力与政策驱动亟需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建构 |
二、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的论域和概念廓清 |
(一) 教育捐赠 |
(二) 教育基金 |
(三) 教育财力资源 |
四、研究综述与学术评价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四) 研究趋势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育捐赠的理论意蕴解析 |
一、教育捐赠的社会学意蕴 |
(一) 社会资本理论基础 |
(二) 社会责任理论基础 |
二、教育捐赠的文化学意蕴 |
三、教育捐赠的教育学意蕴 |
四、教育捐赠的经济学意蕴 |
(一)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
(二) 经济学效用理论与教育捐赠 |
(三) 教育捐赠的经济模型及其组成的基本要素 |
(四) 第三次分配:调节贫富差距 |
五、教育捐赠的伦理学意蕴 |
(一) 教育捐赠的伦理学意义 |
(二) 教育捐赠的伦理学原则 |
六、教育捐赠的心理学意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外教育捐赠的历史考察 |
一、中国教育捐赠的历史梳理 |
(一) 历史的渊源:古代学校 |
(二) 历史的特色:古代书院 |
(三) 近现代教育捐赠:官倡民助 |
(四) 历史的断裂:控制与沉寂 |
(五) 新时期的发展:起步与复兴 |
二、国外教育捐赠历史概览 |
(一) 柏拉图学院:教育捐赠的滥觞 |
(二) 古代阿拉伯国家:教育捐赠成风尚 |
(三) 近代西方国家:教育捐赠走向成熟 |
(四) 近代亚洲国家:教育捐赠形态各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视阈下中外教育捐赠行为的动因分析 |
一、我国教育捐赠的动因探析:本土溯源 |
(一) 传统中国社会强烈的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 |
(二) 尊师重教和仁爱慈善的传统美德 |
(三) 儒家文化关于完善人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激励 |
二、国外教育捐赠的动因探析:跨文化视野 |
(一) 传统的宗教文明以及深厚的慈善捐赠文化——以美国为例 |
(二) 独特的校友文化产生的回报母校情结——以美国高校为例 |
(三) 相关税法和配套捐赠政策:政策法规的支持 |
(四) 社会文化强调不遗留过多的物质财富 |
(五) 利他主义:教育捐赠的本根溯源 |
三、中西教育捐赠动因之异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教育捐赠的经验探讨 |
一、国外教育捐赠案例研究 |
(一) 哈佛大学的筹资运动与基金运作 |
(二) 密歇根大学的筹资运动与发展联络 |
(三)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校友联盟 |
二、经验与启示 |
(一) 筹资渠道多元化,募捐手段多样化 |
(二) 政府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健全税法优惠和完善的激励机制 |
(三) 基金会和教育基金会运作成熟 |
(四) 高度重视教育捐赠——学校本身的相关行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育捐赠的案例研究 |
一、我国教育捐赠案例研究 |
(一) 北京大学 |
(二) 浙江大学 |
(三) 香港中文大学 |
(四) 上海交通大学 |
二、经验与启示 |
(一) 机构日益健全,管理渐趋规范 |
(二) 战略规划筹资工作 |
(三) 重视校友工作,加强校友联络 |
(四) 教育基金会逐步走向专业化运作管理 |
(五) 捐赠款项主要用于师生的教学与科研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前我国教育捐赠的现状:成绩、困境与问题 |
一、我国教育捐赠取得的成绩 |
(一) 慈善捐赠环境形成,教育捐赠方向明确 |
(二) 国家政策逐步鼓励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 |
(三) 拓展筹资渠道,促使筹措经费渠道多元化 |
(四) 教育筹资机构逐步建立,教育基金管理运行起步 |
(五) 校友捐赠意识增强,回馈母校热情高涨 |
(六) 大额捐赠稳步增长,地区与校际差距明显 |
二、当前我国教育捐赠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
(一) 资金筹措机制面临的困境: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 |
(二) 当前我国教育捐赠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教育捐赠的策略研究 |
一、宏观建议与对策:本土的构建 |
(一) 制度层面的建构 |
(二) 政策层面的引导 |
(三) 法规层面的完善 |
(四) 队伍层面的建设 |
二、构建教育捐赠文化 |
(一) 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
(二) 大力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友文化 |
(三) 形成组织与制度的捐赠文化 |
(四) 推进教育捐赠环境文化建设 |
(五) 加强教育捐赠道德文化建设 |
三、高等教育捐赠工作管理建议 |
(一) 募捐项目设置与募捐策略 |
(二) 校友会与校友捐赠 |
(三) 教育基金会与教育基金管理运作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论文主要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书籍类 |
论文类 |
网络类 |
附录 |
附录A:教育捐赠者调查问卷 |
附录B:学校接受教育捐赠情况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二、主持、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4)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民办教师问题的总体研究 |
二、关于民办教师产生的历史原因研究 |
三、关于民办教师的历史地位研究 |
四、关于民办教师存在的问题研究 |
五、关于民办教师问题解决的研究 |
六、关于民办教师的政策研究 |
七、关于民办教师管理研究 |
八、地方民办教师研究 |
九、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地区民办教师问题的研究 |
十、关于代课教师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相关资料 |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内容和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三、研究的创新 |
第一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旧中国义务教育的困扰 |
一、中国义务教育的起步 |
二、师资匮乏对义务教育的困扰 |
三、从晚清政府到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开凿 |
四、对旧中国义务教育艰难进行的反思 |
第二节 共产党红色区域民办教育的兴起 |
一、苏维埃时期的教育 |
二、抗战后期解放区民办学校的发展 |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民办”教育 |
第二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产生 |
一、穷国办大教育,民办教师应运而生 |
二、民办教师的初步整顿 |
第二节 民办教师在跌宕中发展 |
一、快速增长的三年 |
二、困难时期的压缩和调整 |
三、上个世纪60年代前中期民办教师的再度发展 |
第三节 极度膨胀达到顶峰 |
一、教育走上畸形发展道路 |
二、人口增长失控,学龄儿童急速增加 |
三、师范院校长期停办,公办教师队伍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和补充 |
第四节 国家关于基础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政策 |
一、“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历史渊源 |
二、“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提出 |
三、“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实施 |
第三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 |
第一节 民办教师队伍整顿工作的提出及部署 |
第二节 加强对民办教师的管理 |
第三节 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 |
一、将一部分优秀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
二、通过师范转招民办教师 |
三、堵口子 |
四、辞退 |
第四节 改善民办教师地位 |
一、提高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 |
二、提高民办教师的物质待遇 |
第五节 提高民办教师的业务素质 |
第四章 民办教师的巨大奉献 |
第一节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 |
一、民办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主力军 |
二、民办教师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骨干作用 |
三、执着教育,无私奉献,民办教师留给后人的故事 |
第二节 堪负农村扫盲重任 |
一、以民教民扫盲方针的制订 |
二、民办教师肩负起农村扫盲重任 |
三、为了扫盲事业,民办教师付出了无尽的艰辛 |
四、扫盲教育的巨大成就 |
第三节 对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贡献 |
一、教法研究 |
二、复式教学组织研究 |
第四节 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引路人 |
第五节 中国民办教师所产生的国际影响 |
第五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第一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民办教师队伍的稳定 |
一、可靠的报酬收入 |
二、工作条件在当时农村环境里有相当的吸引力 |
三、计划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的禁锢 |
第二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一、亦教亦农的尴尬境遇 |
二、低待遇 |
三、“民转公”的艰难期盼 |
四、极度的心理屈辱和精神压力 |
第六章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
第一节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形势 |
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发展教育事业关键在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三、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是要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
第二节 全社会对民办教师问题的关注 |
一、社会各界捐助、褒奖民办教师业绩 |
二、舆论界为民办教师请命、讴歌 |
三、社会知名人士为民办教师问题呼吁 |
四、纳税人为教师待遇鸣不平 |
五、教育管理部门为民办教师主持公道 |
第三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理性思考 |
一、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符合劳动价值规律 |
二、消除公民办教师之间的差异更具有理性 |
三、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对国家法律的尊重 |
四、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义务教育的内在要求 |
第四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 |
一、民办教师队伍的整顿,为全面消化民办教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二、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为消化民办教师提供了物质保证 |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和人口的有效控制,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
第五节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
一、党和国家对民办教师问题的重视 |
二、国家关于在20世纪内消化民办教师的方针的确定和工作部署 |
三、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 |
四、民办教师的最终解决 |
第七章 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革命老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三节 偏远山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四节 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五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领导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 |
第八章 代课教师—民办教师之后的问题 |
第一节 代课教师队伍的产生 |
一、代课教师与民办教师的不同 |
二、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 |
三、代课教师队伍的发展 |
第二节 代课教师艰辛的贡献 |
一、工资待遇低、生活艰辛 |
二、代课教师大部分胜任教学工作 |
三、在穷困落后地区代课教师的重要作用 |
四、代课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
第三节 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
一、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迫切性 |
二、国家、各地对代课教师的政策 |
三、有关部门和人士对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建议 |
四、代课教师的期盼 |
五、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
结语 中国民办教师问题留给二十一世纪的反思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 |
一、发展基础教育具有战略意义 |
二、发展基础教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
第二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
一、国际上对教师职业化建设的重视 |
二、关于教师的资格证书制度 |
三、关于中小学人事制度 |
四、关于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 |
五、关于教师的继续教育 |
第三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
一、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
三、要正确认识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的意义 |
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几点建议 |
第四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问题 |
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状和矛盾 |
二、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思考 |
第五节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营造农村基础教育的良好氛围 |
一、农村经济不能增长,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冲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 |
1.1.1 有利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完善 |
1.1.2 有利于当今义务教育诸多问题的解决 |
1.1.3 有利于教育法治建设 |
1.1.4 本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术价值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 |
1.3.2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相关卷本中有关义务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部分 |
1.3.3 教育政策法规研究以及有关单项政策法规的研究文献 |
1.3.4 各种教育年鉴和统计资料 |
1.3.5 一些有关义务教育的专着中已有部分关于义务教育立法的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法 |
1.5.2 比较法 |
1.6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
1.6.1 本研究的特点和难点 |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6.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2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 |
2.1 解放前夕中国普及教育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的现实需要 |
2.2 毛泽东与普及教育事业相关的教育思想的起伏变化 |
2.2.1 全国解放前后毛泽东关于教育事业较为理性的论述 |
2.2.3 大跃进前后毛泽东加快教育发展的非理性观点 |
2.2.4 大跃进至文革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延续 |
2.2.5 文革中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加剧 |
2.3 中央层次与普及教育相关方针政策的起伏 |
2.3.1 解放初期至大跃进之前积极稳妥的普及教育政策 |
2.3.2 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冒进 |
2.3.3 大跃进至文革前义务教育政策的局部调整 |
2.3.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跌宕起伏 |
2.4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的波动 |
2.4.1 建国后至大跃进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
2.4.2 反右倾至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事业的冒进 |
2.4.3 大跃进至文革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的适当收缩 |
2.4.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事业遭到重创 |
2.5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和教训 |
2.5.1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 |
2.5.2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失误 |
第3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 |
3.1 文革后中国社会初步变革的大环境 |
3.1.1 思想领域的大解放 |
3.1.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普及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
3.1.3 领导制度改革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
3.1.4 法制环境好转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制度基础 |
3.2 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普及教育事业奠基 |
3.2.1 邓小平与普及教育相关的教育思想 |
3.2.2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普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3.3 中小学的拨乱反正工作 |
3.3.1 中小学教育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
3.3.2 中小学的各类平反工作 |
3.3.3 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与发展 |
3.4 普及小学教育若干政策法规的出台 |
3.4.1 中央层次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
3.4.2 地方层次各级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
3.4.3 各地多措并举促进小学教育的普及 |
3.4.4 案例分析1980 年代初河北农村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
第4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 |
4.1 中国社会改革进程进一步发展的有利环境 |
4.1.1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
4.1.2 科技体制的改革 |
4.1.3 教育体制的改革 |
4.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直接推动普九立法工作 |
4.2.1 《决定》对普九目标和保障条件的规定 |
4.2.2 《决定》明确提出普九立法任务 |
4.2.3 《决定》实施后义务教育事业的诸多变化 |
4.3 义务教育立法工作的起步 |
4.3.1 地方义务教育法规的先行奠基 |
4.3.2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立法准备 |
4.3.3 国家教育委员会起草立法 |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
4.4.1 李鹏就义务教育法草案向全国人大的报告 |
4.4.2 《义务教育法》的通过 |
第5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 |
5.1 新闻媒体的宣传 |
5.1.1 各大报刊的社论和《义务教育法》宣传提纲 |
5.1.2 政界对《义务教育法》的肯定 |
5.2 全国人大和中央部委的推动 |
5.2.1 全国人大的普九调研 |
5.2.2 表彰普及教育先进 |
5.2.3 中央部委下发普九系列法规 |
5.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地方实施 |
5.3.1 地方各界的普九宣传 |
5.3.2 义务教育地方法规相继出台 |
5.3.3 执行《义务教育法》取得辉煌成就 |
5.3.4 《义务教育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5.3.5 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 |
5.4 2006 年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
5.4.1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酝酿与出台 |
5.4.2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变化 |
5.4.3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 |
第6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 |
6.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路径 |
6.1.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分析 |
6.1.2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程序分析 |
6.1.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内容分析 |
6.1.4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效果分析 |
6.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异同比较 |
6.2.1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共性 |
6.2.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差异性 |
6.3 对未来中国教育法治化建设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非正规金融演化路径与监管对策研究 ——以温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对非正规金融的理解 |
第二节 非正规金融的起源和发展 |
1. 非正规金融市场形成的原因 |
2. 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
第二章 非正规金融演化路径分析 |
第一节 衡量指标的选择 |
1. 治理结构 |
2. 利率 |
3. 组织架构 |
4. 风险控制体系 |
5. 经营模式 |
6. 与主流金融的关系 |
第二节 温州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路径分析 |
1. 温州非正规金融发展四阶段 |
2. 温州非正规金融演化模型 |
3. 温州非正规金融演化模型的指标分析 |
第三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分析 |
第一节 台湾地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和规范 |
1. 台湾民间金融的特点 |
2. 台湾民间金融的利弊 |
3. 台湾地下金融的治理 |
第二节 东南亚地区非正规金融的演化路径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分析与结论 |
1. 温州与东南亚地区非正规金融对比分析 |
2.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民间金融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温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 |
2 温州民间金融的形成发展与运作形式 |
2.1 民间金融的界定 |
2.1.1 概念界定 |
2.1.2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区别与互补关系 |
2.2 温州民间金融的形成发展 |
2.2.1 温州民间金融发展的三个阶段 |
2.2.2 温州民间金融的产生环境 |
2.3 温州民间金融的运作形式 |
2.3.1 体制内的民间金融形式 |
2.3.2 体制外的民间金融形式 |
3 民间金融与温州经济发展 |
3.1 民间金融与温州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1 民间金融促进经济发展 |
3.1.2 民间金融促进民间投资 |
3.2 民间金融与温州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3.2.1 民间金融促进温州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3.2.2 民间金融对温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
4 温州民间金融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我国货币政策对民间金融的影响 |
4.1.1 温州民间利率的变动情况 |
4.1.2 民间利率与我国货币政策的内在联系 |
4.2 民间市场发展状况对民间金融的影响 |
4.2.1 市场资金需求程度 |
4.2.2 市场风险水平 |
4.2.3 市场参与双方密切程度 |
4.3 政府部门对民间金融的影响 |
4.3.1 不同政府部门对民间金融的态度 |
4.3.2 地方政府与民间金融的关系 |
5 规范温州民间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
5.1 温州民间金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5.2 推动温州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共享发展视阈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几点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共享发展思想及其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系 |
2.1 共享发展内涵解读 |
2.1.1 共享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2 共享发展的主要特征 |
2.1.3 共享发展的衡量标准 |
2.1.4 共享发展的重大意义 |
2.2 共享发展思想源流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享发展的思想 |
2.2.2 列宁与斯大林关于共享发展的思想 |
2.2.3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共享发展的思想 |
2.3 共享发展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系 |
2.3.1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举措 |
2.3.2 共享发展是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
2.3.3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共享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
2.3.4 共享发展是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尺度 |
第3章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透视 |
3.1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回顾 |
3.1.1 打破平均主义推进按劳分配阶段 |
3.1.2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阶段 |
3.1.3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阶段 |
3.1.4 推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阶段 |
3.2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 |
3.2.1 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
3.2.2 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基本确立 |
3.2.3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不断优化 |
3.2.4 政府再分配调节机制初步形成 |
3.3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3.3.1 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
3.3.2 分配结构仍不合理 |
3.3.3 社会公平正义欠缺 |
3.3.4 全面共享尚未实现 |
第4章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现存问题的成因 |
4.1 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设计存在偏误 |
4.1.1 重“效率”轻“公平” |
4.1.2 重“城市”轻“农村” |
4.1.3 重“资本”轻“劳动” |
4.1.4 重“GDP增长”轻“民生改善” |
4.2 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效果不佳 |
4.2.1 初次分配要素所得差距过大 |
4.2.2 二次分配政府调控力度不够 |
4.2.3 三次分配功能作用发挥不足 |
4.3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羁绊众多 |
4.3.1 来自既得利益群体的多重阻挠 |
4.3.2 根深蒂固的行业垄断难以动摇 |
4.3.3 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进程缓慢 |
4.3.4 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定位不清 |
4.4 相关配套制度体系尚不完善 |
4.4.1 现有的产权存在制度性缺陷 |
4.4.2 金融体制的改革严重滞后 |
4.4.3 共享发展的监管体制尚未建立 |
4.4.4 社会治理体制的建设与创新不足 |
第5章 国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5.1 瑞典的做法及经验 |
5.1.1 实行政府资方和劳动者共同协商的工资制度 |
5.1.2 制定并落实税负较高且征管严格的税收制度 |
5.1.3 推行促进收入均等化的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 |
5.2 美国的做法及经验 |
5.2.1 通过反垄断和最低工资制度规范初次分配 |
5.2.2 实施政府与市场双管齐下的社会保障制度 |
5.2.3 构建了独具特色与优势的复合型税收制度 |
5.2.4 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第三次分配 |
5.3 日本的做法及经验 |
5.3.1 运用政府与市场的机制共同调节初次分配 |
5.3.2 制定农村经济振兴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5.3.3 通过社会保障和税收制度调节收入再分配 |
5.3.4 重视发展教育且实行教育机会均等化政策 |
5.4 国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
5.4.1 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规范和调控作用必不可少 |
5.4.2 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
5.4.3 公平合理的工资制度是提高劳动者收入的保证 |
5.4.4 因地制宜制定调节政策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前提 |
第6章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共享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 |
6.1.1 落实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 |
6.1.2 强化国有资本的收益分享机制 |
6.1.3 健全由市场决定的生产要素报酬机制 |
6.1.4 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 |
6.2 加快健全再分配和三次分配调节机制 |
6.2.1 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供给 |
6.2.2 继续深化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 |
6.2.3 贯彻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政策 |
6.2.4 完善社会慈善捐赠和救助机制 |
6.3 建立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 |
6.3.1 不断完善农村现有经营机制 |
6.3.2 创新农村居民就业创业机制 |
6.3.3 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机制 |
6.3.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
6.4 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
6.4.1 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6.4.2 构筑群众的多层利益表达机制 |
6.4.3 推动建立共享发展的监管机制 |
6.4.4 加强收入分配领域立法和执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民间金融的法律界定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
(一) 民间金融的内涵 |
(二) 民间金融的外延 |
1. 民间借贷 |
2. 社会集资 |
3. 合会 |
4. 银背和私人钱庄 |
5. 典当 |
(三) 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 |
1. 我国现有金融体系存在缺陷 |
2. 民间金融具有自身的优势 |
3. 充足的闲散资金为民间金融提供了资金来源 |
二、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
(一) 缺乏确立民间金融法律地位的法律 |
(二) 对于民间金融业务合法与否的界定不清晰 |
(三) 民间金融监管的主体不明确 |
1. 我国并无系统的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 |
2. 民间金融在我国未获得法律上的合法身份 |
3. 民间金融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管理者缺位 |
4. 缺乏合理有效的民间金融监管措施 |
三、重构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思考 |
(一) 完善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思路 |
(二) 完善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对策 |
1. 确立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 |
2. 规范民间金融的运作程序 |
3. 建立与民间金融相关的制度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民间金融合法化路径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间金融的范畴、形式和发展基础 |
二、我国民间金融存在的必然性与风险 |
三、我国民间金融的立法现状、立法建议 |
(一) 我国民间金融的压抑性立法现状 |
1.关于民间集资活动的限制条例和问题。 |
2.关于民间借贷和民间金融机构成立的限制条例和问题。 |
3.监管现状及涉及相关法律纠纷问题。 |
(二) 我国民间金融立法界限及选择 |
1.确立民间金融合法化地位。 |
2.民间金融法制化界限选择。 |
(三)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与建议 |
1.建立中小金融机构体系。 |
2.鼓励大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
3.放松对中小企业内生性金融制度创新行为的限制。 |
四、民间金融合法化路径与展望 |
四、社会集资问题的透视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集资问题的透视与对策[J]. 陆君谋. 农村金融研究, 1994(01)
- [2]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 吕旭峰. 河南大学, 2011(10)
- [3]社会集资问题的透视与对策[J]. 陆君谋.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3(09)
- [4]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 王献玲. 浙江大学, 2005(07)
- [5]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 宗树兴. 河北大学, 2010(07)
- [6]非正规金融演化路径与监管对策研究 ——以温州为例[D]. 钱敏. 复旦大学, 2009(03)
- [7]民间金融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温州为例[D]. 张剑. 西南政法大学, 2011(04)
- [8]共享发展视阈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反思[D]. 孙明慧. 吉林大学, 2017(03)
- [9]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的重构研究[D]. 叶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10]我国民间金融合法化路径展望[J]. 张莉,侯德鑫,栾海铱. 商业研究,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