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拍”也不“被拍”(论文文献综述)
吕品[1](2013)在《纪录片创作中制作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伦理关系探究》文中认为伦理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伦理问题也存在于纪录片的创作中,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纪录片的关注,相应的伦理问题也就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来。而纪录片主要是基于拍摄者、被拍摄者和观众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本文所要研究的是纪录片制作过程中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伦理关系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对研究背景、道德底线、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权利意识和结论。综合纪录片各类拍摄方式中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关系来说,相互信任是纪录片拍摄的前提,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介入到被拍摄者的生活中,但是尊重事实真相,尽量减少对拍摄对象的干涉是每个纪录片人的责任和义务。纪录片创作者在制作中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线,既要保证纪录片中的人物更加真实和客观,还不能为了真实而“真实”。我们关注人性,我们用纪录这种方式来进行自我反思,反思社会,但我们绝不能以伤害被拍摄者和与其相关的人为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真实效果。拍摄者一定要尊重拍摄对象的隐私权,这是纪录片拍摄中最重要的道德问题,因为纪录片对拍摄对象隐私的公开对被拍摄者造成的心理伤害是不可能消除的,纪录片制作者要在不侵害隐私、不干涉被侵害者与侵害隐私、干涉被拍摄者之间寻找一个支点,来维持两者的平衡,这样才能既尊重拍摄对象的权利,同时又能让观众享有知情的权利,因为纪录片最好的观赏状态就是受众一定要与被拍摄者处于相对的位置,要能与拍摄对象感同身受。因此,在纪录片拍摄中,我们呼吁人文关怀,期望制作者尊重拍摄对象,纪录片制作在注重真实性的同时,要确保政治方向是正确的,减少对拍摄对象的精神和肉体的伤害,同时减轻对受众的视觉伤害,真正处理好纪录片制作者,被拍摄者和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纪录片的顺利拍摄,实现最终的拍摄目的。
王曼曼[2](2014)在《基于文化人类学方法的“街拍”服务开发研究》文中提出课题原创于对时尚的观察与思考,关注到“街拍”现象。“街拍”发展至今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然而现有服务产品没有很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因此研究当今的“街拍”行为,开发出爱好街拍爱好时尚的人们满意的产品就具有研究价值。文化人类学比较擅长研究社会文化,群体行为,因此提出以文化人类学方法展开对“街拍”的研究工作,最终设计出具体的基于移动互联网手机APP的“街拍”服务。在方法上,采用行为与用户研究在前,服务设计开发在后的思路。具体研究路线为:1、梳理“街拍”服务开发过程;2、展开“街拍”的研究考察工作,总结人们认可的“街拍”时尚类型,以及目标人群及特征;3、选取典型用户展开研究,根据需求分析创新服务概念;4、展开“街拍”服务的设计开发工作,包括概念、目标、用户分析、系统和功能模块、使用流程与信息架构、视觉设计、编程与功能测试等环节,完成“街拍”服务开发中的从现象需求研究、概念产生到服务设计与测试环节。论文得出的结论包括:1、归纳分析现有“街拍”关注的生活时尚的类型及特点,目标群体的特征以及在“街拍”中的需求,并提出了“街拍”服务概念;2、创建了基于文化人类学方法对“街拍”服务开发的流程;3、展开了具体的“街拍”服务开发流程,为目标用户提供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街拍”服务产品,满足用户发现生活时尚、展示自我的需求,同时扩大了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促进了“街拍”虚拟社区的建立。
庄萍萍[3](2018)在《论纪录片拍摄者与被拍者的“动机”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毋庸置疑的是影像发展至今,整个影像体系包括影像本体的物理学原理——视觉暂留原理。都是建立在给人幻觉的基础上,霍夫曼斯塔尔把银幕上使观者变得富于想像的梦比喻为“永转不息的,闪亮亮的生活之轮。”1影像满足了观者渴望接触“生活”的普遍愿望,提供观者变幻无穷的生活景象。而纪录片最大的魅力在于“造梦”的基础上,更贴近于现实生活。动机是人类一切活动,行为的基础。拍摄者,被拍者,观众三者互动关系是构成纪录片的主要元素。本文旨在研究纪录片中拍摄者与被拍者的动机关系问题。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节简要阐述“动机”决定事实(行动),研究拍摄者与被拍者的动机关系对解读纪录片的意义。第二章对纪录片流派中的动机关系的缘起与演变作简要的梳理,以及各方面动机的相互作用对纪录片构成的影响。第三章从拍摄者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拍摄者与被拍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分解拍摄者的创作动机。第四章分析由于拍摄者是以被拍者以及被拍者的现实生活环境为创作素材,被拍者的行为举止会被镜头记录以及放大,所以不可忽视被拍者的被摄动机。第五章拍摄者与观众的互动是重点讨论的部分。通过对纪录片中动机关系的研究,使在纪录片拍摄实践中,拍摄者与被拍者以及观众的紧密联系,引起拍摄者的重视,使之更好的理解他人,减少拍摄过程中的摩擦与伤害,同时顾及观者的观影诉求,使纪录片更好的为广大群众认可与接受。
陈岗,钱冲,麻丽芳[4](2020)在《旅游者摄影:旅游吸引物标志的识别与转化》文中认为文章以"演化型"旅游吸引物——杭州西湖核心景区为例,在构建旅游者摄影的符号学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在被拍景点和视觉形象两个层面中主流媒介与实践能动性对旅游者摄影的影响力差异。研究表明在被拍景点层面,主流媒介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旅游者会识别出那些主流媒介重点报道的景点;而在视觉形象层面,旅游者摄影受其实践能动性影响更大。为能动地表达旅游体验中的所感、所思、所想和所为,旅游者在其摄影实践过程中倾向于拍摄那些具有较强表意功能的视觉形象,如标志性景观、文字景观和人物景观。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将"实践能动性"注入客观状态的旅游吸引物,连接自身与旅游吸引物的同时,也将客观旅游吸引物标志转化为主观旅游体验标志,即照片。从而,旅游者摄影可以看作旅游吸引物标志的识别和转化过程。
汤维建[5](2015)在《论司法拍卖市场化改革及其完善》文中研究说明司法拍卖制度在中国历经了从法院自行拍卖到法院委托拍卖、从拍卖权力的集中行使到拍卖权力的分离与制衡、从拍卖场所的分散化到拍卖场所的统一化、从现场拍卖到网络拍卖等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司法拍卖的市场化改革成为司法拍卖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经过《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多个司法解释的规范和调整以及司法实践的积极探索,司法委托拍卖制度日趋成熟。但司法拍卖制度仍需通过立法加以完善,并应致力于消除司法拍卖多种模式并存的非统一性格局,由此提升司法拍卖的公平性、效率性以及公众对该项制度的信赖。
刘丽[6](2016)在《谈纪录片同期录音的观念、特点与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作者在纪录片《木雅,我的木雅》同期录音中得到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纪录片同期录音的实例加以分析和总结。首先探讨了纪录片同期录音中应该树立的观念,强调高质量同期声的重要性和改造声场条件的意识,并提出了在不同拍摄条件下系统搭建的具体方案。随后总结了纪录片同期录音的特点,如片种本身的真实性、"一次过"和"非预期"的特点给录音人员带来的挑战。最后,归纳了纪录片同期录音具体的技术,强调了许多易被忽视的细节。
王小鲁[7](2011)在《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契约精神》文中提出纪录片创作活动中存在着几种契约关系,本文分析了它在中国独立纪录片里的历史表现。目前中国独立纪录片意图进入"后直接电影时代",这个过程中,有人要对纪录片的"真实属性"进行放逐,其实真实有多个层面,需仔细辨析,不然就将变成一种炫人耳目之语。
王博彦[8](2020)在《基于居民行为特征的包头市居住小区景观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居住小区景观空间中的主要使用者是人。因此,为使居住小区的景观空间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人的使用需求,需要针对居住小区景观空间中人的行为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人在居住小区景观空间活动的心理需求,并结合这些需求对居住小区景观空间进行指导设计。本研究将对包头市的居住小区进行实地调研,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小区,通过对其中不同年龄层人群行为的数量、类型、分布进行调研观察记录,结合定性化和定量化分析方法,找到包头市居住小区景观空间中不同年龄层人群行为特征与景观空间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出包头市居住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策略。根据对调研的数据记录以及图示化记录结果的分析,总结出了如下结论:1、首先,根据相关理论研究,居民对于小区景观空间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功能性、舒适度、空间的美学体验以及空间的情感体验四个方面。经过多种因素的综合评价分析,通过科学的主成分提取,发现影响小区中居民对于景观空间评价的最主要因素是景观空间的易达程度、亲水程度、空间的开敞程度以及空间中是否包含相关设施,同时根据这4个影响因子在景观空间中的表达,进行观测聚类,最终发现包头市居住小区景观空间可以分为11类。2、然后,将于不同类型景观空间中各个年龄层人群的行为频率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发现了不同景观空间构成要素对于人群行为的影响,比如易达性空间容易引发人群的集聚,开敞性空间更容易迎合居民对于游玩性行为的活动心理需求、密闭型空间更容易使人产生休憩或观景的心理需求,休憩设施、活动设施以及水景都会使人有着非常强烈的在周边活动的欲望等。3、最后,根据不同年龄层的居民行为分布、行为类型、行为聚集程度以及行为频率分布的相异点,发现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对居住小区景观空间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取向,中老年人更需求可以进行交互性娱乐的空间,儿童倾向于趣味性的活动场地,青年人更需求一些易达性较高的活动场地。本研究既对包头市现有的居住小区景观空间评估提供有效依据,同时也为未来包头市居住小区甚至其他城市的居住小区中的人性化景观设计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参考。同时,本研究在推动居住小区内部中老年、儿童的情感发展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康卫,文国云[9](2010)在《刑事物证照相中应用比例尺问题探讨》文中认为刑事物证照相对比例尺的使用有着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实践工作中,由于刑事技术人员缺乏对使用常识的全面掌握和使用方法的总结研究,比例尺应用的规范化进程滞后,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件侦破和诉讼举证。重视和发挥比例尺的辅助价值,应切实保证应用的正确性、有效性,提高规范化水平。
陈学礼[10](2015)在《以镜头“写”文化:民族志电影制作者和被拍摄者关系反思》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写文化”为核心的反思人类学对民族志的撰写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进行了解构,颠覆了学界对经典民族志“客观性”、“真实性”的认识,形成了民族志由撰写者和研究对象共同建构的结果。作为以影像为工具书写文化的民族志电影,其制作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或者说制作者与被拍摄者是如何建构民族志电影的?本文拟以自己从事民族志电影16年的实践为主要内容,反思民族志电影的制作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民族志电影所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如何影响和建构制作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中的民族志电影制作者主要包括导演、制片人、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等利用拍摄和剪辑设备进行观点和意图表述的主体,被拍摄者则指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出现在影片中的人物,也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常说的文化持有者。作为一种人工产品的民族志电影,是制作者通过摄像机对连续的生活现实不断碎片化,并利用影像叙述规则进行重构的一个结果。论文把民族志电影的实地拍摄界定为第一次表述,把后期剪辑界定为第二次表述。第一次表述是对生活现实的碎片化,第二次表述是对第一次表述得来的碎片继续碎片化,所以第二次表述也称之为“对表述的表述”。民族志电影表述的各种技能,对于制作者而言是理所当然的“常识”,对于被拍摄者和观众来说是一连串的秘密,这个现实构筑了制作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第一重不平等的关系。在民族志电影的第一次表述中,虽然制作者和被拍摄者可以互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但是观察的方式(制作者透过摄像机看,被拍摄者透过肉眼看)以及获取信息的数量和确信程度,导致了制作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第二重不平等关系:即看与被看的非对等关系。被拍摄者在摄像机跟前的表演,和制作者在被拍摄者跟前的表演,二者之间隐藏着一种博弈关系。然而,制作者和被拍摄者之间这种伴随着博弈的“相遇”过程往往被很多民族志电影制作者隐藏起来。由于被拍摄者在民族志电影第二次表述中的两度缺席(一方面,被拍摄者很少能够像第一次表述那样出现在第二次表述的现场;另一方面,制作者在第二次表述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观众对影片的接受程度,而不是被拍摄者能否接受影片的表述方式和内容),导致了制作者和被拍摄者之间形成一种单向的看与被看的不平等关系。对民族志电影的反思,促使制作者在伦理的准则之下做出了一些补救:比如维护被拍摄者的利益和尊严,保护被拍摄者的隐私,人观和情感的体现等。但是,这能否真正改变或消解制作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看与被看的不平等关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村民-社区影像中,其间的民族志电影制作模式(影片通过传播最终达成跨文化理解和交流),曾经一度消解了制作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的非对等关系,因为制作者和被拍摄者都是在地居民。然而,当前中国大陆的村民-社区影像尚不能摆脱外来资金、设备、技术培训支持的严峻现实,导致这种模式中往往潜藏着一个和传统民族志电影制作者角色类似的幕后推手。而况,如果外人完全不介入村民-社区影像,不仅会产生另外一种类型的单声道民族志电影,而且可能面临民族志电影伦理的考量和风险。不论是村民-社区影像中的民族志电影表述模式,还是学院派民族志电影,都无益于民族志电影制作者和被拍摄者不平等关系的反思和改善。在不能彻底抛弃民族志电影这种表述形式的前提下,打破同一部民族之电影内部影像叙述风格高度统一的陈规,保证制作者的表述观点和方式的独立性,也保证被拍摄者表述观点和方式的独立性,让观众在线性的民族志电影叙述中看到不同的观点和意图,并获得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可能。在多声道表述的基础上,为民族志电影不同主体营造对话的空间和可能性,也许能够消解民族志电影制作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二、不“拍”也不“被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拍”也不“被拍”(论文提纲范文)
(1)纪录片创作中制作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伦理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伦理问题在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性 |
(三) 不同类型纪录片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 |
1. 弗拉哈迪倡导的交友拍摄方法,即“参与的观察”的手法 |
2. 德鲁小组的旁观式记录方法 |
3. 让·鲁什的互动拍摄方法 |
4. 新现实主义的拍摄方式 |
二、 纪录片制作者的道德边界 |
(一) 纪录片创作的道德底线 |
1. 自我的限度 |
2. 纪录片拍摄的底线 |
(二) 纪录片创作涉及隐私与隐私权问题 |
三、 纪录片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道德关系 |
(一) 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关系 |
(二) 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伦理关系 |
(三) 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伦理关系的理论支撑 |
(四) 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关系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
1. 创作者与被拍摄者的同构关系 |
2. 创作者与被拍摄者的平行关系 |
3. 创作者与被拍摄者的顺迎关系 |
(五) 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与本文视角 |
1. 人文主义 |
2. 人文关怀 |
四、 纪录片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权利意识 |
(一) 纪录片中的政治问题 |
(二) 拍摄者对被拍摄者的介入和控制 |
(三) 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对被拍摄者的伤害问题 |
1. 镜头暴力对被拍摄者心理的伤害 |
2. 拍摄过程中由于导演需要而对被拍摄者产生的肉体伤害 |
3. 对被拍摄者尊严的伤害 |
4. 对被拍摄者民俗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伤害 |
5. 对被拍摄者隐私权的伤害 |
6. 视觉暴力对观众的伤害 |
(四) 纪录片制作者如何减少对被拍摄者的伤害 |
1. 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 |
2. 减少对他人隐私的伤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文化人类学方法的“街拍”服务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术语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创新点与不足 |
1.7 小结 |
2 “街拍”服务开发过程梳理 |
2.1 文化人类学考察工作步骤 |
2.2 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街拍”服务开发过程 |
2.3 小结 |
3 “街拍”调研及目标人群确定 |
3.1 “街拍”调研 |
3.2 目标人群确定与分析 |
3.3 小结 |
4 典型用户研究及创新服务概念分析 |
4.1 典型用户研究 |
4.2 “街拍”模型建立、问题与需求总结 |
4.3 创新服务概念分析 |
4.4 小结 |
5 “街拍”服务设计展开 |
5.1 服务的概念、目标和用户分析 |
5.2 服务系统与功能设计 |
5.3 使用流程、信息架构 |
5.4 视觉设计 |
5.5 编程 |
5.6 产品功能测试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的结论 |
6.2 课题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论纪录片拍摄者与被拍者的“动机”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何为动机”以及“动机为何” |
1.1 “何为动机”——纪录电影中动机关系的演变 |
1.1.1 动机在纪录电影中的缘起 |
1.1.2 纪录电影流派中的动机关系 |
1.2 “动机为何”——“动机”语境下的纪录片简要美学 |
1.2.1 动机决定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
1.2.2 动机影响纪录片的主题表达 |
第二章 “选择”与“妥协”——纪录片拍摄者的创作动机 |
2.1 拍摄者与当下社会语境 |
2.1.1 主流与边缘交织图景 |
2.1.2 猎奇与自观镜像映照 |
2.2 拍摄者的诉求与情感 |
2.2.1 拍摄者的预设立场 |
2.2.2 拍摄者的情感投入 |
第三章 “欲拒”或“还迎”——被拍者的动机诉求 |
3.1 被拍者无意识的接受 |
3.2 被拍者表演意识的觉醒 |
3.3 被拍者主观能动性表达 |
第四章 “引诱”与“憧憬”——纪录片在观者间的情感共鸣 |
4.1 拍摄者对观者的情感引诱 |
4.2 观者对作品的情感憧憬 |
4.3 纪录片于观者的伦理法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4)旅游者摄影:旅游吸引物标志的识别与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理论框架 |
1.1 旅游吸引物标志的社会建构观 |
1.2 旅游吸引物标志的实践演化观 |
1.3 旅游者摄影的符号学模型 |
2 案例与方法 |
2.1 案例选择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思路 |
2.2.2 实地调研 |
3 调查结果分析 |
3.1 样本基本特征 |
3.2 被拍景点的识别:主流媒介的影响 |
3.2.1 旅游者摄影的空间集聚与主流媒介 |
3.2.2 被拍景点与主流媒介 |
3.3 视觉形象的识别:可表意性 |
3.4 标志的转化:从旅游吸引物到旅游体验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讨论 |
(5)论司法拍卖市场化改革及其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一、司法拍卖的制度规范及其发展规律 |
( 一) 从法院自行拍卖到委托拍卖 |
( 二) 从拍卖权力的集中到拍卖权力的分离与制衡 |
( 三) 从拍卖场所的分散化到拍卖场所的统一化 |
( 四) 从现场拍卖到网络拍卖 |
二、司法拍卖制度的立法变动及其理论诠释 |
( 一) 关于“人民法院应当拍卖”的两种解释 |
( 二) 委托拍卖的制度优势 |
( 三) 法院自行拍卖的弊端 |
( 四) 网络拍卖的利弊之比较 |
三、完善我国司法拍卖制度的若干建议 |
( 一) 加强立法建设,完善司法拍卖法制 |
( 二) 建构与完善司法拍卖的分权制衡与监督机制 |
( 三) 限制和规范人民法院对拍卖机构的管理权能 |
结语 |
(6)谈纪录片同期录音的观念、特点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纪录片同期录音的观念 |
1. 高质量同期声的观念 |
2. 系统搭建的观念 |
3. 声场改造的观念 |
三、纪录片同期录音的特点 |
1.“非预期”的特点 |
2.“一次过”的特点 |
3. 人员配备的特点 |
四、纪录片同期录音的拾音技术 |
1. 声源的选择 |
2. 话筒的设置 |
3. 话筒的技术 |
4. 电平的设置 |
5. 现场监听和回放 |
五、结论 |
(7)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契约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一、被囚禁在纪录片里的人 |
二、远未被抛弃的真实 |
(一) 存在真实。 |
(二) 命题真实。 |
1. 欺骗性的组织拍摄。 |
2. 补拍。 |
3. 情境再现, 这正是林达·威廉姆斯所提倡的虚构。 |
三、“后直接电影”时代和一个传统的重估 |
(8)基于居民行为特征的包头市居住小区景观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环境行为学 |
1.3.2 行为 |
1.3.3 行为模式 |
1.3.4 居住区与居住小区 |
1.3.5 居住小区景观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环境行为学基本理论 |
1.4.2 居民行为与居住小区设计的基本关系 |
1.4.3 居住小区居民的基本行为心理需求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城市性质 |
2.1.3 城市人口概况 |
2.1.4 绿化概况 |
2.1.5 居住小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环境行为学理论应用现状及其发展空间 |
2.2.2 对于不同年龄居民行为的调研与分析 |
2.2.3 对于居民产生行为的居住小区景观空间的调研与分析 |
2.3 调查方法及样本小区选择 |
2.3.1 调研居民选择 |
2.3.2 调研小区选择 |
2.3.3 调研小区基本概况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学习法 |
2.4.2 实地调研法 |
2.4.3 定性分析法 |
2.4.4 定量分析法 |
2.4.5 技术路线 |
3 整体调研结果 |
3.1 调研小区景观空间 |
3.1.1 友谊24小区景观空间内容 |
3.1.2 文博苑小区景观空间内容 |
3.1.3 文雅苑小区景观空间内容 |
3.2 居民行为调研结果 |
3.2.1 居民基数与居民户外行为数 |
3.2.2 居民户外行为概况 |
4 基于调研记录的各年龄层行为比较分析 |
4.1 友谊24小区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的图示化记录和比较分析 |
4.1.1 开敞活动空间A区 |
4.1.2 景观休憩空间B区 |
4.1.3 景观休憩空间C区 |
4.1.4 景观游憩空间D区 |
4.1.5 亲水休闲空间E区 |
4.1.6 景观游憩空间F区 |
4.2 文博苑小区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的图示化记录和比较分析 |
4.2.1 开敞游憩空间A区 |
4.2.2 景观活动空间B区 |
4.2.3 景观休憩空间C区 |
4.2.4 景观活动空间D区 |
4.3 文雅苑小区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的图示化记录和比较分析 |
4.3.1 活动游憩空间A区 |
4.3.2 景观游憩空间B区 |
4.3.3 活动休憩空间C区 |
4.3.4 亲水游憩空间D区 |
4.3.5 活动游憩空间E区 |
4.3.6 景观游憩空间F区 |
4.4 基本数据统计分析下各年龄层居民行为与景观空间的关系 |
4.4.1 不同年龄层行为数比重分析 |
4.4.2 行为发生频度分析 |
4.5 各小区中不同年龄层居民的行为表现及其与景观空间的关系 |
5 基于行为数据的定量化分析研究 |
5.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包头市居住小区景观空间评估研究 |
5.1.1 主成分分析 |
5.1.2 包头市景观空间品质要素评估分析 |
5.1.3 包头市居住小区景观空间主要品质要素 |
5.2 基于聚类分析的各年龄层居民行为影响要素分析 |
5.2.1 聚类分析法 |
5.2.2 调研小区景观空间聚类 |
5.2.3 基于景观空间类型的居民活动频率分析 |
5.3 基于定量化分析的居住小区居民活动特征与景观空间关联研究 |
6 结论与设计策略 |
6.1 结论 |
6.2 基于居民行为特征的包头市小区景观设计策略 |
6.2.1 总体规划策略 |
6.2.2 道路设计策略 |
6.2.3 植物设计策略 |
6.2.4 设施构筑物设计策略 |
6.2.5 地形设计策略 |
6.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刑事物证照相中应用比例尺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价值分析 |
(一) 凭所拍比例尺刻度, 可以测量影像平面几何图形的相关数据, 从而换算出原物的实际尺寸。 |
(二) 将所拍比例尺刻度与原比例尺刻度进行对比, 可以核实拍摄或制作的精度。 |
(三) 按所拍比例尺刻度的几何失真情况, 可以推定致使图像几何失真的因素及比例尺前后对比变化等具体数据, 这就为制作照片时作矫正准备了条件。 |
(四) 将所拍比例尺的刻度缩小或放大, 可以制作出需要的规格照片, 既简便又精确。 |
(五) 比较所拍比例尺与原比例尺的色调异同, 既可以作为评价黑白或彩色物证照片制作质量优劣的依据, 也可以作为引导识别黑白照片的影调和彩色照片色彩还原情况的标准。 |
二、应用规则 |
(一) 比例尺的放置 |
1.比例尺刻度面与被拍物主要特征面应在同一平面上。 |
2.被拍物主要特征的中心, 应与照相机视场 (即取景框) 的两对角线交叉点尽量重合, 比例尺放在相邻位置。 |
3.按照相机快门前, 要精确校正, 像平面与比例尺的平行度。 |
4.比例尺刻度线止沿与被拍物特征面的边缘应尽量靠拢, 但必须以不遮挡被拍物特征细节和不干扰特征观察视线为限度。 |
5.当被拍物或痕迹面积比较大时, 比例尺应“对边放置”或“邻边放置”。 |
(二) 比例尺的选择 |
1.拍摄目的、要求及拍摄范围对选择的影响。 |
2.被拍物表面性状对选择的影响。 |
3.照相光源种类、感光材料性能对选择的影响。 |
(三) 使用比例尺的一般方法 |
1.比例尺的基本用途与使用。 |
2.比例尺刻度的粗细、疏密与使用。 |
3.比例尺的宽窄、长短与使用。 |
4.比例尺表面质地与使用。 |
5.比例尺的色泽与使用。 |
6.比例尺的薄厚与使用。 |
三、推进构想 |
(10)以镜头“写”文化:民族志电影制作者和被拍摄者关系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民族志电影表述的实质 |
一、作为人工产品的民族志电影 |
二、民族志电影的两次表述 |
三、深藏于两次表述中的秘密 |
(一) 被拍摄者和观众看不见的秘密 |
(二) 碎片化和重构的表述实质 |
四、表述与被表述 |
第二章 摄像机在场:拍摄场域的角色和权力关系的解构 |
一、由摄像机引发的看与被看的关系 |
二、被拍摄者的表演 |
三、制作者的表演 |
四、被隐藏的相遇 |
第三章 裁剪文化:民族志电影第二次表述的解构 |
一、表述对象的缺席 |
二、失声的被拍摄者 |
三、被拍摄者的声音从属于制作者的表述 |
四、谁来承担责任:案例的分析 |
五、对民族志电影表述的反思 |
第四章 村民-社区影像:另一种叙述的方式 |
一、把照相机和摄像机交给“他者” |
二、看与被看关系的消解 |
三、谁的眼:所谓“赋权”中的权 |
四、可能“异化”的村民之眼 |
五、另一种单声道表述 |
第五章 从真实共构到民族志电影共构 |
一、绕不过去的点 |
二、民族志电影的真实共构 |
三、民族志电影的共构 |
结语 文化的“绕道”理解与对话的可能性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参考民族志电影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不“拍”也不“被拍”(论文参考文献)
- [1]纪录片创作中制作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伦理关系探究[D]. 吕品.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3)
- [2]基于文化人类学方法的“街拍”服务开发研究[D]. 王曼曼.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3]论纪录片拍摄者与被拍者的“动机”关系[D]. 庄萍萍.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4]旅游者摄影:旅游吸引物标志的识别与转化[J]. 陈岗,钱冲,麻丽芳. 旅游科学, 2020(04)
- [5]论司法拍卖市场化改革及其完善[J]. 汤维建. 中国法学, 2015(01)
- [6]谈纪录片同期录音的观念、特点与技术[J]. 刘丽. 现代电影技术, 2016(07)
- [7]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契约精神[J]. 王小鲁. 电影艺术, 2011(05)
- [8]基于居民行为特征的包头市居住小区景观空间设计研究[D]. 王博彦.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刑事物证照相中应用比例尺问题探讨[J]. 康卫,文国云.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3)
- [10]以镜头“写”文化:民族志电影制作者和被拍摄者关系反思[D]. 陈学礼. 云南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