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存贷款利率三次下调后的效应分析及改革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龙小燕[1](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李佩瑾[2](2017)在《间接测算的金融中介服务核算方法前沿问题与中国实践》文中指出金融系统内长期存在着拥有闲置资金并希望以之获取利息的资金盈余单位,以及资金需求未至满足的资金短缺单位。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种调节双方资金余缺的机制,使前者资金能够向后者贷出。在此机制中,金融机构凭借向资金短缺单位收取利息收入,向资金盈余单位支付存款利息支出,获取利息收支差收入。因观测到金融机构依赖利息收支差收入弥补运营成本并获取利润的事实,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Systern,即SNA)的编撰者推断,金融机构开展一项“以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之差间接支付”的特殊服务,将其命名为“间接测算的金融中介服务(Financial Intermediate Services Indirectly Measured,即 FISIM)”,并对包含 FISIM产出核算方法、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方法、进出口 FISIM核算方法在内的FISIM核算方法予以特别规定。从1953版SNA至2008版SNA,FISIM核算方法在SNA历次修订进程中不断演化,当前仍然面临着最新的演化前沿问题。联合国国民核算工作组(Intersecretariat Working Group on National Accounts,简称ISWGNA)要求,基于解决演化前沿问题,形成兼具明确理论内涵与应用特征的“稳健的FISIM核算方法(Robust Methodology for FISIM)”。学者已针对演化前沿问题形成多项研究成果,然而观点之间难以调和,“稳健的FISIM核算方法”至今未能形成。在我国,FISIM核算方法紧随国际标准进行调整,但总体而言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以此为基础核算的FISIM难以形成国际比较。开展核算方法前沿问题研究,探索适用于我国的“稳健的FISIM核算方法”,同样是我国FISIM核算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以FISIM核算方法前沿问题与中国实践为主题,遵循“前沿问题剖析→前沿方法研究→中国实践”的主线开展如下研究: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FISIM核算方法的研究历程与最新发展。第一章是FISIM核算方法演化脉络与前沿问题。本章紧扣FISIM“以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之差间接支付”的特殊性质,以及SNA核算FISIM“规避金融机构营业盈余与增加值负值”的初衷,结合现有研究对FISIM核算方法实践效果的反馈,系统考察SNA关于FISIM定义、核算主体、核算范围规定的演进,以此为基础构建一致的理论模型,解析FISIM产出核算方法、不变价FISIM核算方法、进出口 FISIM核算方法在SNA修订进程中的演化脉络。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本章形成对前沿问题内涵与研究方向的剖析,特别是在专门开展前沿问题研究的意义上设计出FISIM产出核算风险调整参考利率法模型、FISIM产出核算期限调整参考利率法模型、不变价FISIM核算联合使用法模型、进出口 FISIM核算模型,是第二章至第五章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是FISIM产出核算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的比较与重构。为解决“选择何种利率作为参考利率”问题,本章使用风险调整参考利率法模型,考察参考利率风险调整的一般思路与可能情形,对现有多项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进行解析,尽力归纳不同风险调整思路的分歧问题,并基于重新考察至今尚存的诸多分歧问题,提出一种创新的风险调整思路——“转移风险调整思路”。使用我国数据开展的应用特征检验表明,“转移风险调整思路”有效地破除了现有多项风险调整思路无法兼顾实践性、稳定性与国际可比性的障碍。第三章是FISIM产出核算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的比较与重构。为解决“选择何种参考利率期限组合”的问题,本章使用期限调整参考利率法模型,考察参考利率期限调整的一般思路与可能情形,对现有多项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进行解析,尽力归纳不同期限调整思路的分歧问题,并基于探讨诸多分歧问题,提出创新的期限调整思路——“均衡(缺口)期限调整思路”。使用欧元区(Euro Area)数据与我国数据的应用特征检验表明,“均衡(缺口)期限调整思路”同样兼具实践性、国际可比性特征,其稳定性较其他思路而言更为凸显,能够有效地规避存款FISIM产出核算负值、FISIM占GDP比重大幅波动。第四章是不变价FISIM核算联合使用法机制创新设计与应用。本章概述三种不变价FISIM核算基本方法,并通过比较方法的理论内涵与应用特征,将联合使用法确定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揭示出如何为对存量缩减法与产出指标法进行组合能够发挥优势是难题所在。为促使联合使用法研究开展,本章对不变价FISIM核算的多项现有研究进行解析,综合判断方法的理论内涵与应用特征,以及对不同类型存贷款具体使用某种方法的理论内涵与应用特征情况。鉴于联合使用法存在多种组合形式,本章基于最大限度地兼顾理论内涵与应用特征的角度,创新设计出一种联合使用法理论机制,建议基于该机制为不同类型存贷款分别选择不变价FISIM产出方法,并在我国展开应用研究。第五章是进出口 FISIM国际一致性核算研究。本章将进出口FISIM核算国际一致性研究细分为进出口 FISIM核算参考利率选择与数据供给不足双重问题。在进出口 FISIM核算参考利率选择方面,为单一交易国和多交易国情形创新地推荐参考利率;在进出口 FISIM核算数据供给方面,基于SNA与BPM6对进出口 FISIM核算数据来源的规定,创新地开展国际收支统计附属账户构建与应用研究,并在更富实践性意义上,运用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清算银行区域银行业统计以及多交易国情形下参考利率推荐,探索进出口 FISIM推算思路。第六章是中国FISIM核算研究。本章概述我国FISIM核算研究历史沿革,当前使用方法以及改革方向。在实践、分析、对比的意义上,本章开展我国FISIM核算,使用“前沿方法”、“我国方法”和“2008版SNA方法”核算我国FISIM产出,使用“前沿方法”、“我国方法”和“2008版SNA方法”核算我国不变价FISIM产出,使用“前沿方法”推算思路核算我国进出口 FISIM,并对不同方法的核算结果展开分析与对比。本章为促进我国FISIM核算方法更新提供支撑,并为方法的核算效果提供佐证。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指出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深入研究的问题。
张健康[3](2020)在《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文中提出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政策性负担。本文的重点就是描述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一步步被赋予为国有企业集中和提供廉价资金的职能的。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最高决策层进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时,面临哪些约束条件。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考虑金融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才能尽可能集中国内有限的资金?如何才能保证集中起来的资金用到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去?由谁来执行?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最终促使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选择了一种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置的体制。第二章主要描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全国金融体系的整顿。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斗争的逐步胜利,新政权对新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分三大类分步骤进行了整顿:没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壮大充实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私人金融机构集中和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取消外国驻华金融机构特权使之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坚决打击私营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经过三年左右的整顿,中国金融市场的秩序快速得以恢复且出现了繁荣的迹象,金融系统的本来功能亦得以初步回归,同时国家借机掌握了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事实上为新金融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三章主要描述各类非公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向国有金融机构靠拢、金融机构决策权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央集中、金融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中国大陆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金融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所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被纳入财政系统从而成为财政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的。第四章主要描述金融机构被一步步纳入财政系统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如何一步步被财政化的。金融系统职能的财政化主要表现为三各方面: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完全服从国家计划安排,成为国家财政的有效补充;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第五章主要是对1953年至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做出评估。总的来说,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给体制下的中国金融系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款动员能力,有力支持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了大量廉价的资金,遵照政府的意志进行配置,有力支持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但是该套金融体系和体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贷款使用效率较低;滋生出新的风险,比如财政领域的风险与金融领域的风险相互传递、决策的外部成本提高;金融杠杆基本失去作用,不能发挥促进交易和推动企业改善治理的职能;决策权过度集中和金融系统缺乏起码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金融机构存在的连续性。
刘克崮[4](2000)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文中指出财政货币政策,不仅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更是发展中国家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本文运用理论探讨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基本概念入手,对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进行系统地分析,并对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进行了相应的剖析。 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一、讨论了财政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概括地分析了需求管理中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等问题,特别是对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理论进行了一般性的评价;二是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运用实证及比较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研究,提出政府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研究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形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资本形成的财政货币政策;四、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推动经济增长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针对我国情况,提出了我们的对策;五、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方面,在此,我们着重探讨了经济结构的有关理论,以及优化经济结构的财政货币政策;六、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经济波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稳定宏观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七、探讨了在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八、公平分配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财政货币政策对于公平分配应该着眼于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九、分析了国债的经济功能,探讨了国债政策的具体运作;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对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财政货币政策,进行了祥细的分析;十一、系统阐述了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财政货币政策,从战略高度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财政货币政策及相关政策建议。
高云峰[5](2004)在《利率市场化理论及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理论及运用研究。通过系统地探讨利率机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比较和借鉴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揭示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现状以及影响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在转轨经济时期和资金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后的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模式、阶段特征、实施战略、风险控制、监管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银行企业化与企业市场化、金融市场协调化、区域经济均衡化、利率改革渐进化、金融风险预警等政策建议。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1、利率市场化是以改革资本定价机制为核心的金融制度变迁 利率市场化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由政府管制向市场决定的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利率市场化首先是一个过程,它通过逐步消除对市场利率和资本要素自由流动的不合理管制,通过市场力量建立起层次丰富、品种齐全,即有助于金融创新,又能够为中央银行所控制的市场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又是一种状态,它通过市场化的利率体系达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金融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改革路径和改革模式,利率市场化一般表现为由管制→解除管制→形成市场利率→形成均衡市场利率;通过利率市场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改变了,由原来的无效率状态成了一种有效率状态,由原来的低效率均衡跃升为高效率均衡。这一状态表现为,市场利率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增强,利率的传导功能得到改善,中央银行的调控方式发生改变,与此相对应,金融商品和工具的种类较管制时期更加齐全,金融创新的动力加强,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增强,中央银行的调控绩效被优化。金融结构的改善和金融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达到金融深化的状态。 2、利率市场化的基本特征是系统性、长期性、风险性和条件性 利率市场化是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展开的,虽然利率市场化最先展开在金融领域,但它要求真实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也比较高,在如此条件下实施利率市场化才有必要和意义。利率市场化改革还涉及到企业制度改革和政府制度改革,它要求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政府明确其行为和职责的边界,实施有规则的宏观经济调控;利率市场化的长期性源于利率市场化的系统性,利率市场化实质上是一种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正如一种创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一样,它也会经历介绍期、认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尽管有些国家在短期甚至是一夜之间解除了所有利率管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完结,恰恰相反,利率市场化在这些国家才刚刚开始;利率管制的解除使得利率关系变得比以前更为复杂了,利率波动随经济的发展也将变得更加频繁了,套利的机会比以往更多,资金流向和流量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开放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利率和汇率的频繁变化所产生的风险的确是增加了;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主要包括市场条件、调控条件、监管条件和环境条件。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时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地解除了利率管制和汇率管制,反而导致利率化改革的半途夭折。 3、利率市场化改革因环境和体制的不同而表现为多种实践模式 按照基础经济制度的不同和改革进程的节奏快慢,利率市场化可以分为放松管制型、市场过渡型、内外联动型、循序渐进型和 西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绝里里毕,巴巴巴巴里巴匕里,纽巴快速推进型五种基本的实践模式。放松管制型的利率改革一般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经济制度的背景下展开的,利率基本上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对社会资金的供求有一定的反映能力.通常是由于历史或经济等原因,一些关键性利率处于被管制状态.利率制度的诱致性变迁是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推动力.市场过渡型利率改革是在市场经济制度正处于萌芽状态或相对不完善的环境中展开的,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向市场转型,而真正健全的市场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利率形成的基础条件,如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等均不发达,所以此类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内外联动型利率改革是同汇率制度紧密相联的,在本币利率改革的同时,对外币利率和汇率也进行市场化改革,它一般是在国际资本能够自由流动的背景下展开的.循序渐进式利率市场化实施时间比较长,一般具有审慎性和连续性的特征.快速推进型利率市场化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将全部或大部分的利率放开,交由资金市场的供求来调节和引导,其对经济和金融的冲击效应比较大,也常潜伏一定的风险和危机. 4、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金融资派和经济资源的最优配1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的手段和过程,通过利率市场化最终要实现金融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帕雷托最优,这一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金融自由化程度高.金融机构间、金融市场间的资金流动障碍被解除,金融创新踊跃,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可持有多种资产组合,可以有效分散和消除金融风险,价格、利率、汇率的失真现象基
郝飞飞[6](2020)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媒介,是中央银行为达成货币政策目标而实施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是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关键。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货币政策框架和政策工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再贴现、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信贷控制、窗口指导等常规政策工具无法满足危机应对和经济复苏,流动性支持工具、紧急注资国有化、量化宽松政策、零利率、负利率、前瞻性指引、逆转操作以及货币互换等创新型政策工具层出不穷,在流动性补充、危机应对和经济复苏中发挥了差异化的有效性。据此货币政策工具大致分为常规政策工具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前者主要包括此前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后者则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工具创新,旨在应对“零利率”约束下限的货币传导问题并推动金融中介的信贷释放。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欧元区都进行了重大的政策创新和工具匹配,流动性支持、零利率、量化宽松及结构性资产购买计划等都是两个货币当局的共同工具选择,在流动性危机应对和最后贷款人功能履行方面,美联储和欧央行都较好地发挥了创新政策工具的作用。但在经济复苏方面,美联储和欧央行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则呈现明显的分化。中国同样实施了重大的货币政策框架改革与创新,正逐步走向一个“多目标、多工具”的政策体系,货币发行从外汇占款主导到便利工具主导,多样化的便利工具在中国货币政策体系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需要重点考察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等环节的政策传导有效性。在以变量工具为代表的新型结构性政策工具有效性的考察中,便利工具的规模和利率在货币市场传导中发挥了差异化的功能。整体而言,便利工具更多是价格型政策工具,这对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导的货币政策体系转向带来实质性的支撑,即便利工具在货币市场的传导,特别是价格传导上基本是有效的,当然不同便利工具的量和价传导效应存在差异化。但是,在信贷市场传导中,在考虑表外信用的融资结构和融资溢价后,SHIBOR市场利率变化在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在考虑2016年后的金融监管强化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后,市场利率在信贷市场或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开始有所显现,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表现较为凸显,但房地产投资对市场利率变化、融资结构和融资溢价等都不甚敏感。在便利工具成为货币发行主导力量后,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绩效有所弱化,数量型政策框架向价格型政策框架转型或是一个重大趋势,但是,存在中间目标工具空缺、传导机制不顺畅以及中央银行职能多样化等制约,未来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以及创新型政策工具匹配仍然任重道远。在走向“多目标、多工具”的政策框架过程中,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体系或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可有效缓释多目标工具匹配性和部分工具有效性的矛盾性。
张翠微[7](2010)在《关于中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执行并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中央银行选择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货币调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及政策执行效果。本文介绍了有关货币政策工具的研究文献,简要回顾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法宝”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产生与运用情况,并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通过创新非常规政策工具救助危机的情况及非常规工具的退出机制进行了及时分析。以此为背景,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从改革初期的直接调控方式向间接调控方式转变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曾经或正在运用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根据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周期将货币政策调控分为六个阶段,对每个阶段货币调控过程中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及调控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操作目标与相关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指出流动性持续过剩格局是当前政策工具面临的核心问题,受此问题影响,货币政策目标多元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政策操作效果不断弱化、以及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尚须改善等问题也较以往更为突出,为此本章提出了一系列改善货币政策工具的政策建议,并在总结全文主要结论的同时,指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有关问题。
王定祥[8](2006)在《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关于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与政策研究。该项研究是在深入考察中国金融发展和金融产业资本运行实际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之上,通过系统回顾和借鉴产业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金融资本与生息资本理论、信息不对称与交易费用理论、预算约束与缺口理论、产业组织与金融产业化发展理论,从交易和逐利视角界定了金融产业资本的基本范畴和研究基点,多角度、规范性地定义和分析了金融产业资本的形成规律和循环增值的过程机理,进一步从理论上剖析了金融产业资本持续循环的内在动因和市场约束机制,并建立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分析与评价框架。据此,运用历史分析和计量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及其特征,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解释了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进而以促进中国金融产业资本良性循环增值为目标,提出了配套的政策建议。一、论文的基本结论1、市场机制主导着金融以产业的方式发展是现代金融发展的显着特征,而这种发展又以逐利最大化的资本要素为支撑。现代金融是建立在分工和信用交易基础之上的,追逐利润最大化是市场金融主体——金融企业的本性和成长路径,因而正在向市场转型的国家,其金融发展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促进资本密集型的金融行业发展成为强大的金融产业,这就需要承认金融机构的企业属性及其资本对市场和利润的无限追逐的本性。金融企业的资本要素统称金融产业资本,金融产业资本是一种相对稀缺的金融资源,其本性就在于对市场和利润有着无限的追求,这种追求的内在冲动要求其自身必然无休止地处于运动之中。因此,要恢复金融企业资金作为资本逐利的本性,就必须通过市场机制主导金融产业资本的运动。2、金融产业资本的形成是基于市场的需要和资本运营体系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其形成的量客观存在着一个最优经济规模。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演进,金融产业资本逐步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分离出来,并成为相对独立的资本运营体系。它通过信用交易与真实经济部门的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命运(即追求利润和共同分割利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联系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基于微观的和市场的角度分析,金融产业资本的内生形成又是人们避免流动性危机的必然选择。从宏观的角度看,要维持一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路径,就需要使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的量与真实产业资本形成的量之间保持一个最佳比例状态;如果达不到最优规模和合意比例,就会出现真实经济部门与金融经济部门不能协调发展的局面,从而制约经济的稳定增长。研究表明,在不存在制度障碍和意外冲击下,金融产业资本最优规模的形成会通过社会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机制和市场机制得以调节和实现。如果存在政策和制度(如金融抑制政策)等意外冲击,金融产业资本合意比例的形成就会受到影响。3、无休止的循环运动是金融产业资本生命力及其发挥生产力作用的具体体现,通过不断地循环运动,既能够实现其社会价值,又能够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增值。尽管金融产业资本如同真实产业资本一样,可以在金融企业内部通过金融产品的开发与交易实现循环和价值增值过程。但大多数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是通过与其外部交易主体之间达成信用交易而完成的。金融产业资本的使用权一旦借出,它就会立即转化并参与到真实产业部门资本循环中并创造社会价值,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值。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不分国界,只要在不同的市场间存在投资增值的差异,它就会从资本边际生产力低的市场流向资本边际生产力高的市场,并最终在资本边际生产力高的市场体聚集、循环和增值,这是市场机制主导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普遍规律。由于各地、各行业客观存在资源禀赋和要素边际生产力的差异,在这个规律的支配下,金融产业资本在全社会的流动与配置必然会表现出非均衡的分布格局。4、市场主导下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有其内在的动因机制和约束机制。其动因机制主要有三个,即逐利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金融产业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求驱使着它不断地从低效部门往高效部门流动,并在循环中尽力规避各种风险。金融产业资本能够参与外部经济的循环,还在于市场对它存在广泛的需求,需求会引导金融产业资本的供给,但金融产业资本供给量是相对有限的,最终会制约其有效需求,并在二者的比较中形成价格机制,最终作用于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利率、汇率和证券价格的变化一方面既是金融产业资本供求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会引导金融企业做出及时的投资策略调整,从而改变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市场范围。在金融产业资本交易中,市场客观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等现象,从而对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约束,此时,金融企业会通过金融契约机制,或采取谨慎经营方式,以规避各种市场风险,确保金融产业资本的最大化增值。5、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最优效率,即用一定的金融产业资本投入实现最大限度的价值增值。在理论上,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即微观生产效率、中观配置效率和宏观功能效率。微观生产效率用以考察一定量的金融产业资本带给金融企业的净利润的比例,通常以其价值增值的幅度和速度为评价标准;中观配置效率考察的是通过金融产业资本循环,金融企业最终实现的动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功效,其大小可以用动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速度和规模加以测量;宏观功能效率考察的是金融产业资本循环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积极效果,通常用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作为评价依据。研究表明,金融产权制度安排、金融市场结构与价格机制、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金融企业内部管理、社会信用环境与秩序都是影响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重要因素。据此,可以把它们作为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分析框架和作为实证分析的方法基础。6、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机制不畅、效率不佳,值得我们高度关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循环效率远不如西方业绩较优的商业银行,并且微观生产效率呈现大幅度下降并逐步收敛的趋势。这种趋势的背后,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信贷规模的扩张,并没有成为促进微观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相反,还引致了巨额的不良资产,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日益强化,市场对金融企业的内在约束力逐步体现出来,信贷配给和大量存差的出现,正是金融企业应对市场约束的具体表现,同时既印证了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机制受阻的现实,也反映了金融产业资本中观配置效率存在下降的事实。在宏观效率方面,历史纵向比较表明,中国信贷资本的宏观经济效率也呈现阶段性下降趋势,但计量结果显示,银行信贷资本循环始终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银行业的发展和银行信贷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而目前大量存差的存在,显着降低了银行信贷效率,从而阻碍了经济的增长。7、中国低效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有着深厚的历史与现实根源。其一,现实垄断性的金融产业组织结构和人为分割的市场格局是导致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低效的市场根源。由于市场的垄断和被分割,金融产业资本就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平等地参与竞争和实现最大化增值。其二,利率管制引致的金融寻租行为,制约了金融企业最大化获得金融租金的能力。其三,政府主导金融资源的配置机制,保障了政府实现其政治目标,但却牺牲了金融产业资本的市场利益。其四,我国金融交易中严重的道德、诚信与信用缺失,加重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强化了银行业信贷配给动机,损害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其五,国有银行金融产权的虚置和内部松散的治理是导致“X低效率”的最直接原因。此外,由财政部门、中央银行、储户等多元支持体支撑下的软预算约束也使我国金融企业极大地丧失了追求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激励,也削弱了中国金融产业稳健运行的根基。二、论文的重要观点1、现代金融的发展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充当金融中介功能,将储蓄资源动员和集聚起来并转化成社会各个领域的投资,而是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市场化的加深,金融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信用交易为手段,以逐利最大化为目标,金融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相对独立的产业发展特性;它不仅和真实经济体发生着日益广泛的互惠互利的联系,而且还可脱离于真实经济体独立地运行,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只有全面理解现代金融向产业化的成长路径和发展内涵,金融发展战略才能防止金融产业资本过分偏向政府公共目标而损害经济效率目标的问题,才能保障金融产业资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运营和增值。2、市场机制主导金融资源配置和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是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中国金融发展要顺应当代金融产业化发展趋势,就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金融资源,推进金融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资本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增值最终将金融发展成为资本实力雄厚、竞争能力强大的金融产业。3、追逐市场和利润最大化是金融产业资本的内在本性。在市场开放和资本流动成本较低的条件下,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和生产效率各异,金融产业资本必然会从低效的市场流向高效的市场,从而出现金融产业资本在全社会非均衡的循环运动。但这种非均衡的循环是符合经济效率要求的。如果政府强加干预,以追求各地均衡配置,必然会牺牲金融产业资本的经济效率。为此,政府应当通过公共金融制度来弥补市场主导的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并以此为基础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引导金融产业资本的流向,从而达到宏观调控之目的。4、如果假定中国目前的金融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产业的雏形,那么,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机制受阻、效率不佳的根源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市场原因,也有历史原因,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讲,是政府长期主导和抑制积累的结果。政府为了集中和利用稀缺的金融资本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自己的政治目标,从产权控制、利率管制、信贷干预和预算支持等多方面入手,广泛主导着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使金融产业资本运行行政化,从而严重损害了金融产业资本独立运作所产生的增值效率。因此,要从根本上促进中国金融产业资本良性循环,就必须理顺政府和金融企业之间的各种关系,政府应当逐步退出金融企业尤其是国有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让市场机制去充分地主导金融企业的运作和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5、金融发展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但其风险的累积和扩散也具有强大的负外部性。为了降低负外部性,在金融产业化发展进程和金融产业资本市场化循环中,保留适当功能的政府机制仍然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推进中国金融产业资本的良性循环和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客观需要进行金融制度的创新,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长处,建立起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调控机制为补充的市场金融发展制度。三、论文的主要创新1、建立了基于交易和逐利范式的金融产业资本分析框架。论文针对长期在金融研究中将金融企业作为中介功能范式缺陷,引入新制度经济学方法,从交易和逐利视角入手,恢复了金融企业资金作为资本的本来面目,建立了基于交易和逐利范式的金融产业资本分析框架,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突破了传统货币银行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媒介资金作用的研究,开辟了研究的新视野。2、深化了金融产业资本的形成和循环机理。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业资本循环和生息资本理论,深入考察现代金融产业资本运动的新形式,全面总结了现代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路径。引入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发现了金融产业资本及其合意形成的内在机制。借鉴信息不对称与交易费用理论,发现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市场约束机制及其应对的金融契约机制的不完全有效性。3、建立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新的评价框架。论文突破既有的将金融资金的效率确定在金融企业微观层面的研究,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扩展到微观生产效率、中观配置效率和宏观功能效率三个层面,并初步确定了各自的评价准则、指标体系及其方法,为金融效率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4、实证检验了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各层次的效率。论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建立了混合数据计量模型,发现了引致微观生产效率下降的主导因素。以回归分析、协整检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工具,全面揭示了银行发展和银行信贷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从中观和宏观的角度分别实证了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不佳的现状及其特征。5、明确了促进中国金融产业资本良性循环的途径。论文在理论和实证导致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不佳的根源基础上,明确了以观念转变和制度创新、解除金融约束、实现市场主导金融发展为路径依赖,围绕这一路径,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四、论文的政策建议1、建立信用制度,构筑和谐的市场金融生态环境.完善的信用制度是维系金融产业资本良性循环的核心制度,是构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度基础。首先,应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各种途径在全体公民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逐步增强公民的信用意识和诚信理念。其次,加强信用立法,切实保护债权人利益,对失信行为依法严惩和治理,大力提高违约成本。再次,建立完善的个人和企业信用档案制度与信用担保制度,建立信用信息的联网和有偿共享机制,从根本上遏制失信行为;最后,应建立信用监管体系,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律师和信用评级机构等专业服务领域的监督,促进信用中介机构市场化。2、培育市场主体,完善产业金融组织及其市场体系。首先要积极扶持现有正规中小金融企业的成长,在市场准入、税收和监管等方面给予它们与国有金融同等的国民待遇;同时,还要积极培育一批新的中小金融机构,承认非正规金融资本的合法性,鼓励、引导、监管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使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条件成熟时,将他们改造成为正规金融体系。其次,要加快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使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合理分摊经济发展风险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产业资本进入资本市场循环增值。3、改革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培育高素质的金融企业。在金融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在既有国有金融产权之外,培育、扶持一批主体明确、边界清楚的金融产权企业。为适应经济多元化的需求,可以建立一批民营金融企业,或以产融结合为核心的金融财团,或引进一批外资金融企业,鼓励非正规金融企业的成长。二是对国有金融企业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创造条件上市。在完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方面,金融企业应按照“治理与管理分开、治理高于管理”的原则,建立起一个向出资人负责的董事会、和一个向董事会负责的经营管理层、以及一个代表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监督经营管理层的监事会,从而体现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彻底分离与制衡的机制。4、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市场主导的金融价格机制。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其中利率杠杆发挥着信号传递作用,它不仅决定金融产业资本利差收益的大小,而且利率的变化会引导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结构作出迅速地调整。要实现利率杠杆的这种功能,这必须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具体做法包括:(1)应放宽直接融资的利率限制,允许利率在一定幅度内浮动,在条件成熟后,利率由发债主体和票据贴现承兑双方自行决定;(2)在全国统一货币市场基础之上形成真正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3)允许存款利率适当浮动,加大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在条件成熟后完全放开;(4)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有效汇率机制;(5)建立起利率与证券价格、国际资本市场价格相联系的机制,使利率的变动能在各金融价格体系间自动的传递,以引导金融产业资本的有效流动。5、硬化预算约束,构筑金融企业自我约束机制。首先,要树立金融相对稳定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约束的功能。根据中国的实际,金融监管必须在金融的绝对稳定(零倒闭)和机构倒闭(不稳定)之间寻求一个相对稳定状态,为市场约束力的发挥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和制度基础;其次,要消除国有银行作为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支持体的角色,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第三,通过引入一批民营金融企业适当降低金融产业市场集中度,降低金融企业倒闭的负外部性。第四,建立和完善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并采取适当的金融企业之间的风险隔离措施,如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第五,政府应适当从金融领域的直接经营活动中退出,妥善处置好国有金融企业的不良金融资产。6、鼓励产融结合,建立可塑性较强的银企合作关系。从银行信贷资本安全运行的角度看,构建新型的银企合作关系必须寻求三点突破:一是强化银行对企业的监控功能;二是规范政府行为,使银企关系市场化;三是建立有进有退的银企合作关系。据此,一方面可以积极鼓励产融结合,构筑稳固的长期银企关系。另一方面,银企关系应当建立在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吻合的基础上,银行信贷资本在企业经营相对稳定、融资风险较低的时候进入,在企业不能较好地处理影响其成长的因素、以及将终结其生命周期的时候退出,以保护信贷资本循环的安全。7、开拓国际市场,推进金融产业资本国际循环增值。我国金融企业应树立开放和全球意识,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聚金融产业资本,并积极稳妥地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让金融产业资本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增值。同时,应采取包括套期保值、期权、期货、互换等现代风险管理手段规避国际金融风险,将风险可能产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8、实行政监分开,建立完善的独立于政府的监控体系。根据金融产业组织的风险特征,我国应当建立起“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即金融企业自我监督、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市场监督、行业协会监督和监管机构的监督,以加强对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有效监管。
张丽娟[9](2020)在《PZ农商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银行间竞争加剧,企业和个人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对银行信贷业务造成了一定冲击。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2013年央行取消贷款利率上下限限制,2015年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存贷款等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利差空间收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银行不良贷款增加,贷款类业务增长乏力,商业银行利润增速减缓,利润增长的压力不断增加。在此环境下,银行同业业务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新的产品、新的合作模式不断出现。同业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规避监管、扩充资产规模、增加利润的重要手段。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很多市场乱象行为,引发了一些问题。同业业务的高杠杆、长链条、层层嵌套、资金空转等问题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潜在的风险。金融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对同业业务的管控,先后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治理同业业务,促进同业业务规范发展。本文介绍了同业业务的概念、同业业务类型,通过资料搜集、数据整理选取36家上市银行的相关业务数据阐述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并重点介绍PZ农商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情况,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方面阐述了影响PZ农商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因素,通过对PZ农商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PZ农商银行在交易对手、业务结构、同业授信、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韩松[10](2013)在《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市场化基本取向,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深化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重点工作,已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自1996年起,人民银行从同业拆借市场着手,开始探索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2012年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又迈出重要一步,上下限区间放宽。预计“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有明显进展。研究利率市场化对于辨析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问题、避免陷入滞涨泥潭、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辨析政府在经济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将以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分析国内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及经验,发掘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和影响指标,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并对改革后新的利率运作机制作出展望。全文共分为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首先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然后对有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简要评述,接下来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分析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首先深入阐述了利率的内涵和利率市场的内涵。然后,本章从实践角度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是适应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的需要、是尊重企业和居民权利以及推动金融服务能力提高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的需要。同时,在金融约束模型基础上,结合中国分割经济的特点,提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模型。模型显示利率市场化之后,如果分割的市场融合为统一的市场,则新的收入资本比将可能高于利率市场化之前,从而促使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到更高层次,但效率的提高并不是必然结果,这表示了利率市场化蕴含的风险。最后,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利率市场化进程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未来中国利率市场化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第三章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首先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利率市场的背景、动因、过程、特点和影响进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然后分析总结了利率市场化成功的“五个条件”和对中国的启示。第四章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问题。首先指出中国利率市场化应选择一条渐进式、双轨制的路径。然后,深入分析了渐进式、双轨制的内涵,提出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应关注的“四个能力”。最后,为提高利率市场化进程决策的科学性,本章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结合专家打分法,建立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决策的指标体系。第五章从中国商业银行的视角,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首先从利差收窄、利率风险管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角度分析了影响,并通过银行竞争行为模型,结合中国实际存贷款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其次,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定价机制的现状和与国际先进银行的能力差距。然后,提出了利率完全放开并不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终点,新的利率运行机制的建立是阶段性终点。新机制是基于新资本协议,境内外联动的,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利率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中银行是运行的中心,银行将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为主线,进行资源配置和构建业务发展战略。最后展望了利率市场化运行机制将是一个面对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不断完善的过程,建议商业银行要不断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和自律水平,以资本集约分配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归纳总结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但是改革也蕴含着较大风险。改革进程要注意培养“四个能力”(银行的管理能力、企业的适应能力、政府的调控能力和市场的适应能力),要满足“五个条件”(宏观经济稳定、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科学的银行管理机制、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系),并应该建立利率市场进程的决策模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中国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仍有待提高。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国应该建立基于新资本协议的新型管制体系,以一种市场化的资本管制方式代替行政性的利率管制方式,促使银行以资本集约分配为基础,优化银行资源配置。
二、农村存贷款利率三次下调后的效应分析及改革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存贷款利率三次下调后的效应分析及改革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
2.2.2 经济周期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
2.2.5 其他理论 |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5.1.2 基本检验 |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5.1.5 实证分析结论 |
5.2 原因探析 |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
6.1.2 计量方法 |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5 实证分析结论 |
6.3 原因解析 |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
7.2.5 实证分析结论 |
7.3 原因分析 |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间接测算的金融中介服务核算方法前沿问题与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历程与最新动态 |
一、国外研究历程与最新动态 |
二、国内研究历程与最新动态 |
三、国内外研究历程与最新动态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
一、本文的研究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FISIM核算方法演化脉络与前沿问题 |
第一节 FISIM基本范畴演化脉络 |
一、FISIM定义的演化 |
二、FISIM核算主体的演化 |
三、FISIM产出核算范围的演化 |
第二节 FISIM产出核算方法演化脉络 |
一、利息收支差法 |
二、基本参考利率法 |
三、风险与期限调整参考利率法 |
第三节 其他FISIM核算问题演化脉络 |
一、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方法演化脉络 |
二、进出口FISIM核算演化脉络 |
第四节 FISIM核算方法演化前沿问题 |
一、FISIM产出核算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研究 |
二、FISIM产出核算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研究 |
三、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方法选择 |
四、进出口FISIM核算国际一致性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FISIM产出核算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的比较与重构 |
第一节 风险调整参考利率法基本原理 |
一、风险调整参考利率法基本模型 |
二、参考利率风险调整的一般思路与可能情形分析 |
第二节 多种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与分歧问题归纳 |
一、多种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 |
二、风险调整思路的分歧问题与应用特征 |
第三节 创新的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与应用特征检验 |
一、对参考利率风险调整分歧问题的重新探讨 |
二、创新的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 |
三、“转移风险调整思路”的应用特征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ISIM产出核算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的比较与重构 |
第一节 期限调整参考利率法基本原理 |
一、期限调整参考利率法基本模型 |
二、参考利率期限调整的一般思路与可能情形分析 |
第二节 多种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与分歧问题归纳 |
一、多种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 |
二、多种期限调整思路的分歧问题与应用特征 |
第三节 创新的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与应用特征检验 |
一、对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分歧问题的重新探讨 |
二、创新的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 |
三、“均衡(缺口)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的应用特征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变价FISIM核算联合使用法机制创新设计与应用 |
第一节 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基本方法 |
一、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基本方法 |
二、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基本方法比较 |
第二节 现有不变价FISIM核算研究分析与比较 |
一、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研究 |
二、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研究比较 |
第三节 联合使用法机制创新设计与应用 |
一、联合使用法机制创新设计 |
二、基于联合使用机制的核算方法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进出口FISIM核算国际一致性研究 |
第一节 进出口FISIM核算原理与数据供给情况 |
一、进出口FISIM核算原理 |
二、进出口FISIM核算的数据供给情况 |
第二节 创新的进出口FISIM核算参考利率选择思路 |
一、进出口参考利率选择思路与应用特征检验 |
二、多交易国情形下的进出口参考利率选择 |
第三节 创新的进出口FISIM核算数据供给研究 |
一、国际收支统计附属账户的构建与应用 |
二、依托相关统计信息的核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FISIM核算研究 |
第一节 中国FISIM核算研究现状、问题与改革思路 |
一、我国FISIM核算历史沿革 |
二、中国FISIM基本范畴改革思路 |
三、中国FISIM核算方法改革思路 |
第二节 中国FISIM产出核算 |
一、数据准备 |
二、中国FISIM产出核算 |
第三节 中国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 |
一、数据准备 |
二、不同类型存贷款不变价FISIM产出核算 |
三、中国不变价FISIM产出 |
第四节 中国进出口FISIM核算 |
一、数据准备 |
二、中国进出口FISIM核算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标准国际收支平衡表 |
附录2 标准国际投资头寸表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3)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 研究方法和体系结构 |
三、 主要观点 |
第一章 财政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财政货币政策理论综述 |
第二节 财政货币政策理论分析 |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二章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一节 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永恒的主题 |
第二节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货币政策的回顾与评价 |
第三章 促进资本形成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形成 |
第二节 国民储蓄的形成与结构变化 |
第三节 政府储蓄 |
第四节 外国储蓄 |
第五节 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四章 推动经济增长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 |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 |
第四节 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 |
第五章 优化经济结构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一节 经济结构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对我国现实的考察 |
第三节 优化经济结构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四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六章 宏观经济稳定的财政货币政策(上) |
第一节 转轨时期的经济波动 |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形成与治理 |
第三节 通货紧缩成因与对策 |
第七章 宏观经济稳定的财政货币政策(下) |
第一节 新因素的引进 |
第二节 进出口规模与结构 |
第三节 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 |
第八章 公平收入分配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一节 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
第二节 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 |
第三节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第四节 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财政政策 |
第五节 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金融机制 |
第九章 国债政策 |
第一节 国债的双重经济功能 |
第二节 国债的适度规模 |
第三节 国债市场的合理结构 |
第十章 中国加入WTO后财政货币政策选择 |
第一节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 |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理论 |
第三节 尽快调整现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建立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宏观调控新机制 |
第十一章 进一步的思考 |
第一节 市场主导型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二节 政府主导型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三节 若干分析与评价 |
第四节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前瞻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利率市场化理论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与内容 |
1.3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的数据资料 |
第2章 利率市场化理论的源泉 |
2.1 利率机制理论 |
2.1.1 利率决定理论 |
2.1.2 利率传导理论 |
2.2 货币政策理论 |
2.2.1 货币政策基本内涵 |
2.2.2 货币政策基本要素 |
2.2.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3 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结构理论 |
2.3.2 金融深化理论 |
第3章 利率市场化理论的内涵 |
3.1 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内涵 |
3.1.1 利率决定与利率表现 |
3.1.2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
3.1.3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 |
3.1.4 利率市场化的条件 |
3.2 利率市场化的金融资源配置 |
3.2.1 利率市场化的金融资源配置原则 |
3.2.2 利率市场化的金融资源配置目标 |
3.3 利率市场化的实践模式 |
3.3.1 利率市场化实践模式含义及类型 |
3.3.2 利率市场化实践模式的选择依据 |
3.4 利率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调控 |
3.4.1 利率市场化的货币政策目标 |
3.4.2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3.5 利率市场化的金融风险 |
3.5.1 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脆弱性 |
3.5.2 利率市场化的金融风险表现 |
第4章 利率市场化模式的现实考察 |
4.1 放松利率管制型改革模式 |
4.1.1 放松利率管制型市场化案例分析 |
4.1.2 放松利率管制型国家的经验总结 |
4.2 循序渐进型利率改革模式 |
4.2.1 循序渐进型改革的案例分析 |
4.2.2 循序渐进型国家的经验总结 |
4.3 快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模式 |
4.3.1 快速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案例分析 |
4.3.2 快速推进式改革国家的经验教训 |
4.4 内外联动型改革实践模式 |
4.4.1 内外联动型利率市场化的案例分析 |
4.4.2 内外联动型市场化国家的经验总结 |
第5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性评价 |
5.1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评价 |
5.1.1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描述 |
5.1.2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评价 |
5.2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风险评价 |
5.2.1 提高企业的投融资成本 |
5.2.2 金融系统不稳定性增强 |
5.2.3 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5.3 中国现行利率体系总体评价 |
5.3.1 中国现行的利率体系的描述 |
5.3.2 中国现行的利率体系的评价 |
5.4 金融业的金融工具创新评价 |
第6章 中国利率政策的实证分析 |
6.1 计划体制下利率政策的实际考察(1949-1978) |
6.1.1 计划体制下利率政策的历史轨迹 |
6.1.2 计划体制下利率政策的基本特征 |
6.1.3 计划体制下利率政策的绩效分析 |
6.2 转轨经济时期利率政策实际考察(1979-1995) |
6.2.1 转轨经济时期利率政策历史变迁 |
6.2.2 转轨经济时期利率政策基本特征 |
6.2.3 转轨经济时期利率政策效果分析 |
6.3 利率市场化初期利率政策的考察(1996-2003) |
6.3.1 利率市场化初期利率政策回顾 |
6.3.2 利率市场化初期利率政策特征 |
6.3.3 利率市场化初期利率政策绩效 |
第7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设计 |
7.1 利率的风险约束与激励功能强化 |
7.1.1 经济主体的利率敏感性增强 |
7.1.2 经济主体有一定自主定价权 |
7.1.3 金融创新与市场发展相协调 |
7.2 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
7.2.1 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并存 |
7.2.2 大中小金融机构协调发展 |
7.2.3 民营为主国有为辅的格局 |
7.3 汇率机制逐步实现市场化国际化 |
7.3.1 利率与汇率相联动 |
7.3.2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
7.3.3 汇率机制的市场化 |
7.4 利率政策为主的货币政策调控 |
7.4.1 利率是主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7.4.2 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以利率为主 |
第8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障碍 |
8.1 利率市场化的市场主体障碍 |
8.1.1 企业产权约束的无效性 |
8.1.2 国有银行还没有商业化 |
8.2 利率市场化的市场体系障碍 |
8.2.1 市场的竞争程度不够充分 |
8.2.2 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 |
8.2.3 金融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 |
8.3 利率市场化的金融监管障碍 |
8.3.1 存款保险制度没有健全完善 |
8.3.2 分业监管模式存在监管漏洞 |
8.4 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基础障碍 |
8.4.1 行政金融制度缺陷明显 |
8.4.2 制度歧视没有完全消除 |
8.4.3 缺乏良好社会信用文化 |
8.5 利率市场化的区域经济障碍 |
8.5.1 区域经济失衡的状况分析 |
8.5.2 区域经济失衡的金融隐忧 |
第9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战略 |
9.1 推进企业改革与银行转制 |
9.1.1 真正实现企业市场化 |
9.1.2 真正实现银行企业化 |
9.2 健全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
9.2.1 扩大货币市场交易规模 |
9.2.2 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 |
9.2.3 协调货币与资本市场 |
9.3 消除利率市场化的制度障碍 |
9.3.1 建立市场化的准入机制 |
9.3.2 消除不合理所有制歧视 |
9.3.3 创建诚信社会信用文化 |
9.4 循序渐进实现利率市场化 |
9.4.1 充分评估利率市场化条件 |
9.4.2 精心设计利率市场化方案 |
9.5 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
9.5.1 运用财政政策协调区域发展 |
9.5.2 引导民间投资促进地区发展 |
9.5.3 制定阶段性的区域金融政策 |
第10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风险控制 |
10.1 利率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预警 |
10.1.1 完善金融信息披露制度 |
10.1.2 设计新的金融预警指标 |
10.2 加强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建设 |
10.2.1 合理设计金融机构的内部组织 |
10.2.2 建立有效金融风险的内控机制 |
10.3 加强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监管 |
10.3.1 健全现有金融监管模式 |
10.3.2 重视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
10.4 利率市场化的金融风险救援 |
10.4.1 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
10.4.2 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 |
第11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11.1 研究结论 |
11.2 政策运用 |
1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论文框架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货币政策框架与政策工具:基于文献的梳理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相关理论 |
一、货币政策框架及其内涵 |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间目标的关联 |
四、政策规则与操作框架匹配 |
五、货币政策框架及政策工具有效性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货币理论(MMT)及其工具体系 |
一、MMT内涵及发展 |
二、MMT的政策框架及运行机制 |
三、MMT及其工具的局限性 |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文献综述 |
一、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
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第三章 货币政策工具:类别、功能与局限 |
第一节 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功能与局限 |
一、存款准备金 |
二、再贴现工具 |
三、公开市场业务 |
第二节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与局限性 |
一、非常规货币政策概述 |
二、量化宽松 |
三、前瞻性指引 |
四、负利率 |
五、扭曲操作 |
六、货币互换 |
第三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一、内涵与运作机制 |
二、主要特点和不足 |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关系 |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
一、货币政策工具创设与有效性提升 |
二、多样化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及有效性的提升 |
三、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的再认识 |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多元化货币政策工具应用 |
第一节 危机爆发与常规政策应对 |
一、次贷问题演变为次贷危机 |
二、危机早期的常规货币工具运用 |
第二节 系统性危机与流动性支持工具创新 |
一、次贷危机升级为系统性危机 |
二、流动性支持工具的创新与运用 |
三、小结:流动性创新工具的有效性 |
第三节 危机应对、国有化与量化宽松 |
一、系统重要性机构救助:担保、注资与国有化 |
二、量化宽松政策:流动性提供与资产负债表修复 |
三、小结:量化宽松和扭转操作的有效性 |
第四节 新型政策工具有效性与货币政策正常化 |
一、非常规工具取得较大成功 |
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 |
第五节 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重启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与多元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欧元区的分析 |
第一节 欧央行传统政策框架 |
一、欧元区传统货币政策框架 |
二、物价稳定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工具 |
第二节 系统性危机下的货币工具应用 |
一、系统性危机下的经济表现 |
二、危机下的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三、金融危机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
第三节 主权债务危机与货币政策应对 |
一、希腊引爆主权债务危机 |
二、欧债危机、利率目标与结构性货币工具运用 |
三、债务危机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
第四节 通货紧缩与多元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一、负利率政策 |
二、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 |
三、资产购买计划 |
四、欧元区前瞻性指引 |
五、通货紧缩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
六、不确定的未来与量化宽松政策的重启 |
第六章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货币市场传导及实体经济传导的有效性分析 |
第一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有效性分析 |
一、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有效性 |
二、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政策意图 |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验证的两个环节 |
第二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的实证设计 |
一、研究设计 |
二、数据描述 |
三、变量定义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SHIBOR的影响 |
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质押式回购利率的影响 |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四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基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初步探索 |
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体经济传导中的理论设计 |
二、市场利率、融资溢价与政策传导:违背理论 |
三、分阶段后的传导机制:结果改善 |
四、基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考察:特殊的变化 |
第五节 简单结论 |
第七章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提升:从数量型到价格型的转型 |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演进的基本历程 |
一、国家银行到中央银行的过渡阶段 |
二、中央银行制度建设阶段 |
三、中央银行制度调整完善期 |
第二节 以货币供应量为核心中间目标的政策有效性评价 |
一、信贷调控、广义货币与经济增长 |
二、广义货币与物价稳定 |
三、汇率改革、外汇占款与货币供应 |
第三节 以基准利率为核心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升的难题 |
一、职能定位:价格型政策难以全面替代数量型政策 |
二、中间目标:价格型核心工具的空缺 |
三、传导机制的考察:缺乏基础利率 |
四、职能权衡: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 |
第四节 货币政策框架改革:完善多目标与多工具政策体系 |
一、构建多目标与多工具政策体系 |
二、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
三、重点推进数量型框架向价格型框架转型 |
四、着力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关于中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图 |
二、研究思路、框架结构及主要创新 |
(一) 研究思路 |
(二) 框架结构 |
(三) 难点及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有关货币政策工具的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货币政策目标及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研究 |
(一) 关于货币政策目标的研究 |
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二) 关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研究 |
1、关于贴现窗口 |
2、关于法定存款准备金 |
3、关于公开市场业务 |
二、关于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有关研究文献 |
(一) 关于非常规政策目标 |
(二) 关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启用时机 |
(三) 关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类型 |
(四) 关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
(五) 关于非常规政策的退出路径 |
(六) 关于非常规政策退出过程中对常规工具的选择 |
第二章 货币政策工具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运用与发展 |
一、主要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及传统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 |
(一) 关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变化情况 |
1、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末:以利率作为操作目标 |
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以数量型指标作为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联邦基金利率作为操作目标 |
(二) 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运用及发展变化情况 |
1、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 |
2、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情况 |
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在本轮危机救助中的运用及退出情况 |
(一)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 |
(二) 非常规政策工具的退出路径 |
第三章 中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及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
一、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 |
(一) 早期货币政策工具及中介目标的初步形成过程 |
(二)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逐步确定 |
(三) 间接货币政策框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 |
1、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
2、不断丰富货币政策间接调控工具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
(一) 信贷规模管理 |
(二) 再贷款 |
(三) 再贴现 |
(四) 存款准备金制度 |
(五) 公开市场操作 |
第四章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及实证分析 |
一、改革开放30年来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调控中发挥的作用 |
(一) 第一阶段:1978年-1983年,主要采用行政性计划管理方式,信贷规模是唯一的货币政策工具 |
(二) 第二阶段:1984年-1991年,仍以直接调控方式为主,在主要通过信贷规模管理、再贷款工具实施货币调控的同时,逐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 |
(三) 第三阶段:1992年至1997年,处于直接调控方式向间接调控方式转变过程中,信贷规模管理越来越不适应货币调控的需要,新的间接调控工具逐步被启用 |
(四) 第四阶段:1998年-2002年,初步实现从直接调控方式向间接调控方式的转变,公开市场操作等市场化政策工具成为货币调控的主要手段 |
(五) 第五阶段:2003年-2008年上半年,以市场化政策工具为主,进一步丰富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缓解流动性过剩的格局 |
(六) 第六阶段: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末,灵活搭配政策工具,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
二、关于货币政策目标及操作效果的实证分析 |
(一) 关于货币供应量、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分析 |
1、实证模型 |
2、数据 |
3、实证检验 |
(二) 关于中央银行票据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
1、指标选取 |
2、平稳性检验 |
3、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 |
4、Granger因果检验 |
第五章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调控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
一、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多样化货币政策目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
(二) 银行流动性持续过剩削弱了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
(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制约了货币政策操作效果 |
(四) 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相互影响将弱化货币政策操作效果 |
(五) 货币政策操作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待改善 |
二、改善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政策建议 |
(一)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逐步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
(二) 多渠道改善流动性总体宽松的格局,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动性 |
(三) 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
(四) 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框架,进一步提高政策操作有效性 |
(五) 进一步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
第六章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8)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1章 总论 |
1.1 立题依据和研究的问题 |
1.2 本研究展开的背景 |
1.3 研究的思路及目标 |
1.4 研究的假设与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和资料 |
第2章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理论的理论渊源 |
2.1 产业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 |
2.2 金融资本与生息资本理论 |
2.2.1 金融资本理论 |
2.2.2 生息资本理论 |
2.3 信息不对称与交易费用理论 |
2.3.1 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配给理论 |
2.3.2 交易费用理论 |
2.4 预算约束理论和缺口理论 |
2.4.1 预算约束理论 |
2.4.2 缺口理论 |
2.5 产业组织理论与金融产业发展理论 |
2.5.1 产业组织理论 |
2.5.2 金融产业发展理论 |
第3章 金融产业资本的概念框架 |
3.1 金融产业:遵循市场法则发展的意义 |
3.1.1 交易和逐利是现代金融的本性和成长路径 |
3.1.2 金融产业——遵循市场法则发展的金融业 |
3.1.3 金融产业与真实产业:互惠互利、共生共荣 |
3.2 金融产业资本:基于交易和逐利的视角 |
3.2.1 资本范畴的形成与分析 |
3.2.2 金融产业资本的内涵与外延 |
3.2.3 金融产业资本的经济属性 |
3.3 金融产业资本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3.3.1 金融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 |
3.3.2 金融产业资本与金融资产 |
3.3.3 金融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源 |
第4章 金融产业资本的形成:一个简易分析框架 |
4.1 金融产业资本的内生形成机理 |
4.1.1 分工与资本裂变层面的考察:一个宏观视角 |
4.1.2 基于逐利与市场层面的考察:一个微观视角 |
4.2 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的合意模型分析框架 |
4.2.1 封闭经济下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的合意模型 |
4.2.2 开放经济下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的合意模型 |
4.3 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的基本途径 |
4.3.1 内生的金融产业资本形成途径 |
4.3.2 外生的金融产业资本形成途径 |
4.3.3 内生的和外生的金融产业资本形成之比较 |
4.4 中国金融产业资本的形成:一个理论解释 |
4.4.1 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的结构特征 |
4.4.2 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特征的理论解释 |
第5章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路径与过程 |
5.1 经济开放条件下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总框架 |
5.1.1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总体分析框架 |
5.1.2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与货币循环的联系 |
5.2 内在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基于金融中间产品交易路径的考察 |
5.2.1 内在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过程 |
5.2.2 与真实产业资本循环过程的差异 |
5.3 外在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基于与外部信用交易路径的考察 |
5.3.1 融入真实经济部门信用交易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 |
5.3.2 融入虚拟经济交易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 |
5.3.3 参与政府部门信用交易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 |
5.4 金融产业资本的国际循环及其影响 |
5.4.1 金融产业资本国际循环范畴的提出及其机理 |
5.4.2 金融产业资本国际循环途径与资本外逃 |
5.4.3 金融产业资本国际循环的效应:东道国的视角 |
第6章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内在动因和市场约束 |
6.1 逐利机制与金融企业目标函数的形成 |
6.1.1 金融企业利润最大化选择及其价值模型 |
6.1.2 金融产业资本的流动机制及其效应:国内视角分析 |
6.1.3 金融产业资本的流动机制及其效应:国际视角分析 |
6.2 供给与需求机制: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市场基础 |
6.2.1 引论:两对供求关系的形成 |
6.2.2 金融产业资本的市场供给机制 |
6.2.3 金融产业资本的市场需求机制 |
6.2.4 金融产业资本的市场供求均衡机理 |
6.3 利率、汇率、证券价格变化的影响与冲击 |
6.3.1 存贷利率与商业银行信贷资本循环 |
6.3.2 利率、证券价格与金融产业资本循环 |
6.3.3 利率、汇率与金融产业资本国际循环 |
6.4 风险、不确定性与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约束 |
6.4.1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
6.4.2 金融企业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契约”机制 |
6.4.3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信贷配给的形成 |
第7章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及其评价 |
7.1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界定与分析框架 |
7.1.1 经济效率的概念及其研究的问题 |
7.1.2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内涵和分析框架 |
7.2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影响因素 |
7.2.1 金融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 |
7.2.2 金融市场结构与价格形威机制 |
7.2.3 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
7.2.4 金融企业内部管理与X效率 |
7.2.5 社会信用环境与信用秩序 |
7.3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价值标准 |
7.3.1 经济效率评价与帕累托最优准则 |
7.3.2 评价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价值标准 |
7.4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评价 |
7.4.1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指标体系设置 |
7.4.2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评价方法 |
7.4.3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正常化的标志 |
第8章 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实证:以银行业为例 |
8.1 微观生产效率:基于1996-2004年混合数据的实证 |
8.1.1 中国银行业资本微观效率的初步判断 |
8.1.2 中国银行业资本微观效率的经验考察 |
8.2 中观配置效率:基于1953-2004年的经验证据 |
8.2.1 银行业动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成本 |
8.2.2 存贷差的急剧膨胀和对银行利润的影响 |
8.3 宏观功能效率:银行信贷资本循环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
8.3.1 中国信贷资本循环宏观功能效率的初步判断 |
8.3.2 银行信贷效率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 |
第9章 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不佳的根源:理论与现实论证 |
9.1 垄断性的金融产业组织结构与分割的市场格局 |
9.1.1 金融产业组织结构:垄断性依然占主导 |
9.1.2 金融产业资本配置:一种分割的市场格局 |
9.2 利率管制、金融寻租与金融产业资本配置效率 |
9.2.1 利率管制下的金融租金的形成 |
9.2.2 来自中国的实证考察 |
9.3 强政府制度安排与政府主导型金融资源配置 |
9.3.1 中国当前的金融制度:一种强政府垄断制度安排 |
9.3.2 政府主导信贷资源配置的现实证据 |
9.4 道德、诚信、信用缺失与信贷博弈 |
9.4.1 道德、诚信与信用制度缺失 |
9.4.2 银企关系与借贷博弈 |
9.5 产权虚置与银行松散治理 |
9.5.1 中国银行体系的产权归属及其虚置 |
9.5.2 产权虚置下的银行松散治理 |
9.6 多元支持体支撑背景下的银行软预算约束 |
9.6.1 中国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现象及其形成 |
9.6.2 软预算约束对银行资本循环效率的影响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10.2.1 建立信用制度,构筑和谐的市场金融生态环境 |
10.2.2 培育市场主体,完善产业金融组织及其市场体系 |
10.2.3 改革产权和治理结构,培育高素质的金融企业 |
10.2.4 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市场主导的金融价格机制 |
10.2.5 硬化预算约束,构筑金融企业自我约束机制 |
10.2.6 鼓励产融结合,建立可塑性较强的银企合作关系 |
10.2.7 开拓国际市场,推进金融产业资本国际循环增殖 |
10.2.8 实行政监分开,建立完善的独立于政府的监控体系 |
10.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9)PZ农商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2 同业业务相关理论基础及概述 |
2.1 同业业务相关理论基础 |
2.2 同业业务的概念及类型 |
2.3 同业业务模式 |
2.4 同业业务发展情况 |
3 PZ农商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情况 |
3.1 PZ农商银行基本情况介绍 |
3.2 PZ农村商业银行开展的同业业务类型 |
3.3 PZ农商银行同业业务经营情况 |
4 PZ农商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
4.1 影响PZ农商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因素 |
4.2 PZ农商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 PZ农商银行同业业务存在的风险 |
5 PZ农商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改进策略 |
5.1 重视内部经营情况变化及时调节业务 |
5.2 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合规稳健发展业务 |
5.3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5.4 调整业务模式,丰富业务种类 |
5.5 优化授信管理,加强信用风险防范 |
5.6 推进系统化建设,提升风险控制水平 |
5.7 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制度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辨析中国经济转型难题 |
二、把握政府在经济中应扮演的角色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 |
二、麦金农金融抑制论的核心思想 |
三、肖的金融深化论的核心思想 |
四、麦金农最优次序理论的核心思想 |
五、金融约束论的核心思想 |
六、国内对利率市场化的比较研究 |
第三节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一、本文主要内容 |
二、文章结构 |
三、本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
一、利率的内涵 |
二、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
三、利率发展的规律是从市场化到管制,再到市场化 |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必要性的实践和理论分析 |
一、从实践角度看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
二、从理论角度看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
第三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历史进程和面临问题 |
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简介 |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
三、未来利率市场化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
第三章 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及经验 |
第一节 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进程及经验 |
一、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及经验 |
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及经验 |
第二节 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及经验 |
一、印度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及经验 |
二、俄罗斯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及经验 |
第三节 利率市场化成功的条件及对中国的启示 |
一、稳定的宏观经济是利率市场化成功的前提条件 |
二、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利率市场化成功的辅助条件 |
三、科学的银行管理机制是利率市场化成功的必要条件 |
四、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成功的保障条件 |
五、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利率市场化成功的促进条件 |
第四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一、我国采取“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要求 |
二、我国采取“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自然”结果 |
三、“渐进式”改革不意味着拖延改革 |
第二节 逐步放松的利率管制方式 |
一、利率市场化己进入最终阶段 |
二、未来逐步放松利率管制的步骤 |
第三节 双轨制金融运行方式的逐步融合 |
一、产品层面的双轨制 |
二、地区层面的双轨制 |
三、跨境层面的双轨制 |
第四节 利率市场化进程决策的指标体系 |
第五章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一、利差收窄影响银行盈利能力 |
二、利率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
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大 |
四、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竞争模型分析及实证检验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定价机制建设 |
一、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现状 |
二、中国商业银行定价能力分析 |
第三节 新资本管理体系下的市场化利率运行机制 |
一、新资本协议的演进过程和主要内容 |
二、新资本协议在中国银行业的实施进程 |
三、在全球统一的标准下参与全球利率竞争 |
四、新资本协议是降低利率风险、提高资金效率的手段 |
第四节 展望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农村存贷款利率三次下调后的效应分析及改革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2]间接测算的金融中介服务核算方法前沿问题与中国实践[D]. 李佩瑾. 浙江工商大学, 2017(05)
- [3]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D]. 张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D]. 刘克崮. 东北财经大学, 2000(01)
- [5]利率市场化理论及运用研究[D]. 高云峰. 西南农业大学, 2004(03)
- [6]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D]. 郝飞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关于中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研究[D]. 张翠微. 武汉大学, 2010(04)
- [8]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与政策研究[D]. 王定祥. 西南大学, 2006(04)
- [9]PZ农商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 张丽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研究[D]. 韩松. 武汉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