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83年《电子敏感元器件推广应用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元件委员会电子敏感元件专业学组[1](1984)在《1983年《电子敏感元器件推广应用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文中研究说明 《电子敏感元器件推广应用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9月15~22日在北京召开。这是继1979年成都会议,1980年哈尔滨会议之后,由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元件学会敏感元件专业学组举办的第三次学术会议。也是本学组首次单独举办的一次学术活动。现纪要如下: 这次会议的具体宗旨是:首先突出强调电子敏感元器件“推广应用”这一重要议题,目的在于能更好地与电子工业部科
朱新荣[2](2017)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韩经济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大潮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协商制定经济贸易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定,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的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球涌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新浪潮。这股新浪潮推进之迅速,合作之深入,内容之广泛,机制之灵活,形式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不仅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特点,而且反映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新趋势。中韩建交25年来,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由“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到“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两国经济合作更是令世人瞩目,双方贸易额增长40倍,往返中韩两国的航班和轮船每天超过100班次,两国公费派遣留学生年约6万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投资对象国。韩国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对象国、第三大进口来源国。中国的对外贸易,完成双边贸易1000亿美元的目标,中日之间用了30年,中韩之间只用了13年。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合作典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为进一步推动两国间的经济合作,中韩两国于2012年5月正式启动中韩自贸区谈判,旨在为两国货物贸易提供制度保障,拓展电子商务、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等新兴战略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构建一个规范稳定可预期的框架。建立中韩自贸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将有力促进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区域的一体化。2015年2月25日,中韩双方完成中韩自贸协定全部文本的草签,对协定内容进行了确认。至此,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标志着中韩自贸区建设正式完成制度设计,即将进入实施阶段。中韩自贸协定创新性地引入了地方经济合作条款,明确将中国威海市和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作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2015年12月9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与韩国驻华大使金章洙交换外交照会,中韩双方共同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将于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并第一次降税,2016年1月1日第二次降税。中韩自贸协定(FTA)终于落地生根。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将会极大刺激双边贸易,专家预计五年内双方的贸易规模就会突破4000亿美元。目前双边贸易规模已经达到3000亿美元。中韩自贸协定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外签署的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同时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涉及领域最多的自贸协定。今天的中韩关系已经不是20年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为扩大对外开放而吸引“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兴工业国家”韩国的资本和技术输出那种简单的互利互惠关系,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得到巨大的提升,两国经济互补空间不断缩小,经济竞争态势越发明显,因此,两国围绕历史、领土争端、捕鱼权、对待“脱北者”的态度以及跨境犯罪问题,加上美、俄、日、朝等国的牵制,近年来龃龉不断,从而给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趋于复杂化。中韩之间的经济合作、贸易往来和投资不仅在山东威海十分顺利,在江苏苏州也取得了成功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不断推进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符合中韩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为此,应深化中韩自贸区建设,积聚区域经济合作经验;推进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推动整个亚太地区的一体化。“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依靠美国”,是韩国长期以来的国家战略,也是韩国朝野达成的共识。从李明博政府到朴槿惠政府,都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与中美两国同时交好,使韩国左右逢源,符合韩国的最大利益,也是中韩经济合作的最大动因。然而,2016年1月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在此前后还试射了一系列导弹,且放言,导弹试射的目标包括韩国领海和主要机场,韩国再次感受到了来自朝鲜的安全威胁。朝鲜的不断挑衅终于耗尽了韩国的耐心,2016年6月,韩国宣布同意美国在其领土上部署威胁到中国安全和战略利益的“萨德”反导系统,引起中国的强烈抗议和抵制,中韩关系急转直下。韩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破坏了中韩经济合作的基础,中韩经济合作面临严峻考验。
马景智[3](2019)在《手机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厂商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优化手机开发项目管理体系,注重手机开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快速推出满足用户需要的高品质产品。手机开发项目当前呈现出两个特征,一方面随着芯片行业的高度发展和IPD开发管理模式的应用,降低了研发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另一方面,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开发周期缩短和需求多变,给项目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论文首先综述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对手机厂商项目经理的访谈,总结了目前手机开发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对手机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行业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运营商在行业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当前手机产品开发过程的现状等。论文结合实际案例,论述了手机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项目立项时,通过编写风险管理规划文件,作为贯穿于项目整个周期的指导性纲领,对项目风险管理的策略、方法等做出了规定。以此为依据,进行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拟定控制措施,形成风险管理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对风险进行动态管理,不仅要对已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控制,还需要进行新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识别一般采用文件审核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和图表技术法。风险识别后,风险管理者会跟踪风险管理的进展,组织人员采用专家评估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的影响程度并得出风险综合值。责任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拿出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论文从需求变更、质量、成本、干系人、信息风险等方面的相应控制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论文论证了在手机开发项目全过程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方法、过程,希望能为从业者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于晨[4](2019)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促使校企合作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政策。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成效与走向,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育人水平的稳定与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回顾总结政策变迁历程为契机,准确认识和系统把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合理有序变迁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遵循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宏观层面方法论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的协同运用,在对政策演进历史分期、主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释分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并据此提出若干优化政策变迁路径的对策建议。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国家政策实践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三种“范式”:从上世纪末之前国家总体性控制下校企一体共生的行政推动,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与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促校联企改革攻坚,再到当前以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元协同共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探索。不同政策范式对于如何看待校企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稳定与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均存在显著的差异。以上述政策范式变化为依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8年间的“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98年至2010年间的“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2010年至今的“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不同阶段政策在类别形态、要素构成和变革强度等方面,呈现出由纲领性、散点式政策条文向系统与专门化政策体系发展,由权威命令与系统变革工具为主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由依附共生范式变革后的渐进性调整向双主协同范式演进的特征。政策的产生及调整,归根结底是身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部门所作出的抉择。政府作出相应抉择的动力,一方面源自其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另一方面则源自其自身的能动机制。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分别从上述两类机制入手,形成了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两种差异化的政策变迁解析路径。本研究综合运用政策网络、政策(政府)过程、新制度主义等多学科理论,基于“制度—场域—行动者”的辩证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场域—学习”解释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确立为核心解析变量,力求从中央政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及其自身的能动机制层面,系统探讨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从而实现国家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两种差异化解析路径的有机整合。通过应用该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结构性因素和行动者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行、企、校等各类关键行动者(公私组织)之间,因“权威”、“资金”、“信息”、“组织”、“合法性”等资源的彼此依赖而形成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成“政—政”、“政—行”两个政策制定场域和“央—地”、“企—校”两个政策执行场域。“政—政”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系统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关系。“政—行”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家行业管理中介机构之间的分级决策或合作治理关系。上述政策制定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制度的影响。“央—地”执行场域涉及中央政府(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企—校”执行场域涉及各类企业与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合作关系。上述政策执行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税收分配、财政支付、产业经济、教育行政、劳动就业等制度的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的持续运作与深刻变革,会对中央职能部门的决策与行为产生特定的压力机制,并引发校企合作政策在形态类别设置、工具选择运用乃至范式层面不断发生变迁。与此同时,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国家行动者”和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中央职能部门在特定制度结构性因素和场域关系性因素的影响下,会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偏好,主动开展先期循证性学习、局部试验性学习、事后改进性学习,以引导和持续推动国家政策创新发展。这种中央职能部门的能动机制,为校企合作政策过程附加了源源不断的作用力,将国家政策实践限定在中央可控范围之内,并确保其始终具备旺盛的变革驱动力与发展调适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优化路径的择定,必须高度关注上述影响政策场域运作变革、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引导政策场域的有序运作与良性变革,并完善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组织程序。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刘泽[5](2012)在《生态型加筋土挡墙动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文中认为生态型加筋土挡墙是集现代加筋土技术与植被护坡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支挡结构,在实际工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针对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相关研究很少,设计时也是套用传统加筋土挡墙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使得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制约了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推广应用。本文结合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高速公路加筋土结构应用技术与示范工程”(编号:200612)和浙江省交通科技项目“柔性生态挡墙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专题研究”(编号:2010H08)的研究,以绍诸高速公路加筋土挡墙实体工程为依托,以绿色加筋格宾挡墙和土工格栅包生态袋加筋土挡墙为代表,通过理论分析、室内外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对筋土相互作用机理、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破坏失稳机理、动力特性、稳定性分析方法和耐久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通过不同筋材加筋粘土的大三轴试验、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对加筋粘土的强度和筋土界面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平面网状筋材的加筋特点,获得了含水量、加筋间距对加筋粘土抗剪强度影响的计算公式、粘土与不同筋材间的摩擦系数,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数。2、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工况(普通工况、半挖半填工况)、不同结构(绿色加筋格宾挡墙和土工格栅包生态袋加筋土挡墙)的生态型加筋土挡墙在交通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获得了不同荷载幅值、频率和加载次数下生态型加筋土挡墙不同部位的加速度、动土压力响应规律,挡墙的竖向和水平向变形的累积变形规律以及筋材累积拉应变增长规律。3、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工况、不同结构形式的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静力特性,获得了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变形规律、筋带应变的分布与发展规律、极限承载力、挡墙的失稳破坏方式。4、以绍诸高速公路K38+325-k38+485路段的绿色加筋格宾挡墙实体工程为原型,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车辆荷载作用下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动响应特征。5、在对土工合成材料耐久性损伤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加筋土挡墙耐久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筋材应变控制和加筋土结构侧向变形控制要求,提出了加筋土结构耐久性评估准则,建立了加筋土结构寿命预测方法。6、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的上限法理论,分析了普通工况和半挖半填工况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破坏失稳机制,获得了两种工况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7、基于结构系统可靠性理论,建立了加筋土挡墙在不同失效模式下的极限状态方程,分析了各失效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加筋土挡墙结构系统可靠度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8、提出了加筋土结构稳定性分析的点安全系数法。推导了岩土体、筋材和筋土界面的点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建立了筋材的抗拉、抗拔安全系数计算方法,给出了点安全系数法在FLAC3D中实现的步骤和FISH命令,并进行了实例分析。9、对绿色加筋格宾挡墙进行了现场试验,测试了施工过程中绿色加筋格宾挡墙基底不同方向的土压力、墙内竖向土压力,面墙后侧向土压力、筋材拉应变以及挡墙侧向变形的发展规律。10、结合试验研究、现场测试和调研成果,对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工程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张必胜[6](2015)在《数字城市建设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支撑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数字中国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数字中国的基础框架。当前,我国90%以上设区的地市已启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通过验收并取得初步应用的已超过50%,在地理空间框架基础支撑前提下建设的数字城市,正处在探索和实践阶段,数字城市建什么、如何建、怎么管、为谁用、投资多少、建设周期等相关问题成为困扰数字城市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从数字城市建设发展规律入手,从支撑和促进城市和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可协调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分析总结当前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方式、现状,提出数字城市分三阶段建设构想,并详细论述数字城市体系、方法、内容、关键技术、信息数据资源成果、支撑系统、运维管理系统、应用发布系统等相关建设课题,最后阐述数字城市建设需要厘清的几个重要关系以及数字城市战略推进方向和内容。
王义遒[7](2016)在《我国原子频标事业早期回顾一隅》文中研究说明作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和记忆回顾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原子频标事业的发展历程。
任天龙[8](2018)在《EPC模式下国际火电项目总承包商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火电厂建设项目一般投资规模大,时间跨度长,专业水平高,影响范围广,传统的工业生产建设管理方式不能适应这种需求,往往造成采购、施工、设计之间衔接脱节、浪费巨大、工期庸长、材料损耗、品质低下等问题。为了促使火电建设项目能满足安全、质量、进度和效益的要求,国际上逐步发展出全面负责火电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调试、试运行等全过程的EPC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而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总承包商除了将进行常规的合同管理、资金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环保管理等繁杂的管理工作外,还要面对海外业主、跨国政府、教派文化、地域气候差异等异常的工作环境,项目总承包商项目管理团队直接从业主方转接、承受了业主原担负的项目责任,EPC模式下的国际火电建设项目总承包商将面临诸多的挑战和巨大的风险。本文在现代EPC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等理论的基础上,从国际火电建设工程的实际出发,针对EPC模式下的国际火电建设项目工程的特点,通过对以往国际火电建设项目历史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基础上,对项目总承包商面临的风险源进行分层解析,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火电建设工程公司在进行国际火电建设项目中使用的风险分析和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同时,本文结合伊拉克W火电(4×310MW+2×610MW)建设项目风险案例,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定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风险分析论证,并对国际项目中典型风险进行了剖析,提出了防范应对措施。本文从总承包商的角度,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国际EPC模式火电建设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中,希望通过在项目管理中全面实施风险管理,提高我国火电建设企业在国际EPC项目中的管理水平,增强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中的竞争力。
姚毓武[9](1991)在《中国体育科研现状调研概况(摘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系我室情报研究课题《中国体育科研现状调查研究》摘要,材料主要取自1978年以来总计270篇有关文献,内容包括科研总论和科研政策、管理、机构、经费、仪器设施、队伍、学术团体、科研特点及趋势等十个方面,其目的在于为有关领导、科研部门及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实施管理以及从事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李怡[10](2010)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机理与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培育》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是国家、地区和经济组织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经济的持续繁荣并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金和技术的规模存量,而是依赖于知识、技术和信息的生产、扩散、积累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知识资本增量。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搏弈过程中,“硅谷”、“新竹”、“中关村”等优势创新区域的发展历程体现出知识资本系统化创新的巨大能量。区域创新系统根植于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中,在内外部双重动力作用下形成组织内学习、组织间扩散和系统内溢出的连续作用机制,驱动创新主体建立起稳定的相互关系进而形成网络状的经济社会复合体。其中,知识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动力因子,加快知识的生产、扩散和物化过程是推进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首要目标,这一过程促成了创新要素向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主体向创新极聚拢、创新极向多创新极共生演化以及多个多创新极共生体形成区域创新系统的路径,体现了微观层面创新活动形成宏观层面创新系统的内在机理。在区域创新系统形成以后的演化过程中,系统内创新组织数量与规模的变化,以及创新环境的改变,最终都是通过影响知识资本生成、扩散和使用的方式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就是物质要素和知识资本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网络中的多层次、多通道配置过程;区域创新系统从创立孵化、成长、成熟,直到创新衰退或持续创新的演化路径,就是物质要素和知识资本通过创新系统配置实现创新和价值增值的过程;社会生产体系对商品价值以及社会消费体系对商品使用价值无限追求的过程,就是区域创新系统在内外部双重动力作用下不断发展和跃升的过程。西部地区是我国的欠发达地区。依靠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走系统化创新道路是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加快区域发展速度的必由之路。在投入-产出集中度高、创新资源国有属性强、研发成果市场转化率低、大学和科研机构贡献率大和创新产出弹性小的情况下,以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为主要内容的外力先导推动是加速西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本文认为西部区域创新系统整体处在创立孵化阶段,其中四川、陕西和重庆三省市已进入成长阶段,广西、云南和内蒙古是西部其它省区中最有可能突破创立孵化阶段随后进入成长阶段的省区。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成都-重庆、西安-兰州、南宁-贵阳-昆明、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四个跨省市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培育西部地区创新系统的重点区域。现阶段,经济体制障碍、主体功能错位、市场发育滞后、要素流通不畅和创新投入不足等因素导致的演化机理不健全和非效率,是西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主要障碍,通过确立法律保障体系、规范政府管理体、强化政策引导机制、完善信息传递机制和建立监督评估机制等方式,激发并培育创新系统成长所需的内外部动力,健全并耦合区域创新系统形成与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机制,使组织学习、创新扩散和知识溢出机制连贯并持续作用于创新活动,是消除西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障碍的关键。强化政府先导作用,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同步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培育创新优势区域为途径,以健全政策支持体系、构建创新通道网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市场环境和完善城市网络体系为手段,整合西部地区创新资源,加快创新要素培育,推进重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演化,逐步形成西部地区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框架。
二、1983年《电子敏感元器件推广应用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83年《电子敏感元器件推广应用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2)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韩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概述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特点 |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相互依存论 |
一、相互依存论的定义 |
二、相互依存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三、相互依存论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地缘经济学 |
一、地缘经济学理论概述 |
二、地缘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观点 |
三、地缘经济学理论和缺陷与发展趋向 |
第二章 中韩经济合作及其成就与问题 |
第一节 中韩经济合作的意义 |
一、中韩经济合作是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石 |
二、中韩经济合作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源 |
三、中韩经济合作是分化美日韩同盟关系的重要选项 |
四、中韩经济合作是倒逼台湾与大陆相向而行的有效手段 |
五、中韩经济合作是缓和朝鲜半岛局势推动半岛和平统一的基础 |
第二节 中韩经济合作的历程 |
一、中韩经济合作的萌芽阶段(1979--1984) |
二、中韩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1985--1991) |
三、中韩经济合作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阶段(1992--1997) |
四、中韩经济合作的调整阶段(1998--2001) |
五、中韩经济合作的成熟阶段(2002--) |
第三节 中韩经济合作的成就和问题 |
一、双边贸易方面 |
二、相互投资方面 |
三、金融合作方面 |
四、旅游观光方面 |
五、产业合作方面 |
第四节 中韩自贸协定的谈判与中韩自贸区的建立 |
一、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提出 |
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的谈判与缔结 |
三、中韩自贸区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三章 中韩经济合作卓有成效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政治外交良性互动 |
一、互相了解和探索 |
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三、构建并打造“新的中韩关系” |
四、“萨德”入韩的考验 |
第二节 经贸投资迅猛发展 |
一、两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
二、两国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逆差增大 |
三、韩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
四、中韩签署自贸协定 |
第三节 人文交流屡破新高 |
一、两国建交重启文化交流大门 |
二、“韩流”强劲,“汉风”渐起 |
三、人文交流进入常态化和制度化 |
第四节 军事合作不断深化 |
一、战略伙伴合作关系推动军事合作 |
二、联合军演深化军事合作 |
三、韩国归还志愿军遗骸 |
第四章 深化中韩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领土争议 |
一、苏岩礁归属 |
二、黄海划界 |
三、东海划界 |
四、防空识别区划设 |
第二节 渔业纠纷 |
一、中韩渔业纠纷由来 |
二、中韩渔业纠纷频发的原因 |
第三节 企业非法撤资 |
一、韩国企业非法撤资情况 |
二、韩国企业非法撤资的原因 |
第四节 民族宗教历史认识差异 |
一、韩国狭隘民族主义作祟 |
二、韩国民间宗教团体在中国从事非法活动的问题 |
三、韩国历史认识混乱 |
第五节 国际因素 |
一、美国因素 |
二、俄罗斯因素 |
三、日本因素 |
四、朝鲜因素 |
五、“萨德”问题 |
第五章 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的实践 |
第一节 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的成功实践 |
一、贸易合作 |
二、投资合作 |
三、经济活动平台合作 |
第二节 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取得成功的原因 |
一、良好的投资环境 |
二、齐全的产业配套 |
三、睦邻友好的两国关系 |
四、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推动 |
第三节 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
一、中韩经济合作的苏州经验 |
二、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推进中韩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深化中韩自贸区建设,积聚区域经济合作经验 |
一、加强政治互信,夯实深化中韩自贸区建设的政治基础 |
二、减少贸易摩擦,构建高效便捷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
三、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中韩两国人民的互相认同 |
第二节 推进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 |
一、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加强三国政治信任 |
二、充分认识中日韩自贸区的重要意义 |
三、完善磋商机制,缩小分歧形成共识 |
第三节 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 |
一、加快区域经济整合,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 |
二、强化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制度性保障 |
三、深耕人文社会交流,形成东亚认同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大韩民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 |
附录二 中韩面向未来联合声明 |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
附录四 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 |
后记 |
(3)手机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
2.2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概述 |
2.3 项目风险识别概述 |
2.4 项目风险分析概述 |
2.5 项目风险控制概述 |
第三章 手机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手机行业发展总体状况 |
3.1.1 产品不断创新求变 |
3.1.2 品牌集中化和海外扩张 |
3.1.3 运营商在行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
3.2 手机产品开发过程现状 |
3.3 手机开发项目经理现状 |
3.4 手机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
第四章 手机开发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分析 |
4.1 手机开发项目风险管理规划 |
4.2 手机开发项目风险的识别过程 |
4.2.1 风险的来源 |
4.2.2 风险的识别 |
4.3 手机开发项目风险的分析过程 |
4.4 项目风险的控制过程 |
4.5 典型案例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访谈内容 手机开发项目现状和风险管理研究 |
致谢 |
(4)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
二、政策变迁 |
三、政策场域 |
四、政策学习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研究 |
二、政策变迁过程理论及应用研究 |
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关系研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方法论层面 |
二、分析技术层面 |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变迁轨迹 |
第一节 “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78—1998 年) |
一、实施行业企业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办方针 |
二、引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校办产(企)业发展 |
三、选择在部分地区开展“双元制”改革试点 |
第二节 “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1998—2010 年) |
一、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路径 |
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
三、启动实训基地及师资建设项目 |
四、开展半工半读等国家政策试验 |
第三节 “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加快健全央地校企合作专属法规制度体系 |
二、充分挖掘国家行业系统的指导与协调功能 |
三、依托央财项目持续搭建校企合作政策平台 |
四、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 |
五、支持基层创新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 |
第四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一、由行动纲领和散点式条文向国家政策体系发展 |
二、由少数政策工具主导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 |
三、由旧范式变革后的渐进调整向政策新范式演进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解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制度—场域—行动者:构建解释分析框架的基本视角 |
一、“结构”与“行动者”的辩证关系:社会科学“元理论”的启示 |
二、制度与场域:“结构”维度的主体构成要素 |
三、结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行动者”的能动机制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核心解析变量 |
一、政策场域 |
二、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 |
第三节 解释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预设 |
一、框架设计原则与整体结构 |
二、理论预设 |
第四章 政策制定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政—政”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由中央职能部门构成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同级协商到上级协调: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二节 “政—行”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与政企分开改革相伴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分级决策到合作治理: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政策执行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央—地”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行政科层体制影响下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市县为主到省域统筹: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二节 “企—校”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行政共生到互利共赢: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政策学习:中央职能部门主动引导政策变迁的有效策略 |
一、国家“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 |
二、政策学习的主要形式 |
第二节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影响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革命和国家建设实践成功历史经验的内化迁移 |
二、政策调整过程中节约政府决策成本的有效方法 |
三、有限理性约束下规避政策改革风险的合理选择 |
四、保障央地政策参与主体创新积极性的必要策略 |
第七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 |
一、推动全国人大主导校企合作立法进程 |
二、发挥政协协商决策职能助力政策创新 |
第二节 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 |
一、设立常设型的议事协调机构 |
二、建立健全国家行政协助制度 |
第三节 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 |
一、健全国家法律体系,强化政策设计参与权 |
二、扩大利益代表范畴,提升协同决策合法性 |
三、推行购买服务机制,增强政策变迁影响力 |
第四节 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 |
一、加强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力度 |
二、保留适量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 |
第五节 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 |
一、推行协调性的劳动就业制度 |
二、完善国家培训质量标准制度 |
第六节 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
一、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政策试验法治化 |
二、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政策试验透明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生态型加筋土挡墙动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加筋土挡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加筋土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加筋土挡墙的研究现状 |
1.2.3 加筋土挡墙的工程应用与技术交流 |
1.3 生态型加筋土挡墙 |
1.3.1 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概念与特征 |
1.3.2 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加筋粘土的强度与界面特性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加筋土的大三轴试验 |
2.2.1 试验简介 |
2.2.2 加筋粘土的强度特点 |
2.2.3 粘土加筋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粘土与土工合成材料的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
2.3.1 直剪试验 |
2.3.2 拉拔试验 |
2.3.3 基于拉拔试验的筋土界面关系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型加筋土挡墙动、静力学特性模型试验 |
3.1 引言 |
3.2 模型设计与试验方法 |
3.3 模型制作 |
3.4 交通荷载作用下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动力特性 |
3.4.1 普通工况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动响应与变形特性分析 |
3.4.2 半挖半填工况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动响应与变形特性分析 |
3.4.3 两种工况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动响应对比 |
3.5 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静力特性 |
3.5.1 普通工况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静力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
3.5.2 半挖半填工况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静力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动、静力学特性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分析方法 |
4.3 生态型加筋土挡墙静力特性数值分析 |
4.3.1 模型建立 |
4.3.2 普通工况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破坏机理数值分析 |
4.3.3 半挖半填工况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破坏机理数值分析 |
4.4 车辆荷载作用下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
4.4.1 模型建立 |
4.4.2 车辆荷载的选取与加载 |
4.4.3 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结构特性 |
4.4.4 车辆荷载作用下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动力响应 |
4.4.5 车辆荷载对生态型加筋土挡墙动土压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筋土挡墙的耐久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土工合成材料的耐久性损伤规律与寿命预测 |
5.2.1 土工合成材料的耐久性与损伤原因 |
5.2.2 不同应用条件下土工合成材料的耐久性损伤规律 |
5.2.3 土工合成材料的耐久性预测 |
5.3 加筋土挡墙的蠕变耐久性研究 |
5.3.1 土工合成材料的蠕变规律 |
5.3.2 加筋土挡墙中筋材的蠕变规律 |
5.3.3 加筋土挡墙的蠕变耐久性分析 |
5.3.4 实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筋土挡墙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生态型加筋土挡墙极限承载力分析的上限法 |
6.2.1 塑性极限分析的上限法 |
6.2.2 普通工况生态型加筋土挡墙极限承载力分析的上限法 |
6.2.3 半挖半填工况生态型加筋土挡墙极限承载力分析的上限法 |
6.2.4 实例分析 |
6.3 加筋土挡墙结构系统稳定的可靠性分析 |
6.3.1 工程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 |
6.3.2 加筋土挡墙结构系统稳定的可靠性 |
6.3.3 实例分析 |
6.4 加筋土挡墙稳定性分析的点安全系数法 |
6.4.1 点安全系数的定义 |
6.4.2 点安全系数法在FLAC~(3D)中的实现方法 |
6.4.3 实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现场试验 |
7.1 引言 |
7.2 绿色加筋格宾挡墙现场试验 |
7.2.1 工程概况 |
7.2.2 现场试验方案 |
7.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7.3 生态型加筋土挡墙的工程应用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工作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数字城市建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数字城市建设发展概述 |
1.1 数字城市的基本认识 |
1.2 数字城市建设必要性 |
1.2.1 价值作用 |
1.2.2 效益分析 |
1.3 数字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
1.4 数字城市建设发展需求 |
1.5 数字城市战略推进 |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数字城市建设目标及关键技术 |
2.1 总体目标 |
2.2 具体目标 |
2.3 数字城市关键技术 |
2.4 数字城市建设发展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城市建设保障体系 |
3.1 组织保障 |
3.2 政策保障 |
3.3 基础设施保障 |
3.3.1 硬件、网络设施 |
3.3.2 平台软件环境 |
3.3.3 开发环境 |
3.4 基础数据保障 |
3.5 技术保障 |
3.5.1 成立信息资源中心 |
3.5.2 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3.6 网络体系保障 |
3.7 安全体系保障 |
3.8 运维管理及通用接口设计 |
3.9 规范标准体系保障 |
3.9.1 引用标准 |
3.9.2 配套政策 |
3.9.3 地方标准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城市建设内容和方式 |
4.1 体系架构 |
4.2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
4.2.1 主要内容 |
4.2.2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获取 |
4.2.3 地理信息资源整合 |
4.2.4 支撑系统建设 |
4.3 基于空间信息源的多尺度地形图智能化缩编方法 |
4.3.1 缩编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
4.3.2 智能化缩编的基本思想 |
4.3.3 智能化缩编系统的架构和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
5.1 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意义及组织结构 |
5.2 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资源 |
5.3 共享交换平台 |
5.4 地理空间框架、数字城市与物联网城市、智慧城市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字湘潭建设实例 |
6.1 数字湘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平台 |
6.2 数字湘潭公共服务平台结构 |
6.2.1 空间信息共享交换服务系统 |
6.2.2 空间信息公共服务系统建设 |
6.2.3 空间信息交换通用接口 |
6.2.4“一站式”门户 |
6.2.5 后台运营维护管理系统 |
6.3 系统示范应用领域 |
6.3.1 规划部门 |
6.3.2 国土部门 |
6.3.3 房产部门 |
6.3.4 城管执法部门 |
6.3.5 公安、交警部门 |
6.3.6 环保部门 |
6.3.7 管线应用部门 |
6.4 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
6.4.1 电子政务 |
6.4.2 真三维城市仿真系统 |
6.4.3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 |
6.4.4 社会安全联合救助系统 |
6.4.5 公众网络版电子地图服务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综合奖励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科技奖励目录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科技成果目录 |
附录E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活动目录 |
(8)EPC模式下国际火电项目总承包商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发展和现状 |
1.2.2 国内风险管理研究发展和现状 |
1.2.3 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论文的主要框架 |
第二章 EPC项目特点及风险管理流程 |
2.1 项目管理理论 |
2.1.1 项目管理概述 |
2.1.2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 |
2.1.3 EPC项目管理特点 |
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1 风险管理概述 |
2.2.2 风险识别 |
2.2.3 风险评价 |
2.2.4 风险应对 |
第三章 伊拉克W火电总承包项目风险识别 |
3.1 伊拉克W火电总承包项目概述 |
3.1.1 伊拉克W火电总承包项目概况 |
3.1.2 风险识别过程及清单 |
3.2 伊拉克W火电总承包项目风险识别 |
3.2.1 风险清单 |
3.2.2 政治文化风险 |
3.2.3 自然环境风险 |
3.2.4 经济财务风险 |
3.2.5 设计管理风险 |
3.2.6 施工管理风险 |
3.2.7 采购管理风险 |
3.2.8 组织管理风险 |
3.2.9 安全健康环保风险管理 |
第四章 伊拉克W火电总承包项目风险评价 |
4.1 风险管理评价方法概述 |
4.1.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4.1.2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简介 |
4.2 伊拉克W火电总承包项目风险评价计算 |
4.2.1 层次分析法计算分析 |
4.2.2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
4.3 伊拉克W火电总承包项目风险评价结果综述 |
第五章 伊拉克W火电总承包项目风险应对 |
5.1 伊拉克W火电总承包项目风险应对策略综述 |
5.2 伊拉克W火电总承包项目风险应对 |
5.2.1 政治文化风险应对 |
5.2.2 自然环境风险应对 |
5.2.3 经济财务风险应对 |
5.2.4 设计管理风险应对 |
5.2.5 施工管理风险应对 |
5.2.6 采购管理风险应对 |
5.2.7 组织管理风险应对 |
5.2.8 安全健康环保风险应对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国体育科研现状调研概况(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科研总论部分 |
一、现代体育科学研究发展背景 |
二、中国体育科技工作的形势 |
三、坚持改革,开创体育科技工作新局面 |
政策部分 |
科研管理部分 |
一、我国应加强现代体育科技管理 |
二、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探索体育科研管理工作的新路子 |
科研机构部分 |
一、我国体育科研体制的形成 |
二、我国体育科研机构体制改革问题 |
科研经费部分 |
一、我国体育科研投资情况 |
二、目前我国科研单位经费多渠道来源的探索 |
科研仪器部分 |
科研队伍部分 |
一、我国初步形成了一支体育科研队伍 |
二、我国体育科技人才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学术团体部分 |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发展概况 |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近三年发展概况 |
科研特点部分 |
一、体育科学的发展特点 |
二、研究广度和深度有了断发展 |
三、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 |
四、科研为实践服务的目标更明确 |
五、科研理论和方法手段在不断更新 |
六、发展研究专长 |
七、高校体育科研特点 |
科研趋势部分 |
一、当前科研总趋势 |
二、我国体育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
三、部分学科科研趋势 |
(10)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机理与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知识资本化 |
1.1.2 经济区域化 |
1.1.3 创新系统化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写作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篇章结构 |
1.6 创新与不足 |
2.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路径 |
2.1 演化经济学核心思想 |
2.2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线索 |
2.2.1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
2.2.2 增长极、点轴开发与网络开发理论 |
2.2.3 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 |
2.2.4 产业区与新产业区理论 |
2.3 创新理论 |
2.3.1 创新概念的源起 |
2.3.2 创新内涵的扩展 |
2.3.3 创新模式的进化 |
2.4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4.1 弗里曼:强调企业研发 |
2.4.2 波特:强调竞争优势 |
2.4.3 伦德瓦尔:强调互动学习 |
2.4.4 纳尔逊:强调制度安排 |
2.4.5 佩特尔和帕维特:强调激励结构 |
2.4.6 OECD:强调知识流动 |
2.4.7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强调创新的可持续性 |
2.5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 |
2.5.1 理论内涵演化 |
2.5.2 相关研究总结与评价 |
2.6 相关概念辨析 |
2.6.1 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 |
2.6.2 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系统 |
2.6.3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 |
3.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内涵与基本框架 |
3.1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
3.1.1 区域的界定 |
3.1.2 创新的外延 |
3.1.3 系统的特征 |
3.1.4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
3.2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
3.2.1 创新主体要素 |
3.2.2 创新功能要素 |
3.2.3 创新环境要素 |
3.3 区域创新系统的互动机制 |
3.3.1 利益驱动机制 |
3.3.2 学习培训机制 |
3.3.3 竞争协作机制 |
3.4 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 |
3.5 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 |
3.5.1 本地根植性 |
3.5.2 互利平等性 |
3.5.3 相对稳定性 |
3.5.4 系统协调性 |
3.5.5 持续动态性 |
3.5.6 辐射扩散性 |
3.5.7 外部开放性 |
3.6 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 |
3.6.1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
3.6.2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3.6.3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3.6.4 培育产业竞争优势 |
3.6.5 发掘区域后发优势 |
3.6.6 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
4. 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机理 |
4.1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动力因子 |
4.1.1 知识 |
4.1.2 知识的资本化过程 |
4.1.3 知识资本 |
4.1.4 知识资本化的影响因素 |
4.2 创新组织的决策 |
4.2.1 决策依据 |
4.2.2 决策模型 |
4.3 创新组织内的组织学习机制 |
4.3.1 组织学习原理 |
4.3.2 组织知识学习模型 |
4.4 创新组织间的创新扩散机制 |
4.4.1 创新扩散原理 |
4.4.2 知识资本扩散模型 |
4.5 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溢出机制 |
4.5.1 知识溢出原理 |
4.5.2 知识溢出效率模型 |
5. 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路径 |
5.1 单一创新极的形成 |
5.1.1 创新极的内涵 |
5.1.2 创新极的结构 |
5.1.3 创新极的形成 |
5.1.4 创新极形成的临界规模 |
5.1.5 创新极的发展阶段 |
5.1.6 创新极的特征 |
5.1.7 创新极的主要功能 |
5.2 单创新极向多创新极共生的演化 |
5.2.1 共生的内涵 |
5.2.2 多创新极共生演化的动因 |
5.2.3 多创新极共生的条件 |
5.2.4 多创新极的共生形式 |
5.2.5 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 |
5.3 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 |
5.3.1 常态下的演化 |
5.3.2 新创新极进入后的演化 |
5.3.3 创新环境改变后的演化 |
6. 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模式与伴随效应 |
6.1 内力拉动型演化 |
6.1.1 内生动力的作用方式 |
6.1.2 内力拉动型演化的特点 |
6.2 外力推动型演化 |
6.2.1 外生动力的作用方式 |
6.2.2 外力推动型演化的特点 |
6.3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伴随效应 |
6.3.1 工业化效应 |
6.3.2 城市化效应 |
7. 区域创新系统的比较研究 |
7.1 美国硅谷产业带 |
7.1.1 演化路径 |
7.1.2 演化特点 |
7.2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
7.2.1 演化路径 |
7.2.2 演化特点 |
7.3 中国北京中关村科技园 |
7.3.1 演化路径 |
7.3.2 演化特点 |
7.4 比较分析 |
7.4.1 演化路径比较 |
7.4.2 演化特点比较 |
8. 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 |
8.1 西部地区创新活动的主要特征 |
8.1.1 创新投入-产出集中度高 |
8.1.2 创新资源国有属性强 |
8.1.3 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低 |
8.1.4 大学和科研机构贡献率大 |
8.1.5 创新产出弹性小 |
8.2 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评估 |
8.2.1 主因素分析法 |
8.2.2 数据包络分析法 |
9. 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障碍 |
9.1 制约西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主要障碍 |
9.1.1 经济体制障碍突出 |
9.1.2 创新主体功能错位 |
9.1.3 市场功能发育滞后 |
9.1.4 创新要素流通不畅 |
9.1.5 创新投入长期不足 |
9.1.6 演化动力机制缺损 |
9.2 突破西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障碍的机制设计 |
9.2.1 确立法律保障体系 |
9.2.2 规范政府管理体制 |
9.2.3 强化政策引导机制 |
9.2.4 完善信息传递机制 |
9.2.5 建立监督评估机制 |
9.2.6 培育内生动力机制 |
10. 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培育 |
10.1 培育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战略思路 |
10.2 培育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战略途径 |
10.2.1 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 |
10.2.2 优化产业结构 |
10.2.3 强化产-学-研结合 |
10.2.4 培育创新优势区域 |
10.3 培育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重点区域 |
10.3.1 成都-重庆双核创新系统 |
10.3.2 西安-兰州双核创新系统 |
10.3.3 南宁-贵阳-昆明三核创新系统 |
10.3.4 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三核创新系统 |
10.4 培育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建议 |
10.4.1 强化政府先导作用 |
10.4.2 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
10.4.3 构建创新通道网络 |
10.4.4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10.4.5 加大创新投入力度 |
10.4.6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
10.4.7 优化创新市场环境 |
10.4.8 完善城市网络体系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1983年《电子敏感元器件推广应用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1983年《电子敏感元器件推广应用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J].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元件委员会电子敏感元件专业学组. 传感器技术, 1984(S1)
- [2]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韩经济合作研究[D]. 朱新荣. 苏州大学, 2017(04)
- [3]手机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马景智.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5)
- [4]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D]. 于晨. 天津大学, 2019(01)
- [5]生态型加筋土挡墙动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 刘泽. 中南大学, 2012(12)
- [6]数字城市建设发展研究[D]. 张必胜. 湖南科技大学, 2015(03)
- [7]我国原子频标事业早期回顾一隅[J]. 王义遒. 时间频率学报, 2016(04)
- [8]EPC模式下国际火电项目总承包商风险管理研究[D]. 任天龙.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9]中国体育科研现状调研概况(摘要)[J]. 姚毓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1(02)
- [10]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机理与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培育[D]. 李怡.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