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对胰岛素耐药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潘杰,刘来浩,牟建伟[1](2021)在《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在漫长的生物共演化过程中,肠道菌群之间及其与人类宿主之间形成了辅车相将、相互影响、交能易作的共生关系.肠道菌群生态失调与人体神经、消化、代谢、免疫等众多系统的发育及功能异常、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对药物的反应等关系密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相关性的探索不断深入;然而,依然有许多现象和疑问以及肠道菌群与人体组织细胞之间互作机制尚未明晰.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相关性的研究成果和新的认知,试图从"大生命科学"的角度探讨调控肠道菌群微生态的策略及可行性,展望相关科研及其成果转化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对从事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人士以及关注自身健康的大众百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方敏,李莉,李恒宇,盛湲[2](2021)在《CRISPR/Cas9 技术在乳腺癌研究领域的应用及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在临床及分子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且治疗方式不同。如何选择精准的治疗方案,及逆转治疗后的耐药将成为今后进一步改善乳腺癌预后的关键。CRISPR/Cas9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可以针对各个层面的基因突变进行靶向编辑,不仅可以检测药物靶点及耐药靶点,还能用于基因治疗,现已大规模应用于各种细胞系和动物模型中。现就CRISPR/Cas9技术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熊晓芸,姜秋霞,杨飞朋[3](2021)在《接触环氧乙烷医务人员尿液中N-乙酰基-S-(2-羟乙基)-L-半胱氨酸水平测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接触环氧乙烷(EO)医务人员尿液中N-乙酰基-S-(2-羟乙基)-L-半胱氨酸(HEMA)的测定方法,尝试评估该群体EO内暴露水平。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日常工作中接触、使用EO消毒医疗用品的12名手术室器械护士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未接触EO消毒医疗用品的12名放射科医护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工作日24 h尿液,尿样在酸化、离心、过滤、稀释后,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C18色谱柱分离,以乙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再经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定性、定量,比较两组HEMA水平。结果 HEMA的线性范围为0.1~100.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 1,检出限为0.03μg/mL,定量限为0.1μg/mL;当加标水平为5.0、20.0、80.0μg/mL时,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1.6%~94.7%,批内精密度为4.7%~7.2%,连续测定3 d的批间精密度为4.5%~8.1%;试验组和对照组HE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使用方法的主要性能指标均满足《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适用于接触EO医务人员尿液中HEMA水平的测定,所需仪器设备均较常见,便于推广。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4](2021)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乳腺癌筛查指南1.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为诊断。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和群体筛查(massscreening)。
宫雯雯,韩亚亮,汤智慧,郭清华[5](2021)在《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DGP、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目前采用西药治疗、中药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对DGP的治疗,除了降血糖和改善神经病变外,尚无其他有效的对因治疗方法,目前DGP治疗药物的选择有限的,新药物、新方法与新技术正在探索中。本文现就DGP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吴林苗,江剑平[6](2021)在《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及其治疗方式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幽门螺杆菌被世卫组织列为I类致癌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已超过50%。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消化及非消化系统疾病。本文综述了幽门螺杆菌引发的疾病、致病机制及基本疗法,为幽门螺杆菌致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李文飞[7](2021)在《运用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探讨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内涵》文中认为“方证相关”理论不仅是方剂学的核心命题,也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逻辑基础,方证相关的科学问题是方与证之间的关联程度及其现代生物学基础。方证相关中的“方随证设,因证而效”的逻辑决定了研究中医的方或证有必要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肝郁证是中医最常见的证候之一,柴胡疏肝散是中医治疗肝郁证的代表性方剂,目前对肝郁证的现代内涵和柴胡疏肝散的药理作用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有关肝郁证与疏肝解郁方之间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仍不清楚。本文试图基于方证相关理论,在了解柴胡疏肝散所含化学成分和柴胡疏肝散现代临床运用所涉病种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探查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内涵。论文共包括文献综述、临床调查和生物学分析三个部分。文献综述主要围绕近年来关于方证相关的研究概况,网络药理学的概念及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柴胡疏肝散的临床运用和药理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叙述。正文研究一为柴胡疏肝散主治现代疾病的文献调查;研究二为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内涵的探查。研究一柴胡疏肝散现代临床主治疾病的调查方法:利用文献检索研究法,以“柴胡疏肝散”为关键词检索CNKI数据库自建库以来到2020年12月的所有文献,对柴胡疏肝散临床运用方面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确定其主治的主要病种。结果:本次研究共检索到3608条结果,其中涉及该方治疗的有明确的现代疾病诊断且基于中医辨证用方的临床文献共1163篇。经分析发现,柴胡疏肝散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多科共98种疾病,涉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系统。对病种频次的分析显示,主要疾病共有18种,多为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排名前10位的是慢性胃炎、抑郁症、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胆囊炎、消化性溃疡、乳腺增生、乙型肝炎、心绞痛。结论:柴胡疏肝散主治的现代疾病范围较广,涉及多个系统多种疾病,其中较常运用的有包括慢性胃炎在内的消化系统疾病、抑郁症、乳腺增生、乙型肝炎、心绞痛5种疾病,可被视为柴胡疏肝散主治的主要病种。这5种疾病虽然病理及表现各有不同,但中医辨证选方以柴胡疏肝散一方治疗多种病证的现象,反映了中医“异病同治”,即“同证同治”的经验特色,同时提示该方主治的各种不同疾病可能拥有与肝郁证相关的共同的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二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内涵探查方法:(1)选择柴胡疏肝散现代临床运用涉及的5个主要病种,即慢性胃炎、抑郁症、乳腺增生、乙型肝炎、心绞痛,应用生物信息分析手段,通过检索多种疾病基因靶点数据库,构建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网络。(2)调查柴胡疏肝散复方化学组成,利用复方网络药理学分析技术,获得该方的分子作用网络。(3)进一步对该方主治的疾病生物学网络和该方作用的药理学网络进行拟合分析,对二者交集部分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4)通过构建柴胡疏肝散成分—肝郁证靶点网络,对其进行拓扑分析,探查柴胡疏肝散—肝郁证关联的效应物质基础,并用分子模拟对接的方法予以模拟验证。结果:(1)慢性胃炎、抑郁症、乳腺增生、乙型肝炎、心绞痛的疾病基因靶点分别为1144、3902、4478、7696、1418个;5个主要病种共同的基因靶点340个;其共同的病生理机制均涉及炎症反应、免疫应答、抗病毒、抗感染、氧化应激、肿瘤转移、DNA损伤、细胞凋亡、衰老、内分泌抵抗、血液循环、腺体发育、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等机制;与Th17细胞分化,IL12、CAMs、5-HT、蛋氨酸合成,花生四烯酸合成代谢、过氧化氢代谢、受体配体活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及对激酶、转移酶、蛋白质激酶、Akt活性调节,MAPK活性和级联调节,磷酸酶、激酶结合等相关;共同的通路涉及ERK1和ERK2级联、AGEs-RAGE、HIF-1、PI3K、PI3K-Akt、ErbB、fox0、NF-κB、泌乳素、T 细胞受体、NOD样受体、BNDF、Ras、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癌症中的通路,与病毒感染和癌变最多关联。(2)柴胡疏肝散方中共含有256种活性成分,对应靶点有242个;药理作用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细胞凋亡、血管发育、DNA复制、激酶结合、脂肪代谢、神经元凋亡和胰岛素、雌激素等激素分泌,腺苷酸环化酶调节的G蛋白偶联、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转录因子结合、蛋白质激酶活性调节,细胞周期、细胞迁移调节,对机械刺激、辐射、药物的反应,肌肉细胞、上皮细胞增殖,腺体发育,肽基-丝氨酸的磷酸化、RNA聚合酶Ⅱ对pri-miRNA转录的调节、miRNA对参与基因沉默的miRNA的产生的调节、癌症中的转录错误调控、癌症中的MicroRNAs,对糖皮质激素、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白细胞分化,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等生物学功能和过程相关,涉及钙离子、cAMP、fox0、VEGF、NF-κB、细胞内类固醇激素受体、泌乳素、甲状腺激素、Rap1、PI3K-Akt、AGEs-RAGE、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及癌症中的通路等通路,与血液循环、认知、衰老、脂肪代谢、血管发育、内分泌、免疫等生理过程及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TLV-I感染、Epstein-Barr病毒感染、麻疹、弓形虫病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等肿瘤相关。(3)该方作用靶点中涉及以上5种疾病的靶点分别有127、216、228、256、172个,共同交集的靶点有96个,涉及STAT3、JUN、TP53等30个关键基因。共同靶点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对化学刺激、脂多糖、辐射、药物、肽、创伤、氧含量、活性氧代谢过程、白细胞分化抗原、生长因子等细胞外刺激的反应,对细胞凋亡和离子运输的正向调节,细胞因子产生的调节,上皮细胞增殖、蛋白质分解、铂类药物耐药性、癌症中的转录错误等生物学过程;相关通路主要涉及癌症中的通路,AGEs-RAGE、IL-17、MAPK、NF-κB、VEGF、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病毒及免疫性疾病、癌症和肝脏病变密切相关。(4)柴胡疏肝散关键活性成分有22种,主要来自于方中柴胡、香附、甘草3味,其中最为关键的活性成分是槲皮素、木犀草素、葛根素、氯化矮牵牛素4种,源于方中柴胡、香附两味,尤以柴胡为主,基本与方剂学对该方君臣佐使的定位相吻合。4种成分作用的关键靶点有8个,依次为PTGS2、AR、NOS2、GSK3B、PPARG、HSP90AA1、MAPK14、PTGS1。分子模拟对接显示这4种关键成分与其作用的关键靶点结合活性较好,其作用靶点涉及的生物学机制与方-证关联的生物学内涵相符。结论:1.柴胡疏肝散与肝郁证关联的生物学基础包括:1)炎症反应,涉及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病理生理学环节,其中白介素(包括IL-6、IL-2、IL-1β、IL-4、IL-10)和VEGFA为关键因子,涉及IL-17、NF-κB、VEGF、PI3K-Akt信号通路等通路的调控。2)细胞凋亡,涉及AKT1、TP53、BCL2等介导的细胞凋亡过程及MAPK、NF-κB及凋亡信号通路。3)内分泌调节,涉及前列素、泌乳素、AR等激素和受体的合成与释放,PTGS2、AR、PTGS1为关键靶点。4)氧化应激,涉及对NOS2、HSP90AA1的调节,AGEs-RAGE信号通路为其关键通路。5)免疫调节,涉及Th17细胞分化、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等过程,以IL-17信号通路为关键通路。6)对神经系统的调节,涉及神经元凋亡、5-HT合成等过程,BNDF信号通路为关键通路。7)肿瘤发生及其耐药性机制,涉及癌症中的蛋白多糖作用、癌症中的转录错误调控、铂类药物耐药性等生物学过程,STAT3、JUN、FOS、MYC、TP53 等癌症基因,癌症中的通路、MAPK、NF-κB、VEGF信号通路可能为关键通路。2.柴胡疏肝散与肝郁证相关的物质基础:来自于柴胡、香附、甘草3味中药的22种关键成分可能是柴胡疏肝散与肝郁证相关的物质基础,最为关键的活性成分是槲皮素、木犀草苷、葛根素、氯化矮牵牛素4种;涉及关键作用靶点 8 个,依次为 PTGS2、AR、NOS2、GSK3B、PPARG、HSP90AA1、MAPK14、PTGS1。分子对接结果表明,4种关键成分与其各自对应的关键作用靶点间结合活性较好,所对接的靶点及其通路与方-证关联的生物学内涵的主体相符,提示其作为成分配方的表征意义。本研究为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生物学内涵,特别是为已经了解到的肝郁证和柴胡疏肝散的作用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分子层面的理解,同时也为该方临床进一步拓展运用于免疫失调及癌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生物学依据,为以中医证候为主治的基于分子组合的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向静,冉娅娟,罗小丽,钱妍[8](2021)在《1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方案,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判定和处置,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粒细胞减少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评估患者病情、抗菌药物使用史以及抗菌药物用药指征,判定不良反应关联性,给予临床医师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调整建议。结果临床药师判定该患者粒细胞减少原因很可能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所致,并给予相关处置建议。该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粒细胞恢复正常后予以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自身药学专业特长,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积累丰富临床经验的同时提出积极有效的用药建议,在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发挥作用。
冒婧敬[9](2021)在《蛙皮素多肽QUB2995的重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鉴定》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近年来,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8亿人受到该病的影响。在糖尿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最为常见,除了胰岛素抵抗以外,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是T2DM最为关键的发病机制,因此研究开发有促胰岛素释放活性的药物,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胰岛β细胞的增殖和再生已成为治疗T2DM的主攻方向。由于目前临床治疗T2DM的药物如磺酰脲类、二甲双胍类和格列奈类等疗效有限,且会出现耐受性和毒副作用,因此开发能够调节糖代谢并显着降低毒副作用的生物活性多肽非常必要。蛙皮素多肽QUB2995是从亚洲青蛙阔褶水蛙(Hylarana Latouchii)皮肤分离出来的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目的:发现新型蛙皮素多肽并研究其多项生物活性。方法:通过电刺激法提取阔褶水蛙皮肤分泌物;通过分子克隆提取蛙皮肤分泌物中多肽;通过固相合成法合成已知序列多肽QUB2995;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合成多肽;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确认合成多肽分子量;通过qPCR、ELISA检测QUB2995对胰岛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的作用;通过MIC实验检测QUB2995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MTT法检测QUB2995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活力抑制作用;通过溶血实验检测QUB2995对红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本论文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在亚洲阔褶水蛙(Hylarana latouchii)的皮肤分泌物中发现了一种新型蛙皮素多肽,命名为QUB2995,其氨基酸序列为GAFGDFLKGAAKAGALKILSIAQCKLSGTC。该肽属于 Brevinin-2 家族。能显着增加对胰岛MIN6细胞Insulin基因转录水平,促进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作用,在10-5 M浓度下效果最为显着,其次,该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活性。此外,在浓度为1 × 10-4μM时,QUB2995还可显着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活性且溶血性较高。
张凯[10](2021)在《住院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二、国外对胰岛素耐药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对胰岛素耐药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何为肠道菌群 |
3 肠道菌群的定植及其多样性形成 |
4 肠道黏膜结构特点 |
5 肠道菌群的分布与门类 |
5.1 不同区段肠道菌群的分布 |
5.2 肠道菌群的门类 |
6 肠道细菌的功能分类和主要作用 |
6.1 肠道细菌的功能分类 |
6.1.1 益生菌 |
6.1.2 中性菌 |
6.1.3 致病菌 |
6.2 有益菌的作用 |
6.2.1 双歧杆菌 |
6.2.2 乳酸菌 |
6.2.3 艾克曼菌 |
6.2.4 丁酸梭菌 |
6.2.5 普拉梭菌 |
6.2.6 其他有益菌 |
6.3 致病菌的种类及作用 |
6.4 中性菌及其作用 |
7 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 |
7.1 生活环境对肠道菌群定植和建立的影响 |
7.2 遗传、年龄和性别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7.3 膳食和饮食方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7.3.1 碳水化合物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7.3.2 西方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7.3.3 高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7.3.4 地中海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7.3.5 高盐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7.3.6 限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7.4 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7.5 新冠病毒与肠道菌群相关性以及肠-肺轴 |
7.6 其他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8 肠道菌群对人体的影响 |
8.1 肠道菌群对肠道免疫的影响 |
8.2 肠道菌群对宿主营养吸收的影响 |
8.3 肠道菌群与肠-脑轴 |
8.4 肠道菌群与人体代谢轴 |
8.4.1 肠道菌群与血压 |
8.4.2 肠道菌群与肥胖和糖尿病 |
8.4.3 肠道菌群与血脂代谢 |
8.4.4 肠道菌群与肝脏 |
8.5 肠道菌群对肿瘤的影响 |
8.6 肠道菌群与骨代谢 |
8.7 肠道菌群与干细胞 |
9 如何维持健康的肠道菌群多样性 |
10 肠道菌群的研究策略、问题与发展趋势 |
(2)CRISPR/Cas9 技术在乳腺癌研究领域的应用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RISPR/Cas9系统及CRISPR/Cas9高通量文库 |
2 药物靶点及耐药的研究 |
3 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3.1 致癌基因层面 |
3.2 DNA修复层面 |
3.3 逆转耐药性层面 |
3.4 免疫治疗层面 |
3.5 其他 |
4 存在问题及展望 |
(3)接触环氧乙烷医务人员尿液中N-乙酰基-S-(2-羟乙基)-L-半胱氨酸水平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质量色谱图 |
2.2 方法学参数测定结果 |
2.3 试验组与对照组尿液中HEMA水平比较 |
3 讨 论 |
(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筛查指南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超声检查 |
1.3.3 乳腺临床体检 |
1.3.4 乳腺自我检查 |
1.3.5 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70岁 |
1.4.3 70岁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5.1 罹患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1.5.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地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分类 |
3.6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图像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分期 |
4.1.3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患者的应用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⑴妊娠期妇女。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准备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后处理 |
4.4 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不完全 |
4.5.2 评估完全 |
5影像学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学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要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乳腺磁共振成像引导 |
5.2.4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5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 |
6.1 标本类型及固定 |
6.1.1 标本类型 |
6.1.2 标本固定 |
6.2 取材及大体描述规范 |
6.2.1 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 |
6.2.2 真空辅助微创活检标本 |
6.2.3 乳腺肿块切除标本 |
6.2.4 乳腺病变保乳切除标本 |
6.2.4.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
6.2.4. 2 取材 |
6.2.5 乳腺切除术(包括单纯切除术和改良根治术) |
6.2.5.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
6.2.5. 2 取材 |
6.2.6 SLNB |
6.3 病理学诊断分类、分级和分期方案 |
6.3.1 组织学分型 |
6.3.2 组织学分级 |
6.3.3 乳腺癌的分期 |
6.3.4 免疫组织化学和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
6.3.5 病理报告内容及规范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
7.1.2. 1 临床Ⅰ、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临床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含以下因素时应谨慎考虑行保乳手术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学检查 |
7.1.6. 4 随访和局部复发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系统性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剂量和照射技术 |
9.4.1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4.2 常规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人群选择(表4) |
1 0.1.2.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禁忌证 |
1 0.1.2.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附录Ⅵ) |
1 0.1.2. 6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注意事项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1.3.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1.3.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1.4. 2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方案 |
1 0.1.4. 6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2.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谈话 |
1 0.2.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案(附录Ⅵ) |
1 0.2.4. 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0.2.4. 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和方案调整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局部和全身处理 |
1 0.2.5. 1 局部处理 |
1 0.2.5. 2 全身处理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1. 2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相关概念 |
1 0.3.1. 4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绝经定义参见附录Ⅷ) |
1 0.3.1. 5 晚期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6 晚期乳腺癌二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2. 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附录Ⅶ) |
1 0.3.3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临床指南 |
1 0.3.3. 1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3. 2 抗HER2单抗使用的注意事项 |
1 0.3.3. 3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详见14.2章节内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终末期乳腺癌患者姑息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病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 |
11.1随访和评估 |
11.2临床处理和康复指导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2.1乳房重建的目的 |
12.2乳房重建的指征 |
12.3乳房重建的类型 |
12.4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2.5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2.6乳房重建术后评价系统 |
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
13.1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3.4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3.5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4.1 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标准 |
1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4.3 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原则 |
1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5.1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5.2诊断 |
15.3治疗原则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7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
17.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
17.2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
17.3对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建议 |
17.4 BRCA1/2基因突变检测流程、质控及报告内容和解读规范 |
18乳腺癌多基因精准检测和精准治疗指南 |
19乳腺肿瘤整合医学的其他问题 |
19.1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
19.2乳腺癌营养治疗指南 |
附录 |
(5)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DGP相关危险因素的管理 |
1.1 饮食治疗 |
1.2 血糖控制 |
2 对症治疗 |
2.1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
2.2 5-HT4受体激动剂 |
2.3 胃动素受体激动剂 |
2.4 生长激素受体激动剂 |
2.5 联合用药 |
3 中医药治疗 |
3.1 中药 |
3.2 中医外治 |
4 其他治疗 |
4.1 内窥镜和手术治疗 |
4.2 心理治疗 |
5 结语 |
(6)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及其治疗方式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p引发的疾病 |
1.1 消化系统疾病 |
1.2 非消化系统疾病 |
2 Hp致病机制 |
2.1 BabA及其致病机制 |
2.2 CagA及其致病机制 |
2.3 VacA及其致病机制 |
3 Hp治疗方法 |
3.1 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 |
3.2 二联疗法 |
3.3 益生菌辅助疗法 |
3.4 联合胃黏膜保护剂 |
3.5 中医 |
4 Hp预防方法 |
4.1 避免生食 |
4.2 注意口腔卫生 |
4.3 使用公筷或分餐 |
4.4 高危人群定期检查 |
5 展望 |
(7)运用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探讨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方证相关的研究概况 |
1 方证相关的文献研究 |
1.1 对特定方剂临床应用规律的探查 |
1.2 对类方的探查 |
1.3 基于病证结合角度对方证关联的探查 |
2 方证相关的临床探查 |
2.1 一证多方 |
2.2 一方多证 |
3 方证相关的实验研究 |
3.1 以方探证 |
3.2 方证对应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 |
1 网络药理学的概念 |
2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 |
2.1 方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
2.1.1 单味药的研究 |
2.1.2 药对的研究 |
2.1.3 复方的研究 |
2.2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 |
2.3 中药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
2.4 中医证实质的研究 |
2.5 方证相关的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柴胡疏肝散的临床运用与药理研究 |
1 柴胡疏肝散的临床应用 |
1.1 内科疾病 |
1.1.1 消化系统疾病 |
1.1.2 呼吸系统疾病 |
1.1.3 循环系统疾病 |
1.1.4 内分泌系统疾病 |
1.1.5 神经系统疾病 |
1.1.6 泌尿系统疾病 |
1.1.7 运动系统疾病 |
1.2 妇科疾病 |
1.3 儿科疾病 |
1.4 心理疾病 |
1.5 皮肤科疾病 |
2 柴胡疏肝散的药理研究 |
2.1 神经系统保护作用 |
2.1.1 对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影响 |
2.1.2 对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
2.1.3 对基因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
2.2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轴调节作用 |
2.2.1 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
2.2.2 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 |
2.2.3 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
2.3 胃肠调节作用 |
2.4 糖脂代谢调节作用 |
2.5 免疫调节作用 |
2.6 抗氧化作用 |
2.7 抗纤维化作用 |
2.8 抗抑郁作用 |
2.9 抗肿瘤作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背景 |
立论依据 |
研究目标 |
参考文献 |
研究一 柴胡疏肝散现代临床主治疾病的调查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 信息提取与规范 |
2.3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内涵探查 |
1 数据库及软件 |
1.1 疾病基因数据库 |
1.2 网络药理学相关数据库及软件 |
1.3 GO和KEGG富集分析工具 |
1.4 数据可视化工具 |
1.5 分子对接工具 |
1.6 其他数据库及软件 |
2 研究方法 |
2.1 柴胡疏肝散主治的5个主要病种的生物学网络 |
2.1.1 5个主要病种的基因靶点获取 |
2.1.2 5个主要病种共有靶点及其生物学网络构建 |
2.1.3 5个主要病种共有靶点的生物学网络拓扑分析 |
2.1.4 5个主要病种的Hub基因的生物学富集分析 |
(1) GO功能富集分析 |
(2)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 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可视化 |
2.2 柴胡疏肝散的复方网络药理学研究 |
2.2.1 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筛选 |
2.2.2 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获取 |
2.2.3 柴胡疏肝散作用靶点的PPI网络构建 |
2.2.4 柴胡疏肝散作用靶点的PPI网络拓扑分析 |
2.2.5 柴胡疏肝散作用的Hub基因的生物学富集分析 |
2.3 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生物学基础 |
2.3.1 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共同靶点筛选 |
2.3.2 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靶点的生物学富集分析 |
2.4 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复方物质基础探查 |
2.4.1 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 |
2.4.2 柴胡疏肝散方-病证关联的成分—靶点网络的拓扑分析 |
2.5 基于方证关联的分子对接验证 |
3 结果 |
3.1 柴胡疏肝散主治的5个主要病种的生物学网络 |
3.1.1 5个主要病种各自的基因靶点 |
3.1.2 5个主要病种共同的基因靶点 |
3.1.3 共同基因靶点PPI网络及其拓扑分析信息 |
3.2 柴胡疏肝散网络药理学研究 |
3.2.1 柴胡疏肝散的活性成分 |
3.2.2 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 |
3.2.3 柴胡疏肝散作用靶点PPI网络及其拓扑分析信息 |
3.3 柴胡疏肝散与其所主5个主要病种的生物关联性 |
3.3.1 柴胡疏肝散与5个主要病种的共同靶点 |
3.3.2 柴胡疏肝散与5个主要病种的共同靶点的PPI网络 |
3.3.3 共同靶点的PPI网络中的Hub基因及其生物信息 |
3.3.4 柴胡疏肝散与5个主要病种的共同靶点及其生物学富集 |
3.4 柴胡疏肝散—肝郁证关联的效应物质基础 |
3.4.1 柴胡疏肝散成分—肝郁证关联的靶点网络及其生物学信息 |
3.5 基于方证关联的方剂关键成分与其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 |
4 讨论 |
4.1 基于异病同证的肝郁证生物学内涵及其解读 |
4.1.1 肝郁证与炎症、免疫、细胞凋亡及肿瘤 |
4.1.2 肝郁证与神经—内分泌系统 |
4.2 柴胡疏肝散作用的生物学网络及其特点 |
4.2.1 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作用 |
4.2.2 其他作用 |
4.3 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4.3.1 方-证关联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分子基础 |
4.3.2 方药网络药理与病证生物学内涵的比较 |
4.4 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效应物质基础 |
4.4.1 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关键活性成分 |
4.4.2 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关键靶点 |
4.4.3 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成分-靶点分子对接验证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立论背景与研究思路 |
2 研究结果及结论 |
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3.1 创新点 |
3.2 局限性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1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诊疗过程 |
3 讨论 |
3.1 DF感染患者的初始抗感染方案分析 |
3.2 抗感染方案调整分析 |
3.2.1 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分析与处置 |
3.2.2 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 |
3.2.3 抗感染方案调整分析 |
4 小结 |
(9)蛙皮素多肽QUB2995的重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抗菌肽简介 |
1.1 先天免疫系统 |
2. 蛙皮素多肽 |
2.1 蛙皮素多肽的中医研究进展 |
2.2 蛙皮素多肽的现代研究进展 |
3. 阔褶水蛙皮肤多肽 |
3.1 Brevinin-1和Brevinin-2家族 |
3.2 Esculentin-2家族 |
3.3 Temporin家族 |
3.4 Nigroain家族 |
3.5 Guentherin家族 |
4. 抗菌肽BREVININ-2家族概述 |
4.1 Brevinin-2的结构特征及其亚族 |
4.2 Brevinin-2对促胰岛素释放的影响 |
4.3 Brevinin-2的其他作用 |
第二部分 QUB2995的重组表达与鉴定 |
1. 实验材料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阔褶水蛙皮肤分泌物提取 |
2.2 分子克隆 |
2.3 固相肽合成 |
2.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
2.5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
3. 实验结果 |
3.1 分子克隆发现阔褶水蛙皮肤分泌物中新型蛙皮素多肽 |
3.2 RP-HPLC纯化QUB2995并显示出峰时间 |
3.3 MALDI-TOF MS鉴定纯化QUB2995分子量约为2995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QUB2995生物学功能鉴定 |
1. 实验材料 |
1.1 菌株 |
1.2 细胞 |
1.3 试剂 |
1.4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QUB2995对胰岛MIN6细胞促胰岛素分泌作用鉴定 |
2.2 最小抑菌浓度实验(Minu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
2.3 QUB2995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抗癌功能鉴定 |
2.4 QUB2995对马红细胞溶血活性鉴定 |
3. 实验结果 |
3.1 QUB2995增加MIN6细胞Insulin基因转录水平 |
3.2 QUB2995增加葡萄糖刺激下MIN6细胞胰岛素的分泌 |
3.3 QUB2995抑制S.aureus、E.coli、C.albicans活性 |
3.4 QUB2995抑制PC-3细胞活性 |
3.5 QUB2995抑制马红细胞活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抗菌肽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国外对胰岛素耐药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研究进展[J]. 潘杰,刘来浩,牟建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2]CRISPR/Cas9 技术在乳腺癌研究领域的应用及进展[J]. 方敏,李莉,李恒宇,盛湲. 世界临床药物, 2021(12)
- [3]接触环氧乙烷医务人员尿液中N-乙酰基-S-(2-羟乙基)-L-半胱氨酸水平测定方法研究[J]. 熊晓芸,姜秋霞,杨飞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22)
- [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21(10)
- [5]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 宫雯雯,韩亚亮,汤智慧,郭清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1
- [6]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及其治疗方式研究进展[J]. 吴林苗,江剑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04)
- [7]运用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探讨柴胡疏肝散方证关联的现代生物学内涵[D]. 李文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8]1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分析[J]. 向静,冉娅娟,罗小丽,钱妍.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21(04)
- [9]蛙皮素多肽QUB2995的重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鉴定[D]. 冒婧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住院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分析[D]. 张凯. 海南医学院,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