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卧列车上转运伤员卫勤保障工作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周莉娜,闫炎,陈玉林,林祾,靖剑波[1](2021)在《卫生列车实车信息化训练平台的设计》文中指出目的:设计一款卫生列车实车信息化训练平台,以实现卫生列车医疗队实车全流程训练。方法:该平台基于Oracle 10g数据库、Android 4.2操作系统设计,使用C#语言开发,采用数据采集层、通信层、业务层和综合应用层4层架构。整个平台采用窗口及模块化管理界面进行功能实现,包含卫勤指挥、伤员转运、检伤分类、收容处置和手术管理等模块。结果:利用该平台可准确地识别伤员,缩短检伤分类时间,实现预案训练,提升卫生列车医疗队指挥员组织指挥和预(方)案执行能力。结论:该平台为医疗队提供全流程训练手段的同时,可提升卫勤信息化训练效果及卫勤保障与救治能力。
徐晓莉,苏义,姜舒,马明敏,孔伟栋,苏皖[2](2019)在《参加中外联合应急医疗救援演训和医疗服务活动的做法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文章结合中外联合演训、应急医疗救援及医疗服务活动的经验做法,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机动卫勤分队执行多种任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分析任务特点,科学抽组队员,合理筹措装备药材,分阶段科学组训,创新管理模式,强化风险防范等一系列周密的筹备、严格的管理、高效的协同,完成中外联合演训、应急医疗救援及系列医疗服务活动。从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中外联合卫勤演训组织实施重难点问题、新型卫生装备升级、国外应急医疗救援高效指挥协同和组织实施等方面,能有效促进我军机动卫勤力量执行中外联合演训、应急医疗救援等多种任务能力提升。
钮峥恺[3](2019)在《高铁卫生列车医疗检验车厢的内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铁路事业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目前,我国空中运输力量有限,高铁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如何利用高速铁路,医疗的服务水平,提高灾时伤患快速运送能力以及后勤物资保障能力业已成为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列车设计和医学实验室设计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健康列车的发展现状。在搜集有关室内空间布局设计的研究资料时,发现目前我国相关研究缺乏对有载具的医学检验空间的整合设计与空间布局设计。研究的调研阶段主要针对了现有移动检验实验室、各级医院检验科、检验设备生产工厂的设计与使用现状。采用了观察法,研究了任务方法和访谈方法,从空间划分、设备组成、设备功能、设备界面、环境特征、使用经验和室内流线等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获取具有参考值的布局设计方法,设备使用的过程以及整体环境的优缺点,为卫生健康列车检查车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现有列车内装设计方法对卫生列车检验车厢进行探索设计,对检验车厢进行空间布局设计,对检验车厢进行内装造型设计。首先对各级医院检验科进行了流程观察和实地调研并对各级医院检验科的等级划分、占地面积、布局形式、功能特点进行分类归纳。通过医护人员访谈、专家座谈会等形式得出卫生列车检验车厢的适用范围、任务类型、预计流量等信息,进行了卫生列车顶层理论研究和车厢功能的划定。随后对卫生列车检验车厢进行了内装和布局设计。过程中遵循已经取得的空间布局设计原则,设计了一套内装布局方案。基于JACK人因仿真软件对卫生健康列车检查车厢的设备、空间布局和典型工作姿势的虚拟仿真验证了检验车厢车的设计合理性。其中包括规划和布局合理性,检测设备的尺寸和设计的合理性。
关怀[4](2019)在《医疗高铁护理车厢内环境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铁的普遍出现,以及我国对医疗事业的重视,医疗高铁也将成为未来高铁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目前还没有医疗高铁出现,为了促进医疗高铁的发展,研究符合中国国情中国人人体参数的医疗高铁设计,本文对医疗高铁中的护理车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了护理单元布局设备情况,护理单元使用者需求以及护理车厢使用者系统的特性研究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分析来设计出医疗高铁护理车厢的基本雏形,再经由Jack软件的人机分析来论证。首先是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于医疗高铁护理车厢内环境设计研究而言的几个主要理论基础有三个,第一是护理单元的相关理论,了解护理单元的概况和主要组成要素。第二是轨道交通人因,医疗高铁也是轨道交通的一部分,所以也应该遵从轨道交通人因理论基础,将其中的用户、设备设计、任务设计和工作空间设计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第三是人体姿势研究,医疗高铁内使用人群的不同导致他们的作业姿势也不尽相同,医护工作这有其独特的作业自身,那么在医疗高铁的内环境设计也应该顺应使用者的人体作业姿势来考虑。其次,是对护理单元的实态调研,主要分成了网络调研和实地调研。通过网络调研明确护理单元内的规定最小空间尺度以及医疗设备概括、护理单元内各空间信息等;而实地调研则将网络调研中的内容结合实际勘察护理单元内布局,环境和相关配套设施。两者结合来更全面的实现对护理单元的实态调研。再次,通过对护理车厢、护理人员和伤病员三者关系,提出了“护理车厢—使用者系统”并对整个系统中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论述了各因素特性和整个系统的特性。接着分析在整个系统中的使用人群需求来指导护理车厢设计。最后整合研究中涉及的各项理论,构建出医疗高铁护理车厢设计,给出了设计方案中的详细内容和尺度。最后通过Jack软件人因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验证该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总结全文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提出了我国医疗高铁护理车厢的内环境设计研究的若干建议。
王金,支锦亦,向泽锐,谭映军,李运明,吴凡,何思俊,赵毅,李君[5](2019)在《我国卫生列车应用现状及研究展望》文中指出介绍了卫生列车在军事、救灾、普惠医疗3个方面的应用场景,阐述了不同类型卫生列车平台的特征,分析了卫生列车车厢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现状,提出了高速动车组为卫生列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指出了基于高速列车的卫生列车平台建设研究、卫生列车人机工效研究、卫生列车运行管理研究是卫生列车的研究趋势。
赵荣利,史慧敏,乜志浩[6](2018)在《我国军事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国外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的总体情况,重点阐述了我军陆、海、空3类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军各类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与国外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存在的差距,并针对与国外的差距及自身的不足,提出了借鉴国外经验与利用高新技术发展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的建议,对进一步开展医疗救援装备研制和救援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徐剑铖,靖剑波[7](2016)在《我国卫生列车的应用及运行管理探讨》文中提出利用铁路列车运送战争中的伤病员,最早始于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1]。之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了专门用于医疗后送的专用列车[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列车后送伤病员被广泛采用[1-2]。我国利用列车后送伤病员始于抗美援朝战争[3]。在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4]、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5-6]和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救援[7]中,也分别用列车跨地域后送了批量伤病员。然而,我
周超[8](2015)在《列车专用可折叠坐卧轮椅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铁路事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列车早已成为旅客迁徙的大动脉。但是,也不得不看到,在车辆的乘坐使用上仍然有大量的不足之处,在拥挤时刻上下车存在比较困难的情况,如有人员突发疾病,救治搬运无适用设备,搬运伤员成为难题。特别是在每年的铁路春运期间,铁路部门每天都会运输超过平时几倍的客流量,可能导致异常拥挤,车内乘客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有所增加。因此,针对列车上如何迅速有效地转移患病乘客,保障旅客在旅途过程中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列车突发情况提出专用的轮椅设计方案。首先,对列车上急救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并且针对出现的不同病情的急救措施进行逐一分析,如根据突发病的类型,护理措施,以及患者身体各项人机数据,为专用轮椅的后期设计提供全面科学的数据,从而对专用轮椅采集有效地设计参数。其次,通过归纳整合所得数据后总结出列车专用轮椅设计的三个阶段与部分:第一,通过患者的病情特点设定专用轮椅的功能;第二,通过患者的发病特征和列车内部空间限制因素设定具体结构;第三,通过患者的身体各项条件因素,来确定列车专用轮椅的基本尺寸。最后对前面提出的问题,逐一解决,提出一款能够高效、安全的转移患病乘客的列车专用轮椅设计方案,为我们的患者提供方便,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从而全面提高列车上服务质量,为广大人民的出行提供重要保障。
任家顺,黄春基,靖剑波,姚磊,陈渝,林海[9](2014)在《基于灾害医学救援的陆地大型移动医疗急救装备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灾害医学救援实践基础上,介绍灾害医学救援的主要做法,探索灾害医学救援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分析陆地大型移动医疗急救装备现状,提出研发技术先进、设施齐备、能够满足灾害后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快速高效急救,以及大批量、长距离伤病员后送救治装备;并配套研制全程行进间救治指挥决策系统予以衔接,使各种大型移动医疗急救装备综合配套形成体系,以提高灾害医学救援能力。
游海燕[10](2012)在《急性高原病易感性的多指标神经网络预测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指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日)发生的各种临床症候群,分为急性轻型高原病(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其发病率高、危害大,是影响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官兵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也是导致作业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基础研究表明,急性高原病有明显的易感性,但目前尚无预测筛选方法,因此,为了能够给急进高原部队卫勤保障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源和科学依据,本研究跳出传统思路,突破学科界限,从多因素角度考虑建立AMS易感指标体系,并结合这些指标采用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模型来预测AMS易感的可能性。一、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急进高原人群急性高原病易感预测需求研究第二、急性高原病易感危险因素初步筛选及Meta分析研究第三、高海拔暴露前易感危险因素与急性高原病关系研究第四、急性高原病易感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与应用研究二、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主要综合运用如下方法进行研究:第一、调查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调研,人员基本情况调研和心理症状测评调研,获得数据资料。第二、系统分析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基于循证医学原理初步确立急性高原病易感指标体系。第三、现场实验方法:通过现场实验,获得指标筛选优化、建立模型和模型验证所需的基本数据。第四、统计学方法: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实现急性高原病易感指标的优化。第五、模型方法:综合运用复杂系统神经网络方法,实现急性高原病易感者预测判断模型的建立。三、研究的主要结果(一)急进高原人群急性高原病易感预测需求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曲线拟合等方法分析了急性高原病疾病减员率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进入高海拔人群,在没有剧烈劳动强度情况下,急性高原病疾病减员率仍然较高,在海拔3500米--4000米范围,AMS减员率有95%概率落在2.64--8.83范围内,在4000米以上海拔区域,AMS减员率有95%概率落在9.72--25.34范围内,且随海拔高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因此,有必要开展高海拔暴露前AMS易感者预测筛选研究,一方面可以降低AMS疾病减员率,另一方面为大部队急进高原卫勤保障提供可供借鉴的科学依据。(二)急性高原病易感危险因素初步筛选及Meta分析研究AMS易感危险因素主要集中在生理指标、生化指标、心理指标以及基因指标四个方面,本研究采用文献阅读和Meta分析方法,从大批人群现场实验简易性、无创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角度出发,在考虑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基础上,初步确立18项指标用于与AMS发病关系的研究,包括:身高、体重、身体指数、胸廓体积,动脉血氧饱和度、冷刺激后血压变化、血浆皮质醇含量、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心率变异、精神因素、屏气时间、血浆ROS水平、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呼出气NO、呼出气CO、吸烟和饮酒。(三)AMS易感生理、生化、心理健康状态指标的实证研究在进入高原前1周,应用自制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部314名拟进入高原新兵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测评,通过体格检查获取了18项生理生化指标数据,采用国际通用的Lake Lousie Score急性高原病诊断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症状调查与评分。结果表明:新兵在进入高原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焦虑总分、抑郁总分、SCL-90总分与AMS症状分值存在一定相关性,且有焦虑、抑郁、SCL-90阳性症状人员出现AMS症状的比例显着高于无焦虑、抑郁、SCL-90阳性症状人员(2=10.944, p <0.05;2=20.355, p <0.05;2=3.987,<0.05)。新兵高海拔暴露前FENO、FECO值与AMS存在相关性,FENO和FECO均值在AMS组和非AMS组人群中显着不同(值分别为0.003和小于0.001),在AMS非症状组FENO均值的95%CI为[13.25,16.23],AMS症状组为[9.07,12.98];在AMS非症状组FECO均值的95%CI为[5.49,6.72],AMS症状组为[3.76,5.02]。FECO值与吸烟行为强烈正相关(r=0.831,<0.001),AMS组吸烟率显着低于非AMS组,但是,吸烟者FENO值显着低于不吸烟者(<0.001),因此,虽然FECO值与AMS评分负相关,但是并不意味着FECO值越高,AMS风险越低,我们认为吸烟具有双重作用,在一定范围内,FECO值对AMS的形成具有保护作用。肺活量(VC)与AMS负相关。心率变异、冷激发后血压变化、屏气时间、SaO2、年龄、BMI、饮酒行为与AMS无显着关系(p>0.05),研究对象高海拔暴露前血浆皮质醇含量(Cor值)虽然处于较高水平,但与AMS形成并无显着关系(>0.05)。因此,高海拔暴露前FECO和FENO值也是AMS易感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AMS易感性预测的指标。(四)急性高原病易感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与应用研究本研究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神经网络理论,针对AMS易感指标的特征,采取学习向量量化(LVQ,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网络和误差反向后传(BackPropagation,BP)网络两种模型,采用比较研究方法、试错法等手段,并通过不断对训练结构和参数的修正,建立了AMS易感预测的LVQ模型,模型的平均正确预测精度达到72.22%,初步实现对AMS易感人群的筛选。因此,LVQ神经网络用于AMS易感预测是可行的,是一种更有前途的AMS易感者筛选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了LVQ预测模型在急进高原人群AMS易感筛选的应用步骤以及大规模人群急进高原卫勤保障方案。
二、硬卧列车上转运伤员卫勤保障工作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硬卧列车上转运伤员卫勤保障工作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卫生列车实车信息化训练平台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卫生列车医疗队与卫生列车的任务及特点 |
2 平台设计 |
2.1 数据采集层 |
2.2 通信层 |
2.3 业务层 |
2.4 综合应用层 |
3 平台实现 |
3.1 卫勤指挥模块 |
3.2 伤员转运模块 |
3.3 检伤分类模块 |
3.4 收容处置模块 |
3.5 手术管理模块 |
4应用效果 |
5 结语 |
(2)参加中外联合应急医疗救援演训和医疗服务活动的做法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主要任务及特点 |
1.1 主要任务 |
1.2 任务特点 |
2 主要做法 |
2.1 人员科学抽组 |
2.1.1 医疗队队员构成 |
2.1.2 执行任务能力 |
2.2 筹备装备物资 |
2.2.1 装备筹措 |
2.2.2 药材筹措 |
2.2.3 相关物资准备 |
2.3 分阶段科学组训 |
2.3.1 开展适应性训练 |
2.3.2 组织直前训练 |
2.3.3 联合训练演练 |
2.4 创新管理模式 |
2.4.1 完善组织管理架构 |
2.4.2 发挥组织管理功能 |
2.4.3 强化使命责任教育 |
2.5 强化风险防范 |
2.5.1 全面组织风险评估 |
2.5.2 分阶段防范隐患 |
2.5.3 突发事件风险防范 |
2.5.4 传染性疾病预防 |
3 启示与建议 |
3.1 探索中外联合卫勤演训组织实施重难点问题研究 |
3.2 结合实际需求推进新型卫生装备升级研究 |
3.3 探索国外应急医疗救援高效指挥协同和组织实施方 |
(3)高铁卫生列车医疗检验车厢的内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空间布局方法研究现状 |
1.3.4 列车内装设计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1 论文框架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卫生列车相关技术与理论 |
2.1 基于高速动车组平台的卫生列车编组模式 |
2.1.1 中国标准动车组技术平台 |
2.1.2 机动卫勤分队分组及救治流程 |
2.1.3 卫生列车编组方式 |
2.2 移动实验室设计标准规范 |
2.2.1 移动实验室设计基本原则 |
2.2.2 移动实验室设计基本要求 |
2.2.3 移动实验室的人机工程学设计规范 |
2.3 空间布局设计方法 |
2.3.1 基于工作流的布局设计 |
2.3.2 基于需求分析的布局设计 |
第三章 卫生列车检验车厢调研分析 |
3.1 实地调研目的 |
3.2 实地调研过程 |
3.2.1 设备安装、使用情况调研 |
3.2.2 车厢设计原则和设备适配性情况调研 |
3.2.3 医疗操作流程情况调研 |
3.3 检验空间调研案例研究 |
3.3.1 临床检验室案例分析 |
3.3.2 生化检验室案例分析 |
3.3.3 血清免疫室案例分析 |
3.3.4 体液采集区案例分析 |
第四章 卫生列车检验车厢的布局研究 |
4.1 检验空间与其他医疗空间的关系 |
4.2 检验车厢内部流程关系 |
4.2.1 检验业务流程 |
4.2.2 病员流程 |
4.2.3 医护人员流程 |
4.3 检验车厢内部空间关系 |
4.3.1 检验车厢的功能分区 |
4.3.2 检验车厢的布局形式 |
4.3.3 检验车厢的流线分析 |
4.4 检验车厢设备与空间关系 |
4.4.1 检验车厢的设备布置 |
4.4.2 检验车厢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
第五章 卫生列车检验车厢的设计实践 |
5.1 检验车厢的内装设计 |
5.1.1 初步内装方案 |
5.1.2 深入方案设计 |
5.2 基于JACK的卫生列车检验车厢人机工程合理性仿真验证 |
5.2.1 检验车厢典型作业姿势的合理性验证 |
5.2.2 检验车厢通行尺寸验证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医疗高铁护理车厢内环境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释义 |
1.1.2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护理单元研究 |
1.2.2 国内护理单元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2.1 护理单元相关理论 |
2.1.1 护理单元概念与发展 |
2.1.2 护理单元组成元素 |
2.2 高铁护理车厢设计与轨道交通人因 |
2.2.1 轨道交通人因 |
2.2.2 高铁护理车厢中的人因问题 |
2.3 高铁护理车厢设计与人体姿势研究 |
2.3.1 作业姿势影响因素 |
2.3.2 作业姿势评价 |
2.3.3 姿势理论在高铁护理车厢中的运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护理单元空间环境调研分析 |
3.1 调研背景 |
3.1.1 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
3.1.2 调研对象,内容及方法 |
3.2 护理单元调研前期工作 |
3.2.1 护理单元空间尺度的限定 |
3.2.2 护理单元家具和设备尺寸 |
3.2.3 人体活动尺寸要求 |
3.2.4 病床单元 |
3.2.5 休息和接待空间 |
3.2.6 心理尺度 |
3.3 医院护理单元实态调研 |
3.3.1 护理单元布局 |
3.3.2 病房室内环境 |
3.3.3 病房配套设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护理车厢使用者系统及需求 |
4.1 护理车厢——使用者系统构成 |
4.1.1 护理车厢使用者基本范围 |
4.1.2 护理车厢使用者系统 |
4.2 护理车厢——使用者系统特性 |
4.2.1 系统中伤病员的特性 |
4.2.2 系统中护理人员的特性 |
4.2.3 系统中护理车厢的特性 |
4.2.4 系统的特性 |
4.3 护理单元使用者需求 |
4.3.1 使用者分类 |
4.3.2 问卷调查 |
4.3.3 目标群体问卷调查分析和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护理车厢设计实践 |
5.1 项目情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拟解决问题 |
5.2 设计理念 |
5.2.1 设计定位 |
5.2.2 设计目标 |
5.3 设计内容 |
5.3.1 护理车厢的车型选择 |
5.3.2 护理车厢功能分区 |
5.3.3 护理车厢动线分析 |
5.3.4 护理车厢平面图设计 |
5.3.5 护理车厢立面设计 |
5.3.6 护理车厢病床单元块设计 |
5.3.7 护理车厢环境色彩设计 |
5.4 基于Jack的护理车厢人机工程合理性仿真验证 |
5.4.1 护理车厢通行尺寸验证 |
5.4.2 护理车厢储物柜使用验证 |
5.5 设计实践总结评价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一 住院病房使用者调查问卷(针对病患者) |
附录二 :住院病房使用者调查问卷(针对医护人员者) |
(5)我国卫生列车应用现状及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卫生列车应用 |
1.1 军事方面 |
1.2 救灾方面 |
1.3 普惠医疗方面 |
2 卫生列车平台特征 |
3 卫生列车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
3.1 车厢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
3.2 运行中的卫生列车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
4 卫生列车研究趋势 |
4.1 卫生列车的平台建设 |
4.2 卫生列车的人机工效研究 |
4.3 卫生列车运行管理研究 |
5 结语 |
(6)我国军事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外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总体情况 |
2 我军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
2.1 陆上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 |
2.2 海上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 |
2.3 空中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 |
3 问题与不足 |
4 启示与建议 |
5 结语 |
(8)列车专用可折叠坐卧轮椅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3.3 未来轮椅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4.3 课题创新性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车内病员搬运工具现状分析 |
2.1 车内病员搬运工具的需求现状 |
2.2 病员搬运工具的需求对象 |
2.2.1 老龄化人群 |
2.2.2 肢体残障人群 |
2.2.3 孕妇人群 |
2.2.4 突发疾病人群 |
2.3 现有产品的特征分析 |
2.3.1 轮椅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2.3.2 轮椅的特点及种类 |
2.3.3 轮椅的主要部件及材料研究 |
2.4 现状问题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内使用环境及使用方式调查 |
3.1 需求调研 |
3.1.1 需求调研的定义 |
3.1.2 需求调研的目的 |
3.1.3 需求调研的必要性 |
3.1.4 需求调研的方法 |
3.1.5 需求调研的结论 |
3.2 车内突发病患的处理措施概述 |
3.2.1 腹痛 |
3.2.2 心脏病 |
3.2.3 孕妇临产 |
3.2.4 脑血栓 |
3.3 车内病患转移流程 |
3.4 实车调研与环境限制因素 |
3.4.1 列车内使用环境分析 |
3.4.2 列车内环境限制因素分析 |
3.5 问题归纳与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列车轮椅设计因素分析 |
4.1 列车轮椅的安全性设计研究 |
4.1.1 列车轮椅的结构分析 |
4.2 列车专用轮椅的轻量化设计 |
4.3 列车轮椅的人机尺寸应用 |
4.3.1 人机工程学概念 |
4.3.2 列车轮椅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研究目的 |
4.3.3 轮椅设计中相关人体测量数据 |
4.3.4 轮椅设计静态参数选取原则 |
4.3.5 列车专用轮椅参数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列车轮椅设计及结构优化 |
5.1 需要解决的问题 |
5.2 结构设计研究 |
5.3 造型设计研究 |
5.4 色彩设计研究 |
5.5 设计实践方案 |
5.5.1 方案结构设计 |
5.5.2 主要结构尺寸图 |
5.5.3 受力合理性分析 |
5.5.4 最终成果展示 |
5.6 最终方案尺寸及材料总结 |
5.7 设计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后期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灾害医学救援的陆地大型移动医疗急救装备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1 灾害医学救援的主要做法 |
2 灾害医学救援应把握的关键问题 |
3 大型移动医疗急救装备研发与创新 |
(10)急性高原病易感性的多指标神经网络预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目的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思路和方法 |
第二部分 急进高原人群急性高原病易感性预测需求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三部分 急性高原病易感危险因素初步分析研究 |
一、急性高原病易感危险因素初选 |
二、急性高原病易感危险因素的 Meta 分析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四部分 高海拔暴露前心理健康状况与急性高原病关系实证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五部分 高海拔暴露前生理健康状况与急性高原病关系实证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六部分 急性高原病易感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与实证研究 |
一、LVQ 和 BP 神经网络算法理论基础 |
二、预测网络模型构建步骤 |
三、预测模型建立与实证研究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七部分 LVQ 预测模型在急进高原人群卫勤保障中的应用研究 |
一、急进高原部队人员筛查体检方案研究 |
二、LVQ 模型应用步骤 |
三、大部队急进高原卫勤保障 |
四、应用效果分析 |
第八部分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急性高原病易感研究现状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进驻高原军人个体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心理症状调查量表 |
附录三 高原病症状评分标度 |
附录四 急性高原病诊断问卷 |
附录五 体检数据记录表 |
附录六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算法程序 |
四、硬卧列车上转运伤员卫勤保障工作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卫生列车实车信息化训练平台的设计[J]. 周莉娜,闫炎,陈玉林,林祾,靖剑波. 医疗卫生装备, 2021(03)
- [2]参加中外联合应急医疗救援演训和医疗服务活动的做法与启示[J]. 徐晓莉,苏义,姜舒,马明敏,孔伟栋,苏皖. 东南国防医药, 2019(06)
- [3]高铁卫生列车医疗检验车厢的内装设计研究[D]. 钮峥恺.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4]医疗高铁护理车厢内环境设计[D]. 关怀.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我国卫生列车应用现状及研究展望[J]. 王金,支锦亦,向泽锐,谭映军,李运明,吴凡,何思俊,赵毅,李君. 医疗卫生装备, 2019(04)
- [6]我国军事医疗救援装备信息系统研究[J]. 赵荣利,史慧敏,乜志浩. 医疗卫生装备, 2018(12)
- [7]我国卫生列车的应用及运行管理探讨[J]. 徐剑铖,靖剑波.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6(11)
- [8]列车专用可折叠坐卧轮椅设计[D]. 周超.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
- [9]基于灾害医学救援的陆地大型移动医疗急救装备研发[J]. 任家顺,黄春基,靖剑波,姚磊,陈渝,林海.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10)
- [10]急性高原病易感性的多指标神经网络预测及应用研究[D]. 游海燕. 第三军医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