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耕地资源现状令人担忧(论文文献综述)
崔丽鸽[1](2021)在《甘肃省耕地生态补偿问题量化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明确指出:土壤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全国土壤点位污染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的污染超标率高达19.4%,耕地的土壤环境状况令人担忧。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耕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区,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对甘肃省耕地生态补偿的量化研究,不但能缓解因耕地资源分布利用不均而引起的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等,还将会对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以甘肃省耕地生态补偿为研究对象,采用甘肃省2013-2018年土地面积数据、人口数据、土地生产消费数据以及农产品价格等数据,通过对甘肃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三维生态足迹等内容的研究,最终对甘肃省耕地生态补偿的量化方法及结果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和得到结论如下:第一,为加强对土地价值量化的准确性,在现有基础耕地价值量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甘肃省耕地生态补偿量化新模型:(1)在测算耕地生态消费量时,选用三维生态足迹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耕地生态消费量进行测算,对耕地消费量的度量更为准确。(2)构建模型时,首次尝试将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并依据三维生态足迹确定补偿阈值,建立耕地生态补偿的支付/受偿标准。(3)依据研究区的生态足迹变化量与GDP的变化间的关系,对2018年甘肃省14个市州的耕地生态补偿优先级进行修正。第二,通过对甘肃省耕地生态补偿量的测算,得到如下量化分析结论:(1)在省域视角下,甘肃省耕地生态补偿总量波动较大,其中2017年获得的补偿量最高为4910.49万元,2015年支付的耕地生态补偿量最高为13052.43万元。甘肃省耕地资源供需严重失衡,在2013-2018年,甘肃省除2013年和2017年为生态盈余外,其余年份均为生态赤字状态,而甘肃省的足迹深度在0.96到1.08间波动变化,说明在2013-2018年甘肃省的耕地资源利用率较高,甚至部分年份的耕地资源并未满足当地的资源消耗。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较大,在研究期内,2017年耕地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低(14.13亿元),在2015年耕地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16.52亿元)。(2)在市域视角下,各市州生态补偿量差距较大,各市州在2018年耕地生态补偿量支付最高的省份为定西市(7885.40万元),获得耕地生态补偿最高的为庆阳市(6939.24万元),相差14824.64万元。各市州耕地资源失衡严重,大部分市州在2013-2018年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并且在研究期内足迹深度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说明各市州的耕地资源一直在过度消耗。各市州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不断下降。在2013-2018年各州间耕地的供给能力相差较大,在2018年,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张掖市为1.054亿元,最低的嘉峪关市为0.007亿元,相差1.047亿元。
平忠霸[2](2021)在《中国2003-2016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核算是环境经济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本研究遵循《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SEEA-2012)》,提出并建立了一套估算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货币化成本的综合模型框架。具体包括:使用边际机会成本法来估算矿产资源耗竭成本,采用收益还原法估算耕地耗竭成本;采用人力资本法估算空气污染的人体健康损失成本,使用直接市场法核算酸雨造成的农业损失成本、二氧化碳减排成本、污染型缺水损失成本和渔业损失成本,采用治理成本法核算了固体废弃物污染成本。使用以上综合模型核算2003-2016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并得出我国绿色GDP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2003年至2016年,中国绿色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4.76%,而资源环境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11.90%(16304.7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016年的5.72%(42602.0亿元人民币),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更加可持续,环境更加友好;(2)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占资源环境总成本的年平均比重超过80%,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消耗;(3)资源环境总成本随着时间呈倒“U”型,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矿产资源耗竭成本和水污染成本都分别与人均GDP呈倒“U”型特征,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规律;(4)尽管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居世界首位,但由于中国在调整工业和能源消费结构、控制污染等方面的努力,资源环境总成本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5)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环境保护政策对中国绿色GDP发展的影响。推进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等一系列绿色积极政策的实施对GDP的绿色化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贵军[3](2019)在《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资源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会导致土地生态系统本身失衡,还会因为土地所提供产品的品质问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土地安全问题已经在人类长期非理性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土地承载安全问题升级为土地生态环境和功能安全问题,土地生态安全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耕地生态安全的内涵、评价体系、安全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且多数研究空间尺度过大,缺乏反映耕地本身土壤养分含量、环境质量以及健康功能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信息,导致研究结果很难触及耕地生态安全的深层实质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农业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成果为主要数据源并结合实地取样补测数据,获取了较为详尽的数据信息;结合耕地生态安全理论内涵研究、构建概念模型及评价体系,以环渤海区域的黄骅市为典型地域实施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整治分区,并展开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及保护策略体系研究。旨在推动土地生态安全理论研究,指导农业生态安全生产实践和加速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厘清了耕地生态安全内涵,构建了耕地生态安全概念模型研究从“生态安全”、“土地资源安全”及“土地生态安全”理论出发,考虑中国的人地关系背景及耕地利用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耕地生态安全的系统动力学原理,将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界定为:承载安全、土地(土壤)环境安全、系统功能安全、后备保障安全、时空均衡、制度安全和产权安全7个方面的内容,并构建了县域尺度下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中承载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及系统功能安全是耕地生态安全的基本和核心要素;后备保障安全决定着耕地的持续供给;时空安全要求耕地生态安全的收益在不同代际、不同区域间公平分配,强调耕地资源的分配在时空2个尺度提供同等的发展权;制度安全和产权安全决定了耕地保护的外围制度和政策环境。(2)以黄骅市为例进行了耕地生态安全利用调查与监测评价研究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黄骅市(县级市)耕地利用情况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以农业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实地走访和踏勘,采集了大量土壤样品获取检测数据,收集了黄骅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历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了黄骅市2015年耕地生态安全数据库;利用农用地分等数据平台,获取黄骅市耕地矢量数据图层及最小评价单元;选择单因素评价与分层次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依据相关规程、技术标准和已公示的研究结论设定合理的安全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对黄骅市耕地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县域人均耕地占有量较为安全,弥补了粮食单产低的劣势,大部分区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耕地承载率安全程度较高;耕地总体有机质含量较低,96.75%的区域处于临界安全及中度不安全水平;大部分耕地碱解氮含量不足,高度不安全面积达76.55%,中度不安全面积达23.09%,与氮肥的大量使用形成显着的反差;地下水埋深较浅,且地下水矿化度较高,限制着耕地土壤环境安全,37.81%的耕地呈中度盐渍化,超过20%的耕地盐渍化程度较高,属于中度和高度不安全级别,耕地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的盐渍化程度空间相关性较高;黄骅市有超过90%的耕地土壤pH值偏高,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淡水资源贫乏极大地限制着黄骅市耕地灌溉保障率,仅有2.62%的水浇地能达到75%的灌溉保障率;耕地排水条件较差,12.06%的耕地排水条件处于高度不安全水平。黄骅市耕地施肥量普遍过高,但肥料的利用效率过低,重金属元素含量中,除了As和Ni元素含量呈现中度安全级别之外,其他6种重金属元素皆处于高度安全水平。(3)划定了耕地生态安全整治分区并对应提出分区监测管理及整治策略研究结合评价结果构建了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制度,并提取各指标不安全的区域,按照整治技术手段和监测管理措施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的原则,运用空间叠加法,划出耕地严格限制占用区、肥力提升区、盐渍化土整治及耐盐作物改良区、重金属污染防范区,并对应安排了整治及监管措施。(4)分类提出黄骅市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方式研究对黄骅市土壤盐渍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盐渍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结合已有的盐渍化改良方法讨论了黄骅市轻度盐渍化土、中度盐渍化土和重度盐渍化土的适宜改良利用技术。建议滨海盐碱地的治理应遵循以适为主,以改为辅,杜绝大兴水土工程,提倡大力推广耐盐作物种植、优化滨海地区的种植制度,筛选具有生产和生态效益的乔、灌、草以及粮食作物来改良大量未利用盐渍化土地的景观和生态系统。(5)提出耕地后备保障安全及产权安全策略研究分析指出了黄骅市耕地后备保障安全的两方面对策与建议:一是通过耐盐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未利用盐渍化土地的利用率,增加耕地数量的有效供给,缓解现有耕地的生产压力,同时塑造该县域特有的盐渍化土壤景观生态系统;二是通过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挖掘土地利用结构性和空间性调整潜力,增加耕地补给并扩大耕地经营规模。研究通过分析现有耕地产权登记管理制度及保护绩效存在的缺陷,提出保障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应做到:稳定当前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并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培育新的安全利用及保护主体,将耕地纳入统一的土地权属登记审核制度,利用新技术建立耕地生态安全动态监测制度,适时适地地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并创新耕地生态安全保护机制。
赵悦[4](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肖家瑜[5](2018)在《三亚市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土地资源数量的变化上。近年来,人口增长过快,耕地被侵占是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量减少的重要原因,耕地减少将严重影响粮食供应。我国土资源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考虑到生态保护要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总量已十分有限。我国正面临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人地矛盾,耕地保护一直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近年来,根据国家发展的新要求,运营科学发展观指导耕地保护工作成为必选,耕地保护逐步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认真响应,耕地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保护力度逐年加大。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得到广泛认同,虽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要求却不能降低。如何找准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间的平衡点,实现三亚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海南省三亚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耕地变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寻三亚市耕地变化主要驱动因素及其规律,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耕地保护对策。本案研究中基于三亚市2007年—2016年的土地利用有关统计数据,结合遥感影像这一主要数据源,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分析了三亚市耕地数量、质量及空间变化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三亚市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主要驱动力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情况;最后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三亚市2025年耕地面积。论文研究结果主要有:(1)2007年—2016年10年间,三亚市的耕地面积由24352.70 hm2减少到23334.35 hm2,耕地面积总量减少1018.35 hm2,10年间耕地变化的幅度6.4%。耕地面积呈总体下降趋势。而人均耕地面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人均耕地面积由人均0.046 hm2下降到年人均的0.040 hm2,耕地减少较快,耕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2)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三亚市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并对三亚市耕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影响三亚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动的三大主导驱动因子是经济社会综合因素、旅游业发展和农业生产因素。三亚市耕地利用结构变化包括林地与耕地持续减少、园地直线上升——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陡增及非农业人口剧增使三亚市城镇化面积增大,建设用地面积大量增加,人口和农机总动力变化直接导致林地和耕地的持续减少;二是依托自然地理优势,三亚市旅游发展迅速,生态建设投入增加,园地面积直线上升。(3)通过对主要驱动力因素与耕地变化之间的相关分析,建立三亚市耕地利用变化利用多元回归模型为F=0.7593*F1+0.13475*F2,并测算得到耕地面积和总人口、农业比重与粮食但产量呈负相关关系,与粮食总量则呈正相关关系。说明了人口因素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4)结合影响三亚市耕地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力因素,运用灰色系统预测到2025年,三亚市耕地面积为22086.51 hm2年发现耕地面积将继续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刘欢[6](2018)在《河北省农村耕地保护中农民参与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耕地作为土地资源中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资源。如何有效保护农村耕地一直是政府部门和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发展问题一直是河北省工作的重点,而农村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是农业绿色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探索出一条河北省农民有效参与农村耕地保护的路径至关重要。论文以河北省农村地区为切入点,围绕农村耕地保护中农民有效参与的路径展开讨论。首先,进行相关概念界定,明确农村耕地保护、农民参与的涵义,据此总结农村耕地保护的特点、划分农民参与的类型,并梳理出农民参与农村耕地保护的必要性;其次,结合前人已有理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选取河北省四个地级市的八个乡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并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验证了关于农民参与耕地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的假设;最后,基于上述调查分析研究总结出当前河北省农村耕地保护过程中农民参与存在知行背离、农民组织化的参与复杂、政府对农民参与重视不够、政府组织农民参与不到位等问题,并探寻问题症结所在,提出从引导提高农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搭建科学完善的参与组织平台、建立明确全面的制度规范体系、建构合理有效的参与保障机制等路径入手,来促进河北省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农村耕地保护。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对当前河北省农村耕地保护中农民参与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和阐释分析,并依据农村耕地保护中产生的外部经济和“免费搭车”问题,得出调动农民参与农村耕地保护积极性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参与耕地保护成本,在此基础上,构建贴合河北省实际与特色的农民参与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发挥农民主体的价值作用,切实增强河北省农村耕地保护效果。
曹宇[7](2016)在《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研究 ——以俄罗斯远东地区为例》文中指出粮食安全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和非政府机构都在密切关注着的全球性话题。粮食安全与地球上每个居民息息相关,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均寿命的增加,城市化占用大量农村农业用地,人口的增长使得世界粮食需求暴增。一些传统的粮食出口大国也开始下意识的减少粮食出口产量保障国内粮食需求,因此国际粮食贸易市场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国际粮食供给量不稳定,价格波动明显。面对如此令人担忧的粮食安全态势,海外耕地投资活动开始作为一种保障粮食安全的手段全面兴起。我国面临粮食消费刚性增长、粮食生产硬性约束的双重挑战,国家粮食安全形势复杂严峻,中国在海外耕地投资的大潮中显然不能置身事外。论文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为目标,从国家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海外耕地投资这一粮食供应保障方式。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定性分析目前海外耕地投资的国际投资情况、中国历史上的农业投资项目以及海外耕地投资的重要意义。考虑到我国当前的耕地资源国情和粮食供给侧改革,分析我国已进行的海外耕地投资活动的现状、问题和优劣势等,明确海外耕地投资对中国粮食安全和耕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呼吁中国政府重视海外耕地投资,了解耕地资源在"资源争夺战"的重要地位;同时,结合当前我国企业进行的投资活动采取的模式、区域的选择、出现的问题等方面,总结教训经验,大胆分析求证,为后续的投资活动的开展提出建议。定量分析是基于海外耕地投资区域的资源条件、生产基础、经济状况、政治环境和法规政策等方面的数理统计分析。中国在进行海外耕地投资时,首先要明确投资区域。全球耕地发达的国家和区域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达国家,特点是农业技术水平较高,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有土地休耕轮耕的健全的土地保障制度;另一类是发展中国家,特点是耕地利用率低,生产能力较差,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两类耕地资源发达的区域,在进行投资时有显着不同,不管是从投资模式的选择、资金使用的流向,还是劳务人员的侧重,前期信息的准备都有极大的不同。论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选择合理的模型进行投资潜力的实证分析,并选取俄罗斯远东地区作为具体目标区域,不只分析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环境,也分析该地区与我国的政治贸易合作和经济发展势头。海外耕地投资不仅是农业投资项目,更是超越国家分界的耕地资源效用的再分配,这项投资活动的对象不仅是耕地资源,更是有关农业产品种植的淡水资源的投资,因此海外耕地投资活动实际上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敏感度。投资方在选择目标投资区域时,必须考虑双方国家的外交情况、国际经济形势、双方经贸合作等情况。结合定性分析中我国海外耕地投资出现的问题,以及定量分析中的海外耕地投资潜力模型的评价指标,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建议,包括国际合作政策建议、政府支持政策建议、劳务输出政策建议三方面。海外耕地投资的投资年限长,资金使用量大,回收期长,因此为保障海外耕地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首先要确定项目基础,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运输或销售的双边协议等,避免产生国际矛盾;其次要鼓励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规范该投资行为的国家化管理,从中国和投资东道国双方出台战略规划、政策法规以及完善市场化服务体系,国内外共同努力保障投资双方合作共赢的良好初衷;最后,中国应当充分利用我国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海外耕地投资活动中完善我国的劳务输出渠道,健全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增加我国企业在全球的海外耕地投资活动中的优势和竞争力。
沈延维[8](2015)在《耕地资源变化及保护对策研究 ——以沂源县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初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将长期存在,耕地资源的保护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耕地资源相对于众多的人口来讲是很短缺的,在有限的耕地资源基础上要取得重大的经济进步和发展就一定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矛盾,耕地面积在推进和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中大幅度的减少、质量下降甚至恶化。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两者之间寻求到一个平衡点,是我国在当前和未来发展中需要考虑和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耕地保护的对策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分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的概述,包括对耕地、耕地资源及耕地保护的概念叙述,通过土地稀缺理论、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说明我国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讲述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叙述耕地资源所面临的下降趋势,讲述了数量减少与人地矛盾,质量欠佳,后备资源不足以及相关法规法律不完善等问题。第四部分是对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数量变化的过程、减少的流向和存在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质量变化的主要途径和区域差异。第五部分是列举山东省沂源县为例子,根据对沂源县近些年来的耕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变化情况研究进行原因探索。第六部分是分析了国外保护耕地资源的经验,列举了美国、英国和日本三个国家,从中吸取和借鉴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经验。第七部分是针对我国已有的耕地资源问题提出的相应的几点建议和对策。耕地资源面临的困境相应的就会对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这要求我们应该正确把握我国耕地资源的变化形势,正确处理新形势下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切实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对于保护我国耕地资源是极其重要的。
孙蕊[9](2013)在《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耕地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耕地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涉及农业发展、经济结构、社会生活和生态安全等国家发展层面的“硬实力”,还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社会文化和社会文明等方面的“软实力”。耕地资源利用既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同时又直接影响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发展变化。同许多国家一样,我国政府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要求各省(区、市)范围内的“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保持平衡,这不仅涉及国家公共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问题,而且也触及社会公平正义和根本政治制度设计。因此,本研究在深入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历史沿革、基本构成和积极作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该政策存在的问题,通过政策网络理论,寻求导致这些政策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将“1997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首次提出,以及之后为政策调整所出台的一系列对策、办法和规定”作为研究对象。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内容以1997年出台的中央11号文件为核心政策,并于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完成政策的合法化,其政策构成包括占用耕地控制政策、补充耕地政策,以及配套的法律、监管和考核政策等。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至今已十载有余,根据党和国家对政策目标所做的几次调整,本研究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演变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即:数量平衡政策期(1997-2003年)、数量—质量平衡政策期(2004-2010年)和数量—质量—生态平衡政策期(2011年至今)。其次,本文通过构建“政策主体网络结构分析—政策内容分析—政策运行过程分析”的政策分析框架,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系统研究。第一,从政策主体网络结构分析入手,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过程视为政策决策者、执行者、参与者以及受影响者之间形成的广泛而复杂的社会网络关系,而政策过程本身是对各种相关主体的利益调整过程。本文借鉴罗茨模式研究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网络行动者类型及关系互动情况。在权力和利益的共同作用下,政策社群、府际网络、生产者网络、专业网络和议题网络相互交换资源、调整利益,不仅改变了政策网络原有结构,也推动了政策网络的运行,从而直接影响政策结果的变化。第二,由于公共政策过程的规范性要求,每个政策阶段都会有相应的政策文件出台。公共政策“话语”不仅是关键的政策文本信息,也是政府“权力”的施行过程。本文从政策内容分析视角,以出台时间、纵向层级和横向构成等“多维角度”对相关政策文本进行分类整理,构建“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谱系”;并确定52项耕地占补平衡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样本;经过编码和政策主题频数统计,对政策内容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第三,政策内容分析重点研究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静态结构”,而要实现政策目标必须将政策付诸实施,也就是说政策过程更是一个“动态运行”的过程,即实现政府行政由“言”到“行”的过程。本文从政策运行过程分析的逻辑出发,全面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议程、政策制定、政策合法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调整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以及系统研究政策动态运行网络的循环过程。再次,基于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主体构成、内容文本和动态运行过程的系统分析,本文揭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多元政策目标的非协调性;第二,政策内容设计缺陷;第三,政策主体互动不充分;第四,政策运行公众参与不足;第五,政策执行偏差;第六,政策评估环节缺位。通过进一步分析,从根源上查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问题的成因在于:缺乏对政策问题动态性的认识、政策共同体缺失、政策制定网络结构失衡、政策执行网络未形成合力、政策运行网络的循环阻隔,以及政策网络规则失范。最后,本文提出优化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对策建议:第一,树立“耕地资源政策价值”理念,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第二,建立“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重平衡的政策目标体系;第三,组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共同体;第四,优化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网络结构;第五,转变地方政府的行政角色。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实现多元政策目标的协调有序是决定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未来走向的前提条件;(2)调整和优化政策内容是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关键环节;(3)地方政府的角色转变是扭转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偏差的有效途径;(4)消除政策运行网络的阻隔是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良性循环的基本保障;(5)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是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必然选择。
宋丽俊[10](2013)在《太原市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耕地资源是自然界中数量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保护耕地资源是我国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座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太原市现有耕地180余万亩,作为内陆省会城市、资源型城市,太原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和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耕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耕地数量规模逐年下降。1997-2005年太原市耕地累计减少33914公顷,主要是生态退耕用地和城镇工矿周边用于建设的优质耕地。(2)违法违规使用耕地。违反规划,违法使用耕地从事建设,非法出让集体土地等行为。(3)污染耕地。太原市耕地资源受到了煤层、粉层、工业废水、生产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以及重金属等污染。2005年,太原市农业局环保站对太原市多个土壤观测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太原市耕地出现铅污染迹象的地区已达56%。太原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太原市《关于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意见》,但太原市在耕地资源保护方面的法规规章还不尽完善。从法律层面加大耕地资源保护力度,是实现耕地资源有效利用和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复垦规定》等一系列涉及耕地保护的法律制度,在严格控制耕地资源的有效使用、防止耕地流失和被污染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完善耕地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是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本文结合全国和山西省耕地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现状,选择国内部分耕地资源保护法律措施好的城市和国外部分国家,为太原市强化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对策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笔者认真分析了太原市耕地资源保护法律层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强化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对策:(1)结合太原市提出的“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的城市核心价值观中“崇法”的价值观,注重对耕地资源保护相关法律、地方性法规的宣传,多层次、多方位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让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制意识深入人心。(2)完善太原市耕地资源使用相关制度,包括“占一补一”、“占补平衡”、“土地流转”、“增减挂钩”、“征转分离”等制度。(3)加大耕地资源保护相关法律的执法力度。太原市在加强耕地保护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发挥规划的法律约束效力,实施联合执法,加大审批执法力度,注重土地监管执法,进一步明确执法责任主体,推动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的落实。(4)突出规划在耕地保护中的法律地位。高度重视规划立法,严格规划执法,制定出台规划修编具体政策,实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从规划层面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盲目扩张。(5)强化对耕地资源的司法保护力度。随着太原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现象频发,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的同时,引入司法保全制度,推动公安、检察院、法院在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执行过程中,完善工作程序,做好工作衔接,确保违法案件查处、执行到位。(6)完善法律体系,适时制定和出台市级地方性法规。
二、我国耕地资源现状令人担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耕地资源现状令人担忧(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耕地生态补偿问题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2.3 可能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现状 |
2.2 生态足迹研究现状 |
2.3 耕地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
2.4 研究评述 |
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耕地与耕地资源 |
3.1.2 耕地生态服务价值 |
3.1.3 耕地生态补偿 |
3.2 理论基础 |
3.2.1 公共物品理论 |
3.2.2 外部性理论 |
3.2.3 人地协调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 耕地生态补偿量化体系的构建 |
4.1 研究设计 |
4.2 耕地资源消费量测算 |
4.2.1 生态足迹模型 |
4.2.2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
4.3 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测算 |
4.3.1 当量因子的选取 |
4.3.2 补偿系数的确定 |
4.3.3 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模型 |
4.4 耕地生态补偿量的确定 |
4.4.1 耕地资源消费度量指标 |
4.4.2 耕地生态补偿量化模型 |
4.4.3 耕地生态补偿优先指数 |
5 甘肃省耕地生态补偿量测算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特征 |
5.1.2 耕地生态补偿现状 |
5.1.3 耕地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5.2 耕地生态补偿量测算 |
5.2.1 数据来源 |
5.2.2 耕地生态消费测算 |
5.2.3 生态服务价值测算 |
5.2.4 耕地生态补偿量测算 |
5.3 测算结果分析 |
5.3.1 省域层面分析 |
5.3.2 市域层面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2003-2016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然资源消耗成本价值量核算 |
2.1 数据来源 |
2.2 核算方法 |
2.2.1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核算 |
2.2.2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核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 |
2.3.2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分析 |
2.3.3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 |
2.3.4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污染成本价值量核算 |
3.1 数据来源 |
3.2 核算方法 |
3.2.1 大气污染损失核算 |
3.2.2 水污染损失核算 |
3.2.3 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染损失核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大气污染损失成本 |
3.3.2 大气污染损失分析 |
3.3.3 水污染损失成本 |
3.3.4 水污染损失分析 |
3.3.5 固体废弃物污染损失成本 |
3.3.6 固体废弃物污染损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环境总成本分析和绿色GDP |
4.1 中国资源环境总成本和绿色GDP的时间变化 |
4.1.1 2003-2016 年间中国资源环境总成本和绿色GDP的变化分析 |
4.1.2 中国资源环境成本的发展趋势预测 |
4.2 资源环境总成本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2.1 GDP价格调整 |
4.2.2 不变GDP产值对资源环境成本的影响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成本核算模型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 自然资源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1 矿产资源核算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2 耕地资源核算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 环境污染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1 大气污染核算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2 水污染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3 固体废弃物污染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资源环境代价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1 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1.1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1.2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2 环境污染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2.1 大气污染损失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2.2 水污染损失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2 数据来源 |
1.4.3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1.4.4 工作底图的编制及数据库的构建 |
2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及概念模型的构建 |
2.1 耕地生态安全的背景分析 |
2.2 耕地生态安全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安全及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
2.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2.3 土地利用外部性理论 |
2.2.4 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6 耕地稀缺理论 |
2.2.7 系统学理论 |
2.3 土地生态安全内涵的界定 |
2.3.1 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
2.3.2 土地生态安全和土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
2.4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解析及界定 |
2.4.1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解析 |
2.4.2 耕地生态安全的动力学机制 |
2.4.3 耕地资源保护与耕地生态安全的关系 |
2.4.4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构成 |
2.5 耕地生态安全概念模型的构建 |
2.6 县域小尺度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 研究区域概况及耕地安全利用调查 |
3.1 黄骅市自然环境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及水文特征 |
3.1.4 土壤类型及植被 |
3.2 黄骅市社会经济环境 |
3.3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 |
3.3.1 土地利用现状 |
3.3.2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
3.4 耕地安全利用调查 |
3.4.1 黄骅市耕地数量及粮食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
3.4.2 黄骅市耕地承载力变化调查分析 |
3.4.3 耕地质量调查分析 |
3.4.4 耕地土壤环境调查分析 |
3.4.5 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 |
3.4.6 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调查 |
3.4.7 土地利用程度及经济投入程度调查 |
3.4.8 自然灾害影响调查 |
3.4.9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
3.5 小结 |
4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
4.1 生态安全监测评价尺度的确定 |
4.2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2.2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3 数据采集及建库 |
4.4 指标评价及安全分级方法 |
4.5 指标安全评价标准的确立 |
4.5.1 属于农用地分等评价指标的安全标准 |
4.5.2 承载安全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4.5.3 生态环境安全指标安全标准的确定 |
4.5.4 系统功能安全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4.5.5 后备保障安全及供给均衡评价标准的确定 |
4.6 评价结果及结果分析 |
4.6.1 承载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6.2 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6.3 系统功能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6.4 后备保障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6.5 资源供给均衡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7 小结 |
5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及整治分区 |
5.1 县域耕地生态安全全要素监测制度 |
5.2 耕地生态安全整治分区方法 |
5.3 整治分区结果及对应措施 |
5.3.1 耕地严格限制占用区 |
5.3.2 肥力提升区 |
5.3.3 盐渍土整治工程和耐盐作物改良示范区 |
5.3.4 重金属污染防范区 |
6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限制条件分析及改良技术 |
6.1 耕地生态安全限制要素交互作用分析 |
6.2 黄骅市耕地土壤盐渍化限制分析 |
6.2.1 盐渍化土地的土壤性状 |
6.2.2 土壤盐渍化程度 |
6.2.3 土壤盐渍化成因及影响因素 |
6.3 耕地灌溉水资源限制条件分析 |
6.4 土壤盐渍化改良 |
6.4.1 轻度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 |
6.4.2 中度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 |
6.4.3 重度盐渍化土的改良 |
7 黄骅市耕地后备保障安全及产权制度安全 |
7.1 耕地后备保障安全 |
7.1.1 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 |
7.1.2 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调整 |
7.2 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建设 |
7.2.1 现行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
7.2.2 现有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绩效分析 |
7.2.3 耕地产权制度安全措施体系设计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三亚市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条件 |
2.2.3 水文类型 |
2.2.4 土壤类型 |
2.2.5 植被类型 |
2.2.6 矿产资源 |
2.3 社会经济条件 |
2.4 土地利用现状 |
第3章 三亚市耕地变化分析 |
3.1 三亚市耕地资源利用现状 |
3.1.1 耕地分布 |
3.1.2 耕地结构 |
3.1.3 耕地坡度 |
3.1.4 耕地质量 |
3.2 耕地资源利用中的不利因素 |
3.3 耕地利用变化分析 |
3.3.1 耕地利用数量的变化 |
3.3.2 耕地利用结构分析 |
3.3.3 耕地利用空间差异和空间变化分析 |
3.3.4 耕地利用程度变化 |
第4章 研究区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4.1 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的方法 |
4.1.1 主成分分析原理 |
4.1.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原理 |
4.1.3 灰色预测法分析原理 |
4.2 耕地变化驱动力定性分析 |
4.2.1 自然因素 |
4.2.2 社会经济因素 |
4.3 耕地变化驱动力定量分析 |
4.3.1 指标的选取 |
4.3.2 指标标准化 |
4.3.3 综合驱动力因素分析 |
4.3.4 耕地利用变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检验 |
第5章 耕地面积变化预测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
5.1 灰色模型建立 |
5.2 预测结果 |
5.3 结果分析 |
5.4 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河北省农村耕地保护中农民参与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农村耕地保护与农民参与概述 |
2.1 农村耕地保护与农民参与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耕地保护的内涵及其特点 |
2.1.2 农民参与及其类型 |
2.2 农村耕地保护中农民参与的必要性 |
2.2.1 农民在农村耕地保护中的角色使然 |
2.2.2 农民参与是农村耕地保护的应然要求 |
2.3 农村耕地保护中农民参与的理论基础 |
2.3.1 治理理论 |
2.3.2 外部性理论 |
2.3.3 公共物品理论 |
2.3.4 参与民主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省农村耕地保护中农民参与现状的调查 |
3.1 河北省自然社会经济概况及耕地资源现状 |
3.1.1 河北省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
3.1.2 河北省耕地资源现状令人堪忧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假设 |
3.2.2 影响因素模型 |
3.2.3 问卷设计与前测 |
3.2.4 问卷正式发放与回收 |
3.3 实证分析 |
3.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3.3.2 信度检验 |
3.3.3 效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
3.3.4 相关分析 |
3.3.5 回归分析 |
3.4 调查研究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省农村耕地保护中农民参与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河北省农村耕地保护中农民参与存在的问题 |
4.1.1 耕地保护中农民参与存在知行背离 |
4.1.2 耕地保护中农民组织化的参与复杂 |
4.1.3 耕地保护中政府对农民参与重视不够 |
4.1.4 耕地保护中政府组织农民参与不到位 |
4.2 河北省农村耕地保护中农民参与问题的成因 |
4.2.1 农民受自身经济利益驱动 |
4.2.2 国家传统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 |
4.2.3 耕地保护中国家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
4.2.4 政府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省农村耕地保护中促进农民参与的对策 |
5.1 引导提高农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
5.1.1 加强耕地保护宣传教育力度 |
5.1.2 提高耕地经营的科技含量 |
5.2 搭建科学完善的参与组织平台 |
5.2.1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
5.2.2 重视农村耕地保护社区环境建设 |
5.2.3 建立农民参与监督管理机制 |
5.3 建立明确全面的制度规范体系 |
5.3.1 完善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
5.3.2 健全双向信息沟通制度 |
5.4 建构合理有效的参与保障机制 |
5.4.1 落实农村耕地保护的配套设施 |
5.4.2 建立农民参与补偿激励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研究 ——以俄罗斯远东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粮食安全与海外耕地投资的研究 |
1.2.2 关于投资潜力和地区选择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海外耕地投资 |
2.1.2 投资潜力 |
2.1.3 投资东道国 |
2.2 理论基础 |
2.2.1 粮食安全理论 |
2.2.2 耕地资源安全理论 |
2.2.3 耕地资源配置理论 |
2.2.4 "一带一路"和国际合作理论 |
2.2.5 投资决策理论 |
3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现状与问题 |
3.1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现状 |
3.1.1 中国在非洲地区的耕地投资 |
3.1.2 中国在拉丁美洲地区的耕地投资 |
3.1.3 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耕地投资 |
3.1.4 中国在东欧及中亚地区的耕地投资 |
3.2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比较优势 |
3.2.1 政治优势 |
3.2.2 经济优势 |
3.2.3 技术优势 |
3.3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现存问题 |
3.3.1 企业自发性突出,缺乏国家战略指引 |
3.3.2 国内支持政策缺失,投资活动成本高收益低 |
3.3.3 宏观大数据缺乏,企业经营风险高 |
3.3.4 企业缺乏国际化符合管理人才 |
4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潜力分析—以俄罗斯远东地区为例 |
4.1 海外耕地投资潜力评价 |
4.1.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4.1.2 模型选择 |
4.1.3 潜力评价结果 |
4.2 俄罗斯远东地区投资潜力分析 |
4.2.1 投资潜力优势分析 |
4.2.2 投资潜力劣势分析 |
4.3 结论与启示 |
5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政策支持建议 |
5.1 国际合作政策建议 |
5.1.1 建立海外耕地投资国际合作体系 |
5.1.2 合作完善投资区域的基本设施建设 |
5.2 政府支持政策建议 |
5.2.1 明确国家海外耕地投资战略规划 |
5.2.2 强化对海外耕地投资企业的政策扶持 |
5.2.3 完善海外耕地投资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
5.3 劳务输出政策建议 |
5.3.1 完善我国劳务输出渠道 |
5.3.2 加强劳务人员出国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 |
5.3.3 健全劳务输出的服务体系 |
6 未来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耕地资源变化及保护对策研究 ——以沂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耕地 |
2.1.2 耕地资源 |
2.1.3 耕地保护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稀缺理论 |
2.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中国耕地资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中国耕地资源现状 |
3.1.1 耕地资源数量 |
3.1.2 耕地资源质量 |
3.2 中国耕地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耕地资源数量不断减少,人地矛盾加剧 |
3.2.2 耕地资源质量欠佳,土壤环境质量恶化 |
3.2.3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开发难度大 |
3.2.4 保护耕地资源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4 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变化分析 |
4.1 耕地资源的数量变化 |
4.1.1 数量变化的过程 |
4.1.2 耕地减少的流向 |
4.1.3 耕地变化存在的空间分布差异 |
4.2 耕地资源的质量变化 |
4.2.1 耕地资源质量变化的主要途径 |
4.2.2 耕地质量变化的区域差异 |
5 沂源县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变化分析 |
5.1 沂源县概况 |
5.2 耕地资源的数量变化 |
5.3 耕地资源的质量变化 |
5.4 沂源县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 |
6 国外保护耕地资源的经验借鉴 |
6.1 国外保护耕地资源的经验 |
6.1.1 美国保护耕地资源的经验 |
6.1.2 英国保护耕地资源的经验 |
6.1.3 日本保护耕地资源的经验 |
6.2 国外保护耕地资源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7 中国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 |
7.1 完善土地开发利用制度,节约和集约耕地资源 |
7.2 加大土地整理和复垦力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
7.3 推进科技创新,改善耕地资源质量 |
7.4 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 |
7.5 完善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 |
8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核心概念厘定 |
1.3.2 国内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相关研究 |
1.3.3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1.3.4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 |
1.5.1 动态平衡分析法 |
1.5.2 政策网络分析法 |
1.5.3 内容分析法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6.1 提出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多重目标平衡的政策价值理念 |
1.6.2 提出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共同体”的概念 |
1.6.3 构建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运行网络循环过程模型” |
第2章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政策网络理论的产生 |
2.1.1 政策网络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
2.1.2 政策网络理论产生的理论来源 |
2.2 政策网络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1 政策网络的内涵 |
2.2.2 政策网络的特征 |
2.2.3 政策网络的类型 |
2.2.4 政策网络的理论流派 |
2.2.5 政策网络、政策共同体和政策过程 |
2.3 政策网络理论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究中的适用性 |
2.3.1 政策网络理论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 |
2.3.2 政策网络理论有助于分析各种政策主体的构成及行为互动 |
2.3.3 政策网络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运行过程 |
第3章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历史沿革与成效 |
3.1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历史沿革 |
3.1.1 数量平衡政策期(1997-2003年) |
3.1.2 数量—质量平衡政策期(2004-2010年) |
3.1.3 数量—质量—生态平衡政策期(2011年至今) |
3.2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构成 |
3.2.1 中共中央制定的耕地占补平衡相关政策 |
3.2.2 全国人大制定的耕地占补平衡相关法律 |
3.2.3 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的耕地占补平衡相关政策 |
3.3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积极效果 |
3.3.1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耕地减少 |
3.3.2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为我国科学用地提供一定的保障 |
3.3.3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调整土地利用方式,相应地带来社会结构的逐步变化 |
3.3.4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我国土地管理上的深刻变革 |
3.3.5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客观上逐渐影响着人们的土地观念 |
3.4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效果的局限性 |
3.4.1 “只占不补”、“多占少补”等违法用地现象未根本遏制 |
3.4.2 “占优补劣”进一步引发生态恶化 |
3.4.3 “先占后补”继续发酵社会不公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主体网络结构分析 |
4.1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主体的角色 |
4.1.1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相关主体构成 |
4.1.2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各相关主体的角色定位 |
4.2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网络行动者类型 |
4.2.1 政策社群 |
4.2.2 府际网络 |
4.2.3 生产者网络 |
4.2.4 专业网络 |
4.2.5 议题网络 |
4.3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网络行动者的关系互动 |
4.3.1 政策制定过程中网络行动者的互动 |
4.3.2 政策执行过程中网络行动者的互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内容分析 |
5.1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内容分析样本的确定和整理 |
5.1.1 政策内容分析研究设计 |
5.1.2 政策内容分析样本选择 |
5.1.3 政策内容文本分类整理 |
5.2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内容文本编码统计 |
5.2.1 政策文本编码 |
5.2.2 提炼政策内容主题词 |
5.2.3 政策主题的频数统计 |
5.3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内容分析结果 |
5.3.1 政策主题相对稳定和集中 |
5.3.2 “占用耕地”逐渐向“补充耕地”转移 |
5.3.3 “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的频数对比变化明显 |
5.3.4 补充耕地方式由土地开发向土地复垦、整理和土地整治转变 |
5.3.5 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
5.3.6 规制地方政府行为始终是突出主题 |
5.3.7 土地文化主题逐渐显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运行过程分析 |
6.1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运行网络构成 |
6.2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运行网络的循环过程 |
6.2.1 政策议程网络 |
6.2.2 政策制定网络 |
6.2.3 政策合法化网络 |
6.2.4 政策执行网络 |
6.2.5 政策评估网络 |
6.2.6 政策调整网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7.1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1 多元政策目标的非协调性 |
7.1.2 政策内容设计缺陷 |
7.1.3 政策主体互动不充分 |
7.1.4 政策运行公众参与不足 |
7.1.5 政策执行偏差 |
7.1.6 政策评估环节缺位 |
7.2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问题形成的原因 |
7.2.1 缺乏对政策问题动态性的认识 |
7.2.2 政策共同体缺失 |
7.2.3 政策制定网络结构失衡 |
7.2.4 政策执行网络未形成合力 |
7.2.5 政策运行网络的循环阻隔 |
7.2.6 政策网络规则失范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优化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对策建议 |
8.1 树立“耕地资源政策价值”理念,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
8.1.1 提升耕地资源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
8.1.2 实现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合理布局 |
8.2 建立“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重平衡的政策目标体系 |
8.2.1 经济平衡目标 |
8.2.2 社会平衡目标 |
8.2.3 生态平衡目标 |
8.2.4 文化平衡目标 |
8.3 组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共同体 |
8.3.1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共同体构成 |
8.3.2 充分发挥政策共同体在政策不同阶段的作用 |
8.3.3 组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共同体的策略机制 |
8.4 优化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网络结构 |
8.4.1 政策运行网络的应然模式 |
8.4.2 加强政策制定网络的调整 |
8.4.3 平衡政策执行网络 |
8.4.4 强化政策评估网络的作用 |
8.5 转变地方政府的行政角色 |
8.5.1 向组导者角色的转变 |
8.5.2 向保障者角色的转变 |
8.5.3 向公利还原者角色的转变 |
8.5.4 向长线投资者角色的转变 |
第9章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1.1 实现多元政策目标的协调有序是决定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未来走向的前提条件 |
9.1.2 调整和优化政策内容是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关键环节 |
9.1.3 地方政府的角色转变是扭转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偏差的有效途径 |
9.1.4 消除政策运行网络的阻隔是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良性循环的基本保障 |
9.1.5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是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必然选择 |
9.2 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9.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相关政策汇总 |
附录B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主题的频数统计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10)太原市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耕地资源状况 |
1.1.1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 |
1.1.2 山西耕地资源状况 |
1.1.3 太原耕地资源状况 |
1.2 太原耕地资源保护中面临的问题 |
1.2.1 耕地数量规模逐年下降 |
1.2.2 违法违规使用耕地 |
1.2.3 污染耕地 |
1.3 强化太原耕地资源保护的意义 |
1.3.1 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
1.3.2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必然要求 |
1.3.3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
1.3.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备基础 |
2 太原耕地资源保护法律现状和问题 |
2.1 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和法规 |
2.1.1 法律对耕地资源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分析 |
2.1.2 法规对耕地资源保护的规定 |
2.1.3 规章对耕地资源保护的规定 |
2.1.4 我国促进耕地资源保护的规范性文件 |
2.2 山西耕地资源保护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
2.2.1 山西地方性法规涉及耕地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分析 |
2.2.2 山西规范性文件中对耕地保护的有关规定 |
2.3 太原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2.3.1 太原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现状 |
2.3.2 太原耕地资源保护法律层面存在的问题 |
3 国内外耕地资源保护法律措施及对太原的启示 |
3.1 我国部分城市耕地资源保护法律措施现状考察 |
3.2 国外耕地资源保护法律措施现状考察 |
3.3 国内外耕地资源保护法律措施对太原的启示 |
4 太原市强化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对策 |
4.1 注重对耕地资源保护相关法律的宣传 |
4.2 完善耕地使用相关制度 |
4.3 加大耕地保护相关法律的执法力度 |
4.4 突出规划在耕地保护中的法律地位 |
4.5 强化耕地资源的司法保护力度 |
4.6 完善法律体系,适时出台市级地方性法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我国耕地资源现状令人担忧(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耕地生态补偿问题量化研究[D]. 崔丽鸽. 兰州财经大学, 2021
- [2]中国2003-2016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评估[D]. 平忠霸. 广西大学, 2021(12)
- [3]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D]. 张贵军.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1)
- [4]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5]三亚市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D]. 肖家瑜.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6]河北省农村耕地保护中农民参与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欢. 燕山大学, 2018(09)
- [7]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研究 ——以俄罗斯远东地区为例[D]. 曹宇.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8]耕地资源变化及保护对策研究 ——以沂源县为例[D]. 沈延维. 广东海洋大学, 2015(03)
- [9]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究[D]. 孙蕊. 东北大学, 2013(03)
- [10]太原市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D]. 宋丽俊. 山西财经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