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经》与脑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孙志凤,刘勇[1](2008)在《“八卦”解码大脑信息的原理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现有《易经》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鲜有从大脑信息过程的编解码的视角来研究的。本文首次引入本体论层面的信息理论,从"信息是系统的联系状态、关系集"这个较本质的信息定义出发,结合八卦解码大脑信息的经典案例,挖掘出易学中八卦解码的信息论原理。每一卦既是数,又是一种联系状态,一种结构。卦与卦之间有着丰富的关系,卦与卦之间的变换则是结构映射,整体变换。并由此对八卦应用于人类认知编解码的可能性作出了推论。在方法论的层面上,从纵深的角度上探讨了易学的研究成果与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相融合的可能性。
黄杰辉[2](2018)在《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 ——荀子治国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这一总体看法,荀子以“一核双线”(人性论研究为理论内核、内圣能思外王能群为展开主线)为理论进路,展开了其政治哲学的思想体系。哲学研究离不开对人的理解,荀子认为人性虽有自然的趋向,但人却又能思、能群,具有社会的品格,从人之天性出发说人性本恶,仅仅只是荀子人性论学说逻辑起点所在,荀子并未仅仅停留在性恶本身,而是重点强调“化性起伪”以及“涂之人可以为禹”,后者体现了人的能善品格。荀子对人的理解,也主要聚焦于体现人的后天特性的能善论,其治国理论则由此引出,由此出发,荀子以内圣能思和外王能群为两条主线建构其治国思想体系。具体而言,荀子认为人的根本特性之一在于能思,个体能思特性展开为理性思维等能力,并使个体能够把握天道和人道,遵循礼法规范。圣人在这方面提供了典型的范例。荀子提出“心也者,道之工宰者也。”重要观点,又说:“圣人者,精于心道者也。”在荀子眼中,圣人就是精通思维之道者,所谓能思成圣,也就是在后天进一步发展人在这方面的能力,以便为“国”之治理提供内在前提。荀子认为,人的另一根本特性在于“能群”,人和万物根本不同,除了个体通过能思把握天道和人道,遵循礼法规范等等之外,还在于人能够合群以发挥更高的群体作用。在由能群而达外王方面,荀子提出“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要观点,并强调:“国者,天下之重任也。”荀子主张以群学开外王,认为王道即群道,从而,把握并依据群道,便可逐渐达到合乎礼制的治国之境。综合起来,从广义的人性论出发,荀子以“能思”扩展内圣、以“能群”落实外王,就“个体如何思”、“国家如何群”进路进行深入研究,对国之“治”的一系列问题作出深刻阐述,由此展开的思想既包括历史的意义,也蕴含理论的意义。
朱宇[3](2019)在《周易的科学合理性研究》文中指出《周易》是科学吗?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掀起的“易科学”与“科学易”的研究浪潮中,《周易》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一直备受争议。实际上,《周易》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周易》的科学合理性问题。从科学合理性的历史发展来看,《周易》与希腊理性科学在演绎思维的严密性、知识结构的逻辑性、“科学—人文”的统一性上存在内在联系,但《周易》与近现代数理科学在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上却有着本质性区别,然而《周易》与现代博物科学在广博性、认识方式、博物精神又存在一定的契合。不难看出,也许从现代科学合理性的角度出发,《周易》确实不具备近现代数理科学的本质特征,但从古希腊科学或是未来博物科学所蕴含的科学合理性的角度而言,《周易》又具有内在的科学合理性。由此,对《周易》科学合理性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深入阐释,不仅可以对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过度狭隘的学科分化趋势和过度局限于归纳-演绎的思维形式起到借鉴意义,也可以化解因科技异化引起的生态危机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拟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明研究《周易》科学合理性问题的必要性。第一章旨在对科学合理性的概念、内涵、历史演变以及本质特征四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第二章对《周易》是否是伪科学、前科学以及传统博物科学的三个相关论争作出探讨。第三章则重在从希腊理性科学、近现代数理科学、博物科学的科学合理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与《周易》的关联、分离与契合之处。认为《周易》与希腊理性科学在演绎思维的严密性、知识结构的逻辑性以及“科学-人文”的统一性等联系;《周易》与近现代理性科学在认知论、方法论、真理观上存在根本差异;《周易》与博物科学存在三点契合。第四章则是从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三个层面系统阐述《周易》对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过度狭隘的学科分化趋势、过度局限于归纳-演绎的思维形式以及因科技异化引起的生态危机等三个方面的启示。结语部分对全文做总结与诠释。
吴江滨,吴祖仁,回艳,陈培杰,张增常[4](2018)在《从脑科学谈中西方语言体系的差异与汉语教育改革》文中指出文章应用脑科学相关理论,对中西方语言及其教学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索我国现行汉语语言教学效率不高的基本原因,同时将大脑语言功能发展规律和中国传统语言教学的特征相结合进行研究,并提出破解现行语言教育困局的课程理念和基本结构.
李伟[5](2019)在《电影视像中身体因素的艺术呈现与审美认知》文中研究说明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尔,从莱布尼茨到尼采,且不论其立论基础是身心二元论亦或身心一体论,皆对身体之美予以充分重视。即认为“人是美的存在”,而“美就是自然之秘密规律的显现”(歌德语),故“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在这一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美学,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尼采语)。我们认为,身体既是审美的客体,又是审美的主体,“身体审美感觉不能解释或证明我们的审美判断,但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甚至增强我们的道德力量”(舒斯特曼语)。随着科学和理论的发展,近年来,在西方和中国都形成了借鉴脑科学而形成的美学理论。在中国称为认知神经美学。认知神经美学理论是美学研究的新进路,提出了“审美认知模块假说”,认为:审美认知模块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经由大脑认知神经系统的活动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结构。在这一神经结构中有这样几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形式知觉模式,即人在对事物外形加以知觉和记忆时留存下来的神经痕迹;二是对事物价值和意义的领悟;三是由对事物价值和意义的领悟而形成的情感。其中,形式知觉模式是最复杂、最大量的因素,并且同艺术审美有最为密切的关系。人体的形式美也许是最为人类看重的审美样态,由此在大脑的神经系统中形成了关于身体的认知模块。随着人类的社会化发展,更多的一些行为、动作被我们大脑“看见”而形成了更多的认知模块。本文以认知神经美学理论为主要学理根据,同时汲取其他相关理论,如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及其理论为认知神经美学增加了生理学层面上的基础。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先驱马尔科·亚科波尼就电影的逼真性问题曾谈到:“我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会为我们复制在银幕中所看见的苦难”。因为镜像神经元在我们执行某种动作时和我们观看别人执行那个动作时都会被触发,也即身体行为动作与视觉感知可以构建同样的形式知觉模式。本文将这些理论与具体电影艺术的审美实践相结合,从整体上系统性地阐述电影视像中身体因素的艺术呈现与审美认知。电影视像中演员的身体动作与行为的艺术呈现是同接受主体的审美认知模块相辅相成的,既可以帮助主体建立起新的认知模块,从而扩展审美认知能力,又可以激活主体已有的认知模块从而形成美感。演员的身体动作及行为调动主体认知模块的艺术呈现,其主要途径是:身体作为审美对象时的视知觉形式在观看者的神经系统中传递出“具有倾向性的张力”或“运动”而被审美主体感知到,这种视知觉形式的外在呈现即是演员的身体形式美。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看到枝繁叶茂表现为“上升”型张力结构,断桥残枝表现为“下降”型张力结构,这些力的结构通过视觉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皮层区域并配合身体感知而形成知觉模式。因此,形式知觉模式这一范式不仅包括脑神经活动,同时也蕴含身体知觉模式,整个审美活动会弥漫出一种“意义或灵魂”。本文所述电影视像中的身体既包括作为审美客体的物质性肉身,又包括具有审美意识的精神性身体。所谓身体因素的艺术呈现,即在电影视像中通过演员身体展示出的身体形式之美被观众所感知,其目光凝视之欲被观众所摄取,进而完成观众由眼—身—心组成的整个机体系统的涉身化认知。身体不仅是审美对象,更应该是审美主体,人类的认知系统并不仅仅是一个封闭的大脑。由于神经系统、身体和环境是不断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真正的认知是一个包含三者的统一系统。本文所用的“电影视像”这一概念,不同于一般所称的电影影像。盖因视像含有视点、角度、视为等义,视像的外延小于影像,但视像的内涵大于影像。正如《坛经》所述故事:“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风动或幡动都是影像,但心动是视像所涵。视像的提法比影像更具哲学意味,也即视像既包含电影画面呈现的由眼睛直接看到的影像,更包括我们眼睛所不能直接看到,而需要整个身体去感知的各种视角(演员、导演、观众、摄影机)的画面。正所谓,“艺术不仅存在于称之为艺术的人工制品中,而且存在于创作和感知他们的动态经验中和行为之中,他是瞬间的愉悦也是永痕的和谐”(朱立元语)。据此,我们将审美主体的神经系统理论范围扩大到整个身体,因为整个身体就是作为一个审美认知模块而存在和生成的。也即:我们并非“拥有”一个身体,而是我们的身体以“存在”的系统论思维去构建审美认知模块,以期达到对电影视像中身体呈现的审美认知。其效果是:初看是作为“肉身”的身体,再看已是“我想”而在世的身体,复又看则已是“我能”而意识到的审美身体。由此达到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审美认知境界。
姚志彬[6](1990)在《《易经》与脑科学》文中指出本文将易学引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试图借助《易经》去洞悉脑和思维,通过研究发现他们之间本质联系和共通模式。
姚志彬[7](1992)在《脑的构筑和工作原理与八卦的平行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阴阳、太极、八卦来透视脑和思维,将发现脑的构筑和工作原理与阴阳八卦有着惊人的平行性。
崔景贵[8](2003)在《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反思、批判、吸收、建构”为主线,借鉴“现象学追问”和“解释学逻辑”,从分析目前心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别选取历史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视野,对心理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对心理教育的理论成果进行理性批判,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论观照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提出并论述了整合论心理教育观点,倡导开放互动、多元共生的心理教育发展路向,主张从多学科整合的视野研究心理教育,建构适合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理念和模式。 第一部分:走近心理教育。对心理教育的概念、学科、存在问题及研究等本体问题作了探讨。心理教育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概念。心理教育是多学科“融合”产生的新学科,是超科学的科学。要正视心理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心理教育研究要倡导多学科整合的理念与策略。 第二部分:多学科视野中的心理教育。从历史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视野来探讨心理教育的基本问题,心理教育在不同的学科视野中有着各自的范畴和可能走向。每一个学科视野关注人的心理发展的不同属性,建构人的不同模型与形象。每一个学科视野对心理教育有其独特的认识,但只是提供对心理教育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第三部分:心理教育走向多元整合。分化与整合是心理教育的发展道路。多元整合是心理教育的新视野。整合论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新范式。心理教育学科将走向学科分化与科际整合。走向实践的心理教育整合模式需要不断超越与创新。 本文主张,要建构心理教育的元研究意识,要关注和研究心理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心理教育的本质、心理教育的必要与可能、心理教育场域的建构、心理教育的判断标准、心理教育的基本理念等。本文对心理教育的一些新课题,如网络心理教育、全脑型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的本土化、全球本位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的文化性格,提出了自己的初步思考。 本文认为,从不同的学科视野来解读心理教育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心理教育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视域,要对心理教育形成更理性的认识,需要实现学科间的“视域融合”;开放互动姿态、多元共生意识与学科整合视野是心理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创新与超越,心理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
初英[9](2011)在《用易经原理【破译千古之迷——经络的实质】易经和脑体育中的经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此文2007年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同时评为1999年一2008年十年世界时代杰出创新人物特等奖。2007年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世界学术成果研究院,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荣获《百年学术成果特等奖》,获奖档案号为:ZMXS0809。2008年世界管理科学研究院荣获世界重大理论成果特等奖档案号为:GLKX0708 1,同时《被评为1999—2008十年世界时代杰出创新人物荣誉称号》。2008年由中国领导与决策科学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国西促会调查研究工作委员会—环球神州人物周刊社评为一等奖。此文用中医生理学,中医运动生理学,现代生理学,运动生理学和系统论,破译经络这一千古之谜。得到世界管理科学研究院的确认。2008年被中国管理科学院评为一等奖。中医体育定律:一、体育的实质是自我按摩,是自身肌肉收缩力量,按压自身的一定穴位。二、运动手指可键脑。手是人体的第二个大脑。三、脑体育是人类体育运动的核心
姚志彬[10](1992)在《《周易》与脑科学——试论脑功能形态构筑的太极、八卦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系统科学和气功科学的崛起,科学界和哲学界同时掀起了易学研究的热潮。本文将易学引入脑科学的研究领域。借助《周易》洞悉脑和思维,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和共通模式。1.脑的物质性和进化性决定脑是由阴阳二象构成,阴阳存在于脑的各个层次和亚系统。2.脑是活着的思维着的器官,它与精神和意识的关系决定脑的阴性层面占有更突出的地位。3.《周易》以八卦、六十四卦作为世界的象征,卦由阴、阳六爻组成。大脑皮层的六层细胞构筑和机能特性上的差异呈阴阳序列变化,并与八卦形成微妙的对应关系。脑以神经元集合表征事物或概念的工作原理与八卦取象有共通之处。4.八卦、计算机和脑似乎使用共同的语言符号:阴—阳,0—1,兴奋—抑制。5.“太极”学说作为宇宙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支配着人脑,脑、宇宙、太极三者构成和谐的三元全息图。阴阳、太极、八卦是我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精髓,将它们和脑科学结合,将有助于我们认识脑和思维。
二、《易经》与脑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易经》与脑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1)“八卦”解码大脑信息的原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对信息论进行推广的必要性 |
2 本体论层面的信息定义 |
3 梅花易中脑内信息解码案例简析 |
4 八卦作解码工具的信息论原理 |
5 八卦在心理学应用的成功有待“心”、“脑”融合 |
(2)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 ——荀子治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治国之道 |
1.1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 |
1.1.1 “国”的定位 |
1.1.2 “国”的价值 |
1.2 “国者,天下之重任也” |
1.2.1 研究的进路 |
1.2.2 内圣能思和外王能群 |
1.2.3 以法为端和以人为本 |
1.3 “率一道治万变” |
1.3.1 维齐非齐和当之为贵 |
1.3.2 义利并存和礼法兼施 |
1.3.3 化性起伪和王霸并用 |
第二章 人性与治道 |
2.1 人之性 |
2.1.1 人性本恶 |
2.1.2 由恶至善 |
2.1.3 人性与治道 |
2.2 能思与能群 |
2.2.1 能善为核心 |
2.2.2 内圣与能思 |
2.2.3 外王与能群 |
2.3 内在意义 |
2.3.1 人格的提升及其进路 |
2.3.2 礼法的外在制约 |
2.3.3 引导与教化 |
第三章 能思与内圣:以“治”为视域 |
3.1 个体的层级 |
3.1.1 “人有五仪”说的提出 |
3.1.2 凡圣的区隔 |
3.1.3 社会的结构 |
3.2 能思与内圣 |
3.2.1 治心之道的提出 |
3.2.2 “精于道者,精于物者” |
3.2.3 “知道为本,以道观尽” |
3.3 内圣与治国 |
3.3.1 社会治理的本质 |
3.3.2 圣人思维的价值 |
3.3.3 圣人为治理枢纽 |
第四章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能群与外王 |
4.1 “国”的层级 |
4.1.1 “国”的五重涵义 |
4.1.2 “国”的差异 |
4.2 王道的本质 |
4.2.1 王道即群道 |
4.2.2 何谓“群道当” |
4.2.3 王道境界说 |
4.3 “国”之价值 |
4.3.1 “国”对“民”的激发 |
4.3.2 “国”的多方面性 |
4.3.3 “国”与“治国” |
第五章 国者,天下之重任也:外王的进路 |
5.1 法治与人治 |
5.1.1 以君为源 |
5.1.2 以法为端 |
5.1.3 以人为本 |
5.2 以法为端和法治 |
5.2.1 壹王道 |
5.2.2 壹王政 |
5.2.3 壹王制 |
5.3 以人为本和人治 |
5.3.1 得君行道 |
5.3.2 尚贤使能 |
5.3.3 大化合一 |
第六章 荀子治国思想与先秦儒学的演化 |
6.1 逻辑的展开 |
6.2 演化的历史 |
6.3 演化的内在逻辑 |
第七章 荀子治国思想与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化 |
7.1 理论的溯源 |
7.2 理论的演化 |
7.3 《管子》的初步探索 |
7.4 荀子的系统整合 |
附录一 心也者,道之工宰者也:心如何思 |
1.1 思维的层级 |
1.2 思维的方法 |
1.3 思维的检验 |
附录二 荀孟的分别 |
2.1 人性论的分别 |
2.2 内圣论的分别 |
2.3 外王论的分别 |
研究综述 |
1.1 中国大陆荀子思想研究现状 |
1.2 中国近代、香港台湾及海外荀子思想研究借鉴 |
1.3 近代世界思想史研究方法论借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3)周易的科学合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科学合理性的概念、内涵、历史演变及特征 |
2.1 科学合理性的概念 |
2.2 科学合理性的内涵 |
2.3 科学合理性的历史演变 |
2.4 科学合理性的本质特征 |
2.4.1 可证实性 |
2.4.2 可证伪性 |
2.4.3 逻辑性 |
3 关于周易科学合理性的论争 |
3.1 关于《周易》是伪科学的观点争论 |
3.2 关于《周易》是前科学的观点争论 |
3.3 关于《周易》是传统博物科学的观点争论 |
4 周易的科学合理性分析 |
4.1 周易与希腊理性科学之间的关联 |
4.1.1 合乎演绎思维的内在性 |
4.1.2 合乎知识结构的逻辑性 |
4.1.3 合乎“科学-人文”的统一性 |
4.2 周易与近现代数理实验科学之间的分离 |
4.2.1 周易“观物通理”的感性直觉与西方实证科学认知方式的差异 |
4.2.2 周易“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与西方数理实验科学之间方法论差异 |
4.2.3 周易“时位一体”的“人文”真理观与西方预设的“知识”真理观之间的本体论差异 |
4.3 周易与博物科学之间的契合 |
4.3.1 周易“广大悉备”的包纳性与博物学广博性之间的联系 |
4.3.2 周易的直观识物方式与原始博物学认知方式之间的相通 |
4.3.3 周易的天人一体自然观与敬重自然的博物学精神之间的暗合 |
5 周易对现代科学发展的启示 |
5.1 本体论层面:周易“万物一道”的整体精神对现代科学的学科分化影响 |
5.2 方法论层面:周易“类推演绎”的认知方法对现代数理科学的思维形式借鉴 |
5.3 价值论层面:周易整体有机的生命自然观对现代生态文明思想构建的启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4)从脑科学谈中西方语言体系的差异与汉语教育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中西方语言文字的差异 |
2.1 方块字和字母文字在阅读端的差异 |
2.2 方块字在书写端比字母文字存在更大困难 |
3 我国小学生阅读写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1 我国小学生阅读写作情况的调查 |
3.2 中西方小学生在“读、写”两个环节上存在差距 |
4 现行汉语教学问题和改革思考 |
4.1 现行语文教育与汉语特征和规律 |
4.2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启示 |
4.3 汉语独特的教育功能有待挖掘 |
5 脑科学研究成果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
6 对我国语言教育改革的建议 |
6.1 将汉语及其课程研究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研究 |
6.2 创建具有21世纪中国特色的高效汉语课程体系 |
6.3 创建适合汉语特征、符合脑功能发展规律的高效语言课程系统 |
(5)电影视像中身体因素的艺术呈现与审美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本论文的主要理论框架和关键词 |
二、论文的整体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作为电影视像展现的身体 |
一、身体部位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表现 |
1、手指、头发 |
2、腿部、臀部 |
3、脸部 |
二、电影视像中呈现的身体 |
1、动作电影中的身体呈现 |
2、文艺电影中的身体呈现 |
3、科幻动漫类电影中的身体呈现 |
4、喜剧电影中的身体呈现 |
三、电影视像中的身体呈现作为电影叙事的表征形式 |
第二章 电影视像中身体造型的表现与分析 |
一、电影视像身体造型之美的理论基础 |
1、身体造型的美学内涵 |
2、形式知觉模式在身体造型中的作用 |
3、镜像神经元与共情思维 |
二、电影视像中身体造型的解读 |
1、电影中身体造型美与建筑和绘画的关联 |
2、身体造型的美学接受——审美共通感 |
3、身体造型的另类审美——审丑 |
第三章 电影视像中的身体动作之美 |
一、身体动作形态美的理论基础 |
1、身体动作之美的力本说 |
2、身体动作形式生成知觉模式 |
二、电影视像中身体动作美的呈现与解读 |
1、奔跑情节表现出的原始本能 |
2、仪式性情节表现出的酒神精神 |
3、抒情画面表现出的爱与哀愁 |
4、肢体动作表现出的异延隐喻 |
第四章 电影视像中特定情境下的身体审美表现 |
一、电影特定情境中身体审美的理论构建 |
1、身体图式和环境互生形成范畴化 |
2、意境与意象统构情境 |
二、死亡情境的审美解读 |
1、生命机体之死 |
2、生命现象之死 |
3、超越生命之死 |
三、窥视情境的审美解读 |
1、窥视本能 |
2、看与被看 |
第五章 社会文化与电影视像的身体呈现之美 |
一、电影视像身体社会化的理论构建 |
1、视像的身体化与文化想象 |
2、作为消费文化的身体 |
二、电影视像身体社会化之美的解读 |
1、身体社会化之美的物质呈现——明星制的产生 |
(1)电影明星的身体化 |
(2)明星身体的商品化 |
2、身体社会化之美的文化呈现——男女平等思维 |
3、身体社会化之美的精神呈现——社会化的身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回到心理教育本身 |
一. “本质直观':心理教育的解读 |
二. “悬置':多学科视野中的心理教育 |
三. 本文的思路与基本观点 |
第一章 走近心理教育 |
一. 心理教育的概念解读 |
(一) 多元界定:心理教育是什么 |
(二) 概念分解:心理教育究竟是什么 |
(三) 概念辨析:什么不是心理教育 |
(四) 概念分化:什么是心理教育 |
(五) 名与实之争:心理教育意味着什么 |
二. 心理教育的学科解读 |
(一) “定位':作为一门学科的心理教育 |
(二) “定性':心理教育是“超科学'的科学 |
(三) “定格':心理教育的学科体系 |
三. 心理教育的问题解读 |
(一) 曲解混乱:心理教育的理论问题 |
(二) 步入误区:心理教育的实践问题 |
(三) 陷入困境:心理教育的研究问题 |
(四) 面临危机:心理教育的发展问题 |
四. 心理教育的研究解读 |
(一) 多元视野:心理教育研究的学科分化 |
(二) 走向多学科整合的心理教育研究 |
(三) 心理教育研究的多学科整合策略 |
第二章 历史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 |
一. 作为历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 |
(一) 心理教育:一个历史的概念 |
(二) 心理教育的历史追溯 |
二. 让历史建构未来--心理教育的历史思维 |
三. 走向历史整合的心理教育 |
学案1 我国心理教育的历史学解读 |
学案2 国外心理教育的历史学解读 |
第三章 哲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 |
一. 作为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 |
(一) 心理教育的哲学智慧 |
(二) “回到原点':心理教育应该是什么 |
二. 切问与沉思:心理教育的哲学问题 |
(一) “切问':本真的心理教育 |
(二) 追问:心理教育的必要与可能 |
(三) 沉思:心理教育的“元问题' |
(四) 预见:心理教育的哲学走向 |
三. 心理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建构 |
(一) 心理教育理念的内涵 |
(二) 心理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
(三) 心理教育理念的建构 |
学案1 后现代主义与心理教育 |
学案2 复杂性哲学与心理教育 |
第四章 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 |
一. 作为心理学范畴的心理教育 |
(一) 心理教育的心理学解释 |
(二) 主要心理学流派的心理教育观 |
二. 心理科学理论与心理教育 |
三. 人格现代化:心理教育的历史使命 |
(一) 人格现代化的心理学意蕴 |
(二) 关注人格现代化:全球教育改革的趋向 |
(三) 促进人格现代化:心理教育的根本任务 |
四. 以人为本:心理教育的心理学走向 |
学案1 脑科学研究与心理教育 |
学案2 现代人性观与心理教育 |
第五章 教育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 |
一. 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 |
(一) 心理教育的教育学解释 |
(二) 心理教育--教育的心理目的 |
(三) 心理教育的教育学“妒羡' |
二. 心理教育的教育学反思 |
(一) 心理教育的价值“回归' |
(二) 心理教育的困惑与争论 |
(三) 心理教育的“万能'与“无能' |
(四) 心理教育的误区与匡正 |
三. 素质教育场域中的心理教育 |
(一) 见仁见智:“在场'的心理教育 |
(二) 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场域 |
(三) 心理教育场域的建构 |
四. 育人为本:心理教育的教育学走向 |
学案1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 |
学案2 建构主义与心理教育 |
第六章 社会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 |
一. 作为社会学范畴的心理教育 |
(一) 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
(二) 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属性 |
(三) 心理教育:促进人的心理社会化 |
二. 多元社会中心理教育的凸现 |
(一) 社会的转型变迁:期盼心理教育的兴起 |
(二) 人类的心理危机:心理教育发展的契机 |
三. “社会学的想象力':可能的心理教育问题 |
学案1 全球化浪潮与心理教育 |
学案2 社会转型与心理教育 |
学案3 新科技革命与心理教育 |
第七章 文化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 |
一. 作为文化学范畴的心理教育 |
(一) 人的心理发展的文化属性 |
(二) 心理教育:人的心理与文化的双向建构 |
二. 多元文化运动与心理教育的发展 |
三. 心理教育本土化的文化学解读 |
(一) 心理教育本土化的文化观照 |
(二) 心理教育本土化的文化意蕴 |
(三) 心理教育本土化的文化反思 |
(四) 心理教育本土化发展的文化策略 |
学案1 网络文化与心理教育 |
学案2 传统文化与心理教育 |
学案3 校园文化与心理教育 |
第八章 走向多元整合的心理教育 |
一. 心理教育整合论 |
(一) 分化与整合:心理教育的发展道路 |
(二) 新视野:心理教育的多元整合 |
(三) 现实与可能:心理教育走向多元整合 |
(四) 整合论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的转型与重构 |
二. 心理教育的学科整合 |
(一) 与多学科对话的心理教育 |
(二) 走向学科分化与科际整合的心理教育 |
(三) 心理教育学科建设的整合策略 |
三. 心理教育的模式整合 |
(一) 心理教育模式的学理建构 |
(二) 心理教育模式整合的学理探析 |
(三) 走向实践的心理教育整合模式 |
(四) 创新与超越:心理教育整合模式的发展 |
结语 重建心理教育 |
一. 敢问路在何方--心理教育的开放互动 |
二. 多歧路今安在--心理教育的多元共生 |
三. 路在脚下延伸--心理教育的视域融合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周易》与脑科学——试论脑功能形态构筑的太极、八卦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脑功能形态系统的阴阳结构性 |
1.阴阳是脑构成的基本原理之一 |
2.脑的阴性层面占有更突出的地位 |
三、脑构筑的八卦模式 |
1.脑的层次构筑和八卦的六爻组合 |
2.八卦的数字符号与脑的工作语言 |
四、宇宙—太极—脑三元全息 |
1.宇宙、太极、脑的泛对称性 |
2.太极学说在脑科学中的运用 |
五、结束语 |
四、《易经》与脑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八卦”解码大脑信息的原理初探[J]. 孙志凤,刘勇. 心理研究, 2008(04)
- [2]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 ——荀子治国思想研究[D]. 黄杰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3]周易的科学合理性研究[D]. 朱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从脑科学谈中西方语言体系的差异与汉语教育改革[J]. 吴江滨,吴祖仁,回艳,陈培杰,张增常.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8(02)
- [5]电影视像中身体因素的艺术呈现与审美认知[D]. 李伟. 吉林大学, 2019(02)
- [6]《易经》与脑科学[J]. 姚志彬. 大自然探索, 1990(04)
- [7]脑的构筑和工作原理与八卦的平行性[J]. 姚志彬. 自然杂志, 1992(02)
- [8]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 崔景贵. 南京师范大学, 2003(02)
- [9]用易经原理【破译千古之迷——经络的实质】易经和脑体育中的经络[A]. 初英. 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 2011
- [10]《周易》与脑科学——试论脑功能形态构筑的太极、八卦模式[J]. 姚志彬. 周易研究, 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