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通史(近代部分)思考题提示(1)(论文文献综述)
孙丽青[1](2020)在《民国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文中提出洋务运动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写入中学历史教科书,因政治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差异,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书写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不书写洋务运动或作为维新变法的背景书写,内容和形式都很简单。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总体上受到进化史观影响,有突出自强保国、弱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重视爱国思想教育的特点,形式上也很简单。解放区中学历史教科书洋务运动书写相较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书写篇幅增大,教科书书写则受阶级斗争史观影响,突出洋务派镇压革命,否认洋务派自强保国的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重要事件篇幅显着增大,在内容上,受阶级斗争史观影响,继承和深化解放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书写,对洋务运动进行否定,这样的内容体现,在特殊时期更加严重。改革开放后中学历史教科书关于洋务运动的书写形式逐渐多样化,在内容上受现代化史观影响,肯定洋务运动在经济上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影响,补充了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不同看法。进入21世纪,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书写内容更趋客观和更加科学化,形式上不断变化。梳理民国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洋务运动的书写变化,感受颇深的是政治环境影响教科书的编写,教科书编写者应该坚持唯物史观,将学术研究成果吸收到教科书里,并注意教科书内容稳定化。梳理洋务运动民国以来的书写变化,启示当代历史教学应该着重培养中学生强国思想。理清民国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洋务运动的不同书写,有利于了解教科书编写情况并为教科书编写提供参考,也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从而吸收有益因素来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周桂芝[2](2020)在《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研究(1978—2019)》文中研究说明中外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问题,是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条约内容在人教版教科书中的变与不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科书编纂、课程改革、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变化。本文以1979—2019年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中外条约内容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版本人教版历史教科书进行纵向的对比研究,探讨中外条约内容在人教版教科书中编写内容与呈现形式的变化。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变化、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发展、课程改革以及学术界中外条约研究的影响等方面,探究影响人教版教科书中中外条约内容的编写因素。第二部分讨论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中外条约内容编写的结构形式,分别对初、高中人教版教科书编写结构中的章节设置和辅助内容的变化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从整体研究与具体分析出发,结合纵向的比较,分析教科书对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的阐述。第四部分探究人教版教科书中中外条约内容编写的变化与特点,分析教科书编写的不足,提出编写与教学建议。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教科书中的中外条约内容的编写变化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不仅体现了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理念的变化,而且体现了学术研究对中学历史教育的影响。这一内容的变与不变,为进一步探索和思考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及其教学问题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南雁[3](2020)在《高中历史教师用书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和岳麓版中“甲午中日战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用书是教师进行备课活动的主要教学参考用书,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人教版和岳麓版教科书是使用范围较广的两套教科书,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具有意义。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战争,也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甲午战后,中国的近代化学习之路发生转变,由直接学习西方转变为先学习日本再间接学习西方,民族心态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运用历史学、中学历史课程论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两版教师用书中的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人教版和岳麓版教师用书都注重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马关条约》及其危害进行分析,但人教版教师用书更注重对教师的方法指导,引导教师自行查找资料,教学案例集中体现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岳麓版教师用书则较详细地介绍了相关内容,节省教师备课的时间和精力,且注重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于这两版教师用书之中。不足之处在于,两版教师用书都缺少对近代化学习路径转变和民族心理转变的说明。比较研究二者的异同点,在学理上,有助于提升中学历史教师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认识:在实践上,能丰富其对中学生的教育意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余柏青[4](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杨秀丽[5](2017)在《高中历史教学参考书比较研究 ——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教育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发展,作为教师教学工具的教学参考书不可否认要参与其中。因而对教学参考书的研究就不得不引起重视。本文选取了高中历史教学参考书的人教版和沪教版两个版本,通过两个版本教学参考书中对“鸦片战争”一课的内容设置,分析对比两个版本教学参考书的异同,以期能够对教学参考书的发展给出部分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叙述了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参考书梳理了其发展过程。文章首先对教学参考书进行了概念界定,并界定了本文研究对象,即高中历史教学参考书的人教版和沪教版两个版本,并对教学参考书的功能和评价标准做了阐述。其次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参考书关于“鸦片战争”一课是如何从整体构建进行了板块分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和教学建议等,同时对沪教版高中历史教学参考书关于“鸦片战争”一课的每一部分内容进行逐一分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建议等。人教版和沪教版两个版本的分析对比从教学参考书的内容、结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教师和学生地位五个角度出发,最后提出两版教学参考书各自的优点与劣势,得出人教版教学参考书在内容上过于繁琐,沪教版教学参考书在教学方法上又过于单薄等结论,并给出改良建议。
黄晶晶[6](2017)在《两岸三地高中历史教科书“鸦片战争”课文内容编写研究 ——以“大陆岳麓版”、“台湾三民版”和“香港现代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最重要的媒介与资源,最能体现历史课程目标。自21世纪以来,两岸三地均进行了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中学历史教科书改革,则是这一改革运动的关键环节。历史作为日常经验的记忆载体,共同的生活与文化经历是族群认同与身份认同的关键领域。故曰“欲灭其国者,必先去其史”。对正处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期的中学生而言,中学历史教科书作为有组织的进行科班学习、教育制度保证顺利执行和官方审定历史知识内容的主要传播载体,其知识内容传播与编排,都体现着国家意志及对历史认同的态度。“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同版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关于这一知识的呈现方式风格迥异、异彩纷呈。与此同时,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中学历史教科书对该事件叙述的体系、方法、知识点选择、表达方式等,都突出表现了三地意欲让青少年达成的历史认同及导向意识。论文以历史教科书编写内容为切入点,探析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大陆“岳麓版”、台湾“三民版”和香港“现代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鸦片战争的内容,找出两岸三地教科书编写异同,探讨历史教科书编写体系背后育人目标的诉求与设定,并为大陆历史教科书编写提供借鉴与参考。
许蕾[7](2014)在《新课标高考历史试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江西省于2008年实行新课程改革后,于2011年开始使用新课标全国卷。在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的三年中,每次高考结束都会有一线教师和考生反映考试难度太大,题目太灵活,这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和学生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尚有距离。从江西省近三年使用的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卷着手,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从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的内容结构(试卷内容的空间分布和社会系统分布)以及试卷的命题形式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命题特点;并结合与江西省南昌市、景德镇市、抚州市、上饶市、赣州市等地区的一线中学历史教师以及参加过高考的学生的访谈,发现历史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新课标的诉求未能得到充分落实,教学指导思想依然停留在“唯分数论、勤做题”的阶段,碍于条件、时间等因素,不能有效利用资源,授课偏重必修教材,忽视选修教材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在对历史试卷进行研究分析以及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后,认为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可以使高考历史试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体现得更好:一方面,教师应具备学科素养,重视自我研修,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及高考历史试卷的同时,培养学生历史敏感度并注重史料的积累,对学生人文精神方面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学生应该养成对史料甄别求证的能力并且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周佳赟[8](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编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末以前中国没有“乡土史教材”这一说法,一些带有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内容的传播是依靠族谱、地方志等形式进行的。自从清末“乡土史教材”概念传入之后,学者们开始尝试将“乡土史教材”概念本土化,与本地的史实相联系,编订适合学生阅读的乡土史教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向,要在文化上保持本民族、本地域的特色并传承本土文化,依赖于编订适宜的乡土史教材。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大都由各地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编纂。编纂者秉持突出时代要求,符合地域特色,结合学生学情的理念使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特色彰显。本文在论述乡土史教材的含义和取材的基础上,梳理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的编纂历程,研究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的编纂机制。从江苏省各市中学乡土史教材的内容来看,介绍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文化,揭示了近代以来江苏民族工商业的崛起和发展,突出了在社会变迁中江苏各领域代表人物的历史作用以及大运河对于江苏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从江苏各市中学乡土史教材的编纂形式来看,一般采用“按时序排列”和“按专题排列”两种形式,满足学生阅读、学习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历史时序性概念,历史素养以及结合实际进行独立思考探索的能力。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整体呈现出全球化进程中弘扬爱国主义,一体化进程中凸显地方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强调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乡土史教材不仅叙述以往史实,也具有文化传递、文化沟通和文化创造的功能。江苏具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教科书编纂水平较高,在质量方面居全国前列,对于其他省市乡土史教材的编纂具有借鉴价值,但也存在着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本文亦对江苏各市乡土史教材的修订提出了一些建议。
蒋英[9](2008)在《困境与出路:中国美术史课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高等院校美术专业中国美术史课程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指出当前高等院校美术专业中国美术史课程面临边缘化的困境,并对形成困境的外因与内因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阐述了中国美术史课程的人文学科性质、基础理论课程定位,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围绕“史”的主要文体特征及教材的基本规范,重点对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中国美术史教材建设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高等院校美术专业中国美术史课程的实施,应从传统的注重知识灌输的注入式教学向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性学习转变。通过上述研究,以期为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邹范林[10](1995)在《中国通史(近代部分)学习辅导(上)》文中认为 本课程即中国通史(二),讲授内容上接中国古代史,包括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这一时期共约80年的历史。现依据教材《中国近代史纲》,对部分重点内容予以提示,并非是在划定考试范围。未提示的内容注意不要忽略。另外,填空和选择题在期末考试中将占有较大比例,应对照教材中所列重要名词,记住有关的重要年代、人名、地名、机构、着作及条约名称。限于篇幅,本文不再示例。
二、中国通史(近代部分)思考题提示(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通史(近代部分)思考题提示(1)(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洋务运动的史学研究 |
(二) 关于教科书洋务运动研究 |
(三) 关于洋务运动教学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 |
一、北洋政府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 |
(一) 教科书不书写或简略书写 |
(二) 教科书书写形式简单 |
二、国民政府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 |
(一) 突出自强保国 |
(二) 体现进化史观 |
(三) 书写形式不完整 |
三、解放区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 |
(一) 突出镇压农民革命 |
(二) 书写形式相对全面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 |
一、1949年-1965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 |
(一) 体现阶级斗争史观 |
(二) 书写形式有待完善 |
二、1966年-1976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 |
(一) 凸显阶级斗争史观 |
(二)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
三、1977年-1991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 |
(一) 书写内容的增改删 |
(二) 书写形式的变化 |
四、1992年-2000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 |
(一) 书写内容的再变化 |
(二) 书写形式的多样化 |
五、2000年以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 |
(一) 书写内容体现科学性 |
(二) 书写形式的再变化 |
第三节 思考与启示 |
一、对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思考 |
(一) 教科书编写受政治环境影响 |
(二) 教科书编写要坚持唯物史观 |
(三) 教科书编写应注意吸收史学动态 |
(四) 教科书编写的内容应相对稳定 |
二、对历史教学实践的启示 |
第四节 基于教科书应用的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
四、教学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研究(1978—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编写的背景 |
一、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变化 |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发展 |
三、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影响 |
四、学术界中外条约研究的影响 |
第二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编写的结构形式 |
一、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的结构形式 |
(一)章节设置 |
(二)辅助内容 |
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的结构形式 |
(一)章节设置 |
(二)辅助内容 |
第三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外条约的内容阐述 |
一、中外条约签订背景的阐述 |
(一)“城下之盟”的双边条约签订背景的阐述 |
(二)“不败而败”与《中法新约》签订背景的阐述 |
(三)多国逼签的《辛丑条约》签订背景的阐述 |
(四)非战争状态下被迫签订条约的背景阐述 |
二、重要中外条约内容的阐述 |
(一)《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 |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
(三)《中法新约》 |
(四)《马关条约》 |
(五)《辛丑条约》 |
(六)其他条约 |
三、中外条约影响的阐述 |
(一)整体影响的阐述 |
(二)具体条约影响的阐述 |
四、修约、废约的阐述 |
第四章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编写的评价与教学建议 |
一、编写的特点 |
(一)受编纂体例和课改影响较大 |
(二)主要相关内容基本保持稳定 |
(三)内容设计趋于注重能力培养 |
(四)突显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
二、编写的不足与建议 |
(一)不足之处 |
(二)编写建议 |
三、教学建议 |
(一)加强系统讲授,注重知识拓展 |
(二)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
(三)关注学术研究动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
(四)发挥中外条约内容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中历史教师用书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和岳麓版中“甲午中日战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对比分析 |
一、两版教师用书的相同点 |
二、两版教师用书的不同点 |
第二节 教科书内容的对比分析 |
一、知识框架的对比分析 |
二、知识内容的对比分析 |
三、习题与活动的对比分析 |
第二章 教学建议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对比分析 |
一、导入的对比分析 |
二、重难点的讲授 |
第二节 人教版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原文 |
二、模式分析 |
三、特点评析 |
四、作用估价 |
第三章 参考资料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史料和参考书目的对比 |
一、史料的对比 |
二、参考书目的对比 |
第二节 课文注释的对比分析 |
一、人教版课文注释的分析 |
二、岳麓版课文注释的分析 |
第三节 人教版的学术特色 |
一、黄海海战的战局说明 |
二、黄海海战中的相关人物的表现说明 |
结语 |
参考资料 |
后记 |
(4)《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高中历史教学参考书比较研究 ——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学参考书功能及其评价标准 |
一、教学参考书的概念界定 |
二、教学参考书的功能 |
(一)帮助教师领会教材的编写理念 |
(二)帮助教师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 |
(三)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
(四)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改进和提高 |
三、教学参考书的评价标准 |
(一)对课程标准的回应 |
(二)对教师的作用 |
(三)对教学参考书的利用 |
第二章 人教版教学参考书对“鸦片战争”一课的内容设置 |
一、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
(二)过程与方法 |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
(一)知识结构 |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案例 |
四、问题解答 |
五、资料与注释 |
六、参考资料目录 |
第三章 沪教版教学参考书对“鸦片战争”一课的内容设置 |
一、教学目标和重点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重点 |
二、教学设计建议 |
(一)教学过程 |
(二)知识结构图示 |
三、栏目运用和习题解析 |
四、课文注释 |
五、研究动态 |
六、参考书目 |
第四章 对两版教学参考书的评价及建议 |
一、两版教学参考书的对比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二、两版教学参考书的优势 |
(一)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的优势 |
(二)沪教版教学参考书的优势 |
三、两版教学参考书的不足 |
(一)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的不足 |
(二)沪教版教学参考书的不足 |
四、两版教学参考书的改良建议 |
(一)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的改良建议 |
(二)沪教版教学参考书的改良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两岸三地高中历史教科书“鸦片战争”课文内容编写研究 ——以“大陆岳麓版”、“台湾三民版”和“香港现代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界定与说明 |
第一章 两岸三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比较 |
第一节 两岸三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体系结构分析 |
一、大陆《课程标准》结构 |
二、台湾《课程纲要》框架 |
三、香港《课程指引》目录 |
第二节 两岸三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比较 |
第三节 两岸三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鸦片战争”的解读 |
一、与鸦片战争战争内容有关的课程安排 |
二、与鸦片战争内容有关的课程标准的规定 |
第二章 两岸三地高中历史教科书“鸦片战争”课文系统分析 |
第一节、两岸三地高中历史教科书“鸦片战争”背景分析 |
一、大陆岳麓版“鸦片战争”背景叙述 |
二、台湾三民版“鸦片战争”背景描述 |
三、香港现代版“鸦片战争”背景论述 |
四、小结 |
第二节 两岸三地高中教科书“鸦片战争”过程分析 |
第三节 两岸三地高中教科书“鸦片战争”影响分析 |
一、大陆岳麓版“鸦片战争”影响叙述 |
二、台湾三民版“鸦片战争”影响描述 |
三、香港现代版“鸦片战争”影响论述 |
第三章 两岸三地高中历史教科书“鸦片战争”课文辅助系统分析 |
第一节 两岸三地高中历史教科书栏目设置比较 |
一、大陆岳麓版 |
二、台湾三民版 |
三、香港现代版 |
第二节 两岸三地高中教科书中的插图运用 |
一、大陆“岳麓版”的图片运用 |
二、台湾“三民版”的图片运用 |
三、香港“现代版”的图片运用 |
四、小结 |
第四章 两岸三地高中教科书中“鸦片战争”内容总结及建议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内容正文描述的异同 |
一、两岸三地高中历史教科书中“鸦片战争”的背景描述异同 |
二、两岸三地高中历史教科书中“鸦片战争”的影响叙述异同 |
第二节“鸦片战争”内容辅助系统的异同 |
一、两岸三地高中历史教科书栏目设置比较 |
二、两岸三地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插图比较 |
第三节“鸦片战争”教材修订及教学建议 |
一、对大陆教科书“鸦片战争”内容的修订建议 |
二、“鸦片战争”教学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新课标高考历史试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江西省新课标的实施 |
1.1.2 师生对新课标卷的评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第2章 新课标全国卷比较分析 |
2.1 试卷类型分析 |
2.2 试卷内容结构分析 |
2.2.1 试卷内容结构的时间空间分布 |
2.2.2 试卷内容结构的社会系统分布 |
2.3 试卷命题形式分析 |
2.3.1 选择题部分 |
2.3.2 非选择题部分 |
2.3.3 新课标高考历史试卷命题形式的特点 |
第3章 新课标高考历史试卷使用情况调查 |
3.1 访谈对象的选择及访谈案例 |
3.1.1 访谈对象 |
3.1.2 教师访谈案例 |
3.1.3 学生访谈案例 |
3.2 访谈反映出的情况 |
3.2.1 师生对高考历史试卷的评价 |
3.2.2 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高考历史试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
4.1 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 |
4.2 提升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 |
4.3 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与文字表达能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高考历史试卷教师使用情况访谈表 |
附录二:高考历史试卷学生使用情况访谈提纲 |
(8)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概述 |
第一节 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的含义与取材 |
一、乡土史教材的含义 |
二、乡土史教材的取材 |
第二节 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的沿革 |
一、清末民初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
三、改革开放至新课改前 |
四、新课改至今 |
第三节 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编纂机制 |
一、乡土史教材的编纂理念 |
二、乡土史教材的编纂机构 |
三、乡土史教材的编纂人员 |
第二章 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的编纂 |
第一节 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的编纂内容 |
一、文教领域的继承与革新 |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三、古今各行业人才辈出 |
四、大运河促进江苏繁荣 |
第二节 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的编纂形式 |
一、按时序排列 |
二、按专题排列 |
第三节 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的价值取向 |
一、全球化进程中弘扬爱国主义 |
二、一体化进程中凸显地方文化 |
三、现代化进程中强调教育发展 |
第三章 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的评价及改进建议 |
第一节 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的价值 |
一、乡土史教材的文化功能 |
二、乡土史教材的借鉴价值 |
第二节 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编纂的不足 |
一、内容安排不够均衡 |
二、介绍史实,引导思考不足 |
三、民俗内容有待充实 |
第三节 改进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编纂质量的建议 |
一、调整、丰富编纂内容 |
二、史实与思考并重 |
三、关注新成果不断完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困境与出路:中国美术史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演变及其困境 |
第一节 中国美术史课程回顾 |
一、民国时期课程的开设与起步 |
1、课程开设的社会背景 |
2、课程的设置 |
3、师资及教材 |
二、建国初期课程的新发展 |
1、新教育方针,新教学计划、新专业 |
2、师资与教材 |
三、改革开放以来课程的演变 |
1、课程设置的调整 |
2、师资与教材 |
第二节 中国美术史课程面临的困境 |
一、绘画、雕塑专业的中国美术史课程 |
二、 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国美术史课程 |
1、设计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国美术史课程 |
2、理工科院校设计专业的中国美术史课程 |
第二章 形成中国美术史课程困境的主要原因 |
第一节 形成困境的外因 |
一、课程定位不明确 |
二、基础理论课程普遍不受重视 |
三、教育改革带来的新问题 |
第二节 形成困境的内因 |
一、课程目标不明确 |
二、课程内容的任意性 |
三、教材编写的无序 |
四、课程实施方式的滞后 |
第三章 中国美术史课程的定位 |
第一节 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
一、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及定位 |
二、美术史的学科性质及课程定位 |
第二节 课程的功能 |
一、历史学的主要社会功能 |
二、美术史的功能 |
三、中国美术史的功能 |
第三节 课程目标 |
一、课程目标的重要性 |
二、中国美术史的课程目标 |
第四节 课程设置及师资配备 |
一、课程设置 |
二、师资配备 |
第四章 中国美术史教材建设 |
第一节 现有中国美术史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低水平重复 |
1、体例 |
2、材料 |
3、观点 |
二、忽视“史”的基本特征 |
1、史着的文体特征 |
2、标注、引文及参考书目 |
三、忽视教材的基本规范 |
1、先行组织者 |
2、复习思考题 |
第二节 中国美术史教材编写中的几个关系 |
一、守正与创新 |
二、“史”与“论” |
三、学术通则与教材规范 |
第五章 中国美术史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 |
第一节 现行主要课程实施方式及其问题 |
一、照本宣科 |
二、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 |
第二节 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 |
一、课堂教学:从注入式教学到研究性学习 |
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
2、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
二、以课堂讲授为主到多种实施方式并用 |
1、课堂讨论 |
2、学术讲座 |
3、专业考察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中国通史(近代部分)思考题提示(1)(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D]. 孙丽青.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2]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中外条约内容研究(1978—2019)[D]. 周桂芝.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高中历史教师用书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和岳麓版中“甲午中日战争”为例[D]. 南雁. 苏州大学, 2020(03)
- [4]《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高中历史教学参考书比较研究 ——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D]. 杨秀丽. 河南大学, 2017(06)
- [6]两岸三地高中历史教科书“鸦片战争”课文内容编写研究 ——以“大陆岳麓版”、“台湾三民版”和“香港现代版”为例[D]. 黄晶晶.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
- [7]新课标高考历史试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以江西省为例[D]. 许蕾. 南昌大学, 2014(01)
- [8]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中学乡土史教材编纂研究[D]. 周佳赟. 扬州大学, 2014(01)
- [9]困境与出路:中国美术史课程研究[D]. 蒋英. 南京艺术学院, 2008(12)
- [10]中国通史(近代部分)学习辅导(上)[J]. 邹范林. 当代电大, 1995(01)