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链子崖煤层采空区治理工程及质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梁琬坤[1](2020)在《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家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建设迅猛发展,出现了大量裸露岩质边坡,覆绿、改善环境已刻不容缓。以裸露岩质边坡覆绿为目的,通过裸露岩质边坡的问题调查分析、“覆绿机构”研制与试验,进行覆绿技术探索,获得一些认识、成果。(1)研制了一套基于裸岩边坡特征的“覆绿机构”,通过龙骨槽之间的割裂状态模拟岩石裂隙,亦可模拟实际工程不平整岩面的凹陷状态;改变龙骨槽数目和覆土厚度来模拟岩石裂隙宽度和深度;升降支撑钢管设置不同边坡角度。补光灯及滴灌装置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可凭该套岩质边坡覆绿机构展开室内覆绿可行性研究,并根据实际需求配置相关参数,降低未来实际覆绿工作时的未知性与失误率。(2)试验获得岩质边坡特征下的植物生长规律:(1)出苗时间:给水量与出苗时间呈正相关,光照和基肥对出苗时间无明显影响,最早出苗均在出现在高给水量、高坡度下;无论光照与否,出苗时间呈覆绿机构C>B>A的规律。(2)发芽率:基质、坡度对发芽率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给水量显着影响种子的发芽率(P<0.05),补光灯组比自然光组的发芽率高1.36%1.61%。(3)株高:覆绿机构A—D在土壤基质不同下,有H1-3>H5-7,H2-4>H6-8;植株差异度与坡度正相关,施加基肥对纵向生长促进程度取决于坡度,其次为光照。坡度与植株高度下降速度呈负相关,极端长势下的株高在生长过程中相差22.1%280.6%,株高动态可用二次函数模型拟合,相关系数R>0.83,可基本把握植物在岩质边坡特征下的株高动态。(4)分蘖数:植物前期分蘖慢,中期呈指数型增长,后期渐缓。施加控释基肥组分蘖数最多,土壤条件对分蘖最具影响,基肥与光照可削弱给水量差异的影响。光照组的分蘖数最多,给水量不能最终决定狗牙根的分蘖数。极端长势下分蘖数在生长过程中相差48.2%125%,分蘖动态可用boltzmann曲线拟合,相关系数R>0.91,可作为植物在岩质边坡特征下的分蘖动态模型。(3)以“地境再造法”为理论指导,探索裸露岩质边坡覆绿技术。以概化裸露岩质边坡所具实际生境特征为基础,结合生态地质学理论从植物生长所需地境入手,成功构建使岩质边坡、植物、试验配方三者结合的方案。作为一次尝试性探索,将逐渐兴起的地境再造法运用于裸岩边坡的覆绿,未来蕴含潜力与应用前景无穷。
刘忠喜[2](2019)在《复合锚杆挡墙支护体系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我国煤炭技术发展引进支护系统后,我国露天矿等边坡工程的治理问题通常是采用以传统的表层治理和被动支护,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落后性。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新型的复合锚杆挡墙支护体系在我国沿海地区已经迅猛发展,已经成为边坡支护研究中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依托于广西柳州的边坡工程实例来探索研究新型的复合支挡体系对比传统的喷锚支护方式所存在优势和可推广性。边坡工程的核心和重点是进行稳定性的分析,目前稳定性分析的主流方法就是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中瑞典条分法和毕肖普法。引入柳州边坡工程实例,对比分析并探究了两种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可应用性,最后经过比较分析可以得知,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面应该确立以毕肖普法为主,因为它比传统的瑞典条分法计算速度和精准度更高而且它考虑得实际边坡工程上的力更全面一些。面对边坡地形狭窄,高差过大,而且对整个坡面变形控制有较高的要求特殊性边坡。以柳州边坡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与传统的放坡+喷锚支护相比,复合锚杆挡墙支护体系是一种受力合理的结构形式,充分发挥了各构件的长处,适合用于较高的支挡防护,同时该体系可以有效的控制坡顶的变形。所以对于以后空间性限制很强且无法进行调整的边坡工程来说,复合锚杆挡墙支护体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支护措施。对于需要快速治理并已经出现滑动趋势的危险性边坡,以广西柳州的另一个边坡工程为例,复合锚杆挡墙支护体系可以进行快速超前支护,遏制坡面的滑动趋势,与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相结合可以形成主动防护体系,承载力大,支护效果好的优势。对于特殊的边坡来说复合挡墙支护体系更加适用。本文通过具体引入实例分析探讨,首先确定了稳定性分析法中毕肖普法更具有实用意义,再次对比分析后得出了在特殊地形即空间制约性强或需要快速治理危险的边坡工程条件下,复合锚杆挡墙支护体系的实用性远好于传统的被动支护方式,为以后同类型的边坡工程可以提供借鉴性。最后对理正的一些安全性系数建议提高一些,以防止出现复滑。
黄学斌,叶润青,程温鸣,付小林,吴润泽,霍志涛,郭满长[3](2017)在《治灾人的“链黄精神”》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实施了长江三峡链子崖黄腊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简称"链黄工程"。经过8年努力,链黄工程全面竣工。时任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视察"链黄工程"现场后,总结出了治灾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链黄精神"。"链黄工程"缘起长江三峡,气势磅礴,壮美秀丽,两岸奇峰巍峨险峻,江上船舸川流不息,尽显出这一黄金水道的独有特色。途径此地,无不陶醉于大自然造就的无限的峡谷风光之中。殊不
吕伟才[4](2016)在《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针对开采沉陷监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地表移动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项目,以GNSS CORS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移动PDA技术、GNSS定位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支撑,通过系统设计与框架构建、关键算法研究、系统功能界定、数据管理规范化、软件实现、工程建设、设备研制、系统测试与工程应用等方面工作,成功建立了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简称“CAuto Mos系统”),实现了地表移动变形信息快速采集、高精度解算、自动化处理、高效管理与分析的目标,为煤矿开采沉陷监测提供了新的集成监测技术及数据分析模式。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建立了CAuto Mos系统的监测网,构建了CAuto Mos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为系统研究奠定了工程基础和指导思想。CAuto Mos系统监测网由定位基准框架、9个连续运行监测站、60个常规监测点组成;CAuto Mos系统总体框架主要由GNSS监测站子系统、GNSS基准站子系统、数据监控中心子系统、实时数据采集终端子系统和通讯子系统等组成。构成了一种集设备监控、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沉陷监测与预警的适于连续实时监测和CORS RTK监测的地表移动自动化监测系统。(2)根据VRS技术基本原理,采用BDS/GPS双系统融合技术,构建了CAuto Mos系统的关键算法,为GNSS CORS系统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和算法基础。建立了一种附有约束的网络RTK基准站间单历元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有效缩短了CORS RTK的初始化时间;建立了一种基于北斗三频约束的BDS/GPS双系统短基线模糊度单历元快速解算算法,以达到两个系统均能快速解算准确模糊度的目的。利用研究区域的实测数据对提出的算法进行验证,为解决CAuto Mos系统中连续运行监测站和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高精度、快速定位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前景。(3)建立了CORS RTK测量获得的测点空间位置序列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提高了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采用CORS RTK测量模式获得的空间位置的精度和可靠性,为高效、快速采集移动变形信息提供了技术保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卡尔曼滤波RTK测量,其平面位置精度不超过±2.5mm,完全满足开采沉陷监测对平面位置测量的精度要求;与水准测量高程相比,高程差值的中误差为±8.4mm,基本满足开采沉陷监测对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4)规范了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的信息管理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开采沉陷监测信息管理较混乱的局面。根据CAuto Mos系统的预定功能和目标,从属性数据结构、图形数据管理、移动终端和连续运行监测站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的必要信息格式等方面,对CAuto Mos系统的数据结构进行了定义,为实现CAuto Mos系统对信息进行高效管理提供基础,也为规范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及其他测量工程的信息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5)成功研发了以数据监控中心软件(简称DMCS软件)、矿山开采沉陷综合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软件包(简称MISPAS软件包)、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软件(简称CAuto Term S软件)为核心的,适于移动变形信息的快速采集、高精度解算、自动化处理、高效管理与分析的“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软件平台,并从系统测试和系统应用两个层面对软件运行结果的正确性和预定功能实现的符合度进行了论证。
佘诗刚,林鹏[5](2014)在《中国岩石工程若干进展与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中国作者近年在中国岩石工程领域相关期刊发表的文章,结合岩石工程相关领域的国家奖获奖内容、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及本学报系列"陈宗基讲座"的内容,对10余年中国岩石工程学科的进展与挑战进行分析和论述;进而总结归纳了中国岩石工程中的主要问题、关键理论、勘测设计、开挖加固、预警预报等方面的若干进展,并介绍了中国典型岩石工程案例;最后基于中国岩石工程的特点与不足,提出10个挑战性问题,并指出了岩石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
苗胜坤[6](2012)在《滑坡防治工程中控制爆破技术的应用》文中提出滑坡防治常采用排水、减载、支挡、锚固、改善滑带土力学特性等技术措施。在这些技术措施中,控制爆破技术被广泛采用。由于拟防治的滑坡大多处于基本稳定或欠稳定状态,在滑坡体上或滑坡体附近进行控制爆破必须保证爆破振动不致恶化滑坡稳定现状。在滑坡防治工程中采用控制爆破技术的主要场合有排水洞开挖、削坡减载体开挖和抗滑桩孔开挖,在破坏滑动面形态、改善滑带土力学特性方面也有应用。分别介绍了控制爆破技术在滑坡防治工程中的主要应用场合,论述了相应的设计要点及适用条件。
郑轩[7](2010)在《连续桩键结构加固阻滑机理和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常规单体支挡结构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应用局限性问题,提出了连续桩键结构这一适用性更强的新型阻滑结构措施,即顺滑坡滑动方向,沿滑带连续开挖多级地下平洞和竖井并置换为钢筋混凝土,从而形成由多级平肢和竖肢首尾相连的“台阶”型阻滑结构型式,以充分发挥整体加固和支挡作用,起到抗滑效果。鉴于目前缺乏连续桩键结构的应用经验与实测数据,也没有成熟的分析理论和计算方法,因此,本文围绕连续桩键结构的工程应用,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结构的抗滑机理、加固效果和主要设计参数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根据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对结构实施关键技术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总结;并将连续桩键结构成功应用于在笔者参与设计的三峡库区猴子石滑坡续建治理工程实践。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选取了适当的滑坡和连续桩键结构物理模型,并据此建立了基于FLAC程序的平面应变数值分析模型,岩土体材料采用理想弹塑性摩尔—库仑本构模型,连续桩键结构采用桩单元模拟,基于强度折减法求解滑坡体的稳定安全系数和极限状态的力学状态指标。分别模拟计算了对应不设连续桩键结构、设置连续桩键结构和设置常规抗滑桩结构三种工况条件,结构与滑坡岩土体的各项作用效应指标。(2)通过对比不设置结构和设置连续桩键结构情况下,数值模拟的滑坡体剪应变增量、位移矢量、塑性区分布和稳定安全系数指标,认为连续桩键结构的内在抗滑机理主要体现于有效减小滑带区域剪切变形量、降低塑性区发展程度、阻滞滑坡体整体位移,调动滑体区域岩土体抗力、改善滑床基岩应力状态等方面,而其外在抗滑机制则对应于结构能有效加固设置区域岩土体和充分发挥整体抗滑支挡这两种作用。据此推断,连续桩键结构结合了阻滑键和抗滑桩结构型式的综合功能,对滑坡治理工程有更广泛的适用性。通过对比连续桩键结构和抗滑桩结构的轴力、剪力和弯矩等内力分布和位移矢量计算指标,发现连续桩键结构承受了剪切、弯曲和拉压的复杂内力状态,其变形量较小且均匀,整体受力特点十分突出,认为连续桩键结构的相互连接牵制作用优化协调了结构的受剪和受弯效果,并使轴向支撑作用更加显着,变形协调能力较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3)对桩体截面尺寸、结构横向排距、结构布置分级体型、结构材料强度及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等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抗滑作用效果的影响研究。根据数值模拟的滑坡岩土体的剪应变增量、塑性区、位移矢量和结构弯矩、水平位移等作用效应指标的变化规律,认为各参数均会对结构加固阻滑效果造成影响,由于作用机理不同,其影响方式不同、程度不一、趋势也不一致;相对而言,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和结构布置分级体型的影响最显着,而结构材料强度的影响最不敏感。(4)根据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分别从结构布置方式、关键施工技术、效果监测措施和关键构造措施等四方面,对连续桩键结构的实施关键技术因素进行研究和总结。总结认为:结构布置方式应遵循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实施原则;追踪滑带确定洞井的定位方法;分级平行施工,由平洞至竖井的开挖程序和不同洞井的功能分类。关键施工技术主要体现于维护施工期洞室稳定,保护围岩完整性和保证结构混凝土回填质量三方面。效果监测措施主要包括滑坡体变形监测、结构受力状态监测和地下渗流监测等三方面内容。关键构造措施主要体现于钢筋套管连接工艺、快速承力锚杆和洞顶回填灌浆三项措施。(5)连续桩键结构被首次应用于三峡库区猴子石滑坡续建治理工程实践,宏观迹象和监测数据表明,滑坡目前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且结构受力良好。为保证滑坡及结构的安全运行,要坚持开展长期的连续监测工作,以准确监控和正确反映滑坡运行状况和连续桩键结构受力特性。
龚智敏[8](2009)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动地压规律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地压问题是困扰采矿正常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其形成机理复杂,地压理论研究的学术进展与具体的工程实践指导还相距较远。因此,有必要对在实际工程中地压形成的规律及其控制技术做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是为了解决程潮铁矿-430m水平东西区贯通所带来的地压显现问题而提出的。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方法地压显现严重、回采困难等问题,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根据东西区矿床工程地质环境调查,采用RMR岩体分类方法和高地应力条件下适应性较好的Q系统,对深部围岩进行工程分类。调查与分析东西区相邻部位开采过程中地压宏观规律。其次以程潮铁矿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对-430m水平的地压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当东西区在-430m水平合二为一时,东西区结合带将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为避免应力集中现象的产生,运用FLAC5.0对三种回采方案进行优对比模拟。结果表明,从中部开始,向东西区同时掘进,同时回采能有效地避免地压应力集中。并提出了一系列如巷道维护、回采方案、支护方案等行之有效的地压综合控制方法。本文在复杂矿体模型的建立、计算、后处理,以及地压的综合控制技术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性工作。研究方法和许多成果对其它类似矿山具有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丁陈建[9](2009)在《采动场地残余变形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 ——以307国道山西天子庙隧道场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307国道山西省阳泉市天子庙隧道采动场地为研究背景,通过资料收集、地质调查、工程钻探、地震勘探、室内外岩土试验和水文地质测试等方法、手段,对采空区进行全面勘查。对采空区跨落介质、岩体强度、结构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形成的采空区勘察方法、手段和评价方法、体系填补了相关规范的空白。首次设计了包括直接埋植于地下多层采空区顶板的采空区分层沉降监测标、隧道侧壁沉降监测标、隧道围岩及衬砌应力监测装置三部分组成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测系统并施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多层采空区沉降由开采最晚、埋藏最深、采厚较大的采空区性质所决定,其他采空区沉降均被其“吸收”的“关键层”作用规律。监测系统为采动场地残余变形的机理研究、预测模型的建立、隧道安全评价提供了可靠数据资料;通过对采空区垮落介质的固结过程的相似模拟实验,观察地下水对固结压密过程的影响,分析垮落介质压密变形随时间衰减的非线形规律,拟合了采空区垮落介质压缩模量随时间和压力而变化的经验公式,并应用于采空区残余变形的预测,建立了采空区残余变形理论计算模型;根据压密变形规律从理论上探讨垮落介质固结的力学模型,揭示了垮落介质固结的力学模型符合岩石蠕变开尔文模型的非线形本质;将这一理论成果应用于数值计算,同时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利用“黑箱”理论对影响采动场地残余变形发生规律的重要指标——时间影响参数进行了拟合分析,探究采空场地残余变形发生的非线性规律,将时间影响参数应用于采动场地残余变形的预测,建立了基于时间影响参数的概率积分预测模型并对隧道场地残余变形进行预测。预测模型从地质工程研究角度,综合考虑了地质、工程、时间等条件,弥补了概率积分模型的不足,提高了残余变形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采用趋势面拟合方法,建立了复杂地貌条件下的采动场地三维地质模型;运用地质工程研究成果选用各岩组破坏的本构模型,结合预测模型反演确定材料参数,对隧道场地的残余变形、隧道围岩及衬砌应力进行数值分析,得到其垂向位移、正应力、剪应力大小、应力-应变关系特征;对采动场地残余变形的预测成果进行了静态对比分析和动态预测分析。
崔杰[10](2009)在《美姑河坪头电站岸坡特殊地质现象与地下工程》文中认为当今人类地下工程活动与山坡地质环境关系日益紧密,山坡结构对地下工程则起到控制性影响。由于山坡自然演化过程受许多外部因素影响,在坡体内部形成一些复杂结构与现象。以往工程实践表明,忽略对山坡结构的分析与研究,往往导致严重的工程地质问题甚至灾难性后果。因此,开展地下工程活动必须重视对坡体内部结构的分析,将地下工程活动与山坡地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区暨美姑河流域坪头电站厂区岸坡,是由厚层灯影组白云岩构成的典型层状结构顺向坡,但在隧洞开挖中却揭示出岸坡内部存在一系列特殊地质现象,由此引发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对该电站地下工程的安全与施工造成明显不利的影响。本文将其分为顺层岸坡深部变形破坏现象与深部白云岩岩溶砂化现象,并针对两类特殊地质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利用岸坡内多条已开挖硐室的调查,一方面对特殊岩溶砂化结构类型、空间展布特征与宏观演化模式进行了调查与论述,通过试验手段阐述岩溶砂化作用的微观机理与演化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对岸坡深部变形破坏现象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论证了顺层结构岸坡产生深部滑坡的成因模式,分析其稳定性;通过对岸坡特殊地质现象的系统研究,与地下工程与相互作用的阐述,提出该水电地下工程的可行性要求。对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取得的成果论述如下:(1)以大量已开挖硐室的调查统计为基础,分析了白云岩岩溶砂化现象的发育特征,将白云岩宏观岩溶砂化结构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岩溶砂化岩体结构分级的概念,将宏观岩溶砂化结构演化过程定义为轻微→中等→强烈→破坏四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分析岸坡岩溶砂化作用的空间展布规律,阐述了岩溶砂化现象与岩性、地下水、岸坡地质构造及区域河谷地貌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2)对岩溶砂化物质结构与组分分析,认为岩溶砂化具有典型的基岩—砂化溶虑层—粘土层的物质结构;通过地球化学方法,选取各分层进行岩溶砂化过程中的化学组分迁移规律分析,认为白云岩的岩溶砂化演化过程,首先是从基岩溶蚀形成白云岩砂开始,之后是富Si、Al、Fe、Mn的地下水直接沉淀生成粘土矿物或者交代白云石矿物形成粘土矿物并最终形成粘土夹层的发展过程;(3)在对宏观岩溶砂化现象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白云岩岩溶砂化结构微观试验研究,发现白云岩微观溶蚀特征主要受白云石成岩类型与矿物微结构所控制,认为原生白云石及其构成的岩石微观结构类型,其岩溶砂化发育程度明显低于次生白云石矿物及其构成的岩石微观结构类型;(4)利用高压岩石渗透试验研究,阐述了灯影组主要白云岩类型的岩石渗透性规律,表明白云石矿物类型与微结构特征控制了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其渗透性的大小;通过分析与对比显示,矿物组分均一的粒状结构、砂屑结构、微晶结构,其岩石渗透性大小依此降低;模拟了在岸坡卸荷条件下的白云岩渗透性规律,并阐述了岸坡内部的宏观岩溶砂化发育的基本分布规律及其影响控制机理;(5)对岸坡深部变形破坏现象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从滑坡内部破坏结构、物质组成、滑坡空间形态等方面,阐述了岸坡深部古滑坡的基本特征;通过三维楔形体计算方法,反演分析了造成岸坡破坏的水动力条件和边界条件,推断该滑坡为发生顺向结构岸坡深部的后缘拉裂充水型暴雨式滑坡的破坏模式;(6)分析了岸坡深部滑坡形成的主要影响与控制因素,尤其是末次冰期气候条件下,岸坡表部深厚的冰水成因堆积层的形成演化对岸坡体结构演化的意义;并且对岸坡岩体的岩溶作用与滑坡破坏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岸坡深部变形破坏过程中,冰期气候、地下水与岩溶砂化作用对岸坡深部变形破坏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白云岩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广泛,对白云岩构成的不同结构类型岸坡来说,美姑河坪头电站厂址区岸坡深部出现的两类特殊地质现象绝非是孤立存在的,应该与区域性的构造背景与古气候特征的演化相一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的研究意义,因此本论文为在类似条件下的山区地质环境中开展人类工程活动,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与参考的典型实例。
二、链子崖煤层采空区治理工程及质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链子崖煤层采空区治理工程及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裸露岩质边坡概况 |
2.1 裸露岩质边坡特征分析 |
2.2 裸露岩质边坡危害实例及防治分析 |
3 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方案设计 |
3.1 覆绿机构的设计思路 |
3.2 岩质边坡的覆绿技术讨论 |
3.2.1 工程中已有的覆绿技术讨论 |
3.2.2 试验中覆绿方式的选用 |
3.2.3 工程中常见的覆绿植物 |
3.2.4 试验中覆绿植物的选用 |
3.3 覆绿机构的设计 |
3.4 试验研究与方法 |
3.4.1 试验变量设计 |
3.4.2 试验测定内容及过程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结果 |
4.1 生长发育实景与数据展示 |
4.2 出苗时间 |
4.3 发芽率 |
4.4 生长高度 |
4.5 分蘖数 |
4.6 本章小结 |
5 植物生长发育分析 |
5.1 不同试验变量对植物出苗时间的影响 |
5.2 不同试验变量对植物发芽率的影响 |
5.3 不同试验变量对植物生长高度的影响 |
5.4 不同试验变量对植物分蘖数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复合锚杆挡墙支护体系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1.4.3 本文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2 边坡工程的治理现状 |
2.1 边坡定义及特点 |
2.2 边坡安全度要求 |
2.3 边坡工程中滑坡的成因及危害性 |
2.3.1 边坡滑坡的成因 |
2.3.2 边坡滑坡的危害性 |
2.4 典型的边坡工程事故 |
2.4.1 山西故8·11和顺煤矿边坡滑坡事故 |
2.4.2 深圳12.20特大边坡滑坡事故 |
2.5 高边坡复合挡墙治理典范 |
2.5.1 长江三峡链子崖防治典范 |
2.5.2 汶川王家岩滑坡治理 |
2.6 边坡工程滑坡对社会的危害 |
3 复合锚杆挡墙支护体系的研究分析 |
3.1 治理研究要点 |
3.1.1 支护体系的永久性 |
3.1.2 结构构造的长期有效性 |
3.1.3 治理的原则 |
3.2 复合支挡体系稳定性计算法 |
3.2.1 相关安全性参数 |
3.2.2 圆弧滑动法的介绍 |
3.2.3 举例对比分析 |
3.2.4 毕肖普法计算(程序) |
3.2.5 瑞典条分法计算 |
3.3 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复合锚杆挡墙体系施工技术研究 |
4.1 施工工艺 |
4.2 复合支挡体系的分部分项工程 |
4.2.1 抗滑桩及挡土板主要技术要求 |
4.2.2 锚索及锚杆主要技术要求 |
4.2.3 格构梁主要技术要求 |
4.2.4 挂网喷砼主要技术要求 |
4.2.5 坡脚砼挡土墙及截排水沟主要技术要求 |
5 支护方式的对比研究分析 |
5.1 支护方式的介绍及应用 |
5.1.1 传统喷锚支护 |
5.1.2 复合锚杆挡墙结构支护体系 |
5.2 柳州市边坡支挡工程DE段为例 |
5.2.1 工程概况 |
5.2.2 该工程存在问题 |
5.2.3 解决问题依据 |
5.2.4 支护方式的探讨 |
5.2.5 支护方案对比分析研究 |
5.2.6 工程图纸及施工治理工程 |
5.2.7 对两种支护方式的分析结论 |
5.2.8 施工结果图及工程监测 |
5.3 本章小结 |
6 复合支挡体系超前支护和主动防御性对比研究 |
6.1 潭中西边坡工程概括及特点 |
6.2 治理加固对比分析 |
6.3 治理过程及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3)治灾人的“链黄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链黄工程”缘起 |
链子崖危岩体 |
黄腊石滑坡险情 |
实施“链黄工程” |
“链黄精神”精髓 |
(4)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变形监测自动化发展与现状 |
1.3 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 监测网和系统总体框架结构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自动化监测系统监测网布设 |
2.3 自动化监测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数据处理方法 |
3.1 基准网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 |
3.2 VRS技术基本原理和关键算法 |
3.3 多系统融合技术 |
3.4 CORS RTK测量的卡尔曼滤波算法 |
3.5 移动变形计算及制图 |
3.6 本章小结 |
4 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软件 |
4.1 设计原则与思路 |
4.2 数据监控中心软件 |
4.3 矿山开采沉陷综合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软件包 |
4.4 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软件 |
4.5 本章小结 |
5 数据结构 |
5.1 属性数据结构 |
5.2 图形数据管理 |
5.3 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格式 |
5.4 连续运行监测站发送的信息格式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实现与应用分析 |
6.1 软件系统的研发环境 |
6.2 系统测试 |
6.3 系统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滑坡防治工程中控制爆破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排水工程 |
2 削坡减载 |
2.1 台阶控制爆破 |
2.2 硐室爆破 |
3 抗滑工程 |
3.1 人工挖孔抗滑桩 |
3.2 阻滑键 |
4 滑带土改良 |
5 结语 |
(7)连续桩键结构加固阻滑机理和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连续桩键结构与滑坡岩土体作用数值分析方法 |
2.1 数值方法及程序实现 |
2.2 数值模型建立 |
2.3 模拟方案计算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桩键结构抗滑机理和加固效果分析 |
3.1 分析内容 |
3.2 滑坡体剪应变增量对比分析 |
3.3 滑坡体位移对比分析 |
3.4 滑坡体塑性区对比分析 |
3.5 滑坡稳定安全系数对比分析 |
3.6 结构内力分析 |
3.7 结构位移分析 |
3.8 与多排常规抗滑桩结构对比分析 |
3.9 综合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构主要设计参数对抗滑效果影响研究 |
4.1 结构主要设计参数 |
4.2 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影响分析 |
4.3 桩体截面尺寸影响分析 |
4.4 结构横向排距影响分析 |
4.5 结构布置分级体形影响分析 |
4.6 结构材料强度影响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连续桩键结构实施的关键技术因素研究 |
5.1 连续桩键结构基本布置型式 |
5.2 结构实施的关键技术因素 |
5.3 结构布置方式研究 |
5.4 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
5.5 效果监测措施研究 |
5.6 关键构造措施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连续桩键结构在实际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
6.1 滑坡治理工程概况 |
6.2 续建治理前滑坡稳定性分析 |
6.3 滑坡治理方案研究 |
6.4 连续桩键结构设计 |
6.5 连续桩键结构实施 |
6.6 治理工程整体运行效果评价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8)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动地压规律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研究现状 |
1.2.2 地压形成机理 |
1.2.3 地压控制技术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程潮铁矿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矿区及矿床地质 |
2.2.1 矿区地质 |
2.3 水文地质 |
2.3.1 矿区自然地理条件 |
2.3.2 岩层(体)的富水性 |
2.3.3 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和排泄 |
第三章 程潮铁矿岩石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评价 |
3.1 岩体稳定性的地质背景 |
3.2 程潮矿区构造应力环境分析 |
3.3 矿体及围岩稳定性评价 |
3.3.1 顶、底板岩石的稳固性 |
3.3.2 矿岩稳定性分类 |
第四章 采场地压规律分析 |
4.1 概述 |
4.1.1 采场地压的特点 |
4.1.2 采场地压的研究内容 |
4.2 影响采场地压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研究 |
4.2.1 采场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分析 |
4.2.2 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
4.2.3 采场回采顺序的影响分析 |
4.2.4 爆破工作的影响分析 |
4.3 采空区形成过程中采场地压分布规律分析 |
4.3.1 地表塌陷阶段时采场地压分布规律分析 |
4.3.2 顶板处于稳定阶段时采场地压分布规律分析 |
4.3.3 顶板初始冒落阶段时采场地压分布规律分析 |
4.3.4 顶板大量冒落阶段时采场地压分布规律分析 |
第五章 程潮铁矿地压及回采顺序数值模拟 |
5.1 数值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 FLAC 概述 |
5.2.1 FLAC~(3D) 的优点与不足 |
5.2.2 FLAC~(3D) 的特点 |
5.3 数值模拟 |
5.3.1 程潮铁矿矿区地压FLAC~(3D) 模拟 |
5.3.2 FLAC~(2D) 回采顺序模拟 |
第六章 地压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
6.1 间接控制方法 |
6.1.1 回采控制地压的工程措施 |
6.2 直接控制方法 |
6.3 建议方案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9)采动场地残余变形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 ——以307国道山西天子庙隧道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开采沉陷研究 |
1.2.2 残余变形研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环境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层及煤层赋存 |
2.2.1 地层结构 |
2.2.2 煤层赋存 |
2.3 区域地质构造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3 研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3.1 采空区分布 |
3.1.1 煤层开采状况 |
3.1.2 采空区分布勘查 |
3.2 垮落带压密程度 |
3.3 岩体结构特征及其工程质量 |
3.3.1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
3.3.2 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
3.3.3 岩体结构类型特征 |
3.3.4 岩体工程质量评价 |
3.4 小结 |
4 采空区残余变形监测研究 |
4.1 监测目的与意义 |
4.2 监测系统的设计与施测 |
4.2.1 采空区分层残余变形监测 |
4.2.2 隧道侧壁沉降监测 |
4.2.3 隧道围岩、砌衬应力监测 |
4.2.4 观测频度与精度 |
4.3 监测成果及分析 |
4.3.1 采空区分层残余变形 |
4.3.2 隧道侧壁沉降 |
4.3.3 围岩及衬砌应力 |
4.4 小结 |
5 采空区残余变形的非线性机理 |
5.1 采空区最大下沉研究 |
5.1.1 采空区地表下沉变形特征 |
5.1.2 采空区地表下沉系数 |
5.2 垮落介质固结变形特征 |
5.2.1 试验方法及条件 |
5.2.2 试验及分析 |
5.2.3 试验成果理论与实践意义 |
5.3 残余变形的时间影响参数 |
5.4 时间影响参数的“黑箱” |
5.5 采动残余变形预测模型 |
5.5.1 概率积分计算模型简介 |
5.5.2 采动残余变形预测模型建立 |
5.5.3 采动残余变形预测 |
5.6 小结 |
6 采空区残余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
6.1 数值计算方法 |
6.2 地质体几何模型 |
6.3 材料参数确定 |
6.4 模拟结果分析 |
6.4.1 残余变形量分析 |
6.4.2 应力分析 |
6.4.3 残余沉降长期效应 |
6.4.4 动载“活化”效应 |
6.5 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美姑河坪头电站岸坡特殊地质现象与地下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山坡地质环境与地下工程互馈影响研究 |
1.2.2 白云岩岩溶问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 |
2.1.1 区域构造与断裂体系 |
2.1.2 区域地层岩性 |
2.1.3 区域构造演化历史 |
2.1.4 区域地貌及河谷演化历史 |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现今地应力场特征 |
2.2.5 厂区岸坡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岸坡深部白云岩宏观岩溶砂化特征研究 |
3.1 白云岩岩溶概述 |
3.2 岸坡深部宏观岩溶砂化特征分析 |
3.2.1 宏观岩溶砂化结构与类型 |
3.2.2 岩溶砂化结构分级 |
3.3 宏观岩溶砂化作用的形成演化过程及模式 |
3.3.1 岩溶砂化作用过程的地球化学特征 |
3.3.2 白云岩岩溶砂化结构演化模式 |
3.4 岸坡深部宏观岩溶砂化空间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 |
3.4.1 宏观岩溶砂化空间展布规律 |
3.4.2 宏观岩溶砂化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灯影组白云岩岩溶砂化机制研究 |
4.1 灯影组白云岩岩石学特征 |
4.1.1 矿物组分 |
4.1.2 微观岩石组构 |
4.1.3 微观岩石结构类型 |
4.1.4 白云岩成因分析 |
4.2 白云岩微观溶蚀特征 |
4.2.1 镜下分析 |
4.2.2 扫描电镜 |
4.2.3 微观溶蚀规律 |
4.3 微观岩溶砂化作用演化机理 |
4.3.1 微观演化过程分析 |
4.3.2 微观岩溶砂化作用的控制因素 |
4.3.3 岩溶砂化作用的微观控制机理 |
4.4 白云岩渗透性与岩溶相互影响机理试验研究 |
4.4.1 试验仪器与渗透性计算方法 |
4.4.2 白云岩微观结构类型与渗透性影响试验 |
4.4.3 白云岩渗透性与卸荷阶段应力应变影响关系试验 |
4.4.4 白云岩渗透性与岩溶作用机理分析 |
4.5 岸坡深部白云岩岩溶砂化作用演化模式 |
4.6 小结 |
第5章 岸坡深部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
5.1 概述 |
5.2 岸坡深部滑坡变形破坏发育特征 |
5.2.1 滑坡分区 |
5.2.2 滑坡体结构特征 |
5.2.3 滑坡体边界特征 |
5.2.4 滑坡体空间结构 |
5.2.5 滑坡形成的地质年代 |
5.3 岸坡深部滑坡破坏机理与影响因素 |
5.3.1 岸坡深部滑坡变形破坏模式 |
5.3.2 滑坡楔形体破坏模式与过程的定量反演分析 |
5.3.3 现今岸坡稳定性的EMU计算分析 |
5.3.4 岸坡稳定性EMU计算与楔形体计算对比分析 |
5.3.5 岸坡深部滑坡破坏形成演化过程 |
5.4 岸坡深部变形破坏的控制影响因素 |
5.4.1 构造改造 |
5.4.2 冰期气候 |
5.4.3 岩溶砂化作用 |
5.5 岸坡深部滑坡现今稳定性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岸坡特殊地质现象与地下工程的相互影响 |
6.1 岸坡岩溶砂化现象与地下工程相互影响 |
6.1.1 岸坡岩溶环境与工程地质环境发育特征 |
6.1.2 地下工程与岸坡深部岩溶砂化现象的相互影响 |
6.2 岸坡深部变形破坏现象与地下工程的相互影响 |
6.2.1 地下工程对深部滑坡的影响 |
6.2.2 深部滑坡变形破坏对地下工程的影响 |
6.2.3 地下工程可行性分析 |
6.3 岸坡深部特殊地质现象的勘探方法 |
6.3.1 岸坡深部岩溶砂化现象的勘探方法 |
6.3.2 岸坡深部变形破坏结构的氡气测试方法 |
6.4 影响岸坡稳定与地下工程的不利因素及防治处理措施 |
6.4.1 不利影响因素 |
6.4.2 防治处理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加的科研实践项目 |
图版 |
四、链子崖煤层采空区治理工程及质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研究[D]. 梁琬坤.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复合锚杆挡墙支护体系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刘忠喜.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3]治灾人的“链黄精神”[J]. 黄学斌,叶润青,程温鸣,付小林,吴润泽,霍志涛,郭满长.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7(02)
- [4]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D]. 吕伟才.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5]中国岩石工程若干进展与挑战[J]. 佘诗刚,林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03)
- [6]滑坡防治工程中控制爆破技术的应用[J]. 苗胜坤. 爆破, 2012(04)
- [7]连续桩键结构加固阻滑机理和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 郑轩.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10(12)
- [8]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动地压规律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D]. 龚智敏. 武汉科技大学, 2009(02)
- [9]采动场地残余变形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 ——以307国道山西天子庙隧道场地为例[D]. 丁陈建.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2)
- [10]美姑河坪头电站岸坡特殊地质现象与地下工程[D]. 崔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