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数学”之三(论文文献综述)
苏日娜[1](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研究说明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张久春,张柏春[2](2003)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计算技术的规划措施与苏联援助》文中提出1956年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 ,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的科学家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 ,制订了《1 956— 1 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 )》 ,“计算技术的建立”为其中之一。同年 ,计算技术的发展又被列入《四大紧急措施》。文章从制订规划、赴苏考察、学习和商订协议、培养研究人才以及仿制苏联计算机等诸方面 ,综述苏联在中国计算技术规划措施中的角色和作用 ,初步展示了计算技术向中国转移的过程。
周子璇[3](2020)在《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是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她亲历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在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作为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科学研究者,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设计出一系列性能优于国外的计算机,在不断缩小中国与世界计算机科学的差距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她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人才,推动中国计算机科学进入世界前列。本文通过对夏培肃开创中国计算机科学事业、奠定中国计算机科学人才基础以及推动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事业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进而展现中国计算机科学历史的重要侧面。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对夏培肃在中国计算机科学初创过程中所做的贡献进行研究,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建立的历史过程。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计算机科学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中国计算机科学创立的背景。再者,通过分析夏培肃从计算机科研团队到计算机科研群体中所做的工作,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建历程。最后,通过对夏培肃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专业中所做的工作进行分析,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高等教育的开展过程。第二章对夏培肃的人才培养实践、成果和理念进行研究,展现我国计算机科研队伍壮大的过程。首先,通过对夏培肃在中国最早的计算机训练班中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考察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计算机科学人才成果。再者,通过对夏培肃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组建的优秀科研梯队进行分析,展现其在推动我国计算机科学不断向前发展中所奠定的人才基础。最后,通过分析夏培肃的人才培养理念,分析其取得成果的因素。第三章对夏培肃在推动我国计算机科学研究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进行考察,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状况。首先,通过对夏培肃在研制系列计算机,缩小国内外计算机科学差距,取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考察其坚持自主创新所取得的成就。其次,通过考察夏培肃在推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中做出的努力,展现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再者,通过考察夏培肃在探索计算机科学新领域中的尝试,展现其对我国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期望。最后,通过系统分析夏培肃编着的学术着作、创办的学术刊物,展现中国计算机科学学术交流的发展过程。通过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初步描绘出中国计算机科学建立和发展的轮廓,为进一步进行计算机科学史的研究抛砖引玉。
孙宏涛[4](2003)在《小议数学发展的哲学问题及其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关系中的表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哲学角度讨论数学与实践的联系 ,并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为例说明这种联系 .
王汝发[5](2012)在《徐献瑜:一个世纪的数学情怀》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近代数学家徐献瑜教授,是我国计算数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第一个计算数学学科和第一个国家级计算中心的创建者之一,还是我国第一个"数学软件库"研制和建立的主持人。他是献身教育的早期海归,主要从事计算数学和计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从教70多年来,桃李满天下。在他培养的众多学生中,涌现出了王选、杨芙清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他热爱数学、崇尚数学的精神,淡泊名利、高洁睿智、达观超脱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钟宝江[6](2005)在《发展特色鲜明的计算数学专业》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数学是一门由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渗透而产生的应用型研究学科,也是一门与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关联的学科。针对目前高校的计算数学专业所存在的专业定位不准,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等问题,论述了计算数学相对纯数学的独立性及其工科特征,由此提出将计算数学归类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建议。并根据计算数学的发展特征,阐述了强化专业特色的几种措施。
吴楠,宋方敏,LIXiang-Dong[7](2016)在《通用量子计算机:理论、组成与实现》文中指出通用量子计算机是指可以在不改变量子计算机物理组成和基本体系结构的条件下针对所有可计算问题进行量子计算及其它量子信息处理的设备.通用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和制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要达成制造通用量子计算机的目标,需要在底层量子物理设备、量子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子资源调度和上层量子程序设计语言、量子算法及量子应用软件等多方面进行努力.文中结合国内外在上述各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作者自身的研究结果,从计算机系统的角度为通用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和制造绘制一幅蓝图,并详细阐述了其中的困难与努力方向.
陈立新[8](2008)在《力学期刊群的内外关系与学科结构》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学术期刊对探索学科结构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SCI扩展版(SCIE)数据库中力学领域66种专业期刊构成的力学期刊群为样本集,利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力学期刊群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联,在此基础上对力学的学科结构以及力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对力学期刊群内部结构的探讨采用的是内容分析和引文分析两种方法。首先,利用词频分析法分别从标题用词、关键词、摘要用词等方面对力学期刊之间在内容上的相似度与区分度作了分析。其次,利用引文分析法从力学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出版物和力学期刊之间的相互引用关系两方面对力学期刊群基于引文平台的内部结构作了分析。同时通过多维尺度分析和因子分析将期刊群的内部结构以图谱的形式展现出来。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力学期刊群内部结构关系的综合分析,从而通过力学期刊群展现出力学的学科结构。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Q测度法(Q-measure),揭示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计算力学之间的关系。基于力学期刊群内部关系的力学学科结构研究表明:力学主要是由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理性力学(含力学中的数学方法)、声音与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力学与热学耦合、流变学、黏附力学八大部分组成。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是力学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二者不管是在研究内容上还是在引文关系上均具有明显的分界,相互独立。计算力学是与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均有较强联系的一门工具性学科。对力学期刊群外部关联的探讨是从引用和被引用两方面进行的:力学期刊群主要引用哪些学科期刊群中的文献,力学期刊群中的文献主要被哪些学科的期刊群所引用。从而揭示了力学及其分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和相互支撑的关联状况及关联程度。力学期刊群与其他学科期刊群之间的引用、被引用及这两方面的对比研究表明:力学倾向于引用的学科包括物理学(综合)、应用物理学、声学、原子分子及化学物理学、光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航空航天工程学、自然科学(综合)、地球科学(综合)、计算机科学(各学科应用)、气象学与大气科学、高分子学、电气电子工程学等,这些学科以物理学、数学等学科为主,是力学的学科基础或学科支撑;对力学有较强引用倾向的学科包括工程学(综合)、机械工程学、冶金学与冶金工程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制造工程学、土木工程学、化学工程学、器械仪器学、材料学(综合)、复合材料学、化学(综合)、物理化学、凝聚态物理学、数学物理学、数学(各学科应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水资源学、热力学、海洋学、能源与燃料学、流体与等离子体物理学等,这些学科主要是工程技术类学科,也包括基础学科的一些分支学科,是力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力学可以看作是这些学科的基础或学科支撑。最后,本文以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为理论依据,基于上述相关研究结果,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上对力学学科的性质与作用进行了分析。力学作为技术科学中的典型学科,是根植于基础科学之上的,主要以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南,以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为研究工具,为机械工程学、化学工程学、土木工程学、冶金学与冶金工程学等工程技术类学科服务的一门学科。力学还是材料学、热力学、能源与燃料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海洋学等技术科学的基础。可以说,力学是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大多数学科的共同基础。总之,力学以基础科学为指南,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是联系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纽带。
姜雪[9](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胡毓达[10](2015)在《应用数学的发展和未来》文中研究指明在20世纪,尤其是近70年以来,人类在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大的成就.回顾这段科技发展的历程,人们可以发现应用数学和电子计算机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如今,数学已成为所有科技和一切学问的基础.在未来,应用数学的发展必将处于更基本和重要的地位.
二、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数学”之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数学”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1)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
2.2 第一阶段 |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
2.3 第二阶段 |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
2.4 第三阶段 |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
3.3.1 张申府生平 |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
3.5 小结 |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
4.1.2 《现代逻辑》 |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
4.2.1 金岳霖生平 |
4.2.2 《逻辑》及其影响 |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
5.3.1 理论研究成果 |
5.3.2 应用研究成果 |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20世纪50年代中国计算技术的规划措施与苏联援助(论文提纲范文)
1 早期研究与决策 |
1.1 中国科学院的早期研究 |
1.2 中国政府的决策 |
2 苏联专家的建议 |
1.建立计算技术研究的机构: |
2.干部培养: |
3.工业发展和电子计算机有关方面应注意的事件: |
4.……列别捷夫总结[地]的说:工作要有创造精神和自力更生。他总结三步工作方案: |
3 计算技术的远景规划 |
3.1 计算技术规划的制订 |
3.2 计算技术规划的主要内容 |
4 发展计算技术的紧急措施 |
4.1 《四大紧急措施》中的计算技术 |
4.2 计算所筹备委员会的成立 |
5 1956年科学院考察团访苏 |
5.1 考察的筹划 |
(一) 目的和要求: |
(二) 具体任务: |
5.2 参观和学习 |
5.3 座谈与苏联专家的建议 |
5.4 考察的收获 |
5.5 考察团的建议 |
1.建所计划问题: |
2.计算技术研究工作的方针: |
3.国外订货及协作问题: |
4.与苏联技术合作问题: |
5.建所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38) : |
6 与苏联签订院级和国家级援助协定 |
6.1 两国科学院协定中的计算技术援助 |
6.2 两国政府科技协定中的计算技术援助 |
一、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二、中国的主要情况和条件: |
三、要完成的工作和负责单位: |
6.3 几个重大技术问题 |
7 培养人才 |
7.1 赴苏联进修 |
7.2 赴苏联读学位 |
7.3 国内举办训练班 |
8 仿制苏联计算机 |
8.1 仿M-3计算机试制103机 |
8.2 仿БЭCM-Ⅱ计算机试制104机 |
8.3 103机和104机的应用 |
8.4 “大跃进”对仿制工作的影响 |
9 苏联专家在仿制计算机中的作用 |
10 研究机构的建立与技术的发展与扩散 |
11 结语 |
(3)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目的与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3 研究思路和方案 |
0.4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夏培肃开创中国计算机科学事业 |
1.1 计算机科学的开端 |
1.1.1 国外计算机科学的开端 |
1.1.2 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开端 |
1.2 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建 |
1.2.1 中国最早计算机科研团队的分析 |
1.2.2 中国最早计算机科研机构的建立 |
1.3 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高等教育的开展 |
1.3.1 教学方法的探索 |
1.3.2 教学模式的传承 |
第二章 夏培肃奠定中国计算机科学人才基础 |
2.1 主持中国最早的计算机训练班 |
2.2 培养硕博士生 |
2.3 实践人才培养理念 |
第三章 夏培肃推动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事业发展 |
3.1 研制系列计算机 |
3.1.1 研制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 机 |
3.1.2 研制150-AP阵列处理机 |
3.1.3 研制GF功能分布式计算机 |
3.2 推动高性能计算机的研究 |
3.3 研究计算机科学新领域 |
3.4 致力于计算机科学学术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师座谈会中夏培肃的发言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徐献瑜:一个世纪的数学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1 青少年时期——聪明博学 |
2 求学之路——华盛顿大学 |
3 桃李满天下——九位院士 |
4 学术创新——多个“中国第一” |
5 品格高尚——引“名师无名”之热议 |
1) 淡泊名利、高洁睿智, 投身计算数学 |
2) 引“名师无名”之热议 |
6 结 语 |
(6)发展特色鲜明的计算数学专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算数学的概况 |
二、计算数学的专业归类问题 |
1. 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同。 |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 |
3. 对问题的理解不同。 |
三、发展特色鲜明的计算数学专业 |
1. 拓展专业知识体系, 调整课程配置。 |
2. 及时更新教材。 |
3. 重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
(8)力学期刊群的内外关系与学科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基于学术期刊关系的学科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学术期刊一般研究的文献概述 |
1.2.2 国外基于学术期刊关系的学科结构计量研究及进展 |
1.2.3 国内基于学术期刊关系的学科结构计量研究及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容安排 |
1.4 力学学科及其主要专业期刊概述 |
1.4.1 力学及其分支学科简介 |
1.4.2 力学主要期刊简介 |
1.5 数据与方法 |
1.5.1 数据来源与数据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Q测度法的改进 |
1.6 创新点摘要 |
2 力学期刊群的内部关系与力学的学科结构 |
2.1 基于内容分析的力学期刊群内部关系 |
2.1.1 力学期刊群的论文标题词分析 |
2.1.2 力学期刊群的增补关键词分析 |
2.1.3 力学期刊群的摘要内容分析 |
2.2 基于引文分析的力学期刊群内部关系 |
2.2.1 力学期刊群引用的出版物 |
2.2.2 力学期刊群的内部互引 |
2.3 力学期刊群内部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力学学科结构研究 |
2.3.1 不同视角下力学期刊群内部结构的比较 |
2.3.2 基于力学期刊群内部关系的力学学科结构分析 |
2.3.3 力学期刊群内部互引网络的引文倾向与引文强度分析 |
2.3.4 力学期刊群内部关系和力学学科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 |
2.4 力学各分支学科主流研究内容的可视化分析 |
2.4.1 知识可视化图谱的兴起 |
2.4.2 期刊选择与可视化分析方法 |
2.4.3 流体力学主流研究内容的可视化分析 |
2.4.4 固体力学主流研究内容的可视化分析 |
2.4.5 计算力学主流研究内容的可视化分析 |
2.4.6 振动力学主流研究内容的可视化分析 |
2.5 基于内部引文构成的力学学科的自我发展机制分析 |
2.5.1 概念和方法 |
2.5.2 分析与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3 力学期刊群的外部关系与力学的关联学科 |
3.1 力学期刊群的外部引用分析 |
3.1.1 力学期刊群对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1.2 流体力学期刊子群对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1.3 固体力学期刊子群对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1.4 计算力学期刊子群对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2 力学期刊群的外部被引分析 |
3.2.1 力学期刊群被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2.2 流体力学期刊子群被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2.3 固体力学期刊子群被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2.4 计算力学期刊子群被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3 基于力学期刊群外部关系的力学关联学科研究 |
3.3.1 概念和方法 |
3.3.2 力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3.3.3 流体力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3.3.4 固体力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3.3.5 计算力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3.4 基于内部和外部引文构成的力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学科环境分析 |
3.4.1 概念与方法 |
3.4.2 分析与结果 |
3.4.3 力学对内和对外引用构成的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力学期刊群的引文分析与力学的学科性质 |
4.1 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 |
4.2 力学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 |
4.3 力学各分支学科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 |
4.3.1 流体力学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 |
4.3.2 固体力学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 |
4.3.3 计算力学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表 |
附表1 66种力学期刊英文名称及缩写名称对照表 |
附表2 66种力学期刊标题词中的词数 |
附表3 66种力学期作者关键词总词频数 |
附表4 66种力学期增补关键词总词频数 |
附表5 66种力学期摘要中的词数 |
附表6 66种力学期刊的引用情况 |
附表7 66种力学期刊对16527种出版物的引用情况 |
附表8 66种力学期刊对该66种期刊的引用情况 |
附表9 JCR中部分学科的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
附表10 与力学期刊群有较强引文关系的JCR非力学期刊 |
附录B 对摘要用词的一种加权方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应用数学的发展和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 应用数学的发展历程 |
2 应用数学在中国 |
(1) 1950-1970年代 |
(2) 1980年代 |
(3) 1990年以后 |
3 应用数学未来展望 |
四、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数学”之三(论文参考文献)
- [1]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20世纪50年代中国计算技术的规划措施与苏联援助[J]. 张久春,张柏春. 中国科技史料, 2003(03)
- [3]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D]. 周子璇. 山西大学, 2020(01)
- [4]小议数学发展的哲学问题及其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关系中的表现[J]. 孙宏涛.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3(01)
- [5]徐献瑜:一个世纪的数学情怀[J]. 王汝发.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06)
- [6]发展特色鲜明的计算数学专业[J]. 钟宝江. 理工高教研究, 2005(05)
- [7]通用量子计算机:理论、组成与实现[J]. 吴楠,宋方敏,LIXiang-Dong. 计算机学报, 2016(12)
- [8]力学期刊群的内外关系与学科结构[D]. 陈立新.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9]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10]应用数学的发展和未来[J]. 胡毓达. 高等数学研究,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