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伪现代主义”的“时间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李保均[1](1990)在《“伪现代主义”的“时间误区”》文中指出 在文艺批评和文艺学教学及研究中,现代主义和伪现代主义已经是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不仅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及理论在我国作家、评论家及青年中越来越具影响,而且国内的“拟现代主义”实则是亚现代主义派的伪现代主义作品越来越多,并已形成一种流派,我们在评论及研究中不能不正视它,并加以准确的分析。
徐君[2](2011)在《存在之思 ——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文中研究表明米兰·昆德拉是一位在小说创作和理论研究两方面都取得显着成就的小说家,他的小说除了使我们对人生、社会、世界等有一层新的认识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对人自身存在的发现和描述,他向我们展示了人自身的多种存在,具有浓浓的哲学意味,启人思索,发人深省。而他的小说观念也不例外,始终把“存在”作为其小说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小说研究的不是别的,正是“存在”。他将哲学命题“存在”与文学结合到一起,用小说的形式来探讨存在,探询人的存在的多种可能性;并且小说的艺术形式也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应该力求发现小说艺术形式的多种可能,通过对小说艺术形式的不断发现来进一步挖掘和揭示其背后隐藏着的人的存在的可能,为我们阐释了“小说是关于存在的诗意思索”的这一命题。除此之外,他对小说历史的看法也很独特,他把存在作为小说历史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小说历史是对存在发现的延续的历史,其他没有对存在发现的小说则不能进入到小说的历史之中。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对昆德拉的关于存在的小说观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昆德拉的生平、作品,整理并分析昆德拉小说的研究现状并提出自己的论文观点;第二部分追溯昆德拉关于存在的小说观念的理论渊源和依据,阐释昆德拉关于小说的独特理解和定义;第三部分探讨昆德拉对小说艺术形式进行的变革和创新,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以复调结构和幽默精神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力图发现存在的可能;第四部分跳出小说自身,进入昆德拉心中的小说史,品味他的“发现的延续”的小说史观,探究他独特的小说史分期及对现代主义的深刻分析,进一步揭示昆德拉的小说理想。
赵庆超[3](2010)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文中认为在大众传媒不断扩展文学传播途径的当下时代里,关于文学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在不断加深。学界中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讨论相伴而生的是“文学性”泛化的问题,在后现代社会“文学性”向其他学科蔓延的理论背景下,以传统印刷媒介为依凭的文学作品在与其他媒介的共存中将如何拓展自己的存在空间,成为富有意义的话题。带着对这一话题的思考,论文重点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现象,梳理和廓清这一时间段关于电影改编的一些问题和规律,厘定文学性元素在向电影这一艺术领域拓展中多样化的转换和创新样态,从而为多元文化语境下文学和电影的良性发展寻求理论支撑点。为更好地达到研究目的,论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借鉴主题学、文化学、叙事学、符号学、修辞学等理论研究成果,从主题思想、审美艺术和个案分析的层面对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现象进行深层分析研究,力图通过对电影改编的历史轨迹、转换规律和创新原则的揭示来反思、考辨特定时段内文学史与电影史之间的互文关系,丰富和深化对文学性泛化现象的理性认识。论文分为绪论、改编的文化主题学研究、叙事结构学研究、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和结语五个主要部分。绪论部分梳理考辨电影改编研究的相关问题,揭示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提升空间,从而明确论文的研究重点和创新意义。主要从课题研究的缘起、现状、范围和涉及的理论方法等角度展开阐释论述,表明研究选题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下文的具体论述做出充分准备。上篇部分重点揭示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在文化主题层面上的转换创新样态和思想流变规律。在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之下,新时期的文学作品在艺术精神上呈现出多元化的主题诉求指向,形成独具特色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风格的审美表征,电影改编受文学蓝本的思想意蕴、时代语境的价值催生、创作主体的艺术品味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文化精神层面的演进流变中呈现出复杂的表现样态,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包裹在印刷媒介中的文学精神内涵,并有效地促进文艺精神的传播途径和扩充文学性的表达视阈。同样,由于文学和电影分属印刷文化和视觉文化的不同范畴,相异的媒介特质决定二者之间的主题内涵在改编过程中可能发生种种变异现象,特别在中国式的后现代文化氛围中,具有深度批判指向和形而上超越的文学主题常常在改编时被平面化和去本质化,淹没于专注解构颠覆的后工业社会的消费文化思潮中,正确处理这种不良的改编倾向,及时匡正其负面化的影响,需要创作者认真平衡个性化的艺术追求与产业链中的商业利润之间的关系,从而建构艺术精神良性拓展的运行机制。中篇部分重点探寻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在审美表达层面上的艺术流变现象和深层转换原则。文艺作品的改编在主题精神层面上多是相互勾连的,更应该注意把握的是文学和电影之间的审美表现元素的艺术转换与创新。虽然文学采用文字线性叙述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电影以声、光、画综合作用的镜头话语揭示主题内涵,但二者在艺术表现上均采用相似的叙事元素、符号元素和修辞元素来完成艺术包装,伴随着文艺创作在新时期的特定时空中不断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电影改编在艺术转换与创新层面上也取得越来越多的经验和成就,使得文学性元素与电影性元素在转换中逐渐实现充分的融合。但由于部分改编者盲视电影和文学作品在使用同类艺术手段上的差异性,一些审美元素在改编中被生硬搬演,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作品的艺术成就,不利于在文学创作与电影生产之间进行圆熟的艺术对接,正视这种改编硬伤,做到艺术转换上的扬长避短,需要改编者借鉴他人成功的实践经验,在对审美元素的仔细甄别中进行丰富多彩的艺术创新。走向多样化的审美表现风格带给改编者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推动文学和电影创作在艺术审美的维度上取得更为长足的成就。下篇以典型案例分析的研究继续深化对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现象的认识。选取《香魂塘边的香油坊》到《香魂女》、《寻枪记》到《寻枪》、小说《高兴》到电影《高兴》三个分别凸显现实主义元素、现代主义元素和后现代主义元素的改编案例进行集中分析,以求形成以点带面、深层整合的研究效果。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在每一次改编行为中都应注意把韵味深远的主题情感与个性独异的艺术建构相结合,使二者在深层整合的基础上既能延续和深化原作的文学生命力,又能彰显电影作品的审美风味,竭力实现审美传播与经济回收的双赢。所以不管凸显何种色彩的文化和审美元素,都应自觉遵循艺术转换的基本规律,契合文本所寄身的媒介的特质,凸显创作者的主体性精神,为弘扬民族文化和彰显时代精神做出应有的努力。由通过对这三个案例的研究分析,无论是因精心设计而取得的成功经验,还是因改编失误而获取的沉痛教训,都能够给具有类似风格的改编行为带来丰富的启示,因此由点到类地反思两种艺术文本在艺术链接中的生命契合点和审美表现偏差,对充实完善当下的文艺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结语部分针对新世纪之后的中国电影改编所面临的新的尴尬处境,认为当前的电影改编行为仍有进一步完善和加深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疏离文学和电影的关系不能真正促进电影艺术的长远发展,反而会使得作品有陷入文学性贫血的艺术困境的可能,因此需要对电影改编行为进行规范引导,以求生产出更多的艺术精品。全面而理性的电影改编研究有进一步深入进行的必要,编导们需要认真反省和协调改编行为的外部语境与内部元素、人文关怀与娱乐消费、艺术实践与文化修养之间的关系,将能真正实现文学性元素在电影创作中的深层拓展,以鲜活的艺术汁液滋养着电影艺术的茁壮成长。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没有泛泛而谈改编理论和改编现象,而是对新时期这一特定时间段的文学和电影之间的艺术对接现象进行深入的考察和梳理,在寻找和揭示艺术转换规律的过程中,竭力为当前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和电影生存空间的开创清理认识误区,建立理论依据。
石首,韦民[4](1993)在《当代中国“新诗潮”对话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具有先锋意味的青年诗歌运动,萌发于“文革”后期的“地下诗歌”及其民间文学活动,1979年民办文学刊物《今天》的创办为其正式开端,至1989年告一段落。其间活跃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连接的两代人。对前一代人的称谓有“朦胧诗派”、“《今天》派”等;对后一代人的称谓有“第四代”、“新生代”等,“代”的划分因起点各异,是否科学历来有所争论。名称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对两代诗人文化命运的透视,揭示出当代中国青年诗歌运动的内在精神,为更年轻的一代人起而越之提供食粮。以下的对话录为我们反思历史的足迹,又开辟了一个视野,值得一读。
陈朝琴[5](2009)在《中国新古典油画图式浅析》文中认为中国新古典油画是指从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中国油画界出现的以追求欧洲古典油画风格为特征的绘画创作。目前,中国新古典油画在中国油画界是一种重要的风格流派,学术界对其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有深入研究的空间。从绘画图式的角度研究中围新占典油画,从中探寻中国新古典油画图式中所蕴涵的美学品格和当代价值,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开创价值。中国新古典油画家们虽然都以欧洲古典主义绘画为典范,但其作品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欧洲古典油画,也不能与欧洲古典油画相提并论。由于每位艺术家对欧洲古典油画技法、精神、崇高、理性等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因此他们学习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的在深入研究古典油画的技法美的同时还以古典精神作为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画面中追求理性与唯美;有的则侧重学习欧洲传统绘画技法与材料,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创作当中。所以,中国新古典油画形成了多样化的图式景观。中国新古典油画的图式不仅吸收了欧洲古典油画的精华而且还受到中国传统文人画精神和民间艺术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审美趣味也崇尚意境的表达和写意情趣。同时,中国新古典油画超越了现代艺术对传统的偏见,大胆地向古典写实绘画同归,同时将古典写实绘画与现代主义相结合,其结果是富有表现力的新古典油画的产生。中国新古典油画发展和开拓了中国写实绘画的领域,在题材选择、形式原则和技法运用等方面丰富了写实绘画的艺术特征。中国新古典油画对古典油画的学习是艺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发展,而不是一种简单、机械的历史重复,它推动了中国油画多元化发展的进程。
代铮[6](2010)在《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地铁系统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城市交通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推崇,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设计者选择以城市地铁系统为核心的相关课题作为研究对象。论文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在城市宏观发展模式需求、城市空间环境审美需求及交通建筑功能形式需求为研究的前提下,通过对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站域周边环境整合设计和城市地铁空间系统构成要素的环境艺术设计,达到改良哈尔滨城市聚集问题和地下交通建筑“单纯工程化”设计所带来的系列问题的目的。论文首先对城市地铁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进行研究。先将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的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概念进行分层级概念界定,继而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以环境艺术学、景观生态学、环境行为学、设计符号学、地下建筑学和系统工程学为理论研究基础的背景下,对城市地铁空间系统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炼,归纳出功能性、文化性、艺术性及人性化方面存在的设计缺陷。是为“提出问题”阶段;论文之后以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的环境艺术设计策略为研究侧重点。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和原则,再通过对城市地铁空间系统设计要素及城市地铁环境艺术设计要素及方法的研究,提出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实施策略。是为“分析问题”阶段;论文最后以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的环境艺术实践实例研究作结。从设计概述、设计分析及设计成果表达三个层面对哈尔滨地铁1号线博物馆站环境艺术设计这一课题加以阐述,以实际的设计项目对之前的理论分析加以论证,承接理论部分并使之延续,从而构建完整的研究体系。是为“解决问题”阶段。
张向炜[7](2008)在《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论题》文中指出198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转型性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建筑的本土原生环境和国际共生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总体重构的格局。20多年来,以西方当代建筑思潮为主的外来建筑思想对中国当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基于中国自身文脉的建筑思想却没有得到深入、系统的研究,存在比较严重的滞后现象。由于引进外国的许多建筑理论之不得要领,中国自己的建筑理论之缺乏进展,加上繁忙的建筑设计市场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使建筑实践远离基本的建筑理论,而建筑理论也远远不能适应规模巨大的建筑创作的需要。繁忙的建筑设计市场与萧条的建筑思想研究形成鲜明的反差。造成这种反差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在于对中国现有的建筑思想缺乏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从中提出一些建筑创作中值得汲取的经验和教训,为建筑创作的真正繁荣提供一些有现实意义的思路。本论文的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统计学和分类学的方法,对能够体现中国新时期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的统计分析。这些基础资料包括: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的研究型学者在此领域进行的有意探索;四种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期刊(《建筑学报》《建筑师》《世界建筑》《新建筑》)以及四所高等院校建筑类的博硕论文。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80到2005年。论文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探讨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各种建筑思想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以及不同时期的不同意义和地位;研究了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发展的轨迹,以时间为纵轴,分析了1980年代、1990年代、跨世纪三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创作背景以及建筑思想热点;提出新时期中国的建筑思想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论文的最后探讨了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框架的前瞻性整合,总结了建构框架应当遵循的原则。以期对我国建筑理论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代中国建筑师肩负着21世纪中国建筑创作发展与进步的重任,因此必须明确中国建筑思想与理论前进的方向,牢牢把握建筑前进过程中的各种决定因素,构筑21世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建筑理论体系,为真正地繁荣建筑创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刘熹[8](2013)在《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研究(2000-2009)》文中研究说明研究2000至2009年的当代文学批评,首先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代对象如何纳入历史研究范畴。在1980年代已经有过当代文学是否可以写史的讨论,而近年,关于新世纪文学话题的讨论也聚焦在其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文学史概念。但是观之学术界,当代文学史、特别是新世纪文学,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显着增长点。此外,2000年至2009年作为一个自然时间段十年的切分,虽然不具备强烈的学理性,但对当下问题进行即时的梳理和分析,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而目前研究2000年至2009年文学批评的专着比较少,更多的是长时段文学批评研究中的一个部分,或是论文选集这样一种形式。如果将国家权力介入与一体化的生成看做十七年文学批评发展的动力,将对极端政治化的文革文学的清算视为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助力,将经济的吸引当做九十年代文学批评的动向,那么新世纪十年的文学批评,则呈现三种合力此消彼长、各自为阵、并行多元的局面。从批评资源看,马克思主义、西方、中国现代、当代、古代的批评资源都在被使用;从批评形态看,国家政治立场、文学创作立场、商业立场,都各自发声、并互有涉及;从批评热点看,亦是中心之外百花争艳。这十年的文学批评,1990年代业已呈现的思想状况成为文学批评行进的背景,1980、1990年代发生的文学批评的转折、新变也在新世纪的前十年沉淀了结果,而这结果,又成为这十年文学批评的资源积累和出发点。除此思想上、资源上的承续外,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面对的外部环境也有新的变动。因而,对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的研究,首先要明确的是,新世纪十年的文学批评并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动,它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既包括了社会文化思想上的继续生成,也包括了批评家个人学术思路的生成。此外,新世纪的文学批评环境有新的变化出现,这些新的因素和批评自身的步伐一起,形成合力,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和生成。所以,本论文所要到达的目的,是在清理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的细节动向中,展现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的发展脉络。那么如何有效的对新世纪十年的文学批评进行研究?从对大量文学批评研究类书籍的整理中可以看出,不同时间段的文学批评因其有不同的特质,相应的研究形式和结构也各有不同,最突出的是现代文学批评研究多以批评家个人为线索梳理批评的发展,而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入能突出这个时间段文学批评的脉络。具体到新世纪十年的文学批评,以一种追本溯源的形式,以当下文学批评何以有如此的思维方式和热点偏向为思考方向,或许可以成为进入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的一个方式。本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清理九十年代三次思想文化界的讨论来考察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的学术背景。回过头看1989年之后的思想文化界,三次不同层面不同论点的论争,其实是具有逐层推进的逻辑联系。这三次论争,如果将其与文学批评的生发点进行联系,分别是郑敏等关于汉语改革讨论呈现的激进与保守主义之争;人文精神讨论中市场这个词汇背后显现的批评家、知识分子的态度和立场;文学批评界人士跨界参与的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人文精神讨论和激进与保守之争大致同时发生,不同的是,后者由史学界始逐步蔓延,而前者一开始就以大学科、大跨度的讨论形式展开。而人文精神讨论之所以被后来者定义为一场关乎价值立场的分化、关乎道德伦理的讨论,是因为在人文精神讨论中,出现差异和分歧的原因也包括了如何认识时代。虽然当时的讨论,更多关注于知识分子如何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如何在这个商业的社会,在已经失落的当下建立自己的价值规范,但在1990年代末,产生了一场关于如何认识当下社会的讨论,这就是新左派和自由主义之争。正是因为1990年代的三次思想文化讨论,才引起了新世纪十年的当代文学批评对这些问题的继续关注和思考,故而对全球化、本土化、民族化的讨论,海外华文文学的新发展,区域文学、文学语言的重视等批评动向成为可能。第二章则着重梳理当代文学史观念与当下文学批评的互动。新世纪之交的文学批评形态,促其形成、转变的因素繁多,其中当代文学史观念的变化对新世纪十年的文学批评具有一定的影响。首先,文学史观念的变化会催生对此前经典作品的重新阐释,而在这一阐释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推崇模式和新的思考方法,进而影响当下文学批评对当前作品的审美取向和批评倾向;其次,在文学史观念变化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也会对当前批评产生影响。就新世纪十年这个时间段,1999年相继出版了两部文学史作品,分别是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此后还出版了董健、丁帆、王彬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新编》,都是比较成熟、且对文学批评形态的生成有影响的文学史文本。在文学史这个考察视角下,我们可以考察在新世纪十年间重要批评现象的生成,如十七年文学研究是如何成型,“重返八十年代”是在何种情况下提出,底层文学批评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新启蒙的成型和解构以及当前批评中惯常使用的概念和批评范式是如何生成。前两章试图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继承与发展来考察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的样貌,而第三章则以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本身的新质为考察对象,包括了对批评的失语与新的审美因素的考察。这里的失语并非指中国文论界与西方理论的关系,而是指批评所不能覆盖的新的文学审美现象。这些批评与文学之间的缝隙,展现了新的审美因素的出现和正在适应中的当代文学批评。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影视对文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同媒介之间的特质也交互影响。从批评看来,媒体批评对传统批评产生冲击,而批评家对影视的关注则催生了新的批评指向。同时,这些新的批评现象,不仅表现出视觉化、图像化的倾向,也展现出社会文化的日常化、世俗化倾向,这些变化引发了关于新的批评理论的探讨。更重要的是,这些新的影响因素也促成了批评方式本身的调整。如果说文学史观念引发的批评方式的调整是对概念的清理和历史延续的审视,那么新的批评理论资源引发的批评调整则展现了对新世纪本身的关注。
高燕[9](2004)在《当代诗歌非诗化倾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当代诗歌领域中最引入注目的现象之一“诗歌非诗化现象”为考察对象,意在通过对它们的梳理,对当代诗歌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度的呈现。对当代诗歌的非诗化倾向研究,到目前为止,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和现象描述阶段,“诗学”上的负面影响的研究,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从诗学评析和文本细读这两个方面,力求比较全面而深入地讨论这一诗歌现象。本论文的第一章,考察了诗歌概念,根据对现当代诗歌发展史的认识,重新探讨了“什么是诗”,指出诗所包含的重要的诗学特征。对于当代中国诗歌的非诗化倾向的研究,本论文在第二、三章从几个方面展开的:第二章是对诗歌语言的诗学命题进行探析,涉及到从1986年到90年代末当代诗人在写作实践中提出的各种与诗歌语言有关的诗学命题。对这些诗学命题的正面辨析,有助于我们从当代诗歌众多的非诗化现象中,找到非诗化真正的原因所在。在辨析中,不仅清理了诗人的一些错误的、带误导性的主张,而且,对这些主张提出的理论内涵,结合诗歌文本展开细读研究,给予分析和驳斥:第三章在当代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凸显出当下“70年代后”诗人写作特征,并分析了“70年代后”诗人的“肉体写作”所显现出来的当下中国诗歌非诗化倾向——这两章都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展开批评实践。论文的第四章是结论。本人藉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分析,给中国近百年新诗发展一个新的透视,试图展现在现代汉诗的历史脉络上,诗歌创作及批评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始终不能超越的思维模式,而使当代诗歌摆脱非诗化的现象,进入诗的境界。
郑键,郑博超,王地[10](2010)在《多元文化模式下的中国法治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今,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对法治影响的问题很复杂。中国现在已经不是典型的传统经验文化,但又不是彻底的理性文化,是一个混合型多元化的文化模式。在法治层面,一方面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另一方面,无论在立法还是执法上都还存在着矛?
二、“伪现代主义”的“时间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伪现代主义”的“时间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2)存在之思 ——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米兰·昆德拉其人其作 |
二、研究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走向存在之途——小说的存在 |
一、独特的存在之路 |
(一) 存在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存在的多重性 |
二、思索存在的小说 |
(一) 自我存在的挖掘 |
(二) 存在的可能性探询 |
第三章 存在的探询——昆德拉的小说艺术观 |
一、昆德拉的特殊复调 |
(一) 昆德拉的复调变奏 |
(二) 复调的几种形式 |
二、幽默的主体精神 |
(一) 道德审判的悬置 |
(二) 幽默之光烛照生命之树 |
第四章 存在的延续——昆德拉的小说历史观 |
一、发现的延续——小说历史存在之维 |
(一) 时间上的连续 |
(二) 空间上的广延 |
二、独特的小说史分期 |
(一) 上、下半时的小说 |
(二) 小说的“第三时” |
结语:小说的未来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范围和涉及的理论方法 |
上篇 改编的文化主题学研究 |
第一章 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的改编 |
第一节 国家意识形态理念的迎合与偏离 |
第二节 民间现实世界生活的揭示与探究 |
第三节 过往年代精神意识的找寻与捕捉 |
第二章 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的改编 |
第一节 精神异化的拷问 |
第二节 无名焦虑的彷徨 |
第三节 穿越孤独的找寻 |
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的改编 |
第一节 解构和颠覆传统权威 |
第二节 复制和戏仿平面生活 |
第三节 臣服和向往感官愉悦 |
中篇 改编的叙事结构学研究 |
第一章 叙事元素的比较分析研究 |
第一节 视点:“谁在看”的言说智慧 |
第二节 时序:时态转换的多元呈现 |
第三节 节奏:情感基调的外在控制 |
第四节 话语:表现方法的审美演绎 |
第二章 符号元素的比较分析研究 |
第一节 物象:静态个体的深层指代 |
第二节 人物:生命情感的功能浓缩 |
第三节 空间:场景造型的风格搭建 |
第三章 修辞元素的比较分析研究 |
第一节 象征:由浅入深的曲径通幽 |
第二节 隐喻:以此言彼的形象置换 |
第三节 反讽:悖论语境的含蓄意指 |
下篇 改编的典型案例分析研究 |
第一章 凸显现实主义元素的典型案例——从《香魂塘边的香油坊》到《香魂女》的电影改编 |
一、地域文化风貌 |
二、现实观照情怀 |
三、精英文化反思 |
四、启示和思考 |
第二章 凸显现代主义元素的典型案例——从《寻枪记》到《寻枪》的电影改编 |
一、由开放到封闭的环境设置 |
二、由从容到错乱的叙事节奏 |
三、由写实到隐喻的情节建构 |
四、改编背后的启示录 |
第三章 凸显后现代主义元素的典型案例——从小说《高兴》到电影《高兴》的电影改编 |
一、“旧我”蜕变的繁简处理 |
二、“新我”填充的人工搬演 |
三、主体生成的虚幻色彩 |
四、艺术反思与改编启示 |
结语 |
一、电影改编现状的再认识 |
二、改编研究的必要性 |
三、反省与期待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着 |
(5)中国新古典油画图式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意义 |
2.研究现状与方法 |
3.关于中国新古典油画的概念界定 |
第1章 中国新古典油画的形成 |
1.1 西画东渐的历史回顾 |
1.1.1 西画东渐的第一阶段 |
1.1.2 西画东渐的第二阶段 |
1.2 写实风格主流之路的确立 |
1.3 中国新古典油画的形成 |
第2章 中国新古典油画的图式景观 |
2.1 唯美至上的意境提升 |
2.2 具象极至的多重隐喻 |
2.3 生命个体的本真表现 |
2.4 内在心灵的自我放逐 |
第3章 中国新古典油画图式的美学品格 |
3.1 与中国绘画、民间艺术精髓的晖映 |
3.1.1 图式中的中国传统绘画情节 |
3.1.2 图式中的民间艺术精髓 |
3.2 图式中的现代、后现代艺术的精华 |
第4章 中国新古典油画的当代价值和压力 |
4.1 中国新古典油画的当代价值 |
4.2 中国新古典油画的发展压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城市宏观发展模式需求的课题研究背景 |
1.1.2 基于城市空间环境审美需求的课题研究背景 |
1.1.3 基于交通建筑功能形式需求的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 |
第2章 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地铁空间系统 |
2.1.2 环境艺术设计 |
2.1.3 地铁空间系统的环境艺术设计 |
2.2 相关学科理论 |
2.2.1 以环境艺术学为研究本源 |
2.2.2 以景观生态学为美学参考 |
2.2.3 以环境行为学为功能保障 |
2.2.4 以设计符号学为审美意象 |
2.2.5 以地下建筑学为背景载体 |
2.2.6 以系统工程学为结构线索 |
2.3 现存问题研究 |
2.3.1 识别导引层面的功能性缺失 |
2.3.2 地域特征层面的文化性缺失 |
2.3.3 视觉审美层面的艺术性缺失 |
2.3.4 通用设计层面的人性化缺失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地铁空间环境系统艺术设计策略 |
3.1 设计基本原则 |
3.1.1 满足功能可达性要求 |
3.1.2 满足文化本土性要求 |
3.1.3 满足艺术审美性要求 |
3.1.4 满足使用人性化要求 |
3.2 地铁空间系统设计要素及方法 |
3.2.1 城市地铁站域空间环境 |
3.2.2 城市地铁空间出入口建筑单体 |
3.2.3 城市地铁交通空间环境 |
3.2.4 城市地铁站台空间环境 |
3.3 地铁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要素及方法 |
3.3.1 识别导引设计系统 |
3.3.2 视觉传媒设计系统 |
3.3.3 空间照明设计系统 |
3.3.4 公共艺术设计系统 |
3.3.5 无障碍设计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实践 |
4.1 哈尔滨地铁1 号线博物馆站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
4.1.1 基于哈尔滨地铁1 号线线域层面 |
4.1.2 基于哈尔滨地铁1 号线博物馆站站域层面 |
4.1.3 基于哈尔滨地铁1 号线交通建筑本体层面 |
4.2 博物馆站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分析及表达 |
4.2.1 城市区位分析 |
4.2.2 建筑区位分析 |
4.2.3 交通流线分析 |
4.3 博物馆站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方法及成果 |
4.3.1 外部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 |
4.3.2 内部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论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国内创作现状之急需 |
1.1.1 盲目模仿和抄袭,创新能力退化 |
1.1.2 脱离建筑本体,追求商业价值的建筑商业化 |
1.1.3 专业外人员的意志指导建筑创作实践 |
1.1.4 纯艺术与非艺术在建筑中的表现 |
1.1.5 缺乏以国情和基本建筑理论为依据的建筑政策和法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的限定 |
1.3.1 新时期 |
1.3.2 建筑理论 |
1.3.3 建筑思想、建筑思潮 |
1.4 新时期的社会背景研究 |
1.4.1 改革开放事业繁荣 |
1.4.2 经济转型迎接挑战 |
1.5 新时期建筑理论的必要与责任 |
1.5.1 理论失落呼唤复归 |
1.5.2 面临挑战担起责任 |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6.1 论文研究方法 |
1.6.2 论文研究框架 |
1.7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方面文献的统计分析 |
2.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理论框架 |
2.1.1 基本范围 |
2.1.2 理论框架 |
2.1.3 建筑理论体系的变中之稳 |
2.2 代表性建筑期刊 |
2.2.1 1980-2005 年《建筑学报》有关建筑理论文章分类汇总 |
2.2.2 1980-2005 年《建筑师》有关建筑理论文章分类汇总 |
2.2.3 1980-2005 年《世界建筑》有关建筑理论文章分类汇总 |
2.2.4 1980-2005 年《新建筑》有关建筑理论文章分类汇总 |
2.2.5 1980-2005 年四种期刊有关建筑理论文章分类汇总 |
2.2.6 四种建筑期刊统计结果小结 |
2.3 四所建筑院校的博硕论文 |
2.3.1 1980-2005 年同济大学有关建筑理论博硕论文分类汇总 |
2.3.2 1980-2005 年东南大学有关建筑理论博硕论文分类汇总 |
2.3.3 1980-2005 年清华大学有关建筑理论博硕论文分类汇总 |
2.3.4 1980-2005 年天津大学有关建筑理论博硕论文分类汇总 |
2.3.5 1980-2005 年四所院校有关建筑理论博硕论文分类汇总 |
2.3.6 四所建筑院校博硕论文统计结果小结 |
2.4 四种期刊文章与四所院校博硕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2.4.1 建筑创作论——建筑界关注的重点 |
2.4.2 居住建筑——人类永恒的主题 |
2.4.3 建筑教育学——建筑体系的基石 |
2.4.4 建筑生态学——时代发展的必然 |
2.4.5 建筑评价理论——建筑创作的导向 |
2.5 部分建筑理论家的探索活动 |
2.5.1 张钦楠——从繁荣建筑创作到建构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框架. |
2.5.2 顾孟潮——从信息金字塔到建筑哲学 |
2.5.3 吴良镛——从广义建筑学到《北京宪章》 |
2.5.4 陈志华——从建筑理论系统到乡土建筑 |
2.5.5 刘先觉——中外相通的建筑历史和建筑理论家 |
2.5.6 彭一刚——建筑美学理论和立基传统的创新实践 |
2.5.7 侯幼彬——从系统建筑观到中国建筑美学 |
2.5.8 汪正章——从建筑本体构成到建筑创作学的理论架构 |
2.5.9 郑时龄——从建筑理性论到建筑批评学 |
2.5.10 布正伟——从自在生成论到建筑语言论 |
2.5.11 十位建筑理论家的理论体系建构 |
第三章 具有原创精神的若干建筑思想 |
3.1 新时期建筑方针的再认识 |
3.1.1 新时期重提建筑方针 |
3.1.2 新时期建筑方针的内涵拓展 |
3.2 建筑民族性向现代性深化 |
3.2.1 不同时期建筑民族性呈现的特点 |
3.2.2 建筑民族性的现代体现 |
3.2.3 少数民族建筑民族性的现代革新 |
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3.3.1 建筑地域文化的现代表达 |
3.3.2 建筑形态的地域性 |
3.3.3 建筑技术的地域性 |
3.4 从小环境(园林景观)到大环境(城市环境意识) |
3.4.1 环境意识觉醒,适应自然的建筑环境创造 |
3.4.2 山水城市的理想 |
3.5 具有原创精神建筑思想的展望 |
第四章 建筑思想的引进 |
4.1 引进建筑思想的文献统计 |
4.1.1 建筑期刊及博硕论文 |
4.1.2 引进建筑理论系列丛书 |
4.2 建筑思潮的引进——从经典现代到先锋式风格流派 |
4.2.1 经典现代建筑的补课式引进 |
4.2.2 现代建筑走向多样化 |
4.2.3 现代建筑之后的建筑思潮——先锋式风格流派 |
4.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4.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4.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4.4 外来建筑及其思想的进步意义与消极影响 |
4.4.1 进步意义 |
4.4.2 消极影响 |
4.5 如何引进国外建筑思想与建筑理论 |
4.5.1 全面了解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社会根源及经济基础 |
4.5.2 以社会和建筑的进步为尺度筛选国外建筑理论 |
4.5.3 关注国情的对比性研究,以推动建筑思想发展为目的 |
4.5.4 关注高新建筑技术的引进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的发展历程 |
5.1 1970 年代之前的建筑政治 |
5.1.1 引入苏联所谓“社会主义建筑理论” |
5.1.2 1959 年建筑艺术座谈会及刘秀峰报告对建筑创作的总结.. |
5.1.3 随大跃进而起的新技术、新结构高潮 |
5.1.4 十年设计革命和文化革命 |
5.2 1980 年代的全面开放与建筑思想的自由活跃 |
5.2.1 建筑创作环境的新气象 |
5.2.2 建筑创作思想的更新 |
5.3 1990 年代的建设高潮与建筑思想的艰难探索 |
5.3.1 建筑创作的“经济本位”与“形式本位” |
5.3.2 全球化背景下建筑文化的再认识 |
5.3.3 建筑环境意识的日益深化 |
5.3.4 建筑理论内涵的深化与外延的拓展 |
5.4 跨世纪的大转折与建筑思想研究的新契机 |
5.4.1 “北京宪章”为中国建筑理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
5.4.2 外来建筑师占领国内高端建筑市场 |
5.4.3 当前我国建筑理论与建筑创作的再定位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框架的前瞻性整合 |
6.1 建筑创作的理论和实践要密切结合国情 |
6.1.1 勤俭建国是我们长远的建设方针 |
6.1.2 “贫资源”创造“高财富”的继承和发扬 |
6.2 有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框架的建构原则 |
6.2.1 创新+进步 |
6.2.2 可知+可行 |
6.2.3 普遍性+特殊性 |
6.2.4 回归基本目标 |
6.2.5 回归基本理论 |
6.2.6 回归发展中国家的现实 |
6.2.7 外来理论建筑化、中国化 |
6.3 有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框架的建构 |
6.3.1 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框架 |
6.3.2 中国特色建筑思想的前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研究(2000-20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90年代的三次论争与新世纪批评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汉语语言变革讨论与激进保守之争 |
一、汉语语言变革探讨引发的论争 |
二、激进与保守之争 |
第二节 人文精神讨论与批评的分化 |
一、文学批评视角下的人文精神讨论 |
二、人文精神讨论及其衍生话题 |
三、关于“文艺精神价值取向”的讨论 |
第三节 1990年代末的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 |
一、新左派与自由主义讨论代表的社会文化意义 |
二、讨论针对的几个重要问题 |
第二章 当代文学史观念的变动与当下文学批评形态的转型 |
第一节 两本文学史作品的出版与“重写文学史” |
第二节 “民间”概念的衍生 |
一、三位一体的“民间” |
二、在讨论中形成的“民间” |
三、审美民间的批评实践 |
第三节 对另一种遮蔽的发掘 |
一、洪子诚文学史观的形成 |
二、十七年文学及文革文学研究范式的定型 |
第四节 批评转向中的“重返八十年代” |
一、“重返八十年代”的简述 |
二、“重返八十年代”的三个方向 |
1、反现代的现代性与八十年代的重返 |
2、新左派思维对八十年代的批判式解读 |
3、“纯文学”反思与“重返八十年代” |
第五节 新启蒙文学史观与启蒙批评话语 |
第三章 来自当下的挑战与新世纪批评的回应 |
第一节 当代文学批评与新的影响因素 |
一、媒体批评与经济-文艺关系对批评的影响 |
二、“新世纪文艺理论”讨论与批评转向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与新的审美因素 |
一、新的写作群体、新的审美经验与新的文学生产方式 |
二、“新世纪文学”命名的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当代诗歌非诗化倾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诗与非诗 |
一、诗是什么 |
(一) 诗的界定 |
(二) 诗还与什么有关 |
1、诗与诗人 |
2、诗与时代 |
3、诗与语言 |
二、非诗化倾向的简要回顾 |
三、非诗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
(一) 外部原因 |
1、诗的职能意识形态化思想影响 |
2、社会环境的变化 |
3、白话诗传统的贫乏 |
(二) 内部原因 |
1、跟风模仿 |
2、先锋意识 |
3、语言工具论与语言至上论 |
4、诗人人格堕落 |
5、食洋不化 |
第二部分 八、九十年代诗歌非诗化倾向研究 |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 |
1、西方的“语言学转向” |
2、中国当代的“语言学”热 |
二、诗学理论上的误区 |
1、“前文化”的语言概念 |
2、“诗到语言为止” |
3、“拒绝隐喻” |
三、非诗化倾向在创作上的表现 |
1、简单套用西方哲学理论 |
2、意象的“能指化”和能指的“异延” |
3、逻辑的混乱 |
4、玩弄语言技巧 |
5、诗体的消解 |
6、拼贴 |
7、诗歌的“行为艺术化” |
四、对西方理论的反思 |
第三部分 “’70后”诗人诗歌非诗化倾向研究 |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 |
1、后改革开放时代 |
2、网络的发展 |
二、非诗化倾向的表现 |
1、狂欢化写作心态 |
2、肉体写作 |
3、口水化写作 |
4、本我写作 |
三、几个关键问题 |
1、诗人与道德 |
2、审美与审丑 |
3、解构与建构 |
第四部分 从非诗到诗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声明 |
后记 |
四、“伪现代主义”的“时间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伪现代主义”的“时间误区”[J]. 李保均. 当代文坛, 1990(01)
- [2]存在之思 ——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D]. 徐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04)
- [3]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D]. 赵庆超. 山东师范大学, 2010(12)
- [4]当代中国“新诗潮”对话录[J]. 石首,韦民. 青年研究, 1993(08)
- [5]中国新古典油画图式浅析[D]. 陈朝琴. 西南大学, 2009(10)
- [6]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 代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3)
- [7]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论题[D]. 张向炜. 天津大学, 2008(07)
- [8]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研究(2000-2009)[D]. 刘熹. 南京大学, 2013(05)
- [9]当代诗歌非诗化倾向研究[D]. 高燕. 四川大学, 2004(02)
- [10]多元文化模式下的中国法治问题[N]. 郑键,郑博超,王地. 检察日报,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