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湛江港——构筑大西南黄金通道(论文文献综述)
兰筱琳[1](2020)在《“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一带一路”是陆海联动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一带一路”的陆海统筹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它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而贸易通道是陆海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跨区域互联互通的经络骨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将着眼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陆海均衡发展,既重视陆域和海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又注重二者的互动衔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陆海交通运输网络效率、构筑“一带一路”跨区域经贸合作“快车道”、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因此,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发展是“一带一路”陆海联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就多次对包括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等在内的多个“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枢纽节点进行参观考察并发表重要言论,充分肯定了这些港口对构建全球贸易网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的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中国与沿线国家就多项陆海贸易通道的建设发展达成了合作意向;在2019年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也展出了“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的相关图片。这些都充分说明,无论对于世界还是中国,“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国家意义和战略价值。鉴于“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现实意义,对其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目前,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本文以“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海洋观和国际贸易理论为指导,在积极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陆海经济联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精髓和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特征、具体内容、作用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了统计学相关方法,以耦合协调模型对2007-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陆海贸易通道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价,以GML指数模型对2007-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进行测度。此后,本文又以福建省“丝路海运”为案例,分析了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并使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的发展前景和演进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功能布局、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从耦合协调情况来看,2007-2018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无论在陆域、海域还是陆海综合方面,贸易通道的耦合协调情况都得到了显着改善,“一带一路”倡议使沿线国家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更为均衡协调。从陆海贸易通道联动效率来看,2007-2018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虽呈现无效率状态,但近年来效率变化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一带一路”倡议对其沿线国家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经历了增长期、波动期而后又回归增长期,各省份2018年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效率远高于2007年,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愈发有效率。结合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未来应遵循多层次多角度调整发展格局、扩展交汇试点与示范、打造新的战略支点与开放平台、探索全球化的“中国方案”的联动发展思路,围绕港口展开功能布局,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发展。
夏泽义[2](2011)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空间地域上,因此,产业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产业空间结构反映了一个区域产业的空间分布及空间组织模式,它通过空间效应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重要标志。探讨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内涵及其演化过程、动力机制和空间组织模式,可以更好地指导区域经济实践,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选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作为研究主题,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经济社会背景:首先,经济全球化促进产业空间联系的改变。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大规模、高频率运动,因利益分配的不同,引发区域竞争与合作。产业间的空间联系不再局限于区域内部,而是向全国乃至全球扩散,促使空间联系格局的改变。其次,西部大开发空间格局的不断调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对空间布局认识的不断深化,西部开发空间格局不断调整,将早期规划的三大经济带具体落实到成渝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在新的空间格局下,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空间结构显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再次,中国—东盟“M”型区域合作战略格局的逐步形成。中国—东盟“M”战略的主体部分是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重心,因此上述三大经济社会背景,本文选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作为研究主题。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从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机制出发,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统计与计量分析手段,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的现状及合理化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就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调整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结构安排是按照从理论探索到实证研究的顺序展开的,全文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从国内外两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并对国内外有关产业空间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进而探讨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最后总结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产业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本章根据区位论的发展演进顺序,分别阐述了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并对这些理论作一简单评述。在此基础上,再对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以及区域产业组织理论进行阐述与探索,力求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为后面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本章从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产业的升级演化、基础设施的导向与推动作用以及政府宏观调控五个方面分析了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为后文分析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提供理论支撑。第4章,广西北部湾的范围与地理概况。为了对本文的研究范围有个总体认识,本章首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范围进行界定,并对经济区内各城市群的自然地理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广西北部湾的交通和自然资源禀赋状况进行分析,为后面分析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演化提供依据。第5章,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现状。本章从总体上分析了广西北部湾产业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差距以及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在此基础上,对广西北部湾产业发展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从城市等级、城市间相互作用等方面分析城市结构。最后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广西北部湾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差异。第6章,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本章以第三章所介绍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机制为基础,、探讨区位、自然禀赋等客观条件对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影响,进而分析产业集聚与扩散、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区域经济政策等方面对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第7章,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合理化分析。产业空间结构合理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空间结构合理化两个方面。本章从资源禀赋、人才技术、地域分工、产业集聚、城市体系等方面对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合理化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有关结论。第8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空间结构调整。在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以产业空间结构演化机制为支撑,以尊重客观实际、效率优先、功能提升为原则,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重组优化的战略目标、重点产业、重点区域三方面提出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第9章,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本章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归纳总结出全文的主要结论,并根据本文研究的薄弱环节,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从文献与理论研究出发,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着力进行探索:(1)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本文通过探索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基本理论,根据区位论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的差异和演进顺序,将区位论归纳为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结合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对空间的概念进行界定,进而探讨产业空间结构的内涵。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从区位理论、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区域产业空间组织理论三个方面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2)在研究视角上。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分为地理客观机制、市场自组织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三个方面。地理客观机制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禀赋和已有的交通基础设施等客观条件;市场自组织机制包括市场因素影响下的产业集聚、产业扩散、产业结构演变三个方面;政府调控机制则从区域产业政策、财税、金融和法律等调控手段分析政府调控对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既包涵了影响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客观因素,也涵盖了影响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人为因素。(3)在实证研究上。本文对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现状及其合理化进行了分析,认为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基本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产业园区也初具规模,空间集聚正逐步形成;但港口定位不明确,城市体系不合理,无序竞争严重。最后在产业空间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上,根据广西北部湾的实际情况,提出应重点发展石化、钢铁、现代物流、高新技术等产业,着力打造“三基地—中心”(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并依据点—轴发展模式,提出由3条经济带组成的“N”型空间发展格局。
岑丽阳[3](2008)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通道建设探析》文中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我国沿海西南端,广西防城、钦州、北海等主要港口,座落在这个湾顶的黄金海岸。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由自治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十一五"现代
陈利丹[4](2004)在《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文中研究表明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地上刮起了城镇化的狂飙。这股狂飙将城镇化的推进与区域经济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了布局、完善了功能、改善了环境、提高了社会承载能力,这实际上就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出一个如何发展和经营城镇的命题,吹响了21世纪高速度、高标准、高层次推进城镇化步伐的进军号。 广西的城镇化发展问题,不仅是广西4800万人民关心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推进广西的城镇化,必将缩小广西与发达省区市之间的差距,使广西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走上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之路,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腾飞。广西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展特点,要有新思路、新方法,这是由广西的经济基础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所决定的。广西的城镇化进程同时又面临着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城镇规划、环境保护的多重任务。因此,广西城镇化的整体推进一定要走出自己的特色。 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城镇化的基本理论阐述和广西城镇化的历史沿革;第二部分论析了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发展的种种条件,包括环境、政策、市场、契机、优势等等,摆明了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发展的若干因素。同时分析广西城镇化的布局,论述五大片区的城镇化特色,主要是根据各片区的经济特色、民族习惯、区位特点、结合广西城镇化的布局,发展城镇群和做大做强各自的中心城市,使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三部分专门论述了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以提供给有关部门在研究和推进城镇化发展中起一种警示作用。 本论文以广西的城镇化发展背景为研究基础,以成熟的国际、国内城镇化理论为指导,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区域特点和个案,力求把宏观视角与微观研究紧密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广西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析,对基础条件、结构因素、制度环境的深入研究,揭示广西城镇化推进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和途径。特别是以城镇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是广西的必然选择。
戴岚[5](2002)在《湛江港——构筑大西南黄金通道》文中认为着名经济学家童大林曾经指出:“大西南是世界上尚未开发的三大处女地之一,中国要真正富裕起来必须开发大西南,而湛江港是开发大西南宝库的一把金钥匙,是西部通向世界的重要港口。” 湛江港五大优势称雄 湛江港位于雷州半岛东北端,面向太平洋,背靠大西南,自?
二、湛江港——构筑大西南黄金通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湛江港——构筑大西南黄金通道(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范围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综述 |
二、陆海关系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六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内涵与理论 |
第一节 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及功能 |
一、贸易通道的内涵 |
二、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及功能 |
第二节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主要内容 |
一、联动发展的内涵 |
二、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
三、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具体内容 |
四、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作用机制 |
五、推动“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
第三节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观 |
二、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 |
三、陆海经济联动的相关理论 |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贸易通道的建设情况 |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 |
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
三、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
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
五、中巴经济走廊 |
六、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
第二节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贸易通道的建设情况 |
一、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 |
二、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 |
三、北冰洋蓝色经济通道 |
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建设情况 |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总体情况 |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情况 |
第四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对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影响分析——以中欧班列为例 |
一、中欧班列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二、基于贸易强度指数的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贸易联系分析 |
三、基于贸易潜力指数的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分析 |
第三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评价模型设计 |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理论选择 |
一、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二、理论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实证筛选 |
一、筛选依据 |
二、实证指标体系构成 |
第三节 指标体系的研究对象 |
第四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指标体系和权重 |
二、评价方法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实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效率评价 |
第一节 评价方法 |
一、变异系数法 |
二、归一法 |
三、GML指数模型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评价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实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评价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案例分析——以福建“丝路海运”为例 |
第一节 “丝路海运”的构建意义 |
一、深化港航合作,加速形成便捷高效物流网络 |
二、务实陆海联动,无缝衔接“一带一路”贸易通道 |
三、推出中国标准,优化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 |
四、夯实合作基础,打造经贸投资新高地 |
第二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实践模式 |
一、“港口+互联网”联动发展模式 |
二、“港口+城市”联动发展模式 |
三、“港口+港口”联动发展模式 |
四、“港口+服务”联动发展模式 |
第三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建设成效 |
一、优化航线网络布局,组建“丝路海运联盟” |
二、推进陆海通道联动,延伸“丝路海运”物流链条 |
三、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提升“丝路海运”营商环境 |
第四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
一、组织保障 |
二、政策保障 |
三、环境保障 |
四、服务保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预测分析与前景展望 |
第一节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前景预测 |
一、灰色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 |
二、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一带一路”沿线陆海贸易通道运输量预测 |
三、基于预测结果的“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前景分析 |
第二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一、传统安全风险 |
二、非传统安全风险 |
第三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趋势分析 |
一、陆海贸易通道网络布局加快形成 |
二、陆海贸易通道外部环境持续改善 |
三、陆海贸易通道结构更加合理 |
四、陆海贸易通道配套设施协同建设 |
第八章 加强“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 |
一、经济地理重组和发展格局调整 |
二、扩展陆海贸易通道交汇试点与示范 |
三、打造新的战略支点与开放平台 |
四、助力国内发展的同时拓展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
第二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功能布局 |
一、以港口整合提升为重点,优化陆海贸易通道集疏运体系 |
二、以临海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形成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增长极” |
三、以“港口+腹地”为纽带,打造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助推器” |
四、以港口规模效应、错位竞争为原则,扩大“一带一路”辐射作用 |
第三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实施路径 |
一、从国际维度来看 |
二、从国内维度来看 |
第四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
一、投融资机制 |
二、安全保障机制 |
三、法律保障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空间联系的新趋势 |
1.1.2 西部开发空间格局的不断调整 |
1.1.3 中国—东盟"M"型区域合作战略格局的逐步形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产业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
2.1 空间、空间结构、产业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 |
2.1.1 空间 |
2.1.2 空间结构 |
2.1.3 产业空间结构 |
2.2 区位理论及其演进 |
2.2.1 古典区位论 |
2.2.2 近代区位论 |
2.2.3 现代区位论 |
2.2.4 简要评述 |
2.3 区域分工理论 |
2.3.1 绝对优势理论 |
2.3.2 比较优势理论 |
2.3.3 要素禀赋理论 |
2.3.4 新贸易理论 |
2.3.5 简要评述 |
2.4 区域产业空间组织理论 |
2.4.1 梯度推移理论 |
2.4.2 增长极理论 |
2.4.3 点-轴系统理论 |
2.4.4 核心-边缘理论 |
2.4.5 产业集群理论 |
2.4.6 简要评述 |
3.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
3.1 机制的概念辨析及其架构 |
3.1.1 机制的定义与内涵 |
3.1.2 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机制架构 |
3.2 地理客观机制之区位自然禀赋机制 |
3.2.1 区位的含义 |
3.2.2 自然禀赋机制 |
3.3 地理客观机制之基础设施机制 |
3.3.1 交通运输网络基础设施机制 |
3.3.2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机制 |
3.4 市场自组织机制之集聚与扩散机制 |
3.4.1 集聚的内涵与动力 |
3.4.2 扩散的内涵与动力 |
3.4.3 集聚与扩散的空间表现及其影响 |
3.4.4 集聚与扩散的阶段性特征 |
3.5 市场自组织机制之产业结构演变驱动机制 |
3.5.1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
3.5.2 产业结构演变原因 |
3.5.3 产业结构演变促进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 |
3.6 政府调控机制 |
3.6.1 政府调控区域产业结构的必要性 |
3.6.2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定位 |
3.6.3 政府调控产业空间结构的手段 |
4. 广西北部湾的范围及地理概况 |
4.1 广西北部湾的范围界定及城市地理概况 |
4.1.1 范围界定 |
4.1.2 各城市地理概况 |
4.1.3 战略地位 |
4.2 广西北部湾的交通概况 |
4.2.1 铁路 |
4.2.2 公路 |
4.2.3 航空 |
4.2.4 海运 |
4.3 广西北部湾的自然资源概况 |
4.3.1 气候、水资源 |
4.3.2 矿产、能源资源 |
4.3.3 海岸线、港口资源 |
4.3.4 旅游、生物资源 |
5.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
5.1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总体状况 |
5.1.1 经济发展现状 |
5.1.2 经济发展差距 |
5.1.3 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 |
5.2 广西北部湾产业发展的空间特征 |
5.2.1 产值结构空间特征 |
5.2.2 就业结构空间特征 |
5.2.3 产业结构相似性特征 |
5.2.4 重大产业的空间分布 |
5.3 广西北部湾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5.3.1 城市产值及等级规模分析 |
5.3.2 城市之间相对作用强度分析 |
5.3.3 空间相关性分析 |
5.4 广西北部湾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差异——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 |
5.4.1 基本原理 |
5.4.2 分析模型 |
5.4.3 实证分析 |
5.4.4 实证结论 |
5.5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
5.5.1 工业结构性问题突出,存在产业结构虚高度化现象 |
5.5.2 产业层次低,高科技产业薄弱,产业集群数量少 |
5.5.3 各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且差距呈扩大态势 |
5.5.4 区域内部集聚程度不高,产业空间联系处于低序状态 |
5.5.5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经济腹地支撑能力不强 |
5.5.6 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有待提高 |
6.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
6.1 区位、资源禀赋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
6.1.1 区位特点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
6.1.2 资源禀赋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
6.2 产业集聚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
6.2.1 产业集聚机制分析 |
6.2.2 产业园区化趋势 |
6.2.3 广西北部湾产业集聚状况分析 |
6.3 产业升级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
6.3.1 产业升级与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内在联系 |
6.3.2 产业转移:东部产业升级的理性选择 |
6.3.3 产业承接:广西北部湾具备天时地利优势 |
6.3.4 广西北部湾产业承接与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 |
6.4 交通、信息网络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
6.4.1 交通网络与产业空间结构 |
6.4.2 信息网络与产业空间结构 |
6.5 政府调控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
6.5.1 西部开发空间格局调整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
6.5.2 各地政府的联动与合作策略 |
6.5.3 中国-东盟"M"型战略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
7.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合理化分析 |
7.1 产业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内涵 |
7.1.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涵 |
7.1.2 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内涵 |
7.2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判断依据 |
7.2.1 资源禀赋依据 |
7.2.2 劳动力、技术依据 |
7.2.3 地域分工依据 |
7.2.4 产业结构协性依据 |
7.2.5 可持续发展依据 |
7.3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合理化判断 |
7.3.1 与资源环境基本相适应 |
7.3.2 与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条件相适应 |
7.3.3 产业园区初具规模,空间集聚逐步形成 |
7.3.4 产业体系与主导产业具有相对优势 |
7.3.5 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错位 |
7.3.6 港口定位不明确,城市间无序竞争严重 |
7.3.7 城市规模差别明显,城市体系不合理 |
8.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调整 |
8.1 广西北部湾产业发展定位、目标与思路 |
8.1.1 发展定位 |
8.1.2 发展目标 |
8.1.3 发展思路 |
8.2 广西北部湾产业发展重点 |
8.2.1 石化、钢铁产业 |
8.2.2 轻工食品、现代物流业 |
8.2.3 海洋产业 |
8.2.4 高新技术产业 |
8.3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发展模式选择 |
8.3.1 点—轴发展模式 |
8.3.2 城市整合发展模式 |
8.3.3 区域联动发展模式 |
8.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布局与城市建设 |
8.4.1 十大产业集群布局 |
8.4.2 三大港口产业布局 |
8.4.3 以产业为支撑的城市体系建设 |
8.5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调整措施 |
8.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硬件保障能力 |
8.5.2 加强统一规划,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 |
8.5.3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
8.5.4 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和培养紧缺人才 |
8.5.5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投资和发展环境 |
9.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通道建设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西港口物流通道建设的战略意义 |
二、广西港口物流通道建设现状 |
三、广西港口物流通道建设对策 |
(一) 建设中国—东盟交通合作项目, 提升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能力 |
(二) 改革创新港口与铁路之间运输组织, 实现港铁联动发展 |
(三) 建设通道经济, 发挥临海工业和区港互动的带动作用 |
(四) 整合分散的港口资源, 打造广西沿海组合港 |
(4)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前言 |
第一章 城镇与城镇化发展 |
1.1 城镇 |
1.1.1 什么是城镇 |
1.1.2 城镇的基本布局 |
1.2 城镇化 |
1.2.1 什么是城镇化 |
1.2.2 城镇化的基本标准 |
1.3 城镇化的要素支持 |
1.3.1 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支持 |
1.3.2 工业的发展支持 |
1.3.3 制度的创新支持 |
1.4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 |
1.4.1 以发达的农业为基本前提 |
1.4.2 以科学技术为直接动力 |
1.4.3 以工业化为重要支撑 |
1.5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 |
1.5.1 中国的城镇化始端 |
1.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城镇化建设 |
第二章 广西的城镇化沿革 |
2.1 广西的区位特色 |
2.1.1 地理位置 |
2.1.2 人口与民族 |
2.1.3 沿边、沿海、沿河的特色 |
2.2 经济现状 |
2.2.1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
2.2.2 工业建设快速发展 |
2.2.3 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2.3 城镇化进程 |
2.3.1 政区沿革 |
2.3.2 城镇的历史演进 |
2.3.3 城镇化特征 |
2.3.4 广西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 |
第三章 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发展的环境分析 |
3.1 新的区位环境优势 |
3.1.1 从内陆省区到出海门户 |
3.1.2 出海、出境双通道 |
3.1.3 广西枢纽位置的新价值 |
3.2 珠江三角洲城镇带对广西的辐射力 |
3.2.1 珠江三角洲城镇带对广西的影响和拉动 |
3.2.2 广西桂东南城镇带融入珠江三角洲城镇带的必然性 |
第四章 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支持 |
4.1 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布局影响 |
4.1.1 国家城镇化战略思想的形成 |
4.1.2 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出台 |
4.2 国家所赋予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促动 |
4.2.1 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4.2.2 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 |
4.3 广西正在享有的西部优惠条件 |
4.3.1 西部大开发使广西享有优惠的政策 |
4.3.2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发展经济新的增长点 |
第五章 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市场体系 |
5.1 城镇化体系的培育 |
5.2 广西城镇化发展机制的特征 |
5.2.1 特大城市缺位,大城市偏少,经济实力偏弱 |
5.2.2 中等城市数量少,规模小,经济实力差 |
5.2.3 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明显 |
5.2.4 积极推进广西城镇化发展机制的建设 |
5.3 广西城镇化的市场调节手段 |
第六章 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发展的新契机 |
6.1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的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 |
6.1.1 东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
6.1.2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
6.1.3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推动 |
6.2 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位 |
6.2.1 交通网络的贯通 |
6.2.2 广西与云南、广东通往东南亚交通线的比较 |
6.2.3 把广西的通道和门户建设好 |
6.3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城镇化的推动 |
6.3.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把南宁推向国际城市的位置 |
6.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西沿海城镇化的推动 |
6.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西沿边地区城镇化的推动 |
第七章 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分析 |
7.1 广西城镇化发展的总体优势 |
7.1.1 城镇发展方案基本设定 |
7.1.2 城乡人口比例日趋合理 |
7.1.3 人力资源配置初见端倪 |
7.1.4 城乡土地供给矛盾缓解 |
7.1.5 经济、环境发展渐趋和谐 |
7.2 城镇化发展的必然--“五大片区”独显经济优势 |
7.2.1 桂南--南宁市及环北部湾的港口型城镇带 |
7.2.2 桂东--泛珠江三角洲的西江中游外向加工型城镇带 |
7.2.3 桂中工业、旅游城镇带 |
7.2.4 桂北旅游商贸与高新技术工业城镇带 |
7.2.5 桂西有色矿产工业城镇带 |
第八章 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法 |
8.1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回落缓慢 |
8.1.1 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利用资源 |
8.1.2 解决劳动力供给刚性与城镇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 |
8.2 多种自然资源短缺 |
8.2.1 耕地短缺 |
8.2.2 矿产资源经济潜力不大 |
8.3 城镇财政收入低与市政建设的需求存在较大矛盾 |
8.3.1 合理举债建设城镇 |
8.3.2 控制城镇一级土地市场,筹措城镇建设资金 |
8.3.3 有效经营城镇市政设施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 |
后记 |
附: 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四、湛江港——构筑大西南黄金通道(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D]. 兰筱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研究[D]. 夏泽义.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通道建设探析[J]. 岑丽阳. 东南亚纵横, 2008(06)
- [4]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 陈利丹.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5]湛江港——构筑大西南黄金通道[N]. 戴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
标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广西北部湾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