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缝吸力对二次水滴直径及直径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狭缝吸力对二次水滴直径及直径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一、缝隙抽吸对二次水滴直径及直径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昆[1](2021)在《基于高压水射流标线清除的真空回收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501.25万公里,在道路养护方面投入巨大,成本较高。道路废旧交通标志线的清除是道路养护中重要的一部分,采用高压纯水射流技术进行道路交通标志线清除工作具有高效、环保、对道路基体无损伤等优点,这种技术如果推广应用,可以节约道路养护的成本。真空回收系统是高压纯水射流道路标线清除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残渣回收起来达到环保的目的。文章将通过模拟仿真和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真空回收系统抽吸压力、吸口离地间隙、射流压力等因素对回收率的影响,并初步确定真空回收系统的最佳参数选择。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工作:1.简要分析高压纯水射流作用并导致道路标线产生结构破坏的原因:第一是具有高动能的水射流对道路标线表面的冲击力超越了标线材料的屈服极限,使标线材料产生破碎;第二是水射流独特的水楔作用使水流从标线表面裂纹渗透进入标线内部的缺陷之中,并在其中积聚,最后从内部破坏标线材料。水射流的冲击作用与水楔作用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极大提高了清除道路标线的工作效率。2.对真空回收系统的回收腔进行了整体结构设计,并使用Fluent软件对回收腔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真空泵压力的增大,回收腔内部水流的流线分布越紧密、流线形状越顺滑,系统回收率越高。3.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影响因素对真空系统回收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真空泵抽吸压力>系统射流压力>吸口离地间隙。本试验的较优参数组合为:真空泵抽吸压力为-0.045MPa、吸口离地间隙为5mm、系统射流压力为3MPa时真空系统回收率较大。4.在正交试验基础上继续试验,结果表明:当其他两个影响因素保持不变时,真空回收系统的回收率在整体上随着真空泵抽吸压力的增大呈现上升趋势,随着系统射流压力的增大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着吸口离地间隙的增大也呈现下降趋势。文章研究了真空回收系统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对系统回收率的影响,所得结果对高压水射流道路标线清除设备的设计与实际作业过程中真空抽吸系统的参数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图[38]表[7]参[81]

刘豪[2](2021)在《二氧化碳压裂地面射流混砂装置设计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砂压裂作为一种油田储层增透方式,广泛应用于低渗、超低渗油田开发以及生产井的增产作业中。混砂作为加砂压裂作业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加砂压裂质量的好坏,混砂车作为目前油田上应用最广泛的混砂设备具有设备冗重、复杂地形适应性差、故障率高、维修困难,操作复杂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地面射流混砂装置及一种常压式地面加砂装置,该装置能够替代混砂车进行混砂作业,具有结构简单、多地形适应性强、简化地面设备、降低加砂压裂成本等特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调研国内外文献,介绍了压裂增产作业流程及发展现状,总结了二氧化碳加砂压裂的技术特点及油田的现场应用情况。(2)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射流原理的射流混砂装置,并对该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及优化。(3)基于射流混砂装置作业配套需求,设计了一种常压式加砂装置,对其连接方式及部件布局进行了说明。(4)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混砂装置流道进行建模,利用Fluent软件对所设计的混砂装置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45°双进砂管结构对装置混砂性能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当喷嘴直径为13mm、喉管直径为22mm、喉管长度为90mm、喉嘴距为160mm、扩散角为7°时装置混砂性能相对最好。(5)搭建射流混砂装置工作实验台,进行了射流混砂装置携砂能力室内实验研究,在所研究的尺寸范围内喷嘴直径越小,射流混砂装置的携砂能力越强,当喉嘴距为150mm时,射流混砂装置的携砂能力最强,并推测当喉嘴距由150mm不断减小时,装置的携砂能力必然出现拐点。

屈骁[3](2020)在《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非定常流动机理及新型调控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低压涡轮高负荷设计是减轻低压涡轮部件重量,提升军用发动机推重比、民用发动机经济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叶片负荷的提高势必会增大端区横向压差,增强二次流、加剧损失。尤其是Zweifel数1.4以上的超高负荷低压涡轮,其内部存在异常严重的流动分离现象,极大地限制了超高负荷叶片在低压涡轮设计中的应用。本文针对高性能航空发动机设计中这一重要技术瓶颈,围绕低压涡轮端区非定常流动机理及流动损失控制等问题,以具有尾迹扫掠模拟功能的低速大尺寸叶栅风洞为实验载体,采用实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细致地开展了以下4方面的研究工作:(1)典型低压涡轮内部端区二次流的演化机制:以典型常规负荷低压涡轮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测试为主,数值计算为辅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低压涡轮内部端区二次流的非定常演化机制,掌握了上游尾迹对端区二次流、叶片附面层以及相关损失的影响规律,详细探讨了来流雷诺数、端壁边界层厚度对端区二次流的影响机理,并尝试利用上游尾迹扫掠抑制端区二次流的发展。研究发现:上游尾迹可以改善叶栅前缘攻角特性,降低叶片前端负荷,尾迹中的正负涡团与轮毂通道涡相互作用交替进行,二次湍动能在整个周期内的时均值降低,削弱了端区二次流的强度。(2)上游尾迹扫掠下低压涡轮端区二次流非定常时空演化机制及建立端区涡系结构模型:在典型低压涡轮叶片的基础上发展了两套不同负荷分布的超高负荷低压涡轮叶片(Zw=1.58),重点分析了上游尾迹与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二次流的相互作用机理,在定常和非定常气动环境下获得了来流雷诺数、尾迹扫掠频率和叶片负荷分布对端区二次流特性及其损失发展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凝练总结定常和非定常工况下端区复杂涡系结构的迁移规律,完善并建立了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定常和非定常涡系结构模型,进一步深化对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二次流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认识。(3)上游尾迹与非轴对称端壁对端区二次流耦合控制机理研究:非轴对称端壁的设计优化需要考虑上游非定常效应的影响,否则定常工况下设计的非轴对称端壁应用在真实涡轮环境下很可能出现负面效应。以尾迹周期性扫掠下低压涡轮端区二次流发展演化规律为出发点,优化非轴对称端壁几何结构参数,在非定常尾迹扫掠下揭示非轴对称端壁对端区二次流及其涡系结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叶片负荷,在定常和非定常工况下,对比光滑壁面和非轴对称端壁作用下的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涡系结构的流场变化;初步建立上游尾迹与非轴对称端壁的耦合机制,结果表明,上游尾迹耦合非轴对称端壁较大限度地进一步抑制低压涡轮端区流动分离。(4)激振器射流与端壁抽吸对附面层和二次流的综合调控机制研究:将机理性研究成果应用到低压涡轮流动控制当中,探索了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流动损失的新型控制方法。针对低雷诺数下超高负荷后加载叶片吸力面出现开式大分离的问题,采用大涡模拟的计算方法,开展了脉冲射流式涡激振器对超高负荷低压涡轮附面层的调控机制研究;随后详细分析了尾迹扫掠下端壁边界层抽吸对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二次流的控制机理;最后探讨了射流式涡激振器和端壁边界层抽吸对吸力面附面层和端区二次流的综合调控机制,实现吸力面射流与端壁边界层抽吸流量的平衡,达到削弱二次流、抑制吸力面分离泡的目的,使超高负荷低压涡轮气动损失减小约66.8%,显着提升了低压涡轮部件的气动性能,为超高负荷低压涡轮内部流动损失的综合调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吴继青[4](2017)在《汽轮机低压级叶片除湿特性的数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核动力汽轮机、地热汽轮机和其它低参数汽轮机中,由于初始蒸汽参数低,低压级中会产生大量的湿蒸汽。湿蒸汽的存在对级的工作非常不利,它不仅降低了级效率,而且严重的腐蚀动叶片。合理的除湿结构能减缓湿蒸汽所导致的问题,很大程度提高汽轮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湿蒸汽流动属于两相流的范畴,涉及到复杂的相变过程。本文主要基于蒸汽非平衡相变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汽轮机低压级叶片除湿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对Moses喷嘴和Dykas静叶中的蒸汽凝结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来验证湿蒸汽凝结流动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相变模型能完美描述蒸汽流动现象,并且能准确的预测成核位置和过冷度的大小。对原型叶片流道内湿蒸汽凝结流动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50%叶高截面和整体流道的液相参数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在静叶流道内设计了不同的除湿方法,并对除湿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表面加热除湿方法能使液滴数、液滴直径和湿度都同时减小。表面温度为300℃时,除湿效率能达到11.3%;尾部喷射除湿方法不仅能降低湿度,还能优化尾缘流场。缝宽为1.2mm时,除湿效果为10.4%;吸力面喷射除湿方法通过影响成核区,来减小流道湿度。喷射孔为8排96孔时,除湿效率为35.4%。

朱剑鋆[5](2016)在《飞行防冰与结冰中的流动传热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结冰现象对于飞行安全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当飞机在结冰气象条件下飞行时,如不采取适当的防冰措施,飞机迎风部件表面就会发生结冰。近年来,由于结冰引发的飞行安全事故仍在国内外多次发生,因此飞行结冰和防冰依然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飞行结冰和防冰问题的重要研究手段,数值模拟技术在近年来的结冰和防冰研究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在防冰计算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特点和趋势,以商业CFD软件ANSYS Fluent作为开发平台,围绕防冰和结冰模拟的通用计算方法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本文基于ANSYS Fluent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对水滴撞击特性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成功地在ANSYS Fluent软件中实现了水滴撞击特性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计算。对于前者,本文基于Fluent软件的离散相模型获得了水滴的运动轨迹,并采用自己发展的粒子统计方法实现了复杂三维表面局部水收集系数的拉格朗日法计算。对于后者,本文采用Fluent软件的用户自定义标量方程对水滴相运动的控制方程进行了求解,从而可以在Fluent软件支持的任何坐标系及边界条件下获得部件表面的局部水收集系数。基于上述方法,本文对二维和三维翼型的局部水收集系数进行了算例验证计算,得到了与文献数据相符的计算结果。同时,本文对水滴撞击特性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拓展研究,在Fluent软件中实现了过冷大水滴条件和二维轴对称坐标系下的局部水收集系数计算。此外,本文发展了求解水滴撞击特性的拉格朗日-欧拉复合解法,通过对算例计算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欧拉法在求解水滴撞击特性时的稳定性和效率。其次,本文开展了防冰条件下部件表面流动换热的计算方法研究。本文从防冰计算中经典的Messinger模型入手,对部件表面水膜流动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发展了基于非结构化网格体系的表面水膜质量平衡计算方法,以及表面溢流水膜质量的分配方法。在防冰部件表面温度的计算上,本文通过Fluent用户自定义函数将考虑溢流水膜的防冰部件表面各项热流添加到了Fluent的能量方程中,并基于Fluent的耦合换热壁面边界实现了防冰热气、固壁、以及外流场在防冰条件下的耦合换热计算。基于上述方法,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静止部件在防冰条件下的表面温度进行了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与本文开展的防冰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令人满意。此外,本文还对不同算例计算中得到的表面水膜流动质量和表面热流进行了分析。再次,本文开展了水膜破裂后表面溪流形态的计算研究。为了获得破裂处水膜的厚度,本文根据水膜很薄的客观事实对水膜采用了速度线性分布假设,并对水膜流动中的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关系进行了建模计算。为了得到水膜破裂后的溪流厚度和宽度,本文假设溪流截面为圆的一部分,根据破裂前后水膜和溪流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关系,发展了破裂后溪流几何参数的求解方法。通过与文献实验结果的对比,本文方法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对破裂后的溪流形状进行预测。基于上述方法,本文对不同壁面温度和来流水滴直径下的航空发动机支板表面溪流宽度和厚度进行了计算,研究了这些因素对破裂后溪流几何参数的影响。最后,本文开展了结冰冰形的数值预测研究。本文根据结冰表面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关系,对结冰表面的热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发展了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表面冰增长迭代计算方法。为了获得结冰冰形,本文发展了结冰后壁面节点坐标的计算方法,并采用ANSYS Fluent动网格技术对结冰后流体的计算域进行了自动更新,从而实现了结冰过程的多步预测。通过对经典算例的验算,本文的冰形预测方法得到了验证。基于上述方法,本文对航空发动机转动部件的表面结冰冰形进行了预测,并对这些部件的结冰规律进行了分析。

余兴刚[6](2015)在《汽轮机低压级内湿蒸汽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文中指出汽轮机作为火电站、核电站等的关键动力装置,其性能的优劣对我国电力生产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现代大功率火电汽轮发电机组,为提高蒸汽的做功能力,通常使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至较低的压力,这将使蒸汽在汽轮机某些低压级内便开始凝结,进而使汽轮机的后几级工作在湿蒸汽区。长期以来,关于汽轮机内湿蒸汽的形成机理及其对汽轮机效率和可靠性影响的问题一直是能源动力工程领域的一项热门课题。大功率汽轮机低压湿蒸汽级内湿蒸汽的流动过程极其复杂,呈多相流动及三维流动的特性,完全精确地对其进行测量非常困难,而且试验研究的成本也极其昂贵。相比较而言,数值计算的方法更易实现,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出现,使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汽轮机湿蒸汽级内全三维多相流动特性成为可能。商用软件ANSYS CFX提供了欧拉-欧拉坐标系下蒸汽的非平衡凝结模型,该模型采用修正后的经典成核模型和Gyarmathy提出的水滴生长模型模拟水滴的形成和生长。本文基于该凝结模型研究了某1000MW火电汽轮机低压湿蒸汽级内蒸汽的非平衡凝结流动。为验证该非平衡凝结模型的可靠性,采用该模型模拟了Laval喷管和平面叶栅内蒸汽的非平衡凝结流动,获得了与实验测量数据一致的结果,并确定了模拟低压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时最佳NBTF (nucleation bulk tension factor)的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以该型火电汽轮机低压湿蒸汽级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微小水滴表面张力的数值对真实汽轮机湿蒸汽级内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的影响,进而确定了合理的NBTF取值。基于此,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采用考虑汽、液两相之间速度滑移的非平衡凝结模型模拟了该机组低压末级内蒸汽的凝结流动;研究了计算汽轮机静叶栅和动叶栅表面上一次水滴和二次水滴惯性沉积和湍流扩散沉积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计算了级入口水滴直径不同时低压末级静叶栅和动叶栅表面上水滴的沉积,获得了与其他学者计算结果一致的结果,验证了所采用的水滴沉积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在水滴沉积计算结果和级内蒸汽三维非平衡凝结流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汽轮机湿蒸汽级内湿汽损失的三维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湿汽损失分为热力学损失、一次水滴阻力损失、二次水滴阻力损失、制动损失、捕水损失和离心损失。采用该方法计算了当级入口水滴直径不同时,末级内湿汽损失的数值,并研究了级入口水滴直径对级内各类湿汽损失的数值和份额的影响。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计算结果与修正Baumann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考虑水滴直径和级内三维流动特性对湿汽损失的影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2)鉴于现有文献中鲜见报道关于汽轮机湿蒸汽级叶片表面上粗糙度影响的研究,分别采用单级模型和多级模型,研究了某大功率火电汽轮机自发凝结级叶片表面上粗糙度的大小和位置对级性能和级内蒸汽非平衡凝结过程的影响。计算过程中粗糙度只施加于该机组低压次末级叶片表面上,通过比较粗糙度为不同数值、处于叶片表面上不同位置时计算得到的级效率、级内气动损失的分布、叶栅通道内热力学损失、湿度的分布等参数,得到了湿蒸汽级叶片表面上粗糙度对级性能和级内蒸汽非平衡凝结过程的影响规律。(3)以该机组低压次末级为研究对象,对级内蒸汽的非定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蒸汽的非平衡凝结效应。研究了汽轮机低压次末级静叶栅和动叶栅通道内非定常流动产生的原因及压力脉动的频谱特性;通过比较定常和非定常模型的计算结果,探讨了级内固有非定常效应的存在对蒸汽非平衡凝结过程和级性能的影响。此外,采用定常模型和非定常模型分别模拟了动、静叶栅之间轴向间距增大和减小后级内蒸汽的非平衡凝结流动,并与设计间距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动、静叶栅之间轴向间距对级内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的影响规律。

陆曙光[7](2013)在《基于FLUENT的动力机械三维流场模拟及结构改进》文中研究表明在蒸汽轮机的低压级部分,蒸汽温度已经降低到接近饱和温度,在膨胀过程中会产生自发凝结,以自发凝结产生的凝结核为中心,蒸汽会慢慢凝聚造成水滴的生长。因此在汽轮机的低压级部分,主流场的流动通常是复杂的湿蒸汽气液两相流动。湿蒸汽现象对于汽轮机主要存在两方面影响:首先自发凝结是一个非平衡凝结过程,会造成热力学损失而影响汽轮机效率;其次凝结成的水滴撞击沉积在叶片表面会对叶片产生磨损腐蚀。因此合理控制湿蒸汽的自发凝结或者去除凝结形成的水滴不仅可以提高汽轮机效率,还能减小叶片的腐蚀。本文采用Euler-Euler法将湿蒸汽中的液滴和气相都看作是连续性介质,即液滴连续分布于气相中,气液两相相互渗透,通过体积平均法建立气液两相的控制方程,包括气液两相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本文还推导出液滴数量守恒方程来保证方程组封闭,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模型。最后在将液相控制方程标准化后,在FLUENT求解器中加载气相控制方程、湍流模型中的源项和液相控制方程的各项实现与UDS求解器的对接。在研究水滴沉积规律时,水滴粒子采用Lagrange粒子追踪法,在与气相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水滴粒子会发生破裂,并与叶栅壁面产生碰撞、反弹、沉积等相互作用,本文使用碰撞恢复系数来说明水滴对叶片表面的碰撞,对于叶片的冲蚀磨损模型选取的是Tabakoff模型。缝隙除湿法是目前汽轮机除湿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仿真模拟的手段研究三维静叶栅中的湿蒸汽两相流动和水滴沉积规律,研究对象为某汽轮机末级静叶原型和三种不同开槽改型方案,对比不同改型方案的除湿效果,并研究了叶栅通道中的水滴沉积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静叶表面开设除湿槽后,在槽口附近由于巨大压差和较大过冷度的原因,会产生强烈抽吸作用,将部分静叶壁面水膜和凝结成的水滴抽吸掉。对比原型和开槽改型方案,两种开槽方案湿度均比原型有明显降低,其中方案2流场湿度在整体上比方案1小,因此在除湿效率上,方案2要优于方案1。对水滴沉积规律的研究中得出,除湿槽进口宽度越大,抽吸效果越好,但是对主流作用相应增大;除湿槽开设的角度应该尽量保证顺着主流方向;开设在吸力面上的除湿槽越靠近叶片前缘,其抽吸能力越强。

张威[8](2012)在《具有除湿槽的透平级湿蒸汽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轮机末级及末级静叶栅一直在湿蒸汽状态下工作,湿蒸汽中的水滴密度要远大于干蒸汽的密度,在流动过程中,水滴速度较小,并且会偏离主流方向,以一定角度打击在动叶上,这不但会影响动叶旋转,降低效率,还会对叶片表面造成冲蚀,严重时甚至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因此,分析末级叶栅通道内的流动情况,掌握湿蒸汽中水滴的各种参数分布规律,采用相应的除湿方法,对于提高汽轮机组效率、安全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以某凝汽式汽轮机组的末级为研究对象,采用商用数值模拟软件NUMECA对原型静叶级(Old型)和改型静叶级(New型)两种计算方案的叶栅流道内湿蒸汽流动情况进行了全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汽轮机的末级中,汽流参数沿叶高的变化很剧烈,在动叶根部和顶部区域,湿蒸汽的流动偏离了设计工况,动叶进口出现了较大的负冲角,导致动静叶片缘线匹配偏差较大,这一点在Old型和New型末级表现的都很明显。接着,对单个静叶栅通道进行网格加密,将计算结果与粗网格计算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修正,获得更加精确的压力分布和湿度分布情况,对不同湿度的蒸汽出现的区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静叶栅中气流大湿度区域集中于流道中后部,压力面湿度区呈现后仰式条形分布,在此位置中上部开设后仰除湿槽,可以凝结水滴,达到较好的除湿效果。最后,对静叶叶片设置了除湿槽结构,利用商用软件CFX5对叶栅通道内的流动情况进行仿真模拟,重点考察了三类不同直径的水滴(直径分别为10μm、50μm、100μm)的分布规律,分析这种分布规律产生的原因并考察了除湿槽结构对于整个流场流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末级静叶片压力面的中后部是凝结水滴沉积形成水膜的区域,在那里设置除湿槽可减少或消除二次水滴。而除湿槽设计的关键是沿槽轴线形成负压梯度,这可以借助不同叶高汽流膨胀度不一致来自然达到,即将除湿槽设计成“后仰”式。

沈国平,谢永慧,陆伟,彭泽瑛,李平,屈焕成,陈建辉[9](2010)在《汽轮机湿蒸汽级空心静叶除湿相关数值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Lagrangian方法建立了水滴运动轨迹和沉积规律的数值计算模型,对某超超临界汽轮机末级无抽吸缝中空静叶和开缝中空静叶通道水滴运动及沉积规律进行了数值研究,并分析了节距、抽吸缝位置、抽吸缝宽度、抽吸缝结构和抽吸缝角度对水滴沉积规律的影响。同时,本文还搭建了湿空气扇形叶栅缝隙抽吸实验台,对原始中空静叶50%叶高以上带缝隙部分进行了模化,得到了可以保证测试结果可靠性的模化中空静叶,并对不同抽吸位置、不同抽吸缝隙宽度对模化空心静叶除水率和抽吸前后水滴直径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综合数值分析结果和实验数据,得到了最佳的静叶除湿结构:开缝宽度0.7mm,缝隙位于压力面轴向相对位置0.87、吸力面轴向相对位置0.47处。

谭锐,王新军,关盼龙,仇璐珂[10](2010)在《汽轮机末级静叶水滴沉积规律与缝隙去湿研究》文中提出采用Fluent软件对某600 MW汽轮机末级静叶栅中的水滴三维运动与沉积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确定了水滴在静叶轴向和径向的沉积位置;实验研究了空心叶栅缝隙抽吸的去湿性能。结果表明:静叶内弧上的沉积水量占叶栅进口总水量的12.2%,背弧的沉积水量占1.6%;静叶内弧上的缝隙抽吸水量大于背弧上的抽吸水量,缝隙位置越靠近静叶出口边,抽吸水量也越大;随着缝隙宽度的增大,缝隙抽吸水量先降低后增大,在宽度为3.0 mm左右时达到较低值;缝隙抽吸水量随抽吸压差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主气流速度的增大而很快减小。

二、缝隙抽吸对二次水滴直径及直径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缝隙抽吸对二次水滴直径及直径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压水射流标线清除的真空回收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高压水射流清除路面标线机理分析
    2.1 水射流基本结构与参数
        2.1.1 水射流的基本结构
        2.1.2 水射流的基本参数
    2.2 水射流破碎物体的基本原理
        2.2.1 水射流的微观破坏机理
        2.2.2 水射流清除道路标线的原理
    2.3 高压水射流清除道路标线系统简介
    2.4 小结
3 真空回收系统设计
    3.1 真空系统概述
        3.1.1 真空系统的基本组成
        3.1.2 真空系统的基本参数
    3.2 真空回收系统设计
        3.2.1 真空回收系统的整体设计
        3.2.2 真空回收系统真空泵的选型
    3.3 真空回收腔的设计
    3.4 真空回收腔的仿真
        3.4.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3.4.2 Fluent软件简介
        3.4.3 真空回收腔仿真建模
        3.4.4 真空回收腔仿真边界条件的设置
        3.4.5 真空回收腔仿真结果分析
    3.5 小结
4 真空回收系统试验研究
    4.1 真空回收系统试验要求与试验设计
        4.1.1 试验要求
        4.1.2 试验相关设备
        4.1.3 试验方案设计
        4.1.4 试验步骤
    4.2 基于正交试验的试验数据处理
        4.2.1 试验评价指标
        4.2.2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4.2.3 试验结果
    4.3 真空回收系统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4.3.1 真空泵抽吸压力对真空系统回收率的影响
        4.3.2 系统射流压力对真空系统回收率的影响
        4.3.3 吸口离地间隙对真空系统回收率的影响
    4.4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二氧化碳压裂地面射流混砂装置设计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二氧化碳性质及射流理论研究
    2.1 二氧化碳基本性质
    2.2 射流泵基础理论
        2.2.1 文丘里效应
        2.2.2 射流泵简介
        2.2.3 有限空间射流基本理论
        2.2.4 射流泵的主要性能评价指标
    2.3 射流泵特性方程
    2.4 射流泵的汽蚀特性
        2.4.1 射流泵汽蚀现象
        2.4.2 汽蚀的判别标准
    2.5 射流泵的设计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射流混砂装置的结构设计
    3.1 射流混砂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3.2 射流混砂装置设计指标
    3.3 射流混砂装置主要部件设计
        3.3.1 收缩管-喷嘴设计
        3.3.2 喉管设计
        3.3.3 扩散管设计
        3.3.4 加砂管设计
        3.3.5 混合管设计
        3.3.6 射流混砂装置主要几何参数
        3.3.7 射流混砂装置关键部件材料选取
    3.4 常压式加砂装置设计
        3.4.1 螺旋输砂器
        3.4.2 常压式加砂装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射流混砂装置数值模拟
    4.1 FLUENT软件简介
    4.2 模型建立
    4.3 网格划分
    4.4 计算模型选取
        4.4.1 多相流模型
        4.4.2 湍流模型
    4.5 边界条件确定
    4.6 数值模拟结果
    4.7 不同支撑剂入口方式对装置混砂性能的影响
        4.7.1 垂直单进砂管结构模拟结果
        4.7.2 45°单进砂管结构模拟结果
        4.7.3 45°双进砂管结构模拟结果
    4.8 主要结构参数对装置性能影响研究
        4.8.1 喷嘴直径对装置混砂性能的影响
        4.8.2 喉管直径对装置混砂性能的影响
        4.8.3 喉管长度对装置混砂性能的影响
        4.8.4 喉嘴距对装置混砂性能的影响
        4.8.5 扩散角对装置混砂性能的影响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射流混砂装置实验研究
    5.1 实验硬件
        5.1.1 射流混砂装置实验模型
        5.1.2 实验台
        5.1.3 压裂砂
    5.2 实验具体步骤
    5.3 实验数据及处理
        5.3.1 不同喷嘴直径参数下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5.3.2 不同喉管长度参数下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5.3.3 不同喉嘴距参数下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非定常流动机理及新型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低压涡轮内部复杂流动的分类
        1.2.1 附面层流动
        1.2.2 叶冠泄漏流
        1.2.3 端区二次流
    1.3 端区二次流的影响因素概述
        1.3.1 雷诺数的影响
        1.3.2 端区边界层的影响
        1.3.3 叶片负荷的影响
    1.4 上游尾迹的非定常效应研究
        1.4.1 上游尾迹与叶片附面层的耦合效应
        1.4.2 上游尾迹与端区二次流的耦合效应
    1.5 端区流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1.5.1 被动控制技术
        1.5.2 主动控制技术
        1.5.3 端区流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小结
    1.6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6.3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2.1 低速大尺寸叶栅风洞
        2.1.1 叶栅风洞总体结构
        2.1.2 实验段和研究对象介绍
        2.1.3 流场品质测量
    2.2 测试设备介绍
        2.2.1 压力测试设备
        2.2.2 恒温热线风速仪
        2.2.3 位移机构及控制器
        2.2.4 数据采集系统
    2.3 标定风洞介绍
    2.4 尾迹模拟装置
    2.5 实验数据处理
    2.6 实验误差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值计算方法
    3.1 引言
    3.2 雷诺时均(RANS)方法
        3.2.1 湍流及转捩模型
        3.2.2 SST湍流模型
        3.2.3 Gamma-Theta转捩模型
    3.3 大涡模拟(LES)方法
        3.3.1 过滤函数
        3.3.2 亚格子应力模型
    3.4 数值方法校核
        3.4.1 数值误差分析
        3.4.2 实验结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低压涡轮内部端区二次流的演化机制
    4.1 研究模型
    4.2 尾迹扫掠下低压涡轮内部非定常流场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4.2.1 尾迹扫掠下叶片二维气动特性的演化特征
        4.2.2 尾迹扫掠下端区涡系结构的演化特征
    4.3 上游尾迹与端区二次流的相互作用机理
    4.4 尾迹扫掠下边界层厚度对端区二次流的影响机制
        4.4.1 定常来流下边界层厚度对端区二次流的影响机理
        4.4.2 尾迹扫掠下端区二次流的演化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游尾迹与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二次流的耦合机理
    5.1 研究模型
    5.2 尾迹扫掠下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非定常流动机理
        5.2.1 上游尾迹对叶型损失影响的实验研究
        5.2.2 上游尾迹对端区二次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5.2.3 上游尾迹与端区二次流的干涉机理
    5.3 叶片负荷分布对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二次流的影响机理
        5.3.1 负荷分布对吸力面分离泡影响的实验研究
        5.3.2 负荷分布对叶型损失影响的实验研究
        5.3.3 负荷分布对端区二次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5.3.4 尾迹扫掠下叶片负荷分布对端区二次流的影响机理
    5.4 尾迹扫掠频率对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二次流的影响机理
        5.4.1 尾迹扫掠频率对吸力面分离泡影响的实验研究
        5.4.2 尾迹扫掠频率对叶型损失影响的实验研究
        5.4.3 尾迹扫掠频率对端区二次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5.4.4 不同尾迹扫掠频率下端区二次流的演化机理
    5.5 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涡系结构模型构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雷诺数下端区二次流的新型调控方法与机理探索
    6.1 上游尾迹与非轴对称端壁对端区二次流的耦合调控机制
        6.1.1 非轴对称端壁的造型设计
        6.1.2 定常来流下非轴对称端壁对端区二次流的影响机理
        6.1.3 尾迹扫掠下非轴对称端壁对端区二次流的影响机理
        6.1.4 上游尾迹与非轴对称端壁耦合调控端区二次流的实验研究
    6.2 尾迹扫掠下端壁边界层抽吸对端区二次流的调控机制
        6.2.1 研究模型
        6.2.2 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涡系结构演化特征
        6.2.3 边界层抽吸位置对端区二次流的影响机理
        6.2.4 边界层抽吸量对端区二次流的影响机理
        6.2.5 上游尾迹与边界层抽吸对端区二次流的耦合调控机制
    6.3 射流式涡激振器对超高负荷低压涡轮附面层特性的调控机制
        6.3.1 研究模型
        6.3.2 射流式涡激振器内部流动分析
        6.3.3 射流式涡激振器对叶片附面层分离与转捩的影响机制
        6.3.4 涡激振器射流与吸力面附面层的相互作用机理
    6.4 射流式涡激振器与端壁边界层抽吸的综合调控机制
        6.4.1 研究模型
        6.4.2 调控效果分析
        6.4.3 调控机制初探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汽轮机低压级叶片除湿特性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汽轮机中湿蒸汽的特点
    1.3 湿蒸汽两相流模型概述
    1.4 叶片除湿技术的发展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模型
    2.1 经典成核理论
    2.2 液滴生长模型
    2.3 凝结流动在求解器中的实现
    2.4 本章小结
3 蒸汽非平衡凝结模型的验证
    3.1 Moses喷嘴凝结流动分析
    3.2 Dykas静叶凝结流动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低压级流道湿蒸汽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4.1 原型叶片的几何参数
    4.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4.3 原型叶片流道液相参数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低压级静叶除湿方法的数值研究
    5.1 叶片表面加热除湿方法的研究
    5.2 尾缘喷射除湿方法的研究
    5.3 吸力面喷射除湿方法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飞行防冰与结冰中的流动传热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飞行结冰机理及防除冰方法简介
        1.2.1 飞行结冰产生的原因
        1.2.2 影响飞行结冰的主要因素
        1.2.3 结冰的分类与危害
        1.2.4 主要防/除冰系统简介
    1.3 防冰研究的技术手段
        1.3.1 试验研究技术
        1.3.2 数值模拟技术
    1.4 国内外防冰研究进展
        1.4.1 试验研究进展
        1.4.2 数值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水滴撞击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水滴撞击特性的概念
    2.3 水滴撞击特性计算的基本假设
    2.4 拉格朗日法
        2.4.1 水滴运动方程及其实现
        2.4.2 局部水收集系数计算
    2.5 欧拉法
        2.5.1 水滴相运动的控制方程
        2.5.2 水滴相方程的边界条件
        2.5.3 数值扩散
    2.6 水滴撞击特性的计算过程
    2.7 算例验证
        2.7.1 算例介绍
        2.7.2 计算结果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滴撞击特性计算方法的拓展研究
    3.1 引言
    3.2 SLD条件下的水滴撞击特性计算
        3.2.1 大水滴运动中的变形、破碎及阻力模型
        3.2.2 大水滴撞击壁面后的反弹/飞溅模型
        3.2.3 SLD条件下的水滴撞击特性算例验证
    3.3 旋成体部件的水滴撞击特性计算
        3.3.1 二维轴对称坐标系下拉格朗日法的初始水滴位置分布
        3.3.2 算例计算
    3.4 提高欧拉法求解效率的探索性研究——拉格朗日-欧拉复合解法
        3.4.1 拉格朗日-欧拉复合解法的主要思想和实施方法
        3.4.2 光滑NACA0012 翼型的计算结果
        3.4.3 带冰NACA23012 翼型的计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防冰部件表面流动换热的计算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防冰表面流动换热的数学模型
        4.2.1 Messinger模型
        4.2.2 考虑水膜流动的计算模型
    4.3 表面流动换热计算的实现方法
        4.3.1 部件表面温度计算的实现方法及流程
        4.3.2 部件表面水膜质量流量的确定方法
        4.3.3 部件表面控制体上溢流水的流量分配方法
    4.4 防冰试验及计算验证
        4.4.1 试验设备
        4.4.2 防冰试验件结构及表面温度的测量
        4.4.3 试验条件
        4.4.4 误差分析及抑制措施
        4.4.5 试验过程
    4.5 计算设置与结果分析
        4.5.1 计算模型的处理与计算设置
        4.5.2 热气防冰支板的计算结果
        4.5.3 热气防冰帽罩的计算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部件表面水膜流动形态的计算研究
    5.1 引言
    5.2 水膜破裂前的流动过程与膜厚计算
        5.2.1 水膜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5.2.2 水膜流动的动量方程
        5.2.3 水膜流动中的厚度计算
    5.3 水膜破裂后的溪流形态计算
        5.3.1 溪流形态参数的定义
        5.3.2 破裂后溪流形态参数的计算
    5.4 算例验证
        5.4.1 算例介绍
        5.4.2 翼型表面水膜厚度的计算结果
        5.4.3 翼型表面溪流形态的计算结果
    5.5 航空发动机进气防冰支板表面溪流形态的计算研究
        5.5.1 支板表面溪流形态的计算条件
        5.5.2 不同壁面温度下支板表面溪流形态的计算结果
        5.5.3 不同来流水滴直径下支板表面溪流形态的计算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部件表面结冰冰形的计算研究
    6.1 引言
    6.2 部件表面结冰冰形的预测方法
        6.2.1 部件表面结冰过程的热力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6.2.2 结冰后部件表面几何的更新方法
        6.2.3 部件表面结冰预测的计算过程
    6.3 算例验证
        6.3.1 验证算例介绍
        6.3.2 翼型表面结冰冰形的验证计算结果
    6.4 航空发动机旋转帽罩表面结冰冰形的计算研究
        6.4.1 结冰帽罩算例介绍
        6.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6.5 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表面结冰冰形的计算研究
        6.5.1 结冰叶片算例介绍
        6.5.2 计算结果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回顾与总结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汽轮机低压级内湿蒸汽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成核理论的发展历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湿蒸汽两相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湿汽损失计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叶片表面上粗糙度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4 非定常凝结流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蒸汽凝结流动的数理模型和数值模型
    2.1 成核理论和液滴生长模型
        2.1.1 成核理论
        2.1.2 液滴生长模型
    2.2 汽、液两相流的数值模型
        2.2.1 均相汽、液两相流数值模型
        2.2.2 异相汽、液两相流数值模型
    2.3 平衡凝结数值模型
    2.4 湍流模型
    2.5 水蒸气状态方程—IAPWS-IF97
    2.6 数值离散和求解方法
        2.6.1 数值离散方法
        2.6.2 数值求解方法
    2.7 本章小结
3 水滴表面张力对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影响的研究
    3.1 Laval喷管内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的模拟
        3.1.1 Moore喷管内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的模拟
        3.1.2 Skillings喷管内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的模拟
    3.2 平面叶栅内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的模拟
        3.2.1 White叶栅内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的模拟
        3.2.2 Bakhtar叶栅内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的模拟
    3.3 水滴表面张力对实际汽轮机内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影响的研究
        3.3.1 NBTF的取值对级内液相参数的影响
        3.3.2 NBTF的取值对各级级效率和级功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汽轮机级内湿汽损失计算方法的研究
    4.1 叶片表面上水滴沉积的计算方法
        4.1.1 水滴湍流扩散沉积的计算方法
        4.1.2 水滴惯性沉积的计算方法
    4.2 水滴沉积的计算结果
        4.2.1 水滴在末级静叶表面上沉积的计算结果
        4.2.2 水滴在末级动叶表面上沉积的计算结果
    4.3 湿汽损失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4.3.1 热力学损失
        4.3.2 一次水滴和二次水滴阻力损失
        4.3.3 制动损失
        4.3.4 捕水损失
        4.3.5 离心损失
        4.3.6 总体湿汽损失
        4.3.7 修正Baumann公式的计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汽轮机叶片表面上粗糙度对自发凝结级性能影响的研究
    5.1 低压次末级单级计算结果
        5.1.1 叶片表面粗糙度对自发凝结级性能的影响
        5.1.2 叶片表面粗糙度对次末级内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的影响
    5.2 低压末三级的计算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汽轮机级内固有非定常效应对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影响的研究
    6.1 计算模型
        6.1.1 几何模型
        6.1.2 网格密度和时间步长的确定
    6.2 汽轮机级内固有非定常流动的特性及影响
        6.2.1 汽轮机级内固有非定常流动的特性
        6.2.2 汽轮机级内固有非定常流动的影响
    6.3 动、静叶栅轴向间距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基于FLUENT的动力机械三维流场模拟及结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湿蒸汽两相流及水滴运动研究背景
    1.2 湿蒸汽两相流及水滴运动特点
    1.3 湿蒸汽两相流发展现状
    1.4 汽轮机除湿技术发展现状
    1.5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湿蒸汽两相流及水滴运动模型推导
    2.1 湿蒸汽两相凝结流动模型的建立
        2.1.1 气体状态方程
        2.1.2 液滴成核、生长模型及粘性阻力
        2.1.3 湿蒸汽两相凝结流动控制方程组
        2.1.4 湿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湍流模型
    2.2 水滴粒子碰撞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值模型在 FLUENT 中的实现
    3.1 FLUENT 中 UDF 及 UDS 功能简介
    3.2 数值模型在 FLUENT 中的实现
        3.2.1 维里气体状态方程
        3.2.2 液相控制方程的实现
        3.2.3 控制方程在 FLUENT 中的加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湿蒸汽两相凝结流动三维流场分析
    4.1 静叶三维模型和边界条件
    4.2 两相凝结流动三维流场结果分析
        4.2.1 静叶出口流场参数分布
        4.2.2 三维流场马赫数分布
        4.2.3 静叶表面压力分布
        4.2.4 三维流场湿度分布
        4.2.5 三维流场成核率及水滴数分布
    4.3 静叶出口参数沿节距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开槽结构水滴沉积规律研究
    5.1 概述
    5.2 原型静叶通道内水滴沉积规律
        5.2.1 静叶中水滴粒子运动轨迹
        5.2.2 静叶中水滴粒子沉积率分布
    5.3 不同除湿槽结构对水滴粒子沉积的影响
        5.3.1 不同开槽方案水滴沉积率分布
        5.3.2 不同开槽方案除湿槽抽吸率对比
    5.4 实际工况下不同开槽方案水滴沉积研究
        5.4.1 实际工况边界条件及入口水滴分布
        5.4.2 实际工况下不同开槽方案沉积率及抽吸率对比
        5.4.3 不同开槽方案沉积率沿静叶轴向分布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具有除湿槽的透平级湿蒸汽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除湿技术研究概况
        1.2.1 汽轮机中湿蒸汽的产生与水的形态
        1.2.2 汽轮机内湿蒸汽损失分类及其机理研究
        1.2.3 除湿技术的研究进展
    1.3 湿蒸汽两相流的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2章 湿蒸汽数值模型的建立
    2.1 数值控制方程
    2.2 湍流计算模型
    2.3 数值的离散方法
        2.3.1 空间的离散方法
        2.3.2 对时间的离散
        2.3.3 加速收敛的措施
    2.4 收敛的准则
    2.5 定解的条件
        2.5.1 边界条件
        2.5.2 初始条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湿蒸汽在级和静叶栅内流动的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湿蒸汽在末级内流动的数值模拟
        3.2.1 级的计算网格及计算条件
        3.2.2 级的计算结果及讨论
    3.3 湿蒸汽在单列静叶栅内流动的数值模拟
        3.3.1 静叶栅的计算网格及计算条件
        3.3.2 静叶栅的计算结果及讨论
    3.4 级与单列静叶栅流动模拟结果的综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具有除湿槽静叶栅内湿蒸汽流动的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除湿槽的设计结构、计算网格和计算条件
    4.3 具有除湿槽静叶栅内汽液耦合模拟结果及讨论
        4.3.1 主流流场的耦合模拟结果及讨论
        4.3.2 除湿槽及其附近凝结水滴的流动特性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10)汽轮机末级静叶水滴沉积规律与缝隙去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600 MW汽轮机末级静叶栅内水滴运动与沉积规律的数值计算
    1.1 计算模型
    1.2 计算条件与方法
    1.3 计算结果与分析
2 空心静叶缝隙去湿性能的实验研究
3 结 论

四、缝隙抽吸对二次水滴直径及直径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压水射流标线清除的真空回收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D]. 杨昆.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二氧化碳压裂地面射流混砂装置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 刘豪.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超高负荷低压涡轮端区非定常流动机理及新型调控方法研究[D]. 屈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0(08)
  • [4]汽轮机低压级叶片除湿特性的数值研究[D]. 吴继青.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5]飞行防冰与结冰中的流动传热计算方法研究[D]. 朱剑鋆.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6]汽轮机低压级内湿蒸汽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D]. 余兴刚. 武汉大学, 2015(07)
  • [7]基于FLUENT的动力机械三维流场模拟及结构改进[D]. 陆曙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8]具有除湿槽的透平级湿蒸汽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D]. 张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6)
  • [9]汽轮机湿蒸汽级空心静叶除湿相关数值与实验研究[A]. 沈国平,谢永慧,陆伟,彭泽瑛,李平,屈焕成,陈建辉.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10]汽轮机末级静叶水滴沉积规律与缝隙去湿研究[J]. 谭锐,王新军,关盼龙,仇璐珂. 热能动力工程, 2010(05)

标签:;  ;  ;  ;  ;  

狭缝吸力对二次水滴直径及直径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