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的地带性数学模式之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发虎,傅伯杰,夏军,吴铎,吴绍洪,张镱锂,孙航,刘禹,方小敏,秦伯强,李新,张廷军,刘宝元,董治宝,侯书贵,田立德,徐柏青,董广辉,郑景云,杨威,王鑫,李再军,王飞,胡振波,王杰,刘建宝,陈建徽,黄伟,侯居峙,蔡秋芳,隆浩,姜明,胡亚鲜,冯晓明,莫兴国,杨晓燕,张东菊,王秀红,尹云鹤,刘晓晨[1](2019)在《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探索自然环境及其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的特征、演变过程、地域分异规律以及驱动机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类型丰富且区域差异较大,为开展自然地理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章主要围绕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内陆干旱化及河流发育、高原冰冻圈环境演化、全新世多时间尺度季风与西风气候变化、湖泊与湿地、流域模型与土壤侵蚀、过去人-地关系演化、生物地理及中国三维地带性规律等几个方面,梳理了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的重大理论进展与重要贡献.在简要交代国际前沿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回顾并梳理了中国自然地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研究脉络,进一步聚焦重大研究成果或具有较大争议、重大影响的学术争鸣问题,归纳目前研究现状,并进行未来工作展望.最后提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需求下,应发挥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的优势,厘清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过程、规律与机制,持续推进中国自然地理研究为国家战略服务,在全球视野下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地理学理论贡献.
程国栋[2](1984)在《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带性规律之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的海拔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称为高海拔多年冻土,而南界以北的多年冻土则叫作高纬度多年冻土。我国是一个多高山、高原的国家,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面积达173.2万平方公里,为全国多年冻土面积的80.6%,占北半球高海拔多年
程国栋,吴邦俊[3](1983)在《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的地带性数学模式之探讨》文中指出 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为高海拔多年冻土。出现多年冻土的最低海拔高度值,即高海拔多年冻土的下界值是国民经济总体规划的必不可少的资料之一。该下界值可看作土中水在空间的相变线。它和其它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树线、雪线、山地寒漠土界线等)一样,是自然环境的十分敏感的指示者。因此,对高海拔
蒋忠信[4](1990)在《中国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回归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以暗针叶林线、树线、高海拔多年冻土下线和最后冰期雪线为侧,定量地阐明中国自然带分布所具有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特征的数学模式和特性参数,以及青藏高原导致的非地带性变化。同时分析了影响地带性分布规律的三种因素:热量、水分和地势轮廓。
张文杰,程维明,李宝林,仝迟鸣,赵敏,王楠[5](2014)在《气候变化下的祁连山地区近40年多年冻土分布变化模拟》文中研究表明冻土是一种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故气候的变化过程能反映和模拟冻土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基于高程—响应模型,运用高分辨率的高程数据(DEM)、经度数据(Longitude)、纬度数据(Latitude)、年平均气温数据(MAAT)和气温垂直递减率数据(VLRT)对祁连山地区近40年的多年冻土分布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表明:①该高程—响应模型模拟的冻土范围和变化趋势与相关研究所引入逻辑回归模型的模拟结果基本一致。②该模型模拟的1970s、1980s、1990s,2000s的祁连山地区冻土分布面积分别为9.75×104km2、9.35×104km2、8.85×104km2、7.66×104km2。在这40年中,冻土的分布范围呈现出明显减少的趋势。③从1970s到1980s、1980s到1990s、1990s到2000s三个时间段内,冻土分布范围的退缩速率分别为4.1%、5.3%、13.4%,其呈现逐渐增速的趋势,1990s到2000s出现了跳跃式增长。本研究可为分析长时间序列祁连山地区的多年冻土变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李新,程国栋[6](1999)在《高海拔多年冻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使用两个模型对青藏高原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现状进行模拟 .这两个模型是“高程模型”和“冻结指数模型” ,前者是建立在高海拔多年冻土三向地带性分布规律基础上的 ,描述高海拔多年冻土纬向地带性规律的高斯分布函数 ;后者是一个表面融化指数和表面冻结指数的无量纲比值 .模拟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在未来2 0~ 5 0a间不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但是 ,当 2 0 99年高原气温平均升高 2 .91℃后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将发生显着的变化 ,冻土消失比例高达 5 8.18% .
徐瑞聪[7](2019)在《时序InSAR监测冻土形变及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呈活动层厚度增加,面积缩小等冻土退化趋势,这将深刻影响着寒区生态环境、水温环境、工程建设、人民生活、经济建设等。尤其冻土区土体的冻胀融沉是制约我国寒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冻土研究对于工程建设、生态系统及农作物生长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和贡献主要包括:(1)数据准备方面有使用Landsat 8与高分1号数据进行波段组合,经过非监督分类获取地表类别;并使用Landsat 8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得到了地表温度数据,并只用阈值法对温度数据中有云的地方进行去云处理;使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DEM参与到研究区地表形变的解算中,通过相关计算得到坡度、坡向信息;基于前人研究的经验数据模型,计算了研究区的基于纬度得到的多年冻土分布。(2)使用小基线集技术方法对哨兵数据进行解算,得到了研究区的多时相地表形变信息,并使用三角函数模型来描述研究区整体地表形变。结果表明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与线性形变,其周期性体现了研究区冻土的冻胀融沉性质;而且,研究区整体有累积下沉的趋势。(3)论文结合了本论文的地表分类结果、外部已有的分类成果图和DEM来分析研究区冻土的形变变化,包括已有的1比50万全国地质图、全国地表覆盖图(Level 12)、全国地表植被覆盖图(Level 9)。分析表明时间较为久远的地层相对活跃;海拔较高处及水分较多的地表类别沉降或热熔滑塌现象较为明显,且与温度相关性不大,反之,与温度有相对较高的相关性;植被较少的地区下沉或者热熔滑塌明显,且同样与温度相关性不大,植被较多的地区与温度有明显的负相关性,但累积下沉不明显;进行了山的南北坡形变分析,并选择典型山区进行深入分析得到山的阳面背面的形变与温度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高会然[8](2021)在《基于遥感与数值模型的冻土监测与模拟方法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冻土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因素,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强烈的反馈作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环境的变化已成为与区域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冻土时空分布动态信息的获取是进行寒区水文过程、气候以及生态环境、地质变化领域的重要基础研究内容,遥感对地观测和数值模拟技术是当前大空间尺度下冻土研究的重要手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冻土遥感监测与数值模型模拟研究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的冻土时空监测、水热过程机理、数值模拟等研究,无论在方法手段创新上,还是应用评估方面,均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目前冻土遥感监测与数值模拟等研究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之中,距离完善冻土及冻土水热过程的刻画与表达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系统性的寒区冻土研究尚有待进一步发展。例如,目前大多数冻土遥感监测研究缺乏对多类型冻土之间相互联系的考虑,无法形成完整统一的冻土分布遥感监测方法体系。在当前流域尺度分布式冻土过程模拟研究中,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型的进展主要集中在模型集成上,由于其发展大多针对某一具体研究对象或目标,导致其在某一方面考虑的较为详细,而在冻土水热传输过程本身的描述上有所简化甚至略有欠缺。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拟的不确定性一直是当前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冻土遥感监测信息作为重要的冻土数据源,目前还未在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拟中得到充分利用,两种冻土监测与模拟手段的耦合研究尚未发展。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数据,进行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识别与监测的算法、方法和应用研究,然后基于水热耦合原理,建立分布式冻土水热传输过程数值模型FFIMS模型(Fully Distributed Frozen Soil Processes Integrated Modeling System);通过空间降尺度、数据融合等方法,联立冻土遥感监测方法和冻土过程数值模型两种技术手段,实现冻土时空监测与模拟综合方法体系的构建;最后通过构建冻土水文过程模块,耦合分布式流域过程模型ESSI-3模型,在我国东北地区典型流域进行方法体系的综合应用,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提出一种利用土壤水分特征参数改进的DIA算法(Dual-index Algorithm),显着提高了基于被动微波遥感的地表土壤冻融状态判别准确率。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地表土壤冻融判别研究中,改进的DIA算法平均判别准确率达到91.6%。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地表冻融状态的多年冻土识别与监测方法,获取了研究区25 km格网尺度上的逐年的多年冻土空间分布序列,通过与现有的多年冻土区划图进行对比验证,证明了本研究提出的多年冻土监测与分类方法具有较为可靠的准确度(误差小于3%)。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在研究期间(2002年至2017年)普遍北移约25 km~75 km,研究区内的多年冻土始终呈现退化的趋势。(2)利用频谱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典型的高纬度冻土区地表土壤冻结天数进行空间降尺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频谱降尺度图像既包含原始低分辨率图像的空间分布特征,又包含普通统计降尺度图像的部分空间分布细节,表明了频谱降尺度方法在地表土壤冻融状态遥感判别中应用的合理性;通过站点实测数据的精度验证和对比,发现通过频谱分析方法进行降尺度后,由于融合了高分辨率相位信息,降尺度结果的精度亦有显着提升,表明了频谱降尺度方法在地表土壤冻融状态遥感判别中应用的有效性。(3)FFIMS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各个冻土过程水热参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在冻土过程数值模型中融合冻土遥感反演信息,通过对比融合冻土遥感反演信息前后的冻土数值模拟结果和多变量、多角度的验证,发现遥感反演信息有效的引导和修正了模型模拟过程,明显提高了模拟结果的精度。耦合冻土过程的流域水文过程模型(ESSI-3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冻土水热过程对流域水文的影响几乎贯穿整个水循环过程,但是冻土水热过程影响的流域径流量对流域总径流的贡献率较小。但是,在季节性冻土发生融化的时期,冻土过程对水文径流的影响尤为明显,该时段的平均Nash效率系数从近乎为0提高到0.67,显着提高了水文径流的模拟精度,表明了在寒区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研究中考虑冻土过程影响的必要性。本研究在冻土遥感监测方法、冻土过程数值模拟等等关键科学问题和难点上重点突破,通过建立基于遥感和数值模型的冻土监测与模拟方法体系,以期显着提升寒区冻土过程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能力,为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水资源安全、寒区工程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冉有华,李新[9](2019)在《中国多年冻土制图:进展、挑战与机遇》文中认为多年冻土制图是冻土学的基础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总结我国多年冻土制图的发展历程,讨论了多年冻土分类系统和多年冻土(区)面积,并从经验模型、物理模型、统计学习3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多年冻土制图方法的研究进展。根据制图手段、数据可用性、模型和方法的不同,将我国多年冻土制图分为3个发展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60~80年代)、遥感和GIS初步应用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和多源观测与综合模型融合阶段(2010年至今)。不同阶段对多年冻土面积的认识有较大差别,随着制图空间分辨率与精度的提高,新的冻土图更接近代表真实的多年冻土面积。在制图方法方面,经验模型与物理模型的发展贯穿3个阶段,经验模型与遥感的结合是目前中国多年冻土制图的主要方法;冻土物理模型发展迅速,通过与其他模型的耦合,特别是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耦合,为模拟冻土变化的生态水文效应提供了重要工具;随着地面与遥感观测数据的积累,统计学习方法表现出较大潜力。地球观测系统的发展为冻土监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地面调查的优化、数据积累与开放共享、冻土遥感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多年冻土深层过程的理解与物理模型的进一步改进及其与观测的融合等,都将有助于突破中国多年冻土制图面临的挑战,促进对中国多年冻土过去、现在和未来变化的认识。
白学平[10](2019)在《海拔对大兴安岭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响应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由于气候变暖及其伴随的暖干化现象,特别是在半干旱/半湿润环境下,全球森林普遍面临着生产力降低和死亡率增加的风险。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该地区森林生长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其建群树种落叶松(Larix gmelinii)在上个世纪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分布区北移。然而,关于落叶松的生长及其气候响应在海拔梯度上是否存在不同的模式,以及未来落叶松森林发展的海拔趋势如何,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通过树木年轮气候学与树木年轮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地区海拔梯度上(400–1000 m a.s.l.)落叶松森林生长的影响。共选取了50个采样点,采集了1544株,2979条落叶松样芯用于建立年轮生长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生长气候响应关系在海拔梯度上的动态变化规律,对不同海拔落叶松生产力以及气候响应转变阈值进行评估。为深入了解研究区落叶松生长动态、林业管理决策以及未来分布区变化提供重要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落叶松的年轮宽度均较小,基本在5 mm以下,单棵树最大年轮宽度值仅为12.24 mm,各样点之间平均年轮宽度变化明显。在时间上,高海拔地区落叶松径向生长出现明显上升趋势(0.027 mm/10a,P<0.01),而低海拔地区生长出现降低趋势(0.051 mm/10a,P<0.01)。2.所有样点落叶松胸高断面积增量(BAI)值总体在16 cm2以下。高海拔地区落叶松BAI普遍大于低海拔地区。胸高断面积(BA)指示的落叶松生物量累积在各样点中基本呈匀速增长模式。所有样点中最大胸高断面积为2187 cm2,最小为280 cm2。随着海拔增加各样点落叶松BA值有增加趋势。3.通过对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气候的相关分析表明:非生长季(上年10–1月)降水对落叶松的影响在整个海拔梯度上主要表现为正相关,生长季(5–8月)降水量与落叶松生长的关系由低海拔的正相关逐步转变为高海拔的负相关(R2=0.466);非生长季(上年11–1月)温度与海拔地区落叶松生长呈正相关为主,与高海拔地区落叶松生长呈负相关为主,生长季(6–8月)温度与落叶松生长的相关性由低海拔的负相关转变为高海拔的正相关;主要生长期的饱和水汽压差(VPD)和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对落叶松生长的影响分别表现为低海拔地区的干旱限制和高海拔地区的低温限制。4.BAI在高海拔(900 m a.s.l.以上)地区普遍大于低海拔(600 m a.s.l.以下)地区,且高海拔地区的长期波动趋势较大。基于此建立的不同海拔落叶松生产力评估模型显示暖湿型气候条件有利于高海拔落叶松生长,而冷湿型气候条件有利于低海拔地区落叶松生长。近百年中落叶松径向生长变化的敏感度在高海拔(900 m a.s.l.以上)和低海拔(600m a.s.l.以下)地区均增大,但在低海拔地区增加更明显。19世纪中期以后低海拔地区落叶松的平均敏感度普遍大于高海拔地区。所有采样点原始序列的平均敏感度随海拔增加呈显着降低趋势。5.基于海拔梯度上生长—气候响应关系模拟获得的落叶松生长与降水的正负相关转变海拔阈值约为750 m a.s.l.,与温度的正负相关转变海拔阈值约为600 m a.s.l.。利用落叶松生长与降水和温度响应关系模拟的年平均温度阈值分别约为–5℃和–4℃。表明研究区落叶松生长在年均温低于–5℃–4℃的地区受低温限制,而高于该阈值的地区受干旱限制为主。以此推测我国落叶松在进一步全球变暖背景下其生长分布范围可能向高海拔地区扩张和低海拔地区退化。
二、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的地带性数学模式之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的地带性数学模式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进展 |
2.1 干旱环境与沙漠演化 |
2.1.1 干旱环境演化 |
2.1.2 沙漠演化 |
2.1.3 风沙地貌 |
2.2 青藏高原地貌演化与大江大河发育 |
2.2.1 青藏高原隆升与新生代环境 |
2.2.2 青藏高原周缘河流发育与演化 |
2.3 冰冻圈:冰川、冻土及其变化 |
2.3.1 第四纪冰川研究的争论和进展 |
2.3.2 青藏高原冰芯研究 |
2.3.3 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变化 |
2.3.4 多年冻土 |
2.4 中国气候及气候变化 |
2.4.1 季风气候及变化 |
2.4.2 西风气候及变化 |
2.4.3 中国全新世温度变化 |
2.4.4 树木年轮与中国近2000年来年分辨率气候变化 |
2.5 中国湖泊与湿地 |
2.5.1 古湖沼学研究及大湖期争论 |
2.5.2 湖泊污染与富营养化 |
2.5.3 中国湿地研究进展 |
2.6 流域模型与水土流失 |
2.6.1 流域模型 |
2.6.2 土壤侵蚀 |
2.6.3 黄土高原水土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 |
2.6.4 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 |
2.7 过去人-地相互作用 |
2.7.1 新石器时代与农业文明 |
2.7.2 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 |
2.7.3 欧亚大陆史前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 |
2.8 生物地理 |
2.9 自然地理地带性 |
3 结论与展望 |
3.1 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正在全面走向国际研究第一方阵 |
3.2 国际接轨和手段现代化的研究推动中国自然地理研究走向国际前沿 |
3.3 立足中国特色在全球视野下的自然环境研究推动中国自然地理研究引领国际前沿 |
(3)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的地带性数学模式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曲线拟合 |
1. 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三、下界分布地带性数学模式的若干特点 |
(4)中国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
1. 暗针叶林线与树线 |
2. 冻土线 |
3. 古雪线 |
二、经度地带性分布特征 |
三、纬度与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的综合表征 |
四、地势轮廓的非地带性影响 |
五、结语 |
(5)气候变化下的祁连山地区近40年多年冻土分布变化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获取 |
2.3 研究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模拟结果 |
3.2 过去40年冻土分布变化分析 |
4 讨论 |
4.1 模拟结果与冻土图的比较分析 |
4.2 模拟结果与解译点的比较分析 |
4.3 与前期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 |
4.4 模拟结果的优缺点分析 |
5 结论 |
(7)时序InSAR监测冻土形变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章节安排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研究区气候特征 |
2.1.3 已有的冻土分布图件 |
2.2 研究区数据 |
2.2.1 SAR数据 |
2.2.2 多光谱数据 |
2.2.3 DEM数据 |
2.3 气温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InSAR/SBAS-InSAR原理 |
3.1 干涉雷达测量的基本原理 |
3.2 小基线集(SBAS)技术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相关数据计算与准备 |
4.1 基于高程模型获得多年冻土分布下界 |
4.2 地表温度反演与去云 |
4.3 多光谱图像分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冻土形变模型及相关分析 |
5.1 累积形变量线性、周期变化 |
5.2 不同地质类型形变分析 |
5.3 不同地表类型形变分析 |
5.3.1 多光谱分类地表不同覆盖类型分析 |
5.3.2 地表不同覆盖类别形变分析 |
5.3.3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区形变分析 |
5.4 南坡、北坡形变量分析 |
5.4.1 日尔拉瓦山南北两侧分析 |
5.5 不同海拔高度形变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遥感与数值模型的冻土监测与模拟方法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球变化与冻土变化研究现状 |
1.2.2 冻土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
1.2.3 冻土水热传输过程与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的趋势与不足 |
第2章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2.1 科学问题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区概况 |
2.5 数据来源 |
2.5.1 被动微波遥感数据 |
2.5.2 MODIS遥感数据产品 |
2.5.3 土壤温湿度监测数据 |
2.5.4 气象观测数据 |
2.5.5 下垫面参数数据 |
2.5.6 多年冻土区划图 |
第3章 基于被动微波遥感的地表冻融状态判别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地表冻融状态判别方法 |
3.2.1 原始DIA算法及其不足之处 |
3.2.2 土壤水分特征指标(LVSM)提取 |
3.2.3 利用LVSM指标对DIA算法的改进 |
3.3 改进DIA算法的判别结果及精度验证 |
3.4 改进的DIA算法在东北地区的应用 |
3.4.1 东北地区地表土壤冻融状态判别结果 |
3.4.2 地表土壤冻融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年冻土空间分布遥感反演与分类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多年冻土空间分布遥感监测与分类方法 |
4.2.1 冻结指数方法及其适用性改进 |
4.2.2 多年冻土热学稳定性分区方法 |
4.3 东北地区多年冻土识别与分类结果 |
4.3.1 东北地区多年冻土识别结果 |
4.3.2 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分类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频谱分析的冻土指标空间降尺度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基于频谱分析的空间降尺度研究方法 |
5.2.1 基于频谱分析的空间降尺度方法 |
5.2.2 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相位的GWR方法 |
5.3 基于频谱分析的空间降尺度结果与分析 |
5.3.1 用于频谱分析的地表土壤冻融信息 |
5.3.2 冻结天数指标的频率域特征 |
5.3.3 频谱降尺度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分布式冻土水热传输过程数值模型研发 |
6.1 冻土水热传输过程与水热耦合原理 |
6.2 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型的建立 |
6.2.1 冻土系统的大气边界条件 |
6.2.2 冻土系统的能量传递理论 |
6.2.3 冻土系统的水分迁移理论 |
6.3 FFIMS模型的求解 |
6.3.1 模型结构框架与运行流程 |
6.3.2 模型参数配置与输入输出 |
6.4 FFIMS模型在研究区的应用 |
6.4.1 FFIMS模型的应用示范区概况 |
6.4.2 模型输入数据与预处理 |
6.4.3 冻土水热过程数值模型模拟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融合遥感监测信息的冻土水热过程模拟研究 |
7.1 冻土遥感监测信息与FFIMS模型的融合 |
7.1.1 DIA算法与FFIMS模型的融合方法 |
7.1.2 模拟结果与对比验证 |
7.2 融合遥感监测信息的FFIMS模型在东北地区的模拟与验证 |
7.2.1 地表温度模拟精度验证 |
7.2.2 积雪模拟精度验证 |
7.2.3 实际蒸散发模拟精度验证 |
7.3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冻土变化响应分析 |
7.3.1 冻土水热参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方法 |
7.3.2 冻土水热参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FFIMS模型在流域水文过程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
8.1 空间分布式流域水文过程模型——ESSI-3 模型 |
8.1.1 ESSI-3 模型的发展历程 |
8.1.2 ESSI-3 模型水文过程的参数化方法 |
8.2 FFIMS模型与ESSI-3 模型的耦合方案 |
8.2.1 冻土水文过程原理 |
8.2.2 冻土水热过程与ESSI-3 模型的耦合方案 |
8.3 耦合冻土过程的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研究 |
8.3.1 ESSI-3 模型输入数据预处理 |
8.3.2 ESSI-3 模型率定与验证 |
8.3.3 耦合冻土过程的流域水文过程模拟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中国多年冻土制图:进展、挑战与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多年冻土制图的发展阶段 |
3 多年冻土分类系统 |
4 中国多年冻土(区)面积 |
5 制图方法 |
5.1 统计学习 |
5.2 经验模型 |
5.3 物理模型 |
6 总结与展望 |
(10)海拔对大兴安岭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响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树木年代学研究方法 |
1.2.2 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
1.2.3 植被对环境梯度变化的响应 |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候环境概况 |
2.3 土壤植被概况 |
2.3.1 土壤类型与分布 |
2.3.2 植被类型与分布 |
2.4 研究树种概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本获取与处理 |
3.1.1 采样位置的选取与样本采集 |
3.1.2 样本处理与交叉定年 |
3.1.3 年轮宽度测量 |
3.2 研究方法 |
3.2.1 原始径向生长序列的建立 |
3.2.2 胸高断面积增量(BAI)指标的建立 |
3.2.3 年轮宽度指数(气候信号)的建立 |
3.3 气象数据 |
3.4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落叶松径向生长的时空变化 |
4.1 落叶松径向生长特征 |
4.1.1 年轮宽度特征 |
4.1.2 BAI特征 |
4.1.3 年轮宽度年表指数特征 |
4.2 落叶松生长的时间变化 |
4.3 落叶松生长的纬度梯度影响 |
4.4 落叶松生长的海拔梯度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落叶松生长变化及气候响应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
5.1 落叶松生长对气候的响应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
5.1.1 落叶松对降水的响应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
5.1.2 落叶松对温度的响应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
5.1.3 落叶松对VPD的响应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
5.1.4 落叶松对SPEI的响应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
5.2 不同海拔高度落叶松的生产力变化与评估 |
5.2.1 不同海拔高度落叶松的生产力变化特点 |
5.2.2 不同海拔高度落叶松的生产力评估 |
5.3 不同海拔高度上落叶松径向生长的敏感性变化 |
5.3.1 逐年敏感性的变化 |
5.3.2 平均敏感度变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落叶松响应水热梯度变化的气候阈值评估 |
6.1 数据来源 |
6.2 年表统计特征 |
6.3 海拔梯度上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
6.4 生长气候关系的海拔阈值评估 |
6.5 生长气候关系的温度阈值评估 |
6.6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海拔梯度上落叶松生长变化特点 |
7.2 海拔梯度上落叶松生长气候响应关系 |
7.3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落叶松生产力变化 |
7.4 落叶松林的潜在分布与气候驱动阈值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四、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的地带性数学模式之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J]. 陈发虎,傅伯杰,夏军,吴铎,吴绍洪,张镱锂,孙航,刘禹,方小敏,秦伯强,李新,张廷军,刘宝元,董治宝,侯书贵,田立德,徐柏青,董广辉,郑景云,杨威,王鑫,李再军,王飞,胡振波,王杰,刘建宝,陈建徽,黄伟,侯居峙,蔡秋芳,隆浩,姜明,胡亚鲜,冯晓明,莫兴国,杨晓燕,张东菊,王秀红,尹云鹤,刘晓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2]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带性规律之探讨[J]. 程国栋. 地理学报, 1984(02)
- [3]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的地带性数学模式之探讨[J]. 程国栋,吴邦俊. 冰川冻土, 1983(04)
- [4]中国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规律[J]. 蒋忠信. 地理科学, 1990(02)
- [5]气候变化下的祁连山地区近40年多年冻土分布变化模拟[J]. 张文杰,程维明,李宝林,仝迟鸣,赵敏,王楠. 地理研究, 2014(07)
- [6]高海拔多年冻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模型[J]. 李新,程国栋.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02)
- [7]时序InSAR监测冻土形变及其分析[D]. 徐瑞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基于遥感与数值模型的冻土监测与模拟方法体系研究[D]. 高会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9]中国多年冻土制图:进展、挑战与机遇[J]. 冉有华,李新. 地球科学进展, 2019(10)
- [10]海拔对大兴安岭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响应的影响研究[D]. 白学平.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