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不能“出海”

活动不能“出海”

一、活动也不能“海”(论文文献综述)

袁博[1](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贾宇[2](2015)在《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性权利是国际法上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产生于确定领海基线的国家实践之中。历史性权利的内涵主要包括历史性所有权、传统捕鱼权和历史性航行权。沿海国对历史性水域的历史性所有权是一种主权性质的权利,传统捕鱼权和历史性航行权是历史性权利的题中之义。对大陆架非生物资源一般不能主张和取得历史性权利。中国开发、管控南海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实践表明:中国对南海诸岛享有领土主权,在南海断续线内海域享有历史性权利,主要包括对琼州海峡等历史性水域的历史性所有权、传统捕鱼权和历史性航行权。南海断续线代表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和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

吴少杰[3](2013)在《联合国三次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1958-1982)》文中研究表明联合国曾分别于1958、1960和1973-1982年召开了三次海洋法会议,旨在编纂国际海洋法,确定海洋各海域的法律地位,调整各国从事各种海洋活动的关系。作为当时最强大的海洋大国,美国推动和参加了联合国三次海洋法会议。本文利用美国政府文件,并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追踪1958-1982年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与谈判策略的发展脉络和演变历程,考察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的决策机制,探究美国海洋法利益,探讨和分析美国拒绝签署和批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1994年《关于执行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1部分的协定》的原因、得失与影响,揭示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对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的影响,以及作为双向互动的结果,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与谈判策略又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方式影响了会议的进程。本文内容一共包括引言、五章正文和结语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首先追溯了国际海洋法的历史发展,随后对国内外学界关于海洋法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阐述本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最后阐明本文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些法律概念,并阐释本文的题目。第一章考察了战后初期和第一、二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期间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杜鲁门公告》和大陆架立场是战后初期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的主要内容。3海里和6海里领海宽度与9海里或6海里附有不同历史捕鱼权利的毗连渔区是美国在第一、第二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的主要政策。《杜鲁门公告》的出台凸显了美国决策的不周,领海宽度和毗连渔区政策反映了美国以国家安全利益为先的理念。第二章考察了1960-1973年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拒绝谈判多边协定,在应对马耳他提案过程中形成了初步的海底立场,并在与苏联举行的海洋法谈判中制定了12海里领海、自由通过和飞越国际海峡以及承认沿海国享有12海里领海之外的优惠渔权三项政策。尼克松政府时期确定了大陆架和海底政策、继承了约翰逊政府的领海和国际海峡政策,修改了渔业政策,出台了海洋环境和海洋科学研究政策。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筹备会议上,除了12海里领海之外,美国的其他海洋法问题政策均未获得多数支持。在谈判过程中,美国日益倾向支持200海里专属资源区,这是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影响和国际压力双重作用的结果。第三章考察了1973-1976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期间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以及政策的谈判情况。1975年,美国实现了领海和国际海峡方面的谈判目标,到了1976年美国基本上实现了渔业和海洋环境方面的谈判目标,大陆边缘外部界限的谈判趋势符合美国的立场,而海洋科学研究谈判则制定了同意制度条款,美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政策未能取得突破。这一时期,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一是同意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一是针对深海底采矿作出巨大让步,只是美国的让步收效甚微,深海底采矿谈判陷入僵局。深海底采矿让步反映了海洋法谈判对美国深海底采矿政策的影响,亦反映了美国对早日达成海洋法条约的渴望。第四章考察了1977-1980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期间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1977年海洋法会议产生了美国不接受的非正式综合谈判案文,促使美国政府调整谈判策略:对外寻求海洋法条约替代选择,对内支持国会进行深海底采矿立法。谈判程序改进后,美国重返“妥协”立场,继续参加海洋法谈判,谋求修改非正式谈判案文,并继续作出了一些深海底采矿让步,进而促成了为美国接受的1980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草案。第五章考察了1981-1982年最后两期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概述了1982-1994年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阐述了美国拒绝签署和批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1994年《关于执行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1部分》的原因、得失与影响。结语部分对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美国关于海洋问题的政策进行了思考。

袁发强[4](2015)在《国家安全视角下的航行自由》文中提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然规定了航行自由制度,但未解决军事航行活动与沿海国国防军事安全之间的冲突问题。这种冲突的化解需要借助于其他国际法律制度,特别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制度。我国既有维护海洋主权的客观要求,又在海外具有越来越多战略利益,因而需要从总体战略上考虑对待航行自由的法律态度。为应对其他国家可能以维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为由,对航行活动进行单方面、不恰当的限制,我国还应积极倡导宽松的航行自由制度,充分运用该制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国家开展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和能源通道安全的海外行动提供法律支撑。

邵斯宇[5](2017)在《阿恩海姆审美直觉心理学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鲁道夫·阿恩海姆是西方现代美学史上着名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家。在他七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为美学、艺术心理学、艺术教育、以及新媒体领域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阿恩海姆在现代西方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引起中国学者的极大兴趣。随着当代中国兴起的第三次“美学热”,阿恩海姆的多部着作被引进中国。阿恩海姆的理论延续了自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费希纳开创的“通过实验心理学方法研究审美现象”的研究方式。他的美学理论通过推理论证审美经验,并凭借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和实验方法剖析审美现象,为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开通了一条将思维推理的批判哲学和分析现象经验的心理学方法相结合的美学研究道路。国内对阿恩海姆的美学理论多从审美知觉、艺术构成、创造性思维等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还缺乏对阿恩海姆整个审美直觉理论体系的结构性梳理。鉴于此,本文将以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审美心理学新论》等相关文本为基础,对阿恩海姆的审美直觉心理学理论的整体结构和关键环节等问题进行阐释。全文除序言外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视知觉在审美活动中的功能,以及在审美直觉中,视知觉的活动方式和关键环节。在视知觉活动的研究中,阿恩海姆通过批判传统观念对视知觉的错误认识,揭示出视知觉具有与思维相同的功能。眼睛是人类观看外部世界的唯一途径,但是传统理论认为,视知觉只能获得感性经验,并交由大脑处理来完成对事物的认识。在这里阿恩海姆重新阐释了视知觉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并且进一步揭示了视知觉本身具有处理问题的能力。视知觉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从浅层来看,它可以对事物突出特点的把握来达成对事物全貌的把握,并且能够在观察到难以识别的形状时,通过调整眼球自身达到可以对模糊形状识别的状态;从深层次来看,视知觉具有对事物的知觉式样进行改造的能力,这就是视知觉的格式塔倾向。通过这个能力,视知觉可以将不稳定的形式重新进行组织,改造成更适合识别的状态。从对视知觉的格式塔倾向的研究,阿恩海姆又进一步揭示出艺术品本身也服从着相同的组织规律。在对视知觉与艺术品的组织规律的阐释中,阿恩海姆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力”、“场”、“异质同构”等理论进一步阐释了视知觉在直觉活动中怎样完成对艺术品美感的获得以及审美情感产生的内在原因。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审美直觉活动中的意象。阿恩海姆通过对视知觉的活动方式以及美感发生机理的研究,进一步确立了意象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阿恩海姆在视知觉的研究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视知觉与思维是通过意象进行连接的,并且任何思维活动都包含着意象。从古希腊到近代,“意象”始终是审美领域的重要范畴。阿恩海姆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发现了相关理论的不足。阿恩海姆认为:自德谟克利特学派开始,“意象”始终被认为是观察对象在心理中生成的对应物,它是对观察对象完整的复制。而阿恩海姆通过对视知觉的组织能力的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意象是视知觉在事物的表象上进行抽象产生的结果,它并非对事物忠实完整的复制,而是视知觉对事物本质结构的把握。意象在思维中具有三种功能,分别是“绘画”、“符号”和“记号”。这三种功能分别代表了感性形象在思维中由高到低的三种抽象程度。阿恩海姆结合思维在不同抽象程度上的活动方式,进一步揭示了意象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功能和作用。第三部分研究“意象”的生发机制,也就是视知觉的“抽象”能力。阿恩海姆通过“抽象”来论证意象的产生方式,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20世纪西方美学从沃林格之后,众多学派阐发了他们对“抽象”的研究。阿恩海姆在批判继承其他学派的审美抽象理论以及科学抽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抽象方法。他在《视觉思维》中批判了其他学派将“抽象”与“具体”对立起来的观念,并认为抽象活动并不能通过“概括”来完成。他通过对视知觉自身能力的分析,创造性的揭示了通过视知觉在事物表象上直接进行“抽象”的规律,并通过这种揭示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作了统一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阿恩海姆认为:任何理性活动都需要以感性的知觉活动为基础,并且视知觉可以直接达成对本质的把握。以此为依据,他批判了一些美学学派和艺术理论将“抽象”等同于脱离本质的弊端。阿恩海姆的审美直觉心理学理论从经验实证和逻辑思辨的角度,阐明了直觉与理性是人类认识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揭示了知觉与思维在认识活动中协调合作的方式;指出了直觉并不是非理性、不可靠的认识方法;纠正了自古希腊以来将知觉与思维割裂、把知觉视作比思维低等片面性的看法。阿恩海姆通过对直觉深入的研究,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思辨美学和经验实证美学的分歧,为推进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刘晓燕[6](2016)在《现象学理论中的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技术突飞猛进,给艺术创作、生产和传播以及接受和欣赏带来了变化。如何认识并回应这些变化,这是现实问题也是理论问题。若想从根本上说明问题,我们便需要探讨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艺、技关系探讨涉及到艺术理论、美学理论的多个观念、范畴,所涉问题同艺术、技术在概念上的分离息息相关,也是本体论、认识论美学所经常论争的焦点。因而,厘清艺、技关系对于当下艺术、美学理论的建构之意义是重大的。诸多艺、技关系研究在脱离历史、思想史背景的情况下,固执地在艺术、技术概念及其相关观念、范畴上纠缠。同时,相关论述未从思维模式是否有问题这一点出发去进行反思,而囿于传统思维模式和表述方式的艺、技关系分析是不够彻底的。现象学主张“回到事情本身”、进行现象学还原,以及为扭转传统二元思维模式所做的其他努力,都给解决艺、技关系问题带来很好的契机。艺、技关系问题十分重要,学者们探讨艺、技关系时,多对现象学有所关注或者借鉴。这是因为,现象学在很多方面与美学、艺术理论有共鸣,同时也为技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然而,现象学理论中的艺、技关系研究未得到系统的梳理。这或许是由于,我们对现象学在这方面的理论价值认识还不够深刻,抑或是由于现象学家的理论体系都较为庞大,而相关的艺、技关系探讨虽重要但不占主导地位,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对它们的关注度。总体来说,现象学理论中的艺、技关系论在学界未及引发应有的重视,将这一缺憾弥补起来,是本文的选题意义和价值所在。本文分以下几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思路。首先引出问题,从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的两个层面出发,就问题本身进行解析,并指出艺、技关系问题的重要性,也就是研究艺、技关系的缘由。在此前提下,综合概述艺、技关系问题的相关理论成果,并整合这些成果的主要分歧。由艺、技关系问题的复杂性和理论分歧之所在,引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引入现象学及其方法,重点考察现象学家海德格尔、杜夫海纳、伊德对于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的相关论述,以探寻现象学理论中艺、技关系问题的独特的研究范式。绪论还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介绍了本文重点考察海德格尔、杜夫海纳、伊德现象学及其理论观点的四个原因。绪论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一章标题为“美的艺术”观念及其所引发的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致力于找出艺、技关系问题的复杂性及其理论分歧之所在。得出结论:艺术与技术的词源关系以及二者概念的发展和变化,为艺、技关系的混沌难解埋下了种子;现代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是这一问题凸显出来的催化剂;而理论家们对“美的艺术”的坚持、以及坚持二元论的思维方式,是艺、技关系的症结所在。第一章先就艺术、技术概念的发展和变化进行简述。在古希腊、甚至在中世纪,艺术与技术都没有明确的区分。最直接的反映就是,人们使用同一个词汇来意指如今的艺术或技术。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诸多理论都体现出这样的诉求:即一方面把界定为神赐灵感、归属于“非技艺”的诗歌拉下神坛,将其视作人为的“技艺”;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提升以绘画为代表的造型艺术,使其摆脱工匠技艺的“粗俗”或“机械”,上升到能与“降位的诗歌”并驾齐驱的地位。在这种地位一降一升的基础上,巴托于1747年总结出了包含五种主要类型在内的“美的艺术”,包括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和舞蹈,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概念由此萌生。从此,实用的手工艺便从纯粹艺术领域中分离出去了,艺术将工艺技术排除在外,独占“美的艺术”的界域。与此同时,现代技术逐渐向科学靠近,在某种意义上,技术是科学的践行工具和方式,而科学则成为技术的依据或根基。这样一来,技术在与艺术分离、与科学联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完全切断了同艺术的因缘。艺术、技术概念被彻底区分开来,“美的艺术”概念逐步、并最终在十九世纪中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然而,这种因缘的解除只存在于很短的时期内,也只存在于学科或理论的概念区分之中。事实是,艺术与技术从未真正断开联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反而越来越靠近了。当然,与其说是靠近,不如说是艺术重新找寻到与技术共有的技术性创作的根本特性,与其说是融合,不如说是技术本身也伴有与艺术相同的审美追求。实际上,艺术概念确立以来便存在着一些难以得到有效解释的问题:艺术的本质问题、情感与理性的问题、主观与客观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同艺术、技术在概念上的生硬分离息息相关,也与较“美的艺术”概念更为根深蒂固的“美的艺术”观念相关,也是本体论、认识论美学所经常论争的问题。上述是第一章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本文第二章,详细阐释现象学作为解决艺、技关系的合理路径之缘由。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将前现象学的哲学思维方式都称为“自然主义”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体现为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等等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胡塞尔在康德“哥白尼式革命”之基础上,提出要“回到事情本身”。胡塞尔的“事情”区别于事物,不是“物自体”,他悬搁了独立于意识之外的那个世界,仅讨论意识之内的“事情”,仅讨论我们所体验到的东西。这就意味着,现象学是要回到意识本身,是关于意识的描述。胡塞尔现象学将认识方式、思维方式彻底扭转过来。在他看来,通过直观事物所呈现的“纯粹现象”,可以克服主客二分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内在认识如何与外在对象相符合这一难题。我们认为,要解释艺术与技术所谓“合-分-合”的关系,便需要对传统美学进行变革,以建构适应现代艺术、技术发展特征的理论学说。基于传统美学思维方式,基于艺术概念确立时同技术的分离,艺术与技术关系的探讨始终围绕着二者相互孤立基础之上的生硬联系,只要立场稍加不同,分歧便难以弥合。有鉴于此,寻找一条新的路径、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或可有所突破。现象学与现象学美学带给我们相当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现象学理论中的艺、技关系论为研究对象,主体部分(第三、四、五章)对海德格尔、杜夫海纳和伊德的艺、技关系论进行专论。本文通过对三位现象学家核心思想及其就艺、技关系问题所做的分析进行归纳整理,描述他们就艺、技关系问题所作探究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力求勾勒出相关论述的发展线索及其问题所在,由此来论证现象学方法对于解释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试图找寻解决此问题的有效路径。第一,海德格尔的艺术与技术关系论。海德格尔“重提”存在问题,认为传统形而上学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海德格尔要着力克服的亦是主客二元的思维方式,但较胡塞尔更进一步。主客二元思维方式极易将主体视作认识的主体,将存在当做被认识的对象。海德格尔要做的是还原存在的本意并解决存在问题。他运用现象学的方法,以论证存在与存在者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存在使存在者存在,解决存在问题,需要借助于对存在者的考察,这也是探究存在意义的唯一道路。按照海德格尔的意见,我们需要对人这种特殊存在者的生存活动进行分析。在将此在的存在作出界定的同时,海德格尔也区分出了非此在式的存在者。由此,问题转换到海德格尔对日常在世的用具、以及艺术与技术所作的探讨上去。海德格尔指出,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艺术与美有关、而与真理无关,并将艺术称为美的艺术。海德格尔将一般意义上的真理、艺术和技术给予特别地处理,它们都被赋予了全新的意味。真理意为无蔽、解蔽,意指存在的原始意义,艺术、技术也都回归自身开显、自身显现的意味。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作品既表现可见的、显见的一些东西,但也必定会有某些东西隐藏在“遮蔽”的境域之中。事实上,杰出的艺术作品都具备这样的特征,作品中最动人的地方恰恰在于那隐秘的部分。艺术作品中的这个隐而不显的境域是最源始的,也是最为人们所关注的。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是一种本质为座架的解蔽方式,使得我们完全地陷入持存物的促逼、摆置之中,我们已然遗忘了那尚未显现的、充满可能性的原初境域。但恰恰是这个隐而不显的世界决定着存在者的存在。艺术作品能够让我们去关注那隐匿着的东西,以克制表现为促逼、摆置、订造等特征的现代技术之本质——座架。艺术是技术时代的救渡之方。第二,杜夫海纳的艺术与技术关系论。杜夫海纳着作中专门论及审美活动和技术活动、审美对象和技术对象,提出了创见性的观点。杜夫海纳在很大程度上把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等同起来;他认为,技术对象与审美对象的区分是根本性的,技术对象在一定条件下仅仅是转化为“美的对象”,而非审美对象。杜夫海纳在现象学美学的视域中,弱化了技术对艺术所造成的冲击。在他看来,并无所谓技术理性和艺术感性的纠葛,只有进入意识活动的“对象”之间的差异。当我们面对转化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转化为“美的对象”的技术对象之时,问题便回归于:知觉到的对象的地位问题及其关系问题,落脚于杜夫海纳现象学的研究核心——审美经验。艺、技关系问题以审美经验为理论原点、并由此衍伸出来。杜夫海纳将审美经验作为其研究的核心,详细解析了审美活动与技术活动、审美对象与技术对象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和机制。杜夫海纳认为审美经验是知觉经验的一种特殊形式,他借助于对一般知觉显现、再现和思考三个步骤的分析,来论述审美知觉的基本特征,并以此来探寻一般知觉向审美知觉的转化条件和过程。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技术产品,再或者是艺术活动、技术活动,总归会进入我们的知觉之中并成为知觉对象。在知觉中所完成并呈现的艺术对象、技术对象,具有共同的一般的知觉特征。而作为审美对象的对象、作为审美知觉的知觉所具有的特别之处,则恰恰需要我们把握到一般知觉向审美知觉所进行的转化。在现象学视域中,杜夫海纳将对艺术活动和技术活动的探究推向了极致。第三,伊德的艺术与技术关系论。同审美经验与现象学还原的天然相近倾向一样,现象学也为研究技术提供了一种选择。伊德技术现象学立足于现象学对技术作出追问,将通达“纯粹”现象学的技术现象学转化为“经验式的”研究范式。伊德直面生活世界提出的问题,现象学与实用主义构成他技术现象学的整体取向。具身性和生活世界则是伊德解析技术问题的理论要点,他从这两个基本概念衍伸开来,建构出技术现象学的基本轮廓。伊德技术现象学的核心任务为描述“人—技术关系”、描绘生活世界的形态。在他看来,关于技术问题的看法多种多样,这些看法追根究底都是在思量人和技术之间发生了什么。伊德主张将各种技术理论悬搁起来,回到技术“事情”本身;他把技术还原为“人—技术关系”,技术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伊德在就“人—技术关系”进行描述的时候,多涉及技术对人们的视觉和听觉经验的转化。在伊德看来,当代艺术活动的主要形态是由技术构造的,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是艺术中的大门类。伊德对艺术与技术关系的探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图像技术对艺术活动的形态加以描述:从“人—技术关系”出发,对声音技术与音乐艺术的关联进行逐层解析。伊德直面由技术所建构的生活世界之中的问题,为艺、技关系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范式。第六章重点回答两个问题:一是现象学理论中对于艺、技关系问题的探讨体现出哪些学术价值。艺术与技术关系研究需要兼顾到的问题,海德格尔、杜夫海纳、伊德分别作出了不同程度上的努力。海德格尔把艺术与真理联系起来,打破了传统艺、技关系研究的二元思维模式,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杜夫海纳在研究过程中,将现象学与美学理论成果紧密结合起来,细致描述了审美对象和技术对象之间所存在的过渡和融合。伊德则将问题置于当代生活世界,分别解析了图像技术和艺术、声音技术和音乐艺术之间的关联。总体而言,现象学家为艺、技关系问题的解答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范式,体现出了相当的美学价值。第二是现象学家对于艺、技关系问题的解答是否行之有效,也就是分析这些方案的不足之处。海德格尔、杜夫海纳、伊德对艺术和技术所作的哲学化处理,未能彻底解决艺、技关系的几个关节问题。无论是以存在之真理为核心的艺、技真理观,还是审美对象和技术对象之间的转换机制,还是现代技术、艺术所体现的“人—技术关系”,都有所缺失。这也成为他们解释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的不足之处。总之,现象学家海德格尔、杜夫海纳和伊德的相关探讨,为艺、技关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角度,但也有一定的不足。本文在结语部分,对现象学理论中艺术与技术关系的相关探讨进行了总结,对从现象学之外的其他理论视野、尤其是文化谱系进行研究作了展望,旨在抛砖引玉,希冀艺、技关系问题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审视和探讨。

苏超[7](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李三忠,曹现志,王光增,刘博,李玺瑶,索艳慧,姜兆霞,郭玲莉,周洁,王鹏程,朱俊江,汪刚,赵淑娟,刘永江,张国伟[8](2019)在《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板块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平洋板块是一个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地球上最大的大洋板块,但其起源机制、结构构造、构造演化等始终不清楚。太平洋板块内部的复杂性更是未受到重视,其内部的大火成岩省、海山链、微洋块、微陆块及其下部更深层地幔的微幔块都非常发育,这些复杂板内或板下构造代表的地球动力学含义亟待解决。文章基于最新的板块重建结果,试图分析其运动学过程,揭示太平洋板块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表明,太平洋板块起源于RRR三节点,但不是一个纯粹的完整大洋板块,其增生演化过程经历了非威尔逊旋回模式,其板缘经历了一些外来微陆块或微洋块的并入,其内部也因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新生微洋块,总体表现为一个碎片化的镶嵌式板内格局。太平洋板块记录了与邻区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构造事件,大约55 Ma左右开始俯冲到东亚陆缘,导致东亚陆缘短暂的北西—南东向伸展,随后受印度—欧亚碰撞动力系统和太平洋俯冲动力系统联合控制,总体处于右行右阶的拉分背景,形成了一系列盆地群,俯冲后撤等逐渐形成了双俯冲系统。太平洋板块还记录了深浅部耦合过程,下地幔中的太平洋LLSVP通过遥相关对上部岩石圈微板块、大火成岩省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火山链或热点揭示板块运动同时,也反映深浅部物质交换过程,海山群也揭示太平洋板块之下软流圈并非单一对流胞,其对流格局的多样性尚待深入研究。

杨丽[9](2012)在《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及另一种发展的可能 ——怀特海有机哲学的视角》文中认为无论是本质主义,还是反本质主义都很难拯救陷入困境的中国教学论,宇宙及教育世界的联系性、复杂性、多样性,迫切需要一种令人确信的、综合性的洞察力,一种能够把诸多知识碎片整合为某种一般的、内在一致的统一体的思维方式,一种追求心灵与身体、事实与价值、守恒与变化统一的认识论,怀特海的有机理解模式迎合的这种需要。本论文旨在说明有机教学理论或许是教学论发展的理想选择,能使中国教学论研究摆脱困境,走向充满生机之路。论文共分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一和第二章,主要论述研究的源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概念界定、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内容。第二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三、第四章。考察了西方哲学史上实体观的生成路径,从中我们感受到从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到今天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对峙,这一对思想伙伴事实上难兄难弟,彼此荣辱与共存亡一体。在此的基础上,论述了本质主义认识论生成之基础的十七世纪实体哲学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论特征,并分析了实体哲学所存在的局限性:实体哲学没有明确提出“简单位置”和“实体-属性”的理论假设;实体哲学犯了“具体性误置的谬误”;宇宙中不存在不变的、孤立的和“具体”的实体;实体二元论对哲学发展具有灾难性;实体哲学以感性知觉为基础的认识论具有狭隘性;实体哲学在方法论上具有局限性;实体哲学给社会进步带来不利影响。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旨在通过考查说明与我国文化不很切合的实体思维方式在我国是存在的,实体理解模式从传入我国(1840年)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对我国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其影响共分六个时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特点是本质主义认识论至上。这六个时期是:实体理解模式开始传入,科学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1840-1910);科学主义思想的占统治地位,教学实验实证研究方法受到推崇(1911-1948);“科学主义”一枝独秀,教学理论研究关注规律(1949-1965);教学理论和实践处于黑暗时期,实体理解模式被淹没(1966-1976);本质主义认识论至上,实体教学理论占支配地位(1977-1994);实体教学理论面临危机,反本质主义认识论兴起(1995-现在)。在此基础上,第六章专门探讨了本质主义知识观与认识论路线概况,分析了本质主义教学理论的追求与主张:在理论建构上,追求教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在研究内容上,以认识本质、规律等“确定性知识”为宗旨;在价值取向上,倾向科学主义;在研究方法上,以实验、观察等实证方法为主。同时,指出本质主义教学理论研究面临的三大困境:教学论研究对象与教学理论追求的背离、单向的科学研究方法与丰富的教学世界不对称、单纯的逻辑理解与经验的全面性相违背。第四部分为论文的第七章,论述了反本质主义对本质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的批判、反本质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的主要内容,阐释了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在理论建构上,反对“宏大叙事”,追求微观研究;在对事物理解上,放弃本质、规律的探寻,追求“民主的真理观”;在价值取向上,放弃科学主义,追求生命的意义;在研究方法上,否实证研究,主张叙事研究等质的研究方法。论述了人们对反本质主义及其教学理论八大方面的批判:“本质”是不可消解的;走向极端的反本质主义会导致不可知论和虚无主义;反本质主义否定有余建设不足,缺少方法论指导;在社会伦理方面可能会导致伦理道德的终结;反本质主义所强调的对事物的“描述”本身就包含了对本质的考察;只强调教育叙事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会陷入相对主义;教育世界中存在着确定性;反本质主义主张祛除教学目标的预设是不符合实际的。第五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八、第九章,介绍了不同于实体理解模式与“反本质主义”理解模式的、一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有机理解模式,它旨在调和二者的,可能会使教学理论研究走出困境迎来新生。在阐释有机哲学的范畴体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空观、宇宙观和规律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有机哲学的知识观与认识论的路线概况:知识具有有机性和整体性,哲学要追求一般观念;“宏大叙事”对宇宙的阐释是近似的,体系要有开放性;“是其所是,在其所在”都是要认识的,守恒和变化都要坚守;“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是“认识”的三个阶段。论述了注重整体、强调联系、重视过程、不走极端、圆通融洽、超越门户之见的有机哲学方法论:理论支配方法,特殊的方法只适用于相关的理论;哲学要明晰自己的理论追求;思辨哲学体现了“合用的假设”的方法;有机哲学要明确哲学所诉诸的证据;处理证据的主要方式是描述归纳法。“活着,好好地活着,更好地活着”是有机哲学方法论的精神所在!第六部分为本论文的最后一章,提出以有机哲学为主要基础的有机教学理论,有助于摆脱我国教学理论研究在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之间进行选择的两难困境,中国教学论发展应走“有机”之路。并认为有机教学理论要在以下六方面做出努力:在教学理论建构上,追求开放的“宏大叙事”,强调理解的整体性;在对教学理论认识上,坚持五个追求,不断完善发展;在对事物理解上,“是其所是”与“在其所在”都要研究,重视事物的意义性;在价值取向上,追求事实与意义的统一,重视经验的全面性;在研究方法上,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并重,尊重世界的丰富性;在未来发展上,进行观念的冒险,不断扩大理解。中国教学论发展正在面临自己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无论是本质主义,还是反本质主义都很难拯救陷入困境的中国教学论,宇宙及教育世界的联系性、复杂性、多样性,迫切需要一种令人确信的综合性的洞察力,一种能够把诸多知识碎片整合为某种一般的、内在一致的统一体的思维方式,怀特海的有机哲学迎合的这种需要。相信追求心灵与身体、事实与价值、守恒与变化统一的怀特海的“认识论”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会给中国教学论发展带来新的思维。中国教学论发展,既应有大胆的思辨,也应该有在逻辑和事实面前的谦卑,这应该是中国教学论发展的生存之道。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10](2016)在《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从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交通设计、交通服务设施与机电设施、地面公共交通、城市停车交通、交通大数据、交通评价11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交通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交通流理论方面综述了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微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中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宏观交通流理论、网络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方面综述了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与可持续发展、交通出行行为特征、交通调查方法、交通需求预测等;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综述了交通安全规划、设施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行为、车辆主动安全、交通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等;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综述了交通信号控制、通道控制、交通控制与交通分配、车路协同系统、智能车辆系统等;交通管理方面综述了交通执法与秩序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非常态交通管理;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交通网络设计、节点交通设计、城市路段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交通语言设计等;地面公共交通方面综述了公交行业监管与服务评价、公交线网规划与优化、公交运营管理及智能化技术、新型公交系统;城市停车交通方面综述了停车需求、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停车管理与政策、停车智能化与信息化;交通大数据方面综述了手机数据、公交IC卡、GPS轨迹及车牌识别、社交媒体数据在交通系统分析,特别是在个体出行行为特征中的研究;交通评价方面分析了交通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

二、活动也不能“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动也不能“海”(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一、历代水官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四、历代水利专着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一、诸子论水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三、祈雨文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一、水与音乐
        二、水与绘画
        三、水与古典园林
        四、其它方面的“水”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一、晚清河政变化
        二、晚清漕运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二、民国水法规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四、派遣留学生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三、张謇倡导治淮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一、近代大禹崇拜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小结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小结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2)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性权利概述
    ( 一) 历史性权利问题的产生
        1. 海湾与历史性海湾
        2. 历史性水域和历史性所有权
    ( 二) 历史性权利的发展
        1.《历史性海湾备忘录》
        2.《包括历史性海湾在内的历史性水域法律制度》
        3. 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讨论
    ( 三) 几点结论
二、历史性权利的内涵
    ( 一) 历史性所有权
    ( 二) 传统捕鱼权
        1. 传统捕鱼权问题的产生
        2. 关于传统捕鱼权的条约和协定
        3. 关于传统捕鱼权的国际判例
        4. 传统捕鱼权与《公约》
        ( 1) 传统捕鱼权与专属经济区制度
        ( 2) 传统捕鱼权与群岛国制度
    ( 三) 历史性航行权
        1.《领海与毗连区公约》中的航行权
        2.《公约》中的历史性航行权
        ( 1) 内水的无害通过权
        ( 2) 群岛水域的通过权
        ( 3) 国际海峡的过境通行权
    ( 四) 历史性权利与大陆架
        1. 大陆架制度
        2. 历史性权利与大陆架非生物资源
        3. 历史性权利与大陆架生物资源
    ( 五) 几点结论
三、南海断续线与历史性权利
    ( 一) 中国渔民对南海的开发
    ( 二) 中国政府对南海的管控
    ( 三) 南海断续线的由来与发展
    ( 四) 关于断续线的法理分析
        1. 中国的立法实践
        ( 1) 领土组成条款与南海诸岛
        ( 2) 领海基线与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点
        ( 3) 历史性权利条款与南海断续线
        2. 中国政府的立场
        ( 1) 附近海域的主权
        ( 2) 相关海域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3. 南海断续线的法理属性
        ( 1) 国界或海疆
        ( 2) 岛屿归属
        ( 3) 历史性水域
        ( 4) 领海基线、领海外部界限和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界限
    ( 五) 几点结论
四、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
    ( 一) 对水域的历史性所有权
        1. 琼州海峡
        2. 西( 南、东、中) 沙群岛的水域
    ( 二) 在南海的传统捕鱼权
    ( 三) 在南海的历史性航行权
    ( 四) 对南海大陆架资源的历史性权利

(3)联合国三次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1958-198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际海洋法的历史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六、一些概念的界定
    七、其他说明
第一章 第一、二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
    第一节 战后早期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
        一、1945 年《杜鲁门公告》
        二、国内和国际大陆架争论与美国大陆架立场
    第二节 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
        一、国际法委员会的准备工作
        二、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召开与美国的准备工作
        三、美国领海宽度与毗连区立场及谈判情况
    第三节 第二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
        一、美国领海宽度与毗连区立场的制定
        二、美国领海宽度与毗连区立场的谈判情况
    小结
第二章 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1960-1973)
    第一节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
        一、1960 年代国际政治和海洋政治概况
        二、肯尼迪政府拒绝多边协定
        三、马耳他提案与美国的初步海底政策
        四、美苏海洋法谈判与美国领海宽度、国际海峡和渔业立场
    第二节 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1969-1970 年
        一、美国内部大陆架界限和海底制度争论
        二、美国大陆架界限与海底制度立场的确立
        三、美国领海宽度、国际海峡和渔业立场
        四、美国早期海洋法会议构想及其流产
    第三节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筹备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1971-1973)
        一、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筹备工作和政治概况
        二、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的发展与变化概况
        三、美国大陆架和海底立场及谈判情况
        四、美国领海宽度和国际海峡立场及谈判情况
        五、美国渔业立场及谈判情况
        六、美国海洋环境和海洋科学研究立场及谈判情况
    小结
第三章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1973-1976)
    第一节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组织会议与美国海洋法谈判目标
        一、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组织会议与美国的准备工作
        二、美国的海洋利益与海洋法会议谈判目标
    第二节 1974 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
        一、1974 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概况
        二、美国深海采矿立场及谈判情况
        三、美国领海宽度、国际海峡、经济区、渔业和大陆架立场及谈判情况
        四、美国海洋环境和海洋科学研究立场及谈判情况
    第三节 1975 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
        一、1975 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概况
        二、美国深海采矿立场及谈判情况
        三、美国领海宽度、国际海峡、经济区、渔业和大陆架立场及谈判情况
        四、美国海洋环境和海洋科学研究立场及谈判情况
    第四节 1976 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
        一、1976 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概况
        二、美国深海底采矿政策的调整
        三、美国其他海洋法问题的立场及谈判情况
    小结
第四章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1977-1980)
    第一节 卡特政府审查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
    第二节 1977 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谈判策略的调整
        一、非正式综合谈判案文的产生与美国的不接受
        二、美国谈判策略的调整
    第三节 1978 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谈判策略的继续调整
        一、美国重返“妥协”立场
        二、卡特政府制定航行与飞越应急计划
    第四节 1979 和 1980 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
        一、1979 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
        二、1980 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
    小结
第五章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1981-1982)
    第一节 最后两期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里根政府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
        一、1981 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里根政府的政策审查
        二、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里根政府拒签《公约》
    第二节 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1982-1994)
        一、里根政府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
        二、克林顿政府签署《执行协定》
    第三节 美国拒绝批准《公约》和《执行协定》的分析
        一、里根政府拒签《公约》的原因分析
        二、美国拒绝批准《公约》和《执行协定》的原因考察
        三、美国拒绝批准《公约》和《执行协定》的得失
        四、美国拒绝批准《公约》和《执行协定》的影响
    小结
结语
    一、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的特点
    二、对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的思考
    三、对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及其成果的评价与思考
    四、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英汉专用名词对照表
    附录二: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海底示意图
    附录三:联合国三次海洋法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结果(表格)
    附录四:中英文简称对照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国家安全视角下的航行自由(论文提纲范文)

一、领土安全视角下的航行自由
    (一)航行自由法律制度的缘起
    (二)领土安全对航行自由制度发展的影响
    (三)我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问题与航行自由
二、军事安全视角下的航行自由
    (一)围绕专属经济区内外国军事活动合法性的学术争论
    (二)我国的法律立场是否正在转变或者应当转变
三、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视角下的航行自由
    (一)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与航行自由
    (二)经济安全与航行自由
    (三)积极倡导航行自由,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结语

(5)阿恩海姆审美直觉心理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0.1 选题的理论意义
    0.2 国内外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第一章 视知觉在审美直觉中的作用
    1.1 视知觉的理性本质
        1.1.1 视知觉包含着创造能力
        1.1.2 视知觉的选择能力
    1.2 视知觉的格式塔倾向
        1.2.1 平衡原则
        1.2.2 简化原则
        1.2.3 艺术品的格式塔质
    1.3 视知觉的“表现性”
        1.3.1 “力”的结构是视知觉表现性的基础
        1.3.2 “异质同构”是审美直觉获得美感的方式
第二章 意象在审美直觉中的作用
    2.1 何谓审美意象
    2.2 意象在审美直觉中的活动方式
        2.2.1 意象与记忆中经验的异同
        2.2.2 意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2.3 意象的三种功能
    2.4 阿恩海姆在意象研究上的优势
第三章 审美直觉中的“抽象”
    3.1 审美的抽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3.2 阿恩海姆的“抽象”理论
        3.2.1 抽象的概念和特征
        3.2.2 抽象活动从感性经验开始
    3.3 抽象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3.4 阿恩海姆对非理性抽象理论的批判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现象学理论中的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 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的相关论述及其理论特点
        (一) 对相关论述的宏观把握
        (二) 对“技术理性批判”研究路径的考察
        (三) 对相关论述的微观定位
        (四) 国内研究概况
        (五) 小结
    三 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美的艺术”观念及其引发的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
    一 艺术、技术概念的发展和变化
        (一) 艺术概念
        (二) 技术概念
        (三) 小结
    二 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形成的根源及背景
        (一) “美”的观念和“美的艺术”观念
        (二) 现代技术对于艺术的影响
        (三) 小结
第二章 现象学——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合理路径
    一 现象学及其方法
    二 现象学与美学方法的变革
    三 现象学视野下艺术与技术关系论研究的合理性
第三章 海德格尔存在现象学中的艺术与技术关系论
    一 存在之思——此在的存在
        (一) “回到事情本身”——存在
        (二) 日常在世的此在
        (三) 日常在世的用具
        (四) 存在的原始意义——真理
    二 技术之思——技术的本质
        (一) 技术因何与存在相关
        (二) 传统技术的本质
        (三) 现代技术的本质
    三 艺术之思——艺术的本源
        (一) 艺术因何与存在相关
        (二) 真理在作品中的发生
        (三) 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本质
    四 技术时代的救渡之方——艺术
第四章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中的艺术与技术关系论
    一 作为审美知觉活动的艺术活动
        (一) 一般知觉与审美知觉
        1 现象学的还原与审美经验
        2 一般知觉向审美知觉转变
        (二) 作为审美知觉活动的艺术活动与技术活动
        (三) 欣赏者的审美经验
    二 知觉对象与审美对象
        (一) 作为知觉对象的审美对象
        (二) 艺术作品向审美对象的转化
    三 审美对象与技术对象
        (一) 审美对象与自然物、技术对象的不同之处
        (二) 审美对象与作为“美的对象”的技术对象
第五章 伊德技术现象学中的艺术与技术关系论
    一“人—技术”意向性关系论
        (一) 回到事情本身——“人—技术关系”
        (二) 具身性关系与其他三种关系
    二 人—技术—世界
        (一) 生活世界——技术建构的世界
        (二) “人—技术—世界”
    三 技术现象学中的艺术
        (一) 技术与身体—知觉
        (二) 图像技术与艺术
        (三) 声音技术和音乐艺术
第六章 现象学理论中艺术与技术关系研究的贡献、不足
    一 理论贡献
    二 局限和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7)“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清单
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设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数字鸿沟
        二、文化信息资源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四、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一、知识沟理论
        二、文化权利
        三、文化传播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公共物品理论
        六、贫困文化理论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一、建立试点
        二、启动应用
        三、全国推广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一、建设流程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四、资源构成分析
        五、服务方式分析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板块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三角形太平洋板块起源
2 太平洋板内大火成岩省
    2.1 科布热点与脊-柱相互作用
    2.2 鲍伊热点与脊-柱相互作用
    2.3 夏威夷热点与板内地幔柱
    2.4 翁通爪哇热点与脊-柱相互作用
    2.5 路易斯维尔热点与脊-柱相互作用
    2.6 沙茨基热点与脊-柱相互作用
    2.7 海山群与小尺度对流
3 太平洋板块的微洋块
    3.1 太平洋LLSVP与板块生消的非威尔逊旋回模式
    3.2 洋中脊跃迁与跃迁型微洋块形成
    3.3 弧后裂解与微洋块增生拼合模式
    3.4 微洋块拼贴与太平洋板块的异常快速增生模式
4 西太平洋洋陆过渡带微陆块
5 太平洋板块消减与板下微幔块
6 太平洋板块重建与关键构造事件
    6.1 145 Ma沙茨基海隆:地幔柱-洋中脊相互作用
    6.2 122 Ma翁通爪哇地幔柱事件与菲尼克斯板块碎片化
    6.3 110 Ma地幔柱解体
    6.4 85~83 Ma太平洋板块扩大与缩小、洋中脊跃迁
    6.5 75 Ma东冈瓦纳裂解
    6.6 65 Ma东亚陆缘裂解
    6.7 55 Ma依泽奈崎—太平洋洋中脊俯冲、东亚陆缘裂解
    6.8 47 Ma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
    6.9 40 Ma库拉板块并入太平洋板块
    6.1 0 34 Ma南海海盆打开
    6.1 1 25 Ma南海海盆扩张转向
    6.1 2 16 Ma澳大利亚—欧亚斜向碰撞、太平洋板块快速俯冲
    6.1 3 10~5 Ma台湾造山、现代格局初步形成

(9)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及另一种发展的可能 ——怀特海有机哲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一) “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的争论引起的思考
        (二) 人类面临诸多危机呼唤更理想的教学理论
        (三) 有机教学理论或许更能为国人接受与认同
        (四) 教育研究者应培养一种哲学省思的习惯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四、 有关概念界定
        (一) 理解模式
        (二) 实体理解模式、“反本质主义”理解模式及有机理解模式
        (三) 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和有机教学理论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一)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本研究的重点和关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怀特海有机哲学研究概述
        (一) 怀特海及其有机哲学
        (二) 国外怀特海有机哲学研究综述
        (三) 国内怀特海有机哲学研究综述
    二、 有机哲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
    三、 近 30 年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综述
        (一) 近 30 年来教学理论文献的数量统计概览
        (二) 近 30 年来教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文献分布
        (三) 近 30 年来教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四) 对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现状的思考
第三章 本质主义认识论生成之基础——实体哲学及其方法论
    一、 西方哲学史上实体观的生成路径
        (一) 关于世界的本原:从古希腊原子论、理念论到实体概念的提出
        (二)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实体观
    二、 十七世纪实体哲学的核心人物及主要内容
        (一) 十七世纪实体哲学的核心人物——伽利略、笛卡尔、惠更斯、牛顿和洛克
        (二) 十七世纪实体哲学的主要内容
    三、 17 世纪实体哲学的方法论
第四章 实体哲学的批判
    一、 实体哲学没有明确提出“简单位置”和“实体——属性”的理论假设
    二、 实体哲学犯了“具体性误置的谬误”
    三、 宇宙中不存在不变的、孤立的、“具体”的实体
    四、 实体二元论对哲学发展具有灾难性
    五、 实体哲学以感性知觉为基础的认识论具有狭隘性
    六、 实体哲学在方法论上具有局限性
    七、 实体哲学给社会进步带来不利影响
第五章 实体理解模式对我国教学理论及实践发展影响的历史考察
    一、 实体理解模式开始传入,科学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1840-1911)
    二、 科学主义思想的占统治地位,教学研究方法科学化(1912-1948)
    三、 “科学”一枝独秀,教学理论研究关注规律(1949-1965)
    四、 教学理论和实践处于黑暗时期,实体理解模式被淹没(1966-1976)
    五、 本质主义认识论至上,实体教学理论占支配地位(1977-1994)
    六、 实体教学理论面临危机,反本质主义认识论兴起(1995-现在)
第六章 本质主义教学理论的追求与困境
    一、 本质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概况
    二、 本质主义教学理论的追求
        (一) 中国学者出版的“教学论”、“教学理论”方面的专着概览
        (二) 本质主义教学理论的追求与主张
    三、 本质主义教学理论的困境
        (一) 教学论研究对象与教学理论追求之间存有背离
        (二) 单向的科学研究方法与复杂的教学世界不对称
        (三) 单纯的逻辑理解与经验的全面性相违背
第七章 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及其批判
    一、 反本质主义对本质主义的批判
        (一) 本质不能完全说明个体,反而是一种压制和束缚
        (二) 本质主义基础的实体信仰是靠不住的
        (三) 本质存在是一种得不到有效证明的信念或假设
        (四) 人类的语言与实体世界并非同构关系
        (五) 本质主义引起不良的学术与政治后果
        (六) 本质主义给中国教育学研究带来严重的历史性后果
    二、 反本质主义知识观、认识论的主要内容
    三、 反本质主义在教学理论与实践上的主要观点
        (一) 在理论建构上,反对“宏大叙事”,追求微观研究
        (二) 在对事物理解上,放弃本质、规律的探寻,追求“民主的真理观”
        (三) 在价值取向上,放弃科学主义,追求生命的意义
        (四) 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叙事研究等质的研究方法
    四、 反本质主义及其教学理论的批判及反思
        (一) “本质”是不可消解的
        (二) 走向极端的反本质主义会导致不可知论和虚无主义
        (三) 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否定有余,建设不足,缺少方法论指导
        (四) 在社会伦理方面可能会导致伦理道德的终结
        (五) 反本质主义所强调的对事物的“描述”本身包含了对本质的考察
        (六) 只强调教育叙事研究等质的研究方法会陷入相对主义
        (七) 教育世界中存在着确定性
        (八) 反本质主义主张祛除教学目标的预设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八章 第三种理解模式:有机哲学及其方法论意义(上)
    一、 有机哲学是在实体哲学基础上的理论重建
        (一) 怀特海关于理论重建的论述
        (二) 有机哲学是对实体哲学的重建
    二、 有机哲学的理论前设
    三、 有机哲学的范畴体系
        (一) 终极性范畴
        (二) 存在性范畴
        (三) 解释性范畴
        (四) 范畴性义务
    四、 有机哲学的基本概念
        (一) 创造性(creativity)
        (二) 现实实有(actual entities)
        (三) 群集(societies)(或译“社会”)
        (四) 合生(concrescence)
        (五) 永恒客体(eternal object)
        (六) 摄入(prehension)
        (七) 联系(nexus, nexis)
        (八) 经验(experience)
        (九) 过程(process)
        (十) 有机体(organism)
    五、 有机哲学的基本原理
        (一) 本体论原理(the ontological principle)
        (二) 相关性原理(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三) 过程的原理(the principle of process)
    六、 有机哲学的宇宙观、时空观、规律观
        (一) 生成——联系的宇宙观
        (二) 变化的时——空观
        (三) 内在与外在学说融合的规律观
第九章 第三种理解模式:有机哲学及其方法论意义(下)
    一、 有机哲学的知识观和“认识论”
        (一) 知识具有有机性和整体性,哲学要追求一般观念
        (二) “宏大叙事”对宇宙阐释是近似的,体系要有开放性
        (三) “是其所是,在其所在”都要认识的,守恒和变化都要坚守
        (四) “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五) 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是“认识”的三个阶段
    二、 有机哲学的方法论及其意义
        (一) 有机哲学方法论的别样追求
        (二) 有机哲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第十章 中国教学论走出困境之希望——有机教学理论
    一、 在理论建构上,追求开放的“宏大叙事”,体现理解的整体性
    二、 在对教学理论认识上,坚持五个追求,不断完善发展
        (一) 教学理论建构要做好前期的收集工作
        (二) 要预设教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三) 内在一致性和逻辑上完满应是教学理论的理性理想
        (四) 解释性和预测性是教学理论的现实追求
        (五) 理论体系的开放性是教学理论不断完善或重建的必要条件
    三、 在对事物理解上,“是其所是”与“在其所在”都要研究,重视事物的意义性
    四、 在价值取向上,追求事实与意义的统一,重视经验的全面性
    五、 在研究方法上,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并重,体现世界的复杂性
    六、 在未来发展上,进行观念的冒险,不断扩大理解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四、活动也不能“海”(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2]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J]. 贾宇. 中国法学, 2015(03)
  • [3]联合国三次海洋法会议与美国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政策(1958-1982)[D]. 吴少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4]国家安全视角下的航行自由[J]. 袁发强. 法学研究, 2015(03)
  • [5]阿恩海姆审美直觉心理学理论研究[D]. 邵斯宇. 吉林大学, 2017(09)
  • [6]现象学理论中的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研究[D]. 刘晓燕. 山东大学, 2016(03)
  • [7]“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8]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板块重建[J]. 李三忠,曹现志,王光增,刘博,李玺瑶,索艳慧,姜兆霞,郭玲莉,周洁,王鹏程,朱俊江,汪刚,赵淑娟,刘永江,张国伟. 地质力学学报, 2019(05)
  • [9]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及另一种发展的可能 ——怀特海有机哲学的视角[D]. 杨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5)
  • [10]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6)

标签:;  ;  ;  ;  ;  

活动不能“出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