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行“合同工”用工制度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临时工队伍(论文文献综述)
樊攀[1](2020)在《县级政府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体制的优化路径 ——以N县为例》文中认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要求“严格控制编外聘用人员,从严规范适用岗位、职责权限和各项管理制度”。在这一背景下,地方政府如何管理这些“隐藏”的财政供养人员呢?又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呢?这是中国地方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与文本分析,对N县个案进行研究。介绍了该县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体制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分析框架,从组织使命、环境因素、价值导向、用人规划四个方面对造成管理体制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相对剥夺等理论,本文提出了制定管理办法、明确管理主体、调整管理运作方式、制定更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人员日常管理的优化建议。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雷江平[3](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从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劳动关系,从组织发动工人运动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一化三改”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劳动关系领域出台了有关劳动就业、工资分配、劳动保险、社会福利和工会制度等一整套劳动关系政策,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晰。中国共产党在劳动关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对于协调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作为重要社会关系的劳动关系的发展,更需要不断化解在劳动领域的矛盾与冲突,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立足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期实践,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进行了初探,分析了问题,解剖了案例,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目标和对策措施。本研究的主体一共有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诸如劳动关系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和指标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等进行解读。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的逻辑,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实践探索的分析,在对不同历史阶段劳动关系实践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建党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经验基础。第四部分探索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建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的中国化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提出,最后总结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生成逻辑和历史地位。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形成的原因,问题主要来自制度体系、协商机制等方面,而形成的原因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人代际更替、新媒体广泛应用,以及“三新”就业模式带来的挑战等。第六部分主要分析地方或基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案例,并以此探讨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工会如何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或劳动关系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七部分主要分析面对新挑战或障碍,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针政策调整和具体的实施对策。总之,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劳动关系总体是和谐的、稳定的。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如法律法规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劳动关系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成为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纲领性文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TRAN THI THANH HUONG[4](2020)在《越南平阳省工业区纸类企业用工制度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社会进入知识经济和国际一体化时代,世界造纸业的竞争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越南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南的造纸业也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成为推动越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越南造纸业的高速增长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者来争夺利润,这给越南本土造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带给越南的政府和企业借鉴国外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丰富的经验的机会。对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构成企业管理的要素之一,人力资源管理被视为企业的战略因素。企业用工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做好企业用工制度就是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越南本土纸类企业在用工制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还没有很好地实现人力资源的目标。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本文对越南平阳省工业区三家纸业公司(上海正隆纸业公司、日本王子制纸公司、越南安平纸业公司)的用工制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在具体研究中,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从劳动关系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和公平理论,分析了上海正隆纸业,日本王子纸业,越南安平纸业公司的用工制度的状况,分析各个不同企业的用工制度形式差别。其次,从这三家企业的用工制度在四个方面:从员工招聘,薪酬制定,福利发放和员工培训进行比较。在员工招聘方面,本文比较招聘数量、种类、渠道和招聘流程;在薪酬制定方面,本文将以这三家企业的平均薪酬为基础,利用问卷调查法,运用SPSS软件进行这三家企业的员工对三家企业的薪酬满意度的比较;在福利发放方面,本文将利用问卷调查结果和越南劳动法改革,进行每个企业在福利方面的各个因素的分析和比较;在员工培养方面,本文从企业不同的用工制度模型,分析和比较每个企业的人才培养政策、过程、时间和结果。最后根据三家企业用工制度不同点,提出现存的问题和原因,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一些建议,包括: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优化劳动力市场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以及探索新型用工制度、完善职工权益保护制度、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完善职工培训机制、完善职工薪酬制度、完善职工招聘制度。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能够对越南纸类企业用工制度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莫玉婷[5](2020)在《建筑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RH装饰公司为例》文中认为建筑工人实名制是建筑业劳务管理方面的一项管理创新,该制度最早起源于建筑市场的信息化监管。随着新形势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将建筑劳务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是所有建筑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建筑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单单是数据资料的统计收集,更多的在于劳务管理问题的解决以及劳务用工关系的改善。本文对我国劳务用工的发展历程、常用的用工模式以及劳务信息化建设概况进行介绍,梳理总结我国劳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探讨我国劳务信息化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劳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提出奠定基础。接着,对现有的劳务实名制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思路和基本要素,从实名制系统、建设主体、建筑工人三个层面提出可行的建筑劳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基于以上分析发现实名制信息化建设与实施受阻的主要障碍包括:(1)经济障碍:实名制实施触动建设各主体的利益,尤其是社保和个税的缴纳,导致实施主体热情不高;(2)制度障碍:政策法规不完善,没有赋予实名制资料的法定意义和应用范围,导致实名制资料在劳务纠纷时不能成为有力依据;(3)管理障碍:实施主体对实名制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管理目标不明确,导致实名制管理形式化。为此,从政府、企业、劳务工人的不同角度,来探讨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与实施可能对其产生的成本和效益影响,寻找实名制信息化建设与实施受阻的根本原因,发现解决实名制后企业和个人的社保与个税缴纳问题是实名制全面推广落实的关键和基础。本文还结合RH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发设计劳务实名制系统并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探讨实名制后企业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减少企业增值税来对冲增加的劳动力成本以解决实名制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并对建筑业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提出如下建议:(1)降低社保缴纳基数、重新定义社保缴纳主体和缴纳门槛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从而减少建筑劳务信息化的经济障碍;(2)提高工人自我意识和从业地位,建设农民工安居房以增强工人实名意愿;(3)完善政策法规,赋予实名制资料法定意义,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培训以提高企业劳务管理意识和工人整体素质。
焦宁[6](2020)在《青岛市L区政府编外用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这对政府职能的发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长期受制于机关事业编制的总量控制,不能突破编制底数,各地政府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便开始利用编外用工的方式来缓解在编人员不足的问题。近几年编制管理和用工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相当多的地方政府的机关事业单位都存在编外用工的现象,并且呈现出不断增长膨胀的趋势。编外用工现象时有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因素,但编外用工从本质上来说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一部分,而编外人员也是财政供养人员的一类,愈来愈膨胀的编外用工已经成为财政越来越大的负担。所以,对编外用工管理问题研究已经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等方法,以青岛市L区编外用工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导致青岛市L区编外用工管理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对编外用工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提出了青岛市L区编外用工管理方案。试图通过本研究为推动精兵简政、编制管理科学化以及减轻财政供养负担提供参考。
朱明磊[7](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张政健[8](2019)在《政府编外人员管理问题研究 ——以广州市P区为例》文中认为自2001年起至今,我国自上而下实行着严格的机构编制审批制度,各级政府部门的机构编制资源控制十分严格。2013年7月,根据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作出关于政府的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承诺,全国各级政府均出台了编制控减工作方案,对各级政府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只减不增,旨在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规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政府在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民生建设和公共服务等各方面承担的职责越来越多,日益增加的工作职责及工作量与持续固定的人员编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编外人员队伍由此产生并进入政府管理的各个领域,近年人员规模呈不断扩大之势。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编外人员,并从严规范编外人员适用岗位、职责权限和各项管理制度等。笔者以广州市P区编外人员管理现状为例,分析了当前政府编外人员管理的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并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相关理论,从政府、用人单位以及编外人员自身等不同层面,对规范和完善编外人员管理提出意见与建议。
刘壮[9](2019)在《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中推进人力资源属地化进程的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工程建设企业近年来在海外承接的工程项目及合同额与日俱增,其中水务工程项目作为市政工程项目中重要的分支,在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西非区域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庞大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水务工程施工方企业在西非发展壮大的同时,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推进人力资源属地化进程将变得愈发重要与迫切,因为不论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近期经济效益还是企业逐步融入所在国当地的远期社会效益,都能通过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推进属地化进程得以实现。而中国水务工程施工方企业在西非当地的长期发展与企业形象的树立、文化的形成更是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属地化。所以,中国水务工程施工方企业如何在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中推进人力资源属地化进程同时具备经济、社会及发展的多重效益,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为此,本文作了如下研究:首先,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梳理探究,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到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逐级进行论述与剖析。进而依据其管理的内容及特点,对人力资源管理在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中具体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探讨选用,为其研究提供理论上、方法上的根据。其次,分解与分析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的行业与地域特点,分别从水务工程项目和西非工程项目两个方向剖析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的特点,为选择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方式提供特点分析与参考。第三,通过对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有针对性的围绕问题探究应对方法及相关措施,总结、归纳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人力资源改革模式,并提出具体的指导方式和实现途径来实践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及推进人力资源属地化进程工作。最后,以尼日利亚LOKOJA水厂项目为实例,将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及推进人力资源属地化进程工作运用到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中来,并通过实践反馈后对改革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具体原因的分析与方法方式的对应调整,最终以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及推进人力资源属地化进程改革前后的项目人员岗位结构、项目整体运营工效和项目整体人力资源成本为主要对比内容,总结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及推进人力资源属地化进程的整体效果,最终表明该项目在实践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革后其人力资源属地化进程的近期目标已实现。同时,通过对人力资源属地化工作预后发展的分析判断,提出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建议措施。本实例可作为西非水务工程项目推进人力资源属地化进程工作的参考。
苏戈[10](2019)在《事业单位双轨制用工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双轨制用工作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常见用工方式,在该过渡时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在深入改革的当下,双轨制用工所引发的问题越发凸显,亟待从根本上解决。现实来看,事业单位中存在着普遍的用工“双轨制”现象,双轨制用工模式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据有无编制身份区分为编制内员工和编制外劳动者。二者在单位中的工资薪酬、单位福利待遇、职业发展渠道、单位内民主权利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研究现有文献资料,剖析用工双轨制产生的背景,通过相关案例总结出用工双轨制造成的普遍性法律问题,分析事业单位用工双轨制所造成法律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引言、正文、结论。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事业单位双轨制用工的内涵和产生背景。分析事业单位双轨制用工的内涵与特征,并探讨事业单位用工双轨制产生的背景。第二部分,案例与法律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涉及事业单位编外劳动者同工同酬诉求的案例进行汇总和分析,总结出事业单位用工双轨制造成的普遍性法律问题,即同工不同酬、制度性身份歧视和劳动力市场体制性分割。第三部分,对造成相关法律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重点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时期身份管理体制的残留、集体劳权弱化和工会作用缺失、单位内既得利益者维护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我国禁止就业与职业歧视的立法滞后。第四部分,提出解决双轨制用工所造成法律问题的对策。根据上文对法律问题以及原因的分析,本文从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两个层面对事业单位双轨制用工带来的法律问题进行解决,即:在法律制度层面上通过增强同工同酬权利的可诉性、构建符合编外劳动者的工会制度与完善我国禁止就业与职业歧视的法律制度以保障编外劳动者的劳动平等权;在单位管理制度层面上,通过建立新型用工管理制度和平等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来实现薪酬分配的公平合理。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在事业单位中编制内外员工在相似或相同的岗位工作上,因身份编制的不同,而在待遇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第二,事业单位用工双轨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制度层面的身份歧视和劳动力市场体制性的分割,其原因与我国体制转型不彻底、集体劳权弱化和工会作用缺失、禁止就业歧视的立法滞后以及既得利益者维护自身利益有关。据此,本文建议:化解事业单位双轨制用工问题的思路不能仅依靠法律单方面的改进,法律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体制性的弊病需要体制性改革来化解。问题的解决需要在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两个层面共同发力,即必须在法律制度层面增强同工同酬的可诉性、完善我国禁止就业与职业歧视的法律制度以及构建符合编外劳动者的工会制度来保障编外劳动者的劳动平等权。同时,在单位管理制度层面构建新型用工管理模式和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
二、试行“合同工”用工制度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临时工队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行“合同工”用工制度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临时工队伍(论文提纲范文)
(1)县级政府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体制的优化路径 ——以N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编制 |
2.1.2 在编人员 |
2.1.3 编外聘用人员 |
2.2 理论基础 |
2.2.1 相对剥夺理论 |
2.2.2 心理契约理论 |
2.2.3 公平理论 |
2.3 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分析框架 |
2.3.1 框架的提出 |
2.3.2 分析框架的内容 |
第3章 N县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体制现状 |
3.1 基本情况 |
3.2 编外聘用人员情况 |
3.2.1 人员的行业分布 |
3.2.2 人员的年龄结构 |
3.2.3 人员的性别结构 |
3.2.4 人员的学历结构 |
3.2.5 人员的工资水平分布 |
3.3 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体制内容 |
3.3.1 管理责任的分担 |
3.3.2 基本运作方式 |
3.3.3 各项管理制度现状 |
第4章 N县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4.1 管理条块分割 |
4.1.1 管理主体不清 |
4.1.2 用人单位与其他部门间衔接不畅 |
4.2 编外人员薪酬标准不一 |
4.3 编外招聘效果不佳 |
4.3.1 岗位职责界定模糊 |
4.3.2 部分岗位招聘标准不得已降低 |
4.3.3 少数岗位甄选方式不合理 |
4.3.4 少数岗位被用来解决自聘人员待遇 |
4.4 合同管理未有效落实 |
4.4.1 人员考核流于形式 |
4.4.2 部分单位契约意识不强 |
4.4.3 编外合同存在法律风险 |
4.5 编外人员成长空间有限 |
第5章 N县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组织使命:发展至上理念下的经营性政府模式 |
5.2 环境因素:事多人少加剧了对编外人员的依赖 |
5.2.1 县级政府职能的扩张 |
5.2.2 县级政府编制管理的刚性约束 |
5.3 价值导向:雇员权利、社会公正的影响被削弱 |
5.4 用人规划: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却缺少合理制度设计 |
5.4.1 县领导对编外聘用管理不够重视 |
5.4.2 人事部门难以对编外管理进行科学规划 |
5.4.3 用人单位希望通过编外用人拓展权力空间 |
第6章 优化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
6.1 制定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 |
6.2 明确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主体 |
6.3 调整编外聘用管理运作方式 |
6.3.1 增加县委编办审核环节 |
6.3.2 对招聘环节进行调整 |
6.3.3 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 |
6.4 制定更合理的薪酬制度 |
6.5 完善人员日常管理制度 |
6.5.1 发挥考核正向激励作用 |
6.5.2 建立淘汰惩戒机制 |
6.5.3 组织多种培训活动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逻辑与方法 |
(一)研究逻辑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劳动关系 |
(二)劳动关系冲突 |
(三)和谐劳动关系 |
二、基础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海外的发展 |
(三)其它劳动关系理论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逻辑分析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逻辑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属性所决定的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所决定的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历史逻辑 |
(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最高目标 |
(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方针 |
(三)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逻辑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企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探索 |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探索过程 |
(一)“劳资两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二)调整劳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三)建立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 |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成效 |
(一)职工合法权益逐步得到保障 |
(二)职工参与制度逐步建构与完善 |
(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健全 |
(四)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逐步建立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经验 |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
(二)多方参与,以工会为主体 |
(三)以劳资和谐为核心理念 |
(四)以协商协调为主要手段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探索 |
一、理论探索的基本过程 |
(一)和谐劳动关系命题的提出 |
(二)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基本形成 |
(三)和谐劳动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
二、理论探索的主要成果 |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逐步确立 |
(二)在宏观层面,积极创新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
(三)在中观层面,加强区域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
(四)在微观层面,大力推进劳动争议“大调解”机制建设 |
(五)在操作层面,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风险评估机制 |
三、理论成果的生成逻辑 |
(一)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国情特征 |
(二)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征 |
(三)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四、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 |
(一)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
(二)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剖析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统一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尚未形成 |
(二)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
(三)冲突事件破坏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 |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
(三)经济下行压力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 |
(四)农民工群体和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
(五) “三新”模式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
(六)新媒体广泛应用和外部势力渗透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案例分析 |
一、实验探索:正在形成的地方/基层经验 |
(一)激活基层工会:深圳工会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 |
(二)培育社会组织:狮山树本产业家园 |
(三)前端化解冲突:广州市海珠区“三方联调中心” |
二、有效化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选择 |
(一)劳资冲突的化解与路径选择 |
(二)实践探索实现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逻辑 |
三、适应与变革:中国工会在开放中演进 |
(一)演进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局限 |
(二)在变革中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和对策 |
一、进一步明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 |
(一)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以互利双赢为目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三)以法治方式为抓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四)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进一步完善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
(一)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策体系 |
(二)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
(三)发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 |
(四)推动实现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越南平阳省工业区纸类企业用工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用工制度相关理论 |
2.1 劳资关系理论 |
2.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3 需要层次理论 |
2.4 双因素理论 |
2.5 公平理论 |
3 越南平阳省工业区纸类企业用工制度现状分析及比较 |
3.1 三家纸业用工制度现状分析 |
3.1.1 中国上海正隆纸业用工制度的概况 |
3.1.2 日本王子制纸用工制度的概况 |
3.1.3 越南安平纸业公司用工制度的概况 |
3.2 越南劳动法对企业用工影响 |
3.2.1 越南劳动法相关规定 |
3.2.2 企业用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分析 |
3.3 三家纸企用工制度的比较研究 |
3.3.1 人员招聘比较研究 |
3.3.2 薪酬制定比较分析 |
3.3.3 福利发放比较分析 |
3.3.4 人员培训比较分析 |
3.3.5 企业用工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4 越南平阳省工业区纸类企业用工制度的建议 |
4.1 社会层面建议 |
4.1.1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 |
4.1.2 优化劳动力市场 |
4.1.3 转变政府职能 |
4.2 企业层面建议 |
4.2.1 探索新型用工模式 |
4.2.2 完善职工权益保护制度 |
4.2.3 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用工文化 |
4.2.4 完善职工培训机制 |
4.2.5 完善职工薪酬制度 |
4.2.6 完善职工招聘制度 |
5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上海正隆纸业公司薪酬体系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2 日本王子制纸公司薪酬体系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3 越南安平纸业公司薪酬体系满意度调查问卷 |
(5)建筑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RH装饰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劳务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劳务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理论依据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劳务用工与劳务信息化 |
2.1 劳务用工及相关问题概述 |
2.1.1 劳务用工的发展历程 |
2.1.2 现阶段劳务用工常用模式 |
2.1.3 劳务管理问题分析 |
2.1.4 我国劳务管理问题总结 |
2.2 劳务信息化及相关问题概述 |
2.2.1 建筑劳务实名制的产生与发展 |
2.2.2 建筑劳务信息化建设 |
2.2.3 建筑劳务信息化问题分析 |
2.2.4 我国劳务信息化问题总结 |
2.3 劳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劳务实名制系统与管理模式分析 |
3.1 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分析 |
3.1.1 理论研究上的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 |
3.1.2 现有市场上的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 |
3.1.3 劳务实名制系统的综合分析 |
3.2 劳务实名制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和要素 |
3.2.1 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步骤 |
3.2.2 系统开发的基本要素 |
3.3 劳务信息化管理模式 |
3.3.1 信息化系统层面 |
3.3.2 建设主体层面 |
3.3.3 建筑劳务工人层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对建筑业的影响分析 |
4.1 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
4.1.1 解决劳务人员流动性强问题 |
4.1.2 打破企业管理的信息和区域壁垒 |
4.1.3 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
4.2 劳务实名制实施的主要障碍 |
4.2.1 制度障碍 |
4.2.2 管理障碍 |
4.2.3 经济障碍 |
4.3 劳务实名制实施后的成本-效益分析 |
4.3.1 实名制实施产生的成本 |
4.3.2 实名制实施产生的效益 |
4.3.3 实名制实施的成本效益总结 |
4.4 劳务实名制实施的社保个税问题 |
4.4.1 社保和个税的计算依据 |
4.4.2 社保和个税的计算 |
4.4.3 社保个税代扣代缴对企业的影响 |
4.5 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RH装饰公司劳务信息化建设 |
5.1 公司概述 |
5.1.1 公司概况 |
5.1.2 系统概述和设计目标 |
5.2 需求分析 |
5.2.1 系统定位 |
5.2.2 用户角色分析 |
5.2.3 功能性需求分析 |
5.2.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5.3 功能架构设计 |
5.3.1 功能模块设计 |
5.3.2 系统实现方式 |
5.4 实名制后的费用效益影响 |
5.4.1 实名制后的费用分析 |
5.4.2 实名制后的效益分析 |
5.4.3 费用效益综合分析 |
5.5 实名制后的社保个税影响 |
5.5.1 劳动力成本和社保个税测算 |
5.5.2 企业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
5.5.3 企业应对措施小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青岛市L区政府编外用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 |
第2章 青岛市L区政府编外用工管理现状分析 |
2.1 青岛市L区政府编外用工基本情况 |
2.1.1 青岛市L区政府组织架构 |
2.1.2 青岛市L区政府的在编人员基本情况 |
2.1.3 青岛市L区政府的编外用工基本情况 |
2.1.4 青岛市L区政府编外用工需求情况 |
2.2 青岛市L区政府编外用工管理现状 |
2.2.1 录用程序 |
2.2.2 聘用期限 |
2.2.3 工资薪酬 |
2.2.4 福利保障 |
2.2.5 绩效考核 |
2.3 青岛市L区政府编外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2.3.1 存在的问题 |
2.3.2 成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岛市L区政府编外用工管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1 青岛市L区政府编外用工影响因素调查与数据收集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数据收集 |
3.2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3.2.1 信度分析 |
3.2.2 因子分析 |
3.3 青岛市L区政府编外用工影响因素数据分析 |
3.3.1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3.3.2 薪酬福利的影响因素 |
3.3.3 职务晋升的影响因素 |
3.4 青岛市L区政府编外用工管理影响因素访谈设计与结果运用 |
3.4.1 访谈提纲设计与整理 |
3.4.2 管理者访谈结果运用 |
3.4.3 在编人员访谈结果运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岛市L区政府编外用工管理方案设计 |
4.1 设计原则和管理目标 |
4.1.1 设计原则 |
4.1.2 管理目标 |
4.2 管理步骤和流程 |
4.2.1 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 |
4.2.2 明确编外用工管理思路 |
4.2.3 规范编外用工使用程序 |
4.3 管理方法 |
4.3.1 以岗定薪规范编外用工工资待遇 |
4.3.2 强化管理发挥考核奖惩作用 |
4.3.3 加大培训建立职业晋升机制 |
4.3.4 探索新型用工方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岛市L区政府编外用工管理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组织保障 |
5.1.1 加强组织领导 |
5.1.2 注重组织关怀 |
5.1.3 营造良好组织氛围 |
5.2 部门职责分工保障 |
5.2.1 机构编制部门职责 |
5.2.2 财政部门职责 |
5.2.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责 |
5.2.4 编外人员使用单位职责 |
5.3 监督和风险防范机制保障 |
5.3.1 实行多方位监管 |
5.3.2 强化问责和风险防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一 调查问卷(适用编外人员)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7)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建筑业农民工 |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系统相关理论 |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
3.1.1 历史起源 |
3.1.2 演进历程 |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
3.2.1 职业化现状 |
3.2.2 市民化现状 |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
3.4.1 社会方面障碍 |
3.4.2 政府方面障碍 |
3.4.3 行业方面障碍 |
3.4.4 企业方面障碍 |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
3.5.1 维持现状 |
3.5.2 改变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
4.3.1 直观分析 |
4.3.2 深层次分析 |
4.3.3 系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描述性统计 |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
5.3 静态实证分析 |
5.3.1 Logit模型简介 |
5.3.2 Logit模型构建 |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
6.2.7 函数关系说明 |
6.2.8 系统模型检验 |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
6.3.1 情景分析思路 |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
6.4 本章小结 |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
C 调查问卷Ⅰ |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G 调查问卷Ⅱ |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政府编外人员管理问题研究 ——以广州市P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论文的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广州市P区政府编外人员管理现状 |
2.1 广州市P区政府编外人员概况 |
2.1.1 编外人员分类及规模 |
2.1.2 编外人员分析 |
2.2 P区政府编外人员管理制度概况 |
2.2.1 区级政府编外人员管理制度 |
2.2.2 镇街编外人员管理制度 |
2.2.3 广州市其他行政区管理制度 |
第3章 政府编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政府编外人员管理方面的存在问题 |
3.1.1 人员规模增长过快 |
3.1.2 财政支出持续增加 |
3.1.3 薪酬待遇相对偏低 |
3.1.4 管理制度存在混乱 |
3.2 政府编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政府编制配置不够科学导致基层编制紧缺 |
3.2.2 编制不足促使各单位通过编外用人方式补充人手 |
3.2.3 政府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日益丰富 |
3.2.4 公务员的招录程序繁琐导致基层政府编外用人 |
3.2.5 编外人员的法律适用依据不尽完善 |
3.2.6 编外人员管理制度尚未规范和健全 |
3.2.7 对编外人员管理缺乏应有重视 |
第4章 完善政府编外人员管理的对策建议 |
4.1 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
4.1.1 深化机构改革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 |
4.1.2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创新事业编制管理 |
4.2 建立健全政府编外人员管理制度 |
4.2.1 明确法律依据和法律关系 |
4.2.2 建立规范用人机制 |
4.2.3 统一人员招录程序 |
4.2.4 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机制 |
4.2.5 强化考核监督机制 |
4.3 政府层面规范编外人员管理的若干具体措施 |
4.3.1 对现有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进行全面摸查清理 |
4.3.2 建立总量控制机制 |
4.3.3 严格审批聘用编外人员 |
4.3.4 制定编外人员管理规章制度 |
4.4 用人单位层面完善编外人员管理的建议 |
4.4.1 严格把好进人关 |
4.4.2 平等对待编外人员 |
4.4.3 构建和谐友好的人文环境 |
4.4.4 完善编外人员培训制度 |
4.5 编外人员自身层面的建议 |
4.5.1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
4.5.2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
4.5.3 找准个人角色定位 |
4.5.4 不断提升自身价值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中推进人力资源属地化进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本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国际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国际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思路 |
第2章 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探讨 |
2.1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及特征分析 |
2.1.1 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 |
2.1.2 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的特征分析 |
2.2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剖析 |
2.2.1 人性基本理论 |
2.2.2 激励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二八法则 |
2.3 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与方法研究 |
2.3.1 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特征分析 |
2.3.2 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研究 |
2.3.3 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研究 |
2.4 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的探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特点分析 |
3.1 水务工程项目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的特点分析 |
3.1.1 水务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的特点分析 |
3.1.2 水务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分析 |
3.2 西非工程项目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的特点分析 |
3.2.1 西非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的特点分析 |
3.2.2 西非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探究 |
4.1 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存在难以统一管理的问题 |
4.1.2 存在培养机制不明确的问题 |
4.1.3 存在绩效考核不全面、不具体的问题 |
4.1.4 存在薪酬分配难以均衡的问题 |
4.1.5 存在急需推进属地化的问题 |
4.2 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推进属地化进程相关措施 |
4.2.1 制定统一的项目人员结构及需求方案 |
4.2.2 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及考核方式 |
4.2.3 制定施工任务派遣单 |
4.2.4 制定当地员工职能级别评判标准及对应的薪酬奖励标准 |
4.2.5 制定当地员工职能级别升级机制 |
4.3 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模式的归纳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尼日利亚LOKOJA水厂项目推进人力资源属地化进程的研究 |
5.1 项目原人力资源概况 |
5.2 项目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5.2.1 中方及当地员工分属化管理明显 |
5.2.2 对当地员工的培养无统一、量化标准 |
5.2.3 对当地员工无实质性的绩效考核 |
5.2.4 当地员工的薪酬分配未与其绩效实质挂钩 |
5.2.5 中方基层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比例较大 |
5.3 项目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及推进属地化进程的举措 |
5.3.1 根据项目原人员结构及岗位安排,重新拟定需求方案 |
5.3.2 拟定统一、量化的当地员工培养机制 |
5.3.3 拟定量化且具备操作性的当地员工绩效考核机制 |
5.3.4 制定与业绩直接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 |
5.3.5 制定基层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属地化目标及执行方案 |
5.4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及推进属地化进程中的问题分析及效果总结 |
5.4.1 对改革进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
5.4.2 项目重点人力资源指标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 |
5.4.3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及推进属地化进程整体效果总结 |
5.4.4 项目人力资源改革预后发展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事业单位双轨制用工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事业单位双轨制用工的内涵与产生背景 |
(一)事业单位双轨制用工的内涵 |
(二)事业单位双轨制用工的产生背景 |
二、案例分析与凸显的法律问题 |
(一)案例的汇总介绍 |
(二)案例的理论分析 |
(三)凸显的法律问题 |
三、事业单位双轨制用工造成法律问题的原因 |
(一)计划经济时期身份管理体制的残留 |
(二)单位内既得利益者维护自身利益的考量 |
(三)我国禁止就业与职业歧视的立法滞后 |
(四)集体劳权弱化和工会作用缺失 |
四、解决事业单位双轨制用工造成法律问题的对策 |
(一)法律制度层面 |
(二)管理制度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试行“合同工”用工制度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临时工队伍(论文参考文献)
- [1]县级政府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体制的优化路径 ——以N县为例[D]. 樊攀. 南昌大学, 2020(03)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雷江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
- [4]越南平阳省工业区纸类企业用工制度比较研究[D]. TRAN THI THANH HUONG.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建筑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RH装饰公司为例[D]. 莫玉婷. 深圳大学, 2020(10)
- [6]青岛市L区政府编外用工管理研究[D]. 焦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7]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8]政府编外人员管理问题研究 ——以广州市P区为例[D]. 张政健.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9(01)
- [9]西非水务工程项目中推进人力资源属地化进程的研究[D]. 刘壮. 湖南大学, 2019(07)
- [10]事业单位双轨制用工法律问题研究[D]. 苏戈.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